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新经济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创意新经济(推荐8篇)

文化创意新经济 篇1

一、文创产业相关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以文化根基的新园区

创意产业中心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载体,其形成包括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二要有鲜明的文化形象,三要有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四要有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种功能。

(三)发展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意性、产业性三个基本特点。根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设文创产业中心路径的发展理念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围绕上述基本要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

绿色主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走生态优美、节能低碳之路。

智慧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时代潮流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注重搭建创意经济的平台,把集聚创意人才和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活力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和壮大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群,为**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二、**打造双城经济圈文创产业中心发展优势

我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安富境内陶产业和陶文化在全市乃至川渝两地范围内一枝独秀,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良好条件。

(一)深厚的文化优势

**素来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方兴未艾,陶器、折扇、夏布等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产业链相对完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独特的品牌优势

安富是中国的三大陶都,是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陶业发展历史悠久。数百年来陶文化从未间断,是川渝两地不可多得的陶文化重镇。2010年,**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陶列入重庆首届“巴渝十二品”。

安富作为川渝两地陆路要冲,是巴蜀文化的交流融合地,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辛亥文化、抗战文化、兰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交织,五里长街、烧酒房、寨子山、鸦屿河、生态园等多种文化载体相辅相成,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先天优势。

(三)蓬勃的产业优势

近年来,**把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良好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示范基地4处,重庆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处,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4处。

(四)便捷的区位优势

**是重庆的“西大门”,正好处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具有“东西传递”、“双向开发”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成渝合作的“桥头堡”,不仅可以直接辐射四川、重庆两地,还可间接辐射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5个省市,辐射人口3.69亿人。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客运专线贯穿境内,成渝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至重庆20分钟、至成都40分钟)。

“潼荣高速公路”在**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开设出口,**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距泸州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四川第二大机场—云龙机场仅20公里,往北可融入陕西、山西高速公路网,往南可融入云南、贵州高速公路网,往东可融入湖南、湖北高速路网,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相对的是,川渝两地已进入文化消费井喷期,但相关产业或者说集聚产业群还未形成,周边城市也处于各自为政阶段,在打造文化中心工作方面还属于空白,具有异军突起的可操作性。

三、存在问题、现状

(一)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88名。吸引区外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设立工作室15个,吸引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产业共计7万余人。非遗文化产业初见雏形,2017年底,文化企业数2500余户,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三大国家级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近60亿元。

(二)问题:

一是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效应未进一步体现;

二是文创产业体量小,产品体系单一,价格普遍偏高;

三是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区范围内的非遗产业分布都较为分散,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四是人才培养、传承问题;

五是文化多创意少,产品附加值低。

四、关于抢抓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意见建议

1.将“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或“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并争取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2.加快实现文产旅融合发展。按照笔者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接二连三”的产业,既可以是狭义上的文化创意设计、知识版权等相关产业,又可以是将文化创意物化制造出来的相关实体制造业,是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搭建政企共商新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本土的企业走出去,组织非遗文化企业和产品亮相国际、国内的各大展会,并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创类的企业进驻**文创园区,吸引麻织品、陶器、折扇等“老字号”入驻,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各类补助。二是要创新城市形象传播方式,要重点考虑年轻化和时尚化的受众群体,结合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利用“抖音”等平台策划打造非遗“网红”,同时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探索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及渠道营销等旅游营销方式,增强**文创品牌的影响力。

3.打造双城经济圈特色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策划组织周边市区来荣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把**陶文化艺术节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艺术节,并成为永久举办地,每两年常态化开展;

同时用好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培训活动,整合现有文化相关技能比赛、交流活动等,将每年一次举办的**陶职业技能大赛上升为双城经济圈非遗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吸引非遗人才、文化创业产业人才来荣交流、发展。

4.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入驻创业。争取川渝两地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评定机构落地**,评定资格、享受政策等互通互认。对标《**区人才兴陶十一条》制定实施非遗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激励政策,支持相关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入驻人才学习深造、支持人才团队参赛参展、支持非遗大师带徒传艺、支持人才参与职称评定、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等,吸引周边地区品牌非遗文化产业入驻**。

5.持续深化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纽带功能,围绕以5g等新基建项目,积极争取相关项目,争取引进无人超市、智慧景区、无人公交、职能农场等智能化项目,以安陶小镇为基础打造互联网小镇,争取在未来承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网大会,并力争成为永久举办地。

6.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创产品。文创产品既有商品属性,也有文化属性,是旅游的延伸体验和补充服务,是联系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情感纽带,是可以带回家的“风景”。高质量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增加旅游韵味,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也能带动设计、制造、销售等行业发展。可以思考结合热点消费需求延伸非遗产业链,如夏布可以延伸中式装饰、时下流行的汉服和高端艺术品等,**陶可以争取和故宫博物馆合作,衍生故宫系列文创产品,同时发展瓷砖生活陶瓷,高端科技陶瓷等……要以旅游为基石,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驱动,积极拥抱文化创意产业新蓝海;

文化创意新经济 篇2

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新常态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并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展露锋芒。近几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相符合。

1.1 产业整体的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根据《2015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相关数据测算。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可得,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2010-2012年的增长速度基本在20%—30%,在2012年速度达到最高点后,增速放缓,在2013-2014年增长速度维持在20%以内,但是产业整体保持继续增长,产业增加值与产业经济总量不容小觑。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除了在2012年剧增之外,基本维持在0.15%以内,这足以说明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1.2 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与信息科技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适时调整,内部各领域此消彼长从而达成新的常态。“互联网+”的热潮席卷全国,逐渐没落的传统纸媒与崛起的电子传媒的差异变化与二者市场份额竞争尤为引人深思。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更新升级,增长动力更加多元,发展前景更加可观。

1.3 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面临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产业发展的源头和动力。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其产业独特性更加注重创意贡献率的提升。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电影行业中新技术、新创意、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更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政策

自“十一五”、“十二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产业发展。不管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收入进行货劳税税收优惠、个税的减免,还是给予转制文化企业和制指定的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相关税收优惠与支持,都体现出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2014年国家针对该产业相继颁布诸多发展政策,不管是政策数量还是影响范围,抑或是调控力度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言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笔者选取2014年国家出台的五个重要文件,一系列的财税支持与政策引导都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迸发。管中窥豹,这足以证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不仅符合人民需求与时代发展,更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从而达成新常态的关键步骤之一。

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新契机

进入2015年,我国经济整体运行已经呈现“新常态”发展,“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热潮更是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提出要与沿线各国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多元交流合作。文化交流必然带来沿线文明古国在文化产业的合作与贸易,这不仅有利于沿线各国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的构成,也使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这一发展战略中走向世界,这也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旨在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从而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文化+传统行业”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总之,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互联网+”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4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挑战与问题

4.1 尚未建立完整的税收优惠体系

一方面,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不少文化产业企业还未完全转制,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较为复杂。另一方面,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虽然不少,但缺乏整体协调性,未能形成健全的税收法制,文化立法与文化执法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4.2 小微文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

小微文化企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起着巨大作用,然而小微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而且尚未凸显其预计中的作用,小微企业仍需要国家大力扶持。

4.3 税收优惠措施单一,作用有限

国外的税收优惠措施有直接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和税收抵扣等。而我国的税收优惠措施则是定期直接优惠,其中又以直接减免为主。单一的税率和税额不能充分激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提升其竞争活力。

5 建议与结论

5.1 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政策体系

结合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借鉴西方文化大国相对完善的税收体制,针对产业各环节的发展状况制定有针对性、完备性的税收政策体系,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5.2 重视人才培养,适当降低文化产业从业者税负

文化产业从业者收入相对不稳定,为了进一步激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视创意人才的引进与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激发行业人才的创作性和积极性,适当降低文化产业从业者税负,例如在知识产权的转让收入方面考虑降低或者免征个税等。

5.3 优化税收扶持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率

借鉴当前文化事业单位转制经验与现状,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扶持政策,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可以扩大转制企业税收优惠的适用范围,公平对待文化企业,扩大税基,从而引导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扩张。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2015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5)[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3]白远,王冠群.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总论与行业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4]金元浦.文化创意实践的全球蜂起[J].瞭望,2005(01).

文化创意新经济 篇3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文化企业;创意经济;文化品牌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是企业生存的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实体,主要经营和生产文化产品,是现代企业存在的一种重要形态和方式。文化企业不仅消费投资品,而且也向其他企业提供投资产品,利用科学技术文化资源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根据普华永道的预测,在未来5年内,中国传媒业总消费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5%。世界娱乐与媒体业将以2.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从2008年的1.4万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6万亿美元。而我国在未来的5年内,互联网接入、互联网广告、电视节目订购,和收看许可费、唱片、电影娱乐、视频游戏等类别都将有大幅度的增长。[1]

(二)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发展阶段

“文化企业”是指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国家统计局将以下8类列为“文化产业”的范围: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给文化企业带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国际文化产业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中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业都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产业,囿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封闭状态,致使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较低,而且现有的资金调配能力和外部的市场空间不匹配等。

二、地方文化资源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契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地方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中国也不例外。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越来越密切,传统文化精髓与民间工艺文化以特色赢得市场,在竞争中备受关注。广西作为东南亚进入中国的第一门户,成为中国与东南亚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广西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这都给广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广西地域独特,12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风情万种,自成格局。从历史悠久的“刘三姐歌墟”到现代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品牌众多,中外闻名。少数民族悠久独特戏剧和地方剧种,如壮剧、桂剧、彩调剧、邕剧、苗剧、毛难剧等成就斐然。因此重视广西少数民族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随着东盟贸易合作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显得更为迫切与严峻!文化企业应该抓住和利用这一发展契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地方经济发展。

三、地方文化资源与文化企业的创意经济

创意经济也称创意产业、创造性产业、创新经济等,是指依靠个人的创造力、经验和技能获取发展,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例如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意经济的内涵外延越来越宽泛,成为公共文化组织与机构品牌服务的重要内容。[4]

(一)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区域旅游经济

旅游文化品牌是旅游地无形的资本,是影响旅游者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2]如果能推出具有本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完善的旅游品牌体系,它就能在国内外的旅游市场上获得较强的旅游竞争力。[6]广西三大知名文化品牌的成功推出已经充分证明这点。

1.民歌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不但地域独特,而且地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再演绎成为产权优势,以智慧铸造顶级精品,用精品拼搏天下,《印象·刘三姐》产业化带来的巨大经济贡献,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至今,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000场,观众超过160多万,直接票房收入超过了2亿元。演出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动了当地公交、宾馆、饮食、娱乐、商品零售业的增长,带动了其他项目的升值,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项目辐射全国中心城市,版权输出了国外,继续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7]

1993年广西国际民歌节创办,1999年正式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它由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和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一个融文化、旅游、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节庆活动。该艺术节一年举办一次,举办地点定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省会南宁市。首届民歌节筹办当年,只找到160万元赞助费。如今仅是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为民歌节筹资了上亿元人民币。首届民歌节时,南宁市的对外经贸洽谈签约额为70亿元左右,到了今年,签约额已超过800亿元!

南宁国际民歌节为广西带来了“旅游冲击波、投资冲击波”。民歌文化不仅是民众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还把广西的文化艺术推向了世界,也为广西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开了通道。

2.少数民族工艺文化

民族传统工艺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广西民族传统工艺正走出广西,直向国际化市场,百色市靖西县旧州村被文化部命名为“绣球之乡”,全村家家户户从事绣球生产。广西绣球不但被人们当作馈赠亲友之礼品,家庭中的装饰品,企事业单位的对外宣传、开展公关活动之赠品(可按客户意愿绣制特定文字:诸如单位名称、品牌、祝词等)。还正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正成为“让世界了解靖西,让靖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农民用全新的创意,在小小绣球上表现了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

广西最大规模的芒编出口生产基地博白县,农民设计生产出品种丰富、造型生动、经济实用的芒编产品打入欧美市场,每年芒编产品出口额达10多亿元。广西的壮锦、绣球、铜鼓等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已经走出广西,为广西旅游经济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3.红水河文化

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199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自治区区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1月国家建设部专家考察组实地考察后,认为七百弄风景名胜区是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据光明网广西频道报道,2010年5月16日,广西红水河文化艺术促进会成立大会暨广西潘氏文化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南宁召开。促进会的成立,有利于团结广西和海内外文化艺术家共同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研究和开发,通过兴建旅游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长廊;筹办红水河文化艺术促进会会刊,从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

(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英国安东尼·帕伦斯爵士曾指出:“如果你十分熟悉别国的语言、文学,如果你了解和喜爱其国家、城市、艺术、人民,在其他因素相同或接近相同的情况下,你会本能地买她生产的产品,而不是买你不了解和喜欢的国家的产品。”目前各地最流行的做法就是举办“文化节”、“文化年”、“旅游节”等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建立交流平台,使各地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我们应更多地采用对外文化贸易的方式,在赢得掌声与喝彩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3]

地方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在配合国家整体文化外交的同时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提高地方文化参与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贡献率,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家的建设。

(三)打造地方文化创意品牌——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歌文化、少数民族工艺文化、红水河文化都是地方文化创意品牌,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作为突破口,广西民族文化中具有文化品牌潜力的还很多,比如龙母文化、山歌文化等。《印象·刘三姐》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还带动了南宁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城市建设乃至整个第三产业。地方文化创意品牌是在现代化新时代地方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的另一种形式。[5]

四、参与多元力量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建设要求建立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企业可以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当中,充分挖掘地方科技文化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以政府主导、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三种力量,在保证公共部门承担主要职能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上,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形成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

地方文化资源是创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企业参与多元力量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创意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地方文化资源信息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文化企业应该抓住和利用这一发展契机,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地方创意经济发展,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区域旅游经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对外文化贸易交流,打造地方文化创意品牌,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在政府和文化企业等各种社会组织的多元力量下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roomx[EB/OL].(2009-6-21)[2011-3-15].http://roomx.bokee.com/6901655.html.

[2]丘磐.论创意经济的政府公共政策导向[J].商业时代,2007,(24).

[3]李伟,聂鸣,李顺才.组织文化、外部知识管理能力与网络嵌入性收益[J].管理科学,2010,(3).

[4]张雷.地方文化资源与创意经济的融合机理分析[J].理论学刊,2009,(7).

[5]张志元.创意产业发展误区[J].企业管理,2007,(2).

[6]陈宝丽,倪海燕.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信息,服务区域旅游业[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4).

[7]石卫.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N].人民日报,2007-11-16(014).

[8]蒋林.广西红水河文化艺术促进会在南宁成立[N].广西日报,2010-05-18(002).

文化创意新经济 篇4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主题。在充分认识时代背景、深入考察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之后,不难发现,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新时代企业文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工业经济中传统企业文化模式,至少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重视速度。这个世界上充满着变化,“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就此而言,这意味着“速度就是一切”。传统竞争因素的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而新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竞争。新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已没有决策大小的问题,只有决策速度的快慢问题。无怪乎,美国恩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企业速度文化的精髓在于最先发现最终消费者。其次,企业速度文化强调的不仅是使用数字化工具改造企业旧有的管理和运行流程,或创造崭新的管理和运行流程,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快速变动的商业环境中为企业员工提供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潜力,主动掌握不断流动的信息所透露出的商机。

2.强调创新。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能迅速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的人。在信息文明中,“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未来既然似乎不可预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那么怎么让它确定呢?答案应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3.适应“虚拟”。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虚拟。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高智能性知识密集型产品和产业以及企业的虚拟化经营。企业文化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企业经营的虚拟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利用高信息技术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软性操作系统整合优势资源,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其二,需要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由此可见,企业虚拟文化要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康柏、耐克、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就是虚拟经营的典范,它们不断地制造概念,通过概念来进行市场扩张。

虚拟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创造消费、“购买消费”。在全球生产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超市化,传统的消费概念已经过时。发现消费、创造消费,从有限消费转变为无限消费,就成为虚拟经营的重要内容。你能打动消费者,把他的时间买下来,把他的文化品位买下来,新的文化商机就出现了。

4.终身学习。毫无疑问,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知识的积累靠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现代企业只能作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够“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正所谓终身学习,永续经营。

5.走向融合。新时代还有一个相当关键的东西,就是融合。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的内涵发生变化,竞争中的合作,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人类群体组织。通过全球化把各种稀缺要素集中在自己手里,通过全球性合作实现最佳优势互补,所以2O世纪9O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各种兼并和战略联盟,以获得信息、人才和其他稀缺资源。实际上,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实现更为广泛的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

浅谈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 篇5

王建红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 企业文化 竞争力

论文摘要: 新经济时代具有信息共享、知识爆炸、技术革新等鲜明的特征,日益竞争的新经济环境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更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文章分析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并针对现代企业如何建立企业文化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几何膨胀,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在给我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地理和空间不再是障碍,当地球越来越象个地球村,我们已全面进人新经济时代。在此形势下,我们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我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二、新经济的概念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并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从经济表现来看,是指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美国已经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又与低通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一高两低”现象。而从更深层次上讲,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联合推动下,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一系列质和量上的变革并导致世界经济的系统关联结构、功能和所遵循的规则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已经由生产实体产品转变成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运用。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知识、拥有知识的劳动力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新经济是指建立在网络经济和知识、信息经济基础上的,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主要特征、以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的新型经济形态。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

(一)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它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三)帮助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坚持的原则和途径

(一)坚持三个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作为社会环境和时代的产物,对集体(或企业)具有依赖性;同时,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改变环境,在承载文化的同时也创造文化。现代企业注重“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决定因素,把做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要突出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充分地重视人;二是正确地看待人;三是有效地激励人;只有企业职工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升,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创造力,提升竞争力。

2.坚持发展创新的原则。企业发展创新的主体是职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企业发展创新的首要任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只有具备素质高的员工队伍,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主体。通过不断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不断地对职工进行知识更新,进行智力投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把知识转经为先进生产力,做到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企业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3.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如何培育现代企业的价值观,重点要把握三个环节: 第一,总结与提炼环节。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主要来源于实践的总结与提炼,它是各种实践积累的文化结晶和精神成果。我们只有在全面地分析总结企业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然后加以梳理、归纳和概括、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第二,继承与创新环节。企业价值观是一种动态科学,要随着客观环境和企业内在因素的变化,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要不断从企业领导价值观、员工主体价值观、团队价值观和管理价值观中提取精华,对传统的企业文化进行梳理,深入挖潜,去其糟粕,使优秀、先进的企业文化得以传承,使其真正起到凝聚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的作用。第三,认同与认知环节。认同,就是如何把组织倡导的价值观变为企业员工的共同信念,并能在实践中得到认可,且融入每一名职工行动当中。认知,就是在企业价值理念的宣传、引导、培训的同时,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其中,从“要我怎样做”转化为“我应这样做”。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第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三,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在于它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要使文化理念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

文化创意新经济 篇6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经济与互联网企业逐步兴起。在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原有的传统产业下快速发展,并呈现出强劲的势头,但是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也要清楚的看到网络市场泡沫的存在。所以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未来还有待我们去更好的了解与研究。

关键词:新经济;互联网企业;企业文化

前言: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时代里,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同行业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我国自身经济的特点还是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在新经济影响下,互联网企业有别于传统产业,这就要求互联网企业在发展期间,要革新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努力在全球化经济中脱颖而出。

一、新经济中不断壮大的互联网产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新一轮持续高增长现象,在这轮经济高增长中,美国经济增长所呈现出来的趋势与传统经济增长有所不同。并且这种经济高增长使美国避免了像亚洲金融危机与通货膨胀的影响,更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经济的增长使美国的失业率问题得到了缓解,而这种与传统经济扩张理论不相符的经济增长被美国学者称为“新经济”。这种新经济的驱动力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其核心是以数字化与网络化为主要标志的互联网产业。有数据表明,美国的互联网经济增长率比整个国内同期增长率高出两倍多,并且这种增长趋势有一定的持续性。

而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推向新经济的引擎地带,同时,对传统的理论模型和经济模式起到了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互联网企业因其系统竞争力和平台竞争力,在新经济中必将占领未来经济。而在我国新经济的增长点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对新经济的转变没有过多的包袱,所以在产业转型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并且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国对新经济的投入的比重将增加,所从事本行业的企业与人员也将增加,这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商机无限——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让很多在传统经济中无法实现的运营模式得以实现,这得力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商务服务中的使用。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市场服务性的平台,它有着丰富的网络接口与服务平台,可以系统的将全球性可用资源,用于营销、物流、配给、服务等。在这巨大的商机面前,互联网企业应运而生。

互联网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实体化,它更加低成本、差异化、专业化,而且可以汇集互联网资源,多样化的对市场信息进行选择与分析,为客户需找最优化的服务。互联网企业是与虚拟网络相对应,因此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服务平台,这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这一市场的诱导下,新经济正快速的发展起来。互联网经济有其不可逆转的特性,不仅会给互联网本身企业提供与互联网有关联的产品、信息和服务,而且传统企业看到它的优势也会接受,并逐步的与其互补,良性的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是企业网络的一部份,它们从资源到服务都需要其它企业间的合作。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型,向新的盈利模式转型已经成为必然。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互联网企业之间结合也已经成为趋势。互联网企业是创立在网络平台,它可以为远端的客户提供服务,采用虚拟手段进行交易,使得商务更加便捷。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化,它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网络经济的泡沫化,网络虚拟交易与实体交易的差别化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影响到以互联网为主的新经济的发展。

三、正确看待网络“泡沫”,抓住新经济增长点

近些年来,新经济在全球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经济发源地美国多家互联网公司的经济效益正在下降,甚至像.COM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一家一家的倒闭,而这一现象势必将影响到整个的新经济。有学者猜测这是由于网络泡沫造成新经济的虚假繁荣,使得整个新经济依存在一个没有地基的高楼中,当网络泡沫破裂时,所有新经济产生出的繁荣都会烟消云散。但实际上,对于新经济而言网络泡沫并不是网络本身所产生的,正如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于人们在生产中没有规划,使得生产过剩,最终市场供过于求而产生了经济危机。在新经济中,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虚拟性的服务平台,只有那些急功近利的互联网公司才会制造网络泡沫,并且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中逐步的被淘汰掉,而网络泡沫的破裂正是新经济

重新回归于价值的体现。有学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股市波动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所产生的过度经济泡沫就是非正常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许多的互联网企业领导人都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应对网络泡沫的波动,也将对IT、网络运营等领域的投资更为冷静。可以说,虽然网络泡沫对新经济下的互联网企业的冲击较大,但是这些企业在生产率的提升中依旧保持着强有力的作用,而网络带给人类社会的方便与快捷将不会因为新经济泡沫的冲击而被抹杀掉。

互联网运用的今天,它将深刻的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在与发达的欧美国家进行赶超时,发展网络信息产业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看待网络泡沫现象,理性的对待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的时代里,我国正在逐步的赶超欧美国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工业与高新产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影响我国发展新经济,甚至可以说我国也有能力有条件去发展新经济,其原因是我国的企业没有像欧美国家的企业有那么多沉重的工业包袱,所以我国的企业走向互联网更有优势。最好的两个例子是印度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韩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工业基础没有中国好的前提下,印度突出的发展信息产业,并且其互联网企业经营良好,在2000的国内总产量增长了7%-8%,是十年来首次超过中国。韩国是另一个例子,它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最早复苏经济的国家,这要依赖它的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所以在新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要抓住这次机会。

四、发展互联网企业要依据文化性

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具有卓越的发展潜能,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还是有很多经营不善而关闭的,这就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它经营的好坏不仅仅要看它的技术有多新,还要看它在整个市场中占有多少份额,并且它所衍生出的产品有多少会被市场所吸收,这是一个关键。而在企业内部来看,是要强调企业拥有自己的文化性,在经济全球化中能够形成自己企业独有的企业风格,这有利于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良性发展,要想做到这些就要注意培养企业的文化性。构造互联网企业的适应性文化

所谓的适应性文化是指可以优化行为的目标和价值;企业员工对高层的信

任;客户对企业的重视;积极创新与新领域的开拓等。这一文化性将打破原有的模式与价值体系,它在最大程度上对原有的状态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改变。所以当企业选择这一文化性时,企业的工作方法、工作重心的部署、工作业绩与企业文化都息息相关。这些具体表现主要分一下几点:第一点,互联网企业的目标与价值内在化。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拥有自己的一套行动目标和自己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文化特性当中,企业的员工要时刻的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目标与自己工作的素质培养,并且始终为企业的终极目标与价值体现而积极的努力着。通过实践证明有两种方法可以促使企业员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一种是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企业的终极目标相关联,然后在企业工作总结时进行评价;另一种是企业管理高层将企业的目标与价值观,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做一个榜样展示给员工,使其成为一种标榜的效果。第二点,互联网企业要重视文化沟通。在许多的研究文献中,很多的企业员工都十分的信任自己的高层主管,其原因就在于员工了解并十分欣赏企业的目标与价值观。而适应性文化的一个突出性特点就在于企业的领导层对员工保持有效而清晰的交流与企业文化沟通,企业通过这种有效的沟通,逐步的构建起一个行之有效的文化脉络,使其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得以贯彻执行。第三点,互联网企业的沟通主体在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许多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从而忽视了对客户的沟通,并且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管理人员更多的强调于生产秩序、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保守的发展企业。但是在近些年里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原因在于网络将地域与时间尽可能的缩小,使得这个的市场呈现出全球化,这就打破了传统企业中所面临的时空约束,而竞争对手将不仅仅局限于地方性,而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同行业的竞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就成为互联网企业争取的焦点。从另一个侧面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开展企业内部合作、组建自己的协作团队一同在外开拓市场,服务客户。第四点,互联网企业要有创新精神与文化氛围。保守型的文化氛围将不利于企业员工的创新性,由于在传统的公司制度中对于冒险型的员工有一定的惩罚性,所以很多的企业员工恐惧于失败与受到惩罚,所以在企业中就缺少了冒险性元素,从而也就没有企业创新精神这一说。而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越来越多的看重于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最优化的竞争条件。在这一前提下,互联网企业中适应型文化就要求

员工拥有敢于冒险创新的精神。因此,在互联网企业中,要求自身的产品开发、销售与客服等领域都要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服务中始终保持对客户的亲和力,并且在整个经营方式中有所突破与创新,只有这样互联网企业才能在整个的行业竞争中保持领先的位置。

结语:在新经济影响下,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经济全球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企业管理中单凭技术的优势难以在竞争中胜出,经营和管理作为科学应得到真正的尊重,只有建立起适合互联网企业的企业文化,才能为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大显身手奠定基础,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新经济,并不断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篇7

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可以按主导因素划分为以下类型[1]: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 资本决定模式占据着统治地位。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中认为, 资本和劳动直接决定财富的增长, “很明显, 要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 必先增加资本, 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要增加同数量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 唯有增加那些便利劳动、缩减劳动的机器和工具, 或者把它们改良, 不然, 就是使工作的分配, 更为适当。但无论怎样, 都有增加资本的必要。要改良机器, 少不了增加资本;要改良工作的分配, 亦少不了增加资本。”[2]的确, 劳动和资本的高积累和高投入在英法等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推动了现代工业的起步, 但这种严重依赖资本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很快就由于资源短缺的限制而放慢了步伐, 并被技术决定模式所取代。

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的技术决定模式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轨迹中表现特别明显。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 (Robert M.Solow) 提出, 在发达国家, 技术进步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大大超出了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由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把技术进步作为外在因素考虑, 因此认为只要保证资本的积累, 所有的国家无论其初期的人均收入有多大差异, 最终都会趋于接近。原因是, 发达国家由于资本报酬递减而会导致增长不断减缓, 而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资本的回报率和经济的增长率相对较快。然而, 这一预测显然与现实不符, 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另一方面, 世界上富国和穷国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成为新增长理论, 即内生增长理论出现和成长的背景和契机。

知识经济增长阶段强调在经济的发展中, 知识和文化的积累以及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正是依靠知识和文化的积累, 依靠教育, 个人的素质才得以全面提高, 个人才能够以知识和文化作为基石进行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意, 并把这种创意融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 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事实上就是创意决定模式。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普遍创意活力的文化在这一经济模式中, 不仅仅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性原动力, 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在这一意义上, 文化艺术绝不是某种具有市场价值的资源或商品, 文化艺术是具有巨大外部性的公共品。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 即经济的增长日益与文化创意相关, 文化创意作为资源和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几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与演进的脉络。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英法等国依靠海外扩张, 占有了大量殖民地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而美国日本等在一战和二战之后依靠技术的进步, 迅速崛起, 取代了英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些发达国家都认识到了无论是资本决定模式还是技术决定模式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 它只是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 而忽视了人的最根本的需要。于是, 这些发达国家先后都开始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 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 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 并以5%的速度递增, 在一些国家增长得更快, 美国为14%, 英国为12%。2004年, 七大工业国中, 半数的工作人口在从事创意产业, 并且它的增长速度比传统服务业快两倍, 比制造业快4倍。

二、何谓文化创意产业

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上看, “创意产业”更多的侧重于个体的创意和知识产权的产业价值和属性;“文化产业”更多地强调文化作为整体的产业价值和属性。事实上, 个体的创意离不开作为整体的文化的涵养, 作为整体的文化必须通过个体的创意才能成为产业发展的有机要素。所以, 把“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整合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更为合理。这种概念的整合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 而是能够促进我们对于这一新的对象形成明确的认识, 能够促进我们对它的发展路径和意义价值进行更好的把握。

经过整合后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是指: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 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进而言之, 创意是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基础的, 对于中国当代而言, 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也包括西方文化, 并且以当代意识为基础对二者进行批判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只有这种创意才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对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 这种创意不能仅停留在创意阶段, 而是要使它传播开来并发扬光大, 这就需要使这种创意进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 以这种创意为核心, 形成新的产业, 或使旧的产业升级改造, 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由此看来,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追求经济的高速而稳定的增长, 而且追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而且是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助推器。

三、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性

中国自从1949年建国以后, 事实上也经历了经济发展的这几个阶段。当然, 由于中国是后发国家,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 所以, 在经济发展的各阶段中呈现出一种混合和压缩的状况, 很难以某一个时间点作为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 不过我们仍然大体可以看出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与演进轨迹。建国以后, 面对美国和前苏联两极争霸的国际形势, 势必要大力发展工业和重工业, 在百废待兴中, 只能依靠农业支援工业, 这可以看做是资本积累的第一步。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逐渐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开始大规模地利用外资, 使中国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把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然,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 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环境污染严重, 贫富分化加大。前者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后者危及人与人的和谐。如果经济的发展只能是以此为代价的, 那么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近几年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 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经济的发展, 而且是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而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近几年来, 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空前重视,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和措施, 其目的就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化创意产业所承载的事实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使命,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从毛泽东在建国后优先发展工业和重工业, 到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再到胡锦涛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 是符合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规律的。

当然, 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体制不够健全, 市场机制不够完备;创意人才匮乏, 原创力不足;产业规模较小, 效益不够明显。但是应当看到, 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现阶段应该说还是一种战略性的产业, 它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贡献不能仅仅从直接的GDP的增加值来衡量, 而应该从对于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并因此带动传统产业、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的融合优化, 提升内生经济增长能力的高度去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从战略的高度推进传统制造业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 使高创意与高科技有机结合, 实现在制造中蕴育创造, 以创造提升制造的协调发展;建立作为公共品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私人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协调联动机制, 以优良的文化创意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强化文化创意环境的建设。

摘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增长阶段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 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它不仅追求经济的高速而稳定的增长, 而且追求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启明, 等.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332.

文化创意新契机 篇8

“今天你微博了吗?”

当微博已成为一种日常问候语的时候,人们恍然意识到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正在崛起。不管是震惊中外的温州高铁事故,还是引发慈善危机的郭美美事件,抑或见死不救的小悦悦事件,都有微博活跃的身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1月16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达2.5亿户,比上一年底增长了296%。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在去年底达到5.13亿,普及率38.3%。微博已经成为过去一年中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48.7%的网民使用微博。

手机微博是继QQ、MSN等即时通讯之后又一个吸引网民的移动互联网关键应用。到2011年底,中国手机网民数为3.56亿户,占整体网民数的69.3%,手机微博使用率比上一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微博、视频等新媒体,不仅成为新闻传播和舆论形成的重要平台,而且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和投资机会。报刊、出版、影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正顺应时代潮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通过与新媒体积极融合,实现转型升级。

新浪总裁曹国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表示,新媒体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很好的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每个国家都会有在政策上、法律上、价值观上的不同制约,但是文化产业真正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宽松的自由环境,也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法律保护体系,这是任何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吹响冲锋号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是继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之后第三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行业分析师认为,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机到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必将催生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投资机会。

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WPP集团首席执行官苏铭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过去的十年,中国媒体产业的发展可圈可点,发展增速比GDP要快,今年总市值将达到600亿美元,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甚至超过日本。而十年之前,中国媒体产业几乎一片空白。

2012年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公布。纲要提出,到2015年,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全国政协委员陈德建议,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将现代科技更多地引入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流通等环节,改造传统的生产经营和传播方式,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建立以国有资金投入为主导,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新募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基金数量达到十余只,截至2011年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余只,已经披露募集资金总量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力争在2012年末增加值突破2000亿,占全市GDP达到10.6%左右。据初步测算,2011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约达1940亿,比上年增长15.8%,占全市GDP约达10%,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上海在2012年将重点推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家级重点基地园区建设。

爱恨新媒体

中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市场和手机市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中国新媒体的用户规模将是惊人的,也将诞生许多优秀的新兴媒体公司。

实际上,中国已经涌现出了许多有水平的新媒体和文化创意企业,比如新浪、腾讯、搜狐、凤凰等。新浪的微博产品非常成功,甚至许多美国公司都羡慕新浪在网络产品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小米手机成长较快,是安卓系统非常有竞争力的一家创新企业。

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智能手机的流行,使移动互联网成为未来一年使用时间和流量都会超越PC的市场。这样,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接触互联网,访问这些媒体和内容,这个带来的冲击,正是互联网下一波新的浪潮。

马化腾认为,互联网会成为很多文化产业和媒体发布的重要平台,甚至是一个最大的渠道。以后很多电影、电视剧和音乐版权或者发行权,由互联网企业购得,然后再授权给传统企业,目前我看到有这样的趋向,例如火爆的视频网站竞争。另外,工信部宽带的普及可能会产生很多互联网新的应用。在视频方面,互联网视频公司壮大之后,可以撬动产业链的上游(内容制作公司),又会撬动演员的片酬,这是跨行业的一种变化。

未来互联网和文化创意产业有三种变化趋势。马化腾介绍说,一是发行模式,内容和制作商以服务的形式推给终端用户,用的时间越长分成越多,打破发行垄断;二是盈利模式,过去是按照产品,卖一个光碟、卖一首歌、卖一个电影、一口价卖掉,现在变成服务;三是广告模式,谷歌是通过搜索关键字的媒体形式获得广告主的投放,Facebook是通过用户在社交中的行为把人进行划分,可以针对人不同的属性做广告,这种社交媒体的广告现在还是一个没有挖掘的宝藏。

曹国伟在论坛上表示,未来我们很多公司已经不是在产品层面上的竞争,更多是在创意、设计、创新上的竞争。比如手机,卖硬件利润越来越低,需要开拓手机上内容的服务,创造增值的价值,这是一个趋势。

苹果为什么成功?曹国伟认为,除了抓住了消费趋势,抓住了科技进步,最重要的是它把科技的成果跟创意、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的品牌和整个增值有一个质的差异化的定位,这是苹果公司真正的核心价值所在。

“锁定人才和留住人才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苏铭天说,“中国人员的流失或者说流动率是30%,这个情况是比较特殊的。”要建立一个人才的储备库,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人加入到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当中来。

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具有齿与唇的关系,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不可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版权保护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关注。

曹国伟表示,在互联网初期,版权创造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中国互联网在过去两年里变化最大的就是在这方面有了一个质的提升。近两年,物价涨得最贵的就是视频的内容,可能有十倍的增长。

nlc202309040512

“过去中国互联网版权保护意识是很弱的,而且有很多盗版,大大打击了投资的热情。”马化腾指出,随着这几年版权意识的提高,以及很多法律的介入,整个环境大大好转,现在是中国在互联网和文化产业方面大发展的绝好时机。

而苏铭天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内容提供商看来仍然是中国的一个主要问题。现在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在国际层面上,都有很多盗版方面的诉讼案件,包括电影、音乐盗版的诉讼案件。”

转型是出路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花木兰是中国的民族女英雄,由此拍摄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风靡全球,引无数观众“竟折腰”。令人遗憾的是,这两部巨片全非中国制作,却让美国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毫无疑问,中国的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需要转型升级;中国的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需要增强竞争实力。并且,二者要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加强相互融合,扩大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梦工厂公司总裁科尔曼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中国的动画产业面临着一个问题,很多产品不能带来很好的利润来激发创作人员的积极性,我们有一半的动画收入是来自于上市后的相关衍生产品的收入。还有中国很多的文化产品重视数量而不是质量,所以它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果我们只注重很快把《功夫熊猫》推出来的话,就不会有后来这么成功的票房。我们需要重视家庭娱乐,不仅仅是娱乐儿童,还要娱乐全家。另外,需要全面地解决经济生态环境的问题,如果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回报,没有很好的价值链将无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香港卫视台长杨锦麟在论坛上表示,互联网对电视媒体造成了冲击,传统电视台与新媒体和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是发展的必然。他说,现在已经有4000万人明确表示不看电视,300%的概念是什么?是网络视频收视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电视媒体曾经拥有的主流媒体地位不在了,电视广告营收的策略必须做全方位的改变和调整。我们的竞争对象已经不仅是电视台的同行,同时包括新兴企业和其它的社群。

杨锦麟介绍说,网络广告已经有35%的稳定增长,超过了报纸的广告;2010年电视广告增长率是12.2%,报纸是13.1%,网络是32.7%;2012年预计电视广告的增长率为14.7%,报纸7.3%;2013年,预计网络广告增长率是35.1%。

以自己为例,这次台湾大选,他和搜狐视频、腾讯微博进行同步转播,单单一个小时杨锦麟的访谈有120多万人跟上,搜狐视频现场一个小时的直播,有1000多万人在收看。这次两会他跟腾讯也做了一个直播,包括一个小时的客座总编辑,半个小时的两会直播,每一次都是在300万、400万,甚至超过600万的点击率,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有几百条的问题。

上一篇:抒发思乡之情的古代诗歌下一篇:四年级班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