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计算》教学说课稿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据计算》教学说课稿

《数据计算》教学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下金厂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游富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第10册 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认识计算机》第一节。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1)本节课分两大个部分:一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其包含计算机硬件的认识、计算机软件的认识、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的认识与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二是计算机的使用,其包含开机、观察桌面、鼠标的使用、关闭计算机。

(2)本节课是以后的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主要部件。

b、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其中包括CPU主频、CPU的字长、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和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单位的认识与换算,同时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感性的认

识;

c、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由操作软件、应用软件组成;

d、让学生认识鼠标的操作,正确启动、关闭、重新启动计算机。

(2)能力目标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各主要部件和软件系统,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能正确开机、关机和重启。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计算机奥秘,增强学生

的求知欲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板、硬盘、内存、CPU等);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4)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CPU主频、CPU的字长、计算机的存储容量);

(5)鼠标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CPU主频、CPU的字长、存储容量)及存储容量的单位(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认识与换算;

(3)鼠标的使用。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讲授法 (讲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软硬件的定义及区分、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等);

(2)演示法 (通过用计算机实体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硬件);

3、类比法 (让学生用人体各部位与计算机各硬件对比,从而掌握硬件功能);

4、练习法 (主要是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的换算: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说学法

七年级的部分学生,刚接触计算机,学习的水平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练习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

行合理的分组。

在学习计算机基本组成设备及它们的一般作用时,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在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和正确的开、关机时,运用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来进行有效的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新课导入(约2分钟)

通过“不会说话会计算;不会想来却有脑;少了电源就睡觉;没有鼠标受不了。”这样一个小谜语引出“计算机”,从而进入本节课“认识计算机”的学习。

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都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设备吗?

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认识计算机”。

2、讲授新课与实践操作(约38分钟)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想到计算机的各组成部件,运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授。

比如电视机-显示器,箱子-主机,小老鼠-鼠标,“打字用的”-键盘,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联想到计算机的基本

组成设备,这里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用PPT演示各设备在主机箱里的具体位置(播放幻灯片),在演示过程中,用人体各部位与计算机硬件作对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知道各设备都有什么作用?再通过加深讲解,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采用讲、练法,通过知识链接,使学生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单位及存储单位的换算;通过知识拓展,使学生能正确将输入、输出设备与主机连接。通过“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软件组成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区分操作软件和应用软件。

(2)采用演示、讲解,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启动计算机、桌面的结构、鼠标的基本操作、重新启动、关闭计算机。

在前面认识各设备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需要,要求学生在计算机启动后认识桌面的组成;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时,先讲解使用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右击、移动和拖动等,并具体讲解操作的基本方法,再运用给桌面换背景的例子,教师运用广播教学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清楚的看到整个操作步骤,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数据计算》教学说课稿 篇2

1. 讲练结合

单就内容而言, 学生掌握起来并不是很难。因此, 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 重难点知识精讲。

2.任务驱动法

事先设计好的由易到难的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掌握新课的内容, 解决重点难点。

3.探究法

对于每个操作任务, 鼓励学生思考探究, 独立尝试操作, 自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

说教材

1. 教材处理

本节课要求学生首先掌握E xcel不同类型数据的输入方法, 掌握各种输入数据的技巧。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不同类型数据输入, 掌握快速输入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处理数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情感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作风,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有所用”的快乐。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成绩表, 里面有很多相同的数据或有规律的数据, 应该如何输入呢?有没有快速输入方法呢?通过两个提问, 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明确了学习任务, 激发学生求知欲, 提高学习兴趣。

2. 角色扮演, 任务驱动

在该环节采用三个任务。三个任务的目的不同, 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由掌握一般方法到实践应用。下面逐个说明任务的实现方法, 以及如何通过各任务来解决知识的重点、难点。

任务一, 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数据的不同类型, 不同数据类型的不同输入方法。让学生按照大屏幕上给出的数据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到E xcel表中。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输入, 学生会遇到问题, 查课本寻找解决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不会邮编这样的字符串的输入方法, 有的学生可能不会分数的输入方法。通过大屏幕给学生展示输入的方法。教师再进行讲解, 问题解决了, 学生会记得更加牢固。这种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讨论中, 发挥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解决了本节课难点。

任务二, 输入学生成绩表, 目的是进一步理解不同数据类型的输入方法, 让学生掌握自动填充的方法, 为多个不相连的单元格输入相同数据的输入方法。学生自己输入, 教师巡回辅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有相同问题, 通过大屏幕演示解决。

通过以上两个任务, 学生学习了数据输入的方法和快速填充数据的方法, 如何引导学生将学会的方法用于实践, 才是关键所在, 所以设置任务三。

任务三, 综合训练。这个任务注重实践应用, 将学到的输入数据的方法用于实践。要求学生输入练习册上的富强公司上半年营业报告, 练习序列填充的方法。综合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分析日常中遇到的问题,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直观化,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

3.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数据计算》教学说课稿 篇3

一、要素化模式说课稿的不足

教师说课时,组织者为了便于评价,通常要制定相关的评价要素和量规,最常见的要数“老五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与“新五说”(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媒体和说教学过程)。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说课者自然就按照这些评价要素来撰写说课稿并实施说课流程,随之形成了以“五说”为依据的“要素化模式”(也稱“五段”模式)。

但事实上,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按要素化模式进行说课时,说课者为了按“顺序”说全各要素,必然会在五个要素之间来回穿梭,不易清晰地展现教学设计的过程,从而降低了说课的逻辑性。例如:在说教材的过程中,说课者必然要说“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但现实是,教师在分析完教学内容之后,还必须分析学情,才能确定哪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哪些是教学的难点。又如,教法和学法本应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它们均会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若按“老五说”,会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若按“新五说”,又会造成“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中对教法和学法叙述的重复。再如,从逻辑上讲,“媒体的选择”和“板书”均属于“教学过程”的下位概念,而在要素化模式中,将它们设为并列关系,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二、结构化模式说课稿的提出

由于说课是介于备课(教学设计预案)与讲课(教学设计预案的实施)之间的高层次的集体教研活动,说课稿的撰写也应看做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应用。因此,按照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1],我们提出了结构化模式说课稿(如下图),按照教学设计原理的逻辑顺序与递进关系,进行说课稿的撰写和说课流程的实施。采用结构化模式,不仅能将相关的评价要素有机地融合在结构中,还能使说课的流程更有逻辑性。

三、结构化模式说课稿的应用

为了便于说明结构化模式说课稿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我们以小学信息技术“画方形和圆形”一节的说课设计为例,详细描述说课设计各阶段的内容及方法。

1.说课稿的标题

主标题:我是小小工程师。副标题:“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与分析(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及说课的侧重点)。

2.说课引言

今天我说的是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1课“画方形和圆形”的教学设计与分析(向评审者表达明确的说课信息)。

3.教学内容分析

说课者阐述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教科书内容的把握,以及如何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定位。可用三句话表述:(1)指出说课内容出自何处(若引言已写,此项可略);(2)分析该内容在系统学习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指出该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以本节内容为例,“画方形和圆形”是在学生认识了画图工作界面,识别画图工具,了解线形工具基础上的实践运用。在提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对画面的平衡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知识点是:利用Shift键精确画出方和圆,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及构图。

4.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制定具体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教学难点及分析难点成因的主要依据。这部分包括:(1)指明教学对象;(2)分析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可包含班级的学习风气)以及对教学对象智能水平、知识和技能基础的检测结果。本节学情分析如下:该班学生虽接触计算机时间不长,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课前问卷统计调查发现,35%的学生在家使用过画图工具,只有8%的人画过方和圆。

5.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在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时,除了要注意目标在三个维度上的准确归类,还应明确阐述确立教学目标的具体思维过程和依据。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圆形和方形的工具画图;利用Shift键能精确地画出方和圆。(2)过程与方法:在方形和圆形的绘画练习中,熟练掌握规则图形的画法及图形搭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方形和圆形的组合构图,提升合理构图等艺术修养。

6.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与对策

在这部分,说课者仅给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不够,还应该“说出”将其作为重点和难点的理由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教学重点部分的阐述,甚至可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去挖掘;对教学难点的成因分析,则立足教学内容固有的技术难度,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智能水平加以剖析,并给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这个环节能衡量出说课者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高低,也是说课的一大亮点。就本节而言,教学重点:方形、圆形与圆角矩形的准确操作;难点:利用Shift键精确画出规则的几何图形。由于学生首次利用Shift键和鼠标“合作”操作,属于技术协调技能的训练,应通过多练加以巩固。

7.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并不是说针对每条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设计出一个相应的策略。但对于主要教学目标,尤其是那些不易实现的目标,则应该给出详细的教学策略。通常,反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就是考虑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育媒体的恰当选择和教法学法的合理运用等。针对本节而言,一是通过投影童话中“小猪的草房子被大灰狼吹倒”等画面,“需请同学帮助设计”来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帮”小猪设计带烟囱的房子,画电脑屏幕、公共汽车、雪孩子等童话内容,以解决“如何将单纯、枯燥的画方和圆”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的问题。在教法上,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引导,与学生个人上机练习及分组竞赛相结合的方式。

8.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说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既要展示教学过程的全貌,又要清晰表现出关键点的设计思想及有效办法。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我们的成功经验是,首先,要将整节课划分为几个环节,并采用客观陈述性语言描述的方式,简洁地表述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每个环节均用概括性的标题引出。这节中,我们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2)重点分类,各个击破;(3)难点分解,步步为“赢”;(4)合作探究,拓展延伸;(5)作品交流,评价总结。其次,在“说”教学过程时,最好配以流程图(在说课稿上画出,说课时用投影或挂图展示),以清晰地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全貌。此外,还应注重讲述教法和学法是怎样合理运用的。

9.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具体可分为前置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学评价的设计,可在最后单列,也可将其融入其他模块。例如,前置性评价的设计可在学情分析中体现;过程性评价可在主要知识点学习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则主要用来在一节课完成时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可放在教学过程表述的最后进行。

当然,结构化模式说课稿的设计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图1,可设计出七模块式,也可以设计出六模块式,也有人提出三模块式[2]。无论采用几个模块,笔者认为,都要注意以下基本原则:(1)逻辑性。即注意说课的各结构模块的因果顺序;(2)系统性。即将评价要素按“整分合”的原理,有效地分解到说课的每个结构模块中去;(3)艺术性。即在每个结构模块之间要用过渡性语言进行衔接;(4)有效性。即在有限的(说课)时间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最大限度地展现教学设计思想与内容。

该文由江苏省教育厅立项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高师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创新培养”及连云港师专校级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践与理论”基金资助。

《数据的分段》的说课稿 篇4

(一)、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学内容安排在“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单元中,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通过创设学校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想请全体学生出谋划策的教学情境,引出怎样购买鼓号服这一学习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了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生活经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开发,把购买鼓号队服改为购买校服。围绕购买校服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制作统计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习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整理的方法则仍然采用画“正”字的方法

,得到的数据仍然采用单式统计表描述。所以教学中应突出数据分段的必要性、分段方法以及如何分段整理,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这部分知识,形成相关的统计技能。为今后更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概率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数据的分段整理。

难点:能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做出决策。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办法或第一位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具有定向、调节、激励、检测和评价等功能。因此,制定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显得很重要。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对“统计与概率”(第二学段)提出这样一些具体目标: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在第一学段中对数据统计过程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根据小学儿童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并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灵活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根据服装型号分段、用画“正“字等方法整理、绘制统计表、利用统计数据到服装厂定做校服等。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强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

对本来枯燥的统计知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调查访问、探究尝试、合作商讨、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真实经历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特别是学会了分段整理的方法,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创设了这样的谈话情景:

每年的六月一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儿童节。在那天,小朋友都会穿着整洁漂亮的校服进行升国旗、游园、体操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做校服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测量身高、胸围等)。做的这些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买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板书:收集数据)

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用本班学生身高数据制成的身高记录单。

然后我导入课题,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怎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板书课题:数据的分段整理)

(二)、探究新知

1、分段整理数据

(1)让学生观察身高记录单,教师提问:从这张身高记录单上你知道了什么?(知道本班学生总人数和每个学生的身高。)

再观察记录单,你能看出当时我们班最矮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最高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吗?

(2)教师向学生说明:校服厂生产的校服分为大号、中号、小号三种。(多媒体显示:小号——身高120~129cm,中号——身高130~139

cm,大号——身高140~149cm)

(3)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每种型号的校服需要买多少套呢?(引导学生明白: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教师板书:分段整理)接着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呢?让学生发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为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4)让学生比较那种记录方法比较好,并说出理由。接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组长要做好分工,看哪组能整理得既快又准确。(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2、制作统计表

让学生讨论能不能把画“正”字的记录单直接送给厂家呢?还应该怎么办?(板书:制统计表)

接着要求学生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填好后再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让学生明白:既能反映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我提醒学生:还要填写统计表名和制表日期。让学生给统计表命名。

3、分析数据

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想一想服装厂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每种型号的服装做多少套,共做多少套。)

我再点明:这就是分析数据。(板书:分析数据)

4、回顾统计过程: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解决购买校服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统计过程?(1、收集数据

2、分段整理

3、制统计表

4、分析数据)

5、教师进行小结:刚才我们利用统计解决了定做校服的实际问题,统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运用是很广泛的。下面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三)、巩固运用、深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

(2)让学生交流分段统计的结果。

(3)提问:你是怎样分段整理数据的?对分析统计结果,你有什么看法?

2、做“想想做做”第2、3题。(方法与第1题相同)

通过巩固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说板书设计

计算机说课稿 篇5

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

我是张掖医专公共部计算机教研室的专职教师尚珍,我所教授的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下面由我来对该课程经性说课,我的说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条件,教学效果,课程特色。

一.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为培养适应未来计算机使用要求的大专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的,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和提高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计算机是学生通过现代化信息渠道进行认知和学习的必要工具,也是学生未来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工作的必要手段,因此我们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既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又让学生掌握了一项技能。

二.教学团队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授课任务主要有计算机教研室承担。计算机教研室是隶属于公共部的一个教学单位,共有专兼职教师10位,其中在读研究生一位,中级职称2位。我教学团队的教师们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良好,能积极参与和承担教学改革工作,而且成果显著,同时还积极参编了高职高专类《计算机基础教程》教材,积极撰写论文,在各个系部开展讲座,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扩展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视野。

在团队内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以老带新措施,由有经验老师对青年老师实施一对一传帮带,迅速提高青年老师业务素质。坚持听课制度,对教师实行教研室、系部范围内的听课、点评,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学习最新知识,探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及时渗透最新教学理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养。

三.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计算机基础教育对学生来说,不仅需要

知道解决什么,更重要的是会做什么,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以应用为目的,不涉及过多的理论和概念,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大力加强实践环节,激励创新意识。

本课程教学内容完全贴近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的组织完全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渗透了比较新、比较前沿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体现了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医学行业发展需要和

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考虑到学生未来持续学习的需要,本课程教材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XP版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配合使用我教研室教师编制的计算机上机指导,以任务案例的形式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目的是为了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更加协调一致,教研室不断加大自编实验教材和自编讲义的力度,形成了具有课程特色明显、教学目标明确、系统性与针对性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相渗透、便于操作的课程教材体系。

四.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如下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还要实现一定的情感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学习计算机文化的重要性

计算机基础教育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也是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教育,这是信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2、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安全维护能力,增强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

考虑到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略有差异,各章要讲解的内容既包括基础部分,也包括比较深入的提高知识,如:综合案例的教学部分和综合实验部分,使学生能及时把基础知识融会贯通。

情感态度目标: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计算机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运用的一致性,根据不同的的教学单元内容,有针对性的采取任务驱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本教材,以每个任务为基本步骤),自主探究,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从典型、实用、生动的案例入手,将知识点恰当地融入到案例的制作和分析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对案例中给出的每个任务进行分析探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利用提供的素材,亲自动手完成每个任务,最后完成整个案例的制作,籍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务的驱动下使学生独立完成了学习的过程,看到自己做出的作品非常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每一个典型的案例都代表着一个类别,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电子病历的书写制作,药房信息表的处理,CT报告单的制作等,学生学完一个案例,到实际工作中只要稍做修改,就可以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比如讲解案例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补充的这部分内容,因为书中没有相关知识,如何在互联网上查资料,如何积累一些小的技巧,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受用。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很轻松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教学课件,精心设置教学环节和任务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取得了实效。

六.实践条件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为了凸显这一目的,我们的计算机教学全部在机房进行,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和机房局域网进行授课,老师先通过广播教学进行示范性操作,然

后分发实践任务,并对任务进行适当分析,学生上机实践,老师通过监控端及时发现问题并辅导,在此环节主要是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校十分重视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所有学生机房所有计算机全部接入因特网,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资料,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七.教学效果

计算机教学重在实践,通过老师的教授和引导,以及一些教学任务的精心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很大程度的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实践内容丰富,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可以马上将所学内容用于实践,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教会了学生应用办公软件,能够自己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文档,编排毕业论文,制作求职自荐书,处理成绩表和医院收费信息表,制作精彩的演示文稿。我校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多,现已达到1500多人的规模,而且我校学生考试过关率每年均有提高。

八.课程特色

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篇6

一、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

《规范英文输入》是教材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的用途及组成,认识Windows桌面及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正确的开关计算机;认识窗口、菜单、对话框等对象,了解键盘分区,掌握中英文输入等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教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的使用键盘输入中英文的方法。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孩子们对计算机的用途及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课学习孩子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用途和组成。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用途及组成,了解Windows桌面及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使用键盘输入中英文的方法。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但是由于以往我们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寻求让学生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多与同学间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目标:

本课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式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制订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3、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兴趣。

4、提高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互相合作意识品质。

三、教学环境:局域网环境

本课需要教师通过传奇或腾图软件进行演示操作,在进行评价时也需要展示学生作品,因此要求在局域网环境中进行教学。

四、教法阐述

依据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情境设计――乐学、想学

自己用电脑演示:由于小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多讲无益,对于简单只是干脆就不讲,让学生自己掌握,老师讲给予适当点拨。教师将基本的操作规则告诉学生,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了,因此,最后在总结时,学生对于刚才自己的劳动一定很在意,无论是发言的同学,还是听讲的同学,都会十分认真,可以很好的达到学习的目的。

2、任务设计――使学生会学

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在这堂课中,每个小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学生通过对所担的任务进行思考、分析、完成。在教师的演示操作过程中,也只是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间。由学生被动听,而变为主动完成任务的过程。因为是主动的做,将枯燥的知识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总结巩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上网搜索、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任务驱动,激趣导入

(二)初步尝试,探究新知

(三)教师引导,巩固新知

(四)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具体阐述如下:

(一)激趣导入 讲授新知

首先,教师开门见山直接问学生你喜欢电脑吗?会用电脑干什么?同学们会这么多呀!现在我可要考考你们了:看,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埃尼阿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埃尼阿克,它于1946年生于美国,它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同学们,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你们能通过自已的能力找到答案吗?

任务一:电脑发展史

如: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时期

组成器件

时间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

(1945年~1955年)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5年~1965年)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年~1980年)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0年~至今)

这一环节我把学生分成4人1小组,分工协作1位组长,2位搜索资料(不仅仅只有网上收搜索),1位加工整理,1位负责汇报。这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看教材、或上网找资料自己完成任务。孩子们都有很强探索欲和表现欲,教师正是抓住了孩子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体验,在探究中学习到蕴含在其中的技能。在这种情境中,就有可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可能有人会担心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做,有的孩子完不成任务会挫伤他的积极性,我认为孩子都有很强的好胜心,这一环节他没有完成任务反而会促使他带着问题更好的学习。

讲解完后教师出示几幅现代微型机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再出示任务二。

任务二:计算机的分类(看书、老师课件)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任务三:想像未来的电脑会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让学生想像未来的电脑会是什么样的?你的未来电脑都有些什么?学生会说有键盘、鼠标等。这时教师引出计算机中能看的见得和摸得着的叫做硬件。如鼠标、键盘、显示器等。

教师举例:音乐、画图我们能摸得着吗?那么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就把它叫做“软件”。(板书)

计算机中也是一样的,你能举例说明吗?(画图、Word、电子报刊等)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些都是软件。可是我有个问题了,我想听音乐,可是连计算机都打不开了,我还能听吗?那么,这些能管理计算机的软件就是系统软件。因此,我们又将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板书)

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讲解演示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例子来说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使学生很容易就区分出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测试1:继续收集你们小组探究的问题。

测试2:你能想像出未来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吗?能把它画出来或描写出来吗?

测试3:小组间互相出题测试,看看谁的新知掌握的好。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充满了生机,学生在亢奋的思维状态下进一步巩固新知,也促使学生乐学、善学。

因此,本课中我采用师评、生评、互评、自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教师在学生作业中找出有特点作品,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或让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也加强了小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让学生把本节课收集到的内容回家后制作成电子报刊或小动画,然后当小老师讲解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听。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课外收集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欲望,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反馈机会。

总体思路:

《静电现象》说课稿 篇7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原子构成初步及简单静电现象的解释等,摩擦起电现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现象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则需要在学习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需要注意的是,新教材把本节内容安排在这一章,主要还是为物质可以再分做准备的,这一点与它在以前老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不太一样。

1.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要求,并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③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④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现象、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归纳规律,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①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通过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②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3难点和重点

前面我说过,摩擦起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因此,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直以牢记为主,而对于为什么说只有两种电荷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是本节课的难点。

2选用的教具及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探究性学生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基于以上原因,我为本课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如:石墨分子、金刚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图片,静电现象(手摸那个带电的球后,头发全都飘了起来)课件、摩擦起电,电子转移的动画课件,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课外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活动器材,如: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

3教学处理

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实验:静电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规律的得出,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由于静电实验易受绝缘性能及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课前,我会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充分晒干或烘干,提前一天通知学生洗洗头,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我会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验,以保证学生能较容易成功,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为后面探究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探究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从小磁针的灵活转动获取灵感,事先在玻璃棒和橡胶棒中间打眼,使他们都能支在支架上,这样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动,受力后也很易转动,实验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经历亲身体会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4教法、学法

4.1教法

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准备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和对计算机的模拟电子转移过程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做好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逻辑地分析,讨论,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的学習兴趣。

5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5.1趣味视频,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个实验引入新课,第一个:一种演示放电现象的实验设备,让一位同学转动手柄,产生电火花并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一个实验,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多感官共同作用,而且,与播放视频相比,该实验现场感强,毕竟是眼前发生的,学生感觉会不一样,第二个:把碎纸屑置于电视机屏幕前,关闭电视机,看到碎纸屑都“飞”到了屏幕上,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这个实验学生在小时候已经做过,我想以此唤起学生的记忆,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既有的经验、智慧和知识,让它们与后续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从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主动建构的构成。

5.2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设问:你有办法吸起这些小纸屑吗?

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儿时的实验:用塑料尺或钢笔的塑料套摩擦头皮然后去靠近小纸屑。

师:我们刚才发放了玻璃棒和橡胶棒,去靠近这些小纸屑,试一试,又有什么结果。

学生靠近后,发现不能吸引。

老师以规范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去靠近这些小纸屑:

学生靠近后,发现这次能吸引了。

问: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明了什么?还记得吗?

生:说明物体带了电。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带上电的?

生:用摩擦的方法。

师:你能帮摩擦起电下个定义吗?

个人认为,这样的过程,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义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归纳的过程。

5.3步步深入,突破难点

师:事实上,这些知识同学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了,是不是呀?时过境迁,更准确地讲是今非昔比,我们的心智更高了,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了,现在再看这一现象,同学们能否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你更感兴趣的问题呢?

学生热烈地讨论、提问。

师:我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择其一二进行研究,刚才有同学问,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樣?撇开这个问题先不谈,我想问:第一组同学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第二组同学也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这两根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

在学生讨论,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在物理上,用同样的方法,使同样的物体带上电,我们就说它带的是同种电荷。

问:如果同种电荷遇到一起会怎样呢?同学们用这两根玻璃棒试试看。

学生实验后会发现两根玻璃棒会互相排斥。

问:由此能否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这一结论?

学生很快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持否定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使其他同学意识到: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结论;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须通过多次实验,引导学生使用橡胶棒继续实验,并告诉学生,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是相互排斥的。

我始终认为,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我们物理课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探究能力、探究方法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

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同学们能否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我们假定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A电荷,我们只要让橡胶棒去靠近玻璃棒,若互相排斥,则说明是同种电荷,即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也为A电荷;若不是排斥呢?说明不是同种电荷,是异种电荷,则我们就假定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B电荷。

学生实验后发现,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由此证明:一、它们是异种电荷;二异种电荷会互相吸引。

小结:经过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大量实验证明:

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设问:刚才我们使用塑料尺也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塑料尺也带了电,那么,塑料尺所带电荷的种类有几种可能呢?

学生讨论和达成共识:有3种可能:①与玻璃棒的相同,为A电荷;②与橡胶棒的相同,为B电荷;③与玻璃棒和橡胶棒的都不一样的第三种电荷,假定为c电荷。

再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案:去靠近玻璃棒和橡胶棒,若与玻璃棒排斥,则为A电荷;若与橡胶棒排斥,则为B电荷;若是第3种电荷,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与A不同,所以会和玻璃棒吸引;与曰也不同,所以又会和橡胶棒吸引,即两次都会吸引。

学生实验后发现:一次吸引,另一次排斥。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实验,发现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从来没有见到过两次都吸引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课件展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应该说,上述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发现——探究——再发现——再探究”的过程,重点得到强化,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而且,实验的进行和问题的解答都是学生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我始终没有忽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5.4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物体摩擦后为什么能带电呢?科学家从物质结构角度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安排学生自学课本p28页第一部分,P30页最后一部分,(多媒体课件显示)1.分子是——构成的;2.(图片展示:水分子模型、石墨分子模型)指出哪个属于单质分子?哪个属于化合物分子?3,原子是由带——电——和带——电——构成的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安排学生带问题自学这部分知识,使学习带有目的和计划性,能突出重点,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完成自学的基础上,用动画展示不同物体得失电子而带电这一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六、作业布置

(1)课后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各种媒体搜集静电方面的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见课本WWW2)。

九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说课稿 篇8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是初中数学统计中的基础部分,是在对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的统计概念和方法的进一步落实与加强,同时也是将统计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数学理念的落实;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也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基础与铺垫,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来源和数据处理的必要性。总之本节内容在统计问题的处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初中数学的中考必考内容。

2.教学目标:

结合本节课内容在中考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广泛联系,为突出重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与原则,能根据需要用不同的统计图表直观有效地描述一组数据,理解统计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才图表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加强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的落实;

过程与方法:经历回顾总结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的过程,掌握用图表描述数据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意识。

3.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数据的收集相对简单,用图表整理数据能充分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统计图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特征也是中考的热点考查内容,所以本课的重难点我确定为以下两点:

重点:对统计图表的特征与意义的.理解;

难点:能综合应用文字与图表信息,解决相关的统计问题。

二.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作为中考复习课,在教学中,我以概念的发展为引导,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体会到整理数据的目的和方法,能充分自主地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与发展,关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应用,在回忆的过程中达到认识上的升华与领悟,并在解题中得到落实。

2.学法:学生应及时体会概念之间的比较,形成知识网络,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缺漏部分,并积极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的落实:

1.对本节内容在中考中的地位与所占比例进行简要说明,使学生了解本节内容的特点与教学目标。

2.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本节内容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与方法,帮助学生体会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明确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重点落实三种统计图的特征与相互之间的联系,并落实频数分布直方图在整理大量数据时与条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展示部分全国中考原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本节内容的考察要点和应注意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体会数学结合、图表结合的重要性。

4.设置对应的重点考察点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落实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与意识。

5.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要求:(1)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相关概念的含义;(2)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结构特征,并能从所给的图表中获取正确的信息;(3)能综合运用图表信息和相互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这部分教材要求先把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然后再通过混合练习复习巩固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在授课中我结合自己对《标准》的理解,体现出一些创新理念:不是让学生机械的背诵和默写公式,而是通过情境引入、剪切拼摆、合作学习、创造想象。算法多样、审美情趣等各环节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3、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美感。

三、说教法、学法

1、尊重需要凸现主体

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面积公式的复习内容,让学今被动接受。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回忆己学过的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予以汇报、展示成果。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于“转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有更深理解,从而进行学法指导。

2.激励创新加强整合精心设计练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求多边形面积一贯方法的定势,力求实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发展性,使学中能动地构建知识体系,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引起讨论、展望未来、抒发豪情,既在数学课中渗透了德育,又使课堂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学科、多功能的整合。

3、亲身体验培养美感

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去想象,把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构造成一编幅优美的图画,使学生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发掘美、欣赏美、创造美。当然,通过指示学生习惯于思维定势下的机械计算在现实生活中未必就 “美”,体现出“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新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师用启发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本学期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有那些?学生在回忆中交流,并结合对面积的推导过程的观察,进一步理解这三种面积公式的由来。

2、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①要求面积,必须知道什么?②三角形、梯形为什么要÷2③已知面积和高,如何求底?等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3、及时练习:(多媒体出示)(1)填表,计算面积(2)明辨是非(3)求阴影部分的面(4)解决问题(2个)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审题训练,使学生在进行解决问题时要认真、仔细,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4、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独立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其中进行辅导。随后进行集体订正。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诗三首》说课稿 篇10

《诗三首》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因此教师的自主性非常大。本课虽然只要求了解,但是难度并不小,尤其是曹操的《短歌行》。同时汉魏晋时期的诗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诗歌风格、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忽视。

由此,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短歌行》中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2.掌握《涉江采芙蓉》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抒情方法。

3.学会复述诗歌中描写的句子。

4.培养学生积极求索的人生态度。

我所制订的教学重难点有:

教学重点:掌握诵读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描摹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

1.评点法:评点学生的朗读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

2.谈话法:问题有时候不是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发现,用谈话的方式最利于学生接受。

3.练习法:我将本课的讲授重点放在《短歌行》上,因为它的难度最大,《涉江》则作为对比练习,因为同样是抒情的诗歌,二者的抒情方式完全不同。《归园田居》作为课后练习完成。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过去的两周里,我们共同学习了三首风格各异的中国古典诗歌,我们领略到了《诗经》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和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以及《离骚》充满想象力的诗意语言和屈原心忧天下的决绝和呐喊,还有就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畅快淋漓的叙事手法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诗歌强大的艺术魅力,还为我们较为清晰地概括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那么到了汉末魏晋时期,又有哪些优秀的诗人为我们呈现更多元的诗歌风貌呢?下面我们走进第一位诗人,曹操,领略他的《短歌行》。

(二)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诗歌。(正音)

2.学生齐读诗歌。(确认)

3.找多名男同学朗读诗歌,反复感受,品味,5遍左右。带着问题聆听,并评价读得如何。

评价: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语速读?为什么?你通过文章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提问: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你会用哪个字?

明确:忧。(出现3次。)

追问:忧什么?(这个问题是本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推导出曹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同时两个问题相辅相成,难度不大,也能从中发现问题引出下一环节。)

明确: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结合自己对曹操的印象。

(三) 再读诗歌 梳理探究

1.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学生互相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教学难点,面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师生共同研讨。)

预设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找修辞)

明确1:比喻(譬如朝露)、借代(杜康,以人代酒)

追问:开篇就问人生几何,大气磅礴。作者为何会发出如此感慨呢?

明确2:人生如此之短,而所要做的事情却如此之多。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逢乱世,看到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功立业,但功业未就。执著于理想,但却无法实现的苦闷心境。这种悲苦是英雄人物的悲心。

启发:酒真能解忧吗?发表你的看法。

联想: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总结: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

预设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找表现手法)

明确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诗经·郑风·子衿》)写法最巧妙的地方就在这后半句,看似写自己忧心于没有贤才,其实他更盼望着贤才能识勇士。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曹操很大胆地将自己比喻成了姑娘,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比喻成姑娘对恋人的盼望。但又没有阴柔之感,更突显英雄壮士求贤若渴,也点明“忧”从何处来。

明确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诗经·小雅·鹿鸣》)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总结:忧——求贤若渴,如何对待贤才。

预设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提1:月指谁呢?

明确1:贤才(比喻)。联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自比明月,说自己和叔云都是贤能之人,只不过没有被伯乐遇到,因此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叹。而曹操是求贤才而不得,更准确地说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他的团队之中,共同成就霸业。因此,“忧”又一次涌上心头。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描绘了一种欢乐的宴饮场面。

提问2:这种悲喜交加的情感大家如何理解?

明确2:可以从形式上与内容上分别理解。(1)形式上,这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2)内容上,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

总结:喜忧参半,仰慕贤士。

预设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找修辞、表现手法)

明确1:比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贤才喻乌鹊,树枝喻自己。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地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

明确2:化用《管子·形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出曹操广招贤才的决心和海纳百川的心胸。

明确3:用典(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喻,希望可以招纳贤才,然后天下归心——统一天下。

总结:广招贤才,统一天下。

2.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情绪上由低沉到高昂)先抑后扬的写法。

3.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求贤若渴,有着积极求索的人生态度的人。)

(四)对比训练——涉江采芙蓉

1.教师范读。2.学生齐读。3.用优美的语言复述全诗。(为作业做准备)4.带着问题自读。

提问1:《短歌行》中,作者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接抒情,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那么《涉江采芙蓉》中,作者的抒情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1: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景:涉江采芙蓉之境)(情:对家乡爱人的思念之情。)

提问2:二者又是什么关系呢?

明确2:以乐景写哀情,更突显诗人的寂寞凄凉。

(五)作业

自学《归园田居》(其一)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找到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并用优美的语言复述出来。

2.你觉得陶渊明的“归”自由吗?(400字左右)

《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篇11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通过具体的情境提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并了解了它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面积。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学生在表述从操作到转化,推导的过程中会有些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利用数方格和割补,拼摆等方法,学会借助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渗透“转化”的思想,发展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基于这一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以活动为载体,放大探究过程,以“猜想”、“实践”、“验证”贯穿全课,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为重点,通过割补操作实验突破难点,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学生自主地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实例应用进一步理解掌握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增强积极参与意识,体验成功。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以“五环节”教学法为宗旨,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教学程序:

环节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我将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情境是这样的:兔妈妈在山上开垦了两块地,为了培养孩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决定把地交给两只兔宝宝来种。老大说:“我是哥哥,我来种大的。可这两块地到底哪块大呢?”同时出示平行四边形状的两块地图片,请同学们帮它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质疑“这两块地到底哪块大呢?”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数方格求面积

数方格求面积的方式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第一步请同学们数方格计算面积。通过课件出示方格图和表格并说明要求让学生独立数方格和填表。为了让学生认真观察表格提出问题:“你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会怎样求?”引出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数一数、填一填、说一说建立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敢于联想,大胆猜测的能力,也为下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供思路。

2、渗透“转化”思想引入割补法

告诉学生猜测并不代表结论。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能不能把它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呢?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再四人小组交流剪、拼的过程,并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请同学演示剪、拼的过程。展示之后问:“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呢?”使学生明白只有沿着高剪,才能拼成长方形。

3、建立联系,推导公式

通过割补得到长方形,学生可能会说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能够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会继续追问:今后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需要割补成长方形吗?如一块草坪不能割补怎么办?根据刚才转化的过程你能发现点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一系列地追问更迫使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关系。学生的叙述也能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4、公式强化,字母表示

学生自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形式,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S=ah。

环节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通过课件展示出导入的例子,请同学们解决到底哪块的面积大。

设计意图:首先使学生会正确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其次让学生明白必须量对应的底和高才能求面积。

环节四:运用新知、巩固提高

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2、再画一个与已知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能画几个?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因此可以画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

环节五:知识回顾、小结作业

为了完美的收尾,所以在课程的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收获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收获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概括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包括对‘转化’这一思想方法的运用理解,这是数学由‘双基’转化‘四基’的具体体现。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准备了一个可活动的长方形框架,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有变化吗?怎样变化?如果任意拉这个平行四边形,你会发现什么?什么情况下它的面积最大?让学生课后讨论,下节课伊始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拓展题目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变化,从而理解的更透彻,运用的更灵活。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看月亮》说课稿 篇12

教材分析:

《看月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白天和黑夜》单元的第四课。 教材的编排思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第二部分:观察模拟月相盒内的月相,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天空中的月亮形状的变化。第三部分:通过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来概括月相的变化规律。由于对上课的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编排。

将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一是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学生思考“我们看到的月亮有哪些不同?”,从中了解学生对月亮的变化哪些概念是正确的,对错误概念的要在后续的教学活动要重点处理。二是通过三球仪简单演示月相的形成原因,解释月球转动方向周期等基础概念。三是让学生通过模拟的观察实验,了解天空中的月亮形状的变化,较为深入的分析月相的成因,培养学生推理及想象能力。四是调动学生长周期观察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长期观察月相。

说教学法

通常我们备课的时候,把先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解决的策略列出来,本课的需要解决的内容如下:月相的概念、成因、周期规律、圆缺变化规律、拓展应用、长周期观察记录。以及对应的策略如下。播放幻灯片

本课首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画出自己看到过的月亮,其次,通过学生前概念中有针对性的探究月相的成因及变化的规律,最后,通过应用游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能够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对于月亮,学生知道月亮有圆缺的变化,但对圆缺的多少没有相关的认识;知道缺口方向没有上下的,但对缺口左右方向的先后没有认识;知道八月十五或者是正月十五會出现圆月,但对其它时间的月相没有认识;知道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但对月相的变化周期没有认识;学生有的也就是一些对月亮最感性认识,但学生的相关知识并不是系统全面的。学生所已有的经验都可以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要想办法让这些经验促进学生新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活动当中自然的建构起月相的概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探究很有趣。本课要求学生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就要想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月相的变化是可以实地观测到的,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现象。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从情感、知识、等方面制订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理解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

2.通过模拟演示活动,建构月球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

3.在长周期的观察过程中提高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1个月以上的月相的变化。

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准备:

教师:三球仪、排球(一半黑一半白)、课件、观察记录表、月相粘贴图片、打印时间表、日期翻看册、双面胶。

学生:图画纸、黑色画笔。

(二)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1、初步感知月相变化;2、初步了解月相形成的原因;3、探究月相形成的规律;4、总结与应用;5、课外探究。

(三)教学流程

1、初步感知月相变化,上课开始后,我让学生画出你看到过的月亮,并标注出看到的时间。看到学生们画出的月亮,我有选择了典型的月亮来展示,首先是侧重形状方面的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来观察不同,引导学生说出月相的定义;侧重时间方投影展示学生作品,有的写的八月十五,有的写的三月,这样就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冲突,归纳出月相的变化周期为一个月。

[设计意图:通过过学生画一画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

2、初步了解月相形成的原因。侧重圆缺、阴影方面展示学生作品,引发学生思考,什么原因造成月相的变化,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多为一些模糊的概念,于是我就用三球仪演示月相形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针对这类前概念的成因,我选择用学生看着形象直观的三球仪来演示,促进各种建构活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新概念。这样做也是为了下面的学生的主体活动做一个铺垫。]

3、探究月相形成的规律

侧重月相缺口方向还有圆缺多少的展示学生作品,月亮的缺口是方向不同,引起学生思考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对至做出猜测。播放幻灯片

然后做月相演示活动,老师拿一半黑一半白的球,白的代表太阳光照射的一面,始终朝向太阳光射过来的方向,地球(学生)来看月球(老师)围绕地球转,学生记录看到的月相。并且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并且观察记录,自己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月相的名称。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月相的形成过程,并通过整理观察记录的方式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

4、总结与应用,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月相在我的生活中应用,小游戏巩固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的总结和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课中关于月相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并巩固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活动生动有趣,学生乐于完成。]

(四)课外探究

引起学生兴趣,做一个月的月相观察记录。播放幻灯片

[设计意图: 布置学生课外对月相进行观察,培养学生养成长期观察的学习习惯。]

上一篇:八年级思品单元测试下一篇:中班健康活动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