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作文题目亮起来(共9篇)
《写作训练——让题目亮起来》教案
【考纲要求】
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2.“题好一半文”。
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有为之一震的感觉。
4.从立意上看,要“求真求细”“量体裁衣”,力求让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精神。【知识点】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美的文题使人耳目一新,使读者一见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考点分析】
有人形象地把作文题目比作人的眼睛,的确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一双眼睛脉脉含情,顾盼生辉,人就显得清新脱俗,精神俊秀。作文亦是如此,阅卷老师打开试卷,首先进入他视野的就是你的作文题,如果此时有一个亮丽的文题,一定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心中一动,这必定有利于你的作文得分。在近年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占有很大比重,拟题的意义更显得重要。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算是好的题目呢?准:一定要紧扣全文的中心,与全文的内容合拍,绝不能与文意不符。简:简洁,有力,突出自己的诉求点,将自己的想法凸显出来。独:拟题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拟出特色,拟出新意,如此才能抓住阅卷者的心。【知识梳理】 2009精彩文题举例
1.《上帝的宠儿——东施新传》(2009山东临沂 话题“走出自我小天地”)2.《妈妈,我走了——一粒种子的告白》(2009山东临沂 话题“走出自我小天地”)3.《让梦飞翔》(2009山东临沂 话题“走出自我小天地”)
4.《我和彩蝶一起飞舞》(2009广东阳江“我和 一起 ”)5.《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2009广东阳江“我和 一起 ”)6.《雨天,我想起了„„》(2009四川眉山 话题“风雨”)7.《心中的风景》(2009四川眉山 话题“风雨”)8.《读你,大地之子》(四川成都 以“读”为话题)9.《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四川成都 以“读”为话题)
10.《梦醒时分迎朝阳》(2009年天津市 以“致甜甜同学的一封信”为副标题)11.《我想要去流浪》(2009年天津市 以“致甜甜同学的一封信”为副标题)12.《一步,一步,再一步》(2009湖南常德 以“目标•过程•结果”为话题)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13.《锅碗瓢盆交响曲》(2009福建漳州 以“劳动”为话题)14.《大象PK蚂蚁》(2009广西南宁 以“力量”为话题)15.《你看你看天使的脸》(2009河南 以“对自己负责”为话题)16.《我不是丑的代名词》(2009山东滨州 以“关爱”为话题)【典例详解】
例1:2009贵州遵义中考 题目:我读懂了
我读懂了夜的心跳
晓风残月,带出了夜的光华,带不走夜的韵味; 云环影绕,带走了夜的无垠,带不走风的耳语; 月影婆娑,带走了夜的温柔,带不走夜的心跳。夜的心跳是动人的。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地与天相连的地方,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痕,我想,那是夜的影,这时傍晚了。
各家各户上灯了,不久又都灭了,便只剩下了夜空,显得广阔没有边际,七颗八颗的星星零散地落在夜空中,点缀着这薄薄的纱巾般似的空,我便沉浸在这神秘而美丽的夜里。
不久,便午夜了,外头响起了一声声刺耳的声音,彻底打破了夜的宁静,给诗意的夜空套上了一层不该属于它的喧嚣,不知是什么声音“唰,唰,唰……”就这样打破了我对夜遐想的梦。
自此以后,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同一方向响起这样让人心里发恼的声音,我开始讨厌这样的声音,因为它扰乱了夜的心绪。
我不再喜欢聆听夜语,很早的时候,在这个声音还未响起,我便睡下了,可是…… 这几天,开始中考了,妈妈跑来对我说:“你到我那铺去睡吧!晚上那边加班施工,不然会打扰你”,“啊!施工?”我总算弄明白每天夜里怪异的声音怎么来的了,妈妈还告诉我,因为怕下雨耽误工程,所以他们白天作到夜里还继续干!
原来如此!为了不误工期,为了买房的人可以早点看到他们的房屋,那么一群朴实的农民工就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峥峥铁骨在夜里依然没放下该挑的担子,他们的钢铁一般的胳膊就这样有钢筋混凝土里承担着该承担的,他们满怀着家人的期盼,又满怀着对儿女的期盼,在黑夜里用汗水演译着劳动最深刻的含义。
今夜,星光依旧,只有月的周围不在那么光华,一切美好的东西和赞赏的眼光不一定都要投给高高在上的。午夜时分,“唰!唰!唰……”声音依旧响起,融入了夜,平稳而动听,哦!这便是夜的心跳,城市的心跳。
清风吹动起远处的草,月稳没了光耀,星光灿烂,城市的那边,夜空下,有一群农民工,正摸索着。
人世间,必有夜空,夜里,必有动人的心跳……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夜的心跳,我读懂了,很动人…… 点评:
所谓“题好一半文”,本文最大的成功是填题,“我读懂了夜的心跳”,既切合题意,又使得文题十一盎然,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阅读趣味。其次,本文选材新颖,描写细腻: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城市夜景,讴歌劳动者,在充满诗意的城市夜景中巧妙地表现热烈的劳动场面,富有时代气息。例2:
2009广东阳江中考 题目:我和 一起 我和彩蝶一起飞舞
岁月既是如此无情!让我鼓动双翅,用平凡谱写生命的绝唱!
——题记
希望
想来应是春日,青草如春辉般向天边蔓延开去。那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独自苏醒。
啊!我的眼前一片黑暗。是什么?把我的身躯牢牢禁锢?寂寞像一首无情的歌,无孔不入,直击我幼小的心灵,此刻,万籁俱静。
然而,一想到破茁时那壮丽的状态,我便不再埋怨。是的,我是一只蝶,我坚信自己有一双绚丽多彩的翅膀,可以穿花越林,可以在辽阔天际刻上我永恒的舞姿!
我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风啊,来得更猛一些吧,让我用优美的舞蹈为世界呈上一片光辉!”我的心早已热血奔腾!
落寞
清晨,东方刚刚破晓,一束亮光砸在我稚嫩的身躯上,让我激动不已。是的,告别了黑夜,我迎来了黎明,我坚信,那是一个无限美好的清晨。
于是,我踏着温暖的阳光,以我婀娜的身影穿越在薄雾初散的花丛中,得意地享受着自然的恩赐,直到一朵紫茉莉鄙夷地说:“哎,怎么是只蛾?”
“什么?!我是一只蛾?”我揉开惺忪的睡眼,那足以令人窒息的丑陋的翅膀在阳光下是那样可怜!于是,我疯了!
飞舞
我无力地落在一根枯枝上,呆呆地望着这不属于我的花丛,看着那些骄贵的彩蝶风一样地狂欢,我的心中充满了哀伤。
突然,似乎是偶然,一片枯黄的落叶掉在我身旁,它说:“孩子,不要羡慕别人的光辉,你不也有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吗?”啊!是的,我也有一双劲翅,我不也渴望飞舞吗?于是,我避过所有鄙视的目光,鼓动双翅,尽力向那烈日飞去,我要与彩蝶一起飞翔!
谁说晦暗的日子里没有歌唱?纵然无力面对现实的凄美,我也要用平凡去谱写生命的绝唱!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点评:
文章的标题《我和彩蝶在一起》,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拟题,给人一种美感。本文突出表现了一颗不甘于平凡,渴望“飞翔”的心,给人以启示。感情真挚,用自己真挚的心写文章,用自己真实的情写文章,突出“我”内心深处的渴求,感情在心理活动变化过程的铺叙描写中自然流露。全文构思严谨,以小标题,领起文段内容,使行文条理清楚,结尾一段不仅深化文章主题,而且题记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文章语言优美,也体现出作者一定的语言功底。【方法指津】
一、用修辞,文采飞扬
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我们在拟题时,可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对比、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拟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与文采,使题目生动形象,贴切鲜明,使文章锦上添花。
1. 比喻拟题:如《快乐存折》、《网络是把双刃剑》、《走进那张“牛皮癣”》、《生如夏花》、《勒着青藤成长》、《承诺,连缀成美丽的水晶珠链》、《我找回了春天》、《生命的色彩》、《守卫精神的火种》等。
2. 拟人拟题:如《对鹰妈妈的访谈录》、《听,蜗牛不再哭泣》、《标点家会》、《门锁的承诺》、《我与苦难的亲密接触》、《走进老鼠的幸福生活》、《给心情放假》等。3. 对偶拟题:《选择倾听 放飞生命》、《坐着读书 站着做人》、《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拥有美德 奉献爱心》、《保持好奇 发展兴趣》、《直面挫折 化解痛苦》、《听人之言 走己之路》等。
4. 反问(设问)拟题:如《你懂承诺吗?小布什》、《我们丢了什么?》、《全球化了的中国在哪里?》、《谁说不相容?》、《小人物?大人物?》、《中国人,你为什么要远渡重洋?》、《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等。
5. 对比拟题:如《当京剧碰到摇滚》、《王熙凤遇上辛吉斯》、《我说“小”与 “大”》、《平凡vs伟大》等。
6. 反复拟题:如《“位置”多多 “价值”多多》、《勇敢奔跑 勇敢超越》、《我自信 我美丽》、《烛之泪 心之泪》、《感谢挫折 感谢伤口》、《懂你,懂你》等。
以上所列,是考场作文中的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它们或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生动形象;或能烘托气氛,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效果;或是表意凝炼,意韵丰富,琅琅上口,抒情酣畅等等。另外,还可运用回环、顶真、双关、夸张、反语等手法来拟题。总之,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拟出的这些题目,就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灵动鲜活,又像一块块磁石,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让他们大快朵颐。
二、巧引化,妙趣横生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对大家熟悉和喜爱的作品、歌曲、古诗句以及名言俗语广告词等适当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显得典雅大方,新颖别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且能产生独特的魅力,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1. 直接引用:(原版引进法)
(1)引用诗文: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为有源头活水来》、《淡妆浓抹总相宜》、《梦里花落知多少》等。
(2)引用歌名(词):如《生如夏花》、《掀起你的盖头来》、《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今夜星光灿烂》、《风雨之后是彩虹》、《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等。
(3)引用警句广告词:《道是无情却有情》、《距离产生美感》、《遗人玫瑰,手有余香》、《细节决定成败》、《风雨之后是彩虹》、《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心飞翔》等。(4)引用名作名篇名:如《第一次亲密接触》、《孝心无价》、《红与黑》、《我这一辈子》、《痛并快乐着》等。2. 仿造化用:(旧瓶新酒法)
(1)化用诗文名句:如《弦断有我听》、《上帝也困惑》、《国在山河破》、《痛并快乐地体验》、《爱心·童心·我所欲》等。
(2)化用歌词(歌名):如《屈原——你的心情我最懂》、《青春的雨一直下》、《栀子花开的季节》、《不要问我特长有多少,我会告诉你很多》、《对面的老师看过来》、《2005年的第一场模考》等。
(3)化用俗语熟语:如《习惯左右命运》、《宽容是金》、《酒香也怕巷子深》、《玫瑰的余香》、《承诺是金》、《吃苦是福》等。
(4)化用名作名句:《追忆似水流年》、《落叶流浪记》。
(5)化用电视剧名:如《将战“痘”进行到底》、《追忆似水流年》、《落叶流浪记》、《你不重要》等。
【精题演练】
一、2009福建厦门中考 题目:“水”为话题
流出生命的精彩
瞬息间,水从我指缝中滑过,略带着眷恋与倾诉,那么贴近,那么真切……
我好奇,我对这透明、晶莹的精灵充满了遐想。于是,我追随着它的流向,开始了对水的追求。
一
我静静地展开书卷,吟诵着,感叹着。流水犹如那不可名状的豪情,流入了我的心扉。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是的,当我踏入屈原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时,我是震撼的,我眼前的一片滔滔流水在奔腾。这位伟人高昂着头,坦然地面对奔腾的江水,将自己高超的志节与流水融为一体,向东奔流。他并没有消逝,是流水,拥抱了他的热情;也正是流水,接纳了他的谏诤。
从那一刻起,我对流水充满了敬佩,一种对历史长河中的豪情的折服。
水在汹涌,在奔流,流动着激情与生命的活力……
二
书的倩影也印在了我的心间,流水激荡着我对自然的追求。于是,我踏入了自然,去寻求与流水浑为一体的万物精髓。
我登上了高山,在山石之间的细微处找到了它——它是欢快的:小溪丝毫不为自己的微小而自卑,它勇敢地向前,因为前方有它的理想。“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在流水击动山石的轻快声中,我听到了生命的活力。
我随着流水走去,总会发现那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也在流水的滋润中微笑。而流水总会亲切地淌过,温情地抚摩它们的脑袋。
所有生灵在流水的协调间,有了生命的贴近……
三
流水伴着我回到了生活,生活在流水的荡漾中更加焕发出光泽。
我时常微笑着看流水无私地淌入桶中,开始了它的使命。它无怨无悔地洗去世俗中的污秽与疲惫,洗去了喧哗与忙碌,只留得人们对明亮居室的赞美与感叹。它默默地流着,很平凡,甚至总在我不经意间就化为蒸汽,悄然而逝。
在一次次的探寻中,我悟出了无私与平凡的身影。我对水所做过的一切有了更新的认识。或许,原本平凡无私的生命也与流水一样善良,在不经意间流出幸福与温馨吧。
流水淌过了我的心田,令我神清气爽。我学会了奉献,也学会了感悟生命……
每个生命都如流水,绵长地流淌着。我们应该让它流出精彩,流出价值。
又一阵流水,淌过了生命最需滋润的深处。点评:
本文采用小片断的形式,从三个不同角度落笔,赋予流水深刻的内涵。全篇抒情意味浓烈,处处洋溢着“激情与生命的活力”。从书卷中,“流出了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自然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文章形似散而中心鲜明,体现了作者知识面之广和对生活的感悟之深。结尾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命如流水”巧妙地点题“应该让它流出精彩,流出价值”,使得这篇文章的立意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拟人手法的恰当使用,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更让文章熠熠生辉。描写细腻传神,展示出小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读罢此文,给人以文尽而意长之感,堪称考场佳作。
二、2009贵州遵义中考 题目:我读懂了
我读懂了亲情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原来,在不经意间,很多事情就不了了之。
——题记 小时候,会怨你
你与我的见面,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向听到你说最多的话总是你必须得走了,下次再来见我。不会在意,或许是还年幼无知,又或者是习以为常。记得小时候的某一天,在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讽刺着问:“你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来接你呢?”那之后,会想你,情不自禁地。于是,你来看我再说着那句话时,哭着抱着你,质问你为什么不来接我?你松开了我的手,说你忙。还是走了。那一次,哭得很伤心,可是孩子吧,哭过也就什么都记不起来。
日子就这样过着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懂事些,会怪你
那时,和别的孩子一样,在母亲的身边长大,却又发觉,并不是想象中一样幸福。自从和你生活后就知道你有胆结石。也一直没当作什么,因为从来都不知道那到底有多疼。终于,你住进了那个消毒水处处有的地方。手术后,你平躺在病床上,与我说话,眼泪仿佛快要流下来,可是我强忍着不哭,问你疼不疼,而你虚弱着依旧回答我,“你说呢?”我说那一定很疼吧。出院后,你一直说我身体怎样怎样差,可是自己却比我还严重,有时,会责怪你说:“好好保重身体吧,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来照顾你这个宝贝女儿呢!”
而现在,会爱你
现在,终于读懂了亲情是有爱的地方,而且满满的都是爱。如果没有你,我将会是多么可怜可悲的孩子。所以决定,好好爱你,像你爱我一样不容易却又必须好好爱着。暖暖阳光懒懒爬进窗,恍然你又在身旁,笑容像星星一样明亮。有你,真好。
妈妈,其实,你知道吗?我一直都想亲口对你说:“你要我其实也不容易吧。但是你也并不问代价。我也一直想亲口感谢你,是你一直在给我力量,不惧怕,不胆怯”。
妈妈,其实我很爱你但从来没有认真说过。
做妈妈最开心的事,在妈妈开心时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点评:
“读”亲情,选取三个时段,记叙和母亲在一起的生活画面,从“怨”到“怪”再到“爱”,“终于读懂了亲情是有爱的地方,而且满满的都是爱。”情感变化的过程叙说得自然、亲切、感人。
【2010年考题预测】
以“相逢在 ”为题写一篇作文。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思路导引:如果你准备描写一种美好的情感,可以用“相逢在故乡的桃林”“相逢在花丛中”“相逢在柳荫下”“相逢在红叶满山时”之类有诗意的景物作文题目,写作中可多写一些情景交融的句子来抒发心中的情感;也可以用凝重的笔墨写出你的忧思,如“相逢在车站”的外出打工的朋友,“相逢在故乡”的被儿女赶出家门的老人,“相逢在网吧”的辍学的同学等。
一、精心锤炼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词语是语言的构件。因此, 积累、运用词汇是写好文章最基本的功夫。有时, 一个词语的改变, 可以使句子的蕴味发生变化, 读者的感受也可能会更加真切。因此, 学生在作文时, 应学会在丰富的语言中精心挑选, 反复推敲, 特别是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选择, 恰当运用能够准确地表情达意, 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学生的一篇文章《公交车上》, 则写了一位老奶奶对孙子的溺爱———一次在公交车上, 人非常多, 凑合着能站住脚。在我的身边站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 手里提着一大包吃的东西。随着车子的颠簸, 她有好几次都险些跌倒, 而她旁边的座位上却做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翘着二郎腿, 听着MP4, 一副悠然自在的神态, 丝毫没有把座位让给老奶奶的意思, 并怡然自得地在老奶奶的手里的包中拿东西吃得津津有味。在这一段作文中, 写小男孩通过“翘”、“听”、“悠然自在”等词语的运用, 把他的那种神态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与老奶奶几次险些被摔倒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能突出溺爱之深。
二、恰当运用修辞
妙用修辞, 语言才鲜活, 才有个性, 才有生命力。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学生们经常使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例如, 学生在《笑对人生》的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微笑是什么?微笑是那草丛间盛开的花蕾, 微笑是争吵过后的宽容, 微笑就是自信的基石。”学生通过这组排比和比喻, 点出了微笑在人生中的作用。这种作文的开头就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妙引名言佳句
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许多名家之作, 初步领悟了一些诗词的风格魅力。写作时如果能够巧妙地引用古典、现代诗词名句, 能够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文化品位和美感。这样, 文章就更富有表现力。如学生在《幸福是什么》中写到:“幸福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悠闲,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这些句子不仅诠释了幸福的含义, 还展示了学生的阅读广度, 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
学生在《岁月如歌》中这样写道:“‘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悄然逝去。校园里相聚的日子、数不清多少欢乐犹如昨日发生般清晰可见。分别在即, 在我心里不免涌起缕缕惆怅。”
四、认真刻画细节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看似信手拈来的闲笔或赘笔, 似乎无关紧要, 可有可无, 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 不能随意取代。细节描写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神态下笔, 也可以从典型环境的典型场景下笔。
在一次以“墙”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 我班的一位女生写她如何与继父之间消除了心灵的那堵墙, 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以前, 我和继父关系不太好, 我们之间总有一道看不见的墙。中考前夕, 我给爸爸上坟回来, 一进屋, 看见继父正在给我收拾东西, 床上放着新买来的2B铅笔、4B橡皮、圆珠笔和几个本, 还买来了我急需的垫板, 他对我说:“我把你的这些书和资料都归类了, 等中考时带着方便。买来的这些文具也不知道你有用不?”此时, 我真正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于是, 我第一次小声地叫了他一声:“爸!”他先是吃了一惊, 愣了一下, 然后抬起头来看了看我, 应了声:“哎!”我看见他的眼圈红红的, 嘴唇有些颤抖……我真正接受了他。作文中通过这个细节, 写出她如何与继父消除了隔阂, 真情实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之, 语言精美、鲜活灵动, 就会给文章增添无穷魅力。在学生的作文中, 提升语言的表现力, 打造作文的语言美, 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只要肯下功夫, 精心去锤炼推敲, 一定会写出有个性的美妙华章。
摘要:学生在作文这种创造实践中, 需要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这就要扮靓作文的语言。精心锤炼语言、恰当运用修辞、灵活选择句式、妙引名言佳句和认真刻画细节不愧是扮靓作文的语言的好方法。
【关键词】灰色学生;教师关注;生物教学
一般而言,大多数老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处于“两端”的学生身上,这样就导致处于中间层的学生缺少必要的关注,让他们变成了班级中毫不起眼的“灰色学生”。这些学生难道真的是灰色的吗?事实并非如此。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着很多教师所不了解的亮点。据笔者观察,在班级中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非常专注自己的学习,这就导致他们往往兴趣点较少,知识面较窄,对于集体的关心也明显不足。而“灰色学生”则不太一样,他们不会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学习上,而且可能会有各种家长和教师认为是“不务正业”的爱好,恰恰是这些爱好使得他们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并且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关心同学和集体。他们之所以在班级中表现得碌碌无为,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他们缺少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从态度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给予这些“灰色学生”更多的关注。进入高中以后,生物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个时候学生很容易出现分化,教师及时加强对“灰色学生”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师要给“灰色学生”更多情感上的关注。进入青春期以后,学生在心理上会变得更加成熟和敏感,每个学生都渴望被他人尤其是来自教师的关注和肯定。笔者以前在每次考试结束以后都会找一些学生来谈心,其中有那些成绩很好,但此次考试发挥不太理想的学生,也有一些成绩出现明显下滑的学生,还有一些考得特差的学生,但却很少找那些成绩上下浮动不大又很安静的学生来谈心,每次给这些学生写评语的时候,都是“成绩稳定,仍需努力”之类的话。事实上,笔者对这些学生的了解很少,反思下来,其实这是对此类学生的忽略和不公平。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学生之所以总是表现得平平无奇,与缺少教师的鼓励和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这类学生一般基础都较好,如果教师在平时再给予一些情感上的关注,他们很容易进步。而教师如果忽略了,有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出现下滑现象。因此,现在我已转变观念,努力在心理上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再在平日多抽些时间与“灰色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发扬他们的优点,效果显著。
其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针对“灰色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分层教学理念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常规的分层教学往往都是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分别是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而笔者认为这三个层次中都有一些性格外向,表现突出的“亮色学生”和性格内向,处于背景状态的“灰色学生”。所以我又再针对此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如我班有个不善言语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她在大多数学习的时候都表现得十分优异,完全可以划入优等生行列,但偏偏就有那么几个章节,该生却掌握得很差,尤其是涉及到遗传规律的部分,更是感到异常吃力。而这种学生一般不会主动与同学交流更不会向老师请教,所以我在遗传规律的复习中会再制定针对她的计划:如适合她的问题提问,关注她学这部分知识的反应,请哪些这部分知识学得好的学生主动帮助她等。这样,有计划的实施后,该生这部分知识进步显著。更可喜的是,她还逐渐会去帮助他人学习其他章节的知识了。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掌握每个学生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想办法帮他们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他们更上一层楼。
最后,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灰色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总是喜欢提问那些成绩很好或者表现较为活跃的学生,偶尔教师也会提问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目的是为了提醒该类学生认真听课,不要在下面开小差,而对于中规中矩听课记笔记,又不愿意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却很少提问到。试想一下,坐在课堂下面看似很安静的学生,他们真的没有表达的欲望吗?他们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吗?恐怕事实并不是如此。作为教师,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多给这些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例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分组实验的机会,在以往我都会让一些成绩优异,表达能力强或者成绩较差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如今,为了让“灰色学生”也有机会展现自己,我在分配实验任务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向那些成绩平平,且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那里倾斜,几次实践下来,笔者发现,这些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操作规范,程序严谨,表现越来越好。再如我们有个原来生物整体成绩较差,不太自信,沉默寡言的学生,他的遗传系谱图的知识却学得特好,我多次让其他学生向他请教,鼓励他讲给其他学生听,他看到自己的小成功后又去努力学习生物其他部分的知识,成绩进步较大。这就是教师关注,同学互助所产生的好的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灰色学生”并不应当是灰色的,在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学习的闪光点,因此我们一定要给予“灰色学生”更多的关注,让他们能够真正的闪闪发光。
【参考文献】
[1]张云.关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灰色学生”[J].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9期.
[2]章剑和.关注“灰色学生”[J].教育文汇,2002年03期.
[3]李芳.多关注“灰色学生”[J].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11期.
青中中学 项晓红
教学目标:
学习通过运用充满活力的词语、多样的修辞手法和灵活的句式使语言亮丽的方法。
教学设想:
1.通过对学生习作的修改使学生领悟使语言亮丽的方法
2.学中使用的示例和修改材料来源于学生习作
3.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直观教学,扩大课堂容量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祖国的语言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大山的威武,有高原的粗犷,有江南的温柔,有水乡的秀雅。祖国的语言是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可浇灌祖祖辈辈不息的生机;祖国的语言是一片永不休止的音符,可谱出的动人乐章!如何使我们的作文不再苍白无力,而是鲜活灵动,富有感染力呢?首先应该进行语言训练 。
二.习作修改:
要求:请针对习作进行语言上的修改
提示:
“亮丽”语言的基本特征:1、具体可感 2、鲜明生动 3、富有情韵
三. 修改展示:
四. 小结:
小结一:合理选用形象的文字
要用新鲜的词语替换陈词滥调;
要用具有修饰性的词语;
词语使用要符合人物身份以及环境特点。
练习:
用“亮”词填空:
歌声委婉宁静,似溪流缓缓地( )干枯的心田。
它就这样反复地唱着,歌声( )在屋子里,( )着我的心灵,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修改语段中表现力不强的词语:
我戴上崭新的暖和的手套上学去了。这时,太阳升起来了,把耀眼的阳光照射在手套上,发出无穷无尽的金光,这金光象征着那金子般伟大的母爱!
小结二
巧妙应用多种修辞手法
“一篇记叙文中,能有几个甚至一个精彩恰当的比喻就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甚而至于使文章通篇显示出夺目的光彩。
1、精妙比喻可入诗
示例:
幸福是一只淘气的小鸟,当你苦苦地寻觅或守望她时,殊不知她就悄悄栖落在你肩头,只是由于你的左顾右盼而忽视了她的存在。(比喻)
练习:
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对语句进行仿写:
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热情是 ;
热情是 ;
热情是 。
2、借得佳句成华章
示例:
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静谧,我追寻祥和…
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幽闲,我喜欢(“清水出芙蓉”的那般)清纯,我心仪(“人迹板桥霜”的那片)静谧,我追寻(“低头弄莲子”的那股)祥和…
练习:
她千姿百态 ,或含苞欲放,或敞怀盛开,或玉洁冰清,或粉妆脱俗。是啊,夏荷不仅有“ ”的美好姿态,更有“
” 的高洁品性。
3、排比铺陈增气势
示例:
总有一天,我要再次背行囊,和你一起出发,看没有看过的山,走没有走过的水,挥霍没有挥霍完的青春,完成永远无法完成的纪念。
练习
根据下列句子的格式、修辞和境界,填入合适的语句:
悬崖上的树,风来摇过,雷来轰过, , ;紫岚抚过,彩虹拥过, , 。你泰然自若,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
提示:
修辞手法多种多样,但是无论使用那种修辞手法,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在写作时,要根据文章情感和主题的需要去灵活选择修辞手法。
习作片段修改
运用修辞对下列语段进行修改:
原来她为了不让旁边飞驰而过的自行车撞,才猛力推了我一把。我顿时傻了,一着急就不知所措了,当他想安慰我时,我已经泪流满面。
小结三
灵活使用多变的句式
汉语语式千变万化,要学会灵活使用。或分或合,或添或减,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
1、扩展语句增内涵
在主干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富有内涵的修饰成分,使句子的意义变得具体而生动。
示例:
早晨,阳光照着我的卧室,小鸟在树上鸣叫。
早晨,明媚的阳光柔柔的照着我的卧室,轻盈的小鸟在树上婉转的鸣叫。
2、短句使用去冗繁
短句,特别是四字格的语言形式有一种流动感,和谐优美,节奏分明。
示例:
河水清澈见底,缓缓流动;两岸绿柳成荫,倒映水中;水面一群鸭子,逆流而上;远处一只鱼船,停泊岸边。
练习
我喜欢静幽,总斜倚着树干,思索友人的深情。
我喜欢(红彤彤的枫叶旋在风里的)静幽,总(在晚霞中)斜倚着树干,(挟一片枫叶遮住眼睛,)思索友人的(脉脉)深情。
练习:
对下列语段短句或“四字格”短语进行修改:
我们班会说话的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总是声手舞足蹈、声嘶力竭地和别人争论;第二种人总爱挤成一窝地随口神侃,谈古论今;第三种人爱用联珠妙语专门和别人搞笑。
修改后:
我们班会说话的有三种人: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声嘶力竭,据理力争,这是第一种;几人一窝,天南海北,谈古论今,随口神侃,这是第二种;故作愚笨,实则聪颖,妙语联珠,专门搞笑,这是第三种。
五、总结
“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笔下文采飞扬,必须广采博学增加语言积累:向生活学习,向美文学习,多做课外摘抄,多记诵诗词歌赋。
六、教学赠言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用于考试作文,该是“言之无文,难得高分。” 那些语言平淡,索然寡味,瘦得难看,像个“瘪三”的文章,理所当然的被打入低档。看那些考场佳作,总是文采飞扬,摇曳多姿,人见人爱。
亲爱的同学们,让你那饱含感情的笔,流淌出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亮丽语言来。
l
掌握文字的格式化,包括字体、字号、字形、颜色的设置。
教学任务:
设置文字的格式。
教学重点;
设置字体、字号及颜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利用“写字板”,还可以改变输入文字的字体、大小、形状、和颜色,使得你的文章更加美观。
二、写字板中的“美工室”――格式栏
写字板中的“美工室”――格式栏,包括字体、字号、字形、颜色的设置工具。
三、修饰文字
在美化文字时,我们把将要修饰的内容定义在“块”里面,然后选择相应的操作。
1、选择文字的字体和大小
在“写字板”中,一个汉字可以有不同的字体和字号供选择。
例1:将文章中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设置成如下的字体;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 | | |
黑体 楷体 宋体 隶书
①将告诉定义成“块”,在字体栏中选择黑体。
②将我们定义成“块”,在字体栏中选择楷体。
③将一个定义成“块”,在字体栏中选择宋体。
④将好消息定义成“块”,在字体栏中选择隶书。
例2:将文章中的小灵通设置成下面的大小:小 灵 通
| | |
10 1624
①将小定义成“块”,在字号栏中选择10号字。
②将灵定义成“块”,在字号栏中选择16号字。
③将通定义成“块”,在字号栏中选择24号字。
2、变换文章中字的形状
为了使文字更富于变化,写字板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字形:粗体、斜体、下划线。
例3:将欢迎你加入“电脑学校”设置成下面的字形:
欢迎你加入“电脑学校”
| | |
加粗倾斜 下划线
①将欢迎你定义成“块”,在字形栏中选择B。
②将加入定义成“块”,在字形栏中选择I。
③将“电脑学校”定义成“块”,在字形栏中选择U。
3、给价钱的文章“披上”彩色的“服装”
利用“写字板”,可以为文字添上各种美丽的颜色,使文章更加漂亮。
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以前虽然学习过一些内容,但现在头脑中基本是空白,没剩多少。而在学校工作中一直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这次参加齐齐哈尔市教育在线培训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听专家认真细致的讲座,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比较深刻地了解,有了许多的收获。使我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观看五节录相课使我知道了如何上好一节心理健康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我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有了更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三种课型: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心理健康班会课、心理健康学科渗透课。《让我们的眼睛亮起来》是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这节课目标明确,符合实际,内容科学,贴近生活,全员参与,气氛和谐,活动之间衔接自然,学生广泛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在这节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刘老师用:“同学们你还认识我吗?”这样一句普通的问话开始了这一节课的教学,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用:“刘老师和孙老师一样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到了学习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设计的活动以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出现,充分激发了学生广泛参与,认真思考,积极回答,师生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如:让学生观察投影出示的扑克牌图片,让学生说观察到了什么,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抢着发言。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扑克牌存在的一些小问题,进一步引起了学生观察的兴趣,最终得出了“观察要有目的”的结论。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出示的几组图形,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了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抓特点、找规律等观察方法。随后刘老师又让学生通过看、闻、尝、摸等方法观察辨别几种物品,学生不仅学到了观察方法,又亲身体验到了观察的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刘老师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主体,熟练运用讨论分析、情境体验、游戏活动等方法,活动生动活泼,衔接自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能吸引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高考书面表达第五档 (21~25分) 的具体要求如下:/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所有内容要点/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 但为尽力使用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可见, 要想写出一篇高分的英语作文, 除了完成作文所要求的内容要点之外, 我们还要做到用词贴切、丰富;避免通篇文章句式单一, 尽可能地使用多样化的句子结构, 如复合句、特殊句型等高档句式;并有效地使用衔接词, 使文章流畅。这样的作文阅卷老师读了以后, 会感到眼前一亮, 得分自然会很高。句子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 它决定着一篇文章的档次及得分的高低。本文主要从句式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从而使作文中的句子多样, 文章显得高档。
一、使用较复杂的句式——复合句
高考评分标准第五档提倡学生使用较复杂的结构, 并且对由此产生的错误予以忽视, 极少扣分。若恰当使用各类从句, 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 会使文章显得丰富多彩, 熠熠生辉。体会下面的句子:
Thirdly, they should introduce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history to foreigners so that they may know China better, and never say or do anything that harms the image of our motherland. (2006江苏)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alls on students to exercise for an hour every day, in the hope that they will have good health to work fifty years and enjoy the whole life. (2007江苏)
上述范文中若全部使用简单句, 文章读起来繁琐而低档。复合句即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应用以后, 使文章中的句子结构多样化, 文章内容紧凑, 提升了文章的档次, 增加了文章的亮点。
二、巧用特殊句式
在作文中巧妙地使用特殊句式, 如倒装句、强调句及一些固定句型, 既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 又显示了考生扎实的语言功底。比如, 在2008年广东书面表达中, 有这样一句“射击在19世纪末才发展成为一项体育运动”, 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表达:
1. Shooting developed into a sport only in the late19th century. (简单句)
2. Not until the late 19th century did shooting develop into a sport. (倒装句)
三、运用高档而简洁的结构
1. 用非谓语动词替代句中的谓语。
如果在作文中千篇一律都是简单句或复合句, 文章读起来单调, 有记流水账的感觉。适当的时候, 用非谓语动词替代句子, 文章会更简洁, 重点突出。比如:“射击最初只是生存工具, 19世纪末才发展成为一项体育运动。” (2008广东) 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表达:
(1) Shooting was originally a means of survival and developed into a sport only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2) Shooting, originated as a means of survival, developed into a sport only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第一个句子能够清晰地表达意思, 但句子显得直白平淡。第二个句子中使用了非谓语动词, 使句子高档而有美感, 意义更加连贯。欣赏2008江西作文范文中的一个句子:
Having learned my trouble, my uncle advised me to talk with my parents frankly, presenting my real thought.
此句如果不用非谓语动词, 就需要用两三个简单句才能表达出完整的含义, 给人的感觉句子繁琐, 内容不紧凑。
2. 用with复合结构替代句子。
“With+宾语+宾补”结构常作伴随状语, 可增强句子的生动性, 使句子结构简洁明了。试比较:
I couldn't fall asleep because the baby was crying. (普通)
I couldn't fall asleep with the baby crying. (高级、简洁)
在近几年热点话题作文中也常常出现with复合结构。如:
With more and more tourists pouring into the city, traffic jams appear.
With the forest resources overused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dly destroyed, the climate there is getting less suitable for us to live in.
这些含有with复合结构的句子经典、简洁而高档, 并且所涉及的话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该让学生摘抄下来, 常背诵, 并且尝试着模仿使用。
总之, 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真正想让高考英语作文的句子亮起来,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写出好句子, 鼓励学生使用多样化的句式表达。教师必要时给学生输入一些好句子, 学生多模仿、多积累、多背诵高档句式及经典范文, 经过日积月累, 必能厚积而薄发。要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摘要:针对高中生在书面表达中常出现句式单一、呆板, 汉式英语严重, 而导致文章低档, 得分不高的情况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垂税晚睡前的“晚餐”
皮肤在得不到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会出现营养(水分、养分)的过度流失,在晚餐时多补充一些台维生素C或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利于皮肤恢复弹性和光泽。
晚餐包括:
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动物肉皮”,大量的水果中都富含维生素C,或者口服1—2片维生素C片。
晚餐应杜绝:
辛辣食品,防止皮肤中的水分过度蒸发。敏感性皮肤应尽量少食海鲜。酒精类饮料对皮肤的养分吸收和保有大打折扣,因而尽量少用。
二、给足克沛的水分
在熬夜时,应该注重让室内空气保持通畅并有一定的湿度。如果无法改变身处的环境质量(如酒吧、饭店、工厂生产线等),就更要在护理上稍微用心了——使用含有充足水分和养分的乳液,易于皮肤吸收。
三、“晚睡”却不“晚洗”
一般而言,皮肤的作息时间是在晚上10:00-11:00 点之间进入晚间保养状态。这样,皮肤在下一个阶段虽然不能正常进入睡眠,却也能正常得到养分与水分的补充。
四、喧嚣中的“镇静”
由于睡眠的缺失,喝浓茶或咖啡、酒类等维持兴奋是晚睡人习惯采用的方法。这样却容易出现黑眼圈、眼袋、皮肤晦暗无光等。
五、熬夜人士护胃有法
经常熬夜的人,中医称之为阴虚火旺之人此类人也常有肠胃毛病,可通过食疗改善达到护胃目的。
六、熬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熬夜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很累,但是无论多累,中间最好不要上床休息,就像机器一样,突然开突然关的,对身体非常不好,一定要等事情忙完再休息。
2、若困乏的时候事情还没有忙完,则可喝咖啡或茶水等有一定的刺激性的饮品来提神,但要注意应热饮,浓度不要太高,以免伤胃。
3、熬夜时,大脑需氧量会增大,应时时做深呼吸。
4、事情忙完后一定要收心,即使不睡觉,也要坐在椅子上收心。
七、熬夜后的补救措施
1、睡前或起床后利用五至十分钟敷一下脸(可使用保湿面膜),来补充缺水的肌肤。
2、起床后洗脸时利用冷、热交替刺激脸部血液循环。
3、涂抹保养品时,先按摩脸部五分钟;
4、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枸杞茶,有补气养身之效。
5、做个简易柔软操,活动一下筋骨,让精神旺起来。
6、早飯一定要吃饱,但是不能吃凉的食物。
关键词:灰色地带;中等生发展;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74-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1]。在小学英语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虽想为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但由于班级学生数较多,且学生的性格、认知方式、成长经验有种种差异,存在着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很难将精力完全平均分配。教师关注的往往是班级中的学优生或是后进生,而约占班级总数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学生,常常处在“被遗忘”的“灰色地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等生,平时不怎么调皮,成绩虽然不是那么好,似乎也“不需要教师太过操心”。
中等生,是班级中位于中间灰色地带的群体。冯雅静等人这样定义中等生:是由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价值取向、个性情感、意志和学习状况等原因而形成的,“在单位教育教学群体中处于中间状态的群体”[2]。他们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往往偏离自我。
一、“灰色地带”形成的原因
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在课堂上,师生间沟通交流的活动频率较高。但调查显示,由于受到班级学生数等因素的影响,在新授环节中,教师更愿意与学优生进行互动,在巩固环节中,教师盯着的则是学困生,长此以往,中等生就走进了被教师“遗忘”的灰色地带。具体分析有以下三个方面。
“分数至上”的桎梏。当下,“应试教育”的压力压在英语教师的身上,分数成了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唯一准绳。為了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学校推行“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提优补差,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优生和学困生身上。因为好学生既可以应对各类英语竞赛,还是未来升入名校的苗子。而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则是提高班级均分,应对教学质量考核的保证。中等生,成绩大都平平,自然就很难吸引英语教师的关注。
教学方法的束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一块黑板一支笔”已被电脑取代。但是,教育技术的进步并不代表教学方法的进步,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把教学内容转移到PPT上,依旧照本宣科,不能因材施教。学生之间接受能力是有差距的,比如记忆强的学生并非在语法理解上就一样优秀。面向全体学生统一要求的作业,一部分学生因为接受、理解能力的差异,会产生“漏洞”,而教师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补缺”,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学生变成成绩平平的“中等生”。
评价方式的单一。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3]。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局限于思维定势,评价方式单一,着重评价的仅仅是英语的表达及考试成绩。其实中等生也各有特长,有的虽然语法使用上有些瑕疵,但发音流利;有的虽然成绩一般,但会唱好听的英语歌曲。单一的评价忽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逐步走向平庸。
二、关注中等生的现实意义
“抓两头,忘了中间”,英语教师遗忘了中等生,这对于提高班级整体成绩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为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在英语课堂上,必须有效的促进中等生的转化。
从数量上看,中等生占了班级群体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可以说,抓住了中等生,就是抓住了班级的大多数学生。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强调教育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因为中等生成绩平平,就不重视甚至忽视。
从学习问题上看,英语课堂反映出中等生的问题更具有典型性。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基础知识欠缺,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学困生更明显的是基础知识或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中等生体现出的才是英语学习中出了问题,或许是某一个语法点没有理解透彻,或许是一个单词读音把握不准。这些问题往往比学困生的问题更简单,更易于补救。问题是缺少教师在教学中的及时引导。
从学习方式上看,中等生的学习基础、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为属于同一层次,群体推进的效果比较好。因为相互差距不大,中等生更不愿意被相同情况的同学甩下去,也更容易追上稍优秀的同学,因为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成绩、能力、学习方式相近的同伴相互比较,相互追赶,就很容易促进他们的内驱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
从身心发展看,中等生的问题更具隐蔽性。学优生的积极主动,状况易于掌握;学困生的问题基本上也都被老师掌握;内敛的中等生长期被老师忽视,他们的问题往往更加隐蔽而不被察觉。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问题,中等生不去向师长求援,可能产生难以预期的大问题。因此,中等生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三、促进中等生发展的策略
国外曾把班级中的中等生称作“灰色学生”,因为他们既没有超凡脱俗的成绩,又没有耀眼夺目的天分,甚至还缺乏犯错误的勇气。因为老师的忽视,他们长期处于游离与尴尬的状态,关爱的缺失使中等生的积极性不断下降。所以如何才能有效促进中等生的发展,让“灰色地带”真正亮起来,成了当务之急。
(一)优化评价,提供展示平台
“应试”的压力让一部分的教师趋向于功利性,对分数的过分关注是中等生被忽视的一大主要原因。成绩一般的中等生因为长期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认同感,缺乏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当改变以分数为主导的评价方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阶段的英语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当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中等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分组,避免学优生独霸话语权,让中等生也有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参与表演、完成任务等,教师对中等生及时给予表扬,建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活動是学生英语发展的阶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让中等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并在活动中及时对中等生才华的肯定,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健康的发展。 如开展“我是英语科代表”值日活动,让班上学生轮流做英语科代表,包括部分胆怯的、内向的中等生,帮助他们建立与教师和同学沟通的桥梁。 又如改变奖励机制,在班里设立多种奖项:最佳语音奖、最佳组长、每周英语之星、勤奋努力之星、学习进步奖等,以便从不同的维度来评价学生,提高中等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突出指导,提高英语水平
促进中等生的发展,教师应有更细致的教学管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关心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等生。我们可以从日常做起,如作业面批,定期谈心,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重视因材施教。教师首要的是了解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中会出现的问题,有的学生基础扎实,但阅读能力欠缺;有的学生口语流利,但单词拼写总会出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关注孩子特点,设计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比如单词教学时,多提问基础不扎实的学生,阅读教学时则对不擅长阅读的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等。
及时查漏补缺。对中等生进行方法的指导:遇到不会的知识点,理解后立刻记忆,时常复习,对容易错的题目、不熟练的知识点准备一个专属的错题本。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对中等学生个别辅导,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互帮互学。
合理安排时间。追求高效率,就要抓住课堂的40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应关注中等生,加大提问的频率,保证他们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作业量不宜过多,以巩固课堂所学为主,教师经常面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三)心理引导,拉近师生距离
英语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特别是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英语学习上,中等生往往满足于现状,潜意识里有自卑,又有焦虑。种种的矛盾和压力,形成中等生的心理负担。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分析各种原因,减少他们的焦虑心理。可以利用“最近发展区”理念,在班级中为他们设立一个容易追得上的目标,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引导中等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如,运用赏识教育理念,一句赞扬的话、一个鼓励的动作、一个及时的肯定,都可以调动这些胆怯、不善于表达、但内心同样渴望被关注的中等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捕捉中等生每一个闪光点,让中等生明白自己也能成功。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面向每一位学生,给予中等生更多的关注,更细致的指导、更富激励性的评价,这是引导中等生走出“灰色地带”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8.
[2]冯雅静.行走在教育遗忘的边缘——对学校中等生现象的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14(22):50-52.
责任编辑:徐瑞泰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te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MA Yuan
(Pukou District Puchang Primary School, Nanjing 210031, China)
Abstract: Intermediate students, also known as “gray-belt” group, account for about one third or half of the whole class, who are lacking in the intense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 in the state of dissociation and awkwardness. For want of energy, teachers tend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students who are the best or the worst in learning, ignoring the intermediate students in the grey belt. To effectively facilitate the whole class, especially the intermediate students, teachers may start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ed assessments, highlighting guidance and mental channeling.
【如何让作文题目亮起来】推荐阅读:
如何让简历亮起来05-29
太原亮起来了作文02-12
作文如何让语言生动06-07
如何让考场作文出彩02-04
作文如何写好题目11-18
如何让作文做到构思巧妙02-10
作文如何取个好题目10-20
话题作文如何自拟题目01-04
如何让小学生轻松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