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共8篇)
一、博士研究生学位基本数据表两份
二、学位课程成绩单两份
三、学位审批书两份
四、匿名评阅书(原件装订一本)一份
五、在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全文),EI、SCI检索证明(原件),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获奖及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在研
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学术 论文清单,装订成册一份
六、研究生毕业登记表二份
七、答辩表决票
八、2寸彩照(蓝底)二张
九、博士学位论文七本
十、答辩后学位论文修改情况表一份
十一、答辩后将一二三四五六条复印一份后装订成册一本
十二、网上提交电子照片及学位信息
在此前后,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年度音乐学专业13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学位论文, 先后经过匿名评审和答辩环节的严格考核, 全部顺利通过, 这13位博士生也均被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纵览这13篇共计近二百万言的博士学位论文, 从选题和研究内容两个层面归纳, 可将其概括地划分为五个视角:音乐传播媒介研究;网络音乐传播与网络音乐产业研究;流行音乐文化研究;电影音乐与音乐动画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及其他研究。
一、音乐传播媒介研究
对音乐传播媒介历史发展中的音乐版权的研究, 是2012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亮点之一, 该论文研究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色彩。从历史角度而言, 每一次音乐传播技术的变革, 都会带来利益格局的变动, 此时就需要对原有的音乐传播规则进行新的调整和扩展, 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 达到新的利益平衡。因此在音乐传播技术和音乐版权相辅相成的互动发展中, 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音乐传播媒介与音乐版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是在当今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和理清的学术问题。
张鹏飞的《音乐传播媒介历史变迁与音乐版权发展》一文, 围绕音乐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与音乐版权发展之间的互动过程展开, 从音乐产业的角度来探讨音乐版权发展的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和利益博弈, 并试图以此为参照, 确定我国目前音乐版权体制和音乐产业发展的坐标系, 发现历史的潜流中所蕴含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首先缜密地回顾和评价了从音乐版权观念萌芽到近代音乐版权体制建立, 再到音乐版权体制帮助音乐家摆脱赞助体系, 实现经济和艺术上的独立, 再到录音技术、无线电技术兴起乃至唱片工业繁荣, 导致音乐版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展, 直到网络时代音乐版权体制面临巨大挑战的历史。接着, 文章谈到, 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当代的音乐版权体制一方面积极与国际接轨, 另一方面也同样受到网络媒介的剧烈冲击。我国的著作权法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不够完善”, 数字音乐产业要想获得发展, 一方面从业者要转变观念, 从提供“产品”转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多方合作, 共同建造一个健康、完善的产业环境和版权环境。
最后, 文章在宏大的历史梳理和阐释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 技术发展必然带来版权的调整, 当前数字技术与音乐版权体制所产生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第二, 音乐版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随技术变革而保护范围日益扩大的历史, 如今, 单独依靠扩大版权保护范围来维持版权体制有效性的做法已然失效了。第三, 消费者早就“过河”了, 唱片业还在“摸石头”。第四, 数字技术实现了音乐的“雾化”, 音乐的流通已经溢出了传统的“管道”, 唱片公司试图将音乐资源控制在“管道”里而获得付费的做法不再有效。第五, 数字音乐产业提供的应该是“服务”, 而非“商品”。第六, 数字音乐产业的繁荣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其中, 技术是依托, 版权是保障, 音乐创新是灵魂。
从音乐传播学意义上讲, 在音乐传播的历史中, 中国音乐期刊的音乐传播推动了社会音乐生产、传播与消费, 在历史上的音乐文化建设和群众音乐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于音乐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 从学理层面就显得尤为重要。韦杰的《中国音乐期刊传播研究——历史梳理、乐谱传播观察与音乐评论分析》一文, 以中国 (主要是大陆地区) 音乐期刊作为考察对象, 运用了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研究的视角, 对其传播活动进行了历史的、整体的、宏观的梳理, 并在历史观察的基础上, 从音乐期刊作为“狭义上的音乐传播媒介”的意义入手, 着重从其对乐谱的传播及其对音乐评论的呈现两个方面, 对中国音乐期刊音乐传播的特点及其内在运行机制进行考察, 试图阐释其对社会音乐生产的意义及作用模式, 重点揭示音乐期刊作为一个平面类音乐传播媒介, 在音乐传播史上, 以及在与其他类型的媒介共同构成的音乐传播媒介系统中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该研究的主体部分由第二至第四章构成:第二章首先对我国音乐期刊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整体上的把握和梳理, 将其分成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进行观察, 探究了每一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音乐文化主潮及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总体特点, 音乐期刊办刊人的社会身份、办刊宗旨及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 音乐期刊的总体传播特点——包括刊物的地理分布、影响的地域和人群范围、刊物的发行与经营状况、音乐期刊类型的生成和传播对象的分化等等。音乐期刊有着音乐传播“介质”与音乐传播“机构”双重身份, 前者是后者运作、策划的结果, 后者才是前者传播背后的动力所在。第三章从乐谱传播在我国音乐期刊发展史上的形态和地位变迁等方面的情况总体考察了这一特征。第四章主要对音乐传播研究视野中的音乐评论的基本功能意义进行了解释, 随后提出音乐期刊中的音乐评论的意义首先在于对刊物宗旨的体现, 因而将重点放在探讨音乐期刊如何进行音乐评论的组织和呈现方面。随后分别对当代中国大陆的三本在音乐评论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人民音乐》、《音乐爱好者》、《音像世界》中的音乐评论进行了个案研究, 通过考察评论的对象、评论的动机、评论者的身份、评论的语言等几个方面, 来观察它们体现音乐期刊的宗旨并“构建”起音乐评论的说服力与权威性的方式, 以及回归音乐评论在音乐传播中的基本功能意义。最后, 文章认为:在新媒体时代, 音乐期刊仍有着其不可被取代的功能和存在价值;但是, 音乐期刊也将重新思考自身与新技术的协作关系。音乐期刊与当代音乐传播媒介系统中的其他媒介, 将长期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与优势, 并彼此之间相互促进, 合作发展, 共同建设人类的音乐文化。
二、网络音乐传播与网络音乐产业研究
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中, 以及持续的网络化进程之中, 音乐文化和音乐传播态势都在产生相应的变化。魏晓凡的《网络化进程中的音乐传播:特征与趋势》从理论上对这个话题做出了初步的观察和思考, 体现出了作者较强的学术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该文的前两章结合已有学术成果和社会实际事例, 对音乐的基本性质、音乐与其他类型信息的复合传播现象、互联网作为传播工具体系所展现的重要特性等, 都做了反思和观念提纯, 以助于文章探讨的深入进行。关于音乐, 该文提出了其听觉性、弱语词性、情感性与合文化性四个主要视点以及音乐的“联构信息”概念及其类型划分;关于互联网, 提出了通信性、虚拟性、海量性等视点, 阐述了关于网络自由性的博弈关系的存在。此后, 论文通过对以上诸项要素的理论整合和归纳, 以网络时代的技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为参考轴, 对音乐与网络的交融和碰撞状况做了思辨和展开, 确定了音乐的听觉性、情感性在网络语境中彰显的特别突出的作用, 提出“不在场的存在”和“多元需求中的简单情感满足”是音乐传播生态被网络交流环境影响后的两种主要表现。文章还分析了“联构信息”在音乐与网络的交融互动中不可缺少的作用。接着, 文章以信息规模的增长作为把握网络化进程的重要线索, 区分出这一进程中三个不同层次的信息规模, 并由此对音乐的网络传播中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或富有争议性的问题给出了一种逻辑上的背景顺序, 然后结合前三章中的各个主要观点, 对其逐一进行学术解读, 以期在理论体系构建和现实问题策略研究方面有所贡献。具体地, 本文论述了网络音乐盗版现象的成因、当前与版权相关的观念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兴盛起来的启发性思路、网上音乐资源的品种失衡现象的解决契机和建设趋势、网络化对音乐作品作为封闭概念的地位的不断冲击和调整、优秀音乐成果出产率在网络泛在化潮流中可能发生的变化等内容。最后, 通过整理上述话题的经济背景和文化意义中呈现出的历史脉络, 尝试推测了网络化进程对人类音乐文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积淀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指出网络化的信息生态正是音乐艺术体系的社会功能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技术保障。
邵萱的《中国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一文, 从音乐传播学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网络音乐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状况, 通过对网络技术发展、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源等问题的研究, 勾画出了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的完整逻辑框架, 拓宽了音乐传播研究的视角。
文章梳理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支持和社会资本推动网络音乐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并对未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股市融资等筹资模式展开探讨, 这不仅为今后拓宽网络音乐产业的融资模式做了理论的铺垫, 对于相关部门今后制定与网络音乐产业相关的政策, 或许也将有一些启发。文章在论述我国政府制订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前提下, 结合媒介发展、消费增长及音乐社会化的时代背景, 重点阐述了数字时代我国网络音乐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并就未来我国网络音乐产业走向进行了展望。
该文对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的研究始终贯穿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把音乐人才的培养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两部分。专业人才的培养把音乐创作人与网络音乐产业联系起来, 使人成为整个产业链条的核心;社会音乐教育不仅提高了社会整体的人文素养, 而且为网络音乐产业提供了不竭的消费源泉。文章还提出音乐教育的分层培养模式, 争取对今后我国音乐教育的建设事业有所帮助。文章指出的院校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企业培养模式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对我国培养适应新时期音乐社会生活的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论文在最后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是音乐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必然。第二, 网络音乐人才为网络音乐产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第三, 政府的积极引导为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政府是除企业外的创新资源的主要投入者, 为网络音乐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平台, 通过立法保障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 通过社会音乐教育扩大网络音乐的受众群体。
三、流行音乐文化研究
流行音乐文化的研究一直是音乐传播研究的热点话题。张谦的《非主流的沉浮: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话语实践与场域变迁 (1927—1976) 》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对其间中国流行音乐批评进行了历史的观照, 选题富有个性, 体现出了较强的学术开拓性和历史、现实意义。
论文将1927年至1976年这段历史的流行音乐批评划分为“场域争夺”、“场域统合”、“场域肃杀”和“场域坍塌”四个时期, 使我们不仅了解到我国流行音乐批评历史的流变, 也认识到中国音乐发展的曲折历程, 对于启迪人们反思既往, 开拓未来均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该文认为, 流行音乐批评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说音乐批评者自身携带着浓厚精英文化印记, 具有把握舆论导向的能力, 从而抢占了话语空间中的优势位置的话, 中国流行音乐和相关群体作为一种弱势文化, 却无法抉择自身命运和文化归属, 因而时常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之间飘移不定、沉浮起落。当音乐批评者以流行音乐为批评对象的时候, 本身就饱含了主流对非主流、官方对民间、精英对大众、专业对业余的一种文化融合或冲突。对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研究, 本质上就是考察中国主流与非主流音乐观念的纷争、冲突与合流, 以及这种批评话语变迁对非主流音乐实践的产生影响。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而成为作者剖解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两把利刃, 透过音乐批评的话语实践和场域变迁, 文章力图在探究特定历史时空中“非主流”的历史成因, 考察和揭示其边缘化的历史过程, 进一步加深对主流文化中心化过程的理解, 从而揭示中国主流文化在那一时期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话语施暴”和“价值偏见”。这些思想观念赋予作者以强烈社会批判精神, 使论文研究最终蒙上了浓厚的社会史学色彩, 成为一种“流行音乐批评之批评”。
文章中也体现出作者对音乐批评等概念的理性认知, 文中这样论述:第一, 从音乐批评的场域属性来看, 音乐批评作为一种话语空间, 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种场域存在着某种互动关系, 而音乐批评场域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场域的自主。第二, 从音乐批评者的角度来看, 在相关话语空间内拥有话语权威的人士, 往往占据话语空间的优势地位, 构成批评的主体或主导。第三,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 传播媒介是搭建话语空间的物质基础, 音乐批评必须是大众传播媒介流通的文本类型, 媒介自身的属性建构了音乐批评的属性。第四, 从阅读群体的角度来看, 音乐批评的本质在于建构和引导“接受者”的音乐“品味”, 但面对不同的接受者会形成文本内容的差异。第五, 从音乐批评的文本特征来看, 音乐批评更多呈现出批评者个人价值观念的输出和渗透, 以及对当下音乐实践的影响和导向。
董珍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研究》一文, 也是关注流行音乐的、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意义的学术论文。作者首先将全文论述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流行音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大众”、“音乐受众”、“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等进行了简要梳理。接着, 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分三个层次进行了呈现:一是回顾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现状, 二是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的研究状况进行说明, 三是对本文的理论思想来源——受众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第一层次梳理在回顾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现状中指出,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从历史资料、音乐理论研究、大众文化研究、大众传播研究等角度都对流行音乐的受众有所涉及, 但对流行音乐受众还未有系统的理论梳理。
第二层次梳理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的研究状况进行乐观的分析。虽然在音乐学领域, 关于国内音乐受众的系统性研究目前还未看到相关著作, 但在音乐史、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都广泛分布着各种针对音乐听众、音乐受众进行探讨的理论文章, 其中相对重视且集中探讨音乐听众和音乐受众问题的研究, 主要存在于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研究当中。中外音乐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很多学者都曾提出关于音乐受众研究的独到见解, 如国内学者曾遂今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中国音乐听众分类法、中国当代音乐听众的宏观观察;国外学者阿多诺、贝塞勒、R.弗兰德、H.劳厄、克奈夫、卡尔布西茨基、伊沃·苏皮契奇等, 他们均对音乐听众问题有持续关注, 并对前人的音乐听众研究进行了总结。这些研究的综合, 体现了20世纪以来不同时空背景下, 学界对音乐听众研究的不同关注点, 如音乐听众分类问题、音乐的听赏问题、青年们对电子乐的态度问题、音乐家与听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业余音乐家问题等等。
第三层次的梳理针对受众理论的发展脉络, 并指出文中所凭借的受众理论依靠的是丹尼斯·麦奎尔的“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麦奎尔的“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内容广泛, 广义上包含了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在内。具体而言由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名学者及其研究成果构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还有文化研究中的霍尔、莫利、赫布迪齐 (青年亚文化研究) 、费斯克 (“主动的观众”理论) 、艾伯克瑞比和朗赫斯特 (展示和表演模式) 等等。
四、电影音乐与音乐动画研究
1979年至2011年是当代中国电影发生巨变的时期。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电影音乐伴随着电影发展的脚步走进风云变幻的多元化发展轨道, 同时在电影全球化的时代中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一系列转变与跨越。这使得中国电影音乐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现状体现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苏海鸣的《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现状研究 (1979—2011) 》一文, 分为“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群体研究”、“港台电影音乐发展概述”、“当代电影音乐制作流程”以及“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思考”等五个章节展开研究, 对当代中国三十余年来电影音乐的“发展现状”做了一次较为细致的全景式梳理。在“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一章中, 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划分为“复兴阶段”、“多元探索阶段”与“全球化阶段”三个时期, 分析研究了每个历史阶段的主要发展特色。在“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群体研究”一章中, 探讨了电影音乐创作者的必备素质与创作过程等问题, 特别是首次将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群体划分为三个代系, 并对每一代音乐创作者的电影音乐代表作品进行了个案分析, 概括出每个创作者的个人创作风格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中每一代创作群体的群代特征。此外, 还探讨了近年来国外电影音乐创作者抢滩中国市场现象的内外成因。在“港台电影音乐发展概述”一章中, 对处在与内地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 但同时亦是中国电影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员的香港与台湾地区的电影音乐特色以及音乐创作者风格做了概貌性分析与梳理。在“当代电影音乐制作流程”一章中, 研究了中国电影音乐制作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同时也与美国成熟的电影音乐制作工业化流程进行比较, 总结差异与不足, 从而为我国电影音乐制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后一章对近年来在全球化进程中新兴的中国电影音乐专业教育进行介绍, 并与美国发达成熟的电影音乐教育进行比较, 同时从理论体系建构、人才培养机制、电影音乐衍生品开发等六个方面提出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趋势的思考。
随着电影、电视及计算机多媒体手段的发展, 交叉性、融合性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音乐与绘画、音乐与影像、音乐与交互媒体等各方面都呈现出诸多融合领域。付龙的《音乐动画的表现空间》一文, 从音乐与动画的结合来研究这种形式所体现的新特征。文章从研究音乐进入电影视听体系时的特点着手, 分别对无声电影时期的现场音乐与电影的音乐进行了探讨;然后, 在探究音乐动画创作这一领域方面, 从“米老鼠式”配乐、获奥斯卡奖的动画音乐的发展等视点切入, 进而深入地阐释了对音乐动画的读解。在第四章对音乐动画表现性的分析中, 作者从音乐要素的视觉联觉入手, 分析了音乐动画的视觉联想中的思维问题, 以及标题指向、对舞蹈音乐的继承等问题, 还谈到了对动画与音乐的“交响”方面的理解。文章最后从音乐动画的实际问题角度出发, 深入探讨了音乐动画的相关问题, 并明确指出了音乐动画对科技推动下的音乐化影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传统音乐文化及其他研究
吉莉的论文《河南曲剧唱腔研究》, 以河南曲剧唱腔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河南曲剧不同时期唱腔特点以及发展变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从纵横两个方向入手, 利用历史学的断代方法, 进行横向的剖析, 并通过此剧种的唱腔个案, 探索地方剧种的发展规律, 讨论地方民间戏曲的生存和发展。
全文由“绪论”、“河南曲剧音乐构成”、“河南曲剧主腔”、“次主腔”、“杂调类唱腔”、“板腔体大剧种对河南曲剧的影响”、“河南曲剧的结构和体制探讨”七个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阐明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并对三种已有的河南曲剧唱腔结构单位进行分析, 最终确定“调门”作为本文对河南曲剧唱腔结构的使用单位。
全文除绪论共有六章。第一章研究曲剧唱腔构成, 分别从“帮腔”、“伴奏”、“唱腔分类”三方面进行阐述, 以河南曲剧唱腔的音乐形态、来源和具体使用比例三方面为主要依据, 把河南曲剧分为主腔、次主腔、杂调类唱腔三类。紧接下来的三章分别对河南曲剧主腔【阳调】与次主腔以及杂调类唱腔进行了研究。作者在第五章对板腔体大剧种对河南曲剧的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指出向板腔体剧种借鉴剧本和唱腔是引起河南曲剧唱腔变革的重要原因, 并针对河南曲剧行当唱腔所存在的问题、影响唱腔发展的几种原因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五章的基础上, 对河南曲剧唱腔的衍变规律进行了总结, 最后基于当今学界几种通用的声腔体制界定标准, 对河南曲剧唱腔音乐体制做出了概括, 在研究地方性民间戏曲的生存和发展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借鉴价值。
众所周知, 中华琴文化源远流长, 其内涵博大精深。然而, 随着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 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 使得“琴”艺术精髓的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 从而使众多研究者关注古琴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出路。马毓的学位论文《中国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研究》, 以音乐学、生态学、历史学、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结构分析学等多种学科的结合为支撑, 从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入手, 以“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 探讨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承, 为古琴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健康传播与发展做有效的探讨。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通过五个方面简要叙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学术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及选题的学术意义。第二章关注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精神, 通过“古琴艺术传播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古琴艺术传播的当代境况”两方面研究, 总结了古琴艺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人文思想, 探讨了历史上古琴艺术传播中的优秀思想及当代失范、失衡的古琴传播生态现状。第三章针对古琴艺术文化传播进行概念界定, 论者主要从“古琴艺术文化传播界定的理论基础”、“古琴艺术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分期”、“当今古琴艺术文化传播的新特点”三方面来探讨对古琴艺术传播的基本认识。第四章研究古琴艺术传播的类型, 作者将古琴艺术中的文化传承部分纳入当代的传播学模式概念之中, 详细论述古琴传播类型的运行情况, 通过对各类古琴文化传播的运行情况的梳理, 呈现出不同类型下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情况。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作者对于当代古琴艺术文化传播的思考, 以期探索一种合适、合理的文明传播秩序来延续传承与保护古琴音乐文化。最后, 论文的结论部分对前面章节进行了简要概括, 从而得出论文的核心观点, 通过论文的梳理与总结, 联系理论与实际, 阐述了论者的研究发现及其带来的启示。
颜胤盛的《四部“新潮”音乐作品的“多重结构”解读》一文, 基于一种新兴“音乐分析学”学科中的“结构分析学”理论, 运用“多重结构”、“结构元素”、“结构对位”等思维, 对四部“新潮”音乐作品 (叶小纲的《大地之歌》、陈怡的《中国神话大合唱》、陈其钢的《蝶恋花》、郭文景的《蜀道难》) , 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传统音乐在这些作品创作中的运用, 西方与中国传统音乐因素融合手段, 创作的音乐文化基础、来源、作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微观与宏观的分析;并对其创作的美学思想, 以及对中国专业作曲的历史意义与对今后音乐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解析了蕴藏于其中的“多重结构”、“多重属性”、“多元化”的概念, 探寻其独特的创作思维与美学观点, 从而揭示其寻找自己的音乐语言的目的, 并总结出“第五代”专业作曲家音乐作品的语言特点, 以期获得音乐创作上的启示和思考:如何才能创作出在音乐语言上既富有中国特点和个性, 又具有世界通用性的作品, 使其呈现在世界音乐文化之林, 让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找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涌现出更多的可与西方音乐作品媲美并平等对话的现代中国音乐作品。
任志宏的《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以内地西藏学生为例》一文, 基于具体文化情境中的人——内地环境中西藏班校的学生, 通过观察藏族学生在内地的音乐学习情况, 分析藏族学生音乐文化认同状况、影响藏汉音乐文化认同的原因, 比较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音乐学习的差异, 来探究少数民族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同的现状, 为宏观层面上的“民族—教育”、“民族—国家”、“个人—民族”的认同研究提供具体的研究佐证与素材。该研究结合社会学中的文化认同理论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以及跨文化教育领域中的民族教育理论, 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内地环境中藏族学生音乐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文章通过对内地藏族学生音乐学习的课堂观察, 以及关于藏族学生对本民族音乐和其他民族音乐文化认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的调查, 详细分析了藏族学生的音乐文化认同的结构与状况。描述了藏族学生在内地接受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 在藏、汉音乐文化认同中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表现层面, 分析影响藏族大学生对藏、汉音乐文化认同的因素。从民族文化认同的视角对藏汉大学生音乐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进行比较, 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章最后对该方面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呼吁, 认为需要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 并尝试推进当下学术界有关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代化转型的理论研究, 提出有利于顺利实现“民汉兼通”和“多元一体”的教育观念, 为改善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教学提出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
朱星辰的《中西方音乐乐谱研究》一文, 从不同角度、不同着眼点对中西方乐谱进行了细致的线性梳理与不同方式的种类划分。运用比较分析法和举例、引证以及阐释法来进行论述。文章不仅仅将乐谱的种类局限于五线谱和文字谱, 也不仅仅从文化的层面进行意义上的空泛比较, 而是从器物、律制、谱式文本入手对乐谱内部元素做了剖析, 并对中西方音乐中不同的乐谱属种间进行横向比较。
文章首先从人类艺术的大范围空间着手, 寻找人类音乐乐谱诞生背景的共通点, 进而再对中西方音乐乐谱分别作历史性脉络的梳理, 将乐谱中用以表现音乐的种种元素进行横向对比, 找出形成两者差异的不同规律, 最后上升至文化层面, 得出两者之所以呈现出不同面貌的历史、地理、社会、哲学以及美学依据。
该校8月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毕业的1054位博士中,27.4%至今仍在待业,比2010年毕业而失业的人数增加了2.12%。换言之,即使是获得首尔国立大学博士学位的人,也有超过1/4的人找不到工作。该校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涉及入营服兵役及继续其他进修的人)持续下降,2009年就业率为83.4%,2010年降至73%,2011年再降为70.3%。2011年与2002年的就业率相比下降了17.6%。
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间,相关机构对252位该学年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应届博士班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抽访,调查发现,20.2%的毕业生表示对毕业后何去何从不知所措。
针对当前疲软的经济形势及青年谋职困境,许多受访者认为,大学与政府都应正视这个问题,尤应积极协助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
发表时间:2008-08-12 02:47:00 阅读次数: 580
所属分类:推荐书目
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美)罗尔斯:《正义论》 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5.(法)卢梭:《社会契论法》 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7.(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8.(美)博登海默:《法理学》 9.(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 10.(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 11.(英)梅因:《古代法》 12.(古罗马)优士丁尼:《法学阶梯》 13.(意)彭梵德:《罗马法教科书》 14.(意)格罗索:《罗马法史》 15.(德)科茨等:《比较法导论》 16.(美)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 17.(德)科茨:《德国民商法导论》 18.(日)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19.(日)铃木禄弥:《物权的变动与对抗》 20.(英)劳森等:《财产法》 21.(英)科宾:《科宾论合同》 2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 23.梅仲协:《民法要义》 24.史尚宽:《民法总论》 25.史尚宽:《债法总论》 26.史尚宽:《债法各论》 27.史尚宽:《物权法论》 28.谢在全:《物权法论》 29.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30.刘德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 31.周枬:《罗马法原论》 32.佟柔:《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 33.马俊驹等:《民法原论》 34.江平:《法人制度论》 35.社科院物权法起草小组:《物权法建议草案》 36.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 37.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 38.王泽鉴:《侵权行为法》 39.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 40.郑成思:《知识产权法》 41.张国健:《商事法论》 42.王保树:《中国商事法》 43.梁宇贤:《公司法论》 44.江平:《公司法教程》
45.L.C.B.Gower, Gower’s principle of Modern Company law 46.Hamilton,The Low of Corporations.47.David L Ratner, Securites Regulation.48.刘甲一:《票据法论》 49.施文森:《保险法总论》 50.(日)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
附录:
一、博士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博士生应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19。自学课程学分另计。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60610033 3学分(考试) 博士生外语(基础部分)90640012 2学分(考试)
2、学科专业要求课程(≥9学分。其中,《民法总论》为限选课;其他课程按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民法总论()3学分(考试)
民法专题研究()3学分
(考试) 商法专题研究()
3学分(考试) 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3学分(考试)
民商事权利多种法律保护研究()3学分(考试) 国际商法研究()3学分(考试)
注:本科和硕士为非法学专业学生须在已开硕士生课程中至少选修三门。
3、必修环节(5学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
(考查)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99990032)2学分(考查) 学科综合考试
(99990051)1学分(考试)
社会实践
(69990041)1学分(考查)
清华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2002年8月修订,2002年9月开始执行)
一、适用学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法学门类) 民商法学
(二级学科、专业)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服务。
2、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研究的新动态、新信息,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法学研究、法律实务的能力。
3、掌握1~2门外国语,并能熟练运用第一外国语,具有读、说、听、写能力。
三、研究方向
1、民法学
2、商法学
3、民商事权利的多种法律保护
四、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
(一)培养方式
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实行导师负责制)。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导师为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应具有高级专业职称或为本研究领域的专家。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组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博士生应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19。自学课程学分另计。课程设置见附录。
五、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作好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院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院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博士生入学后,根据培养基本要求和本学科要求,在三个月内拟定出个人培养方案。
2、中期考核(含学科综合考试)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内,对博士生进行中期考核,由院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对博士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评估(包括政治思想表现、业务学习和实践表现、科研能力、学科综合考试等各环节的完成情况。其中学科综合考试由法学院学位委员会指定3-5位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对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为口试)。考核有较大问题者给予警告,限期改正。考核不及格者中止其攻读博士学位资格,按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3、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结束之前,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具体研究课题,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目标等。选题报告以学术活动方式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至少3名)及指导小组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骋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若学位论文有重大变动,必须经导师同意,重新作选题报告。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院研究生科备案。
4、社会实践
博士生应在第一学年结束后、第二学年开始前的暑假小学期由导师和研究室安排参加为期4~6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5、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作两次公开学术报告,由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成绩。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30次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每次应有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院教学办公室记载成绩。
6、发表论文要求
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其中至少两篇发表在我校《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的期刊上。
在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1篇论文(被收入论文集),或获奖(三等奖以上)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参加撰写专著,字数在3万以上者,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字数在6万以上者,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参加撰写权威教材,字数在6万以上者,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字数在12万以上者,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但撰写专著、教材代替发表的论文不得超过2篇,并仅仅是代替在一般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博士生撰写论文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2、学位论文应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并注重学术理论的创新研究。
3、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程序,由法学院组织考查小组对博士生综合能力、论文选题初步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4、博士生在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至少于答辩前三个月,作一次博士论文工作总结报告,邀请本专业博士生导师及有关教师参加,对其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创造性等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意见。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深圳大学学位条例实施办法》(修订稿),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我校授予学位的基本条件是:学位申请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相应学位级别的学术水平。
第三条 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
1.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4.能运用第一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写专业文章,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第四条 课程考核及要求
博士学位的所有课程,应按培养方案的规定执行。学位课成绩平均75分以上(含75分),非学位课程各科60分以上(含60分),方可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关于博士学位课程考试的其他具体要求,按照《深圳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执行。
申请人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著作、发明、发现的,应提交相关的出版著作、发明鉴定或证明书等材料,经两位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此项规定应从严掌握。
第五条 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篇幅:文科不低于10万字,理工科不低于8万字。论文摘要一般不超过二千字。论文水平应达到下列要求:
1.论文应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论文应体现作者掌握本研究领域的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等要求。
3.论文内容应充分反映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4.论文要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创造性的成果。如果博士生学习阶段的科研工作系本人在硕士生学习阶段科研工作的继续和深入,其硕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可以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引用,但在博士生学习阶段应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六条 申请要求
博士研究生按照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和培养计划中有关环节的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研究领域有关的学术论文;在答辩前三个月,指导教师对论文选题意义和学术水平写出详细评语,聘请7名同行专家(博士生导师不少于1/2),对论文进行评议,其中提出不同意见的评议人少于2人(含2人)可视为通过。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预答辩通过后,方能申请评阅和答辩。
第七条 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
一.聘请评阅人
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三个月,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商定所要聘请的评阅人名单,聘请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至少三名(其中至少两位应是外单位的专家)。论文评阅人应是在本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科学研究中有成绩的、责任心强、学风正派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得作为评阅人。答辩前,评阅专家姓名应当对申请人保密。论文至少应提前一个月寄送评阅专家。
二.论文送审
博士学位论文采取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送审和研究生部抽查送审相结合的方式,申请人不得参与论文的送审工作。鼓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双盲”送审。
三.评阅结果
1.答辩前评阅人的姓名和评阅意见应保密,并密封传递,评阅书应全部收回。严禁由学位申请人向评阅人递送学位论文和索要评阅意见。
2.若有一名评阅人的意见是否定的,则应暂缓答辩,并增加一名评阅人,若有两名评阅人出具否定意见,则此次申请无效,该论文不能进行答辩。申请人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半年后重新申请答辩。
第八条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
学位论文经评阅人评审认为达到与申请学位相应的学术水平,可以提交答辩时,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为答辩组织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根据有关规定协商提出。论文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但可参加答辩会,必要时向答辩委员会提供咨询,在答辩委员会内部讨论和投票表决时应该回避。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至七人组成。成员的半数以上应当是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的专家。成员中必须包括二至三名外单位的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应当由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的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
答辩委员会应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论文答辩工作。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授予博士学位做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应当有记录。
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一般应当公开举行;已经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或摘要应当公开发表(涉及保密内容的论文除外)。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通过的,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两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第九条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认为申请人的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而且申请人尚未获得过该学科硕士学位的,可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报送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十条 论文答辩程序
1.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和秘书名单、学位申请人及指导教师姓名、学位论文题目等,并主持会议。
2.申请人宣读《论文原创性声明》。
3.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约40-60分钟)。
4.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到会者(已获得相应学位)提问,申请人答辩(30-60分钟)。采用即问即答方式,不得另行准备。
5.休会,答辩委员会内部讨论:
⑴导师介绍申请人情况,介绍完毕后离开会场。介绍内容可包括申请人的简历、思想品德表现、理论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课程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
⑵主席宣读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
⑶委员讨论,形成论文评语和答辩决议,填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对论文是否通过进行无记名投票。对于未获得通过的论文,是否允许修改后重新答辩作再次无记名投票。
6.复会,申请人起立,主席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7.申请人与答辩委员会成员合影,照片存档。
8.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第十一条 论文答辩结束一周内,秘书应将博士学位申请书、论文评阅书、答辩会议记录和决议书(含表决票)、论文答辩照片、学位论文全文(7份)等有关材料整理立卷,报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存档。向学校图书馆提交学位论文,具体要求及提交方式将由图书馆另行通知。
点击数: 367 作者: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9日
西南财经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
(2003年9月制定)
为提高我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与每年一次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相适应,特建立评选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制度。
一、组织机构
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采取校、学院两级审核的方式,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的初审及推荐工作。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终审工作,校学位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评选标准
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具有开创性,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2.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对该学科的科学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3.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内同类领域的领先水平或国际同类领域的先进水平;
4.材料详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规格严格,反映论文作者学风严谨,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评选范围及数量
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选范围主要为前一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所做的博士学位论文。在此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的,也可以参评。每年按照可参评博士学位论文总数10%的比例表彰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宁缺勿滥。
四、评选办法
1.学院推荐。各学院每年按前一学在本单位获得博士学位人数的20%推荐本单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人数不足10人,可推荐1篇。
学位分委员会将推荐结果报送校学位办公室,报送材料包括:(1)学位分委员会关于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报告;(2)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表(并按备注要求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一式1份);(3)《指导教师简况表》(1份);(4)《作者简况表》(1份)(5)博士学位论文原件2份
2、同行专家评议。校学位办对各学院(中心)推荐的博士学位论文,组织2名同行专家评议。
3、校学位委员会根据学院(中心)推荐意见和同行专家评议意见,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
4.公示期。为增加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设立为期7天的公示期。在公示期内,在研究生部主页上公布经过校学位委员会审定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有争议意见的优秀博士论文,将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复议。
5.批准。公示期结束后,由校长批准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对已经批准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行为,或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经核实无误后,取消其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及奖励,并对授予其博士学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
五、表彰及奖励
落得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其导师,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获奖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贰仟元人民币、指导教师壹仟元人民币的奖励。
六、评选日程
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其日程如下:
5月中旬,校学位办发出评选工作通知; 6月上旬,各学院(中心)推荐;
6月中旬——6月下旬,校学位委员会组织同行专家评议; 7月上旬,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议并确定名单; 7月上旬,公示;
7月中旬,校长批准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并进行表彰。
七、附则
1919、1924年, 梅兰芳先生先后两次访日演出, 获得极大成功, 声名远播海外, 国外仰慕者益多。1925年美国一访华旅行团回到美国后又大加赞扬和宣传, 使得梅兰芳的名字在不少美国人当中传扬。1926年, 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约翰·芮恩斯便向梅先生提出赴美演出的建议。不久, 另一位美国驻华公使保尔·芮恩斯博士在卸任回国之前, 再次提出欢迎梅兰芳先生访美演出的建议。梅先生终于决定于1929年赴美献艺。
1929年末, 梅剧团一行24人在梅先生的率领下来到美国, 先后到西雅图、纽约、芝加哥、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和檀香山等城市访问演出, 历时半年之久, 共演出72天。演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空前成功, 许多报刊纷纷发表评论、报道, 大加赞誉。剧评家罗勃特·里特尔1930年在一篇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最后一周啦!——梅兰芳在下星期六将作最后一场演出。你如果还没有看过他的表演, 再错过这最后一次机会, 迟早会后悔的……
由于梅兰芳一行演出的巨大成功, 在到洛杉矶演出时, 该市波摩拿学院院长晏文博士召集全体校董教授开会, 建议趁此机会授予梅先生文学博士的荣誉学位。大家一致同意, 并决定在该校举行毕业典礼时颁发博士证书。但梅先却谦逊地拒不敢受。院长诚心说服他:“您这次访美演出, 宣传东方艺术, 联络美中人民之间的感情, 沟通世界文化, 这样伟大的历史功绩几十年来还没有过, 所以本校才决议把这个荣誉赠给您。您不敢当谁敢当呢!”在院长的诚恳说服中, 梅先生总算答应了, 但6月16日的典礼却不能参加, 因为有约在先, 这一天他得赴檀香山演出。可是按该校的规定, 本人不到者不能授予学位。当时是校方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梅先
生也不愿意失约失信, 怎么办?院方又召开校董会商量, 最终的结果是为梅先生提前在5月28日举行学位颁授仪式。
5月28日这一天, 波摩拿学院全体师生和来宾共千余人参加这个隆重的典礼。在典礼上, 卢涩曼博士代表全体教授作了题为《青年的义务和责任》的演讲, 堪尼斯·邓肯博士向大家介绍了梅兰芳。然后, 晏院长起立, 向梅先生亲授证书, 全场热烈鼓掌。最后, 梅兰芳先生致答谢词, 他诚恳而不无感激地说:“兰芳此次来研究贵邦的戏剧艺术, 承蒙贵邦人士如此厚待, 获益极多。兰芳所表演的是中国的古典戏剧, 个人艺术很不完备, 幸蒙诸位赞许, 不胜愧怍, 但兰芳深知诸位此举, 不是专门奖兰芳个人的艺术, 而是对中国文化的赞助,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此后不久, 梅兰芳又到南加利佛尼亚大学接受该校颁发的博士学位, 时值该校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 一同获学位的有五六十位, 毕业生百余人也接受了毕业文凭, 约有三千人参加, 仪式十分隆重。[2]以上所述, 就是梅兰芳成为“梅博士”的大致过程。可以这样认为:梅兰芳荣获博士学位 (荣誉) , 是梅派在访美期间演出获巨大成功的标志之一, 这一方面靠艺术家精彩绝伦的表演和深厚的造诣, 另一方面是对异域观众欣赏口味的深切了解, 梅先生深知这后一点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 就不得不谈一谈一生荣获35个博士头衔的胡适先生的指点之功。原来, 梅兰芳在到美国演出前的准备阶段, 对该在美国出演那些剧目心中无底, 就请胡适去看他的戏, 胡适就替他选定哪几出戏可以在美国演, 哪几出戏不适合在美国演。胡适既是美国通, 又喜欢京剧, 他自二十岁起看戏、学唱京剧, 曾有与唐桂梁 (唐常才的儿子) 、陈祥云等看戏交游的经历, 对京剧也非常了解, 正是为梅兰芳指点的理想人选。他帮梅兰芳确定了以下剧目——《芦花荡》、《清石山》、《打城隍》、《空城计》、《汾河弯》、《贵妃醉酒》、《打渔杀家》、《春香闹学》、《刺虎》、《虹霓关》、《廉锦枫》、《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剧, 又有剑舞 (红线盗盒) 、羽舞 (西施) 、杯盘舞 (麻姑献寿) 、镰舞 (上员夫人) 等舞蹈节目。从徐城北《梅兰芳与二十世纪》中知, 梅兰芳在美国主要演了以下五种剧目——《打渔杀家》、《汾河弯》、《虹霓关》、《刺虎》、《贵妃醉酒》, 并有《红线盗盒》、《西施》、《麻姑献寿》、《木兰从军》、《思凡》、《抗金兵》中的舞蹈部分。对比之中可以看出, 梅兰芳实际演出的剧目绝大多数在胡适选定的范围之内。梅兰芳在美国荣获博士头衔, 对梅先生是一件喜事, 给胡适家也带来一场不小的欢喜。其时, 正是胡适因《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知难行亦不易》、《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等文章为国民党人极大不满而遭讨伐、被迫辞去中国公学校长一职、门庭冷落的艰难时期。1930年7月的一天, 胡思杜忽然跑进罗尔纲的房子, 叫道:“先生, 快下楼, 梅兰芳来了!”这时, 胡思猷、程得正、胡祖望、厨子、女佣都早已挤在后房客厅窥望。思杜要厨子把他高高托起来张望, 罗尔纲也挤在人堆里看。只见梅兰芳毕恭毕敬, 胡适笑容满面。宾主之间乐融融地交谈着。原来, 梅兰芳因赴美演出的成功特地来向胡适道谢的, 感谢胡适圈点戏目的指点之功。此后俩人的亲密往来还有一些, 如在1930年12月17日胡适40岁生日时, 在上海的梅兰芳还专门打来“谨贺钧寿”的贺电, 给胡适校长 (时掌北大) 的40岁大寿增添一则佳话。话说远点, 在1935年12月17日, 胡适才在香港大学接受他平生35个博士学位中的第一个——香港大学法学名誉博士, 这比梅兰芳获得博士的荣誉迟了五年。
鲁迅在《拿来主义》里说的“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博士到苏联去”的事, 确实有。事情的原委据徐城北先生讲是这样的——当时 (1935年) , 斯大林把中东铁路卖给了伪满, 结果招致中国人民对苏联不满, 为了平息这种愤怒, 斯大林才决定由苏联政府的文化部门出面, 邀请梅兰芳和胡蝶女士访苏。梅兰芳未必了解背景, 他只认为这是一次纯民间的艺术交流, 他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也收到了自己预期的演出效果。斯大林也受到了他预期的政治效果。梅兰芳先生此次访苏的意义是重大的, 无论对苏联、对中国, 无论对政治、对艺术。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9) .
“有那么一类问题,只要有了弗里曼一切都豁然开朗了。”物理学家和计算生物学家、戴森的老同事兼老友威廉?普雷斯说,“这类问题必定是未解的适定性问题(适定性问题是一个高等数学专业术语),而且这些问题中又有某些东西能够让他的天赋一展雄风。”普雷斯说,弗里曼的那种天赋代表着大部分物理学家缺乏的“奇思妙想和智慧火花”,“是一种在抽象的数学世界里能够看得更远,并立刻找到一条直通终极答案的通途的能力。那就是弗里曼的解决方案”。
普雷斯说,他曾向戴森提出过一些不“够格”的问题。几个月过去了,几年过去了,没有得到戴森的任何回应。但是当他问了一个关于“重复的囚徒困境”(也称“迭代囚徒博弈”,一个以合作对抗背叛的经典博弈论场景的变奏问题)的问题时,戴森第二天就答复了。“可能他只用1分钟就能找到解决方法,”普雷斯说,“然后用30分钟把它写下来。”
2012年,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共同发表了一篇被广为引用的论文。
次年,为了参加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为戴森生日举行的为期2天的庆祝活动,普雷斯专程赶往新泽西州普林斯顿。一位位嘉宾登台演讲,称赞他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公共事务等多个领域的成就。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威廉?哈珀,戴森的一位质疑“人为气候变化有危害”的同事,以一篇题为《为什么全球变暖已经暂停?》的挑衅意味十足的讲话为当天的演讲画上了句号。
戴森承认,就气候科学而言,其本身就是存在争议的。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总的来说,在我身上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墨守成规。”然而,在他的著作中,他却很喜欢把科学描绘成一种反叛的行为。在他2006年出版的随笔和评论文集《像反叛者一样的科学家》一书中,戴森写道:“我很幸运,在学校,他们将科学作为年轻男孩的一种颠覆活动‘引见’给了我。”带着对社会问题特有的关注,他接着忠告各位父母:“我们应当试着把科学作为一种反抗贫穷、丑恶、军国主义以及经济不公平的手段,向孩子们介绍科学。”
在庆典后的第二天,在众多演讲者历数了过去与戴森的合作、交口盛赞他的才华之后,普雷斯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提到了他们在“囚徒困境”问题上的合作。普雷斯说:“用一篇刚刚刊发的论文来‘缅怀’弗里曼,这样的做法似乎有点太过火了。”(在这里,普雷斯用的是一种调侃的说法,一方面提醒大家2012年他刚和戴森合作发表了一篇影响广泛的论文,另一方面调侃大家在庆典上的那些溢美之词。下面普雷斯的谈话中用的都是一些调侃的说法——译者注。)他还谈到了自己正在研究的“更安全一些的适应性”临床试验最近取得的成果,并补充说,虽然他手头上有的是实实在在的计算数据,但还是可以证明数学分析实在是太强大了。他打趣道:“如果是我和弗里曼一起做的这个研究该多好啊——或许将来仍然有这种机会。”
普雷斯的这番话被证明确实有先见之明。庆典过后,戴森就开始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院接受了采访。
问:严格意义上讲,20年前您就已经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退休了。那么现在您致力于什么呢?
答:我曾经是一名科学家,做过很多计算,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当我老了时,我决定不再和那些聪明的年轻人竞争了,所以我以写书取而代之。现在,我已经变成《纽约书评》杂志的书评撰稿人了。我大概每个月写一篇书评,随后就能收到不少回复和来函,都是那些在书评中发现我所说的不对的人们发来的。
问:在写书评之前,您都在做什么?
答:我被训练成一名数学家,所以现在我仍然是一名数学家。那才是我的真本事,只要进行一些运算,就可以将数学应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我先是进入物理学领域,同时还有其他的领域,比如工程学,甚至涉及一点儿生物学,有时还会涉及一点儿化学。数学可以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事物。这是作为数学家的乐趣之一。
问:您为什么选择了数学?
答:我想,应该是在读埃里克?坦普尔?贝尔所写的《数学精英》一书时做的决定吧。贝尔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而他写的这本书,真称得上一本绝妙的数学家传记合集。历史学家指责该书太过传奇化,但这正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作者揭示数学家大多数都是些骗子,是些各种特质交会在一起的人,他们根本不高尚,其中的很多人十足地道德败坏,而且也不是很聪明,但是,他们依然做出了巨大的数学贡献。因此,这本书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们都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呢?”
问:有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在您的职业生涯中起过重要作用?
答:我不是解决重大问题的人,我找的是些谜题,是那些我能够解决的有趣的问题,我不关心它们重要与否。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我不会痴迷于解决那些大的谜团,那不是我的风格。
问:哪种谜题最先激起了您的兴趣?
答:最初我作为一名纯数学家,发现很多问题是由数字最本质的问题引发的,这些问题极为微妙、很难解决,但又很漂亮。在我17岁左右,高中即将结束时,我对数字的兴趣已经排在我对现实世界兴趣的前面了(戴森此番话说的是有关数论的问题)。
问:这些数字身上有什么东西,让您想要搞清楚呢?
答:__,?_?这就好比问“小提琴家为什么喜欢拉小提琴”一样。我有这种运用数学工具的技能,而我之所以竭尽所能地运用它们,只是因为它们很漂亮。正如一位音乐家演奏小提琴一样,他并不期望改变这个世界,他做这些只是因为他爱小提琴。
问:您因量子电动力学(量子电动力学描述了光、物质和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解决了重整化问题(帮助数学家解决了不必要的无穷大问题)而闻名。这一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呢?
答:当我1947年来到康奈尔的时候,哥伦比亚大学刚刚在氢原子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实验。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如果你了解原子的话,就应该知道这一点。这些实验是由威利斯?兰姆和他的学生罗伯特?雷瑟福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的,他们利用微波检验了氢原子,第一次观测到氢原子非常精细的行为。但问题是,量子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结果。迪克?费曼(即理查德?费曼,迪克是理查德的昵称)绝对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一结果,但是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一般的数学公式。这时候我出现了,刚好我拥有这种数学技能,从而使得精确地计算出氢原子正在干什么成为可能。而让人称奇的是,我的计算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因此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是正确的。
我没有发明任何新的东西,只是将费曼的想法转化成了数学公式,以使这个想法更容易为世界所接受。结果我出名了,而这一切都是在6个月的时间内发生的。
问:这个成果有没有驱使您去探索其他的问题呢?
答:我收到了来自美国各地的工作邀请,当然也有英国的,但问题是,我根本不想就此安定下来,做一个带着一大帮学生的、疲于奔命的教授。于是我逃到了英国,在伯明翰度过了2年快乐的时光,不用担负任何责任,并且继续致力于其他问题的研究。
我对太空旅行极感兴趣,因此接下来我做了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就是与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名为“通用原子”的公司合作了2年,以建造宇宙飞船。当时,人们乐意承担各种风险,各种疯狂的计划都能得到支持,所以就有了这样一群疯狂的青年人。领头的是弗雷迪?德?霍夫曼,他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过,所以对原子弹了如指掌。于是,我们决定研发由原子弹驱动的宇宙飞船来环游太阳系。我们应该将飞船发射进太空——“嘣、嘣、嘣、嘣”大约每秒引爆四颗原子弹——飞船一路上升直奔火星,而后是木星和土星。我们还打算能够亲临实地,实现这一飞行。
问:这个计划后来怎样了?
答:我怀着对宇宙飞船的远大梦想,在圣地亚哥度过了精彩的2年。我们不仅做计算,还用化学爆炸的方法试飞了一些直径约1米的小模型,真的是“嘣、嘣、嘣、嘣”几声巨响,飞行高度达到了几百米。令人称奇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受伤。我们当时用的炸药都不必去买。我们有一些海军朋友,那都是他们从海军中偷了给我们的。不管怎么说,我们用来进行这些小飞行试验的发射台,的确是从海军那里借来的。就这样我们干了2年。很明显,那时我们即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我们的竞争对手是韦恩赫尔?冯?布劳恩和“阿波罗”计划,他们打算使用常规火箭抵达月球。
问:这个计划中的“猎户座”宇宙飞船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孩子空想出来的。这一“远大的梦想”没能实现,你们有多失望?
答:在最终得知“猎户座”永远不能再飞翔的时候,我们当然非常失望,但是很明显,“猎户座”会把我们的家园搞得乱七八糟。“猎户座”飞船在穿越大气层时,这些爆炸的原子弹会产生放射性尘降物。虽然当时我们出于军事目的在大气层中引爆的炸弹比我们建议使用的炸弹要大得多,但是我们依然会造成普遍的污染。这正是该计划失败的原因,而且我想这一原因也恰如其分。
问:人们都认为您是一位有着不同观点的特立独行的科学家。您认为这样的名声应该从何说起呢?
答:我认为,这种认为我总是喜欢和科学界共识唱反调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事实是,我一直以来只对一个课题持有异议,那就是气候。我将大概百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气候上,而且只在这一个领域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总的来说,更多时候我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只是刚好在气候方面有着自己强硬的观点。那是因为我认为大多数人完全错了,而且在大多数人都对某一事物众口一词时,你一定要搞清楚他们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在这一问题上持另一种观点,什么才能说服您改变自己的立场呢?
答:我可以确信的是,我们不了解气候,而这应该是一种中立的立场。我并不是说大多数人必定是错的,而是他们并不了解他们所看到的。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还有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需要去做。在此之前,我会继续保持中立,直到发生某些重大的改变。
问:您从未获得过博士学位,却仍然能够成为康奈尔大学的一名教授,您应该很以此为傲吧?
答:哦,是的。我很是以自己没有博士学位为荣。我认为博士体系是一种让人深恶痛绝的体系。它是19世纪为培育德国教授而建立的体系,在当时的条件下效果很好,对很小一部分想要终生致力于教授工作的人来说还算不错。但是现在,它变成了一种工会会员证,一种你为了得到工作而不得不拥有的工会会员证,不论是作为教授,还是其他什么工作,对此我觉得很不恰当。它强迫人们浪费年复一年的时间,假装做着他们根本就不适合的研究。最终,人们得到了这张纸片,除了说明他们博士毕业了,说明不了其他任何问题。攻读博士学位花费的时间太长,因而阻止了女性成为科学家,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因此,即便没有任何进展,我也要投入我这一生反对这一体制。
问:您是如何逃过这一关的
答:我很幸运,因为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接受的教育,当时所有的一切都是乱七八糟的,因此我未获得博士学位就熬了过来,并最终成为一名教授。这在今天根本不可能。所以,对没有取得博士学位这件事,我特别骄傲。我有六个孩子,他们中没有一个拥有博士学位,这是我的贡献。
问:您的科学道路改变得多吗?
答: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活跃了将近70年,而我采用的仍然是同样的数学方法。我认为,主要改变的是电脑数据库的大小。现在,我们拥有大量的数据,却对其了解很少。因此,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能够理解的,就如同信息海洋中的一个小岛。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加强我们对已掌握信息的理解能力。
问:请您展望一下,即将出现的哪些科学进步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答:人们经常问我,接下来科学界会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其实人们应该知道,如果真有什么重大事件,那么这些重大事件都是出乎人们意料的,都会给人们以巨大的惊喜。当然,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而暗能量就是最近的例子。很显然,我提到的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惊喜。
问:您现在还在致力于攻克什么数学问题吗?
答:我并没有真正进行竞争激烈的科学研究,但是我喜欢有难题等着我去攻克。我很幸运地拥有普雷斯这样一位朋友,他是临床试验专家,他的临床试验最终被证明是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他发表了一篇论文,解释如何以一种生命消耗最低的真正高效的手段进行临床试验。他是位电脑专家,所以他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以数据为基础演算出来的。因此,我承接的下一个课题,就是把他所做的转换成公式,就像我和费曼共事时所做的那样。我不能确定它是否有效,但这是我此时此刻正在思考的事情。
问:对像您这样有众多学术追求的人来说,退休意味着什么?
【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推荐阅读:
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经费管理办法11-02
清华大学本科生综合论文训练教学管理办法10-28
同济大学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格式要求06-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授予博士学位证明11-03
复旦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1-05
游清华大学有感07-24
历任清华大学校长09-16
清华大学入党自传10-01
清华大学建环10-11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试题题库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