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幼儿的嗓音(共6篇)
唱歌是幼儿喜欢的,容易普及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占的比重最大,除教唱歌曲外,还有不少的音乐游戏和舞蹈是用唱歌来伴随活动的。在唱歌教学中教给幼儿正确而恰当的使用嗓音,也是保护幼儿嗓音的积极措施。接下来成都指南针幼师专业学校的金老师分享几招保护幼儿嗓音的方法:
一、幼儿发音练习的编选和使用。
选用发音练习曲练声是为了有计划,有目的,相对集中的教幼儿掌握某种唱歌技能技巧,因此发声练习曲的编选和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重视技能技巧形成的质量,不要单纯追求练习曲的数量。
1、幼儿发声练习曲最好是先练断音后练连音,从高音到低音。
2、幼儿发声练习曲要短小,最好先从儿童音域中最容易发生的适度音开始练习,然后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向高低两方面发展。
二、教给幼儿正确的唱歌发声方法,培养幼儿歌唱的审美能力,防止和纠正大声喊叫的唱法,保护幼儿的嗓音。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在唱歌时,颈部青筋凸起,面部涨红,特别是在他们情绪高涨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这样时间久了,就会损伤他们的嗓音,应当教给孩子们在唱歌时保持喉部自然、放松,防止和纠正大声喊叫的唱法,使唱出来的歌声优美、动听。
三、适当掌握幼儿唱歌时间
一次连续歌唱的时间不要过长,防止嗓音疲劳,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和歌曲的难易程度,适当掌握唱歌的时间,如:两、三岁的幼儿一次连续唱歌的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五、六岁的不超过20分钟。
四、注意幼儿的饮食起居冷暖适度,不要使幼儿喉部聚冷聚热。
在冬季户外活动时,不要让孩子在冷空气中唱歌或大声欢笑。在幼儿歌唱、欢笑或哭闹喊叫后,嗓子疲劳发热的情况下,不要马上吃冷饮,要防止感冒、嗓音沙哑。
有一位同行的孩子非常喜欢唱歌, 上了初中之后想学声乐, 可是也学不了, 因为是在幼儿阶段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嗓音, 造成声带早期小结, 声音总是哑的, 虽然乐感是一流的, 但也学不了声乐, 造成终生的遗憾。
鉴于上述原因, 使我们想到, 人的嗓音要想好, 除了有父母的遗传基因外, 幼儿时期的保护是何等的重要, 对于她的监护人, 除了父母就是幼儿园的教师, 因为幼儿阶段, 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幼儿园渡过, 因此, 这个阶段保护幼儿的嗓音, 幼儿教师也至关重要。要想保护好幼儿的嗓音, 幼儿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一、要了解嗓音的结构和重要性
人的嗓子称为歌唱的乐器, 声带是发音体、是音源, 无论何人, 只要是健康的嗓子, 都有两种机能:一种是真声发出的真嗓子机能, 以现在的科学名词叫“重机能”, 一种是发假声的, 假嗓子机能。以现在的科学名词叫做“轻机能”。重机能是整个声带震动, 轻机能是局部声带震动即“边缘振动”。每一个正常的、没有毛病的嗓音都具有这两种机能。
大家都知道, 演奏音乐要有乐器, 任何一种乐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选料、制作而成。乐器的用料有金属的、有木制的。乐器的长短、大小是按乐器的音色的需要, 挑选适当的材料加工制作。你需要什么材质的乐器就可以到乐器店去买, 只要你的经济条件允许就如愿以偿。
嗓音则完全不一样, 花多少钱也买不到好嗓子。首先父母给你一个嗓音器官, 你可以用它说话, 你可以用它唱歌, 但如果不注意, 一旦把嗓子损坏了, 是不能更换的。因此嗓音的保健、嗓音的保护、嗓音的合理运用又是一门科学, 其中学问很多。做为幼儿教师一定要了解嗓音的结构, 掌握这门学问, 随时随地的注意保护幼儿的嗓音, 为幼儿造就一副好嗓子打好基础。
二、保护幼儿的嗓音要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 人的嗓音同人的身体状况直接有关, 身体好时嗓子也舒服、洪亮。患病时嗓音也自然不舒服、有气无力, 没有色彩。同时, 人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对嗓音也有直接影响, 因为情绪波动, 可以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人的咽喉部, 对嗓音造成直接影响。极度的悲伤、气恼等就会使嗓音不适, 甚至失声。所以, 幼儿教师要学会合理运用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 使幼儿心情舒畅, 精神愉悦, 这样嗓音就不会疲劳、就不会不舒服。
2.幼儿在讲话、唱歌、回答问题时要有节制。特别是唱歌或回答问题时, 不要让幼儿声音过大, 自然为准, 避免声带疲劳声音嘶哑, 损害声带。另外, 幼儿在唱歌时, 应该适当控制音量, 音域一定要在可控的范围内, 切不可超出音域, 在她们正常音域范围内唱歌。要准确掌握她们的音区, 千万不要把调起高了、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3.要帮助幼儿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有充分的睡眠, 饮食起居要规律, 以便于嗓音的休息调整。在幼儿吃饱后不要让她们马上唱歌, 否则会因为胃的容量增加而妨碍膈肌运动, 影响呼吸, 影响发声效果。当然, 饿着唱也不好, 这时身体无力, 难于支撑正常的歌唱, 力不从心, 没有效果。
4.在饮食方面, 一定不要让幼儿吃刺激的食物, 过冷过热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咽喉和声带粘膜, 严重的还会使声带充血, 影响正常的发声, 甚至导致咽喉疾病。另外, 幼儿教师还要注意关注天气变化, 不要在天气炎热、干燥、寒冷的情况下唱歌, 以免损伤声带, 导致咽喉疾病。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同时, 不要忽略对幼儿嗓音的保护, 尽力为幼儿塑造一副悦耳、清纯、自然、动听的好嗓音打下良好的的基础, 为保护幼儿的嗓音要尽心尽力, 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做为从事声乐教学、教育的工作者, 经常因自己和学生嗓音的不适, 到医院去检查, , 也拜听过嗓音专家的权威高见, 因此, 笔者认为, 保护嗓音不单单是成年人的事, 更重要的是要从从娃娃抓起, 从幼儿抓起。
摘要: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保育与教育的过程中, 应重视对幼儿嗓音的保护, 这也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从了解幼儿嗓音结构, 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 从幼儿身心健康, 生活规律及歌唱的生理卫生等方面, 论述如何保护幼儿的嗓音。
关键词:幼儿教师,保护嗓音,正确发声,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高宁.谈谈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嗓音保护[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3.
影响嗓音的基本因素
嗓音的好坏,受全身健康状况、发音器官功能和发音方法这三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设想,一个久病虚弱或身体极度疲劳的人会唱出动听的歌来。
而发音器官则是嗓音好坏的天赋条件。
人体的发音器官和乐器一样,由颤动体、共鸣器和动力源三部分组成。颤动体主要是声带。短而白的声带,一般宜唱高音;长而带粉红色的声带,一般宜娼低音;中音则介乎其间。发音时声带能否闭拢,以及声带本身的紧张程度如何,对音色的影响极大。人的声带情况不一样,人的共鸣器官大小及形状也不相同。胸腔共鸣好,则声若洪钟,气势磅礴,头部共鸣好,则曲终奏雅,余韵缭绕。戏剧界时常提到的“脑后音”,即指头部共鸣,尤其是指鼻窦共鸣,如果这些器官先天发育不全或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鼻炎,鼻窦炎等,则嗓音就差些了。声带和共鸣器必须要有呼吸气流的冲击才会发出声音,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宽阔的胸廓来贮纳足够的空气,以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作为发音的动力源。
嗓音的训练
嗓音的好坏虽然有天赋的成份,但事实上天赋的机会并不多。再说,即使天赋条件好,如果训练不当,也不见得能发挥良好的效果,甚至引起倒嗓,毁嗓的也不少。相反,周信劳,程砚秋、杨宝森等京剧大师,天赋条件都不好,可是他们能根据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勤学苦练,最后都自成一家,创立了人所共知的麒派、程派和杨派唱腔艺术。可见,嗓音的训练非常重要。
练嗓之前可先找位声学教师请教,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得到一些具体的指导。这里提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声部品级的选定:人的嗓音,一般只有两个八度,所以有高、中和低音之分。如果我们仔细地去听一个初学者唱歌,总可发现他有几个音发得自然而好听。捕捉这几个音对练声和评定声部品级是很重要的。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声部由此向上发展,则将来的品级可能是高音;反之,则是低音。所以,确定一个人的嗓音品级,要在初步测验之后还得经过一段训练才可以定得下来,不要定得过早过死。另外,除了声学教师的听觉判断之外,还应参考喉科医生关于声带和共鸣器官等方面的意见。声部品级选得合理,嗓音就顺,容易练好,否则适唱高音者硬压着唱低音,唱花脸的嗓子去唱小生,当然不会好。
2练气:练嗓的基本要求在于练出一股可以控制自如的呼吸气流。老的戏曲演员从幼年开始,天蒙蒙亮就起来到空旷处喊嗓子,练习运气,不管严寒酷暑,长期坚持不懈。正是由于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演唱起来就字正腔圆,得心应手。一般在练嗓时强调锻练下段胸部呼吸。这是因为该区的呼吸肌比较容易掌握,同时这种呼吸既平稳又能发挥肺部扩张的最大潜力,起到充足的动力源和共鸣腔作用。为了突出这种呼吸,对上段胸腔和腹部的呼吸则要作适当的限制,必要时可使用腹带来加强腹肌的力量,我们看到有些演员演唱时,头颈部肌肉紧张,静脉怒张,费了很大的劲去唱而声音总是憋在喉咙里出不来,也有的气息短促,换气频繁,这些都是用气方面的问题。气用得不对,不但嗓音好不了,而且声带极易受伤,甚至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3练口、唇、齿和舌:声乐不是哼哼声音,而是音乐化的语言。成功的歌唱家咬字吐词都是非常清楚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在口、唇、齿,舌的训练上狠下功夫。舌根与舌背的位置对于改变口腔和咽腔的共鸣有明显的作用,如果舌的活动掌握不好,就不能使发出的每个音调都合乎理想,尤其是高音影响更大,这一点往往是初学者要特别努力的。
4练耳和练脑:嗓音只是语言和歌唱的表现,它根本的任务在于交流思想和感情,因此,只有对你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演唱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我们不但要注意练嗓,还得注意加强文学艺术修养,要培养多动脑筋,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另外,听觉对嗓音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没有良好的听觉训练,就不能正确地模仿和学习,也不能校正自己的发音,所以练嗓也得练耳和练脑。
嗓音的使用和保护
发音器官是很娇嫩的。如果使用不当,轻则声音发毛变粗,重则完全失音,所以用嗓必须讲究科学。尤其儿童的嗓子比成人更娇嫩,他们又往往缺少自制能力,因此,家长和老师就更要加强指导和控制,切匆任其滥用。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都要经过变声期,这在男性更为明显。由于内分泌的作用,变声期阶段声带变长变厚并有生理性充血,发音时声带闭合也不好,所以声音变得粗哑。变声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短的8个月,长的可达1~2年。变声期是生理现象,思想上切勿紧张,也无须作任何治疗,但此阶段应避免大声歌唱和说话过多。按品级的正规练声应在变声期后开始。妇女月经期处于充血状态,同样需要注意声音休息。
科学用嗓的基本原则是:不过度。也就是说以每次用嗓后不感到太累为限度,尤其是不能有咽喉疼痛的感觉。否则就表示用嗓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或者说明你的发音方法有问题。
烟酒对咽喉粘膜有损害,所以应作为禁忌品,其他饮食可随个人爱好,不必限制过死。甲鱼、母鸡和鱼类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常为演员所欢迎。歌唱结束后,不能贪图一时凉快吃很多冷饮,这样会使扩张的血管剧烈地收缩,容易生病。
在用嗓过程中,另外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是声带一旦出了毛病,一定要做到彻底的声音休息。
谢春华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我们应该从幼儿期开始就加强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对幼儿做好安全教育,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身边都或多或少存在有各种不安全的隐患。然而,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孩子在幼儿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其自我保护能力相当缺乏,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事故,促及到幼儿的安全。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以下是我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师要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处、大型娱乐设施等地方贴上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里,设置专门的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一些安全教育的录像、图书、挂图等,还可以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儿歌或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松驰适度,让幼儿在适当的环境里尽情地活动,教师辅以恰当的提示,幼儿是能够懂得哪些是危险的场所和物体,也能够逐步掌握对待危险的场所和物体的方法。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处于人生的早期阶段,独立生活能力还很低,生活卫生习惯还在形成过程中,这一时期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最好时机。如正确有序的穿衣习惯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能避免跌倒摔伤;吃饭时不打闹、不嬉笑能避免气管进异物……另外,对幼儿进行防灾避难训练,让孩子们在突发灾难面前不慌乱也是很重要的。
二、利用各种活动形式,进行有意教育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更使他们增强了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友爱、合作的好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例如通过《找家》、《我的家》等一些游戏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征等等,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积极情绪,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自救的具体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有高昂的情趣,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知识。
2、开展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只有他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接受,并转化成自身的需求,如果把幼儿的需求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点,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一系列活动,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安全主题活动,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一次在组织幼儿做游戏时,王轩小朋友的头皮被墙角划破了,孩子们在表示关心的同时,纷纷到墙角处查看。抓住这个机会,我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⒈讨论:王轩为什么会受伤?小朋友在游戏时应怎样做才不会受伤?⒉受伤以后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的心情怎样?⒊设计、制作各种危险的标记。⒋找危险,组织和引导幼儿找出幼儿园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并贴上标记,提醒全园小朋友在游戏中注意。并通过认识标记延伸到认识交通标记生成各种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交警大队的警察叔叔给我们作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讲座,让小朋友知道怎样走路,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认识禁止行人通行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注意危险标志、步行街标志等等;利用一些角色游戏让幼儿进一步遵守交通规则。
3、有效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运动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较过去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乏有效的活动,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讲磕碰就少一些。在幼儿园的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使其手脚动作灵敏、协调,避免跌伤、撞伤、扭伤,巩固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家园共育,达成对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进行具体指导。因此,我们开展了数次家长课堂活动,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知识。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炉子、热水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自救的典型事例。并利用散步、游玩进行随机教育,给幼儿提供一个能提出许多“为什么”的机会,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答案,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教育的重要保障正。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例如,可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研究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虚心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还有通过家园联系栏,开辟 “安全、自救、每日一问”的知识园,如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炉子、热水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等办法;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可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通过这些栏目,提高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安全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四、抓住一日生活的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大家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的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将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就可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行车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强化幼儿安全自护意识。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设计背景
在人们的生活中自护,自救的安全教育应广泛。小朋友生活在幸福的温暖的家庭里,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事要注意和小心对待,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幼儿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救的意识。
活动目标让幼儿能了解并提高防火意识。认识灭火器和简易灭火方法。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重点难点
1、重点:火灾的危害。
2、难点:如何让幼儿有自护,自救的意识。
活动准备火警电话图。逃生路标图。各种救火,灭火,火灾图。灭火器。
活动过程猜谜“火”的的游戏
师:“红彤彤,一在蓬,见风它就凶猛,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东西?”
师:“它是红色的,而且没嘴它什么都能吃。”
师:“还有就是它怕水不怕风。”
生:“老师,它没有嘴怎么吃东西啊?”
生:“老师,那它有没有老虎凶啊?”
生:“老师,为什么它怕水不怕风啊?”
通过猜谜游戏互动,可以让小朋友开动脑筋,积极发现问题,能和老师互动解决问题。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过程一提问
师:“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一环节先让幼儿自己想想,这时“我”应该怎么做?)
过程二了解
师:“小朋友,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先要报警对吗?那么报警电话是多少呢?”(向幼儿展示“119”的卡片,让幼儿知道报警的电话是多少)
师:“那报警后我们自己怎么办呢?”
“逃生,对吗?”(出示安全出口标识图)
师:“接下来我们自身安全后,应该灭火了是不是?”(展示灭火器图,告诉幼儿如何使用)
最后再重复讲述现实中会发生的一些火灾事件,并教育幼儿要懂得保护自己,并且不能玩耍一些容易导致火灾发生的事,如生活中的火柴,打火机之类的危险品。
教学反思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都能了解到火灾的危害,也都能积极的提问出自己的疑问,但由于幼儿的理解力还不够的原因吧,在展示真实的灭火器时他们只知道要压把手,总的来说收获还不错,希望在他们认识到火灾的危害后能对自己的自身安全形成保护意识。
由于自己的专业可能有些地方传达得还不够吧,在以后的工作我一定先多方了解以补自己的不足!
一、农村小学教师的用嗓现状
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相对缺乏,教学设施简陋,教师工作量较大,(每天平均要上四至五节课,有的学校低年级是包班教学,上课时间更长),再加上处理日常班级事务,苦口婆心教育学生,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在大声讲话,长期的用嗓过度,造成约80%的老师患有不同程度的嗓音疾病,轻的咽喉疼痛,声音嘶哑,重的声带小结、息肉,发声困难。这种情况随教龄的增加而逐步加重,导致有的老师因为嗓音疾病做手术后不得不离开三尺讲台,造成终身的遗憾,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嗓音保护的重要意义
1. 对于每个人来说,良好的嗓音是日常生活的基本保证。
嗓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的,它将伴随我们的一生,不仅是我们唱歌的工具,更是我们一生表情达意交流的工具。讲话是我们每天最直接,最方便,最丰富,也是最基本的与人交流的方式。试想一个嗓音健康的人每天不让讲话会受得了吗?而得了嗓音疾病后,医生告诫一定要休声治疗,那么就不得不有话不能讲,有理不能辩,有情不能表,讲话嗓子难受,不讲话心里难受。生理上的疼痛,心理上的压抑和沮丧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良好的嗓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
2. 良好的嗓音是教师职业的基本需要
声音是教师展示智慧,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无法取代的工具。每天老师们必须把大量的信息、知识、情感等转化成语言——声音,与学生交流共享。对于农村小学教师来说,由于教学设备简单落后,课堂上基本是靠说和写完成教学任务的。良好的嗓音更是执教的本钱,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中之重。嗓音好,是块宝,嗓音坏,事业败。保护嗓音显得尤为重要。
三、树立嗓音的自我保护意识
声带是我们唯一的发声器官,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牙齿一样保护它。而这个问题普遍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到嗓音出现了较大的病痛才会去医院就诊,但为时已晚。声带是非常娇嫩的,一旦损伤很难恢复,吃药手术均是治标不治本。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以身作则,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是我们的天职,哪怕是嗓子再疼也不愿耽误学生一节课。长期的用嗓过度、嗓音疲劳而得不到休息,导致嗓音疾病的加重。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健康,更为了爱你的学生们,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首先要树立嗓音的自我保护意识,从平常做起,从细节做起,保护在先,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
四、学会嗓音自我保护的方法
1. 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
教师工作是需要大量用声的行业,其对声音的需求以及对声音的损耗,较播音员、歌唱家和话剧演员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教师普遍没有经过正确发声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不懂发声的原理,不懂得科学用嗓,这也正是造成教师嗓音疾病比歌唱演员还严重的根本原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是预防、根治嗓音疾病的关键,也是确保课堂用声质量的根本。
首先,要了解人的发声原理。
人的发声是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三部分组成的。
人的呼吸器官是提供使声带振动的能源,动力,它的作用犹如手风琴的风箱,它是由鼻、喉、气管、肺、胸、横隔膜等组成的,并通过它们的协调运动,给予发声的动力。
发声器官是声带,它是位于喉头中的两条坚实的韧带,声带的中间叫声门,平常呼吸时两条声带呈分开状,发声时两条声带靠拢,这时声带受气息的作用产生振动而发声,产生基音。声带闭合不好,气流送到声带后没有产生阻力,则声带不能发声,而声带闭合过紧,也无能为力。因此,声带与适量的气流配合运动,才能产生好的基音。
共鸣器官是指胸腔、喉、咽、口腔、鼻腔、头腔。这些器官的作用是调节音量,美化音色。声带发出基音后,由于声带的振动,引起腔体里空气共振,同时腔体本身也发生了共振,这样声音在胸腔,口腔和头腔产生了低音、中音、高音三种共鸣,使声音具有更大的能量,更强的穿透力,传得更远,听得更清。
其次,要运用正确的呼吸和良好的气息支持。
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带动声带振动的气流的多少,声音的甜美取决于各共鸣器官来自声带振动的气流的多少,而所有这些气流都来自人的呼吸器官。因此运用正确的呼吸和良好的气息支持是正确发声的前提。
正确的呼吸方法应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为丹田呼吸法。吸气时,口腔放松,用鼻子吸气,使腹、胸、腰同时向外扩展,可感觉到前腹和后腰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做到松、静、深,可用“闻花香”或“打哈欠”的感觉来体会。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保持两肋腰围的扩张,缓慢地、有节制地将气呼出,做到匀、缓、稳,可用轻吹微尘的感觉来体会。在进行呼吸训练时一定要先呼后吸,以免造成肌体紧张而吸不进去。
有了正确的呼吸,还要学会用气发声,避免用喉力发声。发声时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忘记喉咙,把发声的力源放在呼吸上,先出气,再出声。只有有了气息的支持,喉咙才能自然放松,声带的负荷才会减到最轻。因此,我们在讲话或唱歌时,一定要保持吸气状态,以小腹、后腰为支撑点,为发音提供良好的气息支持。
最后,打开发声通道,正确运用共鸣。
气息冲击声带发出的基音是很小而且单薄的,只占人们讲话时音量的5%左右,其他95%左右的音量,要靠共鸣把声音扩大和美化。同时,音色的好坏,共鸣的运用起着决定性作用。
深而放松的呼吸在吸气时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很自然地随之打开而形成了共鸣通道,在呼气发声时,要有意识保持打开状态,声音在腔体里产生共振,上挂头腔,下连胸腔,形成一个声柱流畅地奔涌出来。这样经过共鸣器加工的声音,洪亮、圆润、饱满,优美动听。
2.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处事
教学工作面对的是众多学生,众多事务的工作,难免会有情绪烦躁的时候。有的老师性格比较急躁,看到学生犯了错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本着要使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的良好动机,而大声当众训斥或责备学生,事后方觉得自己嗓子累了、哑了,不够用了。对待学生的过失或错误,教师应理智些,不妨轻言细语地讲道理或悄悄地进行批评。这样做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帮助学生改正缺点,还避免了老师用嗓过度。
3. 课堂上巧用体态语言和教学艺术,以静收动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说,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组织教学难。在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注意有声语言的作用,忽视体态语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影响,势必加重教师嗓音的承受负担。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恰当地运用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这对嗓音的保护是很有帮助的。如面对学生破坏纪律或不礼貌的行为,教师目光中流露出某些严厉的神情,就能使犯了过错的学生感到惭愧,使其改正所犯的错误;对表现好的学生,老师可向他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以示鼓励。这样充分运用体态语,达到保护嗓音的目的。如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无法进行时要适时以静收动,比如,老师突然停止讲话了,老师突然不见了等都能让学生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来。
4. 学会日常嗓音保健
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心平气和地讲话,速度不宜太快,音量不宜过大,音调不宜过高;感冒时尽量少说话,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大声讲课后不要喝冷水吃冰激凌,要喝温开水;每天早晚用温盐水漱口;尽量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另外,还要注意加强锻炼身体,保持精神愉快,定期进行嗓音检查。
总之,只要我们树立了嗓音自我保护意识,养成了正确发声习惯,加强日常嗓音的保护,一定会使我们永葆嗓音的青春,永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科学练声法和嗓音保护
【如何保护幼儿的嗓音】推荐阅读:
夏季如何保护我们的口腔11-01
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10-06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09-20
如何理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与分级保护07-03
关于如何保护农民工权益问题的思考10-03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11-07
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12-04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2-03
如何保护牙齿一年级作文11-18
警察如何在工作中保护自己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