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二级医院管理制度

2024-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般二级医院管理制度(精选8篇)

一般二级医院管理制度 篇1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是每个二级建造师的必考科目,掌握二级建造师考试施工管理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至关重要。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特地整理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本文为: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403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希望能助各位二级建造师考生一臂之力!2Z104030 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2Z104031 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

一、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

1.事前质量控制 做好准备工作(学尔森二级建造师频道整理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正式施工前:编制施工质量计划,确定质量目标,制定施工方案,设置质量管理点,落实质量责任

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事中控制的关键是坚持质量标准,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3.事后质量控制:

重点是发现缺陷,提出改进措施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1.共同性依据。合同、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法律和法规性文件。

2.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规范、规程、验收标准。

学尔森小编友情提示: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403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复习。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免费下载收藏,方便日后查阅。学尔森,是大家备考学习交流的好平台哟!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403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是每个二级建造师的必考科目,掌握二级建造师考试施工管理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至关重要。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特地整理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本文为: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403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希望能助各位二级建造师考生一臂之力!

三、施工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学尔森二级建造师频道整理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1.质量文件审核

2.现场质量检查

(1)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开工条件检查:

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必须严格执行 三检 制度(自检、互检、专检),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的检查;停工后复工的检查;

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的检查:

成品保护的检查:

(2)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等。

目测法其手段可概括为 看、摸、敲、照 四个字。

实测法其手段可概括为 靠、量、吊、套 四个字。

试验法主要包括理化试验和无损试验。

学尔森小编友情提示: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403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复习。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免费下载收藏,方便日后查阅。学尔森,是大家备考学习交流的好平台哟!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施工合同索赔专项。索赔近三年分值在12分左右,是占分比较多的考点。而索赔问题考点的难点在于工期索赔、费用索赔。

二级建造师复习资料: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学尔森

提供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资料、复习笔记、讲义等内容。欢迎广大考生访问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网,获取更多关于二级建造师考试的信息。

一般二级医院管理制度 篇2

一、财务内控制度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将内部控制制度定义为: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高校二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指,旨在高校在推行二级管理体制下,财务管理内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的总称。

二级管理的财务内控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与认知。主要包括:

1. 权利制衡。

该理论源自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的管理理念,主要是处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所专设。分权理论旨在明确权、责、义。建议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权责清晰的管理模式。二级管理体制下的财务内控制度,在运行机理上也是如此。围绕一级管理财权过于集中会导致效率低下、不利于调动二级学院的主动与积极参与意识,而分权运行模式,将权力与责任一并下放,特别是财务管理中的适度放权会激活二级学院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防止集中模式下决策不当的现象发生。

2. 行为引导论。

行为论认为,不同的行为引起不同的效果。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都是客观存在,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积极行为的推行,抵消消极行为的不利影响。内控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要兼顾这两种行为的自身发展,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与规范总体财务的预算、成本、收支、平衡各个二级管理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给发展业绩突出的二级学院留出足够的弹性政策空间,以便于调动其积极性与参与性,对管理不善的给予相应和财务成本控制,特别是通过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引导二级学院向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同向发展做文章。行为引导理论的这一功能为二级财务内控制度指出了政策制度的两个向度,如何进行规范性设计的问题。

3. 信息论。

现代信息的基础是建立在决策者信息充分而依赖手段完备这一基础上。在财务的信息收集与整理上,学校拥有绝对的优势,但作为二级管理单位的学院必须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才能为自身发展给决策者在决策机制运行与决策处理中通过财务信息来引导物流和资金流朝着有利于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信息论的这一运行机理可以要求在二级管理体制与财务内控制度的参与者,必须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才能获得相应的物流与资金流的结果,从而规范二级管理财务的真实与规范。

二、当前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财务内控存在的症结分析

1. 二级院系财务管理制度缺失。目前国内高校全校

性的财务规章制度都比较健全和完善,但院系层面的财务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有些二级院系虽也制定了一些经费管理办法,但这些办法往往都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很难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执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二级院系出现了如收入不及时上交、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还有些院系领导将二级院系的经费变成自己的专项经费,按自己意愿随意支配,导致学校对各二级院系支出无法有效控制,这是目前高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最明显的薄弱环节。

2. 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不得力。

高校预算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预算编制的依据和标准不科学,在编制预算时,只是根据全校预算经费总额,再结合各二级院系师生人数、教学工作量等情况直接确定各二级院系的经费预算,很少考虑各二级院系的年度发展计划和具体工作任务;二是预算执行不得力,由于多数高校只对二级院系预算经费进行总额控制,未能落实对具体支出项目的控制,而且预算制定过程没有让二级院系充分参与,因此,预算执行过程中容易受到院系的抵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3. 经济责任缺位。

校院二级实行领导经济责任制是高校校院二级财务正常运转的保障。财政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院)长是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在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后,随着财权的下放,经济责任理应随之转移。但是目前一些高校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规定校内各院系负责人在财务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导致目前高校院系负责人基本上只是享受权利,而无实质义务,经济责任难以真正落实到人。

4. 业绩考核和激励虚位。

预算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既要进行事前预测,又要进行事中控制,最主要的是要进行事后评价。通过对二级院系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促进二级院系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但是,目前高校对二级院系财务管理工作重点是对预算的执行进行事中控制,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于审核哪些支出该开支以及哪些支出不该开支,为了审核而审核,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评价和奖惩。由于对二级院系预算执行结果缺乏业绩考核和激励措施,造成二级院系财务管理水平好坏一个样,影响了二级院系办学活力和办学效益。

5. 财务监督、审计执行不力。

随着二级院系财权的不断扩大,由二级院系管理的资金数量也越来越大,而对二级院系的财务监督并没有随之增强,主要表现:一是财务管理部门监管跟不上,一些高校财务会计仍沿袭传统的“报账型”会计模式,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而对二级院系预算执行状况未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对发现的问题未能及时研究,提出对策。二是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对二级院系的财务审计往往流于形式,审计力度不大。三是缺乏民主监督,一些院系经费支出由主要领导干部说了算,决策不民主,账目不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二级院系财务工作脱离了教职工的有效监督。

三、建立与完善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财务内控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1. 建立高校财务二级管理制度是基础。

健全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二级财务工作的有力保障。学校应以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学校的财务规章制度为依据,按照明晰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各二级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二级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二级院系的职责、权限,从而使二级院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以二级院系为中心的财务二级管理体制的运行。同时,在不违反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二级院系要在校财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对院系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2. 科学编制严格执行是关键。

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科学编制二级预算并严格控制预算支出。⑴预算编制方法。年初,各二级院系根据院系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由院系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后,将支出计划上报财务部门,并向学校提出相应所需经费,经学校预算编制人员论证,按照二级院系的经费划拨办法进行核定,最后由学校党委会审批后实施,同时辅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校财务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⑵预算支出控制。预算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突破或改变,保证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学校财务部门负责运用预算手段控制各二级院系的支出,制约非预算事项的发生。

3. 强化学院经济责是保障。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是高等学校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加强财务管理、明确责权利的一条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校(院)长是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明确校(院)长是高等学校财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不是要求校(院)长直接参与各项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校长可以通过书面方式(内部规章制度、责任委托书等)委托相关人员(财务处长、二级院系负责人)行使一定的财权,并明确其经济权限和应承担的职责,建立起校长、财务处长、二级院系负责人的三级经济责任制,实行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下级向上级负责的分级管理制度,确保各级经济责任制的落实

4. 管理绩效考核是核心。

建立有效的的二级财务管理绩效的考评是检测院系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的重要工具。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核:(1)自筹经费的能力指标:具体包括院系自筹经费数、院系自筹经费年增长率等;(2)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科研活动收入年增长率、科研及科技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等;(3)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考研上线率等;(4)经费使用的效率指标:主要包括公用支出与总经费支出比,教学科研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比、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5)师均、生均经费占有指标:主要包括教学支出与教师人数比,教学仪器费与学生人数比,实验、实习经费与学生人数比,学生活动费与学生人数比等。年底根据各二级院系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对其进行奖惩,对资金使用效益高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对挪用、挤占预算资金,资金使用效益低的,扣罚一定比例的预算经费。

5. 严格监督和审计是手段。

首先,校级财务作为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对二级院系预算执行实行动态监控,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提出对策,努力当好二级院系的管家、参谋。其次,学校审计部门要加大对院系的审计力度,做到院系内部审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定期或不定期对院系的财务账目进行抽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再次,要加强民主监督,增强院系财务工作的透明度,院系领导应在当年院系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向教职工代表作财务工作报告,汇报院系当年的财务收支情况及经费使用效益,接受教职工代表的监督。

摘要:高校二级财务内控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制度的确立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强调分权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可行的分级财务管理制度。高校二级管理体制的转型对财务内控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二级财务内控制度已经成为高校财务改革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高校二级管理,财务管理,财务内控,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刘艳玲,苏红.浅谈加强高校二级财务管理[J].河北农业大学学院.2004(3)

[2]陈国民.关于推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2006(2)

[3]陈小玲.谈谈高校二级财务管理体制问题[J].财会通讯.2007(5)

[4]张瑞辉.谈谈加强高校二级财务管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8)

[5]祝红霞,张美华.高校二级院系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研究[J].事业财会.2005(4)

[6]张纪元.完善高校系院二级财务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09(6)

一般二级医院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明责任;证明责任分配

一、完善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应考虑的价值目标

证明责任和证明责任分配理论是民事证明法中的核心问题。而民事证据又是民事诉讼中的“脊梁”。因此,民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要符合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保证民事诉讼价值目标得以执行,为民事诉讼服务。具体的说,应考虑诉讼公正,诉讼效率和诉讼效益三大目标。

诉讼公正包含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个方面,这是现代诉讼理论中公正的应有之义。尽管我们不主张程序法是实体法的工具的理论,但我们不否认实体公正是民事诉讼的重要价值。首先,要通过诉讼程序和民事证据的运用查明案件事实,更好地实现实体法的规范。证明责任是一个兼跨程序法和实体法的“两栖”问题,证明责任分配的如果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实体法立法目的的实现。因此,在决定证明责任分配时,就需要了解和把握实体法上的每一项法律制度和权力的立法宗旨和价值取向。其次,民事诉讼通过确定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分配,促使当事人提供证据,从而查明案件事实,使裁判总体上接近于客观事实。因此合理的证明责任的分配理论理所当然地应便于最大限度地发现案件事实,证明责任的分配应有利于真实地再现案件事实而不能为此设置障碍。所以掌握、接近或者有收集证据的方便条件的一方显然较不掌握证据的、或不便于收集证据的一方更有能力提供充分证据,所以正常情况下应由他们承担证明责任。同时,当法庭调查和辩论已经终结,而法官仍然未能对争议的事实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心证时,就必须依照证明责任规范作出裁判。对于这类裁判,法院是无从判断各个裁判中认定的事实是否于客观事实相符。但是,一个设计科学合理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虽然无法保证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大致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却可以增加案件在总体上接近客观真实的比例。为此,当统计资料或生活经验表明通常情况下争议事实存在或不存在的可能性远远超出了其不存在的或存在的可能,由主张其不存在或存在的一方承担证明责任,在事实最终真伪不明时判决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败诉,至少在概率统计的意义上,这种判决更接近客观事实。这就是实体公正对证明责任分配的要求。

程序公正是诉讼程序自身的价值要求,我们在设计任何程序性制度时都要充分考虑程序公正。我们认为程序公正是比实体公正更为重要的价值要求,在实体公正无法衡量时,程序公正就是唯一可循的实现公正的途径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只要诉讼程序是公正的,那么严格按照这一程序得出的诉讼结果就应视为是公正的。程序公正在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中就体现在保证诉讼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被告诉讼地位平等是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也是构成程序公正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证明责任分配应充分考虑原被告诉讼地位平等的价值要求,是原被告承担的败诉风险大致均衡。首先要坚持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为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性原则,这代表了基本的公正观念;其次证明责任分配要考虑公平的因素,将证明责任交付给有能力的一方;再次要遵守“诚实信用”这一帝王原则,使之在证明责任分配中得到体现。

公正和效率向来是难舍难分的一对矛盾。尤其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更需要兼顾两者。在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社会,是司法解决的高效率的标志之一,诉讼效率也就成为考察、衡量诉讼制度的重要尺度。证据提出与认定在诉讼过程中快捷与否,证明责任的分配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了诉讼的节奏,决定着证明过程的加速或延缓。一件原本复杂的案件,可以通过证明责任分配确定原本难以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使判决简便化。因此证明责任的分配必须简便易行,实际上,诉讼效率与诉讼公正在一定意义上是统一的,“迟到的正义为非正义”这一古老法谚就说明了效率对公正(正义)的重要性。同样地,证明责任分配在充分考虑实现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同时,自然地也就实现了诉讼的效益。

二、完善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尽管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的研究中,证明责任的问题一直都颇受重视,但目前还没有学者在证明责任分配这一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目前的实践又要求使证明责任的分配做到有法可依。因此,立法者考查整体法律因素,明确地制定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性标准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各国在规定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方式上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德国式、法国模式、和美国模式。

我国大部分学者主张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作为构建民事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理论基础。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法律要件分类说它自身具有的超乎其他学说的安定性和统一性,不仅和我国实践中已有的一些证据规定相吻合,而且也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载量权,承载了当事人的接受性,从而进一步地节约了诉讼资源,提高了诉讼效益,这无疑是非常契合于我国目前的司法境况的。

第一,该学说是分配证明责任各种学说中最为成熟的理论。它适合于采用民法典的国家,并在德国、日本经受了长时期的实践检验,被司法实务证明具有一定的妥当性。从渊源来看,我国实际上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最早追溯到清末的立法运动,那时清朝政府迫于国内外的政治压力,大量模仿制定了西方国家的现代法律体系。尤其是民事诉讼律草案的制定还聘请了日本民事诉讼法学家参加,日本学者借此将证明责任理论介绍到了中国,对后世的民事诉讼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在诉讼体制、审判模式、法律思维、实体法的体系和结构等方面接近于德国和日本,法律渊源上的一脉相承,使我们更容易接受它。这种一脉相承在实体法上就表现为我国的实体法规范基本与大陆法系的实体法规范相同,这就为我们采纳法律要件分类说提供了实体法上的基础。

第二,该学说已经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有相当多的学者都认为我国应当采取法律要件分类说,如李浩教授就我国证明责任的分配提出的主张是:(1)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只需对产生该权利或法律关系的事实负举证责任,不必对不存在阻碍该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负举证责任,存在阻碍该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的举证责任由对方当事人负担。(2)凡是主张原来存在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已经或者应当变更或消灭的当事人,只需就存在变更或消灭或法律关系的事实负举证责任,不必进一步对不存在阻碍权利或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事实负举证责任,这类事实的存在亦由对方当事人主张并负举证责任。显然,这些主张是法律要件分类说的翻版。

第三,该学说在我国亦有一定司法实践基础。法律要件分类说对于我国司法实务界也产生显著的影响,已有不少法官在审判事务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它分配证明责任,我国的证明责任分配立法中也有很多是依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1992年7月制定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而“倒置”是针对按法律要件说分配举证责任产生的“正置”的结果而言的,因此它间接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在分配证明责任时实际上采用了法律要件分类说。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规定》第五条“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并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可见,该规定与法律要件分类说很大的类似,虽然仅仅是关于合同纠纷的规定,却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第四,以法律要件分类说作为一般原则,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它与其他学说相比,证明责任的分配更为规范、明确、易操作,法律留给法官的自由裁量的范围并不太大。法律要件分类说的这一特点对于防止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随意裁判的现象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司法的信任度和司法裁判对社会的说服力,因为在具体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中,如果法官的裁量权过大,一方面可能造成司法的腐敗,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导致的败诉转变为对司法的不满,而法律要件分类说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问题。

按照法律要件分类说,我国民事诉讼中分配举证责任的原则应当是:(1)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只需对产生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特别要件事实(如订立合同、设立遗嘱、存在构成侵权责任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阻碍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如欺诈、胁迫且损害国家利益等)则作为一般要件事实,由否认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对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2)凡主张已发生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当事人,只需就存在变更或消灭权利的特别要件事实(如变更合同的补充协议、修改遗嘱、债务的免除等)负举证责任,妨碍权利或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一般要件事实由否认变更或消灭的对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我国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现状并没有突破法律要件分类说所给出的分配原则,没有能够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应该说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体系还处在一个逐渐完善,逐渐构建的过程中。我国的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提出证据的主体选择的仍然是“以法官依职权收集和调查证据为主,当事人举证为辅”的方式。尤其是民事诉讼法以及有关的法律在证据制度方面规定得十分简单,进而导致在具体的民事案件中,一些基本的证据规则仍然缺乏。

[参考文献]

[1]何家弘.新编证据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0.

[2]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

[3]毕学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

[4]谭兵.民事诉讼法学[M].法律出版社,1997.

一般公司的日常管理制度 篇4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一、仪容仪表规范

1、头发要保持干净整齐,不留、染怪异的发型,不剃光头。

2、服装干净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佩戴夸张、怪异的首饰;女生上班期间不许穿吊带、拖鞋;男生上班期间不许穿跨栏、拖鞋。

二、工作行为规范

1、出入办公室开门、关门动作要轻,进入上级领导、其它部门办公室及会议室,应先在门外轻声扣门,征得同意后方可入内。

2、无特殊、紧急事务,不得打扰领导接待客人。

3、维护安静、严肃的工作气氛,不得在办公室、走廊内大声喧哗、聚众谈笑,不得在办公区域内粗言秽语、挑拨离间。

4、工作时间不谈论与工作无关事宜、不办私事、不离岗、不串岗、不脱岗。

5、上班时间不许在办公区域内吃零食、饮酒、吸烟、睡觉、玩游戏,聊与工作无关QQ,不得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接私人电话时间不能过长。

6、不得将私人朋友带入办公区域,影响他人工作。

7、不得随便翻动他人桌面上的文件、物品。

8、下班及休息时间要及时关闭电脑等电源,不得浪费公司资源。

9、日常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午休或下班离开办公室期间锁好门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报告。因个人的疏忽给公司造成损失,或损坏公司财物或设施得,当事人须承担相应责任。

10、在本公司内所拾得之财物,不论大小,一律要立即交给人事行政部处理。

三、办公室卫生规范

1、提前到岗做好个人工作区域清洁工作,保持桌面文件、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桌面卫生干净整洁;

2、保持办公室及公共区域桌椅整齐,不得乱扔污物,尽心保持公共办公区域的卫生。

3、每天下班前必须将自己办公区域整理干净,人事行政部会在每天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定期检查卫生,不合格者责令重新清扫。

4、每周二进行一次公司全员卫生大扫除,包括各办公室卫生死角清理等。

四、奖惩

对于以上规范要求,例如办公室卫生,办公室用电管理,锁门等事宜由当日值日生(值日生按每周2人轮流进行)负责,单人办公室由具体人员负责,会议室及接待室等由行政负责,行政会做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并记录检查结果,若对个人及值日生检查不合格,都将实行考核,第一次给予通报批评,第二次给予罚款5元及通报批评,超过三次以后每次罚款10元,所有罚款全部计入员工基金,作为采购水果等,若因个人原因造成物品损坏或丢失等,相应经济责任也由当

日值日生共同承担。

五、附则

车辆技术保养二级维护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加强公司内部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保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运输车辆的性能和降低运行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车辆技术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三、车辆技术管理应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现代管理方法,建立公司内部车辆质量监控体系,提高车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四、责任单位应管好,用好,维护好车辆,提高装备素质,确保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五、公司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归口综合技术部负责管理考核。

六、各有车单位负责本单位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

一、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上级发布的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

二、由公司综合技术部负责制度公司车辆技术管理的规章和制度以及技术管理目标和考核指标,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由分管副经理负责车辆技术管理,运输大队、修理厂应配备专职技术管理人员,分别负责公司各单位车辆各项技术管理工作。

四、各单位要健全车辆技术管理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车辆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充分发挥车辆技术管理人员作用,保持队伍相对的稳定。

五、运输大队要正确处理运输生产和技术管理的关系,保持运输车辆状况良

好。

六、公司对车辆更新改造资金和大修的费用必须按核定指标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其它方面。

七、运输大队加强日常车辆专项检查记录的基础资料登录工作。严格按规定里程或时间对车辆进行强制二保和年审保养。做好修理、保养技术资料的存档工作。

八、修理厂加强车辆维修出厂检验制度,不符技术要求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参与生产运输。

九、修理厂、运输大队要积极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十、运输大队要组织职工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十一、运输大队要开展各种群众性的爱车、节油、节胎等专业技术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第三章车辆管理

选型及使用前期管理

一、公司应根据运输任务和经营范围,合理配备大、中、小型车辆以及通用、专用车辆,以充分发挥车辆吨(座)位和容量利用率。

二、选购车辆时,应对车辆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及维修方便性进行选型论证,避免盲目购置。

三、接收新车时应按合同和说明书的规定,对照车辆清单或装货单进行验收,清点随车工具及附件。新车投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养。并根据制造厂家规定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确保技术状况良好。

四、新车投用前,应建立车辆技术档案,配备必要附加装备和安全防护装置。

新车应严格执行走合期的各项规定,做好走合维护工作。

五、严格按制造厂技术要求使用。车辆发生损坏,应及时作出技术鉴定,属制造厂责任,按规定程序向制造厂索赔。

车辆基础管理

一、车辆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应系统记入车辆技

档案。技术档案应认真填写,妥善保管,记载及时、完整、准确。

二、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包括:车辆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情况,主要配件更换情况,检测和使用记录以及事故处理记录。

三、按时参加年审和车辆技术状况的等级鉴定。

四、做好车辆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按规定报公司综合技术部。

五、折旧资金应用于车辆的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章 车辆使用

一、新车、大修车的走合期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1、走合里程不少于1000公里。

2、在走合期内,应按载质量标准减载20﹪,并禁止拖带挂车,时速不超过40公里/小时。

3、在走合期内,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严禁拆除发动机限速装置。

4、走合期内认真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经常检查、紧固各部外露螺栓螺帽,注意各总成温度变化和声响,及时进行调整。

5、走合期满,应进行一次走合维护,其作业项目参照制造厂要求进行。

二、燃油、润滑油的使用规定

1、燃料油、润滑油的选用必须符合制造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

2、不同种类、牌号的燃油、润滑油不得混合使用。

3、根据季节变化,更换不同型号的润滑油,并做好清洗工作。

4、认真做好废旧油料的回收工作。

三、特殊条件下使用规定

1、冬季应采取防冻、防凝、保温措施,使用前应预热。

2、更换冬季润滑油。柴油机使用低凝点柴油。

3、在冰雪路上行驶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滑安全措施。

4、夏季加强冷却系的维护,保持良好的冷却效果。更换夏季润滑油。保持电瓶电解液密度,液面高度和通气孔畅通。

5、行车中经常检查轮胎温度和气压,不得采取放气或冷水浇泼方法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

6、爬长坡、陡坡注意提前换档。下长坡、陡坡前检查制动系工作状况,禁止熄火空档滑行。

7、车辆涉水后,要低速行驶,轻踏制动,待制动性能完全恢复后,再转入正常行驶。

8、加强车辆日常检查维护,坚持“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检查,发现故障或不符合技术规定的问题,要立即修复。

第五章 车辆维修

一、必须遵照生产厂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行驶里程或间隔时间按期强制保养。

二、公司车辆统一到修理厂进行维护、保养。修理厂必须认真按规定项目维护作业,维修实行漏报不漏修,确保维修质量。车辆维修后,应将维护级别、项目填入车辆技术档案,并签发合格证。

三、车辆修理作业范围分车辆大修、总成大修、小修和零件修理。车辆大修、总成大修、送修标志,严格按交通管理部门及厂家规定技术标准为准。

四、车辆修竣检验合格后,修理厂应签发出厂合格证,并将修理技术资料和合格证移交运输大队和送修单位。

五、车辆大修或发动机大修出厂时,应安装限速装置,并配齐安全装备。

六、运输大队设备员对出厂车辆进行验收时,发现有不符合竣工要求情况时,修理厂应立即查明、及时处理。

七、运输大队必须严格执行车辆走合期规定,在保证期内因修理质量发生故障由修理厂负责免费修理。如是违反使用规定,由运输大队负责,修理厂负责修复。如发生纠纷由综合技术部进行技术分析,论定责任。

八、公司按规定提取车辆大修理基金,只用于保证车辆正常大修。

第六章 车辆更新、报废

1、以新车辆或高效率,低消耗、性能先进的车辆更换在用车辆,必须以提高公司运输整体经济效益为原则,并符合国家及公安、交通运输管理规定。

2、公司根据在用车辆使用状况,编制车辆更新计划,积极组织落实。

3、更新下来的运输车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变现收入只能用于车辆更新,不得挪作他用。

4、公司内部车辆经长期使用,车型老旧,性能低劣,物料消耗严重,维修费用过高,继续使用不经济,不安全或使用年限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应予以报废。

5、报废程序为各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由公司综合技术部进行鉴定,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主管副经理审批。

6、公司报废车辆严禁向其他单位和个人转让。车籍卡,车辆报废回收证明一律存档备查。报废车辆残值收入应作为车辆更新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一、凡做出下列成绩之一的,根据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规定对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推行现代化车辆技术管理,使车辆技术状况不断改善,取得显著成效的。

2、发现车辆隐患,及时防止或避免重大事故的。

3、在车辆维修的工艺、技术方面具有推广价值,并取得显著成效的。

4、正确使用车辆节油、节胎、节约维修费用成绩显著的。

二、凡有下列行为之一,根据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规定对各单位或个人给予批评教育或经济处罚

1、由于超负荷运行,严重失保、失修等原因造成车况显著下降或造成重大机械事故的。

2、违反驾驶操作规程,造成车辆严重损坏,影响运输生产的。

3、技术管理混乱、玩忽职守、职责不清或无人管理对车辆损坏不做及时处理,造成车辆技术状况严重下降的。

4、对车辆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

一般二级医院管理制度 篇6

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作,随着社会主义法制体制的变革,不断出现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其应用模式和操作机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审判流程管理规律,是否完善和科学,完全取决于其司法效益和社会价值体现,认真研究和加以思考当前的审判流程管理方式,促进司法改革,进而建立规范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是当前司法理论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现行审判流程管理的一般形式及效能

审判流程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流程化的操作方式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加以管理和监督,通过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公开、公正、高效和透明,密切人民法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使人民法院工作表现出其法律性、社会性、群众性的高度统一。规范的审判流程管理机制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信息中心、调度中心和监控管理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把建立审判流程管理机制作为近期法院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人民法院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和管理,也都分别建立审判流程管理制度。一般形式为:建立起立案大厅,加强立案庭的人员和装备配备,扩大立案庭的职责范围。实施以统一立案、统一收费,立案和审判相分离、审判和执行相分离、审判和监督相分离、审判和司法鉴定相分开,由立案庭对诉讼程序实行全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审查决定立案;决定排期开庭;负责案件的上呈、归档;办理案件的记录,裁判文书的校对、法律文书的送达、卷宗的装订、归档、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庭前准备等司法辅助性工作,并完全管理案件的审限监督和程序监督。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审判管理模式来说无疑是一巨大进步,有利于人民法院贯彻司法为民宗旨,科学分配审判资源,强化职能管理和监督,有效促进司法改革顺利进行,促进法官尽职尽责完成审判使命。

二、审判流程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现行审判流程管理体制虽然针对了“公正与效率”的要求,但毕竟应用较晚,随着社会法制进步的要求和司法改革的深入,其缺陷也日渐显现出来,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家都认可的管理模式,还有很多和我们审判活动的客观规律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地方,直接影响了法院“公正效率”主题的实现。

一是审判流程管理的范围问题。审判流程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其系统性应该包括审判活动的极大部分过程,并将职能反映在司法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突出体现上。但到底管理多大范围,目前在法院系统做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进行单一的审限跟综管理的审判流程管理;另一种是不仅进行审限跟踪管理,而且还进行排期开庭,集中送达,有的还办理诉讼保全,庭前调解,办理督促程序案件,使主使审判流程管理权的立案庭工作繁杂,没有科学性。对于这一类的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说明确审判流程管理改革不是人民法院内部权利的重新分工,也不是审判方式的改革,而是人民法院一种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诉讼法,完成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任务,实现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的主题。

二是审判流程管理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审判实践中对于审判流程管理权限属于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审判流程管理应由立案庭承担,另一种意见认为审判流程管理应由立案庭和审判监督庭来共同来承担。笔者认为,立案庭的工作,具有统一性和全面性,由于统一立案,就使得立案庭相对其他审判庭能够更多地掌握审判工作动态、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等情况,由其承担审判流程管理职责有利于实施对审判工作的客观的调控管理。因此,应经明确审判流程管理的承担者是立案庭。立案庭 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立案、送达、排期开庭审限跟踪、诉讼费收取、结案等不同的审理阶段,进行组织监督,协调的行为,完成人民法院立案分离的职责,充分实现了人民法院各庭室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相互制订,形成高效有序的审判工作格局。

三是审判流程管理的职责有不确定性。一些法院将部分审判工作前移至立案阶段进行,重新出现立案不分的局面。如:诉讼保全、庭前调解、支付令和督促程序案件的办理,不应该由立案庭去做,立案庭应该着重处理程序问题,而不应该介入具体的审理,应该充分完成自己的职责,而不应随意扩大化,否则会削弱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科学化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理性构建

审判工作是法院工作的核心,管理则是法院工作实现“公正与效率”主题的根本途径。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审判管理机制,就必须实现司法权与内部行

政管理权的分类行使。实行审判流程管理,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理想化的审判流程管理模式应当充分体现“司法公正”、“为民执法”,体现审判流程管理内在的特征,一是全面性。审判流程管理涉及到法院工作了方方面面,既有审判工作,也有人、财、物等司法资源的调配。二是系统性。审判流程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包括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也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涉及到法院所有审判业务。三是信息性。能提供综合的审判信息。四是动态性。流程管理是一种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要把审判流程管理 特性都有显示出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探索。科学地实行审判与非审判机构人员的分类管理,科学地划分内设机构职责。把内部设置四大类型:审判、执行、审判管理和教育考评,对四大类型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等应当依其行使司法权和内部行政管理权的不同分别界定其职责。强化组织机构体系的 化,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并及时发布审判信息,有效提高监督效果和全院工作的整体协调水平,建立有效地工作规范体系,突出对审判业务流程的识别,建立系统完整具体的审判工作规范,使审判流程管理具有明确的对象依据,严格执行审判管理规范与审判业务规范的统一对应原则,强化工作规范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保流程管理工作与全院工作统一协调,确保规范体系与机构职能,岗位职责任的对应统一。

四、当前实行审判流程管理急需加强的几项重点工作

针对当前审判流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搞好审判管理工作,我们认为:

(一)搞好立案庭的基本建设是提高审判流程管理的前提条件。立案庭要配备一定数量、一定素质的审判人员和完善的物质装备来完成日益繁重的新的立案工作,并根据实行审判流程管理改革的情况合理划分内部机构,使之职责明确,主要是明确立案庭的三大职责,即立案职责、管理职责和信访职责。

(二)加强审判案件流程管理和信访案件流程管理。

(三)排期开庭是审判流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做到五排即一排案件、二排时间、三排审判人员,四排法庭,五排书记员。

(四)加强审限监督。克服简单的对延期案件和超期案件进行催办、督办,而要按照案件行进过程,从根本上杜绝超期案件的发生,实行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制度。

(五)加强全程监督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对案件的全程监督和跟踪上,尤其是对案件审理质量的监督和跟踪上。

(六)加强网络化管理,实施微机自动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监控机制。把全院每个案件的立案情况,主审人、案件进展情况等信息全部输入微机,同时以明细表的形式对 所有案件的进行自动统计归纳,使全院案件的审、执情况一目了然。立案庭则根据系统的统计情况及时对引起超审限或超过执行期限案件的承办人发出《督办通知书》,以督促这些案件尽快结案,从而实现对每个案件从立案到审判、执行整个过程的自动跟踪监督,确保了案件在流程管理的每个环节不滞留、不积压。

一般二级医院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二级管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贡献异质性,边际效用

按照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6]56号) 的精神, 从2006年7月1日起高校教职工的收入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四部分组成。其中, 绩效工资是由各高校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 按照规范的程序和灵活多样的分配模式自行实施分配, 这也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1 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意义与实施现状

所谓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是以个人或组织的岗位为基础, 以其工作绩效为主要支付依据进行支付的工资制度。通过把学校工资体系对人力成本支出、组织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绩效工资制度在上述方面有明显改善。而绩效工资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激励的程度、岗位聘任和绩效评价机制的配套, 绩效工资和校内津贴的衔接、支付与管理等。本文要介绍的基于二级包干的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包干的部分指绩效工资部分) 具有显著的特性和优点, 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文抛砖引玉, 为上述问题的最终解决带来启发。

2 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与二级管理

所谓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是以个人或组织的岗位为基础, 以其工作绩效为主要支付依据进行支付的工资制度。主要优点在于: (1) 工资与绩效挂钩, 有助于将组织目标融入激励机制中, 促使教职工将个人努力投入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去; (2) 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 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节约人力成本; (3) 工资与努力成正比, 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关键职工。通过对学校工资体系的比较研究发现,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人力成本支出、组织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所谓二级管理, 就是学校根据核拨给各系 (部、处) 的岗位编制数以及其完成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任务的数量和质量, 结合学校当年预算情况, 核拨一个周期的经费总量给各系 (部、处) , 由各系 (部、处) 在学校大的分配原则下, 自行设计分配方案并进行实施。同时, 建立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 对新一周期的经费总量进行修正。由于扩大了各系 (部、处) 收入分配自主权, 建立了考核机制, 就能有效强化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意识, 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彻底打破校内分配中长期存在的竞争激励不足、分配不公、监督不力的分配现状。

3 二级管理形式下的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实施

绩效工资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国家从宏观上调控, 高校在微观上搞活, 这就要求高校引入市场机制, 使工资分配以市场劳动力价位为导向, 但由于高校教师工作过程复杂, 独立性、创造性较强, 业绩难以衡量, 如果工资差距过大, 则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因此, 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公平公正为设计前提。具体实施步骤分解如下:

首先, 确定办学目标。将学校办学目标进行分解, 并将这些目标与岗位聘任和业绩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使绩效工资机制成为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工具, 发挥其激励保障作用。

其次, 进行岗位设置与聘任, 赋予不同岗位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工资水平。接着, 确定绩效范围和业绩标准。对岗位职责进行筛选, 明确哪些工作要素是与学校办学目标直接相关并应该与教职工工资直接挂钩的, 对各种绩效要素进行权重标准设置, 便于要素间进行比较和核算。

再次, 确定业绩表现。根据评教内容和评教对象确定评价信息源, 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教学档案、课堂录象等渠道, 全方位收集业绩信息, 定量定性分析, 确定教职工的业绩表现。

最后, 在明确了岗位各要素的权重标准和教职工的业绩表现后, 即可依照各系 (部、处) 的具体分配方案进行岗位绩效工资的发放。

3.1 绩效工资总量比例核定

绩效工资总量比例的核定取决于高校希望激励的程度和可用资金的预算情况。从目前高校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实践来看, 大部分高校的绩效工资比例设置为总资金预算的40%-60%不等, 这样既突出了绩效工资的地位, 强化了激励功能, 也有效地处理好了薪酬的保障、激励和调节功能。同时, 绩效工资总量比例的核定应遵循平稳过渡原则, 特别是首次执行绩效工资制度的高校要注意与原有津贴制度的对接, 避免因工资结构比例的过大变动引起的教职工不必要的心理波动。而超额劳动绩效工资的问题, 在本实施周期内由各系 (部、处) 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里自行解决。

3.2 绩效工资核定的两个原则

3.2.1 贡献异质性

强调贡献异质性指的是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不同工作特性, 分别设计绩效工资中的报酬要素及权重, 以有效地激励各类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使工资分配向技术、关键和管理岗位倾斜。

3.2.2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指的是每增加固定单位的某种激励量而引起的激励效用的增加量, 它随着这种激励量的增加, 效用逐渐减小。也就是说, 采用某种定量的激励措施越频繁, 对教职工的激励作用会越小。所以, 对收入水平偏低或相对较低的教职工, 激励有着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到了一定的收入水平, 即使学校能够不断地增长工资, 依然不能保证教职工的积极性。

4 绩效评价机制

完备的绩效评价机制是绩效工资机制正常运作的支撑和保证。高校实施绩效工资要在岗位明确、竟聘上岗的前提下, 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并在绩效和工资间建立正相关, 发挥其激励作用。

4.1 教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的绩效评价特点

专业技术人员宜采用主客观绩效指标组合。对于科研业绩, 客观上可采用科研成果在校内外得到的客观绩效评价指标:如教职工的文章数量和质量、被引用的次数、教职工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数等;主观上, 在客观绩效评价的基础上, 根据主观评价论文和项目的影响程度, 确定加权系数, 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为更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另外, 各指标系数的设置必须考虑不同周期科研项目的性质和指标系数的合理性。比如, 高校的科研工作, 如果仅以成果论成败, 可能会使大家避重就轻, 追求科研数量, 选择一些短平快的科研项目, 使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短期化、功利化。对于教学业绩, 绩效评价也有一些客观的指标:如课时数、班级规模、学科性质、课程层次、课程难度、学院毕业生的社会影响因子、毕业生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因子等;而对教学质量的考核现阶段只能用主观标准进行评价, 如通过教学督导组定期听课来考核教师的授课质量。

对于管理人员, 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将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最终体现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上, 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两者的工作绩效体现互动协同效应。同时, 对于个人能力和岗位重要程度这两个直接体现业绩差别的个人要素, 给予不同的权重设置。由于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相对不高, 在竟聘上岗没能完全公正公平的操作执行的前提下, 绩效在岗位的权重上应适当削弱, 而对相对业绩指标的权重应该加强。因为在相同条件下, 如果只有个别管理人员能够完成某项任务, 那么无论其绝对业绩指标如何, 他无疑就是其中素质最高或付出努力最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管理工作可测性不强的缺陷

4.2 考核

通过考核学校可以了解教职工做了什么, 效果如何, 与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有什么联系, 从而了解其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 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 对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为实现学校整体目标服务。一是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实施分类考核。比如, 从事应用型专业的教师或科研人员出成果相对容易, 而基础学科的教师就相对难一些。理工科的科研项目, 科研经费相对较多, 而文科类的专业相对较少。分类考核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考虑这些因专业不同而带来的差别因素, 提高考核的科学度。二是根据考核目的对各类评价源产生利益影响的差别来决定各类评价源权重, 其中利益影响较小的评价源, 客观评价的可能性大, 因而所占的权重就应较大, 反之则相反。经过这种优化, 尽可能地克服各类评价源的缺陷, 提高考核的准确性。三是建立考核效果反馈机制。通过反馈, 检验学校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便于学校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4.3 支付与管理

在绩效工资的分配过程中, 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加强收入分配全过程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各系 (部、处) 分配方案必须经学院教代会审议通过, 并报学校人事处备案后方可实施。所有人员的所有校内收入, 统一由系 (部、处) 制表, 经人事处备案后, 由财务处通过银行发放, 减少现金发放, 做到全校教职工的收入情况, 由上往下单向透明。人事处应定期将人力资源成本与贡献价值的统计数据报告给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学校可以运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计划与实际比较等比较分析方法, 将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员贡献价值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类别比较分析, 找出绩效工资实施中的问题, 优化绩效评价办法与支出结构, 保证绩效工资制度的发放效益。另外, 应该对绩效考核和评价信息处理者进行培训, 使其正确理解考核项目的意义和绩效评价标准, 掌握正确的考核与评价办法, 避免出现人为因素。

5 绩效工资发展的障碍和展望

新的收入分配制度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主观上, 学校可以通过对新收入分配体制正面、积极的宣传、使教职工逐步理解并支持, 尽可能地减少教职工的抵触情绪;客观上, 可以在收入分配制度的设计中, 增加收入提高相对较少教职工的收入弹性, 减少其失落感。

另外, 由于行政组织结构的关系, 各分管校长、行政主管事实上是成为了其分管部门的发言人和利益维护人, 在自身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博弈过程中, 整体利益往往成了牺牲者。因此, 必须重新寻找新的分配体制实施办法, 削弱会议决定制度的权重。分配体制的原则性问题由教职工大会、党委校领导大会通过, 而具体体制细则包括收入水平工资标准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分析设置, 并最终推出实施。

探讨绩效工资的设计与发展, 我们既要探讨个别要素对促进教学业绩的作用, 更要考虑各要素间复杂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互关系;既要对微观层面的教学和管理活动进行剖析, 也要考虑社会宏观层面对教学业绩的影响。它的发展过程必定是各因素长期、反复的博弈的过程, 各高校在不断的尝试与实施过程中, 恰恰是在为此贡献了巨大的经验和评估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建挺.现代薪酬意义下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 .[1]徐建挺.现代薪酬意义下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 .

[2]李军.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2]李军.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

[3]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50.[3]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50.

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创新 篇8

【 关键词 】教学管理 建立 高校

一、教学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高校管理要创造条件实现团体的协调发展与项体差异发展, 达到在不断创新中,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首先,高度关注并充分了解教师的内在需求, 高度融合工作内容和内在需求, 在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同时, 能够为高校创造价值。二是进行民主式、合作式管理,充分发扬民主, 为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环境,符合每位教师群体心理需要, 使教师都成为自觉的创新主体, 逐步达到高校和教师、学生和教师、教育和教师的和谐统一。

二、二级教学管理目标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二级教学管理目标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教学管理目标指标体系具操作性。目标以定量指标为准,应能够实施评价与度量;教学管理目标指标体系具系统性。涉及教学质量的各项教学环节,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和目标的实现过程息息相关;教学管理目标指标体系具激励性。目标指标体系是项性指标和共性指标的统一,即院系教学管理方面的亮点工作业绩和特色。教学工作管理奖在目标实现后可颁发。四是教学管理目标指标体系具动态性。权重给与指标的设定要涵盖高校教学管理目标,其发展可随时间的推移增删调整。

(二)二级教学管理目标指标体系的分级指标

二级教学管理目标指标体系的分级指标结构依次为一级目标指标、二级目标指标及其内涵考核点。一级目标指标为10 项指标,即人才培养质量、院系领导作用、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成果、教学质量监控、亮点工作绩效和院系教学方面的特色,二级目标指标为34 项、内涵考核点有80 项。在所有一级指标中除独立考虑了实践教学指标外,还设置了实践课程的规范性,这些指标有新增校内外实训基地、年度新增省级实验实训基地、仪器设备利用率与实训基地利用率4 项二级指标、内涵考核点9 项。二级教学管理目标指标体系的分级指标中有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目标指标,专业建设规划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并制定,实行专业建设工作;有与院系整体工作相关的目标指标,在院系发展规划指导下,由院系负责人实施相关教学管理工作;有与教研室相关的目标指标,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进一步分解落实教研室的建设目标等。院系定期检查目标与现实工作的差距,采取年度分阶段自评自查制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纠偏措施要实行及时,确保目标正常及超额完成。依据高校院系组织日常专项检查或抽查工作、自查结果和年终全面检查工作,对院系教学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实施考核,依据评价结果颁发教学工作管理奖。为了充分发挥目标指标体系的指导和导向作用,院系实行重大问题高校干预机制,全程监控机制和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全面实施机制。

三、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应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分权化、分级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

我国已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行经济民主化的进程,将加速中国的教育与政治民主化, 教学管理民主化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结果。良好处理分权和集权关系是推进教学管理民主化的关键。果断给予下层组织权力,使最高决策层不被琐碎的事务圈子困扰,集中全部精力于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事项中,并做好激励、评估、监控与指导下层工作。所以,重构分级、分权化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学管理明智的做法,依据简政放权, 明确目标,重心下移,分清责任, 真正让二级院系变成教学管理主体,总体构思二级院系和高校两级教学管理的实现方针,二级院系与高校两级间的职责权能要配置到位,责任范围、管理权限、职责分工明确,确保落实 两级管理、二级院系为重心的管理体系,使二级院系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全面发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管理工作。校级教学管理在分级、分权化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下,应变事务型管理为服务型管理、变集权管理为分权管理、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过程型管理为目标型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科学决策、调查研究、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质量监控、信息服务、资源保障等;而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依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想,高校对本院系制定的目标要求需落实贯彻, 将人、物、财等资源条件与自身学科专业整合,并改革创新且补充完善,实施明确的组织管理和专业教学, 把教学活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作为重点,使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基础与直接作用得以发挥。

(二)深化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

1.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落实到实处

在宏观上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对教学管理进行抓大放小、宏观调控。使教学管理权力下放, 尽量少指挥,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在教学运行管理中落实详细的教学活动,使具体工作的管理权力得以实施。如考务管理、制定教学任务、修订教学计划、引进教学人才等。让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职责更加明确, 教学管理中,高校对学院实施全面考核和监督, 使教学管理办事程序与办事效率精炼并提高, 使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真正能落到实处。

2.民主的教学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体现在民主管理当中。要让教师不管是在教学建设、改革及决策中都参于进教学管理中。体现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客体与主体的双重身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 提出好的看法与建议。这样能使教学管理活动顺利开展,有利于教学管理改革贯彻彻底,使各种教学更加科学规范。

(三)对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进行改革

职位设置可依据管理层次与幅度原则进行, 教学管理部门可精简,合并分工过细的管理科室。教学管理层次的过多是科室重叠造成的。造成管理幅度和层次的 “双大”现象。教学管理幅度和层次成反比例的管理原则不能违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依据层级管理理论构建, 达到管理高效, 机构精简, 职责明确。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生活记事作文:一缕阳光下一篇: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怎么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