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奋斗「诗歌」(共9篇)
归来途中的车上,偶见一个街角咖啡吧,
那满墙的藤蔓,支离着沧桑的`灰黄墙体;
不知名的白色小花,优雅地在夏日难得的凉风中缓缓摇曳。
咖啡吧静静地立在那里,
静静地没人,静静地被遗忘着、、、
而那种静静的存在感,却忽然让人心生敬意:
生命的图腾形式,难道不就是这样吗?
在静嗌到不经意中,成长着思想与自我价值实现;
情感的深刻烙印,不也是这样的展现姿势吗?
在无声无息里,静静地倾述,静静地等着无需路人皆知的认同,
哪怕是静静地小坐一瞬,哪怕是静静地无语,哪怕从没有过深情对视、、、
来了,就已足够!
每一个收藏着自己内心情感的人,
他(她)的一生一世中,
都一直心门如柴扉般轻启,
没有明确什么,只是在静静地、或等着那静静无声地来小坐的,某个人!
初秋的风,微凉。
我穿了件大衣在郁金香盛开的园子里游荡,眼前是成片的花海,深紫,浅紫,还点缀着几粒白,美成了梦幻般的童话。花香随着风扑在脸颊上,涌动着一股又一股的芬芳,园子里的游客甚多,孩子们在风中追逐嬉闹,时而摘朵花别在耳后,时而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给园子添了不少生气,不少活力。
我沿着弯弯的小径漫步,在这里放松心情。
“闺女,你能给我们俩老头儿老太太照个相吗?我老伴儿说这儿太美了,她想拍个照片。”我的思绪被一个老爷爷打断,他看似年近古稀,两鬓银丝间还藏有几根黑发,他拉着老奶奶的手,搀扶着她,不好意思地说道。浑厚的眼神里,让我分明看到了他的期待。“好,老爷爷,您们摆好姿势吧,我来帮你们拍!”我爽快地答应了。老爷爷笑了,奶奶好像有几分聋,老爷爷紧靠着她耳朵说:“老伴儿啊,我们来照张相,你不是说这里很美吗?我们就在这儿照吧!”
我拿着手机,镜头里的他们挽着彼此,在花海前相依着,笑容挂在脸上,眼角的皱纹深了几分,但我确信那是幸福的印记,是最淳朴却又最真挚的笑容。风再次拂过,吹动着那片紫色的花,它们随风舞动着,再次涌起一股又一股的花香,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在秋风中,我的心竟也暖洋洋的。
那一刻,世界都为他们静下来了,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不忍心夺去着美好的时刻。
看着他们渐渐走远,互相搀扶着,映着那满园的星星点点,一切都那么祥和,那么安静,我想,爱,大抵就是这样吧!
顾城诗中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是啊,看他们离开的身影那么安静,他们相互陪伴,爱,不因时间减少分毫,而是守一份岁月静好,在如水般流动的光阴中越来越醇厚。
风依旧吹着,可我的心还是暖暖的,那成片的花起伏着,喧嚣好像都不复存在了,这一刻,世界都静下来了。
园子里,透着些古朴的气息,一片片叶子虽染着金黄,但却布满尘埃,如同封存多时的历史典籍。晓春初至,雨水自然打湿了湖面,冰封的湖面活了过来;侵润了泥土,唤得百花齐放,芳草长堤滚落在树枝间,使沉睡已久的灵魂苏醒。只是,这片园子虽是尘埃落尽,但却是忘了春天,忘了开花。
几日阴雨,不见得太阳。但别的花儿早已因对春的思慕而早早开花,这片向日葵,好似被大地抛弃的孩子般,冷落,嘲笑在它们四周幽幽的响起,与那天际边的黑云一道向他们压过来。这并没有使它们屈服,它们等待着,等待着春日降临,阳光普照的那一天。
一夜,闷雷滚滚,乍然的雷闪之中,雨如根根银针,落在田野上。一朵朵艳丽的花儿顿时仓皇逃避,躲到远处。园中,向日葵却是挺直了腰杆,寸步不让的站在那儿,它们似乎感受到了黎明的气息,黎明的渴望,终使他们撑过了这段黑暗。清晨,阳光伴着淅淅沥沥小雨终于出现了,那一抹朝霞映在已经被伤得体无完肤的向日葵花瓣上。耀着光,那一瞬,向日葵将在黑云压迫中,在风雨侵袭下积蓄的力量迸发而出,太阳竟在那一刻失去了颜色。雨还在下,织成一条条金丝线,又像碎金屑般,化作了向日葵舞动的幕布,没得那样动人心魄。
等待,只是为了在群芳过后开出最明耀的花。
等待,只是为了在绿水逶迤之时,演绎出最美的舞姿。
“你说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他第一次遇见你。时间苟延残喘,无可奈何……”第一次听到这几句歌词时,便觉得时间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它的流逝带来了我们的成长。
可是,曾经的我是十分抵触这份成长的。当一个人慢慢衰老,变得不再美丽,动作开始变得迟缓,直到垂死,这是一个我不愿接受、面对的事实。那时的我认为,时间让我们成长,成长让我们失去,失去又意味着让我们一点点走向死亡。
后来逐渐长大,和不少经典书籍交朋友,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后,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成长还可以是这副模样:申力雯说“青春是回眸醉心的一刻”,村上春树说“大人是不动声色、不会偷偷想念不会回头看的人”,丰子恺认为通过时间的冲刷“可以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我开始思考,时间流逝,成长除了带来衰老,还带来什么。
偶然再翻起小时候看过的《红楼梦》,读后的感觉却全然不似当年。年幼时读《红楼梦》,脑海里只记得林黛玉和贾宝玉发生过一段凄婉爱情。现在再读,却仿佛读出来黛玉在森严冷漠的大家庭中寄人篱下,渴望一份真挚感情的心;看到如一池灵动活水的黛玉,在面对封建枷锁时不甘束缚的`心;看到一个熙熙攘攘的大家庭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听到黛玉在百年前轻吟《葬花词》时的泣声……《红楼梦》仿佛带着我走进了大观园的世界。这时,便觉得这是时间成长所带给我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天生铸就,而是当你的理解能力及人生阅历,随着时间流逝增长后,再度与经典的作品相逢。仿佛又离它们更近了一步。这种说不清的感触,使我相信这是时间、是成长带给我的礼物。
现在,我依然在成长,并伴随着老去。但我不再抵抗。我开始向往,向往阅尽人生后的苏轼还能说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豁达,向往叶芝“等你老了”时回忆“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的美好。
独自一人在岸边,静静地看着湖水发呆。我喜欢心情不好时,静静地独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毫无意识地投下一块石头,顿时打破了湖面的平静,激起一片涟漪,随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我是不是也像这石头一样:在平静的生活中激起一片涟漪,有消逝了,什么都留不下?
我喜欢看水,但不喜欢它那无所不容的态度。来者不拒,只会让自己变得劳累不堪。水应该学会拒绝,人也应该学会说:“不!”。但我学不会,别人要我帮忙,我极少拒绝,总尽力去帮,即使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筋疲力尽。一切的酸、苦、辣,我都深深地埋在心底,只有甜才与身边的人一起品尝。我希望我在朋友心中是快乐的,开心的,值得信任的。我害怕有一天,开朗的外表会被汹涌的暗流冲垮。
夕阳的碎片轻轻地在我脸上闪烁,我闭上眼,呼吸着水的气息,静静地享受这一切,好想就这样睡去,但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婷、创、白……这些人,我一个也放不下,也不会放下,和他们在一起,有过甜蜜,有过心酸,有快乐,也有难过……或许以后我和婷、创、白……会走向不同的路,但拥有过这份感情,足够了,足够了……爷爷奶奶健在,爸爸妈妈恩爱,恋人相爱,朋友相知。有的人穷其一生去追求也未曾拥有的.,我已拥有,无憾了!
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所以才有了这一份闲适的时光。对我来说,好学生,坏学生就像两面悬崖,而我则在中间的小路徘徊:往前一步,往后一步,都是无底的深渊。我不想跨出这一步。在我心底有着一股恐惧:好学生太累,坏学生太糜烂。我只能在这夹缝中徘徊。寻找最简单的快乐。
突然之间,20XX年来到了。可是,于的消逝,我没有丝毫的印迹啊!
20XX年,失去了太多,明白了太多。当时,我以为自己再也走不出来了,会一度消沉下去。可是,竟然不知不觉地迎来了新的一年。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五味杂陈……
我委屈,真的委屈。那种心情我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或许太长时间了,已经成为习惯了吧!习惯,即使我想改,也改不了了。在那个时候,我遇见了一个女孩,她叫格。她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一个很善良、很可爱的`女孩子。她那句“我怕你太累了”,我今生今世也难以忘记。她一次又一次地拉着我逃离那让我痛不欲生的地方。我也想随着她离开那儿,可是已经离不开了。因为已经成为习惯了。我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但又回避着曾经的自己。我想改变,但又排斥着这种想法……
被注定了的,便永远是注定。当我第一次走错了时,便永远不能对了,记得有一句描写林黛玉的话是:“命中注定你的悲剧,含泪葬花是你凄婉的结局。”既然注定了,便不容更改。幸运也好,不幸也罢,都已成定局。
对于我而言,或许现在是最好的结局。当时一意孤行,使我成了现在的样子。但我很坦然,从未后悔过。记得我写过一句话:你所期待的未来就是没有未来,你所渴望的生活就是不再生活……
做作业做得精疲力尽时,搬一把小凳子,坐在阳台上,任凭晚风拂着我疲惫的面颊。伸出手,接住两片正在空中翻滚的落叶,轻轻地擦去上面的灰尘,观察它们孕含的叶纹,观察它们飘落后的最后的一丝生机。看行人从楼下的街道上走过,看汽车拥堵在红绿灯前,想象着司机们焦急的样子……
有时,我也想静静,静静地长大……
一只手轻轻地推了我一下,“别发呆了,快写作业,作业写不完了!”我回过头来,看见一个个熟悉的背影,以及那堆积如山的作业,苦笑了一下。我只是想静静地长大啊!
泪水悄悄滑过脸颊,是苦的。悲伤、埋怨、气愤,种种的不理解,各个的“为什么”在顷刻之间一齐涌向心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五次,第五次了!第五次的食言让我无法接受!难道您忘了吗?难道您真得忘了吗?也许……也许您只是把它当作借口——一个躲避的.借口!可您知道吗?它在一个急需父爱的孩子心中的份量有多重?!当您答应我这个请求时,您知道我当时是怎样的高兴吗?它意味着什么?!十多年了,我终于能与爸爸坐下身,静下心,好好说说关于学习、生活上的知心话了!这个要求很过分吗?难道您在百忙之中的那三十分钟都不愿“施舍”给我吗?泪的那份苦,已化作了酸涩。
我比同龄人已少了许多,我的人生已有了裂纹,难道您还忍心让我失却父爱吗?这对我不公平!真的不公平!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让年迈的奶奶一次又一次地安慰我“你爸还是惦记着你的,可能是他太忙了,忘了……”
夜已静,望窗外,一个又一个的亮点,一个又一个地化为乌有。不久,只剩下一抹漆黑的窗。
心中仍抱着一丝“也许”的希望,可是,可是……
模糊之中,爸爸回来了!他真的回来了!他面带着微笑向我挥手,走来……我感到是那样的温暖,温暖……
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支……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