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一个省份一首著名古诗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词:一个省份一首著名古诗(精选4篇)

诗词:一个省份一首著名古诗 篇1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幽州大概在北京大兴。

2、四川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唐·李白《蜀道难》节选

3、重庆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广西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唐·韩愈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5、广东惠州一绝唐·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6、湖南

沁园春·长沙(节选)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7、福建送泉州李使君之任李使君赴泉州唐·包何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8、江西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海南 别海南黎明表

宋·苏轼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10、湖北

登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词:一个省份一首著名古诗 篇2

一、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 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 (段) 。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以获得终身受益的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但就目前来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不甚理想。学生古诗掌握量寥寥, 主要是课本中要求的几首;内容较单一, 五绝为主;学生对古诗普遍缺乏兴趣。导致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在哪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平日观察, 总结一下, 主要原因如下:

1. 教学方法枯燥, 课堂缺失美感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半是采用“释题目, 知诗人;解难字, 译全篇;说思想, 齐背诵”, 整个过程程式化, 使原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许多教师翻译成一碟碟索然无味的小菜, 而且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创造需要, 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 古诗词所隐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 课堂上当然就缺乏美感, 缺少“情”的涌动。

2. 学诗途径单一, 体验缺少灵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但是从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来看, 还往往仅局限于课堂。老师也盯着课本, 不敢越雷池半步, 生怕节外生枝, 生怕联系一点课外知识、拓展相关古诗会浪费时间, 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 不想或者极少推荐积累其他古诗。所以, 不仅课堂如一潭死水, 缺了课外延伸、课外实践活动这一源头活水, 而且校园古诗文化建设更是淡漠, 使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少古诗词的教化、美化。

3. 关注角度偏移, 学诗丧失兴趣

自从新课标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后, 教师也比较重视对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背诵, 但是在理解上有偏颇, 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 只知填鸭灌输, 让学生大量、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慢慢地, 便丧失了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更不用说受到情感的熏陶了。

二、培养策略的探讨

我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采用故事性教学的手法, 每一首古诗词就是一个故事。众所周知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听、说故事, 孩子们喜欢把自己听到的故事告诉他人, 从而取得小小的成就感。在教学中将每首古诗词变成一个故事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更能在他们的口口相传中不断地对古诗词进行诵读, 自然就能识记下这些古诗词。再者, 孩子们在记忆故事的同时也了解了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及当时的历史状况, 并且很容易融入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 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以下就是我为何要用故事的形式进行古诗词教学的几点肤浅的思考。

1. 允许“模糊解读”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 而在于积累语言, 增强语感, 提高文学修养, 所以, 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 句句领会。只要学生翻译的文章不扭曲作者当时的意愿, 只要把大致意思说明就可以, 不要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 要求过严。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 自会随学生年龄的增长, 社会阅历的增加, 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

2. 反复吟诵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 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 对于小学生, 随意让其反复吟诵可能会让他们厌烦。那短短的几个句子很快就会背了, 那读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就要求我们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 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 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3. 有效地把握诗词背景介绍

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 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 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和遭遇关系密切, 可以说, 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 在进行小学诗歌教学时, 要是能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例如诗中人物的活动,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诗人的生平和思想变化等, 这对学生理解古诗词会有帮助。

4. 启发想象, 品味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 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 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 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 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使学生进入意境之中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 将自己设想成作者本人, 从作者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感受, 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一一浮现于脑海中, 再现逼真的情景, 加上学生自己平日对生活的体验, 那么此时学生眼前的画面就不单是视觉的画面, 而是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 他的脑海中就会增加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至此, 学生才可以说进入了诗的意境。一旦进入意境, 那么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则不言而喻, 学生也就掌握了诗词的精髓。可见, 诗歌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何等重要, 这是捕捉诗歌意境的关键。

著名的爱情古诗词 篇3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日日思君不见君。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6.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7.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8.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9.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0.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12.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13.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4.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7.无缘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9.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0.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2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24.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25.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7.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28.红颜未老恩先断,从此箫郎是路人。

29.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

30.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34.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35.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6.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37.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8.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9.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40.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41.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42.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44.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5.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6.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红颜。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4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48.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0.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51.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5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双飞当日愿。

53.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54.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能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5.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吹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56.长相思,摧心肝!

57.也想不思量,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58.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59.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60.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6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62.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端午节著名古诗词 篇4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3.《寄朱锡珪》

唐贾岛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4.《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5.榴花

【作者:高启】

日炙态常醺,香生若自焚。

夜来端午宴,淡却美人裙。

6.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

【作者:周必大】

赫奕蕤宾月,宫庭乐事频。

便从端午节,排当过天申。

7.《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8.端午家集二首

【作者:曾丰】

自我生壬戌,于今到戊申。

殊无送端午,独不负嘉辰。

裹签金膏冻,糜蒲玉屑匀。

未能全免俗,杯酒飨家人。

9.午阴小饮

【作者:袁说友】

草树涧边青,人稀自掩扃。

阴沈端午水,晴映半天星。

倦枕敷横榻,枯藜傍小亭。

谁知一杯酒,小醉不嫌醒。

10.端午至太平寺

【作者:喻良能】

客里逢端午,僧廊雨气凉。

筼筜千个碧,薝蔔六花香。

鲁頖程尤远,潘舆兴自长。

糁蒲倾美酒,笑入醉中乡。

11.《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2.《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13.《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5.《六幺令·天中节》

宋代·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16.《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7.《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18.《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上一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填写说明下一篇:部编本二上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