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通用10篇)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篇1

今天党支部给每位党员干部发了一本名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的书,我随手翻了一下,后来被书中章节所吸引,利用几天的的业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该书。历史一经发生便凝固在它固定的时间线和空间点上,任凭风起云涌、沧海桑田、思潮变迁,不会再有变化了。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需要解读。以下便是本人对的《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第一、充分感受《五百年》的重要思想性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可读性很强、该书史论结合、文风通俗,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讲起,共分六个阶段,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感受不在于千回百转、绝境逢生的曲折情节,也不在于荡气回肠、扼腕长叹的沧桑感慨,而在于追随历史步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共产党人时代精神的领悟。该书展示的是一幅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立体式画卷。

第二、关于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谈起。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它的任务就是考察“解放世界”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条件和性质,从而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因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内容深刻丰富、逻辑严密和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书中还写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坚信社会主义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第三、充分感受党的心系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光荣历史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写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岁月、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奋勇前行历史;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昂首阔步地迈向现代化梦想的历史;我们党积极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感悟历史,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本饱含哲理的教科书;勇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历史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们,时代的重任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投身实践大潮,抒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个传奇!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篇2

一、体裁创新:以章回体的文学笔触,生动活泼地呈现了严肃的政治理论话题,表现出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意开拓思维与深厚的理论底功

凡读过古典“四大名著”的读者,都应该比较熟悉章回体。传统认识中这确实是一种小说的写作体裁,是文学的写作形式,和史学不怎么沾边,但绝不能认为相去甚远。没有系统读过历史学和不是特别爱好历史学的读者来说,很容易地把《三国演义》当历史来对待,以为这种历史小说就是很真实的史学视角,其实它离专业的史学视角下的真实历史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它也确依真实的历史背景而成的。虽然《三国演义》经典地用这种体裁囊括了历史知识,但后世好像并没有想认真把这种体裁引入历史写作中,章回体还只是文学写作形式下的框架,可以说《红楼梦》的写作算是该种体裁的巅峰之作吧。

《社会主义五百年》(三卷本)的内容简介和后记中,都非常明晰地说明了本书所采用的体裁,即传统文学的章回体,其实就是明清古典小说的体裁,在于幼军先生和黎元江先生的笔下开始了一个大胆地尝试,拒绝了历史小说,而用这种体裁来写历史,并以历史普及读物的形式,得到学者群体的肯定。既然这种尝试成功了,那么史学家是否就可以用这种体裁来写历史了?古文的二十四史的史料是否就可以用这种形式编写或创作成新的历史普及读物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是否可以再次用这种形式编写,创作出可以和《三国演义》媲美的历史著作,而不是文学著作了?在这些方面由此引出了许多可以思考的问题,笔者由此认为于幼军和黎元江着实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很是值得肯定的。很多三国研究者想改编或重写《三国演义》,让它更加符合历史的真实,两位先生的探索无疑也给“三国”研究者们提供了可贵的思路与信心。

以章回体来写历史普及读物,从这三卷书的内容上看还是相当有优势的。从题目就可以大概看出本回所要讲解的内容,利于读者掌握这回历史的梗概,又因为题目是工整对仗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方便读者的记忆。在每回具体的写作上,可以流畅地写出对上回的回顾和对下回的点拨,比如每回的开头以“话说……”来回顾上回所讲的重点,也利于读者知识的连贯性,不让读者因为知识的遗忘和断层而产生对史事和作品的乏味感;每回的末尾提出一个对下回有引导性的问题,并提醒读者要看下回的分析,这个问题不仅告诉了读者下回要讲解的方向,更会在潜移默化中抓住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每回末尾的小诗可以让读者回顾一下本回所讲内容,轻而易举让读者复习了本回所讲的内容。用章回体写历史有如此优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岂不妙哉,也真正符合了历史普及读物要产生的功效。于幼军在后记的开篇说道:“本卷仍采用中国传统文学章回演义的体裁形式,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以及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内容熔于一炉,以文学形式的笔调娓娓道来。”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五百年》一书还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运用能力。如,本书用两页多的篇幅描述了读者早前已经熟悉的北伐战争,不能不说其之简洁精当;通读全书,作者也没有给读者留争议、甚至不当之字句,作者精力所到,文章必然通俗流畅;本书在叙述陈独秀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大踏步转向共产主义时,妙笔生花,可让读者之感情顿时激昂起来,原文如下:不管什么原因,离开北大后的陈独秀仿佛换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战士”,向北洋政府猛烈开炮的“战士”,向封建礼教誓不低头的“战士”,同时也是义无反顾地传播新文化、积极参与政治斗争的“战士”。再如,本书每回最后的那个小诗也可证明作者的文字力,如第三卷第十六回最后的小诗是:“治国有如烹小鲜,愿望还需合客观。欲成大业循规律,方可谈笑凯歌还。”读者可轻易看到此小诗除通俗易懂外,还读来朗朗上口,并且还非常的押韵。每回后都添一首概括本回大意的小诗,实非随便一个作者就可完成的。

通篇三卷读下来,虽然读到了本书的理论性,也读到了本书理论原理与实际活动的融合,但最让笔者触动的却是本书对历史内容的细致选择和写作。在描写陈望道先生首译《共产党宣言》那段史事时,在那一回的题目里就显示了作者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前三个字就是“柴房里”,明白地指出陈望道先生是在柴房里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且文章内容用了近一页篇幅细致还原了当时的艰苦情景。这种对历史内容细致描述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在此只抛砖引玉,让更多的读者在阅读时能更好地抓住历史细节描写的趣味性,减轻阅读的疲倦。

二、思想内容: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分析相统一的分析视角,客观辩证地呈现出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

本书第二卷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过程,即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运用于俄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历史和中国“五四”运动前夕各种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的史实,在进行客观中肯描述的基础上,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反思其中的经验教训。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客观中肯的阐述,对重要历史人物生动形象的描述,也有作者精辟的思想评述,可谓是“形式新颖生动,文笔简洁流畅,思想内涵深刻”。

纵观全书笔者力求遵循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原则,秉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良知负责的态度。通过简洁明朗的语言将一些理论化的东西说得通俗易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通俗化,让群众看得懂、用得上。运用通俗易懂、为公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传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书正是以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为依托、以社会主义运动为主线、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内涵的一部活教材。

三、启示反思: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唯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定能实现“中国梦”,走出新的伟大复兴之路

当笔者闭上书本的最后的一页,三卷平时轻而易举可以拿起来的书,现在在笔者的书桌上显得特别的沉重。紧闭双眼,思绪紊乱,或许是在为那些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先行者”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所受的苦难而感到心痛,或许在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的伟大成功感到无比的自豪。

从书中慢慢回到现实中,笔者所在的省也是作者曾经工作的省份———山西,已经成为反腐的重灾区。山西的政治生态不平衡,山西的官场呈崩塌状态。习近平总书记中纪委二次全会讲话中曾谈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彰显了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道出了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中曾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生活转变。我们党的反腐正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实体现。

《社会主义五百年》一书的出版,书中有史有据、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比较条理的概述。笔者认为这本书不仅对以前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进行了研究,而且还对以后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提供了经验的积累,其意义是深远的,笔者能有幸切身感受这本书感到非常幸运,使自己更加深刻理解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理论、道路、制度。

我们当代的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社会主义,深刻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当代中国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时代,所以年轻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要勇敢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并付诸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新的活力。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追根究底是人民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实际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之,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就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勇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学习社会主义五百年心得体会 篇3

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阅读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这本书,这本书不仅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列宁时期等阶段的发展史,而且重点阐述了我党成立90多年来的历史,为深刻认识我党的群众路线提供的良好平台。学好《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对于党员熟知党史、主动践行群众路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充分感受《五百年》的重要思想性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可读性很强、该书史论结合、文风通俗,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讲起,共分六个阶段,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感受不在于千回百转、绝境逢生的曲折情节,也不在于荡气回肠、扼腕长叹的沧桑感慨,而在于追随历史步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共产党人时代精神的领悟。该书展示的是一幅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立体式画卷。

第二、关于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谈起。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它的任务就是考察“解放世界”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条件和性质,从而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因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内容深刻丰富、逻辑严密和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书中还写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坚信社会主义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第三、充分感受党的心系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光荣历史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写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岁月、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奋勇前行历史;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昂首阔步地迈向现代化梦想的历史;我们党积极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感悟历史,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本饱含哲理的教科书;勇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历史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们,时代的重任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投身实践大潮,抒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个传奇!

第四、是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对五百年的学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没落腐朽的思想不断传入,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媚外思想抬头,各类思想充斥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也使少数党员干部的理论自信、制度信心、道路自信明显锐减。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保持政治定力和道路自觉。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有助于党员明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五百年来国内外无数先哲和马克思主义者反复摸索实践的历史结晶,从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增强道路自觉、制度自觉,确保改革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学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既可以让我们增强对历史的了解,也可以增强对未来的责任。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改革亟需我们通过了解历史来增强政治自信,发展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学习五百年正当其时!群众路线需要加强对党史的学习。“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学党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就不能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就难以做到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服务。

总之,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深入阅读与理解,我作为一名党员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与决心,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从思想认识上提高自己,从工作实践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接班人。

阳极分公司组装部

《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 篇4

这几年,王阳明和他的学问,热度都变得越来越高,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最早是从《明朝那些事儿》里知道王阳明,但这次看郦波所著《五百年来王阳明》,才算是第一次读王阳明的专著。

其实中国古代不乏哲学先人,但是王阳明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哲学的出世主张,即“拿起来”。因为纵观中国哲学,“放下”容易讲、“出世”容易讲,为什么,一是容易彰显自己的淡泊明志,容易体现超凡脱俗之气质;另一个你没有办法用世俗的功业去衡量他的哲学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无法证伪便难以否定。

我不是什么研究者,对此学问也只了解皮毛,无意也无能力来谈心学的问题,只是由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体会阳明先生这个大写的“人”和他的大智慧。

大志向。说到志向,曾经有段时间,孩子们做科学家的志向十分“流行”,可能是那段时间国家需要科技人才,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影响;后来,不知是什么潮流,又有人说,你看国外的孩子从小的理想都是邮差、消防员之类,我们也应该这样教育,要人性化,要乐于做普通人。现在社会上虽然不乏各类成功人士,也不乏老老实实生活的民众,但是却很难再出“圣人”。如果我们从小都真心努力去向圣贤靠拢,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一如王阳明少年,学孔子、马援、王越、于谦,人生也在向圣贤的路上迈进,最终“三不朽”。我们可能资质平庸,环境不佳,但至少可以矢志不移,平步迈进。

大担当。王阳明的一生波澜起伏,但却始终不忘担当。刘瑾乱政,反攻倒算,将反对之人赶尽杀绝,朝廷无人再敢发声,此时,王阳明却只身上书,他对规劝者说,起初人人抗争,我未发言,因为多我一人不多,此时众人良知被泯灭,再无行动,则少我一人便少!在宁王起兵叛乱之时,他也不顾劝阻给朝廷上疏直言宁王之叛,众人担心利害,他却说:“天下尽反,我辈固当如此!”

而在平乱灭匪之余,王阳明为政亦以百姓与天下为任,兴学启发民众,治政惠及乡里,是把苍生的幸福作为自己的担当,将社会安定作为自己的责任,“为生民立命”,以实际行动去改变环境,而不只在口头大声疾呼,实为真丈夫。

大境界。王阳明的谋略和成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他用兵如神,总能找到战争中最薄弱的环节,发动最致命、最准确的攻击,同时,使用的方法也各不

相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背后是其遍观全局的判断和掌握“大数据”的结果;而他对人的判断也极为准确,个人以为曾国藩《冰鉴》那种识人虽不无道理,其任人也颇具眼光,但比王阳明的“读心”还是略显逊色,王阳明能读懂宁王真正的心理,所以在关键决断时刻可以把握战局,能读懂南赣众匪首的心理和本色,所以有杀有抚,有打有拉,剿匪手法各不相同,最终掌控局面。

王阳明的一生便是一部大智慧,也是对“光明之学”的践行,在《五百年来王阳明》中,故事诚然足够精彩,那些奇招妙法令人印象深刻,大呼过瘾,但也别忘记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大智慧,郦波老师讲的不仅是王阳明先生“立德、立功、立言”的传奇一生,更侧重于分析和总结其思想的成熟过程与毕生对“知行合一”的坚定施行,带领读者跳出对传奇本身的局限,解读贯彻始终的大智慧。

百年中国梦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5

人们都在为中国而骄傲,因为,中国连续三十多年一直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增长,这是世界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现象。而习近平在履新后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揭示出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纵观世界历史,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是世界资本主义进入虚拟阶段所爆发的第一场全新形态的危机。这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全球性危机让主要经济国家面临经济环境困难重重的危机状态。有专家认为,由于美国的庞大有毒资产没有得到处理,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中不是通力合作,而是激化矛盾,互相拆台,世界经济在未来三年有极大的再度探底的可能性,并且可能长期走不出萧条阴影,由于美国的金融机构负债能力长期难以恢复,美国的进口将长期难以振兴,在欧洲,由于欧盟各国为了控制债务增长必须大幅度压缩财政赤字,也会导致进口显著萎缩,因此世界贸易也会在未来陷入长期萎缩。

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地的经济长期萎缩和萧条不同,中国却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一枝独秀。中国保持着超过7%的经济增长率,让世界各国惊羡不已,中国合理的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关键,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几乎世界各国都很难理解中国发展的奥秘,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理想的基石。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书心得 篇6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书心得

公元19世纪以前,于经济、文化、综合国力等领域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中华民族亦是十分自豪,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央之国”,以后遂称“中国”。然而,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长期战乱、分裂、落后的欧洲迅速超越中国,领先于世界,而中国反而走向衰落,甚至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这个迷一样的问题,被学术界称为“李约瑟之谜”。《五百年来谁著史》此书作者就这个问题为出发点,翻阅大量历史文献,以后代学者的眼光审视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总结和对国外历史的分析,作出了对此问题的解释,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吸取经验教训,以避免再次走入衰退。

作者从中国历代统治中发现:皇帝久居深宫,治理国家严重依赖士大夫阶级,亲睐精英阶层,与百姓阶层严重脱离。作者因此指出:从三皇五帝到国民党,中国政治的最大弊端,就是理论与实际脱节、政治与民众脱节、经济活动与国家财政金融脱节。以此为鉴,作者发出重大呼吁:如果中国共产党不能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病症,中国社会的组织能力就将会被再次瓦解,中国历史就将可能再次陷入悲剧性的循环之中。

以史为鉴,功在当代。

五百年后的地球优秀作文 篇7

大家都会变得绝顶聪明,在家就可以用脑电波控制一切东西(除了人),在单位可以发脑电波,打扫家里的卫生,扫地、擦桌子;洗衣机可以自动运转,把衣服洗干浄,衣服可以晾到阳台上;可以预约做午饭或晚饭,这样也方便了学生,不用让家长中午回来做饭。

如出门忘拿了东西,就可以发脑电波,把这个物品运到时空穿梭机里,再按一下红色的按钮,你想要的这个物品就会突然在你的身边出现。

读书笔记--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篇8

浅谈———《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整理与评析二十世纪西方左派政治势力的发展。作者侧重法、英、德、义、瑞典五国的历史,对於其他小国则是选择性处理。基本上,作者将本世纪西方社会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5年之前的扩张时期,许多地区的左派势力以不同方式嚐试执政的可能性;其次是二次世界大战到石油危机,这段期间是全球资本主义的黄金年代,社会主义也进一步落实成为各项具体的制度,细致的论述和研究20世纪西欧社会主义的兴衰起落。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社会主义者认为他们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同资本主义社会相随并行。其马克思主义版本的社会主义理论意味着,社会主义将是继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新的社会形态。但是他们意识到——部分受威纳尔·桑巴特的启示——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美国却没有发生社会主义运动。欧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有着强大的工会,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才开始形成。然而在欧洲一些仍主要是农业社会的国度,诸如意大利和芬兰,却有着强大的、在选举上颇有成绩的社会主义政党。这样,就存在着一种两难抉择:在资本主义几乎没有多少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主义者应该做些什么呢?

在俄国,社会主义运动分成两派,就如俄国的知识分子那样总体上分成西方派和斯拉夫派。西方派认为,社会主义者的任务是在本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提供进一步朝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斯拉夫派则认为,俄国将能够跨越西方的那种资本主义。反资本主义的民粹主义者——诸如V.V.博韦弗莱洛夫斯基,他的《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得到马克思的高度赞扬——这样认为,俄国的米尔,即农村公社组织,提供了一种公共原则,它能够而且应该被普及。俄国能够避免资本主义的不公正,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一种以全国团结和合作为基础的更好的社会制度的典范。这种赶超西方国家的幻想几乎是俄国所有革命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中国,类似的辩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如像张君劢这样的思想家受到孙中山的启发,认为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公平地分配财富,而且还包括现代化和工业化。这样的先入之见一直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主义者辩论的固定话题。例如在拉丁美洲,农民主义的思想就设计了一条关于农民的发展道路。

在俄国和中国,问题在于这样的发展进程是留给资本主义去做,还是由社会主义者来掌握。那些持后种观点的人必然倾向于这样的信念,即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者领导的工业化,有必要进行国家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必须占有生产资料,而是存在着各种可能的选择:国家可以代替那些显然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资产阶级;国家也可以鼓励资本家,帮助他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或者国家激励一些企业家,例如在农业领域或新的、较小的企业里,为处于半市场化环境中的经理阶级提供资金支持,即使在私有权被废除的地方也是如此。国家和市场怎样才能合理结合,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的问题,它在十月革命以后也同样没有彻底解决。总的来看,在此后苏联经济发展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的五年计划,再到20世纪60~70年代有限的、不充分的经济改革,都可以被看作是关于市场和政治之间关系的争论。

这种版本的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发展型的社会主义,可被描述为一种关于现代化或发展的意识形态。尽管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但其实际任务包括要建设工业化的社会。这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即强烈地意识到,如果社会主义者不去做的话,就没有人去做了(这样国家就会处于停滞状态);或者交由外国人去做(这样国家就会像一个殖民地)。这种社会主义,一些人试图将其界定为资本建设的社会主义,或多或少地同共产主义及其国家社会主义变体相一致。到目前为止,发展型社会主义的最成功的例子(一些人认为是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国。在欧洲许多由资本家力量独自完成的任务,即国家建

设和工业化,在中国却是由共产党完成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工业体系得以建立和发展,同时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尽管出现了许多严重失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也有着很多好处。当时中国是同世界经济隔离的,并一直持续到“四个现代化”纲领的提出。这一纲领始于毛泽东时代,但其加速推进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这是由邓小平推动的。这样,中国就不必让世界市场的繁荣和萧条来决定自己的经济发展。发展型社会主义并不是西欧面临的一个选择。在这里,社会主义政党面对的是成熟的民族国家,相对繁荣的市场经济,自由或半自由的社会制度,诸如民选的议会、相对独立的司法体系等。在大多数西欧国家,公民权立法的一些要素,就像19世纪末期那样始终存在着。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的任务,不管其最终目标如何,就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框架内改善工人阶级和被压迫群体现有的生存条件。后来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任务,不是发展一个工业社会,而是要对其进行改革。

尽管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只要人们需要在市场外合理配置医疗、文化、教育资源,那社会主义就不会缺少支持者。不过悖论的是,这种从第二国际开始的所谓的改良社会主义,其目的在于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是“他们发现社会主义运动越成功,工人阶级就越依赖资本主义的繁荣”。而实际上,左翼最为辉煌的30年(1945年-1975年)恰恰也是资本主义的黄金30年。

在这波诡云谲的100年时间里,萨松试图呈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生共荣的奇妙局面。这种共生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面临着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截然不同的矛盾和机遇。比如在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时,社会主义政党就面临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以及作为民族国家政党,为争取选民支持之间的矛盾。此时的社会主义政党代表的工人阶级必须与昔日的敌人资本家一起团结合作,抵御外敌。而在战后的福利国家建设中,同样也面临类似的局面。社会主义政党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与资本家们展开激烈的斗争和谈判,但是不可避免的“福利国家在提高劳动力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

或许也正是这种必须与资本主义共生的社会主义,使得此时所谓社会主义的失败和成功有了一层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因为冷战的意识形态因素,以及资本主义自身的高度繁荣,人们逐渐认为左翼政党似乎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时代精神在远离左翼。但是,通过仔细研究这一时期左翼获得的选票,其实所谓的失败根本站不住脚。比如丹麦的社会民主党,在1950年获得了39.6%的选票,到了1960年,它获得的选票上升到42.1%;又比如瑞典的社会民主党,1952年获得了46.0%的选票,到了1960年上升至47.8%。当然在不同的国家,社会主义政党获得的选票有高有底,但是总得来说,此时的社会主义政党在选票上没有失败,反而有所上升,失败的是意识形态。甚至在促进经济的增长方面,社会主义也似乎很成功,比如在1955年-1960年之间,苏联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5%-5.9%。不过,或许正是这种增长,这种倾斜于巨型工业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其失败的导火索。在萨松看来,此时所谓的失败,不是指它们在获得选票上的无能,也不是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无效,而是一种与时代不合的精神气质,因为此时的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消费社会,需要的是住房和洗衣机,而此时的社会主义却依然过分紧张和呆板。正如克罗斯兰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对于社会主义的嘲讽:“社会主义者身上流淌的血液应该带有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痕迹,而不是自命不凡和一本正经。”

萨松的结语写得过分悲壮,并且充满了怨恨。他在抱怨资本主义兽性未改,同时也在抱怨左翼知识分子过于软弱无能。尽管他不得不承认,当社会主义政党疲于应付日常的琐碎政治时,当他们乐于融入资本主义体系时,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真正失败,但他依然相信,没有曾经的社会主义,今天欧洲的资本主义会变得像美国那样“邪恶”,“在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西欧社会主义的主要成就就是使资本主义文明化”。他同时也在担忧,在接下来全球化的历史竞争中,社会主义将进一步失势。

《共产党宣言》里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的确就像是幽灵,它扰乱了资产阶级,乃至全世界的清梦,尽管它从来也不曾有过清晰的规划,只是一个飘忽不定的许诺而已。这个许诺之后被无数的国家、政党、组织和个人信以为真,付诸实践。欧洲经历过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变革,从法国大革命的攻破巴士底狱开始,他们经历了很多很多,也失败了很多,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斗建立了精神上的家园,但是也一个个的幻灭,有一个古老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必然意味着公正,而资本主义就必然意味着腐败吗?

《百年冷暖》读后感 篇9

关于“知识分子”的一点随想

——读《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有感

近来才读完马嘶先生的《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一书,因为上学期课中时间匆忙,只是匆匆扫了几眼,并未认真阅读。此次也因作业的关系,认真读了一遍,我不是治思想史的,也没有特别关注过民国或者建国后的知识分子群体,只是平时看书读史对于此有些浅陋的想法,在此谈一下。

这本书诚如作者在引言中开宗明义的说:“我希望能把这些真实的人生故事写得有趣些、轻松些、可读性强些,因为它不是严谨的学术论著,而是写给更多人看的大众读物。”1作者勾稽了大量的人物日记、函件等资料,把这些人物所代表的知识分子2群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娱乐交友等各个细节的情况描写的生动有趣,可读性也较强。我认为单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对于本书定位来看,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比较成功的作品。作者描述的知识分子群体从1912年开始,下迄改革开放以后,时间将近百年,通过本书,读者对这将近一个世纪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有了一些比较直观的感知和认识。我想这也是本书期望达到的效果和最大的成果所在。

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平日承师长教诲,总想以比较严格的学术眼光来看待所读的每一本书,但这对于作者而言已经可能是苛刻的要求,作者也已经在引言里明言这只是一本大众读物,所以我在此而发的议论大部分可能属于“借题发挥”。

本书通篇都是写知识分子,我觉得“知识分子”在现在的语境下有相当的必要作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因为“知识分子”这一特定的有所专指的学术语言与日常用语有了一些混淆。今天的日常用语也常言“知识分子”,按我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多指读过书具有一定学识、文化的人。本书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则引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即“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所以在作者的笔下知识分子才会有“高级”、“低级”之分。严格说来“知识分子”1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关于“知识分子”一词,作者作了一个相当宽泛的、日常口语化涵义的界定,因此本文除了在讨论“知识分子”的具体界定和与本书所指意思不同时会加引号,其他的地方为了避免与书本所指的意思冲突,故后文所指与书本的界定相同。

是一个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词语,并非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

‚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关注着国家、社会以致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的私利之上的。‛3

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可能各有不同,但是我想余英时先生的定义总体能概括出“知识分子”核心的意思。不赘冗繁的引用这段话是想说明作者在书中描述的人物有相当大一部分确实当之无愧的属于“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未必能划入这个群体。

本书对于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考察非常详细,从衣食住行到每月薪金到娱乐方式,都根据一些日记作了具体的描述,很生动形象。但我觉得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为生活史,物质生活固然重要,那么这些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是否也有同等的地位?20世纪是个动荡不安的世纪,知识分子在各个时代的所思所想,对时事的关注,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同样有、甚至有更重要的意义。那些超越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关怀意识才更能彰显“知识分子”的自觉与担当。书中所举的例子也都集中于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当然这些知名人士的言行、文字更容易保存下来,如果能够有多一些普通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描述,记录他们的普通生活,所思所想,我想会使本书更精彩,因为普通的知识分子才是社会的知识群体的主体。这也是我对作者的“苛求”了。关于建国以后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作者多是轻轻带过,相对于建国以前的部分,实在是潦草了一些。我觉得正是建国以后的半个世纪,对我国的知识分子整体性格产生绝大影响的一段时期。建国以后历次的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冲击与影响,我觉得到今天也未必能消除干净。这不是作者在余编里面对比各个时期政府公务员与大学教授之间的薪水待遇差别,就能简单看出来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地位。这实在不是个好的比较方法。今天的大学教师与公务员的薪水又如何能比?今天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又如何呢? 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引言第2页。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以后,传统的“士”便开始了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变。两者之间最显著的不同怕要数职业选择的多元化。但是我想从清末到民初的转变过程中,“士志于道,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中国古代“士”的精神传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近代知识分子所继承。但是反观今天的“知识分子”,“识时务者为俊杰”、“三思而后行”、“君子慎言,祸从口出”等等思想被推崇,“难得糊涂”的犬儒主义盛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追溯其原因,恐怕与建国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有很大的关系。暑假帮曦敏校对一些三反时期的学校报纸,1952年中共就开始对学校的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其中的文章体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领袖崇拜、阶级思想斗争、集体主义等等)在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恐怕都发挥到了极致。软硬兼施的思想改造对于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扭曲,让我这个半个多世纪后的学生感叹不已!我不是学现代史的,对于这方面的书看的也很少,只是从报纸上那些活生生的文章事例中感受到了政治运动的残酷。作为一个政党,无论其怎么样的伟大理想或者目的,如此的政治运动都是绝对不足取的。无论1957年的反右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其对知识分子的摧残与影响都是跨时代的。政治信任从此不存在于知识分子的心中。一直到文革之后,知识分子才开始有相对自由的生活。但是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以物质为导向的价值观势不可挡,“八九”之后国人对政治也许彻底失去了兴趣,有的只是敬而远之。就像今天如我般的青年人,从小似乎就天然的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方式在这个社会生存,我们关心最多的与政治无关。即使有,又有谁能说出来?这个时代缺少震耳发聩的呐喊!也许有那么些不屈的声音,但是它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传递到普通人的耳朵中呢?

在这个转型时代,沉默的好人,是不应该被视为好人的。肩担道义,这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应该有的责任。因为这个群体相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拥有更多的文化知识,对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民主、自由、平等——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正是因为太多人的沉默,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各种丑恶现象的滋生,加剧了这个社会的转型之难。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却发现,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我是一个八十后,在我们的同龄人中韩寒或许是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或者说知识分子。他的博客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会指责我,你这么牛逼,为什么不去写一些实质性内容?那些人所谓实质性内容就是很多社会黑幕吗?但我觉得他很笨,因为连他都知道不能碰,我还会傻到去碰吗?„„有一些东西不能写,你就不要去写它,因为你写它没有意义,你改变不了任何东西。„„我想要一个和谐的人生。”看了这段话我讲不出来是一种什么感觉,它代表了很多很多人的真实想法,包括我。但是这段话同样也包含了一种态度——无奈。

前两天看《南都周刊》采访台湾新闻记者协会会长杨伟中,他说:“可以很肯定地说,台湾的反对运动,如果只是停留在写写文章,启启蒙的话,那么台湾现在肯定还是专制。”当然今天我们与台湾还是有很多不同,今天我们与那个时代的台湾相比,在“说”的方面都远远不够,更何况是起而行。韩老师说尽最大的力量去启蒙,以我短短二十余年的生活经验判断,今天我们的启蒙确实很不够。似乎今天的国人关注的只有自我,自我的物质满足。似乎大学校园里除了几个文史哲的学生思考一些“国家大事”以外,实在很少有人有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关怀。坐而言,起而行,在今天的社会都需要勇气,也许我不是什么做学术的材料,会去当一个很平凡的历史教师,但是我想我以后所能教给学生的,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公民。

《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10

坦白说这是我近几年来花最多时间去读的一本书,近两个月的时间--回肠荡气、满腹沉重、欲罢不能。知道自己才疏学浅,为这样的小说写笔记不免有些班门弄斧的嫌疑,但是不写实在是对不住我两个月读了这样一本好书,好在笔记只是自己的笔记而已。喜欢这本书的,看过了就过了,没有读过且不敢兴趣的,暂且就此止步就是。

首先我是习惯了从序开始读一本书的,如果我没有记错这是我读到过的没有序的第二本,没有序意味着作者没有引导,全凭没人认自己的理解去理解小说,心里有些忐忑,但是冲着这个名字,冲着这部小说的噱头还是决定一读。

很多评论家说这是一部巨著,是拉丁美洲百年历程的一部缩影。巨著?当仁不让,缩影?我不太了解拉美的历史,除了某些发展史可以类比,更多的不带那么悲怆吧?前50页--几乎实在翻来覆去的折腾中读下来的,布恩迪亚家族那类似得不能再类似得名字折腾得我晕头转向,50页几乎花去我整整一天的时间,很多时候看半页就得回味一下这个人是谁,更多时候只得翻看前面才能分辨。然而那紧凑得让人窒息的故事情节又容不得有你在情绪上有半点怠慢。

读到三分之一带点魔幻味道的情节虽然是吊足了我的胃口,但是我又开始迟疑这个“百年孤独”,百年可以想见、孤独在什么地方?在这吵吵嚷嚷颇是不平凡的一家谁的身上体现?读到奥雷里亚诺开始策动战争,我心想大抵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会和《Gone with the wind》相类似,靠着战争背景完成这部名著。但是越读到后面我越对自己世俗的看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态度感到鄙夷。对我而言这本书的思想境界远远不是《Gone with the wind》能够企及的,喜欢《Gone with the wind》的勿喷口水、我也很喜欢白瑞德,但个人欣赏口味不同我也只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况且玛格丽特·米切尔也没有因此就问鼎诺贝尔,如果不是早亡可能她下一部会比这部好吧!(注:英语很差,之所以用《Gone with the wind》是觉得《飘》景观翻译得很惊艳了,但还是不能具备这个名字的意境美)。言归正传,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 1 而言战争只是他要叙述的历史中的惊鸿一瞥,故事还是在时间的长河里不由个人意志转移的紧张继续。

读到一半。特别是当小说初初伏笔渐闲,整个故事的脉络和主旨才开始初见端倪,庇拉尔特尔内拉这个这个见证6代布恩迪亚家族历史的老人、已经洞悉这个家族发展脉络的局外人知情,神采熠熠的告诉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看清了这个家族的发展脉络微笑着对他说“无论她现在在哪里,她都在等着你”证实这个家族的历史不过是一系列无可改变的重复。你会发现这一切是如此的荒诞不经而又丝毫不能挣脱彼此的命数。

另外有一点和大家共勉,初读这本书,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越写笔记这种感受越加明显,直到写完这篇读书笔记才重新回来加上这一小段,这种熟悉来自于大家最熟悉的小说《红楼梦》,曹雪芹要是活在当代也是能得诺贝尔的吧?二者都是描写家族历史的,不一样的是《红楼梦》构筑了一个无比巨大的社会关系网,而《百年孤独》没有这个社会关系网,孤独于这个社会生存,这正是百年孤独的孤独来由,如果《红楼梦》是从社会轴向来解析这个家族的兴衰成败,那么《百年孤独》就是从时间轴来解读这个家族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类似得命运。同样,二者都有一种贯穿始终的预示《红楼梦》是贾宝玉的红楼一梦,《百年孤独》是墨尔基阿德斯的羊皮卷。伟大的各有各的伟大,不幸的作品大多相似吧。

一部《百年孤独》是一本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人类从清澈透明的原始状态,在可见的最表层得到进化(文化)和发展,但是,在心灵的深处,人们永远处于苦难状态。这正如马贡多的历史一样,无论他们从多么原始的透明或者多么神秘的鸿荒,经过无数的战乱争纷,步履沉重地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但是,马贡多的面纱依然神秘,布雷地亚家族也依然孤独。

再从它的结构来看,这是一个建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重复循环的象征框架中的现代神话。时间的轮回重复,这个家族每一代成员名字的类似,命运的类似都使小说隐含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能够脱离这个怪圈的人要么和这个家无关,要么早死、要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升天,最显著的就是雷梅黛丝,两代雷梅黛丝对于这个家族来说都是游离于家族之外的局外人,他们注定不属于这个家族家族.布恩迪亚家族循环往复悲怆命运也不会将领于她们之上。而其他的家族成员无非是孤独的坚守着这一生,这个家族中第一代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后半生在小屋里制作小金鱼,这个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重复着。第6代奥雷良诺上校晚年不停地缝制裹尸布,第4代奥雷良诺第二反复地修理门窗,雷梅苔丝每天都花许多时间洗澡,等等,这些人的行为都与制作小金鱼相似,每人都处在过去、现在与将来的重复之中,各自的行为又互成对照,互成循环,构成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小说中的人物姓名与秉性也是循环往复的。布恩迪亚家族中的男性,始终是阿卡迪亚与奥雷良诺的重复或相加,秉性也依次延续,其中隐含的也是时间上的轮回重复。小说中家族里活得最长久的乌苏拉,阅尽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盛衰演变,特别是在她失明之后依旧能够如看得见一般,无非是因为,在她眼里,一切都无非是过去的重复,她惊呼时间在打圈圈,因而她以后永远沉湎于对过去的回忆之中。她的这种始终如一的对过去的追怀,也是一种时间的重复与轮回。即便是从家族之前第一个乱伦产物“猪尾巴”的人到最后一个乱伦产物“猪尾巴”被蚂蚁吃掉的女婴也不过是循环到了起点。

深层次的原因我解释不好,可是我在百度上搜到的一篇是这样叙述的“如果说历史是一个大循环圈的话,那么,某一时期的现实社会则是依附于大循环圈中的小圈。似乎是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决定的,布恩迪亚家族的结局,一开始就在吉卜赛人墨尔基阿德斯的羊皮密码中预示了,因此,无论这个家族中的成员如何苦苦挣扎,终究逃脱不了衰亡的命运。一百年的兴盛衰败史,更是一百年的时间打圈圈的历史。这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是什么呢?从作品的具体描述中可以看到,那就是文明程度的低下,政治上的麻木不仁,经济上的贫困落后,思想观念上的保守陈腐。远离科学与文明,自然是使马贡多人百年依旧的内在驱动力。远离科学与文明,自然是使马贡多人百年依旧的内在驱动力。马贡多社会政治的昏聩,是使马贡多陷于轮回重复的第二重内驱力。经济上的贫困是使马贡多停滞不前的第三重内驱力。面对种种落后与愚昧的现实,马贡多人不是面向过去,追怀昔时的宁静与淡泊,就是关在小屋里,重复循环着一件事,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自觉的行动走向未来。这种保守封闭的思想观念是是使马贡多陷于重复轮回的第四重内驱力。”

这篇评论写的很好,不似我只是浅显停留于表面,他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哥伦比亚以及整个拉美的社会发展,正像马贡多的历史进程一样是停滞的和孤独的,是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循环往复。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开发最晚的地区之一,哥伦比亚近百年来始终处于封闭、落后、贫困和保守的“孤独”境地。所以,《百年孤独》中的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象征了哥伦比亚甚至整个拉美的社会现实。漫长的战争,无休止的党派之争,残酷的资本主义入侵,封建统治下的专制愚昧,构成了二十多个国家的百年沧桑。荒谬的时间循环观念,正是拉美落后的民族精神的体现:逃避现实,眷恋过去,抱残守缺,民族压迫越重,恋旧情绪愈浓。这种落后的民族精神与心理的恶性循环,正是拉美社会进步缓慢的内在原因。所以,《百年孤独》这个魔幻的世界蕴含了深刻的真实性与现实性,这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既有神奇性又有现实性的基本特征。”我无法有这样精辟且客观深入的总结,我姑且就把这段粘贴下来作为这篇巨著之若以为巨著的对自己的教科书吧。

孤独是人性中最瑰丽的色彩,星索是夜空中永恒的诗;《百年孤独》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艺术而有力地展现了贯穿于整个人类心灵史的深刻而瑰丽的孤独感。

当天空静下来的时候,星索才是空中一篇美丽的诗,有时间多去旅旅游,去外面走走,顺便谈谈感情,好让自己忙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所谓的孤独带来的伤害,一个人胡思乱想是没有多少意义的,面向尘世也好,面向个人的编织华丽的草棚也好,只不过我们都是想办法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些,如果你不能让身边的大多数事物喜欢你,那你的独特的人格也是没有意义的,我本着朴素的心,想着怎么描绘朴素的事物,还是很开心,但是我就是很希望有人能写本类似《百年孤独》的美丽的书

在我看来,布雷地亚家族在用孤独来对抗时间,他们每一代的生活,姓名,性格都惊人的相似。时间对他们来说仿佛不存在,或者说,时间都在转圈圈。可是,时间并不是我们想忽视它就不存在,相反,它无所不在。所以,4 布雷地亚家族失败了,这个家族将永不出现了。

但是时间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拥有孤独,我们让孤独流淌在时间中。

小说所展示的,是一个建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重复循环的象征框架中的现代神话。时间的轮回重复,使小说隐含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所有的人与事都镶嵌于这些怪圈中,小说也就成了一个魔幻的世界。

然而,小说的一切悲惨结局皆源于马孔多居民的落后、愚昧。他们不是面向过去,追怀昔日的宁静与淡薄,就是关在小屋里,沉湎于毫无意义的“制小金鱼”、“织裹尸布”“修破门窗”“洗澡”等等。因此,他们只能等待着“猪尾巴”的重现。

所以,人呢,应不断的去“文明”自己!

在人类走向深渊的那一天,我们最后的子孙在最后一刻会明白:

一切会随风而逝,无影无踪,而我们只是“没有意义”的代名词

也许有人看不懂这本书,因为这不仅需要文学素养,还需要对拉丁美洲历史得了解。看似荒诞的一个家族其实正折射出了拉丁美洲的历史。这一个家族的孤独与苦难也正是拉丁美洲人民的病苦与血泪。当你真正了解那一段历史,你会发现《百年孤独》是一本透过哈哈镜的折射的南美洲史诗,他所揭出的不是单纯的生活,而是表层下面一些更深刻的东西,不被理解的人,无法联合的力量。这种孤僻贯穿了这本书。正如书中最后所说,“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出现第二次了。”这正是作者对自己的出生地的希望或应说是绝望。

这也是一部极具现实批判意义的小说。作者把时间写的很混乱,让读者从一个个的片段里找寻故事的连接点。书的一开头就连用两个很多年,把读 5 者拉到沉重的历史面前。让人看书的心情变得沉重。我不知道作者描写布恩地亚家族的时候有没有一丝同情。我看这一切的时候只替他们感到可悲。他们七代人没有一个人懂得爱,最后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爱的结晶,却是整个家族毁灭的开始。作者在书中作了很多这样的描写。这些带有真实性的夸张,读来不免让人陷入深思。也就觉得作品充满了无限的凄凉。

“多年以后„„当„„准会„„”这就是马尔克斯向我们展示的时间魔法。

上一篇:乔布斯成功启示录读后感下一篇:工地试验室质量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