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爱和自由》(精选11篇)
伊金霍洛旗第三幼儿园 李慧芳 ***
每个家长、老师都爱自己的孩子,那爱到底是什么?尤其值得我们幼儿教师去深思,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受此启迪,我感觉:爱是尊重,爱是珍视尊严。
从事幼教工作四年以来,我自认为是一名认真负责的教师,每天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我最能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注意安全,一定要小心”,我也是要求孩子必须像我这样做,我发现孩做的与我不一样,或者危险的动作时,我会很快过去阻止他,告诉他,这个不能,这个危险,我想把孩子安排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在玩区角活动时,我也是生怕孩子不回取玩具,不会玩,总是忍不住要去告诉孩子:“宝贝你可以玩这个呀,这个这样玩,你看多好玩呀”我觉得孩子就是孩子,总是喜欢把我们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我一直以为这样就是爱孩子,保护孩子,殊不知,我们已经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遏制了孩子的探究欲望,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这样做恰恰违背了孩 子的成长规律。
直到看完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我突然领悟到,我们的爱对于儿童就是束缚,我们成人有太多的规矩,太多的不可以,在幼儿园我们总是让幼儿事事都听从我们安排,总想着驾驭孩子的思想,其实这样并不是爱孩子,爱孩子就是不仅仅要蹲下身来看孩子,更要蹲下心来看孩子,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大胆的放手,这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
我们班还有一个孩子,他总是偷偷吃小朋友的午点,刚开始我有点生气,我教育他,不能随便吃别人的东西,可是这个孩子有时还会继续偷吃别人的东西,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我才明白,儿童偷吃东西,在我们成人眼里这是偷吃别人的食物,但是在儿童看来,他不是偷,他就是觉得那里有好吃的,为什么不给我吃,以后只要这个孩子再拿其他小朋友的食物时,我会走过去对他说来我帮你拿,刚开始他会尴尬,会撒谎说他帮其他小朋友拿的,每一次都这样,持续了一个月,这个孩子再也不吃别人的东西了,他已经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了。这个结果就是自由与尊重的结果。
今天我的演讲我想把我最喜欢的书分享给大家,把我最真实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今天我的演讲想要告诉 所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的老师们:老师们,我们要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学会倾听学会调节自己的耐心,我们要把更多的耐心分享给我们所有 的孩子包括我们自己的孩子。
艺术似乎少有这样得意过。
至于我的目标,来之前在“bj798arts.com”上却好一番搜索未果,只好慢慢寻找。
“案”艺术试验室(& art lab)有些云深不知处的意味—如果路上遍布的水蒸气算得上云的话。它的白色标牌并不很起眼,走了好一阵才在798深处找到。实验室的入口开在一家小铺的旁边,差点错过。里面错落有致的分成了三层,上上下下颇有些地道的意思。
有着蒙、满、鄂温克血统的顾桃是条草原汉子,28岁的周宇和那些整天坐在电脑前编程的学生没什么两样。从外表上,你是不会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的。
我并没想到采访的主角会是两个人,但老顾在电话里强调:他的同伴“很重要”。
两人来了以后我才发现,和google到“清新整洁”的照片相比,眼前的老顾才露出了本来的蒙古本色,需要仔细端详才能确定此人正是我要采访的对像。
“我当时就是个‘愤青’,和几个朋友整天除了喝酒还是喝酒”,采访开始后,老顾随手打开一瓶“大优”。说实话,在冬天很少见到用啤酒解渴的。但当时,已经拿白酒当水喝的老顾和他的画家朋友们除了每天激烈地阐发对艺术的畅想以外,没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越喝越痛苦。直到某个夏天的晚上,喝得头痛愈裂的老顾把头放进了冰箱里面开始了严肃的思考。“生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当朋友们把满脸冰茬的老顾从冰箱里拉出以后,他开始了追寻生命真正意义的“北漂”生涯。
开始岁月并不是漂着的,而是在北京亚运村的一间地下室里“埋着”—还是地下二层。“那时刘欢就在我们上边住,开着吉普,抽大雪茄。我们在屋里抬起头看到的是从上面下来的一根根的上水管和下水管。”为此,老顾的一个朋友宁可去郊区租平房也不住在这里。朋友来看老顾时,指着管子说:“哪天厕所那根裂了,你就有的乐了。”但他并不知道这个人一直在自得其乐。老顾趁花店处理时买了几支花放在屋里摆上,在放不住之前拿去晒干,把干花放在空矿泉水瓶子里继续摆着瞧。老顾还用画画剩下的亚麻布把花20块钱买的沙发包上,“看过《列宁在1918》么?就是那样的大沙发。”说这话时,老顾很兴奋。
在我们这间被称作会议室的小房间里,阳光位于从墙角唯一的窗户上方斜射进来。很舒服,有些像老顾提到的地下室。
就是在这“连别人脚后跟都看不见”的日子,老顾始终高昂地活着。画画在当时的北京并不是件能换碗饭吃的行当了,于是老顾拿起相机,拍起人像。“当时娟子、冯海这一批人已经起来了,没法跟他们去争,只能靠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去争取别的客户。一来二去,靠着选景和模特,揽住了一批客户,从地下走上来了。”有了钱的老顾却很快感到了极度的乏味,“生活变得很辛苦,没意思,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创作”。
当老顾还是顾小朋友的时候,他很诧异为什么父亲每年都要离开一段时间。等到回来的时候,满头长发,胡子一大把,就像野人一样。但父亲却总能带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装着鹿心血的桦树皮小盒子,还有不少叫不出名字的玩意儿。再过段时间,总是有些穿着打扮和蒙古人不同的挎枪的大汉来找父亲喝酒。直到后来,他才知道那是鄂温克人,一个历经各种苦难却始终不屈的民族。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最早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以渔猎为生。1698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鄂温克人被清政府迁移到大兴安岭的嫩江支流流域。人数不多的鄂温克人被清政府编为八旗,驻守爱晖、齐齐哈尔、伊犁、乌鲁木齐这些在晚清并不太平的地方,很多人在战乱中死于战场。抗战期间,由于侵略者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加上天花、伤寒等疾病蔓延,到1945年鄂温克全民族只剩1000余人。解放后人口才逐渐增多,据2000年的统计,总人口约有30505人。
生活在大山中的鄂温克族人勤劳、勇敢、淳朴、爽快。他们心灵手巧,善于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器具,如从服饰到餐具、容器直到住房、小船。特别是容器,除了轻便耐用外,还配有花纹图案装饰。比如给老顾留下深刻印象的桦皮小盒。
鄂温克人极其诚实,不知道什么叫偷窃。猎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设有仓库,存放食品、衣物、工具,并不上锁。如果有旅人途中断粮、缺衣,可以到任何仓库去取,事后如数归还即可。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鄂温克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老顾父亲的朋友们,正是来自敖鲁古雅的。
上世纪90年代,老顾是“东方时空”的忠实观众,最喜欢其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尽管他感觉那并不是大街上普普通通的“百姓”的故事。“不过我那时觉得这是电视台的事,离自己太远了,”老顾说。
在内蒙时,老顾确实萌发过找电视台合作拍摄敖鲁古雅鄂温克的想法,但电视台表示合作可以,但素材各用各的。老顾当时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不过还是跟去了。但他发现电视台的拍摄事先通过当地政府安排过了:选个河边的漂亮场景,架好机器,支上吊杆话筒,最后找来鄂温克人来讲一下幸福生活。
这并不是他自己想要的,也不是鄂温克人该得到的。
多年后,在北京腻烦了同样摆拍的商业摄影的老顾想起了这一切,于是找人借了一台小DV,带上二十多盘带子,直奔大山。
真正给老顾拍摄动力的是那个民族内在的某种东西。
一般人对驯鹿的印象顶多停留在圣诞老人的雪橇上面。但在中国,这种动物只有大兴安岭的敖鲁古雅才有700多只。只有鄂温克人才是它们真正的朋友。正像它的名字“驯鹿”一样,那是一种十分温顺的动物—尽管无论雌雄都长着一对大角。驯鹿对鄂温克人有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意义,在经济上,它为鄂温克人提供了衣食住行;在精神上,它被萨满教认为是人和神灵交流的媒介。鄂温克人非常疼爱自己的驯鹿,除非特殊情况,绝不轻易伤害。他们给每只鹿都起了名字—尽管外人看来那根本就没区别;他们给驯鹿戴上小铃铛;不让孕鹿和幼鹿驮重东西,完全把鹿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驯鹿也确实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每当夜幕降临,驯鹿便三五成群地离开宿营地,到密林中寻食,天亮了便自动回来。它们觅食能力极强,即使冬天大雪封山,它也能用宽大的前蹄扒开一米深的积雪寻吃苔藓。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鄂温克人已经无法再抗拒“现代化”的潮流了。2003年,当媒体报道了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的事情,许多人蜂拥前去想见证人类文明进程中这个所谓伟大的时刻。
至于下了山的驯鹿,很多因适应不了圈养的生活而病倒了,心急如焚的鄂温克人于是纷纷把它们牵回山上去了。
鹿的问题还好办,人的猎枪都上交了,猎人们无事可作,灌酒便成了唯一的消遣。
老顾想要记录下的正是这样一种现实。
同样是拍摄鄂温克人,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孙增田的《神鹿啊 神鹿》因为获得了两项大奖而人所共知。不过孙导当时带去的是5个人,而老顾只是单枪匹马。当时剧中主角柳芭,鄂温克女画家,2003年喝醉以后淹死在了村边的河里。
这个热爱驯鹿的民族就这样逐渐地把自己泡在了酒精里。桦皮制的各种碗、碟等如今被瓷、铝、铁、塑料替代。
“我一直想做点东西,最能反映我身边感受到的、最真切的那些东西。他们的生活是完全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和谐的,鄂温克人打猎只打老弱病残,什么猎物多打什么,而现在偷猎的人碰上什么打什么,怎么能说鄂温克人破坏环境呢?他们在那里生活了几千年了啊,如果环境破坏了,先毁掉的就是他们自己!”
这时我发现,两瓶啤酒已经见底了。
老顾后来在网上看到广州纪录片大会的消息于是写了一个本子寄去,没想到《敖鲁古雅的养鹿人》的片子最终入围并且入选“最具国际潜力奖”。
“我觉得拍别人等于拍自己,打动我自己的片子才是我想要拍的”老顾最后补充。
在会上,老顾认识了认识周宇。
周宇有着自己的工作室“橙色影像”。毕业已经六年的周宇起初是一名电脑工程师。因为喜欢旅行,喜欢思考,在干了两年之后便辞职,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思考人与自然并试图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中去。起初,他进入环保组织,在拍摄中学习了很多东西,四年以后,开始逐渐想做一些东西。其中最投入的工作是在黔东南拍摄侗族老艺人。
这本书对许多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我在大学期间的图书馆就经常会见到这本书,后来参加工作后,也常会听人说起。但总没细细阅读过,都是简略看看书本简介。不细读的原因,也记得不大清楚了,大概是对它有些偏见,因为接触过太多以第一人称的角度,通过书写自己的事情来“教导”大家该怎么对待幼儿,对待幼儿教育。这是我平时不太喜欢的一类书籍,我反而更喜欢一些学术研究类书籍,通过大家的研究,更深入了解一些幼儿行为、心里、发展特点等,并用有说服力的案例来说服我。
但今年这本书再次进入到了我的眼帘,在学校的好书漂流图书室,多个家长都将这本书推荐到了学校图书室。我再次注意到了它,而这次我也真正下定决心去仔细读一读。毋庸置疑,我们的工作面向小朋友,同时也面向家长,既然这么多家长朋友都选择这本书,肯定有他的道理,同时接触家长们喜爱的书籍,也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家长们的一些想法。
带着这些想法,我开始阅读起这本书来,开始时还是抱着一些些怀疑和试着看看的态度,但这本书却给了我许多的惊喜。每一章它都会重点讲了一个特定的内容,而那些内容,看似简单平常,但正是这些简单平常的事情,却是每个老师、家长会遇到的问题“儿童为什么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应该怎样理解孩子;怎样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等等。同时这些问题也是时有发生在作者的孩子身上的,所以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和专业知识(作者:孙瑞雪,中国著名教育家与儿童心理专家),针对这些问题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见解及可行的解决方式。相信这也是家长们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家长们会获得共鸣,找到许多可行的小策略;再或许作者的方式方法,不一定适合用在每一个小朋友身上,但当大家看到作者讲的这些问题,不只是自己家的小朋友会有,而是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自己的焦虑,而有时正是家长的焦虑可能会将小朋友某阶段出现的问题扩大化,恶劣化,反之而言,家长能轻松面对一些幼儿身上的问题,先稳住自己的焦虑再从容的帮助幼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点在这本书中也有提到!
成为最好的自己
泰戈尔说“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爱和自由》一书便很好的诠释了为人父母如何把握好爱与自由的尺度,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专家孙瑞雪,通过自身的实践事例,将蒙氏理论描述的通俗易懂。这本书将引领我们去发现真实的儿童,静心读完,我们不仅要惊叹:原来儿童可以这样解读。
爱就是给予尊重
火车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当孩子用玩具火车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会说:“不对,火车应该在轨道上走。”试问你能知道儿童的内心吗?在孩子心里这可能是一个与火车无关的探索,也可能孩子是在复习或延续他的昨天。让孩子成为自己,父母应该去尊重孩子成长的轨迹,而不是把成人想当然的结论,强加给孩子。就像《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中的爸爸一次次的飞行演示中,孩子终于按着自己的步伐明白了那道数学题一样。
反思成为父母的路:孩子很小的时候,你总是很用心的去教孩子认识颜色、物品的名称、不厌其烦的和他练习走路,数1、2、3、4、5。或许连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许是3岁,4岁,5岁还是孩子的孩子,在你心中已经不是孩子,仿佛他们应该会这,应该会那,把你认为的应该变成了孩子的应该,于是我们对于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少了当初的耐心,多了更多无谓的懊恼。
别人的孩子都会,为什么三八24,我的孩子总是出错,总想从一些专家的理论经验中找到教育孩子的真经,但是却忘了独属于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成长的过程、速度、方式、对某一问题的认知不尽相同,所谓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的`爱,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性,孩子不同,你陪伴成长的轨迹当然就不同。
爱就是给他自由
“小心被烫着”“风大,把帽子戴上”“看着点,别碰头”类似这样的话是不是在你和孩子相处中层出不穷的飘出。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会不屈不挠维护自己的意志和看法。因为孩子弱小,没有自卫能力,大人的包揽本性就在孩子面前表露无遗。对待孩子的想法和“指导”总是很随意。在“爱”的名义下,把孩子辨别能力,自卫能力和自理能力统统剥夺。
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孩子的“下楼梯事件”,孩子从刚开始下楼梯,大人就一直不敢放开孩子的手,孩子自始至终都知道怎样下楼梯,从未想过自己要看台阶,要踩稳。一个趔趄,大人手一紧,没摔倒,以后便更是呵护备至。许多孩子像这样在呵护下长大,变得不知天高地厚,失败后就是对父母的埋怨,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父母呵护备至的爱剥脱了孩子成长的自由。
爱就是流动成长
父母、教师、学校……这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环境的构成。怎样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自由独立成长的环境呢?书中告诉我们“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作为老师需要追求自我成长,如果始终一成不变的话,就不能给儿童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父母,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僵化不变的,那么所营造出的家庭环境必然是缺乏生命力的,而不断变化成长中的孩子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成长必然会受到制约。当你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时,你是否已经成长变化为一名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当孩子踏入小学的大门,你是否准备好成为一名学生家长……
当你抱怨上了学还要家长这么操心时,是否是你拒绝自我的成长变化,而你的停滞不前,所创造的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必然同孩子的前进节奏不一致,也就限制了孩子自由。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开放的、流动的,那将能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和成长,并协助儿童的成长。”给孩子自由,成人的变化成长就是最重要的环境创设。
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病。
这个我感触非常深。这里要说起《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因为读完这本书我经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记忆力还不错,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记忆深刻,这个我想《窗边的小豆豆》作者东彻柳子也一定是对童年的记忆深刻才能完成这本好书吧。我回忆起童年里因为把一群小朋友领到家里把妈妈辛苦包的包子给分发了遭到妈妈的责备;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盒粉笔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粉笔四溅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本来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样被鬼故事吓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记起不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所幸我还属于下面这段话的前者。
自己有心理障碍又知道有心理障碍的人绝少,而自己有心理障碍又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障碍的人太多。
关于这句话我最想说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而又继续把这种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关于个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让孩子受到束缚,这也就是《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提到的自由。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不然的话也就像下面说的一样,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在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甚至没有在“自己发展”时得到尊重,我们深深的、独到的思维能力丧失了。虽然我的父母也爱我们,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不能说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所以对下面的话我要谨记在心,学会怎样去爱。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以及怎么样去“教”。首先谈谈我的认识,我认为的教应该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量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下面的这一条我就非常认同。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
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真的非常喜欢书中的巴学园,如果我们的学校都像巴学园那样给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现在这种“普通的教”。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看完这段话我也有感触,不只是优秀的老师这样,优秀的父母更应该这样。
另外关于怎样学习知识以及学习知识的目的,我也有很多想法。以前看过一本书《图穷对话录》是新东方的一位老师写的。里面有一段话给我记忆深刻,核心思想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让我们幸福的生活。在《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我觉得也有相同的观点。这就是知识的用途。知识应该同人的生命如水乳般交融,当人实施理想和愿望时,它成为一种能力出现而不成为所谓的工具。
另外还想说的是关于童年教育的重要性。我自己一直坚信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如果精心教育,远比孩子长大了才去单纯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重要的多,这个我一想到中国那么多的留守儿童便心生难过。不过这种现象暂时看不到有什么改变,多数是因为生活所迫吧,但我一直觉得再难也不能难孩子。关于这个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爱和自由》全文贯穿的都应该是这种思想吧。摘下来几段。
一名儿童如果在零至六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内驱力,他一生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童年尤其是0-6岁,同成人相比是人生的两极。就像地球南极跟北极一样。7岁不是6岁的延续。实际上在6岁以前他所奠定的一切是为他整个一生做基础的,而不是为某种文化,或者某个学校,或者某种知识的转化作准备的。
看完《爱和自由》我有个强烈的想法,就是非常非常想去做一名能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幼儿教师,这个在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就产生了的想法,自己希望像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一样,能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看来我要好好想一想了,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应该就是幸福的生活吧,而不只是简单的工作。
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这个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要比寄托在任何成人身上更为可靠。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中國家庭里的财权到底谁执掌?2011年底,汇丰银行发布的一项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國有别于其他國家,有超过六成的家庭女性担当着财务决策者,高出男性受访者五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区的调研结果显示,男性在家庭财务决策中居主导地位;逾六成全球男性表示他们是家庭财务的决策者,明显高出女性受访者。但与此同时,中國内地仅有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精通财务规划之道,而女性受访者的该比例仅为1%,为全球受访國家和地区中最低。
既然如此,为何國内很多女性依旧乐此不彼地要抓住家庭的财务大权,并且为此煞费苦心呢?事实上,一些妻子缺乏安全感,并且不知道如何表达爱和感情,误以为管住了男人的钱就等于拴住了他的心,就可以稳定婚姻。于是,“你们家谁管钱”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就引发出各种事端。我们刊发的这个真实故事或许会给许多“钱权在握”的妻子以震撼和警示:抓住了钱就真的抓住了幸福和未来吗?
2012年1月9日,石家庄警方接到一女子报警称,她的丈夫被人绑架勒索80万元。女子交代,她家由她掌管财政大权,丈夫身上从来没带过两百元以上的现金。那么,是谁绑架了“身无分文”的丈夫呢?
妻子轻信网络驭夫法则
赵枚结婚时,上网寻找经营婚姻良方,不少陌生网友给她支招——男人有钱就变坏,不如管住他的钱。赵枚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决定效仿。
1986年7月,赵枚出生在石家庄,从河北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一家外贸公司从事行政工作。2009年3月,她经朋友介绍,与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小伙子刘刚结婚了。两人结婚后,赵枚提出管理家庭财政,刘刚乐得当个甩手掌柜。
岂料,没过多久,刘刚就痛苦地发现,被妻子管住了钱,就像被人绑住了手脚,无法自由生活。
2010年春节,刘刚的一位同事结婚,他向妻子要1000元钱送礼。赵枚却只掏出500元钱。刘刚解释说:“我们结婚时,人家送了800元,我总不能比那时少吧。”赵枚顿时脸色一沉,教训道:“就你讲面子,那再给你300元,你也送800元。”刘刚气得摔门而去。
出门后,刘刚越想越气,他不愿在同事面前丢面子,只好用信用卡取了200元现金,凑齐了1000元。那晚,心情郁闷的刘刚喝了不少酒。
赵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她开始细数生活的不易:“我俩月工资加在一起7000多元,每月还房贷要2500元、给你爸妈生活费1200元、我俩各种生活开销要2500元,剩下800多元。800多元钱能生孩子吗?”经赵枚这么一说,刘刚十分愧疚。当刘刚再向赵枚伸手要钱时,她总要小小地刁难一下他。
慢慢地,憋屈感再次在刘刚心头升起,他悄悄地攒起了私房钱。一门心思要掌控刘刚的赵枚,很快就发现了这事。
2010年5月底,刘刚到济南出差。他刚到酒店,就接到了妻子十万火急的电话,说小区遭贼光顾了,他家也没幸免。刘刚忙追问:“丢东西了吗?有没有报警?”赵枚赶紧安慰他:“警察来过了,顺利地抓住了那几个小偷,现在让各家尽快报失窃清单。”刘刚松了一口气,可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忙命令赵枚:“快去看看床头挂的那张结婚照,镜框后面有一个用双面胶粘住的红包。”赵枚搁下电话去查看,不一会儿就疑惑地对刘刚说:“什么也没有啊!”
赵枚听出了丈夫的失落与丧气。随后,刘刚又说道:“那你再去卫生间看看,马桶水箱靠墙那面有个缝,塞了一个塑料袋,你看看还在不在?”几分钟后,赵枚给刘刚打去电话:“没有,老公,你是不是记错地方了?”
刘刚焦急地说:“不可能。出差前我还检查过,整整4000元钱,是我们单位发的奖金。”“就这些了吗?还有没有别的地方藏有钱?”赵枚追问道。刘刚老实回答:“没有了。”
几秒钟后,刘刚听到电话那端赵枚露出了诡异的笑声:“好啊你个刘刚,竟然背着我偷藏私房钱!这4000元钱在我手上,等你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刘刚听罢,气得差点吐血。
为了钱夫妻俩明争暗斗
2010年9月13日,刘刚接到老家表弟的借钱电话。刚从技校毕业的表弟,想在县城开修车行,向刘刚借1万元钱。刘刚想也没想,就从赵枚那里悄悄地拿走了银行卡,转了1万元钱给表弟。其一,刘刚对老家向来有求必应,其二,他想“造”赵枚的“反”。
果然,赵枚质问刘刚钱去哪儿了?刘刚仰起头,说道:“我把钱借给了表弟。”这事就这么算了?赵枚当然不同意!无奈之下,赵枚眼珠子一转,决定再施一计:“要不这样吧,以后咱们实行AA制,除了共还房贷之外,再各拿1200元钱出来一起生活,其余的钱你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我绝不过问。”
一连几天,赵枚都没咽下这口气。气急败坏的她又上网去寻找对策。网友又教给她一个收拾丈夫的办法。
2011年1月初,刘刚单位组织家属联谊。事后,有人倡议家属们AA制聚餐,刘刚夫妇也高兴地加入了。赵枚觉得网友教给她的办法有了施展的机会,便决定让丈夫在同事面前丢一次脸。饭后,赵枚主动找到组织者交了一半的钱。刘刚见妻子去交了钱,便自顾自地往外走,刚要走出酒店大门,组织者就追了上来,说他老婆只付了一半的单。
刘刚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脸一下就红了。当晚回到家,赵枚一脸无辜地说:“我不是也付了一半的钱吗?”
2011年5月7日上午,赵枚的母亲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不凑巧的是赵父出差在外,医生通知赵枚,赶紧交纳住院费和治疗费,可她手头没现金,只好给丈夫打电话求援。令她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人命关天的危急时刻,刘刚竞选择了报复她——刘刚只送来5000元钱,还说:“这可是我友情赞助的哦。”母亲抢救过来后,赵枚与刘刚彻底撕破了脸,吵得婚姻破败不堪。
2011年7月初,赵枚怀孕了。刘刚希望通过孩子改善夫妻感情,他把母亲从老家接来。一天傍晚,赵枚下班回到家,见厨房冷锅冷灶,而婆婆却在阳台上就着余晖缝补衣服。饥肠辘辘的她便没好气地问道:“妈,你在补什么呢?怎么还不做饭?”婆婆一脸的微笑:“我把你们的旧衣服做些尿片。”
赵枚不高兴地说道:“妈,咱家又不缺那点钱,你就别用这些旧衣服割了宝宝的屁股。”婆婆收起了笑容:“等孩子出生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们年轻人就是不知道勤俭节约。”听罢,赵枚却跳了起来:“谁不勤俭节约了?你这是说谁呢?”
这时,刘刚也下班回到了家。他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也为母亲开脱:“我妈是一片好心啊!她希望我们能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不愁吃穿的未来啊!”赵枚听后与刘刚大吵起来,说你也知道精打细算啊。赵枚随即哭着给娘家父亲打电话,赵父很快就赶来了,不问青红皂白就逼着刘刚下跪认错,并让刘刚答应继续把工资卡交给赵枚保管。儿子的下跪,刺痛了刘母的心。她以身体不适为由提出回老家,刘刚只好含泪答应了。
情感走私自导绑架案
2011年9月底的一天晚上,刘刚拿着2000元奖金到酒吧里寻开心,认识了一位自称做文员的女子陈霞。陈霞比刘刚大4岁,大连人。随后,两人在微醉的状态下,相拥到了宾馆,纠缠在了一起。
陈霞的温柔与体贴,让刘刚找回了男人的自尊与面子。此后,他只要一有空,就约陈霞吃饭、聊天。刘刚的婚外情,没能逃过赵枚这个控制欲强的女人的眼睛。她将刘刚出轨的证明甩在他面前,刘刚无奈地承认了。赵枚一气之下去做了流产手术,想借此来报复和惩戒他。
然而,赵枚的举动令刘刚对这份婚姻彻底死了心。2011年12月23日凌晨两点多钟,刘刚和陈霞喝完酒回到家,惊醒了睡得正酣的赵枚。她把被褥、枕头扔到刘刚的面前,骂道:“你回来干吗?你怎么不睡在狐狸精那儿呀?”
刘刚狂怒不已,趁着酒劲,扑过去对赵枚就是一阵狂揍。赵枚也不甘示弱,抓住刘刚的手狠狠撕咬。2012年1月9日,绑架案上演了。这天上午,赵枚接到陈霞用变音手机打来的敲诈勒索80万元的电话。赵枚得知丈夫被绑架后心急如焚。她恳请绑匪给她一天时间去筹钱。赵父听罢,立即带她去报了警。警方根据手机信号定位,锁定了绑匪的位置,迅速突击,一举捕获了陈霞和刘刚。
得知绑架案是丈夫自编自导的,赵枚气愤难当,当即提出离婚。2012年1月10日,陈霞和刘刚被石家庄市公安局刑事拘留。而这时,刘刚才得知陈霞的真实身份竟是三陪小姐,她之所以主动提出与他做情人,是那晚他的出手大方让她看到了一条大鱼,而她鼓动他自我绑架勒索赵枚是想从中分一杯羹。
写在后面——
掩卷,我们不难发现,这起绑架案起源于赵枚对刘刚爱与自由的绑架。
在很多家庭中,出现女人管钱的原因无外乎三种:
一是女性的家庭地位越来越高。中國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女性的教育和职业化程度得以大幅提高,使女性获得的地位、拥有的见识、对事物的决策能力都越来越高。
二是作为男性,他们的工作、生存、养家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赚钱的同时或许都没有时间休息,更不可能考虑赚到的钱如何花怎样理财,于是索性就把每个月的收入都上交给妻子管理。
三是女性的驭夫心理在作祟。一些女人认为,钱是男人的面子,管住了他的钱就等于掐住了他的死穴,他没钱自然就没资本在外面花天酒地。
对于原因一,我们很是欣慰。而造成原因二的因素,有现代男性没有时间理财只有一门心思赚钱的艰辛与无奈,也有许多男性为了讨好妻子,就把自己的收入归妻子管理,以示自己的一心一意。
不管是原因一还是原因二,女性掌管家庭财权的出发点是为了家庭成员的幸福生活。好的种子必然会结出丰盛、饱满的果实。而唯独原因三,无论女性把家庭财权掌管得如何风生水起,它的出发点是错误的,最终只会结出恶果。
钱是男人的面子,但男人的面子伤不起。如果你认为管住了男人的钱就等于拴住了他的心,那么你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男人会在你的“管理”下,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做出疯狂的举动。本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总而言之,在一个和谐的家庭里,谁掌管财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夫妻双方要懂得互相尊重和信任,并给对方以尊严和自由的空间,不斤斤计较,在重大消费之前与对方商量并达成一致。如此一来,夫妻才会更恩爱,婚姻才会更幸福。
那么应该怎样“管钱”呢?
越公开越清楚
在金钱问题开始困扰日常生活之前就明确地谈论它,并且达成共识,最好形成条款,明确各项开支两人如何支付。
设立公用基金
在家庭生活中,两者都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这体现了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共同面对任何问题。找出大家都接受的方法。比如可以设定一笔公用经费,一人拿出一部分,两人都能使用。
按比例投入费用
AA买东西,AA存入同样存款……这种AA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公平。两者收入差异过大,收入高的想买一个贵东西,另一方被逼着非得AA,这对他是很难承受的,长久必然心中有积怨。收入差距巨大的情侣,最佳方案是按照收入的比例来确定承担日常开销的比例,这样每个人都能存一些钱。
控制大钱,留小钱给他自由使用
这本书从蒙特利说的角度诠释了如何让孩子“自由成长”,或者说更贴切的应该是“自主成长”。而且特别强调了孩子的智力成长和心理成长的区别,并且特别重视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关注和尊重。“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做着在提到如何平衡“教授知识”和“发展思维”时,有这样一段话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觉得儿童整个发展的遗憾可能就在这儿。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觉的时候,我们破坏了他的感觉;另一方面就是当儿童感觉到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配对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在今天的课上,我们在学习“morning, noon, afternoon, evening, breakfast, lunch, tea, dinner”这些关于一日三餐的单词,但学玩发音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breakfast”中“a”的发音为什么不同于我们平时常用的发音,继而,这个问题就像打开了孩子们的思维开关一般,孩子们相继提出了各种单词中的发音问题,而且对于解答举例都听得非常投入。一转眼,10分钟就过去了,眼看着计划的内容来不及完成,我便开始着急起来,但又不忍心打断他们如此积极的学习劲头。平时,特别拿课时出来学习语言知识他们也不一定有如此高涨的热情,好纠结。于是,我想到了以上的那句话,这时的孩子思维或许正在高速发展,这正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部分,是天然的“配对”。所以,我尽量按捺着内心着急的情绪,一一为他们解答,看到只剩个别学生举手提问时,我坦白告诉他们我着急的情绪和原因,表示愿意为这几个同学解释,但接下去是否可以先缓一缓,不是特别急的可以下课来问我,我也很乐意为他们解答。开始,学生想了想,看了看教室后的挂钟,很快便同意了,自主地转回了原来的词汇学习中,状态也挺专注的。
第一、儿童的成长与发育都遵从自身内在发展规律,不是大人教育而来,所以大人应该抛弃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让小朋友自己摸索成长!
第二、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感受,比如说刚出生的小孩就是用嘴来感受这个世界,所以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嘴巴里面,再大一点就要走路,喜欢玩滑滑梯,喜欢玩沙子,小孩都是在这些具体活动中感受与探索世界并形成智力的,要让他们自由玩耍,不要破坏他们的感觉,当儿童做得不对的时候也不要去纠正,因为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如果是从自己经验得出的结果,它就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但别人教的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比如说穿鞋,让他自己穿,他会从中感受很多,你帮他穿就是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他穿错了,你也不要讲,他会慢慢发现秘密,找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他观察发现智力成长的机会,成人不应该灌输干预。另外在他建立概念的时候应该把对应的概念直接告诉他,比如说喜欢经常放手指在嘴里咬,就重复说“手指”,这样在他每一个敏感阶段,把相应的概念告诉他就会加快他的智力开发!
第三、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得到爱的孩子,独立性强(因为他有坚强的后盾),思维开阔(不用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专注发展)、自信(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不断发现秘密,不断成长,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记忆力好,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等待、爱是盼望,爱是自律,不要对小孩坏脸色,更不能大声呵斥打骂惩罚孩子!
第四、自由和纪律。有了自由,孩子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反复做,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对于一些不好的习惯、行为我们不要去指责,也不用告诉他为什么(除非他主动问,这表明他在思考了),只需干扰,不要他接着做就可以了,比如说打人、抢别人的东西、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等,你把他抱走就好了,他会自己观察、总结规律形成纪律,大人需要的只是耐心与等待,等小孩自己发现规律,这样自己得出的规律才会遵守得最完全最彻底!
第五、成人的生命状态要是开放的、成长的,不能固步自封,这样才能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与成长,并协助儿童成长。生命的状态最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所以在大自然中人更加宁静、愉悦、有创造力,小孩子特别是初生儿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关爱,更能唤起人心底的善念。如果你的生命状态是很强盛的,不断发展的,你就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富有生机的环境,这样的一个环境,儿童能从你身上感知到,并且吸收到能量,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每个小孩都是天使,都是真善美,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应该向小孩学习,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学习他们的成长方式,学习他们的努力状态,学习他们的真善美!
这本书始终贯穿着爱与自由的平衡关系,强调给孩子“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告诉我们要学会爱孩子、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
在孙女儿还只有2个多月时,孙女儿的父母为了学习和工作,把陪伴孙女儿的担子交给我和她的爷爷。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们在陪伴的同时,孙女的求知欲也在成长。我先是带她参加各种学习班,且在报班前征求她的意见,发现她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学。于是我就给她先后报了火花思维、乐高、画画、播音主持、舞蹈、轮滑等。
在孩子的生活方面,我更多的是“干预”。如当宝贝做事动作很慢时,我没有足够的耐心让她自己去体验完成;当她想自己动手吃饭时我怕她把饭粒掉在地上难得打扫卫生我就帮她喂;当她玩沙子时我怕她会把沙子弄伤眼睛而不让她去沙坑玩;当她室外玩耍时怕她发生意外就不让她四处奔跑……总之我都会尽力包办。现在孙女儿四岁5个月了,虽然很懂礼貌,爱学习,会收拾自己的玩具,会帮我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一些精细的事,如剪指甲、系鞋带都不会做。作为孩子的奶奶,这不得不让我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产生反思。或许就是因为没有给她足够的“自由”,对孙女儿过度的“呵护”,“剥夺”了孙女儿的“自由”。那么我接下来应该如何爱和呵护孩子呢?《爱和自由》这本书中的许多实例,让我有所思,有所感悟:
最最重要的,我得放弃完全“控制”孩子的想法,要给她“自由”,即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允许孩子犯点小错,比如孩子打碎一个碗、泼一杯牛奶、弄脏了自己的衣服等等。让她在犯错中增长见识,让她在犯错中学会控制情绪和冷静面对,让她在犯错中学会诚实和承担责任!
一.不要让家长和教师不由的成了孩子成长的羁绊
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当中,要经过观察、触摸、操作、参与、活动来认识世界。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当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不能压制、包办、胁迫。比如孩子不细心受了伤,他哭了起来,家长就说:“你要坚强,不能哭。”这是压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让孩子干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是包办。孩子不愿意上各种兴趣班,家长就硬逼着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这就是胁迫。
二.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科学地爱孩子
科学地爱孩子,就是让我们的爱能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营养。让孩子体会到我们真正在爱他,如果他会表达,他会由衷的说“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教师,我爱你!”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研究问题,就容易做到科学地爱孩子。在澡堂洗澡时,常见到一些妈妈拿着澡巾给孩子搓背,孩子的肉被搓红,哇哇大哭,可是妈妈仍不停手,还说:“净会闹人!”儿童的皮肤是多么娇嫩,可是妈妈无情的伤害了孩子却浑然不知!我们有些学生作业做到很晚却做不完,这是对学生身体的摧残。
三.让孩子成为自我的主人
让孩子自信、阳光的成长,这样的孩子抗挫折本事强,善于解决问题。这种有独立性的、自主性的孩子将来才会成为人类各行各业中的优秀劳动者。正所谓“人各有志,生财有道。”《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之所以最终疯了,就是他没有成为自我的主人,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每每读完《爱和自由》的各个章节,内心都激荡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并伴随着些许悲哀和无奈。悲哀在于,还有许许多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和发展,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而是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单靠儿童自己是办不到的。
爱是土壤、是根基。《爱和自由》中,爱的定义为“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可是这种爱又何尝不是相互的呢,儿童身上也具有爱的能量,儿童在敏感期中那种对周围事物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他对所处环境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爱,也是智力发展的需求。同时成年人也是儿童爱的对象,他从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对儿童来说,成人是令人尊敬的。园长一再叮嘱我们,不停的对孩子表达我爱你,仿佛也唤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儿童也在用他们的爱唤醒着我们,唤醒着快消失的生机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爱的气息!
《爱和自由》也强调说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上,这个自由的含义很深很广,我对自由的理解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这种能力不是一从与父母的指导,而是自动自发的,尤其是在感觉的练习中,这种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这种练习能够重复多次,这种自我教育就会使孩子的心理感觉更加完善,进而帮助他从对事物的感觉转移到对物体的观念。而他只有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爱和自由”仿佛是一个灵魂向导,贯穿于整个蒙氏教育体系。身为一名新老师,务必要以“爱和自由”这个精神向导来要求自己,使之与自己的灵魂相融。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2最近,我看到一本书,叫做《爱和自由》,让我感触颇多。这本书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的最新版本,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在这里,希望推荐给广大家长朋友们,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启迪。
《爱和自由》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她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然后,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又困扰着他们,学校学习压力的增大,各种兴趣爱好班的层出不穷,使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到底是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呢?还是应该让他们提前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者的真知来自于实践。她说,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替代;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
现在很多家长都推崇智力,他们把智力和儿童的自我割裂开来,他们积极地给孩子报各种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当知识填满一个孩子的脑袋时,他的心灵肯定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一个没有玩过水玩过沙,没有领略过大自然的美,没有和同伴追逐嬉戏过,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虽然浑身披挂着知识,却可能离幸福很远。让我们用书中的一首诗来形容所有家长们的心声: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你当然得不到回报,你会说: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养他,我心里爱他。是的,不顶用。你每天在埋怨他、责备他、训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语言都是否定的语言。你当着别人的面训斥他,你甚至在大街踢了他一脚。家里来人时,你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客人你所认为的孩子的某些缺点。你不断地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等等,这些都不是爱。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我常想,一个成人如果用有宾行为和态度来对待和理解孩子,这个孩子定会快乐、自信、勇敢和充满爱意。更重要的是儿童能依据这种爱在未来去创造一人新的世界和生活人相互平等,人与人相互理解;听不到吐痰声,看不到苍蝇和垃圾,人们带着孩子在门前的草坪上玩耍,老人在树荫下乘凉,哲人们在窗前的沙发上低声交谈,花丛里少女们静坐在木椅上手捧诗集,少年们奔跑在网球场上,诗人们在附近的茶馆里高谈阔论这一切并不遥远。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这个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要比寄托在任何成人身上更为可靠。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儿童兴趣的动机来自于内在,而奖励的刺激可能是暂时的。我们可以相信,没有一个科学家和任何一个专家的成就来自于奖惩,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学而有成。作为成人,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是如何保护儿童的这种内在的动机不受干扰和破坏。
蒙特梭利有一句话:对人的惩罚莫过于两种,剥夺他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内心的力量;一个是人格的自尊。我们暂且把内心力量放在一边,因为这个问题过于复杂了。我只提一下人格自尊,我想我们成人训斥孩子,或者说成人给孩子脸色看,这是家常便饭。父母认为儿童无自尊可言,儿童也果真丧失了自尊。长久下去,父母骂孩子、打孩子也无所谓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维护自尊,并在矛盾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在不断地维护自己的自尊,一方面却又不断伤害别人。所以我要告诉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自尊的话,你最好先问问自己,你是否给予过他这样的财富。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惩罚多于奖励。当我们看到孩子犯错误时,总是要说:看看,我早给你说过,你怎么这么笨等等。但大多数成人不知道,错误本身对儿童就是一种激励。如果我们学会站在一旁观察而不急于插手的话,很快就会发现错误或失败会促使儿童一遍一遍反复进行,直到儿童完全掌握并顺利做完为止。儿童从来都不太重视他是否一次成功,儿童非常喜欢重复,他会专注地反复进行,恰恰是成人的态度使儿童有挫败感。
学会观察、学会等待。改变一个观念:允许孩子犯错误,错误和失败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东西和成功。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3近些天,我翻阅了孙瑞雪的书《爱和自由》,让我明白了,爱孩子就要给他充分的自由,当然,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的。
《爱和自由》的一个最具有颠覆性教育观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论,所谓的“精神坯胎”是说,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一瞬间,内在就有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的发展,指导儿童该去抓什么,摸什么。这种观点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基于这种观点,儿童的成长不需要大人灌输什么新内容,而只需要为儿童创造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掌握语言的过程,就不难看出,环境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岁前,儿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语言,在这个过程无需大人为孩子专设课程,儿童便能在周围充斥的语言声音中自行掌握语言,可见,儿童是自我发展的。而这种自我发展基于感觉之上,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我很赞赏这本书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个与中国大陆“知识至上”的教育观念似乎完全相悖,“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状,殊不知这种完全违背儿童内在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错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蒙氏的教育理念强调孩子自我教育,家长和老师只是观察者,引导者,能够让孩子在自由中自己找到纪律和约束,心甘情愿的遵循规则。这个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网上现在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热,家长们热衷于送孩子们上数学班,音乐班,大大小小的教学机构都高悬蒙氏的金字招牌。转也赶过潮流去上过几期早教课,当时我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蒙氏,当然现在也不是很了解。对当时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缭乱的教具。我觉的现在中国的早教机构已经把蒙氏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已经有些脱离了爱和自由的原则。我们带孩子去早教班的时候征得他们的同意了吗,当他们不愿意的时候我们遵从他们的意愿了吗?我想答案是没有。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反省,我们带孩子上早教班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还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绘画能力。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4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计算他人,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
对于爱和自由这个话题似乎一直都有很多话要说,可是这个话题太大太大又让我不知从何说起,不是一一妈的督促,还不知道这个作业什么时候能交呢,呵呵。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很多观念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应该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应该清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lin凯的妈妈,从小就一直告诉她宝贝,你一定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直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一定会是美好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今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间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5还没看过蒙特梭利的原著,先读了这本书。由于是在网上看的电子版,结果好多版本都是从十五章后就是简短的书摘,没有具体的.内容。好在后来在摇篮网里搜到了完整版。
先说下几点心得吧:
书中最强调的一个词就是“精神胚胎”,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蒙氏教育相信6岁前的孩子是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精神胚胎”发展起来。而且这是一种自然的,健康的发展途径。
所谓“精神胚胎”,就是孩子自身的生长需求,就像一颗种子,它总是会要求发芽,要求长大。孩子自身也有这种成长的渴望。
孩子依照着“精神胚胎”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付之于行动的过程,叫做精神胚胎的“实体化”,“实体化”对孩子的心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儿童的智力就是从“实体化”中发展而来的。
但在现实中,儿童的这种自由常因各种原因被遏制了。比如,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做不好一些事情,或者做了一些事情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就阻止孩子或者代孩子去完成。再比如,父母总是从自己的一些固有观念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事情,会因为自己的想当然而去干涉孩子的选择,也就是所谓的“上帝姿态”。
而这一切对儿童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掠夺。
为什么说要给儿童自由?因为很多时候,如果大人可以理解儿童的做法,他就可能会给儿童这么做的自由。而如果他不能理解,甚至误解的时候,他就会阻止、会干涉。而儿童依照精神胚胎所进行的活动,一直都是自发而有意义的,它不应受大人的理解程度左右。因此在你理解不了的时候,相信孩子这么做总是有他的理由,相信孩子,给孩子自由,就是正确的选择。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放羊式的放养,相反,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更大的耐心。
因为父母不再是掌控一切的统领者,而是一个监护者,一个观察者--在孩子需要指导和帮助,爱抚和安慰的时候,他能适时地出现。
而这个适时,正是我们做家长的需要不断学习的。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6《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它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她曾经说过“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代替: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务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本书将蒙氏思想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觉练习,敏感期,智力的形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绍,并用相应的事例做了说明,虽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强了可读性。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能会记住一些叮嘱,会改善你的一些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但如果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把这些作为望子成龙的手段,而不是从本质上放弃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有权利做自己的决定,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这些改良能坚持多久呢?当升学的压力和诱惑摆在你面前,能给孩子多少真正的选择自由呢?
如今,我已经是一位小学教师,对于孩子的“爱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关的知识。有时候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会忍不住经常问自己,我该怎么让儿童能更加好的学习,更加做到在游戏中学习。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时候会让我忍不住发火,但是我爱他们,爱的那样深切,爱的那样无奈,更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来面对他们。在那个时候,我就会用一些规矩来压制他们,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很好,但是在爱和自由中,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那时候的我甚至认为爱和自由不能存在。但是孙瑞雪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她说无人打扰的儿童是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姿态。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时,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而且他一旦发现这个环境中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破坏,发泄自己。
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收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赖于自己的断定,那些不守纪的现象就变成偶然的现象了。但是在我们的国家中,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知识和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
原来爱和自由真的可以并存,而且非常重要。爱和自由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的更有趣,学的更加自信,学的更加开心。作为教师,让孩子学的开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在痛苦中学习还不如不学。现在起,我该试着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自我学习,在我的爱中幸福的过完每一天。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7自由,是什么?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爱”和“自由”的定义是一样,没有明确的答案。
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有不同。
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这本书里,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不要给孩子强加太多的规则和限制,也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书中有一段是关于孙老师的儿子(辛辛)的。孙老师有一个朋友来她家玩。朋友想逗他,于是他要饼干吃,辛辛不吃。朋友假装说:“你不给我,我就抢了哦!”然后做出抢的动作。辛辛一下子哭了起来。这时,朋友对孙老师说:“你的儿子还是蒙氏幼儿园的呢!这不行,这样就哭了,我家儿子就不哭,因为他知道这是和他闹着玩的。”孙小姐说:“我的孩子在蒙氏幼儿园没有接触过这个,所以他无法理解,蒙氏幼儿园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长做这样的事情来引导他,这对他没有好处。”
成年人给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和语言,孩子都在吸收,父母、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事情和语言都应该是积极的,因为孩子没有能力区分真假事物的好坏,无论好坏他都会吸收。
我们的老师应该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敏感时期都给予关注和指导。当孩子们“发展自己”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思维。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他们就会失去独特的思维能力。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可以沉思很长时间,他可以想到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钟声从远处传来,那么他会感到这种感觉加深了,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好的蒙特梭利老师,她的突出之处在于,当孩子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口钟,可以加深这种美好的感觉。
当一个孩子在0岁到6岁之间形成了健全的品格时,内善就成为了他的自然驱动,他一生都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在六岁之前很好地成长,他就更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思想、情感和人类科学理论境界。如果我们被某些东西所限制,那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
童年,尤其是从0岁到6岁,与成年人相比是人生的另一极。就像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一样。7不是6的延续。事实上,在六岁之前所奠定的是一生的基础,而不是为某种文化,某种学校,或某种知识的转变所做的准备。
在爱和自由中长大的孩子是聪明、自信和快乐的。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7篇】相关文章:
1.读书心得《爱和自由》
2.爱和自由读书心得
3.《爱和自由》读书心得
4.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
5.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6.《爱和自由》读书笔记4篇
7.《爱和自由》读书笔记范文
8.《爱和自由》读后感
【演讲稿《爱和自由》】推荐阅读:
自律与自由的演讲稿07-05
感恩演讲稿感恩演讲稿06-27
演讲竞聘演讲稿集合05-31
外语演讲比赛演讲稿06-01
公司演讲比赛演讲稿06-08
青春演讲稿励志演讲06-29
十大演讲家演讲稿12-01
信任演讲稿 信任主题演讲稿12-06
师德演讲比赛演讲稿更改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