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精选9篇)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篇1

老子的智慧看似虚幻无边,其实蕴藏着许多实实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人生哲理。老子的智慧在管理、做事、做人、处世、修身等方面都能给人们以指导,让人们以平常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去解答那些看似复杂的人生难题,并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感悟、印证人生的成功。老子的智慧耐人品味,在如今人心浮躁的社会,让我们以一颗平常的心去感受老子的的思想。

“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中的核心之处,是老子最经典的智慧。如果说“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那么“无为”就是实现这个中心价值的原则性方法。“无为”按照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任何行动或作为。一般人脱离《老子的智慧》的语言环境和历史情况,很容易产生这样望文生义的误解。其实老子思想的“无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概念,而是“实有而似无”。他所阐述的“无为”不是绝对空无,而是有实际效果的,能够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才是老子眼中的理想境界。“无为”不是消极、无所事事、不做事情,而是强调不任意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要求人们的思想及行为顺应自然、符合自然,但又决不能消极的听任自然,而是认为人要在符合自然要求的情况下行动,才能在花费力气较少、遇到挫折较小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将这一管理智慧应用到现代管理中,就是强调管理者要顺应自然、顺应趋势、不违道、不随意而为,踏踏实实地寻找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联系自己的工作,在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顺应形势的要求,寻求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管理署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建立并完善各种制度,形成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使管理署的工作在“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轨道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上善若水”,《道德经》不少章节都是说水之善,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又该学习水的哪些品性呢?老子说“水善得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水滋养了万物,如人体就有大半水,但水却从不争上,生而不有,她是万物的主宰。水至柔,但水滴能穿石;什么都能改变水的形状,但“抽刀断水水更流”,一切改变都是徒劳的;积少能成多,水汇集江海成为百谷王,是其“善为下”的结果。这样看来,柔弱是胜于刚强的,这就是“柔以胜刚”的道理。

老子的思想中蕴含着很多做事的智慧,如:道可道,非常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等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老子做事智慧之一,就是要求做事要从根本做起、从小事做起。换言之,天下之事都必须从简单、细微处入手。所以想成就大事者,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这样大事、难事慢慢就会变成小事、易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老子看来,真正的智者应具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内敛功夫,如此既能在立身处世等方面表现的从容自若,有能避免事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一种大境界,要想做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方面要“修”,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看待世间人事;另一方面要“练”,注意积累经验,掌握、顺应事物的本质规律,不苛求抱怨,以自己的参悟身体力行。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有为民服务意识。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称职,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看老百姓对他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要俯下身子,用心做事,为民谋福。时常保持一颗平常心、公仆心,淡泊“官”念,不凌驾于群众之上。低调做人,会使人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会使人一次比一次优秀。高调做事,就是用心做事,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全力以赴,不只求完成任务、停留在一般水平,而力求把事情办得最完美,达到最高水平。高调做事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博大胸襟,也应是党员领导干部干事业的座右铭。高调做事首先要善谋事。思路决定出路。多谋才能善断,善谋才能事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善谋事,就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策划好总体的思路和出路。高调做事要有激情。激情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激情饱满的人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和充沛的创造欲望,能执着地争创一流业绩。高调做事要有责任。在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用一颗心,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竭尽全力去做。高调做事要有方法。做事的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主要矛盾、抓重大问题、抓重点工作,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中理出头绪,重点推进。领导干部只有廉洁从政,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党的宗旨,才能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篇2

天下之事, 唯有不争之德可以服人, 唯有与人无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老子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 又表达了一种人格力量。纵观滚滚红尘, 凡好争者, 终必是得而复失;而不争者, 则终是得而不失。德者自得, 无德者不得。得失之理, 唯在一个“德”字上。俗话说,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堆出于岸, 流必湍之;行高于人, 众必非之”。因此, 老子的“不争”是低调做人, 收锋敛芒;是甘于寂寞, 淡泊名利;是韬光养晦, 审时度势;是以退为进, 以守为攻;是妥协通融, 以弱制强。表面上看似乎什么都“不争”, 实则隐忍以图将来。争是必要的, “不争”也是必要的。但什么都要争, 就会迷失自我,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争, 争的是什么, 而且给人一种恶劣的印象, 使大家提高警觉, 甚至联起手来, 任何机会都不给你。可见, 锱铢必较的结果一定是自取其辱, 作法自毙。因此, 太会争, 太喜欢争的人, 经常什么都争不到, 甚至连后路都争没了。不会忘记吧, 飞蛾扑火, 只因争相抢夺那诱人的火光。

春秋时期的范蠡因胸襟洒脱, 全身而退的完美结局而被誉为识时务之俊杰。他协助越王勾践成就霸业后, 没有为物所役、为欲所困, 而是以怡然的心态从巅峰抽身, 断然弃官, 泛舟江湖。而同为功臣的文种就没能够做到不争荣耀, 提早抽身。范蠡离开越国以后, 曾遣人致书文种, 劝其曰:“飞鸟尽, 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 可与共患难, 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可惜, 文种并未听从, 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

楚汉相争期间, 率军东征的汉王刘邦, 反常地几番派人慰问留守关中的丞相萧何。萧何为了消除刘邦对自己的疑心, 便在自己的亲族中挑选年轻力壮的后生押运粮草, 前往荥阳从军。如此, 萧何才得到了刘邦的重新信任。汉文帝的母亲薄姬, 当初只是刘邦的一个不起眼的嫔妃。尽管只被刘邦“宠幸”一次便怀上了“龙种”, 但她生下儿子后仍然很少与刘邦见面。后来, 薄姬不仅因未被刘邦宠爱而使母子免遭吕后囚禁, 而且因儿子幸运登基而成了皇太后。这就表明, 机关算尽钻营即使一时得利也未必是好事, 清心寡欲退让即使一时失利也未必是坏事。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南北朝时期, 傅昭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 任过州郡属官、地方长官、朝廷命官。当时, 朝代走马灯似地更换, 官场上混乱无序, 危机四伏。傅昭之所以未遭受什么挫折并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声, 靠的就是含而不露, 深藏若虚。据史书记载, 他居朝廷, 无所请谒;居家室, 不蓄门生, 不结党徒, 不交私利。这些无疑是他得以善终并名垂后世的重要原因。

老子的智慧 篇3

在“儒道互补”的中国文化中,能够与孔子相提并论的文化巨人,自然要数老子了。有学者曾把老子学派与孔子学派的对立,看作是南北文化的差异。如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就有“南老北孔”之说:

“北学务实际,南学探玄理;北学切人事,南学出世界;北学贵礼文,南学厌繁文;北学畏天命,南学顺本性;北学敬老年、重经验、尊先祖、守古之念重、保守之念重、排外之力强;南学不崇先王、不拘于经验、不屑于实际、观达于世界之外,乃至轻世玩世既而厌世。”

且不论这番总结能否囊括“百家争鸣”的南北特征,仅就对老子与孔子的区别而言,应该是大致不差的。与积极入世的孔子不同,老子采取了一种消极出世的超然态度,并以此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与儒家学派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道家学派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探究君臣、父子的关系,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道家研究人与天、天与道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方面,老子反对“人定胜天”的思想,不主张把人与自然看作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另一方面,老子虽然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服从和顺应,但从未贬低人的地位,把自然与人看作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主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

在老子看来,自然的发展是一个阴阳相生、相反相成的过程:“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老子·第二章》)人世间的事情也如此:“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老子看见了万物复杂的联系与辨证关系,因此他不像孔子那样单单推崇“仁义”,反而认为那是祸乱社会的根本,并提出了自己耸人听闻的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第十九章》)这种思想虽有其消极意味,但却独辟蹊径,开创了一派与儒家完全不同的道家学说。 

2

《史记》中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博学多识的孔子很想就周礼的问题,向当时掌管档案图书的老子请教乃至切磋一番,但是老子却并不把那些死人说过的话放在心上,而是以大智若愚等人生哲理将孔子数落了一番。有趣的是,孔子碰了一鼻子灰,却不失风度地给了老子极高的评价:"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 

的确,老子是一条龙,一条潜伏在浓云密雾、幽潭古涧之中的文化之龙。这条神龙偶尔露出一鳞半爪,便叫世人叹为观止、为之动容。自秦、汉以降,老子便声名日隆,民间传说老子因修道而养寿,曾活到160岁至200岁之间。学界也将老子与黄帝并列,合称“黄老”。自道教创立以来,教徒们便尊老子为教主,也就是今日我们在道观中常看到的“太上老君”。 到了唐代,李氏皇族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代,便不断加封这位姓李的祖先,于是老子便有了“太上玄元皇帝、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等等美称。相比之下,最高只做过“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子不免有些小巫见大巫的味道了。

然而,与这些非理性的神化不同,思想家对老子的分析则冷峻得多。朱熹认为“老子心最毒”,因为他在老子“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论中看到了一种处世的老辣与为人的奸滑。鲁迅在《故事新编·出关》中反复描写“老子毫无动静地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因为他在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言论里看到一种消极避世的世界观……应该承认,这些不同的评论各有各的道理,它们都客观地揭示了老子学说的某一侧面。然而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如何理解老子老于世故、老谋深算的哲学思想与其平和简朴、与世无争的生活准则之间的矛盾,我们还必须解释:在老子的内心深处,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层面,究竟哪个更为重要、更为真实?不然的话,我们虽然可以看到巨龙的外貌,却仍然无法理解巨龙的精神。

3

事实上,类似的矛盾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自己的周围,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两类人:一类人张口闭口“真没劲”、“看透了”、“人生就是那么回事”,摆出一副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样子,然而一到利害关头、升迁路口,他们却从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努力,并暗中使出千般伎俩。在这些人身上,“无为”的人生哲学只不过是掩盖其“无不为”之生活准则的烟幕弹,使竞争者对其放松警惕。另一类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在竞争之前摩拳擦掌、枕戈待旦,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然而一旦竞争失败,他们立即宣称这是“闹着玩”、“无所谓”、“我才不把它当回事”,装出一派超然的模样。在这些人眼里,“无为”的人生哲学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那样,是一帖“疗伤”的心理良药……

也许正是从这些“类似”的现象出发,有人便认为:老子不是个伪君子,就是个失败者。说他是伪君子,是因为老子一方面宣扬消极避世,一方面又著书立说,用自已的思想来影响世人、干预社会;说他是失败者,是因为老子所宣扬的确实是一种弱者的哲学、避世的哲学,即通过否定胜利者的意义来为失败者辩护的哲学。然而在我看来,这两种看法,多少都有些“以小子之心度老子之腹”的嫌疑。

如果说《老子》五千言仅仅是一个失败者的言辞,那又如何解释它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至于人们常常将其视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一事实呢?至于说到主张绝学无忧的老子为何还要著书立说的问题,《史记》中早有答案:“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所终。”由此看来,老子著书本不情愿,是在尹喜的强迫下完成的,是其出关的条件。当然,司马迁的记载也并非“无一字无来历”,但至少在这一点上,我却宁愿相信其所书不谬,因为这正好符合了我对老子的理解。

在我看来,老子之为“老”子,是因为他对人生的险恶经历得太多,理解得太深了。在那个礼崩乐坏、人欲横流的年代里,老子看够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权力角逐。看多了,理解了,也就悟透了,所以他才有了那套世事洞明的学问。倘若按照他的学说来为人处世,什么隐忍、滑头、装傻、阴毒全有了。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阴谋家也确实从老子那里学会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然而人们从老子那里学到了什么是一回事,老子本来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是另一回事。假如老子仅仅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世故老人,仅仅能教会人们如何保全自己、算计别人,那么他顶多也就是一个阴谋家罢了。然而老子不仅“老”得知道怎样去做,而且“老”得不屑去做了。如果凭借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入世的话,老子绝对会达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地步,然而在他看来,即使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取得了实际的利益,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才有了他那套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他看穿了,悟透了,隐逸了,出走了,不再待价而沽了,而“莫知其所终”了。感谢尹喜强迫他留下了那部《道德经》,不然的话,我们也许至今还不知道老子为何人呢。老子出走了,正是在出走的那一刹那,他将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升华了。他像幽闭了多年的巨龙,终有一日破壁而出,莫知所终……

4

老子走后,许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子的智慧。比如说韩非子吧,他虽然写过《解老》、《喻老》等文字,却没有接受老子的人生哲学。明知宫廷的险恶、仕途的艰难,却还是不厌其烦地向君王奉献着他那套比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君人南面之术”。结果咎由自取,那些狠毒的统治者最终将这些手段反过来用在了他的身上,被无缘无故地毒死在狱中。除韩非之外,像商鞅、吕不韦、李斯……哪一位不是才华出众、智慧过人呢?而又有哪一位能够颐养天年、得以善终呢?这一切,睿智的老子似乎早已预料到了。他不愿作这些人的榜样,于是潇洒地出关而去。

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 篇4

先让我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智慧的老子》一书的作者是湖北枝江张起钧,他19生于北平,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曾前往美国华盛顿、夏威夷、南伊利诺各大学讲学,是国际驰名之老子哲学专家。

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河南周口鹿邑人,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道教的道祖,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来自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思想从古自今都一直存在,一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后代的影响实在深远,这是不可否认的。

老子《道德经》一书不过五千字,却涵盖了宇宙人生,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在作者的眼中,老子是智慧的,其用智慧二字足以彰显老子《道德经》之精妙绝伦。

我记忆最深的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无中生有,老子说的非常的巧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育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原来都是没有名字的,正因为没有名字,所以才出现了名字,还有,一个房子正是因为是空的,才发挥了它是一个房子的作用,才可以住人,才可以存放东西,如果它是实心的,是结实的,那根本发挥不了它的用处……这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生动,一句一解都是那么的精辟!

第二个就是老子的以柔克刚,老子说在我们的身体上,牙齿最硬,可谓“刚”而舌头则是“柔”者。但是,等人的年纪大了,牙齿都脱落了,而舌头完好,这是为什么呢?大树比小草坚强得多,但是,但台风来时,大树经常被连根拔起,而小草全然无恙;风无形无体,却能拔屋倒树;水可方可圆,可谓至“柔”却能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吗?

最后一个就是心中无岸,所到皆岸。这里的岸,本人理解为目的地。心中没有目的地,但所到的每一处地方都是目的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提倡要有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目标就会有欲望。人在满足不了自己欲望的时候,就难免会失望,失落,给自己带来烦恼。而当人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的时候,他的欲望就会得到满足吗?也许这会暂时地满足他目前的欲望。但在这之后,他会有更大的目标,更大的欲望。人的欲望是满足不了的。而《智慧的老子》所说的心中无岸,所到皆岸。在我看来,为人的目的性不要那么强,只要你带着平常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那样你获得的每一个成就,无论大小,都会给你带来快乐。这样的你在工作中也是在享受,你不必时时被目标压着。但是,生活总有那么多的无奈,以至于我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也就迫使我们走向了极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运用作者在《智慧的老子》中的精辟见解来理解,都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思考的。

阅读老子 感悟智慧 篇5

体味人生

——读《老子二章》有感

《老子》,一本蕴含了丰富人生哲理的智慧宝典。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今读《老子二章》,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颇有感触。这段文字简洁清晰地表达了: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由于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两个概念互相转化,难和易两个概念互相形成,长和短两个概念互相显现,高和下两个概念互相充实,音与声两个概念互相谐和,前和后两个概念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道理。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间事物,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以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都有意无意地追求美。然而每个人对美的敏锐程度却是不同的,长期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的人往往不容易感受到美的存在。相反地,那些饱经忧患的心却能敏锐的感受到美。所以,美好的存在依赖了丑恶,那么丑恶就对美好的存在做出了贡献,于是丑恶也有美好的印记了。世间的万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极端对立的两种事物也有很大的联系,甚至它们就是互相依存的,就像没有了美好,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丑恶了,那么就无所谓丑恶了。在亚马逊的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就有可能在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飓风,蝴蝶翅膀和飓风是有着多么奇妙的关系,就如同世间万物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人能用语言来表述出万物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即使表达出了,也是带有主观性的及其局限的,不能适用于广阔的宇宙,甚至极有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世间万物,我们是多么的渺小;面对永恒,我们又是多么的短暂。自然创造了我们,我们归属于自然。摒弃功利的心,淡泊平静生活在自然中。在自然中我们获得生命,我们成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顺应自然是一种智慧。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丰富。可是高端的科技摧毁了大自然,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违背了自然规律。同时,大自然也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报复,地震、飓风、海啸、荒灾„„我们为了一己私利无法顺应自然,自然留给我们的也只能是血淋淋的代价。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子留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容被忽视的。无为思想不是消极的,强调的是尊重客观规律,强调顺就物性。

老子的“无为”的思想,不是纯粹的消极待世。强调的是尊重客观规律,强调万物各有其性、物各有宜,强调顺就物性、因才而用、率性而行,反对任意作为,这自有其合理的因素,顺应自然、率性而行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主体价值活动的多元化倾向,有助于充分满足主体的能动意识和创造精神。在清华大学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所以竞争也是很强的,很多时候容易心浮气躁以及消沉。老子的无为的思想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无为不是说我们要放弃努力学习锻炼,甘于落后,而是要顺其自然,不勉强从事,不逼迫自己,以达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事业,不给自己设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悲壮目标,即使结果不理想,不要自暴自弃,要心平气和地学会接受。

这些仅仅是我对老子思想感触的一部分。每当我手捧《老子》,读着那充满智慧的故事,探求那玄而又玄的“道”,这样的一幅画面总会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的去到函谷。老人微笑着看着路边的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在一张牛皮上,老人慢慢的记录着心中不时涌出的点点思绪,只言片语„„两千年后,我们手捧《老子》,默默的读着,汲取着智慧的甘露,似乎连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慢慢的抬起头,我们也看见了那幽幽山谷,闻到了那阵阵花香„„

老子留给后人太多的想象空间,以致人们渐渐将他神话,就连他的出生于去世,都被后人描绘的那样浪漫而传奇。道教更将老子奉为道祖,尊为太上老君。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而那曾经有血有肉的老子,怕是已经永远的湮没于历史的流沙中了。也许老子真的就是仙人,信手就丢给人间一个两千多年都说不清道不明的“道”,而这个“道”能生万物,这个“道”无处不在。天地中有“道”;一草一木亦有“道”;更不用说一人一心了,那就是“道”的化身。而《老子》就像是这样的一本指南,为人们诉说着“道”,辩论着“道”,指引着人们找到“道”,拥有“道”。

其实,《老子》有时真的就像一本手册一样,并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玄而又玄。用现在的话说,《老子》有的时候很生活。所谓的大智慧,其实都是从生活的点滴中渗透出来的。朴素,单纯,却意味深远,甚至一生都难以参透。但一旦顿悟,那种豁然开朗的快感,那种破开迷雾的兴奋,是言语难以形容的。站到了更高层次上的自己,如果转身看看过去,有的怕是只有轻轻一笑吧。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 篇6

公司给每一位管理者发放了一本雪漠老师的书,雪煮《道德经》第一辑----《老子的心事》,让我们读书的目的是让我们去了解世界,学会思考。每一本书都是人类已知学问和经验的宝藏,阅读使我们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仿若与智者交谈。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一种读书及学习的方法。读书后要思考,思考后要有所行动,这是读书的意义所在。雪漠老师被聘为集团公司的人文导师,雪漠老师的人文思想就体现在老师所著的每一本书中。这本《老子的心事》是雪漠老师集中解读和注解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由于自己水平实在有限,《道德经》又博大精深,匆匆一读,或许只能领会一二,现仅就所读的----“以德治国,感动民心”说一下感悟。“以德治国,感动民心”说的是用道德治理国家,讲的是“人和”。统治者道德高尚,以身作则,则万民拥戴,都仿效之。虽然有点理想化,但也很有道理。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领导和部门主管讲道德,遵法纪,事事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他所领导的部门和员工则会纷纷仿效去做,共同维护企业和部门利益。反之,有些企业领导和部门主管不注重这方面的素养,己身不正怎么去领导其他员工呢?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篇7

杨懿楠:我的老家在古都洛阳附近的伊川县, 它是中国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就葬在那里, 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在我小的时候, 父亲曾作过私塾老师, 伯父做过洛阳市伊川县的参议。受环境的熏陶和父亲、伯父的影响, 我从小就很喜欢传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 最早涉猎的比较杂。但是, 1987年我在洛阳市一家书店里偶然购得一本《道德经诠释》。刚开始看也是囫囵吞枣, 有些不太明白, 后来越看越喜欢, 常常把这本书放在包里, 有空闲就拿出来读几句。从此, 我开始接触老子和老子学说, 并为老子思想中蕴含的智慧所折服。

有人说:老子学说是一口生生不息的智慧古井, 企业家可以不断从中汲取自己所需的营养。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家对道家管理思想推崇备至, 他们运用老子智慧获得企业管理的巨大成功。

记者:作为一名企业家, 您认为老子学说对您创办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企业具体有何益处?

杨懿楠:我的体会是, 学习《道德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提高企业家的灵性和境界。老子善于辩证地看待问题, 在《道德经》中有善恶、祸福、有无、高下等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 并且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物极必反、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理。

经营企业也是这样。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 保持清醒的头脑, 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时刻牢记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道理, 自觉地回报社会, 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得到长远和稳定的发展。

我经常用老子学说来指导企业管理、企业经营。比如, 《道德经》说:“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还说:“善为士者, 不武;善战者, 不怒;善胜敌者, 不与;善用人者, 为之下。”这些都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关心职工、以心换心, 这样才能赢得人心, 赢得发展, 因为管不住心就很难管住人。再比如, 《道德经》说:“大邦者下流, 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 以静为下。”这些话启发我们, 在社会交往中, 做人要低调、睿智, 学会尊重他人, 切不可行大欺客、客大欺行。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老子的《道德经》, 虽然只有五千言, 但他包涵的智慧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记者:道家思想虽然对人修养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但是似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矛盾之处, 如老子主张“不争”、“守静”等, 那么老子学说是否完全适合被企业家吸收, 完全应用于企业?

杨懿楠:在老子的《道德经》中, 的确有大量的关于“不争”和“守静”的论述。比如, 第八篇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本篇最后又讲:“夫唯不争, 故无尤”。意思是, 上善之人如同水一样, 水的善良表现在滋润了万物, 而不争其高低, 总是处于大众所厌恶的低洼之地。最后一句是说, 正因上善之人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之相争, 所以不会招惹众人的怨恨。第六十六篇老子讲:“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 圣人不与民众相争, 天下也就没有人能与之相争。

类似这样关于“不争”、“守静”的论述, 在《道德经》中还有许多处, “不争”、“守静”也的确是老子思想精华所在。但在我看来, 老子所说的“无为”、“不争”有三层涵义:一、老子所说不争, 是不争功夺利、争名夺利。相反, 而是兴利万物、兴利他人。二, 老子所讲不争, 是避免给自己带来忧虑, 是防止给社会和谐带来伤害。三, 老子所谓不争, 其实并非消极退让, 并非懦弱惧怕, 相反, 它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争, 是天下莫能与之争。

总之, 老子所说的“无为”、“不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它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这与如今的企业竞争并无矛盾的地方。

记者:您在洛阳老子学会投入多大精力?您希望把老子学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希望老子思想能发扬到什么程度?

杨懿楠:2004年, 洛阳老子学会成立, 我担任会长。目前国内十几个城市成立有老子学会, 但企业家担任会长的唯有洛阳。在担任洛阳老子学会会长的这十年中, 我付出了很多, 收获的更多。

我担任洛阳老子学会会长后, 把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在了老子学会的发展上。到今年9月, 洛阳老子学会刚好成立10周年。10年来, 学会做了大量工作, 如参与打造了老君山道教文化圣地。如今, 老君山景区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同时, 我自己还投资500余万元, 相继新建了洛阳吕祖庙山门和大殿。学会还成功举办了四届老子思想文化国际学术论坛, 共吸引了世界上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

下一步, 学会的重点拟放在对老子学说的正本清源方面, 准备印发一些小册子, 在洛阳北邙道教圣地上清宫附近建立北京大学道家文化研究中心洛阳基地, 在明年世界读书日举办《道德经》送天下活动。

我们的目标, 是把洛阳老子学会发展成为国内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学会, 通过我们的传承, 让老子思想走进千家万户, 走进更多百姓的心灵深处。

记者:在您接触的企业家中, 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感兴趣的多吗?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杨懿楠:目前, 中国兴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 这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今年4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中华文明时说: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 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这番讲话, 在肯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也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更迫切的要求。

杨懿楠与台湾著名道家研究学者陈鼓应 (左一) 、北大哲学系教授郑开 (右一) 合影

在我所接触的企业家中, 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人不少, 但真正理解其精髓并身体力行的还不多。究其原因, 有企业家自身的因素, 一些企业家心理浮躁, 很难沉下心去学习、思考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将之运用到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同时也有社会的因素, 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过去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传承弘扬的自觉性不够。相信有国家的大力倡导, 中国的传统文化会越来越热, 必将有更多的企业家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 并从中汲取营养。

记者:您何时创业, 现在发展到什么规模?对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有什么心得?

杨懿楠:1981年, 我从伊川县来到洛阳市区创业, 从事商品房的开发、销售和管理。30多年来, 我们公司先后在洛阳市开发建设商品房和商场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改善了2000多户居民的居住条件。

老子“上善若水”的智慧 篇8

关键词:道;以水喻道;水之德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08-02

一、 以水喻道

(一)、老子对道的诠释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天地万物的根基;二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

1、 关于万物始基之道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25)老子认为,有一种混沌的东西先天地而生,广阔无形,独立而永恒不变,循环不息的运动,是天地万物的母亲,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故称之为“道”。道之所以为万物的根本,就在于它是无定质、无定形的实体性存在,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不息的运动中成就永恒。

老子视“道”为“有”与“无”的统一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21)一方面,“道”是不可感知的超经验的存在,相对于可感知的具体之物而言称之为“无”;另一方面,“道”虽不可感知,但是其中有“象”、“物”、“精”、“信”的最真实存在,存在于万物之先,相对于空无来说,又称其“有”。有与无的统一既强调了“道”形而上的超越性,体现了与具体之物的区别,又突出了“道”的实在性,体现与具体之物的联系。

2、 关于万物存在根据之道

老子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34)老子认为,大道无所不在,万物莫不蕴藏于道中。万物创生之前,与道为一体,创生之后,道畜养、培育它们,内附于万物之中。万物正是依据着道而获得存在的合理性,道通过万物获得现实性。

综上所述,老子的道是无形的、不受时空限制的超越实体,它是万物之宗,万物存在的根据。它是万物的本体,方向,世界的本来,人间的规则。道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也并非玄而又玄,让人体悟不到。其实道无所不在,人若体悟了道,灵魂就会有方向,人生就会有超凡的境界。

(二)、水与道

老子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这一段诠释了道,似乎也有水和道相融合的文化精神内涵。

挫其锐:道可以解除锐气,让人变得谦逊、宽厚,水同样能解除锐气,任何一块石头,在水中千年以后都会变得圆润。圆润是道与水的共同本质,道的特点在圆字,圆是最完美的形状,启迪育化万物;水的特点润字,融合包容外力,润化万物。解其紛:道能解除纷扰,让万物变得平静,让人无为而治,使世界井然有序,水同样能够解除纷扰,使万物变得轻灵。和其光:光在上,道也在上,可以与天同在,水一样可以,当水雾化成气升空,便会与天同在。同其尘:道可以在最细微的地方显现,正如庄子所说:“道隐于小成,道无所不在”,水也一样,可以无孔不入,处于任何地方。

水与道都兼具了无定质、无定形、永恒运动、无处不在的特点。道是万物之宗,并蕴含在万物之中,培育、覆养万物,超越时空的限制,在变化运动中成就永恒。水是世界万物之所载,似有形似无形,永远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融于万方,润于万物。

二、 水之德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诠释了水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 善利万物,无私奉献

水和道基本的特征就是善利万物。水这种无色、无形、无味的自然物质,滋润万物,诞生生命,养育生命,然而其更高贵之处在于润泽万物,却从不索取,是一种默默奉献的无私品质,因其无私,故能成就不朽。

2、 谦逊处下,为而不争

谦逊是一种德性,一种至高的境界。《周易》中“谦”卦六爻皆吉,其基本的卦义就是谦退,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彖曰:“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彖辞从天、地、神、人道昭示了“满招损,谦受益”的人生哲理。再来看其卦象,坤上艮下,坤是大地,艮是山峰,高山甘居大地之下,谓之谦。

处下是谦逊与不争的表现形式,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下是人们不愿意去的地方,然而水就可以“处众人之所恶”,去到人不想去的地方;水还可以身污而不厌,它兼容并清洗了污秽,化腐朽为神奇。处下并非是因为水的无能而妥协,而是因为其有超强的兼容性和非凡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功成不居傲的谦虚、处下的德性,才使水成为百谷之王,接近于道。

不争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水对于万物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与珍贵,没有水,也许就不会有生命。然而水却静静地流淌,无声无息,不去争高贵之名,不去争任何的利益,坦荡的胸怀包容一切。

3、因势成形,随遇而安

水没有形状,你给他什么形状,它就是什么形状。正是因为它的顺势成形,没有固定的模样,所以才可无孔不入,自由的流淌。人总是抱怨现状,无休止的超越自我,却忽视了时间的唯一真实性——现在,而水却是随遇而安,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会从容自如的享受当下,随遇而安并非颓废不前,放弃追求,而是珍惜现在,品味现在,活在当下。

nlc202309021336

4、柔弱胜刚强

老子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说,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但攻坚的话,没有能够胜过它的。当水流动遇到阻碍的时候,它会迂回百折的前进,看似无原则的因势成形,却是一种“曲则全,枉则直”的智慧。水兼具有、无两性,阴、阳两德,“柔”是无和阴的象征,水本身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可以任由环境的形状来塑造自己的形状,它的谦逊处下,为而不争,显示了其柔弱的方面;水的能力是有和阳的象征,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接纳百川,凝聚力量,其积蓄的力量是很惊人的。正是水的柔弱,才使它能够汇集力量,在无中达成有,以柔弱胜刚强。

三、 水德的启迪

水德的精妙令我们深思,水的七善更是启迪我们如何将水之德人性化,使世人也能近道。七善即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 居善地

居善地的人生智慧就是要像水一样,能够去人不想去的地方,善于处下,随遇而安之后,滋润一方。做人,就要不计较环境的恶劣,泰然处之,依照自然的法则,尽自己的能力去适应,改变环境,造福一方。

2、 心善渊

心胸要想大海一样深沉、广博、宁静。生活中的不如意就像一包盐,如果你的心是杯子,那么苦涩会让你痛苦,若你的心是一片湖,包容并融化这包盐,恬淡会让你幸福。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开阔,就不会斤斤计较,自寻烦恼,其实,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幸福感就有多大。

3、 与善仁

待人要像水那样真诚,生活中的人们总是患得患失,贪婪的无休止的追求下一个目标,仿佛想要得到整个世界,所以常常会忧虑。而仁者是无忧的,因为“仁者,爱人”、“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是无私的、仁慈的、为人的。康德说过一生令他敬仰的东西只有两种,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若一个人能够无私的奉献他人,社会,那么他就会得到内心的幸福感以及他人、社会给与的敬佩。

4、 言善信

说话、做事要像水一样讲信用。老子云:“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经49)意思是说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人人都守信。也許人们会误认为老子是一个轻信的人,实则不同,老子对于不守信的人就像水用兼容性使污秽净化一样,用守信感化不守信之人。老子怀着对世界的怜悯,透露着“无弃物”、“无弃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5、 正善治

治理国家要像水一样绵绵不绝的治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为政之人像水一样能够自我净化,拒绝腐败,廉洁从政;像水一样谦逊处下,以百姓之心为心,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 事善能

水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坚韧不拔,积聚力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滋养万物。人也一样,无论才能是大是小,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人,为国贡献力量,就是一种善能的表现。要从身边的人身上吸取精华提升自己,面对负能量,要能够抵抗黑暗即出淤泥而不染,更要用自身的正能量去感化负能量。一个人有大能,不仅在于自身的优秀,更在于能消融多少负能量,使其由负转正。

7、 动善时

善于把握时机是成功的关键。杜甫的《春夜喜雨》这样说道:“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雨知道时节不张扬,细无声的滋润了万物。人也一样,若能无私奉献,不居功,随时势而动,那么就不会再有生不逢时的的抱怨,就会把握住时机。

若人们真的能够领悟并践行水之德,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如同星光一样灿烂,正能量也会像水一样无孔不入,充满世间。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

[2]沈明明《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 ——老子如是说》 新华出版社2010

[3]李莉 《道德经的智慧》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高景瑶(1988-),女,汉族,河南省舞钢市,研究生,学校:河北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老子读后感 篇9

学院:理学院年级:2012届姓名:张文承学号:2012326602066

我最近在名著导师的介绍下,读了《老子》。当然是附带注释的那种,原本的词汇太晦涩,容易产生误解。读完之后顿觉老子之道超脱于物外而又蕴含于生活小事之中,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道理,现在觉得和以前的我相比,我们已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他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相信它是一本真正的宝藏,常读常新,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其中很多东西都让我耳目一新,根本说不完,只能挑选一些了,深表遗憾„„ 说起老子,大家都很熟悉,高中的时候他的名句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老子》又称《道德经》。由此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精华之所在便是道与德。我认为它是老子之道的基础,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包蕴甚大,却又不是宇宙万物中具体的一物,道是不可能用语言或文字表述出来的,一旦用了,那么“道”就不是“道”了。形而上的“道”就变成了形而下的“器”。便不能生成万物,不能成为促使万物变化的规律。“道”衍生了“常有”和“常无”继而演变出了宇宙万物。有和无的变化代表了一切事物及其奥妙的变化规律,《老子》前几章就在论述道与德,论述宇宙大世界,反映出了老子整体的世界观,其文晦涩难懂,但却为其精华。

老子主张“无为”,及顺其自然而行。可以看出老子之道也就是自然之道。老子有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有四大,即人大,地大,天大,道大。人、地、天、道,人居其一,而道犹大。人法地之清净而万物生长,地法天之无言而万物更迭,天法道之无为而宇宙生成,道法自然而不违其本性。而这四句话的形式更是突出了“自然”的最高地位,可以说自然是道的本质,贯穿于道、天、地、人。老子是告诉我们自然的重要性,不要用人为去毁灭自然,不要用造作来破坏天性,不要因贪得去求名声,那么便回归到了原来的天性,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自然并不是现在所说的自然,而是自然而然,是与人为相对的。我觉得现代文明是崇尚人为的,人们总想着怎么去改变,怎么去征服自然,想用机械代替天然,把直的变成弯的,把草原变成荒漠,完全破坏了自然,人们将得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再说人类自身,自然到人身上就是“真我”,天然本性,赤子之心。但是人们经常不满足,总看到自己的不好,想要改变它,这是违背自然,改变真我。自然是一个生命本性的真实展露,可惜人们越文明却越不自然。不会率性而为,总是把自己真我伪装,就像不真诚怎么打动人一样,没有真我怎么为人?我们何不扪心大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回归自然?”

老子最令我折服的就是其无为的思想了,《道德经》中有一句话“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实老子“无为”的思想并不是无所作为,并不是那种避世的消极态度。很多人不了解他,只从表面上理解了它。真正的“无为”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顺道而为,按自然规律办事。“道”永远顺其自然无所为而没有什么不是它所为。我们人类就是太有所为了,是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了,亚马逊河的破坏,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北大仓变成了北大荒等等,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这些都是有为造成的。只有明白了老子无为的真正意义,才算真正体会到了老子之道。是否顺应了自然的发展规律,是否违背了万物的本性,便是衡量“有为”与“无为”的标尺了。

老子说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貌似很荒唐,可是真正想过之后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大智慧。就像自然界一切发展和生长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但却又无一不合目的的。它从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却实现了一切。这便是道无为而无不为。当我们达到这个高度,也许就超脱于物外,在精神上达到了老子的高度,也许这就是合道吧!这样看来无为而治也就明白了。汉代的文景之治,就是一种无为而治,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而他的作为就是以文景之治为基础的。却是又达到了无为而为不为。关于治理天下,老子也有一句名言“将于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其实这也是无为的一种体现如果谁不顾万物的本性和自然规律,想用强力来统治天下,那么他一定不会成功,结局往往事与愿违。他说“天下”这神圣而又神秘,不能用强力治理,强行来反而会搅乱天下,最终失去它。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如果不顺应它,就有可能事与愿违,达不到目的。

关于人生,老子也有很多言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这是静与动的智慧,静有很多用处,统治者可以以静制动,他们将“静”的思想变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权术。而老百姓也同样有妙用,便是以静养智。智者从不会整天叽叽喳喳的表现自己,只有没有智慧的人才会无止境的聒噪,就像满罐子水不易动荡,而半罐子水稍有摇晃便响个不停。有智慧的人像风平浪静的大海,沉静而渊博。根基城府深的人遇事三缄其口,而没有城府的人总是信口开河。恬静总属于智者,他们恬静不是因为恬

静好他们才变得恬静,而是智慧令其洞明世事,没有什么事可以扰乱他的心境,因此自然而然地归于平静。这是一种经历过人世沧桑后的返璞归真。这就是佛家口中“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第三层境界了。

作为人,生死福祸当是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了。老子对生死福祸的认识 早就达到了所有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关于长生与修身,老子主张形神相亲,也就是现代心理学家口中的精神与肉体的和谐平衡。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却是不易。但老子却做到了,他哪管什么贫富穷达,全不在乎荣辱得失,让心灵不着一物,不染一尘。这样才会得到我们应该有的寿命,长生并非不死,而是活出“道”给予我们应有的时间。人总会死,但老子却会让它最长。关于死,老子说,“道”者能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生死,不会贪生,不会怕死,一切顺其自然。

但是人活着,心总不会平静。在我看来,有好多东西可以牵动我的心弦。每个人都想得到福,不想得到祸,便心存执念。老子说福祸却又是另一片天地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实老子说很多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不能总执着于其中一面,这和现代马克思辩证主义思想不谋而合。福与祸同门,利与害相邻。佛门对此也有同样的看法,《大涅槃经》中有一个故事:有一容貌艳丽的姑娘来到他人住宅,主人问:“你是什么人?”姑娘说:“我是‘功德大天’,我所过之处能带来金银珠宝。”主人很高兴,便开始供奉、礼拜。可这时又有一姑娘进来了,那人衣衫破烂、丑陋不堪,主人嫌弃就赶她走。那人说:“你可真蠢,我是‘黑暗’,我所过之处能让人倾家荡产,但我是‘功德大天’的妹妹,我们形影不离,你赶我走就是赶我姐姐走。”主人恍悟。这便是说福祸同门。还有《淮南子》中塞翁失马的故事,还有很多故事我们都可以看出有福就有祸,有祸变有福。老子也不可能无祸,他也不可能控制一个人的福祸,但是他能从福中看到祸,祸中看到福。穷困不忧伤,得志不炫耀。这当时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上一篇:设计教研室工作计划下一篇:年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