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田径教学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田径教学(通用8篇)

中学田径教学 篇1

教学目的和任务:

1、明确中学体育课田径运动教材的教学任务,了解中学体育课田径运动教材的教学内容,掌握完成中学田径运动教材教学任务的方法。

2、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和教育实习,初步具备中学体育课中田径运动教材的教学能力。

3、通过学习,逐步树立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同学们,中学田径运动教学共2讲4个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要重点掌握中学田径运动的教学教法,并能运用其教法进行田径运动教学,教学中能预测部分项目易发生的伤害事故,并能有效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从事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田径运动项目是《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教学内容。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中,田径运动项目在教材内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体育运动的实践证明,从事田径运动能提高人体走、跑、跳、投等基本 活动能力,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能全面发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田径运动在实现中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这提主要任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做为未来的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学体育课中的田径运动教材,属于锻炼身体手段属性的范畴。只有正确认识中学体育课中的田径运动教材,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学田径运动教学任务。

第一节 中学体育课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内容和成绩考核

一、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任务

教学是实现我国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途径。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教学任务,中学体育课中田径运动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身体任务

(二)、掌握“三基”任务

三基任务是指,使学生掌握一些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运用某些田径运动项目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三)、教育任务 结合田径运动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为祖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要正确处理三项任务之间的关系。

因此,要注意在进行田径运动项目教学时,完成三项任务要灵活,有时可以有侧重,但是,要以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面多数学生为主,以坚持经常为主。

在进行中学田径运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注重传授田径运动技术,不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的失效,这样就违背了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另一种是只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而忽视田径运动基本技术的传授,也是不正确的。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除了完成发展身体、掌握“三基“、教育三项基本任务以外,还能起到发现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作用。

二、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内容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把发展身体素质和跑、跳、投能力的练习以及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障碍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推铅球、掷手榴弹等田径运动的典型项目列为中学体育课教材。

由于课时和学生水平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技术项目都作为教材内容,而必须加以选择与改造,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如下:

1、健身性原则

要从田径运动中去选择那些能有效锻炼学生身体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项目和动作作为中学田径运动的教学内容。

2、简易性原则

这是由中学生的身体条件与实际运动能力决定的。贯彻简易性原则,一是降低技术难度;二是简化运动规则。中学田径运动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按照《田径竞赛规则》去执行。

在进行这些项目教学时,应以这些项目的基本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中学体育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一些田径运动技术,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情况也只能让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学习“基本技术”的3条标准:

(1)基本技术是完整技术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技术,不是技术细节,更不是高超技术。(2)动作的形式和结构要符合生物力学和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要求。(3)大多数学生经过学习和努力能够掌握的技术。

例如:在立定跳远时,学生起跳时臂向下摆,这样就不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了,生物力学原理告诉我们,协同用力的摆臂,能使人体获得更高更远的距离,因此,起跳时,两臂应向前上摆,所以,在中学田径运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根据基本技术的两条标准来确定田径教材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和不断完善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

目前,在中学田径运动教学中的另一种倾向就是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脱离教学实际,其结果,学生不仅不能掌握既定的教学内容,也完不成增强体质的任务。优秀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中学生无论从技术和身体条件,还是从体育课时间上,都不可能掌握这些高超技术,因此,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内容,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出发,学习基本技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和更好地完成中学田径运动教学。

3、兴趣性原则

这是由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田径运动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但如果能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把跑、跳、投编排成不同的循环练习内容与活动性游戏等,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在中学选择田径运动教学内容时,贯彻和掌握好兴趣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成绩考核

田径运动成绩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通过考核,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自觉积极性,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并能达到巩固提高田径运动技术和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总结和改进田径运动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成绩考核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田径运动成绩考核是中学生体育课成绩综合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方面。《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了各年级考核的田径运动项目及评分标准,因此,为了做好田径运动考核,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每学期开学初,教师应向学生宣布本学期考核的田径运动项目和评分标准。第二、田径运动项目的考核时间,可安排在期中,也可安排在期末,还可以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统一起来安排。教师要把统筹安排的各项田径运动考核时间,在每学期初向学生宣布。

第三、田径运动成绩考核事先应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应提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特别要做好差生的辅导工作。测验前应布置和检查好场地、器材,准备好测验用品,还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测验的一切准备。

第四、田径运动成绩考核要严肃认真,确保安全。同时,要做好成绩考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成绩考核结束后,要做好成绩统计和考核总结,以便分析田径运动的教学情况,改进田径运动的教学工作。

第二节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阶段以及教学教法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阶段和方法是教师为完成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程序、途径和方式。以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为依据的,教学阶段划分是否正确和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田径运动技术教学。

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为了更好的完成各科教学任务,必须贯彻教学原则。体育课教学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也不例外。因为教学原则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直到准则,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教学原则,对明确教学目的、选择和安排好教学内容、正确地运用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加速教学进程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需要贯彻和运用的教学原则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巩固提高原则等。

一、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阶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和掌握运动技术,其生理学机制是条件反射原理。遵循条件反射建立的原理——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规律和生物信息反馈原理,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学习和初步掌握动作阶段

1、任务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学习和初步掌握技术动作。

2、方法(1)、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或利用直观教具演示,使学生对动作过程、方法和技术要领基本了解。(2)、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和初步掌握技术动作。

3、注意事项(1)、教师讲解要简明、具体,示范动作要正确、清晰。便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2)、教学手段要简单、有效。在练习中要突出技术的主要环节,对技术细节不应过分强调。(3)、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练习时间和次数,达到反复“刺激”,强化动作的目的。(4)、要提高教学的技巧。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这一教法手段,诱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情绪饱满、积极主动的进行练习。(5)、要重视预防产生错误动作。如发现错误动作,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免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

(二)、改进和完善动作阶段

1、任务

使学生改进和逐步完善地掌握技术动作

2、方法(1)、提高练习的条件和难度,把简化了的动作复杂起来,通过完整或分解的练习,逐步克服动作僵硬和不协调现象,使技术动作完善起来。(2)、通过反复的完整练习,体会和加强各技术环节之间的联系,掌握和熟练技术动作。

3、注意事项(1)、教师应采取启发式的讲解或提问,加强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促进对技术动作的体会。(2)、既要重视主要技术环节,又要抓住完整技术和技术细节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技术动作逐步完善起来。(3)、要加强区别对待,及时指出不同学生在动作上存在的缺点错误,并提出具体的纠正方法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思维地进行练习。(4)、要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次数,不断提高对动作质量的要求,特别要重视对完整技术动作节奏的要求。(5)、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已经掌握技术动作,在反复练习中可能会出现对自己力量估计不足现象,因此,要注意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巩固和提高阶段

1、任务

根据个人特点,通过反复练习,进一步完善技术,使之达到熟练掌握技术的程度。

2、方法

(1)、通过重点的讲解、示范,使学生深入了解技术动作的作用,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体会。(2)、反复进行完整技术练习,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结合技术评定,提高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和方法。(3)、改变练习条件,提高对技术动作的应用能力。

3、注意事项(1)、这一阶段由于学生已掌握技术,注意力容易转移到运动成绩方面,忽视巩固和提高技术,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技术和成绩的关系,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要求,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巩固和提高技术上来。(2)、采用改变练习条件的手段、方法要适当,每次改变条件的练习结束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再回到正常条件下进行练习,使技术动作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提高。(3)、要把掌握技术和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结合起来,使技术动作成为锻炼学生身体的手段。

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包括讲解法、示范法、完整和分解练习法、游戏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 教师用语言来表述田径运动技术动作,与示范法结合,可帮助学生建立某一田径运动项目的正确技术概念以及教师用语言来表述动作的方法、要领,直到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练习。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目的要明确

2、讲解内容要正确

3、讲解要少而精

4、讲解要富有技巧性和启发性

(二)、示范法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的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范例,与讲解法结合,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了解动作的方法、要领,以指导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和进行技术练习。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运用师范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的目的要明确

2、示范动作要正确

3、示范的时机和位置要适当

(三)、完整和分解练习法

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通过讲解法和师范法建立的技术动作概念以后,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田径运动技术动作,必须进行实际的练习常用的练习法有两种:

1、完整练习法

2、分解练习法

完整练习法是把田径运动技术的全过程,以完整的形式进行练习。分解练习法是把完整的田径运动技术过程,分解为几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进行练习,最后再把各部分动作联系、完整起来。

(四)、游戏法和比赛法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比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根据技术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做好学生的分组、场地器材的使用等工作。

3、要根据游戏和比赛的进行情况,调整好学生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4、要根据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的表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对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启迪。

(五)、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指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针对学生可能或已经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错误动作产生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1、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不集中,怕苦、怕累或怕受伤有恐惧心理。(2)、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概念、方法、要领不清楚或受旧技能的影响、干扰。(3)、学生一般身体水平和基本技术水平较差。(4)、颗的组织、教法和手段安排不当,“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或对教学环境与条件考虑不周。

2、预防产生错误动作的措施(1)、针对由于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和有恐惧心理等原因,教师一方面应加强的学生进行体育目的性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自觉性。(2)、针对由于对技术动作概念、方法、要领不清楚等原因产生的错误动作,教师应加强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明确学习要求,领会好动作要领和方法。(3)、针对由于学生身体水平较差等原因产生的错误动作,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或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以适应学习、掌握技术的需要。(4)、针对由于课的组织、教法和手段安排采用不当等原因产生的错误动作,教师应加强备课工作,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加强课的组织工作,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使用场地、器材,创造好的教学环境,保证学生顺利地学习技术动作。

3、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1)、直接指示法(2)、直接帮助法(3)、降低条件法(4)作业条件限制法(5)、诱导法

第三节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的增强体质、思品教育及伤害事故的预防

一、田径运动教学中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

同学们,田径运动教学除要教会学生技术动作以外,同时也要重视增强学生的体质,运动教学和身体锻炼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运动教学是指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运动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身体锻炼是指用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过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有运动教学又要有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是为了达到促进健康和增强体质的目的,在身体锻炼过程中需要贯彻适量性、渐进性、全面性、反复性和个别性等身体锻炼原则,还需要运用重复、间歇、负重、循环和综合等身体锻炼方法。因此,运用中学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要树立和加强田径运动教学中身体锻炼的意识性

身体锻炼的意识性是指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进行身体锻炼和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不是盲目、自然和经验的而是要有意识、有目的和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应有两种意识性,一种是运动技艺教学的意识性,另一种是身体锻炼的意识性。但长期以来,教学中通常易忽视身体锻炼的意识性。这是今后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为了加强田径运动教学中身体锻炼的意识性,教师在明确中学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前提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和锻炼。

(二)、贯彻适量性身体锻炼原则

适量性身体锻炼原则,就是身体锻炼要有适宜生理负荷的原则。它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对增强体质要起良好的作用。在贯彻适量性身体锻炼原则安排负荷量时,应注意做到以几点:

第一、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体育课的心率曲线要合理。第二、根据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最大对身体锻炼作用和效果最佳的理论,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应使田径运动的练习和锻炼在“有效心率范围”内进行。一般认为,“120——180次/分钟的心率称为“有效心率范围”,中小学体育课的平均心率可掌握在130——150次/分钟。

(三)、采用适宜的课的组织形式

由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条件还不理想,存在着学生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等不利因素。因此,如何使各种田径运动项目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适宜的生理负荷,就是一个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跑的项目要取得适宜负荷还比较容易调节,因为跑的项目一般强度较大,基本上不受场地、器材和学生人数的限制。但是,跳跃和投掷要取得适宜负荷就较难些。为了取得跳跃和投掷项目教学时的适宜负荷,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练习的密度。要取得跳跃和投掷项目的练习密度,采用适宜的课的组织形式很重要。除了采用分组轮换或分组不轮换等课的组织形式以外,“循环练习法”是一种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可以广为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循环练习法是根据运动教学和身体锻炼要求,选择若干个练习和动作,分设若干个作点,使学生在每一个规定的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后,再转到下一个作业点的循环往复练习方法。

二、田径运动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田径运动教学也不例外。通过田径运动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献身“四化”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爱集体、具有竞争意识、勇敢、顽强的品质和作风。在中学田径运动教学中,为了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使学生明确田径运动的锻炼价值,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锻炼身体的思想。田径运动各个项目,都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在田径运动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该项目的锻炼价值和增强体质中的作用,启发学生为祖国而锻炼的思想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第二、要根据田径运动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认真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第三、要利用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积极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对学生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第四、要抓住学生学习田径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在学习田径运动技术和利用田径运动项目进行身体锻炼时,由于情况多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反映出一些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第五、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上,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取生动活泼、循循诱导的方法。

广大中学生朝气蓬勃,要求上进,好生心强。根据中学生的这些特点,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应该因势利导地采用生动活泼、循循诱导的方法,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田径运动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

体育课和田径运动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在教学中发生了伤害事故,就违背了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中学田径运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伤害事故的预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一、教师应把预防伤害事故产生的措施纳入备课工作内容。

第二、教师应在上课前提前到达田径场,检查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以及场地、器材布置是否合理。

第三、上课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随时注意集中学生参加练习的注意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练习。

第四、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切合实际和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运动量等。

第五、要遵循田径运动练习的安全常规进行练习。田径运动练习的安全常规如下: 跑的项目:跑道地面要平整,没有它杂物,障碍物或栏架要牢固,同时,要把学生跑的路线向学生交待清楚。

跳跃项目:助跑道和起跳点要平整、不滑,经常挖松沙土或铺平海棉包,保证落地安全。跳高时,跳高架要稳固,第一人离开后第二人才开始助跑。

中学田径教学 篇2

人从呱呱落地就已经有了一双审美的眼睛, 懂得了美与丑。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不同的变化, 要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 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 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可见, 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到了高中阶段, 学生的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熟, 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都在增强, 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他们求知欲强烈, 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 接受新知识。这时, 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它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 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有很大的作用。

作为美术教师, 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 一件工艺品, 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地去认识美, 有选择地接受新的观念。在我任教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上, 我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 选择优秀的画家, 优秀的作品。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充分了解, 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 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 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 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 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 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 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 是深入自然, 渗透自然。与之相生的是心灵的喜悦, 是智慧的喜悦, 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 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 即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 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 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 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 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

在进行欣赏教育时, 有必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中国的艺术, 提高民族荣誉感。长期以来, 由于欧洲中心论的影响, 把科学的发达等同于美学的发达的错觉, 中国的艺术跟在西方科学的路子后面, 疲于追赶, 在一定程度上舍近求远, 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优势。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他们是属于哲学美学, 叙事诗学, 状物画学。他们写实绘画的焦点透视, 像一位独眼巨人在锁孔里看世界, 只能老老实实地把看得见的画出来, 把看不见的挡起来。他们的安琪尔要飞, 只有实实在在地安上一双翅膀, 其爱的信息的传达还得借助于一支有形的弓箭。而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以笔墨“线索”作为塑造意识形象的根本要求, 并融诗入画, 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这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的绘画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中国绘画是属于艺术美学, 抒情诗学, 写意画学。

学生通过多方面了解, 在欣赏美的同时, 既自觉地接受了思想教育, 也接受了新观念。

(滦县职教中心)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而田径运动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 促进各项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成功地运用战术, 是各类运动项目的基础。只有走、跑、跳、掷等技能提高了, 其他项目的运动水平才能得到保证, 运动技术完成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 整个的身体素质才可能不断增强。所以说, 田径是目前体育课中的主要内容, 其主体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然而, 田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急需要我们解决。

一、中学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田径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现行的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某个田径项目体系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以完整教学为主, 通过掌握某项目最低要求的完整技术为目标, 来达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目的。由于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局限性和项目教学的时数有限, 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某项目完整技术, 实际上大部分学生是做不到的;同时老师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掌握技术的目标,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也必然要围绕着某项目技术目标来进行专门化、单一化, 高强度的负荷就在所难免, 这也就造成田径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和狭隘。

(2) 田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田径运动属于周期性技术特点的项目居多, 而且非周期性项目的技术动作也多带有一定的机械性, 属于自己创造发挥的成分较少。这使得田径教学中很少带有花哨的东西, 当然也就显得单调枯燥了。搞过体育的人都知道田径是最苦最不好玩的运动。这些特点使得田径与目前快乐体育和娱乐体育产生了一些矛盾, 也不利于新课改理念的贯彻。目前的中学生多喜欢球类运动和一些新型现代的运动项目, 如篮球、网球、乒乓球、滑板等。如何使田径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去探索的课题。

(3) 田径教学设施和器材的缺乏。我县目前的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很少有学校拥有一个比较标准的田径场, 而且有很多学校连最基本的百米煤渣跑道都没有。有的学校运动场面积还不足2500平方米, 一个200米长的跑道都画不出来, 而且场地中间一般都是水泥地, 像铁饼、标枪等项目根本无法开展, 有的学校没有跳高垫、跨栏架等器材, 也就无从谈开展这些运动项目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田径教学的进行。

二、中学田径教学的有效对策

田径运动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认为是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 田径运动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中学生的顽强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符合当前体育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 针对目前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1) 转变思想, 提高田径教学科学化水平。首先, 把中学田径教学的目标和“体育与健康”的总目标保持一致:田径教学要做到“开放”和“放开”, 打破闭关自守的思想, 要从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手段多样化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使学生由被模仿训练转变为学生主动创新, 从而对田径课感兴趣。田径教学不是为了运动的强度和密度, 也不是衡量学生有多少人掌握了多少技术动作, 而应该以学生有多少人参加了运动, 教师激发和保持了多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目的。其次, 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为学习、生活、工作和体育锻炼打好身体运动能力的基础。中学田径教学作为基础教学,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学会用简单实用的田径运动方法长期锻炼身体, 教育学生学会交流, 创造和享受美好人生,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再次, 学习一些基础的田径技术和田径运动文化知识。中学田径教学要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指导, 传授田径运动知识和相关实用运动技术。目前提出的淡化中学田径技术教学, 是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教会学生一定的运动技术, 学会一些运动原理及运动文化知识,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去复习和提高, 并进一步发现和培养有田径运动天赋的运动员。

(2) 研究田径教学基础理论, 吃透课程标准。中学田径教学的目的在于宣传、普及田径运动, 使广大中学生热爱田径运动, 参加田径训练, 达到锻炼身体、健康心理的目的。学校、教师应该根据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生理、心理) 特征与规律, 研究中学田径教学的课程标准、训练大纲以及教学训练效果和成绩的评价准则, 使教师依据科学的规则进行教学, 保证中学田径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当前田径教学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对田径教学进行改革, 从健身角度出发, 娱乐与健身相结合, 改变教材枯燥乏味为有趣性, 使教材更为丰富多彩, 从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3) 加大科学化教学、训练的投入。田径教学离不开科学的训练。科学化训练包括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科学的训练效果评价。科学化训练必须用科学仪器和方法来测量数据和指标, 并用其来检验技术质量、训练效果和控制负荷, 使中学生身体、心理、技术等各个方面得到充分协调发展, 通过各项指标变化的监控, 合理地控制心理变化过程, 解决好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与训练周期的划分问题以及训练恢复等重大训练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化训练的程度, 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秒表、皮尺, 已很难解决训练工作表面观察不到的深层次问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训练效果。因此, 必须逐步加大训练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 采用科学的方法、手段, 帮助解决训练中的疑难问题。

总之, 我们应该正视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索, 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中学田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过程要全面, 包括健身锻炼、学习田径技术及运动原理、学习健康知识 (社会行为、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 达到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摘要:近年来中学田径教学的状况不甚理想, 校园开展田径锻炼的气氛不浓, 学生对田径练习的兴趣不高, 这不仅有碍于田径运动在中学的广泛开展, 而且也直接影响中学生体能的增强和身体全面发展。本文就当前中学生对田径练习兴趣不高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试图从中找出原因, 提出对策, 旨在促进中学田径教学的正常开展。

关键词:中学,田径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张卫.浅谈田径训练中对运动员的信心培养[J].福建体育科技, 2002 (4) .

中学田径课教学问题初探 篇3

关键词中学田径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德育伤害事故

田径课程作为体育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田径项目的学习和锻炼,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和体能水平,改善内部器官的功能,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除此之外,通过田径课程的讲授和田径项目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所以说,田径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田径项目的种类较多,相对其它体育项目来说也稍显枯燥,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合理的田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授课方法是体育任课教师顺利高效的完成田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保障,也是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

一、田径教学内容的组织

田径运动的技术项目繁多,而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教学的课时有限,课堂的教学容量也有限,所以,任课教师必须根据课时安排、教学计划及学生自身的情况在组织田径教学时对教学内容作出选择,一般来说选择的标准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即:健身原则、简易原则、兴趣原则。

健身原则指的是在为田径教学课程组织内容时,要去选择具有健身价值的项目,通过对项目的学习和动作的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简易原则,指的是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时,需要根据中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实际具备的运动能力选择教学内容。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学习的是基本的技术,是大多数同学能够掌握或者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掌握的技术,而不是学习高超的技能,所以在组织和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贯彻教学项目和教学安排的简易型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教学任务,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兴趣原则,指的是任课教师在组织田径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进行选择,可以搭配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有趣的课堂游戏等多种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组织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会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二、田径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更好、更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在田径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讲解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

讲解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基础的教学方法,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首先要用语言向学生讲解和传达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意义、动作要领、训练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是学生了解田径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要求的一种途径。在利用讲解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任课教师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应尽量精炼和准确,要能重点突出知识重点,并且生动形象,容易理解。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先易后难,深入浅出,并随时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示范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或任课教师指定一部分学生,为大家做动作示范,这种教学方式相对讲解法而言,更加直观具体,学生更容易领悟。在采用示范教学法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示范位置、讲清示范的目的,强化正确动作的注意要点。

分解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知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将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逐个进行教授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动作的认识更加清楚明晰,可以有效的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容易破坏动作的内在连续性,影响整个动作的形成。

完整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把动作从开始到结束流畅完整的进行教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便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技术动作。但缺点是学生很难发现动作中的难点和要点。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总体说来应当以完整教学法为主,根据课程内容的情况,适当选择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搭配使用,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除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外,还有条件教学法、探究学习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酌情选用。

三、田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田径教学也不例外。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完备的田径理论知识、正确的技术动作,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之外,还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德育教育的贯彻。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和竞争、向上的意识。

为能达到有效的德育效果,任课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应首先为学生讲解清楚田径运动的价值,让他们明白,田径运动的各个项目的特点、各项田径运动的身体锻炼价值和德育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运动教材、课程的内容、课堂的组织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对学生做出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性别特点等,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

四、教学实施过程中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

田径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根本的任务是提升学生体能素质和意志力水平,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不但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任课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认真分析有可能引发伤害事故的因素,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一)做好安全教育及课堂教学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为能切实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任课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备课工作,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为学生讲解清楚课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在课堂活动中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在课程开始之前,任课教师还应对教学场地、教学器材及其它教学设施安排进行检查,以防患于未然。

(二)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降低运动伤害事故的几率

在田径活动及田径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程开始环节做好准备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伤害事故发生的几率。准备活动可以克服人体生理机能的惰性,对身体和心理都起到一个有效的预热作用,可以让人体顺利的进入活动状态,避免因活动不充分而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任课教师在选择准备活动时可注意以下几个标准:首先是,选择与授课内容相近的练习,这样在发挥了准备活动“准备”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加快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其次,选择准备活动时可根据季节特点进行安排,如夏季的准备活动最好比较轻,活动的量相对来说要小一些,时间也可以短一些,而在冬季在上田径课时准备的活动的安排则相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大活动量和活动时间。另外,在准备活动的组织上,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准备活动组织的活泼有趣,从而给后续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量

中学田径训练计划 篇4

2016年的县田径运动会以经过去了,显然校运动队的训练又要从紧张的赛前训练转入漫长的日常训练中来,老师苦、学生苦,但我相信通过我们师生共同的努力,明年我们一定能向前迈出喜悦的一步。下面我们就田经队日常的训练工作安排如下:

一、抓好校田径队的梯队建设

由于广安市田径比赛的运动员向低龄化发展,那么我们的运动员选拔对象也要趋向于中低年级的学生,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梯队。作好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体育人才的准备。

二、抓好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在今后训练中我们一方面要认真把握“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的原则”,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经常和运动员的家长、班主任的沟通,从而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发生,从而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在业余训练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来培养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和

专项技能。

三、训练要求:

1、保证训练时间、保证训练内容、保证训练器材和场地。

2、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3、训练必须要有持久性和合理性。

四、训练任务安排:

(一)、准备期:(二周内)

1、选拔、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制度纪律。

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

(二)、第一阶段: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

1、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

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3、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三)、第二阶段: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

1、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四)、第三阶段:专项技术、战术养成训练阶段。

1、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2、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

3、备战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五、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四次,每次1小时左右(第三节下课开始)。

六、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周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七、运动员名单:(待定)

我校田径运动队处于初级阶段,运动水平和竞技水平相对比较、运动员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理论知识缺乏,训练时间少,因而面临重重困难。我们相信,在校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下,班主任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校运动队队伍。

篇五:2016年田径队训练计划

一、目的

在校、部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田径队从冬训开始,积极备战,力争圆满完成比赛任务,为学校争取

荣誉。

二、任务

(一)提高一般身体训练水平和健康水平,结合各专项特点和运动员实际需要进一步着重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二)学习和改进基本技术,条件较好的队员可以较多地进行专项技术训练并逐渐提高训练强度。

(三)提高专项技术及专项运动成绩。

(四)培养运动员训练的自觉性,树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为学校争光的责任心和荣誉

感。

(五)加强队伍管理,提高全队的凝聚力。

中学体育趣味田径分析论文 篇5

1和田市中学开展趣味田径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1.1学生对现在田径课教学的态度分析。

1.1.1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的调查。通过对和田市中学的中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的问卷调查(140人)显示,认为田径运动就是各种跑步类运动的学生占有64人,占调查人数比例的46%,认为田径运动就是跑、跳类项目的有11人,占调查总数的8%,认为田径运动包含投掷类、跑步类项目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16%,认为田径包含走、跑、跳、投等运动单元的综合性体育项目的学生有43人,占31%;数据显示:当前和田市中学生对田径运动本质特性的认识存在不足,原因分析为和田市中学生平时接触的田径课程主要以跑类为主,开展的形式比较单调。表1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因素调查(140人)

1.1.2学生不喜欢田径课堂的因素分析。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因素调查中可以看出(表1),选择没有新鲜感人数占44%,从学生的访谈中得知,当前和田市中学田径课教学内容设置较为单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传统老套,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很难在田径教学中找到学习乐趣,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的抵触心理;排在第二位的是认为此项运动太累的学生的占到32%,由于田径运动项目的竞技性成分较高,导致很多学生承受身心压力,加剧对此项运动的抵触心理。认为动作太难的占了选择人数的23%,由于部分田径项目如跳远、投掷项目,本身对体能和技术环节要求较高,导致很多人无法完成规范动作。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的田径课堂的参与热情。选择危险和其它原因的比例较小,分别占7%和9%。总之,由于田径运动项目的本身包含的成人化、竞技化的教学内容,对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远远缺失,竞技田径只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加远离田径,不能全面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田径运动的发展。趣味田径运动是集健身、娱乐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等价值于一体,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主动意识,形成较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具有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感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真正意义上去开发、刺激、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1]。趣味田径运动项目在手段的选用上也注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比如:趣味田径运动项目主要采用诱导性的练习方法,如“原地左右跳跃障碍板”的`学习为学生学习“跳高”做好准备。趣味田径运动的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的全面发展较传统田径课堂有明显的有着独到的优势。

1.2场地器材情况。在本次调查的15所学校中,近50%的学校没有标准田径场地,同时访谈发现当前校园内的田径相关器械配置大部分都达不到学校场地器材的标准,有的学校就算达到标准要求,大部分器材也是被束之高阁,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才被拿出来,利用率非常低。对学生和教师来说,体育场地及器材是他们上体育课最基本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田径课程的质量和学校田径活动的开展。较于其它运动项目趣味田径最大的优点在于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不高,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所需要的各种运动器械主要是在沿袭传统竞技田径项目所采用的各种器材的雏形基础上,经过各项运动的实验研究与使用的探索进行修正,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运动本身的条件需要进行改装制作而成的,表现在其材质柔软、成本低、重量轻、适用范围广、色彩鲜艳、可操作性强、安全性比较高,从根本上降低了体育课堂上带来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缓解了学生对体育教学器械的恐惧心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趣味田径的教学中来,并且针对少年的年龄对颜色感觉的心理特性,大多体育器械都采用丰富多彩的颜色组合变化,使得田径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枯燥的冰冷金属色,要给学生的是视觉上的全新感受,激发了青少年们的运动青春激情,让他们的全身心投入到快乐的田径教学中,让他们装载饱满的运动的情绪投入到一堂高质量的田径课堂上。在和田市中学开展趣味田径运动课程,对场地设施不足是一种极大的弥补。

1.3师生对趣味田径开展的认知情况。调查中超过60%的教师认为趣味性田径的开展很有必要和非常必要,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7%的教师对趣味田径的开展不赞同,认为开展趣味田径的想法是好的,但由于场地器材,师资等原因在自己所在学校开展的可能性不大,18%的教师对趣味田径还不了解,持着无所谓的态度。这说明趣味田径得到了众多教师的支持,有着特有的锻炼价值和特点。这也反映出部分教师认识到趣味田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和辅助学习某项体育技能和和体育动作。近80%的学生对趣味田径的开展很赞同,有些对趣味田径不太了解的学生经介绍后变得十分期待,还有10%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只想自由活动,习惯了上田径课自己玩。由此可见,趣味田径在和田市的开展很迫切,趣味田径对大多数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希望积极参加到趣味田径运动中来,在运动中能获得愉快的情绪,增强自信心与愉快的体验。这充分显示了趣味田径在和田市中学开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和田市中学田径课基本上以跑类项目为主,田径体育课堂中接触的其他田径类项目较少,导致中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的片面性;田径课的开展面临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的诸多问题的制约,不利于学生的田径课堂的正常进行。和田市中学的体育教学环境和田径课堂的教学情况,无法激发学生正常参加体育活动,趣味田径体育课堂的开设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趣味田径运动在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趣味田径教学符合和田市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和田径改革的总体方向。

2.2建议。和田市教育局和相关单位应加强对趣味田径运动在本地的宣传,提高学生对趣味田径运动的美好憧憬和热情,推动项目发展,并与学校有关负责人沟通、协调,以便实施和推广该项目。在进行趣味田径教学时,学生由于全身关注与田径运动的趣味性,易忽略田径运动技术的合理性和欣赏性,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田径运动技术的正确性。体育工作者要加强对趣味田径项目的开发和挖掘,寻找更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尹军,郑亚平,董崎,等.趣味田径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赤金中学业余体校田径训练计划 篇6

第1~2周:恢复性训练与综合身体素质训练。一般耐力和小力量组合练习。以定时定距离跑调身体一般耐力,小型组合综合小力量练习提高身体素质。2000米定时跑,柔韧性练习,组合哑铃操、小杠铃、跳跃练习等。

第3~5周:恢复性训练与一般专项素质训练。2000米定时跑9~10分钟,专项素质练习(单双足跳、负重后蹬跑、杠铃挺举、变速跑、途中跑等)。

第6周:运动专项训练与提高训练。

加速跑、途中跑、变速跑、大力量练习,基本动作练习。(40米、50米加速跑,30米、60米、100米途中跑,50米、100米、150米、300米变速跑,大强度力量练习,专项技术动作练习。)

第7~8周:赛前训练,心理疏导,技战术训练和个别指导结合。

赛前调整,专项技术练习,提高专项能力,运动强度加大。(蹲踞式起跑30米加速练习,终点冲刺练习,短跑全程跑练习,大强度、小运动量、定时跑。)

第9周:期中考试。第10~11周:恢复期训练。

小组合力量练习,一般技术练习。(综合小素质,身体协调性、灵敏素质练习。)

第12~14周:身体综合素质的训练。

以情趣练习为主,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大强度对抗性游戏等。)

第15~17周:专项素质与耐力训练。

专项力量练习和专项耐力训练。(上肢、腰腹肌力量练习,负重后蹬跑练习。30米、50米加速跑练习,100米、300米变速跑练习及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循环跑练习等。)

第18周:专项素质与技术的训练。专项技术、短跑途中跑技术练习。第19~20周:专项能力练习。

提高短跑100米、200米、400米全程跑练习。(150米跑、250跑、300米跑、500米跑大强度练习。)一天专项练习距离达到3000米到4000米。

田径训练队名单:

李辉、张成新、张海波、妥文、陈彤、张月 毕鹏辉、张静、王亚卿、刘家辉、王嘉琪 刘彤彤、刘璐璐、王磊、赵奎、陈红霞 贾 枭、陈浩、王伟、刘思文、汪佩佩、万明辉、宁文丽

业余体校田径训练计划

中学田径教学方法的设计 篇7

1 传统田径教学方式的优势与劣势

传统的田径教学方式在一般的体育教学中都有使用, 其优点是能够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田径运动的技能, 重视学生对于田径技能的熟练, 主要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言传身教为学生进行技能讲解, 以教师为田径教学的主导。传统田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计划与规定, 系统且有效地掌握田径项目的技能[1]。传统田径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先为学生讲解田径动作, 然后由教师作为示范进行演示, 接着是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动作演练, 最后则由全体学生进行完整的田径技能练习这4个环节, 重视了体育教学中的学生认知规律。教师能够通过这些步骤的教学, 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田径知识与技能基础, 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传统田径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其通过对教学计划的统筹安排, 让学生在田径教学的早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基础, 锻炼学生的身体, 同时提高体育教育质量[2]。传统田径教学方式的劣势在于其在教育的过程中,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得学生被迫地接受田径知识, 让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下降, 简单教育方式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田径教学的兴趣, 使得田径教学的质量受到影响。

2 中学田径教学方式的完善

田径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民族教育的基石,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 田径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路径, 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 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田径项目为体育教学的内容, 而田径教学项目需要教师通过先为学生讲解田径动作, 然后由教师作为示范进行演示, 接着是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动作演练, 最后则由全体学生进行完整的田径技能练习这4个环节, 会让学生感觉到无聊、厌烦, 最后产生厌学的心理[3]。而从学生的自身因素分析, 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身的学习素质不高、比较活泼好动, 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对于自身进行很好地控制, 经常破坏课堂纪律, 对于田径教学也没有较大兴趣。因此, 当体育教学中出现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时, 学生不会认真地学习, 而是摆个样子应付老师, 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也使得体育教学的质量受到影响。

田径教学方式的完善首先需要教师正确认识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重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创新田径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在学习田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提高学生对于田径教学的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田径技能的掌握、锻炼,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最终达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然后, 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挑选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内容, 或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田径项目, 例如竞走、撑杆跳高、障碍赛跑等田径项目。最后, 需要教师在田径教学的方式与教学组织中需要多进行创新。田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学生运动的时间与运动量、田径技能的熟练度,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教师需要通过有组织的田径教学, 通过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田径教学, 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3 中学田径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创新

3.1 通过制定科学的目标进行田径教学

在教师进行田径教学之前, 通过对学生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 为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目标, 让学生对目标进行练习, 观察学生能够达到或突破目标[4]。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后, 观察统计完成目标的人数, 通过学生对目标的完成或突破, 能够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参与, 增加对田径教学的积极性。

3.2 使用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体育成就之间往往会存在差异, 使得部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不自信。当出现该情况时, 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其定制科学的体育目标, 并按照小组的划分进行教学, 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心理, 通过言语的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3 通过合作与竞争的方式加强学生的交流

体育精神也是体育教育内容的一部分。田径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中, 共同进行竞争, 让小组之间的学生进行合作, 学习体育竞技中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 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通过竞争, 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参与度, 使得学生的兴趣增加, 提高田径教学的积极性与效率。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接力赛、掷高、掷远等游戏进行田径竞赛。

3.4 使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田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对某种田径项目进行自我学习的方式, 由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解答。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以普遍的田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 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过多地了解[5]。对于此,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对田径技能的思考与理解, 从而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

3.5 综合运用其他类型的体育项目

众所周知, 田径是“运动之母”, 很多的体育运动项目都是以田径运动作为其提高技术和战术的基础, 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同理, 在田径教学中也可以综合其他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并运用到田径教学当中, 以不断地丰富田径教学内。比如, 可以将田径运动和定向越野运动进行综合, 定向越野运动是一种极限的运动, 其形式多种多样, 十分地适合于在校园开展。在体育课上, 教师进行分组, 然后发给学生一张地图 (地图上标有每个点的标志) , 学生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徒步或者跑步寻找到地图上布置的定点就算完成了课堂任务。在这样的一种体育运动过程中, 学生可以享受到定向越野运动带来的乐趣。

4 结语

文章主要讨论了中学田径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创新, 旨在为中学的体育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提高田径教学的水平, 促进中学体育总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田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学生运动的时间与运动量、田径技能的熟练度,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教师需要通过有组织的田径教学, 通过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田径教学, 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摘要:田径教学作为一项最基本的体育运动项目, 也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点, 对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素养, 而且在培养和塑造学生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各省市中对中学学校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中学的田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其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仍处于严重滞后状态, 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鉴于此, 文章主要讨论了中学学校田径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创新, 旨在为中学的体育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提高田径教学的水平, 促进中学总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学,田径教学方式,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建生.中学田径教学方法改革分析[J].田径, 2015 (7) :10-11.

[2]翟博.中学田径娱乐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9) :120-121.

浅析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8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如: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缺乏合理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实践而轻理论等,提出了:丰富中学田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加理论课比重、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欣赏能力等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 田径教学 教学现状 对策分析

田径运动是一项可以使全身各方面素质都得到锻炼的运动,但随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不断提升与课堂内容选择空间的不断增大,学生都更愿意选择一些趣味性更强的体育项目,导致田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体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越来越得不到其应有的重视。

一、中学田径教学现状

田径在我国体育运动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大多数运动项目的基础,因其自身可以激发并提高人的力量、耐力等各方面素质的特点,也促使它成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大部分学校也将田径教学放到了体育教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位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快乐教学等新型体育教学方法已经普遍走进课堂,学校和基层体育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正因如此,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因而,相较其它更具趣味性的体育活动,田径这一意义深远却较为枯燥的体育活动就必然的冷落,最终将导致田径课程开课量不足,学生体质得不到全方位的锻炼,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

二、中学田径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缺乏合理性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阶段,各方面的接受能力有限,在有限的几堂课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正确领悟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全部技术技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大部分的体育教师会采用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枯燥的训练,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或是以单一的竞技模式展开,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没有兴趣,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这不仅会让大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在其心理上造成负担,也会严重打击了自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多年以来田径教学大多是以竞技的形式展开的。首先,不可否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一定的竞争性对学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但因其同时也有着对体力消耗量大,形式单一、枯燥等缺点,如果一味使用竞技法,长久下来,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学生的身体也将难以承受,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田径教学中来国。其次,因田径项目对个人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且是一个需要长期锻炼才可以得以提升的体育项目,因此,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给学生施以高压,但学生田径成绩的提升却并不明显,使学生身心俱疲,很难从中得到学习的兴趣,因此,这种不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会因此埋没一部分有体育天赋的学生。

(三)重实践而轻理论

理论课不足,这是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普遍现状。因此,可导致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功能、文化内涵及意义等缺乏认识,教师并没有具体的向学生传达学习田径运动的好处,因此,大部分学生是意识不到的,加之单一枯燥的田径训练与比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慢慢失去了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教师可以教学过程中,适当组织一些理论课,可将电化教学融入体育课堂,可带学生一起观看一些励志的田径影片或是奥运田径比赛的录像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对田径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做一些改变,多尝试一些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身心素质得到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中学田径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丰富中学田径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将一些科学新型的教学方法与田径教学相结合,如:将故事情节设计进田径训练中,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来,而并非一味进行枯燥训练,体育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田径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全部的技术技能,而是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打基础。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性别特点等将田径项目的技术要求和难度适当降低,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终身受益。

(三)增加理论课比重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欣赏能力

教师可在理论课前,准备一些大型比赛的录像资料,如:全运会、奥运会等,可组织学生定期在理论课程中进行观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其中,注意调节课堂氛围,课堂氛围越活跃越可最大程度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爱上田径运动本身,对今后的田径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同时,教师也可定期组织专项的运动会,如:短跑运动会、长跑运动会、中长跑运动会等,不仅可以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对教学成果起到一个定期检测的作用,并可考虑将其纳入教育考核标准,对学生起一个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 廖志锦.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田径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教学.2004(05).

[2] 江际.我市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策[J].贵州教育.1999(09).

[3] 原碧野.浅论中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甘肃科技纵横.2005(02).

[4] 龚文全,李翔,韩军.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9).

上一篇:学会珍惜生命教案下一篇:工会小组长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