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800字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生《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800字(推荐10篇)

初中生《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800字 篇1

个人对宗教信仰没有什么概念,自己揣度,可能人生太苦,需要一个心灵的寄托安慰,也就是现实生活中自己已难以找到自己,幸福,于是希望有一个想象中的主来帮助自己,这也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人是需要寄托的。只是一旦有了信仰,有了主,就会有一些愚昧无知的规矩,而信徒们却不加分辨一味接受,这样的.悲剧可想而知,璧儿不同意新月与楚老师的爱情就因为楚老师不是回回,多么愚昧可笑。再如,所谓的世俗规矩就像一副铁索永远戴在人们的身上,人们无法跳出生命的舞蹈,人们也没有勇气去抗争,去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个规矩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又害了多少人,规矩终究是过去人定的,而人们却不知调整,认为它们一定是正确的,多么可笑。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可能只适合他们那个时代,像任何东西一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是只供参考的,人们怎么能被它束缚呢?

读到新月与疾病的抗争,我很痛苦,因为我自己也抗争过,我多么希望她能好起来,和楚老师一起幸福快乐地生活,但这个美丽的生命还是凋谢了,我心中一阵惆怅,楚老师在她的坟前拉响了她最爱听的《梁祝》,人生得此一爱人,她也是幸福的吧。

初中生《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800字 篇2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远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提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整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整本书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荡气回肠。

读完这本书,我只能用“震撼”两个字形容自己的感触,也就难怪冰心称“这是一本奇书”,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难释手,书中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以及他们的下一辈韩新月,楚雁潮的爱情悲剧、牵扯着我的情思、不忍、同情,到最后却只能悲叹。我钦佩韩新月与楚雁潮的敢爱敢恨,追求自由,我喜欢他们的坦荡与执著,欣赏他们的才华,感叹他们的不幸。这样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梁君璧?还是梁冰玉?还是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许谁也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幸与不幸,毕竟时代是无法改变的。

记得刘白羽先生这样评价梁君璧:“也许因为我是北京人,我生长在曾经富极一时而终又凄凉零落的大家庭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我懂得梁君璧,她表面上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腔悲痛。”也许时代不同,也许是我们看问题的深度不同,也许是他有一般这样的经历,而我只是一个听故事的人,所以我是探不到梁君璧的那一腔悲痛的,我觉得她对梁冰玉的爱极恨极,很是不应该地用在了无辜的韩新月身上,拆散了她与朾雁潮这对苦命的情人,也断送了她本就不长的生命。我无法理解梁君璧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韩新月感到着凉。

从书中,再折射到现在,又会有多少这样以悲剧收场的爱情呢?还有多少人这追求灵魂自由的呢?

初中生《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800字 篇3

在读完《穆斯林的葬礼》以后,带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这本书中为我们展现这个家族中的几段爱情,或平淡、或短暂、或浓烈、或高尚。

这几段爱情贯穿了这个家族的三代人,爱情让这个家族的人员之间产生了无法说清的爱恨情仇,但维系这个家庭存在的似乎只有责任、名誉和对真主的信仰,但当书中主人公韩子奇生命的尽头来临,爱情、仇恨似乎慢慢变淡,取而代之的是他对自己一生功过的回忆,这时候穆斯林的信仰会让他平静,这时候家人会真心地希望亡人赎清人世间罪过、祝福亡人能够进入天园远离苦痛。

但这几段爱情却值得我们去回顾和认识,这其中夹杂的人性不同,产生的鲜明对比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书中最早为我们展现的是梁君璧和韩子奇之间的结合,他们的结合缘于家族的没落,缘于韩子奇和玉的缘分,也缘于穆斯林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友爱,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家族赖以生存的奇珍斋的梁君璧独自挑起养家的责任,在韩子奇回来重振家业时找到了依靠的肩膀,于是不奢望什么婚礼仪式便心甘情愿地与之结合,希望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洗刷父亲和梁家的屈辱,共同把日子过下去。

而梁子奇呢,因为想要报答师傅的养育之恩,报答师傅的传授技艺之恩,也为了满足自己对玉的痴迷,实现自己的事业抱负而接受了梁君璧的感情,希望与之重振奇珍斋,希望九泉之下的师傅能够安心。

这样的爱情更多的是兄妹情结,是合伙过日子,在之后的生活中,两人对对方的兴趣并不理解,感情逐渐疏远,但却不觉得苦恼,因为他们扮演的只是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角色,两人并没有深入的交流,只需要把日子好好地过下去。

在韩子奇离家十年后归来,梁君璧对其展现的体贴和温情只不过是尽到了为人妻的责任,因为她又有了主心骨,又有了依靠,只要丈夫能体谅他,给她温情,她也会回馈以十足的温柔。

但当她得知丈夫和自己的妹妹在国外结合,她便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从这以后她便和丈夫永远地疏离了,从这以后她只看重这个家的门面和名誉,只关心儿子的生活,也因如此,虽然对她妹妹还有一点儿姐妹情谊,她也完全被自己的“理智”,被《古兰经》的训示,被世俗的眼光拉了回来,必须要把妹妹赶走,让这件事泯灭,不让这件事影响自己的脸面和家庭的名誉。

而梁君璧儿子的婚姻也是由这位极其虔诚的穆斯林一手掌控的,在她的干涉之下,儿子韩天星与容桂芬之间短暂的爱情夭折,只因她觉得容桂芬的家庭背景配不上他们韩家,好不容易在感情上有所收获的天星在这一阻挠之下就与容桂芬断了联系,倔强的两个人都不肯拉下脸面去问问对方原因,都简单得认为对方因为看不起自己而不再和自己交往,于是两个人永远地错过了,就算天星最后得知真相,内心极其痛苦却没有去挽回、去解释,只因他已经和妹妹的同学陈淑彦结婚。

他永远地隐藏了这个秘密,虽然内心怨恨但也没有去和母亲争吵,似乎就此认命,也因为自己要承担作为人夫的责任,但他这不善表露内心情感的个性让妻子的感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他和妻子之间永远只有平淡的、基于日常生活的交流。

而妻子呢,原以为自己和新月的感情之深,和婆婆的亲密无间会让天星真正爱上她,能够给予她作为一个女人需要的爱情的滋润和甜蜜,但她却始终摸不透丈夫的心,只能尽到自己身为人妻的责任,为其生儿育女。所以她在见到楚雁潮对新月的深情以后对着新月的遗体说了一句:“你活得值啊!”这是对新月的羡慕,也是对自己感情生活的缺失所表达出来的无人知晓的遗憾与呐喊。

对于对自己感情犹犹豫豫、优柔寡断的韩子奇而言,在去英国之前从未真正爱过,而在梁君玉向他坦露心声之后,意识到自己对玉儿是有感情的,但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之前由于自己的婚姻和两人之间兄妹的身份而不去深入、不去涉及。但当战火把他和玉儿两人紧紧相连,两人相互依赖的时候,他又一次接受了玉儿的感情,也因此帮助玉儿走出了感情的桎梏。

而这段爱情对于受过高等教育但感情屡次受挫的梁冰玉而言是一棵救命稻草,帮助她重新勇敢地面对生活。

玉儿在燕大与杨琛短暂的爱情是年少的懵懂无知,是被他潇洒的外表所迷惑,最后因为发现了他卑劣的内心而深受欺骗,加上战火的蔓延和党派的斗争让她无心继续完成学业,在奇哥哥为保护藏品离开中国的时候偷偷地跟了出去,去了伦敦,去了牛津大学,也遇到一个愿意为他付出的男人-奥立佛。

奥立佛为她默默地无私奉献,关心爱护,在表白遭拒之后还继续一如既往待她,等待她接受他的爱情,但冰玉摆脱不了上一段感情的阴影怕再一次被欺骗而一直无法接受,也对奥立佛一直感到愧疚,但就在冰玉想要对奥立佛好一点,特意在圣诞前夕烧了几个中国菜等他回来吃的时候,奥立佛却被战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这让冰玉对他更加愧疚,对自己的感情更加疑惑,甚至导致她卧病在床,直到她向韩子奇伸出希望援助之手,直到韩子奇坚强的富有男子气概的臂膀温暖了她之后,她才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对于自己和姐姐的丈夫结合的事她虽然有过愧疚,但还是勇敢地面对了自己和韩子奇的爱情,她认为真爱是无可抵挡的,既然战争让他们两个走到了一起,既然姐姐和韩子奇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他们的结合就没有错。但在强烈的思乡、思家情怀引领下,他们两个在战争结束之后还是回到了博雅宅,她虽然害怕,但姐妹情让她勇敢地回到十年前的家,天真地以为战争会让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紧密。

但她错了,她和韩子奇的结合注定了姐妹之间永远的隔阂。姐姐的冷漠和仇恨,韩子奇的懦弱与动摇让她的爱熄灭了,她不愿为守护这份爱而遭受屈辱,也不愿为守护在女儿身边而任姐姐摆布,她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做任何人的附属品,于是她又一次逃离这个让她感受不到爱的家,不需要任何人的陪伴,勇敢面对自己选择的人生。

她的爱是勇敢的、有尊严的,不为任何俗世的偏见所累,但要求两人之间是坦诚的,没有任何欺骗的。而韩子奇的爱是被动的,他的事业永远排在爱情面前,他不能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自己的事业、名誉和责任。

与上面的爱情产生鲜明对比的是《穆斯林的葬礼》中最纯洁、最理想化的爱情,也就是梁冰玉的女儿韩新月和楚雁潮之间的爱情了。新月和冰玉一样聪颖,一样考上了北京大学,也同样认为爱情是不受任何人约束的,是自发的、天然的、无条件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当她和楚老师之间的爱情受到梁君璧“妈妈”强烈反对的时候,她很惊讶,很困惑,当母亲说出“我宁可看着你死了,也不可能叫你给我丢人现眼”的时候她脆弱的心脏又一次受到强烈的冲击,她一直以来困惑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为何那么疏远,不像照片上那么亲密无间,她一直以来和母亲小心相处、如履薄冰,但一直换不来母亲对她的爱。

她曾想以上学为由逃离这个家,逃离这个家中她所不知道的隔阂,但由于爸爸的一次受伤,让她陷入了病痛,让她无缘再进入大学,让她回到母亲的视线之中,让她继续经受着内心的煎熬与困惑。但她也由此得到了楚老师的爱,他们之间的爱是纯洁的,是美好的,是两人由于相同的事业爱好相互吸引、相互欣赏而引发的。

促使楚老师向新月表白的是新月的特殊病情,是新月的不久于人世。楚老师抛开老师与学生的芥蒂与偏见,勇敢地向韩新月表达了他的爱,他希望自己对她浓烈的爱和两人共同的事业追求能支撑她活下去,能鼓励她战胜病魔。

但他最终没能拯救新月,由于新月母亲的阻隔、由于周围的人的无意干扰、由于新月的复杂身世,新月在一再的刺激下不得不走向生命的结尾,没能等到见楚老师最后一面就不甘心地离开了人世,而楚雁潮无能为力,只能让自己的心随着新月而去,让自己的爱随着新月离开,自己在人世间只能依靠对两人都热爱着的那份事业的执着和自己对新月无尽的怀念继续走下去,他的爱是“不将就”的爱情,这份爱有如梁祝,一样的深沉、无私、动人心弦,也一样让人为之扼腕叹息。

这几段具有代表性的爱情似乎很平凡,真实得存在于生活之中,梁君壁和韩子奇之间以及韩天星和陈淑彦之间那平淡、注重责任感的夫妻感情,梁君玉和韩子奇间那在困难贫乏中生出的惺惺相惜、相互支撑的爱情,还有韩新月和楚雁潮之间那相互欣赏、爱慕而又能相互表达对对方强烈感情的不将就的爱情。

我们都熟悉这几类爱情,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份对自己想象中爱情的期待,我们对爱情的看法也会因人而异,因此很难去评断哪一种爱情更加高尚、更加值得去追寻。但是有些东西是明确的,那就是爱情是没有任何目的的,爱情不是施舍、怜悯或是其他任何一种感情,爱情也没有理由让任何人卑微地活着。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要勇敢、无私地去给予、去奉献,也希望你爱的人也同样能够爱你,愿意为你付出,那么这份爱情就值得你们珍惜直到老去。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 篇4

粗略匆匆看完这本书,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大概的模式,但再欣赏的时候,感触更多了。我惊叹于回族女作家霍达的笔法,让人沉醉在这样的意境中,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与主人公的亲密接触,让他们为之开心,为之哭泣。当我把他们一个个送离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也承受着他们生死的痛苦。默默的,含着眼泪,对那些以独特的方式逝去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回族,我知道的很少,只知道回族爱干净,不吃猪肉。男人头上戴小白帽,女人戴黑纱,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礼》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这部50多万字的小说中,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富的容量和深刻的内涵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中国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

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生命真谛的困惑与追求,梁一清、韩、梁君璧、梁、褚延超等一系列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被塑造出来,表现出奇特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清新流畅,简洁朴实;用细腻的笔触探索人心,读后感留下深刻的思考,让我们看到更多关于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优秀 篇5

书里的文字,就像一件件华美的羽衣,不仅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还经得起细细的推敲。它给我一种远离人间,像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清新脱俗,华丽精致,既不庸俗,也不拖拉。这才是我一直想要阅读的作品啊!

书里的主人公韩子奇痴迷于玉,促使了他与梁君璧的婚姻,但是那是逆境中的自然结合,没有爱情。但是在海外流浪十年之久让他与梁冰玉惺惺相惜,产生感情,最终生得一女,新月。而她,又是另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了。她始终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和自己相爱的人阴阳相隔,只有一首《梁祝》永永远远的陪着楚雁潮,陪着他寂寞的心……

这是一个悲剧,却充满着力量。也许是我还小,对于这本书的真正含义我理解得并不透彻,但是我无法否认对它的喜爱,它所表达的情感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它的身上有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它的身上烙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成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用了四天的休息时间将它看完,才发觉自己已深深陷入了霍达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那个似真似幻,欲语泪先流的世界,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神圣。直至现在,那婉转千回的故事仍似历历在目,只要脑中一想起它,各种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便会蜂拥而至,要思考好久才能回味过来,心中早已不复平静。

指尖磨砂着精致的封面,我的嘴角却勾起了笑容,经典便是经典,只可永远在心中珍藏。

初中生《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800字 篇6

当然,作为茅盾文学奖的“经典”,豆瓣8。2的高分作品,开头还是好看的~双线叙事在出版年代还是新颖的~宗教和玉文化更是大大的加分点~(当然也是本书的特色)没得说,四星好评~

但是!这剧情咋越往后越狗血了呢…禁恋出轨治不好…这跟宗教和玉器有啥关系?放到别的角色和背景也成立吧…减分!至于好评如潮的文笔…实在是不敢恭维…作者的文学素养也还能看吧(虽然个人感觉作者有点强行秀还秀得很尴尬:梁祝鲁迅拜伦莎士比亚等挨个给楚韩爱情打了一遍酱油,本质上相当鸡肋)…但人物刻画真的是过于单薄了…对白和描写甚至有些琼瑶上身,本来应该很感人的生离死别爱恨纠葛看得实在是尴尬,减分!最后还有一些常识性错误不可原谅,给我一种碰瓷名校借个布景的感觉(新月秀竹从湖心岛回宿舍是怎么无视近在咫尺的德才均备等楼一路到博雅塔还迷路了的…整天在湖边溜达的表示很迷…而楚老师天天在北大和同仁医院之间走来走去可不可行也不好说…但作者请你解释一下牛津大学是怎么搬到伦敦去的好嘛)减分!

初中生《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800字 篇7

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一场美的悲剧,催人泪下!作者倾心描写的这一出美的情景,震撼人心!

读罢此书,我顿觉自己的语言是那么贫乏,竟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我此刻的感受。书中的悲剧,令人震撼、感动、遗憾、悲痛……而造成这一场场灾难的根本原因,是那两个残酷的字眼 战争。

细细分析书中的每场悲剧,其中总会有战争的原因,而战争,也将这一场场悲剧从头到尾串联了起来。

因为战争,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外国人的身影,于是就有了沙蒙·亨特找蒲绥昌订制郑和宝船,从而蒲绥昌找到奇珍斋,最终导致了梁亦清在水凳上的惨死。一场家庭悲剧的序幕便因失去了顶梁柱而就此拉开。

因为战争,导致海嫂(姑妈)的丈夫与儿子失踪,使这个家庭悲剧中又多了两个角色。

因为战争,梁冰玉的初恋被迫失败,因为她的男友出卖了同胞,从而使她对爱情失去信心,于是在异国他乡毫无原因地拒绝了另一个青年奥利佛,间接导致了亨特夫妇的意外丧子,同时又更加重了梁冰玉的孤独感,让她更加依赖于她的奇哥哥。于是,便有了全书最主要悲剧人物新月的诞生。而话说回来,梁冰玉与韩子奇离家出走、远赴他乡的原因,还是那两个字 战争!

新月在灾难中“有罪”地降生,使更多的灾难降临这个家庭,让新月从小就在这种气氛中成长;家庭的不和,亲生母亲的出走,父亲的痛苦,爱情的失败,姑妈的死,乃至新月自身的死都是因此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而楚雁潮的命运,又何尝与战争无关?他的工作晋升不顺,正是由于他那因战争而“身世不明”的父亲!

再回到奇珍斋。因为战争,奇珍斋关门倒闭,产生了一系列悲剧,甚至牵扯到了另一个家庭侯家,导致了老侯的死与两家的怨恨,为韩子奇死前那一幕“红卫兵抄家”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了冲掉之前的那些晦气,韩子奇拿出自己随身漂泊万里的珍品中的一件大办儿子的喜事,结果没想到又一次见到了那块玉,导致了他的摔伤与女儿心脏病的突发,由之而来的又是一系列的悲剧!

如此多的悲剧同时降临在一个家庭,不能不让人觉得这是作者的安排,但这一幕幕悲剧,却又如此真实,令人无法不相信!

战争!悲剧!

战争创造了悲剧,悲剧来源于战争!

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

是战争,创造了这些悲剧!是战争,改变了这个家庭!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 篇8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再鼓起足够的勇气再次翻开它,这本书好像比以前沉重了,我的心也从此变了重量,因为里面又多装了一个故事,一段有关玉与月的人生。

梁冰玉最后还是回来了,带着满怀的悲怆。谁又知道,依旧生活在五间倒座里的,他早已认不出来的家人给她呈现的过往会叫她如何的揪心。她老了,该属于她的已经不再属于她了。

年轻,可爱,单纯而且善良的新月,这个生日只比我早一天的女孩,我为她留了最多的眼泪。她的身世,她所经历的无法言说的委屈,她的一病不起,她那弥足珍贵却不能再续的爱情,她短暂的生命和她应该得到却没能得到、已经得到却有失去的所有一切。我不只一次的像她哥哥天星一样悲叹???这孩子,太苦了,太苦了???但她也是幸福的,有那么多爱她的人??视她如命的爸爸,用真心疼她的姑妈,哥哥,朋友,同学,深情并痛苦地给她爱情的楚老师,还有后来把博雅宅堵得水泄不通的前来送葬的穆斯林。

我生日那天也有新月,但我没有想过,它曾那样凄美过。

霍达这篇用血泪著成的巨作,给了我太多的思考了:关于神圣的信仰和恪守的礼数,关于财富和生命,关于得与失,关于漂泊与乡情,关于等待与背叛,关于面对与逃避,关于隐瞒和真相,关于时代与命运??还有最让我敏感的,是关于真正的爱情。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奥立佛至死还紧拥的像红玛瑙一样的玫瑰,是玉儿和韩子奇在异国纷纭战火中的结合,是天星在知道真相以后为容姑娘淋的那场大雨,是楚雁潮送给新月的巴西木和只属于他们的提琴曲《梁祝》???和那个充满悲剧的时代相比,真爱是那么的珍贵、美好,美得让人忘掉理智,不顾阻挠,跨越生命和宗教伦理的界限,却又美得让人肝肠寸断。

初中生《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800字 篇9

不用去查作者的生平便能猜出,她必然是女性,穆斯林,北京人,且是玉器业内人士。

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有很成功的。但此书一看便是。。。。

在这部小说里,穆斯林只是画布背景,换幅别的也没什么区别。

苏曼殊至少还曾写过“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书中的玉器行也类似。

核心情节都与信仰或行业无关。

突然而起的昏厥、受伤、疾病、死亡,都表明了作者情节构造的无力。

男女主人公的恋爱是源自象牙塔里的校园生活,什么翻译鲁迅更是标准的中学生文青情怀。与回民家庭、经商家庭、玉器行家庭背景无关。

决定全小说的重要情节转折,都是世俗人情而已。

韩子奇与冰儿相好,首先是大房不能容得丈夫出轨,再次是丈夫与自己亲妹相好更添刺激,最后才是“再说了,古兰经也说了不可同娶姐妹二人”。

韩子奇感到的为难与愧疚,首先是无法与发妻交代,然后是为了那安逸的世俗生活,又转投发妻怀抱,任由冰儿出走。如果真感愧对真主,一开始为何无愧疚?临终写到愧对真主,愧不愧又怎么样呢,反正就是死了而已,与剧情无关。穆斯林不是可以取四个老婆吗?但是要对四个老婆平等相待。这怎么没写呢?对冰儿有愧吗?有愧又怎样,隔了那么多年才想去打听一下下落,信被天星烧了,烧了也就烧了。

男女主人公的恋爱被阻,是源于母亲的强势控制欲,觉得师生之恋有伤风化,教门相隔正好是个拉来用的现成借口而已。作者啊,你这样写有辱信仰啊?

女主出殡,男主去“试坑”,其实现场除了哥嫂,别人都不知道男主是汉人。作者自己放弃了信仰冲突的情节。

看看伟大的小说,《复活》、《巴黎圣母院》,信仰是怎样地改变人的生命,改变人的命运?

初中生《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800字 篇10

穆斯林是一个拥有神圣信仰的名族,此文更是塑造了一批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人物,也许这是他们信仰的一种代表吧。

韩子奇作为一个在行路中留下的弟子,面对残败不堪的梁家,自己带着梁家人的误解来到了对头家学商,学成归日独自撑起了梁家的重担,其重情重义之情,可见一斑。这许就是一种信仰吧。

同时,韩子奇不舍其玉,未保其爱好,远走伦敦,这大概是他们对自己另一种信仰的坚持吧。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伟大动力。

梁君璧是作为一个旧思想的女性出现的,她如母,给了妹妹一份温情的保护,让他可以去毫无顾忌的接受新的教育,让她可以保持一份纯粹去看世界;她坚定,给了师哥(丈夫)一份坚实的后盾,让他可以放手去追梦;她固执,她执拗也分开了妹妹和丈夫,却也是无奈,在这一场爱恨纠缠中,早已分不清谁对谁错。不知道在古兰经中,如何来解释这样的事情。

梁冰玉似乎要幸运的多,她早早躲在了姐姐姐夫的庇佑之下,家庭的重担在她生涯里似乎并没有留下多少阴影,所以她才会在面对姐姐时后,大喊出,她要自由的爱这样的话,同时也为保持这份纯粹而决然离去。

韩新月有着父亲温情的庇护,但是敏感如她早早感受到了大姨对她的冷情,于是她努力成为姣姣者,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想要挣脱束缚,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但是不幸一如她,在人生还没起航时就被病魔折断了双翼,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家,一段短暂却又刻骨铭心的爱情给了她生命晚年的光彩。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方话片时。曾经的拥有早已让心不再孤单。

韩楚潮面对命运的不公,努力如旧。面对爱情的短暂,他一生相守。

刘妈作为一个苦命人,面对韩家的收留,为韩家操劳一生。

哥哥韩天星面对小姨的女儿,尽心维护,给了新月为哥哥全部的爱。

上一篇:库存商品盘点制度下一篇:三讲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