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写要求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书编写要求(精选7篇)

图书编写要求 篇1

图书的编号、编号要求及易错字

1.指南序列按以下排:(第一篇)第一章 第一节

一、(必须按序列换行)

(一)(必须按序列换行)1.(必须按序列换行)(1)1)(序列可不换行)①(序列可不换行)(a)a)(序列可不换行)2.符号及易混淆忽略字:

⑴“>”(书名号)改成 “>”(拼音:大于)⑵“<”(书名号)改成 “<”(拼音:小于)

⑶注意“u”和“μ”的区别的区别并按内容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⑷注意1和l(小写英文字母L)的区别并按内容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⑸注意0和O(大写英文字母o)的区别并按内容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

⑹注意“x”(英文字母)和“×”(拼音:乘以)的区别并按内容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⑺注意“:”(比值号即英文分号)和“:”(冒号)的区别,文字后面一律为冒号数字间的比值用比值号。(注:比值号居中,冒号偏左)

⑻如:“葡萄糖-半乳糖”、“表10-2”、“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中间用短的“-” ⑼“1-2日、30—50ml”等改成“1~(拼音:波浪号)2日、30~(拼音:波浪号)50ml” ⑽注意删除文字中不必要的空格。

⑾注意“人”和“入”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⑿注意“是”和“足”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⒀注意“面”和“而”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⒁注意“井”和“并”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⒂注意“rn”和“m”的区别并按正确的表达方式改正。

3.症、征、证的用法:并发症;体征、综合征;适应证、禁忌证。4.章节后面的作者注意删除。

5.指南中已经删除的章节,如其他章节有引用,应删除表明引用的字眼,如:请参照XX。

图书的基本格式

1.扉页

包括:书名(含副书名),卷(册)序号,作者姓名,著作方式(著、编著、编、主编等),出版社社名,出版地。2.版权页

内容简介,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图书制作责任者,版权记录,版本记录,定价,出版社申明。3.内容简介

一般按照内容分成两段:(1)简要介绍本书的内容和特点,一般300字以内;(2)读者对象。4.序

一般是请对书中内容十分了解的本专业专家、知名人士等,由他们作为第一读者对本书的内容、意义、写作水平、作者背景等作全面评价。5.前言

主要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本书的特点、本书的编写分工及致谢等。字数最好在1000左右。6.目录

一般只标出三级标题, 序号与文字间空一格,页码统一用5号宋体,右顶格对齐。一级标题(章,BT1):黑体,5号,顶格; 二级标题(节,BT2):宋体,5号,缩2格; 三级标题(目,BT3):宋体,小5号,缩4格。

7.正文 除特殊声明外均用5号宋体。标题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与文字间空一格。

一级(BT1,如第1章■■■■):另面起,黑体,3号,上空2行,居中,占3行; 二级(BT2,如1.1 ■■■■):居中,宋体,4号,占3行; 三级(BT3,如1.1.1■■■■):顶格,黑体,5号,占2行; 四级(BT4,如1.1.1.1 ■■■■):缩2格,楷体,5号,占2行。

更小的分类按级别大小分别用

1、(1)、①等作为序号,缩2格,序号与文字间空半格。8.插图

(1)插图一般应紧排在“见图×.×”(不宜用“见下图”、“见左图”等字样)的文字后面,遵循“图跟文走、先文后图、图文紧靠”的原则。图不宜离文字太远,更不能跨节。

(2)插图按章编号,章号与顺序号间用脚点“.”,如第一章第一图的编号为图1.1,其余类推。图题由图号和图题文组成,图号和图题文之间空一格,如“图12.7 气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图题为小5宋居中。图例和图文都采用6号宋体。图注用6号宋体,以图的中轴线居中。(脚点“.”也可换成“-”)9.表格

(1)表格一般应紧排在“见表×.×”(不宜用“见下表”等字样)之后,不跨节,同插图。(脚点“.”也可换成“-”)

(2)表格按章编号,同插图。表序和表题文居中放于表格正上方,采用小5黑居中。表序和标题文之间空一格。表文、表注用六号宋体。表注引出符号一般用“*”排在被注释文字的右上角。表注的体例标注为6号宋体首行缩一格,回行齐肩(与“*”后的第一个字对齐)。

(3)表格一般左右不加边线,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栏目名称与单位间用“/”分开,如“t/min”。当栏中数字包括范围号、正负号时,应以这些符号对齐。优先顺序为:范围号→正负号→小数点。10.脚注

一般采用脚注编码符号为:①、②、③„„,并且每页重新编码。脚注编号以上角的形式排在引出脚注的文字后;脚注注文放在当前页的底部,6号宋体顶格起,回行齐肩。11.公式、方程式 公式、方程式居中排放,并统一按章编序号,如“(1-1)”,序号置于所在行右端对齐;其前上行文字“为”、“得”等字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符号说明格式:(1)接排式;若为单项,用“式中,t为时间,单位为min。”,若为多项则表示为“式中,t为时间;m为质量。”。(2)分列式,如“式中,t——时间;V——速度;S——距离。”公式中字母的字体有严格规定,务必规范,具体规定请参考技术规范中的英文字体及角标。12.附录

另面排,标题3黑,上空2行,居中,占3行;附录文遵从正文格式,文5号,表6号。

图书的技术规范

1.名词名称

(1)科技名词术语请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http://)公布的名词使用。

(2)机构名称请用全称,不要使用简名或别名。

(3)对于未经专业规定的名词,可以自拟或采用比较合理的暂行名词,但全稿要统一。2.量与单位

(1)标准物理量与单位

原则上,书稿应全部采用法定物理量及单位(参见国务院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避免采用ppm等废弃单位。如果因行业需要,不得不采用非法定单位,应加脚注说明,并注出其与法定单位的换算关系。

常见不规范表述形式示例

错误表示方法 202g 10~20% 10kg~15kg 1.5/min 3~5 3℃~5℃

234cm/234cm3 3/s

正确表示方法 20g2g,(202)g 10%~20% 10~15kg 1.5 min-1 3~5 3~5℃

2cm3cm4cm/(234)cm3 3()/s 几十kw(2)其他

几十千瓦

元素符号或分子式不能用作量符号。如不能写成O2=15mL,而应写作V(O2)=15mL。但[O2]可表示氧气的浓度。再如含铁0.3%不能写成Fe=0.3%,而应写作w(Fe)=0.3%。

相除组合单位符号分母如为多项,应加括号,如mg/(kg·d)。

坐标系中出现的单位,物理量和单位间用“/”隔开,如“t/min”,组合单位用括号括起来,如“v/(m·s-1)”。3.英文字体

学术书刊中多数计量单位使用外文字母表示,以及有时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和查证,往往引用和括注了大量的外文。为了符合国标和统一体例,按照以下要求书写(排版): 正体:(不用标注,即默认状态)(1)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2)绝大多数数学符号。如,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微分符号d(关于e、π、d数学界坚持用斜体);虚数单位i(电工学中常用符号j);三角函数sin, tan;对数log, lg,ln;指数exp;实部Re;虚部Im;常量const;上界sup,下界inf;辐角arg, 误差函数erf, 单位模函数sgn;梯度grad, 散度div, 旋度rot, curl;行列式det;增量,拉普拉斯算子,纳布拉算子;伽玛函数,贝塔函数„„。

(3)粒子符号。如电子e,质子p,中子n,核子N。

(4)射线符号,如X射线,ɑ射线,ß射线(注意不要在外文字母与射线之间加“-”)。(5)化学符号,如H,Na,C,Fe,O。(6)酸碱度符号pH。

(7)用非物理量来表示的角标符号,如Cg(g为gas的缩写,指气体),S(max为maximummax 的缩写,指最大值),Vw(指水的体积,w为water的缩写)。

(8)人名、地名、书名、机构名称及其缩写符号,如UN、UNESO、WHO、ISO等。(9)图表的代号、编号,如图B-

2、图2-3b等。斜体:

(1)有量纲的物理量,如长度l、质量m、时间t、重量w、压力p、分子量Mr等。(2)代数运算中的量,如x+y=a。(3)几何运算中的量,如sina+cosb。(4)插图坐标变量,如x、y、z,坐标轴代号X、Y、Z等。(5)代表物理量和数的字母,如a1+a2+an中的n等。(6)表示函数的符号,如f。

(7)化学中旋光性、构型、取代基位置的符号,如d-, l-, dl, r-, i-, cis-, trans-, v-, as-,等。黑体:

当外文字母用正、斜体仍然不能区别同一字母内容的差异时,可以使用黑体进一步形成差异,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使用黑体样式。

(1)在数学书中张量符号、某些集合符号用黑正体表示,如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复数集C、自然数集N。

(2)矢量(向量)符号、矩阵符号都用黑斜体表示,如力F、矢量T、矩阵A、E、I单位矩阵。

角标:

用一个符号表示同一个量的不同情况时,可通过角标给予区别。角标可以是量符号、非量符号或字母、表示连续数的字母,也可以是表示某物质、某量、某状态或某条件的符号。

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用非物理量来表示的角标符号用正体。例:表示标准(normal)压力用pn。用作下标的数字用正体,表示坐标轴、数的字母符号用斜体。例:第i种组分的压力pi。4.标点符号

在此只说明几种书稿中常误用的标点符号:(1)省略号:中文用6个点;西文用3个点。

(2)全身连字号(占一个字长):生卒年、起止地点的连接,文件编号、产品型号。如北京—广州,GB 8170—87。

(3)对开连字号(占半个字长):两个相关名词或符号构成一个意义单位,组成复合名词,如Cu-Zn合金。

(4)双连号(占两个字长):用来表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例如:——(5)行文中数字或字母之间的并列关系,可用逗号,也可用顿号,全书统一即可。如“常见的金属有Zn、Cu、Na”或“常见的金属有Zn,Cu,Na”。但在脚注或括号内建议使用逗号,如“(M=Na, Al, Zn)”。5.数字表达

公历世纪、年、月、日、分、秒等均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70年代;定型的词、词组必须用汉字,如“十五”规划;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且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如五六天;用“多”、“余”、“左右”等表示约数一般用汉字,如十几年,但有时为保证局部体例一致也可用阿拉伯数字;其他只要保证全书统一即可。

论文格式

一、目录格式:

1.标题“目录”:黑体,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2.各章标题:宋体,小四号,行距18磅,段前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3.各“节”标题:宋体,小四号,行距18磅,段前段后0磅,首行缩进,页码右对齐。

二、各章节格式

1.章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章序号与章名间空一个字符。

2.节标题:黑体,小三号,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字符。

3.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居中,单倍行距,段前12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一个字符

4.段落文字:宋体,小四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行距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段前0磅,段后0磅。

5.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用小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用5号宋体加粗,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三、其他格式要求

1.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表体和表注三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是:(1)表头。包括表号、标题、计量单位,用小5号黑体(居中),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l”,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XX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如为“计量单位:元”。(2)表体。表体的四周端线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小5号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对齐,数码位数也应对齐。(3)表注。表注项文字写在表体下方,不必空行,用小5号宋体,按“(1)、(2)„„”排列,表注的宽度不可大于表体的宽度。

2.插图:插图包括图片(稿)、图序和图名,文章中的插图应遵循“图随文走”和“先见文后见图”的原则,图片(稿)画面应清晰、美观,幅面大小适当,应根据内容要求和版面允许放缩至需要大小和放置于适当位置。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使用小5号黑体,其中,图序居左,图名居右,如:“图2 上海大众销量和国内市场份额演变”。全文插图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统一编序,如“图

1、图2„„”,图名以不超过15个汉字为宜。

3.数字:章中的数字,除了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式应前后一致。

4.标点符号: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标点符号,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加以区分。

5.计量单位:除特殊需要,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6.页码:论文全文应连续页码,从目录开始编写页码。

7.附录(根据需要)要求:“附录”项目名称用小4号黑体,在正文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附录内容另起一行顶格用5号仿宋体排列,内容编排参考正文。

附:上下标及缩写 常用下标单位及缩写

1.红细胞半衰期T1/2 2.血红蛋白A2测定 3.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 4.血浆血栓烷TX-B2ELISA法 5.血浆纤维蛋白肽Bβ1 6.载脂蛋白Apo-A1 7.微球蛋白β2-M 8.碱性磷酸酶同工酶ALP1 9.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或 LD1 10.肌酸激酶异型CK-MB1 11.特定补体裂解物C3SPC3c

1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Pre-S2 13.球蛋白α1,β1,γ1 14.血甲状腺素T4 15.血游离甲状腺素FT4 16.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17.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18.血反放免法T3(rT3)19.血浆雌二醇E2 20.血浆凝血酶片段F1+2 21.心电图中的导联,如V1,V5 22.肺癌的分期,如T0,N0,M0 23.白血病的分期,如M0,M1,L1 24.肾上腺受体β3

25.呼吸功能参数,潮气量VT,死腔量VD,肺内分流量QS/QT 26.胃癌,乳腺癌的分期,如T1,N1,M1 27.食管癌的分期,Ⅱa,T1,N1,M1 28.维生素系列,如B1,D3,K1等 29.各类化学式,如H2SO4,CaSO4等 30.1,25-(OH)2D3 31.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

32.前列腺素类,如PGI2,PGE2,PGF2a,TXA2 33.黄曲霉毒素AFB1

34.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2)35.生长激素释放素(GHRH1-44)36.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65)

37.特效解毒药,如双复磷(DMO4),双解磷(TMB4),甲黄磷定(P4S)38.宫颈癌分期,如Ⅰa,Ⅰb2,Ⅱb 39.淋巴瘤分期,如ⅠE,ⅢSE 40.心音,如S1,S2

41.颈椎与胸椎的标记,如C1,T1

常用上标单位及缩写

1.T细胞转化实验3H-TdR掺入法 2.自然杀伤细胞活性51Cr释放法 3.甲状腺摄131I率

4.各种放射性核素检查,如铊201Tl 5.平方,次方 6.各种化学离子如H+ 7.特殊叶酸,N5-FH4,N10-FH4 8.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9.C或C尿素呼吸实验

非上下标单位及缩写

1.慢性肝炎的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如G1,S2 2.肝内各种细胞因子,如IL-2,IL-6,TNF-α 3.肝癌的分期,如Ⅰa ,Ⅱa 4.水通道水孔蛋白-2(AQP-2)13145.各种抗原,如CD34,CD33,HLA-DR 6.微小病毒B19 7.特殊叶酸,如二氢叶酸(FH2),四氢叶酸(FH4)8.血浆中的3种维生素B12结合蛋白,钴胺素传递蛋白(TCⅠ,TCⅡ,TCⅢ)

9.T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如IFN-γ 1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11.辅助性T细胞,如Th1,Th2 12.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13.两型糖尿病,T1DM和T2DM 14.血浆因子Ⅷ压机抗原,如FⅧα,FⅧβ 15.癌抗原,如CA15-3,CA72-4,CA242,CA125 16.各种受体,如CD4,CD14,TLR2,TLR5 17.甲苯磺丁脲(D860)

图书编写要求 篇2

1 摘要的要素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任务, 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 数据, 被确定的关系, 观察结果, 得到的效果, 性能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 提出的问题, 今后的课题, 启发, 建议, 预测等。

2 编写注意事项

(1) 摘要应避免出现专业学科内常识性内容;不得与引言内容高度重复;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信息, 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

(2) 摘要结构严谨, 语义确切。句型力求简单, 字数在150字左右。

(3) 省略“我们”、“笔者”、“本文”、“作者”这样的主语。

图书编写要求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政治课;导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一、仔细研读课标,进行目标定位,增强学生的目标导学意识

新课标对导学案的编写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是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参考。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课标的基础上,理清导学案编写的基本思路,明确导学案编写的目标要求,避免传统教学中因为目标不清,导致课堂低效、杂乱、随意,必须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有的放矢地编写导学案。

二、深入研究教材内容

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创造性、合理地丰富和重组教学内容。

1.深度探究,探寻方法。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所体现的思维深度、情感价值,探寻学习方法,对教材中深奥抽象的内容,精心取舍、巧妙整合,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拓宽广度、深度,整合资源。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从“经验型备课”走进“研究型设计”“热点型设计”。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从封闭的问题设计走向开放生成的问题设计,从陈旧的问题设计走向关注热点的问题设计,从单一的教材资源走向整合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层次进行,把握梯度。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认知结构不同,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有培养的前途,实施分层教学,采取分类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全面的发展。因此,编写导学案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巧设情境,将基础知识、思维创新设计梯度化,步步深入,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布鲁姆说:“要让大多数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都有少量的高峰体验,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都寻求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认可。”

4.变换角度,创新教材。教师要本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开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个人见解、敢争辩、敢创新。学生学习最大的敌人是依赖,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首先,教师要用平等、关爱、尊重的教育方式,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喜欢,为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发挥学生的天赋,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做一个快乐的教师。第二,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了解学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第三,鼓励学生独树一帜。教师一定要打破学生传统思维的束缚,鼓励学生质疑、批判、追问,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

三、科学设计导学案,体现学生的层次性

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政治学习。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的起点及基础不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展示交流、评价标准及课堂检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完成学案上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使在学习中体现出积极、主动性。

1.分层次设计学习目标。分层次设计学习目标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由浅入深,逐级提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分层次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导学案,要符合“导学—独学—对学—探究式学习—评学”这一基本流程,并在此基础上重分层达标设计、探究式的设计、开放性设计、重梯度设计,体现科学合理性,真正把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3.分层次设计问题。编写学案的目标,从学生层次、认知层面和内容难易度出发,将问题设计为识记层次、理解层次、具体应用层次、能力提升及拓展层次。首先,设计问题要有探究性。探究的问题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第二,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价值性。切忌设计问题不能流于形式,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整理。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层层设问,最终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三,设计问题要有开放性。学生存在认知结构的差异,课堂的精彩程度大部分取决于学生。导学案编写要灵活、动态,预设问题要有弹性,而不是全部细节、具体步骤的周密部署。

四、预设展示重生成

展示具有生成性,互动性、问题性、层次性,为学生搭建成果交流、存在问题、拓展生成的互动平台。展示不是简单的对所学内容重复,而是侧重提升。编写导学案,不仅要出示预设性问题(包括本节课重点、难道、关键点、易混易错点等),而且要有生产性问题预留空间(包括学习中新的感悟、新的学习体验、新的学习发现等)。

五、导学案编写要体现四清,提高学习效率

四清是指整个学案体现知识体系、框架清,重点难点清,方法恰当清晰,热点清。

1.知识体系、框架清。高考政治题主要分为客观题、主观题两个大类。知识体系清晰,在解决主观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出一种发散式思维。如2011年江苏省高考35题(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该题是从文化生活的视角来提问,跨度很大。解决此类题目,学生必须知识体系清晰,否则答题时东拼西凑、思维混乱、知识错位,拿不到高分。因此,导学案编写中要体现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和关键词体系。

2.重点、难点清晰突出。教材内容庞杂,并不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知识点上下工夫。要抓住课本的重点、高频考点、现实热点和学生的薄弱点设计学案,把重点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梳理上,做到以干带枝、融会贯通。

3.方法恰当清晰。方法能提高解题的能力,知识是做题的基础,但方法和能力同样很重要。选择题、漫画题、计算题、图形题的解题方法等都可进行专项集中训练指导,并对应指出解题方法。主观题从设问指向上可分为体现类、原因类、措施类、理解类、评析类、图表类等。主观题强调情境与问题、答案之间的关联性,重视新情境中信息的有效提取和知识的创新构建。因此,教师在导学案的编写中,要结合典型例题,多向学生讲授解题方法。

4.热点清晰。高考政治试题绝不回避重大时事热点,“迎着热点上”是政治学科命题的特点,也是政治学科的特色。年度热点复杂多样,教师可选择那些具有持续影响力、正面影响力以及具有人类生存和发展价值的时政热点。要理解社会事件,注意热点的来龙去脉。

教案编写要求 篇4

教案是教师开课前对课程教学的具体设计,是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手段。任课教师在开课前必须编写好教案。为使教案编写规范化,特提出要求如下:

一、编写教案前注意事项

1.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新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程及其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要钻研吃透教材,对所授课程内容做到融会贯通。明确各章、节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重点、难点问题。

二、教案内容及要求

1.要有导入新课教学内容的衔接方法。

2.授课内容层次要清楚,有条理,重点、难点突出,并有处理方法。3.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直观教具演示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能力。

4.板书内容要有设计、标题要醒目、序号要分明、字迹要规范工整、图表要清晰正确、数据要准确。

5.每堂课教学总结要具有概括性,重点、难点要简明扼要。6.作业题要精选、分量、深度、难度、覆盖面要适宜。

三、教案编写的要求

1.教师要根据学期授课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案。2.教师在开课前,必须提前一周写完该课程教学总的教案。3.教师不准无教案或沿用旧教案上课。教案内容应不断充实更新。

勘察报告的编写要求 篇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通常的编制程序是:(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矛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位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理力学统计表等。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5)编绘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其它专门图件。(6)编写文字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

差错,保证质量。在较大的勘察场地或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应分区进行勘察评价。报告论述的主要内容

2.1报告的工程概况

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务和技术要求;勘察场地的位置、形状、大小;钻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则,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引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评述;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报告应附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勘探点测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倘若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图而省去表。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下面几部分组成。2.1 地质地貌概况地质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由于勘察场地大多地处平原,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如在碳酸盐岩类分布区,则要叙述岩溶的发育及其分布、埋藏情况。如果勘察场地较大,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如场地小且地质地貌条件简单又无不良地质现象,则在前述钻孔位置平面图上加地质地貌界线即可。当然,倘若地质地貌单一,则可免绘界线。

2.2 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

1、Ⅰ-

2、Ⅰ-3„„;岩层Ⅱ-

1、Ⅱ-

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粘土2-

1、冲

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

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但由于是复合编号,故而在报告中叙述有所不便。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此外,详勘和初勘,在同一场地的分层和编号应尽量一致,以便参照对比。(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 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对于分布局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②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③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④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实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决定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例如填土的压缩模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粘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红粘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⑤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⑥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值。

2.3 地下水简述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

3、SO2-

4、侵蚀CO2的分析结果。

2.4 场地稳定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2.5 其他专门要求论述的问题

对于设计部门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报告应予以论述,如饱和砂土的震动液化、基坑排水量计算、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刚度的测定、桩基承载力计算、软弱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等。

2.6 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2)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6)建筑是否作抗震设防。(7)其它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以上7个方面的内容,并非所有的勘察报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罗列。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图表编制要点

3.1 主要图件

(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表示的主要内容:①建筑平面轮廓;②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抽水试验孔、取水样孔、地下水动态观测孔、专门试验孔(如孔隙水压力测试孔);③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建筑周边,中轴线、柱列线、建筑群布设;较大的工地,应布设纵横剖面线;④地

质界线和地貌界线;⑤不良地质现象、特征性地貌点;⑥测量用的坐标点、水准点或特征地物;⑦地理方位。对于较小的场地,一般仅表示①、②、③、⑥、⑦五项内容。标注地理方位的最大优点在于文中叙述有关位置时方便。此图一般在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上补充内容而成。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1000)。(2)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地质柱状图上,第四系与下伏基岩应表示出不整合接触关系。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或1∶200。(3)工程地质剖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倘若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出现新老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1∶500),纵比例尺采用(1∶100)~(1∶200)。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4)专门性图件。常见的有表层软弱土等厚线图,软弱夹层底板等深线图,基岩顶面等深线图、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顶面等深线图,硬塑或坚硬土等深线图等。不言而喻,这些图件对于地基基础设计各有用途。有的图件还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条件,如中风化顶面等深线图,可以反映隐伏的断层;等深线上呈线状伸展的沟部,往往是断层通过地段。专门性图件并非每一勘察报告都作,视勘察要求、反映重点而定。

3.2 主要附表、插表

(1)岩土试验成果表。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2)原位测试成果表。分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

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和水样编号。(4)桩基力学参数表。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4.1 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

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在丘陵山区,要注意地质构造的观察分析;在平原地区,要着重于第四系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的分析研究。此外,要时常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便不断更新和提高个人的理论知识。

4.2 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

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掌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4.3 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

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4.4 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4.5 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4.6 提高综合知识技能

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现场地质编录的综合

教案编写的具体要求 篇6

一、教案编写要求

教案编写要从教学目的、任务着眼,从教学的特点出发。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适当。同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根据课题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到教书育人,并且要注意学科特点,加强实践性教学。教案设计做到教学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合理,这样的教案才能对课堂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

二、教案内容要求

教师必须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分析教法的基础上,根据授课计划,对各种教学形式编写出教案。教案以一次课为单元编写,教学进度与计划相符。

(一)、教案正页

教案正页的内容主要包括课次(序号)、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编写要求如下:

1、序号:按教学顺序编排,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一个教案编一个序号。

2、章节;要写明第几章第几节及章节标题。

3、课题:即本次课教学内容的标题,按以下要求填写:一次课讲一章时,写章名;一次课讲一节时写节名;一次课讲几节内容,将每节的节名按顺序列出;一节需讲2次或3次课时,课题仍写节名,但要在节名后面注上序号。,4、教具:指实际所用教学用具的名称,如具体的挂图或表格、仪器、模型、标本、实物的名称。

5、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同样要填写授课计划正页,可在该栏目中填写多媒体。

6、课堂类型: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课的类型的多样性。结合我院情况可分为理论课、实训课、一体化课、实验课四种类型。

7、授课时数:一般来说,每2学时为1次课(实训课、一体化课教案可按课题编写,但最多不超过30学时,并每6个课时后面要做一次补充或小结。)

8、教学目的:要求目的要明确,层次要分明。

9、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是相对而言的。每次课的教学内容都有相对比较重要和较难之处,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要程度及教学的难易程度确定重点和难点。(有时重点不一定是难点,有时是一致的。)

10.教学内容;按授课的先后顺序注明本次课内容各部分的小标题

1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等综合因素来选择。(如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等。并可几种方法并用。)

12、布置作业;要写明习题册或课本多少页第几题。

13、课后分析:课后分析是教师对教案实施后的课堂教学成败的分析。主要是对教学程序的设计情况和时间掌握情况的分析、教法及重难点解决的分析、各项教学内容之间的过渡情况及板书、版图的布置情况等.。

(二)、教案附页

教案附页由复习提问、导言、教学内容安排、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组成。正文一般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为线索,辅以课堂活动的安排,教法、教具的运用,板书、版图的布置,新旧知识和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等说明,并按教学步骤作出时间安排。要求做到层次分明,过渡巧妙自然,重点突出,难点化简,方法灵活多样,时间安排合理,教具运用得当,板书设计恰当,教学环节齐全,语言精练。

1、理论课教案附页

[1]复习旧课:(1)复习:根据上次课的重点与难点与学生一起简要地回顾,要求简洁明确。(2)订正作业:对作业进行讲评,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3)提问:根据复习内容提出几个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引入新课(导言):导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认真思考,做到精、巧、准。[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是中心环节,对于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顺序、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板书的内容何时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何时采用什么教具等进行设计。包括相关知识,例题、实践、实验、讨论、师生互动等。

[4]课堂小结:将本次课所讲授的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概括地加以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并抓住重点。

[5]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以加强巩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2、一体化教案、实训课教案附页

第一项:复习引导的内容,(要求简洁明确)第二项: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刀具、量具、材料等)第三项:课题所需的相关知识

第四项:课题的内容,(要求要点明确、难点突出)

第五项:实训的分组练习情况

第六项: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频手术设备说明书编写要求 篇7

关键词:高频手术设备,说明书,编写要求

0.引言

高频手术设备俗称高频电刀, 是用高频电流的方法进行生物组织切割和凝血的外科手术医用电气设备。它通过电极将高频电流送入人体, 在电刀笔下的局部组织中形成高密度电流, 从而使局部产生高热而达到切割和凝血两种电外科效果。高频手术设备使用不当会引起危险, 灼伤患者皮肤, 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生产企业在说明书的编制方面不够重视, 经常写得不够全面。本文对高频手术设备说明书的编写要求作详细的介绍, 旨在对生产企业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1.工作原理

高频手术设备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 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 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根据医用物理学的原理, 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 由于每一振荡的电脉冲时间极短, 离子很难引起迁移, 仅仅在富有粘滞性的体液中振动, 因摩擦而生热。高频电刀就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肌体的这种“集肤效应”原理而研制的。高频电刀切割时高频电流只经人体皮肤流动, 而不会流过人体内脏器官, 并利用刀头高密度电流产生的高频电火花, 将表面组织快速融化, 将电极下的组织分裂成一个不出血的、窄而平坦的、深几mm的切口, 而且还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液凝固到一定的深度, 代替结扎, 完成切口止血工作。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使用说明书

高频手术设备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及GB9706.4-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的规定。由于通标适用于所有医用电气设备, 本文仅介绍专标GB9706.4对说明书的要求。

对于高频手术设备, 应包含有选择和使用高频手术附件的资料, 以防止不兼容和不安全操作。应告知操作者要防止高频输出设定使最大输出电压超过额定的附件电压。对于附属设备和手术附件包括单独提供的它们的零部件, 要给出额定的附件电压。选用一个可监测中性电极时, 要注意与操作者可使用的接触质量监测器的相容性。

使用说明书中要给出使用高频手术设备的注意事项。这些事项必须引起操作者对某些警告的注意, 这些警告对于减少意外灼伤风险是必要的。如果适用, 特别要给出以下忠告 (如果可用的仅是双极输出或者额定功率不超过50W且不带中性电极的输出, 则并不是所有建议都必须) :

中性电极整个面积应可靠贴合到患者身体上, 并且尽可能靠近手术部位。使中性电极与手术部位间距最小化可降低负载电阻、要求功率以及跨接于患者身上的高频电压, 因此可减少不希望灼伤的危险。

中性电极如标以单次使用, 则要标上有效期。防止中性电极部位灼伤的必要提醒, 例如限制输出设定和/或启动时间。如仅打算用于小患者, 则要标以公斤 (Kg) 数以指明预期使用的患者最大体重。

对于可监测中性电极, 要说明其同专门的接触质量监测器的相容性。

患者不要接触接地的或对地具有可观电容的金属物 (如:手术台支架等) , 为此建议使用抗静电隔板。同高频下对地具有低阻抗的物体的小面积接触, 可形成高电流密度而产生不希望的灼伤。

要防止皮肤对皮肤 (如患者肢体之间) 接触, 譬如插入干纱布。患者身体这些部位之间可能存在高频电位差, 会形成不希望的电流流通。

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使用高频手术设备和生理监护设备时, 任何监护电极应尽可能远离手术电极 (包括所有高频电极及主要电流通道) , 不建议使用针状监护电极。在所有情况下, 建议使用带有高频电流限制装置的监护系统。流向监护设备引线的电流可能引起监护电极部位灼伤。

放置手术电极电缆时应防止其与患者或其他引线相接触。暂时不用的手术电极应存放于与患者隔离的地方。电极电缆和患者之间的电容可以引起局部高电流密度。

对于高频电流可能流经人体较小横截面积部分的外科手术, 最好使用双极方法, 以防止不希望的组织损伤。特别是牵涉到具有相当高电阻的粗大骨架和关节的手术, 双极技术可以防止不希望的组织损伤。

对于预期效果, 要选择尽可能低的输出功率。但某些装置或附件在低功率设定下可能存在安全危险。例如:在使用氩气流凝时, 如果高频功率不足以使目标组织上产生一个快速封闭的痂面, 则气栓风险就可能出现。

对于在正常操作设定下正确运行的高频手术设备, 当出现输出降低或中断时, 则可能表示中性电极不正确应用或连接器接触不良。因此, 在选择更高输出功率之前, 应当检查中性电极及其连接器的应用情况。

如果在胸部或头部范围进行电外科手术, 要防止使用可燃性麻醉剂和氧化性气体如笑气 (N2O) 和氧气, 除非 (手术前) 将这些试剂吸除。

如有可能, 应使用不可燃试剂来清洗和消毒。可以允许用可燃性试剂来清洗和消毒或用作粘接剂的溶剂, 但在高频手术进行之前要蒸发掉这些试剂。患者身体或凹槽 (如脐眼) 以及腔孔 (如阴道) 存在积聚可燃性试剂危险。在使用高频手术设备之前, 要将任何积聚的液体擦除干净。还要注意体内气体点燃危险。某些材料如棉花、毛料和纱布, 当充满氧气时, 可能被高频手术设备正常使用时产生的火花所点燃。

对于携带心脏起博器或其他有源植入物的患者, 可能存在危险, 因为可能会发生对起博器工作的干扰, 或者损坏起博器。如有疑问, 应给出合适有效的建议。

对于两个单极手术输出端口具有各自的开关检测器并且分担一个公用的电灼 (面凝) 输出的高频手术设备, 应该给出相互影响的警告:来自另一个手术电极的输出在使用中可能改变。

警告:高频手术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干扰可能对其他电子设备的运行有不利影响。高频手术设备的故障会引起输出功率不希望的增大。如不使用相容的可监测中性电极, 在中性电极与患者之间失去安全接触时, 接触质量监测器是不会产生可闻报警的。

建议使用者定期检查附件, 特别是电极电缆和内窥镜使用的附件要检查其可能的损坏。

对于高频手术设备, 每一种高频手术模式的最大输出电压和关于额定附件电压的说明如下:

在最大输出电压 (Umax) ≤1600V情况下, 应给出说明, 附属设备和手术附件宜选用的额定附件电压≥最大输出电压。

在最大输出电压 (Umax) >1600V情况下, 用公式计算变量Y:

取变量Y或6中较小者。如果计算结果Y≤该高频手术模式的峰值系数, 应给出说明, 附属设备和手术附件宜选用的额定附件电压≥最大输出电压。

在最大输出电压 (Umax) >1600V情况下, 且峰值系数<上面计算的变量Y, 要给予警告:在这种模式或设定下使用的任何附属设备和手术附件, 其额定容量必须能够耐受实际电压和峰值系数的组合应力。

如果最大输出电压随输出设定而变, 则应以图形给出作为输出设定函数的电压值资料。

打算施加患者电流的高频手术设备和高频手术附件, 如预计电流超过500m A、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 持续率>50%, 则要附上一些关于正确使用中性电极的说明、警告和提醒。

3.技术说明书

对于所有可用的高频手术模式, 任何可调的“混切”控制器设定在最大位置, 要给出单极输出和双极输出的功率输出数据。

表示全输出控制设定和半输出控制设定下, 单极输出时在负载电阻范围至少为100Ω到2000Ω的功率输出关系图, 双极输出时在负载电阻范围至少为10Ω到1000Ω的功率输出关系图, 必要时这个电阻范围应扩展以包含额定负载。

表示在上述负载范围内一个规定负载电阻上的功率输出对输出控制设定的关系图。

这些图形可使操作者能判别一个高频手术设备对特定用途的适应性。如果高频手术设备具有不连续的混切选择 (例混1、混2等) , 则每个分立的混切模式均要作图。如果高频手术设备具有可连续调节的可变化混切控制器要置于可提供最大止血效果的混切设定上。

对所有可用的高频手术模式要给出最大输出电压值。

如果规定高频手术设备不带中性电极使用, 要让操作者知道高频下应用部分是对地完全悬浮的还是以地为基准的。如果高频手术设备或附属设备设计成只具有单一的、固定的输出设定, 那么就略去所述“半输出控制设定”。

4.额定电压的确定

附件额定电压资料, 可使操作者根据附件绝缘质量来选用与高频手术设备或其输出设定相符合的专用附件, 并且为检测附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些生产企业对这个指标的确定存在疑惑, 本文提供了确定额定电压的方法。

GB9706.19中要求一个“复现的额定峰值电压”以及“预期使用的模式”。这些资料一方面是不恰当的, 比如预期使用模式, 如面凝, 在技术上没有明确规定, 并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高频手术设备之间差别很大。另一方面, 向设备操作者给出过于复杂的信息是不实用的。因此, 更实际的是向使用者仅提供额定附件电压和任何输出设定的最大输出电压, 以使使用者能判断是否任何高频应用附件或附属设备均可安全地同发生器的任何给定输出设定一起使用。

高频下绝缘的稳定性受到介质发热影响, 最大输出电压和峰值系数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此外, 应考虑到所有现在知道的品牌型号发生器, 在产生较高输出电压的模式和设定, 峰值系数总是随电压增加而增加。因此, 给出输出电压和峰值系数的一个通用关系如图2所示。

不管额定附件电压是否与高频手术设备的输出电压相匹配, 峰值系数等于或大于曲线值时都属安全状态。由于高频附件和附属设备必须满足已考虑峰值系数影响的高频电介质强度要求, 故额定附件电压必须不低于最大输出电压。

如果一个发生器设置得具有最大输出电压而对应峰值系数落在图2曲线之下, 则要采取预防措施。在这种情况下, 为保证安全, 额定手术附件电压必须足够高, 以保证在特定高频手术设备的特定模式和特定输出设定下使用的高频应用附件和附属设备无绝缘击穿。为考虑到低峰值系数波形时介质发热影响, 这种注意是必要的。额定附件电压的安全值必须用高频手术设备对高频应用附件和附属设备进行验证来找出。

5.总结

目前, 高频手术设备使用率较高, 在使用的过程中, 我们要严格按照高频手术设备的说明书进行规范化操作。说明书的编写十分重要, 不仅涉及设备的操作方法, 还有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输出功率的曲线图, 对医生手术过程中调节输出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生产企业通过本文能够真正的理解编写说明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GB9706.4-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二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上一篇:一分钟跳绳比赛规则下一篇:心态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