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的作用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融监管的作用(通用8篇)

金融监管的作用 篇1

摘要: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以来,中国金融服务业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服务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为补充、相对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行业结构分析入手,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和全球金融危机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展望,反思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监管方面的经验教训,讨论国际、国内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研究未来的监管环境和监管理念,结合这些因素,对如何提升监管能力、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发展;现代金融;监管;服务业

一、金融监管合作成为必须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区域金融合作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危机背景下凸显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性。德国发展研究院的Peter Wolff指出,OECD国家中影子银行的问题很严重,影子银行没有受到监管,这会对金融体系、银行体系造成很大影响,也会对公共债务、私有部门债务的质量产生影响。现在主要责任不是找出谁是罪魁祸首,而是依赖国际合作共同渡过危机。纵观近十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日渐上升,亚洲金融市场对银行体系的依赖程度下降,债券市场在整个亚洲金融市场的比重从1995年的21.1%上升到2008年的32.4%,股票市场的比重从20.7%上升到23.2%。亚洲债券市场有助于降低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问题,降低对银行借贷的过度依赖,分散金融风险;对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的投资提供更多渠道,提高宏观经济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地区合作可以促进地区和国家的债券市场发展,同时对监管政策进行协调,亚洲国家通过地区合作可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和危机的传染效应。亚洲本币债券市场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市场参与者数量很小、外汇管制、税收体系不同、监管框架不同、清算体系不同、缺乏衍生品、评级方法各异以及没有统一的法律框架。地区合作有助于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储备库的建立或者过渡性监管机制的建立越来越重要,这些计划可能会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体制的一种补充。而这次金融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货币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最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美元霸权地位的衰落是一个趋势,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二是金融危机对欧洲的冲击超出了过去的想象,欧元要取代美元有很大难度;三是非洲法郎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商品要素市场,虽然成立的比欧元要早,但是进展很困难;四是海湾地区的货币合作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经济基础和欧盟类似,加上海湾地区的特有优势,有可能使海元提前出现;五是亚洲货币合作中,日元或人民币都难以独立担当重任。所以,当前应从扩大区域货币互换着手,增加货币基金规模抵御外部金融危机,争取使人民币和日元成为亚洲国家的储备货币。地区合作有助于提高金融危机的抵御能力,其中汇率合作是地区合作的基本问题,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挟同干预市场等手段来实现双边或多边汇率稳定。同时,区域货币需要适度的政府干预,特别是联合干预机制,加强合作协商,来解决国际金融体系带来的问题。

二、中国金融服务体制的演变过程及金融监管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金融发展的明显特征是“大一统”的国家银行模式,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体制的建设与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起步的,相对应着金融服务监管理念的演变一直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每个时期演变的广度和深度不同而已。很多监管理念正是由于国际金融组织的倡导以及金融服务业发达国家的实践才逐渐渗透到其他国家的监管实践。金融服务监管理念演变的动因是金融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原来的监管理念不合适宜或者监管漏洞增多,而演变的目标和价值是为了抑制金融风险、保护投资人和消费者的利益以及维护国际和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国就金融监管体系而言,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四个互不隶属的行政和事业机构组成,并设置了除上述四部门之外,包括财政部等在内的多部委领导参加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但是“,会议”并非法定监管机构,也无法律授权,与会主体各顾其利且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故而跟像是“搞平衡”,会议目的往往难以达到。因此,多头监管、自律组织弱化、法律配套措施不足、执法力度不够等缺陷仍然是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顽疾,尤其是多头监管,一直以来并未得到较好解决,监管权力分散,既不利于监管的实施,也有违效率原则。金融业的自身特性需要独立和统一的监管,以迅速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化解并减少市场风险。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处于非常严重的状态。首先,信贷利差依然处于高位,股票市场微弱,对私人部门的贷款仍然非常少,但是政府贷款上升很快。其次,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预计为2.7万亿美元,实体经济的滑坡很严峻,可能比预计的要长。再次,新兴市场也出现大规模金融危机,并可能进一步扩大。最后,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衰退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不排除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这次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从金融稳定角度看,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理念上的反思。第一,中央银行负责系统性风险应有一定监管权,我们的功能监管应从全局系统性角度监管整个体系,维护金融稳定。第二,目前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制度存在不完善,存款保险制度、银行的压力测试、大机构不能倒闭、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这些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在正常市场环境下可以用,但是在危机的时候不能应用。第三,今后全球金融监管的框架可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无限扩大监管面积,把所有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银行纳入到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监管框架中来;另一种是回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分业监管,限制创新。第四,金融危机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过去长时间维持低利率政策,另一方面是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缺陷。如果没有过长时间的低利率,问题不会那么严重。因此,金融体系监管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要相互结合。第五,再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同时,要注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跨国银行、跨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这是有效金融监管的基础。巴塞尔协议只重视资本的监管和市场风险,忽视了综合监管和流动性风险,因此,巴塞尔协议应该从单一指标向综合指标发展,避免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第六,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和监管套利。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客观要求全球监管的合作,问题是如何协调英美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与欧洲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的监管框架、监管理念和思路,如何形成防范风险的监管体制。

三、加强中国金融服务业监管的思考

(一)调整监管理念,加强外部监管、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 次贷危机是一场系统性风险引发的危机,所受损失的大小基本由参与程度决定,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多项因素导致系统性风险不断叠加,但一直没有得到监管及货币当局的足够重视。次贷危机的爆发表明,以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为主、外部监管为辅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理念无法克服市场固有的缺陷,一方面,由于机构追逐利润的动机可能使机构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只对机构自身负责,而不对市场整体风险负责,因此其自身扩张行为就易埋下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隐患。要识别和降低系统性风险,就必须从市场整体发展的角度,加强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通过反周期的监管要求和宏观政策,消除顺周期的风险叠加因素。另外,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应该更多地强化功能监管和统一监管。监管者要能够审慎地评估金融产品,洞悉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针对这些变化,监管体系有必要从过去强调针对机构进行监管的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统一标准的监管,以减少监管的盲区,提高监管的效率。最后,要变“事后补救”为“事前监管”。虽然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开始反思并计划变革金融监管体制,但损失已经发生,并造成了严重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加强事前监督,对创新产品进行深入研究,评估金融产品对经济可能带来的风险,将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二)完善监管框架,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构

在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金融创新日益活跃、金融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子市场之间的界限已经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日益普遍,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显得日趋重要。具体到中国而言,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必要时设立集中统一的监管协调机构,加强跨行业监管,将以行业为导向的监管框架改变为以目标监管为导向,消除监管盲区,降低监管成本。

(三)不断优化监管规则,加强金融创新监管 金融创新产品有其固有的缺陷,如果落后的监管体制不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则易发生金融风险。金融创新对监管的挑战在于:

一是使风险更易累积和扩大,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金融创新固有的杠杆性可以放大投资头寸,在发生风险时也就放大了风险;另一方面,从个体机构而言,金融创新具有转移风险的作用,但对于市场整体而言,风险并未消失,而是不断在累积,且由于个体的暂时无风险而刺激个体机构不断地向市场注入风险资产,客观上导致市场整体风险的扩大,最终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需要谨慎对待金融创新在风险累积和扩大方面的负面作用。

二是金融创新的不透明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影响了监管效果。金融创新种类繁多,在基础产品之上经过多种组合、分解而产生的金融衍生品具有结构复杂、难以直接累加和计量的特点,因此难以准确计算风险暴露,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影响了监管效果,为风险潜伏埋下隐患。因此,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需要不断改进监管体系、监管方式,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创新监管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和对于金融体系的风险,还要考虑其对于实体经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四)监管重心转移到效益监管上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应转变到以效益监管上来,即从对经营行为的监管转变到对经营成果的监管上来。这也符合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在这种监管模式下,人民银行制定经营规则框架,要求商业银行在框架内遵循市场原则依法自由竞争,给予商业银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对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益则制定缜密科学的监测指标,划分级次,重点监测。一旦达到某一临界点,就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警告、督促整改。如果其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必要的情况下,在其尚能清偿债权人债务时,适时勒令其退出金融市场。

(五)金融立法的创新

严格的金融立法是人民银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法律保证,是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和必要依据。面对加入WTO,我们必须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基础,根据中国金融监管未来发展方向,系统规划中国科学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当前首要的是做好金融法规的规范和废、改、立工作。一方面,对中国现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清理,将那些已不能适应金融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坚决废止,将那些不很完善的进行重新修订。另一方面,补充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立法、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立法以及金融监管过程中对金融机构采取早期纠正措施的法律规定等。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业务雷同,资金分散,不良资产占比较高,自身扩充资本金的能力较低,国际金融竞争实力较差,有必要进行银行合并重组。人民银行要研究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制度办法,同时大型的外资金融机构有可能参与到合并重组中来,也应该有明确的规范的应对策略。

(六)加强补偿体系风险的控制 信贷金融体系中的银行家和代理人的补偿体系存在缺陷。其以“投机补偿”形式的道德风险为特点。存在于金融公司的股东和公司的管理人/银行家/交易人之间的典型代理问题由于后者的补偿方式而加剧。因为这些补偿大部分是以与短期利润挂钩的奖金形式发放的,同时也因为这些红利是单方面的(盈利状况好的时候为正值,而在回报差的时候几乎为零),管理者/银行家/交易人有强烈动机去冒比保证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更大的风险。解决投机补偿倾向的潜在方法有多种。其中可能的方法是,向职业经理人发放必须持有数年的受限制股票红利,以及累积奖金池制度———该奖金池奖金数量的多少与特定投资的中期回报的高低相挂钩。但是,即使不考虑在一个对金融业人才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如何改变补偿的问题,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法能否完全产生效果也不明显。例如,在近期贝尔斯登危机的情况下,约30%的公司资产被作为受限制股票由员工持有。然而,这一补偿体系并没有防止贝尔斯登进行盲目投资和借贷,从而最终导致公司破产。也许,这是事实,因为个别补偿没有和个别投资/借款决策相关联。然而,在金融市场中,对银行家/交易人的补偿机制应该被认为是一个扭曲投资和借贷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

(七)注重证券化的发起和分配模式的监管

当前的证券化模式(发起和分配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因为它降低了发起人要求监督借款人信誉度的动机。在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链条中,其中的每一个中间人都在收取费用,最终信贷风险被转嫁到那些最不能理解它的群体身上。抵押经纪人、家庭资产评估师、发起抵押贷款并将其重新打包至MBSs的银行、将MBSs重新打包至CDOs,或者CDOs的CDOs,甚至将标的进行CDOs的三次证券化的投资银行、给这些不良金融工具作出AAA评级的信用评级机构,所有上述中间人都在这一中介过程中收费而赚到收入,并将信贷风险沿着链条向下转移。

解决中介机构缺乏对借款人进行适度监督的动机的一个可能办法是,迫使发起银行和投资银行等中间商去承担一些信贷风险;这可能以在CDOs中某些部分的权益层级(eq-uity tranche()例如,CDO最低级的权益层级是指当潜在附属担保物价值减少时承担最初损失的证券)或者是某些MBSs的部分的形式,这些MBSs的发起使其亲自参与其中。但是,并不能明显的看出,这些方法会完全解决金融中介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事实上,尽管证券化过程意味着信贷风险从最初发起人和CDOs管理人向最终投资者的部分转移,但是事实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抵押贷款、MBSs和CDOs方面具有大量敞口风险。的确,在美国大约47%的主要银行资产都是与房地产有关的;对于较小的银行这一数字接近67%。“发起和分配”的证券化模式没有完全将抵押贷款的信贷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投资者。银行和券商(例如,贝尔斯登)在许多金融工具上仍然具有相当部分的信用风险。的确,如果这些信用风险完全被转移,这些银行和其他金融中间商将不会遭受目前已经发生的、并在将来也不得不承认的数以千亿美元的损失。参考文献:

金融监管的作用 篇2

一、我国政府在进行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有效监管制度存在的前提是缺失的:首先金融体系被政府高度垄断, 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为国家所有, 而国有资产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在现有体制下又很难独立运作, 相互监督。其次, 金融市场的制度和规则, 只能由政府制定和实施。政府在制订监管制度“游戏规则”时, 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 倾向于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保护, 对非国有经济进入金融市场设置障碍, 这实际上是保护了落后, 损害了竞争, 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极为有害。 (1)

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 是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基础。国有金融垄断, 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因此, 建立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与监管制度, 要跳出现有框架之外寻求制度上的转型。制度转型包括两个层次:在金融体系上, 从政府垄断转为市场竞争, 向民间资本开放金融市场;在监管制度上, 从政府管制转为独立的, 强化市场约束的有效监管。

二、对我国政府在金融监管中所发挥作用的建议

(一) 政府应该发挥纽带作用, 保持各监管机构信息的畅通

为了确保监管机构有效协调, 减少信息不对称, 政府应该发挥核心作用,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成为各监管机构相互沟通的纽带。监管机构要在提高信息供给的充分性和准确性的制度安排方面做出协调统一。由于我国金融业也将随着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而逐步向混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金融监管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协调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3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 建立有关监管信息、报表的定期交流制度, 做到信息共享, 确保各个部门有效履行职责, 提高监管效率与水平, 以适应在混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等新的金融组织形式、各种银证、银保合作业务的监管及其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协调。与此同时, 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之间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行为协调机制,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新体制运行的成本。

(二) 政府不过多干涉监管机构的工作, 以确保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对于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尤为重要。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的上级主管, 一方面又是监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者。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 尤其是国资委、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成立之后, 情况有所改观, 从政府一个部门自弹自唱到政府几个部门互相制衡,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管的独立性。但随着市场对国有金融垄断的突破, 国有金融机构的政府背景, 很让人怀疑政府监管机构是否能够在国有金融机构与非国有金融机构之间保持中立、公正。金融监管机构应该有超然独立的地位, 才能保持监管的权威与公正。

以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监管机构为例:美国金融监管职能由中央地方多个层次多个部门分别承担, 但美国司法高度独立, 金融机构认为监管机构滥用职权、有失公正, 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德国金融监管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其经费来源金融企业按资产比例上交以及审计收入, 无论在法律与财政上都有超然的地位, 不受行政干预。英国的金融服务局是在合并原先的自律监管机构的基础上成立的, 不仅保有不受政府干预的传统, 还拥有法律赋予的独立地位。

相反, 政府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决策以及监管过程的过度干预会导致对金融危机在发生原因、性质与严重性等方面认知性上的偏差, 从而会延迟监管机构的行动, 最终加深危机爆发的深度及广度。1994年委内瑞拉的银行危机时, 委内瑞拉前中央银行行长Ruth de Krivoy指出, 不力的法规, 虚弱的监管和政治干预等因素使银行的稳健性受损, 最终爆发了危机。就我国来说, 当前可采用以下措施:

首先, 保证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充分及必要的独立性, 加大政治干预成本在高层监管人员任免上, 一是任命是否可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来提名, 交由全国人大通过, 同时考虑在全球招聘;二是应确立基于一套合理、完善、透明的规则上的免职制度, 而不是某些领导的主观决定。在这样的制度下, 监管者享有任期的安全性, 就不用担心因为采取监管行动被政府免职, 从而能在需要的时候采取准确、及时、有力的监管行动;三是固定其任期, 在任期内不能因为非渎职原因而被解职。

其次, 在监管预算方面, 监管部门的预算资金可考虑一部分来自财政部, 一部分来自被监管机构缴纳的监管费用。但监管费用的收取比例应更为合理, 以减少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负担。

第三, 在确保保密性的前提下加大监管透明度, 使监管政策出台前后的一系列事项透明, 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也应有比较高的透明度, 使公众对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政府对监管部门的干预, 加大了政治干预成本。 (2)

(三) 政府应发挥自身法律制定者的作用, 健全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制建设

在我国, 金融监管的法制化、规范化仍未实现。无论从监管权的行使方式, 还是监管内容或监管法律等方面都表现出诸多不合理不协调之处, 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金融监管的成本, 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效率。

一方面, 从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的角度出发, 我国政府应尽快建立起显性的存款保险机制, 通过成立存款保险公司, 以立法形式强制开办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入保, 并依法对其监管。另一方面, 加快金融立法步伐, 把所有金融业务都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 建立和完善金融执法机制。完善金融监管责任制, 进一步量化金融监管工作目标, 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促进金融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增强责任意识, 提高监管水平, 避免无作为和越权行为的发生;金融监管机构要与当地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稳定的磋商制度, 把金融执法逐步纳入国家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金融法规是实施金融监管的基础, 金融监管法律的建立健全对监管体制能否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3)

目前, 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尚有不足, 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树立《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主导地位, 积极构筑以《中国人民银行法》为核心, 《信托法》、《担保法》、《票据法》等基本法律为框架, 《贷款通则》、《外汇管理条例》等业务和机构管理法规为主体, 《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银行间债券交易结算规则》等单项业务规章制度为基础的、全面系统的法规体系。二是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 首先要修改我国《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外资银行法中与WTO和国际惯例不适应的内容, 通过废除、修改、补充和制定等手段, 及时地对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进行清理和重建, 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4)

(四) 政府应充分发挥金融监管的考核评价作用

金融监管考核评价制度是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着眼点在于关注金融监管的目标和结果, 评价金融监管与金融体系运行的关系, 以倡导和促进形成一种新的面向结果的监管理念, 进而促进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监管方式的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监管资源的效能, 降低监管成本, 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周道许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谢端关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转型的思考:从政府到市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

[3]杜征征, 华猛以银监会为例论金融监管机构独立性[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

[4]孙一玮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2008 (6)

[5]廖袁浅议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完善[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 (2)

[6]宗翊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2)

金融监管的作用 篇3

关键词:金融监管;银行业;深化改革;规范;作用

一、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影子银行体系加大银行业发展风险

影子银行体系主要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能够发挥信用中介、信用创造、金融创新等一系列的功能,并有效的提高银行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实现对交易成本的节约,但从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我们能够看出,影子银行体系是处于银行监管的真空地带的,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对影子银行体系的规范性也往往难以保证,其存在本身便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性,如任由影子银行无序发展,必然会大大增加银行体系发展所要面临的风险,导致整体银行体系更加脆弱,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也将大大下降,这不仅会导致银行监管力度被大幅削弱,还极有可能成为大规模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

(二)银行业监管的效率亟待提高

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银行业监管手段方面,银行监管工作中对于行政手段依然保持着较高的依赖性,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本应由市场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地方,也被行政手段所取代,这样的监管方式在传统的银行业发展模式下仍能够发挥出较好的监管效果,但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银行业、金融业的结合,电子银行、电子金融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相继出现,并快速占据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这也使得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形势更加复杂,监管工作所要面临的压力成几何级增加,过度依赖行政监管手段必然会导致银行业监管效率的下降,难以满足信息时代下银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内部控制与社会监督存在不足

银行业发展过程中,外部监管的作用毕竟有限,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银行业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出来,但从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现状来看,银行业自身内部控制力度依然相对薄弱,未能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自律性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导致外部监管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予以配合,造成银行监管整体表现出乏力的状态,一些顽疾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内控部门及岗位职责不够清晰明确,部分机构内内控岗位形同虚设。同时,由于广大社会公众对于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对于金融行业发展的情况与信息知之甚少,参与社会监督的积极性较低,而专业的金融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常常缺乏服务意识,对于公众意见往往缺乏重视,这也就导致了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造成针对银行业的金融监管缺乏透明度,影响监管的实际效果。

二、金融监管实施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依法原则

法制化建设是我国当前阶段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监管的实施首先就要遵循依法原则,即金融监管的行为必须要具有合法性,具体要求包括,金融监管行为的实施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监管主体、监管职责权限、监管措施都要按照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要充分符合法制化的要求。

(二)公开、公正原则

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公信力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监管活动的透明度,因此,必须要遵循公开性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信息的全面公开,接受全方位的监督,这样才能使监管行为与相关决定被信服。另一方面,监管执法行为的公正性也是保证金融监管实效性,保证监管权威力度的必要条件,因而,金融监管的实施还需要遵循公正性的原则,要切实做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三)效率原则

从金融监管工作的目标来看,金融监管工作应能够发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提高金融体系整体效率的作用,应能够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好服务,因此,金融监管的实施还要遵循效率性原则,应避免对金融创新和合理竞争的抑制,既要加强自身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节约公共资源,提高监管工作开展效率,也要通过高效科学的监管为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四)独立性原则

金融监管机构设置本身具有着独立性的特点,其对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职责的履行也应具有独立性,只有严格遵循独立性原则,保证金融监管全过程的独立性,不受到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干涉,才能够保证金融监管公正有效,避免违法违规、营私舞弊行为的出现,更好的发挥出金融监管的作用与价值。

三、加强金融监管对于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抑制和消除影子银行体系

加强金融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扩大金融监管的作用范围,增强金融监管的全面性,这对于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监管作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逐步将原有的影子银行暴露在监管的阳光之下,使其不再游离于监管之外,其资金的流向也不再具有隐蔽性,当影子银行不在隐藏于影子当中,对影子银行体系所带来的风险的防控难度也将大大下降,这也就有利于抑制和瓦解影子银行体系,进而提高银行业整体对风险的防范和抵御能力,促进银行业改革步伐的平稳迈进。

(二)有利于保障银行业运行发展健康性

加强金融监管工作还要求提高银行业监管的效率,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调节手段,合理分配两种手段运用比例,在借助行政监管强制力的同时,更充分的发挥市场调节的灵活性优势,立足当前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与新形势,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对于银行业秩序规范的实际作用,保证银行业自身发展的稳定性,规范银行业运行秩序,通过有效的监管实现降低银行业发展风险的目的,并有效保障资本主体的利益,提高对银行业发展中的不规范行为以及恶性竞争的及时发觉和处理,这对于保障银行业运行发展的健康性而言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有利于对银行业监督体系的完善

深化银行业改革还要加快对监督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加强金融监管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金融监管体系自身的规范和优化,提升监管主体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外部监管的力度和科学性,并通过对监管理念和思路的调整,加强对社会监督作用的重视,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对银行业不规范行为的监督当中,使社会监督与金融监管机构部门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银行机构、部门的引导,增强银行业整体的自律意识,督促银行业从业机构尽快完善自身的内控机制,建立起严格的内控制度体系,合理设置内审部门,并充分发挥内审内控的重要作用,保证内部控制的实际效力,主动配合外部监管,形成完善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也为银行业未来的健康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四、总结

金融监管是保证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在我国当前阶段银行业的金融监管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着金融监管的实效性,也造成了银行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风险隐患因素的出现,对此,应立足当前实际,从金融监管的作用出发,对金融监管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对于我国银行业改革的积极作用,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赵晶.浅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J].华章.2013(04).

[2]董浩捷,祝永兴.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2(03).

[3]陆岷峰,张玉洁.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改革模式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A2).

[4]杨小明.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 篇4

摘要: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金融监管;监管体制;一行三会

据统计,2008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预计比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以上;全行业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名列全球第一。在审慎监管下,到2008年底有193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标,达标银行资本占银行总资本比重高达99.5%。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蔓延、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我们要看到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层矛盾还远远没有解决,危害性还没有完全释放,要积极筹划好各种应对之策,特别是要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保持金融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模式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金融业的经营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目前,世界各国及地区的金融监管体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为适应金融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一直在摸索符合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

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作为基本职责。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我国对金融业的监管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这就是最初的混业管理。

随着金融机构种类的多样化和金融业务品种的快速发展,在分业经营格局

基本形成之后,1998年我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将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监管权由中国人民银行移交给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多头”监管模式。在这种监管模式下,三家机构的监管职能有着明确的具体分工。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中国证监会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它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证其合法运行。中国保监会于1998年建立,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和全国商业保险的主管机关,依法统一监管保险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很快就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使中国人民银行风险监管的意识逐渐加强,尤其是《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颁布,更加促使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考虑如何对银行业实施更加有效监管的问题。因为在原有的监管模式下,中央银行监管银行业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负责货币政策的稳定,要密切关注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与通货膨胀指数;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又要注意商业银行的证券交易风险,保证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流动性,防止商业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由于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在于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以保证币值的稳定,因此,客观上存在着中央银行只注意货币政策而忽视监管银行金融业务的可能。尤其是当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之间产生目标冲突时更是如此。

为此,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与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银监会自2003年4月28日起正式履行职责,是国务院直属事业机构。根据授权,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由此,我国形成了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

二、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目前,我国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分业监管、垂直管理。我国的分业监管实质上是一种“监管机构——相关主体”直接对号的模式。与银行有关的,银监会要管,与证券公司有关的,证监会要管,如果与银行、券商都有关,银监会和证监会都会“插手”。这种权力和职能上的多重监管,导致我国的金融监管常常陷入这样的被动局面,即“或者谁都没有管,或者谁都应该管,都管又管不好”。

目前对于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方案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建立协调机制

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法律上明确了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重要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涉及的主要部门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直接的金融监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审计署等综合调控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应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包括信息共享、重大问题协商、联席会议等形式,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鼓励金融创新,共同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2、建立金融风险的监管、预警、处置机制。

学者认为,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必须建立对金融风险的早期识别、预警和处置机制。具体包括:建立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警体系,根据风险水平及时进行预警;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判别和救助体系,从而为制定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方案提供依据;建立对支付危机的处置体系;建立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以及金融安全网(包括存款保险)体系等。通过以上努力,使金融风险处于有效的监控和处置体系之下,从而为有效控制风险奠定基础。

3、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和加强跨境金融监管的合作。

巴塞尔银行委员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协议,统一了国际银行的资本定义和资本率标准,在世界各国被广为推广。2008年的20国金融峰会发表的宣言也提出将制定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标准,确保监管机构对金融产品和国际金融系统的掌控

能力。在今年4月召开的G20峰会共同宣言中也指出“金融业的重大衰退,以及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

我国应主动适应金融监管的国际化趋势,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参照和依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7年)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2年),实现对跨国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我国要与其他国家金融当局签订双边谅解备忘录,诸如在信息提供、相互磋商、技术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要发挥各类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协调国际金融监管方面的作用。

4、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学者认为,尽快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管部门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当前要尽快出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政策性银行、期货、信托、外汇管理以及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填补依法监管的空白。做好金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废止等清理工作,避免因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金融监管工作的混乱。金融监管机构要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稳定的磋商制度,把金融执法逐步纳入国家法律体系。

5、改变监管理念和方法。

学者认为,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应该有所更新,也就是要由严格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经营行为向促进金融业竞争、促进金融混业经营的方向转变,由限制金融机构的合并转向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合的方向转变,实现由监管的“命令与控制”向市场激励的转变,实现向监管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上的转变,实现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的转变,时刻关注、控制、防范和化解金融机构的风险。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其内部控制体系,消除经营中存在的违规、违纪现象,提高其防范风险的意识。监管当局应该按照市场原则监督金融机构,在审批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力。

6、明确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安排

我国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稳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业界普遍认为,根据我国金融发展实际,金融控股公司应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实行综合经营的理想组织形式选择。难以对跨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实施有效监管正是分业监管的主要弊端所在。因此,在目前继续实行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必须对现有监管体制进行适当微调,尽快明确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安排,以适应现阶段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需要。

总结:

当前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如何坚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风险、做到未雨绸缪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学者对于完善金融监管的研究已经日渐成熟,但是仍然没有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方案。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在不断完善自身体制的同时,与国际金融机构加强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同时不断做好制度创新,以应对不断发展的金融形势。【参考文献】

【1】曹凤岐:《中国金融监管体系需要大改革》

【2】宋士云:《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与改革建议》,证券日报-创业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3】吴敬琏:论中国金融改革的迫切性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5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金融创新过度及金融监管缺失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引,思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发展需创新与监管并举。

★ 金融产品调查报告

★ 创新产品设计方案

★ 金融产品营销策划书

★ 金融产品推广简历

★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划书

★ 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的辩证统一关系

★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企业管理论文

★ 金融产品营销管理简历表格

★ 企业发展计划书

简析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论文 篇6

摘 要:如何有效的进行金融监管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界的难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各国对原有金融监管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一举一动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而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其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使中国经济平稳的快速发展,能与国际金融接轨,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我们必须冷静的分析当前监管难题,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监管的含义、背景、内容、现状,其次描述了现阶段金融监管的具体对策,最后再参考国际间金融改革方面来讨论金融监管的突破 。

关键词:金融监管瓶颈、问题、对策,国际监管办法

一.金融监管的定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合称,是指政府通过某些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定的行为。

二.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金融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参与向金融市场提供产品的金融机构,以传统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为主,此外还包括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如一些业务性质和银行类似的准金融机构,如贷款协会,集体投资机构,组织,银行附属子公司或者是银行持股公司所展开的业务,非机构性质的交易行为,如投资,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还有一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商业经纪人,出票人的监管等;

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作为当代金融的主体,经营业务范围广,业务复杂,对它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内容有:

1.监管必要性和可能性: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及相关衍生行业进行监管时,要对准入标准要求准入主体是否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金融业发展的条件,是否符合地域分布合理化要求等进行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评估。

2.市场准入监管: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符合银行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注册资本要求,;符合各项硬件软件要求等;成立保险公司,通过保监会批准;符合保险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符合注册资本要求;符合各项硬件软件要求等;成立证券公司,通过证监会批准,符合证券法和公司法规定章程;符合注册资本要求;符合各项硬件软件要求。

3.具体业务运作监管:对银行业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保险业的财产保险业务、人身保险业务,证券业的经纪业务、财务顾问、投资咨询、自营业务、资产管理、承销保荐等

4. .市场退出监管:主要有主动退出与被动退出、破产倒闭监管、对机构变更、合并监管、违规者终止经营监管等

5.其他相关监管: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贷款风险控制、外汇风险、准备金等

二、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中国金融业目前经营模式处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初级过渡阶段,相应的监管仍以分业监管为主;分业经营是指单方面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一定程度的“分业”管理,分业经营又可分为三块层面。

第一层面是将金融业和非金融业剥离,金融类机构无权利对经营非金融业务,也不能以各种形式参与非金融机构经营。

第二层面是单独将金融业中的银行、保险、证券业剥离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与保险公司只能经营权限内的相应业务,所属子行业的机构不能再次经营其他两个相交叉,类似的业务

第三层面是将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内部子行业的相关业务再剥离,如银行专营长期业务部门与专营短期业务部门相分离,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部门分离等

基于国情,历史等原因,中国采用的分业经营模式使得我国近年来金融业飞速发展,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受危机影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得益于分业经营,可以说,分业经营对防范金融危机有着一定的作用;此次危机产生的一大因素在于危机主体资产严重泡沫化,而分业模式下的中国,因资产部门分开经营,可以防止资产被重复计算,重复利用,还可以防止隔离部门之间的风险传递,而相对结构透明金融业内部组织,业有利于监控,尽管业务有些单一,但金融机构内部结构简单使得资金的流向可监控,使风险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保证大量的储蓄存款的安全;关于这几点,对分业经营是给予肯定的。

然而,以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看待事物发展的变化,就能发现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经济金融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分业经营模式日益成为金融业发展的瓶颈,分业监管也已经适应不了金融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国际金融业的竞争,因而我们要正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寻找新的突破点。

三.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1.多元化分业监管模式缺乏有效协调机制,体系不完善,信息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对金融市场管理无法做到及时有效

在现行监管模式下,三大监管主体同属一级别,职权类似,地位相仿,三方之间缺少相互间的制约监督,三主体均负责各自业务模块下的金融监管,缺少有效的信息交流的途径,信息滞后,共享程度也低,虽是各主体负责所属行业,但却在同一行业设立多个监管部门,而行业之间的业务标准日益趋向模糊,结构日益复杂化,在一些交叉业务上,多层次监管易引起一定程度上的重复监管,浪费资源,降低效率,与国际金融业相比,分业监管模式限制了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发展区间。

同时,由于各监管部门的监管重心不一,往往引起冲突,未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潜在风险和转移风险,使得监管漏洞和监管错误并存的尴尬局面,这都非常不利于将来有效的防范存在的金融风险

2.分业监管法律制度导向善不明确

综合监管法律制度存在局限性,现有法律制度无法合理有效的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空白,地域性因素影响大,对存款保险机制,市场退出机制,救助机制明文模糊;专业监管法律制度层次较低,监管力度执行不一等。

3.外资金融机构监管不到位

QFII的引进是为了能够适应中国加入WTO对世界经济变化的要求,然而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发展为跨境或跨区域组织,使用不尽相同的会计准则,业务操作标准等,这些方面都极大的影响了监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所属总公司会计信息的诚信信息的辨知,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都受到了影响,难以对国内投资者给予合理解释,同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这些机构常常将业务的重心集中在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上,特别是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业违规的手段与我国国有银行展开隐性竞争,在我国经济建设活动中,有些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却不在有效期期给予支持,这类的经营活动与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初衷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讲风险转嫁至国内,进而增加了我国金融业的潜在风险等。

从本质原因来看,在于我国监管机制对外资金融监管不到位,在市场准入标准上缺乏相对应的制度性规范,因地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上分布不均衡,国民待遇低位上不对等,外资金融机构来源的.经济差异性明显,在境内多为发达国家与地区进入,行业之间缺乏相互合作和协调。

4.金融监管软实力欠缺,缺乏创新。

金融监管人力资源欠缺,金融监管能力偏低,监管人员素质不全面,高端人才缺乏,国民金融教育普及力度不够,金融文化呈现地域差异化,与国际间金融文化合作交流较少,仅局限于部门从业人员等,这些都不足以满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的趋势,监管的手段简单模仿多,自主创新却少、金融监管创新系统性的设计存在不足、相关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表现不甚理想等,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无法满足国际金融创新的要求。

假若继续坚持分业模式,在我国金融机构整体实力较为弱小的背景下,进而加上分业的束缚,国内的长足发展将难以继续,另一面假若同意大多数金融机构合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盲目的实施混业方向的改革,将可能使我国金融系统风险倍增,这又是目前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所不能控制的,所以基于现实基础,我国金融监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得继续保持分业经营的总体格局,随着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理念逐步加强,金融混业经营向国际化推进,我国分业监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我国金融监管的对策

1.政府应当继续加强外部引导性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辅助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市场监管政策,及时公布相关市场信息,合理配置资源

2.完善法制

完善原有金融法律,补充修改相关条例措施,严格执行法治,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禁处理。

3.监管主体同时也要提高金融监管的管理水平

努力专致做好三主体行业的监管工作,并针对市场退出机制,救助机制,信息披露制度等机制进行明文规定,努力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市场化水平,在原有协助机制上加强合作,形成专业化的监管合力,强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高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充分保证良好协作,不可脱离现实,盲目追求规模效应,也不可以急于一时达到统一监管的目的。

4.引入多元化监督

组建监管部门,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管的“三位一体”监管体系,通过适度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行业自律,成立政府监管预警机制,同时大力引进社会监督,行业加强自律,同时加强三位协调力,公开公布相关信息,保证利益相关者之间得到保障。

5.继续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的具体办法

在银行业,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加快农村银行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银行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和民间银行,构建多层次银行市场体系;合理把关,稳健的推动银行业对外开放。另外,在原有监管力度上继续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监控,健全银行分业监管体制以及同业协调机制在保险业,加强非现场监控和公开信息披露,如设定辖区内保险机构定期公布财务报告、统计报告、精算报告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实行新型人事召集制度;加强现场监督力度等

证券业,提高证券市场募集投资项目资格的标准,可以适时出台新监管政策加以管理,对投资主体,客体具财务指标在允许可控杠杠标准的同时要求具体化管理;对新型证券衍生产品也应该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信息公开,明确。

其他措施:加大支出资金全力培养金融监管人力资源大力发展金融教育,开展金融活动,缩小地区之间金融文化差异,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与其他国家进行金融交流活动,提高我国金融知识认知水平等

五.汲取国际金融史发展历程的经验

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与考验,论国际金融监管发展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实行直接管制办法阶段: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国际金融业普遍使用直接监管办法,即对各类金融业务进行直接的界定和规范,主要表现为颁布相关法律与规章,实习存款利率限定,规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最低佣金率和费率,对一些违规经营处罚,以及对国内外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设置审批标准等

2.严格把控CAR的间接监管阶段:为期不长,仅有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十年时间,主要表现为参考早期《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适度放松对金融业经营业务范围的标准,提倡金融机构要有足够的杠杆资本抵御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

3.全方位风险监管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全方位全面风险监控,至业务业标准,审批各项申请,结构性的业务调整,建立有效的科学监管机制,如市场准入,退市机制,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行业间协调机制对跨国业务进行统一的监管。与发达国家金融相比,我国金融史较短,发展进程跨幅较大,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踏入国际金融中端水平,尤其时限较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要想有效合理的解决目前存在的难题,还得参考发达国家的监管模式。

六、结束语

金融监管的作用 篇7

一、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演变

美国虽是普通法系国家, 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成文法, 相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去监管化”开始, 到2007年的次贷危机, 再到今天奥巴马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强化, 无不伴随着大量的法案的诞生, 可以说, 正是这众多的法案扮演着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和亡羊补牢的作用。与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不一样的是, 经济犯罪或金融犯罪不属于自然犯, 并不是随着社会发展与道德规范逐步形成的。刑法的特点要求其具有预测性和稳定性, 并不能以民法的原则———公平、公证来进行审判。即使是美国刑法典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原则——保护大多数人的福利, 也不能仅以此作为判案的法源。所以美国有相当数量的制定法来规范公民和法人的行为, 尤其是在金融监管方面。

(一) 从罗斯福新政时期到“去监管化”时代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出台了三部奠定随后40年金融业稳定发展基石的三部法案。《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了银行分业原则, 明确商业银行与证券分业经营, 有效保证了银行资金的稳定性。《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颁布使得银行监管得到了革命性的强化。《1933证券法》和《1934证券交易法》对一、二级市场的证券买卖进行了联邦立法规范, 前者保证了证券发行者披露公司的重要信息, 而后者将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延伸到二级市场。罗斯福政府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金融监管制度, 虽然在满足借贷双方需求上显得创新不足, 但是, 随后40年美国经济相对稳定并稳健增长。

70年代后期, 卡特总统签署了《1980存款机构去监管化和货币管制法》, 这一法案标志着金融业“去监管化”运动的兴起。1986年12月, 美联储顶着违反法律解释原则的风险, 第一次对《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进行了重新解释。美联储认为, 该法允许银行将小于收入总额5%的资本用于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从此, 美联储加大了金融监管放松的力度, 允许银行在不违反10%净资产比率法则前提下参与各种证券和保险的承销业务。随后美联储又允许银行从事商业票据、政府债券和按揭证券等各种业务。最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美联储允许银行控股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此时, 监管银行业半个多世纪的《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已名存实亡。

(二) 金融危机后的美国金融监管立法与措施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在最短时间内出台了应急性立法。重要的也是三个法案, 即:《2008住房与经济恢复法》、《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和《2009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这三部法案的出台有很强的应急倾向。当时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纷纷采取紧急措施。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漏洞, 一系列应急措施的出台暂时缓解了危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但只有较大范围和较深层级的改革才能避免同样的危机爆发。

2009年6月17日, 奥巴马政府出台一份名为《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督与管理》的“白皮书”, 其中重大的改革建议有:

1、重新规定美联储的监管职权, 扩大相关监管职能的同时限制部分职权。

2、设立一些新的, 能起到全面监管作用的机构, 有两类机构最为人所关注。

第一个是管理金融服务的机构, 另一个是保护消费者金融行为的机构。

3、加强大型银行控股公司的破产与救助管理。

由于大型银行控股公司一旦濒临破产, 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将受到威胁, 因此应建议设立一个特别的救助机制, 当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威胁时, 允许濒临破产的银行控股公司得到有序救助。

可以看出, 美国的金融监管经历了从严到宽再到严和机构相对独立监管到功能性系统监管的过程。

二、我国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现状

目前, 金融市场方面的创新包括建立了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建立了银行与企业间外汇零售市场、银行与银行间外汇批发市场、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间公开操作市场相结合的外汇统一市场等等。金融业务与工具的创新包括:从负债业务上, 出现了3、6、9个月的定期存款、保值储蓄存款、住房储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种;从资产业务看, 出现了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按揭贷款等品种;在中间业务上出现了多功能的信用卡。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金融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未来的金融创新速度与深度将逐渐接近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

目前, 我国金融业实行仍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 这一模式己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金融业。首先, 有的新金融业务处于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缘, 分业监管可能存在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的矛盾。这些交叉性业务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统一的风险标准, 普遍存在着新开办的业务操作与现有政策法规冲突的地方, 因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与执行的不严格, 使得一些交叉性金融业务在被开发出来的那一刻就有了避免政策与法规约束倾向。其次, 分业监管会降低金融市场的创新活力, 不利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现行分业监管框架下, 一项创新业务的推出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 不同部门对同一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意向一旦存在较大差异, 审批的时间将无限延长, 甚至导致业务流产。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创新。另外, 各监管机构存在为减小监管压力, 抵制原不属于本行业的新产品行为的激励, 这样必然阻碍金融正常发展。

三、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改革路径

(一) 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处于初级阶段, 易借鉴美国经验,

继续保留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但同时成立一个有权对整个金融业中的金融机构, 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起到全面监管作用的部门。原专业监管机构仍然负责各自领域的监管。此全面监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针对金融监管的真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划分各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 协调各监管机构的利益冲突以及划分监管归属等。

(二) 建立安全有效的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

我国尚未有专门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破产法, 现有的涉及银行破产的法律有三部, 即:《破产法》、《民事诉讼法》和《商业银行法》, 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因为其特殊性, 不能单纯适用普通企业破产的规定。在我国已发生的几起银行破产或关闭案件中, 由于缺乏专门法律的指导, 法院在案件审理中, 只能在不同法律中寻找可用的参照之处, 增加了法律适用上的不确定性。现行法律制度己无法提供应银行危机所需的法律环境。因此, 通过专门立法, 建立安全有效的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应是健全金融监管立法的重中之重。

(三) 加大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由于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实力上不均衡, 金融服务业相对处于卖方市场, 金融机构一旦获得足够的流动性, 金融消费者便处于相当的被动位置, 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格式条款和免责条款使得金融机构免除自己的责任、转嫁风险。金融消费者对于格式条款的不理解, 甚至忽视, 使得消费者丧失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从而导致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 消费者与金融机构间纠纷不断。这要求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原则方面确立倾斜保护、国家保护、及时有效保护、依据金融规律保护的原则, 并在制度设计上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制度、合格投资者制度等。

(四) 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有三条思路:一是要加强与跨国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按巴塞尔要求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并表监管, 对不符合监管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要坚决予以阻止;二是针对流进与流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 建立相关的动态跟踪数据, 与相关国家实现数据互换, 使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置于国际监视之下, 为政府间多边监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据;三是鉴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跟不上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中国应同有关国家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 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职能的转换, 以期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参考文献

[1]丁邦开, 周仲飞.金融监管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周友苏, 廖笑非.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完善[J].清华法学, 2009, (03) .

[3]高山.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9, (02) :50-58.

[4]郭红蕾.美国金融监管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 2011, (10) 9:3-95.

[5]赵静.美国金融监管法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启示[J].经济导刊, 2011, (07) :26-27.

[6]祁敬宇.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措施评析[J].商业时代, 2011, (26) :108-109.

[7]杨松宋怡林.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美国金融监管弊症及其本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11, 17 (3) :116-122.

[8]刘迎霜.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兼论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借鉴[J].现代法学2, 011, 33 (3) :91-98.

[9]萨秋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 2011, (04) :160-161, 174.

[10]董金移.美国金融监管法案的价值评判与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 2011, (02) :33-35.

[11]秦响应, 尹继志, 刘任扬.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 010, (12) :78-81.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 篇8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技术创新

一引言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的考虑而在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做出的创新性变革和开发活动。关于金融创新流行着以下几种理论: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凯恩的“自由一管制”博弈,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了理论,金融创新的交易成本理论等。其中前三种理论都将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因,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关系及其在演进中的相互作用,也—直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理论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试图介绍关于二者相互关系的若干经典英文文献及其结论,和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

二理论综述

1凯恩的“自由一管制”博彝的观点,他认为金融创新主要是金融机构为了获得利润而回避政府管制所引起的。政府管制,性质上等于隐含的税收,阻碍了金融机构从事已有的盈利性活动和利用管制以外的利润机会。限制了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而金融机构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会进行一些创新活动以规避监管当局(Deregulation,记为D),寻求新的盈利机会。当金融机构的创新出现以后,监管当局可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放松原有的监管政策,或者当创新危及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执行时又进行新的监管(Regulation,记为R),从而形成了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之间的“管制——创新(规避管制)一—放松管制或再管制——再创新——……”的动态博弈过程。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好像跷跷板的两端,他们彼此不断地适应”,形成一个黑格尔式的辨证过程,共同推动金融深化和发展。

2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他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的成因。西尔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这个最积极的表象开始进行研究,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伯认为,金融压制来自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就是政府的控制管理。其二是内部强加的压制。为了保障资产具有流动性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偿还率,以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产营运的安全,金融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方面虽然确保了金融企业的营运稳定,另—方面却形成了内部的金融压制。两个方面的金融压制,特别是外部条件变化所产生的金融压制会使实行最优化管理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从机会成本角度和金融企业管理影子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区别来寻求最大程度的金融创新。这就是微观金融组织金融创新行为的诱因。

总之,现在人们普遍接受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已经演化成为互补而不是斗争的关系。现代金融监管是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其根本点在于通过外部干预使金融风险被控制在一个适宜水平。金融创新的发展促使风险配置市场的形成,利用市场化的手段配置风险,客观上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水平,市场自身的约束成为风险监管最有利的补充。金融创新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依赖于风险配置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外部干预,缩短市场自我演化的时间,规范市场行为,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风险配置市场的发育和保护市场正常运行。

3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将重点介绍尹龙的观点。他认为对于转型经济国家而言,过去以“加强监管”作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旨,忽视了外部监管与市场约束之间的密切配合。寄希望于利用监管辩证法促进金融创新,恰恰是走了一条“以堵防水”之路,实际监管水平很难得到实质性改善,金融创新的潜在能力也会受到抑制。

第一,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来看都需要运用金融创新的手段加以解决,金融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来看,丰富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是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目前实行的仍然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体制,取消分业经营限制尚需时日,在既定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约束下,提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多样化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只有也只能依赖金融创新。

第二,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以我国金融创新的持续性、连续性和特色性,要求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应当鼓励而不是限制金融创新,放松而不是加强管制。应当尽快放弃以片面加强监管为主旨的监管体制改革思路,明确金融监管的目的和范围,充分发挥通过金融创新和风险配置所形成的风险市场化管理手段的作用。

第三,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互为补充,规范的监管是创新的制度保障,富有生机的创新是节约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途径。要利用市场化的手段管理风险和配置风险,提高监管水平,在监管制度与政策方面,需要解决好交易工具、交易市场和交易主体的规范问题。

结束语

上一篇:共青团“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下一篇:届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