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四项措施构建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司法局四项措施构建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推荐4篇)

司法局四项措施构建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篇1

四项措施构建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为民服务机制。根据司法局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中为民服务的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简化群众办事程序。完善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系列制度,根据工作职能要求,对服务的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时限等相关具体事项,通过公示栏等方式向社会和公众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承担违诺责任;首问接待人应妥善处理群众咨询,热情、耐心、细致地接待办事群众,做到一次性告知,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和要求处理各项行政事项。

二、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以“争当人民好公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和学习刘玉美工作法等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开展“五有”群众观念教育活动,让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眼里有群众、嘴里有群众、手里有群众、兜里有群众、车里有群众”的思想。二是在联系服务群众上下功夫,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三下三清”等活动,2011年我局人均办好事3件,帮扶社区服刑以及刑释解教人员105户、回访222人次,局领导下基层60余次,科所队领导下基层400余次。让广大干部职工更贴近人民群众,深入群众,了解到群众的愿望,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广大老百姓排忧解难。

三、完善服务设施,加大便民服务力度。一是“148”法律服务专线开通,各乡镇(街道)司法所均设立了法律服务便民工作站和工作热线。为我县需要寻求法律帮助的服务对象提供了无偿咨询服务,尤其为处于社会弱势的贫困、残疾等受援人群提供极方便、快捷、热情的服务,使得他们足不出户,便能够获得法律帮助。二是大力开展了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五项工程”活动。每个律师事务所均与村居签订了免费法律服务协议,随时为村居提供法律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村村民的法律需求。三是窗口部门和各司法所均设置了政务公开栏、法制宣传栏、办事指南等,方便群众办事;在窗口部门和服务大厅等直接服务群众的场所,设置了群众休息等待区,提供座椅、饮水设备,配备应急药品等,满足办事群众的基本需求。

司法局四项措施构建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篇2

1 多形式调研“贴实情”

国网怀化供电公司在联系基层群众方法上, 提升内涵, 创新方式, 积极构建“下基层、上一线”专项活动长效机制, 调研确保全面掌握情况。

活动开展以来, 公司建立了上下协同的工作体系, 参与调研人员共602人次, 以班组长、基层专责、营抄员、巡线员、检修工等身份, 跟班观摩, 全过程参与班组工作;开展现场交流, 与一线员工及电力客户面对面沟通, 了解基层一线的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通过查阅工作计划、运营数据、制度标准等原始记录和档案, 掌握工作现场实际情况。

调研活动共深入23个一线班组, 回访客户80余家, 走访发电企业20余次, 发放问卷500多份, 召开座谈会10场次, 个别谈话听取意见200余人次, 收集整理关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改进作风、优质服务、队伍建设、员工培训等方面的问题70余个, 实现了对基层单位、班组工作实际情况的全面掌握。

查摆问题抓整改, 发现问题是前提, 解决问题是关键。该公司积极落实教育实践活动“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的工作要求, 着力构建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抓住关键、找准要害, 把查找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真正把问题找准、把问题解决好, 真正做到发扬“钉钉子”的精神, 坚韧不拔, 不达目的不罢休。

2 全过程管理“重实效”

国网怀化供电公司在明确活动程序中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针对问卷调查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 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并明确活动开展程序。参与人员通过日志形式, 对调研现场情况、基层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等, 进行全过程跟踪记载。并根据日志记录做好问题梳理归类工作, 开展分析诊断, 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并对照公司现行制度标准以及“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有关要求, 提炼总结出需要解决的课题, 制定相应对策并推广实施, 实现活动的全过程闭环。

为细化教育实践活动更加深入, 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该公司借助以“道德讲堂QQ群”“微信平台”等多种手段深化实践活动学习辅导。以现代新兴网络即时、动态、高效的传播优势, 让党员可充分利用班前、途中、班后等零碎时间, 加强自学, 有效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实现了提高认识、寓教于乐的效果, 为实践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重强化督查“出实招”

该公司在教育实践活动的督查工作中建立了专项活动情况反馈单, 经班组员工、基层单位确认后, 上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实现对活动开展全方位跟踪掌握。活动参与人员及时总结上报活动完成情况和心得体会。通过组织专题座谈会, 随机抽选学习成员, 介绍和讨论交流所在支部的活动开展情况, 并进行集体评议, 评议结果纳入党务工作及部门绩效考核, 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坚持和深化“跟班值守日”活动, 制定跟班值守计划表, 建立跟班值守记录本, 由领导班子成员带头, 分专业组织党员及行政管理人员深入一线, 到一线去体验学习, 到一线去找差距, 到一线去听取意见, 并由督查组进行随机抽查。3月份以来, 结合输电线路运行季节性特点, 公司组织领导及党员等积极深入砍青扫障、清明前后防山火、防外力破坏、春检整改、大修技改等现场, 开展砍青扫障现场培训、护线宣传、户主协调等工作, 并在跟班中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听取、收集一线员工及沿线户主意见。通过“转换角色、切身体验”, 有效促进了队伍融合与效率提升。

在深入群众调研工作中, 该公司做到全局“一盘棋”, 把握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节奏和力度, 上下联动。根据公司实际和电网企业的特点, 组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电力客户掌握第一手资料, 开展了供电服务问卷调查, 传达“人人能发言, 发言有人听, 听了能处理”的服务态度。

司法局四项措施构建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篇3

一、切实提高对构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认识

(一)联系群众,主要体现在党员深入到群众中,关心他们的疾苦,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服务群众,主要体现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和解难事。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密不可分,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要解决的是保持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方式的制度化建设问题,从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程序严密有效的机制,始终保持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作风。

(三)以宜昌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为例,该单位作为“大营销”体系的专业化单位,做好构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工作尤其重要。一是中心人员数量众多、结构复杂。二是中心承担的职能众多,责任重大。

二、努力构建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落到实处的机制

(一)开办党员课堂

以中心组学习、班组政治学习为载体,以党委书记讲党课、“红领”先锋训练营、党员轮训、网络课堂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党员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储备,迎合企业所需、发展所需、客户所需。

(二)优化组织机构

顺应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要求,稳妥实施机构专业化、扁平化改革,通过不断的整合机构,优化专业分工、优化流程管控、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绩效管理,构建了营销坚强有力、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

(三)实行360度考评

成立中层干部考核领导小组,出台《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方案》,用績效考核和“360°考评反馈法”科学考评干部的能力和态度。该办法采用“5维度20因子法”制定问卷, 分为上级考评、同级考评、下级考评和自评,从任务执行、人际沟通、管理风格、领导作为、敬业自律五个维度考察干部履职能力,将干部的职业素质与群众的期望进行比较,使其优点和短板显性化。

(四)结合专业特点,构建制度体系

1、改进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在中心原有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基础上,形成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络。通过党员干部联系相关部门、党员干部联系重点工作、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员工和关键客户,建立起密切联系群众的稳定渠道。

2、建立党员干部和党员代表调查研究制度。要求党委成员、各部门、班组主要负责人,必须结合专业领域、年度重点工作和业绩短板,深入一线,制定调查研究课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思考,拟出解决方案向中心党委汇报。

3、坚持党务公开和定期通报制度。对内坚持党务公开,将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决定,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会议、文件、宣传栏和网站等多种平台,及时向员工通报。对外进行专项通报,将电力政策与法规、执行电价、停电信息和服务信息等通过媒体、展板和海报进行通报,接受客户的评价和监督。

4、强化党员评议和客户调查分析两项监督制度。一是认真做好党员评议。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二是积极开展客户调查分析。采用电话调查、网络问卷、上门走访等方式,进行客户满意度分析,不断改进服务品质。

(四)开展特色活动,塑造阳光形象

1、亮身份,强化服务意识。按照党员挂牌上岗的要求,认真做好党员示范岗的覆盖、公开和监督工作,让每一名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时刻处在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之下。

2、牵热线,加强远程服务。设立中心二级工作站,减少工单中间流转环节。加大对95598客户代表的培训力度,开展每周学习和礼仪培训,联系营业窗口和兄弟单位开展跟班学习和交流活动,提升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

3、进社区,拓展便民服务。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开展“光明使者进社区”活动,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和社区网格员一对一结对,组织党员、团员走进社区,真正为社区居民解决用电难题。

4、架绿桥,提速主动服务。畅通“绿色通道”, 给报装用户提供最大便捷。深入开展“绿色义诊”活动,组织专家队伍为关键客户检查用电设备、优化用电方案。

三、积极谋划与创新确保质效的长效机制建设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要真正实现构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着重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协调顺畅班子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与破解难题的勇气、持之以恒的耐心。

(二)以支部建设为重点,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大“电网先锋党支部”创建力度,深入开展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服务要注重效果而非形式。一是要畅通服务信息渠道,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二是提升服务品质,积极开展预约、代办服务等新方式,完善服务细节;三是优化管理流程,缩短服务链条,让客户享受更为快捷便利的服务。

(四)强化监督与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领导、目标管理、岗位职责、日常监督、考核评价和奖优罚劣等一套科学管用、便于操作的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党员评议方法,适当增加和扩大群众的参与权,使广大党员处于党组织和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

司法局四项措施构建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篇4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基本保障。从根本上说,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使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建立起党员密切联系群众长期管用、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广大党员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使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的重要性.

首先,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最先进的政党。其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它始终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党的这一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完成人民赋予的各项历史任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要靠制度的完善和机制的健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也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要靠制度来坚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党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特别是在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取得的相关成功做法,转化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办法,使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长期保持,从而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把党员学习、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联系群众和党内民主参与等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个自律与他律、自觉与强制相统一的长效机制链,从而保证广大党员切实履行党员义务、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更带有根本性,更能突出地反映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因为,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其他方面的内容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既是我们党整个肌体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源泉,也是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基本条件。

再次,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党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才有资格代表人民执政,为人民执好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的“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的“最大危险”。当前,脱离群众主要表现为官僚主义严重,群众观念淡薄,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甚至损害群众利益。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极大地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建立起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永远保持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极为重要。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的基本原则.

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首先,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一切为了群众就是为群众谋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依靠人民群众推进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充分依靠群众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而只有服务于人民才是我们依靠群众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唯一宗旨。因此,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要求广大党员牢固树立起为群众和靠群众的观念,并在工作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而且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这一组织路线的基本原则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刘少奇同志指出:党内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党的领导骨干与广大党员相结合的制度,即是从党员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党员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制度,即是反映党内民主的群众路线。党内民主是如此,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同样如此。因此,探索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要求我们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的集体智慧结合起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维

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再次,要坚持对人民负责与对党负责相一致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人民的利益即是党的利益,每个党员对人民负责即是对上级党组织负责。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按照江泽民同志要求的“必须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必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必须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决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努力探索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的实现途径

第一,建立深入群众的机制。一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查的工作机制。通过下派到基层任职、参加基层工作队、担任基层工作指导员等方法,为党员干部创造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组织群众能力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党员干部轮流下企业、农村和其他基层单位体验生活、开展工作的制度,构建党员干部联系基层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如区、县级党委常委分片定点蹲点调查研究的制度,区、县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定期联系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的制度,区、县级部门科级党员干部“联乡包村”制度等。二要建立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的各项制度。如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征求意见的制度,党员干部定时定点接待群众和“下访”的制度。各级党政机关设立信访接待部门,负责接待来访群众,接收群众来信,沟通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设立联系群众的热线电话、“网上信箱”,疏通、拓宽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同时还应创新工作方法,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党员干部定期下访制度。

第二,建立组织群众的机制。宣传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前进,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自觉地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每个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因此,建立长效的组织群众机制,首先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群众自觉自愿的原则,反对命令主义。任何一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首先要考虑的是绝大多数群众的觉悟和意愿,凡是群众不支持或不赞成的事就不能急于去干;其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站在群众的前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群众前进;再次,党员干部还必须靠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品,得到群众的信任,树立起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进而增强自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最后,还要找到组织群众的方法,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覆盖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等困难群体,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

第三,建立服务群众的机制。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新时期我们党赋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新内容。建立长效的服务群众机制,是切实做到服务人民群众的制度保证。当前,要建立健全亲民便民的服务机制。要以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为切入点,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建立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帮扶制度,一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另一方面也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教育,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克服脱离群众的倾向。

上一篇:大学生道德教育探析下一篇:微软携手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