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课教学方法的探讨(精选8篇)
一、教学目的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课,它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日语能力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日语技能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日语语言方面的基本功,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为今后高年级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说来,它主要通过对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由扩大词汇量和熟悉日语常用句型起步,逐步提高语篇阅读能力,了解日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并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基础日语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集听、说、读、写、译为一体,对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要把多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日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把对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放在日语教学的首位。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使各项语言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以便培养学生语言的基本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原则
基础日语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教学以教材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堂上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要通过对听、说、读、写、译等日语专业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专业课程教学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通过所选材料的有系统地学习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世纪对日语人才的新要求。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内容安排:课堂以完成教材内容为主,适当补充语言知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规定学生按教学内容的要求,在课外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的练习,逐步提高语言综合技能的水平,任课教师应给予定期的检查和指导。
另外,教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拟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提高扩大词汇量的能力和积累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1、语音部分
语音的训练是对学生语言整体面貌的基本训练,任课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语音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积极引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通过语音的训练要求学生的语言面貌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语音方面达到:能自觉地模仿和纠音;正确掌握单词和句子的常见重音模式;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的轻重变化;掌握语流中语音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等技巧;掌握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正确语调。要求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后达到:发音正确,掌握朗读、说话节奏;掌握语流中语音的变化规律;语调、语流转換自然。
2、语法部分
语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日语语言的基础语法,在遣词造句做文章的时候能够正确规范,符合日语语言的基本要求和表达习惯。
通过对基础语法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达到:①掌握基本语法;②掌握各种时态、语态及用法;③掌握动词的基本活用形;④掌握主谓一致关系;⑤掌握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用法;掌握复合句句型。在第二学年结束后达到:掌握较高级文法;熟练掌握各种复合句;掌握句子之间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3、词汇部分
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词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知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日语词汇,了解词的不同级别以及类义词、反义词的初步知识,为日语专业进一步的学习及其它技能的培养扫清障碍。
通过两年的词汇学习,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达到:认知词汇共达2000-3000个,能正确地使用其中2000-25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日文汉字400个左右。在第二学年结束后达到:认知词汇共达5500-6500个,能正确并熟练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日文汉字1000字左右。要求学生能充分使用和利用各种各类词典,以便更有效地学习日语词汇。
4、语篇部分
语篇部分的学习是使学生充分了解句子和句子之间、句子和段落之间、及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关系,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之间的衔接方式和技巧,最后达到熟练有效地运用各种句式,有逻辑地展开段落、连贯地表达思想。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的语言材料,逐步掌握各种句子结构,各种常用文体的结构及其写作技巧。学会如何理解全文,掌握文章主旨、思想观念等。通过以上部分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分析、欣赏的角度对所学的语言材料在思想观念、在篇章结构、语言风格、文体修辞等方面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5、综合技能部分
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训练应是贯穿在日语教学始终的基本功训练,基础日语课程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水平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达到:能听懂教师用日语讲课;听懂日语日常基本对话及难度不超过所学语言知识的讲座;能在课堂用日语回答问题;能就所熟悉的内容进行讨论;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能阅读所学教材及难度相当的日文小说简写本;能按要求改写缩写课文内容;能就所给题目进行作文;能准确完成课程中各种翻译练习。在第二学年结束后达到:能基本听懂NHK正常语速的新闻节目;能较清楚和有逻辑地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态度;能读懂一般性的日文报纸;能基本读懂日文原版小说;能写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表达正确的作文;能独立完成课程中各种翻译练习,译文正确、流畅。
6、课时安排
第一学期,《新编日语》第一册,每周8课时,共计112课时;第二学期,《新编日语》第二册,每周8课时,共计144课时;第三学期,《新编日语》第三册,每周8课时,共计136课时;第四学期,《新编日语》第四册,每周8课时,共计144课时。
五、测试与考核
1、测试内容:
测试内容有:语音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检测、词汇检测、翻译能力检测、阅读理解能力检测、写作能力检测、以及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检测。
2、测试方法
测试方式有:单元测验、期中测验、期终考试。期终考试分口试和笔试,均采取教、考分离的形式进行。
六、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
《新编日语》,周平陈小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2、参考书目
一、独立学院日语泛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日语泛读作为专业必修课, 在整个基础阶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加深文化了解, 拓宽知识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日语的各类考试中, 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很高, 特别是2010年7月起实行的新日本语能力测试 (JLPT) 也增加了阅读的比重。可以说日语泛读教学, 不论是对提高日语阅读能力, 丰富学生的知识, 还是为了应试都非常重要。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独立学院的日语泛读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学生的阅读能力仍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据我调研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国内普通院校的日语泛读教学普遍存在:教材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结构松散;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独立学院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 缺乏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主要依赖教师讲解, 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 (3) 课前课后的预习和复习被动; (4) 有的学生根本不进行课外阅读等。
教育学家程颐说:“教人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独立学院日语泛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主要源于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阅读积极性不高。因此, 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增强泛读课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难题。
二、如何激发和培养日语阅读兴趣
针对目前独立学院日语泛读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阅读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 课前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 阅读材料要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这几年独立学院发展迅速, 教材建设却明显滞后, 一般是参照母体学校选择相同的教材。但由于独立学院学生语言能力个体差异较大,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课本内容难度太大, 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阅读材料往往具有时效性, 信息也在不断更新中, 就算是最新的教材, 出版到学生的手里至少要大半年时间, 再说每年更新教材也不现实。所以补充合适的辅助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补充的辅助教材往往表现出比课本更高的兴趣, 这是因为信息差会激发学生对未知的阅读材料产生积极的情感。但教师在辅助材料的选择上不能过多强调知识性, 而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可以选择动漫、电影等一些紧跟时代、贴近生活的话题, 让日语泛读课堂新颖而时尚, 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鉴于独立学院学生语言能力个体差异较大的情况, 最好能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分级指导, 可以考虑把几个平行班重新排班, 细分教学, 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难度适中的材料。
2. 教案设计让泛读学习很好玩
独立学院的学生上课注意力虽然不够集中, 但思维活跃, 动手表演等能力强。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把学生的这一特点考虑进去。首先, 教学目标要明确, 重点突出, 避免学生因为抓不着头脑所以注意力涣散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其次, 各环节的安排要紧凑, 富有节奏感, 才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 对一些枯燥的句法难点的讲解可以采用不一样的方式。比如我设计川端康成的小说《雨伞》的教案时, 其中有几个关于动作的句子结构较复杂, 就设计让两名学生拿雨伞当道具进行表演, 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学生们忍俊不禁的同时在思考表演者的动作等是否准确到位, 合情合理。这不但有助于理解, 而且教师之后的讲解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有情景的文章阅读不妨设计一些情景模拟导入学生活动。因为要想完美演绎, 除了读懂“剧本”外, 还要领会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意图, 这是检验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而且寓教于乐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所以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除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外, 还要尽量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因为好心情会提高学习兴趣, 可以说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3.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国内高等院校日语泛读课一般一周为2个学时,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完成尽量多的内容是离不开预习工作的。另外, 对学生来说在预习过程中如遇到疑惑, 可以带着问题上课, 在课堂上和老师与同学进行探讨和交流。这样有目的地上课能让注意力集中, 而不会茫无目的造成兴趣索然。特别是对于阅读水平较弱的学生来说预习尤其重要, 一些词汇语法等问题在预习中就可以解决。泛读课不可能像精读课一样细致地讲解词汇和语法。阅读理解最终还是要每一位学习者靠自己的能力完成的, 其他人是替代不了这一过程的。如果学生没有课前的预习, 课堂上就要花相当多的时间, 那么其他练习的机会就少了。除了预习和熟悉教材, 提前阅读一些关联材料外, 相关背景知识的储备也有助于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独立学院学生往往学习习惯较差, 缺乏学习主动性, 如何让学生真正预习?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 互帮互助。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增进情感的交流。
(二) 课堂教学———教有法而无定法。
1. 多角度启发及讨论
一般传统的上课过程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 再对文章进行分段, 接着分析句子, 作者用意何在?最后就是留课后作业。即使是很有趣的文章, 如果说总是以这种固定模式阅读的话, 就会让学生厌倦, 慢慢失去阅读的兴趣。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在教学过程要鼓励多思考, 多质疑, 教师适当地引导和点拨, 多角度启发, 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模式。比如学习寓言故事《狐狸和山羊》, 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どんな井戸だと思いますか。深さは何メートルぐらいでしょうか。 (你觉得是怎样一口井, 深度大概是多少?) ”比起语言形式, 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引出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想法。“やぎときつねは、井戸の中でどんな格好をしましたか。絵に描いてみてください。 (把山羊和狐狸在井里的样子画出来。) ”像这样把文字转化为画面, 可以更加直观, 形象地理解课文。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时可以设置以下四个场景: (1) 狐狸让你下来喝水的时候; (2) 狐狸让你做人梯的时候; (3) 狐狸要扬长而去的时候; (4) 当狐狸笑话你如果有些智慧就不会下井的时候, 如果你是山羊会怎么做?导入学生活动, 进行讨论。
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提高学习兴趣, 日语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 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了, 日语泛读也应积极采取以多媒体授课的方式。通过网络、视频、音像等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听觉产生冲击, 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这比教师一个人讲解更有吸引力, 学生也能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多媒体使用上要把握好度, 泛读课毕竟不是视听课。在日语教育领域, 有效地利用因特网上的素材进行语言教学的尝试还是比较少的, 特别是在提高日语学习者阅读能力这一方面的尝试就更少。如果条件允许, 就应引进现代化教学技术, 开发自主学习软件, 开辟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最大的优势就是突出了学生认知的主体地位, 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这有助于解决学生阅读水平上存在的个体差异问题。
总之, 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 但不管怎样,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都不能变。
(三) 扩大课外阅读量, 拓宽文化知识面。
阅读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扩大课外阅读。因为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的阅读只能是一种示范, 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还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巩固和提高。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课外多读书,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001年修订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指出, 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进行跨文化交际首先就必须具备对中日两种文化的理解能力, 然后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以需通过大量的阅读加大对日本文化、日本人思维模式等的了解, 也不能忽略对母语国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但由于独立学院的日语教学刚起步, 图书馆馆藏的书籍很少, 还需要相关部分配合大量订购。除此之外, 教师和学生可以提供自己保存的期刊、书籍文献等, 还可以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日语阅读网站进行学习。比如:
因特网的发展, 使得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的最新动态变得很便利。但是要注意网络信息量很大, 在网上四处搜寻, 仅凭兴趣获取一些并不确切的信息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对于中国国情知识, 中国文化的学习可以通过一些中文网站的日语版进行, 比如人民网日语版 (http://j.people.com cn/) , 人民中国杂志网站 (www.peoplechina.com.cn) 等。相信学习日语的人看到熟悉的母语词汇相对应的日语表达会觉得很有趣。在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同时, 能学会用日语介绍中国文化。
此外, 还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会”, 以班级或寝室为单位定期交流, 相互带动,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多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真正让日语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结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看似缥缈虚幻, 但确实具有神奇的作用。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 挖掘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猎奇心强, 注意力较难集中, 内容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 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吸引其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 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日语泛读的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点,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鼓励广泛阅读, 使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 从而实现日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三牧陽子.日本語教授法を理解する本 (実践編) [M].日本:バベルプレス, 2005.
[2]国際交流基金日本語教授法シリーズ.読むことを教える[M].ひつじ書房,2006.
[3]唐平.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日语泛读训练[J].外语交流, 2011, (6) .
[4]王晓.论日语泛读课的作用和教学方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6) .
[5]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
[6]聂中华.趣味日语阅读[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7]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日语精读;翻译教学;改革策略
日语精读课是高校日语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5能的形成和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翻译能力是衡量学生日语能力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日语翻译也是每一个日语专业的莘莘学子们梦寐以求的理想。随着中日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喜讯,但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众所周知,日语翻译教学更是一项极其复杂、极其困难的教学工作。
一、日语精读课中翻译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精读课教学效果。首先,翻译教学可以巩固学生的基本语言知识,使语法学习变得有实际意义。多渠道的翻译练习可使学生更多地将语法和运用相结合,从而加强语法的学习效果。其次,通过翻译教学能帮助学生检查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正确,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另外,翻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日译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词汇;汉译日则有助于锻炼学生使用日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2.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需要。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商品、技术全球化,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才就是翻译人才。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等,都要借翻译之手进行广泛的传播。而翻译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交流的进程。因此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语精读课便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各级各类翻译人才的主要渠道,翻译教学更是精读课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程。
3. 翻译教学有助于外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中日两国虽然是一衣带水,但日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修辞手法、表达习惯上存在很大差异,而且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同样会反映在语言模式上。翻译不同于听力、阅读理解,后者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有关信息,而翻译则要求进行双语间的对比分析,语义层次分析及词组和表达法的分析,还需要一定的汉语表达能力。如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读懂大意就可以做题了;而翻译则不同,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上下文决定一个词或一个结构的真正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忠实、通顺地传达原文的意义,且无重大语法错误。这比阅读理解难度大,且要求要高得多,它真正地体现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日语精读课中翻译教学遇到的问题
1. 对翻译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人都认为在精读课上将知识点学好,就会成为优秀的翻译。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翻译实践告诉我们,即使阅读或听时感觉似乎都懂了,但真正动笔翻译或口译时便发现有很多地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更不用说对译语表达的驾驭能力。而有些人甚至认为翻译不过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技术性转换,只要懂得两种语言和拥有一部双语词典,便可以从事翻译;而有些人还一味地认为翻译教学重在实践,不在理论,理论对实践没用等。这些都反映出人们对翻译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教师实战经验不足。据调查,目前高校日语精读教师在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已经逐渐趋于合理,但是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又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从事过翻译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因此,精读课上的翻译教学仅是纸上谈兵。
3.教学模式僵硬。长期以来,精读课教学多以完成教学大纲为主,以完成教科书和教学计划为目的,教师较少考虑课程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课程设计能力偏弱。就具体的翻译教学模式而言,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指挥者、控制者和译文的评判者;往往采用纠错法教学,即学生练习,教师讲评。而国外的翻译培训与教学的共同特点是“在一定理论框架内,最大限度地贴近翻译实际,以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实际能力”。按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在参加翻译考试时可以获得高分,可实际翻译时能力较差。除了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关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翻译教学僵硬,教学内容与市场、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三、日语精读课中翻译教学改革策略
翻译教学是日语精读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日语专业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许多日语专业的院系都开设了翻译课程,但翻译教学仍然是各高校日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其日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同时关系到其将来的发展,所以就不得不致力于培养翻译能力的翻译教学的改革。
1.提高对翻译教学的重视。
在日语精读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对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大部分教学时间都花在讲解词汇、语法等语言点上,忽视了学生的翻译能力。但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做好翻译工作还需学习一些必要的翻译理论与技巧,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知识。因此,我们应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翻译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商务、旅游、法律等方面日汉互译的能力。
2.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制约翻译教学发展的瓶颈是师资的缺乏。合格的翻译师资不仅要精通翻译理论,熟悉翻译学发展动态,还应该是在翻译活动领域里久经沙场的翻译好手。日语精读教师要进行翻译教学,不仅要求其有一定的翻译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要熟谙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律和技巧以及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要将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教学能力融会贯通,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可参加国家翻译水平资格考试来检验自己;也可通过兼职做翻译来增加自己的实战经验;还可参加有名的外语院校举办的高级翻譯班的进修等。牡丹江师范学院已经制订了教师实践方案,要求全体教师每学年至少要参加社会实践两周或结合社会需要提供社会服务两次,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创新翻译教学模式。
根据翻译教学的特点,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营造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氛围,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倡导“ 精讲多练”,把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讨论结合起来,生动活泼,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课文着重教授翻译技巧,突出日语的实用性、工具性功能,强化日汉语言技巧和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不同语言得到深刻的认识,提高对语言的应用能力。讲课的内容要突出,形式要多样,训练手法要多元化等。
四、结语
翻译教学是日语精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翻译技能和翻译方法。重视翻译教学,研究翻译的特点和规律,使翻译教学获得应有的位置,与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同时发展,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本文系2010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10-XY01071。
参考文献:
[1]宋志平.关于翻译教学的反思[J].上海科技翻译,1999.
[2]穆雷.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4) :43-46.
[3]庞春兰.新编日汉翻译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常波涛.日汉互译基础与技巧[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3.
[5]陈岩.汉译日精编教程[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一、单词
部屋指房间,日本传统意义上的房间是榻榻米型的。如孩子的房间,我们称之为子供部屋。家(いえ)指家,如我的家就在这附近:私の家(うち)はこの辺りです。うち(家、但一般不写成汉字),自己的家庭。エレベーター:上下垂直方向移动的。エスカレーター:有传动带的呈阶梯状的。手机:携帯電話
现在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大概是1:16 p27的参考词汇大概的讲一下。
二、语法
A1: 第二课我们已学习过表示物体的指示代词:これ、それ、あれ。今天要学习的是表示场所的指示代词:ここ(近称)、そこ(中称)、あそこ(远称)。以及疑问称どこ。どこ是对场所的疑问。例:ここは教室です。
(这里插入讲解第二个语法A2)
我们在第一课讲过私は学生です。这个语法,表示我是。。今天好学习的。。は。。です。表示物体,人存在的场所。
ここは教室です。
お手洗いはあそこです。
山田さんは事務所です。了解了这个语法之后,我们再来学习これ、それ、あれ。
これは何ですか。
カバンです。
カバンはどこですか。そこです。
あそこはショッピングセンターです。对物体的存在提出疑问,我们用疑问称どこ。教室はどこですか。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一组指示代词: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どちら。距离表示和ここ、そこ、あそこ一样。对物体,人的存在提出疑问,我们用疑问称どちら。
1:这一组指示代词可以表示场所,但语气显得更郑重。
例:朝日学校はこちらです。
2:可以表示人物:こちらはミラーさんです。3:表方向。
例:我们问啊,学校是在哪个方向啊? 其实意思就是学校在哪里,但显得更礼貌点。
学校はどちらですか。下面我们对どちら做一些概括:
1:指不特定的方向,场所:どちらにお住まいですか。2:哪一位,指不知道的人:どちら様ですか。
3:哪一个,在两个以上的事物中指其中的一个:どちらにしますか。ホットコーヒーですか。アイスコーヒーですか。
4:在询问学校,公司,国家时用どこ、どちら。询问具体的业务或者说是跟什么有关时,用何。p27 小对话。(会社)
再举学校的例子:学校はどこですか。朝日です。何の学校ですか。日本語の学校です。
お国はどちらですか。(お表示说话人的敬意,您从哪里来?)
做练习:A-1,A-2,A-3,A-4.B-1,B-2,B-3,B-4.B-5,B-6.再做练习p28的练习3.A3 上节课我们学过:これは誰の辞書ですか。的语法是吧。表示谁的。我们还可以怎么表达这句话呢? この辞書は誰のですか。
这节课我们学习:これはどこの辞書ですか。我们也可以说この辞書はどこのですか。表示哪里的。これは日本の辞書です。做练习:A-5 B-7
看一下p29的表格。
A4 询问价格。
この辞書はいくらですか。
对疑问词做巩固:练习p29
第十六课
留学日记
说课者:东语院日语系 李丹融
说课流程
一、教学背景
1、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价值
基础日语是我院日语专业基础阶段开设的主干课程,也是核心课程。内容包括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练习等。基础日语是所有其他日语课程的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听说读写为一体的综合基础课程,要求教师从语音入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提高和建构综合实用日语能力。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使学生养成用日语思维的习惯,学会用日语进行交流,能够正确地使用日语和提高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和日后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基础日语1》第十六课
本教材是在百所国家示范建设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师集体研讨、总结日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编写而成的。
本教材选材广泛,注重新颖、生动,贴近生活,力求与日本经济、文化科技、生活习惯等相联系,与中国文化相联系,使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同时,还能够熟悉日语语言文化背景。
3、学情分析
基于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大一的学生接触日语不到一年的时间,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日语的方法,每位学生的语言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4、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中将要学习到的简体和敬体的转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同时也是将上学期所学的活用词的变形全部综合串联起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将之前所学的内容实际运用到日常会话中来。并且本课的主题是留学,大部分学生对将来学有所成去日本留学深造是很有兴趣的,所以能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因势导利,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对日语学习产生了厌倦,如何利用本课留学这一话题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是在本堂教学中应把握的问题。
二、教法学法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日语活用词的敬体简体转换变形规则。
能力目标:学生可以熟练自如的在不同场合下运用简体敬体进行日常会话。情感目标:
①开拓思维,增加学生对日本礼仪文化的了解。②激发学生学好日语的兴趣,树立留学深造的目标。
③通过本课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素质教育和社交礼仪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学难点与重点:
①、敬体与简体的概念及使用场合 ②、活用词的简体的表达方式 ③、简体会话的特点
3、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授教学法(讲解敬体简体的概念和不同的适用场合)
情境教学法(播放日常生活场景中适用敬体和简体会话的视频)
讨论教学法(分小组讨论总结敬体简体变形规则)
实践教学法(布置学生完成活用词变形的练习;课后写一篇简体的日记)
学法:
“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鱼”,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关注学生的学法。
多维互动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任务型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评比,培养与人合作、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详细说明)
复习上次课内容(5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视频(10分钟)→组织讨论(5分钟)→引出知识点(5分钟)→知识点讲解(30分钟)→知识点训练(15分钟)→小结(10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四、教学效果评价
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过:“测试对语言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影响相当大,不容忽视。”因此合理的教学考核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每次课的教学评价。本次课的课程考核分为两个任务:
1、与搭档完成情景对话,对话以敬体和简体各进行一次。
大二开学初,我们开始选报选修课。当时宿舍成员一起讨论选哪门课程,最后一起选报了日语入门课程。要知道,选上日语课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报的人数非常多,于是我果断把所有选分全砸在日语入门课上,最后如愿以偿,选中了日语入门课。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最开始填报选修课时,我就很希望能够选上日语入门课,这样一来,我就能够多学一门语言。另外,学好了日语,以后看日本动漫就不用老盯着字幕才能懂得动漫人物的谈话内容。
老师前几节课主要教我们五十音图,这个是学习日语的基础。然而它并不是很好记,我经常混淆了很多音,有时音和假名也对不上。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多读多练就一定能克服很多困难。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学习了浊音、半浊音、促音还有拗音,这些更让我摸不着头脑,因为它们读起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容易混淆。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本身对语言类科目就比较迟钝,遇上日语这么复杂的发音规则,实在有些吃不消。
不过,经过了十一周的日语入门课学习,我还是学到了一些比较基础的词汇句子。虽然看日本动漫时依旧没听懂几句话,还是要老盯着字幕,但是总体上还是有点收获的。而且我发现日语中部分词汇在发音上非常接近闽南语,比如,世界,门,少年,开始,这也算是在日语日门课上的小小发现吧。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日本的衣、食、住、行、文化等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日本女性结婚后会辞职,在家做个全职的家庭主妇而男性则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养活一家人;日本人喜好喝酒,出行或上班时地铁是常用代步工具等等。
学习日语期间,日本要么在钓鱼岛问题上一意孤行,要么公开抨击我国,搞得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网络上网民义愤填膺,群起而攻之,要么把日本骂得狗血淋头,要么提议抵制日货。但是,莫名其妙的是,有些人竟然说学日语,研究日本文化是崇洋媚外,不爱祖国的行为。对于这种言论,个人认为这有点偏激甚至有点幼稚。
日本人曾经侵略我国,给我国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如今又在钓鱼岛问题上一意孤行,蛮横无理,我们不喜欢日本人甚至痛恨日本人那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因此把有关日本的一切全盘否定,以致把学习日语的人也加以否定。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我中华,英国人都有份,怎么就没听说学英语不爱国的言论呢?说话要有理有据,不能凭一时情绪乱下结论,不是吗?还有,侵略我国的是日本帝国主义,钓鱼岛问题上放肆无礼的是日本右翼势力,冤有头债有主,这跟日语及日本文化没关系啊。
而且,日语作为世界上的一种语言,日本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并不仅仅属于日本,它们属于全世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学习日本语言,研究日本文化那是对人类共同财富的挖掘与传承,何必那么斤斤计较文化语言的国界呢? 所以,学习日语不应该被视为不爱国。更确切地说,学习日语源于个人兴趣,与爱不爱国根本扯不上关系。
一、日语独特的语法构造
(一) 了解日语的语序特点
在日常的授课中, 不但要教授学生日语语言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中日两国语言语法规律和特点。按语言结构特点分类, 日本语属于粘着语, 句子中各成分所起的语法作用是由该单词后粘着的助词决定的, 不像汉语那样有严格的次序要求。日语句子唯一被规定了次序的就是谓语一定要放在句尾。因此,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分析句子的结构, 多思考、多和汉语句子结构作比较。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语-宾语-谓语。
但由于学生是刚开始学习日语, 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受到汉语语法的影响, 按照句子的语序来进行句子的翻译。例如, 李さんはご飯を食べました。很多学生会照字面的意思直接翻译成“小李饭吃了”。但按照日语的语法特征, 应翻译成“小李吃饭了”。因此, 我会在授课中强化日语的这一语法特征, 进行相关的日汉互译的翻译练习, 加深学生对这一语法的理解。
(二)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较多
各种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都存在着主语省略现象, 汉语和日语中同样也存在主语省略的现象。但是日语中主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比汉语要更为明显。由于日语比汉语省略主语的情况更多, 在翻译时, 需要把被省略的主语添加上。但由于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被省略的主语, 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如:東照宮にはねずみが一匹もいません。甚五郎の猫がいるからだ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译文:在东照宫一只老鼠都没有, (人们) 都认为是因为有甚五郎的猫。
此句里出现的“と言われている”是谓语, 这是表现人的感觉、思维的动词。日语里往往省略主语, 然而在汉译日时必须把主语译出来。但是对于初学日语的学生们来讲, 往往在翻译中文的时候不能把主语正确地补充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全文、把握语境的能力,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语错位造成的误译现象。
(三) 日语委婉的省略表达方式
很多情况下, 日本人说话往往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明确的表达, 喜欢以婉转、暧昧的表达方式来达到沟通的目的, 在拒绝方面, 这一点尤为明显。当然, 这在日本人之间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日语的学生来讲, 要根据语境、说话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熟悉程度的不同进行翻译。
比如以下两个朋友的会话为例:
小川幸子:息子に英語を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夏休みにオーストラリアへホームステイに行くんですが、会話ができないんですよ。
田中先生:教えてあげたいですけど、ちょっと時間が……。
翻译成中文是:
小川幸子:您能教一教我儿子英语吗?他暑假要去澳大利亚住在居民家里, 可还不能用英语对话。
田中先生:嗯, 我倒是愿意教他, 可是时间上……。
实际上田中老师就是拒绝教小川儿子英语的意思, 通过这种省略的方式把自己不想说或不能说的话巧妙地留给对方。在这个例子中, 田中老师的回答都没有清楚地表达出来, 因为日本人通常不会直接地拒绝他人, 也很少使用「だめです」或「できません」这样的否定词, 他们的表达很委婉, 但日本人认为即使自己不明确拒绝, 对方也能理解。这样, 既不伤害对方, 也能继续保持亲密关系。
所以, 在让学生了解了日语语言这一特点以后, 在翻译的时候, 可以把拒绝的意思明确地表达出来, 如上例中, 田中老师的回答可以直接翻译成:
田中先生:嗯, 我倒是愿意教他, 可是时间上不太方便。
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语意后再进行翻译, 以保证对整个会话意思的正确把握。
二、巧妙设置课堂练习, 提高学生的日语翻译能力
将翻译教学贯穿基础日语课程始终, 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有计划、分阶段提高翻译水平。不同阶段, 根据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侧重点也不相同。
(一) 初始阶段的实物翻译训练
学生在开始学习日语阶段, 对于单词掌握的不牢固, 句型的使用也缺乏灵活性, 单纯的翻译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实物教学, 让学生把新学的单词、句型与图片和实物相结合, 进行日汉互译练习。例如, 在学习“~は~です”句型时,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人物的图片, 如老师、学生、工人等。选两个同学为一组, 老师只出示图片给其中的一名同学, 这个学生看到图片后, 用所学句型将图片中的信息用日语表达出来, 另一个同学则根据这名同学的所述进行翻译。这种训练方法既能锻炼学生正确的日语发音和正确使用日语句型, 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日语听解能力和翻译能力。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练习使用所学句型, 又可以进行初始阶段的翻译练习, 利于新知识的掌握。
(二) 会话能力和翻译能力同步提高
学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日语单词和句型之后, 老师可以以简单的题目给学生布置日语会话作业。每天在进入正式的授课内容之前, 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会话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发表, 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这个同学发表完成后, 选择其他的同学把刚才同学发表的内容进行大致的翻译。刚开始时, 由于学生还不能适应大段的日语会话听解, 所以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听到发表内容的最后, 并且能翻译出大致的中文意思。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 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可以听懂发表内容的50%以上的内容, 30%左右的学生可以捕捉到一些关键的词汇, 但对整个会话内容理解得不是很畅通。在这个过程中, 既训练了发表者日语会话的能力, 又训练了听者的日语翻译能力。最后, 老师还要对两者进行点评和补充。刚开始时, 学生对数字、星期、年龄等关键信息的翻译上有一定的误差, 可以通过再次复述关键信息和放慢语速等方法, 让学生能准确地捕捉到信息, 并能正确地翻译成汉语。这种训练方法比较灵活, 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听解和翻译能力。
(三) 利用书中例文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准确掌握语法知识也是学习日语的任务之一, 所以, 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法点, 又可以提高其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利用书中的例文, 先让一个学生朗读例文, 其他学生都合上书只听不看, 听的学生可以要求重复听例句, 但最多只能重听三遍, 然后让其中一、二个学生把刚才所听的例句翻译成中文, 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听懂, 并能否正确理解。例文基本是由本课新学的语法、单词组成, 老师讲解了语法知识点以后, 再以听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让学生们复习一遍。这样既可以巩固新知识的掌握, 又锻炼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因为是刚讲过的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只要学生仔细听, 一般都能正确地翻译出来。这样做, 可以解决简单、机械读例文的枯燥,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巩固新知识, 学生在课堂中也会比较积极地参与进来, 效果明显。
(四) 笔译训练相结合
课堂教学除了注重口译训练, 同时也要加强笔译训练。尽量利用教材内容, 让学生同步进行笔译翻译练习。笔者结合《大家的日本语2》书后问题中的短文, 有选择性地让学生们进行日译汉笔译练习。本书中的短文难度并不是太大, 但学生往往会有看着容易写起来难的感觉, 这主要是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社会背景、语言习惯等不同,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语境来进行, 使译文既忠于原文, 又通顺流畅, 给人美感。例如:
私の部屋の壁に丸くて、青い月の写真がはってあります。いつもベッドに入るまえに、写真を見ます。
学生译文:我的房间的墙壁上挂着又蓝又圆的月亮的照片, 在入睡前总是看墙上这幅照片。
参考译文:我房间的墙壁上贴着圆圆的、银白色的月亮的照片, 我总是在临睡前看这张照片。
“青い”在日语中有“蓝色、苍白”的意思, “蓝色”在描述月亮颜色的时候, 不是很恰当, 所以, 可以选择“银白色”来进行翻译。但学生在学习这个词汇时, 对“蓝色”的意思比较熟悉, 并没有注意是否适合翻译的语境, 所以进行了不恰当的翻译。
三、结语
本学期通过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 在期末考试中, 学生的语句翻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教授学生词汇、语法等知识以外, 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翻译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进行大量的训练、潜移默化的引导, 只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才能提高翻译技能, 最终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摘要:翻译能力作为日语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 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作者在所承担的一年级基础日语课程中, 就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做了一些实践,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翻译教学贯穿日语精读课程始终, 全面提高学生的日汉互译水平。翻译教学是高职日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同时发展, 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贯穿在我们日语教学的各门课程当中。
关键词:翻译能力,基础日语,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改.浅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8) :71-72.
[2] (日) 株式会社スリ一エ一ネットワ一ケ.大家的日语1、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3]孔繁明.日汉翻译要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关键词:基础日语;实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36
随着中国同日本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日语在中国已成为一门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然而,如何提高日语教学的质量,使日语教学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如何在各门课程教学中让学习者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真正灵活运用,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基础日语是初级阶段日语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基础日语课各个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日语教学现状
1.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是从零起步,没有日语基础。从日语的假名,发音开始学习,在初始阶段学习热情都比较高,但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在后期学习中接触到难的语法和较多的单词时,接受情况不佳。
2教材方面:目前基础日语的教材常用的一般有《新编日语》《综合日语》等,都是以文字为主,内容较丰富,但练习数量和类型也不够多样化,尤其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练习较少。另外,会话和听力等课本,虽然教材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编排顺序与基础日语教材无法呼应,学生无法有效强化知识,因此使得教学往往事倍功半。
3.教学设施方面: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现在虽说已经不是过去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本课本的传统模式,但是离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还是有一定距离。图书馆的日文资料与书籍与英语相比仍然差距较大。
4.教学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目前基础日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课堂上的讲授,偏重以语法、词汇为中心的语言能力培养,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积极性,容易感到上课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知识,更无法运用实践。
综上,如何在这些背景下,做好基础日语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就需要我们去积极地探索。笔者结合几年的日语教学实践,在基础日语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提出几个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各环节实践教学法探索
(一)词汇
词汇是日语学习的基础,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讲解单词的时候,不能停留在只举一些例子,应该采取多种方法结合,加深学生的记忆,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学习名词的时候,可以采取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记忆。在讲解的同时,也可以穿插一些惯用语,谜语等,让学生感到词汇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与实践,与交流息息相关的。例如学习「国語」这个单词,用一个谜语,「こくこくこくこくこくはどの科目」,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记得很牢。再如,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利用新单词编制小短句,反复的主动运用新单词,提高记忆效率。
(二)导入
导入是日语教学中起着提纲携领性重要作用的环节。通过导入环节,使学生可以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加深他们的理解,吸引他们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做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首先从心理上就对新内容产生了兴趣。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导入阶段设计的内容应该难易适中,与学生的水平相符,能让学生一起实践。如在学习形容词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手势等身体语言,也可结合图片等做出表情等,让学生自己说出形容词,增加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口头练习,加深印象。再如,在讲解指示词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在说的同时向学生出示实物。另外,也可以采取问答的形式,教师用学过的句型和词汇向学生提问,对应的答案是将要学的内容。如学习「はず」这个项目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妈妈做菜很好吃,这个菜是妈妈做的,所以它怎么样?----应该好吃”,也就是「おいしいはずです。」
(三)句型
句型是基础日语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让学生明确接续和意义,理解句型,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掌握句型。根据不同的句型,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操练。如学习表示目的的移动句型时~に~に いきます·きます·かえります这个句型时,可以采用替换的形式,替换目的地,目的,及移动动词。如这个句子:1公園に2散歩に3行きます。划线处1可以自由替换为教室,工厂,超市等,划线处2可以替换为跑步,购物,上网等各种动词,再让学生加上主语,时间状语,对象语,修饰词,副词等,使句子扩大。再如学习「たい」这个句型,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设定场景进行,如:
T:S1さん、日曜日何をしたいですか。
S1:(私は)洗濯したいです。
T:S2さん、何をしたいですか。
S2:(私は)買い物したいです。……
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之间互相问答,通过问答,反复运用了句型,并且还要思考回答,在实践中把握句型。
(四)练习
练习是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和巩固,通过练习实践,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感到,仅仅运用教材中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多开动脑筋,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自己相关的并力所能及的练习。如初级阶段学习假名的时候,可以设计让大家课后用罗马字给老师发短信,从而巩固假名的发音与罗马字。再如学习关于歌舞伎文章后,可以设计学生利用同样的句型,查阅资料,写关于中国文化的小短文。
三.结语
总之,日语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日语教学也需要求新求,不断改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帮助他们掌握日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能运用到实践,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的外语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敏伶.大学二外日语教学中教师的导向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
报1999(4)
[2]石田敏子著.『日本語教授法』大修館書店,1990
【日语课教学方法的探讨】推荐阅读:
浅谈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06-06
日语口译教学方法初探06-02
外语教学法日语06-17
日语学习方法07-02
日语学习方法介绍10-05
日语的翻译10-03
日语中的数词07-26
203日语考研的经验09-06
浅谈日语的暧昧性表达07-23
日语写给老师的感谢信范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