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建设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环境的建设(共10篇)

生态环境的建设 篇1

近来,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其建设水平和规模巨大提高的同时,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甚至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和扩大.从生态学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1)对土、水、气、声、热等无机环境的影响;(2)对植物、动物等生命系统的影响;(3)对景观格局、过程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命周期”概念分析并提出建设生态道路应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道路运营等阶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建设和谐生态道路的目的.

作 者:尹忠东 李一为 辜再元 赵方莹 赵廷宁 周心澄 YIN Zhong-dong LI Yi-wei GU Zai-yuan ZHAO Fang-ying ZHAO Ting-ning ZHOU Xin-cheng 作者单位:尹忠东,李一为,赵廷宁,YIN Zhong-dong,LI Yi-wei,ZHAO Ting-ning(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辜再元,赵方莹,GU Zai-yuan,ZHAO Fang-ying(北京林业大学边坡绿化研究所)

周心澄,ZHOU Xin-cheng(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生态环境的建设 篇2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生态公路建设

公路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提升的产物, 是连接不同地域的主要交通通道, 公路加快了不同地区的社会交流和相应的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流动。

一生态公路简述

随着我国日渐重视环境保护, 由公路建设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开始受到交通和环保等部门的普遍关注。因为公路的线形建设和其他的构筑物建设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即公路建设的穿越地区多, 直接影响着周围的的穿越地区。从整体和系统的观点将公路建设放于社会、自然的大建设背景中, 则公路建设必须考虑其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原来的公路建设多重视并强调技术指标、公路规划, 公路设计人员以满足公路的交通需求、减少建设成本、后期维护费、交通时间和交通事故损失等为主要建设目标, 在开展公路建设的路线方案设计和勘测及最后施工时多注重工期和进度的变化, 而对公路建设引起的对于地表、植被、地形、自然和水流的危害并不重视, 直接引起了地形、自然沟谷、生物栖息环境和水土的流失和恶化。这些问题在公路建设的发展中被逐步受到重视, 从而产生了生态公路的发展理念。

生态公路是指用生态学理论作为设计和建设指导的公路。公路的生态性不是要求公路如同通常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可以自我维持其平稳和平衡, 它只是更强调公路建设把的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变成最小, 即要求公路以生态法则为出发点, 建设时的景观和规划与周围地质、地貌、水域和植被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统一和协调。

二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

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主要包括公路建设的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影响、对周围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三方面。

1.施工和运营期的影响

公路施工期会造成建筑材料如石灰、水泥及粉煤灰等产生大量粉尘和扬尘, 从而污染周围空气;施工所用便道经施工车辆碾压后路面上的泥土变成粉末状, 遇到大风天气产生扬尘;沥青产生苯、酚、吡啶和蒽萘等不同的种类的沥青烟会污染空气;公路施工排水和挖掘会导致周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公路工程建设区域的水质。

公路运营期间通过的车辆产生大师尾气、烟尘、颗粒物等污染大气;因为车辆的车胎磨损、漏油和运输中的扬尘及废气颗粒会积聚于公路路面, 和雨水形成径流时, 会污染公路沿线的地表水及地下水;车辆交通噪声也是污染源。

2.对周围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必然发生开挖、填筑、桥涵和隧道施工、路面排水施工、路基防护、修筑便道和临时抢建设施等施工活动, 这样会对土地的地貌和植被造成破坏, 引起水土流失;公路网络把野生动植物生活区域分割而影响其中的动植物生存;公路建设对于周围生态景观同样造成影响, 当路横跨生态区块时即会引起栖息地流失也会造成周边植被的边缘效应。

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公路建设无疑有效拉动经济发展, 如公路周围引发人口聚集, 进而形成地区新发展区域, 引出公路建设的投入、开发和产出等方面的效益。但公路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正面影响也会随着新兴发展区域的发展和壮大而诱发更大型、更广泛和更复杂的生态影响, 且加上原来建设公路时产生的生态影响, 进一步提升了生态道路建设的复杂度。

三生态公路建设研究

公路建设引发出的生态问题使得其产生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些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公路的建设的生态保护问题。目前, 我国公路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公路建设生态化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1.生态公路建设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生态影响, 并运用相应措施减少破坏。生态公路建设分为成生态破坏前和生态破坏后的影响。

(1) 生态破坏前

生态破坏发生前就要考虑公路建设全过程, 在公路工程设计初期就要将保护生态环境融入到设计中, 处理好公路工程和生态保护间的关系, 如尽量避免公路穿越自然保护区;如避不开则尽量减少公路经过保护区的密度、长度和车流量;科学合理公路两侧景观, 尽可能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选择公路线位地要避免或尽可能降低拆迁量;公路建设要做到挖填平衡, 避免取土和弃渣破坏沿线植被。

(2) 生态破坏后

对于生态破坏已经发生的公路, 要尽量选用相当措施进行恢复和重建, 力求建立起新的生态自然循环系统。高速公路生态恢复思路是借助于公路线形和地带规律、植被规律和生态原理等选用相当的先锋植物, 根据灌木、乔木、草地和造林等种群的生态规律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构建, 要保证土壤、植被及生物同步恢复, 逐步使生态系统恢复到尽可能的水平。

2.生态公路建设的植被恢复

生态公路的建设恢复必须采取植被恢复措施, 本文主要介绍两种植被恢复技术, 即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和植生毯技术。

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主要经强调公路土工网络与植物护坡相结合, 从而起到整体复合护坡的着急作用。公路土工网的建成对降低公路边坡的土壤流失和水分蒸发, 提高土壤入渗量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土工网材料聚乙烯的吸热保温作用, 可加速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植生毯技术则是借助于天然植物生产的不同植被恢复产品完成对公路沿线的生态恢复, 植生毯通常为3—5层, 可根据不同要求加入不同的植物种子和缓释肥等, 施工完成后要注意观察植物生长和气候变化, 及时开展杂草病虫害防治工作。

四结语

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和生态公路建设要做到在规划、建设时就充分尊重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做到在建设公路时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效益的协调。生态公路建设在未来公路的建设必然随着发展呈现出更多的与环境统一、与生态协调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李中华.试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11 (06)

[2]于培江.浅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1 (11)

[3]王益、朱小飞.浅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1 (31)

[4]蒋玉花.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探究[J].才智.2011 (13)

生态环境的建设 篇3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生态公路;建设

随着公路建设线路的不断增加,公路周围的动植物保护、自然景观的维持、人文景观的营造,以及水土的保持工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由此提出了建设生态公路的要求,这是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的表现。同时,也为公路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公路设计和建设者合理规划,采用先进技术,更新施工方式,加强公路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

1.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随着公路线路的开通,交通流量的增加不断显现出来的,公路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以及运输量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1对水土的影响

公路在施工前后,不可避免要对地表进行挖土、填土作业,从而导致原本坚实的地表变得疏松。此外,在山体附近施工,开挖隧道,会导致山体不稳定,植被破坏,斜坡上裸露的土壤在阴雨天受到冲击后,会产生水土流失,甚至塌方。不仅对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破坏周围的河道、农田等,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1.2对动物的影响

现在的工程越来越重视对周围动植物的保护,在修建公路时,除了保护植物资源不受破坏外,还为当地的动物留出专门的通道,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和运行中,影响还是存在,光每年、每天被车辆撞到的动物就不计其数。此外,公路在修建时使用的粉煤、石灰等,产生大量的扬尘,且施工时所用的设备日夜轮转,产生很大的噪音。而车辆在行驶时也会产生的噪音、尾气等声音和气体污染,严重影响到动物的正常生活,对他们的生理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动物不能正常地繁殖。

1.3对景观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景观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自然和人文。对于自然景观的影响,除了前文提到的水土破坏,空气和噪声污染等。有时,为了公路线路的需要,不得不对当地的自然景观或者是修造的人文景观进行改造,甚至拆除。同时,公路运行时,大量的交通运输会导致尘土飞扬,严重影响了周围景观的观赏性和净化空气的能力。

1.4造成资源压力

公路的修建和运行能够极大地刺激两边人口的聚集,带动附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进一步开发。修建住宅、开发水源等需要大量的植被、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从而加剧了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压力,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的修建给生态造成的影响和压力逐渐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开始受到普遍的关注。为了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们便提出了建设生态公路的主张。

2.建设生态公路

2.1什么是生态公路

针对公路建设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人们不断思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建设生态公路,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修建公路时的重要指导。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建设生态公路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简单地说,建设生态公路,就是将公路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减小公路建设和运行对周围生态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般来说,要建设生态公路,除了加强对新建公路的生态保护,还要关注已建设或者被废弃的公路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及时地修复和维护。

2.2建设生态公路

2.2.1对未建公路的生态保护

在公路建设之前,设计和施工人员就应该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在线路设计前,要对地形、地貌和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有充分的了解。使线路避免在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和保护区内的穿越,设计的路线既要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又要注意不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施工方案,做好规划。

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要注意处理好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在石灰、水泥等材料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控扬尘污染。同时,在开挖隧道、取土、填土等工作中,要注意对植被和土壤的保护,减少开方量,并用压路机压实,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要对施工的废弃物进行及时处理,严令禁止将废弃物就地堆积,破坏植被环境。同时,防止雨水将废弃物冲进河流,污染水资源。此外,斜坡上的物质堆积容易滑落,对交通运输造成危害。因此,对堆积物的处理关系重大,不能放任。

保护建设前或新建设的公路的生态环境,未雨绸缪,减小生态破坏,是建设生态公路的前提工作,对于有效地减小公路运行后对周边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对已建公路的生态修护

若已建设的公路在修建前能够遵循生态公路的原则,进行生态保护,其周围的生态良好,则只需加以维护,减少破坏即可。但如果周围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恶化,管理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修复,重新构建平衡的生态系统。

对于已建设的公路的生态修复,一般是从植被修复开始的。首先,利用护坡技术,对植被和草地、土石加以固定,防止受到冲击而导致山体塌方或者泥石流等现象。既减少了水土流失,又保护了交通运输线路的正常。

此外,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通过人工栽植的方式,在公路两边或斜坡上栽种相应的树木,种植草地,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以达到净化空气,防风固土的作用。但是,对于公路附近生态的保护,要严格尊重自然规律,在植被和草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防止违背自然规律,白白浪费资金、技术,而达不到想要的绿化效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意义不大。

3.对废弃公路的生态处理

对于一些已经被废弃的公路的生态保护,是生态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经济中心的转移,或新交通线路的建造,一些原来的交通线被大量废弃。但是,相关的基础设施还堆积在原地,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继续产生着影响。

因此,要注重对废弃的公路的处理工作。首先,将原先的公路基础设施拆除,将堆积物运走,平整土地,从而恢复大量的土地资源。此外,种植相关的植被,恢复当地的植被资源,养护水土,绿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为动物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逐渐恢复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

4.结语

人类在为自己创造便捷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负责,任何影响生态平衡,造成环境破坏的行为,最终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减小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公路,既是为生态着想,更是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益。

【参考文献】

[1]陈园明.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J].交通世界,2013(5).

[2]蒋广新.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5).

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 篇4

2011-11-01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它体现了人们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规划,加强环境管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关怀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各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新路子,比如浙江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江苏开展了以“六清六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川等省实施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此外,农村环境监管工作逐步展开,环境保护的组织管理体系逐渐向农村延伸,越来越多的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提高的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主要有: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居住区生活污染问题突出、工矿污染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畜禽粪便和秸秆等生产废弃物污染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加剧、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现、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加剧、乡村旅游污染逐步凸显。

为此,在今后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一是要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强化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提高农村污染治理水平。二是要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实行“以奖促治”,并真正把这项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三是要研究和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抓紧制定实施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四是要按照区域生态环境整体特征,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积极推动环保机构向县以下延伸,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环境监察体系。

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看到成效。农村生态环境不仅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同时也事关我国的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当地群众都应从各个方面积极作为,使生态环境切实得到有效的保护。

【范文点评】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论文 篇5

水利工程建设内容主要由水利工程的类型决定,从工程种类上可以将水利工程建设内容划分为挡水水利工程建设,泄水水利工程建设以及专门水利工程建设。从工程形态上分,可以划分为单体水利工程建设和枢纽水利工程建设。

2.2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生态环境的建设 篇6

大理市绿化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

摘要:我省大理市的绿化基础普遍薄弱,许多城市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绿化覆盖率,加速绿化景观建设,科学绿化变为速效绿化,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在此,就城市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简单分析.作 者:杨润德 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大理,671000期 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Journal: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年,卷(期):,“”(3)分类号:X3关键词:城市建设 绿化 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篇7

一、尤努斯模式的中国化道路

自“穷人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来,尤努斯模式在中国推广的可行性成为了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中国版“穷人银行”不断涌现,在业界残酷的竞争夹缝中摸索前行,为中小企业客户小额信贷的中国化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可谓其中的佼佼者,“泰隆模式”备受各界关注,是尤努斯模式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的生动范本。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于1993年成立,从100万资本金、7名员工起步发展壮大。经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2006年8月15日,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成功改建成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泰隆坚持“中小企业成长伙伴”的市场定位,利用地缘、人缘优势,针对小企业信贷的融资难题,以担保为主要信贷手段,服务于小企业主和各类市场经营户。2008年泰隆被银监会评为2B级;2010年跻身中国十小龙银行。多年来,泰隆在实践中探索小企业信贷服务和风险控制技术,总结出以“三品、三表”为特色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坚持“草根银行”市场定位,并通过“声誉机制”的建立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将微小企业贷款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二、金融生态哺育之下的成功之道

“泰隆模式”的内核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经营理念,小中拓展大作为;二是促进社会“声誉机制”的建立,并以此促进培育台州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泰隆与小客户有着“共存共荣”关系,政府打造的宏观征信环境与泰隆推行的声誉机制互为基石,通过政府、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的三方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氛围。泰隆所处的台州市在营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信用环境中所做的先行努力和大胆尝试,为金融生态哺育下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成长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台州多年荣膺全国“金融生态城市”称号,2005年《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台州位居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排名榜第六位。

1、区位优势:健康、活跃的小企业贷款氛围

泰隆所在地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台州市路桥区,平均万人有小企业数高于全国平均数百倍以上,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GDP占经济总量的99%。在台州注册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微小企业,60%以上的业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近20年,并建立了全国市场销售网络。台州的小企业贷款业务在全国银行业系统中遥遥领先。台州小法人银行机构的业务中“小本贷款”等小企业贷款新品种,所发放贷款中失地农民占比高达90%,平均户额仅为5.1万元。这是“泰隆模式”得以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

2、政策层面:社会征信体系

金融生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表现在反映资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台州市政府提出打造“诚信台州”目标,建立社会信息共享机制,减少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日趋健全的台州征信系统显示出它强大的震慑力,不良贷款率仅为1.68%,远低于国际上3%的控制线。“不讲信誉会找不到合作伙伴。这是对失信最大的惩罚。”泰隆营造的企业文化也进一步促进了台州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小企业在征信系统的约束之下恪守诚信原则,政、企、银行三股力量共同拉动了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3、银行层面: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台州市政府注重促进每一家银行充分审视自身的经营管理优势和劣势、承担风险的能力,确立战略定位,加强与其他行社的合作,建立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营造银行间和谐的生态环境。台州是民营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区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巨大,但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难免会使银行“惜贷”。台州政府鼓励中小银行走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市场定位、信贷政策等方面找准本行信贷政策与台州经济的对接点,为金融生态良性循环注入了活力。

4、地方政府和金融行政部门“开明”政策

在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权方面,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与其他城市的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台州商业银行股本结构上是民有,政府财政仅占5%股份。除台州外,城市商业银行一般都是政府控股。泰隆利用“独立、保留、发展”的优势迅速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战略考虑和为其营造的宽松空间。“开明”主要表现在从实际出发,允许泰隆以“民营”方式组建,尊重泰隆的自主经营权,在泰隆遇到重大困难时,能充分理解、全力支持。在其发展的关键时期,地方政府给予了重要支持,动员地方财力支持其稳定,助其顺利渡过难关。

三、“泰隆模式”背后的思考

在金融行业开放、多元发展的今天,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相互影响,与区域金融生态建设连为一体,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失去了良好的金融体系和行业氛围,任何金融机构的成长都会成为无源之水。以泰隆为代表的各种中小金融机构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出宏观金融环境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从另外一个侧面彰显了地区性金融机构在促进和谐、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1、发挥银行主体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银行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是双向互动的,银行应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银行是金融生态链的主体,中小金融机构对于扶持自主创业具有独到的作用,是地区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银行应当着力于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这些举措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成果推动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政府应积极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清收盘活不良贷款,辅之以税收倾斜,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发展。

2、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互促共赢,促进征信体系建设

从银行与企业关系看,小银行与小企业的互补性很强,在共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它们可以结成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从政府与银行角度看,政策导向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力量互为依托、共同作用,综合运用法律、宣传、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有守信的益处和便利,建立良好的声誉机制反哺社会,带动全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政府、企业、银行构成三个支点,相互配合、支持,促进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3、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构建区域金融安全机制

必须清醒地看到,以泰隆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成长之路还十分坎坷。在信用风险的控制方面,在贷款笔数多、金额分散的情况下,中小金融机构依靠员工与客户建立“粘性”,对客户“软缠硬磨”催讨贷款,这种制度模式存在着诸多隐患。由于风险集中,解决信息不对称所支出的经营成本就较高。“泰隆模式”推广过程中,地区性商业银行在高成本的竞争压力面前难免妥协,这为金融环境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政府应当促进金融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放低资本金门槛的同时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加强对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指导和监督,松弛有度,将中小金融机构纳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四、结论

尤努斯“穷人银行”的本土化过程,凭“拿来主义”生搬硬套是不行的。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印证了“弱势群体,强势服务”的运作方式在中国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成长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泰隆模式”所形成的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互动局面,成为了中小金融机构反哺金融环境建设的生动范本,为各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及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吕志强“.泰隆模式”之奥秘[J].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2).

[2]、胡作华“.穷人银行”泰隆“做小不做大”[J].新华每日电讯.2010(8)

[3]、罗小军.泰隆民营银行的最新读本.21世纪经济报道[J].2004(9)

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基本建设策略 篇8

关键词:信息生态;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策略研究

信息生态环境为一种比喻式概念,其核心是由信息、人、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人工系统,体现着人类与信息、信息环境之间的某种均衡关系。可见,信息生态是在传统信息管理基础上、借助自然生态学理念引申而来的关系范畴。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信息生态环境失调,宏观上将对一个国家、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微观上则会对特定社会组织信息开发利用能力水平、个人信息消费与生活质量等产生负面影响,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当前,信息生态环境建设理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以“和谐”作为探寻信息生态环境运行与发展规律的着眼点,制订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策略,以满足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合理规划布局、积极倡导资源共享

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必须依托社会信息化建设实践,涉及内容复杂、领域宽阔、类型众多。因而,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划与布局,形成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模式,保障信息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达到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的。

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并非一时之举,亦非一地之功,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蹴而就。其自身具有技术含量高、涉及范围广、资金消耗大、时间周期长等特点,需要以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为基础:必须站在地区乃至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进行规划,合理布局与配置信息资源:既要树立共享理念,通过科学规划,改变不同地区、部门与行业之间存在的条块分割、纷然杂陈的局面;积极倡导和推动不同体制、来源、类型的信息资源均纳入一体化管理与共享模式中,达到彼此之间“业务协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保障安全”的目的,提高信息开发能力与信息服务质量;又要结合国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通过调整信息资源布局、完善信息资源配置,解决不同地区、部门与行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信息贫富差距大等问题,达到分工合作与优势互补的统一,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奠定资源基础。

二、立足自主开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引进、吸收国外先进信息技术成果,缩小了我国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国家间的差距,收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良好成效,在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一味地依靠引进吸收国外技术成果难以保障信息化建设获得长足发展;而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必将使我国信息化建设始终处于被动、落后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将导致自主创新能力消退、甚至完全丧失,贻误信息化建设发展,使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成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须从基础做起,加大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力度:既要重视理论研究,又要加强技术研究。理论上,以往信息化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明确了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原则方法及技术标准、规范的发展趋向,为深化理论研究创造了条件;技术上,则必须立足自主研究,将引进与创新融为一体,结合信息化实际,解决有关“信息控制”与“信息组织”等技术难题,达到促进信息服务、控制信息泛滥、消除环境污染、防范网络犯罪的目的,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提供技术保障。

三、完善人员结构、大力增强信息素养

在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实践中,“人”—— 信息管理者无疑地是居于核心位置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所具有的技术特点与技术要求,决定其难以离开信息理论研究人员、信息业务人员与信息专家的共同努力,正是他们构成了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信息管理者的人员结构、信息素养、机能水平等对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低估。

而就实际情况分析,信息管理者人员规模数量不足、技术技能水平偏低、缺乏高素质从业人员、尤其是缺乏信息技术专家确是不争的事实。整体现状不尽人意,已制约了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建设步伐。因此,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必须以调整信息管理者知识的结构、提高素养为主攻方向:既要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信息意识、规范信息行为、提高信息能力;又要强化专业教育,加大信息人才培养力度,将整体素质提高作为重点,变一般性号召为强制性措施,通过制度手段,形成专业教育长效机制,提高信息管理者素质;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认识,将对信息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视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促进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发挥制度体系优势,努力使信息专业教育与信息专业培养朝着“常态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培养、积蓄人才,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打造人才基础。

四、加强监控管理、科学应对系统危机

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因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失调而引起的信息生态环境危机已经给人类社会“第二生存空间”的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且这种威胁正在逐渐地演变为“可怕现实”。

面对日益严酷的现状,“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塑造一个安全的数字化环境”。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信息环境监控管理,维护正常、稳定的网络秩序、净化信息生态环境、保障所有“信息人”的权益,遏制利用网络破坏信息生态环境平衡的行为,已成为应对日渐恶化的信息生态环境危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因而,必须将信息监控管理由理论层次上升到实践高度,设置多级监控管理机构、完善监控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管理机构的权利与职责。对纳入流通环节的信息进行审查,控制虛假信息、淫秽信息、假劣伪冒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定期地对信息生产进行评估、审查与监督;应用技术措施过滤有害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制订信息监控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约束作用,提高信息监控管理水平,保障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实践能够在健康轨道上不断前行。

五、培育信息市场、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信息市场是一种新兴市场形态,包括信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通过程与领域,体现着信息商品供求关系。信息市场具有信息交流与传播功能,通过信息咨询、服务、转让等形式,使其信息商品交易可以打破时空条件的限制,活跃了信息商品交流与传播。

培育信息市场、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既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要求。和谐信息生态环境需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做“烘托”,也需要信息市场需求为“辅佐”。应当认识到,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信息市场与服务领域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结合国情,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信息服务体系。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与社会总体消费趋势的影响,开展信息市场预测、调整信息服务方向、充实信息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实效性;强化信息市场开发、拓展信息服务渠道、提高信息服务质量,赢得社会满意度;加强信息市场管理、规范信息市场竞争、维护商品交易秩序,以扩大信息消费量。通过多种手段培育信息市场,使社会信息需求“潜能”获得释放空间,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平台。

六、加快信息立法、维护信息生态平衡

信息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信息法律的活动,包括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修改、补充行政规章活动。通过信息立法可有效调整、规范信息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是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保障措施。

在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初级阶段,需要国家给予优惠信息政策加以扶持,以保证信息生态环境建设之初能够在动态发展中获得平衡与稳定,为信息生态环境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单纯依靠国家扶持已不能保障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作为信息生态环境的支撑——信息网络的某些特殊性已影响到信息生态环境的纯洁性与安全性。如何在加强监控管理的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法律体系成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快信息立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信息侵权行为;保障信息网络安全、规范社会信息行为。要尽快出台有关信息数据标准,对数字信息、数据交换格式与信息管理软件等进行标准化管理与立法保护。通过立法达到维护信息生态平衡与稳定的目的,为建设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提供有效法律保障。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2008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构建研究——基于中国古代文献信息观的理性思考》(项目编号:08B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学福.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情报科学,2002(1).

[2]马费成,杜佳,宫强.中国信息法规建设措施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03(6).

[3]]龚主杰.信息生态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探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9).

生态环境的建设 篇9

珙县政府课题组

金融生态概念是一个仿生概念,是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的问题。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它包括法律法规和司法执法体系、经济基础和企业改革、金融部门的独立性、社会信用体系、诚信环境、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内容。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改善融资环境、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实力、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市政府将珙县确定全市唯一的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工作试点县,我县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深化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全县金融机构和部分企业的调查,总结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珙县经济金融发展基础情况及发展定位

珙县是四川省南部重要的能源、建材、化工基地,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中小企业较多,金融机构较为齐全,资金存量较大。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505元,比上年增长22.2%;经济总量增速跃居全省第二位、33个山区县第一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8115万元,比年初增加71056元,增长21.6%;各项贷款余额128619万元,比年初增加27519万元,增长27.2%;实现保费总收入7248万元,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3015万元。主要经济金融指标均在全市位居前列,为珙县打造宜宾南部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

二、珙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一是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和领导全县的金融工作。二是成立了县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县金融工作。三是成立了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联系金融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经济金融部门的38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四是制定了《珙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珙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报告制度》、《珙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督办制度》和《珙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考核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顺利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创建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制定规划,明确目标,高起点启动。县政府将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工作作为政府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出台了《关于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了《珙县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规划》和《2008年珙县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对创建工作提出了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召开了全县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工作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安排部署,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全社会营造了积极打造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的良好氛围,全面启动了创建工作。

(三)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一是狠抓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准确和完备。加强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库的报送、核对、查询管理,确保各金融机构报送的信用数据正确、及时。抓好信用环境整治工作。按照《珙县境内企业和个人诚实守信红黑名单通报暂行办法》,正确引导企业和个人加强自身信用的积累,对不守信的企业和个人纳入“信用黑名单”,在行政、经济、法律等方面给予制裁。抓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通过企业及个人入股、引入外地资金等形式,大力发展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共同做好中小企业的担保和融资服务。目前,全县共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3家,担保额度可达1亿元。抓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全县有贷款关系的农户信用档案的收集、信用评分、授信工作,目前,全县农户入库率达46.5%,有贷款关系农户入库率达100%。二是狠抓依法清欠工作。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清收公职人员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通知》要求,对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的公职人员,采取“三停五不”措施,即“停职、停薪、停岗,不提拔、不调动、不晋级、不加薪、不评先”,加大清收力度。三是狠抓金融产品创新。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制定《珙县林权抵押管理办法》,及时推出林权抵押贷款,解决了林农融资难问题;针对珙县煤炭资源开发资金需要缺口较大,对采矿权登记不落实、银行拒绝贷款的问题,出台了《珙县境内煤炭行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金融机构及时向4家煤炭企业投放3800万元生产和技改贷款,有力地支持了煤炭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为大力扶持发展现代畜牧业,积极探索设立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担保基金,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大对养殖大户的信贷支持。

(四)狠抓创建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街道社区的宣传文化阵地,加强金融业务、金融法规政策知识和信用意识的普及宣传,增强全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开展城镇信用社区、农村信用乡镇、信用村的创建,为珙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三、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政府有关部门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存在不足,主导作用尚未真正发挥。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仍有偏差。有的职能部门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系统自己的事,与政府和自身工作无关,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上履职不到位;二是协调沟通机制没有最大发挥作用。有的部门本位主义严重,行政效能较低,致使政、银、企互信互赢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合力不足。三是维护金融债权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缓慢,信用信息资源成果利用有限。一是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困难较大。人民银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资料仅限制为企业和个人在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各行业信用信息无法律依据要向人民银行报送,采集困难。二是不重视自身信用的积累。有的企业不愿意参加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无法提供有效的信用依据。三是信用报告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信用报告是反映企业和个人守信的书面报告,目前仅在银行业务开展中使用,在政府采购、市场交易、干部使用等方面还未得到认可,使用面狭窄。

(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缓慢,银企关系仍未得到根本好转。目前,县域经济的主体主要是以个体经济、民营经济为主,其自身建设和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主要是有的企业产权不明晰、管理不科学。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不真实。三是部分企业信誉度较差。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要素,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和不讲信用的企业,是很难给予金融的支持,致使银企关系得不到根本的好转。

(四)社会中介机构发展滞后,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一是机构不全,数量少。目前,珙县社会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只有少数的几家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验证公证等中介机构,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二是公信度不高。由于这些中介机构的成立之初,带有官办垄断的性质,经过几次的清理和整顿,但依然资质较差、专业水平低、公信度不高,难以为市场提供较好的中介服务。

(五)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一是信贷权限高度集中,县域金融机构业务拓展受到制约,影响了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支持。二是贷款“垒大户”现象使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相对集中,不利于银行的经营与发展。三是金融机构自我创新和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不能依据资金供求和风险状况形成自我定价机制。

四、深入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努力构建金融生态建设的协调机制。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县政府已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纳入了对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范围,明确了部门责任和奖惩制度。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于县域经济影响的重要性,主动把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积极主动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二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要建立定期听取银行报告联系会议制度,搭建与银行的交流平台,密切政银信息交流,解决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政银合作的实效性。

(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努力创造最佳发展环境。一是有效地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库的建设。要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依托,整合和共享工商、税务、公安、银行、企业等不同主体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二是要深入推进信用社区、乡(镇)、村、户创建活动。通过行政、法律、道德等手段,大力整顿社会信用秩序,建立信用社区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增强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意识,为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平衡提供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规范有序的社会信用秩序。三是完善惩戒机制。要坚持执行《诚实守信红黑名单通报制度》,广泛推广运用信用报告,让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享受到优惠政策,让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惩戒,真正形成“诚信是金”的社会风尚。四是大力培育信用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信用市场的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信用评级机构。加强信用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五是积极保护金融债权。要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权的企业,以维护金融资产安全。

(三)积极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力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一是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二是要努力提高企业经营发展水平。要着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依靠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水平,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加快推进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升中介服务水平。一是要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二是要提升服务质量。要继续提升会计、审计、信息批露、法律等服务准则,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准和诚信水平。三是要加强政策扶持。要从政策上支持和引导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四是要严格监管。要严格行业准入和监管,努力培植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好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生态环境的建设 篇10

关键词:公路立交;景观设计;线形;桥跨结构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与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明显。所以,只有科学评价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公路交通的建设、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公路交通与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1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运营与养护过程中,有害物质进入土中,污染地下水,导致饮用水和农业用水质量下降;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和土壤遭到污染,可能使农作物减产,使用消冰雪的盐对水、土壤和农作物都有不良影响;汽车尾气和盐类有害物质影响公路沿线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公路附近的动物容易被汽车撞伤、压死;公路选线不当,会破坏地貌、休息场所、风景名胜、文化古迹和自然保护区等。

公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山区公路建设难度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远比平原地区大。而平原地区公路建设对人工生态系统影响明显。选线不当及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态失调,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公路建成营运后,沿线经济带开发引起人类活动的增加,也将成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失调的新的诱发因素。

1.1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占用耕地,拆迁房屋和其它附属设施,影响沿线生物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高速公路延伸长达数十到数百公里,穿越不同的省、市、县,路线对现有的行政区划、城镇布局、农业用地及其排灌系统、林场及水产养殖区等,会造成分割从而影响路线两侧的生物交往及人际交往、信息传递、原料及成品的交流等社会活动。还有的会给一些文物、古迹地的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会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和种群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区迁移。另外,使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领地被重新划分,导致种群变小和种群间的交流减少。

2)水土流失

修建公路需取土填筑路堤,开挖山丘形成路堑,必将破坏原有植被,干扰动物栖息环境,破坏土体的自然平衡,引起边坡失稳、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取土、弃土场及暴露的工作面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源,山区坡面弃土可带来长时间的水土流失,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路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通常情况下,公路路其工程特别是高速公路路基较高,土方量较大,施工期间路堑的开挖、路基的填方对地表的扰动较大,路线两侧局部范围已有的植被易遭到破坏,土壤疏松,这种微地貌的改变,对降雨集中季节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另外,路基的取土、弃土,施工前临时占地,使路线所经过地区耕地及植被面积减少,路线两侧

20~30m

范围天然植被破坏,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不利影响。施工期临时用地由于施工机械的碾压、人员的踩踏,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耕地复耕后一定时期内肥沃度难以恢复,影响作物生长,非耕地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减弱。

(2)桥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由于桥梁的修建,使河床过水断面受到压缩形成桥前局部壅水,水流速度减缓,泥沙下沉。桥下水流速度加快,造成局部冲刷。此外,施工期间基坑开挖、筑岛钻孔、打桩,使河床受到扰动,泥沙上浮以及泥浆废碴排放,致使下游局部河段水质变差。

隧道的修建虽对洞身所处地段扰动不大,但隧道进出口两端,仰坡面的开挖使天然的植被破坏,对局部山体的稳定不利,另外,隧道废碴若处置不当,碴土可能随汛期暴雨流失,淤塞沟渠、河道,破坏良田等。

4)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必将污染大气、土壤、水体及周围环境。特别是一些穿越居民稠密区和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的路段,施工中由于大型施工机械的作业,每日产生的噪声、振动、废气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所产生的扬尘,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所散发出来的气味等,尤其是碎石加工厂石料的破碎过程,粉尘很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同时,沥青混合料拌和场的拌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粉尘也较大,近年来采用除尘设备,达到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根本解决。

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机械如打桩机、钻孔机、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稳定土拌和机、路面材料拌和机、压路机及各种运输车辆等所产生。这些机械的噪声源强,一般为

上一篇:《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学案下一篇:《彼得潘》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