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2025-0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共11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1

读过这本书后,我认为人类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拥有无限的想象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疫情让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节奏都发生了改变。在这场抗疫战争的考验下,社会各界人士英勇奋战,我们学生更是没有为此而松懈怠慢,停下学习的脚步。

我们一直都在坚持上网课,读课外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疫情将我们隔开了,但依然不能够磨灭我们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心!我们不会麻木,不会消沉,亦不会被病毒所打倒!高尔基曾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在3月初,校长为我们主讲了一次励志的主题班会,为我们展示了疫情期间的正能量故事,很多同龄人为了学习不掉队,克服艰苦的条件,没有网络就“蹭网”,不错过老师的每一节直播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里,不能虚度光阴,而是要奋勇前进,为自己的将来打拼!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还有什么是比学习更能够充盈生活,体验生活乐趣的吗?我相信,我们都会像作者那样,充满着求知的欲望,并且永远不会泯灭!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2

一、本单元的教学应首先从概念的形成入手

(1) 建立和深化宏观概念与微观概念, 落实当前概念。在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中, 学生从分子角度认识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 初步建立了微观概念。进入第四单元首先学习原子结构, 把学生再次带入了微观世界的课题, 通过学习实践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概念。同时落实当前所学的原子结构、元素、离子、化合价、化学式等重要概念。

(2) 结合当前概念重新认识前面所学概念, 进一步深化所形成的概念。例如第二、三单元中物质分类的概念, 学生一般都很难理解和掌握, 可借助宏观和微观概念再认识。

(3) 清晰的概念形成之后应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 形成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例如物质的分类、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概念之间可以建立联系, 从而形成知识体系, 为下面的化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二、充分利用所形成的科学

准确的概念及其体系对物质及符号的表征形式进行梳理整合, 是本单元学习的深入与发展

(1) 借助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深入研究并归纳清楚常见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式。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1) 气态非金属单质, 如氧气O2、氮气N2等; (2) 非金属氧化物如水H2O等; (3)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如氨气NH3、甲烷CH4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1) 稀有气体; (2) 金属单质; (3) 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 如金刚石C、石墨C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Na Cl (食盐)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 从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表征形式入手, 即学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的组成与结构:“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的组成与结构:“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汞的组成与结构:“汞由汞元素组成;汞由汞原子构成”。

(3) 紧扣宏观和微观概念整合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首先归纳整合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某元素, 微观表示 (一个) 某原子。化学式只有两种宏观意义: (1) 表示某物质; (2) 表示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当某物质由分子构成时, 该化学式又是分子式, 分子式的意义是两层微观意义: (1) 表示 (一个) 某分子; (2) 表示 (一个) 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然后举例体会所整合的内容, 例如:符号H是单纯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 只具备以上元素符号的意义。

符号Fe、He、S不是单纯的元素符号, 它们还是化学式, 具备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化学式的意义, 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铁由铁元素组成”。

CH4、CO2是由分子构成的, 该符号具备化学式的意义和分子式的意义, 如符号CH4表示“甲烷这种物质、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一个甲烷分子、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Na 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该符号只具备化学式的意义, 则Na Cl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离子符号只能表示“ (一个) 某离子”, 如符号Na+表示“ (一个) 钠离子”。

元素符号、分子式中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一个) 某分子中有几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某电荷”。分子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可以看出符号前加了数字后符号只剩下“微观意义”了。到了第五单元, 不管什么符号前加的数字, 只要是用于计算的都可以看为“化学计量数”。

三、精心安排习题, 对梳理与整合的相关知识进行强化和查漏补缺

做法是在一段时间内常用少量的习题针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符号的意义等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强化;利用开放式的信息题强化概念和规范表达能力等。学生利用这类习题可从多方面获得信息, 在思考、表达过程中让概念和知识得到强化和纠正。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篇3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 教学主题:课文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3个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学情分析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会运用拼音拼读生字了,也已经认识一百多个字了.本文篇幅较短,学生读通课文是没有问题的,而学生如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以及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走进课文美妙的夜景中是学习的重点.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3个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秋天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评价任务: 任务一: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任务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任务三: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秋天》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了、子、人、大”四个字。2.能正确、顺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知道秋天的一些变化。学习重点:

能正确、顺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难点: 能知道秋天的一些变化。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自学 1.认识自然段。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3.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小组合作、班级展示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天()()水 空()()油(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3)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四、质疑探究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五、自悟自得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课后反思

2.《小小的船》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古诗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韵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韵文中形象的比喻,奇妙的想象,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3.学情分析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会运用拼音拼读生字了,也已经认识一百多个字了.本文篇幅较短,学生读通课文是没有问题的,而学生如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以及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走进课文美妙的夜景中是学习的重点.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评价任务: 任务一: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任务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任务三: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小的船》

学习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四个生字,认识两 个偏旁“舟、门”。

2.看懂图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重难点:

熟练掌握运用四个生字“见、白、田、电”。学法指导:读中悟,悟中读,以读促悟 学前准备:发放导学案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 前 学案自学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用铅笔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二、读课文认会“船、弯、坐、只、看、见、闪、星、蓝”会认会写会用“见、白、田、电”

三、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二、说一说,填一填

1. 月儿 船,船儿 尖,我在 坐,只看见。

2.弯弯的月亮像 圆圆的月儿像

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课 中

小组合作:

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讨论

1.认准生字,读准字音,找出“船、弯、看、见、闪、蓝”的音 节的异同。

2.“见、白、田、电”可以组成哪些词语?(1)“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2)你想用什么形式再现儿歌的美? 如何朗读课文? 班级展示:

1.熟练认读生字

2.用“见、白、田、电”组词 3.熟练朗读课文

4.展示自己再现儿歌的作品 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解题,解决不了的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

学了这首儿歌,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达标测试

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小船 弯弯 坐下 看见 闪电 星星 蓝天 2.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有(zhī zhǐ)一只(zhī zhǐ)只好(zhī zhǐ)

3.看拼音写词语

4.弯弯的月亮像 圆圆的月儿像

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课 后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还没掌握的是

3.《江南》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教材分析

本科以传统水墨画配图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寥寥几笔的三两片荷叶,疏密结合,高低错落的构图。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中国画笔墨以少胜多的代表。最后,那几条简笔画成的鱼儿,形象稚拙中不失灵动,使整个画面灵气十足。

3.学情分析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会运用拼音拼读生字了,也已经认识一百多个字了.本文篇幅较短,学生读通课文是没有问题的,而学生如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以及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走进课文美妙的夜景中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目标:

1、认识“江南”等九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偏旁。谢谢,可落东西三个字合宿高速弯,两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学习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读准南联等生字的字音会写树沟和树湾。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预设:

生1: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生2: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生3: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自学: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预设:

加一加:氵+工=江。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三、小组学习: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预设:

生1:我知道莲花在夏天开放。

生2:我昨天上网查过,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生3: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4:我还知道《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班级展示: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预设:

谜语:(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2)大丁遇小口。(可)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二、合学、展示: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①导学:(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看到荷叶后的感受。预设:

生1:我看到很多莲叶,长得很美、很绿。生2:我觉得莲叶像帽子、像伞。

③导读: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想象可真丰富!诗人是怎样描绘荷叶的?(莲叶何田田)

④导学:原来诗人是这样夸荷叶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夸一夸吗? 莲叶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预设:

生1:莲叶真美呀!生2:莲叶真绿呀!

生3:莲叶真多呀!一层连着一层!⑤导读:诗人看到这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心里也非常喜欢。他是这样来描绘的(课件出示诗的前两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老师看到这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也想来夸一夸。请听老师读这句。(教师范读)

⑥导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像老师这样来夸一夸这些莲叶吗?(指名读)⑦引读: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学生模仿采莲姑娘读)

⑧小结:好一个“何田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真——美。(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①导学: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吗? ②学生自由畅谈喜欢的原因。

③启发想象:这么美的荷花、莲叶也吸引了好多小鱼。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④学生大胆想象。预设:

生1:小鱼在水里捉迷藏呢。

生2:小鱼把莲叶当成雨伞,在它下面躲雨呢!

⑤组织学生表演: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要按照诗中的方向游啊!先向东,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⑥学生一边按方位表演,一边背诵诗句。

⑦再次引发学生想象,体会情感:小鱼们!你们游得开心吗?下面,我来采访几条小鱼。这条小鱼,你游到哪儿去了?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⑧学生大胆想象,再次体会小鱼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莲叶的美丽。⑨导读:那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读出小鱼的快乐吧。⑩学生先独自练读,再分组读、班内展示读,最后教师引读。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导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导读:下面,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与文中的景物对话,并背诵积累诗句,不仅使学生升华了情感,还内化了语言,使教学扎实有效。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4.《四季》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主 题:课文 课 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努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2.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3.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非常有趣的韵文,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来说孩子比较熟悉一年四季中经常见到的有特色的自然景象。所以上课时我注重的是指导孩子说话,用语言把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表达出来。孩子学起来不是很难,但是孩子对二类字的认识比较困难,有些孩子只能认识课文中的两个字,对于偏旁和字的特征不是很明显的字来说认识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

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评价任务: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

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季》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会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学习重难点: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

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

学习时间:

两课时

课 前

学案自学

第一课时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2.划出不认识的字。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在课上向老师请教。4.思考:课文中的四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 5.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给本课生字扩词 二.自学第一句

1.哪些小朋友喜欢春天的?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2.图上画了什么?想想,还能看到什么呢? 三.自学第二句。1.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四.学习第三、四句。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课 中 第一课时

小组合作:

1.课文中的四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班级展示:

1.出示课件录像资料,猜一猜这四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2.板书课题:四季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吧!

(1).请猜图片:(连续出现春、夏、秋、冬的四季图,最后定格)。

(2).猜一猜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呢?你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说话训练)3.老师范读课文。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 一读:咬字准确,声音响亮。二读:读通句子,语速稍快。三读:读得流畅,读出感情。4.齐读课文。

5.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指导书写。质疑探究

1.看到小朋友读拼音读的这么好,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2.看到这些字宝宝你认识这些部首吗?“ 口、禾、雨、月”四个偏旁,读出来。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达标测试

1.选朋友

duì

xià

jiù

shì

shuō

xuě 对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小组交流:

(一)给本课生字扩词

(二)读第一句

1.哪些小朋友喜欢春天的?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2.图上画了什么?想想,还能看到什么呢?

(三)读第二句。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四)读第三、四句。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班内展示:

(一)检查生字 1.认读卡片上的生字。2..扩词练习。

(二)第一句

1.哪些小朋友喜欢春天的?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2.图上画了什么?(草芽 小鸟)

3.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春天里,我们除了能看见嫩嫩的草芽、可爱的小鸟,想想,还能看到什么呢?(说话训练)

第二句

看看图上画了什么?(荷叶 青蛙)第三、四句。

出示秋天图,哪个小朋友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秋天到了,谷穗成熟了。)配上动作读,相机指导:“一挺”(谁能做?)“顽皮”(“顽皮”就是十分调皮。)

(三)朗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描写春、夏、秋、冬的句子 2.让学生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四季的美丽

(四)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发现“七” “儿” “九”“无”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提醒学生在写每个字时应注意什么。(3)学生练习书写。

(4)提醒坐姿:身坐正,脚放平。学生在在老师的指导下书空练习笔画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生字的书写,并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达标测评:

我会填

春天草芽尖尖

春天

夏天荷叶圆圆

夏天

秋天谷穗弯弯

秋天

冬天北风呼呼

冬天

课 后 课后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季,知道了四季的特点。我要把四季中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说给爸爸妈妈听,或者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口语交际 我们做朋友

学习目标:

1、能向他人做自我介绍,并能引起话题。

2、知道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 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学习过程:

一、唤醒交际需求

本课的教学对学生交际的真实心理需求有较高的要求。学生有交朋友的愿望,交际才 有进展的可能。因而唤醒真实的交际需求,是本课口语交际的基础。

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开学以来了解了哪些同学,交了哪些好朋友。也可以说说自己还想了解谁、和谁交朋友。在谈话中,激发学生愿意交往的愿望,唤起交际动机。

二、拓展自我介绍的范围

可以提醒学生,在做自我介绍时,可以多说说别人可能不知道的信息。同时询问别人相应的信息,引起别人了解自己、和自己交谈的兴趣。

建议老师先和学生做示范。双方先互相问好,介绍自己的名字等基本信息,然后说出自己的喜好,询问对方的喜好,邀请对方参加某项活动或游戏。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能够引起交流的话题,形成自然的交际情境,避免学生机械地自我介绍,而忘了交流。

三、设计多层次的交际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是如何开展交谈的,先模拟插图,再开 展真实的交际活动。教师需设计多层次的交际情境,满足学生的交际需求。

1、模拟情境交际。请两个学生面对面,模拟图上小朋友的交际场景。师生对他们的 模拟表演给予评价,也可提出改进建议。在评价时,重点关注说话的时候是否看着对方的 眼睛。

2、真实情境交际。可借助音乐、教具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如:

(1)借助音乐《找朋友》开展交际。教师播放《找朋友》音乐,音乐停止,学生站到 自己想交往的朋友面前,向对方做自我介绍,并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方交流。

(2)借助教具开展交际。教师课前折一架纸飞机。课堂上,教师说:“我的飞机飞 飞。”学生接:“飞到哪里去?”教师说:“飞到 ×××那里去。”并把飞机飞向该生,该生 站起来做自我介绍,并问“谁想和我交朋友”,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学生站起来,开展交际 活动。学生在说话的时候,教师要关注和提醒“看着对方的眼睛”。

3、“介绍我的新朋友”和“答记者问”。请新结交的一对朋友上台,向全班同学互相 介绍对方。其他同学随机提问,增进了解。

四、实践活动

1、课间和新朋友一起玩游戏。

2、开展班级新朋友介绍会。

五、作业布置

和邻居小孩交朋友。

[板书设计]

我们做朋友

我喜欢:

你喜欢:

做朋友

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认识“男、女”等6“男、女”注意声母 n 的正确发音。正确认读6 对反义词并积累。利用反义词也可以帮助我们识字,这也是识字的好方法。

2、会写“女、开”2 个 和撇点1 个笔画

3、正确朗读 12 个词语,复习巩固已学的字词。

4、借助拼音把名言读正确,能背诵,并感受时间的宝贵,初步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5、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知道一些生活常识,感受大自然事物的神奇。.与同学交流,分享和大人一起读的收获。学习重难点:

1、正确认读6 对反义词并积累。

2、正确朗读 12 个词语,复习巩固已学的字词。学习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鼓励学生自主识记这 6 个生字。如,“男”可以用加一加 的方法识记;“开、关”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在哪里见过。教师需关注“正”的后鼻音要发到位;

引导学生读读这6 对词语,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利用反义词也可以帮助我们识字,这也是识字的好方法

2、借助反义词识记生字。如“找朋友”,将反义词连一连,一读;开展“打牌”游戏,一个人出一个字,另一个 人迅速找出它的反义词。

3、指导书写“女、开”。“女”的起笔撇点是第一次出现,需落实笔画名称。在写字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 的执笔姿势与坐姿。

二、字词句运用

1、让学生先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说说自己的发现。如上面是关于季节的词语,下面是有关动物、植物等表示事物的词语,这些词语揭示了四季和万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说话,要避免千篇一律,重在打开思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自己喜欢 的季节。学生既可以用一个词说,也可以用几个词来说。既可以说四季和万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大地”,春夏秋冬都有变化。如“青蛙”,春天的时候 会产蝌蚪,到了夏天就到田里去吃虫子,冬天就冬眠了。如“夏天”,大地变得很热,树叶更茂盛了,莲花在池子里 开了,青蛙在田里呱呱叫。以鼓励和正面引导为主,同时 关注语言表达的完整、规范。

三、展示台

1、将学生的姓名卡、作业本上的姓名在投影中展 出,请学生认读。

2、学生读对名字,那位被读到名字的同 学就起立告知正确,评价后再全班跟读。建议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作业本、姓名卡放在桌面上,学生可在教室内走动,主动认读姓名,不认识的字就向别人请教。

3、建议和口语交际相结合,鼓励学生认识新朋友。

4、开展班级“姓名识字大王”评选活动。可先请同桌评比,优胜者在小组内评比,依次类推,最终评出班级 “姓名识字大王”。

四、日积月累

1、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名言读正确,根据学生实际正音,可 关注“于、阴、金”等字的发音,巩固“一”字的变调。

2、引导学生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帮助学生了解名言的大致意思。

3、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可以采用指名读、同学推荐 读、师生合作读、填空等方式进行背诵积累。

4、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说说其他惜时的名言。

五、和大人一起读

随着“和大人一起读”的持续推进,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可以安排时间,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和大人一起读”的收获。可以组织学生从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环境、阅读方法、阅读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如,“这篇文章,爸爸妈妈是怎样和你一起读的?”“你现在能解开小松鼠的疑惑了吗?”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好的阅读方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班级中进行推广。

六、作业布置

1、和爸爸妈妈一起说反义词。

2、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

[板书设计]

大——小

上——下

南——北

男——女

开——关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4

一、我是拼音小能手。(12分)

二、读一读,连一连。(8分)

一片

大雁

小小的星星

一群

小鱼

弯弯的天空

一条

叶子

闪闪的船儿

一个

雪人

蓝蓝的月儿

三、小小播音员。(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14分)

1.一年有四个季节,春(chūn cūn)、夏、秋、冬(dōng dēng)。

2.弯(wān wāng)弯的月儿小小的船(chuán chán)。

3.江(jiāng jāng)南(nán lán)可采莲(lián lán)。

四、知识园。(按笔顺写一写,再填空)(12分)

1.子:__________________,共()笔,第一笔是()。

2.里:__________________,共()笔,第五笔是()。

3.东:__________________,共()笔,第二笔是()。

4.头:__________________,共()笔,第三笔是()。

五、找朋友。(连一连)(8分)

堆雪人,打雪仗。

春天

小草发芽,小鸟叫。

夏天

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

秋天

田里的庄稼笑弯了腰。

冬天

六、把词语宝宝送回家。(填序号)(12分)

①春天②小鸟③夏天④青草⑤小鱼⑥冬天⑦莲叶⑧青蛙⑨秋天⑩小花⑪大马⑫禾苗

1.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句子放大镜。(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5分)

1.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都是学生。

2.妈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8分)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

()——()

2.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请再写两个,()——()

()——()

九、读短文,完成练习。(8分)

夏天

初夏,石榴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

1.这段文字共有_____句话。

2.石榴花在______(季节)开放。它的花蕊是_______色的,花朵是_______色的。

十、看图写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连一连)(10分)

十月一号

儿童节

九月十号

劳动节

六月一号

国庆节

五月一号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5

2、能听写下列词语:

跟从 园长 园丁 凉快 重量 因为 笑脸 阳光 可是 石头 办法

找朋友 许多 别人 到处 那边 哪边 哪里 吓跑 再见 再会 大象

对象 好像 做作业 点头 照片 为什么 害怕 光明 别处

3、形近词组词:许( ) 量( ) 为( ) 石( )

午( ) 重( ) 办( ) 右( )

4、音近词组词:多( ) 因( ) 阳( )象( )

都( ) 音( ) 样( )像( )

做( ) 坐( ) 那( ) 到( ) 在( )

作( ) 座( ) 哪( ) 倒( ) 再( )

5、照样子说一说:

例:我最喜欢( )

( )最( )。

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 ),到处( )。

例: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 )渐渐( )。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 )一边( )一边( )。

例: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

( )像( )。

6、多音字: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6

第四课时

复习考试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验题

一、              基础知识(25分)

1、某班同学要给“希望工程”捐献295元钱,请你按汇款单的要求把钱数填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隐秘(   )瞬间(    )耸立(    )啜泣(    )嶙峋(     )不禁(   )

目眩(   )庸碌(   )伶仃(    )小憩(    ) 骚扰(    )挑逗(    )

3、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是(2分)

A 渲腾 训诫 啜泣  擎天撼地    B 呐罕 辜负 忍俊不禁 C诱惑 迸溅 怡然 盘虬卧龙

D 糟蹋 笼罩 繁密 头荤目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经过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使我你完成了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B 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5、仿照下面两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第四单元 篇7

16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2.过程和方法

激趣导入,通过材料与课文结合的方式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全世界儿童渴望幸福、向往和平的真切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儿童对和平的渴望。

教学准备

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环境,整理相关图片和音视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86年是什么年吗?

(学生回答。)

那为什么国际和平年选在了1986年呀?

(学生基本无从回答,这时老师需要介绍当时的世界环境,这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对和平的渴望。)

当时世界环境很混乱,局部战争不断,人们饱受战争的摧残。看这里硝烟弥漫,看这些孩子饱受磨难!

(老师动情诉说,并通过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看着这些画面,你们能说说他们失去了什么吗?你们知道他们渴望什么吗?

(老师引导学生看着图片,发挥想象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他们渴望一顿饱饭,渴望一个怀抱,渴望一个家,渴望幸福。而正是战争摧毁了这一切,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和平!

于是,1986年成为了国际和平年,世界各国的儿童共同发表了宣言——《世界儿童和平条约》。让我们来道出他们的心声吧!

二、朗读课文。

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注意体会这篇课文的感情。

(老师范读,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谁能说说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老师点名回答。)

那么现在就要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了,大声地读,读出感情来。

(学生自由朗读。)

刚才看到大家都读得很好,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段呀,选你觉得自己读的最好的段落就行了。

(同学朗读课文的片断,老师注意纠正错误的地方。)

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了几个片断,你们认为谁读得好呀,好在哪里?

(老师点名回答。)

刚才有同学说这个同学读得好,因为读出了儿童的美好愿望,那么大家讨论一下,文中表达了世界各国儿童怎样的美好愿望?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三、观看视频《儿童 战争 家》。

世界各国儿童的愿望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老师播放视频《儿童 战争 家》。)

我们现在知道了他们的愿望就是——世界永远和平。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世界各国的儿童的愿望就是——世界永远和平。上节课同学们的课文读得很好,不知道这节课你们能不能读得更好!大家来齐读课文,读出感情来!

(师生齐读课文。)

那现在老师又有问题了,结合问题,你们再仔细读课文,看看谁能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通过课件出示问题:课文分几节,并用一句话概括每节的内容。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问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篇8

正因为这样,我对显微镜也越发好奇,总想看看显微镜里究竟能不能看到学校。上二年级那年春节期间,正好我过生日,我便嚷着让姑奶奶把显微镜带来让我看看姑奶奶说:“显微镜确能看到你们学校,能看到你一举一动。”“你真能看到我在学校里情况啦?”我紧张地问道。姑奶奶说:“你下课也在看书,是不是?”“嗯!”哇,显微镜真好厉害哟,我心里默默地想着。

晚上,吃蛋糕了,我简直没有任何心思在去想吃那漂亮蛋糕,“傻孩子,显微镜只能看到细菌,根本不可能看到你们学校。”“那你怎么知道……”我不解地问道。“还不是耿军告诉我?”“噢,原来是那家伙!”我恍然大悟,抓起一快蛋糕往嘴里塞,我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大花脸。现在,我上三年级了,不和耿军同班了,我再也不用愁了,可是妈妈又告诉我说,老师经常给她打电话,所以,现在我还是小心翼翼,偶尔一天,老师问我家电话号码,啊?妈妈又说谎话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9

读书,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呢?读书似乎又是一件快乐的事,否则,为什么有人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却不可以不读书呢?

有人说,读书好,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有千钟粟,有车如簇。看,有权有势又有钱,更有一位“颜如玉”来“红袖添香夜读书”。你说,读书好不好?诚然,名利声色确实吸引了不少沽名钓誉之徒。但除此之外,读书一定还有别的什么魔力,吸引着那些虽然清贫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莘莘学子吧?

我爱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只是从实践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首先,读书的一大乐趣在于随心所欲。主人是你,是你去读书,而是书来管你。试想,一个大书架,塞满了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侦探、言情、武侠……看哪一种都可以,不着急。而它们对你,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么多古圣先贤,在静默地等着你,为你述说他们的思想。你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跟海明威谈斗牛,还可以跟司马迁谈天下大事——总之,当家的是你。慢慢的,你会觉得,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之多彩,大自然如此奥妙无穷,仿佛所有的知识画卷在你的脑海中一一展现。而你也已超然物外地掌握着历史。久而久之,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愈演愈烈。不变为“书痴”者鲜矣。

书趣之二,在于可以大发议论。凡着书立说者,必为一时之俊才。虽是俊才,有时也会有疏漏,而这疏漏偏偏被你看出来了,你高兴不高兴?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句是写李白的。但你想,如果把“臣”字写成“爷”字,不是更好地表达他的酩酊大醉之态么?一时间意得志满,好像杜甫都要来拜你为“一字师”。大发议论,使你与作者有并驾之感,精神上快乐无比。

书趣之三,当你为一个问题绞尽脑汁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又或是当你对某一个问题小有心得时,打开一本书,发现已有人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充分的论述。正好搔到你的痒处,正中下怀,喜乐不禁。于是一切都已明了,一切付出的辛劳都有了回报。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是什么也换不去的。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10

第四单元提升练习

一、给左右两组能组成词的两个字涂上相同的颜色。

二、读拼音,写字词。

1.这个地方的夏天三天liang tou地下雨,总也jian( )不到太阳。

2.你可qian wan( )不能让到手的鸭子fei( )了。

3.这棵桃树qu nian( )就结果zi( )了。

三、把生字送回家。

头 坐 万 乐

1.第一笔是点:

2.第一笔是横:

3.第一笔是撇:

四、想一想,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五、照样子,写词语。(

例:红红火火

例:来—(去)

前—( ) 大—( )

六、句子舞台。

1.我最喜爱小蜜蜂。

我最喜爱 。

2.他们的孩子最活泼,飞来飞去唱着歌。(用“飞来飞去”写句子)

3.天上月亮 。 (补充句子)

七、按课文内容填一填。(10分

1.我在 船里坐,只看见 星星 天。

2.他们的孩子 , 颜色多。

3.公鸡说:“ 。”鸭子说:“ 。”兔子说:“ 。”猴子说:“ 。”

4.谁知盘中餐, 。

八、快乐阅读。(16分)

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

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

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鲜红和金黄。

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

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读一读,连一连。

嫩嫩的 叶片

肥肥的 芽瓣

鲜红的 树叶

2.一年有哪四个季节?

3.大自然的邮票是指 。

九、看图写话。

图中有几种昆虫,它们都是哪种昆虫呢?快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只昆虫,最讨厌哪只昆虫吧。

第四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早晨 大树 快乐 种田 辛苦 力气 两头

二、1.两头 见 2.千万 飞 3.去年 子

三、1.头 2.万 3.坐 乐

四、chuán lǜ zhònɡ zhī

五、年年岁岁 日日夜夜 后 小

六、1.花蝴蝶

2.小蜜蜂真勤劳,飞来飞去采花蜜。

3.弯弯的.,真像一只小船

七、1.小小的 闪闪的 蓝蓝的

2.最美丽 红黄蓝绿

3.种高粱 种玉米 种萝卜 种桃子

4.粒粒皆辛苦

八、1.嫩嫩的芽瓣 肥肥的叶片 鲜红的树叶

2.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3.落叶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11

说起“格格”呢,还蛮有趣。它是一条白毛狗,它有长长的毛,圆圆的脸,长长的眉毛挡住了圆圆的眼睛,害的它有时看不清出路。

“格格”爱和其他小狗玩。他很聪明,能听懂别人说话。又一次,我和妈妈、姐姐还有“格格”一起去爬山,半路上,我们遇到一条短毛狗,“格格”跟他亲热起来,他们缠在一起。过了一会儿,“格格”想走,短毛狗左挡右挡不让“格格”走。我们故意不理“格格”,接着往前走,想考验“格格”。“格格”看见了马上跟了上来,但那短毛狗也跟了上来,想咬我和姐姐“格格”看见了马上把尾巴竖起来,我和姐姐又一跺脚把短毛狗吓跑了。回到家后,我马上拿出一根火腿肠,给“格格”吃,“格格”摇摇尾巴好像在说:“小主人真好,小主人真好!”我心里很高兴。

“格格”还非常好客呢!我每次到姥姥家的时候,“格格”都会围者我直打转,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回来了!欢迎你,小主人!”但是时间是短暂的,每次我们要走的时候,“格格”都会咬着我的裤腿,恋恋不舍的样子。

多可爱的“格格”呀!

上一篇:秘密花园读后感100字下一篇:酒店服务人员最新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