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音乐鉴赏(共10篇)
在对音乐鉴赏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渐渐的感受到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以往我听音乐只是在那欣赏那乐器发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音乐里面还有着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听了老师的讲课后我才知道原来听一曲音乐里有这那么多的知识,上了几节课后我感觉自己现在听音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我在听音乐的时候已经尝试的去理解这首音乐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是什么,它的每个节奏,每个音符所要传递出来的情感到底是什么,久而久之,我也渐渐的喜欢上了音乐。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不放弃接触音乐的任何一个机会。
当我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所显示出来的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
当我听蓝色多瑙河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感受了。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这首歌的曲调时而起伏回荡,时而炽热欢腾,带给我们一种柔美和温情,巧妙的用音乐描述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的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蓝色多瑙河是我所特别喜欢的音乐当中的一首,在我心情烦躁的时候,听着它可以使我豁然开朗,心情愉快。音乐带给我们的永远都是不可言说的力量与感动。
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合唱。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形式
依据人声的分类:
童声合唱。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女声合唱。由变声后的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男声合唱。由变声后的男同学组织的合唱。
混声合唱。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前三种合唱均为同类人声组成,故亦称为同声合唱。同声合唱都有高音和低音两个基本声部。根据具体合唱歌曲的演唱需要,每个基本声部还可以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声部。
童声合唱 :纯净、优美。童声合唱之所以具有独特魅力,是因为它与成人合唱相比,具有清纯、率真、明快的特点,因此它除了具备与其他合唱一样的特点外,还有“儿童化”的特点。
英国圣菲利普儿童合唱团
来自南伦敦,由七岁到十四岁的男孩所组成。
具有独特纯洁的歌声,是未经琢磨,最原始、最纯真而优美的声音,如天籁般的天使之音。
具有整齐的音色,在不错的技巧外,也有音乐性和不错的诠释,而最令人感到讶异的是,小小年纪的他们,对声音的和谐敏感,抓的住和声的平衡度,是他们最令人赞叹的一项特色。
女声合唱: 女高音;明朗,轻柔,柔和 女低音;充沛,坚实而圆润 带有女子声音的独特魅力、凯尔特女人合唱团
又名“天使女伶,是流行乐史上实力最强大的组合之一,组合中每个人都具备独唱的星级实力和个唱音乐会的水准。这样的强强组合,在现在商业和经济准则为前提的社会中是难得一见的。“凯尔特女人”中所有成员,都是有过个人世界畅销专辑的歌星,她们不是象通常的组合那样,是通过组合而成名的。她们本身都是功成名就的歌坛巨星,是她们作为个体的优越,成就了“凯尔特女人”组合的魅力和声望!凯尔特女人组合是由身兼音乐总监、指挥、作曲及编曲者四项身份、曾任《大河之舞》的音乐总监大卫唐恩所领军,以四位爱尔兰歌手克萝伊、莉莎、梅芙、欧拉及一位小提琴手玛莉,还有06年刚加入的新西兰籍巨星Hayley Westenra所组成的超级团体,她们融合了莎拉布莱曼、美声男伶、恩雅、居尔特男高音、易希等人特色,结合了新世纪、古典、传统凯尔特乐风与爱尔兰一派如大河之舞)、舞王及火焰之舞等的音乐戏剧式演出风格。
大河之舞的壮阔震撼,莎拉布莱曼的氛围奇幻,夏绿蒂的诚挚自然,恩雅的迷蒙浪漫 男生合唱:
男高音:柔和、明朗、清晰、坚实。男低音:坚实、有力、充沛而宽厚。
混声合唱:纯净、抑扬顿挫、强弱明显、将男声与女声特点完美结合、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是我国影响最大的现代大型声乐作品,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共分为八个乐章:
一、《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二、《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四、《黄水谣》
五、《河边对口曲》男生二重唱及混声合唱
六、《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七、《保卫黄河》轮唱
八、《怒吼吧,黄河》
。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旧中国人民的苦难和顽强的斗争的精神,歌颂了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整个作品气势磅礴,音调清新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作品用朗诵做为主线连接起来,突出的展示了抗日救国的主题。
想想这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确实带给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老师对音乐的无限热情也感染了我们,让我们对音乐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与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相信我会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世界各地的音乐,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到更多地域文化知识,和一些名人轶事,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尼采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学习音乐吧,让我们融入音乐吧,让我们用无限的热情去探索音乐的奥秘吧。我相信无论是谁只要有个热爱的音乐的心,那么都会被音乐那无穷的魅力所感染的,都会陶醉在音乐的美好当中的。
犹记得自己小时侯上音乐课时的情景, 同学们都称之为“唱歌”课, 课上也以教唱歌曲为主,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那美妙的童声唱出一首首动听的儿歌, 是那么的无拘无束, 那么的令人陶醉。如今作为人师的我, 面对的是一批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 特别是男孩子处于变声期, 他们的歌声越来越拘谨了, 有的只敢轻声哼唱, 有的甚至不敢开口。此情此景, 让我想到了合唱这种歌唱形式, 因为合唱是全体同学一起唱, 它不会造成“独唱”那样的尴尬, 它能让只敢轻声哼唱的同学找回自信, 能让不敢开口的同学放声歌唱。
那么该如何搞好合唱教学呢?在从事音乐教学、观摩各式各样的合唱比赛及表演, 尤其是组织合唱教学以来,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借鉴优秀合唱作品和资料, 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引导, 激发兴趣, 使学生愿唱
1.通过欣赏, 激发兴趣
合唱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受学生欢迎, 如果一味地强调识谱学唱和歌曲处理, 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 首先要让学生放声高歌, 并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引吭高歌。要指导学生深刻了解教材, 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 要让学生多听、多欣赏, 让他们听出合唱的效果, 从而较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了、透了, 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就渐渐提高了, 自己也就逐渐愿意开口唱了。
例如, 在教学中, 一首是混声合唱《祖国颂》, 一首是童声合唱《同一首歌》, 上课时老师先由学生去聆听,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结果证实他们对作品的旋律和情感的感知是共同的, 风格不相同的作品, 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有的学生问“为什么两部作品反差这么大?”一个是宽广、从容、气势宏伟, 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与歌颂。一个是充满向往, 抒发心中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激发你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信念。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 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 表达了人间真情——浓浓的爱。我对这两个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讲解, 当学生对作品有所理解, 对旋律有兴趣时, 再让学生聆听、欣赏, 然后再学唱, 这时他们学习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 教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
在教学中, 我还经常播放一些中外优秀合唱歌曲, 如《蓝色多瑙河》、《在银色月光下》、《半个月亮爬上来》、《我和我的祖国》、《让世界充满爱》, 还有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通俗歌曲改编的合唱《明天会更好》、《天路》等。在聆听欣赏中感受到合唱的美与和声效果, 并告诉学生, 你们同样也能创造出这种美妙的声音, 激发学生把合唱唱好的愿望。
2.分析歌曲内容, 促使学生准确理解作品
在演唱每一首曲子时, 要引导学生对歌曲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例如, 在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时,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歌。歌词优美深情, 让人不禁与主人公一起怀念着旧日的友人, 回想着与朋友共同走过的路, 一起同甘共苦, 相互团结友爱, 心里充满着激情。整首歌曲曲调朴实、动听, 素材简练, 全曲仅五个音, 即do、re、mi、sol、la, 基本节奏为:。四个乐句逐句紧扣, 乐句上行和下行好像一问一答, 像相互道别、互诉衷肠。演唱时要求学生把这种感情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自己分析出了要用抒情、轻柔、充满向往的声音来表达出对美好友情的赞美。正因为对歌曲内容和情感的分析, 使学生正确的表现歌曲内涵, 并激发了演唱这首歌的强烈愿望。
二、反复演唱, 加强合唱技能的引导和训练, 让学生会唱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反复训练学生合唱, 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和谐美, 从而掌握作品的风格、形象, 与作品产生共鸣, 进而提高心理反应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引导和训练学生合唱时, 注意用气息歌唱的训练、声部的训练、内心听觉的训练和一些和声的训练, 等等, 这些合唱技能的训练必须在平时课上持之以恒地坚持, 否则会功亏一篑。要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随着情感变化去调整气息, 与作品共鸣, 逐步掌握歌唱技能。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歌唱的乐趣, 而且能塑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 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让学生唱好
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歌唱中体会到学习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时空。首先是教材问题, 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的可创造性部分, 还可根据需要适当的选择、补充一些具备可创造余地的教材, 以确保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去学习、创造。例如, 我选了一首简单合唱曲《让世界充满爱》, 在这首合唱曲的教学过程中, 先让学生学会歌曲, 然后设问:你觉得这首歌曲怎么唱会更好?学生在简短的讨论之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有的说分领唱与合唱, 有的说领唱可以加入哼鸣, 有的说第一部分和再现部分轻声, 第二部分是热烈的激动的。有的说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衔接应该由弱变强, 第二部分与再现部分则由强变弱。然后再按声部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 要求每个成员共同参与。学生围绕刚才讨论的内容, 为实现共同的目标, 变得积极主动, 相互协作。通过小组全体成员的相互尊重、优势互补、互相启发和默契配合, 提高了合作意识。对于经过自己的再处理, 使歌曲的意境在演唱中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学生的兴趣就很高, 自然就唱得更好了。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 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 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 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 受到美的熏陶。”作为音乐教师, 要让学生意识到合唱不是个人表现的舞台, 而是一个团体通力合作的结果, 合唱拒绝“个人英雄主义”。要让学生明白在集体歌唱时只能听到整体音响, 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这样, 才能真正把合唱唱好, 才能真正享受到合唱带给人们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之, 合唱是声乐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 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去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我将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 通过合唱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内涵, 感受和谐的美, 帮助学生喜爱音乐, 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通过合唱, 振奋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通过合唱, 展现学生的青春和骄傲,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合唱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盛开绽放!
摘要:在从事音乐教学、观摩各式各样的合唱比赛及表演, 尤其是组织合唱教学以来,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借鉴优秀合唱作品和资料, 论述了要搞好合唱教学, 就应做到:合理引导, 激发兴趣, 使学生愿唱;反复演唱, 加强合唱技能的引导和训练, 让学生会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让学生唱好。
关键词:高中,合唱教学,美育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2]孙雪梅.漫谈合唱教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 合唱课 有效教学
合唱是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它不同于独唱,创造的是多人艺术形象和音乐主题的共同统一。
在合唱课上,教师首先是从训练声音开始的,所以音准、节奏、听音,以及歌唱技巧、发声方法和合唱技巧是基本的训练内容。这些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进入良好的歌唱状态。如以打哈欠的感觉进行发声,同时解决好各部位的共鸣,学生的声音就能整齐、和谐。
如图1所示,首先,教师通过此类练习曲,统一音色。如声音位置靠前还是靠后、是高还是低,是真还是假的比例,气息的深浅,让学生从听觉上逐渐熟悉各种音程效果,以及声部各种不同旋律走向的组合;其次,由教师弹出I级和弦“1、3、5”三个音,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声部(高、中、低)先后唱出和弦音。教师可以让学生范唱,突出优秀学生的声音,逐步帮助其他学生统一音色,达到集体音色的和谐。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给学生讲音乐理论,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听觉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爱上音乐,主动学习音乐。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练习曲唱准、唱稳;第二,教师应有目的地指挥各声部出进、起落,先分别用各种力度进行训练,再用循环呼吸法唱一个长音,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手势,进行各种力度的练唱,让学生带着“耳朵”一起歌唱。
除此之外,在合唱中,音准也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因为不同的气息支撑下会产生不同的音准。如在演唱长中、长音和保持音时,如果气息对发音的支撑力度不够,在相同的音调上反复发声容易使音调偏低,上行的级进音往往会偏高八度,下行的级进音容易偏低八度。在旋律连续跳进时,如果气息对发音的支撑不足,增音层的发音容易偏低,减音层的发音容易偏高。在指挥时,教师要在出现音准问题时“对症下药”,对可能出现的音准偏差做出预示,如音高、换声点和气息的提示,这样就能保证音高。在速度与节奏进行中,快速度容易偏高,而慢速度容易偏低,复杂节奏的音准较难掌握和控制,单一的节奏不断重复容易导致音准产生偏差。解决快速度和重杂节奏的办法是拆开慢练,一直练到学生能下意识地从容演唱为止。解决慢速度和单一节奏的方法,就是教师不断地在气息和音高上给学生提示。实际上,合唱的音准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细致的工作,在指挥学生训练时,教师对音准的预见要敏感,许多音准上的困难和倾向感是可以在指挥的预见中迎刃而解的,所以说,指挥和音准是有一定联系的。如大三和弦的开放感和小三和弦的忧郁感,随着指挥手势表现出开放形大三和弦的明朗,以及收拢形小三和弦的幽静。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合唱表情。合唱表情有内在表情、声音表情和力度表情三种。任何一首合唱作品都在表现一种特定的思想内容,演唱者把内心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演唱变为艺术表现,这也是合唱的根本与灵魂。为了让演唱更有深度、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教师应给学生分析、介绍歌曲内容,分清楚乐段和整体结构,划分好声部,对重要的字作出解释、提出要求和说明。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达歌曲的内在表情。在演唱中,用什么声音表情取决于歌曲的内容,当掌握好歌唱技术后,学生就要开始重视声音表情。“声音好,歌唱就好”的认识是不对的,音色在不同的歌曲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即使在一首曲子中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教师要正确运用声音表情。另外,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之一是强弱的运用,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力度的表情来表达情感。
综上所述,观察、模仿、重复和形象记忆等有助于学生初期的音乐教育,所以在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上述教学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陈巧姑.童声合唱辅导与指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活动目标:
1.学习八分音符,复习线上音d-m-s。2.鼓励幼儿用母音或动物口技唱歌。3.能根据指挥唱出大小音量。活动准备: 音乐,乐器 活动过程:
一、哈罗歌
1.能根据教师出示的力度卡,改变力度唱歌。2.能唱出曲唱名旋律。
二、故事讲述
1.原来,旋律有高低,歌声有强弱的曲子才好听,大猩猩哟重组合唱团,邀请所有的动物一起来参加。。2.你觉得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了呢?
三、动物合唱团
1.欣赏音乐,能听出男声,女声,高音,低音。2.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用口技或母音唱歌。
3.幼儿讨论把动物的声音加进去,如:小狗汪汪汪,小猫喵喵喵,老鼠吱吱吱。
幼儿分组演唱,代表不同的动物,根据教师的指挥,用动物的叫声唱歌。
如需配套音乐欢迎加幼教同行们添加:幼教联盟-欧阳老师的微信:3231821756,QQ同号 4.5.幼儿排成合唱队形,根据老师的指挥唱歌。
四、复习d-m-s的排谱唱名。
1.介绍两组八分音符的唱法,听辨间奏的旋律,用手号唱2.能用慢速唱出唱名。
内容导读:
本课题是在对侗族合唱音乐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过去长期深入侗寨考察的基础上,以音乐美学、音乐审美心理学、少数民族音乐史、教学熟悉论、和声学等为理论依据,分析研究侗族合唱音乐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侗族合唱音乐与侗族历史文化的关系,探讨侗族合唱音乐在创作手法与表现手法上的个性特点,论述侗族合唱音乐对当代音乐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变化与教学内容的设置等产生的影响。使侗族合唱音乐以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其更加理论化、科学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言。简单先容了侗族的地理与历史,侗族的人文与民族习俗,对侗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习惯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多彩的民族艺术进行了阐述,说明侗族合唱音乐产生并根植于这一肥沃的土壤是一种必然。第二部分:侗族合唱音乐简述。首先论述了侗族合唱音乐具有可考的悠久历史。从三则相关史料的记载可以判定,侗族合唱音乐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支声复调”式音乐作品,它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然后论述了侗族合唱音乐的分类及其特点,根据演唱形式和演唱职员性别及其年龄的不同,分成了五类,并分别予以了论述,再次是对侗族合唱音乐的曲式结构以及旋宫特点分别予以了探究。第三部分:侗族合唱音乐文化构成透视。从侗族合唱音乐的文化源头来剖析侗族合唱音乐形成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及其个性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各种侗族风情对侗族合唱音乐形成的密不可分性。第四部分:侗族合唱音乐的传承与启示。一个民族对其优秀文化的传承必然有其独特的传承方式,侗族合唱音乐传承的主要基石是歌队。歌队是一个安闲的、有组织的、有规律的传承体系。这种体系就是侗族合唱音乐得以流传至今长盛不衰的有力保证。启示是多方面的,侗族合唱音乐给我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和谐”;二是“创造”。只有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个社会才会有不竭的创造力。【关键词】:侗族合唱音乐文化构成启示 【论文提纲】: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思考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方面都需要提升,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投入到合唱学习中。因此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策略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因此要高度重视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合唱教学,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方面都需要提升,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投入到合唱学习当中来,因此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兴趣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积极性。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的注意力会多一些,因此要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让小学生对合唱产生兴趣。具体的方法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首先从自身方面进行引导,教师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启蒙意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在合唱教学中也是一样,教师可以先加强综合素质,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展现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合唱学习的魅力。小学生的兴趣点和成人不太一样,可能对于某一学科的喜欢只是出于对这一学科教师的喜爱,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小学生喜欢自己,然后在自己的带领下逐渐喜欢上合唱。另外就是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合唱歌曲,作为兴趣的切入点,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合唱练习中来,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比较轻快的歌曲,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一般来说是受学生喜爱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这样的歌曲作为合唱曲目来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鉴赏能力,逐渐对合唱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技巧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合唱并不是简单的唱歌,需要多个声部的配合才能演绎出完美的歌曲,各个声部之间要互相协调,达到平衡统一才能完美演绎歌曲。合唱也是讲究方法技巧的,不论是气息的控制还是各声部之间的配合、音准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唱技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先要让学生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调整气息,掌握好呼吸的节奏才能使演唱更加平稳,通过一些吸气呼气的训练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技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不断训练这一技巧,通过有效的示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保持身体直立,面部放松,自然呼吸,反复练习,最终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另外在换气的时候,也要采取平和的方式,尽量均匀平和,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换气影响合唱的效果。还有就是节奏的把握,对于学生音准以及节奏把握还需要加强练习,如果音准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就会严重影响整体的和谐,即使是一个学生的音准没有把控好,也会严重影响这个合唱团队的水平,因此一定要加强音阶以及音准的练习,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掌握演唱的技巧,把握好音准和节奏。比如,在学习《爱我中华》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分声部合唱练习一下,互相找一下存在的音准问题,并且指出,改正明显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寻找问题,将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一一进行指导,按照教师的指挥演唱正确的.音阶。一般来说,通过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解决合唱中出现的音准问题,掌握合唱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调整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度
在合唱教学中,声部的划分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音质音色分成不同的声部,但是在演唱过程中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声部的学生要唱好不同音高的声音,否则很容易出现相似声部之间弄混或是串音的现象。如果歌曲演唱的难度确实比较大,小学生对于各个声部的把握比较困难,就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选择降低声部或者是改变声部的方式让学生适应,调整到符合学生认知的难度。不能用难度太大的歌曲要求学生,以免小学生产生畏惧和消极的心理,对合唱学习失去信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难度,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从而感受到合唱带来的乐趣。比如,《我相信》中,可能副歌部分的音比较高,教师可以适当降一两个音阶,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合唱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另外,合唱技巧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包括气息控制以及节奏把握,让学生能够有技巧地演唱歌曲,做到各声部之间互相配合,协调演唱,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一些难度,以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注重合唱欣赏, 激发学生合唱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都能转化成为激励他们学习的动机。兴趣也是培养学生上好合唱课的前提, 只要学生对合唱有了兴趣, 他们就能认真、自觉地唱好唱准每一个音符, 并且注意声部间的和谐, 尽力表现合唱作品的音乐魅力。
我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往往借助一些短小精悍、美轮美奂的中外优秀合唱曲目引导学生欣赏。在细细聆听的过程中,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觉能力, 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如在教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 并制作了精美的ppt, 让学生熟悉演唱歌曲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欣赏百名歌星群唱的《让世界充满爱》, 当歌曲合唱部分呈现出来时, 同学们竖着耳朵, 屏气凝神, 细细聆听。接着, 我又让同学们欣赏了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手拉手》。课堂气氛也随之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体验不同的音乐特点和主题思想, 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两首歌曲所要共同表达的人们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的心声。最后让同学们随着音乐分声部学唱这两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此时的音乐课堂, 同学们已纷纷进入歌曲意境, 并从合唱曲目本身体会到了合唱的艺术魅力, 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对合唱的兴趣。
二、训练节奏音准, 奠定学生合唱基础
要唱好一首合唱曲就必须要有统一的节奏和准确的音高。但现在的初中生音乐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是先天性的五音不全, 有的是后天缺乏训练。要在教学中进行音准和节奏的训练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 唱音不准, 节奏不稳的学生大有人在。作为音乐老师应当改变原有的用琴带, 跟琴唱的传统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因势利导:
训练学生音准平时要多注重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从听音、辨音练习开始, 先听辨单音, 再听辨简单的和声, 最后听简单的和声练习曲。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唱的练习, 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 用“啦”、“ma、me、mi、ma、mu”等模唱, 渐渐唱出唱名和旋律。由听到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只有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对各种音程之间的音高距离便有了比较固定的感觉, 心里也就有了音高的概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音准水平。
加强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在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节奏不稳的毛病, 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和节拍感, 对于合唱教学也很重要。我在基础训练中, 我首先把千变万化的音乐节奏分成几类。让学生了解二拍子, 三拍子, 四拍子不同的强弱规律, 再让他们用学生拍手, 跺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声部节奏训练。从单个简单节奏过渡到简单的组合节奏的练习, 最后让学生分声部拍出各自声部的节奏。以上音准与节奏训练, 克服了学生盲听盲记想象, 做到手、脚、脑、身体各部分协调运动, 唱、模仿等有机结合, 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三、加强气息控制, 注重科学发声方法
在歌唱中, 气息的控制非常重要。它是歌唱训练的根基, 要经常不断的进行呼吸训练。不要认为只要让学生张开嘴巴, 该怎么呼吸就怎么呼吸。应掌握科学的气息控制方法。在平时的合唱训练中, 我会让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作“吹乒乓球”训练:也就是假设面前有一个玻璃杯杯口立着一个乒乓球, 要求学生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吹出, 不要把球吹跑。学生的气息控制的越长越好, 然后假设逐渐把杯子移远进行练习, 让学生感觉到气息越来越深;还可以做“闻花香“的深呼吸练习。“闻”的时候尽量将气息保持住, 吸一点、再吸一点、深吸一口……最后将气吐尽。每次做至少15分钟以上的气息练习, 坚持下来, 真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 这还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 不要出现提肩、提气的坏习惯, 要用横膈膜、腹肌来控制气息, 才会产生呼吸支点的感觉。
教学中, 还要启发学生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打开喉咙, 放开下巴。具体做法是:半打着哈欠, 舌头平放, 上颚一定要抬起来。并及时制止学生拉下巴。这种练习每次做个二三十次, 只有这样才能让腹、腔、头三腔上下贯通, 声音也会控制自如。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发声训练, 学生的发声才会如行云流水, 声音也不会显得硬邦邦的, 而是圆润而优美的。除此, 还要有敏锐的听觉, 发现学生不好的声音要及时纠正, 并做到正确范唱, 不能疲于应付了事。
除了以上几点, 在初中合唱训练中, 声部间的均衡也很重要。它是决定合唱是否和谐、统一的命脉。合唱的表现力很丰富, 要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声音来达到合唱的最佳效果。合唱也是一门集体的合作的艺术,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听到另一个声部, 切忌一个声部压倒另一个声部。要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学会在合唱训练中互相聆听以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一、结合合唱欣赏,启发初中生的合唱意识
合唱教学一直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初中生的合唱意识和合唱能力也相对较弱,培养初中生的合唱能力,首先要从启发学生的合唱意识开始。只有学生领悟到了合唱音乐的魅力,才能迈出学习合唱的第一步。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在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开设合唱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合唱意识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专门的欣赏课中设置一段时间用来欣赏合唱曲目,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借助所欣赏的曲目来为学生介绍合唱的基础知识。例如:在欣赏合唱曲目《保卫黄河》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介绍这首合唱曲目是如何分声部的,让学生对合唱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外,在初期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求精不求多,不要让学生一次欣赏太多的曲目,可以反复播放一首曲子,让学生反复欣赏,盲目追求数量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学习。
二、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初中生的合唱兴趣
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合唱知识,参与合唱活动。学校一般都设有广播站,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利用课下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歌曲,缓解紧张的情绪;播放一些新闻,来拓宽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音乐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合唱曲目,利用课间时间或者中午、下午的放学时间进行循环播放。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合唱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举办一些合唱比赛,在比赛的激励下,学生会更加努力地练习合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欣赏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合唱曲目,利用休息时间来欣赏这些曲目,研究之后,在班级范围内与同学展开交流,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
三、扎实理论学习,提高初中生的合唱素养
合唱理论包括发声的基本理论、节奏的基本理论、曲谱的基本理论、分声部的基本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整个合唱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向学生讲授,而不是只讲授某部分理论,这样,学生接受的知识才是完整的。另外,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一般来说,理论知识的讲解会比较枯燥,让初中生每节课都集中精力地学习理论知识很容易造成困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共同做一些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
四、增加实践经历,增强初中生的合唱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应该多参加一些合唱活动,才能真正提升其合唱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多在班级中组织一些合唱活动,例如,在庆祝十一国庆节的时候,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合唱《我的祖国》;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在九月十日教师节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合唱《教室礼赞》。另外,教师也可以多组织一些合唱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斗志。在实战演唱中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实践中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比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效果要好,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在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长期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等问题。但是从教学实践看,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合唱训练,教授学生关于合唱的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合唱实践经验,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方面都需要提升,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投入到合唱学习中。因此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策略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因此要高度重视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合唱教学,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方面都需要提升,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投入到合唱学习当中来,因此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兴趣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积极性。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的注意力会多一些,因此要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让小学生对合唱产生兴趣。具体的方法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首先从自身方面进行引导,教师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启蒙意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在合唱教学中也是一样,教师可以先加强综合素质,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展现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合唱学习的魅力。小学生的兴趣点和成人不太一样,可能对于某一学科的喜欢只是出于对这一学科教师的喜爱,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小学生喜欢自己,然后在自己的带领下逐渐喜欢上合唱。另外就是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合唱歌曲,作为兴趣的切入点,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合唱练习中来,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比较轻快的歌曲,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一般来说是受学生喜爱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这样的歌曲作为合唱曲目来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鉴赏能力,逐渐对合唱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技巧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合唱并不是简单的唱歌,需要多个声部的配合才能演绎出完美的歌曲,各个声部之间要互相协调,达到平衡统一才能完美演绎歌曲。合唱也是讲究方法技巧的,不论是气息的控制还是各声部之间的配合、音准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唱技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先要让学生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调整气息,掌握好呼吸的节奏才能使演唱更加平稳,通过一些吸气呼气的训练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技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不断训练这一技巧,通过有效的示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保持身体直立,面部放松,自然呼吸,反复练习,最终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另外在换气的时候,也要采取平和的方式,尽量均匀平和,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换气影响合唱的效果。还有就是节奏的把握,对于学生音准以及节奏把握还需要加强练习,如果音准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就会严重影响整体的和谐,即使是一个学生的音准没有把控好,也会严重影响这个合唱团队的水平,因此一定要加强音阶以及音准的练习,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掌握演唱的技巧,把握好音准和节奏。比如,在学习《爱我中华》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分声部合唱练习一下,互相找一下存在的音准问题,并且指出,改正明显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寻找问题,将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一一进行指导,按照教师的指挥演唱正确的音阶。一般来说,通过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解决合唱中出现的音准问题,掌握合唱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调整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度
在合唱教学中,声部的划分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音质音色分成不同的声部,但是在演唱过程中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声部的学生要唱好不同音高的声音,否则很容易出现相似声部之间弄混或是串音的现象。如果歌曲演唱的难度确实比较大,小学生对于各个声部的把握比较困难,就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选择降低声部或者是改变声部的方式让学生适应,调整到符合学生认知的难度。不能用难度太大的歌曲要求学生,以免小学生产生畏惧和消极的心理,对合唱学习失去信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难度,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从而感受到合唱带来的乐趣。比如,《我相信》中,可能副歌部分的音比较高,教师可以适当降一两个音阶,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合唱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另外,合唱技巧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包括气息控制以及节奏把握,让学生能够有技巧地演唱歌曲,做到各声部之间互相配合,协调演唱,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一些难度,以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苏吉.小学合唱教学初探——合唱和畅和谐[J].才智,,(7).
中期汇报材料
2008年6月,经保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我校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合唱教学的研究》。在一学年的课题实验中,我们着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通过初步实践与研究,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有所提高,逐步认识到与他人合作及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掌握了最基本的合唱知识与技巧。
一、课题的提出
1、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能有效锻炼学生这几种能力的教学手段就是合唱教学。
2、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合唱作为声乐教学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形式。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体裁多种多样,对培养和发展学生演唱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掘、发展其表演潜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提出以合唱为研究课题的原因之一。
3、歌唱天然地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及情感交流特征,它有益于人际间的情感沟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而合唱在这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此外,参与合唱的人员远远多于重唱和独唱,学生受益的人数众多。对发掘、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提出本课题的另一原因。
在以上因素下,我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合唱教学的研究》的研究课题,并于2008年6月获得保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课题组各成员将以音乐课堂教学为抓手,努力构建我校艺术教育音乐课程的目标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努力形成艺术教育音乐课程的教学特色,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通过合唱艺术信息的有效传递,促进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内化,在音乐的陶冶中,可以受到审美、协调能力和集体主义教育,2、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和混声的齐唱,轮唱,领唱,对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的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演唱形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素养,提高声乐演唱技巧,严格演奏与和声观念,加强学生集体协作能力。
3、在教师指导下,创设高效的 “合唱教育效应”,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创新人格。
4、通过对合唱曲目的排练和演出,健全学生的心理结构,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三、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树立一个正确的合唱观念,体会团体合作的重要。
2、采取多种形式对小学生的音色、二声部及和声进行训练,并能做到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平衡与协调
3、注重学生歌唱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其可在齐唱的和谐训练、和声的和谐训练、各声部音响的均衡训练、指挥与合唱队的协调训练以及在演出活动等五个方面, 实现对学生进行协作精神的培养。
四、研究措施
(一)采取措施营造合唱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 现今大多数学生喜欢独唱歌曲和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合唱歌曲,是现实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优秀的合唱具有独唱和流行音乐不可比拟的艺术魅力,不但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共同进步的集体荣誉感,而且能培养学生统一协调、相互谦让、和谐共处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学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为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课题组成员把合唱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工作来抓,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
(二)多渠道渗透感受合唱魅力,培养合唱兴趣
充分利用距离学生最近的优势、利用校园里的多种教育媒体,充分展示合唱艺术的魅力,并渗透到孩子们的校园内外的生活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感受艺术、欣赏艺术、尊重艺术。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主要渠道:
——利用校园广播站,每天播放合唱歌曲和合唱知识,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以一月一换,也可间插在其他主题内容之中。让孩子们对合唱歌曲耳熟能详、随口而唱。
——积极组建校园师生合唱队,加强训练和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并面向全校开办合唱知识讲座,扩大影响,形成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
——开辟校园板报、宣传栏、学生手抄小报等专栏介绍合唱知识、合唱歌曲,也可结合班队会、团队会组织音乐知识竞赛等。
——音乐教师在布臵校外作业时,可以把合唱歌曲的学习和收集作为一项内容来完成,如利用电视和网络,一周收集一条自己喜欢的合唱团的演出信息或者周围的音乐活动情况,一小组一月学会唱一首合唱歌曲等。
(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合唱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除了依靠校内外比较专业的合唱队训练外,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进行合唱能力的训练,这既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教学目标,又是培养全体学生合唱艺术素养的又一重要渠道。课题组成员尤其是其中的音乐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专业或业余的合唱技能技巧的培训及演出活动,并利用课堂教学来进行实践提高。
其次对中外的童声合唱曲进行选择和积累,精选出适合学生、学生喜欢的优秀曲目。根据乐曲难度由浅入深地组编本校各年级各班的合唱曲选,并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训练。
再次,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合唱技能的训练。从简单的音准、节奏开始,如听辨、模唱单音、音程、乐句,到听记节奏、和弦、旋律等,从简单的二声部趣味练声曲开始,到轮唱、较复杂的二声部、三声部合唱歌曲的学习,将合唱的技能技巧逐步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并做到长期坚持。
最后,组织多种活动体验合唱乐趣。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学生艺术能力提高的主要载体,让学生体验合唱乐趣,如利用每年的“迎六一”等节日,开展班级合唱比赛等,积极参加安国市艺术节活动。这既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的大好时机,又给予学生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学生定会在活动中获得更多收益。
(四)改进考核方式,提高合唱效果。
组织班级音乐会,把合唱作为学生音乐成绩考核内容之一,对学生表现情况加以评价和指导。帮助改变学生学习合唱的态度,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学生合唱素养的提高。
五、开题会及培训情况
2008年9月,在我校校长组织下,学站领导、教导处主任、副主任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了课题《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合唱教学的研究》的开题会,在开题会上,本人做了主持人发言,阐述了研究此课题的重要意义,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阶段等相关内容,与会的各位领导对课题的立项给与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将大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直至成功结题,参加开题会的课题组成员全部参加讨论,在了解课题相关内容后,对如何更好的研究好课题纷纷献言献策,通过讨论,课题组成员充分认识到了在小学开展合唱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合唱教学对学生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及协作精神的良好影响,并一致认为课题研究将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题会后,我校制定了合理的培训计划,及时进行了课题相关培训,并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做好培训记录,以更高的理论水平进行课题研究。
六、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及时培训,提高成员研究水平
在开题会后,我们课题组成员首先进行了“关于合唱艺术”的培训会,因为在各成员中,虽然有专业音乐教师,教研员,但是也有几位成员为其他科目一线教师,为了让全体成员以更专业的姿态进行研究,因此我们开展了此次培训会,并让每位成员撰写了培训心得和体会,通过此次培训,大大提高了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进行课题研究的现状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在全校三到六年级段确定实验班与对照班,下发学生问卷110份,回收学生问卷109份,回收率是99.1%,其结果基本能够反映本校学生合唱学习的现状。
调查内容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还是喜欢学习合唱的,这是音乐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应该不断扩大这股力量。我们将在实验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良好合作能力的培养,对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尽快找到提高学生合唱的良策,从而整体推进我校艺术课程改革。
七、课题研究成果 1.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是我们不变的目标,组内教师珍惜集体学习的机会,能坚持自主学习,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参加基本功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刁伟丽老师在2009年安国市市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标兵评选中获音乐学科教学标兵,在苏州市中小学教师解题基本功竞赛中获小学英语学科三等奖,王莹莹老师在2009年安国市艺术活动月中排练舞蹈《吉祥如意》获得一等奖。
2.实践导航,提高成绩
参加课题实验的四个年级段都是专职音乐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课题组成员根植于教学实践,穿梭于课堂之间,放弃休息时间主动为学生辅导,她们的辛勤付出取得了一些回报,在2008年排练了《歌曲四重唱》并参加了安国市艺术节比赛,荣获二等奖,在2009年我校迎六一联欢会上,排练了合唱《保卫黄河》,获得了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3.扎实科研,促进发展
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活动与音乐组的集体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安排各类研讨活动,认真做好活动记载工作。组内研讨气氛浓厚,组员能坦诚发言,这种务实的探讨方式,有利于课题组成员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研究,共同发展。
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研究一起成长,她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总结与探索,撰写了案例与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良好。
八、课题研究困惑 1.思想要统一
本课题虽然由个人承担,但由于涉及的范围较广,学生分布在各个年级,因此在研究方案中就把学校3——6年级部分教师确定为课题组成员。学校课题组在划分各子课题时,把部分教师又分在别的课题组,分散了她们的注意力与精力,在方案设计和具体操作中,产生相互交叉的现象。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将是课题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组内成员应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调好各项工作,确保课题研究的人力投入。
2.措施要到位
本课题的预设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修正与改进,教师虽然明确研究的目标,也都能通过自身的付出不断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但有的年级组课题研究效果不明显,还有对低段学生进行的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教师表示困难,原因之一,是现行课本中没有合唱教学的相关课程,教师无法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原因之二,学生年龄偏低,声带发育不够完善,进行合唱训练难度较大。这就需要课题组督促每一个教师保证课题方案的实施,保证研究的措施到位,主动了解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实践,努力加强自我反思,切实提高研究效果。
【合唱音乐鉴赏】推荐阅读: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优化之探究12-16
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学案10-31
音乐鉴赏汇总07-23
音乐鉴赏心得09-24
感受音乐鉴赏10-10
民间音乐鉴赏10-15
音乐鉴赏知识12-31
中外音乐鉴赏体会06-10
音乐鉴赏复习试题09-09
音乐鉴赏中国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