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案 说课 反思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绝句》教案 说课 反思(精选10篇)

《绝句》教案 说课 反思 篇1

《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

激情导入

1、复习

(出示画面1)师引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你的头脑里一定跳出了不少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吧。我们一起来说说吧。

同学们,你们又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古诗呢?

2、简介绝句

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个很好的习惯。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绝句。出示课题《绝句》。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绝。简介绝句。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写的。他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新回到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他心情愉快,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诗,二、初读感知

学习生字

1、老师范读(课件出示古诗)

2、学生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识记生字

齐读

重点强调岭的读音

交流识字方法

齐读

认读词语

4、练习按节奏读诗

指导画节奏 指名读

小组练读

齐读

过渡语:真不错,我们又读出了诗的节奏,但这还不够。为什么呢?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里的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所以我们还要能从诗中读出美的图画,读出诗的韵味来。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

三、品读诗句

感悟意境

(一)学习第一二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引导学生结合课件理解诗句,品读诗句。

师引入:谁来读读这两句。我们一起去杜甫的成都草堂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吧。一天早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唱歌。一行白鹭飞上了蓝天。)

可爱的小黄鹂在唱什么呢?小黄鹂,你能唱唱吗?画面色彩明丽杜甫巧妙把它们搭配在一起,多美啊。你们看,给小黄鹂配的是垂柳的翠绿,给美丽的白鹭配上了天空的蔚蓝。多美啊!谁来读读?

练习朗读,读出春天的美和生机。指名读后,分男女读,再齐读一二句。

(三)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莺歌燕舞,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看着看,他推开窗户,又被远处的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

3、介绍西岭,(出示岷山图)师简介:它就是现在四川的岷山,那里终年积雪,所以诗中说“西岭——”。

重点理解“含”字意思。这雪山美吗?西岭的雪景美得就像一幅画一样镶在窗户上了,这就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分男女读,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

1、结合图理解诗句意思。

重点理解“泊”“东吴”的意思。句中哪个字是停的意思? 师简介东吴。师设问:东吴是个地名,有没有同学在哪本书里读到过或是听说过?东吴在现在的江苏一带,杜甫在四川,两地相隔很远,所以诗中说“门泊东吴——”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愉快的心情。

师设问: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

(愉快)

指导学生练习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

指名读,女生读三句,男生读四句。

四、吟诵诗文,感受韵律美

1、齐读全诗。

2、师生与生对对子。

3、练习背诵。

五、歌曲吟唱

拓展欣赏

同学们,其实一首诗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有人就把这首诗谱了曲,唱出来了,想听一听吗?播放童声合唱《绝句》同学们,放开你的歌喉,我们也来唱唱吧。

小结:同学们,这是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另外三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找来读读。其实,不仅是杜甫草堂,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绝妙的美景,让我们带上明亮的双眼,插上快乐的翅膀,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板书设计:

绝句 美 高兴

愉快

创设情境 品读诗句

——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绝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设计理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绝句》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它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诗虽短,但其境无穷。四句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山有水,有远景有近景,而且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春意盎然。

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地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感受本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朗读品味诗句,训练学生的朗读、阅读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四)、教学难点

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学法

1、学法:在古诗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读诗、品诗、背诗,从而在古诗学习中有所得、有所悟。

2.教法:我力求抓住古诗凝练的语言,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理解诗句含意;并借助想象进行感悟,引导学生说诗意、品诗情,读出韵味,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欣赏图片

激情导入

开课时,为了调动同学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我出示了十幅有关春天的图片伴着舒缓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后,说说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背诵学过的古诗。然后出示课题,板书课题。简介绝句及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杜甫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对于后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情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是如何的欢欣,也为后面理解诗句的含义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

学习生字

生字虽然不多,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师生读书,自学生字后,检查生字的认读。重点强调岭的读法,交流识字方法时注重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在学“鹭”时,学生分析字形后,我出示白鹭图,让学生帮白鹭做自我介绍,一是让学生了解白鹭,感受白鹭的美,同时也是一个说话训练的点。

三、感悟诗意

品读诗句。

学生先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强调声断气不断再着重引导学生结合画面通过想象读懂诗句。二年级孩子比较小生活阅历浅,要避免过多进行讲解分析,我力求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从而让学生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读懂诗中的情感。

一二句诗,描写了春天草堂前美丽的春色,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扮演小黄鹂唱唱春天,从展翅飞翔白鹭体会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从颜色词感受春天鲜明的色彩,然后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读出春光的美。

三四句中,“含”字的理解是个难点,虽然“含”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只要能大致了解即可。我通过课件让学生看窗外远处的雪景,感受西岭雪山之美。西岭的雪景美得就像一幅画一样镶在窗户上,这就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谁来读读这美妙的雪景?然后让学生朗读,我想也就意会了吧。

生动画面、形象意境图为学生充分展示对文本内容独特的理解感悟,为学生的朗读实践,搭建平台。学习过程中,通过品词析句,反复诵读,使语言文字中包含的形象和画面在脑海中动起来。婉转啼唱的黄鹂,振翅翱翔的白鹭,千年不化的积雪,万里而来的船只,都为学生留下了自由想象和创造的广阔空间,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

(四)吟诵诗文,感受韵律美 师生,生生对对子后,练习背诵古诗。

(五)歌曲吟唱

拓展欣赏

诗的美在优美的旋律再一次得到彰显。伴着美丽音符的慢慢流散开来,学生或认真聆听,或轻声哼唱。那景那情不得不让人感慨诗之魅力。相信,古诗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四、板书设计

绝句 美

愉快、开心、、、、、山芋烫手,香味浓

——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绝句》教学反思

没想到这次优质课竞赛课题竟然是古诗教学,真是出其不意。本来诗歌教学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特别是低年级,很难调动学生学古诗的积极性。再加上我从来没执教过古诗公开课,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次挑战。这烫手的山芋怎么吃呀?所以备课时,我首先在学习目标上进行了仔细琢磨,最后把吃山芋的目标定位在认识5个会认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初步理解诗意,能有感情地读背诗句上。执教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绝句》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杜甫一生历经丧乱,颠沛流离。社会的现状使得杜诗充满了“沉郁顿挫”之感。除了他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外,《绝句》应当算得上是一首表达老杜喜悦心情的千古绝唱了。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全诗一句一景但又合而为一,通过景物完整表现了诗人复杂细致的内心活动。诗的美,人的情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呢?

“以生为本”真的很重要。我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小孩子。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诗意困难,有情感地诵读古诗更是有些枯燥。因而,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慢慢走,欣赏啊”的姿态学习。我尽量避免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本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在读上我注重了读的层次:先读正确,再读出节奏,然后读出意境,读出韵味。生字教学还算比较扎实,因此学生很快能读正确,读出节奏。因而读出意境,读出韵味便是重点了。

怎样让学生读出意境呢?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比如要学习一二句诗句时,我让学生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感受黄鹂的活泼可爱,白鹭的姿态优雅,画面明丽的色彩,意境的高远,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美的吟诵中得到美的熏陶,培养语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一是创设情境,扮演角色,如学小黄鹂唱歌,学白鹭飞翔等,二是多种形式诵读。如开火车识字说词,男女赛读,欣赏图画,背诵古诗等。三是多维评价。比如“你真善于积累”“你真聪明”“你的办法真妙”等,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信心。

山芋烫手,品尝后觉得还是很有味的。执教《绝句》后收获多多,遗憾问题也多多。课堂上总是放不开,我心中老想着教案,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些地方学生的风采没充分彰显出来。比如,“白鹭”的介绍还可以让学生多说说,当学生唱到《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我让学生多唱唱多好啊,不应在学生正有兴致时戛然而止。当时完全可以作为课中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得到了轻松。这也说明我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我还要多磨练。还有比如当时白板画不出节奏线,就让学生在书上画画不是也挺好吗„„

《绝句》教案 说课 反思 篇2

1 产前检查说课教案设计

1.1 说教材

1.1.1 教材分析

产前检查是《临床护理 (下册) 》第九篇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第三节内容。《临床护理 (下册) 》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 卫生部规划教材, 由夏泉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节内容上承妊娠生理、下启正常分娩内容, 是妇产科护理学中重要的一节内容。本节教材编写精简合理, 实用性强。尤其针对中职生的学习重点, 对操作部分内容描述得细致、清晰, 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

1.1.2 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 知识累积、生活经验和情感需求, 以及临床上对护理人员职业技术与道德的要求, 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说出四步触诊法的操作要点及各步骤的目的、意义; (2) 说出骨盆外测量的径线、起止点及正常值。

能力目标: (1) 能在模型上进行四步触诊, 操作手法正确、规范、轻柔; (2) 能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骨盆外测量。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勤奋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尊重、关心、体贴孕妇的工作态度。

1.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四步触诊法的操作手法及各步骤的目的、意义; (2) 骨盆外测量的方法。难点:通过产前四步触诊法判断胎儿大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是否入盆及入盆程度。

1.2 说教法

1.2.1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护理专业二年级中专学生。学生听课认真, 互动比较好。他们基础较弱, 故理解能力, 尤其是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操作能力较强, 理论知识掌握不牢。

1.2.2 教学方法

采用演示法、病案教学法、指导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教学法及运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知识, 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避免授课时赘述理论, 应注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要控制好讲课速度和节奏, 并随时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可以分组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1.3 说学法

1.3.1 学情分析

在中专一年级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正常人体学, 掌握了骨盆的构成及人体体表骨性标志。此外, 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 学生已经建立起妊娠生理以及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概念、关系及种类的相关知识。由于学生具有这样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 要掌握产前四步触诊法操作手法及各步骤的目的、意义和骨盆外测量的方法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当然, 本节内容只介绍“产前四步触诊法的操作手法及各步骤的目的、意义和骨盆外测量的方法”, 没有说明产前四步触诊结果出现异常或骨盆测量值异常情况下的处理, 这些内容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疑点。此外, 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 教材中提到的“阴道检查、肛诊、绘制妊娠图”也给学生造成困扰。1.3.2学法指导复习相关知识, 预习新课程。主动参与教学, 勤思考、勤动手, 运用实物与实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练习、讨论、实践。联系临床实际中的孕妇身心状况, 练习中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产检操作, 在情景中指导学生注重对孕妇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护理。

1.4 说教学程序

本次课教学安排2个学时 (80min) 。

1.4.1 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一周将“实训计划书”发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实训计划书”的要求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分组, 全班分成2队, 每队5组, 各组选出组长。用物准备:签号、妊娠模型、布娃娃、毛巾被、骨盆测量器等。

1.4.2 复习旧知识 (5min) 课前每小组组长抽题号。教师运用

妊娠模型进行演示, 帮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然后进行提问。各小组根据抽到的题号推荐一名学生回答问题。答对的组获得“笑脸”一个。

1.4.3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0min) 列举一个“因未进行产前

检查而导致异常分娩危及婴儿生命”的临床病例导入本次新课, 引起学生的兴趣,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并顺势向学生提出:“产前检查这么重要, 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呢?”水到渠成地引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1.4.4 提出教学目标及要求 (5min) (1) 能说出四步触诊法的

操作要点、目的及意义;操作手法正确, 动作轻柔。 (2) 能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骨盆外测量, 说出骨盆外测量各径线起止点及正常值。将教学目标及要求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 并明确告知学生学习的要求, 使其明白学习的重点。

1.4.5 教学示教, 探索新知 (15min) 首先播放四步触诊的教学

录像, 使学生对四步触诊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在妊娠模型上示教四步触诊法各步骤的操作要点、手法、目的及意义。示教完毕后, 邀请一名学生作为模特, 在他身上给学生演示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项实训内容演示完毕后, 以“一名护士以冷淡的态度及粗暴的手法进行产前检查而遭到孕妇投诉”的临床实例, 提出:“在进行产前检查时, 需要注意什么?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做呢?”引起学生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将心比心, 舒心温暖;耐心解释, 减轻焦虑;小心操作, 安全放心;贴心叮咛, 倍感温馨;动作轻柔, 用心护理, 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此处落实了情感目标。

1.4.6 分组练习, 随堂反馈 (30min) 学生分组利用妊娠模型进

行练习操作, 相互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强调注意临床操作过程中的人文护理及情感关怀。教师到各小组进行现场指导, 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手法, 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同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上述2个实训内容的操作图, 便于学生在练习时对照学习, 增强自学能力。在整个过程中,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多媒体为辅助, 使得抽象知识具体化, 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处落实了知识、能力目标。

1.5 说练习 (10min)

(1) 接龙游戏———强化产前四步触诊法各步骤的操作手法、目的及意义。每组推选一位学生参加接龙游戏, 要求一边操作一边讲述本步骤的目的及意义。从第1队的第1组开始进行产前四步触诊法的第1步操作→第2队的第1组接龙进行第2步的操作及讲述→第1队的第2组→第2队的第2组……照此类推。若回答正确该队获得“笑脸”一个, 回答错误可由其他组回答, 最后统计每队“笑脸”数。

(2) 回演示操作———强化骨盆外测量的径线、方法及正常值。每队推选一位学生进行骨盆外测量的回演示操作, 让全班学生讨论其存在的问题, 最后教师给予综合评价, 做得好的队奖励“笑脸”一个。

(3) 以抢答形式完成达标测试题。抢答正确奖励“笑脸”一个。最后统计, “笑脸”多的队获胜。这样, 既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我展现力,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此处落实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1.6 课后小结 (5min)

产前检查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所接触的第一次实训操作课, 也是妇产科护理学产科部分中临床上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最基本、最常用又至关重要的实训操作。为了达到教学目标, 使用演示法复习旧知识;运用病案教学法导入新课, 提高学生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练习时运用指导法及时对学生进行纠正与指导, 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运用游戏法让学生在玩中学, 巩固所学知识。整个过程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 反思

2.1 存在的不足

(1) 在说课中, 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及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阐述得不够充分和透彻; (2) 在教学程序中, 除了说明教学过程的实施计划和思路外, 还应将每个教学环节所运用到的教学方法、目的和意义加以解说; (3) 应加入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 使说课的每个环节合理、恰当地衔接。

2.2 体会

(1)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即用“说”的形式向评委、同仁阐明这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初试说课的教师往往容易将说课与讲课混淆, 这样不仅耗时长, 而且还改变了说课的性质。通过参加、观摩此次比赛笔者体会到, 好的说课是让非本专业教师能听懂你将分几个步骤、用什么方法讲授这堂课, 意义何在, 而不是被大量的专业术语及内容迷惑。

(2) 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丰富说课的形式, 使说课更为生动。笔者观察到, 参加此次比赛的所有参赛选手都告别了传统的教科书、黑板、粉笔的说课形式, 全部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说课。除采用语言外, 还大量采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作为说课的中介, 通过富有特色的演示稿整合中介信息[1], 并将其巧妙而有效地传递给听众, 触动了听众的听觉、视觉, 使他们享受到说课艺术深沉、愉悦的美感。

(3) 说课也是一种语言表达。它不是生硬刻板地背诵、朗诵说课稿或读演示文稿, 而是与听者进行交流。说课者应熟悉自己的说课内容, 将内容铭记于心, 以便随时灵活使用。阐述时要充满自信, 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感染听者, 并与之进行情感交流, 给听者留下产生共鸣、联想和受到启发的余地, 达到良好的说课效果。

参考文献

健康教案、反思、说课稿 篇3

金鹿鹿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巩固幼儿跑和跳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玩报纸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利用报纸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习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发展幼儿相互交往能力。活动准备:

旧报纸若干、音乐,纸做方向盘,宽胶带,玩具若干,小鼓 重、难点分析:

重点:幼儿发现探索报纸的各种玩法,巩固幼儿跑和跳的基本动作。

难点:如何与同伴商量、合作,学会一起玩。活动进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上午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开小车的游戏,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动起来吧(播放开小车音乐,跟老师做开车动作)

二、进行部分:

师:小朋友,来仔细地看一看,老师的方向盘是用什么做的?(报纸)对了,报纸可以当做方向盘开小车玩,那报纸还可以怎么玩呢?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玩一玩。

2、幼儿创作活动(发报纸)

3、邀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各种玩报纸的方法,相互启发交流,其他幼儿学一学。

1)顶纸转圈:将报纸顶在头上,练习四散走,不能让报纸掉下来。

2)带纸跑:将报纸放在胸前,向前速跑,不能让报纸掉下来。3)双腿夹报纸跳:将报纸夹在两腿之间往前跳。4)报纸放在背上在地上爬。

3、幼儿带着同伴的启发,继续探索练习。

A跳纸棍:请2名幼儿手扶纸棍两头,进行单脚、双脚跳。B胸脯夹报纸:两个人合作,手背后,用胸脯夹报纸往前走。C俩俩合作兜报纸:每位小朋友抓住报纸的两个角,兜报纸运纸球

4、集体游戏活动:去探险寻宝

A要用双腿夹报纸跳过小河(跳过纸棍)B翻过山坡(带报纸跑)

C把报纸铺在背上趴在地上钻过山洞,经过重重考验,才能完成探险的任务。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身体:放轻音乐做动作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动手动脑,把旧报纸变得神奇而有趣,小朋友在一起也玩得很开心,很有趣。但要想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优美,就要爱护环境,收拾物品,回教室吧。

健康领域研讨交流课:有趣的报纸

说课稿

金鹿鹿

【说教材】

“报纸”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本次健康活动利用旧报纸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体验各种报纸的玩法,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只要肯动脑,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包括一些没用的东西都能成为我们游戏的材料,而且一物多玩。【说目标】

我将目标定位于能力、认知、情感三个方面。

1.在游戏中巩固幼儿跑和跳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玩报纸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利用报纸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习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发展幼儿相互交往能力。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幼儿发现探索报纸的各种玩法,巩固幼儿跑和跳的基本动作。

难点是:如何与同伴商量、合作,学会一起玩。

为使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报纸若干及报纸所做成的滚筒、纸球等等。

2、热身操的音乐及录音机。

3、游戏所需要的器械。【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

者”,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激发幼儿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活跃幼儿的思维,培养其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其能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游戏法,和重复练习法。整个活动我选择在户外进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组织幼儿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以此来达到该次活动的最终目标。【说学法】

1、操作法:《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会让孩子们操作探索他们手中的报纸应该怎样玩。

2、自由讨论法: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的核心,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多种办法解决问题。像“报纸还可以怎样玩”?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3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劳动,人的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所以在活动中让每一个幼儿参与其中,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的理念。【说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集中,特点鲜明的特点我从热身活动——自由探索——游戏:冲过封锁线——在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幼儿做放松运动,四个方面引导幼儿活动。

热身活动:幼儿手拿卷好的报纸入场,在音乐声中做韵律操。这是整个活动的开始,是让幼儿有个好的心情进行后而活动的基础,相当于准备运动。在节奏较强的音乐声中有精神地做操。同时做操的器械是报纸,对幼儿来讲较为新鲜,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并与下面的环节相联系。

健康领域研讨交流课:有趣的报纸

课后反思

金鹿鹿

《好玩的报纸》是一堂有趣的健康游戏活动,通过活动,让小朋友大胆尝试报纸的玩法,体验乐趣。

废报纸的玩法对孩子来说是比较新鲜的,所以整个活动中,孩子一直处于一个动的过程,情绪高涨,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将玩报纸与游戏活动巧妙结合,让孩子“玩有所值”。

孩子们已经探索出了报纸的多种玩法,可以继续进行延伸活动,让孩子们进行报纸玩具制作,从而擦出他们创新的新火花。但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足:

1、作为新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整个活动的组织,让幼儿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和要求才能更好地投入游戏。

2、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过程时,应注意发号口令一定要准确、清晰、明了,才能让幼儿明白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3、游戏环节的设置与目标巩固跑的基本动作不突出,应在游戏中多设置与跑相关的环节。

现在进行时教案 说课 反思 篇4

一四三团第一小学:冉启菊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课标中要求,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掌握适当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参与一些情景活动,对英语有适度的兴趣。

2.知识体系:本节课主要包括,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句型结构,不用进行时的动词,现在分词的构成等。

3.本节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整个小学英语中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

4.核心内容:学习本节课主要为了让学生养成参与活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情分析

1。对学生的分析测量:我认为,对学生的了解要和学生谈心、和学生交心,走近他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分析,发现学生的作业只有一少部分真正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但大部分学生理解不全面,、不能运用自如,只有极少数不理解也不能运用。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容易把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混为一谈,所以,学习本节课时应和一般现在时比较起来分析学习。

3.认知障碍:学习本节课时,学生最大的困难是对于动词用法,包括不用进行时的动词和现在分词的构成等。

教学目标

主要让学生在课堂参与和情景活动中学会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能在听说读写中运用现在进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活动、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和句型结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现在分词的运用,情景设计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问:同学们,我们知道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是我们小学生的基本礼貌和素养,大家想不想做个有礼貌的孩子。学生答:想。

教师继续问:好,那我们的爸妈正在休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能不能在外边大声吵闹啊?学生答:不能。

教师说:这样才行,我们不能影响他人尤其是父母的休息。那么爸妈正在那里休息,这种句子结构属于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需要学的,现在进行时

二、教师板书:现在进行时,(What are you doing?)(标题)学生简短预习

三、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正在进行的一些行为动作,并用英语加以表述。

四、教师指出现在进行时的基本机构:助动词 be(am / is / are)+现在分词.基本用法(共4条)教师板书

五、让学生分别用进行时的结构进行造句。

六、教师设计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小军的爸爸来学校看他,发现他正在上课,于是爸爸一直在那里等候直到小军下课。

七、教师布置作业,并及时检查。八,板书设计 现在进行时(What are you doing?)

一、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

a.表示现在(指说话人说话时)正在发生的事情。例如:We are waiting for you.我们正在等你。

b.习惯进行:表示长期的或重复性的动作,说话时动作未必正在进行。例如:Mr.Green is writing another novel.他在写另一部小说。(说话时并未在写,只处于写作的状态。)

教学反思:

一年级体育教学教案.说课.反思 篇5

执教:水门中心校

郑秉东 学习阶段:水平一

学习目标: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把自己的跳绳方法介绍给小伙伴们,并能在活动中体验出民间体育活动的快乐。通过跳短绳学习,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跳绳技术概念,掌握基本技术,同时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在集体活动中合作、团结、互助的能力。学习内容:跳绳:跳短绳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

2、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学生活动:

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听口令练习原地踏步,动作做到位。

3、分成男女生两组进行游戏“快快躲闪”。

4、学生自己进行柔韧练习(自叫节拍,自想动作)组 织:四路纵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模仿跳绳,自主创新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并脚跳短绳(按不同要求跳,会跳的和不会跳的,每次老师都报出要求来)。

2、组织学生尝试向后跳短绳。

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跳短绳方法。

4、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学生活动:

1、按老师要求进行并脚跳短绳。

2、尝试向后跳短绳,相互学一学,练一练。

3、按老师要求,大胆地去尝试不同的跳绳方法。

4、积极地参加展示,把自己的跳绳方法介绍给小伙伴们。组 织:分散练习

三、稳定身心,恢复身心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2、总结评价整堂课。

3、宣布下课。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放松练习。

2、仔细听教师的总结和评价,并学会自我点评。

3、师生再见。组 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学一年级体育《跳短绳》说课材料

水门中心校

郑秉东

一、设计意图:

本课依据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一的跳短绳为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把情景化、人性化、唱游化等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玩、性子急是他们突出的个性表象之一,他们善于观察、善于表现,喜欢模仿,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且对什么都显现出极大地兴趣,自信心特别强,对于新鲜的事物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受到亲人的娇惯,比较任性,娇气、依赖性强、不合作等不良心理倾向。一年级的学生竞争意识很强烈,不但表现在个人方面,在团体竞争上也有不甘落后、勇夺第一思想,他们很在乎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都想在课堂上有突出的表现。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跳短绳,但对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技术一知半解,学生跳短绳的能力也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运动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在实际体育活动中,动作稳定性还需提高。

针对学生以上特点,在教学中灵活的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学习的课堂气氛,多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乐学、自学、勤学。通过观察、思考得到启示,促使他们与同伴合作、帮助,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一种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的开心和自豪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分析:

跳绳是大众型的体育活动,也是小学生最有兴趣的体育活动之一,它设备简单,携带方便,动作简单易学,而且不受场地限制,容易开展。跳短绳是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体育活动,小学跳绳的教材,各年级要求都逐渐提高,一年级初学,应打好基础,通过跳短绳学习,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跳绳技术概念,掌握基本技术,同时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在集体活动中合作、团结、互助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动技能:初步掌握并脚跳短绳动作,并能将动作运用其他活动中。

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学会自我调节学习状态和情绪。

社会适应:培养学生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互助、协作、友爱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

教学难点: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

六、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评价激励法、启发式教学、分解法、分组、分层法

学法:尝试体验法、展示表现、评价法

七、教学特色:

1、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本课以赏、摆、舞、跳、戏、等情境方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喜悦。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练、团结协作、体会比较,并且以多种方式,学会技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式、诱导、游戏、分层分组等教法的合理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协作能力。

3、体现学科整合的魅力。本课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全过程,渗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规范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趣味、娱乐、竞争、思想、教育在这一节课中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八、教学流程:

1、首先,进行了课堂常规,对队列队形——原地转向进行练习,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兔跳模仿练习。其次,引导学生欣赏用跳绳拼摆成的“生日蛋糕”,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图案,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空间。

2、利用情境设置的语言,引导学生为小白兔表演节目,在动感音乐声中,学生和教师进行短绳操的练习,并利用短绳进行各种方式的原地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活动,让学生为本课教学内容做好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准备。

3、正摇并脚跳短绳:

通过教师示范并脚跳短绳动作,让学生由学生模仿到大胆展示,由个人展示到小组展示,由练到评,教师以讲解、示范、评价、讨论、实践、展示、总结等方法贯穿主体内容,在学生个人和小组展示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中的快乐。

4、‚游戏:

教师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并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体验性练习,再进行分组创编游戏和体验。通过游戏,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协调、互助、适应能力。

5、教学总结。

小学一年级体育《跳短绳》教学反思

水门中心校

郑秉东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特别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而且跳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重点教材,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使全体学生尽快学会跳绳的基本动作,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采用“看、传、帮、带”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看:就是让不会跳的学生观看会跳的学生的表演,通过一段时间的观赏,那些同学就产生了一种欲望,也想学会跳绳,于是自己的双手就会不由自主地摇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就采用第二步战略。

传:就是教师传授跳绳的基本动作,在传授动作之前的两周时间,用单、双脚交换跳、拍手操、双手空摇双脚跳等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空间体立感;接着教学生徒手练习跳绳的动作,这时应注重学生手摇和脚跳的协调性。持绳练习时,先练习一只手拿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跳的动作,在动作熟练协调的基础上,再练习两手拿绳的练习。在练习时,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跳绳的动作,先进行双脚跳,后练习单脚交换跳,动作频率由慢过渡到快。

帮:就是把经过教师教而没学会的学生,编成一个大组,给他们每人指派一位已经学会的学生,由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的方法是:由会跳者反复演练跳绳动作,让不会跳者反复观察,然后由不会跳者进行练习,会跳者边自己练习边帮助其纠正错误动作。

带:把经过上面两种方法还没能学会的学生再编成一组,也给他们每人指派一位跳得较好的学生。由会跳的学生持绳,不会跳的学生站其前面或后面,两人同时跳,帮助不会跳者锻炼动作的协调性和体会跳绳的动作。练习时,不会跳者也双手跟着做摇绳的动作,但这时跳的频率要慢,练习一段时间后,就由不会跳者自己练习,会跳者自己边练习边纠正帮助对象的错误动作。

《绝句》教案 说课 反思 篇6

说教学目标: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一主题编排。这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进春天的图画,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

《春雨的色彩》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一群小鸟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春雨的形象。第二部分是第2—5自然段,写三只小鸟讨论的内容。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也是写春雨的形象。第二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要通过多种活动,浓墨重彩地让学生积累语感,体会感情。根据本组教材的编排目的和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洒、欢”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朗读表达感受。3.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4.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热爱春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3、4是教学难点。

说教学、学法:

一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表现欲又特别强,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春天和春雨的知识,根据这样的学情,我选择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点拨引导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表演展示法。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课件,通过图片、歌曲、表演、录音来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说教学过程:

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文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雨沙沙》,想听吗?然后,老师就开始现场演唱,这首歌小朋友都会唱,他们一定会跟老师一起开心的唱起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我问大家:“春雨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那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板书课题)

接着进入课堂的第二个环节:

二、多样读文,自主探究。

本环节的自主探究,主要探究两方面内容。一是字词,作为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的分量不容忽视。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在导入之后,请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看看我们圈过的生字词,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学生读文之后,同桌互测互评,不会的相互教一教。

之后由ppt出示本课要掌握的词语,采取多种方式的读。先是指名读,请全体学生听清字音,明确每个字怎么读。再齐读加深印象。最后开火车读,检测每个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如果有读错的,请其他学生帮帮他,再全班齐读来巩固字音。在这个读词语的过程中,随机引导学生看字形,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需要会写的字的字形。指导书写“洒,欢”。

自主探究除了要探究字词,还要探究文意,要在多种方式的读中学习与感悟。课标中对于阅读有这样的字眼:喜欢、乐趣、向往、感受。高质量的读不但可以巩固学生识字,对于学生阅读、写话、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

首先,在学生自由读文,已经对全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听范读课文。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三只小鸟在做什么,那个词就是“争论”。那么三只小鸟在争论什么问题呢?他们又是具体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呢?请学生分小组合作读文,然后讨论问题的答案。汇报,并相机板书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写出它们认为春雨的颜色:绿、红、黄。这样通过学生自由读文,听范读课文,带问题小组合作读文三个环节的读下来,相信学生对课文的字音已经掌握了,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这时我引导学生着重体会“落、淋、洒、滴”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春雨的轻柔欢快。

接下来,我将安排学生评读和赛读。在这两个环节过程中,学生将更深入的体会到春雨无声无息,却又给世界带来一片生机。并在感情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这时,我给出学生朗读评判标准,指导学生如何朗读。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充分朗读之后,我再用幻灯片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请学生说说“大家”指的是谁?“更欢了”是什么意思?那是雨下得更大了,雨尽情地下着,春天万物生长,一切生机勃勃。

接下来进行“积累语言,课堂展示”的环节。

三、积累语言,课堂展示

课标指出低年段小学生应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接下来,我提出“春雨还会是什么颜色?”欣赏一组图片,之后,出示填空,让学生回顾并加深对本课优美的语句的印象,并可以进行简单的仿写。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展示。这样一方面打开学生思路,一方面从课文中练习语言表达。通过演一演的形式,增加学生对三只小鸟对话内容的理解,感受小鸟的天真,春天的美丽。首先分小组读课文,表演.老师说:今天,参加争论的有小燕子、麻雀、小黄莺。他们想找聪明能干的孩子代表自己发言。谁愿意当他们的代表呢?小组内分配角色、读课文,戴头饰练习表演。分角色是为了学生从心理上更亲近文本,提高兴趣,分小组,是让学生更放松的,充分的个性朗读,进行体验。)小组表演之后,全班交流:我宣布“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辩论会现在开始!请一名小燕子先发言读完之后,我说:绿色,多么柔和的颜色,小燕子把“绿色的”读得多美呀!教教我们读,好吗?再请其他小燕子教读,最后齐读。同样麻雀,小黄莺的发言也是这样处理。分角色朗读,配合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让学生以自己创作的动作和语言,来表达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使朗读成为享受,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是表演法设计。在总结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听听春姑娘的话吧!(录音播放“春姑娘”的话)。春雨是无色的,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它像乳汁哺育着世间万物,使大地呈现勃勃生机;春雨虽无色却又美如画,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世界。以童话形象归纳,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印象深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四、布置作业 综合学习

课后作业:写出(画出)你眼中春雨的颜色。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了解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因此,我在课后设计了让学生充分画出来,互相交流。来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红”、“绿”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颜”的认识和“绿”字的书写;分角色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课文挂图,说说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并用最美的语言说给大家听。

2、师:是啊!这里的春天,正春雨绵绵。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春雨的色彩》。(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开展游戏活动,学习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自由读,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分组朗读)

2、出示本课11个生字,全班各个小组轮流读。

3、识字小擂台。

选一名“识字大王”读生字,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并快速举起来。

4、游戏猜字

A、皇帝要穿新衣,骗子搬来织布机,可缺了一样东西?(线)

B、春雨落在树林前。(淋)

C、动作表演:滴管滴水(滴);洒水壶浇水(洒)。

5、检查巩固;全班快速读字词卡片。

三、再次练习读课文

要求:小组合作读课文,会读的教教不会读的小朋友,比一比哪个小组最捧——都会读。

指导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学生示范写,评议。

3、师重点给学生范写“绿”字。

4、学生练习写字。

5、展示学生作品,点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滴”、“欢”、“题”,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3、读一读书上“读读说说”中的词语。

4、任意选择生字;分小组互相组词。

二、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教师提问引读第一段:你们看,春雨像什么?(学生读句)听!春雨的声音(读词句)。

3、瞧!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出示挂图:三只鸟儿在田野中)这群小鸟在干什么呢?(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A、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齐读第二段。

B、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同学争论过问题?怎么争论的?(指名答)

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大家为了一件事情,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谁都想说服别人,这就叫“争论”。这一群鸟儿在争论什么问题?

4、小燕子是怎么说的?(指名用书上的句子回答)小燕子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板书:绿]小燕子为什么认为春雨是绿色的?(看图说:草地变绿、柳枝变绿)引读小燕子说的话。

小结:春雨沙沙,给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是绿草如茵,你们说,春雨美吗?

三、美美地朗读第三段。(指名读,男女读)

小组合作,角色表演(学习第四、五段)

1、回忆学习上一段时老师提的问题,请四人小组合作,一人问,三人答。(看图说:桃花、杜鹃花变红)[板书:红]注意观察。引读小麻雀说的话,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2、借鉴学法,各小组合作学习小黄莺说的话。(看图说:油菜花、蒲公英变黄)引读小黄莺说的话。[板书:黄]

3、找出描写春雨落下来的动作词语(落、淋、洒、滴),感悟用词之美,指导朗读2-5段。

4、找朋友练习表演读。

5、选一组表演读,鼓励。

四、启发想像,引导探究

1、春雨真美!给大地披上了彩衣。在小动物的眼中,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板书:……]学生想像探究。

2、小朋友,让我们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吧!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后,听老师叙述:春雨姐姐的话——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3、感情朗读全文。

表演唱《春雨沙沙》

小雨小雨 沙沙沙 沙沙沙

种子种子 在说话在说话 .

哎哟哟 雨水真甜,哎哟哟 我要发芽

小雨小雨 沙沙沙 沙沙沙

种子种子 在说话在说话

哎哟哟 我要出土。

哎哟哟 我要长大

五、扩展活动

1、画一幅画,展现春雨的色彩。

2、积累练习

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读读记记。

板书设计:

春雨的色彩

绿、红、黄……

《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

课文通过三只小鸟对“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一问题的争论,让学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学会想象,学会欣赏。本课中,“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欣赏、去感受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趣,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

按照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宗旨——删繁就简讲读课文,节省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组织学生讨论小鸟们争论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读对话,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也明白了为什么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在此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春雨还是什么颜色的,播发多媒体课件—— 粉红色的樱花、紫色的牵牛花、白色的梨花、五颜六色的野花,进行说话练习。有图、有课文的引路,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大家总结出“春雨是五颜六色的。”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说课 反思 篇7

军王小学

王金霞

2011.10 教学内容: 书上第63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掌握笔算竖式乘法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算理。

2、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口算卡片:

24×20 12×40 32×30 34×20 60×50 50×702、4 1 2 4 ×

×

―――――

―――――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同学们爱看书吗?咱们班班级之星评比细则里要求同学们每学期至少读五本课外书,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买书,看看买书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出示:一本书24元。问: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如果买2本要多少钱?算式怎么列?(板书:24×2)买10本呢?算式怎么列?(板书:23×10)这些算式会算吗?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是旧知识。今天我们要问这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3、如果要买12本要多少钱呢?算式怎么列?(24×12)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探究算法,解决问题

1、估算: 估一估,24×12大约是多少?生解决,反馈: A: 24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B: 24估成20,20×12=240。比准确的结果怎么样?多估了还是少估了?少估了多少?引导学生仔细地去观察。

C: 12估成10,24×10=240。

2、自主探索: 准确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算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开动脑筋算一算,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和你小组成员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学生练习)

3、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参与交流。师:想好后可以和你小组成员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巡视学生计算,看看学生有哪些计算方法。)

4、小组汇报(展示学生的想法)

组织学生汇报: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计算可能会有以下方法:每出现一种方法,应该让学生讲明算理与方法,并让下面的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借助图进行分析)

A: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

当学生说完算式后,师进行板书,问:为什么要这样算?让学生说出这三道算式的意思。(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师:除了用口算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B:12拆成2×6,24×2×6=288。师:哦,你把其中的一个因数进行拆分,变成了连乘,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谁看明白了?

师:如果是24×13能将其中的一个因数进行这样拆分吗?看来变成连乘不一定都能适用。

C:笔算: 4 ×―――――2 ――――― 2 8

5、研究笔算: 1)(学生出现了笔算的方法)刚才还有些同学列竖式计算,勇敢地进行了尝试,谁愿意将你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看。对学生的竖式进行一一评价。

(学生没有出现竖式)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用列竖式来解决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练习,反馈: 展示学生的竖式,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其他同学对他的算法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问:谁看明白了?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同学吗?(生生提问解答)主要问题:

① 48是怎么来的?240又是怎么来的?288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手指着口算的部分)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什么?这个算的过程也就是什么呀?口算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笔算的过程。(原来口算和笔算是相通的,只不过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240的0是否可以省略。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6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后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省略后24是否需要往后移?为什么4必须写在十位?24实际上是表示多少? 2)师板书完整算法: 我们现在一起来算一算。

师边写边问: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注意什么?最后算什么? ×―――――

8 2 ――――― 2 3)同桌互相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4)跟我一起来算一算,说一说吧。

22×23=506

1、先用个位上的()乘22,得()×2 3

2、用十位上的()乘22,得()―――――

3、把()和()加起来得()6 4 4 ――――― 5

0

6、起先我们通过拆数将新知识变成旧知识来算。现在又学会了列竖式,方法可真多呀!口算我们已经学过了。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掌握列竖式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完整板书)“笔算乘法”

四、巩固练习:

1、你能接着算吗? 2 × 2 2 ――――― 4

指着两个84,问:两个都是84,意思一样吗?

2、选择练习: 选二道算一算: 32×12

22×14

21×34

34×21(有什么发现?)

3、判断改错: 33×31=132

32×12=3264 3 2 ×1

×1 2 ―――――

――――― 3 4 9 9

2

―――――

――――― 3 2 2 6 4 发现同学们做题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查一查错在哪儿?(思考,指答)我们在笔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呢?

4、一套连环画21本,每本14元;一套科技书11本,每本29元。我带300元,可以买哪一套书?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在书中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那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

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对于后面学习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把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3×12=276(元)×

――――― 4 2 ――――― 2

答:一共要付276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

军王小学

王金霞

2011.10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64页。

一、教材分析

(一)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和乘法估算”的继续学习。教材在编排时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从而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及合作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计算(不进位)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抽象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西瓜算式卡片

二、教学与学法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及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在设计教案时,注意算理和算法教学,引导学生从旧知识出发,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寻找计算方法。由问题引出新知识,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中每一步骤的算理,使学生明确第二步个位数上的0为什么可以省略,理解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数上的数去乘,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注意讲练结合,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采用辅助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望,启迪学生思维。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反思:

军王小学

王金霞

2011.10

1、本课原是想从旧知识出发,让学生借助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但在新旧联系处理上还不够紧密。在出示一本书23元后,问:你想买几本。学生说2本、3本,很散,也只是让学生这样说过而已,再提出买2本,算式怎么列,买10本算式怎么列。只是列出了算式。

改正:出示后,问:你想买几本,算式怎么列?让学生列式计算。再反馈。反馈时将23乘一位数的板书一种,乘整十数的板书一种。再问:这些算式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是旧知识。今天我们要问这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接下来的23乘12时,也会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而不会只用竖式。

不当处:当学生出现另外两种估算方法时,我问:少估了多少? 改正:比准确的结果怎么样?多估了还是少估了?少估了多少?引导学生仔细地去观察。

2、细节处理不恰当,没有抓住学生的生成资源。

在让学生解决23乘12时,学生出来的算法比较多,其中一位是将23分成了20与3。再20与12相乘,3与12相乘。这位学生其实是受到了估算时的影响,少估算了3个12,因此他采用了这种方法。我称许他是对的。但接下来,我把他的方法给擦掉了。如果我将他的方法保留着,引出另一种口算的方法。(将12分成10和2)然后等竖式列出来,学生说了每一步的算理后,让学生找口算与笔算有哪些相通的地方,学生通过比较,会发现其中的一种口算方法就是笔算的过程,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这样的比较方法的相通之处更好价值。还有一位学生出来的方法是20乘10等于200,3乘12等于36,2乘23等于46,最后相加。这种方法是错的,我没有进行正确评价。

当学生没有出来我所要的方法时,在学生进行独立练习时,我可以进行适当适时地点拨。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时,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所出现的情况心中有数,应该让哪位学生展示,都要心中有底,不能随意地点名。

《绝句》教案 说课 反思 篇8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2.使幼儿认识和分类各种各样的汽车,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汽车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活动重点:根据所学习到的内容,掌握对汽车和其他事物的认知和分类。活动难点:对各种各样的汽车进行认识(外形特征、用途),并能够用材料进行汽车的组装。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音乐磁带(汽车的声音)、录音机。2.各种汽车玩具、图片若干,布置成汽车展览会。3.充足的纸盒,水瓶盖,双面胶;各种几何图形若干。4.老师的手工马路、绿树、楼房等。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猜谜语引出汽车,教师带领幼儿去参观汽车展览会。师:小小一间房,橡胶轮子扛。

喝油又喝水,奔驰在路上。(汽车)

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索。参观汽车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汽车,培养幼儿对不同类型汽车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一看展览会上有许多汽车,拿一辆你喜欢的汽车,看一看它长的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用途?和小朋友交流一下,你的汽车和他的汽车,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幼儿参观汽车展览会,观察各种汽车玩具,图片,自由摆弄各种汽车,熟悉汽车的名称和简单的用途。

三、观察发现,引导学习。

1.观看普通汽车课件,引导幼儿描述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师:我给汽车展览会上的汽车录了像,把你手里的汽车放回展台,我们一起看。课件展示轿车、卡车、公共汽车,引导幼儿描述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2.观看几种常见的特种车的课件,引导幼儿描述特种车的名称,特征,用途。师:小朋友你知道特种汽车的名字吗? 幼儿讲述自己知道的几种特种车。课件展示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引导幼儿描述特种车的名称,特征,用途。(如:汽车是什么名称?汽车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用到它?电话号码是多少?)3.让幼儿说出自己见过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师:小朋友除了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些汽车,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汽车?乘坐过什么汽车? 幼儿描述自己熟悉的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小结: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的汽车,每种车子都有它不同的本领,它们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可是人们在乘车时也会有危险,我们在乘车时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四、操作练习,巩固深化。

1.把汽车展览会上的各种汽车按用途分类。

师:汽车展览会上的汽车放的没有次序,我们帮它按用途分一分类。幼儿按轿车、卡车、公共汽车、消防车、警车、救护车进行分类。2.请幼儿用纸盒组装出自己喜欢的汽车。

师: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汽车。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用纸盒、双面胶、水瓶盖等工具来组装,表现出自己喜欢的汽车。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并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马路上。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伙伴的作品。

活动结束:

幼儿随音乐作开汽车的动作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将有关汽车的书籍、图片布置在图书区,供幼儿在日常活动和自由活动中继续观察、探索、发现。

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2013——2014第一学期

实习生汇报课教案

《绝句》教案 说课 反思 篇9

一、说教材

《磁极的相互作用》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内容,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通过上一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发现磁极相互作用可以呈现两种情况:吸引或排斥,但是由于各小组给无标识的磁铁标注的A、B、C、D并不统一,导致全班的实验结果并不相同,因此也就难以得出实验结论。这就产生了进一步认识磁极还有什么不同和在相同磁极上标注相同符号的问题。本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展开对磁铁两极研究的。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磁铁与方向的关系。通过悬挂磁铁,使其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学生会发现磁铁的一极总是指向南方,另一极总是指向北方,从而构建起磁铁的“南极”“北极”概念。

第二部分:研究磁极到底是怎样相互作用的。有了统一的南北极标志,学生就可以认识到同级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学会有计划地做实验(玩中学),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能通过实验找到磁铁的南极与北极,探究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

2、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顺利达成这些目标,我分析了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三、实验器材准备

为每组准备:悬挂磁铁的小绳和夹子,上节课使用的.不标志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有标志的磁铁,指南针。

四、说教法、学法

课堂上,我通过设疑导学的方法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意愿。运用直观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中探究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共设计了四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回顾引入。因为本课是上一课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并且这两个磁极有所不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个磁极究竟有什么

不同的更深一层的科学探究课,因此把上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作为本课的引入能调动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部分:磁极与方向。在这一部分教学上,我事先给每组配备了已经调好的指南针,目的是更好的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在教室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在哪里。根据对三年级学生兴趣与能力的了解,我先做了个简单演示,然后出示实验的小要求让学生自己来玩一玩。为了证明指南的一端是固定不变的,就要求反复试几次。由于做了记号,学生脑海里很容易形成这个概念,磁铁能指示南北,并且指南指北的磁极是固定不变的。在亲历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时的总结,出示磁铁上南极和北极的概念,并能用“S”和“N”表示。学生通过实验,把原本标有AB或CD的磁铁重新标上了“N”和“S”。学生自己能找到磁铁的南北极了,这是多么令学生兴奋的事。

第三部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在上节课相互靠近没有标明南北极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再次进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孩子们的热情是显而易见的。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好的探究氛围。利用同步探究上的四种情况,教师给出指导性的板书,学生能较轻松地完成这部分的研究。即认识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规律。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讨论一下其他形状的磁铁如何来找到它的南北极。为了巩固新知,我还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利用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规律的。观看一段频《磁悬浮列车》,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六、说板书设计

磁极的相互作用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N极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S极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

同级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绝句》教案 说课 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⒈借助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了解一些蔬菜的颜色特征和作用。

⒉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进行大胆仿编,自主表达。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蔬菜的图片。

2、幼儿活动材料第17-19页。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故事。

——你喝过牛奶吗?牛奶是什么颜色的?

——出示奶牛的图片,这是一头神奇的牛,你觉得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幼儿看图片讲述。

——牛大叔带来了谁?(奶牛)奶牛都有神奇的本领呢,神奇在哪儿呢?

3、猜猜讲讲形式感受神奇的奶牛: A、以第一头奶牛了解神奇在哪?

小白兔喂奶牛吃了?(胡萝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出示后两幅图)看看这两幅图,想想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自由讲述)——原来小白兔喂奶牛吃了黄黄的胡萝卜,就挤出黄黄的牛奶,小白兔喝了变成了一只小黄兔,现在你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小白兔怎么变小黄兔的?(幼儿回答)原来神奇在这儿,小动物喂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蔬菜,奶牛就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动物喝了就变成了什么颜色,真神奇呀!

B、猜猜讲讲其他奶牛的变化

真的是这样吗?森林里的小黑猫、灰狐狸、小花鹿(出示)动物们听到了这件事,也想来试一试,结果会怎么样呢?它们变了没有(出示变化后的动物)

—— 小黑猫变成了什么样?谁想上来看看?(幼打开)变成了?(小绿猫)

——这只灰狐狸会不会变呢?(幼打开)变成了?(红狐狸)

——那小花鹿变了吗?(师打开)一起说说看(小紫鹿)

他们是怎么变的?

——牛奶——吃了什么蔬菜会挤出绿色的牛奶?(猜测相关蔬菜)——出示验证:如绿绿的青菜

——灰狐狸喝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变成了红狐狸?(红红的牛奶),奶牛怎么会挤出红红的牛奶,可能吃了?(猜测红色蔬菜)——(验证:红红的西红柿)

——看到小紫鹿,你想到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和蔬菜(紫紫的)——出示紫紫的牛奶是因为奶牛吃了紫紫的什么蔬菜呢?(猜测)——揭示

4、欣赏故事:彩色牛奶

——这么多神奇的事情就发生在“彩色牛奶”的故事里,我们一起听一听,也可以跟我一起说说

上一篇:学生会主席竞选面试题目下一篇:追求卓越读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