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举例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举例(精选9篇)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举例 篇1

(三)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享法律关系

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构成的绝对权关系中,一方享有权利,他方负有义务,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亲属权、继承权构成的相对权关系中,多数情况为当事人互为权利主体,同时互为义务主体,一方在作为他方的权利人之同时,为他方的义务人。例如,在买卖这种双务合同中,买受人就标的物之转移所有权,为出卖人的债权人;就价金之支付,他又为出卖人的债务人,就是这种情况。因此,买卖合同就是两个合同的复合:一个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另一个是就标的物的转让支付价金的合同。由两个单一的民事法律关系合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就是复合的民事法律关系。

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单一的民事法律关系较为简单;复合的民事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区分二者,有助于正确适用民法规范。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举例 篇2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协同化,转型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的协同化是指在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在充分确保当事人之间平等诉讼地位的基础上,确保法官中立的同时,充分发挥法官在职权范围内的主观能动性,协调法官与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使法官和当事人都能依照民事诉讼法律的有关规定,积极地履行诉讼过程中的义务和行使诉讼权利,使诉讼过程能够达到最优的法律效果,实现法律对于公平价值的追求,在提高法律效力的同时兼顾双方当事人的共同利益,推动民事诉讼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所以,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协同化符合我国司法改革的具体要求,是未来民事诉讼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正确树立法治理念,提高我国司法行政效率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实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协同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协同化是适应民主法治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制定的基本国策,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人民的生活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全面实行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才能顺利完成。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保证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律义务,这是实现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必要条件,在民事诉讼的协同化转型过程中,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实现了协同,法官在保持中立地位的同时,以裁判者的身份在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内进行公平的裁判,这种方式的发展符合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针政策,是民主法治的必然要求。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协同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其本质特征是自由和平等,所以,作为上层建筑,法律也应该以自由和平等为主要价值追求,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自由和平等是实现当事人权利,保障当事人合法利益的必然要求,法律关系的协同化转型很好地契合了这一价值追求,通过法官与当事人之间权利的合理配置和义务的合理分担,保证了当事人之间诉讼权利的平等,实现了公平正义,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民事法律关系协同化转型的有效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协同诉讼的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协同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当事人主义,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民事诉讼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以当事人为诉讼的中心,法官处于中立的裁判者地位。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在司法活动中彰显人类个性,强调关注民生和人类发展的法律视野,以当事人为根本;而现行的司法规则强调要严格地依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强调司法的权威性,法律是中立的。这两种观点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而协同型法律关系的出现能很好地化解这一矛盾,民事诉讼过程中的协同化旨在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法律机制,在这种法律机制之中,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能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程序性,建立一种价值统一,兼顾当事人利益和法律权威相协调的长效法律机制。在法律的概念之中,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保障人权,在诉讼过程中,人权保障主要体现在对于诉权的保障之上,我国民事诉讼过程中的诉权既包括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包括实体权利。协同型民事法律关系的价值取向在于关注当事人的主观需要,实现法律所期待的秩序,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二)营造公平和谐的司法环境

和谐的司法环境对于彰显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保障司法权力的正常运行具有较大的作用。法律不是万能的,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有时也会成为困扰司法进程的主要障碍,协同型法律关系的建立和和谐司法环境的营造,有利于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司法的规制作用,达到解决矛盾纷争的目的。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协同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是关乎当事人的公平正义、实现司法平等的必然要求。积极地推动协同化转型,使每个当事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关怀,不断推动司法改革的进程,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郭晓琴,孙惠夏.浅析协同主义视野下的民事诉讼模式[J].商,2016(28):259.

[2]潘梦静,吴萍.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之价值诉求[J].法制与经济,2016(7):47-50.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举例 篇3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诉讼主体的和谐;和谐理念;和谐规范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含义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所调整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基本因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也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参加诉讼的目的、作用、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可以把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分为以下五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当事人、诉讼 代理人、其他诉讼参与人。

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还有一个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即民事诉讼主体(简称诉讼主体)。诉讼主体不是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简称,而是指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能够直接对诉讼程序的发生、发展和终结产生影响者。是诉讼主体者,一定是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如当事人既是诉讼主体,又是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而是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者,不一定是诉讼主体,诉讼主体只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

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通常包括案件事实和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

在这里应当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与诉讼标的区别开。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的,请求法院裁判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它是诉的一个要素。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则是指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诉讼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它既包括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又包括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可见,诉讼标的只是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内容的一部分,绝不能将它们划等号,两者的属性和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均有差异。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内容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与构成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以下简称诉讼主体)是指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参加诉讼,并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三大要素之一,即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内容要素中的主体要素。主体要素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诉讼主体的构成,依照概念应为:人民法院、当事人(第三人)以及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参与人都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由此可见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多元性;主体的身份具有多样性,即有享有私权的当事人、法人和其它私人性质的组织,也有行使公权力的人民法院以及兼有两种权利的证人和鉴定人等。

2.诉讼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诉讼主体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下面将要述说的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内容在很在程度上或者完全可以说是以诉讼主体的目的和任务为依归的。我们说诉讼主体具有多元性,身份的多样性;目的和任务的个别性、共同性与特殊性,以及诉讼的目的和任务的阶段性等特点,诉讼主体的地位与作用也分别表现为:所有的诉讼主体,他们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同时他们还拥有各自的地位和发挥各自的作用。因此,诉讼中是不允许把任一主体的地位推到客体的位置上,降低其作用;也不能有滥用权利,不依法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特殊主体。否则,对抗就会演变成制造不和的霸行。各诉讼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名分守责”。其中:(甲)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居于主导地位,担负着组织、主持、指挥诉讼进程,对案件做出实体判决。法官还应用好释明权、自由裁量权等。(乙)当事人(第三人)是与案件有一定利害关系的主体,他们对诉讼程序的发生、转移和终结有较大的制约和影响,甚至起决定作用。代表当事人利益的诉讼代理人,他们在规定和授权范围内所为的诉讼行为对当事人产生直接效果,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丙)证人、鉴定人、翻译人等诉讼参与人虽然同诉讼结果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但他们在诉讼中各有其法定的地位,因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忽视。

四、用和谐的理念与规范来构建诉讼主体的和谐

对抗在解决各种法律上的矛盾或者纠纷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发出新的矛盾,附带出现新的不和谐因素。针对这种情况,绝不可能因担心出现新的矛盾、新的不和谐因素就回避或者拒绝采用对抗,如果这样就等于抽掉了诉讼法的精髓;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寻找路子和办法来解决这种两难问题,争取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

1.和谐理念与规范有着悠久与深厚的基础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奠定了和谐与规范的思想基础。和谐理念与规范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为人们所提出,距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和谐理念与规范始终是我国人民倡导与追求的思想文化和方法论。因此,经受着传统文的熏陶与现代文明教育的我国人民,更具有理解和运用和谐理念与规范的思想底蕴与热望。

2.和谐理念与规范是有效的方法论

(1)能消除过分的对抗意识、调和关系、缓解矛盾、重構和谐。诉讼主体在诉讼中过分地对抗是一种偏面追求狭隘目的与任务的理念与规范所致,他们往往为了并不大的财产和人身利益,采取拒绝和解,拒绝调解,对抗到底的态度;不惜失去亲友之情,相邻关系,经济往来关系等社会重要关系;忘却了“和为贵”“和生财”,对抗是可以“和而不同”的,等传统理念与规范。所以许多赢了官司的人们,当回首当初那种:或是温暖融洽的亲友之情,或是和睦、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时,无不对眼前的各种疏离、冷落、紧张、无助的关系,感到后悔。后悔不该拒绝和解,拒绝调解,后悔不该忘却了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所以,通过和谐理念与规范的运用是能够缓解过分的对抗意识,可以调和关系、缓解矛盾、重构和谐。

nlc202309051639

(2)可减轻或消除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顾虑。民事诉讼主体的证人,多都与当事人熟悉。作证时常常担心得罪当事人中的一方,故不愿或不积极作证。使本来并不复杂的案子变得是非难断,进而引发了各方的不满。如果证人、当事人皆明白,诉讼对抗是为了查清事实,辩明是非,消除误解,排除不稳定因素,以实现最大的平和与稳定,即是追求和谐的关系时,证人就多不会再有先前的顾虑。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情况与此有相似之处。

(3)能够营造或维持诉讼主体的良好关系和社会关系。如文章中所论及的诉讼主体在诉讼中本着和谐理念与规范进行诉讼中的对抗,就能和而不同,就能求得对抗中有和谐,和谐中能对抗,从尔跳出对抗则不和,不和则对抗的格局;就始终能够营造或维持诉讼主体的良好诉讼关系和社会关系。

(4)有利于诉讼主体圆满的实现和完成诉讼主体的、以及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中案件的结案率,有40%是通过调解结案的。虽说它尚不到结案率的一半,但以此方式解决的案子多数是真正达到止争息讼,案结情在的结果。而调解的法律规范恰是源于和谐的理念与规范。所以,那些判决或裁定的案件,如能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同时,结合和谐的理念与规范,将会更好地实现和完成诉讼主体的、以及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

3.司法改革有助于摧生和谐理念与规范的兴盛

目前,有着悠久与深厚的和谐理念与规范的思想文化基础;有着理解和运用和谐理念与规范的思想底蕴与热望的人们;有着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主导;和谐理念与规范必将被引入国家目前的立法、司法及司法改革;在司法及司法改革的过程中,也必然要触及到本文所论及的命题,即:《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和谐》中所涉及的因诉讼对抗而引发的诉讼主体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相信在国家司法改革的进程式中,际遇国家提出治国安邦的和谐理念与规范,相信在这一理念与规范的指下,我国的法治必然是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这样的法治将必然摧生和谐理念与规范在国家的立法、司法、守法等的法理上与法律规范中兴盛起来。因诉讼法律关系产生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终是可以设想或运用和谐的理念与规范予以缓和或解决的。

五、结论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了和谐的理念与和谐规范。今天“和谐”既已成为当前我国构造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指导理念,当然也就能够成为我们司法改革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指导理念,因此它也能够成为处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诉讼对抗中的各种矛盾,成为重构各方和谐关系的指导理念和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范志明.《司法公正与诉讼程序》人民法院出版式社,2005年6月第1版

[2]陈刚.《民事诉讼法制的现代化》中国检察院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王瀟.《走向司法公正的制度选择》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陈刚,廖永安.《移植与创新:混合法制下的民事案件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新变化 篇4

优点:

1.统一的国际民商事冲突规范,完成我国冲突规则的系统化和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前,我国在立法形式上采用分散式和专章专篇式,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规定分散在《继承法》、《收养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第8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之中。这些法规虽已基本覆盖了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方面,但分散式立法和专章专篇式都不是完善的立法形式,致使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随着社会现实地不断发展,现行冲突规则不够系统,有些冲突规则甚至相互抵触,法律、法规中的冲突规则与司法解释中的冲突规则也存在不和谐之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一次将冲突规则集中规定在同一部单行法律中,且在内容上,新的冲突规则更为合理、全面和完善,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涉外民事审判经验,也顺应了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潮流。

2.赋予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突出地位

第3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虽然这只是一条宣示性条款,但它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规定在总则中,体现了该法的开放性和先进性。除了传统的合同领域(第41条)外,在委托代理、信托、夫妻财产关系、运输中的动产物权、当事人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对一般侵权责任和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准据法的选择、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使用等领域,均准许当事人协议选择准据法。

3.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体现

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或者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该法没有像奥地利国际私法法典那样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上升为一般条款,也没有像瑞士国际私法法典那样采取例外条款的形式,而是将该原则作为一项补充性原则。在合同领域,该法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仅次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律适用准则,并采用了“特征性履行”。第41条规定在当事人没有协议选择合同准据法的情形下,合同“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4.注重保护弱者的利益

第42条的“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第43条的“劳动者工作地法律”、第45条和第46条的“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通常有利于保护较弱方当事人的权益,因为经常居所地法律往往是他们最熟悉、也最便于他们据以主张其权利的法律。

不足:

1.立法的不完备

(1)除了第一章的一般规则外,都是冲突规范,缺少程序性的规范事项,对涉及管

辖权、外国法的承认与执行、仲裁问题等内容没有进行规定。

(2)一般规则中,对于识别、反致、公共秩序保留以及外国法的查明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法律规避问题则没有详细的规定。

(3)此外在各个具体问题,如公共秩序保留排除外国法后如何适用等问题上的立法

空白。

2.措辞的使用的不足

关于恶意民事诉讼责任法律适用探 篇5

辛元刚 陈佳强

恶意诉讼是当事人出于非法动机,通过合法形式提起诉讼,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某种损害后果的行为。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及表现形式

恶意诉讼可以从构成要件方面进行界定:

1.主观要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诚信原则是公民和法人从事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诉讼主体起诉的动因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是恶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是认定诉讼行为是否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标准,也是鉴别该诉讼行为是否为恶意诉讼的标准。

2.行为要件:缺乏正当诉由。判断恶意诉讼的实质性标准是其缺乏合法合理的实体法或程序法的诉由。如(1)无诉权而伪造或变造证据以达到符合法定起诉条件而诉讼;(2)不符合起诉要件或双方并无实质争议但为达到非法目的而故意提起诉讼;(3)采取不符合法律也没有合理理由的诉讼行为,以达到拖延履行债务的目的而提起的诉讼。

3.结果要件:构成对权力、权利双重侵权和实体、程序双重违法。恶意诉讼通过欺骗享有公权力的法院和法官来实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目的,一方面,既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又浪费了司法资源,损害了司法权威,还扰乱了正常的诉讼秩序。另一方面,恶意诉讼为实现实体法上的非法利益,又通过滥用诉讼程序来实现其非法目的,不仅具有实体上赔偿的司法可诉性和违法惩罚性,还具有程序上的司法防范性和违法惩罚性。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是恶意地和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地实施了起诉、抗辩或其他诉讼行为才能构成恶意诉讼。

根据启动恶意诉讼程序的当事人是否享有诉权,恶意诉讼可以分为没有诉权的恶意诉讼和有诉权的恶意诉讼。前者是指无诉权而起诉民事案件企图追究对方民事责任的行为,主要是虚假诉讼;后者是指有一个正当的诉权,但是起诉后为追求正当诉权以外的非法目的的不当诉讼行为,属于滥用诉权。

1.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不合法的动机和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式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是民事恶意诉讼最常见的形式。虚假诉讼多发于财产纠纷案件中,主要有:通过虚假民间借贷转移离婚财产;通过虚假民间借贷转移企业财产规避破产风险;通过虚假民间借贷转移即将被法院执行的财产;通过虚假诉讼认定驰名商标;通过虚假诉讼打击竞争对手商业信誉。

2.滥用诉权,是指有正当的诉权,但是为追求正当诉权以外的非法目的而进行不当诉讼行为,违背了“权利不得滥用”的自然法则。通常表现为以下五种形式:(1)滥用反诉权;(2)出于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或其他非法目的而滥用财产保全和知识产权诉前临时措施;(3)为了拖延诉讼、拖延债务履行时间或其他不正当目的而滥用上诉权;(4)以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或实现其他非法目的滥用知识产权诉权行为;(5)滥用申请先予执行权、回避权、申诉权等程序性权利的行为。

我国涉及恶意诉讼的民事及刑事法律适用

1.我国涉及恶意诉讼的民事法律适用

虽然我国现行民事法律规范中没有提到恶意诉讼这个概念,也没有关于恶意诉讼的实质性的、具体性的规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事恶意诉讼不受我国现行民事法律的规制。恰恰相反,根据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禁止权利滥用的原则性规定,以及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我们有充足的依据对民事恶意诉讼行为进行侵权惩戒。

一般侵权行为理论要求行为主体实施了违法行为,并且这一违法行为给行为相对方造成了损害后果。依据民事侵权行为法理论及前述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民事恶意诉讼侵权应该具备以下要

件:(1)恶意诉讼行为。认定恶意诉讼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恶意诉讼行为主体主观上具有恶意,客观上因其恶意而实施了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2)损害后果。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成立,仍需以实际损害结果的发生为必要。但应该注意,这种损害不应该仅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害,还应该包括依据现在证据足以认定的名誉、精神等其他利益损害,这些损害的认定仍应依据现有民事法律规范。(3)因果关系。即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是由行为人所提起的恶意诉讼造成的。因此,在因果关系认定上,只要依照一般社会见解,按照当时社会所达到的知识和经验,一般人认为在同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预期结果即可,而不要求有因必有果的必然因果关系。

2.我国涉及恶意诉讼的刑事法律适用

我国现行刑法没有直接规定诉讼欺诈罪,但涉及对虚假诉讼进行惩处的罪名较多,包括刑法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的保险诈骗罪,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的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的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和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以及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第三百七十五条规定的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第三百零七条规定的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变造证据罪,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2年作出的《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指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或者指示他人作伪证,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答复》主张以虚假诉讼方法行为的伪造性来认定虚假诉讼整体行为的性质,排除了其他伪造性行为(如伪造公民个人签名)进行虚假诉讼构成犯罪的可能性。尽管《答复》不等同于法律,但是检察院作为公诉机关,就虚假诉讼行为形成的公诉口径,对整个公诉案件进入审判程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目前我国刑事审判中,虚假诉讼行为仍很少被定性为诈骗及相关犯罪,而更多的是以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等定罪处罚的。当然,如果涉及虚假诉讼的行完全符合诈骗罪的基本特征,司法实践中也将其作为诈骗罪定罪处罚。

我国恶意诉讼的现行程序法律适用

古罗马法就非常重视对诉讼程序中发现的恶意诉讼进行惩戒。根据皇帝宪法令,在诉讼过程中,任何一方可以要求他方作“诬告宣誓”,如果原告不肯宣誓,其诉权即行作废;如果被告不肯宣誓,则等于自认。被告也可以对原告提起“诬告诉”,原告如果败诉,就处以其请求权的1/10作为罚金;如果其起诉是由于受贿,则一经查实,就被判处4倍的罚金。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32条规定,以拖延诉讼方式,或者以滥诉方式进行诉讼者,得科以100法郎至1万法郎的民事罚款,且不影响可能对其要求的损害赔偿。日本现行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从信义,诚实地进行民事诉讼”,第384条第2款又规定:“在根据前条第1款规定驳回控诉的情况下,认为控诉人提起控诉,仅以拖延诉讼的终结为目的时,告诉法院可命其交纳作为提起控诉手续费而交纳金额的10倍以下的现金。”可见,各国诉讼法都不同程度地对诉讼过程中发现的恶意诉讼行为进行了立法惩戒。

1.我国现行程序立法对恶意诉讼的惩戒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有许多条文对恶意诉讼仍有明显的惩戒作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3条规定:在诉讼中发现与本案有关的违法行为需要给予制裁的,可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不正当的诉讼行为所支出的费用,由该当事人负担。

2.有关恶意诉讼的程序法律适用

有人主张把恶意诉讼放在立案时进行处理,这是不现实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要起诉符合案件受理条件的,法院就应该立案。并且,在起诉时绝大多数原告还是从维护自己的权益出发的,并不是恶意诉讼。法院没有必要在受理案件时进行过于严格的审查而延长诉讼期间,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案件进行严格的把握。因此,应当对撤诉进行严格审查和限制。

当事人发动恶意诉讼后,发现其不正当的诉讼目的不能实现或已经实现,往往提出撤诉申请,以规避可能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对滥诉者撤诉申请的审查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撤诉权是民事诉讼法赋予原告的一项诉讼权利,但是否准许,应由人民法院审查后决定。在对方当事人针对恶意诉讼行为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情况下,鉴于在先的起诉能否成立对在后的赔偿请求有事实上的关联,如果经审理能够认定在先诉讼构成权利滥用,法院应当直接判决驳回滥诉人的诉讼请求;如果经审理不能认定在先诉讼构成权利滥用,则应当允许在先起诉人撤回起诉,同时驳回请求人的赔偿请求。当然,出于对处分权利的尊重,经法院释明,对方当事人针对恶意诉讼行为仍仅作抗辩而不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时,法院应该准许撤诉,而不应该依职权继续审理。

此外,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等恶意诉讼行为的,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相关人员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等。发现恶意诉讼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的,还应将相关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举例 篇6

摘要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财产保全措施在经济、民事案件中被大量运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通过财产保全措施的实施,申请人可以防止被申请人隐匿、转移财产,保证将来生效判决的执行。但在实践中,由于申请人错误申请财产保全,给被申请人或受害人造成的财产损害的案件大量出现。关于财产保全申请错误的认定。错误申请财产保全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侵权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财产保全错误主要有:诉讼保全申请的前提错误;诉讼保全申请的对象错误;诉讼保全申请的金额错误。对于错误申请财产保全造成损失的认定需要研究的问题:错误申请财产保全的范围;错误申请财产保全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被申请人有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的义务。对完善诉讼保全制度法律建设之设想。被申请人或被害人除依法律规定就引起的损失向人民法院申请国家赔偿以外,还应建立当事人赔偿制度。对诉讼保全措施损害制度的完善,应当实行赔偿双轨制或受害人赔偿选择制。赔偿双轨制就是由当事人申请的救济途径为民事诉讼;人民法院采取措施的救济途径为国家赔偿。受害人赔偿选择制是谁得利益谁就应当承当损害的赔偿。其目的是为了弥补我国《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国家赔偿单一制的不足,给予应错误采取保全而遭受损害的受害人充分的选择权,不仅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的保障,而且也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民事诉讼 财产保全 损害赔偿 申请错误 损失对我国民事诉讼财产保全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完善之浅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财产保全,是指遇有有关的财产可能被转移、隐匿、毁灭等情形,从而可能造成对利害关系人权益的损失或可能使法院将来的判决难以执行或不能执行时,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申请或人民法院的决定,而对有关财产采取的保护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护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法院判决的权威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定和发展,以及我国法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财产保全措施在经济、民事案件中被大量采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通过财产保全措施的实施,申请人可以防止被申请人隐匿、转移财产,保证将来生效的判决的执行。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错误申请财产保全给被申请人或其他受害人造成的财产损害的案件也大量出现。对于既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利,又防止申请人权利的滥用,保护公民、法人等其他组织不因财产保全错误而受到损失,对于错误申请财产保全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现有的唯一明确的法律依据是《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国家赔偿制度。但是,对申请财产保全错误的认定,财产保全遭受的损失的认定以及救济的途径,法律都没有作进一步的规定,从而使此类案件在国家赔偿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困难,使公民、法人等其他组织的因申请人的错误申请财产保全措施而遭受的损失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也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财产保全的诸多法理及赔偿制度的完善进行分析探讨。

一、关于财产保全申请错误的认定

错误申请财产保全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侵权行为,属于规定的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欲追究其侵权民事责任,亦需认定其具备侵权行为的构成必须具备的四项条件,即损害、损害与行为人行为间的因果关系、过错及行为的违法性。行为的违法性是显而易见的,认定上并无困难,而行为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主观过错是否存在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而是通过申请人的财产保全申请的违法性来进行推论的,即根据财产保全申请的违法性来推论申请人是否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举例 篇7

查明外国法是适用外国法的前提, 由于各国法律纷繁复杂, 任何法官都不可能通晓世界各国的法律, 因此当一国法官在根据本国冲突规范的指引本应适用外国法时, 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外国法的内容。外国法的查明是国际私法的一项制度。笔者最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外国法”可以怎么理解?是不是只允许适用能体现国家意志的, 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者由其认可的法律规范?大多数国家国际私法规范中都规定了查明外国法的内容, 这些作为查明外国法的指导性规范对查明外国法有着什么意义?我国于2010年通过并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使用法》[1]

(一) 外国法查明的含义

外国法的查明 (the ascertainment of foreign law) , 在英美法系国家也称为外国法的证明 (proof of foreign law) , 是指一国法院根据本国的冲突规范指定应适用外国法时, 为适用外国法而查明该外国法的存在和确定其内容。

(二) 外国法的查明方法

按照一些国家诉讼法的观点, 了解法律和查明事实是截然不同的。法官应当知法, 至于事实则应当由当事人自己举证。由于各国对外国法的性质, 即外国法究竟是法律还是事实有不同的主张, 所以各国查明外国法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当事人举证证明

这一方法是指由当事人负责举证证明外国法是否存在, 及该外国法中有无相关规定和该规定的内容。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和部分拉丁美洲国家采用这一方法。这类国家不是将外国法看成法律, 而是视为当事人用来主张自己权利的事实, 因此应适用的外国法的内容和其他需要当事人证明的事实一样, 就必须由当事人举证证明, 法官处于被动地位, 没有主动依职权查明外国法内容的义务。在英国, 如果当事人要援引外国法, 他就得像提供其他事实一样提供外国法, 否则英国法院就会把含有涉外因素的案件像审理纯粹的国内案件一样看待。证明的方式主要是专家证据, 即外国法一般应由专家证据证实。证实外国法不仅仅是将外国法的立法条文提交法院, 也不仅仅是引用外国的判决或判例集。专家要发挥协助法院对上述证据资料进行评价或解释的作用。[2]

2.法官依职权查明而无须当事人举证

这一方法是指由法官负责查明外国法是否存在, 及该外国法中有无相关规定和该规定的具体内容如何。一些欧洲大陆国家采用这一方法, 例如意大利、奥地利、荷兰等。这些国家采用这一方法的主要原因在于, 它们将外国法视为与内国法一样的法律, 根据“法官知法”这一原则, 法官有查明外国法的职责。

3.法官依职权查明且要求当事人提供协助

这一方法是指由法官查明外国法是否存在, 及该外国法中有无相关规定和该规定的具体内容, 但在需要时, 当事人也需提供必要的协助。采用这一方法的国家认为, 查明外国法既不同于查明内国法的程序, 也不同于查明“事实”的程序, 原则上应由法官负责查明, 当事人也应给予必要的协助。

(三) 不能查明外国法时的处理

不能查明外国法包含两种情况:第一, 冲突规范指向的国家根本没有想对应的法律或规定;第二, 即使冲突规范指向的国家有相关规定, 但是经过努力仍无法知晓。纵观各国对外国法不能查明时, 通过以下方式处理:1.适用法院地法, 这是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或司法实践的处理方法;2.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抗辩, 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国家认为外国法是当事人诉讼请求或抗辩的根据, 外国法不能查明时, 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抗辩便缺乏理由;3.适用近似或类似的法律, 具体参照是否为同一法系的法律, 两种法律在立法时的借鉴程度, 两种法律是否互为模本等;4.适用一般法理, 所谓一般法理应理解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原则、规则。

二、我国查明外国法的制度

(一) 法律适用法第十条条文分析

我国现行查明外国法的制度采用法院与当事人相结合的方式。法律适用法第一章第十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 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 应当提供该国法律。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在此之前, 我国立法对外国法的查明没有明确规定, 有关查明外国法的制度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性) 》第193条规定:“法院负有查明外国法的主要职责, 法官在努力过后仍不能查明外国法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查明外国法的内容: (1) 当事人提供; (2) 由与我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 (3) 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 (4) 由该国驻我国使领馆提供; (5) 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2007年, 在涉外合同领域, 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当事人选择或者变更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为外国法律时, 由当事人提供或者证明该外国法律的相关内容。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为外国法时, 可以依职权查明该外国法律, 亦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证明该外国法律的内容。当事人对查明的外国法律内容经质证后无异议的, 人民法院应予确认。当事人有异议的, 由人民法院审查认定。”比较上述两个司法解释的规定, 我们发现, 前一个司法解释强调以人民法院为主查明, 而后一个司法解释, 因其发生在合同领域, 更加强调当事人查明外国法的责任, 如果外国法是由当事人合意选择时, 尤其如此。[4]

从查明外国法的方式来看, 法律适用法第十条借鉴了两个司法解释的规定, 采用法院与当事人相结合的查明方式。不同在于, 法律适用法中规定, 法院在查明外国法的问题上, 不再是依职权必须由法院进行。在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情况下, 由当事人来提供该国的法律。同时, 我们把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的情况放入整个法律适用法中来看, 我们发现, 此规定突破了《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关于当事人提供的法律限于合同纠纷的部分。从法律适用法的立法体系以及相关规定推敲, 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已经渗透到民事关系的各个方面, 不仅仅局限于合同领域。

从不能查明外国法时的处理方式上来看, 第十条借鉴了两个司法解释的规定:在不能查明外国法的情况下,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仔细研读第十条的规定, 对当事人提供的外国法律的说法有点模糊。首先该外国法律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与该外国的法律存在差异?对该外国法的证实由谁来负责?当事人提供的“外国法律”能否作为法院审判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 是不是一概适用我国法律?

(二) 第十条与相关规范的关系

1.关于第十条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从我国国际私法国内立法体系是多层次的。现行的国际司法国内立法体系由四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是宪法中有关规定, 这是我国国际私法国内立法的最高层次, 对于我国制定和适用国际私法的各项规定具有指导作用;第二层次是以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为核心的各种民商事法律、法规, 这是我国国际私法国内立法的基本层次;第三层次是国务院、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为实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国际私法规范而制定的有关行政法规;第四层次是最高人民法院对有关国际私法规范所作的司法解释和批复。[5]

关于适用法和司法解释的关系, 按照一般法理, 法律适用法的位阶高于司法解释, 在查明外国法的时候法院应当使用适用法的规定, 但是查明外国法具体要怎么操作呢?是不是适用法的实施排除了在其之前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司法解释的适用?适用法实施后, 两个司法解释又要如何协调呢?

2.从法律适用法内部看外国法查明制度

(1) 从第二条解读第十条。法律适用法第二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 依照本法确定。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另有特别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

回顾上面提到的适用法与司法解释的关系问题, 司法解释是不是第十条规定的“特别法”?我们发现, 首先从条文的字面意思上来看, 这里规定的是“法律”。我国立法法规定, 有权制定法律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条在讨论一般法和特别法是在“法律”的范畴内, 是同位阶的法律在涉外民事领域的适用方式, 适用法和司法解释的关系并不受第二条调整。

(2) 从第三条解读第十条。适用法第三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该规定出现在适用法的第一章一般规定中,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从立法精神上看, 法律适用法尊重民事关系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在民事法律关系的各领域都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法律, 当然当事人的选择也会受到公共秩序、禁止法律规避等制度的限制。

再看第十条的规定, 当事人选择的法律突破了合同领域的限制, 可以扩展到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领域。如适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侵权责任, 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 但当事人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 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侵权行为发生后, 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法律的, 按照其协议。”侵权领域, 如果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的法律是外国法时, 当事人负有提供外国法的责任。

三、对我国外国法查明制度完善的设想

根据上文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笔者提出了一些设想。

(一) 关于外国法的问题

从法律适用法的规定来看, 我国对当事人意思自治越来越重视。实现了意思自治原则在民事关系各领域的扩展, 这体现了现代国际私法对当事人自愿协商适用法律的尊重。在此种立法精神的指导下, 笔者认为, 在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外国法时, 该外国法的提供责任归为当事人双方。如果一方当事人提供的外国法并不存在, 或者与当事国的外国法存在差异, 另一方当事人就负有证实该外国法是否准确的责任, 如果对方当事人并没有提出异议的情况下, 笔者认为无论是诉讼还是仲裁, 都可以适用当事人提供的“外国法”。这也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 符合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

(二) 关于司法解释的问题

上文我论证了自法律适用法实施后,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这两个司法解释在适用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理论难题。笔者认为, 这两个司法解释和法律适用法的衔接出现了不少问题, 可以停止使用这两个司法解释。对于查明外国法制度的具体操作可以由人大常委会做出相关立法解释, 或者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新的司法解释, 指导司法实践。

参考文献

[1]丁伟主编.国际私法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23-125.

[2]【英】莫里斯主编, 李双元等译.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 (下) [M].中国大百科权数出版社, 1998:1752-1754.

[3]李双元主编.国际私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240.

[4]丁伟主编.国际私法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28.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举例 篇8

关键词:意思表示的类型;民事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效果

一、意思表示的类型

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可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形式。根据《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明示是指直接使用语言词汇或实施行动的表示行为,如常见的口头语言、书面文字、表情语言、简单的形体姿态,以及依照习惯使用的特定肢体语言。如举手招呼出租车的行为,即表示有租用该车的意思表示。默示是指间接表达或者蕴含意思的方式。默示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默示所包含的意思,他人不能直接把握,而要通过推理手段才能理解。因此,默示形式只有在有法律规定或交易习惯允许时才被使用。若非法律特别规定,须以明示的法律行为方式方可处分权利。

意思表示行为根据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的本意,可以分为真实的意思表示和非真实的意思表示。真实的意思表示很好理解,就是当事人希望发生特定的法律效果而作出的意思表达。非真实的意思表示分为有意不真实意思表示与无意不真实意思表示;无意的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指表意人于意思表示時不知其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如重大误解。有意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又分为四种:真意保留、戏谑行为、虚伪表示、隐藏行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属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产生不同的法律行为。

二、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无意思表示就无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一个私法上的意思表示,其目的是追求一个当事人自己希望发生的、而且法律制度许可的法律上的结果。法律行为的本质是,一个目的在于发生法律效果的意思。关于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联关系,学者们对二者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技术构成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简单而言每一个法律行为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或几个意思表示,而每一个意思表示却不一定能单独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法律行为可以有一个或几个意思表示行为构成,也可以由一个意思表示行为加其他要件构成,换而言之,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必要而不充分的构成要件,有法律行为必然有意思表示。

法律行为的要旨在于,根据当事人意志发生相应法律效果,从而实现私法自治。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法律行为,自当以此为据。由是观之,无论借贷、赠与抑或保管契约,其法律效果当然是根据相应意思表示发生债法上的借贷、赠与或保管关系。只要是根据当事人意志发生的法律效果,不论是明示、暗示、真实意思或有意不真实表达、无意不真实表达,均构成法律法律行为,均会发生法律效果。尽管发生的法律效果千差万别,但一定会形成一个法律效果,从而引出不同的法律关系。

三、意思表示的瑕疵及法律效果

意思表示的效果直接影响法律行为的效果。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可见,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就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就应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针对前述的有意不真实的四种意思表示的法律效果,简述如下。真意保留,又称单独虚伪表示,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之意思的意思表示。真意保留的效力为原则有效,但如果行为人表示与内心真意不一致为相对人所知的,则无效,当然该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戏谑行为是真意保留的一个变种,但法律效果截然不同,戏谑行为的法律效力为一律无效。虚伪表示又称双方虚假行为,是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虚假的意思表示。虚伪表示的法律效果在当事人之间,因当事人无受其拘束的意思,故虚伪表示一律无效,但虚伪表示的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隐藏行为是指虚伪表示中依其真意所欲发生的法律行为,隐藏行为必须与虚伪表示如影随形。隐藏行为的效力为虚伪行为一律无效,但被隐藏行为不因被隐藏的事实而无效,其是否有效,应适用关于该行为的规定。

瑕疵的意思表示在我国法律上规定的包括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欺诈指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作虚假表述使人陷入错误而为的意思表示行为,胁迫是故意事实不法行为,使人陷入恐惧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乘人之危是指不正当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迫使其接受不利条件的行为,乘人之危的目的在于追求不公平的后果。重大误解,当事人因他人或自己的过失陷入重大错误而实施的意思表示,是重大误解的行为。

四、民事行为的法律效果

依据意思表示的瑕疵,民事行为可分为全部无效法律行为,部分无效法律行为,可撤销、可变更的法律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部分民事行为无效不影响其他行为或意思表示的效力,一项民事法律行为当中,如果仅是局部内容存在缺陷,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原因,而其余部分不存在缺陷,并且仍然可以单独设定、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那么存在缺陷的部分属于无效或被撤销,其余部分则仍然可以有效。可撤销行为,是因为有法定的重大瑕疵而须以起诉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民事行为如果意思表示有缺陷,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按理都是无效的。但民法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对于只涉及当事人而不涉及国家或第三人利益的意思有缺陷的民事行为,其有效还是无效的选择权被赋予行为人自己,即赋予当事人撤销权或变更权,其若选择有效则放弃行使权利,若选择无效,则可行使撤销权或变更权。变更是指消除既有意思表示中错误或者显失公平的成分,使之成为无瑕疵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行使行为。变更权的行使人和方式与撤销权相同。一旦当事人行使了撤销权或者变更权,则被撤销或被变更部分的行为,就视同无效民事行为,自始不发生效力。关于意思表示瑕疵的法律效果,在我国《合同法》第54条中有进一步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德]汉斯.哈腾保尔.“法律行为的概念——产生以及发展”,孙宪忠译,载杨立新主编.《民商法前沿 第1、2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45.

诉讼法律事务委托合同 篇9

诉讼法律事务委托合同

编号:(20)粤国声律字第号

甲方:

乙方:广东国声律师事务所

委托合同

甲方:乙方:广东国声律师事务所

甲方因一案,请求乙方委派律师为代理人。经双方充分协商,订立本合约,以期共同遵照履行:

一,乙方接受甲方委托,指派律师担任甲方代理人。

二,乙方律师应恪守中国司法部门制定的律师执业纪律和道德规范,尽职尽责,依法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全力为甲方办理本委托合同事项。

三,甲方必须真实地向律师陈述案情,全面提供本案有关证据资料。乙方接受委托后,如发现甲方有捏造事实、弄虚作假行为,有权终止合同,所收费用不予退还。乙方应协助甲方收集和整理各方证据,并根据证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合理安排诉讼时机或程序。

四,甲方可以解除与乙方的委托关系,但甲方所交律师费及其他已开支费用不予退还。除已付费用外,还约定有其他报酬的或有未付费用的,甲方应全额支付双方约定的报酬及乙方代垫的其他费用。五,乙方非因本合同约定或法定理由,不得单方解除与甲方的委托关系。如无故终止本合同,律师费应全额退还甲方,并承担因此造成的所有法律责任。

六,本案标的元。甲方应于签订本合同时向乙方缴纳律

师费。乙方为办理甲方委托的事项所支出的办案费用应由甲方承担。

甲方应支付的律师业务费包括:

1,律师费元。

2,办案差旅交通费元。

3,办案调查手续费元。

4,打印、复制材料工本费元。

5,其他费用元。

七,由于一方的原因给另一方造成损失,过错方应赔偿另一方的损失,但各方的赔偿额最高限额不超过实际已收取的律师费。

八,本合同签订后,除非乙方同意,甲方不得与第三者签订与本

合同相同委托事项的合同,否则,乙方可以单方面解除本合同,乙方

已收取的费用不予返还。乙方指派的律师如因中途不能执行职务,可

另行委派律师接替。

九,甲方委托乙方的代理权限(选择后在括弧内打“√”):

1、代为起诉、应诉、申请仲裁或裁决;()2,代为承认、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或提起反诉、上诉;(3,代为签收法律文书;()

4,代为申请强制执行,承认、放弃或变更执行请求、标的,进行执

行和解和收取执行标的物。()5,其他:)

十,如一方要求变更合同条款,应另行协议。

十一,本合同如有甲方委托乙方申请执行的约定,且所涉案件须查封、扣押、冻结对方财产并须延长期限的,甲方应书面通知乙方申请或由甲方自行申请。

十二,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至一审结束后失效。

十三,双方确认,本合同具明的联系地址和电话除非书面更正,均为委托事项必须的各项通知包括相关法律文书送达的有效地址电话,任何一方如因此无法通知或送达而导致的后果对另一方均不承担责任。

甲方:乙方:广东国声律师事务所 地址:地址:广州市德政北路407号808~838室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510050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83636808,83636809 签名:经办律师:

上一篇:心中铭记的那件事作文下一篇:计划生育协会六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