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共17篇)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1

县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县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在成立三年以来,始终坚持着“科技为先,惠农至上,创新为本,服务优良”的宗旨。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切实主动的与省内外专家、学者联系,对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来、走出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名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法》,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科普和科技宣传,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提高广大会员和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为新农村的建设体统了必要的科技支撑。今年,我会配合县科协参与“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周”和“科技三下乡”等大型的科普活动,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了解、搜集当地农民在科技方面的需求,及时向县科协及有关部门反馈,为县科协的科普普及工作提供了参考,逐步地成为了全县农村科普工作的联系站点。在活动期间,我们组织会员通知张贴“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等宣传标语。发动会员运用身边事情宣传和践行低碳生活,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组织科普文艺演出,使我县的科普工作氛围日渐活跃,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好比那芝麻开花。“科普惠农兴农村”计划的实施,充分的利用了社会资源,建设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辐射面广泛的科普惠农服务站。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2

一、基本情况

2003年6月,为了解决过去农业业主在永安镇发展的200多亩红提葡萄的技术问题,在镇党委的倡导下,由红提葡萄种植爱好者苏炳中、陈贵彬等4位农民发起成立双流县永安红提葡萄协会,负责研究解决红提葡萄南方不宜种植的技术难题,首批会员66人。为使协会合法经营,根据社团登记管理条例要求,在县科协指导下,2007年3月协会到民政局进行了社团登记,登记会员622人,下属分会4个,并建立协会党小组,有党员10人。2007年9月,由协会11名理事组建了双流县永安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协会。协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按照协会《章程》规定,制定了《协会财务管理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协会知识产权制度》、《协会会员学习培训服务制度》、《协会会员农药化肥使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协会经社团登记成立后,工作范围更加广泛,一方面继续组织协会会员研究创新新技术,聘请科研单位的专家任科技顾问,先后研究了红提葡萄棚架一体化、双季葡萄、有机葡萄、葡萄延后采收等栽培技术,并成功选育出四川省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新品种,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功选育品种的农技协。同时,通过协会建立的3个科普惠农宣传栏、3个科普惠农宣传站、11名葡萄科普惠农宣传员,迅速将这些创新技术向全体会员、全镇农民展示、宣传、推广。另一方面,继续做好市场销售这篇文章,连续4年协助政府成功举办红提葡萄节,并开办了“葡萄田间超市”,率先提出“打造成都吐鲁番”的口号,并积极实践。同时,协会派出技术骨干到巴中、德阳、眉山等地进行技术托管、科技承包,每年的技术托管收入达到10多万元,使永安红提葡萄基地向全川扩展。2010年初,协会成功协办了“四川省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启动仪式,受到了副省长李成云、省科协党组书记吴凯、副主席刘进等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永安年销售红提3 000余t,销售收入4 500余万元,协会会员比普通农户人均增加收入5 000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

协会成立以来,以“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解难,为会员谋利”的宗旨,以“把永安打造成成都的吐鲁番”为目标,充分展示了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

1. 推行标准化,实施“五统一”为提高永安红提葡萄基地的标准化水平,协会在全体会员中实行了五统一,即“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永安红提品牌,统一质量等级标准,统一制作规范化营销摊位,统一使用电子秤”,集中展示了永安红提葡萄的规模优势和生产气势。特别是在双黄旅游快速通道两侧整齐统一的销售摊位和千亩标准化的葡萄钢架大棚、葡萄长廊,体现了“货卖堆山不愁卖”的规模效应,大大提升了永安红提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显著促进了永安红提葡萄的发展。

2. 规范财务管理,实施监督机制协会积极争取成都市科协、双流县科协和各级政府项目资金支持,先后获得各类资金100多万元。为管好用好这笔资金,更好地发挥这些资金的效益,在县科技局、县科协的指导下,协会坚持做到“一监督,二统一,三到帐”来管理协会财务。即:协会账目由会员和上级主管部门监督;账本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购买;财务人员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培训;协会开支由会员集体审定,使项目资金开支符合规定,效益发挥最大化。

3. 聘请专家做好技术培训,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协会聘请成都市农科院专家苏家烈、卢国富,四川省农科院专家江国良为技术顾问,从会员中选出11名懂技术、善经营的会员作为技术骨干,常年对会员和农户开展技术培训,解决了会员在生产上遇到的技术难题。2009年培训会员18期,不仅培训一般的生产管理技术,还进行营销技巧、营销礼仪、GAP和有机认证等知识培训。同时, 协会与四川省资源科学研究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定合作协议, 引进推广红提新品种、新技术15项, 逐步把全世界优质红提品种引种到永安, 建红提新品种博览园。

4.终结“南方不宜种植红提葡萄”的结论在专家的指导下, 2003年苏炳中、陈贵彬等人率先试验成功了红提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每亩红提葡萄卖了5 000多元, 带来了永安镇第一次红提葡萄大发展高峰, 当年种植红提葡萄800多亩。使“南方不宜种植红提葡萄”的专家结论成为历史, 带来了永安红提葡萄发展的大好机遇。经过几年的发展, 永安红提葡萄已经成为四川省红提葡萄的龙头基地, 协会会员已发展到成都、眉山、巴中等地区, 并建立红提葡萄科普示范基地5个, 面积2万余亩, 创造了“生产红提在全川, 销售红提在永安”的佳绩。在协会的努力工作下, 永安的红提葡萄销售价格逐年提升, 由2003年的1.5~2.5元/kg, 发展到2009年的5~10元/kg;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不足200亩, 发展到2009年的3 000余亩;亩收入由2003年的3 000~5 000元, 发展到2009年的12 000~30 000元。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段长青、顾问孔庆山、晁无疾等专家到永安考察, 对永安的红提种植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在成都这样的南方城市能够种植出如此品质好、产量高的红提葡萄实属不易, 并邀请协会在2009年全国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学术研讨会上做经验交流。

5.做好有机和GAP认证为提高永安红提葡萄基地的质量和水平, 早在2007年, 协会就为有机和GAP认证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2008年8月份, 永安红提葡萄就取得了有机和GAP规范双认证。协会按照“双认证”的要求制定统一操作规程。2009年GAP认证种植面积达1 000亩, 有机认证种植面积达500亩。

6.打造田间超市, 创新红提葡萄营销方式在政府支持下, 协会鼓励有条件的会员建红提葡萄观光长廊, 吸引游客在长廊休闲观光, 到红提葡萄田间自选。目前, 全镇已建PVC立柱长廊2km, 成为永安红提发展旅游农业的一道靓丽风景, 同时, 也成为葡萄田间超市的市场。在红提葡萄协会的规范下, 协会会员统一销售价格, 提升服务水平, 让游客在充分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 放心购买质量好、品质优、自己采摘、绝对正宗的永安红提葡萄。协会会员不仅免除了运输外卖的麻烦, 还获得了高额的收益。

三、主要经验

1.配合政府部门发展节会经济按照“政府搭台、协会唱戏、助农增收、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在永安镇党委的支持下, 2006年协会成功举办双流县首届葡萄节。协会沿双黄旅游快速通道修建了88个销售摊位, 免费提供给协会会员使用, 使协会在农户中有了很大的影响力。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4届红提葡萄节。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 协会统一制作包装盒, 统一使用“永安红提”品牌, 按协会统一规定的红提等级和指导价格, 通过田间超市和旅游通道两侧的88个销售摊位对外进行销售。每届节会期间, 销售红提葡萄2 000余t, 销售收入3 000余万元。

2.组织会员申报专利几年来, 协会积极组织会员科技创新, 把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 鼓励会员申请专利。目前, 协会会员已申请各类专利24件。为加快“成都吐鲁番”的建设速度, 协会研究了PVC廊架, 并申请了国家专利。2008年永安镇政府使用此专利技术建设观光长廊, 率先支付协会专利许可使用费2 600元, 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民协会专利政府使用付费的典范, 人民网、中国知识产权报以“有了专利权智慧也卖钱”进行了报道。在政府的带动下, 协会鼓励会员利用PVC廊架建红提葡萄科普观光长廊, 促进了一、三产业互动, 实现了观光旅游农业带动现代农业进而促进产业农业的发展。全镇有9家农家乐运用该专利技术搭建了生态环保的PVC科普观光长廊2 000余m。每年6~12月, 每家农家乐PVC科普长廊下游人爆满, 农家旅游收入每年以500万元递增。同时, 这些使用PVC廊架专利技术建观光长廊的农民, 也主动向协会支付了专利许可使用费, 今年, 又有9家农家乐支付协会专利许可使用费4 000多元,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以“永安农民付费用专利成氛围”, 科技日报、人民网以“四川农民自掏腰包买专利使用权”进行了报道。

3.自主选育葡萄新品种农技协致力于自主研发新品种、新产品, 有利于农技协的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 协会与四川省资源研究院等合作, 选育红提葡萄芽变新品种“蜀葡1号”, 该新品种2009年7月已通过农业部和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的田间技术鉴定, 成为四川省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新品种。

4.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充分发挥协会在本地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利用协会联系广泛和人材荟萃优势, 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 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 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 促进协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近年来, 协会与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国家葡萄产业体系成都试验站、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协会建设在永安的红提葡萄基地, 已被这些科研单位确定为联系点, 长年派葡萄专家驻点跟踪指导服务。由于专家的培训和服务, 为协会会员熟练掌握红提最新科技知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取得成效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3

谈到科普惠农的问题,王乐义告诉记者,中国科协这次盛会的及时召开,为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自己从内心感到振奋,同时也感到肩上责任重大。王乐义说,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自己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员,来参加这次盛会,心里感到非常自豪。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也是看着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成长起来的。

王乐义说,科普惠农离不开国家好的政策,更离不开科技创新。回首自己几十年所走过的人生路,自己对如何做好科普惠农工作,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靠党的正确领导,二是靠上级的大力支持,三是靠科技创新。

王乐义说,自己是一名建国后入党的党员,虽然不算是老党员,但是也有着四十多年的党龄,所以自己对党的正确领导,心里充满了认同。

王乐义坦言:新中国成立后,自己的家庭才好了起来,所以家里的老人常常跟自己讲,你们长大了千万不要忘记共产党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咱这一家人啊。工作后,家中的老人仍然再三叮嘱一定要听党的话。所以自己多年來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自小在农村一共读了四年书,但是自己常跟兄弟姊妹们说,我一定会在农村里干好,为兄弟姊妹们增光,因为自己从内心就认为:在农村把工作干好,也是听党的话。

就这样几十年走过来,王乐义在农村当了49年的村干部,今年都71岁了。他说自己在平常的工作当中,对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与教诲,始终都装在心里,自己就是这么干出来的。

“比如说,原来我们这个村太穷了,1978年我到这个村里当党支部书记时,全村的总收入仅有17万元,人均分配也就是160元左右;现在我们这个村,全村农业整体总收入已经达到4280万元,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现在一个家庭一年的纯收入,最少的是103000元,最多的是22万元。现在不但乡亲们富了,村里的集体经济也发展起来了,村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了1700多万,公共积累达800余万元。现在村里想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时,有钱也有物,工作就很好做。

因为是参加科协的盛会,王乐义自然对科普惠农的话题充满了兴致。他说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在科技创新的路上带了头,让一个原来很穷的村子,变成了一个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经过总结,得出一个答案:农村要发展,离不开科普惠农。农村要发展,既要靠党的正确领导,也要靠上级关怀,更要靠科技创新。只有搞好了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地将党中央所提出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比如1989年我们首创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并将这一技术毫无保留地推广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引发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把眼光投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率先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研究与开发。2001年,注册了“乐义”牌蔬菜商标,申请并取得了国家质量监督局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产品远销日本、俄罗斯、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遵义市科协科普惠农服务站方案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农村的落实,引领和帮助农村基层科普组织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辐射带动、技术交流和科普宣传等作用,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完善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遵义市科协决定,在全国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为保证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有关要求,开拓进取、创新机制,紧紧团结和凝聚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带领他们持续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十一五”期间,率先在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带头人所在单位中建立起科普惠农服务站;其他在农村科普工作方面积极性高、组织基础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积极建立科普惠

农服务站,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加及时、周到、长期、有效的科普服务,推动科技发展惠及“三农”。通过引导、帮助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各级科协对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为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开展科普服务的能力普遍提高,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能力建设有较大推进,科普惠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实施原则

(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建立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不同条件,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农民实际需求,讲求实效,探索各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服务站建设和服务模式。

(二)基层建站,服务农民。科普惠农服务站要建立在农民身边,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培训基地和带头人所在单位等农村基层科普组织为主体,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技能,解答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科技难题,协助各级科协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长期、有效的科普服务。

(三)搭建平台,资源共享。各级科协要集成科协系统农村科普资源,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扶持和帮助科普惠农服务站健康发展,将科普惠农服务站打造成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平台。

四、建设条件

科普惠农服务站是在各级科协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培训基地和带头人所在单位等农村基层科普——

组织建立的,长期面向农民开展科普服务的场所,应按照遵义市科协《全国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标准和管理办法(试行)》中关于村级科普活动站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基本条件是:

1.愿意承担科普惠农工作义务,能够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长期、有效的科技推广、宣传、培训和咨询等服务。

2.具备便利的服务窗口,有专门用于科技推广、宣传、培训和咨询等服务的固定活动场地,交通便利。配备适量的用于科技推广、宣传、培训和咨询等服务的音像设备和科普宣传资料。

3.具备开展科普惠农工作的制度保障。有相关的日常管理制度,有定期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的工作计划。

4.有掌握先进适用技术或科技知识,群众基础好,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接受新知识能力强,联系方式公开的驻站技术骨干、示范户和科普宣传员;有固定联系、定期指导的科技专家。

五、职责任务

1.掌握党的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积极与科技部门、单位、院校和专家联系,不断学习了解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发展动态和农业新科技,并向农民宣传,逐步成为“农村科技宣传窗口”。

2.掌握一定的科学生产技术或科学生活知识,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密切联系农民群众,通过咨询、培训、示范、讲座等形式,主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科学技术难题,带领农民抵制愚昧迷信、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建立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 —

逐步成为“农村科技服务点”。

3.用好科协等部门和单位提供的科普挂图、图书、音像资料、宣传册等,及时张贴、播映、散发,为农民提供阅读、收听、收看等服务。协助管理、维护和使用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等设施,逐步成为“农村科普资源集散点”。

4.积极配合科协、农业、科技等部门和为“三农”服务的单位,主动参与组织科普日、科技周、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和科技培训。经常了解、搜集农民在科技方面的需求,及时向科协和有关部门反映,逐步成为“农村科普联系点”。

六、组织实施

1.遵义市科协部署和指导。制定下发《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督导各地区实施。推动建立有利于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和发展的政策环境,把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作为农村科普工作评价和项目管理、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基层科普设施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和内容。整合西部科普工程、华硕科普图书室、科普站栏员建设、农函大培训等项目和资源,对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进行重点扶持。搭建全国科普惠农服务站的交流、合作和培训平台,提高科普惠农服务站的整体水平。

2.省、地级科协按照遵义市科协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农村科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实施方案。将科普惠农服务站纳入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规划和科普基础——

设施建设规划。对县级科协以及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培训,统一部署工作,提出总体要求,指导县级科协和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

3.县级科协根据省、地级科协制定的实施方案,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并动员农村科普工作方面积极性较高、组织基础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培训基地和带头人所在单位等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帮助科普惠农服务站规范科普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向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宣传科普惠农服务站,不断扩大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影响。

七、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是遵义市科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到农村,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科协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完善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纳入科普工作的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尽快抓出成效。

(二)整合资源,确保投入。各级科协要集成系统内部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相关资源,为科普惠农服务站提供各种形式技术支持、交流和培训,优先提供各类科普宣传材料和科普设施,支持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

(三)注重质量,推动发展。各级科协要注重科普惠农服务站的质量,扎实推进服务站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服务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鼓励科普惠农服务站开阔思路、创新模式。

(四)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各级科协要注意发掘、树立典型,及时总结先进经验,积极宣传先进事迹,引导本地区科普惠农服务站健康发展。要重点做好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表彰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和带头人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引导科普示范县(市、区)、优秀农技协、优秀农函大、农村科普基地等单位和个人在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投身科普惠农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村委会科普惠农兴村工作总结 篇5

自以来,我村被云南省科协定为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建设村,在红塔区科协、凤凰路街道办事处指导、支持、帮助下,灵秀村党总支、村委会按照《云南省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大力开展以设立一个科技服务站;建设一组科普宣传栏;配备一名科普宣传员;每年开办一个农函大班;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培养一批新型农民科技示范户;联系区林学会、区科技局、区植保植检站作技术后盾,聘请3名水果科技人员长期为我村水果生产服务等几方面开展科普惠农示范村建设。通过近一年来科普惠农科技示范村建设及各种科普活动全面开展,推进了我村学科学、用科学、科学发展、科学致富的良好村风的形成;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了村民科学素养;进一步培养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促进我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同时,为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文化支撑,促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周边村、居委会起到了良好辐射示范作用。根据“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实施进度、预期目标实施情况作如下小结:

1、宣传科普惠农兴村意义,强化科学发展观:村党总支、村委会利用干部会、村民大会、培训会、广播、宣传栏、大型广告等形式,宣传“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是中国科协、财政部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联合实施的通过抓重点、抓亮点、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立农村科普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从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入手,辅以科普项目示范,是培养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以及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助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好途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我村的`做法、要求、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使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建设示范项目深入人心,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科学发展、科学致富的良好风气,强化了村民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2、着力建设科技服务站:在灵秀村村民相对集中地村委会所在地,利用村委会原有的活动室建设了一个科技服务室,一是配置桌椅40套、图书阅览架6架、阅览桌3张、报架一个、图书柜一个,图书册、科技书800余册;二是配备组合音响一套、电视机、DVD各一台、DVD光碟100片;三是制定了科技服务室的工作制度,除星期六、星期日外,每天下午3:00—5:00时对村民开放。较好地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看书读报、学科技、学文化、交流技术、传递信息、进行科普培训、农技协活动的阵地。

3、完善科普宣传栏:较好地利用、维修、更新、使用好一组结构为四块两面橱窗,面积32平方米的科普宣传栏,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内容,进行以党的科技路线、方针、政策,致富科技信息、农村实用技术、科学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为农民提供又一学习场地,每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科普宣传栏的建设使用,给村民增加了一个学习、休闲、交流的场所。

科普惠农先进事迹 篇6

——****先进事迹

2005年以前,他从事个体经营,依靠党的富民好政策,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2007年,他回村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2011年被省科协评为“***省农村科普宣传先进个人”,2011年被县农业局评为农田水利建设“十大标兵”。

积极开展科学实践,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农民增产增收,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4年又被省科协评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先进个人。

1、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为建设优质高产农业基地搭建平台。

为了全面增强全村干群的“科教兴村”意识及科学文化素质,在上级科协的指导和全力支持下,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普宣传活动。经常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及实用技术。通过开展一系列,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的科普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开放搞活意识,效益意识不断增强,学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对农村青壮年劳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为了搞好科技普及,提高经营水平、规范生产程序、提升农产品质量、他从一家一户开始,逐渐扩大到各个村民组,亲自组织服务队伍参与各种科普活动。“一点带面,一面带片”的科技普及法,幅射镇内六个村,3000多户,受益人数达到1万多人。

2、狠抓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建立农业基地。

农业基地建设对调整农业结构、壮大效益规模、提高经营水平、规范生产程序、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农业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农业基地的培育和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山丘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发展优质农业的天然优势。

按照“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业,注重高新技术”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广优质无公害、有机水稻、专用小麦、高产油菜的种植。达到生产的专业化和种植区域化,使基地成片连片,形成规模。大力打造绿色、无公害的产品,实现生态农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和种养殖业模式转变,打造农口新亮点,为实现增产增收,实现既定目标拓展发展空间。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的原则,积极培育生产技术骨干和培植生产专业户,创办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生产基地,发挥引导、示范和辐射推广的作用。通过成立组建村专业协会,形成“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构建统一供种,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统一销售的生产销售网络。将**村建成农业生产基地。201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杯”获“十大标兵”称号,3、通过对农户的扶持大力推广优质无公害、有机水稻、专用小麦、高产油菜的种植。

为了农业生产向规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积极扶持各组的重点户、示范户,使他们成为种植优质作物带头人。措施如下:

1、对重点户、示范户加强技术的指导、帮助;

2、选择10户,每户扶持资金至少1500元,需资金1.5万元以上;

3、提供优质、高产种子等,折合资金约需2万元;

4、对生产规模达到30亩以上的生产大户,视生产规模和资金需求情况给予适当扶持。

通过积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在广大农民中树立了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的理念,使广大农民自觉地拒绝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和化学激素,掌握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掌握生态型立体式农业开发技术,并且引导农民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7

草莓历来是浙江省建德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建德市草莓产业协会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建德市科协以实施该计划为契机,把提升草莓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来抓。2009年,“建德市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投入25万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在建德市精品草莓生产基地(绪塘村)挂牌成立。全市草莓生产种植、市场流通、信息交流和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

如今,建德草莓生产规模已达2万余亩,约占浙江省的30%以上。全市16个乡镇(街道)中有14个乡镇(街道),189个行政村、11 800余农户从事草莓生产,有一支3 200余人组成的草莓营销大军,有4 800余名外出莓农,在全国各大城市郊区种植草莓1.2万余亩。去年一年全市草莓总产值达4.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

建德市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的技术依托是建德市水果服务站,该站的新技术、新品种通过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这一平台,示范带动草莓大户的生产和销售。建德在草莓重点产区杨村桥镇绪塘村建立了50亩精品草莓科普示范基地,由杭州市杰出科技人才吴东良负责生产经营,兼技术指导。在科普示范基地内,有新品种种植区、新技术示范区和常规种植区。新品种种植区承担市农业局水果站从国内外引进的草莓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品种适应性和丰产性,筛选出适宜本市大棚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区进行草莓脱毒苗的繁育、肥料试验、病虫试验、节水滴灌、庄伯伯和棉隆的土壤消毒处理、钢架大棚、配套了多功能耕作机等,为应用农业机械,省工省本,减少病虫危害,降低环境污染,生产无公害草莓进行试验示范;常规生产区除了作为试验示范对照之外,也作为草莓规模生产园和旅游观光农业休闲景区。

为推广和普及草莓生产中先进的栽培技术,科普惠农服务站在各个草莓生产环节召开草莓育苗、土壤消毒处理、栽培管理等各种培训班和现场会,邀请市农业局水果站、杭州市农业局、省农科院等草莓专家利用电脑、投影仪等现代设备进行上课,传授栽培、植保、市场信息等技术。两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1期,参训人员2 230人次,发放《草莓病虫情报》、《农技参考》12期,6 000余份,增发《草莓病虫原色图谱》500余册。

2009年11月17日,建德市邀请了日本静冈县农林技术研究所草莓病虫害专家外侧正之博士到杨村桥与下涯草莓示范基地,进行为期4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课程讲座,向当地莓农实地传授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还根据建德市政府的草莓产业提升要求,在产业领导小组的支持下,引进草莓土壤消毒剂庄伯伯、棉隆和高效低毒无公害草莓生产药剂10余吨,顶农牌等有机肥50余吨,确保草莓生产的安全,也为今后无公害草莓生产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还经常与市政府、市农办、市农业局的领导、专家沟通,让领导和专家更多地了解服务站的长期打算和近期的工作,并请他们多出金“点子”,让政府领导能了解服务站的活动情况和莓农的想法要求,使服务站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莓农。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8

7年时间,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养蜂协会从无到有,发展了450户会员,开发出蜂胶、花粉、蜂王浆等6种蜂产品,会员户均收入达7.1万元,超出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

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成功的方法大多类似。这两个协会发展得如此快速,成绩如此骄人,缘于他们身后有一个共同的强大的“靠山”——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这个“计划”自2006年开始在广西生根开花,至今已实施五年,使得万千农户直接受益,科普工作也迈上了新台阶。

广西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5周年成果展示会会场

成果展示让群众大开眼界

五年一跨越,站在2011年的门槛前,有必要回顾总结五年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经验,扩大计划的影响面和影响力。

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广西科协和广西财政厅在南宁摆了一桌“酒席”——广西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5周年成果展示会,请来各市县获奖励的科普基地、协会、带头人,在广西科技馆的一楼展厅展示他们这几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展示会现场,高4.5米的甘蔗、单个重达10公斤的淮山、名贵的金钱龟、优质的蚕丝被、精美的红绣球……让从全区各地赶来的各界群众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当天上午,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日波等领导参观成果展时,看着上百个展台展示出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他们不时发出惊喜的赞叹。在一个木薯展台上,两株硕大的木薯让陈章良副主席好奇地上前将它提起,“好重啊!”。当得知这两株木薯分别重43公斤和45公斤时,陈章良副主席乐呵呵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的最大的木薯。”

24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专程来参观成果展,陈际瓦副书记走近每一个展位,认真观看来自全区各地的特色农产品,跟农业技术协会的负责人交流,仔细了解农产品的产量、价格和收成情况。在一个黄沙鳖展台前,一位养殖大户举着一只大鳖兴高采烈地说:“书记啊,你看我们运用科技养的鳖,我们村很多人养这个鳖都富了”,陈际瓦副书记连连点头说“很好,很好”。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前右二)参观成果展

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前右一)和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日波(前右二)参观成果展

奖补一个点能受益一群人

5年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就像是一种促进剂,先进科技产品得到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普及,真正可谓:奖补一个点,受益一群人。

2003年底,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成立了养蜂协会,2009年协会先是被评为来宾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2010年又申报获得国家的表彰。这两年,协会加大了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力度,编写技术资料分发给养殖户,推动养蜂产业规模有序发展,目前该协会有会员450户,年产蜂蜜300吨,开发出蜂胶、花粉、蜂王浆等6种蜂产品,会员户均收入达7.1万元,超出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

2007年,南宁市宾阳黎塘莲藕专业协会利用奖补资金从山东引进了“雪莲”优质高产莲藕试种,建立近100亩的良种示范基地。试种获得了成功,平均亩产量2600公斤,比传统品种增产1000多公斤。协会积极向会员和周边的藕农推广,农民朋友都纷纷改种新品种,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使得黎塘镇的莲藕种植面积从原来的6000亩增加到18000亩。协会会员也从获奖前的940户发展到获奖后的1590户,会员户年均增收由原来的1200元增加到2380元,增幅达98.3%。

正是这些获奖的农技协、基地和带头人,让一批新技术、新成果获得了强有力的辐射推广,农民收入得到了明显增加。凌云县浪伏有机茶园协会2008年人均收入4407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356户年均增收500元。陆川县珊罗韭菜协会2009年会员人均纯收入达5860元,比非会员多增收1600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40户。广西科协最近对2009年获奖单位会员和带动户人均纯收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获奖单位会员和带动户收入平均比上年增长40%以上,增幅明显高于非会员和非带动户。

活动主办方向科普惠农获奖单位代表赠送农业书籍

科普惠农带动新农村建设

好的影响总能叠加放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也是如此。现在广西各地随处可见:一个基地(协会、带头人)带出了一项产业、带旺了一片市场、带出了大批养殖和经营能手、带富了一方群众……更让当地政府满意的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区域性优势产业形成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力推进了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防城港市的大蚝养殖近几年发展得风生水起,背后的主要推手是港口区红沙万亩无公害大蚝养殖基地。基地通过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加大投入,推广良种良法,促进了大蚝与网箱养鱼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基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基地内有养殖户700多户,养殖总面积1.7多万亩,年产大蚝3万多吨、海鱼1000多吨,年总产值1亿元以上。

在广西柳江县提及莲藕品牌“玉藕”,不能不提百朋莲藕协会。协会近几年根据市场发展动向,合力创出了“玉藕”品牌,同时利用“万亩双季莲藕”和独特的山光水色所形成的生态景观,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2009年该屯农民人均纯收为6100元。几年来,怀洪村下伦屯成为远近闻名的“玉藕之乡”、 “柳州市十大最美丽乡村”、广西“十大魅力乡村”和“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对周边地区新农村建设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如今,在广西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科普基地、农技协、科普带头人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支持下,成为了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科协系统增添科普新利器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前,科协系统开展基层科普活动很无奈:经费捉襟见肘,活动缩手缩脚,基地带头人说话底气不足。计划实施后,科协系统增加了一件科普“利器”,群众性、经常性、长效性的农村基层科普阵地逐步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已经规范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超300个,正朝规范目标建设的“科普惠农服务站”近800个。此外,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让许多土专家、土秀才加入了当地的农技协组织,五年来广西的市、县两级农技协组织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恢复和完善,各级基层农技协数量已经由2009年初的2900余个发展到3240个。

有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强力支撑,广西各地的科普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现在每逢夜幕降临,崇左市山乡里就活跃着一支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他们错开群众的劳动时间,利用晚上时间深入各乡镇、社区、学校、村屯播放科普教育宣传片和电影。这项名为“夜色科普”的活动,让崇左市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于2009年得到了国家项目奖励。得到奖励后,工作队成员在活动中信心大增步子迈得更大更稳。最近2年,该工作队到基层放映宣传片和电影1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 30000多人次。

广西科协还根据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特点,延长工作链充分打磨科普利器,推出了“五个一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工程”——以获奖励的农技协和示范基地为平台,每年培训1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10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长(理事长),100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会长(副理事长)、理事、村支书,10000名(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技术(业务)骨干、村干部,100000名(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员、农村党员、周边农户、业务联系户。现在,“五个一”培训工程已经成为广西促进农村劳动力掌握实用技能和转移就业的重要平台和途径。

科普惠农向纵深发展推进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下面一组数字就足以说明广西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成绩骄人。

从2005年至2010年,广西共获得国家级项目奖励的农技协117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74个,科普带头人49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3个,财政部累计划拨“奖补资金”总额达4215万元。广西也表彰了农技协10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64个,科普带头人54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8个,自治区财政厅累计划拨“奖补资金”总额达1800万元。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指出,近年来广西各级科协做了大量工作,广西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惠及了广大农民群众,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陈际瓦强调,“十二五”期间,全区各级科协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广技术,推广良种,通过科技的手段来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下功夫,通过扩大规模,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让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最大作用。

目前,广西科协正积极推进实施下一步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计划扩大实施规模和标准,努力调动更多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人员参与"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努力建立从国家到省、市、县各层面的科普惠农长效机制,使“科普惠农”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刘慧英 蓝必贤 编辑:钟汉成)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2023通用版 篇9

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农业,关心农村,致富农民的部署和《东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跃、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全市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依靠科技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推动全市农村的科技进步、科学知识普及、实用技术培训、新品种试验推广和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整合农村科普资源,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东港市是省科协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试点县(市)之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试点的行政村建立和配备“一站、一栏、一员”(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旨在搭建科技传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按照省科协要求,__年1月—12月为试点阶段。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确2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建设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__年为示范推广阶段,全市行政村60%完成“三个一”建设;__年所有的村建成“三个一”,实现农村科普网络的全覆盖。同时,组织科普志愿者80人;建设《科普大蓬车》播放点15个;组织科技工作者为农村科技服务200人次;年培训农民13万人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000人次,培训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及乡土人才200人,培训农村青少年1500人,培训农民经纪人500人;引进实验示范推广新品种、实用技术20项。通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活动,进一步推动“农民科技增收工程”的深入开展,完善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农村科普阵地建设,强化农村科普实践,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工作内容

(一)、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起点,巩固和发展完善已经取得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辽宁省科普工作达标县(市)”荣誉和成果,深入开展科普示范镇区、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在全市逐步实现科普网络建全,科普设施完备,科普队伍稳定壮大,科普示范基地完善规范,科技活动经常,科普成效显著。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

(二)、以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和科普宣传员即“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农技协、村委会、科普示范基地等建立科普服务站,配套建设科普宣传栏,把农技协负责人、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等致富骨干组织起来,培养成为科普宣传员,形成村级开展科普活动的场所、科普宣传阵地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在试点村至少培养一名以上科普宣传员。科普活动站要建立组织机构,做到有管理制度、有标牌、有电教设施、有活动记录,每月至少活动1次,并有效发挥作用。科普宣传栏一般修建在村部明显处,贴墙或立式,用白钢和铝型材制成,长5米,高1.5米(8块科普标准挂图),每月更换1次内容。市科协组织50名涉农专家组成新农村科技服务团,结合“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和培训任务,定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科普讲座、技术服务,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零距离对接合作。

(三)、以“农民科技增收工程”为载体,结合“大孤山庙会科技咨询”、“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科普之冬”等大型科普活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科普工作,使农民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农业经济中科技贡献率逐步加大,农民收入明显增长。与此同时,市科协继续组织开展“赶科普大集,送科技下乡”和“百名专家进百村带千户富万民”活动,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了使工作扎实开展而富有成效,东港市成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市科协,主任由市科协主席鞠素澜兼任,负责“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组织协调,督促指导。领导小组将于8月份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总结评比。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10

典型名单

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九台市有机绿色水稻专业技术协会

2.长春市绿园区新农家特色甜瓜农业产业协会 3.吉林市船营区沙河子葡萄协会 4.磐石市福安街蔬菜产业协会 5.蛟河市巴虎养牛协会

6.蛟河市天岗镇窝集口村果树协会 7.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蔬菜协会 8.东辽县禽蛋养殖经纪人协会 9.东丰县小四平红苹果协会 10.东辽县鹌鹑养殖专业技术协会 11.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葡萄技术协会 12.前郭县谷子协会

13.白城市洮北区三合花生种植协会 14.洮南市万宝乡粉业协会 15.通榆县东郊蔬菜协会

16.梅河口市兴洋淡水鱼养殖协会 17.辉南县西甜瓜协会

18.抚松县兴参镇农特产品种植加工协会

19.汪清县罗子沟镇葵花籽协会 20.敦化市雁鸣湖有机农业协会 21.延吉市依兰镇苏子协会

22.长白山管委会长白山土特产商业技术协会 23.长春市绿园区哈达无公害果类农业产业协会 24.临江市特产协会 25.长春市二道区奶牛协会

26.四平市梨树县高家村蔬菜专业技术协会

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1.梅河口市退伍军人农业科技培训基地 2.长春净月农业科技园区

3.吉林市丰满区绿孚绿色、有机水稻科普示范基地 4.吉林省华山公司(梨树县)有机水稻科普示范基地 5.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冷水鱼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三、农村科普示范带头人

1.朱连吉 吉林市龙潭区生猪养殖协会 2.张如珍 榆树市养鸡协会

3.胥国民 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烟叶协会 4.崔云鹏 长春市朝阳区农民养猪协会 5.赵海涛 农安县靠山镇东排木大田复种协会 6.刘纯贵 吉林市昌邑区左家中草药材协会 7.郭喜耀 永吉县长白山果树协会

8.韩学霖 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蔬菜协会 9.孙会东 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西平安村 10.高 才 四平市铁西区条子河乡条子河村 11.郑长春

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叶赫村 12.韩 丽 辽源市东辽县有机水稻种植协会 13.张子君 辽源市龙山区伟唐蛋鸡养殖协会 14.杨 峰 乾安县谷物种植协会

15.葛树林 大安市舍力镇民有村圆葱协会 16.王相刚 敦化市食药用菌协会 17.孙茂军 通化县金斗乡养牛协会

18.邓志新 梅河口市百丰农业科技应用协会 19.陈桂荣 梅河口市木耳蘑菇养殖协会 20.赵元志 白山市江源区东升街道森工村 21.李广成 长白县广盛草莓专业合作社 22.李福孝 珲春市人参产业协会 23.刘振江 敦化市大蒲柴河镇

24.李永镇 延边北方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 25.齐 义 延吉市依兰镇台岩村 26.王继忠 长白山森源林蛙养殖场场长

四、科普工作队

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2.吉林省科普工作队

3.吉林市科普工作队 4.四平市科普工作队 5.通化市科普工作队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11

活动现场,上千名农民往来穿梭于各个宣传台前,领取宣传资料、咨询急需的实用技术,50多名科技人员通过科技咨询、科普展览、新成果展示,推广农业实用生产技术和农业科技新成果、新产品、新品种。活动现场设有农业、科技、卫生、农技协、新品种、种肥等12个展区,80多个展台,台前是结合各自业务特点的科技宣传板,台上摆放各种新品种、新设备、各种实物、各种科技图书及科普资料。前郭县谷子协会在展示谷子新品种的同时,协会会长还认真向农民介绍谷子增产增收的方法和种植中病害的防治等;前郭县卫生局的专家为当地农民进行健康義诊;前郭县农业局、广电局、农机局、农广校还为广大农民群众发放了多种科普资料和农业技术宣传单。农民盛赞“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得好,为他们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前郭县民间剧团还为农民表演了精彩的科普文艺节目。

活动中,针对前郭县洪泉乡畜禽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大田种植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吉林农业大学畜牧专家杨连玉教授、吉林省农科院大田专家高玉山研究员、长春市动物疾病诊疗中心叶远森教授,对相应的生产大户进行了实实在在的科技培训并对农民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在咨询台前,农民把专家团团围住,问这问那。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为农民免费发放实用技术图书、刊物、报纸、光盘等科普资料1万余份;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吉林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为农民群众免费提供了价值1.5万元的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实实在在地让农民群众饱尝了一次丰富的“科技大餐”。

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刘东华、吉林省委宣传部社宣处处长张树斌、松原市科协主席王汉军、前郭县委副书记宝音太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向农民代表赠送科普图书和农业技术资料。

此次活动由吉林省科协、吉林省委宣传部、松原市科协、前郭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前郭县科协、前郭县洪泉乡政府具体承办,吉林科技报刊社、吉林省农科院、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吉林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长春动物疾病诊疗中心、前郭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单位协办。(隋成海 编辑:张京飞 胡国春)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12

“2009年,自从互联网在我们协会科普服务站开通以来,不但改变了会员从只知道种水稻栽棉花的保守落后思想,还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知识面,并成了我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互联网构建了一条新农村信息高速公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使农村的信息化工程提前了3-5年。这多亏了国家的科普惠农好政策,为我们农技协办了一件好事!”这是常德市临澧县果树协会一位受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之益的会员发自肺腑的感慨!目前,临澧县果树协会的会员及周边群众,已依靠这条信息高速公路,尝到了很多甜头。他们起初是“新鲜好奇”,现在已是“爱不释手”了。该协会在成立协会党支部的基础上,借助“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资金支持,依靠县委组织部建立了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引导党员会员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致富创业技能,增强了协会管理能力,提高了会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鼠标轻轻一点,会员获益非浅

远程教育平台不仅可以畅游互联网,还有其专用的接收频道,上面有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卫生知识、推广典型经验等专题,在针对会员群众培训时,可以按照他们的需求,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任选一项进行学习培训,使他们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教授级的名师的讲授课程,这种不耽误农忙的授课方式,受到了会员群众的欢迎。临澧县果树协会会长高金枝在一次县级农技协经验交流会上激动地说:“电脑就是好,互联网提高了协会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会员们通过它,不但能学到政治理论知识,还能学到各种实用技术,既方便查找、又确保了实用效果,现在上网查找科普知识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时还能促成协会一笔笔的网上销售!”真是鼠标轻轻一点,会员获益非浅。

互联网络人人夸,要想致富就找它

“互联网络人人夸,要想致富就找它”,“不用出门不会面,就像专家到面前”。这些顺口溜,很直观也很形象,协会会员及群众可以足不出户,学用生产技能、增强致富本领。该协会80%的会员从网络上获得了有价值的信息,头脑已灵活,眼界已开阔,他们以市场信息定销路,产品一度脱销,获得最大效益。

在杉板乡牛头村曹家组,会员曹明清利用互联网所传授的知识,开发山林土地50亩,发展葡萄并建成标准园已见成效,年获纯收入30万元。目前该村已经栽种葡萄、红提200多亩,每亩可产葡萄4000斤,亩平收入达万元。该县果树协会网上“信息高速公路”结出了硕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其成果不断扩大。现有县红提协会、县汉蒙薯业协会、县油茶产业协会、县烟叶生产科普示范基地等农技协、基地凭借“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政策的东风,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和配备互联网设施,建成网上培训、交易的平台,以会员带群众,掀起了一股种植经济果林作物的热潮。截止2012年,临澧县已发展优质柑桔10万亩、葡萄3500亩、红薯6000亩、改造低产油茶林3万亩、烟叶2万亩等,并全部实行了标准化建园和绿色生产。全县仅种植业就建成了农业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助农民增收近5亿元。

坐在家里学科技,不用出门得实惠

目前全县通过互联网培训,感受科普惠农政策实惠而成为“致富能手”、“科技明星”的农村科普带头人、经济大户、科技示范户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只要是农技协会会员,参加过网上培训的群众,脑子里都在打着自己的致富小九九:养猪养鸡养牛羊,种果栽树问“度娘”,致富路上网冲浪,三年实现大变样。

科普惠农帮助了农技协,互联网成就了协会会员,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思想观念改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全县农民实现了从牌桌到书桌、从田边到屏边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说,网上“信息高速公路”成了群众致富的指向标,他们豪气满怀地说:“坐在家里学科技,不用出门得实惠”。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13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科协紧紧抓住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这一契机,组织壮大科普队伍,占领农村科普阵地,搭建农村科普平台,架起农民致富金桥,突出科普主题,做好惠农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贡献。

清水河县科协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技术咨询服务与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每年普及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发放科普资料5万余份册,培养了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农村乡土人才。在全县6个乡镇102个行政村784个自然村,按照每个乡镇建立1~2个新农村建设重点科普示范基地,每个行政村建立1~2个重点农牧业科普示范村,每个自然村建立了1~2个农牧业科技示范户的目标,开展以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村)户培养为核心的“312”农业科普示范入户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重点农牧业科普示范基地10个,科普示范村216个,科普示范户1560多户。县小香米谷子科普示范基地、脱毒马铃薯协会及2名科普带头人先后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和“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县朝天壕、永盛村、永兴村、八龙湾等科普示范基地以及小香米专业技术协会、脱毒马铃薯协会、笨鸡养殖协会等先后被内蒙古科协和呼市科协评为“全区科普惠农先进集体”和“全市先进科普基地”、“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通过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清水河县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东薯西粮滩川菜,生态立县全县羊”的农业科技产业化格局,极大地推动了该县农村优质特色产业的发展。(周钢 巴特尔 编辑:马亚韬)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14

为把第二十四届科普之冬活动推向新高潮,哈尔滨市道里区科协在全区乡镇举办首届科普科技惠农节。目的是通过举办有特色的科普科技惠农节把冬闲的农民组织起来,参加活动,增长科普知识为备春耕做好准备。同时,也整合城市中的科技、文化、医疗等单位有效资源,走进乡(镇)、村、屯为农民送去图书、农业资料、文艺演出和面对面的科技咨询,让科普服务于民,普惠于民。

12月30日,来自哈尔滨市道里区农林水务局、科技局、科协、文化局、司法局、宣传部等16个部门在新农镇万米广场里一字排开,有的发送资料、有的开展咨询、有的现场演出节目,还有现场赠送实物,广场里人山人海农民像过年一样高兴,万家村农民张树才一个人收集330多份科技方面的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在哈尔滨市道里区首届科普科技惠农节现场,各部门向现场农民发放科技、科普、法律、安全等方面资料26 000余份,政府部门、科技部门向农民解答政策、技术等方面咨询2 300多人次。有300多名科技服务人员为农民提供医疗、科技和法律服务。除此之外,道里区各部门还在科普科技惠农节上现场向农民发放30多万元的农业生产物资和60多万元生活用品大礼包,帮助农民过一个科技丰收年。

首届科普科技惠农节上,区科协赠送了“科技点亮新生活”、“农民致富宝典”等实用的科普书籍,内容涵盖种植、养殖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由蔬菜种植“土专家”和“田秀才”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随后深入到新农镇镇新兴村与180多名农民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科技交流,现场解答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深入到农户大棚中进行了田间技术指导,同75户农户结成了携手致富科技对子。

同时,针对当前服务成本上升的实际,科技节现场对农民工进行就业信息、法律维权、劳动保障、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知识进行宣传,现场有80多家用人单位共拿出包括服装加工、餐饮服务、建筑施工等40多个工种、700余个用工岗位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聘,同时、招聘单位还现场与务工人员签订了计算机操作、焊接技术操作,车辆维修等培训协议,现场就有370名农民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外出务工协议。

为了活跃现场气氛,100多名社区群众组成的太极拳、太极扇表演方队为在场群众奉献了一场极具东方文化底蕴的精彩演出;活动现场的40余张科普宣传展板涵盖了科学发展观、节约型社会、健康生活、反邪教等相关内容,犹如一幅幅瑰丽多彩的“科普画卷”面向公众逐一展开,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观看,使他们在图文并茂的趣味浏览中领悟了科学理念,掌握了科学方法,学到了科学知识,使来参加大集活动的每一位群众都“满载

而归”。

哈尔滨市道里区科普科技惠农节从2011年开始,每年冬季举办一次,一年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科技进步、大地丰收”。元旦、春节前后,哈尔滨市道里区科协根据农民的需求,将把惠农节的部分内容送到村屯,让这一活动惠及更多农民。(道里区科协 许雪莹 编辑:吴建国)

(黑龙江省科协)

10纸坊乡科普协会职责 篇15

1、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带领乡、村科协发展科普事业,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健全和完善乡、村科协组织网络,壮大科普协会队伍,搞好村委会“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促进乡科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扶持和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科普示范地、示范村、示范户、实行档案管理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进“三土”产业建设。

4、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科普活动。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搞好农函大招生和教学;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利用宣传资料、广播、电视等形式,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等。

5、搞好科普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户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典型调查,每年至少提交一至三份典型经验材料或调查报告。按时报送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科普作家协会周年庆贺信 篇16

欣闻贵会为庆祝建立30周年举办大型纪念活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XX市科普作家协会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加强科普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精神,重点抓了精品科普图书的编创和优秀科普作品的评奖;举办了大型的科普活动和学术会议;组织了科普创作研讨和理论研究工作,你们为繁荣XX市乃至全国的科普创作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谨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21世纪开始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科普法》,公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科普创作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七大”以后,全国人民正在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科普创作大有可为。

XX市科普作家协会为庆祝建立30周年举办大型纪念活动,标志着协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祝愿XX市科普作家协会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建设和谐奋进、甘于奉献的领导集体,团结科普作家,把全体会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繁荣科普创作事业上来。

祝XX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会及其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团结和谐、同心协力,再铸辉煌!

祝纪念活动圆满成功!

科普惠农服务协会工作总结 篇17

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亲切会见中国科协和中央媒体一行

梅永红在济宁市政府会议室会见了采访考察团一行,并就济宁市农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接受了采访。梅永红对中国科协和中央媒体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济宁市的基本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他说,济宁是个农业大市,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以及山东省科协开展的科普惠农工程,是科技支农强农惠农工作的一面旗帜,引领了济宁市农村科技和科普惠农工作的开展。济宁市委、市政府把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作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采取政府推动、示范带动、政策促动、效益拉动等措施,切实加大了科普惠农兴村工作的力度,先后培育扶持了一大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摸索出了一条具有济宁特色的科普惠农发展之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热烈欢迎。

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副主任刘亚东一行对济宁市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济宁市把科技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科协和中央媒体一行听取了邹城市太平镇

食用菌协会的工作汇报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记者蒋建详细了解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济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并从农业科技、农村科普工作如何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合力、济宁市科普惠农工作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打算等方面与济宁市科协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科协和中央媒体一行实地考察了邹城市太平镇食用菌协会种植、加工现场

经济日报社政科文部知识前沿版主编佘惠敏就科普惠农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等问题,详细询问了邹城市食用菌协会会长、食用菌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和种植示范农户。

山东省科协巡视员许素海、调宣部部长袁慎庆、科普部调研员尹希友、调宣部副调研员侯丽燕、济宁市科协主席张宪常、副主席汪志民、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王英峰等陪同采访考察活动。(编辑:孔海生)

上一篇:精神科医生终总结下一篇:付出和成功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