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本发展幼儿语言
【摘 要】
幼儿的语言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绘本特有的丰富内容与形式使绘本阅读对于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发挥语言教学对幼儿内化性、潜在性、长期性的影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优秀的绘本作品蕴含了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渗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经验。幼儿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拓展思考的空间,可以学习表达与交往。在绘本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确实发现此类活动对幼儿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幼儿;绘本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策略;
引言:语言是人类思维、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能力结构系统。在日常交往中,同样是说话,同样要表达一种意思,有的人会“妙语连珠”,而有的人却“词不达意”?这就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训练,真是遗弃一把最宝贵的钥匙。2~6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让孩子在语言的模仿与实践中获得语言的技能和交往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早期阅读是座“桥”,促进幼儿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引导幼儿从图画阅读向文字阅读积极过渡[3]。因此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绘本教学是承载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如何有效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教师如何在活动中正确的使用教育教学指导策略,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优秀绘本作品在幼儿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绘本是以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文字不多,简洁明了,有的甚至是无字书,给儿童想象的空间,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一本优秀的绘本能以其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深深地吸引住孩子们,它涵盖的知识面广,它的结构完整,除有封面封底外还有环衬、扉页。环衬和扉页上都有助于孩子们对图书内容进行猜测,它的色彩和图示给人以美感,增强孩子的求知欲,不断地引领孩子观察生活、持续阅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绘本自进入幼儿园以来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一)绘本作品的语言魅力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
优秀的绘本作品充分综合了插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的魅力,为孩子营造一个个完整的、有意义的、自然的阅读环境。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反复阅读图画故事,孩子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口语经验,而且可以形成与书对话的经验,养成用口头语言经验来独立思考书面阅读内容的习惯,这些都有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在绘本《我家是个动物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你看到了谁?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书的名字是我家是个动物园,你觉得这本书会讲些什么内容?并通过设问给孩子大胆猜想,幼儿回答很丰富,有的说“我猜想这个小男孩是这个动物园的经理”,有的说“我觉得这个小男孩的家里住的都是动物园”,还有的说“我觉得他们家买了很多的宠物”等等,插图帮助幼儿看到了家庭成员,然后在介绍每个家庭成员和把他们比作是某种动物之间,都有一个转折词,绘本中的“其实呢”反复出现,而“其实呢„”是承接上文的一种转折,绘本的语言魅力丰富幼儿生动的表达。
(二)绘本的作品内容丰富幼儿的情感
优秀的绘本作品蕴含了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渗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经验。幼儿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拓展思考的空间,可以学习表达与交往,对于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发挥语言教学对幼儿内化性、潜在性、长期性的影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我听了应彩云老师上第一节绘本课 《猜猜我有多爱你》,整节课教学过程的编排有讲,有猜,有读,有演,孩子们
学得很感兴趣,但是要让孩子们引起情感的共鸣是一个难点,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加入了音乐,让孩子在浓浓的氛围中模仿小兔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孩子作出的回答真得令我吃惊,如:“我对妈妈的爱就像树的年轮那么多”,“我对妈妈的爱像向星星那么亮,那么多”,“我对爸爸的爱像森林里的树那么的多”“我对爸爸的爱像大海那么深„„”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浓浓的爱,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孩子对家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并能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爱意,愿意把爱说出来,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也是孩子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绘本作品的结构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优秀绘本是孩子学习语言、丰富词汇的好范样,让孩子根据作品的结构进行改编和创编活动,可发展幼儿语言的创造性,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创造作品。阅读图画故事书并参加相关的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语言智能,同时也为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个人内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提供了操作运用的机会。例如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这个书名就会觉得很有趣。本来关于大小便的事是很难以启齿的,但是,这本书以一个有趣的故事从科学的角度来阐释了这个问题,让孩子学会以科学的眼光来坦然面对本来就光明正大的生理问题。孩子们在书中会认识到鸽子、老马、野兔、山羊、奶牛、猪先生等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嗯嗯”。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学会用语言来表达。通过“这是谁?他头上有什么?”的提问,让孩子知道这是“嗯嗯”,小鼹鼠要找到是谁在他的头上嗯嗯,每个动物的回答“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的„„”通过这样的表达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发展了数学逻辑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等方面。
二、利用绘本教学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策略
(一)选材。
根据《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在优秀的作品中形成综合的语言能力,能够增强语言操作能
[1]力不同层次敏感性的目标要求。目前绘本教材种类丰富且市场种类良莠不齐,并不是每一种教材都是科学的适合孩子发展的,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我们需要具备选取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另外选择绘本还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中、小班的幼儿所需要的绘本读物是有很大区别的。大班孩子的审美程度已经发展到完整形象及细节的感受。因此给大班孩子选择的绘本应当内涵比较深刻,图画风格明显,形式多样。给中班孩子选择的绘本应当是语言和情节丰富、幽默、富有戏剧性,内容要高于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给小班孩子阅读欣赏的绘本应当色彩鲜艳、人物形象鲜明、篇幅较短、情节生动有趣、语言和情节多重复。因此选取优秀绘本是孩子学习语言、丰富词汇的好范样,让孩子根据作品的结构进行改编和创编活动,可发展幼儿语言的创造性,培养孩子思维能力。
例如:大班绘本阅读《好朋友》,让孩子将这一幕幕快乐时光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我的好朋友是„„,因为他„„”,通过“好朋友”这一活动,幼儿大胆的展现在同伴面前,让大家都来分享、共同聆听,会使得他们的童心世界更多一份美好。而这样的分享与及交流活动,不仅给幼儿的个人内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提供了操作运用的机会,同时发展幼儿语言的智能。
品味语言,潜心推敲。每个绘本作品都有不同的语言侧重点;有的对白多重复,有的突出叠词的音韵美,有的突出拟人、比喻的手法。教师在活动前应花更多的时间细细品味其中的语言,反复咀嚼和认
[5]真研读,才能将提炼出的语言精华渗特在幼儿的语言教学活动中。
(二)积极引导,观察画面
绘本就是指图画书,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
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
例如:《蛋糕哪儿去了》,这是一本无字绘本,我先让孩子看着图画自己讲,根据孩子们的讲述再回到绘本中和孩子们一起再次阅读这本绘本,通过图画观察、教师的引导,孩子们自己的想象,发现了这本书中很多爱的故事:猪爸爸猪妈妈对猪宝宝的关爱;兔妈妈对兔宝宝长时间哭闹报以的包容之爱,兔宝宝对丢失的布娃娃的真挚的喜爱等等,教师在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时一定要积极引导,让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关注图画书中的细节,理解绘本内容,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无形中便培养出精湛的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三)有效提问,生成回应
美国教育家拉瓦特里说:“教师在最为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就有可能推动儿童在较高的水平进行活动”。可见,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思维、想象、创造力。问题提得
[2]好,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在绘本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提问,提问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小班的绘本《鸡蛋哥哥》,我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提问:“小朋友们猜一猜,鸡蛋哥哥为什么想一直在蛋壳里呢?”这是猜想式提问,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接着我又提问:“鸡蛋哥哥的蛋壳裂开了,妈妈会说些什么?小弟弟会说什么?”这是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并且鼓励孩子不要怕说错大胆的说,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从而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语言的发展。再提问:“弟弟骑在鸡蛋哥哥的背上,鸡蛋哥哥感觉怎么样?”“为什么很重?”这样,由浅入深的递进式提问,让幼儿喜欢说。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当然教师抛出问题后幼儿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回答,这时作为教师还要积极回应孩子们的回答,因为有时候孩子们的回答是出乎意料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善变应答的能力,这样才能让阅读活动更加有效。
(四)自主阅读,让幼儿大胆去想、去说,加深对绘本理解。
《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因为无论是绘本的封面、正文或者是封底,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孩子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教师在指导孩子从封面开始阅读,让孩子们观察封面后进行猜测,激发起孩子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正文是孩子精读的部分,教师要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在给孩子读图画书时,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看图画。让儿幼儿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激发阅读兴趣,还可以为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打下结实的基础。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时,千万不要急着翻页,应该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让幼儿利用自己的已有的经验去猜想、大胆的去说,这样才能发现很多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故事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个自主阅读的空间,大胆展示的平台,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在交流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另外,在绘本阅读中,当幼儿的语言表达出现停顿或困难时,教师要用绘本或自身的语言进行示范,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如《鼠小弟的背心》中,当鸭子向鼠小弟借背心时,教师问幼儿鸭子会怎么说,大部分幼儿的回答是“可不可以借给我”。这样的回答既不完整也不规范,这就需要教师示范。教师可以用绘本中的语言:“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也可以用自己组织的语言:“鼠小弟,能不能把你漂亮的小背心借给我穿一下?”因此教师要及时地从中
[4]铺捉有效信息,采取积极的反馈策略,适时适度地调节绘本阅读的进程和目标。
(五)、绘本与多重领域结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绘本与游戏的结合,巧妙运用游戏的语言或情节来开展活动,让幼儿通过动作的模仿等规则要求加深对动作的表现,同时也增进对词、句故事内容的理解,从而充实、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绘本与音乐的结合,让故事和情感互动,共同叙述一个故事,更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富有音乐感。利用音乐与绘本的结合,让故事情节、语言、画面更为直接的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通过音乐的表现和理解,激发幼儿用各种丰富的语言,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想;绘本与表演的结合,孩子们扮演着绘本中的各种角色,在这样的表演中,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都大大的提高;绘本与美术的结合,以绘画为载体在美术活动中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富有创造性的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象形态的生动性,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同时更乐意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真实的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绘本,我会用赏心悦目。“赏心”是指图文互为补充,互相交融,体现了一种即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衍生出精神上的享受。“悦目”是因为绘本表现形式
[5]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眼看、耳闻、感同身受,使人眼前一亮,难以忘怀。依托绘本教学,就是教师和孩子们共同赏心悦目,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方法,让我们的孩子们沉浸在绘本的世界里感受各种美妙的故事,表现出更多精彩的故事,让孩子们无形中培养阅读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的。当然,绘本阅读给予幼儿的语言训练还远远不止这些,更多的方式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但不可否认,绘本以它特有的精妙绝伦的语言文字和色彩明快的画面,给幼儿营造了一个个梦幻奇妙的世界,激起了幼儿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内涵,为枯燥的语言训练带来了鲜活的生机,为语言教学开辟了一个更为 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一、创设学习情境, 引导幼儿发现科学问题
科学知识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它包括自然知识、生物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数码知识等。部分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 幼儿难以理解过于抽象的科学知识。为了便于幼儿理解科学知识, 科学绘本一般以幼儿能够理解的角色为视角, 让学生观察科学现象, 理解科学知识。幼儿教师要理解科学绘本的特点, 结合科学绘本的内容, 创设学习情境, 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知识。
比如以幼儿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寻找鸭妈妈》这一篇绘本为例。如果幼儿教师直接告诉幼儿鸭子的特点, 幼儿可能会觉得科学知识太枯燥, 从而不愿意学习。有一名幼儿教师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科学问题。
师:当妈妈离开你们的时候, 你们会想念妈妈吗?
幼:想!
师:现在有一只小鸭子, 它和妈妈走散了, 现在它要把妈妈找回来, 你们能够帮帮它吗?
幼:能!
师:好, 现在小鸭子开始找妈妈了, 现在我们帮它看看, 谁是它的鸭妈妈!
幼:好。
幼儿具有抽象能力弱, 想象能力强、情感丰富的特点。幼儿教师如果直接教给幼儿抽象的科学知识, 幼儿可能难以理解这些知识。为了让幼儿愿意自主的学习科学知识, 幼儿教师可以以科学绘本为基础, 引导幼儿代入故事角色, 激发幼儿的情感, 让幼儿以情感为基础自主的探索科学知识。
幼儿绘本具有生动性的特点, 幼儿教师可以以科学绘本为基础, 为幼儿创建学习情境, 让幼儿发现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 这是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基础。
二、鼓励解读画面, 引导幼儿探索科学问题
科学知识具有客观性, 人们一般应用观察科学现象的方法了解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比如人们发现人年青的时候头发不是白色的, 待人年老以后, 头发逐渐会变白, 人们可以延缓衰老, 让头发减缓变白, 却不能改变人的头发最终会变白的结果。这种不为人意志转移的现象就是科学现象, 人们一般应用观察的方法得到客观的科学结果。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 不能仅仅只让幼儿了解科学结果, 还要引导幼儿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会观察科学现象, 得到科学结果。
依然以幼儿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寻找鸭妈妈》这一篇绘本为例。有一名幼儿教师这样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知识。
师:小鸭子现在遇到鸡妈妈了, 咦, 为什么它不是小鸭子的妈妈呢?
幼A: (认真的思考) 它头上有冠。
幼B:小鸭子长大了头上也会有冠。
幼A:小鸭子的嘴是扁的, 鸡妈妈的嘴是尖的。
幼C:小鸭子的脚有蹼, 鸡妈妈的脚没有蹼。
(幼儿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比较鸡和鸭的差异。)
幼儿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幼儿鸭子的特点, 幼儿可能会记不住科学知识, 是由于幼儿接受的是别人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记住的是别人总结出的科学知识的缘故, 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没有把别人的科学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科学知识。为了让幼儿自己掌握科学知识, 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带着科学问题去探索科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分类归纳、类比推理、数形结合等科学的思维方法, 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科学知识。
幼儿绘本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幼儿教师可让幼儿应用科学的方法挖掘科学绘本中的科学知识,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当幼儿逐渐具备了科学思维以后, 就能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待事物、学习科学知识、得到科学结果。
三、引导亲身实践, 引导幼儿验证科学问题
人们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 就是应用客观的视角了解客观事物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 人们必须尊重客观事物及客观事物的规律, 这是学习科学知识必须具备的精神, 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知识时, 必须让幼儿具备科学精神。幼儿科学绘本具有浅显性的特点, 它记录的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科学知识, 幼儿教师不仅要用科学绘本引导幼儿学习理论知识, 还要利用科学绘本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精神。
依然以幼儿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寻找鸭妈妈》这一篇绘本为例。幼儿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 虽然科学绘本中绘画了小鸭子。但是这只是画家的描述。鸭子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呢?小鸭子还有什么别的特点呢?在幼儿对真实的鸭子产生好奇心以后, 幼儿教师可鼓励幼儿去观察真实的鸭子。教师可引导幼儿学会看鸭子的外观、摸鸭子的羽毛、听鸭子的叫声……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 会发现鸭子的羽毛分为两种, 一种为正羽, 它比较大、坚硬挺直、有明显的羽轴, 这是鸭子用来飞行用的羽毛, 鸭子现在飞行的能力退化了, 而正羽依旧存在。一种为锦羽, 又为绒羽, 它紧贴鸭子的皮毛, 在正羽之下, 它有保温的作用。这类知识是幼儿绘本中没有描述到的, 幼儿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到的科学知识。
幼儿科学绘本具有浅显性的特点, 它描述的都是幼儿身边的科学知识, 幼儿教师可以以幼儿科学绘本为基础,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践学习科学知识, 在实践中发现科学绘本中没有描述的科学知识, 让幼儿在实践中培养出科学精神。
总之, 幼儿教师可利用科学绘本的特点为幼儿普及科学知识,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本次研究以《寻找鸭妈妈》这一篇绘本为例说明了利用科学绘本开启幼儿科学思维之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程婷.从被动到主动——由《太空》一书引发的对儿童科普绘本创作的思考[J].数位时尚 (新视觉艺术) , 2013 (03)
[2]张燕.运用绘本培养幼儿阅读兴趣[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 2012 (12)
一、绘本的重要性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将绘本比成一串精美的项链,绘本中的图片是一粒粒珍珠,绘本中的文字犹如一条细细的长线,将一粒粒珍珠串在一起。没有珍珠,细线将是一条普通的无人问津的线;没有细线,一粒粒珍珠也会失去许多光彩和价值。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绘本的魅力在于图片的精心设计和语言文字的精妙,以及所折射出的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为此,在幼儿绘本教学中,阅读绘本,首先让孩子们阅读绘本中的精美的图画,再结合配音文字,把幼儿带进赏心悦目的阅读中。
阅读的作用就是促进孩子们语言的发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孩子们欣赏绘本前、后以及欣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和绘本中的人物对话、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述绘本故事,从而培养孩子们大胆开口、敢于讲、乐于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幼儿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阅读绘本,欣赏绘本,通过观察绘本中的图片想象故事发展的情节、组织语言将故事讲出来、说说故事的主题和意义等活动,也可以训练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在幼儿阅读绘本时,也可以培养幼儿合作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更符合幼儿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因此,绘本是训练幼儿发展语言的最好读物。
二、读前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引导幼儿多说
有人将阅读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三大环节。借助于绘本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从这三个环节进行引导和有效教学。首先,读前的兴趣激发和读前的师生的交流是最关键的,培养阅读兴趣是培养阅读能力、发展语言的前提。
教师引导幼儿形成敢说、想说的课堂氛围是发展语言的主要途径之一。如和幼儿一起欣赏《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一绘本前,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最好朋友是谁,说说自己的最好的朋友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等,这显然是训练孩子们开口说话、敢于交流的方式之一。现在的多数孩子,有口不会说、有话说不出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引导孩子多说、敢说是发展语言的突破口。
在孩子们相互介绍朋友前,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觑。教师的“我有许多朋友,……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她高高的、胖胖的,留着长发/短发,喜欢讲故事/看电视……”这样,也教会学生怎样介绍自己的朋友,为孩子们有条理地介绍朋友做了铺垫。教师再以询问的口气说,“小朋友们,你们也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你的朋友是谁?愿意说出来让我们认识认识他/她吗?谁先介绍,哪位小朋友最棒,请举手!”孩子们爱表现自己,于是,说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
三、读中培养幼儿讲述绘本,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绘本和一般的儿童读物有天壤之别,但共同的特点都迎合了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天性。也基于这个原因,绘本的主题就是讲故事。而孩子们认识的字没有几个,想让他们自己真正读故事比登天还难。绘本的精美的画面解决了这一难题,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正是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举措。
1.说封面
阅读前,首先让孩子们阅读文章的封面,预测绘本的中心是什么,如《小老鼠和大老虎》,让学生观察封面后,说说这个绘本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猜一猜他们的关系是什么?想一想,他们可能是好朋友吗?好朋友之间可能发生矛盾吗?启发幼儿展开想象,同时和师生一起交流。
2.说内容
幼儿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引领幼儿阅读绘本,验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先仔细观察绘本中的图片,说说每一页的画面的主要内容:图片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要孩子们根据画面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让孩子们在互相交流中、相互比较中,有效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听故事
孩子们在自己讲述了故事后,教师再播放绘本的文字录音,让幼儿边翻阅绘本教材看图片边欣赏优美的文字和故事情节,边对比自己的所讲的故事,感受绘本中语言的美。之后,再模仿、使用绘本中的语言文字,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语言的发展由敢说、会说而达到正确使用。
四、读后说感受,进一步发展语言的运用能力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摘要】绘本,英文为“picture books”,在日本译为“绘本”,直译为“图画书”。绘本以其独特的图画和文字符号吸引着幼儿和成人。虽然学龄前的幼儿不识字,但是通过成人的阅读与教学,幼儿能感觉到,绘本文字的浅易性、幽默性,并且能够声情并茂地进行表演。
【关键词】大班幼儿 绘本教学 能力培养
【正文】在现在的幼儿园教育阶段,绘本的使用越来越多,它的教育意义越来越凸显。霍华特说:“绘本是小孩子在人生中最初接触的书,在透过长期读书
生活所读的书之中,是最重要的书。根据小孩在绘本中所发现的快乐的量,可决定他的人生生涯是否喜欢书本。”与大人是为了从书中获得知识与某种帮助不同的是,幼儿往往因为书中故事、图画的趣味性以及在读书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快乐而变得喜欢书。因此,一般来说,一本优秀的绘本能以其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图画深得幼儿的喜爱。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观察力,还有社会交往能力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把以儿童为主的学习融合在绘本教学之中。在大班绘本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效果。
一、通过绘本教学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3—8岁期间正是人的基本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中,也正好是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期,作为我们幼儿园老师,在这个期间非常必要帮
助孩子们建立一定的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但是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对孩子早期阅读的教育不是一学就会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习惯培养,意识形成和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指导幼儿自主阅读不是“早期识字”,教孩子认字,给孩子一本书让他自己去看,也区别于看图讲述中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这个过程需要教师长期合理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在平时绘本教学中,我主要以自由阅读到集体教学再到自由阅读的模式,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策略。
二、通过绘本教学培养大班幼儿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而孩子阅读的基础就是想象力,能够用想象力描绘出眼睛看不到的故事,才是真正学会了阅读,而阅读正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最好途径。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孩子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拓展性,启发孩子想象和
感受隐藏在图画后面的故事,从而深化对绘本故事的感悟。但是,并不是每一副画面都是展开细致地观察和理解。充满想象力是大班孩子的天性,他们在接触周围事物时,求知欲和好奇心会使大脑产生许多新鲜、特殊的想法。幼儿有时一方面活在现实的经验世界中,同时也活在幻想世界中。借助幻想,幼儿体会现实世界;通过现实生活,幼儿验证幻想,因此就在这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幼儿从中获得影响,提升认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想象力与灵性,并注重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启示,尽可能使内容丰富多彩和有个性。
三、通过绘本教学培养大班幼儿的创新能力。
由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局限,其实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还是比较低层次的,所以在绘本的阅读过程中依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指导不等于代替,引导不等于灌输。为此,我们在
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时,与幼儿讨论画面的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如:狐狸想了什么办法玩球?后来怎样了呢?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等等,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想象、讲述、表达。在绘本阅读中,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赞赏、激励、鼓励、奖励,这样才能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的都能得到培养。
四、通过绘本教学培养大班幼儿明锐细致的观察能力。
幼儿的观察能力是幼儿的重要智力结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包含着理解、记忆与思维的先导,是想象、创造的源泉,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选择幼儿容易理解的绘本,尝试多途径地引导幼儿观察,使他们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有效地
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观察是其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对阅读读本的观察中,主要的、基本的因素是知觉:即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使幼儿所看到的画面能直接地反映到他的意识里。这也就是说,要使幼儿在看到读本中的信息时能注意觉察它们独有的特征。幼儿通过绘本阅读活动多观察,勤思考,观察时能做到眼亮心明,看清看懂。这样,不仅会有意外的收获,有利于大班幼儿提升经验,对其终身的学习生活也大有裨益。
五、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大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实践证明,作为大班幼儿来说,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以下表现:能够安静地听别人讲话,理解、安慰和关心别人,喜欢和小伙伴玩耍等等。所以孩子的交往能力需要我们耐心的培养。而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幼儿运用它们。
绘本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绘本像一
列开往梦想之都的火车,我们发现,在这列火车上,即便是极少生活经验的孩子都能在其中得到不同方面的满足,获得更多的认知,让生活充满了色彩,让生活无限可能。绘本的世界是有趣的,快乐的,愿更多的孩子能深受影响,愿每一个孩子的世界都如绘本的世界般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东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吴放 《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 山东幼儿教育出版社。
3.牟群英《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教育科学出版2003年版。
2011级学前教育一班
1104014013 孙田圣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故事,大胆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图书中画面的理解。
2.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体验故事情节突然发生转变的趣味性,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3.感知故事中小猪如何使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 时,不害怕、不紧张、开动脑筋,想出对策。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图书中画面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
课件、绘本《我的幸运一天》、狐狸与小猪的图片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引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可有意思了,你们想听吗?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2.(出示狐狸图),瞧,这是谁?你们觉得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出示小猪图),这又是谁?你们觉得小猪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3.那小猪与狐狸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幸运一天》这个故事。
(二)、读封面,了解“幸运”的意思
1.看一个故事首先要学会看封面,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故事的作者是庆子〃凯萨兹,因为她写的是日语,我们看不懂,就由吴小红阿姨翻译成了中文。2.齐读题目,师:谁知道什么叫“幸运”?(幸运就是运气非常非常好,很难发生的好事情竟然发生了)
3.猜一猜:那我们来猜一猜,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
(三)、进入情境,感知狐狸幸运的一天
1.读扉页:故事发生在这座房子里,看看这是谁的家?
2.图1、2: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在他修爪子的时候,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嗨,小兔子!”有人在门外喊,“你在家吗?”兔子?狐狸想,如果这有什么兔子的话,我早就把他当午餐了。
3.这敲门的会是谁呀?(举手示意叫学生回答)小朋友们猜对了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4.狐狸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只小肥猪。哦!真的是小猪呀!当小猪看见开门的是狐狸,小猪是怎样的反应?这只害怕的小猪还会说些什么?刚才小朋友们说得真精彩!
那我们猜对了吗?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哎呀,我找错门了!”)指名读。师:看来这只小猪一点也不熟悉自己和朋友家的路线,竟然去了狐狸的家。5.饥饿的狐狸看见走错路、敲错门的小猪,高兴极了。“啊,没错。”狐狸喊着,“你找的正是地方!”
他一把夹住小猪,使劲把他拖了进来。
6.“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狐狸大声叫道,“什么时候午餐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故事读到这儿,你觉得这是谁的幸运一天?(狐狸)
(四)、阅读小猪和狐狸的斗智情节
1.可怜的小猪怎么了?他的表情是怎样的的? 小猪一边挣扎一边尖叫:(“放开我!让我走!”)生读
“对不起,小子。”狐狸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午餐呐,这是一顿烤猪肉—我的美味大餐!现在,就到烤锅里去吧!”
太危险了,你认为小猪会被吃掉吗?为什么? 2.小朋友,我们替小猪想想办法吧。(指名说)
小朋友们想的和小猪想的办法一样吗?我们来看看。(出示小猪说的话)
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瞧,狐狸在干什么?
(指名说)
原来小猪想出了什么办法?(板书:洗澡)3.小猪还会被吃掉吗?我们继续往下看,小猪被洗的干干净净的,它又会想什么办法啦?(指名猜一猜)
听听小猪是怎么说的?“狐狸先生,我是一只非常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喂饱我,让自己吃得更过瘾一点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确实小了点。”
小猪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板书:做午餐)。瞧,小猪在忙什么?指名说。
小猪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小猪还会不会被吃掉呢?我们来看看吧。
“狐狸先生,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恩,”狐狸自言自语道,“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啦!” 师:小猪又想出了什么办法?(按摩)狐狸在干什么?狐狸是怎么给小猪按摩的? 看看狐狸吧,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4.“狐狸先生,你在哪儿?” 师:狐狸到那儿去了? 5.图13:他怎么晕过去了? 小猪此时最想干什么?(逃回家)
(五)、完整阅读,感受小猪意外而幸运的结局。
1.看到这儿,你们认为这幸运的一天还属于狐狸吗?(不,小猪)
因为在这一天中小猪,它洗了个“多么舒服的澡!”它吃了顿“多么丰盛的午餐!它还享受到了“多么惬意的按摩!”所以,他情不自禁的大声叫起来,“这真是我最幸运的一天!”(幸运)
2.小朋友们,故事读到这儿,让我们想想看狐狸和小猪,你喜欢谁?为什么? 是呀!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和书中的这只小猪一样(生接说)
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想想办法,还要沉着、冷静这样才能克服困难、脱离危险!3.那么故事到这儿结束了吗?这个绘本最后还有这样一幅图,小猪它躺在椅子上,惬意地吃着饼干,手里还拿着一本书,猜猜它在看什么呀?桌子上放着什么?他为什么要画这张地图?
课外延伸,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1.这个故事有意思吗?还想听吗?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小猪变形记》,这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哦。想看的小朋友可以到我这里借过去看看。2.另外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假如你是这只小猪,你会怎样来救自己;第二,如果是你们遇到困难,你们将会怎么做?
3.今天的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老师真想说:今天也是我的幸运一天,因为我们班的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智慧才是战胜敌人的法宝。
五、教学板书设计:
我的幸运一天
洗澡
狐狸 做午餐 小猪
按摩
缺乏智慧,看似幸运,却是不幸的 拥有智慧,果敢镇定,获得幸运
六、教学反思:
素养是长久的育化,是需要在长期宽容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浸润”出来的。而“视觉”是儿童感知事物的最直接的方式,绘本以图为主,符合幼儿的感知认识和思维特点,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等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针对不同年龄幼儿,有效投放绘本读物
小班幼儿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有限。联想、推理水平较低。且有意注意的水平低下,观察的目的性较差。心理学认为,小班幼儿的集中注意时间最多为5~10分钟,因此他们不能长时间地保持静态的阅读。所以,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内容短小有趣,贴近生活,有悬念和猜想、有重复语言、重复情节、单一单幅的且内容熟悉的绘本图书。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在班上为幼儿投放《我上幼儿园》《好饿的毛毛虫》《抱抱》《鼠小弟系列》《3~4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绘本》等绘本。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这时期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慨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而《4~5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绘本》、《月亮,生日快乐》、《我不是胆小鬼》、《永远吃不饱的猫》都较为符合幼儿的现有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
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绘本故事是培养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基础。大班幼儿较中小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强的观察能力,他们能观察到画面上所有的细节,包括人物服饰的变化、表情动作变化、四周景物的变化等等。能较长时间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且能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适合《一颗超级顽固的牙》 《巴巴爸爸系列》《逃家小兔》《大脚丫跳芭蕾》等这类贴近幼儿生活、情节连贯有一定情感渲染的绘本故事。
二、创设良好阅读环境,营造浓郁阅读氛围
环境与幼儿始终共在,幼儿既以依赖于环境,也可以作用于环境。幼儿与环境的相处方式直接影响他成长的质量,创设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充分利用室内外环境,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玩具、活动区、重要的日常用具上都贴有相应的汉字,个人用品上有名字等,让幼儿感觉到文字无处不在地环绕在周围世界,初步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在班级创设温馨、美观的图书区域。投放分层书架,多层次的分别为幼儿提供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故事图书,以保证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要。书柜中摆放各种有趣的图文配对卡、故事小书、故事拼图等材料,供幼儿自由的选择,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对文字的敏感度。在图书区地面上铺上泡沫垫,打造图书小屋,放上几个小沙发,布置出温馨的场景。除了书外,还要有些其他材料,如纸、笔等各种文具来支持幼儿反映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生活,让他们自己学着书的上标记、符号、文字、绘画尝试自制小书,并展示分享。设立“修补图书区”投放剪刀、胶水等,提醒幼儿将损坏的图书进行修补,养成爱惜图书的好习惯。和幼儿共同讨论制定图书区的规则和要求,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在该区域。”以幼儿为本”提供一个趣味性、开放性、发展性的,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在绘本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绘本教学为了让每个幼儿了解绘本的内容,需要教师重复的讲述故事内容,同时解释每张图片的含义。但是而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声音、图像、光感的处理,把绘本的教学内容以动画的形式直观而深动地展示给幼儿,让绘本更具有可看性和可操作性,把绘本故事以静态化为动态,变抽象到形象,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自然、动态的学习情境,使得幼儿更加乐意并主动的参与到绘本的教学活动中来。并且通过完整的画面和情景的播放,使幼儿更能容易理解绘本内容。
2、教学活动与绘本故事的巧妙结合
面对一个优秀的绘本素材,教师敏感地从中挖掘了不同的教育价值,通过不同层面的解读和不同的价值取向,将其演绎成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徐卓娅老师设计的经典音乐游戏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利用绘本故事中狐狸和母鸡两个对比鲜明的角色,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故事情节,配上《忐忑》的音乐再适合不过了。而绘本也可以和美术活动进行结合,如用绘本《蚂蚁和西瓜》展开活动,以蚂蚁运西瓜为主线,层层递进,将撕贴、添画等表现形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蚂蚁的各种各样的动态,红与黑的色彩对比,简洁流畅的线条都给孩子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给孩子们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蚂蚁们用什么办法搬走西瓜?答案各不相同,因此,孩子们表现出的作品中,蚂蚁动态各不相同,搬运西瓜的方法各不相同。将孩子们的作品和绘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本作家和孩子们共同的书。还有一些具有科学探索性质的绘本故事如《小老鼠过河》。故事中的小老鼠为了摘美味的樱桃而独自摇椰壳船前往。但是樱桃越装越多,船却渐渐沉下去了。跳跳猴丢石头给小老鼠去一下子沉下去了;花斑猫丢外套给小老鼠,外套浮在水面但小老鼠爬上去,外套就沉下去了;咪咪兔扔积木给小老鼠,积木浮在书面,但小老鼠爬上积木,积木也沉下去了。最后,幸好皮皮狗踢了个皮球下去,小老鼠爬山皮球才得救。从这个过程中,多次提到了“沉”和“浮”让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会下沉;什么时候又能浮起来。故事生动有趣,却又蕴含着科学真理。通过童话故事和绘本上的画面让孩子们觉得科学其实在身边,从而让孩子爱上科学、迷上科学。
3、运用故事围裙、纸偶、手偶等教育资源,多感官全方面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故事围裙是一件绒布围兜,它用于幼儿复述故事时,同步粘贴展示一些表示重要角色和场景的纸偶。比如在绘本故事《贪吃的变色龙》中,教师边用故事围裙操作,边讲述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也可以为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提供便于故事理解的方式。也可以把纸偶给幼儿,邀请幼儿随着故事情节把相应的纸偶贴到围裙上并讲述。幼儿在操作纸偶和讲述故事过程中,调动了其手、口、眼等感官通道运动,以多感官刺激来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深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理解。
四、提升家长意识,加强亲子阅读
为了更好地开展绘本研究,我们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朋友配合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在班级QQ群、微信群中,让家长对绘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幼儿园园内网站中,定期向家长、幼儿和老师推荐一些经典的绘本书目,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阅读。
把绘本阅读与家长开放活动相结合。利用常规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将绘本阅读融入其中,进行家园阅读成果交流。组织家长观摩教师上绘本阅读教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孩子们积极活泼的表现让家长们又惊又喜,还使家长切身感受到绘本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请每个孩子带来了三本图书,并做好标签。利用餐前准备和离园前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彼此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并和家长共同讨论在家庭中进行亲子阅读的方法和注意点,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各种习惯。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组织“故事大王”评选活动,给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以及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请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提高。每班推选出班级“故事大王”参加园内故事大赛表演,促进家长用心地、深入细致地进行亲子阅读活动。
关键词:绘本阅读,分享行为,学前教育
分享是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 克服自我中心, 以关爱同伴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分享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 当他主动与别人分享本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份东西时, 当他主动提出对双方同样有利的建议, 并付诸行动时, 他常能赢得别人的好感, 从而为其进一步交往打下基础。而那些只习惯于自己享受, 在为自己谋求利益中不顾别人的人, 是很难与人相处共事的, 他会因此得不到同伴和群体的人认可, 也无法拥有美满的家庭生活, 更无法快乐的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提出,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 要让幼儿学会乐意与人交往, 学习互助, 合作与分享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 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 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 学会和睦相处。
目前, 幼儿园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是“家庭中心”。六位长辈对着一个孩子, 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 使得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明显减少, 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 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幼儿园里, 我们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 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等。面对这些现象, 家长们往往是为自己的孩子在争夺中获得胜利而洋洋自得, 却忽略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因此, 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势在必行。
绘本画面美丽, 故事生动, 具有和语言叙述同样的功能, 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绘本阅读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了解故事内容, 获得经验提升。
那么, 怎样利用绘本对大班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 使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 并能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 与他人分享物品、情感体验等, 养成分享的良好习惯呢?我根据开展的“利用绘本对大班幼儿进行分享行为培养”活动, 小结出如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一、挖掘分享类绘本, 萌发幼儿分享意识
有一类绘本, 是分享类绘本。这类绘本故事围绕“分享”来讲述故事, 是我们开展活动过程中不断挖掘出来的, 非常有效的分享内容。如《一个长上天的大苹果》《石头汤》《彩虹色的花》《全都是我的》《我是彩虹鱼》《学会分享的小松鼠》《快乐的森林舞会》《彼得的椅子》《亲亲我的小妹》《借你一把伞》等都是分享类绘本故事。我们可先让幼儿阅读这些故事, 然后引导幼儿了解分享的重要性, 懂得如何进行分享。
例如, 在绘本活动《我不给你》中, 幼儿在欣赏、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幼儿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一开始, 小狐狸不愿意和伙伴分享东西。对此, 幼儿都觉得小狐狸的做法是不对的, 并能够说出正确的做法。继续往下阅读后, 小狐狸渐渐愿意分享了。幼儿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动物角色, 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迁移了进去。又如, 故事《生日快乐捉迷藏》画面色彩丰富、饱满, 围绕小豹子过生日展开。在阅读的过程中, 幼儿都被故事情节所吸引, 甚至会猜测下一个去哪个小动物的家, 有没有请到好朋友。而故事结尾的转折更是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从故事中, 幼儿体验到了孤独和失落, 而最后, 又感受到了甜蜜与快乐。这种情感的转换很符合大班的幼儿, 利用故事让他们深刻体验到了情感。
二、阅读分享类绘本, 实践分享行为
教师可以利用一日活动时间,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绘本。如我们利用每周一次的故事分享活动请每位幼儿准备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绘本故事来讲给大家听。通过这样的活动, 幼儿在自己的演讲发展了语言表述能力, 并激发了内在的表现欲望。同时, 这也是一种分享行为的很好实现, 使幼儿在故事分享中懂得了好故事跟大家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在实践过程中, 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最后, 我们还评出了每月最佳演讲者来鼓励幼儿的分享行为。日常活动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来教育幼儿, 潜移默化地让幼儿自发进行分享的行为。
此外, 还有亲子阅读。众所周知,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可以借助路路通、班级论坛、博客、微信等多种途径, 让家长带孩子一起深入阅读绘本故事。同时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与家长及时沟通, 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 并与家长配合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帮助幼儿尽快形成良好的分享行为。
三、开展各种绘本阅读活动, 促进幼儿分享习惯的养成
第一, 榜样法。榜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幼儿又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 当看到他人的分享行为时, 幼儿会去模仿, 去学习。研究发现, 儿童早期的一些态度大多来自于对双亲的模仿, 随后形成的态度来自于对社会上各种人物的模仿。儿童不只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 如言谈、举止等, 也汲取榜样的内涵, 如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等。可见, 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要教会幼儿分享, 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成人在幼儿面前展示出相应的行为, 然后在幼儿表现出这种行为时给予强化。
第二, 亲子阅读。父母应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 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 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与此同时, 我们还可开展亲子活动, 把家长请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游戏, 并邀请两组家庭进行故事表演, 使幼儿从感情上认识什么是分享, 怎样与别人分享, 懂得只有和大家共同游戏, 共同分享快乐, 才是真正的快乐。而家长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分享”对幼儿的意义和价值, 与我们的教育达成了一致的态度。许多家长都鼓励孩子把自己喜欢的故事、事物一起分享给大家。家长观念的统一有利于孩子分享意识的培养。
第三, 班内开设“分享角”。有了分享角, 幼儿可以自由带玩具图书到幼儿园, 然后进行实际的分享活动, 在分享中实践分享。
第四, 每月一次开设“分享日”, 多多使用各种手段引导幼儿分享。分享日是集中分享的概念, 幼儿在分享日可以集中带一些食物、玩具来进行分享。
一、语言领域——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最佳途径
幼儿天性爱听故事,优美的故事情节总是很容易陶冶孩子的情操。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优美的童话、神话、及民间故事,不知令多少孩子陶醉、痴迷,甚至影响了孩子的终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故事来提高幼儿的听力和表达能力。幼儿在聚精会神听的过程中记住了故事中优美的句子、丰富的词汇,这对幼儿语言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讲述完故事,可以让幼儿背诵故事的对话、讲述故事情节、续编故事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学习口头语言时,语音是大难关,利用儿歌练习发音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语言区的活动“小鸡做客”中,让幼儿倾听了“鸡妈妈”、“鸭妈妈”的语言提示后,掌握了“j”、“ch”的发音,并练习“请小鸡吃虫子”、“请小鸭吃青菜”等等,幼儿发音准确,一些礼貌用语也随之形成。在语言区,幼儿还可以跟着录音机学习讲故事、朗诵儿歌、念绕口令等等。对于一些内向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先对着玩具轻轻诉说,辅以教师辅导,利用榜样的作用,正确示范和有目的的练习,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不正确的发音和克服语言障碍。
二、社会、自然领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语言来自生活,语言来自社会。除了在幼儿园发展语言能力之外,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大社会和大自然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创造条件带孩子接触自然界和社会环境,让孩子广泛地接触外界,增长见识,增加见闻,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我们就常带领幼儿参加社会主题实践活动,在每半月一个社会主题的活动中,“请”、“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也随之形成。如在“小商店”社会活动中,扮演售货员的幼儿为推销商品而招揽顾客:“快来看呀,我这里有又漂亮又好玩的玩具,快来买呀!”“哎,我这里有又香又甜的新鲜水果,快来买呀。”在交易中,售货员与顾客礼貌相待,如:“欢迎光临,请问您要买什么?”“我要买苹果,多少钱一斤?”“一元。”“欢迎您下次再来。”
大自然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教师可让孩子们充分接触大自然,引导幼儿在观察大自然的同时,鼓励幼儿讲述出来,再做形象具体的讲解。如,教师可经常组织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及各种游览活动,深入农村,深入大自然。回来之后,可以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或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话要说的?……”有的幼儿说:“我看见农村的景色真美丽,小溪的水很清。”有的幼儿马上补充说:“我还看见溪里有许多鱼儿在游来游去。”有的幼儿说:“我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鲜艳的花朵。”“花丛中还有许多蝴蝶和蜜蜂在飞来飞去呢!”……幼儿充分回忆讲述后,教师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幼儿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即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热爱大自然和美丽山河的感情。
三、美术领域——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天性爱游戏、爱画画、爱动手操作,教师应利用幼儿这一特点,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描绘见到的、想象到的画面,并让幼儿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如春季我们带幼儿去植物园春游,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小草、小蚂蚁,寻找春天的踪迹,回园后带幼儿在院里种树,种花。再让幼儿讲讲春游的过程,然后让幼儿画下见到的情景,比一比谁画的画面最美、最生动;比一比谁讲得最好、最流畅。再如幼儿绘画作品《收获的季节》中,有个小朋友的讲述是这样的:“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小鸟闻到了苹果的甜味儿,叽叽喳喳唱着歌飞来了,还叫来了它们的小伙伴。小朋友也来到了果园,帮助大人一起摘果子,心里真高兴呀!”孩子的语言表达连贯、流畅、完整,对作品的讲解也很到位。在贴贴、画画、讲讲、做做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音乐领域——陶冶情操,用语言表达音乐感受
音乐是陶冶幼儿情操的一门艺术。幼儿喜欢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乐曲,教师要多让幼儿欣赏优美的乐曲,并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幼儿感受音乐。如在音乐活动《小小芝麻官》中,我先让孩子欣赏一段乐曲,然后提问:“听到这段音乐后心里有什么感觉?”“音乐中像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段音乐和我们以前听的音乐有什么不同?”……通过提问和回答,深化了幼儿对此乐曲的理解和欣赏层面,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利用绘本发展幼儿语言】推荐阅读:
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12-15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工会工作的发展01-10
浅析利用外资在铁路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09-28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12-18
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06-06
幼儿园班级家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09-23
利用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07-21
科学利用教材06-15
企业档案利用制度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