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核电在我国的发展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看待核电在我国的发展(精选8篇)

如何看待核电在我国的发展 篇1

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我国正处于而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不发达的阶段,我国有着自己的发展方式。对内我们有好的政策,对外我们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路。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平发展、中国特色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中共十三大提出这一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是回答中国现阶段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即在人类文明史上处在什么发展阶段。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阶段、急于求成。二者的有机统一,就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规定性。这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的政治生活日趋活跃,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得到了较好维护。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所以,我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至于整个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针对我国的国情,我们要选择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将不断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将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此,有两点必须非常明确:第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个创举,也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二,始终坚持改革,鼓励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改革和创新,不仅要总结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经验,同时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赢得同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的优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是大海,海纳百川,不会枯竭。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从不成熟到成熟,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坚持改革和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蓬勃生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也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历史的、国际的眼光,要有全局的、战略的思维。只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历史任务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才会懂得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而不是别的方针政策,从而增强工作的原则性、坚定性和创造性。

我们的发展不仅受到国情和国内政策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值得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特点。但外部环境总体对我们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大的战争一时打不起来,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完全有可能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抓住当前国际有利时机加快发展自己。发展是硬道理,不仅是解决国内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增强我国外交实力的基础。国家间的竞争,基础在实力。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大道理。各条战线都要以现代化建设为大局,配合大局,从大局出发,根据自己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为大局服务。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由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决定的。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是什么?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外交,也是内政,因而,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从国内来讲,就是把发展放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依靠扩大内需来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有广袤的土地和比较丰富的资源,有潜力巨大的市场,这些都是中国能够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实现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在发展中会遇到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但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我们还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讲清楚中国的发展主要靠自己,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外界认为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对外掠夺和扩张的疑虑。事实上,中国发展了,不仅会对周边而且会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从对外来讲,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是: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地、独立地判断国际问题,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也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反对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自己也永远不称霸。在今后的对外交往中,要更好地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无论国家大小贫富强弱,一视同仁,一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就要致力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个新秩序的核心是平等、尊重、互利,最终目标是构建和谐世界;就要在对外经贸往来和对外文化交流中体现互利共赢、彼此尊重的原则;就要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饱受列强的侵略和欺侮,深知侵略和压迫给一个民族带来的苦难。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真诚的、坚定的。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外交方针,决不是权宜之计。坚持这个方针,就要抓住机遇,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发展自己;在国际上坚持不扛旗、不当头。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个方针,我们才得以不断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回旋余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会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坚持这个方针?答案是肯定的,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这个方针。当然,我们应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对外工作的主动性和进取性。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许多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要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发挥作用,有效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积累引起部分的质变,在新的基础上再由新的量变积累引起新的部分质变的过程,这也就是社会主义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不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就不可能从全局上和总体上把握中国实际,就会看不清大的方向;看不到发展的具体的阶段性变化,就有可能使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局性和总体性判断流于空泛,大的发展方略也难以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都是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发展阶段性划分的典范。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如何看待核电在我国的发展 篇2

当然, 如果我们满足于今天人民币汇率所带来的看似保持企业价格竞争优势的格局, 放慢内需的培育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等结构调整速度, 那么,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 中国投资所带来的要素成本的增加 (原油价格、铁矿石价格的上涨) 和要素市场的价格自由化都会冲销掉汇率的竞争优势。最终会让我们的企业认识到除汇率所带来的“好处”外, 还需要更多的具备一些其他方面的竞争力, 比如, 技术、品牌、服务和人才等。同时, 我们也会感受到在欧美经济没有出现实质性经济复苏的时候, 汇率对增进出口的优势会显得那么有限。如何打造中国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 不仅是出于经济低迷的欧美国家所觊觎的结果, 而且, 也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和依靠企业生存的中国广大劳动者所期望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 今天人民币汇率的稳步改革完全是在为中国经济顺利地进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

具体而言, 在现有的经济发展阶段, 我们一方面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保证劳动者的收入稳定和促进完全就业条件下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步增长, 以此带动中国社会大众整体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我们要尽快解决有消费能力的社会阶层的“后顾之忧” (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保障) , 让他们从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去享受到消费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如果这方面, 没有很好的起色, 而仅仅通过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来抑制出口, 可能会出现“帮倒忙”的结果。至少人们会把社会的资源投向财富增长更为迅速的金融市场而不是投向缺乏消费能力支撑的实体经济。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贫富分化较为严重的今天, 由于我们的企业无法生产出中国高端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所需要的高质量、高品味的产品或服务, 人民币的升值反而加速了这批有消费能力的少数“富裕群体”走出国门, 去寻找“外国货”和“到位的服务”———慷慨地消费在外国市场, 并由此给外国社会留下了中国人今天普遍“有钱”或者说“这是人民币增值才带来的旺盛的购买力效果”的误解。所以, 今天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即使在中国高度开放的本土市场, 也能够和外国企业竞争, 从而争取到中国有购买力的消费者的热情光顾。最近,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阳光政策也是中国政府进行结构调整、为顺利推行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做出的重大举措。笔者认为, 这种靠高收入阶层主动地消费或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模式, 也是一个缓解贫富分化问题、实现“收入再分配”的最佳方式, 至少比向高收入阶层实施单纯的重税政策效果可能要更好些, 而且也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我们不能否认, 人民币汇率持续的“刚性”特征对中国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货币和实体经济的两大方面:一是可能因为结构调整的缓慢造成了中国经济继续依靠逐步复苏的外部市场和由此增加的外商投资, 于是, 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增加所带来的“外汇占款”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严重。二是流动性过剩更加可能引起投资过剩和低效率投资的问题, 由此更进一步恶化成本输入型的通胀压力。这是我们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已经经历过的挑战。往往在这种状态下, 人们对人民币增值的预期会更加剧烈, 游资进场会更加明显, 因为谁都知道, “外汇占款”所引发的越来越严重的通胀和资产泡沫问题, 只有通过汇率增值才能有所抑制。而结果是越来越多热钱的进场使得汇率增值的效果也有所减弱, 宏观调控的成本明显增加。比如, 要启动更多的监管人员来控制热钱的流入以提高汇改和货币紧缩政策的效果。另外, 我们也要注意到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刚性特征, 我们的外汇储备受到美元贬值和美国利率下调的影响将变得越来越大。人民币与美元有效的脱钩机制, 可以减少我们并购外资企业的成本和进口生产资源的代价, 以此一定程度上冲销外汇储备价值缩水的负面影响。

如何看待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 篇3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对国民经济运行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服务业不仅是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需要大力加快发展。

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依次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农业演变为工业、然后升级为服务业,这是产业成长和供给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特点,因而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和增加值占比的不断提高,会明显增加劳动需求。2012—2015年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非农就业增加200万人,比2009—2011年间多增加约65万人,这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仍保持总体稳定的根本原因。

服务业本身就是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能够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并带动相关领域改革。现阶段,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于需求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工业升级以及消费升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解决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及其内部子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以及资源错配问题。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对国民经济运行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服务业不仅是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需要大力加快发展。

一、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符合发展规律

服务经济加快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依次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农业演变为工业、然后升级为服务业,这是产业成长和供给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生产性服务需求不断衍生;收入水平提高后,生活性服务需求急剧膨胀,共同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从国际经验看,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型。美国转型时间为1950年前后,德国和日本发生在1970年前后,韩国发生在1990年左右。这一转型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见顶回落,而服务业占比保持较快上升。比如,德国1971—1981年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81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下降0.72个百分点;日本1969—1977年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69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下降0.35个百分点;韩国1989—1995年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0.6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比年均仅提高0.01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已进入服务业较快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新特征。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左右,正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工农业转型升级需求强劲,共同推动服务业较快发展。2013—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3%、7.8%和8.3%,今年上半年增长7.5%,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8%。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54.1%,占据 “半壁江山”。从就业结构看,1994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达到23.0%,超过第二产业;2011年,比重上升至35.7%,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二、服务业较快发展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支撑

服务业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不仅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工业,而且表现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工业增速放缓带来的压力,使经济增速换挡而不失速。2013—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7.6%上升到54.1%,提升6.5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大多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受投资波动影响小;多根植于本地市场,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小;产品差异化程度高,受需求波动影响小;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而消费增长具有较强稳定性,因而服务业发展能够平滑经济波动,增强经济平稳性。由于服务业对经济周期性变化不敏感,因而具有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作用。随着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我国经济运行的波动性也明显减小。2011—2015年,GDP增速标准差为1个百分点,而2006—2010年GDP增速标准差为2.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开拓产业领域,促进就业持续扩大。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特点,因而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和增加值占比的不断提高,会明显增加劳动需求。2012—2015年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非农就业增加200万人,比2009—2011年间多增加约65万人,这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仍保持总体稳定的根本原因。此外,服务业发展能够进一步畅通劳动力禀赋与经济机会相结合的渠道,延长“人口红利”。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用工需求有所减弱,但由于服务业发展较快,农民工用工总量继续保持增加势头,2015年增长1.3%。特别是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转变为服务业主导后,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加快发展的趋势,这有利于为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服务业发展提高劳动者报酬,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服务业发展在大幅增加就业的同时,会加快改变全社会劳动力供求关系,进一步推动劳动者报酬上涨。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发生重大变化,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自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且降幅扩大;与此同时,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劳动力需求,推动工资持续上涨。2012—201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年均上涨10%左右,农民工工资年均涨幅在15%左右。随着服务业在供给体系中比重上升,劳动者报酬在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逐步提高。与2010年相比,2014年劳动者报酬占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此外,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有利于加快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增长,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服务业较快发展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服务业本身就是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能够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并带动相关领域改革。现阶段,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于需求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工业升级以及消费升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解决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及其内部子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以及资源错配问题。目前服务业发展面临较多制度壁垒,民营资本进入服务业常常遇到许多“玻璃门”、“弹簧门”的制约。加快服务业发展就是要破除这些制度障碍,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方面将一部分优质资源从低效行业中转移出来发展服务业,另一方面通过服务业这个中介把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源源不断导入制造业部门,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不是对制造业的矮化,也不会导致产业空心化,而是对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整个供给体系的改造升级。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难免会造成失业,而失业人员再就业主要依靠服务业。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3—5年,我国完成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需安置180万职工,这些职工绝大部分需要靠服务业来吸收。“去库存”首要任务是降低房地产库存。房地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行业,关联效应大,民生涉及面广,必须积极有序推进去库存。“去杠杆”的核心是降低财政金融风险。我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增加了潜在的财政金融风险。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供给体系,既需要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又要积极扩充直接融资渠道,更要改善金融服务。“降成本”关键是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融资成本和物流成本。用工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包括房租房价过快上涨、子女入学入托难、看病难看病贵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相关服务业供给不足。融资贵的主要原因是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中小型金融机构数量过少,从根本上需要通过发展金融服务业来解决。此外,我国物流成本也相对较高,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到GDP的18.0%,需要通过发展物流业降低成本。“补短板”任务集中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教育、医疗、养老、扶贫等公共服务领域存在大量短板。以医疗资源为例,2015年,我国每千人拥有医师数为2.21人,而2010年德、法、英、美四个国家的该指标分别为3.69人、3.45人、2.74人和2.41人。我国公共设施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可见,要使“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促进服务业较快发展是关键。

四、服务业发展是新经济成长的主要源泉

服务业已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多数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和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并且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众多新服务还会不断诞生。我国工农业基础较为扎实,为服务业分工演化提供了强大支撑,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体育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分享经济”正在向餐饮、家政等传统行业延伸,网络约车、远程教育、在线医疗、数字家庭等新服务方兴未艾。今年1—7月份,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1%;上半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6%,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5%;网络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已在我国400余座城市为近3亿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5月20日专快车日成交订单总数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

服务业发展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助推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往往都需要借助新兴产业的力量。我国服务企业与工农企业的融合发展渐成趋势,有效促进了工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家庭经营与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多种服务企业联合,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方式转变。服务业发展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现代工业企业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大降低了工业企业的融资成本;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与零售企业、网络公司等服务企业合作开拓市场,并依靠由其提供的大数据资源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管理咨询、技术中介、教育培训等服务机构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组织重构、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运营环节,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个和2.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多数服务业属于劳动或知识密集型行业,具有鲜明的低碳特征。因此,产业结构由工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必然大幅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在我国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两大行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左右,2014年两大行业每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仅为工业的44.9%和29.4%。随着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6年上半年,煤炭消费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同比下降2.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3%。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物价形势 篇4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的6.4%提高了0.1个百分点。物价的逐月走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诸多议论。比较集中的有两点:一点是物价上涨是否见顶?中国是否进入了高通胀时代?再一点,上涨最厉害的猪肉价格是不是导致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元凶”?猪肉价格上涨的背后究竟反映了哪些问题?这都需要深入进行剖析——

(一)□中央及时提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方针

□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物价指数有望在六七月份见顶后掉头向下,预计下半年的这个数字大约为4%左右

最近一个时期,通货膨胀的阴影笼罩全球,许多国家都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与挑战。在我国,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物价问题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报告,去年三季度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四季度为4.7%。今年一季度的数字为5.0%,4月份为5.3%,5月份为5.5%,6月份达到6.4%,7月份则为6.5%。“从去年底到今年7月,一斤猪肉涨了8块钱,一斤鸡蛋涨了1块多。”北京市一位退休教师感觉到“菜篮子”的负担越来越重。

物价连续上涨不仅影响了群众生活,加大了居民储蓄存款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距,而且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及时提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方针,同时出台了稳定农副产品供应、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建立市场价格调控制度、对部分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些措施十分及时,力度也很大,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加之翘尾因素影响减弱,我国物价指数有望在六七月份见顶后掉头向下,预计下半年的这个数字大约为4%左右。

这样说是有充分根据的。

首先,多年实践和统计分析表明,只要我国农业不出大的问题,就不会出现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今年我国夏粮已连续第8年获得丰收,秋粮生产也是稳定的。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充实,不仅为稳定物价总水平提供了坚实基础,还会降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其次,目前全国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尤其是经济增速的适当放缓,有利于减轻价格上涨的需求压力。再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连续收缩流动性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同时,6月份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使得输入性通胀压力亦有所减轻。

通货膨胀一般分三类:物价上涨6%以内属于轻度的通胀,物价上涨7%—10%属于中度的通胀,物价上涨超过10%则为高通胀或者是恶性的通货膨胀。现在看来,我们的物价指数逐渐走低的态势颇为明显,进入高通胀时代是绝无可能的。

进一步看,单纯就物价解决物价问题并不难,难就难在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下半年四大措施控制物价

7月份中国CPI同比上升6.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中央政府打了一套“组合拳”,综合施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猪坚强”“油他去”轮番推高CPI 下半年物价走势解析

在官方数据公布之前,市场对关系着下半年乃至全年经济走势的7月份CPI高度关注。受7月25日至31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的利好消息鼓舞,大家以为7月CPI能出现拐点,然而拐点未现却持续升高,原因何在?

8月9日,市民在宁夏银川一家超市内选购蔬菜。

当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6.5%,环比上涨0.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二)□此次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国际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二是国内货币供应较多的影响,三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

□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是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物价问题看似复杂,但也有其简单的一面。分析此次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除了劳动力成本和环境资源成本上升的一定影响,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二是国内货币供应较多的影响,三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

现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很快就会传导到国内。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继续温和复苏,主要发达经济体发展态势趋好,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拉动了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直接带动了国内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上调。这一影响最先传导至能源化工类产品,国内汽油、柴油以及各种乙烯类化工品价格跟涨,导致化肥、农药价格以及农产品运输成本上升。同时,国际粮食市场供求面偏紧,导致国内粮油价格也始终保持上涨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资源价格上升对我国消费价格的影响在30%至40%之间。这表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虽然比较大,但并不是我国此次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只要货币发行多了,就必定导致钞票贬值、物价上涨,所以不少人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视为同义语。从国内货币供给情况看,前几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较多。在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的带动下,各地大步跟进,2009年和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22.46万亿元和27.81万亿元。大量的贷款和投资直接推动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但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也强化了粗放扩张,特别是形成了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今年以来,货币政策转为稳健,货币供应量、信贷投入量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明显回落,流动性过剩问题初步缓解,可是货币因素对物价造成的上涨压力短期内尚难以消除。

再看食品价格。这是今年以来价格上涨最为明显的,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11.8%,是消费价格指数增速的一倍多,对消费价格指数的贡献占到7成。

由于此次物价上涨是输入性通胀、货币投放较多和食品价格上涨三者推动的,因此比往年的治理难度要大得多。一般来讲,控制物价首先要控制货币发行与投放,但是仅仅依靠减少货币投放缓解不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也缓解不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减少货币投放常常会造成资金紧张,进而或多或少地影响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从去年4季度到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保持了高频操作,在信贷总量控制措施下,企业流动资金趋紧,市场资金价格大幅提高,不少中小企业都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而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又直接影响到就业状况,许多职工群众虽然害怕通胀,但更加害怕失业。因此,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才是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与挑战。(三)

□猪肉价格涨幅过大是导致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元凶”

□剔除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物价总水平并不算高,许多商品的价格都一直保持在平稳状态,甚至有些还在下降

比较分析推动此次物价上涨的三大原因,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涨幅过大。

统计表明,6月份全国猪肉价格同比涨幅高达57.1%。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分析,去年我国生猪价格还比上年下降了1.7%,但今年以来却出现了迅速回升、加速上扬的势头。由于猪肉在食品消费中所占比重较高,所以其价格上涨推动食品价格指数上升4.8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1.5个百分点。

另据国家统计局分析,在新涨价因素中,主要还是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造成了一些影响。如6月份猪肉价格比5月份环比上涨了11.4%,由此带来对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的影响为0.36个百分点。

从这两个统计分析看,猪肉价格涨幅过大确实是导致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元凶”。猪肉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地位特殊,所占比重较大,城市居民每年平均购买猪肉量达20公斤左右,所以猪肉价格上涨不仅使广大群众感受明显,对生活水平影响也大。

实际上,如果剔除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我国物价总水平并不算高,况且许多商品的价格都一直保持在平稳状态,甚至有些还在下降。如上半年烟酒价格仅上涨2.3%,衣着上涨1.0%,交通和通信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上涨0.6%,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则下降0.7%。

猪肉价格之所以大幅上涨,既不能归咎于货币投放的问题,也不是国际输入性通胀所致,而是“猪周期”的综合反映。

“猪周期”在我国已反复出现过多次,每次都是3年,猪肉价格为“涨一年,平一年,跌一年”的循环,生猪生产随之大起大落。目前,我们正处于“涨的一年”。

为了探究“猪周期”,山西省一位副省长未和市县打招呼,直接深入基层,吃在村里,住在农户,获得了大量真实的情况。其一,多年来养猪都是“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3年一个周期。前段时间,不少人把养猪成本增加列为本轮猪肉涨价的主要原因,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按今年养殖成本估算,生猪每斤价格5.5元大体处于盈亏平衡点。近期,虽然饲料、人工等价格上涨,特别是玉米价格提高了不少,但只要将这些因素分摊,生猪每斤成本也就是上涨几角钱,这与半年来生猪价格上涨5元左右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二,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不仅使消费者受到一定伤害,而且使生产者受到了更大的损失。2009年猪价大跌,使得生猪养殖业亏损严重,伤了元气,一些养殖户赔怕了,纷纷退出生猪生产,还有一些养猪场也关闭了。结果是直接减少了去年的母猪留存和今年的生猪供应,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猪肉价格势必迅速上涨。其三,多数养猪企业分析,下半年生猪价格仍会在每公斤16元上下的价位运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这些情况非常重要。

一般来讲,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循环周期变动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不可能像工业品那样根据市场供求和价格信号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生产数量;二是我国大多数农产品还是由分散的农户进行生产,小生产面对大市场难免被动;三是大多数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难以搜集和把握市场供求的准确信息,只能凭借直观感觉决定生产,种植和养殖都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往往是某种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便一哄而上,市场价格低又一哄而下,使生产调整总是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由此导致肉、蛋、禽、水产品等都反复出现过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如何看待核电在我国的发展 篇5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本文就政府采购中存在的利弊展开讨论,着重探讨弊端,并且提出如何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议。

政府采购的优点:

一、政府采购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

二、政府采购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三、政府采购顺应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四、政府采购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 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采购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采购过程中一般会形成‘纳税人———政府———财政部门———专门政府采购机构———采购官员’这样一条四级委托代理链。”

初始的纳税人由于没有管理权力和决策权力,因此不能通过签订合同作出决策以谋求利润,但是,他们希望享受由于政府采购而带来的福利改善。采购官员作为该委托代理链的最终方,具有采购决策的决定性作用。他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自然要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谋求利益最大化,因而与代理人(纳税人)产生利益冲突,发生委托代理问题。

二、政府采购的博弈分析

虽然我国政府采购已尽力完善监督机制与评估机制,并通过招标投标公开化来尽力避免贪污、受贿等有损于经济效益的现象在采购过程中发生,但由于“两库建设不完善(技术专家库与供应商库)”、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市场的竞争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就直接导致了政府采购市场中存在不完全竞争,从而促成寡头垄断的形成,继而产生形形色色的博弈行为。因此,这个博弈矩阵的最终纳什均衡在于双方都选择合谋,此时,采购官员获得寻租机会,供应商可以通过垄断获得溢价收益。由于合谋对双方都有好处,他们便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自我保护,共同对付纳税人。这也就解释了采购官员贪污受贿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

三、政府采购中的社会福利效益分析

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方,为了发挥公共物品的效用,其必须扭曲市场原来的均衡点。同时,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满足政府采购最优解的项苛刻条件是根本不可能的由此便出现了政府公共品采购活动过程的低效性以及活动结果的非理想性,即政府失灵这就使得政府采购并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

一、加强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

首先,加强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意识宣传,提高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虽然政府采购制度在西方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各方面能否对建立这一制度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作用形成统一、深刻的认识,将从主观上影响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

二、明确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机构。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采购中的集中采购项目应该由一个专职机构如政府采购中心统一组织采购。政府采购中心是由政府组建并根据政府授权负有组织行政事业单位重大和集中采购事务,并直接开展采购业务的部门。政府采购中心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以及其他有关采购政策规定开展业务。政府采购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一些招标事务委托社会中介组织承办。

三、强化政府采购中的监管工作。

政府采购行为是一项经济活动,涉及到经济利益方面,就会有人以身犯险。针对政府采购制度中的一些违规操作,我们必须要严厉管制,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否则政府采购制度将会成为部分掌权人的致富之路。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政府采购制度监管工作,促进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建立。首先,我们要在政府采购部门成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并让其逐渐与政府采购各部门形成既有相互联系又能相互制约的监督体系。其次,进一步对政府采购活动之后的事后监督进行强化再审查,把好每一道关口,杜绝政府采购当中的违规操作。最后,还要逐步加大社会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快构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全方面、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让隐藏在政府采购制度之下的违规活动无法遁形。

四、采购部门专业队伍的建设。

面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政府采购活动,需要采购人员掌握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根据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和采购队伍的现状,在当前阶段,采购人员首先要学习政府采购专业知识以及学习政府采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学习政府采购的国际国内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政府采购的政策和法律知识。然后,将自己所学到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只有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才能逐渐弥补自身业务能力的缺陷。并对采购人员进行定期的上岗培训,同时可以邀请专家老师为采购人员进行指导和交流,介绍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内容、合同形式及签订合同的有关要求以及招标投标程序、招标文件编制、评标方法等。加强采购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争取将我国政府采购队伍建设成为一个专业性强业务能力高的队伍。这样才会有利于我国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

五、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的健全。

如何看待核电在我国的发展 篇6

摘要:自第一座核电站建成至今,核电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各种核电材料不断出现并被应用。核能作为一种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备受世界各国重视。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我国作为核大国,核能发展的潜力巨大。本文主要介绍了核电关键材料及其特点以及我国核电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关键词:核电、材料、现状、趋势。

1、前言

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在苏联建成,经过60多年的发展,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而核电材料是核电技术的关键,各种新型的材料不断地被应用到核电领域中,推动了核电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核能作为国际公认的目前唯一达到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替代能源,在我国的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截至目前,我国大陆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已经超过20台,此外还有多个核电站和核电机组在建,核电在我国蓬勃发展。

2、核电材料及其特点 2.1裂变反应堆材料 2.1.1裂变核燃料

裂变反应堆中用到的核燃料有铀、钚、钍,而铀是核电站最主要的核燃料。2.1.2包壳材料

包壳材料是指燃料芯体包壳所用的材料,要满足热中子吸收截面低、能够承受辐射损伤效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等要求。常见的包壳材料有铝及铝合金、镁合金、锆合金和奥氏体不锈钢以及石墨等。此外,SiC也被用于制作包壳材料。SiC包壳与水反应缓慢,与传统锆合金包壳相比,可把产生氢气的风险降低几千倍【1】.由于SiC及SiC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和耐辐照性能,其在核燃料元件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2.1.3慢化剂材料

慢化剂材料是能够将裂变时的快中子的能量降到热中子能量水平的材料,具有对中子散射截面大、吸收面积小以及质量数接近中子的特点。主要的慢化剂材料有氢、氘、铍、石墨和氧化锆等。2.1.4控制材料

控制材料是通过吸收中子来控制反应堆裂变的材料。常用的控制材料有铪、BC、Ag-In-Cd、硼硅酸玻璃等。2.1.5冷却剂材料

冷却剂材料的作用是将堆芯产生的热量输送到用热处,具有良好的载热性能,能够承受大量中子照射而不分解。目前大多数热中子堆都使用轻水或重水作为冷却剂材料;快中子堆采用液态金属钠,而气冷堆则用CO2或氦作为冷却剂材料【3】。2.1.6反射层材料

反射层材料可以防止堆芯裂变中子泄露到堆芯外部,有效利用中子,具有中子散射截面大、而吸收面积小的特点。常用的反射层材料有铍、石墨等。2.1.7屏蔽材料

屏蔽材料的作用是屏蔽热中子、γ射线等。常见的屏蔽材料有铁、铅、重混凝土、硼钢、B4C-Al复合材料等。

2.1.8反应堆容器材料

反应堆容器材料需满足以下的特殊要求:①应具有优良的冶金质量,即要求材质具有足够高的纯净度、致密度和均匀度;②应具有适当的强度,而不是越高越好;③应具有够高的塑韧性,且塑韧性越高越好;④应具有优良的抗辐照脆化和耐时效老化性能;⑤应具有优良的焊接性、冷热加工性能;⑥与 RPV 冷却剂接触的材料应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4】。常见的反应堆容器材料有高强度钢,如A-508.2.2核聚变材料 2.2.1聚变核燃料

聚变核燃料主要是氘和氚。1g 的氘氚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约 9000L 的汽油【5】。2.2.2氚增殖材料 氚增殖材料的基本要求:有一定的氚增殖能力,化学稳定性好,与第一壁结构和冷却剂有好的相容性,氚回收容易,残留量低【6】。氚增殖材料主要有Al-Li合金、陶瓷型的Li2O、偏铝酸锂、偏锆酸锂、液态锂铅合金、锂铍氟化物熔盐等。2.2.3中子倍增材料

中子倍增材料主要是含有铍、铅、锆等元素的化合物或合金,如Zr3Pb2、PbO和Pb-Bi合金等。2.2.4第一壁材料

第一壁材料包括第一壁表面覆盖材料、第一壁结构材料、高热流材料和低活化材料。第一壁覆盖材料要求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性能好,主要有铍、石墨、碳化硅、碳/碳、碳/碳化硅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第一壁结构材料要求在高温、高中子负荷下有合适的工作寿命,主要有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钒、钛、铌和钼等合金;高热流材料主要有铜合金、钼合金、锭合金以及钨、铁和石墨等;低活化材料有不含镍的铬锰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钢、钒合金和高纯度的碳纤维增强材料等。

3、我国核电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3.1现状简述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442台核电机组在运行,装机容量达到3.36亿千瓦,核电占全世界发电总量已经连续17年稳定在16%左右,而我国已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2%,比例很低【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紧张问题日益凸显,而积极发展核电,是目前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核电具有燃料消耗少、发电成本低的优势,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例如,一座100万kW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t,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t【8】。核电的另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干净、清洁,对于发展迅速、环境压力大的中国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能源选择。

我国的核能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发展迅速。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于1985年开始设计建造,于1991建成并网发电。1994年,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成立,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共同经营和开发核能。2005国务院颁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提出“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中国核电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9】。虽然2011年的日本福岛事故改变了中国核电发展的速度,但是近几年中国核电依然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截止2015年,我国已经拥有了秦山、广东大亚湾、岭澳、田湾、宁德、辽宁红沿河、阳江等7座核电站。截止2015年,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已有28台之多【10】。截至 2014 年底,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49%;全年累计核发电量为 1305.8 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总发电量的2.39%,同比增加了8.89%【11】.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能科研体系,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核科学技术研究设计队伍,拥有了较完 整的反应堆研究设施,已具有独立自主进行300、600、1000 MW 级压水堆核电站研究设计的能力【12】。另外,我国也正积极实现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同时加强第四代反应堆和聚变堆研究。3.2前景展望

核电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核电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核电发电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预计到 2020 年中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约为9.0亿 ~9.5亿kW,考虑到煤炭资源、运输能力、环境容量等承受力的制约,中国燃煤电厂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70%下降到 61%,而核电在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到2020年将达到4%,核电投运规模将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亿~2 800 亿千瓦时【13】。2015年以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支持和推动核电在中国的发展,核电在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平稳、快速。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核电机组的能力,在许多核技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未来还有更多的新的技术应用到核电的发展中。第四代核反应堆是下一代反应堆技术,燃料利用率高、安全性好是其重要的特点。2012年12月31日,中国实验快堆通过科技部验收【14】。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在建设,正在规划建设的多座核电站也拟采用第四代核电技术。另外,小型化也是中国核电的一个发展趋势。小型核反应堆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应用范围更加广阔,适合我国地域差异大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发展 对能源多样性的要求增加,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以及核能技术的进步,在发展大型核电系统的同时,也对小型堆核能系统具有强烈的需求【15】。另一反面,核聚变发电是未来核电技术发展的大方向,中国也正在积极探索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能够投入商业化运行,中国的能源问题有望完全解决。

我国核电发展的另一大内容是推动核电技术装备的出口。我国是核大国,在核电技术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核电技术日趋完善。立足自身建设,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将成为中国核电发展的趋势。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核电站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核电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核电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4、结论

核电材料是核电技术的关键,核电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核电材料研究的支持,中国也要加大对核电关键材料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核电自主化的发展。现如今,核电在中国能源战略中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新技术的应用,中国核电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法国核电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篇7

目前,法国是世界上核电比例最高的国家,其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到85%以上,这个数字的世界平均水平是17%-18%,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约为2%。法国的核电发展模式值得研究与借鉴。

1 法国核电产业发展概况

1.1 发展阶段

法国的核电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法国核电起步阶段。在此期间,法国核电以气冷堆为主。1958年,法国从美国西屋公司购买了压水反应堆技术专利,并对该技术进行创新改进和国产化。第二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是法国核电发展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法国完成了压水堆核电站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发展过程。压水核反应堆又被称为第三代核反应堆,其发电成本比火力发电站低30%到50%。此外,压水核反应堆安全性较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较少。

1.2 发展现状

目前,法国已拥有19座核电站,正在运转中的核电机组有59台,总装机容量达6300多万千瓦,占法国总装机容量的70%,核电发电量更是占到全国发电总量的80%。法国的能源自主率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23.9%提高到今天的50%以上。这使得法国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虽然论机组数量,与拥有上百台机组的美国相比,似乎差距不小,然而,美国在1980年后就再没建过一台新机组,而法国的核电机组却大多是此后才建的。因此,目前世界上新一代核电中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核电机组是在法国,而不是在美国。目前由法德两国共同研制的第三代核电————欧洲压水堆项目,第一台机组已在芬兰动工,第二台机组也将落户法国的弗拉芒维拉。正由于法国核电工业的成就如此令人瞩目,因此,继国际空间站后国际间最大的科研合作计划————国际可控热核试验反应堆项目,在法日两国间经过一年半“拉锯”,今年6月28日,最终还是花落法国的卡达拉舍。美国有上百个核电机组,技术上也是兼容并蓄。美国是压水堆的诞生地,沸水堆技术的诞生地也是美国。美国的电厂建设是由不同的公司承担的,建完后又由多家私营电力公司运营着。因此,许多技术上的、运营管理上的经验,也就无法共享。形不成规模,建设和运营的成本自然增高。

法国59台核电机组都是同一技术,因此投资成本大大降低,每千瓦低于1000欧元,仅相当于世界核电平均投资水平的一半。运行成本也低,法国核电站的运营成本比美国低40%。法国的电价在欧洲是最低的,法国也是世界上工业和民用电价最低的国家之一。法国核电的这种成功,除了技术标准化,与它独一无二的核电工程管理模式也是分不开的。

2 法国核电发展特点

2.1 法国核电布局合理

核电布局合理也是法国核电的一大特点。法国核电不仅分布在西部沿海,大量的核电机组还建在内陆濒河地区,基本靠近负荷中心。在5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依次布点建设了19座核电站。核电站所发电量直接输送各大用户,减少了电能的损耗,也避免了长距离、大功率输送的弊端,为地区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有效的能源保障。同时,全国形成相互连接的大电网,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及安全。

2.2 独一无二的核电工程管理模式

法国的核电工程管理模式是法国政府授权法国电力公司为唯一的核电站的业主、运营商以及法国核电计划的总体工程管理单位,主要负责核电站的整体设计、工程和设备采购、总结经验并反馈。法国电力公司作为业主及运营商,直接组织管理核电设备供应商体系,保证将建设、运行中的经验反馈给设计部门、制造部门,促进设计工作的不断改进,提高核电设备质量,从而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转。

2.3 低成本高效益

美国有上百个核电机组,技术上也是各不相同。压水堆和沸水堆技术都诞生于美国。美国的核电厂的建设由不同的公司承担的,建成后又由多家私营电力公司进行运营,因此,许多技术上和运营管理上的经验无法共享,形不成规模效应,建设和运营的成本自然很高。而法国58台核电机组都是同一技术,因此投资成本大大降低,每千瓦低于1000欧元,仅相当于世界核电平均投资水平的一半。运行成本也低,法国核电站的运营成本比美国低40%。法国的电价在欧洲是最低的,法国也是世界上工业和民用电价最低的国家之一。据法国能源专家测算,生产同等电力,以煤为原料要占成本的40%,以天然气为原料要占成本的80%,而核电所使用的铀的成本则只有5%。如果以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计算,核能发电就已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若油价达到100美元,核电利润率更是高得惊人。

2.4 管理机制完善

标准化的先进技术加上研发、设备制造、生产运营及安全监督的统一协调管理是法国核电产业的特色。比如法国原子能署全面负责全国核能战略、整体规划和研究开发;阿海珐集团负责从核燃料的前端提取生产到核电站设备的研究、设计和制造,直至核废料的后处理和储存等一体化运作;而法国电力公司则作为政府授权的惟一核电运营商专门负责核电站的运营、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成立的核管理局除制定核安全规则之外,最重要的是担当核电“警察”,行使监督核设施运行安全的职责。2002年法国在核管理局的基础上又扩建成立了国家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总局,增加了对放射性废料长期监管的职能。30多年来,法国众多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从未出过任何重大事故。

2.5 产业关联度高

为了使部门更有效更协调,2001年法国对核装备供应商与核燃料循环进行了重组(见图1)。重组后的AREVA减少了管理层次,简化了组织机构,提高了产业关联度,该模式能够迅速针对国内国外市场制定统一的战略。

2.6 政府的支持

政府的长期支持,使核电项目在法国申请信用贷款、立项和审批等都能享受一系列优惠。2005年7月颁布的《能源法》将这种政府支持进一步上升为法律,明确规定核电是该国电力的主要来源。在政策的倾斜和支持下,法国建立起强大的核工业体系,培养了阿海珐集团、法国电力集团等在核电方面的全球知名企业。政府支持还使得法国核电发展将长期科技进步作为一项投资重点,从而避免了企业常犯的短视错误。法国2009年宣布,在一项政府借贷计划中,将有10亿欧元投入研发第四代核反应堆,为21世纪本国的核电发展夯实基础。

3 法国核电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3.1 发展核电改善了环境

法国核电为环保和减排温室气体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法国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属于最低国家行列,每年仅为1.68吨,而其邻国英国人均排放量为2.4吨,德国为2.8吨,美国则高达5.36吨。

3.2 发展核电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法国核电的经济效益突出。2006年,法国全部能源进口总额为460亿欧元,仅核电一项就使得法国节约了135亿欧元,这在没有任何一次性能源的国家中,应当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不仅如此,法国还向邻国大量出口富余电力,并保持了国内的低电价,为维护低通胀和贸易平衡做出了贡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法国工业用电的价格是欧盟成员国中最低的,而居民用电的价格则比欧盟平均价格低20%。

3.3 发展核电提高了法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发生后,法国调整了能源发展战略,将核能作为能源发展中最重要的领域。法国核能发展战略一是要确保法国能源安全,使法国的能源进口低于50%,二是保护环境,法国是欧盟少数几个排放温室气体最少的国家之一;保障稳定的和有竞争力的能源价格,法国的电力生产在欧洲市场中有很强的竞争力。

4 法国核电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4.1 注重技术创新

法国最初决定从美国西屋公司高起点引进900MW压水堆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很快形成了900MW,1300MW与1450MW系列化压水堆型。此外,法国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法马通先进核能公司开发出更具安全性、经济性的新堆型,使得法国核电技术更具国际竞争优势。

4.2 国家核电产业政策要明确稳定

七十年代初法国政府适应形势要求,决定以大规模发展核电来代替化石能源这一决策非常关键,它是法国核电得以大规模发展的根本所在。此外,法国核电发展政策长期保持连续性,也是促进法国核电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在法国核电发展过程中,并非完全没有阻力一部分老百姓反对,有些地方政府也提出不同意见,并且有时还很尖锐。但无论遇到什么反对意见,法国政府都没有改变初衷。

4.3 核电产业发展机制统一完整

法国在核电厂的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建立合理的高效的核电工业体系。法国电力公司负责核电厂的选址、施工、安装和运行工作,法马通先进核能公司主要负责核岛的设计与制造,阿尔斯通则负责常规岛的设计与制造,高杰马公司则负责核燃料循环产品和服务。

4.4 注重市场化运作

法国政府对核电产业实行政府宏观管理、市场微观搞活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其政府对核电产业的管理控制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等方面,而国家的战略意志主要以政府在关键核电产业集团的资产为纽带,采用与公司制相适应的产权管理方式,由董事会来进行控制。各个公司在政府的宏观政策约束条件下,灵活地运用市场规律,制定合适的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进退自如,左右逢源,表现出强大的企业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观锐,邹树梁.韩国核电产业“走出去”战略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2010,(4):6-8.

[2]杜国功,杜国用.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山东经济,2009,(3):57-63.

[3]董佳,马卫华.法国核电发展的特色[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7.

[4]邹树梁,高阳核电产业组织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求索,2007,(6):24-31.

[5]伍浩松.美国与法国核电工业的比较[J].国际核工程,2004(12):6-10.

[6]王泽平,周涛,付涛.中美法核电标准比较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8):1-5.

如何看待核电在我国的发展 篇8

数:______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主题。目前,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但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他的产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共内战的产物;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反华势力插手,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统一的结果。2008年3月,台湾地区大选结束,马英九当选“总统”,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台湾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台湾地区而言,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两岸关系而言,是一个新契机的来临。尽管如此,两岸关系仍然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主权之争仍无共识,两岸和平协议至今尚未签订,台湾人民对大陆疑虑仍存,岛内“台独”势力仍有市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阻碍因素仍有很多,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

关键词:发展、两岸关系、政局、和平

《一》台湾方面

2012年1月14日,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超过民进党候选人近80万票的优势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也在立法机构中获得超半数的64 个民意代表席次。这次选举是两岸关系在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后经受的一次严峻考验,选举结果不仅会影响到未来台湾岛内政治版图的塑造和政局的走向,也会对两岸关系可持续和平发展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在第一任期内,马英九基本完成了对两岸关系的铺轨任务,初步走出了一条对外关系的“活路”;预计在第二任期内,马英九将会更加强调经营台湾的安全环境,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当然,这是否有利于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还未可知。

此次马英九的连任再次表明:2008年以来,中国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两岸所签署的十几项协议给台湾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两岸协商是得到台湾多数民众支持和认同的。今后4年甚至更长时间,如何深化两岸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寻求新的突破,为两岸关系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不会改变。马英九连任后,影响两岸关系格局的一些基本因素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大陆主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格局将会更加巩固。两岸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不会改变和动摇,两岸制度化协商会持续进行,两岸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和平稳定发展是可以期待的。“台独”分裂势力再次遭受打击,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国共两党和台湾其他主张发展两岸关系政党之间会继续保持密切关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恪守“一个中国” 的架构不会改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也难以被国际势力所破坏。

2、两岸经济合作将会持续深化、经济互赖的态势将会不断加深。在过去二十多年两岸关系的发展中,经济因素始终是最为活跃和最为积极的因素,成为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和促进两岸共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两岸协商过程中,经济关系也是两岸之间共识最多、分歧最少、最容易达成一致、最容易取得进展的领域。“三通”的实现和ECFA的实施不仅给两岸人员往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给两岸工商业者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好处,还会带来两岸经贸关系的结构性变革。马英九连任后,两岸经济关系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随着两岸ECFA 后续协商的推进、陆资入岛的扩大,两岸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只会更加深入,两岸经济互赖的态势只会更加明显,两岸从经济合作中的获益只会更多。

3、两岸民间往来将会持续频繁热络,两岸人民之间的直接了解和理解会更加深入。两岸民间往来是沟通两岸同胞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年来,两岸在民间往来方面的便捷性大大增强,两岸直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教育合作等等,都将两岸民间往来推向一个新的平台。但整体来说,两岸的人民之间依然了解不够、互信不足,需要更多的交流沟通。今后两岸各领域各界人士的交流会更加频繁,两岸社会融合会进一步加深,逐渐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落实到两岸交流交往的方方面面,让两岸同胞从日常生活中就切实感受到我们是命运共同体,生活在属于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家园之中。

4、两岸政治互信的深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政治难题的突破并非不可能。2008年以来,两岸已经建立起初步的互信,但尚未达到可以促使两岸协商谈判政治议题的程度。两岸通过对话处理政治难题是一个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非常复杂性的议题,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议题势必会浮上台面,但也不能操之过急。马英九连任后,只要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双方依然有可能依据“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就某些紧迫性、低敏感度的政治议题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接触,最终争取有所突破。

5、美国的亚太战略让两岸关系的外部形势更为复杂微妙,但不会造成逆转性影响。美国是对台湾问题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在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的角色非常微妙。虽然当前两岸关系改善,但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并没有改变,只是紧迫性与危险性有所下降,我们不能排除在美国在“回归亚洲”的大战略下“以台制华”,出手干扰或影响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是,台湾问题毕竟是两岸的内部事务,美日等国际势力的影响是间接和有限的,只要两岸自身努力,这些外部势力就难以逆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

不过,由于以下一些因素,两岸关系的改善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仍令人忧心。

第一,中国军方长期反对美国与其他国家向台湾军售,但是台湾依旧打着“增强国防”的幌子对外进行军购。

第二,台始终坚持参与具有主权象征意义的国际组织。因此,两岸谈判很可能在“两岸共同市场”与台湾融入东亚经济整合过程的问题,更不用说两岸谈判有关“互不否认”、台湾参与国际社会以及其他政治敏感度更高的问题。第三,两岸谈判需要美国的表态与支持。自蒋介石败退至台湾后,美国就成为台湾唯一的安全保障。美国事实上也在台湾事务上享有一言九鼎的地位。然而,迄今为止,美方对于加强两岸交流和接近的态度显然令人失望。

第四,我们还要提前考虑一旦四年后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民进党会不会利用已经得到的国际空间平台大搞“一边一国”或“两国论”等分裂活动?

尽管存在着众多问题,而且无论是从连任后的政策宣示内容上看,还是从两岸和国际情势上看,其政策方针都没有重大变化。

但是,马英九成功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避免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势的逆转与倒退,也为下一步两岸关系发展、规划创造了重要条件与难得的历史机遇。但马英九连任后,能否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深化经济合作、促进两岸真正和解与社会融合?可以预期,未来四年,两岸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方面会有重大发展,但要打破两岸政治僵局,讨论或协商敏感的政治议题仍面临许多困难,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可能仍只是一种愿望。但愿会新的策略会对两岸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大陆方面

201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承前启后的十八大,顺利完成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平稳交接,中国大陆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主张和新论述。未来大陆对台政策基本上会呈现出连续性与创新性并存的特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总体将朝向不断深化与逐步突破方向发展。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提出以来,截至2012年,对台工作与两岸关系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总结起来,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五方面:

一. 思想方面: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迄今已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与政策框架。其标志是自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发表“四点意见”以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调整了十六大报告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的表述重点,并正式提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工作目标。经过2008年底的胡总书记“六点意见”,到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和总体思路,即:“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二. 政治方面:确立两岸关系政治基础,两岸的党际交流和两会交流实现制度化和机制化,两岸协商谈判不断取得成果。(1).党际交流方面:国共两党有关方面自2006年以来连续举办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为两党和两岸各界进行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2).两会交流方面: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相继签署了18项协议。三. 经济方面:初步实现了两岸经济关系的正常化与制度化,开创了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空前紧密与繁荣的局面。(1)正常化方面:由以前的局部间接单向的经济往来,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2)制度化方面: 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并成立了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创办了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和以两岸企业家为主体的紫金山峰会,丰富了两岸经济交流平台。

四. 文化方面:建立和拓宽了两岸文化交流渠道,两岸文化交流正在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方向发展。(1)制度平台方面:2010年两岸在台北共同举办首届“两岸文化论坛”,两岸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均出席论坛并进行了互动。(2)交流渠道方面:创办了海峡两岸文博会、两岸城市艺术节、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一系列的交流品牌。

五. 社会方面:两岸各界大交流蓬勃发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态势。(1)制度化平台方面,开创了面向两岸基层民众的海峡论坛,规模空前,领域广泛。(2)人员往来方面,大陆居民赴台团队和个人旅游相继启动,大陆游客迅速成为台湾旅游业第一大客源。

《三》两岸关系发展趋势总体展望

未来一段时期的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大陆方面将会沿着十八大提出的“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的总体思路开展对台工作,因此两岸关系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发展和突破:

(一)政治方面,扩大两岸互信与共识基础,形成以“九二共识”为主体的共识群。在两岸展开政治对话和进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两岸政治互信,为争取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创造有利条件。

(二)经济方面,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重点完成ECFA后续协商和相关协议的签署,打造两岸产业整合链条,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自由化进程。

(三)文化方面,讨论商谈签署《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的可行性,明确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方向,互设民间文化办事机构,扶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更多文化交易与展示平台。

(四)社会方面,台湾方面需要进一步放宽大陆民众赴台限制,共同扩大包括旅游和经商在内的两岸人员交往,同时两岸双方尽快推动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建立和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并放宽媒体互设驻点。

从推进顺序看,两岸既不会放弃“先经后政”的有效经验和路径,也不会拘泥于此,而是会“经中有政、政中有经”,在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同时,文化、社会、政治的合作也将同步推动。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寄希望于两岸人民,对大陆方面来说,尤其要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体察他们的意愿,了解他们的诉求,民意对两岸融合的要求是任何岛内政党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更长期看,笔者曾经将研究两岸统一的主要思路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下图):第一种是完全同色的圆圈,第二种是黑白各半的圆圈,第三种是太极图。

第一种是一体趋同,两岸统一后制度完全一致,“你就是我”,这种模式包括台湾提出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以及大陆曾经提出的“解放台湾”。第二种是黑白分明,“你是你,我是我”,包括台湾提出的“一国两区”以及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等可看作这种模式。第三种是太极图,阴中有阳,负阴抱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维方式。未来两岸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不断融合,有可能发展出一条崭新的具有两岸特色的国家统一之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暑假400字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品格的力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