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共8篇)

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 篇1

内容提要: 公司转投资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增强公司的自治,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的人格和拓宽公司的盈利空间,也可能损害公司相关者的利益。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在革故鼎新的基础上于第15、16条对此行为作了专门的规定。然这些规定仍显简约粗疏,不仅对转投资的一些决议程序与不当转投资效力的界定模糊不清,而且还缺乏相应的风险规制机制。因此,仍有必要在廓清相关问题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司转投资制度。

公司转投资是指公司在存续期间将部分资产投入另一 企业 并因此成为该企业出资人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就是投资,只不过这种投资相对于股东的直接投资而言,其是先以股东事前投资所形成的法人财产再作其他投资的一种“转”投资。作为公司的一种自主经营行为,转投资不仅可以使公司实现多元化的战略经营,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生产设备及制造技术,还能助于公司扩大规模,分散经营风险和平衡公司盈余的周期波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转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公司带来上述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无形中削弱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影响交易安全,严重者还会导致公司股本抽逃、资本虚增,诱发不当关联交易,损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等相关主体的利益。

一、我国新旧《公司法》对转投资的相关限制

基于转投资固有的负面效应,我国公司立法从一开始就对公司转投资行为给予了严格的限制。WWW.11665.COm这种限制集中于旧《公司法》第12条,包括两个:一是对转投资对象的限制,规定公司只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二是对转投资的比例限制,要求公司向其他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投资时,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累计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显然,前一限制意在防杜公司对外投资时成为承担无限责任的股东。因为投资有限公司外的其他 经济 组织,一旦出现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公司须负连带责任,如此则会损及公司原有股东及相关债权人的利益。而后一限制则在防范公司对外“大兴投资”,从而保证公司主营业务有充足的 发展 后劲及相应的偿债能力。

与旧《公司法》(以下简称:旧法)不同,20新修订的《公司法》对转投资的规定则有了较大的突破。其第15条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 法律 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第16条规定:“要求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应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的总额及单项投资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由上述对比可见,就公司转投资对象而言,新法不再明确将其限制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上,而是扩大到其他企业。这就意味着在原有两种传统公司的基础上,公司还可以投资非公司性质的企业法人,前提是这种投资不会导致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而在转投资的比例上,新法已完全放弃了50%的上限要求,将转投资的规模交由公司章程自行规定,给予了公司更多营利与发展机会,充分体现了对公司意思自治的尊重,弱化了公司立法中的国家行政干预色彩,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和进步意义。但从公司法实践情况来看,目前新《公司法》(以下简称:新法)对转投资的规定仍显简约与粗疏:不但很多问题的处理还缺乏直接与明确的依据,而且对转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不周。下面,本文尝试对新法的转投资制度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寻求解决实践问题的可操作方案和应对转投资风险的规制策略。

二、公司转投资的前置程序问题

新法虽赋予了 现代 公司更大的自主权,取消了转投资的比例限制,但对转投资仍有一些程序上的要求,即公司转投资无论数额多大,事先都须经过内部相关机构如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决议通过方可进行。至于究竟是经董事会决议还是股东会的决议通过,则完全取决于每个公司的具体章程规定。但问题是,转投资远非是与公司设立或组织活动有重大关系的基础性的事项,于公司而言远非不可或缺少。因此实际操作中很可能会发现公司章程没有涉及转投资规定的情形。这就会令人产生一个困扰:如果章程没有规定,公司转投资还可以进行吗?或者说,如果还需要经过决议,那决议应该由何种内部机构做出?如何做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笔者以为还是应该结合公司立法的一般原理及其他条文来加以解答。首先,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新法都没有要求将公司转投资决议程序与数额问题作为绝对必要的记载事项,因此即便章程没有涉及,公司开展转投资仍可进行(注释1: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一般都是与公司设立或组织活动有重大关系的基础性的事项,例如公司的名称和住所、公司的经营范围、公司的资本数额、公司机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等。);其次,综观新法,有关股东会及董事会职权的行使规范中都有明确涉及公司投资的决定问题。如第38条第1款就赋予股东会“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第47条第3款则列出董事会的一大职权就是“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因此,尽管转投资仍可进行,但须经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前置决议程序。虽然乍一看,这两个授权性的规范区别不大,但仔细推敲,两者“貌合神离”,各有所侧重: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主要从宏观、根本上对公司是否进行转投资,以及转投资方向等涉及投资计划安排这一重大问题做出决议;至于微观上的具体投资方案则交由董事会决议。因此,两种决议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并不存在如某些学者所主张的由董事会作出决议较之股东会更为合理的差别(注释2:持该观点者典型代表为北京大学李飞博士。参见李飞:《法解释论视角下的公司转投资行为》,载《法学》第11期,第87页。)。

不过,由于公司法并没有将公司投资问题的决议纳入绝对多数表决权的事项范畴,这就使得这种决议的做出只须股东会与董事会两席中过半数的表决权分别通过即可。当然,由于法律对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表决权行使规定有所不同,因而对于过半数的表决权应如何进行 计算 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中还是存有一定的差异。

三、公司不当转投资的效力问题

这里所讲的“不当行为”,又称“不当转投资”,是指公司没有按照公司法规定的实体与程序而发生的一系列转投资行为的概称,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公司从事成为其所投资企业的债务连带责任出资人的转投资行为;二是违反公司章程规定的转投资行为;三是没有依照正常程序而发生的转投资行为。由于新法对公司转投资行为的规定比较原则,没有规定不当转投资的责任。故对实践中存在的不当转投资的法律效力问题,显然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将之归为无效处理。相反地,是否有效,理应视行为性质结合相关公司法及相关法律之规定逐一加以甄别:

其一,公司从事成为其所投资企业的连带责任出资人的转投资行为。通常情形下,这种行为的无效性自不待言。但新法第16条中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的但书条款却为这种行为的有效性提供了一定灵活的.空间。换言之,如果其他法律有做特别的规定,则公司也可以成为与所投资企业的连带责任出资人。综观我国现有的法律,对此有做特别规定的应数《合伙企业法》。如该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指的合伙企业,是指 自然 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      二是虚增公司注册资本,妨害资本维持。再举个例子,比如,甲公司注册资本是4000万,乙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3的股份(2000万) ,在此条件下,乙公司向母公司转投资1500万。从公司账面上来看,甲公司注册资本变成5500万,但这1500万纯属虚增资本。甲公司注册资本的虚增又为其向乙公司继续投资提供了 法律 空间,如此相互持股可无限循环下去,从而不断地增加甲乙公司的注册资本,使得注册资本、公司总资产等公司的基本信息失真,在实质上违背了资本维持原则,危害交易安全。

毋庸置疑,公司资本作为公司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不仅是公司运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公司对外承担债务的物质保障,具有标志公司信用的特殊功能。正是基于公司资本重要性的考量,在注册资本上,新法并没有采纳授权资本制而继续保留了旧法的法定资本制,其目的意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交易安全。但上述公司相互投资中出现的股东抽逃资金与虚增资本则必然会削弱公司的偿债能力,并增加债权人的风险,从而对公司债权人构成侵害。此外,对公司相互投资不利影响的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公司相互持股还会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失去制衡,形成垄断与妨碍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扭曲整个 经济 体的资本流转机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可见,新法对转投资制度的放宽并不表明转投资的积极效应必然得以彰显。相反地,新法只关注公司单方面的转投资行为,而忽略了公司相互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防范问题“却会留下制度漏洞,使公司的经营风险可能被不当放大”[2]。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可能是当初立法者所始料不及的。

五、完善我国公司转投资风险的法律规制

不可否认,新法在公司转投资规定方面体现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上分析可知,对转投资特别是相互投资风险防范的缺失却不能不说是新法的一大缺陷。因此,对转投资做出必要的限制应是今后完善我国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的重心。具言之,可以采用的主要调整措施有:

1.公开投资状况,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虽然我国《证券法》与《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公司持股比例之通知和公告已有规定,规定了公司相互持股达到一定比例时的通知义务。但它只是针对上市公司,而不包括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大部分有限责任公司。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一般不承担信息披露的义务,投资状况难为公众所知悉。因此为维护其他公司利益相关人的权益,特别是避免因为资本虚增而使债权人的经济利益蒙受损失,所以必须在立法上对相互投资的公司课以通知义务。在此,德国和 台湾 地区的立法资可借鉴。如德国《股份公司法》第20条和第21条就规定,一公司对他公司取得超过25%的股份时,须即以书面形式通知该他公司:此后如所持他公司之股份有所变动,或持有数低于25%时,必须再作通知。受通知的公司须将上述受通知的持股情形,依章程所定的方法予以公告之。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369条之8款规定,如果公司持有他公司有表决权之股份或出资额超过他公司已发行有表决权之股份总数或资本总额1/3时,应于事实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以书面通知他公司,受通知公司亦应于收到通知5日内公告。公司为前项通知后,发生一定条件的变动时,还要在5日内再为通知。因此我国不妨可以借鉴类似立法的成熟经验,在今后修订公司立法中进一步规定公司转投资后的投资状况公开义务:一公司持有其他公司股份达到法定比例时,应及时通知该被持股公司,且被持股公司必须在接到通知后一定期限内予以公告。

2.界定母子公司关系,限制相互投资及表决权行使

前述分析表明,公司间相互投资可谓弊端丛生。因此,各国对公司特别是母子公司的相互投资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法国《商事公司法》第358条规定一公司持有另一公司股份达10%以上,则被持股公司就不可以取得该持股公司的股份。日本《商法》第2编第211条之2款规定: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半数以上的股份时,子公司不能取得母公司的股份。瑞典《公司法》第102条规定:子公司不得取得母公司的股份,惟一的例外情况是子公司接管了别的 企业 ,而该企业刚好是母公司的股份持有者。对于由这种情况造成的子公司对母公司股份的合法持有则应通过母公司赎回以减少资本的方式注销或由子公司将其转让出去。英国和德国的公司法虽对一般公司相互投资的股份没有严格限制,但都同样无不例外地禁止子公司取得母公司的股份,并把表决权限制在25%之内。足见,基于子公司反向持股对资本维持原则虚化的严重性,我国可借鉴上述国家的立法经验,对母子公司的相互投资加以重点规制。即在明确母子公司定义的前提下,规定除非特殊情况下,子公司不得反向投资母公司,子公司因特殊情况取得的母公司股份无表决权,且应在规定时间内处理掉。此外,对于一般公司的相互投资,笔者认为亦不能置若罔闻,仍须对相互投资后表决权的行使施加限制,如规定相互投资公司行使表决权不得超过被投资公司股份或资本额的一定比例范围。此一规定目的是防止相互持股公司的管理层形成内部人集团,扭曲公司治理机制,相互行使投票权以对对方公司的股东会决议或者董事会决议造成不当干预,损害其他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3.完善相关制度的配套,多渠道控制转投资风险

公司转投资特别是相互投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单凭完善转投资的规制机制以防范和控制公司转投资风险难以奏效。笔者认为公司法内的一些相关配套制度:如公司股东知情权制度、关联交易的表决权制度、公司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等,对间接防止公司负责人和大股东利用其地位擅自或随意作出转投资决定,遏制转投资风险和保护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上同样亦有作用。因此完善这些相关制度,使之与转投资的规制机制相协调配合,多渠道地控制转投资风险效果更佳。鉴于篇幅关系,笔者在此就不再一一展开详细论证。

结束语

公司转投资作为20世纪在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既有其极具吸引力的利处,同时也有其致命的弊端。随着资本投资功能的增强,从公司本身的目的,从公司促进社会经济 发展 的角度而言,公司是自由的经济主体,有通过转投资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自主安排治理结构的自由。因此,新法放松转投资限制的规定,无疑与公司内在扩张需求相契合,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然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说过“人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3],美国统一法学的代表人物博登海默亦言,“一个法律制度若要恰当地完成其职能,就不仅要力求实现效率,而且还需致力于创造秩序。为人们所需的这两个价值的综合体,可以用这句话加以概括,即法律旨在创造一种效率与正义兼顾的社会秩序(just social order)。”[4]所以从纯法律角度而言,新《公司法》对转投资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估计不足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公平正义考量的欠缺。因此,这种欠缺理应通过今后修订公司立法加以弥补,以使我国公司法不仅能充分发挥转投资提升公司运营效率的制度功效,又能较好抑制这种功效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实现全面、周延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利益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之目的。

注释:

[1]赵旭东.公司法学[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 201.

[2]范健,王建文.商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30.

[3] [英]霍布斯.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31.

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 篇2

关键词:转投资,行为能力,法律效力

一、转投资的概念及法律规定

公司, 作为独立的法人, 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承担民事责任。转投资, 是体现公司独立人格的一种行为, 是指公司以依法取得其他商事主体的股份或财产份额的方式成为其成员的法律行为①。在市场经济千变万化的今天, 公司经营会越来越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而转投资行为则能够有效地分担风险, 促进资本增值, 并使得公司的利润得以最大化。另一方面, 由于公司是通过将自己拥有的财产、实物或者股权向其它经济实体进行投资, 转投资行为同样可能使公司的财产面临减少或者毁失的风险, 这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我国现行法律对公司转投资规定较为粗糙, 甚至存在矛盾, 公司转投资行为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很好地被规制, 并引发了公司投资风险不能有效规避、法律责任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法律存在的不足

(一) 对公司转投资行为能力的限制

基于转投资行为的两面性,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② (下面简称公司法) 在第十五条对公司转投资行为做出了规定———公司可以成为其他企业的投资人, 但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 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这实际上在公司法的层面上, 肯定了公司作为其他公司的投资人的资格, 限制了公司作为合伙企业投资人的资格。然而, 这种限制并非绝对限制, 而打开了一个“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的口子。实际上, 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文以及司法解释中, 并未对此项做出具体的规定或者解释说明, 甚至在立法上也产生了矛盾。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以下简称合伙企业法) 的相关规定, 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这是基于对债权人利益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的保护而作出的限制。然而, 这并不能被视为是对公司法第十五条的补充。那么, 除了上述三大类公司以外, 其它普通公司是否具有普通合伙人资格呢?根据私法领域中“法无明文规定不禁止”、“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 合伙企业法对此做出了肯定的阐释, 而公司法却对此做出了否定的阐释, 这是相矛盾的, 而这也为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且公司法虽然对公司成为普通合伙人资格的行为模式做出了否定的阐释, 却并没有明确地写明法律后果, 这就留给了公司极大的自治空间, 并可能继而造成债权人利益被损害的结果。

(二) 对公司转投资数量以及决议程序的限制

除了公司法第十五条对公司转投资行为作出了限制, 我国公司法十六条也对公司转投资的数额进行了规定, 即公司转投资行为需依公司章程的规定, 经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 并不得超过公司章程对投资数额的限额规定。因此我们可以推定, 公司的投资行为决议程序或者数量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则无效。然而, 现实中, 我国大部分公司的公司章程过于粗糙, 并未对公司转投资行为作出具体的规定, 且公司法并未把公司转投资行为列入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中, 因此, 此项条款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极大。另一方面, 公司的转投资行为可能会造成公司财产的减少, 基于公司的有限责任特征, 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债权人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但公司法只较为简略地规定了转投资行为的程序需经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决议, 并未对债权人的相关权利进行任何保护或者说明, 这是十分不足的。

三、公司违反规定转投资的法律后果

公司转投资行为违反规定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种是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③。基于此两种情况, 笔者认为, 前种情况应认定为无效, 后种情况应认定为有效。

公司违反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转投资的行为, 主要是合伙企业法第三条规定的三大类公司成为普通合伙人的情形。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财产主要为国家财产, 而上市公司的财产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公众, 基于保护国家和社会公众财产、维护社会和谐的目的, 合伙企业法对此行为做出了强制性的禁止。在违反了现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时候, 此行为当然应被认定为无效。

那么, 公司违反公司章程规定进行转投资的行为, 是否也应被认定为无效呢?笔者认为, 此类行为应被认定为是有效的行为。虽然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章”, 在公司内部是私法自治的表现, 应对全体公司内部人员产生约束力, 但不应该对抗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因此, 若公司此投资行为并无瑕疵, 则应当被认定为有效。

注释

1李飞.法解释论视角下的公司转投资行为[J].法学, 2007 (11) :80-91.

2

公司转投资问题探究 篇3

一、公司法相关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公司法》废除了公司转投资限制。豎体现为:

(一)取消投资比例限制

《公司法》第15条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这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旧公司法对转投资比例严格限制,是以传统的公司资本信用观念作为理论基础的。豏但随着实践发展,人们认识到公司信用的真正基础在于公司资产,对转投资比例限制实无必要;其次,公司作为人格独立的法人,法律对其经营行为限制过严,有违法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赋予企业更多的主权,才能更好得与外国企业竞争。

(二)扩大转投资对象

《公司法》规定,除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外,公司还可以向任何非承担连带责任的企业投资,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

(三)放宽转投资限制可能带来的问题

放宽转投资限制可能带来以下问题:第一,资本虚增。资本是公司对外交往的一般担保和物质基础,也是公司信用的基础。如果公司任意进行转投资而毫无限制,就会造成公司实际资产减少,与资本维持制度的原则背道而驰,甚至出现“空壳”经营的情况,妨碍交易安全,增大债权人风险。豐第二,经营者控制公司股东会,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落空。“所有与经营”分离是现代公司的基本治理模式,而在转投资过程中,经营者“戴着公司法人面具”代表公司行使出资者权益而形成经营者支配,直接威胁着作为最终所有者的少数股东的地位。第三,形成关联企业,对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由于公司之间存在互相投资,形成一种关联关系,在没有健全体制的条件下,关联企业相互串通,容易损害债权人利益。尤其在母子公司情况下,子公司失去自主性,常被母公司用来作为违法和规避法律行为的工具。

二、其他国家对转投资的规定及规制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对公司转投资行为的规制方式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从严格限制到放宽限制的趋势。豑

(一)对公司间相互持股数额进行限制

英国公司法规定;“子公司或其名义上的代表不能成为母公司的成员,并且任何母公司向子公司所分配或转让的股份均是无效的。”法国法规定:“如果一公司拥有另一公司10%以上股份或10%以上资产时,后者不得拥有前者任何股份或资产,否则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转让,并不得享有表决权”,日本和德国也有类似规定。这些规定实际直接指向于消除公司之间相互参股而带来的弊端,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英美法系中被成为“揭开法人面纱”,在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称为“直索”。如果控制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公司和债权人利益时,可以适用此制度,由法院责令公司背后的控制股东直接承担公司责任。在转投资形成的关联企业中,如果控制公司对从属公司施加不正当影响,损害债权人利益时,亦可采用此原理,责令控制公司承担对债权人的赔偿责任。

(三)衡平居次原则

衡平居次原则是美国普通法上的一项原则,是在母子公司场合下,若存在子公司资本不足,且母公司对子公司存在过分控制,则在子公司破产或重整时,母公司对子公司债权应居于子公司其他债权人和优先股东之后受偿的一项制度。该项原则是美国法院在审理泰勒诉标准电气石油公司案中的涉诉子公司——深石石油公司时创立的,因此也称为“深石原则”。该原则不是让股东对破产公司债务负责,而是认为股东的诉讼请求权不仅居次于其他债权人,而且应该居次于子公司的优先股东。豒该原则适用于以下情形:子公司资本不足;母公司的控制权的实施违背公平义务;公司不遵守独立公司应遵循的规范;母子公司的资产混同等。深石原则能有利的保护从属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特别是防止控制公司将自己的风险通过不正当手段转嫁给投资者。

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相比,“衡平居次原则”对子公司债权人利益给予更充分的考虑和安排,挖掘出了更深层次的各方利害关系,反映了法律平等对待子公司所有债权人的综合价值取向。同时,“深石原则”的适用范围太窄,只适用于母子公司破产的场合,而各国在引入该项原则时大多都扩大了其适用范围,比如台湾公司法就扩大到了公司重整或特别清算程序。这些规定我国公司法可资借鉴,以完善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的法律保护措施。

三、对我国的完善建议

(一)增设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规定

《公司法》规定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的损害赔偿责任,但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未作明确规定,不利于对第三人的利益保护。建议立法明确: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司职务时,因恶意或重大过失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应当对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对第三人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之间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应建立和完善公司相互持股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完善股份收购程序,对相互持股信息进行公开。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一企业对他企业取得超过25%股权时,必须以书面通知该企业。持有股权达到50%时,须立即再次通知。此后如所持他企业的股权变动时,或持有数额低于20%时,必须再为通知。受通知的企业必须将上述通知的持票情形,依章程所定方法公告之。我国可借鉴德国立法例,规定一定情形下投资双方的书面通知义务。若涉及上市公司,适用《证券法》的规定。

(三)引入衡平居次原则

前文已阐述,此处不赘言。

参考文献:

[1]时建中.公司法原理[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0.

[2]刘俊海.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M].法律出版社,2006: 35.

[3]王晓川.新公司法 典型案例评析[M].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50.

[4]周友苏.公司法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66.

[5]王瑄.论新公司法对公司转投资限制的修改和完善[DB].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06-27]. http://ckrd.cnki.net/grid20/detail.aspx?dbname.

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 篇4

英属维尔京群岛(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B.V.I)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海外离岸投资中心之一。实践当中,境内企业或个人注册BVI公司的目的有四种:一是境外上市;二是作为投融资的跳板;三是注册控股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四是合法避税。那么,从BVI当地的法律规定来说,BVI对外投资有哪些优惠条件和限制性规定呢。

首先,和所有的离岸投资中心一样,BVI公司拥有信息豁免权,公司的股东资料、股权比例、收益状况等,享有保密权利,如股东不愿意,可以不对外披露。另外,BVI公司无外汇管制,资金及盈利自由进出不受限制,而且更容易吸收风险投资,也便于风险资金的安全撤出。BVI还是国际著名的避税中心,根据该岛的法律,所有在该岛注册登记设立的公司,除了法定每年计缴的登记费用(非常少)外,所有业务收入和盈余均免征各项税款。因此在股权收购方面,BVI公司有先天的优势。

其次,BVI对外投资有原则性的法律规定。BVI收购当地公司的股权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一)必须具备经过参与兼并公司的董事会批准书面兼并或合并计划,计划必须包括:

1、每个公司的名称及兼并后存续公司或合并后新设公司的名称;

2、每个参与公司的相关情况,包括已发行的每一类别和系列股份的数量以及表明该类别股份和系列股份的持有者有权对兼并或合并之事进行表决的说明、对能以类别或系列联合方式投票的每一类别股份和系列股份的详尽说明

3、计划进行的兼并或合并的条件,包括将每个子公司的股份转换为存续公司或合并公司的股份、债券或其他证券或现金或其他财产,或上述种类的结合;

4、就每一次兼并,因兼并而导致修正存续公司组织大纲或章程的声明;

5、每一次合并,要求记载在依据本法成立的公司的组织大纲和章程中的所有事项,但董事会在批准合并计划时不可预知的事实除外;

6、每个子公司的同一类别或系列股份的一部或全部可以转换成单独或混合的财产权或其他种类的类别和系列股份,或者所有的其他种类的类别或系列股份可转换为其他财产。

(二)必须具备股东会的批准决议。兼并或合并计划必须由股东会决议的方式予以批准,且已发行的类别或细类股份有权对兼并或合并的事项以类别或系列联合的方式进行表决,如公司组织大纲或章程做出了如此固定,或者如在兼并或合并计划中包含有赋予类别或系列股份对修正草案以类别或系列联合方式进行的表决的规定,且该等规定也应纳入于公司组织大纲或章程的修正草案中;召开股东会议的,应将会议通知和兼并或合并计划的副本交付给每一个股东,无论其对兼并或合并的事项是否有表决权;如有建议认为应获得股东的书面同意,则兼并或合并计划的副本必须要交付给每一个股东,不论其对兼并或合并计划是否有权表示同意。

(三)股东会和董事会通过兼并或合并决议。每个参与公司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计划、时间和兼并方式;将相关兼并或合并的章程文件,连同存续公司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大纲,或者合并后新设公司公司章程与大纲提交给注册处。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相应的注册登记官应该要给予注册,并颁发兼并或合并证明文件以及兼并符合法律手续的证明文件。

BVI公司收购境外公司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遵守被兼并公司当地法律。

2、具备一份服务流程协议,涉及负债、责任、义务和以及可能会受到的影响,或者可能涉及在实施法律权利时对此法规内注册的重组公司或存续公司的影响。

3、具备一份不可撤销的注册代理人委托书,该注册代理人需要接受上2中的服务流程协议。

4、具备一份协议书,这份协议将被立即发给根据这个法律成立的子公司的被该法赋予了相关权利不同股东。

5、具备一份由注册地所在的外国司法机构颁发的兼并合并的证明文件或相关的证据文件。

6、如果存续公司或合并后新设公司是依据本法建立的公司,兼并结果等同于兼并和合并本国公司的结果,若存续公司或合并后新设公司依据外国法律设立,除非外国法律另有规定,否则结果亦等同于兼并本国公司的结果。

7、如果存续公司或重新合并的公司是一家依据该法组建的公司,那么兼并或者合并将从章程中登记官登记的日期生效,或者依据章程中规定,于该日期之后的不超过三十天内生效。但是如果存续公司或者重新组建的公司是依据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建立的,那么该兼并或合并的生效期将依据该法律的规定。

半年投资总结与回顾转 篇5

半年投资总结与回顾 -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过去一半了,回顾这半年来的投资历程,基本可以用稳操胜券这四个字来概括.今年1-6月份的市场环境非常好,上证综指上升了43.9%,股民的收益也自然水涨船高.这半年来我的帐户总值较年初增长了82.3%,这个收益在今年这样的行情中并不理想,如果去掉大盘上涨的成分,实际收益仅为38.4%,要是再考虑股改对价因素(按平均10送2.8计算),收益也只有区区10%了.不过按照我的惯例,每年的收益都集中在下半年体现,相信在剩下的这几个月我的资产应该可以得到快速增值.今年总体的操作相对较少.年初持有600271,600410和600888三只股票,基本呈6:3:1的配置比例.600271一直持股未动,半年的累计涨幅为113.6%;600410可能由于去年涨幅较大,今年的表现差强人意,截止到卖出时的收益仅为41%,卖出后分别买入000619和600714这2只股票;剩余10%的资金分别参与了600888,002038,600594,002028,600460,00和600326的操作,每只股票的收益均超过10%,其中600460的收益接近40%.上半年总共参与了5家公司的分红,扣税后约占利润总额的4%.1-6月份没有追加新资金,累计提出的现金约占利润总额的7%.和以往相比,今年在操作上主要取得了以下进步:1,持股心态更加平稳.上半年的热点层出不穷,手中的重仓股也是几经沉浮,当其他股票热闹而自己的股票处于盘整甚至回落的时候,往往就是最考验你耐力的时候.由于吸取了以往的一些教训,加上对自己的股票有足够的信心,所以我基本没受这些因素的干扰.2,操作上显得更为从容.以往如果感觉一只股票不错,我总是担心他会很快涨上去,于是就卖掉手中的股票去买进,这样的后果通常是新买的股票不如刚卖出的股票,来回折腾两下心态就很浮躁了.今年基本上没有犯这些毛病,看中的股票我都要经过反复研究和跟踪后再确定是否买进,而且会结合自己的战略布局以及股票恰当的买卖点位来进行更替.3,少了患得患失的心理.人总是希望自己买进股票后就开始上涨,股票卖出后就开始下跌,但技术再好的投资者,节奏也不可能把握的那么到位.由于年初我调低了全年的盈利预期,所以尽管在一些个股的把握上有些欠妥,但总体而言心态仍没受到影响.4,投资理念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今年开始看一些投资方面的书籍,从这些经验丰富的国际投资大师身上吸取了不少营养,并结合自身的实力和国情来选择性的应用,可以说在投资理念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于迷信基金.随着这几年庄股的纷纷落水,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导向越来越明显,似乎再好的股票如果他们不参与,就不会有好的表现,在600888的操作上我也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年初买入600888的理由是他盘小绩优,价值明显低估,而且图形较好,但是当时机构投资者尚未在流通股名单里现身.没有这些基金押阵,我对自己的判断也开始怀疑,毕竟新疆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有些不规范,所以股价稍微上了一个台阶后我就出手了.而随后股价开始连续暴涨,今年的最高涨幅超过300%,而这时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就已全换成基金了.所以以后不能过度看中机构投资者的操作,适当参考即可.2,容易带有侥幸心理.在持有某只股票时,总觉得和股票对应的上市公司会按好的方向去发展,并且四处收集有利的证据,而对于公司的一些负面消息却总认为公司有能力解决,不会构成实质影响.这种侥幸心理也就导致了不能对公司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从而对股票的合理估值就容易产生偏差,这一点是今后一定要改进的.3,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目前对公司的基本面研究还仅停留在年报以及网上公开信息的汇总这种较低的层次,对上市公司的`产业环境和财务隐患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还无法进行周密的分析.今后要加强经济理论和财务知识的学习,否则就容易被假象所蒙蔽.4,技术分析的水平比较低.对于做长期投资的人来说,技术分析显的并不是太重要,但是掌握了好的买卖点,在操作和收益上就能略胜一筹.如果有耐心和条件,今后还是要适当的学点有用的技术.5,定力还不够,容易受到干扰.要改进这一毛病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一是减少看盘时间.做长期投资其实是不用每天看盘的,因为 的波动很容易导致情绪化,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盯盘上,不如放松自己或者去做一些有用的研究.当然如果长期不看盘,对股票的感觉也许会迟钝,所以今后每天看盘的时间会控制在2小时以内.二是尽量避免讨论和推荐自己打算长期持有的股票.美国著名的投资大师巴非特和索罗斯都从不会公开他们投资哪些股票的,即便是在他们成名之前也是如此,虽然目前我还做不到这点,但是尽可能的少和别人讨论自己股票的走势还是完全可以的.分享 1顶

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 篇6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26号

现公布《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国证监会 2012年9月20日

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 为了做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84号)(以下简称《办法》)的实施工作,现就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办法》中相关条款的执行问题

(一)《办法》第六条第(四)项、第(五)项对开业所需人员、营业场所和设施作出了规定。在报送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材料时,可以先提交拟任董事长、拟任总经理和拟任督察长的任职申请材料以及拟任董事的申报材料,其他人员应当在现场检查之前到位;拟委托基金服务机构代为办理基金份额登记、核算、估值以及信息技术系统开发维护等业务的,在报送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材料时应当提交对基金服务机构进行尽职调查的报告以及委托办理业务协议。有关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准备情况在中国证监会进行现场检查时需达到规定的要求。

(二)《办法》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和第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

元人民币”,均按提交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或者受让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申请时该股东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此要求执行。

(三)《办法》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的“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按最近3个会计盈亏相抵为净盈利执行。对于“资产质量良好”,证券经营机构按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净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中国证监会分类评价级别在B类以上,具有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等业务资格执行;信托资产管理机构按最近1年中国银监会综合评级结果在3级以上执行。

证券投资咨询、其他金融资产管理机构的具体标准另行规定。

(四)基金管理公司的有关联关系的非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合计不得超过主要股东及其关联股东的持股比例。持股比例5%以下的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不得超过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有关联关系的股东持股比例合计达到5%的,持股比例最高的股东应当符合《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

(五)《办法》第九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金融资产管理经验”,主要是指公募基金、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管理经验,包括资产规模、主要品种、业绩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六)《办法》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的“变更持股不足5%但对公司治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应当报中国证监会批准,是指该股东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基金管理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其他股东的关联方,将导致公司持股比例最高的股东发生变更或者公司控制权发生转移的

情形;第(四)项规定的“公司章程重要条款”是指规定下列事项的条款:基金管理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基金管理公司的解散事由和清算办法,中国证监会要求基金管理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七)《办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与上述股东有关联关系的董事”包括由该股东推荐、提名的董事(通过市场化流程选聘的管理层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在该股东及其关联企业任职、领薪以及与该股东存在其他利益关联的董事。基金管理公司的单个股东或者有关联关系的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100%的,“与上述股东有关联关系的董事”包括在该股东及其关联企业任职、领薪以及与该股东存在其他利益关联的董事。

(八)《办法》第四十七条“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东不能正常经营”是指主要股东被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指定托管、接管或撤销等监管措施,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及有关各方应当按照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遵循以下要求:

1.公司全体董事应当依法认真履行职责,恪尽职守,维护公司稳定运行,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受损害;

2.公司全体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公司各项业务规则、程序的要求,加强对基金营销、投资、交易、运营等业务的管理,做好员工队伍的稳定工作,保持公司稳定经营和独立运作,确保基金运作合法合规,不得有任何利益输送等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行为;

3.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托管组、整顿工作组、清算组、司法机关等有关方面说明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对基金管理公司股权处置的相关规定;

4.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当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对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应对措施;

5.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讨论股权处置或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等可能影响公司经营的重大事项,应当在相关会议召开前5个工作日书面报告中国证监会及公司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6.托管组、清算组等代表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的机构在对基金管理公司股权进行处置之前,应当认真履行股东职责和诚信义务,不得干预公司正常运行,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在制定股权处置方案过程中,应征询中国证监会的意见。

(九)基金管理公司按照《办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变更持股5%以下的股东”的,入股股东应当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最近3年在金融监管、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以及自律管理、商业银行等机构无不良记录;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被监管机构调查,或者正处于整改期间;最近3年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不存在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的情形。其入股行为应当已经履行法定程序,包括基金管理公司、股权受让方和出让方已经履行相应内部决策程序和应当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备案等程序。

二、材料申报问题

(一)根据《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对相关审批、报告事项申报材料的内容和格式作了统一规定(相关要求及表格请在中国证监会网站“在线办事”栏目下载),基金管理公司及相关各方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与内容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材料须提交复印件的,应当加盖单位印章;外资机构没有单位印章的,须对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进行鉴证。

(二)股东持有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权被出质、被司法机关采取财产保全或者执行措施期间,中国证监会不受理其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或受让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的申请。

(三)《办法》施行前受理的尚未批复的申请事项,应当按照《办法》和本规定的要求补正材料,中国证监会按照《办法》和本规定进行审核。

三、在计算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权益比例时,如境内股东中含有外资成分,原则上将合资公司境内股东的外资持股比例乘以其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比例,再与该合资公司的境外股东持股比例(直接持有)进行累加。有下列两种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执行:

1.合资公司成立后,境内股东(包括实际控制人)境外上市或者增发股份的,该境内股东新增的外资权益不与合资公司境外股东所持股权进行累计计算,但因境内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境外上市导致该境内股东控制权转移至外资的除外;

2.境内股东(包括实际控制人)为A股上市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持有该上市公司股份的,对该境内股东合格境外机构

投资者的外资权益不与合资公司境外股东所持股权进行累计计算,但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境内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导致该境内股东的控制权转移至外资的除外。

四、《办法》施行后,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构成不符合《办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自《办法》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达到上述规定要求。

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 篇7

一、管理体制及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

1.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问题

大部分企业集团虽然成立了投资公司, 但缺乏合格的专业投资人才, 更缺乏投资的经验, 企业集团常选派一名公司副总兼任投资公司的董事长 (这名副总也可能兼任许多二级单位的董事长) , 投资公司的总经理由外聘的经理人担任, 投资公司高级管理人才的聘用和内部机构的设置及日常的经营活动由总经理负责。因此, 如何完善公司经理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及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是投资公司管理的头等大事, 充分的授权必须与监督相结合, 在完善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控制的同时, 必须完善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审计人员应对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失控引起的错误与舞弊予以充分关注, 以更多的审计程序去测试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值得信赖。

2. 监督机制不完善

许多投资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由分管财务的副总负责, 分管财务的副总对公司总经理负责, 这样的组织结构大大削弱了审计监督力度, 易形成“一言堂”, 无法及时揭露公司存在的问题, 更无法及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因此建立股东会 (或董事会) 领导下的独立审计委员会非常必要。而在此情况下, 作为国家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在检查测试其执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时应持特别谨慎的态度。

3. 风险投资决策程序不规范、不科学

如投资项目有的经总裁办公会通过, 有的经董事会通过, 有的是控股股东直接通过, 有的项目已投资数年却提供不出任何相关决议文件。像这样的决策程序不但增加了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 同时也会造成责任不明确。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提请投资公司建立健全有效的投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建议投资公司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 (由公司董事组成, 对公司董事会负责) 、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 (由外部专家组成, 公司总经理根据业务需要决定是否聘请) 、投资决策委员会 (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 , 制定相应议事规则, 并规定所有的投资项目必须经以上委员会通过。

4. 投资前风险规避不足

由于缺乏风险投资的操作经验, 在投资项目时, 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对很多风险估计不足,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得较少, 定性分析方法运用得较多, 许多数据的来源依据不够权威, 而且对估计到的风险处理和控制办法不得当,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

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 其他应收款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 “妙用”银行承兑汇票融资, 占用银行资金买卖股票。

例如, 相关人员审计天马投资公司时发现该公司在“其他应收款——黄河股份”科目中经常发生一收一支的往来款, 期末有时转平, 有时留有余额;对该款项向天马投资公司函证时, 函证结果是双方余额核对一致, 从函证结果看应该没什么问题。但相关人员发现天马公司与黄河股份并无实质性交易, 带着疑问与天马公司充分沟通后, 事实真相为:天马公司在证券市场投入大量资金买卖股票, 以致股东投入的资本金不够用, 直接从银行贷款又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的规定, 于是, 天马公司在无实质交易事项的情况下, 与银行充分沟通后, 由天马公司向关联企业黄河股份开具银行承兑汇票, 黄河股份用银行承兑汇票先向银行贴现, 然后再将从银行取得的贴现款转划给天马公司, 从而达到从银行融资的目的。其会计处理为: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时, 借记“其他应收款——黄河股份”, 贷记“应付票据——银行”;关联企业贴现转回时,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其他应收款——黄河股份”;偿还银行款项时, 借记“应付票据——银行”, 贷记“银行存款”。从形式上看天马公司是从关联方取得借款投入股市, 本质上还是在违反了票据法的前提下, 占用贷款买卖股票, 扰乱了金融秩序。

(2) 挂有长期投资性质的款项

仍以天马投资公司为例, 相关人员在审计天马投资公司时发现该公司在“其他应收款——永信公司 (关联方) ”科目挂有8000多万元, 时间已几年, 询证相符;经与管理当局座谈和审阅董事会文件, 事实真相为:天马公司为了打造一个融资平台, 欲控制一家上市公司, 因种种原因, 收购过程中该上市公司停盘, 停盘时天马投资公司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市价为4000万元。该事项已形成亏损, 为了经营业绩、规避责任, 天马投资公司将该投资款挂在关联方名下, 迟迟不作处理。针对这种情况, 审计人员应首先建议将该款项由其他应收款调入长期股权投资, 然后再搜集相关证据, 取得对方单位审计后的会计报表, 根据实际情况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3) 挂有为其他单位代为投资款项, 虚假成立公司, 账外炒作

相关人员在审计天马投资公司时发现, 1998年2月天马投资公司出资20万元, 昆仑物业公司 (非关联方) 出资10万元成立大正科技公司, 大正科技公司的损益表从成立至2003年底仅仅发生了15200元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天马投资公司解释:成立大正科技公司是为了开发一个高科技项目, 预测效益非常好, 后来因情况发生变化, 高科技项目未能实施开发, 故一直未正式经营, 并提供了大正科技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相关人员发现天马投资公司与昆仑物业的业务往来不多, 在1998年1月有一笔10万元的往来款, 落实付款依据, 未有相关协议支持, 带着疑问欲到昆仑物业了解情况, 不得已天马投资公司吐露了真实真相:成立大正科技公司时, 为了规避以后充分披露关联交易的麻烦, 并达到工商局所要求的出资股东数, 天马投资公司将10万元资金转给昆仑物业公司, 昆仑物业公司再作为投资款划转到大正科技公司账户, 委托昆仑物业公司代为投资持股, 并签订了委托持股协议。弄清代为投资持股后, 一个疑团又袭上心头:既然当时是为了开发效益很好的高科技项目, 天马公司为什么不与其控股的子公司成立大正科技公司?相关人员凭着职业敏感详细查阅了天马公司相关的董事会纪要, 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充分了解和沟通, 事实真相为:天马公司受托管理了4000万元的个人理财资金 (大部分是投资公司及关联方内部人士) , 违规签订了有固定回报的协议, 为了逃避监督, 便于在证券市场炒作, 成立了大正科技公司, 以大正科技公司名义在证券公司开户, 所有业务不入账;同时还发现, 因近几年证券市场持续下跌, 无法保证固定回报, 为了扩大盈余, 天马公司将从银行取得的贴现款直接转划到大正科技公司在证券公司的开户, 炒作一段时间后, 再将该贴现款通过关联方划转到天马投资公司, 盈余留在大正科技公司证券账户, 实质是利用公款炒股以赚取个人或部门利益。因大正科技公司资产规模和累计损益金额很小, 在众多被投资单位中不为注册会计师所关注, 遇到审计或检查时, 便以大正公司未实际经营为由蒙混过关。

针对上述代为投资的情况, 因成立大正科技公司的出资方式、出资程序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审计人员应建议投资公司在限定的时间内理顺股东的法律关系, 必要时提请投资公司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对账外炒作证券事项, 审计人员应要求投资公司提供大正科技公司在证券公司的所有资料, 包括证券交易记录及资产组合评估报告等, 核实清楚在账外炒作资金的数额、盈余情况, 重点落实因违规炒作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数额, 并将该舞弊行为及时告知该投资公司管理当局, 如果无法落实清楚, 审计人员应视情况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 委托理财 (贷款) 事项中存在的问题

(1) 协议的问题。

第一种情况是与受托方关系不错, 特别是受托方是关联方时, 未签订书面协议, 只是口头委托;第二种情况与受托方签订了无效的协议, 在正式委托理财协议之外, 签订有资金保底收益率的附加协议。证监机构字[2001]265号《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规定“受托人必须与委托人签订受托投资管理公司, 以委托人的名义设置股票账户和资金账户, 并通过委托人的账户进行受托投资管理”、“受托人应根据在与委托人签订的受托投资管理合同中约定的方式为委托人管理受托投资, 但不得向委托人承诺收益或者分担损失”。不签订协议使委托理财的风险增大, 容易诱发舞弊事项;签订有资金保底收益率的附加协议, 一旦出现纠纷, 会被法院依法认定协议无效。针对上述情况, 审计人员应提请投资公司予以纠正, 同时评估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2) 利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委托投资。

证监机构字[2001]265号《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规定“委托人必须履行下列义务:确保未利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委托投资, 并对委托投资资产来源及用途的合法性作出承诺”, 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时, 应将委托投资事项的资金总额和自营炒股资金总额之和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和占用的正常往来款项总额之和进行分析对比, 若前者大于后者, 就可能存在违规行为, 审计人员应特别关注。就该事项审计人员应及时与投资公司沟通, 并建议其及时纠正, 并考虑是否将该事项告知受托方。同时评估该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决定在审计报告中如何予以反映。

(3) 将委托理财事项挂在往来中。

投资公司将委托理财事项挂在往来中, 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将委托理财收益形成“小金库”, 在体外循环;二是为了粉饰业绩, 不确认委托理财损失;三是将委托理财收益直接抵扣往来款, 不确认收益。第一种情况主要是涉及到舞弊, 审计人员应落实清楚, 及时告知管理当局, 若无法落实清楚, 应视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第二、三种情况可能涉及到管理当局舞弊和故意影响报表盈余, 审计人员应重新评价管理当局声明的可信性, 同时扩大审计范围, 以确信在其他方面不存在类似情况。

(4) 确认委托理财收益的依据不充分。

投资公司一般根据证券公司资金账户内部转账凭证、资金利息归本单、资产委托管理报告等确认委托理财收益, 而以上文件只能反映委托资产的期末状况, 无法确认“投资收益”的完整性。针对上述情况审计人员应取得证券公司提供的准确、完整的受托投资管理情况、证券交易记录及资产组合评估报告, 必要时获取受托方已审计的会计报表或到受托方进行核对确认;否则应当视同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而出具保留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5) 委托贷款核算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期末时, 按照委托贷款规定的利率计提应收利息, 计提的应收利息, 贷记“投资收益”科目。企业计提的利息到期不能收回的, 应当停止计提利息, 并冲回原已计提的投资收益。审计人员审计时要特别关注投资公司有无不按期计提利息、只在贷款收回时核算利息的情形,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效益不好的关联方的委托贷款是否足额计提利息、是否应当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审计人员应依据具体情况作出审计调整或恰当的审计披露。

参考文献

[1]阿源.审计报告该让谁惊心[J].瞭望, 2006, (38) .

[2]陈明坤.关于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 2007, (09) .

[3]蒋尧明.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审计研究, 2005, (03) .

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 篇8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转换

一、前言

新准则的颁布使整个会计界涌现了一股改革的浪潮,核算更加规范,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准则,到2008年,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陆续实行。但在实务中,仍然存在很多新准则以及应用指南规范不到的地方,于是处理方法就各有不同,同一种方法也会有矛盾之处。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文献,本文阐述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通常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个人观点。

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概述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该投资通常是为长期持有,以期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一)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财务、经营决策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分别采用成本法及权益法进行核算。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权益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即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投资。成本法及权益法的适用范围见图1。

为了恰当地选择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投资企业应正确界定与被投资单位的关系: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无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企业通常可根据法律上的标准,即通过对被投资单位持股比例来判断。同时,企业也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例如,投资企业虽持有较低股份比例,但仍能通过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等方式对其实施影响,因此企业在判断与被投资单位关系时还应考虑经济实质,依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关系。

(二)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四条规定,“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根据以上规定,核算方法的转换运用未来适用法,而无需再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追溯调整。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因追加投资由原先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变为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二是因减少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而变为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见图2。

三、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基本处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追加投资引起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权益法的核算要求对原成本法下的核算结果进行追溯调整,即应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该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此处暗含一个假设,即对被投资单位原始投资时间为以前年度,才能调整留存收益;若为当年,则应调整当期损益。

第二步,对新增长期股权投资部分也比照上述权益法的核算要求进行相应会计处理。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追加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中: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取得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第三步,原取得投资至新取得投资交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当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对应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数 =(追加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初始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原持股比例

与其对应应做以下调整:初始投资至追加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调整留存收益;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调整当期收益;差额部分,即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此处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所调整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为什么是账面值,而不是调整到公允的净损益呢?也就是说,存在诸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计提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没有按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的情况,处理方式前后不一致。如果根据重要性原则,净损益账面数与公允数差额不大,对于实务影响不大,可以忽略。笔者认为,此处也是值得作为理论完善的一个方面。

(二)处置投资引起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是与其他投资方共同控制,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第二步,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同理:如果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则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第三步,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份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与其对应应做以下调整:初始投资日至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及利润)中应享有的部分,调整留存收益;而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日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调整当期收益;差额部分,即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此处又产生一个矛盾:追加投资引起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数 =(追加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初始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原持股比例,即长期股权投资是按照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进行调整的;而处置投资引起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数=初始投资日至追加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剩余持股比例,即长期股权投资是按照其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进行调整的。两种处理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注重公允价值的变动,实现的净损益是其中的一部分,比较符合权益法核算的本质;后者则只调整了净损益,没有反映公允价值变动的其他方面。

四、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改进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问题的提出,对于两种情况下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第三步,笔者提出如下改进意见:

首先,根据重要性原则,将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账面净损益,调整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核算方式。例如,调整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

其次,对于因处置投资导致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情况,为了更加符合权益法的本质,并且保持方法的一致性,应当按照原取得投资至处置投资交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当于剩余持股比例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即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数 =(追加投资日公允价值-初始投资日公允价值)×剩余持股比例。因为,被处置的部分已经在终止确认时反映了公允价值的变动,确认了投资收益,所以只需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调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即可。

实务中,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时,经常有其一贯的做法,在不违反准则的情况下,处理方法会存在一定差异。笔者一方面提醒企业管理者及其他报表使用者注意核算方法不同造成的报表信息差异,另一方面也提醒进行理论学习的会计相关人员,诸如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中存在的问题,财务核算中类似情况还很多,有待于更多的会计人去发掘、去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3]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网络营销目标市场选择下一篇:人事部经理详细的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