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推荐6篇)
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3.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制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4.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5.教育行政: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6.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以教育管理现象和教育管理规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
7.教材体系:是由在范畴的逻辑基础上展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逻辑范畴的理论体系。
8.系统分析:研究单元的性能怎样通过合理的结构转变成系统的性能。
9.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结合方式,在一个系统中,每个子系统只有通过系统结构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性能。
10.教育管理原则:教育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只有把教育管理活动置于正确的原则指导下,才能保证教育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11.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管理者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和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所采取的不同的手段和措施。
12.人的积极性:人有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它体现在人的认识活跃程度,情感兴奋水平和意志努力程度及人的一言一行上。
13、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作为党和国家对一定历史阶段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的规定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4、教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所确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策略和行政准则。
15、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16、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或对其教育权利的行使和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
17.教育政策对象:教育政策所要调动或约束的与教育事业或教育活动有关的力量。
18.教育政策目标:指教育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者要完成的任务。
19.教育政策手段:实现教育政策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20.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作出推测的活动。
21.教育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需要在确立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同时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
22.宏观教育预测:根据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人口等的联系,从全局上对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教育发展的总体预测。
23.定性教育预测:是根据已知的教育发展规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教育发展的趋势做出定性判断和推测,它简便、易行,但缺乏精确性。
24.定量教育预测:根据教育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各种数量化工具,通过建立教育预测的数量化模型,来预测教育发展的数量规律,特点是预测结果明确,但预测过程较复杂。
25.马尔柯夫预测法:是研究动态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变化过程推测随机事件变化的一种数学预测法。
26.专家协商预测法:由若干教育专家集中一起,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预测教育前景的方法。
27.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的。
28.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依法建立的国家公务机构的一种,是为执行一定的方针政策而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单位。
29.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
30.学校教育体制:教育实施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
31.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它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
33.教育行政体制:国家宏观教育的管理体制,它要解决的国家机关管理教育的问题,主要包括国家对整个教育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体制。
34.组织机构: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为实现共同目标、任务或利益有秩序、有成就地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社会单位。
35.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依法律建立的国家公务机构,是为教育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单位。
36.教育管理机构: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内部管理机构。
37.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教育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
38.人事交流制度: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对所需公务员有计划地进行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而作出的规定。
39.回避制度:是为了使国家公务员不因亲属关系对职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对公务员在任职、执行公务等方面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40.论功赞赏:按照教育行政人员的工作实绩和贡献进行赏罚。
41.合理流动:指在国家人事政策指导下,人才本身与用人单位协商或双向选择,实现人才服务的部门的转移。
42.教育经费: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在我国经费主要是指这家用于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
43.国家教育财政拔款:是指国家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财政预算对教育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拨付资金。国家教育财政拨款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筹措教育以费的主要渠道。
44.广义的财务行政:国家的财政管理,也是在国家财政收支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45.狭义的国家财务制度:政府机关的财务管理,也是国家机关为完成自身承担的工作任务,在领发、分配、使用属于国家预算内资金的行政经费的过程中所发的经济业务管理。
46.预算外资金:根据国家财政制度的规定,不纳入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47.预算内资金: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方案,由各级财政支付教育经费。
48.教育基本建设费:用于国家基本建设费用项目,由国家计委、建委通过建行拨款投入。
49.教育事业费:也由教育经常费,属于国家财政预算支出项目,由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通过银行拨款投入,在管理上有详细的款项分科。
50.教育费附加:是为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国家规定计征并主要用于发展义务教育事业的一种税收。
51.教育行政信息:是反映教育行政活动和管理对象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指令、资料数据图纸等的总称。
52.纵向沟通: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它又可分为自上而下的下行沟通和自下而上的上行沟通。
53.横向沟通:也叫平行沟通是指同级部门和同事之间的信息交流。
54.教育督导: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人员,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督导的原则与要求,按照一定程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监督、评估和指导,并向同级和上级政府部门反馈有关信息,提出建议,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系列教育管理理论。
55.教育督导机构:是指由政府授权代表本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执行教育督导任务的行政监督机构。
56.教育评价:是指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57.教师评价:是以优化教育进程为核心的有关教师素质教师职责教师绩效的全面评价。
58.行为目标模式:依据预定的教育目标,并以此为准则,通过系统地、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判断实际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达到目标的何种程度。
59.教育评价标准:根据教育目标设计的,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规定和准则。
60.教育评介方法:收集、整理、优化评价信息资料的手段和技术。
61.学校评介:是以改善学校管理为核心的有关学校办学素质、办学职责、办学效能的全面评价,以对学校各个方面的整体评价。
62.学生质量评价:以提高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发展为核心的有关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教师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教育情况中身心发展状况所作的价值判断活动。
63.管理目标:从词义上理解,即是管理活动的目标。它是指管理活动最终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64.学校管理目标:是指学校组织为完成教育任务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65.目标管理:所谓目标管理就是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把管理系统和总任务转化为组织的共同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分解成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个人贡献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66.目标:指人或组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条件下,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所确立并争取实现的结果或达到的状态。
67.学校目标管理:学校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确定组织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活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方法。
68.学校德育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组织和充分利用各种德育有资源(人财物和信息等)不断增强学校德育系统功能有效达成德育和德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69.学校体育管理:是指对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队伍、体育设施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达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活动目的。
70.学校教学业务管理:对学校教学业务工作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71.教学质量管理: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72.德育思想管理:学校管理者根据德育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对社会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达到使他们形成对德育和德育管理的正确认识的目的。
73.德育目标管理:学校管理者组织学校广大教职员工,根据校内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客观环境共同确立德育目标的活动。
74.德育目标:学校对受教育者在德育方面所要达到的质量规范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功能,是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75.德育计划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目标确定的德育任务和内容、实现途径与方法,组织与人员的职责活动。
76.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特性,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过程和其他管理过程。
77.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人员组织协调学校管理的各种要素运转所表现出的一种最佳状态。
78.计划: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法、步骤的活动。
79.执行:学校领导人运用学校管理的各种资源来实施学校管理计划的活动。
80.检查:学校领导人对计划的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考核,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管理活动。
81.总结:学校组织成员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整体分析和全面评价的管理活动。
82.教育领导班子结构:教育领导成员的排列组合方式。
83.教育领导:就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和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84.教育咨询:是教育咨询机构(有时也可指其他咨询机构)接受教育决策部门的委托,其所属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料、情报等,对需要决策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预选方案或对教育领导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的活动。
85.教育决策:是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的目标,通过使用专家知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信息、决策对象、决策目标和决策方案。
86.教育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领导者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影响领导者生存的、发展的基本品质。
87.修养:修身养性、陶冶精神,锻炼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情操,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等。
88.教育领导艺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给人以美感的领导技能。
89.教育领导效率:是整个管理效率的一部分。它是指教育管理活动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所产生的管理效果之间的比率。比率越大,效率越高;反之,效率则低。
90.教育领导的效益:就是对教育管理结果的社会评价。
1 现行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规则之规定演进
男女双方自愿组建成家庭成为夫妻后, 表明夫或妻一方对另一方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 但不可推断出夫或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所有夫或妻一方所负债务都承担共同清偿责任。自从我国首部《婚姻法》1950年颁布以来, 便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规则作出相应的规定, 该《婚姻法》第24条规定,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担的债务, 以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偿还”, 在2001年《婚姻法》第41条中基于同样的民法学原理得以同样规定:“离婚时, 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 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该规定的立法原理是从夫妻一方所负债务的目的考虑, 也即当夫妻离婚时, 夫妻一方或双方所负债务, 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个人债务, 以所负债务的目的和内容作为区别标准。凡所负债务是为了夫妻双方家庭共同生活之用, 即可明确为夫妻共同债务, 反之, 则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这就是我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多年来坚持的夫妻债务共同承担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11月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 其中第17条明确规定, 夫妻为共同生活需要或者履行抚养、赡养等义务所负债务, 在离婚后, 应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只有夫妻一方为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对外所负债务, 才能在法律上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离婚后才能由夫或妻承担连带责任。该司法解释确定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的基础上, 根据司法实践实务的需要, 确定了夫妻双方对夫或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的承担规则。由此也可推断,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不应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也即不存在夫或妻对该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 该解释第23条规定, 债权人就夫妻一方在婚前所负个人债务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不予支持, 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除外;第24条规定, 债权人就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则予支持, 应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所负债务一方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 或者能够证明属于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从文字文义上解释, 对夫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的确定规则, 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取消了债务用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规定, 只要在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实施法律行为所负债务, 离婚后, 夫或妻就应承担连带的清偿责任。但从婚姻法立法目的和民法学基本原理进行解释, 该条规定应解释为是在夫妻共同生活需要大前提下所负债务才归责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法理阐释, 请容稍后详述。
在理论上, 夫妻一方对外作出法律行为所负债务, 包括婚前作出和婚后作出。问题是, 由于大量存在双务、有偿法律行为。夫妻一方在婚前以自己名义对外所负债务所产生的法益归属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 则在司法实践中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由夫妻双方共同清偿。因为在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共有法定财产制原则下, 尽管表面上作为夫妻一方个人债务, 和夫妻婚后所得共同财产没有关系, 但若夫妻一方在婚前实施法律行为负债, 婚后把该负债产生的利益用于夫妻家庭生活, 则应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就是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3条规定的立法目的, 这也从反面推断出, 只有用在婚后家庭共同生活情况下, 不管是婚前夫妻个人或婚后夫妻个人所负债务, 都应归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由夫妻双方共同对该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无独有偶, 浙江省高院在2009年9月公布了《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其中第十九条规定,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 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日常生活需要是指夫妻双方及其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事项, 包括日用品购买、医疗服务、子女教育、日常文化消费等。但夫妻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 应当属于个人债务。由此可以看出, 浙江省高院在总结司法实践和判例中对下级法院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责任承担规则, 应严格按照我国婚姻法立法目的, 紧紧围绕婚姻日常生活需要并对日常生活需要作出更细化规定这个大前提, 有利于各级法院对夫妻共同债务承担的判决和操作。
从上所述, 对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则在体系上存在一体唯一性, 在历史解释上, 不管是我国法律规定, 还是法院在制定司法解释时, 都遵从了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债务这个基础。
2 现行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规则之目的解释
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23条规定的用于“日常生活需要”这一立法目的非常明确, 在市场经济中平衡保护第三方债权人利益, 保障社会交易安全, 对债权人起到一定程度有条件的保护;加强我国《婚姻法》中确定夫妻共同财产制为原则, 表明民法理念中民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在婚姻法学中的应用。但对该解释第24条规定, 各地法官囿于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 造成司法司法实践中案件判决结果的相异以及实质上不公平。如仅从文字表层意思理解, 抛开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前提所负债务, 将非负债一方配偶置于被告地位并让其最终承担责任, 这会损害其财产权益, 出现社会不公现象。
笔者认为, 应从民法理论中的代理权理论出发, 以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作为解释基础。对于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尽管在我国《婚姻法》及其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但在第18条夫妻共同财产制中规定了“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 有平等的处理权。”但怎样理解平等的处理权?如何正确理解平等处理权以及日常家事代理权和平等处理权存在什么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 第17条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平等的处理权应当理解为: (一) 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 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二) 夫或妻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 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 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 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我国婚姻法学理论界多数派学者认为, 关于“处理权规定及其解释”就是我国法律规定中关于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规定的雏形。日常家事代理权在我国学理上只是一种法定代理权, 而非经意思自治一只形成的委托代理权, 但该法定代理权只是限于日常家务或者为日常生活需要。由于夫妻组成家庭后, 不是所有日常生活交易法律行为都有夫妻双方名义作出, 如法律要求婚后家庭所有法律行为必须由夫妻双方作出, 于经济和实践也是不可能、不现实。因此, 夫妻之间的法定代理权应运而生, 除了大件交易法律行为之外, 日常生活需要法律行为只需要夫或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作出即可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 不管是积极财产还是消极财产行为, 所以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 第17条第一项直接规定对于因日常生活需要处理积极财产, 任何一方都有权决定。尽管最高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二十四条只是泛泛做出了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规定, 但根据日常家务代理权理论背景以及立法目的解释,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归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该内含“日常家务”限定词这个大前提。因此, 法官对该条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要考虑“日常生活需要”所产生的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才由夫妻共同承担清偿责任。正好浙江省高院根据社会实践以及民法学原理, 其颁布的《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指导意见》第十九条规定了只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夫妻日常生活需要而一方对外作出法律行为而负债才归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并在第十九条第二款对“日常生活需要”作了切合实际的界定。如果否认日常家事代理权, 不管夫妻一方对外负债是为了日常生活需要还是非因日常生活需要, 把这样一种负债归属于夫妻双方共同债务, 明显违反了民法关于民事交往中的公平原则, 更常见的情形是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经常出现伪造一方债务达到不法目的。这种以身份附属关系确定夫妻共同债务唯一要素违反了现代民法人格独立和自己责任基本原则。这对并不参与法律行为负债的另一方配偶来说, 极其不公平, 也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和睦和信任, 违背了人伦的诚信基础, 不利于社会稳定。
如果不深入了解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立法目的, 法院在审理案件中, 苛刻地将举证责任强加到非负债一方配偶的身上, 往往会产生不知情负债一方败诉后果。因为法院不合理分配的举证责任对不知情的配偶一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 特别是对法律观念和证据保存意识不强并习惯于按照习俗和习惯做事的夫妻一方。因此, 应从立法根本目的上对该条款进行解释适用, 要从“日常生活需要”举债进行举证, 否则会不顾法律正义和民法原理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失去了法律应有的公正和平衡。
综上所述, 对最高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理解和适用, 应以法律解释学原理中的文义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为角度, 按照民法理论中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只有从日常行为所负债务角度出发, 才能把以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归责责任得以确定, 也即只有夫妻一方是为了家庭日常事务所负债务才能把最终债务承担责任归责与夫妻双方承担, 这正是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表现, 也是民法总则所确定的民事交往中的公平原则。
摘要:夫妻共同债务连带责任的承担, 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碰到非常多, 特别是当夫妻离婚时, 夫或妻一方是否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承担责任, 尤其重要。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责任承担规则是由婚姻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组成的, 它从共同承担连带责任转换到一方单独承担责任。单纯从文义解释角度看, 现行的夫妻共同债务连带责任承担规则从保护交易安全出发, 注重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非负债一方配偶的合法权益实际上受到了损害。但从目的解释和司法实务操作中, 应从民法学原理日常家事代理权以及立法本意出发, 需要正确理解和适用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代理权,日常家事代理权,连带清偿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3]李永军.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4]薛宁兰, 金玉珍.亲属与继承法[M].北京:社会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学物理课中,交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但学生对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理解困难,尤其对电流方向改变的规律理解困难。只能听老师口述,凭自己想象理解,不能形成感性认识,因而教学效果平平。
如能设计出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学生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线圈上产生了电流、线圈上电流的方向和输出的电流方向随线圈转动而改变,就很容易掌握交直流发电机的原理和电流方向改变的规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示教装置的组成与结构
目前教师在讲解交直流发电机的原理时,电流及电流方向的变化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听老师讲授,凭自己想象理解,不能形成感性认识。本发明就是为这一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交直流发电机原理全面解释示教装置。演示装置只是起演示的作用,本身不产生电流。
装置结构见图l,装置实物见图2。
如图1所示,示教装置包括绝缘基板l、演示装置2、内隐装置4,绝缘基板l上设有演示装置2,演示装置右侧设有内隐装置4。
演示装置2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23、转轴24、铜滑环25、换向器251、线圈26、磁铁27、电刷28、小金属滑环29、接线柱30。转轴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上方穿过,转轴的右端连有一摇柄31,第一支架的右侧转轴上设有一铜滑环和换向器,换向器和铜滑环右侧连有一线圈,线圈分别安装有两条相反的可视线,即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261与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262。第一支架设有2个接线柱30,其上套有小金属滑环,小金属滑环上设有电刷,电刷分别与铜滑环或换向器接触;在第一支架左侧设有一灯泡32,灯泡与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第三灯泡电流可视线323相连。3条灯泡电流可视线分别与灯泡火线接线柱与灯泡零线接线柱相连,第一支架上的2个接线柱分别通过绝缘线与灯泡火线接线柱与灯泡零线接线柱相连,演示装置只是起演示的作用,本身不产生电流。
内隐装置4的主要构件为电流换向器41,它包括线圈供电换向器42和灯泡供电换向器43。
线圈供电换向器42为圆柱形,位于线圈26右侧套合在转轴24上,线圈供电换向器侧壁上设有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它对面的侧壁上也设有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金属触片之间相互绝缘,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下方设有2个线圈供电电刷421,2个线圈供电电刷分别与外接的220V市电的火线、零线相连,线圈上的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分别与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相连,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分别与对面的2条竖形的金属触片相连,外接的220V电源可以给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和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分别供电。这样,演示时就可以看见可视线中电流的方向。
灯泡供电换向器43为圆柱形,位于第二支架22及第三支架23之间,灯泡供电换向器43左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金属触片431,第一金属触片下方设有2个第一灯泡供电刷,2个第一灯泡供电刷串联在外接的220V电源火线上并与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电连接;第二金属触片432位于灯泡供电换向器43背面与第一金属触片错开,第二金属触片侧面设有2个第二灯泡供电刷,2个第二灯泡供电刷串联在外接的220V电源火线上并与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电连接。第三金属触片433位于第二金属触片右侧,第三金属触片是正反面对应的2块金属片,它的下方设有2个第三灯泡供电刷,2个第三灯泡供电刷串联在外接的220V电源火线上并与第三灯泡电流可视线323电连接。
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
演示交流发电状态时,将第一支架21上的电刷28移至与两个铜滑环25接触。接通电源后,摇动摇柄31,第一线圈电流可视线261点亮,可以看见线圈内电流的方向,外接电源通过第一金属触片431将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接通,同时,灯泡32点亮,第一灯泡电流可视线321点亮,可以看见其内的电流方向,继续摇动摇柄使得线圈与磁铁垂直时,线圈中电流可视线熄灭,灯泡32熄灭,说明此时没有电流产生。继续向同一方向摇动摇柄旋转,第二线圈电流可视线262点亮,可以看见线圈内电流的方向与之前相反,外接电源通过第二金属触片432将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接通,灯泡32点亮,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322点亮,可以看出第二灯泡电流可视线内的电流方向与之前的方向相反。
演示直流发电状态时,将第一支架21上的电刷28移至与换向器251接触。关闭第一灯泡供电刷及第二灯泡供电刷的电源,打开第三灯泡供电刷的电源,摇动摇柄,可以看到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一致,第三灯泡电流可视线323点亮,灯泡与可视线的电流方向总是只朝一个方向流动。
装置的优越性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借助装置中的可视线,学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线圈上产生了电流,可以观察到线圈上电流的方向和输出的电流方向随线圈转动而改变,因此更容易掌握交直流发电机的原理和电流方向改变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该项目获得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科技发明类一等奖。
专家评语
2014年3月整理(更新至13年7月试题)
17.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
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18.比例代表制:指的是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19.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17.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 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18.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
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19.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7.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 想观念。
18.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
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19.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
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 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17.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18.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19.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 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7.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19.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2.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3.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宪政指的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3.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1.政党指的是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元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3.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L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
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等。
2•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3•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说法,在政治基本问题
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1.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2.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3.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1.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2.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3.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1、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3、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4、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个人利益:是指从公民个人角度出发,基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基础之上,源于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的物质及精神需要。
7、团体利益:就是出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人们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共同利益。
8、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9、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0、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11、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
12、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定程序推选他人担任政治职位的权利。
1、政 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政治学就是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 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
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6、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7、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8、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9、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0、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1、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12、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3、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14、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5、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16、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17、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8、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9、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20、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
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21、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22、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3、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4、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是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4政治权利: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公民权利: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6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7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8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9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
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10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11力制约原则:指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12治原则: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13体: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14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15国家结构形式: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16君主制: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17单一制:是指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织的统一主权国家。
18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的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掌管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19二元君主制: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20议会君主制:指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议会制约,有民主方式制定的“宪法”,君主无实际权力。21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有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22议会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23总统共和制: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
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即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24联邦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州、共和国、邦)结合组成。
25邦联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的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26国家元首: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27压力集团:也称利益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2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1、政治社团: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29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30政党制度: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的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16、政治共识: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17、政治合法: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8、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31一党制: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32两党制: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33多党制: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
府权力的政党制度。34政治秩序: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35良好社会: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理解。
36重叠共识:指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37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38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9政治表达:指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40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41社会监督: 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21、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42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43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名项制度的总称。
44政治监督: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45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应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46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等。47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48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49政治改革: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50政治稳定: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51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爱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52全球化: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行与趋势。
53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54民主化: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征,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55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56一院制:指只设立单一的民选立法机关,其权限规定、立法程序、成员产生和任期规定相对比较简要统一。57两院制: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58政治社团组织: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
体。
59政治共识: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60政治合法性: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 61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62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63政治结社: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64政治集会:是指众多的人为了共同的目的临时集合起来举行会议,联合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向政府提出某种支持或要求。65政治请愿:是公民向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表达自己对有关政策事项意见和希望的行为。66院外活动:指个人或团体通过与政府官员和政治领导人进行接触,在涉及许多人的问题上试图影响政府官员或政治领导人决定的活动。67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68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瓜。69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70政治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对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
71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72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
73政治理论: 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74政治态度: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
6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75宪政: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76寡头铁律:即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77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1、城市性质
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一方面,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另一方面,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去认识,明确其职能和发展方向。
2、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条文说明: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等社会因素引起人口增减变化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本年城市迁入人口数-本年城市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3、城市功能分区
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条文说明:城市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各功能区既保持相互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60年代以来,城市功能分区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新发展,如英国1970年开始建造的米尔顿·凯恩斯新城,不设置过分集中的工业区,而形成包括工厂、行政、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等布置在居住地段附近的综合居住区,力求做到就业与居住就地平衡。1977年在秘鲁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强调要努力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主张不要过分追求严格的功能分区。
5、竖向规划
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6、居民点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条文说明:我国的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城市又分为市和建制镇,县城均设建制镇;乡村分为集镇和村庄,集镇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
7、城市化
(书)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汇编)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又称城镇化,其实质是农民从农业劳动转为从事工业,商业及其非农业劳动。
(标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条文说明:卫星城镇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城市类型。兴建卫星城镇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旨在吸引大城市市区人口前往居住,并吸引从外地准备进入大城市市区的人口。
8、城市设计
(书)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实际上是在城市规划时对城市总体和细部进行性质、规模布局、功能安排的同时,对空间整体环境在景观美学艺术上的规划设计。
(标准)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条文说明:城市设计所涉及的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即由建筑物、道路、绿地、自然地形等构成的基本物质要素,以及由基本物质要素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序的需市空间和城市整体形象,如从小尺度的亲切的庭院空间、宏伟的城市广场,直到整个城市存在于自然空间的形象。
9、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条文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类。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供应、给水排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环境保护、防灾安全等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
10、卫星城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11、日照标准
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条文说明: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照射积累计的大小以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高低。1993年7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已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日照标准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1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条文说明: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12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四)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13、城市人口年龄构成
一定时间城市人口按年龄的自然顺序排列的数列所反映的年龄状况,以年龄的基本特征划分的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14、城市建成区
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务的地区。
条文说明:城市建成区在单核心城市和一城多镇有不同的反映。在单核心城市,建成区是一个实际开发建设起来的集中连片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以及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开发建设起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对一城多镇来说,建成区就由几个连片开发建设起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所组成。如连云港市和淄博市。
15、城市对外交通
城市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之间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活动。
16、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条文说明:城市绿地系统分布方式,一般要求均匀布置,结合各个城市的自然地形特点,采取点(指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指道路绿地、城市组团之间、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绿带等)、面(指公园、风景区绿地)相结合的方式把绿地连接起来,形成整体。
17、城市更新
是一种将城市中已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18、分区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21、人口百岁图
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的图,横坐标是年龄(0——100),纵坐标是对应的人口。
22、OD调查
对居民出行交通量的起迄点调查,是交通规划的一部分。
2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条文说明: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24、里坊制
汉代的棋盘式的街道将城市分为大小不同的方格,这是里坊制的最初形态。开始是坊市分离,规格不一。坊四周设墙,中间设十字街,每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关闭坊门。市的四面也设墙,井字形街道将其分为九部分,各市临街设店。到唐代后期,在如扬州等商业城市中传统的里坊制遭到破坏。坊市结合,不在设坊墙,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此外夜市也逐渐兴盛。
25、热岛效应
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
26、邻里单位
20世纪30年代,有美国建筑师佩里提出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
27、风玫瑰图
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在风向玫瑰图中,频率最大的方位,表示该风向出现次数最多。最常见的风玫瑰图是一个圆,圆上引出16条放射线,它们代表16个不同的方向,每条直线的长度与这个方向的风的频度成正比。静风的频度放在中间。有些风玫瑰图上还指示出了各风向的风速范围。
28、轻轨交通
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快速有轨交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29、新城市主义
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30、开敞空间系统
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10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场所,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者不被利用的地域。
31、霍华德
田园城市理论
32、逆温层
在气温日较差较大等地区(尤其在冬天),常因夜晚地面散热冷却比上部空气快,在城市上空出现逆温层结或称逆温层。
33、容积率
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条文说明: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
34、工程管线综合
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地区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综合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它各项工程之间的矛盾年进行的规划。
条文说明:城市工程管线综合所说的各类工程管线系指市政工程中的常规管线,即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等工程管线。条文中所谓统筹安排,只指要采用城市统一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从总体上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以免发生互不衔接和混乱的现象。所谓综和协调,就是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城市道路走向,相邻工程管线平行时的水平距离和相互交叉时的垂直距离,工程管线与其他工程设施之间所要求的距离,城市设施的安全以及环境的美观要求,协调解决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矛盾,使其各得其所。
35、一书两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统称为一书两证。
1、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作为城市规划行政的依据的城市规律规范体系,包括 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实施性行政法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城市规划行政规章,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城市规划文本。
2、城市建成环境
3、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条文说明:至1994年,我国经国务院批准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共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第一批最早列入保护名单的,有北京、苏州、杭州、广州、遵义、延安等24个城市;列入第二批保护名单的,有上海、武汉、天津、哈尔滨等38个城市;列入第三批保护名单的,有乐山、衢州等37个城市。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分为国家级与省级二级,评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必须首先是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4、城市广场
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
5、抗震防灾规划
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6、城市交通综合规划
7、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条文说明: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23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二)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四)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五)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8、城市用地选择
是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来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城市用地选择需要用地适应性评定的成果为依据。
1、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2、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4、城市人口规模
指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实际人口数量。
5、历史风貌地区(历史地段)
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古镇、村落等,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6、历史街区
它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完整的地段。
7、历史文化保护区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
9、七通一平
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平整土地)、”七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排污、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10、中央商务区
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
条文说明:中心商务区(CBD)的概念是本世纪20年代由美国人伯吉斯提出的,其含义是:CBD包括有百货公司和其它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的核心部份。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而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性经济活动的中枢,如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地区、我国上海的外滩与规划建设中的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其功能主要转化为:城市中的商务谈判场所、金融、贸易、住处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公寓、商业、文化、康乐等,并配以现代化的通信网络与交通设施。
11、城市绿地(化)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
12、城市景观规划
13、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园面积、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指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
14、城市用地
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的统称。
15、城市规划区
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16、逆城市化
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17、再城市化
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
18、城市用地构成
是基于城市用地的自然与经济区位,以及由城市职能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与布局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构成状态。
19、城镇体系规划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条文说明: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20、区域规划
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件的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综合安排。
21、国土规划 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包括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地区组合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的解决等。
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根据我国行政区划,规划分为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和乡(镇)五级,即五个层次。上下级规划必须紧密衔接,上一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依据,并指导下一级规划,下级规划是上级规划的基础和落实。
23、城镇体系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24、交通量
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或某断面的车辆、行人数量。交通量可分为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及行人交通量等。
2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6、城市道路(干道)网密度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
条文说明:城市道路网密度以km/km2表示。依道路网内的道路中心线计算其长度,依道路网所服务的用地范围计算其面积。城市道路网内的道路指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不包括居住区内的道路。
27、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条文说明: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28、城市公共交通
29、城市交通枢纽
30、绿波交通
绿波交通,就是在某条干道方向上,协调各路口的信号灯设置,使一队车在绿灯时间通过一个路口后,将一路通过接下来的路口的绿灯,而不用等红灯.
31、渠化交通
指的是在平面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
32、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33、地理信息系统
34、遥感技术
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35、信息技术
36、(城市)用地平衡表
37、千人指标
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39、结构规划
为一个主要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或一个需要开发的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的发展制定的城市规划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40、远景规划
是对扩展阶段中的城市作出全面的轮廓性、结构性的部署,它是一个空间结构性的安排。
41、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提出正是由于我国现行的规划编制体系不能解决当今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而从宏观及区域的角度来把握城市的发展。
42、静风频率
43、人居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
44、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呢不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45、城乡一体化
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46、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
47、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人口数之比。条文说明: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城市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基本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城市出生人口数-本年城市死亡人口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48、城市总体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条文说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名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49、城市规划体系
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
50、道路宽度
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51、路幅宽度
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52、城市交通结构
城市交通结构是指解决城市交通的道路系统.,这个道路系统由各个级别的道路有机组合形成.53、城市步行道路系统
54、步行街
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通行车辆或者只准通行特种车辆的道路。
条文说明:各城市对步行街和管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全天供步行者通行或在限定时间内(例如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7时)通行;对于车辆的通行,一般在供步行者通行的时间内,禁止车辆通行,但准许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等特种车辆通行,有的城市还准许固定线路的公共交通车辆的通行。在城市商业区的步行街,亦称为商业步行街。
55、技术经济指标
是从量的方面衡量和评价规划质量和综合效益的重要依据,有现状和规划之分。
56、城市再开发
57、城市开发
58、土地开发
有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开发土地的开垦。在原始社会或者在当今经济部发达的地区,还有大量的原始土地存在,土地开发就是将这些原始土地开垦出来加以利用,为人类、为社会服务。
59、区划
城市用地的区划是指城市地域因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须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和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分为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
60、法定图则
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及分区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对规划区内指定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以及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城市设计等方面做出控制和引导规定,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文件。
61、城市规划管理(与实施)
62、城市功能
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发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它反映城市的个性和特点。
63、城市结构
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条文说明:城市结构包括城市的人口结构、社区结构、产业结构、用地结构、路网结构等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4、城市形态
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份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65、城市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组织及其形式和状态。
条文说明:城市布局指城市物质环境的空间安排,如城市功能分区、各区与自然环境(山、河湖、绿化系统)的关系,以及主要交通枢纽、道路网络与城市用地的关系等。
66、用地评定
(书)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标准)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区位条件所进行的工程评估及技术经济评价。
条文说明:城市用地评价中的工程评估,系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的工程评估,通常根据地下水位的深度、洪水淹没范围、地基承载力、地形坡度等自然条件,评估用地适于建设的优劣程度,一般分为三级:一级指适宜于进行城市建设的用地;二级指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后方宜建设的用地;三级是不适于建设的用地。
67、马丘比丘宪章
68、北京宪章
69、(中心)城市群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70、劳动构成
在城市总人口中按其参加工作与否,分为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被抚养人口);劳动人口又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成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所以城市人口可认为: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服务人口。
71、城市人口结构(城市人口构成)
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
72、城市交通预测
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土地使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客、货运输的发展趋势、交通方式的构成、道路的交通量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估算。
73、住宅区(居住区)
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片段分界线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相应的、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74、社区 75、区位 76、市域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条文说明:在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中,实行市领导县(又称市带县)的市,其市域所包含所领导县的全部行政管辖范围。实行县改市的市,其市含原县的全部行政管辖范围。
77、城市化水平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78、开发区
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的统称。
条文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43号,《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
79、旧城改建 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80、近期建设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81、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82、城市人口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条文说明:城市人口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增长率=(本年城市人口增长绝对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83、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人口数之比。条文说明: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城市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基本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城市出生人口数-本年城市死亡人口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84、城市人口预测
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
85、居住组团
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相应的、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86、大运量快速交通
城市地区采用地面、地下或高架交通设施,以机坳车辆大量、快速、便捷运送旅客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条文说明:大运量指客运量大,理论研究表明,设计合理的且运行控制有效的公共汽车专用道上公共汽车的运行速度在16~22km/h范围内,客流量能达到单向2.5万人次/h。这种大运量快速交通除了采用公共汽车外,还可以采用轻轨或地铁。
87、公园
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用地范围和良好的绿化及一定服务设施,供群众游憩的公共绿地。
条文说明: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保护环境、调剂人们生活、美化城市都有积极作用。公园可分为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两大类,这里所说的公园是指城市公园,根据其规模和功能不同可分为: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如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等)。自然公园通常是指国家公园等。
88、公共绿地
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89、防护绿地
城市中用于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林带及绿化用地。
90、建筑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条文说明: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91、快速路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
条文说明: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的规定,快速路的机动车道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快速路双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隔带。
92、绿带
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
条文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在他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倡导用逐步实现土地社会性区所有制,建设田园城市的方法,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田园城市中运用了绿带的手法,但霍华德是引用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城的先例,他指出,“阿德莱德城被“公园用地”所包围。城市已建成。它将怎样增长?它的增长是越过“公园用地”建设北阿德莱德。这就是要效法的原则,但在田园城市中有所改进。”
英国在1938年制定《绿带法》,用法律形式保护伦敦和附近各郡城市周围的大片地区,以限制城市用地的蔓延。
设有一定宽度的绿带,具有防止城市蔓延,保留城市未来发展用地,提供城市居民游憩环境,以及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
93、城市郊区
95、公共领域
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
96、(空间)外部效应
城市作为空间聚集体,物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具有空间属性,包括积极的(称为外部经济)和消极(称为外部不经济)两种类型。
97、人口平均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条文说明:城市人口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增长率=(本年城市人口增长绝对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98、城市生态规划
99、生态城市
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
100、首位度
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101、卧城
就是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其特点是与母城间距离校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其职能除以居住为主外,还有起码的生活福利设施,但缺乏工业职能。
102、城市空间系统
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以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机空间关系的总和。
103、空间规划体系
104、三区六线控制
所谓“三区”就是在镇域范围内确定不准建设区(区域绿地)、非农建设区(城镇建设区)、控制发展区(发展备用地)三大类型地区的规模和范围;“六线”就是确定城镇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及镇中心区、主要工业区等位置、规模,建立城镇拓展区规划控制黄线、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生态绿地规划控制绿线、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控制紫线等“六线”规划控制体系
105、开发强度
106、生态绿地
生态景观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有直接影响的区域。
107、城市人口增长
1.Accounting: is an information and measurement system that
identifies records and communicates relevant reliable and comparable information about an organization’s business activities.(P2)
2.Managerial accounting: is the area of accounting that serves the
decision-marking needs of internal users.(P4)
3.Events: refer to happenings that affect an entity’s accounting
equation and can be reliably measured.(P11)
4.External user: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re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running the organization.(P3)
5.Internal user: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re those directly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an organization.(P4)
6.Ethics: are beliefs that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They are
accepted standards of good and bad behavior.(P5)
7.Cost principle: means tha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based on actual
cost.(P7)
8.Revenue recognition principle: provides guidance on when a
company must recognize revenue.(P7)
9.Matching principle: prescribes that a company must records its
expenses incurred to generate the revenue reported.(P7)
10.Going-concerning assumption: means tha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flects a presumption that the business will continue operating instead of being closed or sold.(P7)
11.Audit: through review of an organization’s accounting records and
accounting reports and return make by the analysis.12.Net income: amount a business earns after paying all expense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its sales and revenues.(P15)
13.Income statement: describes a company’s revenues and expenses
along with the resulting net income or loss over a period time due to earnings activities.(P14)
14.Statement of owner’s equity: explains changes in equity from net
income(or loss)and from any owner investments and withdrawals over a period of time.(P14)
15.Balance sheet:describes a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types and
amounts of assets liabilities and equity)at a point in time.(P15)
16.Statement of cash flows: identifies cash inflows(receipts)and cash
outflows(payments)over a period of time.(P15)
17.Owner’s withdrawals account: the account used to record the
transfers of assets from a business to its owner.(P31)
18.Liabilities: is what a company owes its no owners(creditors)in future
payments, products, or services.(P10)
19.Accounting equation: Assets=Liabilities + Equity.(P10)
20.Accrued expense: refer to costs that are incurred in a period but are
both unpaid and unrecorded.(P66)
21.Operating cycle:is the time span from when cash is used to acquire
goods and services until cash is received from the sale of goods and services.(P96)
22.Shareholders(investors): are the owners of a corporation.(P3)
23.Current radio: a ratio used to help evaluate a company’s ability to pay
its debts in the near future.24.Merchandise inventory: refers to products that a company owns and
intends to sell.(P113)
25.Cash discount: reduction in a receivable or payable if it is paid within
the discount period.sellers can grant a cash discount to discourage buyers to pay earlier(P137)
26.Gross profit: also called Gross margin, which equals net sales cost of
goods sold.(P137)
27.Credit period: the amount of time allowed before full payment is
due.(P137)
28.Acid-test ratio: a ratio used to assets a company’s ability to pay its
current liabilities;defined by current liabilities.29.Selling expense: include the expenses of promoting sales by
displaying and advertising merchandise, making sales, and delivering goods to customers.(P124)
30.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 support a company’s overall
operations and include expenses related to account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P124)
31.Time period assumption: presumes that the life of a company can be
divided into time periods, such as months and years, and that useful reports can be prepared for those periods.(P7)
32.Account receivable: are held by a seller and decreased by customers
to sellers.(P29)
33.Prepaid account(also called prepaid expenses): are assets that
represent prepayments of future expenses(not current expenses).(P29)
34.Unearned revenue: refers to a liability that is settled in the future
when a company delivers its products or services.(P30)
35.Accrued liabilities: is the company’s debt owed.For example, salaries
payable, taxes payable, and interest payable and so on.(P31)
36.Purchase discount: purchaser’s description of a cash discount
received from a supplier of goods.(P137)
37.Sales discount: seller’s description of a cash discount granted to
buyers in return for early payment.(P137)
38.Trade discount: reduction below list or catalog price hat is negotiated
in setting the price of goods.(P137)
39.FOB shipping point(FOB factory): means the buyer accepts
ownership when the goods depart the seller’s place of
business.(P117)
40.FOB destination: means ownership of goods transfers to the buyer
when the goods arrive at the buyer’s place of business.(P117)
41.Credit terms: for a purchase include the amounts and timing of payments from a buy to a seller.(P114)
42.Current assets: are cash and other resources that are expected to be
sold, collect, or used within one year or the company’s operating cycle, whichever is longer.(P97)
43.Plant assets: refers to long-term tangible assets used to produce and
sell products and services.(P98)
44.Long-term investment: notes receivable and investments in stocks
and bonds are long-term assets when they are expected to be held for more than the longer of one year or the operating cycle.(P98)
45.Intangible assets: are long-term resources that benefit business
operations, usually lack physical form, and have uncertain benefits.(P98)
46.Current liabilities: are obligations due to be paid or settled within
one year or the operating cycle, whichever is longer.(P98)
47.Long-term liabilities: are obligations not due within one year or the
operating cycle, whichever is longer.(P98)
48.Accounting cycle: refers to the steps in preparing financial
statements.(P95)
49.Temporary(or nominal)accounts: accumulate data related to one
accounting period.(P91)
50.Permanent(or real)accounts: report on activities related to one or
【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12-20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06-04
教育学原理试卷05-28
教育学原理全06-02
教育学原理习题一06-05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09-27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真题11-05
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06-01
教育学原理 复习资料07-23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试题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