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教学设计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下教学设计(共7篇)

四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

2.通过合作朗读,体会对比句增强气势的作用。3.通过合作朗读,体会概括写和具体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作朗读,体会概括写和具体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流程】 导入

板书课题,读课题,猜文章内容。

一、听读理脉络

1.指名分段读,其他学生思考每一自然讲了什么,将关键词、句写在段末。2.逐段交流:

第一自然段: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自然段:桂林的水 第三自然段:桂林的山 第四自然段:山围绕着水

二、朗读课文

第6自然段“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创设情境,老师演妈妈,请一名学生演

2.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拮据”的意思。2.通过朗读增强语感。

3.补白心理,体会父亲犹豫的心境。【教学重点】

补白心理,体会父亲犹豫的心境。【教学流程】 课题导入

1.齐读课题。中:恰好全上,中奖、中选、中状元。

2.如果你中奖了,奖品是一辆奔驰牌汽车,你的心情会怎样?课文中“我“的父亲心情也是这样吗?请读课文。

一、疏通字词 1.自由读。

检查预习,有批注的同学加星。展示批注。

(有的学生在末尾段批注道:此刻,是我们一家最富有的时刻。我请该生读原句和批注,告诉学生这就叫“感受式批注”。并板书。

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在巡视时,我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投影告诉学生这就叫“疑问式批注”,并板书)2.词语:

生计: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很拮据”,找近义词。

拮据:读词语,出示句字,猜词义,看《词语手册》,总结理解新词的方法。馈赠:馈,在别人挨饿时送去食物,支持其渡过难关。找近义词。梦寐以求:寐,睡着。

百货:“货”与“贷”字形的区别。德:分析部件,学习古字。俩人:两个人。

二、朗读课文

三、补白心理

1.父亲一开始就决定要把汽车还给库伯吗?默读课文,找出依据。圈词画句。2.父亲中彩时的心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矛盾),写一写父亲中彩时的心理活动。不会写的同学可以填空。

选项一:父亲矛盾极了,心想:。

选项二:父亲矛盾极了,心想:留下吧,不行啊!;还给库伯吧,唉,那汽车。(写得比较好的:汪申成、汪情怡、高恒)

板书:感受式批注

疑问式批注

7.尊严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创设情境,读好杰克逊大叔和哈默的对话,体会哈默的品质。【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一、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2.交流。

评价:你说清楚了事情的起因。3.总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什么方法。

三、学习对话

1.找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几组对话,其中哈默的话用横线,杰克逊大叔的话用波浪线。2.同桌联读对话。3.表演展示

(1)我不能不劳动„:哈默,你为什么特别突出“不劳动”三个字。(2)杰克逊大叔在想什么呢,补白心理。

(3)不,我现在就做:哈默,你为什么特别字典“不”和“现在”两个词语啊。

四、抓住人物动作

喉结上下动了动:突出哈默当时很饿。

9.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颓丧”,运用单字释义法理解“响彻云霄、争先恐后、欲出又止、鱼贯而出”等词。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场景,读出画面感。3.理解关键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指导,体会场景,读出画面感。【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1.读课题:自然之道

2.出示“道”的三个义项,选择义项。

一、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由读。2.出示词语 南太平洋加拉巴岛

颓丧:出示句子猜词义,查看《词语手册》印征猜测。鱼贯而出:贯,连贯。你见过鱼贯而出的场面吗。响彻云霄:彻,穿过。

3.默读关于绿龟的资料袋,圈画你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交流。

方法总结:读科学类文章,要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交流。

二、精读课文 第2自然段

(1)一百五十公斤:读了这句话,海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重读。(2)百分之一:为什么要突出小绿龟体重的轻。重读。

(3)幼龟一般在„爬向大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练读,指名读。(4)不短:比较朗读,删除“不短”一词。

第3自然段

(1)突然„是否安全:这句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圈画。范读,读出犹豫。

(2)正当„:”企图”的近义词。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范读。读出画面感。第4自然段:

过渡:这一幕真是惊险啊。

(1)画出对话:同桌练读,展示读。(2)读整段话:眼前的一幕;(3)向导极不情愿:

我和同伴„想想办法啊:眼有的一幕是指;同桌练读,一人游客,一人读向导。你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焦急。展示读。

(2)若无其事:引读,向导有没有为此胆战心惊?

23.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执教者:丁玉琪

【教学目标】

1.结合字形,理解“昼”、“耘”、“绩”三个字的意思。2.反复吟诵,能读清楚,读顺口。

3.以诗题为线索,借助注释,理解诗中写的有趣的事。【教学重/难点】

以诗题为线索,借助注释,理解诗中写的有趣的事。【教学流程】

一、吟诵古诗 1.读诗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古诗。诗的题目叫《田园四时杂兴》。(2)指名读(结合注释,正音“xìng”)。(3)齐读。

(4)四时,四季。解题。四季田园里的各种有情趣的事。

2.读诗不是普通地读,是一定要轻轻地读,即吟(板书:诵),听老师读一读。3.生练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读几遍呢?读到你觉得流畅、顺口为止。(适当点拨、评价:读诗要读到心里去;***读得很投入,读诗就是要这样。)4.生字“昼”:指名读,翘舌音,齐读。“昼”由两个部件组成,——尺和旦。旦从字形上看,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昼,即白天(做笔记),与“夜”相对。

生字“耘”,指名读。“云”提示了字的读音。“耒”是古时候的劳动工具。耘,除草。找出古诗中另一个“耒”字部的字,耕,把土地翻松(做笔记)。

多音字“旁”,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靠近,读作bàng。5.指名读。(5-6名)

6.指名背(3-4名),如果学生背得不熟,进行方法指导:读古诗吟多了就要诵,(板书:诵)即背诵。要用心记。7.齐背。第二遍速度稍微加快。8.小结:古诗一定要吟,吟多了就能诵。

二、解意

过渡:光会吟诵还是不名够的。还要理解,理解诗的意思(板书:解意)1.题目的意思是——,共四行,读一行想一想每一行讲了什么意思,自己轻声的说一说。

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注释、工具书、插图、猜测。2.练说。(适时点拨:只要说出大意即可,不用每个字都理解;)3.只要理解两个大问题,诗的意思就清楚了。

(1)诗中写了哪些人,或哪几类人?儿女:男男女女,成人。童孙,小孩。(2)他们在干什么?男的在干什么?除草。课文中并没有说啊,你怎么知道的?猜测不愧是理解诗意好方法。(板书)女的在干什么?绩,把麻搓成线。所以这个字是——绞丝旁。男的女的都有自己的分工,可以用一个四字成语——各司其职。诗中有一个词就是——当家。

(3)孩子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去耘田,不去绩麻?因为——他们不会耘,也不会织。诗中哪句话?解,就是理解,懂得,未解,就是不理解,不懂得。

三、总结

1.诗的题目是四时,也就是四季,那诗中写的是什么季节呢?夏季。

2.像这样写田园风光的诗,就叫做——田园诗(板书)。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的类别,举例。

3.诗人范成大就最擅长写农村生活的田园诗。

作业:1.收集田园诗3-5首并背诵。(积累本)2.收集范成大的诗3-5首并背诵。

(任选其一)

小结:古诗要分门别类的背诵才能积累得多。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田园诗 吟诵

解意 各司其职

反思:诗歌除吟诵、解意外,还有鉴赏,鉴赏板块的教学如何展开。范成大是宋诗田园诗人的代表,介绍诗人很有必要。如何引入?

四下教学设计 篇2

《搭配的规律》这节课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经历情境创设、自主探究、交流汇报、质疑提升和检测反馈等环节进行教学的过程。本课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过程, 学习由具体到抽象、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 以及探究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出规律

1. 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 昨天春游开心吗?小华和他的朋友也想去春游, 他请我们帮他准备食物呢! (出示食物图) 要找全所有的选配方法, 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2. 制造悬念, 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搭配里面的数学规律。

【对学生来说, 搭配中的规律是比较抽象的,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选择的春游食物问题, 就是一个典型的现实情境, 而且也结合了前一天学校组织学生去春游的实际情况。同时, 在春游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通常都会面临如何选择食物的问题, 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而, 春游食物情境的创设, 恰可以自然的唤醒学生的相关经验, 为学生理解有序搭配及搭配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 发现规律

1. 师:春游时小华想给他的朋友表演木偶戏, 他正在商场购买道具呢。猜猜看, 他会怎样选配呢?

2. 出示活动要求:

(1) 摆一摆:小组长从信封里拿出木偶和帽子图片, 组员轮流动手摆一摆。

(2) 想一想:你是怎样有序搭配的。

(3) 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3.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 关注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搭配方法。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在教学中, 我注意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自主探索, 经历自主发现规律的过程。另外, 我在布置任务时并非撒手不管, 而是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探索步骤来进行。】

三、交流汇报, 阐释规律

1. 小组边操作演示, 边做汇报

生:用帽子分别和木偶进行搭配, 红色帽子分别可以和黄色、紫色和绿色木偶进行搭配, 黑色帽子也分别可以这三种颜色的木偶进行搭配。

2. 其他小组同学发表意见

生1:还可以用木偶和帽子搭配, 黄色木偶可以和红色、黑色帽子搭配, 紫色木偶、绿色木偶也可以和这两种颜色的帽子进行搭配。

生2:我总结一下, 把2顶帽子和3个木偶进行搭配, 可以先选帽子与木偶进行搭配, 也可以先选木偶与帽子进行搭配, 这样条理比较清晰, 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四、质疑提升, 深化规律

师:如果没有木偶和帽子图片, 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

生:我觉得可以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实物进行连线搭配更简洁些。

师:老师用三角形表示帽子, 梯形表示木偶, 可以怎样连?

生:先把一顶帽子与木偶依次连一连, 得到3种不同的搭配。另一顶帽子也分别和木偶依次连一连, 也是3种。有2个这样的3种, 可以用2×3=6。

师:那么木偶个数、帽子顶数与选配方法数有什么关系?

生:木偶个数×帽子个数=选配方法数。

【质疑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根据教材的重难点, 预设成一个个问题, 在学生没有生成或生成有困难时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考, 使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得到充分的暴露,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

五、检测反馈, 活用规律

1. 路线问题

从学校经过街心花园到少年宫, 一共有几条路线可以走?

生:从学校到街心花园有2条路, 从街心花园到少年宫有4条路, 那学校到街心花园的一条路到少年宫有4种走法, 另一条路也有4种走法, 一共有8种走法。

2. 衣服问题

(1) 一件衬衣搭配一条裙子?

(2) 一件衬衣搭配一条裤子?

(3)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 食物问题

出示图片:点心4种, 饮料3种, 点心和饮料各选一种, 有几种选法?

出示图片:点心4种, 饮料3种、水果2种, 点心、饮料、水果各选一种, 有几种选法?

4. 智力冲浪:

老师为了参加同学们的活动, 选中了一些衣服和裤子, 上衣和裤子搭配起来共有12种穿法。老师可能有几件上衣、几条裤子呢?

生:从12种搭配去反向考虑上衣和裤子的数量。想12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 所以, 上衣和裤子的数量分别有可能是:1和12、2和6、3和4, 每组还要考虑上衣与裤子的互换。

【教材中的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解决并不困难, 因为通过前面的教学, 学生已经掌握了解题方法。因此, 我在练习设计时, 第3题解决了课堂开始的事物问题, 做到了首尾呼应, 并拓展为三种事物的搭配!第4题为拓展延伸, 补充了教师穿衣搭配的题目。这是一个知识反馈的过程, 通过自己补充练习, 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发展已有知识, 在拓展练习中锻炼思维,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总体感悟

1.以生动的现实情境为驱动, 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规律的愿望

贴近生活的情境容易给学生一种亲切、有趣的感受, 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 同时也更容易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

2.以充分的合作探究为助力, 帮助学生主动构建规律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这样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如何去解决问题、学会去展示自已等, 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以恰当的检测反馈为工具, 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四下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纠错;对比;巩固;灵活;练习

“小数加减简便计算练习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内的一堂练习课内内容。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小数混合运算以及简便计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但要学生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加减简便混合运算。

在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站在以学定教的视角,笔者设计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共6题,意在了解学生的计算错误点主要在什么方面。抽样班级共三个,总人数117人,习题反馈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书,学生在学习小数加减简便计算时,无论是在计算的正确率,还是在减法性质的灵活运用上都比学习整数加减简便计算要困难很多。

一、小数错位相加减正确率低

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需要小数数位对齐相加减,而因为小数相加减时会出现两个小数位数不相同,需要学生在进行加法和减法时特别注意相同数位相加减。学生很容易受整数运算的负迁移,采取了末尾对齐的方法进行了计算。

二、减法性质的误用

减法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减数,再减去第二个减数。在整数混合运算中已经教学过,学生在简单的a-b-c=a-(b+c)的运算中错误率明显比四则混合运算要低。比如笔者测试卷中 (3)(6)明显比(4)正确率要高。

对于以上错误,笔者认为要把“小数加减简便计算练习课”上出实效,必须避免练习课常有的“讲—练”模式,即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一题一题的讲解,接着就进行相对应的巩固练习。这样的练习课学生往往在听讲的时候容易走神,做练习的时候就又错误百出,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烦!因此,笔者以学定教,设计以下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实践,以下是部分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三、纠错

课开始,幻灯片显示学生错误情况统计图(以上课班级数据为准)

师:同学们,这是昨天你们检测卷的批改情况,今天老师请你当一回小医生,帮忙找找这些错误的同学都错在了哪里?你们愿意先治哪一题?

生:第四题。(学生的注意点集中到错误情况最多的15.8+14.2-4.6+5.4,共错15人)

师:请你来说说这题正确的应该怎么做?

生:15.8加14.2的和加上5.4减去4.6的差,等于30.8。

师:谁明白他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15.8加14.2的和是30,再看是减去4.6加上5.4,那么相互抵消后就是加的多,所以是30再加上5.4减4.6的差,最后是30.8

师:你说的是不是这样,幻灯显示学生正确的作业 。

师:那么请你来看一看,他们错在了哪里?(幻灯出示两张学生错误比较多的两种计算情况)

生:第一题15.8加14.2没有进位,应该是30。

生:第二题他减多了?

师:什么叫减多了?

生:应该是减去4.6再加上5.4,他这样做的话就减去了10,多减了。

师:谁听明白了?(特意叫了先前按照这种方法做的学生)

生:老師,我懂了,这两个不能和在一起减,这样就变成15.8-14.2-4.6-5.4了。跟原来的题目不对了。

师:(惊喜的)这个同学是怎么在思考的啊?

生:我们添了括号后可以再打开括号试试看,是不是还和原来一样,如果不一样,那就错了。

师:很好,这可以作为我们检查的一种办法。同学们很会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同学们讨论下。

1.重点展现,集中注意

在课开始,我呈现学生所做检测的成绩,学生自然的关注到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并且会自主的思考“为什么会错这么多呢?是什么原因呢?想想自己有没有可能做错。”学生自觉并自主去思考比教师强要求学生来学习效果肯定更显著。那么在课堂开始也把学生的纠错的注意点集中到15.8+14.2-4.6+5.4以及90-9.9-0.01 上,这样可以在有限的课堂中更大效率的解决学生的错误点。

2.正确先行,纠错在后

记得曾经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每每在讲评课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呈现了学生的很多的问题,让学生逐个的分析,讲其错误点,但是作业再回收上来批改时却发现还是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同样还是黑板上的那些错误,那种挫败感一直困扰我。听课的特级教师刘松老师给我指出了问题所在,即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先入为主的记住黑板上最先呈现的,或者呈现次数最多的。

四、题组训练

师:接下来,老师请来了四个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幻灯出示四个数字:5.94 9.06 3.5 6.5)

生:他们可以凑整,5.94 + 9.06=15 3.5 + 6.5=10

师:你这样的凑整的前提条件是他们之间的运算符号是?

生:是加法。(幻灯跟随学生的回答添上加号)

师:那么如果我运算符号变了呢?(幻灯出示:5.94+9.06-3.5-6.5)

生:那就是15-10了。

师:你的意思是?

生:连续减3.5和6.5就是减去3.5和6.5的和。

师:好的,不错,那么运算符号如果变成这样……(幻灯依次出示:5.94+9.06-3.5+6.5,5.94+9.06+3.5-6.5)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不计算写出这四个算式的关键步骤,写完后,同桌批改,如果有错误,请自己仔细对比分析并写下错因。

1.题组训练,沟通对比

所谓题组,就是将内容联系密切、题目形式相似、思维方法相近、解法基本相同或有联系的题目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组题。根据检测学生对于减法性质错误比较多,因此设计这个对比性系列题组,①5.94+9.06+3.5+6.5②5.94+9.06-3.5-6.5③5.94+9.06-3.5+6.5④5.94+9.06+3.5-6.5意在攻破学生的难点,通过题组的变式思考,学生从四道题中去对比分析,掌握减法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减法性质。

2.自我反思,各个击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后,要及时帮助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笔者也处处让学生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同时也要反思分析错误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五、结语

本节课通过纠错、对比、巩固、灵活运算等环节,学生不仅在计算能力上获得了提升,也能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当然也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减法性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需要进行符号变更的,因此在以后的计算练习课如分数简便运算中需要进行再次高效的练习课教学,这是数学教师应该追求的,也是笔者一直要追求的。

参考文献:

[1]王永红.低头找幸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01

《番茄太阳》教学设计(四下) 篇4

即墨市德馨小学 王彩霞

教材分析:《“番茄太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本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话中的爱心。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3.品味“番茄太阳”的意象之美,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温暖自己,温暖他人。【教学重点】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话中的爱心。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教学难点】品味“番茄太阳”的意象之美,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切入点及主线问题】: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重点训练点】课文中描写明明笑的四段话及最后两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前置性作业】完成导学卡。【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生:今天的课前三分钟,我给大家推荐一段优美的文字,这段文字选自卫宣利的文章《开花的心》,请先听我读一遍。(生读)我最喜欢这些变红的句子,(出示课件二)这些句子运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把小苗默默无闻,快速长高长壮写得特别形象。(生读)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如果喜欢,大家可以找来《开花的心》这篇文章完整地读一读。我的课前三分钟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感谢XX同学给我们带来的优美文字,今天我们学习12课《番茄太阳》,请大家齐读课题。

1.课文已经预习了,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课件出示生字,先自由读后指名读。

2.老师批阅了导学卡,发现有几个字错的太多,(师指导出错的字)听写生字词,交换批阅,纠错。

3.检查课文朗读。

师:今天早读,小组已经检查了课文朗读,请把课文再读一遍,把晨读检查时出错的地方多读几遍。(生练读)读完请坐好。

师:这篇课文挺长的,下面老师挑两段检查,最后两个自然段。请X组的3号读16自然段。(读错随时指导)X组的3号读17自然段。师评价,给小组加分。

二、简介作者,理清情感线。

刚才XX同学为我们带来了卫宣利的文章片段,今天我们学习的《番茄太阳》也是她的文章。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作者卫宣利?

1.(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补充)卫宣利在17 岁那年,一场意外的车祸,导致她双腿瘫痪,从此她失去了生活的信心,24 岁那年,为了逃避父母给她安排的婚礼,她带着妹妹来到这所陌生的城市,仅靠妹妹微薄的收入,艰难地维持生活。此时她的心情灰暗无比。自从遇到明明以后,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把表示我心情的词语圈出来。生默读标记。

2.交流反馈:板书:灰暗——温暖——快乐——感动

3.师小结:明明犹如冬日里一缕明媚的阳光,拨开了卫宣利阿姨心中的阴霾,从此她走上了创作之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书写着人间的真情,比如《流泪的月饼》,比如《母亲的声音》等,这些文章登载在《意林》、《青年文摘》、《家庭》等报刊杂志上,她成了家喻户晓的作家。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章。

三、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1.静静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完善批注。(2分钟)2.小组交流。(5分钟)3.全班交流

小组展示:(一个小组两个人依次上台)

生1:我们小组认为明明是一个聪明、爱笑、有爱心的孩子。我先来交流。预设一:第七自然段,明明很聪明。

第二、三自然段明明爱笑。

师引导:这个小组读出了一个爱笑的明明,(板书:爱笑)对于明明爱笑的特点,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学生补充后课件出示四个描写笑脸的句子。)

指导朗读: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抓关键词,读出笑得怎么样?

(1)请同学们大声地、动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自己最喜欢的句子重点读一读。你觉得明明笑得怎么样? 生读句体悟。

①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细细柔柔,特别爱笑。(文静的、甜甜的、开朗的笑。)你能把这甜甜的笑读出来吗?

②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笑得很开心;明明爽朗的笑不仅给了自己快乐,也影响着家人。)你能把这开心的笑读出来吗?

③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和下巴,笑起来像个天使。(美丽的笑。明明长得很美,尤其是——)你觉得哪些字眼写出了天使般的美?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明明真漂亮却是个盲童,看了真叫人心疼,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④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笑得动听,使人回味无穷。)笑声能追着人走吗?(听着这样清脆的笑声,所有的人都会感到——,都会被感染。)谁来读读这段话,让明明的笑声也追着我们走?

第二层次:点拨提升:乐观坚强的明明 1.对明明来说,命运是如此的残酷,小小的年纪就承受双目失明的打击。想象一下,明明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假如是你,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有看到蓝蓝的天,无边的海,没有看到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雨,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雪,你会怎样?

2.而明明呢?她在开心的笑着,笑得那么灿烂,笑得那么动听,再读这四句描写明明笑的句子,你又能读出这笑的背后还有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不是普通的笑,这笑的背后有一种力量——乐观、坚强。板书:乐观、坚强

4.体会着笑中乐观,齐读句子。小组展示二:有爱心的明明

师:你们小组交流完了吗?(组长说:请我们组的XX继续发言)

生2:(16自然段)“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读出了一个善良、有爱心的明明。

1.这是明明做手术前对“我”说的话,请同学们多读几遍,想想你又读出了什么?(善良、爱心、感恩的心„„)板书:有爱心

2.明明小小年纪如此坚强乐观,富有爱心,是谁给了他力量?再读全文,找到相关信息。

3.学生交流后,教师梳理:是啊,爱是可以传递的。是父母用无私的爱给了明明一个温暖的家,让她那么坚强、乐观;是社会好心人的关爱,给明明能够重见光明的机会,让明明那么富有爱心。是爱孕育了这美丽的笑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四段话。

4.齐读四句笑脸的句子。

四、回顾文本,品味“番茄太阳”的含义

1.同学们,请看黑板,你有没有发现题目有什么特别?(有引号)这个引号什么意思?(特殊含义)

“番茄太阳”在文中出现了多次,画出有“番茄太阳”的句子,体会每个“番茄太阳”的含义。2.课件出示三句话,小组讨论:每句话中的“番茄太阳”是什么意思?(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指太阳)

(2)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指明明纯真的笑脸)(3)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指明明美好的心灵)

师小结:是啊,许多年过去了,作者始终没有忘记那个叫明明的天使般的笑脸,没有忘记明明趴在她耳边说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配乐朗读)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卫阿姨曾写了这么一句话:“心里有了快乐,光明就不远了。”温暖和爱是可以传递的呀。希望同学们都像明明一样乐观、坚强、善良、有爱心。

作业:

1.积累写笑的片段

2.课后搜集卫宣利的文章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番茄太阳”

爱笑 明明 坚强 乐观

四下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32、33。

【教学构想】: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小数意义的探究和理解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是这单元的重点。本节课开始便指导学生认识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然后利用正方形、数轴、米尺、钱币等环节设计,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概括一位小数的意义,再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探究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小数概念的体验过程,逐步对知识进行了自我构建。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最后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课尾渗透数学文化,为学生介绍小数点的发展过程。我想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应该会很感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教学难点】:抽象概括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

师:大家三年级的时候对小数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你对小数有哪些认识呢?(复习旧知,并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吗?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在大脑里想一个小数,等下请同学们把你大脑里的那个小数说出来。(老师板书要求:整数部分是0)想好了吗?当然我这里有个要求,整数部分是0。(设计意图:引出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即纯小数)

二、从具体情境中探索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一米的皮尺,你能在皮尺上找到0.4米吗?0.4米表示什么意思?(请学生上台在卷尺中找出0.4米,并追问其是怎么找到的)

师,在你的直尺上找出一分米,你知道0.3分米在哪吗? 用手比划一下0.3分米有多长。0.3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师:怎么表示0.6元?0.6元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师演示把1元分成10角,其中的6角就是0.6元)

三、继续深入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看到0.4你会想到一个什么数?为什么?

师:假设这个正方形的大小表示1,你会怎么表示0.4呢?(事先画好正方形并平均分成10份,黑板上画好图讲解之后让学生操作。)

师:假设这张纸的大小是1,怎么表示2呢?我们知道2表示2个1。那0.3怎么表示出来呢?在你的正方形纸上用阴影部分表示出0.3,看谁的速度快?(提示:为了节省时间,大概的分就可以,但是要让明白是平均分。)

师:其中的一份表示多少呢?所以3份就表示十分之三。十分之三也可以说是0.3。阴影部分表示0.3,那空白部分可以用哪个小数表示?0.7表示十分之七。那0.3加0.7等于多少?(设计目的:渗透小数的加法,一位小数的分数单位是0.1)看到一位小数你会想到怎样的分数?为什么?(设计目的:让学生把一位小数和分母是10的分数紧密联系起来,其实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四、在数轴上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并适当渗透小数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一位小数和分母是10的分数关系密切)

师:擦掉正方形上面部分,留下下面部分,就是一条线段并分成了10份,标出0和1,现在能找出0.4吗?0.6你会找吗?

师,如果我把这条线段延长的话,它就成一根数轴了。(设计意图:寻找几种找0.6的方法,从0.4的基础上往右数两格,或者在1的基础上往左数四格,在数的过程中渗透小数的加减法)

在数轴上认识其他一位小数。

师:这根数轴上除了有0.4和0.6,还有什么小数呢?(设计意图:以防学生产生思维定式,以为只有小于1的小数才是一位小数,让学生知道1.1、1.2等这样的小数也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字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学习1.4的意义,探索整数部分不是0的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现在黄老师要你表示1.4,借助我们的刚才的一些工具,你会怎样表示1.4? 总结一位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什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一位小数和分母是10的分数关系密切。其实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表现形式。

五、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出示爱迪生的名言: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师:上面这句话里你看到了小数吗?

多媒体出示两个画满格子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了10份,一个平均分成了100份。师:要你在正方形纸上表示0.01和0.99,你会选择哪张呢?为什么你不选第一幅?你觉得老师会怎样表示出0.01?灵感是指哪部分?汗水指哪部分?成功呢?

师:在练习纸上写一个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你会选择哪个图来表示这个两位小数?并选择一个正方形纸用阴影部分表示出这个两位数。

总结两位小数的意义: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看到两位小数你会只想到一个怎样的分数呢?

六、根据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推导出三位小数的意义。让学生自己总结三位小数的意义。针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针对性的练习。1.0.625=()用分数表示 2.327/1000=()用小数表示 3.0.148里面有()个0.001 4.129个0.001是()

七、学习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师:最小的一位小数是0.1,两位小数是0.01,三位小数是0.001……我们把0.1、0.01、0.001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你能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课件演示1,0.1,0.01,0.001之间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体会1里面有10个0.1,0.1里有10个0.01,0.01里有10个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小数部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八、渗透数学文化

师:同学们,你知道小数是哪个国家最早提出来和使用的吗?你知道小数点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吗?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古代,我国用小棒表示数。人们要表示小数就只是用文字。到了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了小数的名称,同时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例如小数64.12记作: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方法。这种记法后来传到了中亚和欧洲。后来,又有人将小数部分的各个数字用圆圈圈起来,这么一圈,就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了。有了阿拉伯数字后,先后出现了像这样表示小数的方法。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用小圆点“· ”表示小数点,确定了现在表示小数的形式;不过还有一部分国家是用逗号“,”表示小数点的。例如: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整数部分是0 0.4= 0.6=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0.01= 0.99=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人教四下《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③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课前准备

①文字幻类片。

②补充阅读材料。

★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①(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②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①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②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③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研读,体会人物精神

①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②小组内交流。

③全班交流:

a.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b.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c.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④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如,您的身1

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⑤父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他身上那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精神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给大家听。

★探究写法

①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②拓展阅读《两根指头的声音》。

●○附录

两根指头的声音

包利民

黎枫是一个高中生,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打着响指,声音清脆悦耳,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空荡荡,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右手仅有两根指头,他竟用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响指!

当我们成为朋友后,我渐渐地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9岁那年,他因顽皮触碰到高压线,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开始的时候,他万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后来在父母及老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平复下来。有一次,一个伤残人报告团来作报告,父母打算带他去听,好让他知道别的伤残人是怎样奋斗的,以此鼓舞他的斗志。他很高兴。可第二天他又不快乐了,父亲问他原因,他说:“他们做报告时,我怎样为他们鼓掌呢?”

父亲看着他的眼睛说:“两根指头也可以鼓掌呀!”那几天,他学会了打响指,听报告的时候,他以打响指代替了鼓掌。

有一次他和同学们讨论理想,大家异常激动,有个同学站起来,两手握紧拳头大声说:“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黎枫的眼睛黯淡了,他的理想也是成为一个企业家,可他却不能像那个同学那样用双手去拼搏。回到家中,他一直闷闷不乐,在母亲的关切下,他讲了白天发生的事。母亲没说什么,默默注视了他一会便转身向门外走。忽然,一枚硬币从母亲手中落到

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忙跑过去,把那枚硬币拾起来还给母亲。母亲握着那枚硬币说:“孩子,你看,拾起钱两根手指就足够了!”他一下子愣住了,心中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

他对我说:“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拼搏不只用两只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健全的心!”

四下教学设计 篇7

但组内各位老师在这样日常性讨论的过程中却没有就此素材进行知识本身方面的挖掘,讨论的环节给我的感觉就是乘法分配律是一项很重要又很易错的内容,但对教师而言,这个素材的理解与认识已是不成问题,没有必要再在备课、思考上下多少工夫,做好适当的素材准备或者课件准备工作,就可以进入班级执教了。我认为这样较为浅表化的讨论无助于老师们深入认识乘法分配律这一独立于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之外的重要素材。这样的讨论虽能引起老师们主观上的重视,但对于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个富有营养价值的数学美食有可能无法起到推进作用。鉴于此,我在思考这节课时向组内的老师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乘法分配律中“分配”一词?话题一出,各位老师又开始七嘴八舌起来。平日里话语不太多的胡老师先提出,“分配”应该这样来理解,即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分配给括号中的另外两个数,比如(5+8)×9,就是把9分别分配给5与8,得到5×9+8×9。话音未落,顾老师即刻反对,不能这么认为,这里的9就是一个因数,怎么能够说成分别分配?应该说成把加数5与8分配给因数9,得到5×9+8×9;陈老师则认为,分配的要义是搭配,即5×9+8×9就是共有9个5共有9个8,然后1个5搭配1个8得到1个13,共能搭配9个13……办公室里热闹一片。

是夜,独坐书房,我继续回味白天的话题:乘法分配律中的“分配”难道就像老师们在办公室里所讨论的那样,只从其字面意义理解成把算式中的一个数或几个数按规则分配来去?或者分配也可以理解成像陈老师所说的那样的搭配,那么既然内涵是搭配,那为何其名称不是乘法搭配律?难道这个精炼的词语所凝练出的定律名称不存有其他更为丰富的数学内在意义?难道乘法分配律中的“分配”只能作为一词理解就不能分而理解成“分”与“配”两个不同之义?如果分开理解,那么何谓“分”、又何谓“配”?乘法分配律这个名称如何对应解释a×c+b×c=(a+b)×c这条字母表达式?

由于对“分配”这个词存有困惑,因此我决定从词典入手,看看平日里所熟悉的“分配”一词到底是什么意义。于百度词典中输入“分配”一词,检索出如下三种意义:1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分(东西);2安排、分派;3经济学上指把生产资料分给生产单位或把消费资料分给消费者。这样的三种意义更多的是解释“分配”一词在日常生产生活与经济学上的用途与安排,因此不能让我释然,无法从中获得数学的启示。转而目光下移,百度词典又将分配一词作分字理解。分:分区划开,分开,划分,分解。配:两性结合、配合,用适当的标准加以调和。

至此,我眼前一亮。这与我此前独自思考时把分配不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而是分而理解为“分”与“配”有些吻合,再重读品味——“分”意味着分开,“配”意味着结合,心中已然有了感悟。随即翻阅教材,参阅教师用书,慢慢地,就有了今天乘法分配律的备课思路:

如果有两个同样行数的长方形团体操队形,通过乘法运算,可以采用分开计算的办法求出各个队形的人数,从而得出总人数,也可以将两个队形合并为一个完整的队形,从而直接算出总人数;如果有两个同宽的长方形,可以通过分开计算的办法求出各自的面积,从而得出总面积,也可以将这两个长方形合并为一个完整的长方形,从而直接算出总面积;如果有几套共同的上装和裤子,可以通过分开计算的办法分别求出几件上装的价钱与几条裤子的价钱,从而得出总价钱,也可以将一件上装和一条裤子合并为一套衣服,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后再求出总价钱……而在这过程中,通过分开计算部分量再算总量的方法即是“分”,通过合并为一个整体计算总量的方法即是“配”,而“分”与“配”之间的关联即是长方形队形上相同的行数,是两个长方形上相同的宽,即是上装与裤子相同的件数……如此,字母表达式中的“a×c+b×c”即应该是乘法分配律“分”而求的方法,即是分开计算;“(a+b)×c”对应着的“配”而求的方法,即是合并计算。而此前陈老师所认为的搭配,其数学内涵也是合并,即a×c+b×c中,c个a与c个b相加,其中1个a与1个b合并得到1个(a+b)。

有了这样的思考与解读,即有了以下的教学组织实施。

【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今天咱们研究的课题是——

生:乘法分配律。

师:课题中的“乘法”同学们都很熟悉,“分”,大家认为它的意思是?

生1:平均分。

生2:分离。

师:是的,“分”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分开的意思。那么,“配”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认为和“分”正好相反,可以理解成合并的意思。

师:张老师课前查阅了百度词典,大家看。

这个解释能否给今天的研究带来启示呢?咱们一起来看学习素材。

一、出示情景

师:同学们看到了怎样的信息?

生:黄衣服同学队形,每行13人,有8行。红衣服同学队形,每行11人,有8行。

师:围绕这样的信息,谁能提出相应的问题?

生1:黄衣服同学队形有多少人?红衣服同学队形有多少人?

师:可以一句话概括成两个队形各有多少人?

生2:两个队形一共有多少人?

生3:黄衣服队形比红衣服队形多多少人?

师:好的。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好的数学问题,为了研究的方便,咱们确定解决这个问题:出示: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谁有解决办法?

生:我的方法是:13×8+11×8。

师(板书算式):哎,别急着坐,你能对照情境图,说说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生:13×8求到的是黄衣服同学队形的人数,11×8求到的是红衣服同学队形的人数,再加起来就求到团体操队形的总人数。

师:好的。老师听出来了,你是把主题图中的两个队形分开思考求出人数后再求出总人数的。(板书:分)

许多学生踊跃举手。

师:这么多孩子高高举手,还有别的方法么?

生:(13+11)×8。

师(板书算式):哎,别急着坐,也来对照情境图,说说算式是什么意思。

生:13+11求出的一行总共有多少人,再乘8就求到总人数了。

师:嗯?这两个队形不是分开着么?怎么想到“13+11”?

生:我是把这两个队形结合起来了。

师:那这两个队形能否顺利地合并呢?(板书:合)

生(齐):能!

师:那为什么能顺利地合起来?

生:因为这两个队形的行数相等,所以能够合并起来。

师:在这里,正因为行数相等,所以我们可以说两个队形能一行一行匹配,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队形。[板书:配(合)]

师:那这两个算式结果相等么?

生(齐):相等。

师:猜的。谁有办法来说明或验证为什么相等?

生1:因为分开求与合并求,求出的都是团体操的总人数,所以结果是相等的。

师:好的,你是结合主题图,两种方法求出的都是总人数,所以相等。

生2:我认为看两个算式是否相等,得要计算。

师:嗯,好的,那同学们都可以来算一算。

学生计算,得出结果相等。

师:同学们通过计算来验证刚才的猜想,这方法很好。我们以前学习过乘法,知道乘法的意义,还有谁有自己的方法来说明?

生3:我认为,13×8表示13个8,11×8表示11个8,13个8与11个8合起来就是24个8。而(13+11)×8也正好是24个8,所以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师:非常好。你站在乘法的意义角度来证明了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板书:乘法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分与配这两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咱们回头看主题图,分与配中什么是相同的?

生:行数相同,总人数相同。

师:那在计算时又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算式有括号,一个没有括号。

师:有没有括号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运算顺序不同,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括号的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二、深化认识

师:好,看来同学们对分与配这两种方法有了一些感悟。在数学上,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大家接着看屏幕。

(课件出示):张老师用两个长方形来表示刚才的两个队形。谁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给这两个长方形配上相关的数学信息?

生:黄色长方形的长是13厘米,宽是8厘米;红色长方形的长是11厘米,宽是8厘米。

师:你的思维敏捷,信息补充得很不错。但考虑到这两个长方形表示的是团体操队形,张老师把单位改成“米”。(课件出示)根据信息,你想到的问题是……?

生1: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一共是多少米?

生2:我不同意,应该求的是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同意哪种观点?

生3:我同意求面积,因为算式求到的是面积。

师:好的,那你来说说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3:13×8求到的是黄色长方形的面积,11×8求到的是红色长方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求到两个长方形的总面积。

师:可以继续说。

生3:方法2中的13+11求到的是黄色长方形和红色长方形的长一共多少米,再乘8也就求到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

师:那看起来,这两个分开的长方形也能够配成一个图形喽?

生(齐):能。

师:为什么能够配?

生:因为它们的宽是相等的。

(课件演示,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完整的长方形)

师:这两个算式相等么?

生(齐):相等。

师:这会儿两条算式表示的是两个长方形,怎么也相等啊?

生:是相等的。用乘法的意义来理解,13×8表示13个8,11×8表示11个8,13个8与11个8合起来就是24个8。而(13+11)×8也正好是24个8,所以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师:听起来很顺,但我有疑问。刚才团体操队形,黄衣服同学队形里有13个8,大家都很明白。但在这里,我就有些不懂:13×8求出的黄色长方形的面积,这里,黄色长方形不就是一个长方形么,哪来的13个8?

(生面面相觑)

师:大家可以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慢慢的,有学生举手。

生:我觉得可以把长方形横着分割。(边说边手势比划着)

生2:我认为还可以竖着分割。(也比划手势)

师:随意分割吗?

生:不是的,是1米1米地分割。

(出示课件)在大家的理解中是不是这个样子?

生(大声):是的。

师:那这里的1格表示的是?

生:这里的1格是1平方米。

师:我们把这1格叫做1个单位,这会儿大家理解13个8表示什么?

生:13个8个单位。

师:哎,好的。这会儿回过去看算式,你再来看乘法的意义,你们认为算式相等么?

生: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师:大家观察黑板上与屏幕上的这组算式。你们能照着样子在本子上也来举一道这样的例子么?

生1: 8×7+9×7=(8+9)×7

生2: 15×4+17×4=(15+17)×4

生3:12×5+18×5=(12+18)×5

师:张老师觉得刚才的一位同学所举的例子比较巧。你们觉得呢?

生:我听出来了,他中间12+18正好凑成整十数,这样算式就巧了。

师:你认为的巧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计算简便了。

师:就是啊。那这样的例子写得完么?那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共同的规律写出来?

生1:a×c+b×c=(a+b)×c

生2:甲×乙+丙×乙=(甲+丙)×乙

生3:○×△+☆×△=(○+☆)×△

师(分别板书学生的回答):同学们概括的非常好,在数学上,我们确定字母表达式。大家读读。而且,这个规律还有一个新的名称。

生(齐):乘法分配律。

师:哎,大家怎么想到的?觉得为什么用这个词?

生1:因为这里的两个算式,一种是分的方法,一种是配的方法。

师:那为什么把它命名为乘法分配律而不是加法分配律呢?

生2:我觉得这两种方法能用乘法的意义说明相等,而不是加法的意义。

此次教学旨在提供简洁却有趣的学习素材,通过深入挖掘,让学生充分经历乘法分配律建模的过程,深入体悟乘法分配律的数学内涵与知识本质,从而在学习乘法分配律这一素材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智趣与理趣。

上一篇:创业计划书idg下一篇:4.科学知识竞赛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