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账务处理案例(通用10篇)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马元彬 秦文娇 人气:253 发布时间:2016-06-14
摘要:建筑行业相关的税务问题是税企双方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鉴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纳税人目前最关注的是总分包工程业务的财税处理,本文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营改增以来,建筑行业相关的税务问题是税企双方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鉴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纳税人目前最关注的是总分包工程业务的财税处理,本文结合案例进行分析。1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合同成本是指为建造某项合同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企业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但应注意:合同成本不包括在分包工程的工作量完成之前预付给分包单位的款项,但是根据分包工程进度支付的分包工程进度款,应构成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即总包应将所支付的分包工程进度款作为本公司的施工成本,与自己承建的工程做同样的处理,以全面反映了总承包方的收入与成本,这与《建筑法》、《合同法》中对总承包人相关责任和义务的规定相吻合。2税务处理
1、营业税时代。《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即差额纳税,税率为3%。总承包人对分包不负有法定扣缴义务,由分包方自行缴纳。
2、增值税时代。按照《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建筑业采用简易计税,可扣除分包差额计税,一般计税时应全额纳税,但可以抵扣进项。简易计税平移了营业税的差额纳税政策。具体如下:
案例
山东的甲公司承包了山西一个合同值为1000万元的工程项目,并把其中300万元的部分项目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乙公司,工程完工后,该工程项目最终结算值为 1000万元。假设该项目属于老项目,甲乙公司均采取简易计税。甲公司完成工程累计发生合同成本500万元。甲公司总包人会计处理: 完成合同成本,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500 贷:原材料等 500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一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收到建设方一次性结算的总承包款,产生纳税义务。收到总承包款: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工程结算 970.88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9.12 分包工程结算: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91.26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8.74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
300 全额支付分包工程款时: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甲公司确认该项目收入与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791.26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179.62 贷:主营业务收入
970.88 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 借:工程结算
970.88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791.26 ——合同毛利 179.62
向项目所在地山西国税局预缴税款=(1000-300)÷(1+3%)×3%)=20.38(万元),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38 贷:银行存款
20.38 差额计税:
建筑施工采用简易计税方法时,发票开具采用差额计税但全额开票,这与销售不动产、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旅游服务等差额开票不同,甲公司可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1000÷(1+3%)×3%=29.12(万元);金额=1000-29.12=970.88(万元)。发票备注栏要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所在县(市、区)及项目名称。简易计税的情况下,一般预缴税款等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纳税申报的税额。甲纳税申报按差额计算税额:(1000-300)÷(1+3%)×3%=20.38(万元)
下面笔者以实例对账务处理及涉税业务进行分析。
例:A养护集团公司在郑州市承包了一项公路养护工程, 工程承包总额1000万元人民币。根据业务需要, A养护养团公司又将其中的土方工程以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分包给了B土石方工程公司。假设A公司总成本为800万元, B公司总成本为80万元, A、B两公司均按建造合同进行业务处理。两公司收入、成本及税费分析如下:
一、A、B两公司收入和成本的确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第二十四条规定:当期完成的建造合同, 应当按照实际合同总收入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后的金额, 确认为当期合同收入;同时, 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后的金额, 确认为当期合同费用。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或转包的, 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这就为总包公司按1000万元确认收入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A公司应确认收入1000万元, 确认成本800万元;B公司确认收入100万元, 确认成本80万元。
A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
工程施工——毛利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
借:工程施工800
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700
应付账款——B公司96.64
应交税费——营业税3 (代扣代缴税款)
应交税费——城建税0.21 (代扣代缴税款)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0.09 (代扣代缴税款)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0.06 (代扣代缴税款)
B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80
工程施工——毛利2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借:工程施工80
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80
二、A公司和B公司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确定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的, 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A公司将其中的100万元的土方工程分包给了B公司, 因此A公司的营业额为 (1000-100) =900万元, 其营业税计税依据为900万元。
A公司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0.24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27 (900×3%)
应交税费——城建税1.89 (900×3%×7%)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0.81 (900×3%×3%)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0.54 (900×3%×2%)
B公司应以分包的100万元土方工程为营业税计依据。其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提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36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3 (100×3%)
应交税费——城建税0.21 (100×3%×7%)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0.09 (100×3%×3%)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0.06 (100×3%×2%)
B公司缴税时的账务处理:
前面提到, B公司应缴营业税金及附加已经由A公司代扣代缴, 因此B公司缴税应冲减对A公司的应收结算款。
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营业税3
应交税费——城建税0.21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0.09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0.06
贷:应收账款---A公司3.36
三、B公司向A公司结算时的会计处理
B公司收入发票的取得:
根据笔者工作经验, B公司拿着与A公司签订的工程分包合同、A公司已纳税款完税证证明, 可在当地地税申请代开发票, 享受流转税抵扣, 避免重复纳税。
A公司账务处理:
借:工程施工100
贷:应付账款——B公司96.64
应交税费——营业税3
应交税费——城建税0.21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0.09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附加0.06
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B公司96.64
贷:银行存款96.64
B公司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A公司100
贷:工程结算100
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96.7
贷:应收账款——A公司96.7
摘要:当前, 在建筑领域广泛存在着施工分包工程。可是如何确定总承包人、分包单位的收入和成本, 如何扣缴税款及享受税款抵扣政策等业务是是很多会计感到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举例, 对总分包收入、成本如何确定, 营业税金及附加如何缴纳进行分析, 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分包,账务处理,涉税业务,税款抵扣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账务处理;企业;问题与建议
一、前言
在财务报表形成的过程中,主要由账务处理工作上的凭证填写制作、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等工作构成,因此可以说账务处理工作在操作上是否规范合理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的质量。而企业财务报表向外披露时,主要提供给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财税机构以及所在开户银行等等,因此财务报表必须具有完整性与真实性,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真实体现。对其进行工作时一旦出现瑕疵或者缺漏,向内可能导致企业董事局与高层管理的决策失误,对外将会严重的损坏到企业的声誉,导致未来融资与银行贷款业务难度的加大,使市场竞争力不断降低。因此,可以说企业账务处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与财务运作的重要一环。
二、企业账务处理在认识不足造成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纳税人成本核算
部分企业错误的认为,企业在选购相关货物时,如果不需要对方开取发票,将可以得到更多的折扣而减少购置成本。从企业角度的表层来看,这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置成本的支出。但是由于缺乏正规进票,企业再把一部分货物实现增值并进行销售时,由于在结转缺乏正规的依据,企业提供给代账会计的依据发票往往只是销售的发票,因此代账会计对账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般只是简单的以暂估为主对进货情况进行登记与处理,然后按照所估计的毛利率对结转成本进行核算,而这一部分的核算过于简单,并不能实际的反映到企业的真实情况。另外,我国在今年大范围的执行“营改增”试点工作后,出于降低企业重复纳税与扶持企业正常发展等方面的考虑,出台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一部分的纳税额的规定,因此如果缺乏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纳税将会提高。这种做法属于得不偿失的,既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又损害了国家利益。
2.缺乏正确的进货与销售关系
部分企业出于为税务机关提供发票核查工作的需要,在购置相关货物时也会有选择性的开取发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部分发票和销售业务并没有正确的对应关系,往往是东凑西凑而来,因此并不能完成的反映到企业的进货情况,虽然说税务机关在核查上只看重企业的总账,但是如果进货与销售关系过于零乱,企业在往后的财务报表上也会出现无法统一的现象,从而导致报表工作的失误。例如,对于提供视频监控设备安装与维护的企业来说,其业务在进货上主要有屏幕、电线、插座以及开关等,但是这部分货物在购置上过于分散,或者在较小企业中购置,因此所开取的发票有限。而部分企业为了提高费用,在这方面的对应关系上选择了运输发票等,而这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
3.在银行账户的管理上存在问题
企业在资金的管理上,一般都有选择性的把资金交由银行进行打理,进而降低资金在使用上的风险,也为企业银行贷款业务提供重要渠道,因此企业在资金的使用上,其主要活动轨迹在银行是有明显记录的。因此,对于销售产品而不开取发票但是已经转入到基本账户中的收入,部分企业有选择性的反映为“预收账款”项目上,但是税务机关一旦进行查账工作时,只要调出基本账户的主要记录,从而核对账单一般都可以发现端倪的。但是,如果企业在开户选择为一般形式的存款账户,把不开取票的收入转入一般存款账户,税务机关是非常难以发现的。而这样企业就可以达到降低税务机关检查出问题的风险,从而达到漏税、逃税的目的,使国家遭受到严重的损失。不过从一时来讲,这的确有利于企业表面资金的提高,但是只要国家税务机关发现相关问题,随之而来来的必然是高额的罚款,在此之后,企业的市场声誉与融资贷款信用度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做强做大。
4.缺乏一般纳税人进销存明细账
在“营改增”后,对于缴纳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来说,我国税务机关都会按照到我国税法的要求,监督与帮助企业建立起商品以及材料在进销存等方面的三级明细账,但是我国部分企业在三级明细账的处理与操作上还较为缺乏规范性。这是因为,我国税务机构对一般纳税人进行征税的工作时,对增值税税负比例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对没有达到税负比例要求的企业,税务机关将会对其纳税工作进行评估与查账,核查企业对进销存的明细账进行处理时,其处理过程与结果有没有和总账相同,从而得出企业在增值税税负上没有达到合格比例的真实原因,避免企业偷税、漏税。因此,企业在开具相关发票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按照要求做好相关分项的登记工作,此时企业也会进行进销存明细账的设立。但是,从实际的操作工作上来讲,企业在进行进销存结转成本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成本偏低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所得税的缴纳上就会加重。所以,部分企业出于提高自身的利润空间,把一部分价值高而销售量较小的商品和价值低而销售量较大的商品进行混合,然后以加权平均法为基础对结转成本进行处理,而利用到此种“偷梁换竹”的方法后,结转成本将会出现偏高的现象,因此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无形的减少了支出。
三、企业账务处理实际操作的相关问题
1.会计凭证取得及填制不规范
从部分企业的实际业务上,发现其在账务处理工作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会计凭证在获取与填制上不规范等,下面进行简要的列举。
(1)原始凭证不合法与不规范。部分企业在原始凭证上没有填制企业的公章,也没有对凭证企业的实际名称进行填制;而像大写金额这样基础的要求也没有进行填制,对单價、数量以及业务记录等过去简单笼统。
(2)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①在相关要素的填写上缺乏完整。例如,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对原始凭证张数进行填制,另外在稽核上与记账上也会缺少会计部门负责人的签名与盖章。②多借多贷。把属于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进行汇总时,没有做好分类工作,错误的填制到一个记账凭证上,从而导致账户的对应关系模糊,使业务的实际内容出差错。
(3)会计凭证整理不规范。在对会计凭证进行填制并完成相关工作后,部分企业没有及时的收集与整理,因此更不用说装订成册了,只是简单的进行放置到档案袋上,因此在存放上较为散乱,不利于管理与存储。
2.登记账簿不规范
(1)在运用到新的会计账簿时,部分会计人员并没有对扉页进行信息的填写。另外,对于利用会计电算化进行账簿的完成时,缺乏真正的启用表。因此,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有工作需要调动时,一旦交接手续不及时或者不完整,往后的账务处理将无从下手。
(2)部分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及应进行外币复式登记的明细账,未记录数量、单价,未登记外币金额、折算汇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由于个人能力与篇幅有限,只是对企业的账务处理在认识上不足造成的问题与实际操作上所出现相关问题进行浅谈,当然各企业可以在参考自身实际情况下,有选择性的挖掘自身的不足,然后在充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寻找符合自身模式的解决方法,从而可以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蓝泗方.成本法下投资方留存收益转增资本的账务处理[J].财务与会计,2014(04):35-36
[2]田晓佳.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资金收支账务处理[J].财会通讯,2014(01):68-69
例:某外贸公司购进出口商品二批,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30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另一批为从小规模纳税人(生产企业)购进特准退税的工艺品,普通发票上注明金额106万元。二批商品已经全部办理了出口报关手续,并已收到销货款45万美元,当天市场汇价1:8.3。出口商品的退税率为13%。试作会计分录:
一、购进出口商品时:
进项税额=510000+106000÷1.06×6%=516000元 借:商品采购-出口商品采购 3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6000 贷:银行存款 3616000
二、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3100000 贷:商品采购-出口商品采购 3100000
三、收到出口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450000×8.3)3735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商品销售收入 3735000
四、结转出口商品成本时: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3100000 贷: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3100000
五、调整出口商品成本时:
调整金额=3000000×(17%-13%)=120000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12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0000
六、计算应收的出口退税时:
出口退税额=3000000×13%+100000×6%=396000 借:应收出口退税 39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96000
七、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396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 396000 ***这是税务局的标准分录,理论上是这样操作的,但实际上有些不同。如果完全按照这样记账的话,财务管理上会很混乱。*** ***以后的回贴完全是个人的理解,可能合理不合法,请各位同僚看的时候要加以自己的判断。***
[原创]第一部分 外贸企业一般贸易的会计准备工作。
2008-2-25 11:19 hummer1114 发表于[会计业务与理论]版面 快速返回
首先要谈一点税务局的要求,外贸业务与内贸业务的核算一定要分开。不管业务如何变化,这个宗旨是不能变的。
其次,会计科目的设置。
1、“应收外汇账款”;一级科目,此科目复币记账,期末调汇。
2、“库存出口商品”;一级科目,此科目一般不需设置数量金额式,可以根据海关的《商品综合分类表》的大类别设置二级科目,比如纺织品出口就可以设置“库存出口商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3、“发出商品”或“生产成本”,我个人是选择“生成成本”,一级科目,用于核算出口商品的成本。
4、“应交税金-应交出口增值税”,二级科目,此科目下设三个三级科目,分别是“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退税”。
5、“主营业务收入-出口业务”,二级科目,复币记账。
6、“主营业务成本-出口业务”,二级科目。
最后,运编号的设置。一般外贸企业是根据运编号来核算收入和成本的,因此首先需要与储运部门沟通,运编号编制要规范、有序,不能随意。此外可以根据财务核算的需要在“主营业务收入-出口业务”和“主营业务成本-出口业务”新增运编号的科目属性或三级科目。
第二部分 外贸企业的自营业务和“代理业务”
从理论上讲,贸易应该就一种方式,就是买进货物然后出口销售货物。但是因为涉及到退税,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就有所变化了。
一般贸易分为自营业务和“代理业务”。自营业务没什么解释的,需要详细解释的是“代理业务”。这个“代理业务”是打了引号的,具体来说就是用自营方式操作的代理业务。
真正的代理业务和以自营方式操作的“代理业务”是有所区别的。真正的代理业务是被代理公司与外贸公司签订代理出口协议,外贸公司开具营业税发票收取代理手续费,且出口退税是由被代理公司向税务部门申请。而以自营方式操作的“代理业务”是外贸企业收汇后,被代理企业根据扣除代理手续费后的收汇金额开增值税票给外贸公司,外贸公司再付款给被代理企业,同时由外贸企业向税务部门申请退税。
因此可以看到,自营业务和“代理业务”的流程不同,所以导致了以后的会计记账也有所不同。自营业务是正常的流程,先采购,再出口,再收汇。“代理业务”的流程是先出口,再收汇,再采购。
通常来说,外贸公司的“代理业务”在收汇前是不会要求被代理企业开票并付款给被代理企业的,这样在资金上不安全。如果需要提前付款,那就相当于这笔业务需要外贸公司垫资了,需要另外结算垫资费用。
[原创]“代理业务”如何结算
2008-2-26 09:07 hummer1114 发表于[会计业务与理论]版面 快速返回
外贸公司收汇后,被代理公司需开增值税票给外贸公司,这时需要确认按多少金额开票。一般业务上是这样操作的:被代理公司和外贸公司有个结算汇率,结算汇率的公式如下: 结算汇率=当前的现汇买入价×1.17÷(1.17-退税率)
结算汇率的意义在于被代理公司一次性把货款和退税款开具增值税发票给外贸公司,开票的含税金额已经包含了退税款。
***公式推导很简单,设1美元的结算汇率为X,则:X÷1.17×退税率+当前现汇买入价=X 公式变形得到:X=当前现汇买入价×1.17÷(1.17-退税率)*** ***这个公式是针对于开具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的。***
[原创]“代理业务”采购金额的计算
2008-2-26 19:01 hummer1114 发表于[会计业务与理论]版面 快速返回
例:A生产企业委托B外贸公司出口商品一批,该批商品已办理了出口报关手续,并已收到销货款45万美元,当天美元现汇买入价1:8.3。出口商品退税率为13%。求A生产企业该开具多少发票给B外贸公司结算出口收入。
增值税含税开票金额=450000×8.3×1.17÷(1.17-0.13)=450000×9.3375=4201875元。B外贸企业收到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73.5万元(45万×8.3)。出口退税金额为466875元(4201875元÷1.17×0.13)。总计收入为4201875元。与A生产企业的开票金额正好持平。因此9.3375这个结算汇率是B外贸公司的盈亏平衡点。在实际业务中,外贸公司结算肯定要低于9.3375这个汇率。
在代理业务谈判中,一般都会扣除0.10元至0.50元作为外贸公司的利润。具体扣除多少则要与生产企业谈判后确定。
----------------------------承上例,B外贸公司与A生产企业确定以9.0875结算。则增值税含税开票金额=450000×9.0875=4089375元。
B外贸公司收到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73.5万元(45万×8.3)。出口退税金额为454375元(4089375元÷1.17×0.13)。总计收入为4189375元。
B外贸公司的利润为100000元(4189375-4089375)。
***外贸公司在该业务中垫付了出口退税款,按目前国家税务局的退税速度,从申报退税到退税款入帐需要2-3个月。而从收汇到申报退税需要1个月左右,因此外贸企业垫付了3-4个月的出口退税款。按3个月计算,当前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为6.57%。则外贸公司的垫税成本为7463.11元(454375×6.57%÷4)。*** ***如果外贸公司规模比较大,每月进出口的结算量超过1000万美元的话,可以和银行协商,售汇的时候给予优惠几十个基点。如果优惠40个基点,则45万美元售汇时可以按8.3040结算,多收入人民币1800元。这个利润是外贸公司的额外利润。***
[原创]人民币汇率剧烈变动下的“代理业务”结算
2008-2-27 17:42 hummer1114 发表于[会计业务与理论]版面 快速返回
最近几年及以后几年会持续升值,因此在这种大的政策环境下,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因此在结算过程中又产生了变化。
现在我在操作中,就直接按比例扣除代理手续费。承上例:如果B外贸公司收取2%的代理手续费。
则A生产企业的开票金额=450000×(1-2%)×8.3×1.17÷(1.17-0.13)=450000×98%×9.3375=4117837.50元。B外贸公司收到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73.5万元(45万×8.3)。出口退税金额为457537.50元(4117837.50元÷1.17×0.13)。总计收入为4192537.50元。
B外贸公司的利润为74700元(4192537.50-4117837.50)或(450000×2%×8.3)。
[原创]第二部分的总结
2008-2-28 17:35 hummer1114 发表于[会计业务与理论]版面 快速返回 真正的专业外贸公司其中的“代理业务”比重是很大的。原因一:安全。
做“代理业务”都是收汇后再付款给国内的生产企业,资金上非常安全。只要外贸公司的资金许可,“代理业务”是多多益善。
原因二:便于外贸企业占用资金。
如果被代理方是远期信用证结算的话,那太好了。外贸公司拿到远期信用证就可以去做打包贷款或者交单后做出口押汇。等远期信用证结汇后再付款给被代理企业。期间的贷款资金被外贸公司占用做自有业务。
如果被代理企业需要提前付款,可以,按照同期人民币贷款利率结算。外贸公司支付的贷款利率是美元利率,与人民币利率相差一个级别。目前人民币贷款利率为6.57%(6个月)。美元贷款利率为3.?%(待查,明天向银行要,呵呵。)相差整整一个级别。原因三:利于外贸企业用最短时间做大规模。
银行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都是根据业务量来衡量的。而且,规模大的企业便于获得地方上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这些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一个500万人民币注册资金的生产企业做5000万美元销售比较困难,但是一个500万人民币注册资金的外贸企业做5000万美元销售却相对容易得多。-------------------------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也愿意用“代理业务”来操作出口业务。原因一:结算速度快。
只要收汇,就能拿到货款。而且包含了退税款。避免了生产企业因为免抵退的政策占用资金。原因二:方便。
化出口贸易为国内贸易,避免了对出口业务人材的要求。而且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的出口退税政策是蛮复杂的。参考CPA教材里的出口退税相关章节,公式多、专业术语又长又难记。原因三:融资方便。
银行贷款还需要审查,外贸公司垫资那是非常方便的。原因四:公开透明。
主要是核算企业购入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包括购入材料设备的买价、运杂费、流通坏节的税金,月终分配的开发间接费用
(1)材料采购:主要是核算企业购入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包括购入材料设备的买价、运杂费、流通坏节的税金,月终分配的开发间接费用——采购保管费和材料成本差异。
(2)开发间接费用——采购保管费:主要核算采购保管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办公费、交通差旅费、折旧费、维修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检验试验费等
(3)材料成本差异:主要用来核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4)原材料:用来核算各种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5)周转材料:用来核算企业用于开发工程的各种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
①购入设备,支付买价、代垫的运杂费、采保费(所附凭证:代垫费用交付单、销售发票、付款单)
借:材料采购——设备采购
贷:银行存款
计算与分配的采保费(所附凭证:计算的采保费用固定表格)
借:材料采购——设备采购
贷:开发间接费用——采购保管费
开发间接费用——采购保管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开发间接费用——采购保管费的实际分配率=材料实际发生的采保费/本月购入材料实际发生的买价和运杂费
某种物资应分摊的开发间接费用——采购保管费=实际买价和运杂费*分配率
材料验收入库(所附单据:入为单、设备管理单)
借:周转材料
贷:材料采购
②订购设备与材料,所发生的买价与动杂费、税款(所附单据:购货发票、提货单、银行单据、运输费单据)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设备到达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设备采购
贷:应付账款——应付购货款
冲减预付的设备货款
借:应付账款——应付供货款
贷:预付账款
支付余下应付的设备材料采购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③设备和材料发出,领用设备进行安装,用作房屋建设(所附凭据:发出材料汇总表、设备出库单)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
贷:周转材料
销售积压设备(所附单据:设备出库单、银行单据、销售发票)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
(6)委托加工材料:主要是核算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应与加工单位签订加工合同。
发出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
借:委托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加工完后验收入库
借:委托加工材料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XX材料
贷:委托加工材料
(7)低值易耗品:是指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劳动材料。如:工具、器具、玻璃器皿等
自营工程领用生产工具,一次性摊销计入成本费用
借:开发间接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仓库领用工具一批,用五五摊销法:
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借:开发间接费用——采购保管费
贷:待摊费用
(8)开发产品:是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开发过程并验收合格,可以按照合同的条件移交购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包括开发完工的建设场地、房屋、配套设施和代建工程等企业开发的产品,在竣工验收时
借:开发产品
贷:开发成本
对外销售转让的开发产品,月份终了按时结转开发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开发产品
(9)分期开发产品:应根据分期销售合同进行结算,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分期收款开发产品备查账”。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分期收款开发产品
(10)出租开发产品:是指利用开发完成的土地和房屋,进行商业性出租的一种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收取租金的形式实现的。应下设“出租产品”“出租产品摊销”两个明细科目
出租土地或是房屋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出租产品
贷:开发产品
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周转房:是指企业用于安置拆迁居民周转使用,下设“在用周转房”和“周转房摊销”两个明细科目
开发的用于安装居于拆迁的周转房,按实际搭建的成本
借:周转房——在用周转房
贷:开发产品——房屋
按月计提的周转房摊销
借:开发成本或开发间接费用
贷:周转房——周转房摊销
其间发生的维修费用,如果金额不大
借:开发成本或开发间接费用
贷:银行存款
如果金额较大的
借: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最后再分次摊入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12)固定资产
①购入的固定资产(所附原始凭证:运杂费专用发票、现金支出凭单、银行单据、购货发票等)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支付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②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所附单据:移交使用单、工程结算单)
支付的土地征用费及堪设计费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领用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分配建筑工人工资和福利费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完毕建筑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③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所附单据:投资证明、合同)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累计折旧
④改扩建的固定资产(所附单据:扩建通知单)
借:在建工程
贷:固定资产
残料变卖时
借: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
支付扩建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工程竣工时(所附单据:工程竣工结算单)
借: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
贷:在建工程
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提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规定,出口企业出口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推荐阅读: 出口转内销账务处理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 • 关于服装行业出口转内销的十大困局的破解 • 关于外贸服装和出口转内销服装内幕的揭秘 • 【出口转内销服装】企业外贸出口转内销怎么做 • 【出口转内销服装】棉价疯狂引致服装出口企业 • 【出口转内销服装】出口转销该如何会计处理 • 【出口转内销服装】喜忧参半--服装出口转内 • 【出口转内销服装】服装出口冷清转内销火爆
出口转内销纳税申报的账务处理及操作
一、账务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规定,出口企业出口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货物计算销项税额公式:
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法定增值税税率
一般纳税人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货物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计算应纳税额公式:
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征收率。
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内外销销售额之间不需作会计分录调整,视同内销补征税金,应作如下分录:
1、本年度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对上年度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计算出的销项税金抵减当期进项税额后再补缴税款。
外贸企业发生出口转内销不需要在退税系统中作任何的操作。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转内销处理如下:
1、退税部门发现外贸企业需要出口转内销处理,应填制《关于出口货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视同内销征税的通知》两份(企业一份、征收分局一份);企业自行发现出口转内销,应填制《出口货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视同内销征税申报明细表》三份(退税部门一份、企业一份、征收分局一份);
2、企业还应按“(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计算填列纳税申报表的应税货物销售额,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第4栏“未开具发票“栏蓝字填列,同时按“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在“附表一”第17栏用红字冲减已申报的“免税货物销售额”。汇率出口当日的汇率计算。
3、企业按以上规定进行调整后,在办理纳税申报时,提供帐务调整帐页和记帐凭证复印件,并加具“此件与原件相符”的意见并加盖企业公章,同时填报《出口货物未按规定期限申报视同内销征税申报明细表》一式三份给主管征收分局,主管征收经确认盖章后自留一份,退回两份给企业,企业自留一份,另一份由企业办理退税申报时报送退税部门;
4、对企业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其进项税额可予以抵扣。若企业已办理退税货物转内销征税,将已退税款返纳后,该笔货物原用于退税的凭证不能退还企业,企业应填制《出口已退税货物转内销征税进项税额抵扣表》一式三份(征收分局、企业、退税部门各一份)经退税部门加具意见后,作为抵扣依据,并将表中所列专用发票复印加具“此件与原件相符”意见后,加盖企业公章。一张专用发票部分货物需视同内销征税时,企业也应填制《出口已退税货物转内销征税进项税额抵扣表》处理。
二、所需资料
出口企业发生出口转内销向税务分局报送以下资料,属一般纳税人外贸企业的,还应将经税务分局审核的以下相关表格复印件报税源管理二科备案:
1.《一般纳税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货物应视同内销征税申报明细表》;
2.《一般纳税人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应视同内销征税申报明细表》;
3.《进料加工视同内销征税出口货物进项转出申请表》;
4.《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应视同内销征税申报明细表》。
三、报税申报操作
(不开票的处理)
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货物须视同内销征税的,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第4栏“未开具普通发票”栏用蓝字(例如出口销售额为397663.43元,按397663.43金额为含税销售额折算成不含税额填报),同时在主表第7栏用红字冲减已申报的“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为397663.43元,账务上,将其所发生的差额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转入主营业务成本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并在免抵退税中冲减相应的免抵退税出口额(原未做单证齐全申报的冲减单证不齐出口额,原已作单证齐全申报的冲减单证齐全出口额)。
(开票的处理)
1、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货物须视同内销征税的,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第3栏“开具普通发票”栏用蓝字调增视同内销销售额、销项税额,同时在主表第7栏用红字冲减已申报的“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并在同期的免抵退税申报时填报《生产企业调整视同内销征税出口货物申报单证情况报告》冲减免抵退税出口额(对“单证不齐”的冲减“单证不齐”的免抵退税出口额;对“单证齐全”的冲减“单证齐全”的免抵退税出口额)。
一、财产保险市场的基础理论
企业财产保险是以投保人存放在指定地点的财产物资为保险对象的保险, 主要涉及的险种包括:财产基本险、财产综合险、财产一切险。企业决策为了解决企业此类风险, 以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企业的主营业务上, 通过较低的资金投入, 将企业遇到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转嫁出去。总的来说企业财产保险就是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 完善企业的经济核算, 降低企业风险成本, 加强企业防灾防损意识, 从源头上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和物质财产的损失, 有利于积累资金。近年来, 保险作为风险转移的一个重要工具, 已经日益得到以钢铁企业为首的大型重工业企业的重视。而公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财产一切险都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钢铁企业的财产风险问题。
二、钢铁企业财产保险投保优化与风险投入
近年来, 我国各行各业的竞争形势加剧, “优胜劣汰”在时刻提醒着企业, 任何风险都有可能使其在一夜之间损失惨重, 甚至于破产倒闭。目前, 国外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意识逐渐被国内企业接受, 其保险需求日益增强, 钢铁企业要主动研究企业财产保险业务, 转嫁企业风险。
(一) 合理规划企业财产保险险种结构
从目前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来看, 各财产险公司险种结构趋近相同。要形成以集团为主体的自保能力强的统保体系, 同时, 应设计各具特色的附加保单或特别约定, 以扩大企业保障范围, 这样既保障全面又节约成本。而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火灾、爆炸、断电、机器损坏、雇主责任等。目前, 针对钢铁企业的财产险的保险产品有三类可以选择。即财产一切险、雇主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的保障责任联合起来, 可以覆盖钢铁企业的主要运营风险。
财产一切险的保障范围较为广泛, 一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保险公司都会承担理赔责任。不过, 该险种的投保门槛较高, 保险公司会严格审核企业的经营体制, 信用状况, 生产经营情况, 出险情况等各项数据。目前, 只有一些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 高档商场才能通过审核, 得以投保财产一切险。
雇主责任险, 是指在保险合同期间内, 凡被保险人的雇员在其雇佣期间, 因从事保险单所载明的被保险人的工作而遭受意外事故或患与工作有关的国家规定的职业性疾病导致伤残或死亡, 对被保险人因此依法应承担的相关经济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限额内予以赔付。
公众责任险, 主要承保被保险人在其经营的地域范围内从事生产, 经营或其它活动时, 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他人 (第三者) 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公司与客户共防风险。
(二) 提高企业风险意识, 加大预防风险的投入
企业以赢利为核心, 而收益和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有些时候, 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就意味着要冒着更大的风险, 致使风险防范问题成为现代企业运营、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内许多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认为投保企财险会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但风险是不可预测的, 一旦灾害事故发生, 企业就会陷入经营困境, 甚至有可能导致破产。而在多元化集团经营中, 建立或投资保险经纪公司, 可以量体裁衣式地设计保险方案, 最大化地转移企业的可保风险, 并协助钢铁企业向保险市场询价或招标, 选择条件最优的保险公司承保。保险经纪公司则利用集团资源, 派出由冶金行业风险专家、国家级安全评价师、风险管理工程师、保险专家组成的查勘小组, 对集团各单位进行风险查勘, 主要就各厂的生产设备、技术及安全管理、重大风险源、主要损失形态、现有的安全措施以及历史损失案例及赔付情况等进行现场查勘与访谈, 收集详尽的数据资料, 为集团公司提交专业的《风险分析报告》, 提出什么样的风险用什么相应的手段来避免、转移或自留, 确保用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对于其中需要保险手段来解决的风险, 专项设计整套保险方案, 做到了该保的风险一个不落, 不该保的一分钱不花, 这样可成功转移集团生产中的大部分纯粹风险。例:某钢铁企业1990年至2012年保险保费支出与赔款收入图, 见图1。
三、保险理赔后的账务处理
(一) 固定资产发生保险损毁
1.转销报废资产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支付清理相关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3.进项税转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 (净值×适用税率)
贷: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
4.应收保险公司赔偿款
借:其他应收款———XX公司保险赔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根据保险合同的具体情况, 确认残值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结转清理净损益:
(1) 若是盈余: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2) 若是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7.收到保险公司赔偿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XX公司保险赔款
8.购买新的设备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二) 生产用备品备件发生保险损毁
某项设备的零部件发生损毁, 而且在理赔范围内的情况下:
1.出库更换备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2.同时报险购买新的备件补充库存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3.履行完理赔手续, 根据确定的理赔金额, 冲减生产成本
借:其他应收款———XX公司保险赔款
贷:生产成本
银行存款 (垫付与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4.进项税转出
借:生产成本
贷: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 (原进项税额)
(三) 基建期发生保险理赔业务
1.应收保险公司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XX公司保险赔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2.清理损益转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支出、在建工程)
贷: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清理)
(四) 免赔额之间的财产损失, 视同一般财产损失
免赔额是指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损失在一定限额内保险人不负责赔偿责任的额度。
1.存货损失
借: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贷:存货
2.固定资产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在建工程)
贷:固定资产清理
(五) 机动车辆发生保险事故
1.单位垫付的修车费用、第三方赔偿款
借:其他应收款———XX保险公司
贷:银行存款
2.收到保险公司赔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XX保险公司
3.事故处理完毕后, 对第三方赔偿或车辆损失修复的余额超出保险公司赔付金额, 差额计入 (超过保险赔偿的支出需要取得相应的原始凭证, 如事故责任划分单证、调解书、医疗费用票据、车辆修理费用支出的单据 (复印件及免赔通知单为依据) 。)
借: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
贷:其他应收款———XX保险公司
二、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障金由两部分组成:
1、企业应交纳部分
2、职工应交纳的部分,是从职工工资中代扣的。其中:由个人负担的保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3、交纳时,单位和个人合计在一起缴纳。
三、会计帐务处理
(一)个人负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按个人交纳比例,从中扣除)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障金(代扣职工应交纳的部分)
现金(实际发放的金额)
(二)企业负担部分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障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三)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障金(单位 + 代扣个人应缴的金额)
转载▼
标签:分类: 财会与税务
转载
原文地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如何账务处理?作者:梁野税官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如何账务处理?
来源:中国税网《财税实务问答》作者:期刊编辑部日期:2014-03-14问:我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2011亏损5000万元,2011企业所得税汇算纳税调增2000万元,纳税调减2010700万元。从2012年开始每月企业都盈利1800万元左右。
问题
1、纳税调增和调减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2、2012年每月的盈利是按月缴纳企业所得税还是用盈利继续弥补2011的剩余亏损额?
答:
1、《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的相关规定,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首先要区分企业纳税调整的事项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暂时性差异。如果属于永久性差异事项,比如业务招待费超过发生额的60%的部分税法不允许扣除,则相应纳税调增无需作会计处理。如果属于暂时性差异事项,比如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纳税调增)
贷: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纳税调减)。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4号)填报说明的相关规定,企业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是以实际利润额为基数应缴纳的税款。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利润额=利润总额+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以前亏损。
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的第559号国务院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于2009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条例的发布实施,进一步显示了企业的经济行为不仅要遵循经济运行法则,而且还必须符合经济环境准则。备受社会重视的环境问题使企业所担负的环境责任日益重大,不仅对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利益相关者也需要其提供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从相关财务指标中了解企业环境成本的发生情况及其绩效,以判断企业在环境问题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判断和评价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以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环境成本管理和核算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加强对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力度和在会计实务中的实施进程十分必要。
一、目前我国环境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我国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步伐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对于环境成本的核算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再加上环境成本的收益周期较长,环境成本投入带来的收益往往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回报,导致很多企业不重视环境成本的投入及其核算。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环境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指导性文件,缺乏可操作性的规范标准。实务方面,企业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环境成本信息系统,核算不完整、不具体,对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往往各行其是,披露的信息量也严重不足,仅就排污费、环保设备支出、按现行法规要求的环境治理费用支出总额情况等少数与环境成本有关的项目进行披露,且缺乏可比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这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要求企业将负担的社会责任引入会计系统的基本精神不相符。
二、环境成本的核算内容
(一)环境成本的概念。确定环境成本的内涵应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就企业内部管理层对环境成本的管理需求来看,环境成本会计也是管理会计的组成部分,但基于政府、社会公众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成本的核算更应符合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需求。所以,环境成本概念的界定应以财务会计对成本费用的界定为基础,使之符合传统会计学中成本费用的定义,同时体现“环境”的特点。环境会计又是以环境资源的保护和耗费为中心而开展的会计,环境成本也应以价值形式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便从价值量的角度为决策者提供环境成本信息。综上,笔者认为,环境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或其他事项对环境资产的使用、耗损的价值、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支出,以及由此而承担的各种损失,是企业环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二)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八条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标准是能够以货币计量的交易或事项。基于此,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实务的实际情况,目前纳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核算的环境成本,应该是能够以货币进行计量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应该是在企业环境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环境交易或事项,既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对环境预防、治理活动的成本,也包括由于环境问题导致的损失成本。即环境成本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或其他事项对环境活动的影响而发生的各种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以及企业应承担的各种损失。此外,在我国会计学中成本和费用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在西方会计中,成本和费用则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全部实物和劳动的消耗。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西方会计对成本费用内涵的界定,将企业在环境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支出统称为环境成本。
三、环境成本核算的账户设计及其账务处理
企业要进行环境成本核算,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科学设计核算环境成本的相关账户,以恰当归类反映各项环境成本的发生情况,正确确认、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环境成本信息。为满足内部和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成本信息的需求,尽快推进环境会计的实施,应鼓励企业按照目前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要求来设计环境成本核算应使用的账户,对发生的可以进行货币计量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环境成本核算设计的账户应能够融入现有的会计账户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为使企业环境成本的相关信息能够更加明确、具体地反映出来,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应将环境成本归入一个汇总账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结转。为此,应设置专门会计账户反映环境成本发生情况。环境成本账户的设计,可以在目前企业现有会计账户的基础上,结合环境会计的特点,在原成本类账户中增设“环境成本”总分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环境成本发生的总括情况。此外,按照不同的环境成本核算对象,将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归集与分配,可以在“环境成本”账户下设置资本性支出、产品成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损失性支出等二级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一)资本性支出账户。“环境成本——资本性支出”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长期环境资产及长期环境待摊费用支出。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确认原则,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如果一项环境成本能在未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受益期超过了一个会计年度,应将其资本化。资本化环境成本最终应确认为环境资产(包括环境固定资产、环境无形资产)和长期环境待摊费用,所以,还需要在“环境成本——资本性支出”账户下设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三个明细科目。该账户借方登记为购建长期环境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所发生的成本,贷方登记结转的达到预定用途的环境长期资产的成本以及月末转入到“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金额,该账户借方累计发生额反映一定时期企业长期环境资产投资总额及长期环境待摊费用金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的长期环境资产项目的支出。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环境成本——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环境成本,用于长期环境资产的,在环境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形成环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分别借记“环境资产——固定资产”、“环境资产——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环境成本——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环境成本——资本性支出(无形资产)”科目;发生的待摊期在一年以上的环境费用支出,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环境成本——资本性支出(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二)产品成本性支出。为了如实反映某种产品的生产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产品负担的环境成本,应以单独的成本项目计入产品成本之中。“环境成本——产品成本性支出”账户核算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应当由产品成本负担的环境成本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产品成本负担的环境成本,贷方登记转入产品生产成本的金额。该账户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反映应由产品负担的环境成本总额。值得注意的是“环境成本——产品成本性支出”账户归集的环境成本结转到“生产成本”账户时间的确定问题,如果定期月末结转,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
(三)费用性支出账户。“环境成本——费用性支出”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除环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产品环境成本之外所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环境成本。该类环境成本项目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原则上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环境费用性支出发生时,先在“环境成本——费用性支出”账户借方归集,月末再转入“环境费用”账户,计入当期期间费用。该账户借方累计发生额反映企业环境费用性累计支出,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没有余额。
【建筑企业账务处理案例】推荐阅读:
商业企业退货与销售折让的账务处理10-29
关于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账务处理10-28
浅谈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筑企业管理12-02
建筑企业计划管理10-10
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06-20
中国建筑企业资质网06-21
建筑企业基层党建09-08
新乡市建筑企业09-19
建筑企业常见风险控制10-15
建筑公司企业风险点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