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推荐10篇)
全面展现中医药特色
雨花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创建中医药特色先进单位国查评估整改汇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医改,体现中医药特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的功能,我院通过不断创建中医药特色,形成了一定的创建基础。10月28日全国中医药特色先进单位评估专家小组在区卫生局的推荐下,对我院中医药特色情况做了详细的检查,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通过此次检查评估,我院自身的中医药特色得到了深化,对于专家组提出的建议也为我院进一步提高指出了方向。
一、不断创建硕果丰;
近年来,我院的中医药特色在不断创建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到迎接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检查、评估。每一次成功的创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全面升级。
对于自身来说,我院通过创建中医药特色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硬件的提升,建成了有浓郁古韵文化的中华名医馆、养生堂;建成了中医特色明显的花神庙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中医内涵的提升,中医项目得到了拓展,形成了特
色治疗项目,如中医对颈椎病、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等;中医人才队伍也得到了发展,从“区域名中医”到“杏林新秀”,中医技术力量得到传承。通过“中医社区化、社区中医化”氛围的营造,百姓更乐于接受中医的干预和治疗。
二、全面提升固根本;
在此次国查评估前,我院针对国家标准对自身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整改,通过不断的自查整改,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通过检查、评估中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是人才队伍的培养,虽有进一步的提高,但人才的技术力量未能达到先进的水平;
中医药特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普及,虽然通过“社区中医化,中医社区化”的普及,中医药特色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尚未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百姓对中医药特色的知晓率、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甲流、手足口病的防治中,我院的中医药特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中医药特色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更多优势项目没有充分体现,如中医药预防保健、医疗、干预、健康服务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对于中医知识培训,过多的注重于中医适宜技术的掌握和中医理论知识的系统教育,对于中医药传统精髓有所偏颇,特别是中医药人员的“三基”训练,重点没有注重中成药的辨症内容;
在健康教育方面,我们设计了很多的中医药的健康方案,举办多样的中医下社区宣传活动等,但是我们的台帐没有将实施、落实情况及时补充到位;
这些问题有些是我们可以避免的,有些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将问题逐一剖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进一步巩固我院中医药特色的基础。
三、强化整改优举措
评估后,我院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自我的举措:
1.四项举措解决存在问题。
一是全面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继续加大培养力度,在“区域名中医”的基础上继续外聘有名望的专家,继续加大中、青年中医师的培养,尽快培养出一支有自身特色的中医人才队伍;
二是全面加快中医项目的拓展,有效的增设一些百姓需求比较大的中医项目,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里,拓展一些推拿、针灸的服务项目;
三是全面普及中医药特色宣教,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大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力度,对于中医药宣教进行及时登记、记录;借宣教活动,提升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和满
意度。
四是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中医药内涵,进一步拓展中医药特色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在重点人群中开设多样化的中医药干预,有效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中医药特色,充实其内涵。
2.三个突破充分体现优势。
突破传统思路,探索一条社区卫生的中医药特色之路。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从中医药文化、科室、人员、使用、技术、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养生保健、健康教育、设备配备等方面出发,结合二级甲等医院创建的内涵,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让中医药特色更深层次的渗入到中心服务的每个环节从,自内而外的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拓宽思路,通过资源的多样化整合,将现在的中医诊疗设备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从中心至站点形成中医特色一体化的标识,中医特色服务从中心延伸至站点,由站点反射到中心,充分体现少花钱,多办事,让百姓能享受到便利。突破传统观念,走出一条公共卫生的中医特色之路。公共卫生服务与中医预防相结合,中医健康教育宣传成重要的手段,突破传统中医坐诊的观念,让中医成为公共卫生防御卫士,让中医内涵里加入公共卫生防御的成份,借中医的方式让公共卫生服务更显出中医药特色的味道来,从而体现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色,中医药特色公共卫生服
务,中医药特色重点人群管理,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干预等。突破守旧意识,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医药特色之路。中医药特色的发展,是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我们借中医药特色发展,全面提升了中心的内涵。下一步,我们突破守旧意识,从二级甲等医疗机构的创建着手,一手抓西、一手抓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
雨花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1 坚持传统原则
特色教学本质上是特定专业特色的体现, 具体表现为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文化和专业特色的主动适应和超越, 与专业特色剥离的教学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特色教学[2]。特色化中医人才主要指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 中医基本功扎实的传统型高级人才。此类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 宽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精通中医辨证和临床, 具备承载和传承中医原始基因的素质[1]。传统文化教育是传统中医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 我校自2005年起面向全校中医各专业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 取得了良好效果, 颇受学生欢迎及各方好评, 并于2007年正式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材。
探索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关系的探讨, 可以从四个层面上看:与中国相关、与文化相关、与传统相关、与医学相关。其中“传统”尤为重要, 它跟该专业方向具有密切的吻合性。所谓“传”, 即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 这些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 重点在中国古代文化, 具体而言, 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主要对象;而“统”, 是指主流的。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3]。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 主要探讨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古代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传统中医方向实行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师承授受, 使学生学到名师纯正的学术经验和思想精髓。在课程设置上, 削减外语、计算机、西医类等课程的课时, 增加中医经典、古代哲学经典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 多被记录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之中, 研读这些古籍, 尤其是其中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 对于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非常必要的。在针对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中, 应增加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经典名篇的选读。但这种阅读不同于《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从语言文学角度, 而应从文化解析角度来阅读。例如, 通过阅读《周易》选段掌握易学精神, 学习《论语》《孟子》篇章了解儒家文化, 从《老子》《庄子》节选认识道家思想, 从《内经》《伤寒论》及各医家著作中解读其中蕴含的儒、道、释思想原理。这样既深刻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又是对《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补充与提升, 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作用很大。
2 体现精英模式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届传统中医班是1999年在中医本科1998级中, 经自愿报名、专家考核、择优录取后, 选拔20名优秀的中医专业学生组成的。之后传统中医方向每届学生人数一般均在二三十人左右, 在理论教学上保留以班为单位的现代教育统一授讲的形式;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上则采取“一师一徒”的师承教导模式, 并延长实习期一年半, 使学生既能了解一个普通中医临床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前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又能继承导师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为成为新一代名医打下基础, 是精英教育模式的体现。而本课程目前对中医学各专业方向的授课均为36学时, 并采用统一教材, 对传统中医方向并无侧重, 不能反映不同专业方向在学时和知识需求上的差异。鉴于此, 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不但在课时数上应多于其它专业方向, 而且有必要提高课程地位, 将该课程设为必修课, 并且建立专用教材体系, 编写传统中医方向的专用特色教材。
“学医贵于明理, 明理方能艺熟”, 掌握建立在传统易学、道学、儒学基础上的哲学思维方式, 对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而言更有实际意义。《周易》之象思维、道家的宇宙观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 儒家的中庸之道奠定了中医学的阴阳平衡观, 传统的元气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哲学基础等, 这些无一不是传统医学中开启智慧的重要哲学基础。因而掌握古代哲学思维方式, 并将它运用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 足以开拓多维学科的研究思路[4]。所谓学以致用, 学习中医文化、培养传统思维, 归根结底是为了在专业学习、工作中轻松理解现象, 注意发现问题, 善于分析问题, 能够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力求切合中医学而实际化, 切实发挥实用价值。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了解一般文化或中医学现象, 而应探讨中医学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审美情趣等深层次问题。在教学当中, 教师应当具备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能力, 从文献中发现和收集具体事例, 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揭示中医哲学基础、理论渊源、思想方法, 把传统文化精神贯穿到中医学基础理论中, 真正领悟中医之真谛。
3 采用个性化教学
特色教学是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2]。传统中医人才由于每届招生人数不多, 宜采用更为灵活、科学、有效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兼顾整体的基础上, 更能从学生掌握、领会知识的角度、不同层次教授给学生更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的方式, 通过自学或讨论来进行微型教学, 不仅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 同时有利于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对知识的领会程度, 采取因人施教, 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组织和安排, 从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讨论会、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和实践教学等多样化形式, 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
国际班学生的语言文化、民族情感、宗教信仰以及自我意识等心理方面与内地班学生不同。内地班学生均通过相关考核择优录取, 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 (含古汉语) 基础相对扎实;而港台学生大多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方面薄弱, 缺乏基本的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与学生谈心沟通的形式, 了解学生的相关意识及知识基础;根据内地班与国际班的不同特点进行本课程特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比较研究。另外, 在国际班内部, 还应针对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及不同知识基础情况因材施教。教师之间开展教学心得体会交流及集体备课活动, 制定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并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成果及问题。
4 注入活力趣味
教师在课堂上拼命读讲, 学生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无异于“满堂灌”,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应更新教育理念, 变革教学模式, 采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的“导学”,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与“学”相结合, 形成师生互动, 使学生由“被支配”“被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和求知”, 而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 拉近师生距离, 活跃课堂气氛。
与此同时, 还应该研究辅助促进传统中医方向传统文化教育的其它活动形式。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收集相关文字、图片及影音资料, 设计制作相关特色教学课件。多轨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实践, 在课堂教学基础上, 开展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古文背诵、知识竞赛、学术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创建相应的文化环境。在教材中插入相关图片, 使教材图文并茂, 既可增加感性认识, 又可缓解纯文字的视觉疲劳。
中医文化本身独具魅力, 有很多内容充满趣味性, 可以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例如, 古代医家大多亦儒亦医, 不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博览经、史、子、集, 而且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 故常常以歌诀、诗词等各种形式对自身的医学经验加以总结, 句式整齐, 押韵成章, 读来脍炙人口、简明易记。如李时珍《濒湖脉诀》、高武《百症赋》、窦汉卿《标幽赋》, 以及广为流传的《汤头歌诀》《药性赋》等。中药历史悠久, 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文化上也有生动的反映。药名隐语、药 (穴) 名诗词及药名对联、书信、散文等, 构思之奇特, 用词之精巧, 令人赞叹不已。通过阅读鉴赏药 (穴) 名诗词文, 猜药 (穴) 名谜语等, 分析其中的文体、修辞和语言结构,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医药知识的记忆, 更能增添不少文学欣赏趣味, 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还能重温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另外像《草木传》一类的戏曲作品, 以戏曲特有的形式介绍了500余种中药, 并以奇巧神妙的手法将各种药的性味、形状、功能、效用、主治以及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配合禁忌、加工炮炙等, 别开生面地表现出来, 有角色行当 (生、旦、净、丑等) , 有故事情节, 有科白 (动作和说白) , 有唱段, 结构完整。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的方剂和大量行之有效的民间土方、单方、验方[5]。可以戏曲剧本为依据, 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寓学于乐, 既可掌握方药知识, 又能领略文学风采。总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乐于教、轻松教, 学生乐于学、愉快学, 可为课程注入无限的活力与趣味。
针对传统中医方向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的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 根据该专业方向的特点及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 突出中医传统特色;根据学生特点, 扬长避短,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及专业素质, 突出其鲜明的传统特色与精英教育特色, 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为该专业方向学生学习中医经典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该专业方向其它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为将本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积极准备条件, 在充分体现我校专业优势及专业特色、吸引更多学生尤其是港台及国外学生来学习中医、将传统中医发扬光大等方面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朱乔青.特色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 (2) :120-121.
[2]郭纲军.论特色教学之规定性[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1, 30 (3) :36-37.
[3]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8.
[4]黄海波.如何提高中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20 (5) :23.
根据患者的病情,请医生开出处方,将中药打成颗粒状,再加上大青盐混合缝入布包即可。使用前将热奄包用微波炉加热到六七十摄氏度,外面包上毛巾(以不烫皮肤为准),放在患者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穴位上),每次10~15分钟,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主任医师李鲜说,脾胃虚寒者可用广木香、川楝子等中药,加大青盐1000克制成热奄包,敷在腹部的阿是穴处。脾胃虚寒的患者均喜暖喜按,热奄包的热性有平衡气血阴阳、调整脏腑的功能。这个方法不适合湿热型的体质(舌苔黄腻、大便干结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可以针灸足三里,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万能穴。
河南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孙自学谈到,热奄包还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用败酱草、乌药、川芎等中药,加大青盐300克制成热奄包,敷于腹部,或根据疼痛位置进行热敷,具有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的疗效,1个疗程为1个月左右。对于女性的输卵管炎症引起的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可用三棱、透骨草、白芷等中药,加大青盐300克制成热奄包敷于小腹两侧,或哪一侧不通敷于哪一侧,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的作用,1个疗程为1个月左右,经期慎用。
使用热奄包热敷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室内必须保持温暖无风,治疗部位也要注意保暖;治疗中,应适当补充水分,避免出汗过多发生虚脱;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若发现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皮疹、瘙痒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外包的毛巾应垫平整,使热力能够均匀渗透,也可隔着毛巾使用手拍法,促进热力渗透;可随时更换毛巾来保持热奄包的温度,以身体能耐受为限;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避免发生烫伤;治疗期间,患者饮食应清淡,忌生冷寒凉之品。另外,有皮肤病、意识不清的患者不宜用,女性妊娠期禁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选通识课时看见一门课的名称叫’传统文化与中医’,心想:中医是给人看病的,望闻问切, 开方抓药,这和传统文化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带着这个疑问选了这个课, 学完了一学期,在武老师生动形象的解释引导下,对于这个疑问有了一个大致的答案,但还是感觉这个论题实在是太大了,自己只能领悟到皮毛,仅就他们俩之间的关系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中医?这很难用一个科学标准的概念去简单概括。班固在枟汉书·艺文志枠中提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这和现代医学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所谓“方技”,指的就是中医;所谓“生生之具”,指“使生命长生的工具”。中医到底指什么?其实指的就是:医学是一门技术,是使生命能够长生的工具。中医经典之首枟黄帝内经· 宝命全形论枠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医家孙思邈枟千金要方枠云:“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等,都是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价值视为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维护和保障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医生的神圣职责。中国传统医学实际上强调的是要生命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括:“自强不息的阳刚精神,厚德载物的阴柔精神,中正和谐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一词出自枟周易· 乾卦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的运行刚强劲健,永不停息,君子应效法天的运行要不停地发愤图强,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一词出自枟周易· 坤卦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为地,大地深广而厚实,无私地承载万物,滋养万物,具有宽厚、包容、博大、担当的品德,君子应效法大地厚实和顺的美德而载育万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大精神是相互融合的,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察天行以自强,察地势以厚德”,自强以法天,厚德以法地。枟老子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强厚德以法天地之道,体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正和谐的精神。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是整体性:传统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意识。人文性: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人的伦理道德,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勤俭仁爱、敬老扶幼等传统美德。承传性: 传统文化重视传统的继承,认为继承是延续和创新的前提,在学术上讲究“道统”、“师承”,这种承传性的特征,使中华民族丰富而悠久的文化传统从古到今一脉相承,表现出鲜明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总之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 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人伦和谐; 在人本身强调身心和谐。整体性、人文性和传承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中医的基本精神及文化特征 1.中医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中和”,一切以“平” 为好。枟中庸枠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天地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老子曰:“损有余而补不足”,经过“损”和“补”,恢复到一个“平”,中医治病就是如此。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结就要散,逸就要劳。以平为期,以和为重。枟黄帝内经· 素问·平人气象论枠云:“平人者,不病也。” 即阴平阳秘、气血调和、身心和谐就不会生病。孙思邈枟千金要方枠云:“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治病。”中医的根本精神首先是治人,其次才是治病。“治人”,人不仅自要和谐平衡,包括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寒热表里等;而且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2.中医学的文化特征
一是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要顺其自然,适应社会,才能达到身心健康。二是人命至重以人为本的医德观: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把人的生命价值视为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维护和保障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医生的神圣职责。三是阴平阳秘动静互涵的恒动观:天地万物本原于一气,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成长、升降出入的形气转化运动的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动静有常,互涵平衡,意味着健康。四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中医学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未病之先。正如枟黄帝内经枠所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三.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第一,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中医的观点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如天人相应,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等,医学理论来源于传统文化。
第二,中医强调的修身养生观汲取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中和观; 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祸福相依观; 佛家的随缘任运、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空无超然观等。
第三,中医对病理的认识与治病的方法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管是藏象兼治、丹药医方,还是望闻问切、推拿捏打等无不有传统文化的理念在其中,如“平人不病”、“阴平阳秘”等就是传统文化中“中和”的理念。第四,中医的一些名词也受传统文化影响,比如枟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枠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脾胃者,仓廪之官,无为出焉? ” 以古代中国社会政治体制中的官制类比人的脏腑功能。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
2.中医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化
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比如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生命观、生死观、饮食观等或多或少带有中医的印迹; 与中医相关的养生术、相面术、房中术、风水术、武术气功等对传统文化的建构与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医,很难设想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会延续下来,更难设想会有如此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中医的发展也促使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学习了中医与传统文化这么课之后,根据老师的教导以及自身的特性的一些表现,对自身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让我觉得收获颇丰,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诊判断出体质的类型,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平常的生活中对自身起到一种调节和养生的作用,在蓝天下健康快乐的生活。
体质指一个人的秉赋。她源于父母之精,又经由后天调养而成。中华养生讲究辨证,而体质辨识是辨证养生的基础。个人的特质特征表型为:性格开朗阳关,状态积极向上,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但是有掉头发的情况。体型匀称健壮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没有口气。不容易疲劳,精力充沛。夏天出汗较多而感觉温和,寒热均有叫好的耐受力,睡眠良好,胃口好。大小便正常。平时患病少,感冒发烧一年不会有几次,小病很快痊愈,只是肠胃不太好,受凉受较大刺激会犯病。心理受到了挫折,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能够应对社会、应对自然,能够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事情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中医在判定体质类型的时候一般会根据几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症状表现,一个是这个人的地域、职业特点,还有他饮食结构上的一些特点,主要根据这几类因素来判定一个人的体质分型。中医体质类型划分的依据是,用中医病理表现特点来确定病理体质分型,因为体质理论本身是中医认知病症的特色。中国人的体质在古代的时候分为五种,金木水火土,但这个方法现在不适用,所以根据研究和调查,将中医体质类型分为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特禀型。一共分为这9类。对比自身的情况,我认为自己的体质属于健康的平和型。
针对自身的体质,结合老师的教导和自己在此方面书籍的阅读和资料的查找,我的感悟是在以后的日程生活中,多多注意此方面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采取中庸之道,首先要静心。情绪乃一身之主,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所以要消除不良情绪,就要学会静心,静心的最佳途径是炼心,可以采用瑜伽、冥想、静心音乐等来静心,只有让心静了才能气顺,气顺了人才能强健,人强健了当然就百病不生,体质也不会有失偏颇了。在饮食方面,平和体质者要寒温适中,不宜过于偏食寒性或热性的食物,以免日益影响机体的阴阳平衡,引起体质的变异。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选择平性或稍具温凉之性的食品。也可以利用相反附件炎症状的食性来调节食物的寒温之性,如水产品玉、鳖之类多有寒凉之性,烹调时多佐以葱、姜等调味品,或加料酒,可借其辛温之性以消除水产食物的寒性。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平和质的人应力求五味调和,不可偏嗜。五味各有所归之脏,兼有寒热之性,欲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盈、脏腑协调,必须均衡的摄入五味。不使五味有所偏胜,以保证气旺盛,身健壮。平和体质养生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 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如平时辣椒吃得过多,会促进身体向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方向变化;常吃寒凉冰冷的食物,损伤体内的阳气,影响血脉的运行,会形成阳虚体质或血瘀体质;长期食量过多、营养过剩,很容易形成痰湿体质;偏食、节食等造成的营养不良,会促生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而饮食中咸味过重则是促生痰湿体质和瘀血体质的重要根源。也就是说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以上是对平和体质饮食注意做出的分析,不同季节平和体质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不一样的,关于平和体质养生,一定要做到健康、科学,而健康、科学的平和体质养生方法就要做到饮食健康,膳食合理,三餐营养,只有按照这个原则,才能够实现健康的养生。这就要求需要认真的把握相关常识,积极做到健康养生。运动上,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如:慢跑,爬楼梯,快步走
寒气除伤阳外,另有凝滞、收引的特性,令体温降低、血行不畅、气机阻滞经络、筋脉收缩,对付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动能升阳,动助血行气畅。慢跑,爬楼梯,快步走都好,只是衣服不要穿得过多,令身热,微汗,脚上产生 热感,胸中充满暖意就可以了。伸展运动一天也不要落下,最简单的立位体前驱,久坐开始发冷则起来做做,很快便暖和起来。
在起居方面需要注意避寒就温,养护阳气小雪时节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会逐步达到0℃以下;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冬季,此时的感觉已经不是深秋凉意,而是湿冷。养生就是顺四时,此时只有重视外在的气候变化,避寒就温才能祛病于身外。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促生感冒;开窗通风时,不要站在风口迎风而吹,以免被寒邪伤到。养成每晚用热水泡脚20-30分钟的习惯,既可祛寒湿,又有助于睡眠。冬季的阳光不烈不燥,暖度适宜,正是寒冷的天气下人体最需要的阳气之源,在无风的暖阳天气多晒晒后背,比吃什么补药都养生。
在进行平和体质养生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运动和锻炼,还要养生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是保证大家健康的重要保证。
起居护理
起居护理主要是指病人在恢复期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必须保持安静整洁,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使病人心情舒畅,安心养病。
饮食康复护理
中医饮食康复护理的原则是以食代药,食药并重,强调以合理的饮食调养配 合疾病的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 饮食调养的基本要求
2 康复食谱
康复食谱具有形神并重,养生保健等特点,可分为康复食疗和康复药膳食疗两大类。
康复食疗食谱是根据辨证,因人、因时、因地选择粥谱、饮谱、食谱、菜谱。
心理康复护理法
心理康复护理是通过治神、调神、护神、医心等治疗与护理手段,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的心理教育以及心理训练的一种方法。
运动康复护理法
运动康复护理法是对康复病人的行走、活动的护理,应按照康复治疗的规程进行。要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掌握动静结合的原则,做适当的运动健身,对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指导与护理。
康复功能训练护理
根据病证训练护理
对康复病人的功能训练,要根据病证和伤残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护理人员要指导和配合功能训练,使病人尽快能够生活自理,获得劳动的能力,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生活能力训练护理
为了使伤残人员尽快独立生活和工作,在康复期就应进行生活能力的训练,如起床、穿衣、洗脸、漱口、吃饭、解大小便等。
职业训练护理
此项训练是为病人恢复工作或更换新的工种做准备。
分 类方 法功 能创造性技能训练 如编织、刺绣、泥塑、制作工艺品等。 可以锻炼肌肉、关节功能和手的灵
活性,还能训练思维能力,唤起伤残病人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对康复的信心。智力教育性训练 如阅读、绘画、书法、打字等。 可使伤残病人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娱乐性职业训练 如弹奏乐器、下棋、打桥牌等。 不仅可以陶冶病人的情操,而且可
1 追求“天人合一”, 提高生活质量
养生贵在顺应自然。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 而是处于互相协调统一的状态。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着独特见解, 以整体观认识世界,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 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2]。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 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中医理论认为, “生气通天, 天人相应”, 故养生最重要原则为顺应自然。根据大自然的天气变化, 人应该同自然界相协同, 以此养生。故圣人云:“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也。”古人对于四时季节、气候特点加以概述, 并基于此对诸多顺应自然防护措施方法加以总结:“一年之内, 春防风, 又防寒;夏防暑热, 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又防风。” (《理虚元鉴·卷上·知防》) 万物均不能违背这一自然规律, 生活、饮食、精神情绪及养生活动应与四时环境相适应。随季节变化而增减衣物, 否则会遭受不时之气侵袭, 这也是季节变化时易患感冒的原因。中医还有“春养肝, 夏养心, 秋养肺, 冬养肾”之说, 根据季节调整饮食、调整作息做法, 体现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具有提高生命质量的现实意义。。
2“防患于未然”为养生要道
养生以预防为主, 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 也是中医学的中心思想, 《黄帝内经》云:“上工治未病, 不治已病, 此之谓也。”其中, “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在疾病形成之初积极祛除致病因素, 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掌握对疾病的主动权[3]。
名医在未病之前通过分析出致病的各方面因素, 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防止疾病的发生, 重点在于防未病。中医预防主要通过养生来增强健康, 改善体质状况, 《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扶助正气以抵抗外邪, 养生不仅在于防病, 还可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 民众对治未病不重视, 而对治已病却成为关注的重点, 该现象古已有之。张介宾在《类经》中分析认为:“古人的预防之道, 在于防治, 在疾病未形成之前, 所以用很少的力气就能解决大问题。”由此可见, 正确的养生观对于防治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3 养生须“动静有度”
目前, 对于养生持有“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止”两种观点。若偏信一法, 易误入歧途。人的生命活动源于动, 有动才有生机, 运动能气血通调, 骨骼强健, 肌肉结实, 脏腑功能强健[5]。但运动量要适度, 应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不要超强度锻炼, 老人锻炼尤不宜过力。同时, 也要做到张驰有度, 过度的动或静, 均会影响身体健康。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记载:“养性之道, 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以其运动故也。”推而广之, 体力活动、脑力活动、情志活动等要适度, 饮食要有规律, 性生活要有节制。《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4 养生应重视“精神调养”
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关系密切, 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的情感活动能使气血调和、脏腑和谐, 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促进身心健康。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有“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之说。反之, 不良精神情志活动会消弱人体抵抗力, 干扰脏腑气血的机能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发疾病, 加速疾病的发展[6]。养生的目的是为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稳定的情绪, 以避免因情绪波动影响人体气机, 甚至伤及内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 说明精神保健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机体适应环境及抵抗疾病的能力会增强, 从而可起到防病的作用。因此, 调养精神乃养生的关键一环。永远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内分泌等新陈代谢才能旺盛, 身体抵抗力增强, 自然不生疾病而得以健康长寿。
5 调整阴阳的“平衡观”
《皇帝内经》中有“生之本, 本于阴阳”, 可见阴阳是人体的根本。因此, 保养生命, 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必须重视阴阳, 特别是阴阳的平衡关系, 阴和阳通过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取得动态平衡, 人即处于健康的生理状态, 中医养生观也强调这一点。阴阳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较为关键, 若阴阳失去平衡就会造成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紊乱;阴阳失调就会导致阴和阳的偏盛、偏衰而发生疾病, 如“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 阴盛则阳病, 阳盛则阴病”, 体现出病理状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均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侵袭, 使机体阴阳消长失去相对平衡而造成[7]。由此可见, 养生离不开阴阳平衡的状态, 通过精神、饮食、起居的调摄, 自我保健或使用药物, 使阴阳保持相对平衡。养生贵在调和阴阳, 取得阴阳之间相对动态平衡, 称之为“阴平阳秘”,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必须保持阴阳相对稳定和协调, 才能维持“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 从而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 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重视养生, 以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是目前医学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这方面现代研究资料和调查数据颇多, 在不同程度上印证了中医学养生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摘要:养生文化、理论与实践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 传统中医养生观影响着现代健康观念。通过介绍中医养生观, 以期提高健康意识, 遵守养生方法, 提高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医,养生观,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29.
[2]陈立典.中医养生[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26.
[3]沈庆法.治未病源流概说[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6.
[4]张其成.一本书学会中医养生[M].北京:中华书局, 2009:108.
[5]何裕民.中医学导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87:132.
这里的工作人员都穿着极富质感的长衫,厅堂有个玻璃窗顶,来这里看医生的人们,宁愿自带水杯,在这里多坐一会儿聊聊天,体味慢下来的感觉。
在国家图书馆对面的京朋会里,小桥流水,古诗画韵,创办者邱琳出身投资银行,如今却成为中医大师的入室弟子。
当下的时代,中医正在也势必经历一场变革。一群有识之士正在从各行各业投身中医。他们认为,“中医不只是医,而是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规律的理论体系,而且特别美”。
“现在,不缺有人把钱砸到中医身上,也不缺媒体的宣传,还差什么?差的是人。”出身中医世家的御源堂负责人徐文波,如此评价目前民营中医行业的发展态势。这位日本岩手医科大学访问研究员、科班出身的中医人才,对目前中医行业发展的顽疾深有感触。
中医行业多年来在这种怪圈中循环:年轻中医道行不够赚不到钱,越来越少有人愿意进入这个行业,中医诊所收益不好,没钱雇优秀的管理人才,没有好的管理人才,中医诊所更难良好运营。
梁冬、邱琳、李永明、涂志亮,这些中医外行人正在用跨界的思路,把中医和会所、养生机构建立链接;孔令谦以及徐文兵、徐文波兄妹正在以中医世家的扎实底蕴,传播和拓展中医所有可能的商业模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提倡未病先防。土家族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经验的自然科学”,对以土家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文明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探讨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形体锻炼等在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
(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谷万里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也随着中华民族的自信心的增强得以开始了新的复苏。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至今仍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必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之间的差异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困惑和思考,近年来有关的研究书籍也层出不穷。如《思考中医》、《哲眼看中医》、《挽救中医》、《走进中医》、《小说中医》、《中医趣谈》、《中医与传统文化》、《文化中医》、《大话中医》、《中医文化对谈录》等等。其中以《思考中医》和《哲眼看中医》影响最大,成为近年来中医药出版界的畅销书,得以再版或多次重印。这些著作或从传统文化层面、或以当代科学的视角,对中医学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内容涉及医史、医理、医案、哲学、传统文化、中医的困境、政策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其科普性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中医的机会,读来确实令人受益匪浅。阅读学习这些著作,给了我们一个重新“思考中医”的平台,坚定了相当多的中医界从业人员的自信心,也为更多群众找回了看中医的信心。
但是,仅仅从文化和哲学理论甚至现代科技层面对中医学进行阐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中医学之所以在近代消灭中医思潮以及西方文化和医学的强烈冲击下能够历经磨难而没有灭亡,靠的不是理论论证,而是真实可靠的临床疗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赖。这一切都是以中医临床有效为前提和基础的,否则,对中医理论的探讨就会变成文字游戏。只有临床疗效才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临床疗效决定中医理论
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历数千年而不衰,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关键在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底线,也是中医药学能够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临床无效,根本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进行中医药学的研究,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讨论和研究,中药也就不存在了,而可能被“天然药物”或“植物药”、“动物药”的命名所取代。
中医药学兼有科学与人文的特点,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是,如果我们已经没有了能够体现中医药学临床疗效的中医医生,谁还会相信历史文献上所记载的中医药学的疗效?曾经的辉煌只不过是被后人当作谈论的神话罢了。老百姓看不到、亲身体验不到中医药学的疗效和价值,谁还会去寻求中医药治疗?因此,临床疗效是底线、是根本,疗效是硬道理。同时,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没有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实验做得再科学、再漂亮,理论再符合“科学”,政策、资金再支持,中医迟早要走向衰亡。因为老百姓最看重的是疗效。中医药学从产生至今,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至今仍在发挥防病治病重要作用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临床疗效决定存在,存在决定中医药学的发展。
中医药学的存在价值要靠自身临床疗效来体现,不但要能治疗一般疾病和疑难病证,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西医至今仍然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临床问题,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优势,这也是中医临床科研和基础研究的出发点。我们的中医药大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出更多的真正的中医药人才,满足时代发展对中医药的需求,从而力挽狂澜,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
二、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考中医”,而应及时完成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的转
变。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用中医学的观念和眼光,重新审视现代科学理论和西医学,是吸收其精华,将其纳入中医理论体系,这种以中医为主体的思考,笔者称其为“中医思考”。
在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上,这种“中医思考”不胜枚举。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的柯黎勒就是从国外引进的。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引用印度“五明学”的部分内容,并收载支存法的支太医方十多个。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中则引进了大量的阿拉伯医学的理论和验方,如番木鳖、葫芦巴、破故纸、乳香、没药、砂仁等都是由国外传入的。王清任、唐容川、张锡纯等人的著作也可明显地看到吸收了西方医学的若干观点并融入传统医学体系的内容。张锡纯说:“盖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相顾”,“取西药之所长,以济吾中药之所短”。可见,历代医家都善于把国外医学的精华吸收过来,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学。
如对中药的研究,我们在批评按照西药途经研究中药的同时,不应忘记将西药纳入中医的理论体系,进行西药中药化的研究,不但可拓宽中药的种类,而且对促进中西医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以高血压病的治疗为例,对“中医思考”作一具体阐述。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因此降压新药层出不穷,虽已发展到多达近百种,有利尿剂、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阻滞剂六大类降压药,但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临床常见同一降压药在不同患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别。
中、西医学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有各自的认识,治疗理念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中医重视气血、脏腑、阴阳的平衡,强调心理、整体、环境的调整,辨证使用中药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的症状;西医注意血压指标及危险分层,使用抗高血压药可有效、迅速控制血压,但临床症状改善有时不理想,如失眠、便秘等长期困扰患者,有的患者还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而新增加一些不适表现。在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指导下用药,根据中医辨证选用抗高血压西药,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明显提高原有西药使用的准确性,降低使用盲目性,避免其副作用。临床已有报道,钙通道阻滞剂对痰湿壅盛型、血脉瘀阻型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阴虚阳亢型或肝肾阴虚型疗效较好。降压西药的辨证应用,是中西医两种医学适应证的交集,更体现了高血压当代个体化治疗的最新理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医学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不仅关注降低血压,而且对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疾病加以重视,并按照循证医学开展了大样本多中心观察研究,降低了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降压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所致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西药着重于降压治疗,具有确切的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作用,广泛适用于某类型高血压或高血压的某项并发症。降压药的研究虽然日新月异,但是还缺乏完全无副作用和更长效的药物,仍需终身服药。不少病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虽有所下降,但临床症状未解除,少数病人甚至加重,生活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但是如果从中西医结合立场出发,分别从中、西医理论对高血压病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除借助现代诊察手段外,融合中医的四诊、辨证,通过中西药理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贯穿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中医个体化的辨证用药指导下应用降压药,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可以提高降压药的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在迅速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同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将副作用降到最小。
降压药辨证应用的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中医思考”,将对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指导方案,是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药学领域的有益探索。在不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和风险的前提下,为克服西药毒、副作用,发挥药效和寻找新的用途提供了可靠的思路与方法。不但能丰富中医药学的内容,而且有利于中西医的交流、融合,虽然目前关于降压
药中医辨证应用的研究还不成熟,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改进,但非常值得我们去克服困难努力完成。
三、结语
【传统中医】推荐阅读: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中医诊断试题六07-05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11-23
中医院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试题09-23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10-05
中医临床病案06-11
中医的书籍06-13
思考中医06-26
中医考试试卷07-01
中医证候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