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茶问题教学设计获奖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获奖(共10篇)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获奖 篇1

王凤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先来解决一个语文的问题,请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师:说的很好,(同时课件出示)词语:唱歌、跳舞;听音乐、吃饭;听广播、做早操;(同时进行)刷牙、洗脸;这两件事能同时进行吗?(不能)要按先后顺序。(板书)

师: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想一下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哪些事情要按先后顺序做。

2.小明每天早上起来烧水要用10分钟,刷牙要用3分钟,请同学们想一想做完这两件事情需要几分钟。学生自主回答。

3.师:你们觉得他的时间安排合理吗?(合理)。其实,合理的安排时间等于节约时间。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出示情境图

师:周末,老师去你家做客,你们应该怎样接待老师? 预设 生:请老师坐,给老师泡茶………。

2. 师:同学们做得真好!那么老师考考你们,根据你平时的经验,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学生自主发言)

3. 师:我们来看看沏茶这位同学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师: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老师还有事,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他在想什么(怎样让老师尽快喝上我沏的茶呢?)?出示课件

5.师:同学们能帮他这个忙吗?

6.师:现在,老师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分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设计出让老师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7.动手操作,主动探究:(1)学生动手方案,师巡视。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 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 同时 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

师:对于这两个方案,那个更好呢?

师:请同学们点评。

8.师:A种更好,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请把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展示出来。

9.师生画流程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课件显示),像这样表达做事情的顺序的图示叫做“流程图”,横向图表示先后完成的顺序,而纵向图表示同时完成。这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做事情地先后顺序和所用时间,还可以很快知道节省了多少时间。知道计算出时间是:1+1+8+1=11(分钟)

10.师小结: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方法来使时间缩短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小红由于穿衣饮食不注意保重身体,患了感冒,你们愿意帮他解决问题吗?看,他遇到什么困难了?

1.小红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

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

等开水变温(6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量体温(5分钟)2.喜羊羊每天早晨要做这些事?

起床穿衣(3分钟)

洗脸刷牙(3分钟)整理床铺(3分钟)吃早餐(10分钟)听新闻广播(20分钟)

帮喜羊羊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用流程图表示出来。3.晚上,小明放学回到家,肚子饿了想吃饭,需要做以下这些事情:

洗电饭锅(1分钟)

放米和水(1分钟)

煮饭(20分钟)

烧青菜(3分钟)

烧鱼(6分钟)

烧肉(6分钟)

烧汤(6分钟)

请你根据工序和小明一块来设计一个方案,帮她们尽快开饭。

4.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

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做就都好呢?出示课件

(1)为了节省时间,小刚一边走路一边认真读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一边吃饭一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3)小红,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很合理啊,你有何想法?)

6.师小结: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做,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板书:科学)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以鲁迅的名言作为结束语。

师:最后老师把伟大文学家鲁迅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与您共勉。“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

科学地合理安排时间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获奖 篇2

呈贡新区第二小学 李康娜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刚才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播放门铃声)

2、师:门铃响了,肯定有人来了,果真李阿姨来找小明的妈妈了。家里来了客人你们都会做点什么呢?(学生:沏茶)

3、师:看来大家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小明的妈妈请小明烧壶水,沏杯茶。沏茶,看似一件简单的家务,可是它里面却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沏茶问题吧。(板书课题:沏茶问题)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2、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3、这么多事情,小明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了,你们能帮帮他吗?(引导学生有序的整理图片)

4、师: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老师强调:14分钟……14分钟?……你们现在想说点什么呢?(多让几个学生说)引出: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李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也在想怎么样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出示课件

5、师: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小卡片,通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活动前,我们先来看看活动要求好吗?(请学生大声阅读活动要求)

7、动手操作,主动探究:(1)学生动手摆出方案,师巡视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 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 同时

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

师:对于这两个方案,那个更好呢?

师:请同学们点评。

8、师:A种更好,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请同学用卡片摆在黑板上。

9、选择出最优方案,请几个同学再次叙述整个过程。

10、师生画流程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课件显示)计算出时间是:1+1+8+1=11(分钟),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那么不知道做得好不好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把我们设计的最优方案写在数学书104页。

11、师小结: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来使时间缩短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送走了李阿姨,小明感到肚子很饿,他想要尽快的做好饭:

洗电饭锅(1分钟)

放米和水(20分钟)煮饭(20分钟)

烧青菜(3分钟)

烧鱼(6分钟)

烧汤(6分钟)

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

2、吃饱了饭,小明开始做家务了

洗衣机洗衣服 扫地 整理房间 晾衣服 2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3分钟 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可以 完成这些事情?

3、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板书)

4、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做就都好呢?出示课件

(1)小明为了节省时间,走路的同在时认真读书。(2)小明为了节省时间,在洗漱的同时在听英语录音。合理吗,你有何想法?(师小结: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板书)

5、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来提高效率的?

6、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现在看谁会用今天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小红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 找杯子倒开水(一分钟)

等开水变温(6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量体温(5分钟)

填一填:(1)小芳帮妈妈做了以下几件事:收衣服5分钟,洗菜5分钟,烧水12分钟,沏茶1分钟,她做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分钟,比一个程序一个程序的做节省了()分钟。

(2)玲玲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1小时,做饭50分钟,扫地、擦桌子用15分钟,晾服5分钟完成这几件事至少需要()。

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以爱迪生的名言作为结束语。

八、板书

沏茶问题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沏茶问题》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篇3

内容摘要:

本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同时做两件以上事情时,计算时间的方法。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并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经历运用统筹思想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验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同时渗透优化的思想和惜时品质,初步形成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统筹思想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从而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活跃氛围。

一边唱《拍手歌》,一边做动作。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同时做可以节省时间的数学思想。】

二、设计方案、寻求优化。

1、出示小明家来客人了,小明给客人沏茶的情境(欣赏动画)

如果小明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做,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呢?

预设:14分钟。

思考:怎样可以让小明尽快喝上茶呢?

2、动手操作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借助手中的学具和同桌摆一摆,看看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设计展示

【设计意图:围绕探究性问题“怎样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展开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欲望和兴趣。不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3、展示和汇报设计成果。

展示几组学生方案。

强调:合理的安排顺序,能同时做的同时做,这样就会节省时间啦。同时板书课题。

师简介流程图:我们可以把摆的过程用图来表示,这个图示就叫流程图。横向图表示先后完成的事情,而纵向图表示同时完成的事情。我们还可以用箭头连接,这样就更清楚的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了。

为了方便检查,我们可以这样写:

1 + 1 + 8 + 1 = 11(分钟)

2

1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活动经验,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小红吃药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巩固练习:填一填

(1)小芳同学帮妈妈做了以下几件事情:收衣服5分钟,洗菜5分钟,煮饭15分钟,淘米2分钟,她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17 )分钟,比一件接着一件做节省了(10)分钟。

(2)玲玲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60分钟,做饭50分钟,收拾房间用15分钟,至少需要(65)分钟。

3、小红的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

我今天学习了关于如何节约时间的知识,以后我要尽量节约时间。每天早晨我的时间最宝贵,所以我打算在早晨一边洗脸一边听早间新闻广播,在乘车的时候看书。我一定要做个节约时间的人。

你对他的日记有什么看法?

4、周末,欣欣一家三口开车去KFC用餐。爸爸找停车位停车大约需要5分钟。妈妈领着欣欣排队点餐大约需要10分钟。找个比较满意的座位大约需要2分钟。请你合理安排一下,欣欣一家三口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就能用上餐?

【设计意图: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有序性。】

四、数学文化,熏陶思想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在很早以前就对合理安排作出了研究,快来跟老师一起看看有关他的小资料吧。(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资料)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和大家共勉: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爱迪生

随堂测试(练习题卡)

作业布置:数学书第89页第1题。

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顺序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14分

(1分钟) (1分钟) (8分钟) (1分钟) 11 分

同时洗茶杯

(2分钟)

找茶叶

(1分钟)

检查 1 + 1 + 8 + 1 = 11(分钟)

2

1

教学反思:

沏茶合理安排时间数学活动课,这个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也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我充分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发言的过程中,我反复提问:应该做哪些事情?请同学无顺序的反复说;接着问:每样事情要多少分钟?最后思考:怎样有顺序的安排,所花的时间最少?重点在于说一说为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例子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在这方面的教材处理上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研究起来就显得较为主动。

《沏茶问题》教案 篇4

教材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04数学广角——沏茶问题例1。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示标导入

1、同学们,谁来说说我们刚刚做了些什么?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等等。我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

2、出示错误例子:一边刷牙,一边洗脸。引导学生理解先后顺序(板书:先后顺序)。

3、师: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首先要明确先后顺序,其次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样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ppt出示主题图)

2、小明沏茶需要哪些工序?(ppt出示)指名读沏茶工序,问:按照这样的顺序沏茶可以吗?引导学生说明沏茶的先后顺序不对。指名说出正确沏茶顺序。

3、小明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也想让李阿姨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理解“尽快”。

4、学习要求:

(1)请你用摆一摆的方式,帮小明设计出一份既合理又省时的方案,(2)计算出所用时间。(3)比一比,哪一组最快。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1+1+8+2+1+1=14(分钟)

5、师:A、B两种方案你们更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生:A种用的时间更短。师:为什么他用的时间短呢? 生:同时进行的事情放在了一起。

师:同事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节省时间)师:计算出时间,并解释这里烧水的八分钟。

6、横着表示什么?(顺序)竖着表示什么?为了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箭头的形式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的一幅图就叫流程图。

7、为什么B方案不够合理呢?生:没有同时进行。

师:他们是一件一件做的,需要14分钟。这组同学只注意到了先后顺序,而忽略了那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导致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8、我也帮小明设计了一个方案C,大家看看是否合理呢?

C: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 同时

找茶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师小结:这个方案可以,但不够合理,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他匆忙。

9、总结:所以,三种方案中,我也觉得A方案更加合理,我们帮小明解决了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沏茶问题。(板书)对于今天的沏茶问题,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来使时间缩短的。这就叫合理安排时间,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同时做(不是),教师再次强调合理安排时间。

10、这些事情这样安排合理吗?(课件)

(1)小丽边写作业边听音乐。

不合理(2)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不合理(3)芳芳边泡脚边看电视。

合理

三、练测促学

1、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

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

扫地(10分钟)

整理书桌(10分钟)

晾衣服(5分钟)生交流,汇报。

2、小明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

找杯子倒开水(一分钟)

等开水变温

(6分钟)

找感冒药

(1分钟)

量体温

(5分钟)

请你在练习本上帮小明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并计算出所用时间。

3、我们今天帮小明解决的问题都属于沏茶问题这一类型的。首先要明确先后顺序,其次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样才能够节 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

4、同学们今天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让老师眼前一亮,同学们都快成数学家了,不信吗?(幻灯片出示华罗庚和统筹学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了很多知识有很大收获,古今中外,有很多文人志士对时间有很深的体会,我国文学家鲁迅。

五、以鲁迅的名言作为结束语。

六、板书

沏茶问题

先后顺序

合理安排时间

同时进行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1(分钟)

魏晨琪

新源镇中学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单元中的一个内容,这个单元安排了简单的运筹思想的教学,它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这一课时的内容是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这节课的实际操作,对于如何上好这样的教学内容,我有以下的体会:

1、教师要做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不应包办,在指导学生用流程图的方法记录时,教师指导的过多。学生自己能发现能探索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就不要说了。在备课时,就需要教师要想到细节。确定出正确的教学设计。

2、课堂练习的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相符合。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我联系了一些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事例。

3、教师的语言还有待加强,要更加精炼。既然是合理利用时间,教师就要抓住省时、高效这样的词。

沏茶问题说课稿 篇5

《沏茶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讨论怎样安排各种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利用。本节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一种体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分析简单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多样性及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2.增强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两种:

1.情景教学法: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景,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探究新知。

在学法上,着重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交替学习,让他们真正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全程。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是谈话导入。

用名言警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导入课题。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学生体会到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很自然的与今天所要学习的新课题联系起来。

二是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景图片,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片,说明图意。2.让学生想一想,在平时沏茶的时候需要做哪些事情? 3.出示小明沏茶时需要做的事情和时间。

4.小组合作探究,设计方案。强化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体现了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5.展示不同的方案,让学生到黑板前用工序图摆一摆,并说一说设计过程。

6.教师小结。三是巩固练习。

共有三题,第一题是教材105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类似于例题;第二题是提升对合理安排的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让学生明确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虑节约时间,同时也要考虑到人身的安全和健康。第三题是联系实际,畅谈经验。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安排时间的经验。

四是课堂总结。

1.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沏茶问题三疑三探教案 篇6

累计课时数(78)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例1 教材分析:

例1以家里来客人要沏茶的实际素材为背景,提出“怎样安排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问题,继续讨论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在情境图下给出了沏茶所要做的各种工序,以及做每件事情所需的时间。然后呈现学生们讨论怎样安排的场面。在这些内容中包含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方法: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比如“要烧水,必须先洗水壶,接水。”小男孩想:“等待水开的时间可以做点什么呢?”等,提示学生有些事情(烧水和找茶叶、洗茶杯等)可以同时进行。教材还提示可以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顺序或方案,教给学生设计方案的具体方法。最后,教材让学生比一比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更合理;再一次揭示了讨论这一问题的目的:探讨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理解优化的思想。

4、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形

成优

化的意

识。

教学难点:

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形成优化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具准备:

课件、圆片 学具准备:

工序卡片、记录单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预设情景

师:同学们,当你们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都是怎样招待我们的客人呢?谁愿意起来说一说?(找代表发言。)

你们可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啊!看小明家的星期天,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出示幻灯片,门及门铃声)

师:原来是李阿姨来做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呢?(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给李阿姨沏茶)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引入课题,学生设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沏茶的问题,对于沏茶的问题你想知道些什么?(预设:1,沏茶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沏茶的工序是什么 ?)

3、出示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拿出信封里的工序图片摆一摆,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1、沏茶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你是怎么样沏茶的?自已摆一摆工序卡看怎样沏茶,用了几分钟时间?

3、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二、解疑合探(12分钟)

1、展示交流

师:说说你们是怎样安排工序的?(请学生用工序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教师板书每种方案和时间。)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案: ①:洗水壶 →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共14分

1分钟 1分钟 8分钟 2分钟 1分钟 1分钟 ① 洗水壶→接水 →烧水8分 → 找茶叶→沏茶 共12分 1分钟 1分钟(同时洗水杯)1分钟 1分钟 ② 洗水壶→接水 → 烧水8分钟→沏茶 共11分 1分钟 1分钟(同 时)1分钟

洗水杯 找茶叶

2分钟 1分钟 2.小组讨论

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师:想一想,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情,工序不同,所用的时间就不一样呢?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3.小结。

师:我们在做一些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就最节省时间。

师引导:节约时间的秘密让我想起了语文里常用的造句:“边„„边„„”(板书)你能用“边„„边„„”造个句子吗?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关于本节课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的事例呢? 师生共同解疑。

四、运用拓展(15分钟)

一.学生出题

二.对他们的合理安排,你们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3、芳芳衣袋里装着一本《脑筋急转弯》,放学后在车站坐着等车时拿出来看。

指导学生明白合理安排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也要考虑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4、全课总结(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明和小明的妈妈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收获,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师总结: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板书设计:

沏茶问题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获奖 篇7

-----以CO2为例解析“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

【摘 要】优秀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能否充分焕发出课堂的生命活力的前提。本文对“学科中心”和“问题中心”两类教学设计进行了细致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确定“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价值新取向。所谓“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是尝试一种既重视学科内容又重视学生发展的新型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问题中心 教学设计 学生中心 知识论 课堂教学

知识教学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怎样有效地教知识则是教师永恒的焦点。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是,课程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且主要以灌输的方式硬塞给学生。虽然学生习得的知识很多,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未见提高,而精神的自由反被禁锢起来。知识塞满了学生的心灵,未为精神的自由奔放留下空间。结果,所学的知识是惰性的,无法迁移应用,而心灵则从此枯萎,不再能自由思索。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本文将以《二氧化碳》一课为例,就“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作一简要剖析。

一、缘起:两种迥异的教学设计

教研组内两位教师将对《二氧化碳》一节内容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两位教师展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一: 这一设计方案认为这是一堂典型的化学课,应遵循现象---性质---应用这样的思路来设计课堂教学。即先由教师演示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现象中得出CO2所具有的性质,由此性质可以知道CO2具有什么样的应用。一个个实验,一条条性质,做完实验也就学完知识了。最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二: 另一教学设计如下:先给学生一包膨化食品(里面充满某种气体),告诉学生里面的气体主要是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包装袋内的气体可能是CO2,也可能是其他气体。这堂课中学生的任务就是检验袋内的气体是否是CO2。根据前面学习的O2的知识可推知,要检验气体是否是CO2,必须知道CO2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于是边学习CO2的知识,边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是否是CO2气体。利用性质验证气体是否是CO2的过程也就是掌握CO2性质的过程。

二、探索:两种教学设计的课堂实践对比

两种设计方案孰优孰劣,教研组内教师的意见分歧不一,一时间难以定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上述两种设计我们都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以期能找出两者的差别。

设计一的课堂:在这一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教师的逐条演示、分析,学生学到的知识条理清晰,整个关于CO2的基本知识体系完整而严密,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整个课堂秩序竟然、流畅,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但这个设计最大的缺陷是忽视学生的个体经验。经验是杜威教学哲学的关键词之一,学生是通过经验获得知识,教师 的作用就是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经验。可在这一设计中,学生仅仅是听、看,没动手的机会,或者说,所得到的仅仅是一些“二手”的经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知识往往是惰性的,很难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

设计二的课堂:在这一设计的课堂中,学生一开始就对检验袋内气体是否是CO2表现出极大地好奇,都有探究的欲望。要检验是否是CO2需要知道些什么?怎样来设计方案?具体操作中又出现了一些不可预测的难题急需解决。难题一个个被解决,学生“沉浸”入了课堂之中。学生想的多、问题多、讨论多、动手多,课堂气氛活跃,简直有点闹。学生在自我探究中结束了这堂课,都感觉时间过得真快,意犹未尽之感强烈。

从课堂教学现场来看,两种教学设计的实际效果差异是明显的。组内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学生地位的不同

设计一中,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内是被动地静听、接受、记录。学生是一个需要进行知识灌输的接受者,其主要的思维方式是记忆。设计二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他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成就动机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是自主的,有足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是一个与教师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体验的人。教师作用的不同

设计一中,教师是权威,是知识的化身。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自己用之不竭的知识“倒”给学生。设计二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探究的组织者、资源的提供者、是课堂的管理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教室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意义的解决问题的情景来获得经验。教师由“一线”退居到“二线”。课程观的不同

课程到底要给学生提供什么?设计一中,教师以学科知识作为课程的关键内容,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课程成为学科知识的总和。而设计二中,经验的地位则明显地被加以突出,“经验是学生对所从事活动的思考中形成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探索,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经验,因此,课程也就成了学习经验。教材利用观的不同

设计一中,教师忠实使用教材,正确而全面地传授教材上的知识是教师的首要责任,教材具有权威性。而在设计二中,教材仅仅是一种资源,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能从教材中找到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教师并非“忠实”于教材,而是持“创生”取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与调整。

三、反思:对两种教学设计的知识论分析

无论从教学设计方案还是课堂实践来看,这两种设计的差异是明显的,可谓针锋相对,各执一词。为什么会有怎么大的差异呢?其更深层次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其实不同的设计背后是不同的教学理念在交锋,对此我们应作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让背后的理念明晰起来,使得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能从中领略到课堂教学 “差异”之魅力。是什么理念在交锋呢? 教学设计深受学习理论的影响,学习是如何发生,教学应跟随学习作出积极的调整。而学习理论则又受知识观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设计是随着知识观的变迁而改变。教师持怎样的知识观,就将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教师的知识观必定将影响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在这两种不同的设计背后其实是两位教师所持知识观在交锋。下面我们将从知识论的角度对这两种设计进行分析。1.对知识的目的认识不同

在教师的内心深处总隐藏着知识的目的观,学习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学习CO2有关有关知识难道仅仅是为了知识吗?这些知识于学生有何用?我们总是说通过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可知识的堆积就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吗?

设计一中,教师引导学生一条一条地学习CO2的性质,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更多地是让学生堆积知识,然后仅仅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应用一下所学的知识,这样的应用也不过是换种方式让学生记住知识而已。因此,教师认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能记住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考出好成绩。而设计二中,学生是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CO2的知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知识的性质认识不同

设计一中,教师更多地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反映,具有客观性、中立性。知识可作为客观事物,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学生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将CO2的性质一条一条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逐条接受。

设计二中,CO2性质的学习是在具体的“情景”---袋内气体是否是CO2---中学习的。基本知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必需的支撑,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的。这些基本知识并非教师“传授”,而是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的。在这一设计中,教师认为知识具有情景性、建构性和文化性。3.对知识的存在方式认识不同

设计一中,教师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书本之中,是外在的客观之物,知识和具体的问题情景是可以剥离开来的。于是我们可先单独传授知识,然后再通过课后的应用练习,试图将知识和问题情景结合起来。但这样通常会出现难以结合的情况,于是知识于解决问题无用,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由此产生。而在设计二中,知识不是孤立的外在之物,知识和问题任务天然地结合在一起,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就习得了知识,不存在知识与其产生的“土壤”分离的现象,这样的知识是有根基的,是活的,于是知识也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4.对知识的习得方式认识不同

由于教师对知识的目的、性质和存在方式认识的不同,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在设计一中,由于教师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外在之物,于是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定位在将CO2的有关性质正确而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为完成这个目标,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逐个演示实验,如CO2能将蜡烛熄灭,从而得出 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然后教师再演示另一实验,学生再得出另一性质。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也运用了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但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掌握了教学的主导权,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教师所引导,学生的活动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活动。

设计二中的教师具有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并非外在客观之物,知识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自主建构的。因而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环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学生碰到了问题----包装袋内的气体是否是CO2?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检验是否是CO2,就必须先知道CO2的性质。通过学生自己学习得到CO2具有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等性质。接着学生利用这些性质,设计检验CO2的实验方法。如根据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可设计用CO2灭火;根据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混浊,可把CO2通入石灰水等。此时,所需学习的基本知识变成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必须的基础,在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知识是由学生自主建构的,非由外界灌输。

四、结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设计的价值新取向

我们可以把设计一称为“学科中心”的教学设计,设计二称为 “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通过对两种设计进行的知识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抓住了学科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这样的设计是不适合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是一种既重视学科知识又重视学生发展的新型的教学设计,是当今教学设计的价值新取向。1.课堂教学线索明显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学习知识?是因为教材中规定的必须学习。知识点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学生所要做的是将这些“散沙”机械地填入脑海中。于是,学生记忆负担重,学习枯燥乏味,到等要应用知识时也因缺少必要的线索来提取而使知识成为“惰性”。

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中,用一个问题一以贯之,伴随着学生知识获得的全过程,课程知识挂靠在这一问题上,再用其他小问题来促成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问题而展开。“问题”是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学生想解决某件事情,但由于缺少某些必要的基础知识,不能马上确定解决这一事情必需的一系列活动。因此,要解决问题,必需先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并非因为教材中规定才学习的。于是学习以: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最终解决问题为线索,顺利展开。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以问题为中心,其实是对教材进行了心理化改造,使教材内容在符合学科逻辑的同时,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是学生所关心的,这些问题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这样,学生就能最有效地、情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去探索自己所想的、所关心的。由于问题是学生所关心的,因此内部动机促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激 励作用。问题成了学习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问题也是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生长点。

3.问题解决能力得以提高

人生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的顺利与否将影响人生的幸福感,问题解决能力是人之为人的必备能力。能力不能通过说教、灌输得到的,必需在实践中,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才能习得。

在“问题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终点是问题的解决,在起点和终点间的过程则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精确表征问题,提出解释,寻求解决的着力点(科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等等。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反过来,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藉此过程得到充分发展。4.课程知识初具意义性

教育向来声称自己是培养人的神圣事业,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精神性。可目前的教育只关心知识的灌输,对学生精神生命的生长、精神自由的培育的责任无疑是旁落了。

“学科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学习是为了能考从好成绩,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意义而言,仅限于此。

“知识的意义存在于对知识的用法之中”。“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以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联系起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了知识。课程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经验世界相联系。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有用的,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能探索自然地奥秘,更是为了能达到精神的自由。

“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与研究。必须提醒的是,我们应对问题的理解进行适当的扩散,它具有包含广泛类别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仅限于传统上所认为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特征是这种活动必须具备完整任务的特点,而不仅仅是零碎的片段行动。

参考文献

沏茶的作文 篇8

那天,我一踏进家门一眼就看见爸爸悠闲自在地沏着茶。我纳闷了:“爸爸,你喝个茶还要这一套茶具。不就喝茶吗,至于这么隆重吗?”爸爸慢悠悠地说:“儿子,你太小。不懂这沏茶的艺术,以后你会慢慢懂的。” 我很不服气:“不就泡个茶吗?现在我就可以。”“那你可要好好学学这沏茶哦!”爸爸冲我笑了笑。我心里暗暗地想:这大话我是说出去了,我可得好好学呀!爸爸向我传授沏茶的艺术,我一定要做个乖徒儿。

爸爸一边讲解,一边做着示范动作:先烧一壶热水,再选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的茶叶,放进一个小壶里,再倒入水。刚开始,只见茶叶宝宝一个个不停地翻着小跟斗,渐渐地,它们累了,就停下来脚步休息了起来。

“爸爸,都是壶,为啥还要分开来放啊?”

“哎!儿子,这样才有品味嘛!”我疑惑不解,眼盯着爸爸那娴熟的手法。然后刚入小壶的水已经呈现出嫩绿色。爸爸微微探着身子鼻子凑上去嗅了嗅,不住地赞叹道:“好茶,好茶。”我好奇地也凑过去嗅了嗅,一股清香立马窜入我的鼻孔,真是沁人心脾。爸爸又拿起了放在右手上的一个杯子。“爸,这又是什么?”这杯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别急,你马上就知道了。”爸爸神秘地笑了笑。

爸爸又找了一个倒满茶的小巧的杯子,把茶顺着刚才的过滤杯子倒进去,但小杯里却还是清澈的茶水,茶叶留在了过滤网上。原来这个杯子是过滤用的,我恍然大悟。爸爸接着说:“沏茶简单,蕴含大大文化,它过滤的是人生的糟泊,留下的是精华。它可以修身养性。让你学会积淀人生的美德。”我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沏茶_ 篇9

我们先准备了透明的杯子和茶叶。刚开始,我用手捏了点茶叶放到杯子里,茶叶像干草一样静静地躺在杯子底。然后,我又和老师一起把100度的开水倒入了杯子中,开水立刻像瀑布冲到了杯子里,茶叶们马上上下翻滚着,一下子冲了上去,簇拥在杯子口那里。

过了一会儿,有的茶叶开始慢慢下降,落到了杯底像在睡觉的珊瑚;有的茶叶像在练轻功似的,一会儿上去,一会儿下来;甚至还有一些茶叶不肯下来,好像在说:“妈妈,我再喝点水,好吗?”不但茶叶在变化,水的颜色也在变化。开始水是白色的,过了一会儿就变成浅黄色的了,又过了一会变成了深黄色,最后变成咖啡色。

光忙着看了,我想:我也得闻闻吧!于是,我就打开杯口闻了闻,茶叶就发出一股浓浓的清香味。要是你闻了,肯定也会觉得这种味道能让人闻了之后,感觉沁人心脾。

给爷爷沏茶作文 篇10

一天早上,我正在写作业,听到咳嗽声,我顺着声音走了过去,看到门是有一点缝隙的。我把头伸进门缝里一看,是爷爷在戴着眼镜看报纸。爷爷一手拿着报纸,一手拿着杯子,想喝水。可是没有水了,爷爷摇摇头把杯子放到了桌子上面。看到这,我决定给爷爷沏茶。

我走到厨房边,拿起一个水杯,再从厨子里拿来了一大盒茶叶。我双手把茶叶盖打开了,我拿来镊子,用镊子捏了一点放到了杯子里,我闻到了一阵清香。我把盖子盖了上去,放回了厨子里。我双手拿着水壶把水倒进杯子里。到的时候茶叶都浮了起来,像绿色的小船,水也变绿了一点。沏完了茶,刚要把茶拿起来的时候烫手了。我就把毛巾拿来了,包在杯子上,我双手抱着杯子,慢慢的走着。走着走着,走到了爷爷的书房门前。我用腿把门勾开,慢慢的走到了爷爷的身边,开心地对爷爷说:“爷爷,您喝茶,这是我为您沏的茶。”爷爷对我微笑着说“我的大孙女真懂事,快把茶给我,要不把你烫了?。”

我心想:给爷爷沏茶,真好,以后还要给爷爷沏茶。

上一篇:利润分配方案通用下一篇:大兴学习调研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