对一节数学说课的点评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一节数学说课的点评(精选4篇)

对一节数学说课的点评 篇1

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下面对徐老师一节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的点评。

徐老师的课堂,和谐、自然,充满亲和因子。她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微笑,她的眼神一直充满期待。徐老师课堂上循循善诱、耐心引导,适度鼓励,她清晰的表达,抑扬的语句,让学生如沐春风,也让听课者轻松愉快。

徐老师的课,构思精巧,从猜谜引入复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化学课的角色,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徐老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让学生夯实基础,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自主纠错,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人本;徐老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区别,引导学生总结了七种方法,并比较实验中的最好途径,让学生的思维即发散又归一;徐老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课堂实际,进行同一知识点的变式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徐老师在复习概念时,注重概念的内涵的认识和辨析,细致入微的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概念,让学生在巩固旧知中理清学习的思路、知识的体系。

徐老师课堂板书的动态生成,课堂结束时黑板上的知识网络清晰的反映了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可见,她对板书的构思是化了一番功夫的,随着课堂的深入推进,她的每一笔都准确到位,滴水不漏,最后形成单元的体系,从板书的设计也反映了徐老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对一节数学说课的点评 篇2

“学习型”课堂教学, 课堂的主线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整个课堂由“教为主”变为“学为主”, 由“个体学习为主”变为“合作学习为主”.笔者在“学习型”课堂改革大背景下大胆创新, 在数学课堂上提炼出了“三环九步”教学法.

下面结合本人的一堂课改研讨课《同底数幂的乘法》, 课型是新授课, 授课时间是2014年3月11日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我的教学设想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幂的运算》的第一课时, 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 学习的幂的一个基本性质, 它是学习幂的其他三个性质的基础.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案作为路径, 即“课前学习活动———课堂学习活动———课后学习活动”三环节进行学习.课前学习活动环节包括预习导航、预习自检、预习随笔三步, 课堂学习活动环节包括小组活动、展示交流、当堂检测、小结质疑四步, 课后学习活动环节包括巩固拓展、效能补充两步.“教学案”变为、“学习活动案”, 把学法指导编制在学习活动案上, 以学法为指导, 学习活动案为载体, 学生学习起来有条有理, 轻松自如.接下来对“三环九步”中的重要环节进行阐述.

《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学习, 学生必须要对幂的概念理解得比较透彻, 我在“预习导航”先设计基本概念题, am的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表示什么?然后换成25, (-2) 5, 由浅入深, 用填空的方式设计问题, 让学生重温初一上学期的知识点, 给新知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我设计了本节课核心知识探索, 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 25×22等于什么?a3·a等于什么?5m·5n等于什么?让学生寻找出底数、指数的变化规律, 然后让学生猜想am·an等于什么?让学生试着说出理由.最后通过“预习导航”学生归纳得到am·an=am+n.又试着让学生用文字归纳———“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不变, 指数相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完成“预习导航”, 很轻松地完成新知识探索.学生感受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预习自检”设计了两道书上的例题a8·a3=?x5·x=?学生学以致用, 巩固了新知, 培养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再安排 (-2) 10× (-2) 13=?-b6·b6=?两题进行巩固提高, 让学生探索运用同底数幂乘法公式的注意事项.以上两个环节由学生课前自主完成.

“小组活动”整个时间、空间完全交给学生, 学生是主体, 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合作学习, 交流自学心得, 解决遇到的困难, 突破学习难点, 组长再对学习暂差生给予帮助指导.整个课堂气氛活跃, 讨论激烈, 是对新知识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个人给予加分, 学生激情高涨.

“展示交流”让学生到讲台展示自学、合作的成果, 学生尽情发挥.当然, 教师对核心知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给予精讲点拨, 让所有学生能理解法则.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跃跃欲试, 落落大方, 畅所欲言, 充分展示自我, 他们学习了知识, 收获了积分, 锻炼了能力.

“当堂检测”设计了抢答和砸金蛋两个形式.抢答题一以填空的形式出现:53×56=? (-2) 3× (-2) 2=?10·102·104=?a6·a5·a7=?x4·xn-1=?学生直接根据法则进行口答.抢答题二以判断的形式出现:x3·x3=2x6, x4·x2=x8, a2+a2=a4, x·x3=x3, 将学生易常犯的错误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明辨是非, 掌握法则的真谛.“砸金蛋”模仿中央电视台非常6+1, 设计了10个金蛋, 有基础题过关, 如a7·a5;有拓展提高, 如 (2y+1) 2· (2y+1) 5, a·a7-a·a4;有挑战自我, 如 (p-q) 5· (q-p) 2, (-x) 3·x· (-x) 2;还有意外惊喜, 直接得分.每个题型学生回答正确都给予不等的分值,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巩固了新知识, 培养了数学兴趣, 激发了竞争意识.

认识与思考:

综观课堂设计片段, 学生主动学习、热情高涨, 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不同以往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采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学习方式, 运用了“三环九步”的教学法,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具体说来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自主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古人也有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学习型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习活动”是主线, 教师活动只是“隐线”, 学生学习活动涵盖整个课堂, 延伸至课前、课后.

普通的教学活动, 课堂过多地被教师占领, 学生感到过于枯燥, 本来生动丰富的数学课变得令学生反感, 兴趣消失.本节课教师将学习主动权完全还给学生, 让他们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去自觉地学习, 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 还使学生内在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让他们在创造中取得成就感, 置身于快乐学习之中.

二、小组合作, 让学生充满活力.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又云:“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其中表示自己的力量是单薄的, 须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与智慧.

普通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多半还是教师指挥一切, 学生的所谓“合作”只是一堂课中教师指挥的表演而已.但本节课, 教师巧妙设计, 专门设计了小组合作的环节, 把课堂舞台留给学生, 把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由组长组织, 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互助式学习, 当然, 小组合作中有生生合作, 师生合作.通过与他人的“对话”, 实现“兵教兵”, 后进生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 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只是组织者, 支持学生们的角色表现, 给学生以及时积分, 恰当评价.

三、展示交流, 让学生个性飞扬.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靠模拟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的主导地位可以不变, 但必须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真正发挥, 教师应当通过科学的设计, 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本节课, 教师给了学生广阔的“学习”舞台, 设置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环节, 课堂氛围异常热闹, 课堂效果十分显著, 连一些平时不愿意发言的同学, 由于在这节课上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也改变了自己不爱“表现”的习惯.

四、多种手段, 让学生兴趣激昂.

1. 课堂环节设置趣味化.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是多方面的, 因此要设计多方面的活动.”

本节课教师巧妙地设置了“抢答”、“砸金蛋”等有趣的环节, 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在热烈抢答的气氛中, 一些原本不自信的学生也跃跃欲试, 因此而找回了自信, 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积极努力地进取.“砸金蛋”这种“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将知识学习渗透在活动参与中, 使得学生在很轻松、很快乐的情境中体验生活, 学习知识.

2. 课堂环节贯穿激励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

本节课, 教师采取了小组积分手段, 课前对学习活动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给予不等的积分奖励, 让学生带着竞争进入课堂学习.课堂上, 小组积分更是涵盖了整个课堂, “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当堂反馈”都留给学生大量的机会, 教师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学生的回答质量给予不等的加分, 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巧妙地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 使得每位同学都能获得成就感.班级一些后进生, 组员都想着一切办法给他帮助提高, 因为他们回答问题正确, 则可以为小组获得双倍积分.课堂积分法, 培养了合作精神, 实现了竞争意识, 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也直接激发起同学的学习热情, 整个小组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正向的, 形成了谁也不想拉后腿、人人争当先进的大好局面.在这种热烈的竞争气氛中, 同学们的思维高度紧张, 没办法不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对一节物理同课异构课的反思 篇3

一、关于初、高中衔接

对摩擦力,学生有丰富的感知,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事物的认知存在不足,另外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所以学生对摩擦力容易产生理解误区,如多数学生认为摩擦力一定是阻力。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摩擦力,掌握了弹簧秤的初步使用方法和二力平衡的知识,探究摩擦力大小的物理知识储备已经到位。教师们一致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到位,铺设坡度合适的台阶,关于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探究得出结果,并且在此过程中对自己曾经的一些错误认识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感觉。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关于引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课是整堂教学的首要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精心设计引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特别是同课异构,更能体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智慧。通过听“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不仅给听课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技艺,更重要的是,深切地感受到在“同课异构”很多“同”的要求下,凸现多元各“异”的教学魅力。新课引入形式多样,或直接引入、或问题引入、或复习引入、或实验引入、或资料引入、或文娱引入等。就物理学科本身的实验特性而言,由实验引入新课被绝大多数教师采用。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就《摩擦力》这节课的引课,我在备课的时候设计了很多的小实验,比如气球提杯、两书逐页交叉拉出、瓶子拔河、筷子夹玻璃球等,这些实验都很新颖,但是只能让一两个学生参与,其他学生只能旁观,能激发兴趣,但是不能让所有学生都亲身体会。所以在瓶子拔河的基础上,我把它改成了手掌拔河,全班同学两两一组,一个同学用两个手掌压住另一个同学的手掌进行拔河比赛,让获胜的同学发表感想,找出获胜原因。因为都参与了,所以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去别的学校,面对的是陌生的学生,学生们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师,通过几分钟的小游戏,瞬间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评课的过程中同行们对此引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也提出了一些让其更完善的做法,比如在胜负规则上应该规定得更清楚一些。何老师采用的是在复习的基础上视频播放各种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引课,和小游戏相比,看到的现象更多,对摩擦力无处不在有了直观的感受,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缺少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三、关于探究实验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它能够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已经成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以至于物理教学中许多演示实验也不断地被制成了多媒体课件,应该由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正逐渐被多媒体课件所替代。在研讨过程中,同行们达成共识,认为:如果是一个本来无法直接演示的实验用多媒体课件真实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较真实地感受了实验的操作过程,比起教师一味地讲解,真是事半功倍。但是本来学生能动手操作,能自己亲身体验探究出结果的实验,也用多媒体课件来替代,就是教师粗暴地、不负责任地剥夺了学生获得亲身感受的权利和机会。就本节课而言,必须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找到静摩擦力的范围,探究出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因素,才会让学生记忆深刻。教师要做的是思考怎么引导、怎么设计问题、怎么把握探究的自由度,从而使有限时间内的探究更有效。

四、关于物理教学

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各位物理界同行们不仅探讨了这两节课的编排设计,更多的是交流探讨了整个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毋庸置疑,物理是高中科目中比较难学的一门课,但是这是否就应该成为我们物理教师回答学生学不会的一个借口呢?奋斗中学安校长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如何让生硬的知识变得生动?如何让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如何让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如何让孩子们硬着头皮的学习变得迫不及待?如何让害怕变成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之时,才是我们教学真正取得成功之日。迈向成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能让参与的教师深深体会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及其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的个性,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研室的同课异构活动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三人行”的机会。用自己的苹果换别人的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可如果用自己的思想换别人的思想,我们收获的就是两种思想。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每位参与者都收获了不止一种思想,不止一种方法,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参与,认真总结,将学到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每堂课的教学实效。

摘要:笔者参与了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深受启发,现从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课堂的引入、探究实验、物理教学等几方面进行反思总结。

对一节数学说课的点评 篇4

“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 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育部, 2003)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3E语法教学模式, 即情境中体验 (Experience) ———合作中探究 (Explore) ———语用中表达 (Express) 。笔者曾用这种模式执教过一节公开课, 力图打破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 把语法教学放在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语言环境中来达到语法教学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片断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英语教材 (NSEFC) 必修1Unit4Earthquake的语法项目———定语从句 (I) , 学习以that, which, who和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的用法。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定语从句, 对that, which以及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已经有了初步印象, 在必修1Unit1Friendship的Reading中也出现了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语法知识, 让学生了解语法规则, 学习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 并且能够用这几个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来交际表达。

(二) 教学片断分析

1.巧设情境, 亲身体验

【教学片断1】

上课伊始, 播放爱尔兰Westlife男子乐队演唱的歌曲TheRose视频, 设计几个听力理解问题:

(1) What’sthetitleofthesong?

(2) Whatisthesongabout?

(3) Doyouknowthesingerswhosingthesongandthecountrywhichtheyarefrom?

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 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愿望。”兴趣会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 并表现出旺盛的探究精神。在课前播放这段视频,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另一方面通过师生问答理解歌曲相关信息, 结合教师讲解 (如:Thisisasongwhich/thatispopular.Thisisafamoussongwhosenameis“TheRose”.SingerswhoarefromtheIrishbandWestlifesingthissong.Thissongisaboutloveandtheyarecomparinglovetoariver, razor, hungerandsoon.) 和视频中反复出现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 达到初步感知和体验该语法项目的目的。

【教学片断2】

开展竞猜游戏。教师给出几个句子描述某位名人, 学生猜出他或她的名字。

猜完后, PPT上呈现出了这些名人的照片和几个描述这些名人的句子。

分析:采用竞猜形式, 使用定语从句来描述人物, 选择学生喜爱和熟悉的人物, 配上PPT呈现他们帅气靓丽的照片,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通过这些句子的呈现, 学生了解了定语从句的作用是对主句中提到的人或事提供更多的信息。

2.激发合作, 积极探究

【教学片断3】

句子呈现后,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然后与同桌讨论定语从句的含义、句法作用以及在句中的位置、先行词、关系代词等。

教师分析完后, 指导学生回归阅读课文, 找出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接着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语法规则。最后将讨论的结果与教材附录Page90所提供的语法知识介绍进行对比。

分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让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找出定语从句, 通过合作讨论总结语法规则, 再结合教材附录中对定语从句的介绍, 使学生掌握了who, whom, that, whose, which在从句中充当不同成分时的用法, 以及充当宾语时可以省略的情况等, 对定语从句的认识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尤其是对下一个单元的“介词+whom”这一新的语法内容有了初步认识。

3.激活语用, 自由表达

【教学片断4】

在竞猜环节后, 为了进一步加深印象, 教师趁热打铁, 用了“Heisamiddle-agedmanwhoteachesusmath.”这句话让学生猜出了他们的班主任老师, 并且用PPT呈现了班主任笑容可掬的生活照。要求学生用who, whom, that, which, 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来描述和评价他们的班主任。

分析:“学业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布鲁纳) 描述或评价班主任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相处了两个月, 学生们对于班主任有很多话说, 既巩固了语言知识,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欢声笑语中, 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语法知识, 也提高了口语交际水平。让学生将语法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目标也水到渠成。

【教学片断5】

教师用PPT展示了高中英语必修1课本和英汉词典这两样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学习用品的图片。开展小组竞赛, 要求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完成句子:ThisisanEnglishbookwhich/that./ThisisanEnglishdictionarywhich/that.

分析:头脑风暴能够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完成一次有效的复习整合, 同时又发挥集体智慧去联想挖掘相关内容, 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采用小组竞赛方式,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片断6】

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了who, that, whom, which, 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的用法。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呈现了一篇学生习作“OurClass”, 并且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该篇习作进行优化, 恰当使用定语从句将一些简单句合并。

分析:这一环节是学以致用, 将本节课所学的who, whom, which, that, whose这些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巧妙地综合应用在习作中, 达到了预期效果, 而且让学生对下一单元的语法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学片断7】

课后教师以“OurSchool”为题布置了一篇习作, 鼓励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以致用。由于第五单元的语法内容是where, when, why, “介词+which”, “介词+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 因此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在习作中使用定语从句。

分析: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不仅要将新的语法知识运用于口语交际中, 还应该尽量运用于书面表达中, 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探讨的主题是语法的教学。如何将语法知识学习贯穿于语言学习的过程中, 化抽象为具体, 充分创造活的学习环境, 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较为真实的生活环境是笔者在备课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笔者利用多媒体和教师教学语言, 结合歌曲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资源, 通过课前的热身活动, 不同语境的创设, 学生的互动合作, 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等环节将新的语法知识与真实语境结合起来, 达到“学中用, 用中学”的效果。从课堂反馈情况看, 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学生非常喜欢, 在课堂上亲身体验, 积极参与各种话题讨论, 交际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当然,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对定语从句 (I) 要注意的情况一一解释有一定的难度, 还需另找时间拓展和巩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3]陈东红.情景体验规则探究学用结合——由一节语法公开课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2 (4) .

[4]潘正凯.立足体验, 依托文本, 互动合作——一节读写课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2 (8) .

上一篇:我对父母的感情的作文下一篇:劳动教育课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