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5-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13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郑标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文

学作品的兴趣。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说说四大名著,板书:《西游记》

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谁——

2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孙悟空的故事?引出问题——为什么《西游记》中的故事妇乳皆知广为流传?

二、整体感知

1初读初感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有没有疑问、敬佩、憎恨、气愤、同情„„或者其他的感受。2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我们中国人很喜欢用三这个数字,事不过三、三顾茅庐„„快到课文找找,有没有三的。

[师板书:白骨精三骗

孙悟空三打

唐僧三拦] 4小结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三、品读深入

1我们先来研究白骨精这个人物。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么描写白骨精的?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到课文找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计?

白骨精把这个计用来对付的是好人还是坏人? 说说白骨精的人物性格特点

白骨精,它用了那么多的诡计,你觉得这对研究孙悟空有什么好处呢? 2从白骨精的特征可以衬托孙悟空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正面接触孙悟空。对孙悟空的描写在哪一段?选择最能显示孙悟空特征的句子,把它读好。

[生自由练读] 再来读读。怎么把孙悟空的特点读出来? [指名读] 3.指名读第五、六、七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回答: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挡

4小结

人物个性鲜明 栩栩如生。四、延伸扩展

1自由聊一聊其它人物特点。

2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很好的读出了孙悟空的人物特征。除了读,我们还可以想,想一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猜一猜,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拿出作业纸,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写出他的内心独白。

[生想象写话三分钟、交流体会各个角色的内心独白。]

五、总结课文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诵读吧!(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齐读)

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天下太平

六、作业

自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年版。

板书:

孙悟空(坚定、机智、勇敢)

三打

三拦

三骗

白骨精

唐僧

(贪婪、狡诈)

(善良、迂腐)

教学反思

把古典文学作品引入小学课本,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众观整堂课的架构,整个教学思路是:谈话揭题——初读初感——再读梳理——品读深入——延伸扩展。

基于本文的特殊背景,教师引导从文本的大环境入手,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以学生所了解的故事为基点切入,又使学生了解了必要的知识,吴承恩和他的《西游记》。这个大的文本环境,在学习时起了主导的作用,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及其中的不同角色。

初读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良好地表达阅读感受,教师给出了合适的词语,解决想说说不出来的难题。经过这样的指导,再学别的课文,学生就可以学有所感,很好的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对于这个复杂的故事,从哪个角度入手进行梳理呢?老师抓住“三”这一关键词,围绕这个“三”,(白骨精三骗、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清晰明确的概括了课文的框架。使学生从大处着眼文本,理解文本。并时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个性化的认知。

如何深入文本?朗读训练点如何落实?教师始终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作用相当大。教师以情一步步的推动了课文的品读深入。并不急于从主要人物孙悟空入手,而是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觉,先研究白骨精的诡计多端,以它的坏来衬托孙悟空的正义。以情感来推动阅读,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阅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找出最能体现孙悟空特点的句子,进行品读。在不知不觉中,在学生练读与品评中,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中,将朗读训练升上高潮。读出情感,读出情境气氛,读出人物性格特征„„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一、设置“乐”境, 激情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学习知识非常重要。为此, 教学时, 我们可以将图片、音乐、视频、PPT动画片、时事、故事、影视片段等美学元素引入课堂, 美化课堂, 活跃课堂, 让学生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引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促进学生的多向思维活动, 继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 上课伊始, 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从网络精心挑选后, 下载的儿童故事大全《三打白骨精》音画视频供学生观赏。当学生美美地享受了这道精美的视觉盛宴和听觉盛宴后, 心情极为亢奋。于是, 我趁机启发道:“请问, 我们刚才观赏的动画片《三打白骨精》是根据哪一部名著改编而成的?”待学生正确回答后, 我继续启发道:“如果同学们愿意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三打白骨精》课文的话, 马上就会知道名著《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片段与刚才播放的《三打白骨精》故事有许多细节不同的地方。”话音刚落, 学生便主动地、兴致勃勃地认真阅读起课文了。可见, 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音画视频情境, 既可以渲染课堂氛围, 又可以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设置“问”境, 多向思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我们应该紧扣课文内容设置有效“问”境,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教学《三打白骨精》时, 我曾预设了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一共写了几个人?他们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 在这个故事中, 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呢?请说说喜欢他的理由。

3. 在《三打白骨精》中, 有人说唐僧是一位大大的善人,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 在唐僧一行去西天取经的路上, 假如没有孙悟空, 那会发生怎样的情景呢?

当然, 也可以鼓励每个学生在阅读完《三打白骨精》课文后, 自行提出一个或者二个问题, 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 价值在哪里?如此, 学生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反思质疑中, 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设置“动”境, 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充分说明阅读是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教学时, 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个性化阅读的机会, 尊重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阅读审美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慧眼识得每个学生的别才、别志、别趣, 尊重每个学生的特智、特长、特能,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将恭顺温顺、循规蹈矩视为优秀学生品质特征的保守态度, 鼓励学生敢持歧见、标新立异, 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扬唯我独有的才华与个性。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设置有效“动”境, 引导学生在充满“动”态的教学环境中彰显自己的独特风采。

教学《三打白骨精》时, 我鼓励学生启动口、眼、手、心等多种感官, 从声、色、情等多方面感知文本内容、复述故事情节、分角色朗读文本等;也鼓励学生每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成立课本剧编剧小组, 将《三打白骨精》改编成课本剧, 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轮流上讲台表演一番, 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课本剧写得好, 哪一位演员表演得到位, 哪一个小组的课本剧表演得精彩。毋庸置疑, 在学生每次表演《三打白骨精》课本剧时, 我常常被学生特邀参加到各“剧组”中扮演谁也不愿意扮演的“白骨精”角色。多种“动”境的设置让学生思维和行动了起来,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 为整体素质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篇3

1.由大徒弟孙悟空带路,唐僧与护送他的其他几位徒弟猪八戒、沙和尚一起,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艰辛征程。

2.正当他们在艰难跋涉时,天突然阴了起来。只见前方峰岩重叠,里面透着阵阵妖气。“大家当心!”孙悟空叫道,“恐怕前方有妖怪!”

3.唐僧一惊,顿时在马鞍上坐立不安起来。孙悟空扶他下马:“师父莫慌!只要有俺老孙在,前方道路的妖怪都会死在俺老孙手下!”唐僧告诫他:“切莫杀生,佛家杀生是罪恶的。”

4.就在这时,天空飘过一团黑烟,孙悟空立刻警觉起来。正当他想跳入黑烟一看究竟,黑烟却消失在山峰之上。

5.八戒嘲笑悟空:“大师兄,你太多疑了。”他拍拍自己的肚子道:“我们去找些东西吃吧。”

6.孙悟空不禁担心道:“这儿的山光秃秃的,方圆几里之内又没有人迹,我还是先到前面去看看,给你们找些新鲜的果子吧。”

7.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将唐僧等师徒三人和一些金银细软圈在圆圈之中,并告诉他们三个人,在他走之后,呆在圈内不要和任何人搭讪,也不要吃别人给的任何东西。

8.悟空走后不久,黑云再次在师徒三人上方不断盘旋。驾驭黑云的是一个正在山间巡逻的狼妖。

9.住在这个山上的是白骨精和她手下的狮子、老虎、熊和狼,他们都是一些食人的妖精。当狼妖返回山洞,汇报了情报,妖精们立刻叫嚷着要去抓唐僧师徒。

10.狮王刚准备拿着它的三角叉和其他小妖精们出发时,白骨精一声冷笑:“你难道不知道唐僧有个徒弟叫孙悟空吗?”

11.一提到孙悟空,小妖精们立刻吓得脸色惨白。白骨精又是一声冷笑:“无需惊慌,我知道该怎么对付他们。”

12.白骨精走出山洞,远远看见打坐的三师徒,却不见孙悟空的踪影。

13.白骨精万分庆幸,刚准备扑向唐僧,只见地上的圈射出金色的光芒。她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靠近唐僧师徒。

14.“孙悟空在保护他们。”她转念道,“不如我变个身,不信他们不会落入我的陷阱!”想到这里,她便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消失了。

《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 篇4

上完课,我在沉思:如果我在课堂上仅仅匆匆地完成教学环节,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不是更深入呢?对人物的性格把握会不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了解得更深入呢?是不是能照顾到期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呢?

其实,再次仔细地研读我的第一份备课,要想在一课时内定完成“三变”、“三打”和“三责”有点儿难度。看来,我及时地调整既为了赢得了充分研读文本的时间,也为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铺设了平台。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学反思 篇5

根据《三打白骨精》一课的教学目标清单,第一节课完成第1、2、3、4、5目标:1、自学字词;2、读通课文;3、了解背景;4、概括内容;5、品味形象。

第1、2、3三个目标可以作为预习目标,已经布置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只需检查。我让已经读通课文的同学举手,还有几位同学没举手。我让这几位站起来读一读,他们还比较诚实,于是帮助他们读通。还别说,叶青同学平时性格内向,但她读起课文来还挺自然的,我表扬了她。

对于第4个目标,我是在第二单元学习成果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然后简练地概括。我采用最低起点练习法,让基础不好的杨璟同学先说,指导她一句一句地说,帮她修改。等杨璟说完了,再请其他同学说,大家都能说清楚了。

第5个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目标。这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归纳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白骨精等形象的特点,并找出自己的理由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这儿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词语与句子相互印证,建立人物形象。比如学生说孙悟空疾恶如仇,那什么叫“疾恶如仇”呢?读一读文中的句子,哦,明白了:“劈脸一棒”是疾恶如仇,“当头就是一棒”是疾恶如仇,“一棒打死了妖精”是疾恶如仇。

因为第六自然段是矛盾冲突激化的.一段,所以学生们交流最集中的也是这一段。学生读着课文,道出了悟空的机智——以退为进,让唐僧退下他头上的金箍,看出了唐僧的是非不分、菩萨心肠、刀子嘴豆腐心。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6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2015年4月1日 班级:六年级

科目:语文 授课人:史雨平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教师的教变为让学生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表达能力。遵循“五步导学式”的教学方法,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熟悉文本,通过提纲导学,展开自学。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依据,以学生获得为准绳,潜心研究个性化的学习之路,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是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有关词语。

3、通过读文,整体感知内容,了解三打白骨精的经过,并能填写相关表格。

4、通过相关语句,初步了解人物性格。养成教育训练点:自主学习,勤于收集资料

教学重点:了解三打白骨精的经过,初步体会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掌握学法,会自主学习课文。

教学方法:五步导学式

学法指导:学习时紧扣“打”字,按“变——识——打——结果”的思路采用质疑促思的方法,抓住白骨精的“变”理解他为什么变?怎么变?变得怎么样?然后抓住描写孙悟空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深入体会他的“识”和“打”,感受他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过程: 一 示标导航

1、播放《西游记》视屏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导入谈话,揭题。

谁知道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有关我国古代著名神话小说中的哪一部电视剧?这部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是哪几个人,你知道他们各有什么个性特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就是《西游记》的一个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3、大话西游。(生交流对《西游记》的了解)课件简介《西游记》。

4、出示教学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提纲导学 自学提纲

1、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互相听写。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径直、不胜欢喜、造化、火眼金睛、无心向善、有意作恶”等词的词义。

2、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3、小组学习“一打”: 读2-4自然段,边读边想:按“变——识——打——结果”的思路,了解白骨精的“变”理解她为什么变?怎么变?

变得怎么样?孙悟空怎么“识”和怎么“打”打。唐僧对孙悟空棒打妖精是什么态度?画出有关语句。填写表格。(学生人手一份表格)

4、小组成员集体学习第一部分之后,每人都掌握学法,然后自主完成第二、三部分。不懂的地方小组解决,或交流时在班上解决。

三、自学巡导

学生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教师巡视,参与学习,指导学困生学习。

四、帮教疏导

1、学生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在班上解决。

2、教师总结延伸

回顾全文,白骨精三次以不同化身出现,三骗唐僧,而孙悟空三次识破妖精的诡计,三次怒打白骨精,唐僧因为人妖不分,三次阻拦孙悟空,但最终还是孙悟空更胜一筹,打败妖精,继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2、你还知道哪些孙悟空的故事?(生交流汇报)

五、达标训导

1、抽生分节读文,或尝试复述其中的某一部分。

2、字词练习:(1)看拼音写字。yǐn mán yāo jīng zhāi fàn()()()(2)多音字我会组词。

mēng()hē()nán()cáng()蒙 喝 难

meng()hâ()

nàn()zàng()(3)用恰当的词代替划线的词。A、白骨精不胜()欢喜。

B、白骨精变作美貌的姑娘,径直()走到唐僧面前。C、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3、课文内容我了解。

(1)、课文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 》。

(2)、白骨精“变”的原因是()。(3).课文中三次棒打的经过大致相同,这一脉络是()――()--()——()。

4、课后作业:搜集更多的《西游记》故事,准备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

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 机智勇敢 明辨是非 唐 僧 心慈手软 敌我不分 白骨精 贪婪狡诈 诡计多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结合本学期开学以来在教学中的实践,我认为如果能真正将学校教导处制定的“五步导学式”教学方式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观念转变,变教师的讲为导学生学,将课堂交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改革。从这节课来看,教师的优点在于敢于将学习这一行动完全放手于学生,让他们自学,自悟。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我觉得自己已经在行动,在尝试。即使它需要一个漫长的经过,我仍然会一如既往,讲课改进行到底。通过这节课,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对课改方案吃的不透。比如说时间,在自学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更要知道用多长时

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在帮教疏导中,关键要解决课堂上的生成问题,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其次,在达标训导时,检测时选题要精,做到限时、限量,讲究速度、信都、准确度;做到“五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差必补、有错必纠。这就要充分发挥小助手、小组长的作用,这样,时间才会掐准,做到高效。才能做到堂堂清,人人会。

从《三打白骨精》到《西游记》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关于整本书的阅读,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进行了尝试:即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走进“课外书屋”来引导学生读书。对此,我们认为教师可以有计划地配合单元专题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籍,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与名著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课文带名著的方法引出名著,打开阅读的窗口。那么如何利用教材资源,引领学生读整本的书?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引读原著—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活动产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只有对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去投入,把自己的全部活动集中地指向读书,与读书有关的神经活动才会处于最佳状态,他们在读书活动中才能够体验到欢乐和情趣。激励他们抑制疲劳,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读下去。

我在执教《三打白骨精》时,就拿课文为样本,品《西游》、赏《西游》,以激起学生对《西游记》的向往。

首先,力求让学生从平常的用词中体会到作者吴承恩的不凡之功。以“‘一’打白骨精”为突破口,重点抓住一个“笑”字。“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一个村姑,穿着花衣服,提着一篮馒头,笑着向唐僧走来。”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一“笑”,白骨精真像我们初读时感到的那样真诚亲切地微微笑吗?联系上文“为了吃唐僧肉”再一想,肯定不是。是一种纯粹谄媚的甚至勾引的笑?可当时白骨精化身为一个“村姑”,不会那么露骨,再说宅心仁厚的唐僧也会起疑心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笑?细细品味,这“笑”竟像是一杯清茶,愈品愈有味。接着,联系全文“三打”,对比阅读体会。如,唐僧的表现依其发展变化,前“二打”分别是“责怪”“怒喝”孙悟空,到最后竟然是“上前护住”“老头儿”“赶”走孙悟空,如此严厉地对待刚直、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如此慈悲的对待诡计多端、心狠手辣的白骨精——唐僧,你何其迂也!照这样举一反三,学生还能从许多字、词、句中体会到吴承恩轻描淡写一笔却极尽人物特点的深厚功力,顿生一种“当刮目相看”的欣喜之感。

其次,着力向学生展示吴承恩构思精巧的一面。以“‘三’打”为例。有了前“二打”,“‘三’打”理应是最激烈的。吴承恩怎么描写的呢? 你看,那白骨精化成的老头儿“手持拐杖” 来找“打死了”的“老伴和女儿”,大呼“救命”,多么可怜!可他直接“来找唐僧”,还利用唐僧的慈悲心肠,“冲到悟空面前”扬言拼命,故意激怒孙悟空,挑拨师徒间的关系,又是多么可恨!你看,那见妖就打的孙悟空在其一心保护的师父“上前护住老头儿”并“沉着脸”命令其“人以慈悲为本,不准杀他”时,还是坚持维护正义,“撇开唐僧,一棒打去,把那老头儿打下深涧”,多么可敬!可最后还是被“赶回花果山去了”,多么可惜!再看,唐僧一再喝阻悟空、保护“老头儿”,慈心可鉴,多么可爱!可他是非不分、人妖颠倒,“拦住”悟空,让“白骨精趁机逃跑”,还严责正直的孙悟空,多么可气!如此波折迭起、矛盾迭出,可又相生相克、合情合理,由不得学生那种钦佩之情不油然而生!

在原已感受到的想象奇特、情节曲折、人物鲜活的基础上,再加上用词精到、构思巧妙的体悟,《西游记》对学生已然又充满了无穷的新鲜魅力,“心向往之,神向往之”。等他们真正去读文言文的《西游记》,一定会多一些发自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吧!也许又会被那瑰丽华美的文字所吸引,从而加深对古文的修养呢!

二、精读原著——教给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如果说由课文走向原著是内容上的拓展、兴趣上的激发,那么原著鉴赏的切入点就是方法上的指导。俗话说“授人鱼只解一餐之饥,授人渔则终身有益”,说的就是教给读书方法的重要性。

窦老师在执教《三打白骨精》这一课,仅仅抓住《西游记》作为小说这种叙事文体的独特特点。以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构建教学板块。每一板块中都渗透了相应板块在小说美学中的作用。环境板块使学生初步感知了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情节板块借反复叙事使学生理解了情节的一波三折对于小说而言的重大的结构意义。人物板块,与学生聊出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对展现人物个性的独特作用。

层层铺垫、层层剥茧、层层深入、层层回扣,最后构成整体,我们怎能不惊叹于围绕“反复叙事”教学设计的匠心独运。我们的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怎能不体会到反复叙事,这种震撼人的东西,这种叙述的魅力是如此简单,同时又是这般丰富。

同时,正因为反复叙事手法在其他名著中屡见不鲜,所以教会学生读一本书就相当于引导他们读了千万本书。对于即将毕业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反复叙事的概念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待到他们升入中学,读到《祝福》中祥林嫂反复对人叙说的:我真傻,真的;读到《皇帝的新装》中从皇帝到大臣、从贵族到骑士,每个人言不由衷地对新装的一次次的赞美;读到《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对待同一事件——首饰匠赫留金被狗咬伤,因为狗的主人变化而反复变色……乃至成年之后读到那样多得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这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唤醒,激发他们触类旁通的惊喜和深入胜境的愉悦,积淀成学生独有的阅读体验和生命体验。

三、品读原著——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

整本书阅读中,学会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比阅读本身更重要。我感觉试图通过阅读一整本书解决深入阅读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也许对于一整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分两个层次,也许最初的阅读是浅层次的,学生的阅读可能仅仅是兴趣所致,阅读的速度可能很快,甚至来不及思考。我们不妨过一段时间再次阅读这本书,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深入思考和感悟上来,把阅读的重点放在体会和领悟作者的表达和情感上来,实现深层次阅读和策略阅读的目的。我们成人何尝不是也有这样的阅读体会,不也是需要对同一本书作反复阅读,才能领悟到书中的精髓吗?

作家肖复兴说过:“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我们通过利用教材资源,引领学生读整本书的活动,营造一汪沐浴孩子心灵的深潭,使孩子们沉醉于书的世界,咀嚼经典,品味生活,灵魂得以升华,精神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郑如桃,男,1980年生,皖天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教育。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及文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3.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原著片段,感受原著的经典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号召学生读整本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1.同学们,10个阿拉伯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字呢?

2.引出“三”。

从中国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在它身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汉字:三“人”为“众”;三“水”为“淼”;三“木”成“森”;三“石”为“磊”;三“日”为“晶”;三“火”为“焱”;三“牛”为“犇”(ben),三“鱼”为“鱻”(xian);三“羊”为“羴”(shan)等等。

诗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杜甫《示宗武诗》)。

成语、词语、故事: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三姑六婆、三顾茅庐、三元及第、三生有幸、三寸金莲、三长两短、三妻四妾、三缄其口、三维空间、三头六臂、三令五申、三思而行、三心二意、三言两语、三句不离本行、三寸不烂之舌、三月不知肉味、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有:三英战吕布,陶恭祖三让徐州,孔明三气周瑜等。《水浒传》中的有:施恩三入死囚牢,宋江三打祝家庄,宋公明三败高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打了三拳。《西游记》中的`有:尸魔三戏唐三藏,三借芭蕉扇等。《红楼梦》中的有,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等。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8课——《三打白骨精》。(指板书,生齐读。)

二、小组合作,交流互动

1.小组成员合作,根据表格划出关键词或句子。

2.汇报,全班交流。

3.从这个表格中你能体会到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吗?

白骨精三变: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不达目的不罢休

【白骨精的“三变”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最终丧生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说明了孙悟空更胜一筹,对比、反衬出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高强本领。】

孙悟空三打:不顾师父误解,排除阻挠,坚持扫除妖魔,体现了他的坚定不移。本领高强,机智勇敢,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勇于降妖除魔。

唐僧:人妖不分,心地善良。

4.从课文中的其他地方,你还能体会到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1)如果唐僧能退下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孙悟空会不会就离开师父?为什么?

(2)叫众神作证

(3)为什么孙悟空一次打不死白骨精,而要三次?

【写法指导:要有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关键描写,还要有能吸引读者的故事情节。】

三、对比阅读,品味经典

1.课文是针对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对原著进行了改动和压缩,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的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大家从这一回的标题中,能看出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结局吗?

【体会原著标题的对偶与概括】

2.出示原著故事结尾片段,学生默读,说说从中又体会到了孙悟空的什么性格特点?

【重情重义,有情有义,深谋远虑,忠心耿耿】

【点拨过渡:原著对人物的刻画更生动、细腻、传神,对情节的描述更具体、生动、奇幻、曲折,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我推荐大家读原著。】

四、拓展延伸,阅读名著

1.翻开语文书的第55页,学生默读或指名读。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4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准确认读绿线内的3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白骨精的狡猾、贪婪、诡计多端;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4、借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西游记》。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探索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原著《西游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聊天导入:

看过《西游记》这本书吗?《西游记》的连续剧看过没有?里面哪个人物最吸引你?大家对《西游记》里的人物都特别熟悉,里面的哪个故事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精彩的故事特别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三打白骨精》——齐读课题。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课件出示)

(1)妖怪

斋饭

咒语

隐瞒

癞蛤蟆(2)嘴馋

拎着

紧箍咒

骷髅(3)山势险峻

峰岩重叠

三番两次(4)蒙骗

3、检查课文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相关段落。

4、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对于课题从故事中提炼出来的课文,我们可以运用扩充课题的方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讲读白骨精三变 过渡:故事发生在(出示)

1、“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2、指名读,评价。

3、吴承恩的原著中是这样写环境的:(出示)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zhāng)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4、谈各自感受。

5、师言: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在这穷山恶水之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这样的

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

6、教师引述:话说唐僧走了一天的路,感觉饥饿,就让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傅充饥。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

出示: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7、指导朗读:不胜欢喜——,自言自语可是发自内心的自己跟自己说,还不想让旁边的妖怪听见,和自己分肥。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表示出来。

8、这妖精十分欢喜,一心想吃唐僧肉,下文就写了它施展妖术三变来蒙骗唐僧师徒,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次责怪。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白骨精的三变。快速浏览下文,用波浪线画出白骨精三变的句子。

一变:(课件出示)

1、一变美貌的村姑,用意是——

2、原著中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dài),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zhuàn)林„„

(引导学生阅读,体会“村姑”的美,想:“村姑”会说什么?)

3、白骨精变得如此美,说得如此动听,用意是(生说)——,它施了一招“美人计”。二变:

1、过渡: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写白骨精第二次变化的是(生答出示内容)

2、这一变的用意又是什么?品析“闪”。三变:

1、过渡:白骨精变成八旬老妇,想博取唐僧的同情,但仍难逃出悟空的火眼金睛。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第三次(出示:生齐读)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2、谁来说说,这一次白骨精的用意又是什么?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出示):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chǎng)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3、探讨:学到这,想想白骨精第一变失败了,为什么还要变第二次、第三次?你认为白骨精三变的顺序能否颠倒?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白骨精?

三、总结

在白骨精的三变中,我们品味到了它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面对如此狡猾的白骨精,孙悟空三打,唐僧三责。作者之所以没有写悟空一次就将白骨精打死,是采用了反复叙事的写法,这样能使故事更加生动曲折,更引人入胜。课后请找来《西游记》,阅读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白骨精的三变,了解到白骨精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

二、学习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 一打: 课件出示:

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唐僧的反应是—— 二打:

(课件出示):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唐僧的反应是——

师描绘:二十遍的紧箍咒,把个孙悟空痛得是“头痛难忍,连忙哀告。”你可知“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天神捉拿,哀告过吗?”“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哀告过吗?“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得晕死过去,哀告过吗?”这二十遍的紧箍咒却让他(生说——“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并且唐僧还向他喝道(生说——)悟空申辩说是妖精,唐僧不但不信,还非常生气(指名读——)如果你是孙悟空,为保唐僧西天取经,两次棒打白骨精,却被师傅责怪、念紧箍咒,还要逐你走,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生交流——可悟空非但没走,还施了一计,让师傅留下了他。可见悟空——

三打:

(1)(课件出示):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2)教师提示:以后读关于“三”的文章,《三打祝家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重点关注一下最后一次。读第三次打的内容,看看与前两次打有什么不同?

(3)学生品析。

(4)从悟空的三次棒打白骨精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悟空?

三、教师小结

第三次悟空打死了白骨精,白骨精现出了原形,你猜,这次唐僧的反应——

拓展:可结果并非如你们所愿,第三次,唐僧赶走了孙悟空。有兴趣的同学找来原著,读读“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回,你将有更多的收获。

四、作业设计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教学设计 篇10

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分段,精读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1.完成作业 题1、2、3。

2.熟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根据课后第2题的提示,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 唐僧阻挡 │

├────┼───────┼──────┼─────┤

│ —打 │ │ │ │

├────┼───────┼──────┼─────┤

│ 二打 │ │ │ │

├────┼───────┼──────┼─────┤

│ 三打 │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本来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作业。

1.作业 本5、6题。

2.读熟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熟读课文,回答课文第1题的几个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性命索性慈悲诡计多端腾空而去毛发直竖

二、指名读课文(5人每人一段)

读后回答课后题1的3个小题目。

三、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妖怪想吃唐僧,变成村姑。

一打:悟空识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责怪悟空。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四、作业。

1.熟读全文。

三打白骨精 篇11

主要人物:1唐僧2孙悟空3猪八戒4沙和尚5白骨精(三人)6白龙马 第一幕:初入宛子山 音乐起(only you),唐僧师徒4人上场。唐僧作骑马状,在白龙马后,孙悟空在前东张西望。八戒沙僧负责在后拿东西和保护。

旁白:话说唐僧师徒4人前往西天取经,途中经过一座宛子山(音效:肚子叫)

唐僧:悟空啊,为师(音效:肚子叫)悟空:师父(音效:肚子叫)不用解释了 师父:(妩媚地)悟空,那为师就在这等着你喽~ 悟空:(无奈地)师父,据说这山里。。八戒:(流口水的声音,色迷迷的眼神)哇塞!!美女啊!

白晶晶从众人面前飘过

悟空:八戒啊,你看我话还没说完。。

唐僧此时也偷偷地看着白晶晶

八戒眼神直直地盯着白晶晶跟着走了

悟空一把揪住八戒的耳朵 悟空:死肥猪,那女的。八戒:美女啊

悟空:去,那女的—依我看—绝对是—美女!众人:切!

第二幕:初遇白晶晶 悟空:师父,徒弟要去了

悟空将一呼啦圈扔在地上

悟空:在我走这段时间,为了大家的安全起见,全站到圈子里来吧

八戒拿起呼啦圈(音乐:健康歌)扭了起来 悟空:呆子,你脑残啊!

一把拉下圈子扔到地上 悟空:(指着圈子)进去!

众人进去,悟空下场(音乐:)白晶晶从舞台一头上场,亮相 众人:(一副色相)哇!美女!

白晶晶:各位帅哥们,你们要去哪里呀? 八戒:(色迷迷地)我们。我们。

唐僧此时换了副严肃的面孔

唐僧:咳,我说八戒啊(拧着八戒的耳朵),你怎么这么没大没小呀,为师是怎教育你的啊,跟美女说话也要为师先来啊,你一边闪先

唐僧一把把八戒推倒,然后立刻露出一副色相 唐僧:嘿嘿,美女啊,我们是西天来的,要去东土。

沙僧在一边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一把推开唐僧 沙僧:我们要去东土

白龙马也从众人中钻出来,附和着

悟空此时正好赶了回来

手持金箍棒,打向白晶晶 悟空:啊啊啊啊!!

突然方向一变,打向中人 悟空:你们。。遇到美女也不等我!

转向美女

悟空:美女啊,你叫什么名字呀? 白晶晶:嘻嘻,我叫白晶晶。

众人从后面愤怒地站起来,瞪着悟空,拿着家伙,打向悟空 悟空:阿嚏

悟空弯腰一个喷嚏,众人的东西打在白晶晶头上,白晶晶扔下一根骨头 白晶晶:啊啊啊。。

白晶晶下场,悟空捡起骨头 悟空:哇靠。(抹了把汗)原来是个白骨精啊。。众人:哦。(都抹了把汗)悟空:(拿出吃的)师父,米西米西。第二幕完

第三幕:再遇白晶晶

众人吃完东西,悟空一把把桃核扔下山(音效:掉落声 惨叫声)唐僧:悟空啊,我叫你不要乱扔东西的嘛,你怎么又。(看着悟空盯着自己手里的大桃子)你想要啊?你想要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这个桃子,但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

这时,一老人家头裹纱布上台,唐僧把手里的桃子丢向远处,悟空随即跟着桃子奔了出去

唐僧:姐姐,小徒少不更事,乱丢垃圾,希望没有伤到您 白晶晶:(指着头上的纱布)你你你。赔我医药费,精神损失费,误工费(音效:哇啦哇啦声)唐僧:哇!你敲诈!众人齐声:敲诈!

白晶晶:哼,没钱么?想赖账?

唐僧: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哪里话!只是贫僧身无分文(哭腔),不知应如何赔偿施主 白晶晶:(阴险地)嘿嘿,这简单,只要你让我吃了。。众人:什么? 白晶晶:咳,你。。(众人盯着)手中的桃子。唐僧:好说好说

唐僧说这就要把桃子给白晶晶,悟空出现,一把把棍子丢向白晶晶 白晶晶:啊啊。(丢下一根骨头下场)

悟空抢过桃子吃着

唐僧:悟空啊,我叫你不要乱扔东西。第三幕完

第四幕:三打白骨精

一老头拄着拐杖上场 老头:我的老伴和女儿出去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回来啊??

唐僧一行从另一头上场 老头:(眼睛一亮)前面那几位同志,有没有看到我的老伴和女儿啊

唐僧刚想回答,悟空抢先一步 悟空:师父,此乃妖精也!

说着就抡棒打向老头,老头害怕地闪躲,唐僧见状,急忙念起了紧箍咒 唐僧: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密。。

悟空双手抱头,痛苦地倒地 悟空:师父!唐僧:(不看悟空)你跑路吧,为师不解释

悟空伤心地看了眼师父,下场 老头:(阴险地)师傅,天色不早了,不如去我家过夜吧 唐僧:也好,贫僧正有此意

众人下,换场景(音效:雷雨声)

老头:师傅啊,这个年头日子不好过呀。唐僧:是呀

老头:我老伴和女儿现在还没回来啊。

八戒:老头啊,你女儿长什么样子啊?漂不漂亮哦?(色迷迷地)沙僧:是啊,你老伴长什么样子呀?没准我们还见过呢 老头:(诡异地)她们呀

老头一指,前面二人上场,众人皆惊慌 众人:你们!众妖:哈哈哈!

老头:其实他们二人都是我的分身啦!我们组合的名字呢,就是 众妖:白骨精组合。哦耶!(摆POSS)

此时,悟空上台,杀向众妖(音乐:大话西游悟空登场音乐)悟空:啊啊啊、、齐天大圣在此,众妖休得无礼!

与众妖缠斗(音乐:京剧锣鼓声)唐僧:STOP!!

众人暂停动作不动,唐僧把悟空拉到一边 唐僧:悟空啊,以前为师对不住你啊(哭腔),但你要知道(坚定地),前往西天的道路是曲折的 拿出一个包

唐僧:这个包包能把他们搞定,你只要把它粘在妖怪们的身上就OK了 悟空:(坚定地)yes sir!

悟空拿着包包按在众妖中间 悟空:为了西天,前进 众人:前进,前进

悟空想把手拿出,突然发现手被粘住了 悟空:(愤怒地)我Kao,师父,两面都有胶

三打白骨精缩写 篇12

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三施攻心计,孙悟空为了取经,忍住痛苦,终将老丈打下深涧。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孙悟空恳求师父收回成命,唐僧不允,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

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花果山请孙悟空来救师父。孙悟空虽被贬回山,仍不忘取经大业和师父的安危,准备下山。

见八戒来求援,立即赶往波月洞。途中,孙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自己变成老妖模样来到洞内,伺机搭救师父。在筵前,孙悟空为用事实教育唐僧,设计诱使白骨精重又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来面目,痛悔自己不该乱发善心,不分人妖,逐走孙悟空。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 篇13

——西街小学 六(3)班 段茜茜 本文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篇故事。

这篇故事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出了孙悟空做事的坚决、果断和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也让我感受到了孙悟空斩妖除魔坚定不移的决心,从而更为突出了孙悟空的优秀品质。

“白骨精”是邪恶的代表,“孙悟空”是正义的化身。纵使白骨精有千变万化,也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故事告诉我们:邪恶的事物总是蒙着一层虚伪的面具,我们必须善于识破它,否则就会使自己上当受骗。

面对白骨精的阴毒狡诈以及师父的责怪、惩罚和驱逐,悟空没有叫屈喊冤,也没有负气离开。有的只是斩妖除魔的决心和对师父的忠诚。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真诚啊!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真诚地对待自己的父母、亲人和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应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把“爱之链”的故事好好地延续下去,让世人多感受几份温暖!

上一篇: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下一篇:会计出纳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