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共8篇)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 篇1

一、毕业时没有联系好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可否7月初直接发给《就业报到证》,将其介绍到生源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原则上按省政府文件规定的时间办理,如毕业生本人同意也可在当年7月初直接办理。

二、学生违约怎么办?

毕业生联系新的接收单位,必须与原协议单位书面解除协议。对毕业生违约的观象,学校要加强管理,进行必要的制约。

三、外省籍毕业生能否把关系暂留学校,半年后再将其介绍回生源省?

可以。由学校根据情况确定。

四、省属和共建院校留成本科以上毕业生出省如何控制?

上述毕业生原则上不能出省就业,如特殊情况需要出省就业的,按专业和比例进行控制。

五、就业率如何统计?

国家教育部提出了7种就业形式,但有就业方式不好认定。我省认定的就业形式有以下几种: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签定就业协议书,办理就业手续,领取就业报到证;

(2)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单位就业;

(3)毕业生考取研究生;

(4)毕业生出国学习及出国工作。

对毕业生就业率实行动态统计。当年7月份统计初次就业率,当年年底和择业期结束后再分别统计不同阶段的就业状况。这样就能完整反映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六、关于选拔高校毕业生问题

2001年选拔高校毕业生工作有三类:第一类是5月底6月初省直党政机关在全省考录公务员,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可参加;第二类是为县以下公安机关选拔毕业生,具体时间未定;第三类是按照人事部的计划和要求,今年继续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三支一扶”,选拔名额700余人,考录时间预计在今年8月初。另外,一些市,县(区)根据本地需要也有选拔毕业生计划。

七、关于2000届不包分配毕业生超过择业期未落实就业单位档案和户粮关系迁转问题。

继续按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公安厅、河南省粮食厅《关于暂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届大专以上毕业生档案管理和户粮关系迁移问题的通知》(豫人(1999)31号)文件规定办理。2001年7月底前各学校将这部分毕业生名报送省大分办,(师范类毕业生报省教委学生处)与有关部门审核会签后下发。省大分办将会同省人事厅人才交流中心加大协调和检查监督的力度,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八、毕业生被介绍回生源所在市、县(市、区)二次就业、跨、县(市、区)毕业生联系到接收单位的,输办理就业手续时是否需要市、县(市、区)签署同意意见?

上述毕业生在本市跨县(市、区)联系到接收单位的,不需要县(市、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署同意意见,由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直接办理就业手续,毕业生跨市、跨省联系到接收单位的,也不需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署同意意见,由省毕业生就业部门按规定直接办理就业手续。上述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后,凭报到证到生源所在市或县(市、区)毕业生就业主管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市、县(市、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方便。

九、到市、县(市、区)二次就业的毕业生,户粮关系是否落入生源地?

按文件和省政府领导讲话办理。对于在择业期间暂时没有联系好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户粮关系暂不落入生源地,待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办理就业手续后,直接落入工作单位所在地。

十、择来期间内跨市、跨省初次就业或改派的毕业生,其手续是否由学校办理?

对于择业期限内跨市、跨省初次就业的`毕业生原则上经由原学校办理;对于已经就业要求改派的毕业生由本人直接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

十一、择业期内毕业生的组织关系问题。

征得省委组织部同意,择业期内毕业生的组织关系作如下处理:

(1)择业期仙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其党团关系及时转到工作单位(是非国有单位的,可转到其人事代理的政府人才交流机构流动党支部);

(2)择来期内暂未就业的毕业生,其党团关系暂留学校,在原学校过组织生活;

(3)超过择业期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其党团关系转至生源所在地县以上人才交流中心流动党支部,按流动党员办理。

十二、2000届毕业生择业期没有联系好接收单位是否延长或发给《报到证》将其介绍到生源市?

按2000年省政府文件规定办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十三、省外中专毕业生到河南就业手续如何办理?

省外中专学校毕业生到河南就业仍由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审验/换发我省印制的《报到证》后,各市地才能接收。省里将进一步完善审核办法,防止假冒现象发生。

十四、中专毕业生进郑州市区的省直和市属单位有什么要求?

按省政府文件规定,中专毕业生主要面向本地区就业,也可到郑州市区以外其他市地择业。严格控制中专毕业生到郑州市区的省直和部属单位择业,对于家在郑州市区或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毕业生的,不在限制之内。

十五、省直非国有单位接收的毕业生,档案如何转寄?

省直非国有单位接收毕业生,档案统一转到省大分办,由省大分办将档案转省人才交流中心。

十六、关于毕业生档案转递问题

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和被介绍回生源地后,学校应及时把毕业生的档案转到就业单位或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十七、没有联系好接收单位被介绍回生源市自主择业的毕业生,是否需要及时到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报到?

应及时办理报到手续

??十八、关于向各市下达毕业生资源信息问题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 篇2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追问

追问之一:熟人关系——大学生就业的一把双刃剑

熟人关系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当前大学生最好的就业途径, 也是导致就业不公的罪魁祸首。当前, 中国社会基本上还是“熟人社会”, 传统的等级意识、特权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表现在大学生就业上, 就是有一定社会关系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到某种便利, 有条件的家长也会通过各种人际关系, 为子女就业提供便利。2007年初,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41.61%的毕业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 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调查表明, 人际关系在就业中仍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学生本人而言, 它仍然是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导致就业的不公平, 这必然会破坏大学生就业中的竞争体制, 因而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从而可能是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追问之二:全员参与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的“治标之术”

在百度网站上, 输入“高校”、“全员参与就业”几个关键词, 瞬间就会搜出近万篇与之相关的文章, 彰显出高校对就业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还成立了上自党委书记、校长, 中有学院院长、学院党委副书记, 下至辅导员和全体教职员工组成的全员参与就业机制, 采取特别的措施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某些高校还建立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名额到人。这种做法值不值得商榷呢?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 教给学生真才实学,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就业竞争力, 而不是像推销员那样推销学生。在当前情况下, 过分的突出“全员参与就业”, 会不会又沦为学生“拉关系、走后门”的误区, 会不会进一步加剧熟人关系在学校就业中的蔓延?会不会破坏“强者生存, 弱者淘汰”的市场法则, 扭曲市场资源的配置, 这又会不会产生新一轮的不公平呢?

追问之三:先就业, 后择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产生矛盾的根源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先就业, 后择业”实质是为应对就业形势不乐观, 为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而提出的一种“临时”就业观念, 而决不是比“先择业, 后就业”更好的一种就业观。近几年, 各级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把就业率与招生挂钩的相关政策, 这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在客观上造成“假就业”, 致使很多学生在并不清楚单位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时, 无可奈何地“先进去再说”。如果大量的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 用人单位必然会加强自我保护手段。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 或者想方设法提高毕业生进入的筹码, 费用只能由毕业生本人来买单。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不公正待遇, 这对高校和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利益, 也影响人才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这已不再是能否工作问题, 而是一个严重的诚信问题。

追问之四:转变观念——缓慢而长期的社会变迁过程

有研究者认为,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之一, 就是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让大学生就业时降低期望值。但对于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挑肥拣瘦”, 并没有进行过深入思考, 也没有亲身作一翻调查研究。这种政策性的口号缺乏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其效果必然很差。事实上, 只要看一看每年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数和竞争程度, 就一目了然。200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 据国家人事部门统计, 共1113966人次通过网络提交了报名申请。报考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一职, 计划招录两人, 已有8395人通过了审核, 供求比再创新高, 接近4200比1。据山东省某高校统计, 07年该校共有省级优秀毕业生315人, 其中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占到了276人, 占87.6%。一般来言, 省级优秀毕业生是学习成绩较好、思想较先进的一个集体, 然而其选择工作仍然集中在公务员、选调生方面, 这不能不说明一个问题。由此可见, 公务员/事业单位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最热部门。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其他方式就业, 不是因为其观念变了, 而是因为没有被公务员/事业单位录取, 不得已而为之。对于大多数毕业生而言, 就业的一般序列, 仍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 最后才是自主创业。就目前而言, 公务员/事业单位对于人的生存、发展来讲, 是最有利的, 而企业, 创业具有更大的风险, 而更新观念的前提, 必须是其它的职业比公务员/事业单位能带来更大或相当的利益, 或者物质方面的, 或者精神方面的。总之必须带来一定的利益, 既便是到艰苦的地区工作, 物质条件差了些, 但一定要满足他/她的精神需求。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吴瑞林所指出的:“有的大学生毕业就失业, 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结构存在问题。一些人轻易地责怪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更新, 这很不公平”。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比如公务员岗位稳定, 收入有增长预期;再比如, 大城市与农村就业环境,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怎能不让大学毕业生扎堆往城里跑、往公务员队伍跑。在这种情况下, 谈论转变思想, 提高认识, 是不现实的, 效果当然是也非常差的。

二、大学生就业机制建构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会涉及众多部门、众多利益团体。只有大力发展经济, 规范就业市场, 完善就业公平竞争机制, 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治本之策。

1、大力发展经济, 增加就业岗位

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经济是基础, 据测算, 如果GDP增长率保持在7%一8%, 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将达到700~800万个。所以只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当前, 除了要发展大中型企业, 壮大其规模外, 特别是要推动规范外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有资料统计,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间, 大企业的职工人数只增加了12万人, 而中小企业职工人数却增加了681万人。加拿大在1988至1998年间, 新增加工作岗位中81.2%是小企业创造的, 其中少于50人的小企业创造了76.2%的就业岗位。美国1978至1992年间, 中小企业创造了近580万个新就业机会, 而大企业却减少了230万个就业机会, 在这15年新增的就业机会中, 基本全部来源于中小企业。

2、规范就业市场, 完善就业公平竞争机制

政府作为就业的第一责任人, 当前应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监管力度, 维护劳动就业市场的公平性。通过完善就业法规、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加强社会监督、强化行政措施等手段, 扭转劳动就业市场的不公现象, 严肃查处并追究破坏公平机制的当事人和办事人的责任。这是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 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治本之策。二是要加强国民经济预测和统计, 建立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机制, 把就业供给研究与就业需求研究结合起来。三是要加强政府职能及其实现方式问题的研究。逐步减少和消除用人单位在地域等方面对毕业生的差别性、歧视性对待, 突破政策制度壁垒, 尽量减少由于不当的制度安排而人为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和不平等现象。

3、分化大学生“预期工资”, 建立教育费用的分担机制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寻找与其十多年所付出的成本价格相匹配的过程。从经济学上讲, 成本与收益成正比, 较高的成本需要较大的利润, 如果预支的成本高于收益, 就会造成收支的不平衡, 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大学生找工作也是如此, 据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调查, 在我国家庭消费的排序中, 68.8%的家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学费涨幅远远超过了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以前, 读完大学,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政府分配工作, 现在不行了, 读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这大大降低了大学的预期收益。大学的收益下降了, 教育费用却很高。基于最基本的“成本-收益”的思考, 必然会导致毕业生“有业不就”。为此, 政府部门要规范教育收费, 建立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 把家庭分担的费用限制在一个合理的、绝大多数家庭能够接受和负担得起的范围内。这样, 就可大大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 就会减少有业不就现象的发生。

4、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 建立统一的保障机制

“就业难”反映的一部分其实是就业不公平的问题, 就业不公平很大一部分是保障的不平等。只有社会保障的公平, 才能促进就业的公平, 才能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当前,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模式已经形成, 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却没有跟上, 特权阶层占据了社会保障的优势地位, 失业的毕业生谈不上有什么社会保障。从理论上说, 只要劳动, 就在纳税;只要纳税, 就该享受社保。既要讲同工同酬, 也要讲同工同保。个人可以买保险, 那是个人的爱好, 政府不能干涉;由社会提供的基本保障, 则只能因就业时间的长短而异, 绝不能人为制造出三六九等。当前, 养老制度是分级别的, 离休高于退休, 行政高于事业, 事业高于企业, 国有企业高于集体企业, 个体私营企业就根本没有退休一说。不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 毕业生就业依然会存在后顾之忧。

5、加快高校体制改革, 完善高等教育制度

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的背景下, 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制度。一是改革高校管理体制, 突出教授治校, 专家治校, 淡化行政色彩。二是改革高校的教学方法, 提高高校与社会结合, 探索开放的人才培养方式, 借鉴“生活教育”、“合作教育”模式, 让学生分学期分阶段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工作, 用人单位提前介入培养和物色人才, 学生也提前自我调整目标和锻炼适应, 在生活中学习, 学习中生活;工作中学习, 学习中工作。三是真正有效地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 加强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能作用,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田成平.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N], 人民日报, 2007年3月13日

[2]、王丽莉等.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R],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 2006年7月16日

[3]、沈颖.毕业仍陷学债泥潭 就业犹如镜花水月[N].南方周末.2006年5月25日第1163期

[4]、民盟中央.关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提案[R].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251号.2006年3月14日

[5]、宛振宏.回顾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最抢眼的十组数字[N].中国新闻网, 2006年11月15日

[6]、张有全.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D].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七期

[7]、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文件总汇[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 篇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问题;建议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一直接受学校教育,普遍缺乏工作经验,通过就业见习可以使他们初步的了解社会,了解一些职业的具体工作,积累一些相关的工作经验,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现阶段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上面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效,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见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见习政策层面不够完善

现阶段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重要性,也已经出台了很多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政策,但部分政策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落实,而且每个人的补贴标准还存在地区差异,使得就业见习补贴从资金源头得不到保障,急需制定统一规范的政策。

2.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岗位较少,提升空间较低

由于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大部分的用人单位并不想招收高校毕业生,认为高校毕业生会占用自己公司的名额并且没有太大的价值,这样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工作岗位较少,即使有些用人单位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的岗位,也是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只是帮忙打杂,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见习的岗位提升空间较低。

3.高校毕业生流动性较大,不方便组织就业见习

高校的毕业生大多来自天南地北不同的省份,毕业后可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样就会流动性非常大,不方便组织管理。而且由于各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情况的了解也比较少,导致无法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就业见习岗位,再加上学生的就业见习情况反馈不到位,限制后续见习工作的展开。

4.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见习不够重视

由于很多高校对学生的毕业工作指导不够全面,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不够,没有详细的职业规划,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就业见习的重要性。所以,在该就业见习的时候积极性不高,没有参与到就业见习中来。

二、更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建议

1.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全过程的管理

要想更好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就要加强对就业见习全过程的管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过程中制定统一的申报条件,具体操作流程和补贴标准,高校毕业生如果符合申报条件就按照统一规范的流程申请就业见习即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具体的表格统计,例如见习单位的岗位需求表,高校毕业生的见习申请表和见习补助表等,同时加强后续考勤管理,时刻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情况。

2.加强见习基地的建设,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岗位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保障高校毕业生可以有就业见习的岗位。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对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的企业奖励,来大力动员相关的用人单位积极的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并且要保证这个岗位的适合程度。另外,要组织见习学生积极融入见习单位的培训中去,通过上岗前培训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同时,在选择见习岗位时不要仅仅关注该企业的发展情况,而是要具体考虑该岗位的可提升空间,是否可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

3.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上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能否有效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首先政府需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相关措施,并且要将补贴落实到位。另外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资金的投入,并且将各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各项资金都能够用到实处。同时,每个地区都需要根据自己当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严格的经费支出标准以及经费支出程序,并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资金能够真正的落实到见习经费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按时的拿到就业见习资金,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顺利展开。

4.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的宣传,畅通信息渠道

就业见习信息的畅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就业见习信息的畅通可以使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有效的对接,即用人单位知道哪里有毕业生,毕业生知道哪里有见习岗位。因此,需要增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的宣传,例如可以在网上、电视上、报纸上发布各种见习公告,让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了解到哪里有需求,并且可以及时去补充。另外,还可以经常性召开各种招聘会吸引企业和毕业生都来这里进行双向选择。同时,当地还需要详细的了解高校毕业生的见习情况,给予还没有见习的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咨询指导服务,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快速的找到合适的有提升空间的见习岗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情况关系着高校毕业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投入,采取有效的途径更好的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使每个高校毕业生都能在见习岗位提升自己,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艳琴.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2014,8(3):215-216.

[2]王锦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4,7(13):19-19.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专题 篇4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懂得”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懂得”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式技能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懂得”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 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懂得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懂得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式技能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懂得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 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这样的结果对照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对自己的能力素质不觉得满意,仍然希望有提升的空间。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大学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造成的。而企业对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的关注,说明大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可能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有差距,在企业hr给大学生的建议中,“眼高手低”是企业(中国报告网)最为诟病大学生的一个缺点。

调整心态,放底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

主要是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

心态要端正,从基本做起

大学生在首次就业时,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期望太高,即使不如意,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遇 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心态放平

关键是心态的转变、对职业的预期值也序号适时加以调整

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增加对社会的懂得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

※希望大学生能够懂得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盛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 ※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整就业心态

※建议多参加社会 实践,这对求职者、对企业而言是双赢

毕业生就业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篇5

毕业生就业,除了涉及就业政策本身的问题外,还有很多涉及就业中的法律问题,其中最多的就是三方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方面的问题。

1,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中的法律问题。三方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由学校作为见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意向性协议,它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替代劳动合同。三方就业协议具有以下特性:第一,每个毕业生只能签订一份三方协议,如果签订了多份三方协议,一旦出现冲突以第一份协议为准;第二,三方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之后即告终止;第三,三方就业协议中的违约金须经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后约定,数额须符合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相关规定;第四,备注栏不能空白,毕业生应该尽量将单位的承诺,如休假、住房补贴、解决户口、保险等各项承诺明确写入备注栏。由于当前宏观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在求职中通常处于弱势地位,很多人缺乏维权意识,对三方就业协议书中的不平等条款,要么不知,要么不敢提出异议。使就业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 霸王协议”。但有8 0 % 以上的三方就业协议书缺乏对用人单位违约的约束。如果毕业生违反就业协议,不仅要缴付违约金,而且在再次就业时,对就业地域等方面将有所限制,如北京市就业政策规定,在学校上报就业方案之前解除协议的。京外生源毕业生原则上不得进京就业:在学校上报就业方案之后解除协议的,原则上回生源地就业。因此,毕业生一定要审慎地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三思而后签,在协议中尽量关照到个人的正当权益。

2,签订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问题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就业协议即告终止,此时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即正式确定了劳动关系。在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问题:)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劳动合同试用期作为劳动合同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对于帮助用人单位以最低的成本风险争取优秀人才加入,促进劳动者的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试用期是最容易出现纠纷的阶段,主要集中在试用期时限、试用期辞退、试用期工资、只签试用期合同不签劳动合同等方面. 甚至有一些比较恶劣的用人单位把试用期变成了低成本雇用劳动力、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一种手段。应该明确,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条件,不允许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而不签订劳动合周。《劳动法》中对试用期的时限、试用期问用人单位辞退毕业生等也都有明确规定,毕业生应该对此有所知晓. 以免糊里糊涂被用人单位以试用不合格的理由欺骗。2)合同中包含不平等的格式条款格式条款在劳动合同中屡见不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的订立中居主导地位,在劳动合同订立时多使用预先拟定好的合同文本,毕业生面对格式条款只有签与不签的选择。很少也很难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使劳动合同事实上成为格式条款。其不合理多表现在:①用人单位回避提醒义务。使劳动者难以注意限制自身权利的条款;②用人单位免除自身责任;③用人单位注明劳动合同条款的最终解释权归已所有.一旦发生争议,劳动者往往因已经承认格式条款而处于不利地位。)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

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

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入的其他事项。很多毕业生对劳动合同的应有内容不了解,加上对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发生的纠纷没有更多的概念,只是被

动地签订格式合同,直到发生纠纷后才发现很多内容都没有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4)未签订劳动合同或未办社会保险目前,特别是在一些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中,用人单位为了一味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存在以就业协议代替劳动合同、以口头

承诺代替书面合同等现象,有些甚至不为毕业生办理社会保险。这时一旦双方发

生纠纷,受害的大多是毕业生。应该明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必须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也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3,其他方面存在的法律阃题在就业的过程中,毕业生还常会遇到其他诸如

平等就业权问题。当前就业歧视普遍存在,一些本不该属于招聘考核的一容常被

附加。例如对性别、户籍、学校、健康、年龄、经验、身高、相貌的歧视;知情

权问题,虽然目前奉行的是“ 双向选择”,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

因掌握求职者的详细资料能从容选择,而求职若渴的应聘者却常因信息不全而难

以做出正确的选择,甚至遭遇“ 招聘诈骗”。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更

应细致、慎重地了解各项政策法规,包括创办企业的注册程序、税务政策。企业

经营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法律知识,如《公司法》、《合伙法》、《个人独资

企业法》、《税法》、《合同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以免因对法律知识的缺乏而给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导致创业失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在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法律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毕

业生作为高素质的现代公民,也理应做一个“ 知法、守法、用法” 的表率,学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 篇6

(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由于农科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农科大学生的就业问

题更为突出。通过对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的主客因素的分析,结合农业院校自身的特点,提出解决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各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扩

大,毕业生人数凄创新高,从2001年到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总数从118万人增长至6ll万人,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在专业、学历、地

域等结构上矛盾突出。受农业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农科专业建设较慢等

诸多因素的影响。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就业渠道

相对狭窄,毕业生进入县乡两级农业系统的人员比例大幅度F降,用

人单位质最不高、待遇偏低,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等问

题都不同程度的突显出来。无论是从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

虑,还是从“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高度出发。解决好农科大学

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影响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1.1主观因素

1.1.1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心理存在偏差。农科毕业

生在选择所向往的职业时.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大中型公司排在前

位.而选择到县乡民营单位的很少。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观望心

理、自卑心理、虚荣心理等,这些都影响了毕业生的正常择业。

1.1.2农科大学毕业生对农业认识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偏见。对农

科专业信心不足,专业思想不牢固,出现“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的现象,即使是来自农村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回到家乡去建功立业,从

而影响就业。

1.1.3 目前很多农科大学生就、匝期望值过高,择业时往往看准一些高

薪岗位,向往沿海发达的城市,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待遇不高的岗位,一些基层艰苦工作,许多大学生不去应聘。

1.2客观因素

1.2.1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发展

相对缓慢.严重制约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使农业行业吸纳毕业

生的能力低下。

1.2.2农科专业毕业生就此首先面向的是基层.而在市县以下的基层

单位,因为机构精简,进人指标有限,而且要通过各种公务员考试,农

业科技人才引进难度大。

1.2.3农科毕业生基层就业措施不够配套.吸引力不强。作为农业院

校就业市场广泛存在的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收入水平与中心城市和

发达地区相比差别较大,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一些中小仓业特别是非

公有制企业还存在用工不规范等问题,挫伤了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

1.2.4缺乏较为宽容的创业环境。社会对农科毕业生到农村自主创业 缺乏宽容的创业环境,最典型的就是缺乏风险投资机制,大多数人不 愿将资金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农业产业.而且对大学生创业持怀疑 态度,不愿给他们机会,导致毕业生最终放弃自主创业。

2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

2.1 加快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彻底转变现

念。加快相关体制改革,取消大学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 限制.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

各级政府费继续推行“三支一扶、支援西部、大学生村官”等基层 就业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业战线建功立业。越来越多的农 科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有利于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 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同时也拓宽了农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2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 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农科类毕业生受到的冲击更为显著。如果农业 院校大学毕业生仍不转变传统的择业观念,将会受到市场的淘汰。因 此,引导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端正就业观念,使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 形势,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凭借自身素质和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 的公平竞争。另外,还要注重农科大学生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思想教 育。农科类大学生只有转变就业观念,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真正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2.3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的设置及对人才的培养应该紧跟市场,根 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改造专业,培养人才。

2.3.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 的广适性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彻底改变学生专业面窄、动 手能力差、适应性不强的现象。

2.3.2转变办学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改革办学体制和调整课 程设置,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加 强创业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2.4完善指导体系.提高指导成效

2.4.1农业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系统化的就业 指导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有针对 性地开展就业指导.进一步提升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质量。

2.4.2-对毕业生集中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我国 农业发展的了解.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观念上加以引导,使其对 就业的趋势和对所学专业的美好前景有所了解,帮助学生树立学农爱 农、立志从事农业科学事业的思想。

2.4.3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结合专业学习和教师本人对农业事 业的认识、追求,激发学生的事业心和学习热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农 业生产实践.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自己所 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献身农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 感.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基层单位、乡镇企业和农村中急需大量人才。

2.4.4加强就业观念引导,鼓励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邀清一些校

内外知名专家和在基层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来自基层的劳 动模范等为学生做报告.引导农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 励他们到最需要人才的基层和西部去工作。

2.5加强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2.5.1 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的结构调整 和产业升级对农科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农科大学生与其他科类的 大学生相比,更有责任、更有义务回到农村,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建功立 业,施展才华,奉献自己。

2.5.2农科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熟悉、了解农村,对农 业、农村、农民有朴素的感情,因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此外,由于他们 来自农村。毕业后到农村就业,思想观念上也比城市学生易于转变。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 篇7

关键词: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指导,普通高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就业率是评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好坏的一个核心指标。每年教育部和各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门都会适时地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公布于众。各高校在努力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也愈加重视对提高就业质量的研究。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就业难,狭义上仅仅是指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而在广义上还应该包括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就业质量包括工作的性质、聘用条件、工作环境、社会保险和劳动关系等主要内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毕业生以后的就业自信心,甚至影响其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

一、就业质量问题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不愿意就业的学生普遍增多

现在,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要么在城市漂流,要么在家待业。这些学生之中有些是为各种原因找不到工作,没办法落实就业。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有单位接受,却不愿意去就业。这些学生很多存在就业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不适应社会的人际关系等等。

(二)毕业生就业流动方向不合理

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到沿海或发达城市工作,而不愿意去一些欠发达的乡村工作。有的倾向于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的政府部门,还有的直接就选择外资企业。有的毕业生宁愿待在大城市漂流也不愿意下到基层单位去就业。随着高校教育扩招,高学历者越来越多,导致用人单位无论岗位高低都倾向高学历者而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而我国其他一些地方和单位急需人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从而导致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不能真正施展自身的才华而致使就业质量下降。

(三)违约学生数量日益增多

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到单位没多久就急着离开单位,不少毕业生由于自身与家庭的压力而签约,而且还有一些人在还没有毕业之前就已经违了约。有些是因为学校的规定(如定向学生)签了约后,表面上似乎没有毁约,而实则却根本没到签约单位去工作。《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一个月内就走人的就超过l0%以上,三个月后走人的超过30%。

(四)就业工资普遍较低

首先,在高校教育扩招后,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供给大于需求。在供需定律的推动下,必然导致大学生的工资价格降低。其次,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不少学校教育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现在不少大学生实际能力已经不如以往的大学生,这也是工资实际价格下降而导致偏低的原因之一。

(五)追求就业率数据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渐转变。由此,建立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新的就业机制。而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而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变相将其毕业生档案转移到人才交流中心,使就业率数据得到保障,而实际就业的质量却日益下滑。

二、就业质量衡量指标

目前,高校统计就业质量时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

(一)就业率

毋庸置疑,就业率是衡量就业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份2006年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资料显示:80%的大学生希望找工作,而希望自主创业的有8%左右,这两部分加起来相比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数量占很大比重。多年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非常大。由此可见,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一个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和就业竞争力。

(二)就业单位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的量,而就业单位的高低层次则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的质。如今,不少大学生抢着报考公务员,因为其福利待遇优厚、工作稳定。据了解,现在公务员考试比考研更具挑战性,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值非常小。但是,许多大学生都不愿放弃尝试这条道。一个高校毕业生到高层次单位(如大家公认的国家机关、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等)的就业数量,可以成为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那些在激烈的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优秀毕业生才能够到这些高层次用人单位就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考察也可以用就业单位的层次高低来衡量。

(三)起薪平均值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起薪平均值可以体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价值水平的认可与衡量。北京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一份针对该市26所高校1.4万名2006届毕业生所做的调查显示:从专科生到博士生,该市高校毕业生签约之后的起点薪金平均约为2300元每月。这也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

(四)考研率

当前,考研成为不少大学生的热门话题。快毕业了,是否选择考研以及考研后的成本与收益问题都会在毕业生心中得到衡量。毫无疑问,成为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如果一所高校毕业生的考研率高,那说明这所高校的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等都比较高,并且也能部分说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这些考上研究生的大学生在研究生毕业后将会具有更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并且会选择更高层次的用人单位就业。因此,考研率可以成为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导致就业质量不高的成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有些毕业生缺乏良好的就业观念,固守旧的择业观念。如有的大学生找份工作只是为了面子。其次,不少大学生虽然是怀着正确的就业心态,从薪水、福利、企业文化、个人能力、爱好等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对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未考虑到就业单位及其职位是否有利于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原因。

(二)学校因素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高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但有时候却是有学无习,这和高校的课程设置安排有很大关系。高校需要转变办学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市场需求调研,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主动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将教育教学与企业、市场需求对接,将就业能力的提高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形成全过程的培养体系。大学生接触就业环境的时间越早,就会对就业的理解越深刻,从而增强其提高就业能力的主观能动性。

(三)市场与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过渡到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在不断完善,不存在“终身就业”或“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情况,就业市场与求职者均需通过双向选择决定就业结果,社会就业的公平性进一步体现。这意味着学生就业的质量不再是凭着“好背景、找关系”来决定,而是必须依靠个人的竞争力才能找到好工作,这些都会影响到就业质量。此外,很多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下降。如适合本科生的工作却偏偏选择研究生从事,这不仅是人才的浪费,而且不知不觉形成了一个充满就业压力的社会环境。

四、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高校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就业指导“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抓好两个环节。一是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就业指导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就业指导的效果和成败。要坚决摒弃把就业指导当作花架子的观念,坚持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逐步提高其业务水平,保证就业指导教师能够实际参与就业工作。二是要加大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毕业生能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网上就业信息查询,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渠道。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两者之间有很大相关性。从大学生就业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地点等因素来看,就业能力低的学生,其就业质量比就业能力高的学生要差。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其中更多的人获得了较高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相对舒适、安全,能够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作为工作地点,选择了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的责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要积极引导,做好就业工作服务,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在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就业技巧等方面给予毕业生更多的培训和指导。

(三)家庭和学生都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就业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少有悖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日益显现,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大学生。所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大学生只有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就业质量才会有所提高。同时,正确的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学生和家长,应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求学的成本和收益,做出自己的就业选择。大学生也应该转变学习观念,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交流平台,积极发掘和利用实习机会,增加工作经验,提升核心就业竞争力,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家长和学生还应该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预期,积极面向基层就业,在基层部门、企业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工作乃至创业创造条件。

(四)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一直以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同样,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政府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政府在高度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时出台一些相应的针对解决或保障大学生就业问题包括就业质量问题的一些激励措施与政策。同时提供一个就业指导平台,以更优厚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支援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等,从而使我国大学生达到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杨宜勇,周帅.我国社会就业压力与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破解[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郑晓明.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2).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 篇8

关键词:职校生;就业;不良心理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处于相对劣势的就业弱势群体的中职毕业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复杂的就业心理,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

笔者曾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心理作过调查,结果显示:①就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普遍要求就业单位工资待遇要高、工作环境要好,81%的学生趋于国企、大型外资企业或选择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②就业的前瞻性意识差。只顾眼前利益,缺少超前意识和发展眼光。选择成熟期与发展期企业的学生各占52%和42%;选择做大企业员工和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比例分别为66%和34%;选择做大企业流水线操作工和做一般企业技术工的比例分别为68%和32%。③就业的主动性心理差,依赖心理强。等待学校推荐就业的占81%、等待父母找关系就业的占10%、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就业的占8%。④存在就业自卑或过于自信心理。一些学生对就业缺乏自信心,认为前途渺茫,不知所措,还有些学生过于自负,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才华。⑤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团队精神。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表示不知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之间关系。⑥存在畏难怕苦心理。近一半学生对工作时间长、经常出差、加班或三班倒不能接受。⑦缺少自主创业意识。10%的学生表示很想将来创业,自己当老板;52%的学生表示有条件就创业,没有条件就放弃;12%的学生表示创业有风险,竞争太激烈,自己无力胜任;2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材料,不敢想自主创业。

调查显示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就业心理问题,即心理障碍或困惑,在这里,笔者对中职生就业存在的常见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供同学们就业或择业时参考。

1.中职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1)焦虑心理。

①期望值过高。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中职学生的就业心理,我以抽样的方式对学校2005级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43.5%的学生对自己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②消极自卑。

自卑是个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从业素质,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作用下,不善于交际和语言表达,认为自己学历低,掌握知识面狭窄,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出现焦虑、泄气、沮丧的情感反应。

(2)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择业时的一种习惯性心理。由于中职毕业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尚未成熟,具有非常强烈的依赖心理。

(3)攀比心理。

从就业情况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存在一种攀比心理。这些学生在面临择业时,总有一种想法在左右着他们,认为自己不管在学习成绩、专业技能还是在思想品德方面都比别人强,所以在求职过程中“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输给别人”。

(4)盲目从众心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就业情况调查跟踪,还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择业时,缺乏主见,盲目跟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的能力,比如操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等,更没有根据自身各方面条件,忽视自身的个体差异性与自我创造性,随波逐流,采取了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到头来是一事无成。

(5)挫折心理。

职校生在就业工作中,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

(6)好高骛远心理。

不是嫌这儿工作不理想,就是嫌那儿薪酬太低,一会儿说这个单位路远,上班太累,一会又说那个单位太小,工作不稳定。部分职校生不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择业上期望值过大,好高骛远。部分职校生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他们往往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

(7)实惠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中职生非常多,他们往往在企业招聘时,说不上三句话就问“能给多少钱,工资多少,奖金多少,福利多少”。他们的眼睛只盯在外资、金融、保险、电信类企业,错过许多很好的机会。

2.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

正确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要适应市场需求,树立竞争、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就业意识;第二,要以需要为出发点,主动到一线岗位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岗位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就要求中职学生转变就业观念:①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就业观。目前是以一技之长挑战学历证书,以前的招聘多数都是只限于本科学历,如今要求的是熟练工,能立即上岗或有经验都优先上岗。②转变眼高手低盲目攀比的就业观念。要客观的评价自己的能力,把握机会,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求对口先就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思想,用新观念去指导就业实践。这势必要求中职学校首先要强调毕业生要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同时还要求中职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使毕业生能把握机遇,顺利就业。

(2)加强学生就业心理疏导。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中职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与咨询。首先,从职教的特点、学生的特性出发,加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辅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辅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职学校应通过各种各样有益健康的活动,例如“中职学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讲座”“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热线”等,帮助中职学生客观认识自己,面对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中职学生进行与就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职生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3)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一种积极评价,中职毕业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这就要求中职毕业生一定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自己的理想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弥补;将要去求职的单位对求职者有何具体要求等等,综合加以考虑,确立就业目标。

(4)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由于受家庭、社会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致使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一切以我为中心,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自理自控能力差,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逐渐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学校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强化抗挫折教育,大力宣传抗挫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组织故事会、主题班会等专题活动,讲述不为困难和挫折所吓倒的优秀人物及典型事例,鼓励学生树立抗挫折的信心。学校要创造条件组织有益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开展务工务农劳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劳动能力,在实训和实习中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组织学生军训,磨练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毅力养成以及互帮互助的作风;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成功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挫折并不可怕,激发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学生遇到挫折后必须分析失败的原因,战胜或适应挫折。找出问题的根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去战胜它。虽然失败和挫折是伴随人生的事情,但它也是磨练人的最好机会,一帆风顺并不利于锻炼人的意志能力。择业是人生的第一步,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百折不挠,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走向成熟,为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通力协作,引导学生就业。

家庭成员要关心和引导自己的子女求职择业,注意减轻他们的求职压力,与孩子们做到心理沟通,并与学校相互配合。同时,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与氛围。国家已经制订和颁布了《就业促进法》等相应的就业法规,就业市场逐步得以规范和完善,使毕业生依法求职,有法可依。

总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解决好中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必将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泮成.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J].当代教育论坛,2005.

[2]沃建中.中学生心理导向(第六册)[M].科学出版社,1992.

上一篇:主持游戏时活跃气氛下一篇:建筑工程的预决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