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人与海(高二必修教案设计)(通用7篇)

老人与海(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1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4.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全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二、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鲭鲨 脊鳍 蚕噬 舵柄 船梢 蹂躏 攮 颚 啐

拽掉 榫头 掌舵 桅杆 皮开肉绽

2.作家作品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3.故事梗概

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与鲭鲨斗→(人物心理)→与星鲨斗→(人物心理)→与犁头鲨斗→(人物心理)→再与星鲨斗→(人物心理)→与群鲨斗→(人物心理)→疲惫的老人回到家里

2.再请学生复述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过程

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3.概括老人的形象

老人是个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

四、质疑讨论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老人到底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五、作业:

课外阅读海明威作品,并体会其作品风格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引导了解海明威的作品风格。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二、写作技巧鉴赏: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海明威曾经对《老人与海》的原稿进行了两百多次的校阅,正如他自己所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么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过程……”然而他砍伐了所有的冗言赘语,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删去了解释、讨论,甚至议论的部分,剪去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使小说单纯而集中。

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如写鲨鱼出现的情形,“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粗犷简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这种描写本来都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便会过电一般油然而生出同样的感觉,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挤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读者直接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如此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三、难点探究

1.【提问】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2.【提问】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四、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浆、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幅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1、解释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前后两句话,两层意思:一是克服困难是真正人生;二是人的精神不败.2孩子对老人的亲热举动表示深深钦佩老人的不屈精神,并重回老人身边.

【答案】1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奋斗有时会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但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2孩子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并回到老人的身旁.

2、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是答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二是典型的硬汉形象.

【答案】老人是个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

3、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个方面作答:一是结构上的照应,二是突显老人要做精神之王的特点.

【答案】1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2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4、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自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

E.小说在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解析】B项与主题不符,这篇小说的主题应是积极的、昂扬的;D项无根据,设想牵强附会。

《雨霖铃》(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点拨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句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许许多多的离别。自古以来,分别总是痛苦的,江淹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离别的诗句词句,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参考: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珂之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 “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其实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 在心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又是怎样写“别”的呢?--板书[雨霖铃]

二、词人简介

问:关于柳永,大家了解的有多少,谁来给我们说说看?

明确: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不是七十二变)。因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柳七;又因为他曾经做过屯田令,所以人称柳屯田。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他的作品流传很广。著名学者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就是说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能听到柳永的声音,可见他在当时也是词坛大腕儿。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一生仕途坎坷,终生穷困潦倒。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其词多描绘沦落不遇、离愁别恨、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且以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为特色,形成一种铺叙、白描、抒情相结合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在他的《乐章集》中,有一首千古名作,被称作“宋金十大曲之一”,是描写爱情,描写离别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感叹。这首千古名作就是--《雨霖铃》。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词。

三、 诵读指导

1、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下这首词。

(朗诵指导:要带着感情朗读

a、寒蝉凄切--要拖音 “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b、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d、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e、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f、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学生读出的地方要予以肯定,没有读出的地方加以补充)

2、教师自己示范朗读

3、全班学生齐读

四、赏析全词

这首词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解,参考注释。本课重点赏析这首词的内容和写法。词作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下阕写离别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一)、赏析上阕。

1、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追问:我的一个朋友说这三个句子就和平时写日记一样只是在开头注明“时间、地点、天气”,没有别的作用,果真如此吗?

明确:这几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补充资料:寒蝉、长亭、骤雨初歇(意象)等都是最能表现他当时心情的事物。

寒蝉:

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写到“蝉”的时候,往往都是和“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蝉的鸣叫,呕哑嘲哳难为听,而秋蝉的鸣叫就更加凄凉,这里再加上一个“寒”字,就愈发使人感到特别的悲苦,因而“寒蝉凄切”四字在词作之首就为全篇奠定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情感基调。

长亭:

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正是因为长亭是送别的场所,所以它也就成了离愁别绪的象征。面对着长亭古道,词人睹物伤心,触景生情,怎能不感慨万端!更何况眼下是骤雨初歇,凉意彻骨。在这样一种令人凄神寒骨的环境中,又怎能不让人黯然销魂!

总结:词作开篇就以凄婉之笔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悲凉气氛。这三个句子字字写景,而字字传情,景物特征与人物心情交融,正所谓字字情,声声泪,令人顿生许多愁啊。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提问: 现在大家都发挥自己的想象,我们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时的情景。

明确:在那样一种令人黯然销魂的环境中,城门外,帐篷中,一对情侣设宴饯行。正在难舍难分之际,纵然有山珍海味,美馔佳肴,也必然是食之无味;而船家又看不出个眉眼高低,竟然在这样的时刻催促登程!词人不想走不愿走却又不得不走的痛苦、无奈、恋恋不舍的心情也就流于词中。而当船夫催促起程之时情深意浓的恋人将会有何表现呢?他们没有柔情蜜意,也没有叮咛嘱托,唯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明确:这是词人用细节描写推出的特写镜头,在这个特写镜头中,词人突出的是相握的手和含泪的眼。在这个画面中,两双无力而有意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离别在即,痛苦万分,即使有万语千言,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诉,只好我望着你,你望着我,泪眼相对,无语凝视。

这种白描手法,通过寥寥数语便把情人间那种缠绵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意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了。这也正是柳永的高明之处,他特别擅长通过这种看似简单平凡的词句来传达真挚感人的情怀。

4、上阕的结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这三句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

明确: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

(2)词人这里描写想象中的景物,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明确: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词人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笼罩在江面上的雾气水波长时间难以散开与缠绕在人心头的惆怅长时间难以消除相似;黄昏云雾沉沉的特点与人心情的沉重相似。用这些把离愁写得缠缠绵绵,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那浩渺空阔的楚天,更让人感觉到前途是多么渺茫。这样,这些景物描写就有力地烘托出词人的愁绪和前途的黯淡无光,同时也暗示出情侣的分别将是久远而漫长。

“阔”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又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上阕重在写离别前的依依不舍的情景。

(二)、赏析下阕。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问题: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

明确:伤离别。

(2)联系中国古代诗歌的“悲秋”传统,结合柳永的处境,体味作者的感情。

明确: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而在这首    《雨霖铃》中,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在一起,融合为一体,这自然是特别悲苦凄凉,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再看此时的柳永,他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汴京而南下漂泊,此番离京,心情黯淡,前程迷茫;昔日红颜知己前来相送,此番离别,归期难料,犹如生离死别,往日千般柔情,万种恩爱,一切也只能是尽在不言中。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理由吗?

明确:它没有一个字写情,而又没有一个字不写情。初一看,似乎“杨柳”、“晓风”、“残月”构成了一幅非常好的图景,而其实这都是些最容易触动离愁的东西。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因此“杨柳”、“晓风”、“残月”的组合恰好构成一种令人痛不欲生的风凄凄和月凄凄的悲凉景象,一下子使画面扩展开来,生动真切地表达出词人离别京都、离别佳人之后的那种无边的孤寂、冷清和忧伤,使读者不得不为词人的不幸身世而忧断衷肠。在艺术上,这两句虚拟的景物和人物的心情高度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语不涉难,苦不堪忧”景情交融的艺术效果。这使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全班齐读)

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

参考:因为没有人陪伴,无论怎样的良辰好景,对词人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请大家注意,词人在这里只写到良辰好景,而没有写到平常时日。为什么呢?

因为连良辰好景都形同虚设,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就算有千种深情,万般爱意,又向谁去说呢?只有独对清风冷月,望空兴叹,为伊消得人憔悴了。这样,作者就在令人洒泪伤情的抒写中,结束了全词。

五、小结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全词情景交融,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婉约美

最后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再来朗读一遍。

六、布置作业

背诵《雨霖铃》并预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斑纹(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3

培养学生形象艺术的表达(记叙描写)和对哲理性阐述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形象艺术的表达能力,对哲理性阐述的理解能力。

教学设想:1、第一专题,在“科学之光”的前提下,编者们是打破文体的界限来选文的。打破文体的界限归属一个专题,也许是江苏新教材的一个特点,或者说新思路,《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景泰蓝的制作》,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可以按照说明文的一般体式去讲,但《<物种起源>绪论》《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其实都是札记或者学术论文,而《斑纹》,通体上说,又是散文。因而,解读《斑纹》,应从散文的角度出发更为合适。

2、安排两课时

由阅读感知斑纹的形象特征到领悟对斑纹的理性阐述

教学内容及情境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建议以本专题课文内容间的联系为话题设计

二、 关于作者:(有选择的介绍)

周晓枫,女,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后调入北京出版社,现任《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等。曾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

,周晓枫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散文:《后窗》(《散文》11期)、《黑夜书》(《花城》4期)、《渗透》(《天涯》6期)、《针尖上的天使》(《美文》1期)、《某年春》(《作品》12期)。周晓枫认为,散文应该是“活性的、音乐性的、解放性的”,她的散文独抒性灵,表达真我,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如《后窗》是关乎电影的精神叙事,更关乎个人生命中那些细小的转折、真实的片段;《黑夜书》中,谈到了与黑暗相连的月亮、鬼怪、角落里的妓女、流浪儿、梦里的小仙等,这一切都存在于作者诡秘的意识、无边的想像、在梦幻与现实间飘荡的精神梦呓之间,各种感官、欲望、图像因黑夜而变得如此敏感丰富、摄人心魄。青年评论家谢有顺认为,“当散文写作日益成为文人养病的方式时,周晓枫的散文却依旧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加上她那鲜明的散文文体意识、语言探索精神,她的写作在当代散文界已经独具一格”。

近年来,作为新散文运动的一员主将周晓枫,以其独特的极具痛感的文字(尤其是众多信手拈来、云谲波诡的比喻)和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以及被智慧的光芒照亮的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颇具先锋意识的散文文本和真实、新鲜的人生经验。被称为感性的思想者

三、 阅读体会作者如何细腻的体察自然的斑纹的

1、 文中提到了哪些斑纹?    蛇、蓑蚰等其他动物、大地、生活。

2、 作者有没有对这些动物的斑纹本身作具体的描绘?     没有

3、 那么,作者重点写这些动物的哪些方面?        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4、 作者以为动物的斑纹与其生活习性或生存状态有着怎样的联系?    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5、 动物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那么,作者从大地的斑纹中又体悟到了什么呢?   自然规律

6、 结尾的斑纹与前面的有何内涵的不同?

“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我们”构成斑纹,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

“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生活中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斑纹,那就是情感的斑纹,我们生活的不同感受。

7、 根据前两个问题,你能否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

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四、 小结,布置练习:找出文中议论性语句,体会其意义。(或找出你不懂的句子揣摩讨论)

第二课时:体会对斑纹的形象描述和对斑纹的理性阐述。

1、 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形象语言的表现力。

①它也是个生活中的几何爱好者:盘踞时螺旋上升的圆,沙漠中它的“S”形移动,草丛里的蛇像一条线那样笔直地滑入深处

②水族馆里看到蓑O ,树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鳍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酋长,蓑 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使蓑 同其他鱼种显著地区别开来,加之它傲慢得极其懒散的泳姿,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植物。

③鲑鱼被剖开的新鲜的肉。螺壳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瓢虫排布的圆点。鹰隼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斑马的黑夜和白天。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独特的视角、恰当的修辞尤其是极具个人感悟印记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其语言极具质感和表现力。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答案仅供参考)

①大型食肉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又胆怯,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生存的需求往往决定其个性特征。

②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道德和尊严不能给生命以生存的权利保障,强权从来就是无视道德和尊严的

③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面对恶,我们只能以牙还牙。

④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善恶两者间,善往往是弱者,善从来就难得到真正的公正。

⑤斑纹无处不在,将两极秘密地衔接,像族徽,凝聚着世袭的生和死,荣与辱。

生命中到处充满强弱、美丑、善恶,这就是生命的两极,构成生命的斑纹的最基本的底色。

⑥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

就象有形的斑纹被不同的生命个体选择一样,不同的生命感受给不同的生命个体留下不同的情感的斑纹,这是生命的又一神奇处。

3、 小结:读周晓枫的散文,我们不仅能领略到自然的神奇,更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中神奇生命的思考。有人说周晓枫的散文主要表现了“对天地自然持久的热情关注和对世间诸多存在的悲悯及敬畏之心”。这或许正是她散文能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是不是也能从中得到些启示呢?

4、 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周晓枫的散文《鸟群》或毕飞宇散文《人类的动物园》

补充资料:被删除的有关蛇的议论

“人有理由推猜蛇是一种热衷享乐而丧失亲情的动物──它是冷血的,注定与温暖的物质无关。”

“蛇诡异得令人恐惧,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弱点在哪儿。世间最大的迷宫是沙漠,最小的,是蛇让人猜不出地址的冷酷的心。”

“更让人注意的是蛇蝎美女:妖娆的腰肢、盎惑的欲望、骄傲到无动于衷的心,携带着致命的神秘感和破坏力──她的漫不经心掀动波澜,她的无所事事酝酿风暴,将我们安宁的生活程序一举摧毁。”

老人与海(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4

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鲁发福

教学目标

1、再识韩愈;

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了解结构,理清抒情线索;

4、艺术鉴赏:在记叙中抒情、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等;

5、人文素养:亲情的重要。

教学重点

1、积累;

2、浓厚的抒情意味。

教学难点

浓厚的抒情意味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积累

教学程序

一、导入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人间真情有爱情、友情、亲情等等。今天,我们学习“古今第一祭文”《祭十二郎文》,我韩愈一起来咀嚼“亲情”。

二、题解

学生自读文注①,把握“祭文”、十二郎、郎等要点。

三、韩愈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四、背景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五、初读感知

1、正音正字(文注);

2、听范读(多媒体)。

六、翻译全文

详见幻灯片

七、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完成下列练习

(一)、一词多义

1、诚

乃能衔哀致诚。诚意

诚知其如此。如果

所谓天者诚难测。确实、实在。

2、省

不省所怙。知道

汝来省吾。探望。

3、致

乃能衔哀致诚。表达

将成家而致汝。招致,使……来

4、幸

皆不幸早世。幸运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希望

5、其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代词,她,嫂嫂。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代词,他,吾兄韩会。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代词,他们或她们,汝之子和吾之子。

止一岁,请归其孥。代词,你的,十二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代词,那。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副词,同“岂”,表反问语气,难道。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副词,同“岂”,表反问语气,难道。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副词,表揣测,将、大概。

其无知,悲不几时。连词,表假设,“如果”。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连词,是……还是……还是

(二)、古今异义

吾去汴州。去,离开

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成长立业。

(三)、古字通假

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零丁”能“伶仃”,孤独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世”通“逝”,去世。

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终葬先人之兆。“兆”通“”,坟墓。

以待馀年。“馀”通“余”,剩下的。

(四)、词类活用

汝之纯明宜业其者。业,名活动,继承……家业。

苍苍者欲化为白矣。白,形活名,白发。

长吾女与汝女。长,使动,使……成长。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全,形活动,保全。

吾书与汝曰。书,名活动,写信。

(五)、特殊句式

汝从于东。省略句,“从”后省“吾”。

惟兄嫂是依。倒装句,宾语前置,宾语用代词复指,前置。动的宾前置。

何为而在吾侧也?倒装句,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介的宾前置。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倒装句,状语后置句。

八、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了解结构,理清抒情线索;

2、人文素养:体悟亲情;

3、艺术鉴赏:在记叙中抒情、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等。

教学程序

一、整体感知

1、概括每段大意。

2、将2-12段分成三部分,归纳大意。

--明确:

1、各段大意:

一段:交代祭奠的时间,地点,关系,方式,这是写祭文的一般固定格式。用第二人称“你”,如同面语,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二段:诉身世,说家世,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三段:回忆三别三会,聚少离多,竟成永诀,抱恨终身。

四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该死而未死,不该死而早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五段:疑死讯,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心情惨烈。

六段:希望自己“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至悲至痛。

七段:哀后人,悲痛至极。

八段:究死因,痛悔自己“未始以为忧”。

九段:推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十段:吊慰遗孤,处理后事,以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十一段:归罪自己,沉痛自责,表达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

十二段:全文结束,表达无尽哀思。

2、部分大意: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2-3):两人骨肉深情;

第二部分(4-9):十二郎之早死。

第三部分(10-12):安排身后之事。

3、表格归纳

部分 起止 各部分大意 各段大意

一 2-3 两人骨肉深情 2、说家世,两人情同手足。

3、三别会,两人聚少离多。

4-9

十二郎之早死

4、己先衰,侄儿竟然早逝。

5、疑死讯,不信不得不信。

6、我来了,希望从汝而死。

7、哀后人,更加悲痛至极。

8、究死因,痛恨自己大意。

9、推死期,不能确知可悲。

三 10-12 安排身后之事 10、吊遗孤,守丧期拟改葬。

11、痛自责,替儿教子嫁女。

12、言有穷,哀痛情不可终。

二、体悟亲情

阅读三个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一)、第一部分

1、这部分主要抒写了什么感情?

2、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3、找出最为感人的细节,在诵读中体味感情。

--明确:

1、生离之情:

①、幼时为伴,未曾分离;

②、三别三会,聚少离多。

2、以记叙为主,作用:

①、在叙事中饱含感情。忆之深是因为情之切,处处流露真情。

②、叙事是抒情的基础。这里叙生离为后面的死别奠定了抒情基础。

3、细节: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情感: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怜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十二郎遽然辞世之时,韩愈又重提旧事,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

(二)、第二部分

1、第5、8、9段,依次疑死讯、究死因、推死期,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2、第4、6、7段,写自己未老先衰和子孙们的幼弱,这与悼十二郎有关吗?

3、第5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在诵读中体会情感(课后“练习”二)。

4、这部分主要抒写了什么感情?

--明确:

1、侄儿已死,疑似非真,何其悲伤;不明死因、不知死期,何其悲哀。

2、当然有关。写自己的未老先衰,意在为下文蓄势,也就是用自己之将死而竟不死,

反衬出十二郎之不应死而竟死的尤其可哀。“少者殁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这不合情理,故更让人难以接受,侧面表现出作者的哀痛之情。而子孙幼弱,幼年丧父,尤其可悲也。

3、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

4、死别之情:

①、惊闻噩耗,疑似非真;

②、若死有知,愿从汝死;

③、子孙幼弱,睹之生悲;

④、病因死期,萦绕于心。

(三)、第三部分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叔侄二人的深情厚谊?

--吊遗孤、拟改葬、深自责、抚遗孤。

(四)、全文

1、全文以悼十二郎为主,寄托着哪些情感?

2、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和对待亲情的。

--明确:

1、

①、悲家世不幸,人丁不旺;

②、悔“旅食京师”,仕途失意;

③、叹未老先衰,从汝而死;

④、恨英年早逝,兄夭其嗣;

⑤、哀后辈孤苦,少年丧父;

⑥、疚丧葬难周,自责悔恨。

2、骨肉亲情,畅所欲言……

三、鉴赏艺术

1、以事显情,融情于事。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

明代茅坤说此文是“祭文中千年绝调”。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2、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

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3、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

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离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4、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

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

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再次表情朗读全文以咀嚼亲情

非常重要,十分必要。详见幻灯片8-13张。

五、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5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特点,理解说明文的顺序;

2、理解科学小品是一种用文学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

3、体会作品中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文学性。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按要求筛选信息,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

2、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3、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看一组有关荔枝的图片,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

今天,我们来走进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的科普小品文《南州六月荔枝丹》。

二.作者及解题:

1、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南州六月荔枝丹”语出明朝陈辉的《荔枝》。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三.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朗读黑板上的几个词语

红缯紫绡醴酪龟裂粗糙绛囊果脐贮藏枕藉吹嘘萌蘖啖

2.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介绍了荔枝的哪些内容。注意每段的关键句子,找出关键词来归纳。

……

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话题,总领全文

外壳:龟裂片、片峰(粗糙)

颜色:深红色或紫色

形状:心脏形、卵圆形、圆形

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荔枝的生态

壳膜:白色

果肉:颜色、味道、肉质、制作

贮藏:不耐贮藏(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第三部分:荔枝的生产

产地:中国南部

果谱:种类、内容、荔枝品种

移植:习性、古荔枝移植情况

产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足需要

3.分析课文是按何种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文章?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

……

《南州六月荔枝丹》科技小品(科普小品)

2.这篇文章主要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荔枝的生态和生产,由主到次,有实到虚,给我们留下来一个荔枝知识的整体形象。

其实我们学写文章,就要采用这样的顺序。

比如我们写一个艺术品,我们可以介绍它的来历,形状,特点,功能以及我与它的关系,这样由表及里,从主到次的介绍往往既使文章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又会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

比如我们写一个小动物,我们可以介绍它的颜色,形体结构,价值以及我与它的关系等。

3.第三,不管说明文还是其他文章,一个好的题目也是什么重要的。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荔枝的,作者为什么不以“荔枝”为题目,却要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目?

……

南州,交代荔枝的产地;六月,交代荔枝成熟期;丹,红色,交代了成熟荔枝的颜色。短短7个字,写出荔枝的产地,荔枝成熟的时间和荔枝鲜明的色泽;

又是引用明代陈辉的《荔枝》诗,使文章富有了诗意的美;更重要的是这个题目与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相一致,都显得生动、活泼。

二.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前面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分析了文章的说明顺序。作为一个研究语言的文科学生,我们更要紧的是研究文章是怎么说的,是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说明的目的的。

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能使文章准确、形象、生动。

1.本文涉及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相关的句子验证?

……

明确:

一是举例子,有历史的,有现实的,也有来自调查材料的。

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等。

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

二是打比方,在生动的比喻中寄托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

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三是列数字,准确、科学。

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

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作用:准确、客观、具体……)

四是画图表,形象、生动,直观。

五是引用,有故事、史料、诗文,共征引资料二十余条,从唐宋明清至今。

2.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看课文的引用说明。

这篇文章的文学性很强,主要是体现在大量引用古代诗词典故上。下面我们找一些这样的例子,说说作者引用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1)诗歌散文

白居易《荔枝图序》、郭明章《荔枝》、邓肃《看荔枝》、徐勃《咏荔枝膜》、杜牧《过华清宫》、宋徽宗《宣和殿荔枝》、文征明《新荔枝》、苏轼《食荔枝》、陈辉《荔枝》

(2)史书记载

南越王向汉高祖进贡荔枝;《三山志》

(3)科学专著

《四川果树良种图谱》、《中国果树栽培学》、蔡襄《荔枝谱》、陈鼎一谱

……

引用的作用:

(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

(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

(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附与课文相关的诗文:

1、明朝陈辉《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

2、徐勃《咏荔枝膜》: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3、白居易《荔枝图序》: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三.小结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

四.作业

老人与海(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6

《逍遥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知识点。

2、感受文学形象,体味文本的丰富意蕴。

第一课时

一、知人论世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东施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曳尾涂中、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二、写作背景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三、关于《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

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云:

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

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

可见理解本篇对于领会全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风格。

四、学生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全文分两大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

为下面划线字注音

北冥()蜩蝉()鲲鹏()

舂粮()蟪蛄()大椿()

斥()泠然()万仞()

蓬蒿()抟()迁徙()

坳堂()草芥()夭阏()决起()

第二课时

一、疏通、翻译课文第一段

冥:怒:

垂:徙:

天池: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二、疏通、翻译课文第二段

志:抟:

扶摇:野马:

其……其: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做比较,表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

三、疏通、翻译课文第三段

且夫:覆:

胶:培:

莫之夭阏:

图:南:

理解:为了强调鹏鸟“有所待”,作者连用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草芥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计划南行。

四、疏通、翻译课文第四段

决(xuè):枪(qiāng):

则:或控:

奚以为:

适:莽苍:

反:果然:

理解:反驳蜩蝉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逍遥,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鹏鸟、蜩蝉学鸠体形不一样,因而凭借的风力不一样。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异和自身的“所待”,反而嘲笑鹏鸟南飞,实在可笑。

五、疏通、翻译课文第五段

知:年:

奚以:晦朔:

冥灵:众人:

匹:

理解:这里运用“小知”与“大知”、“大年”与“小年”的不同,进一步强调说明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在庄子看来,万物既然都有所待,要人为地以小比大,这本身就是可悲的。这里实际上是承接上段蜩蝉与学鸠嘲笑鹏鸟一事展开议论的。

六、疏通、翻译课文第六段

是:穷发:

冥海:修:

绝:且:

奚适:仞:

下:至:

辩:

理解:这里引用汤询问棘的一段话,是再次对前文谈到的“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区别的印证。在篇章上,与第一段照应。

七、疏通、翻译课文第七段

效:比:

而:征:

犹然:誉:

劝:非:

数数然:虽然:

待:

八、疏通、翻译课文第八段

若夫:

乘:正:

御:辩:

且:恶:

理解:由对世间万物的“有所待”的论述进入到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

【主要内容归纳】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

【课文鉴赏要点】

①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蜩蝉、学鸠、斥等。

②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③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当堂练习】翻译下面句子,体会其句式特点。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5)、之二虫,又何知?

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复习巩固】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北冥有鱼[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大小之辩也[4]御六气之辩

[5]而征一国者[6]旬有五日而后反

2、解释句中加线的词

[1]而后乃今培风[2]犹有所待者也

[3]而征一国者[4]我决起而飞

[5]枪榆枋而止[6]行比一乡

[7]奚以知其然也[8]腹犹果然

[9]抟扶摇[10]若夫乘天地之正

3、解释多义词

[1]汤之问棘也是已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之二虫又何知

[4]举世而誉之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化而为鸟

[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3]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斯已矣

[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1]则风斯在下矣

[2]不过数仞而下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上古有大椿者

4、文言句式

去以六月息者也。

之二虫又何知!

莫之夭阏者

奚以知其然也。

彼且奚适也。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老人与海(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7

一、知识教育目标

1.进一步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了解古典诗歌中序和诗的关系以及歌行体的特点。

2.熟记名句,丰富积累。

体会古典诗歌形象化的表现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朗读能力。

2.体会诗人感情,鉴赏诗歌意境,品味音乐描写艺术。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2.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重点、难点】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音乐,状无形音乐如在眼前,为学生学习描写音乐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妙处,进而领会作者的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

【解决办法】

1.反复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活动】

学生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全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认真阅读诗前小序,并与诗对照,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例如序文中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六句(“予出官二年……有迁谪意”)跟诗的第四段对应。由此了解故事的梗概,这对整体感知这首诗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切实完成。

二、导入

一位盲人将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说自己“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欣赏作者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三、诵读

请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然后放课文磁带(最好是配乐朗读),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如此范读有替代讲解、创造课堂良好氛围、帮助学生记诵等作用)。

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诵读指导--

诵读这首诗要注意诗中的叙事脉络和诗人的体验。必须化身为诗人,设想自己亲历其事,亲闻其音,亲见其人,这才能深入诗的意境,读得凄楚动人。

1.开头部分:前六句要读出悲凄的气氛。读最后两句,情绪应有变化:“忽闻水上琵琶声”后应作稍长停顿,以示有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这就是《序》中说的“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下句“主人忘归客不发”应作一顿,表示主客俱已进入音乐境界中,忧伤暂被驱散。

2.关于音乐描写部分:“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3.关于琵琶女自叙身世部分:可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当前心境划分层次,每层后宜作一顿。

4.关于诗人倾诉内心部分:“同是”二句点明全诗主旨,宜用叹惋之声,要读得慢些;“我从”以下六句为下文铺垫,可轻读;“其间”以下六句述心情,也要用叹惋之声;“今夜”以下四句表祈请,应读得恳切。

5.结尾部分:开头两句承上叙事,要读得平缓些。中间两句转入抒情,当用低沉声调。最后两句用问答式,问后宜作稍长停顿,然后徐徐作答,这是全诗抒情的高潮。

诵读不单纯是为了记诵,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一种鉴赏手段来运用。

四、鉴赏

要点:①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②仔细品味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具体内涵。这两条都是诗中的精髓,如能切实完成,就给学生课后继续领悟创造了条件。其余如全篇的结构艺术、景物描写、叙事手法等,可以三言两语带过或略而不讲。实践证明:读诗主要靠学生自行领悟,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抓不住主要的内容或一时消化不了,未必有益。

1.音乐描写

这首诗中的音乐描写十分出色。

诗人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人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然后分两个阶段写她的演奏内容。开始演奏的大概是她根据当时的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因为诗人从那“掩抑”的琴声中听出了愁苦和“平生不得志”的诉说。与此同时,诗人又描写了她的演奏姿态,从“低眉信手续续弹”中看到了她技艺的娴熟。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虽是淡淡的几笔,却有引人人胜的魅力。接着写她演奏琵琶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这原是一件难事,但诗人写得很巧妙:他只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像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一-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果然,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进”,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呜”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读了这一段文字,掩卷沉思,会有“余音绕梁”之感!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如何用文字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形象化表达出来,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法是比喻。

(1)诗的第二段连续用了八个比喻描写音乐,请同学重点研读第二段,找出这八个比喻句。

(2)八个比喻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一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比喻 特征 变化

如急雨 粗重急骤

如私语 轻微委婉 急促--愉悦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鸟语花底 宛转流畅

泉流冰下 阻塞压抑 轻快--停顿

冰泉冷涩 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

爆发--高昂

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如裂帛 短促急迫 戛然而止

(3)八个比喻有什么特点?

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飞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比喻是描摹音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用比喻,能使我们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

诗中凭借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宛转的应接不暇的乐声,同时也体会出各种不同音色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中的音乐描写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跟白居易精通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曾流传过一个故事。有一次,有人将一幅乐队演奏《霓裳羽衣曲》图拿给白居易看,白居易说这是演奏曲中某个乐句的情形。那人不信,就找一个乐队来试验,当奏到那个乐句时,白居易叫停,再拿图来对照,所有演奏者的姿态及指法都跟图上-样。可见他在本诗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是完全可信的。

2.“同是天涯沦落人”

诗人认为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同”在何处?

这首诗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的形象,另一个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前者为主,后者为宾。

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然而这样的欢乐是以色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含着悲苦。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写诗人的自我形象,着重表现的是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开头写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和饯别宴上“醉不成欢”的气氛,都暗示了这种心情。琵琶女的演奏不仅道尽了她本人心中的“无限事”,其实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听了琵琶女的自叙身世,他的“恨”终于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主题。然后尽情地倾诉他“谪居卧病”中凄凉、郁闷的心情,尽管直至诗的最后他没有说出遭贬的原因--这是无须说明的。在封建社会中,直言敢谏的人,其结果只能如此。

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即“同是”二句的形象说明。江州司马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同之点:

本是京城女

a.来自京都:

去年辞帝京

誉满京都名艺人

b.出色才能: 同是天涯沦落人

才华横溢大诗人

年长色衰守空船

c.落泊失意:

直言相谏遭贬谪

3.艺术结构

这首诗的结构艺术也很值得欣赏。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三次演奏中,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演奏什么曲子不知道,但可以断定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在“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的。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这是诗的主体部分。先用叙事引人,然后浓墨重彩地写她演奏的内容,以证明她技艺的高超。由此自然转入琵琶女自叙身世,完成了这一形象的塑造。而琵琶女的自叙又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原来他俩“同是天涯沦落人”。接着诗人便讲起自己的“沦落”,但主要是围绕着音乐讲的,讲心境的低沉,而关于“沦落”的原因,则仅以“辞帝京”“谪居卧病”二语轻轻带过。这显示了诗人的温柔敦厚之风,但我们不难看出,他和琵琶女的“沦落”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只说调子悲凄,与《霓裳》《六幺》不同,之从侧面写听众“掩泣”,更以“江州司马青衫湿”作结,这是用音乐形象及其艺术效果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第一次(暗写) 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 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

诗人述“迁谪意”

第三次(明写)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4.对“江”和“月”的描写

本诗前三段中都有关于“江”和“月”的描写:第一段写诗人及其客人在“茫茫江浸月”的情境中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为之神往;第二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弹完名曲后的外景;第三段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目下的孤单、凄凉处境。这些描写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像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悲惨生活。

五、作业

1.比较李贺《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琵琶行》音乐描写的不同之处

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则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

2.反复聆听一首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借助联想想象,用恰当的比喻描摹音乐,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附:板书设计

琵 比 急雨、私语 珠落玉盘 同是天涯

琶 喻 莺语、咽泉 冰泉冷涩 沦落人

之 独 银瓶乍破 铁骑突出 (点题)

曲 特 裂帛

【附录】

一、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下面是有关白居易的一则资料。

白乐天去世,大中(唐宣宗年号)皇帝以诗吊之曰:“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摭言》卷十五)

二、补充注释

1.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宋赵德操《北窗炙輠(guǒ)》卷上:“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

2.主人下马客在船--这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然后上船。

3.添酒回灯重开宴--回灯,旋转灯芯的装置,使灯芯加长,灯光更亮。按:此时酒宴刚过,杯盘已撤,故云“添酒”。但灯不能撤,可能灯光变得微弱一些,现在琵琶女被邀来相见,自当将灯光拨得亮些。

4.幽咽泉流冰下难--此句历来众说纷纭。“冰下难”,一作“冰下滩”,一作“水下滩”。现将郭在贻《训诂丛稿》中有关的解说摘要介绍如下:

“冰下滩”是对的。首先,“水”是“冰”之误,“泉”也是水,只能说“泉流冰下”,不能说“泉流水下”。再说,上句说“莺语花底”,这句说“泉流冰下”,对应也工整。“滩”是唐代的俗语词,气力尽的意思。敦煌变文中有这种用法,如“鬼神类,万千般,变化如来气力滩”。气力滩即气力尽。由此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泉流冰下,鸣声幽咽,仿佛有气无力的样子。

5.“声暂歇”“耳暂明”中的“暂”字--突然的意思。这是古义,《史记》中有这种用法,如“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李将军列传》)。“暂腾而上”,就是突然跳上的意思。在这首诗里,“声暂歇”是写乐声突然停止,跟下文“银瓶乍破”的“乍”字对应,表现乐曲的效果;“耳暂明”,也是突然而明的意思,突出了乐声的非凡效果。

6.凄凄不似向前声--音调凄凉,跟刚才奏的《霓裳羽衣曲》《六幺》不同。向前,以前。

三、几篇诗文中的音乐描写

巧妙地运用比喻,是描写音乐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法。这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

《琵琶行》里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的嘈嘈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者很难想像。而比之于急雨,比之于私语,比之于大小珍珠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两弦的美妙各具特色。诗里还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比喻曲调的流转和凝涩,用“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曲调的高亢雄壮,都把琵琶的声音描写得淋漓尽致。元稹《琵琶歌》里的“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李绅《悲善才》里的“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也都是以声喻声的。元诗比白诗为早,白诗“莺语”二句,可能受到元诗的影响,但较元诗为胜。

以声喻声,不在于声音的完全相似,不能过于沾滞。如“莺”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银瓶”,“骑”是“铁骑”,“佩”是“神女佩”,“盘”是“水晶盘”等等,有的并不直接关系到音响,却能够令人从中联想到音乐的美妙。

描写音乐,除了较多地运用比喻之外,还运用其他的手法。妙语点睛,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琵琶行》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又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奏曲的能手,能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哀愁或欢乐。听曲的行家,也能够从曲调中领会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行有同样的心情,那感受会是很强烈的。白居易真不愧为听曲的行家,于琵琶末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于演奏的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无限心事,于演奏终结时更听到了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所以感动得青衫泪湿。这里,用比喻已经不够了。诗人就直接出面为乐曲解说。诗人的解说犹如画龙点睛,点到了妙处。只轻轻一点,就揭示出乐曲的无穷含蕴。“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妙句。说一句题外话,古人有的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我们倒认为,白居易能够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娼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妓女是较少见的。

《明湖居听书》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白妞开始唱的情景,“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也是由作者直接讲出自己的感受,只是就中又使用了比喻罢了。《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琵琶行》胜过一筹。

上一篇:qq超级伤感的个性签名下一篇:七年级作文600字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