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育小学化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幼儿教育小学化(共8篇)

论幼儿教育小学化 篇1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探析

教育心理学家早就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不良倾向不仅增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同时,对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也不利。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透析 1.应试教育的影响

所谓应试教育,指的是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这个概念,是与为了学生发展而开展的素质教育相对立的。只要是教育,只要是学校,都必然会有考试。考什么和如何考,决定了教什么和如何教,考试制度决定着教学制度,教学制度则决定着学生受教育的命运。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以分数来体现教育,而分数是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教育只是灌输统一的知识结论,训练特定的技能技巧,让人死记硬背,被动掌握。应试教育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延伸到幼儿教育,导致单纯的孩子过早地进入应试的围圈。2.幼儿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实行自收自支,幼儿园经费问题成为幼儿园发展的一大问题。特别是目前私立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成本包括前期装修和购买设备,房租、教师工资、奖金、宣传费用等大量成本,这些都需要赢利来维持。非义务教育过多地强调“经济性”,逼迫教育机构不得不与金钱捆绑在一起,不得不变着法“赚钱”。同时由于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不再投入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数量越来越少,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难以发挥,民办幼儿园便失去了制约。这类高收费的幼儿园,全有自己的特色课,办园者认为只有专业者所办的“高度专业化”的幼儿园,才更能吸引孩子喜欢幼儿园,课程设置几乎是“各自为政”,幼儿从小就开始受不公平的教育。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的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好多孩子写字“双姿”正确率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其错误率达70%以上,主要原因是孩子手骨骼没有成熟,偏早用笔。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杭州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7月上旬对萧山市220多名3~7岁的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知能力测查。与此同时,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和筑波大学的专家们也对日本幼儿进行了同一内容的测查。

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较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强于中国孩子。

这次调查结果暴露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学、文字为主的所谓“学前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使幼儿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超前,影响了幼儿的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具体表现为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较弱。这种状况如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幼儿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形发展。

2.“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小鸟的妈妈如果在小鸟还没有长出羽毛的时候,就硬赶着小鸟飞出鸟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小鸟掉落在地上,而且可能永远丧失了飞翔的胆略。同样,科学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过早地将儿童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带来的后果将影响孩子一生。

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接触他们喜爱的玩具、花花草草,让他们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知识打好基础,这是一种似乎还看不到成果,却实际上是比成果更为重要的基石,就像没有好的视力,我们无法看清楚远处的景色,没有好的听力,我们无法听清优美的乐曲一样。

论幼儿教育小学化 篇2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 幼儿接受到与他们年龄不符合、偏向小学化教学内容的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幼儿接受了大量的小学化的知识, 并且幼儿园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发展的重要依据, 孩子过早地面对学习产生的压力, 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有的孩子会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学习而厌倦学习, 对今后十几年的学习极为不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主要有急于求成心态的驱使。 让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态使然, 这之中又包含多方的人为因素, 重点是社会和学校双方的原因造成的。 现行的公立幼儿园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学前教育的需求, 国家大力鼓励建立私立幼儿园。 私立的幼儿园主要以企业的模式运营, 难以避免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当今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 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强, 社会的评价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幼儿园良好的信誉和评价是幼儿园实现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 有的幼儿园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幼儿接受的内容和测评上下工夫, 从而让孩子接受大量的小学倾向化的教学内容, 目的是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另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有家长的因素在里边, 很多家长存在这样错误的观点:认为自己交了多少钱到幼儿园, 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获, 每天询问孩子学到了什么没有。 家长认为孩子交到幼儿园就要学到什么东西, 面对家长的这种心理, 幼儿园只有加强幼儿的学习强度, 甚至用考试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呈现出来给家长, 所以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有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使然。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应对策略

既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这个问题是由社会和学校双方共同造成的, 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通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一) 社会要改变评价孩子成功的条件

家长都想给自己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但是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很多家长不尽得是了解的, 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条件其实是站在家长自己的立场思考的。 孩子内心真正需要的不是打着满分的试卷, 也不是大脑中装满各种各样的知识, 作为幼儿园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简简单单, 爱玩是他们的天性, 他们天真活泼, 积极好动, 他们的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快乐的。 假如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真正的内心需求, 就不会把孩子学习知识的多少和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自己孩子是否学有所得的标准。 去到幼儿园, 是孩子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 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和别的小朋友交流、玩耍,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他们合作, 学会与他们交流, 在和其他孩子的交流中获得快乐,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孩子的行为准则也得到了纠正, 懂得了各种基本的礼貌用语。 其实孩子只要学会这些就是最大的进步, 假如家长摆正心态, 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改变衡量孩子成功的标准, 遵从孩子内心需求思考, 就不会因为学校没能给出打着分数的试卷而不满。 学校少了来自社会的压力, 就能更好地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

(二) 学校要本着维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理念办学

虽然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虽然有来自社会的压力, 但是幼儿园要正视自己的存在意义和办学宗旨。 幼儿园是关于幼儿的教育, 幼儿的身心都处于最初的发展时期, 幼儿园办学要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办什么样的教育将成就什么样的孩子,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幼儿的知识结构, 所以幼儿园要以幼儿的心理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 让幼儿接受适合他们身心规律的教学内容体系。 不要过早地把小学的知识纳入幼儿学习的内容, 让他们接受那个年龄阶段应该接受的教育。 本着让幼儿快乐学习的教育宗旨对幼儿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幼儿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多发问, 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实施幼儿的体验式教学, 让幼儿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让幼儿的学习成为快乐的学习过程, 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强化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能力。 幼儿园就是一个小社会, 让幼儿在幼儿教学中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地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很多幼儿园都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幼儿身心的负面影响, 注重维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 社会和学校对幼儿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 让幼儿在相应的年龄阶段接受符合他们心理规律和年龄特征的教育, 让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得到综合地发展和提高。 健康快乐的幼儿教育使幼儿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使他们积极地投入接下来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陈玉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3) .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治理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虽然这一问题已由许多教育学者提出,可是在现实中这仍然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难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因此想要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问题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一、我国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曾遇到的情况

1.幼儿教育小学化情况发展史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人们就开始注意到了在幼儿教育体制上出现了小学化的情况,这可以理解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最早认识。为此,教育大师陈鹤琴先生还曾写过一篇关于儿童识字的论文是,他认为幼儿教育应首先建立在儿童兴趣基础之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配合家长需要,但是绝不能将家长的需要视为第一要素。虽然文革时期幼儿教育也受到部分影响,但在文革结束后基本恢复正常。历史上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曾有过研究的教育学者也对这一问题各有说辞。教育学者最开始时猜想,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因为幼儿园受到附近的小学氛围影响。

有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文献里是八七年《瞭望周刊》里面的一篇文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值得注意》,该文阐明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严重危害,并指出这一现象波及面很广,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幼儿园附近的小学,如文中举例某县幼儿园大部分设在小学附近,家长思想观念受到这些小学影响进而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化时代的到来,很多私立幼儿园兴起,某些地方的私立幼儿园甚至占所有幼儿园总数的一半以上。为了生源考虑,这些幼儿园采取较激进的办法教学,分出大班与小班,采取提前教学法,甚至提前引入小学教育。

2.我国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的发展史

我国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从那时起各地教育部门想出了很多治理这一问题的对策,比如深入调查、监督整改甚至处罚等。国家也曾下发过多项文件如《学前班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并结合实践先后在全国多省市开展学前班工作试点。2011教育部领导人在参加重要会议时很明确地提出了要坚决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二、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幼小衔接是小学化存在的一大原因

幼小衔接是辅助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一大条件。我国现今幼儿园体制是小班升大班,大班后便是幼小衔接课程,而现在幼儿园出于生源等诸多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受重视幼小衔接,教学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就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生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当大班教师教授小学教育内容时,小学化色彩极为鲜明,甚至可以说与小学初级教育无异,形成的小学化气氛对于小班、中班教师的影响极为不好。特别是循环式带班法作祟,大班孩子升学后,大班教师又从头带小班,大班教师小学化教学的风格再带入小班、中班,无疑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2.家长的期望导致了小学化问题的产生

由于现如今的竞争意识,家长极其恐惧自家孩子落于人后,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对孩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甚至幼儿形成的数字、识字能力也被拿到公开场合做对比,这间接影响了其他家长的思想。儿童认识数和字的多少成为争相议论的话题,导致了恶性循环,进而循环往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间接导致了小学化的生成。另外,在西北部或一部分偏远山区,幼儿园小学化学习方式也是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做铺垫。

3.年龄的差异导致了小学化现象

国内外在对于小升初儿童年龄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儿童心智水平决定了其何时可以步入小学学习阶段。国外儿童普遍年龄是在6岁,我国由于政治原因,开始规定的是7岁入学,后来有些地方规定6岁即可入学。

三、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路径

在考虑了儿童自身发展情况和家长意愿、对幼小衔接的实际需要之后,我们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应避免在中班和小班教学中体现,而不排斥其在大班中体现;考虑到义务教育的需要,基本同意大班与小学相衔接;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路径方面,采用改革现行幼儿园制度的路径,要将治理小学化问题与家长意愿分割开来。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幼儿园应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之上,适当作出调整与改革,把重心放在儿童身心与良好品德的发展上,杜绝小学化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赵亚婷.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与解析[J].2011(13):635.

[2]何善平,杨淑丽,张新娅.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去小学化的策略[J].2011(4):17-21.

试论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策略 篇4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得以创新,为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创型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

农村教学“小班化”趋势越发明显,究其内因源于学生数量逐渐减少,在这种农村教学人数“自然萎缩”的状况下,需要教师秉持与时俱进精神,迎合教学发展新常态,做好课堂教学策略调整,凸显农村教育发展强劲生命力,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基于此,农村小学数教学策略需迎合“小班化”教学现况做好教学创新。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达成“小班化”数学教学目标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究其内因源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学习难度,对学生空间想象力、运算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个人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觉得数学知识更加陌生,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需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褪去数学难懂且枯燥的外衣,让学生感受并了解更加真实的数学,以生活化教学策略为载体,落实“小班化”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简单加减法应用题”的训练时,需跳脱书本内容的束缚,从学生生活实况出发是丰富应用题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有效达成数学教学目标。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询问学生将来想去哪座城市上大学,这时学生们会展开热烈讨论,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可同时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标注学生向往的城市,以此为依据设置应用题,如小丽想要去北京上大学,但是本地无直达列车,需倒两次车,车票价格分别为45元、56.5元,请问小丽若想到北京上学需要准备多少路费?此类生活化数学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解题过程中,落实数学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生活经验创设数学应用题,鼓励学生相互提问,活跃课堂气氛,继而检验学生数学运算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此为依据分析学生数学简单运算能学习情况,并达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创新等能力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重,而对呆板无趣的课堂教学则提不起兴趣,缺失兴趣引导学生将迷失在数学学习道路上,无法找到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削减教学成效。基于此,农村教师应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资源,迎合学生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展开教学实践,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时,可组织走出课堂在校园内部或校外探寻存在平移和旋转的图形,有的学生会发现学校大门上菱形图形呈现对称分布状态,花坛由若干正方形构成,通过学生的观察学生会发现许多平移和旋转的图形,相较于以往在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来讲,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更加鲜活,可加深学生的记忆,实现学生与数学知识的有效交互,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小班化”教学新常态下,教师能够尽量关照每个学生,不必担心其在自主实践过程中会发生人身危险,为教学实?`有效落实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敢于实践、开拓进取等综合素养。

三、采用分层教学法提升“小班化”数学教学成效

农村小学生源逐渐减少,形成“小班化”教学状态,为此教师需秉持与时俱进教育理念,迎合教学实况做好教学创新,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目标,基于此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数学学习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均可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凸显创新型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教学时,教师需适当放慢课堂教学速度,同时询问学生对长方形定义、计算方法等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只需掌握基础知识即可,针对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需在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例题扩展训练的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力,提高其数学内力,同时针对并无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来讲,只要在本节课中可依照教师引导做到了解长方形即可,继而达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营建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均可在数学课堂上各取所需,凸显“分层教学法”在“小班化”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教学条件有限,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实力,通过丰富教学测略,有效落实教育目标,在“小班化”教学常态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基于此,教师需秉持人本化教育原则,采用实践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模式及分层教学法等创新型教学策略,达到有效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富强.浅谈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0):225.[2]张雪晶.关于农村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读与写,2017(21):111-116.[3]卢兆金.浅析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方法[J].新课程(上旬),2016(8):150.作者简介:

幼儿教育小学化辨析 篇5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该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齐心协力,并肩作战。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辨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

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其内涵。在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的理解上,国内学者虞永平认为,“小学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方式[1]。所谓显性的表现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隐形的“小学化”现象的表现有可能是间歇性的,最典型的特点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着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幼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应有的自由,教育过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和快乐闭。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不仅要关注显性现象,更要注意隐性现象,要从观念上和行动中彻底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并且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幼儿教育领域,成了促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

2、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力,缺乏对幼儿园进行审批、考评、奖惩的法规,幼儿园随意制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内容,直接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幼儿园只有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根本谈不上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育观念的滞后,幼儿教育“小学化”就出现了。

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

由于不少家长不了解什么是幼儿教育,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导致很多家长就把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作为衡量幼儿园好坏的标准。如果幼儿园不教孩子“识字”“计算”和“背诗”,家长就认为这样的幼儿园不合格、老师不会教。

4、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

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改革,使不少幼儿园走上了自负盈亏的道路。要自给自足,生存问题首先摆在了眼前。有些幼儿园认为,如果不教孩子“识字”“计算”和“背诗”,家长就会对幼儿园的教学有意见,为了迎合家长、吸引生源,就要进行“小学化”教学。

三、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及建议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这一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主、忽视幼儿存在的教学模式。教育应当顺应幼儿自然成长的规律,任何违背这一规律、揠苗助长的行为都将得不偿失。

2、强化政府行为,增加经费投入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提高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监管、评审力度。只有不断增加政府投入,才能改变幼儿园基础设施差、幼儿教师待遇没保障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为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些条件的创设,没有政府的投人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完全靠政投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是公办园以财政投入为主,民办园给予部分投入,即根据民办园的盈利情况作适当投入。

3、大力宣传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

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使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一方面,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幼儿园要承担起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科学知识的重要任务。通过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加深家长对幼儿园及幼儿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好做好教育工作。使家长既了解了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又掌握了幼儿的在园情况,密切了家庭与幼儿园的关系,为更好地教育幼儿提供了平台。

4.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通过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彻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其次,建立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切实做好培训工作。最后,幼儿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学历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才会有希望。

5、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要使家长明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知识准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在心理素质、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社会交往等方面做好准备。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惯,尽量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小学化”现象透视 [J] 幼儿教育 2011 第7-8页 [2] 赵艳燕 浅谈如何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J] 课程教育研究 [3]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 百年中国幼教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页

[4] 于京天 对学前教育研究自身去向的思考 陈帼眉 刘焱主编 学前教育新论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第29—43页

[5] 赫.斯宾塞[英]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M]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2 [6]朱敬光 幼儿教育 [M]五南图书出版社 2005 [7]崔华芳.教育的奇迹—把笨小孩培养成天才的12种方法 [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8] 王小丽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研究 [J] 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第9页

[9] 唐典芳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成因及对策 [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第四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篇6

现今几乎所有的学前儿童都要进入幼儿园接受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如何对入园幼儿进行正确的幼儿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在幼儿教育中出现的小学化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此类现象出现的观念层面、社会、家长、幼儿园方面的原因,阐述因此给幼儿带来的身心方面的负面影响,并从根源上如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提高新世纪幼儿教育工作质量,是当前教育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紧迫实践任务,也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系统的基础教育工程。本文希望通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此一现象的发生以及危害的分析研究,唤起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从观念上转变现行的幼儿教育方法,使全社会儿童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一)幼儿园园长的办学理念的影响

大部分私立幼儿园和许多自负盈亏或承包性质的公立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的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招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和社会拔苗助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

现在许多办幼儿园的举办者的理念大多都是因为利益的驱使而去办幼儿园的,她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去竞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办学要求和接受一些不懂教育的家长的建议,这些家长们要求幼儿园给自己的孩子们上一些比较难的课程,她们觉得这样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创造出更好的机会,所以一些幼儿园的园长为了自己的生源和利益而去接受这些家长给她们的建议。

许多幼儿园的园长为了利益而办学,所以她们一心都放在了要怎样把自己幼儿园的利益变到最大,怎样能让幼儿到他们的幼儿园来,怎样才能让幼儿的家长满意,这些都是现在办幼儿园的园长们的错误观念。这些学校懂教育的人员都让那些不懂教育的家长们牵着鼻子走,让原本单纯的幼儿园变成了现在为了利益而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竞争的个人单位了。她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着“幼小衔接”的口号,把自己的幼儿园和小学接轨,教授一些比较超出幼儿接受范围的学科,开设的课程大多都是一些语言、数学、英语等课程,很少开设有关艺术、科学等的课程。许多幼儿园受错误观念的影响而走入了“早教”误区,现成了现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影响

现在幼儿园的教师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但是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都是力不从心的。许多的幼儿园都缺乏专业的幼儿教师,但是现在的幼儿教师的缺乏,迫使许多的幼儿园的教师都不是专业的幼儿教师,大多都是一些幼儿园附近的在家妇女和一些初中毕业的孩子们,这些人她们没有什么幼儿教育的观念和很高的专业素养,所以,幼儿教师的观念错误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不高,她们片面的理解幼儿园的教育课程,幼儿园的教师大部分教师都是老教师,年轻的教师较少,虽然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但是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力不从心,所以在幼儿园就存在了学习重知识的现象,大多都是以教室上课为主,很少的艺术课程。幼儿园都是以游戏为主的,教师们把游戏拿来当做辅助的教学方式,这样已经违背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影响,使幼儿很早的就接触到了学习的压力,让幼儿会有一些的厌学现象,这一些的现象都使幼儿教育小学化越来越严重。

(三)对幼小衔接的错误理解

对幼小衔接的错误理解,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幼儿一些小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过渡到一年级,许多的幼儿园为了小孩能升到一年级,过多的在幼儿阶段就灌输了小学知识,以小学规范化来管理幼儿课堂,她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幼儿提前的接触到小学的管理模式,能让幼儿很快的适应小学的教学。

(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错误理解

许多幼儿家长把上幼儿园混同于“上学”。他们认为,上学自然要学知识,哪家幼儿园所学知识多,就把小孩送到哪家幼儿园去。他们以自己的小孩“所学 2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知识多”作为炫耀的资本,到处宣扬、津津乐道。社会舆论也普遍以“所学知识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好坏的标准,迫使大部分幼儿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走上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道路。

部分家长虽然认为提前学习不是他们的初衷,但只要现行的应试教育存在,就无法让孩子享受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所以孩子虽然才上幼儿园,他们不得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英语等,以便使孩子能早起跑,领先于同龄的孩子,为以后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过于重视智力因素,忽略非智力因素发展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首先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还规定的幼教目标有: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勇敢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则过多地重视了听说读写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忽视了幼儿们的素质教育,如:创新思维教育、爱心教育、探索周围世界教育、社会交往教育、自主自理教育、自主活动教育等。这也难怪在2005年两会期间教育界代表指出教育的怪现象,幼儿园小朋友学小学内容;小学生学初中内容;初中生学高中内容;高中生学大学内容;而大学生却在学幼儿园内容——对人要讲诚信、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给老人让座。这些现象都表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教育不管是哪一个阶段都很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幼儿生理学、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早已证明,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神经系统功能、认识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还很不成熟、很不完替,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幼儿教育学化的做法不顾幼儿的年龄特征,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在实践中很容易导致幼儿过度疲劳,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与身心健康,其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危害不容忽视。

(一)、扼杀幼儿天性,损害幼儿省心健康

幼儿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他们刚刚接触外面的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强烈,世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新鲜、好奇,我们应该努力为儿童营造一种环境,让儿童在快乐的活动之中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知识的了解。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将游戏确定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这是因为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实践形式,因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充足的发展机会。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时间和幼儿游戏的权利,妨碍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造成了对幼儿发展的侵害。

过早地接受小学化的教育教学,每天反复的读写练习及知识生硬灌输,必然使儿童失去接受世界的兴趣,丧失主动性与创造性,容易形成惯性思维,限制思维的正常发展水平,教条的习惯,严重的会使儿童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是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一种摧残,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心理的正常发展。

(二)、降低儿童学习兴趣,影响后续教育效果

兴趣是幼儿进行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动力,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教育一定不能是机械式、填鸭式的,一定要能唤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地去钻研学习,并使其以专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从事这一活动。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幼儿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时,这便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并有可能使幼儿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幼儿教育小学化错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提前的小学教育。把幼教的重心放在提早的识字、背诗、读文、做算术、学英语上,还一直往上加,甚至到了孩子难以承受的地步。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超前往往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趣,对进一步学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首先,会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进入小学再次学习此类知识,容易因为“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课,不认真学习,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习态度;第三,由于幼儿园缺乏专科教师,知识传授不准确,幼儿进入小学已先入为主,很难纠正。第四,幼儿园开设的一些课程未能与小学课程相衔接,如英语,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的学校并不普遍,即使幼儿园英语学得再好,到了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时,原来在幼儿园所学的英语知识早已忘光,对英语学习根本起不到基础性作用或促进作用。幼儿教育不是不可传授知识,但不应拔苗助长;幼儿应该享受快乐和幸福。以快乐、宽松、自由为幼儿教育坚持的原则,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让幼儿在玩耍和娱乐中增长智慧,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宣传,提高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加大幼儿教育的宣传,提高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发动报社、电视台、电台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宣传,组织幼教专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面向社会提供幼教咨询与指导,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待幼儿教育的作用,树立科学教育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从而淡化社会上对幼儿教育的功利心态。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只有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纠正。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在家庭的影响下成长的,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幼儿教育小学化跟家长对孩子的过份要求有莫大关系。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真实感受,鼓励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泼、乐观、心情舒畅,孩子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克服自己的权威思想,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地位平等的家庭成员之一,抛弃以家长为本的传统观念,抛弃“家长的需要就是孩子的需要,知识学得越多越好,技能也是越多越好”的错误认识,要尊重孩子自身的独特特点,家长还应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总之,家长应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设计合理丰富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也要投入进去,与孩子一起构思探索,这样才真正地为幼儿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

(三)、加强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要改变陈旧呆板、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要大胆尝试创立新颖奇特、直观具体、趣味式激励式的方式方法。各地幼儿师范学校(班)和师范大学幼教专业在为一线培养合格的幼教管理干部和幼教师资的同时,还要尽快对现有的未经专业培训的有关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培训的重点在于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使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以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很多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都存在一个错误的理解,这也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儿童适应小学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受社会观念和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呈现越演越烈的 6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趋势。如果任由这种教育方式蔓延,必然会对幼儿的正常教育以及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不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社会的观念层面,以家长为本位,“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过早地接受知识,以知识的多少评价孩子的高低优劣。为了迎合社会的心理趋向,幼儿园偏离办园宗旨,以“读、写、算”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大消减了孩子活动、游戏、娱乐的时间和体验。教育监管部门由于存在教学内容监管难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并没有起到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作用。

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教育部门、家长和幼儿园的联合合作。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根本上理解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不忽视幼儿智力因素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第二是要转变教育方式,变小学式的教育为寓教于乐、游戏活动为主的儿童教育;第三是要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教学内容进行监管,从制度上加大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力度。最后,我要说的是,让幼儿教育健康合理地进行,给孩子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25令.幼儿园工作规程。

【2】 黄仁颂主编.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

【4】 国家教育委员会文件.国家教委关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5】 幼儿教育“小学化”弊大于利【DB/OL】.于正式实施《幼儿园共规程》的意见,教基【1996】15号

【6】 陈维国.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7】 刘炎编著.幼儿教育概论【M】.北京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邓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谢谢您邓老师!

论成人教育管理的人本化 篇7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育管理,人本化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相应的培养人才的教育管理体制也亟需更新换代。特别是对于成人教育领域来说, 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成人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针对的是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 其教育对象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性格和思维方式。生搬硬套学生教育模式显然无法解决成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因此, 推广新型的符合成人教育模式的管理理念, 即人本化理念, 是大势所趋, 是我国成人教育逐步发展以致与国际形势接轨的必经之路。推广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改善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人本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人本化管理, 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主, 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模式。首先要理解人的特点和本质, 只有认清人的本质才能真正的做到有效的管理人, 进而管理好由人构成的各种组织和群体。事实上一切的组织群体发展同样都要依靠个人的发挥, 人才是组成一切的基础。人本化管理就是要将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益。同时也满足了人作为群体当中的一个突出个体, 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追求的情感要求。它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 将人的因素作为核心。改革管理就要摆脱传统的制度为主的观念, 将人作为重点, 排除对人的限制和约束, 充分激发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能力扫清阻碍。

(二) 重点考虑人的非理性因素。每个人都有理性与非理性的因素。人本化的管理就是要以非理性的因素为重点, 在保证理性因素得到发挥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的发掘非理性因素, 进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样的管理制度才更符合人性化科学化的规律。

(三) 管理要实现民主化。传统的管理方式经常会陷入制度规则优先, 人员只需服从的误区。而人本化就要打破这种观念, 重点加强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重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收集采纳工作。满足个人的需求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促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从整体上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成人教育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一) 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得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教育中对个人的重视程度不高, 不能及时关注个体的未来发展情况。盲目的使用规章制度制约了个人的创造力, 违背了个人意愿, 对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有所伤害。时代的变化要求成人教育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要尊重并承认个体所具有的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理论观。

(二) 随着知识的普及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终身教育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人教育就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与传统观念中工作学习两不相干的认知不同, 成人教育要让个人在实践工作的同时, 不断的学习到新的知识, 新的技术, 不被单纯的选择就业等问题所束缚, 要将眼光放长远, 要考虑到个人如何踏上未来的持续发展道路。做到真正的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三、成人教育管理引入人本化的必要性

成人教育管理属于管理活动中的一种, 它根据成人的性格特点和普遍规律, 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实践环节, 以保证最终达成教育目标。现阶段成人教育管理陷入瓶颈期, 主要是因为其理念与时代脱节, 没有对受教育个体即人性进行深入分析, 习惯性的采用常见制度来进行管理, 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降低了教育质量。人本化能够恰当的考虑到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双重因素, 在不影响教育质量, 达到教育目的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的发挥个人的创新能力。使管理目标更加高层次化, 人性化。同时人本化的引入, 使得管理决策变得更加灵活有效, 摆脱了传统管理中制度僵化, 应变迟钝的缺点。并且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加深沟通,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四、实施人本化管理的具体步骤

(一) 从根本理念上确立人本化。

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的问题。人是完成一切工作环节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人本化着重于加强人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个人的效率, 进而影响全盘管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二) 提高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

成人教育管理与其他行业的管理活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的服务对象及工作性质决定了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成果息息相关。要想使成人教育管理既有科学性有效性, 又能保护个人的自主性, 就要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一定要有所保障, 能够将看似矛盾的两者完美的统一到一起。只有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 才能帮助整个教育管理体制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即使面向国际环境, 也能做到毫不逊色。

(三) 加强管理的基础环节建设

管理的艺术在于细节上的渗透, 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存在着。它既要保护被管理者即受教育者的个人空间, 又要做到统一高效, 就需要在基础环节上多下工夫。引入人本化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而深远的系统性极强的工作, 不应计较当下的成绩, 而要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 使每一位被管理者都能体会到人本化的优势好处。积极鼓励全员参与, 使制度下的每一个人都能深刻领会到自身的重要性, 意识到团队利益与个人切身相关, 使管理趋于合理化和人性化。

五、总结

成人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需要耐心的重要工作, 每个人都要为此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既要保持制度规定的权威性, 又要顾及每个人的真实感受, 最大限度的保留个人空间。要使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具有真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 提高成人教育的效果, 加大成人教育的影响力, 提高其社会地位, 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为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 及社会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梅英.高校教师人本管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年01期.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 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合理途径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当前,多数幼儿园都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且屡禁不止,但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以下便具体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教师素质水平较低。幼儿教师应具备爱心、耐心、恒心等基本素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幼儿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也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这严重阻碍了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且多数教师在日常教育方面,一直向小学化方向靠拢,并带领幼儿学习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但却忽视了幼儿的天性,也没有注重挖掘其潜在的创新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表扬鼓励表现好的同学,这种做法会使幼儿过早的形成竞争意识,过早的开始小学化教育。同时,幼儿园内教师会由小班带领至大班,虽然在大班才开始进行小学化教育,但这种教育理念也会在小班教育过程中有所体现,以致过早的产生小学化现象。

2、家长存在攀比心理。多数家长都希望听到赞美孩子的声音,因此在孩子处于幼儿时期时便会开始教导孩子学习识字、数学、画画等内容,甚至还有部分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让孩子过早的开始学习英文歌曲。而这些做法也仅仅是在特殊场合时可以为自己赢回面子,这种攀比心理虽然表达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但也会促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形成。每位孩子都存在自身的生长方式,过早的教育会遏制其天性的发挥,也使其感受不到童年的乐趣。

3、缺乏政策支持。目前国家在中学与大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忽视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以致很多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工作没有发展空间,甚至放弃工作,转而继续深造学习。这将降低了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水平,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将直接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形式,处于这样的教育趋势下,很多私立幼儿园开始成立。同时,幼儿的学习成绩也会关乎幼儿园的发展规模,因而教师会对幼儿进行大量训练,以提升幼儿的知识水平,殊不知却制约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措施

1、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国家对幼儿园的关注力度较小,所提供的扶持政策也较少,因此幼儿教师往往会选择离职或者晋升为小学教师。这种发展趋势将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以致其专业素养比较薄弱,对幼儿实行的教学也缺乏专业性。同时,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幼儿在幼儿园时期便开始接受大量的学习内容,幼儿缺乏玩耍时间,以致无法正常发挥其自身的兴趣爱好。为此,教师应进行内容讲解时应注意课标要求,比如在讲解韵母a时,应利用各种技巧为学生介与a有关的知识,并引导幼儿正确发音,期间应减少多余内容的讲解,留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时间,使其在玩耍中发现知识,并增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确保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2、纠正家长的错误理念。家长直接决定着幼儿教育的水平,幼儿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事物认知方面的水平较差,为此,家长在进行教育时,幼儿往往会顺从的听取。部分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攀比心理,往往会加大幼儿的学习力度,并安排幼儿学习各种知识,提前进入了小学模式。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得幼儿失去了玩耍时间,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天性爱玩,且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培养学习兴趣,但家长的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会抑制幼儿的天性。为此,家长应改变自身的错误理念,为幼儿打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家长也应适度了解幼儿所学教材,并给予一定指导,比如可以在生活中渗透1至5的认识与其加减法运算,使幼儿在乐趣中学习数学知识,减少幼儿的学习压力,从而塑造幼儿健康积极的人格。

3、完善国家政策。幼儿教育是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应学习的知识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全面认识现实世界,为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内容,并鼓励专业的幼儿教师进行教育,比如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福利,还可以在业余时间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充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同时,国家也应提高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并确保实现私立幼儿园的公立化,最大可能的减少利用幼儿成绩进行攀比的情况。除此之外,幼儿园也应安排专业的教育专家莅临指导,并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丰富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鼓励幼儿教师利用教学技术开发幼儿的智力,并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三、结语

合理的幼儿教育对幼儿心理及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正面积极意义,且可以确保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感受不同的学习乐趣。为此幼儿园应建立正确的教育方式,并加大促进幼儿智力开发方面的投资力度,以便减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但治理过程较为漫长,期间一定存在困难与挫折,只有齐心协力、勇敢面对,才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严仲连,盖笑松.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學化的合理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2] 王亚.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社会机制及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7).

[3] 海鹰.试析小学在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中的作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2).

上一篇:二年级少先队班会教案下一篇:家庭美德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