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古诗练习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练习(精选7篇)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练习 篇1

一、“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1、我把《水浒传》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

《水浒传》被我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饼干丁被老人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3、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

一条洁白的纱巾被村长系在嘎羧脖子上了。

4、幸而存活的树苗被狂风暴雨吹倒了。

狂风暴雨把幸而存活的树苗吹倒了。

5、过来把椅子扶正。

椅子被过来扶正。

二、缩句。

1、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有一首优雅的小曲。

雨丝是手指,弹奏出小曲。

2、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村子在小丘上。

3、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外宾赞叹不已。

4、我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

我怀着敬意。

5、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守书摊的是青年。

6、一位极廋的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

老妇人望着我。

闰土心里有事。

8、“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蒙娜丽莎”是明珠。

9、怀特先生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来接受他的挑战。 怀特先生让我们接受挑战。

三、改为陈述句。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3、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

我们收起遗像。

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没有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5、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懒人不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

6、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舞蹈演员的手指是常作兰花状。

7、世界上还有几种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没有几种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四、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1、我多么得意啊! 我很得意。

2、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不能不说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3、有谁见过这样劳苦、这样简朴的? 没有谁见过这样劳苦、这样简朴的。

4、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不应该得分。

五、改为反问句。

1、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怎么能不把它修好呢?

2、一想到母亲,我就泪流不止。 一想到母亲,我怎能不泪流不止呢?

3、不能让两个孩子和死人待在一起。 难道(怎么)能让两个孩子和死人待在一起吗(呢)?

4、我忘不了那个卖书的残疾青年。 难道我能忘了那个卖书的残疾青年吗?(我怎能忘了那个卖书的残疾青年呢?)

5、海鸥们不愿意让老人离去。 海鸥们怎么会愿意让老人离去呢?(难道海鸥们愿意让老人离去吗?)

6、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反问句:难道大象不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吗? 双重否定句:不能不说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7、《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双重否定句:《蒙娜丽莎》不得不说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8、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双重否定句:所到之处,人们不得不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9、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难道就成问题了吗?

10、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难道这两根手指不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吗?

1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要的。 反问句: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重要的吗? 双重否定句: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不能不说是比泰山还重要的。

句子知识点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 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 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练习 篇2

以下是田科老师的邮件, 征得他的同意, 发表在我的博客上, 抛砖引玉, 希望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们都行动起来, 为了我们的孩子, 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 捉拿语文教材中的蛀虫, 给孩子们消毒。

其他各科、如政治教材、历史教材等的第一线教师, 也不妨行动起来, 揭露这些有毒教材的弄虚作假, 害国害民, 危害我们国家的未来。

廖老师:

您好!

昨天晚上收到了网上购的《对抗语文》, 一夜没睡, 细细的品读起来, 很多地方都让人感动 (不是客套, 是发自己内心的看到有人在语文山头振臂高呼, 并看到了如何去做的可行性方案。)

等全部读完之后, 再和您交流我的心得吧。

现在有一事请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 (王克难) 作品, 被改写。现在, 我找不到原作。可是, 我在找资料的时候发现, 当年在美国展出时, 每个人在画像前只有3秒的时间, 这3秒里作者观察的作品是那么细致入微, 从整体到局部, 从光线到色彩……

我的问题是, 作为一个作家, 从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观察的如此细致, 可信吗? (附课文)

蒙娜丽莎之约

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 队伍像一条长龙, 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群灰鸽飞来, 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 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我们, 可能正猜想我们在做什么。它们猜得到吗?大家正在等着探访那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著名的美丽女子。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 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她, 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 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 有朝一日, 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定很多, 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我慢慢地上了博物馆门前的台阶, 进了大门, 到了陈列《蒙娜丽莎》的房间外。队伍移动得更慢了。不知过了多久, 我终于走到了陈列室门口, 终于看到了她。

那幅画不大, 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 整副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 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 更近了, 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 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 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 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 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蒙娜丽莎那紧抿的双唇, 微挑的嘴角, 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 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 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 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 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 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 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 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蒙娜丽莎的身姿和双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 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 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 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朴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 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 蒙娜丽莎更加美丽动人。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之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感谢!

田科

2011年12月9日

田科老师, 你好,

很敬佩你这么细心, 这么有责任心。教材里的课文问题多多, 需要像你这样的优秀教师来分辨, 并且与同行、家长及专家分享。我读了附加的课文, 确实是一篇很一般的作品, 文中充满了装腔作势的描写和陈词滥调。我在卢浮宫参观过《蒙娜丽莎》画像, 那是一幅很小的画, 且被玻璃蒙盖, 观众只能是匆忙地“过一下”, 根本无暇细赏。这位不知道哪里的王克难先生, 大概是看的画册, 并且参考了其他人对这幅画的描写和评说。无论如何, 即便是神仙, 三秒钟也不可能有这般细致的观察。但看画册, 或者从网络上下载高清图片细细揣摩, 或许有可能。可这是写“参观记”的, 不是写研究文章。所以, 只能推测, 作者不是神人, 便是撒谎。

谢谢你的工作, 如果你允许, 我想把你的研究心得放在我的博客上, 跟更多人分享。

也希望我们的点滴努力, 唤醒更多有责任心的教师, 大家一起来捉拿“害虫”。

致敬!

祝工作愉快。

廖增湖于上海

2011-12-19

廖老师, 您好!

来信收到了。谢谢您的鼓励。昨晚刚听完收音机里对您的采访。

关于您说在您的BLOG里放上我的看法, 没问题。如果能让更多的人清醒。呵呵。

这里是我读完第一遍《对抗语文》的感受。请指教。

叶开先生是我偶然间在网上认识的。和他通过两次电子邮件, 向他求教过几个问题。

在网上, 突然发现了这一本《对抗语文》, 尽快从网上买来, 用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读得很粗, 主要是想找到他和乔乔一起读了哪些书, 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给我家孩子买几本书, 和孩子一起睡前读读。

可是读着读着, 自己开始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了, 也“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确, 从事语文教学也快20年了, 自己也发现了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问题, 但从没有想过要给孩子们如此“排毒”。一方面也许是和学校现行的评价制度和考核老师的条例有关, 但更多的是自己还是没有认真反思语文教学, 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基本人性的角度、从一个非物化的“人”的角度去思考, 我们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

在教学中, 我的确不是一个“好老师”。真的不喜欢告诉学生作文应该用什么样的格式去写。相反, 我喜欢和学生们一起去读书, 一起去读那些在本地买不到的书。家长也许对我的做法有意见, 但是我是班主任, 又是课任老师, 只能是敢怒不敢言的看着孩子们读着一本又一本家长眼里的闲书。

在教学中, 还是没有发动起这些家长, 没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孩子们从小读这些书的好处。社会环境告诉我:这个世界需要的是考试成绩。

于是, 我也开始动摇起来。在要学生们读“闲书”的同时, 我也慢慢开始随波逐流, 开始向学生要成绩, 开始……

按自己对朋友们的话来说, 我开始堕落了。呵呵……

看完叶开先生的书, 我觉得虽然坚持很难, 但是我依然会坚持下去, 和学生、和我的孩子, 和那些以后我要教的孩子, 以及曾经我教过的孩子们一起, 继续读我们的书, 做我们的项目。哪怕再难!

坚持的路很长, 也会很孤单, 但是在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在我前面的路友, 在我身后, 还有好多人在陆续跟随前行者的脚步。

语文, 我来了!……

谢谢您!

祝如意!

田科

2011-12-19

田科老师, 你好,

因为最近一个星期, 每天都有媒体采访, 我还要给报纸写好些紧急的文章, 所以一时忘记回复你的邮件了。望谅!

我拜读了你的文章, 写得很细致, 让我感到还有动力要做更多的具体事情, 来跟更多的教师和家长分享。

你做了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要向你表示最大的敬意。

谨祝:工作愉快!

叶开于上海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练习 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学习兴趣;数学思维

实践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为重要核心,解开实际生活中的某一数学问题而形成的课程形态。实践教学法是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而存在的,它改变了传统学习模式下学生枯燥的、陈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助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理解和熟练运用数学。

实践教学法有其自己的特点,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实践活动会充分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往往在小学阶段就会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努力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他们都会想办法去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地去学习自己所不明白的领域,去不断探索和研究破解的方法,直到问题被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自主研究、探索的好氛围,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实践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践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思维。实践教学法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不断增加自己的数学素养,更注重培养小学生六年级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大胆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摆脱旧学习模式下的束缚,老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达到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手去了解和学习所学的科目。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观察到的事物才会更加生动具体,富有情趣。

总之,实践教学法的重要核心就是结合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际事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从旁协助,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习从浅显的书本搬到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更有学习的价值,从而为祖国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社会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明习.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教育学,2012(6).

[2]黃健华.小学数学人教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1(12).

[3]叶佐富.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练习 篇4

第一单元 1.文言文两则

我会画1 zhuó 2 yú 3 cāng 我会选1 C B A C C C D 我知道1 C 2 B 精彩回读

(一)1.专心致志 鸿鹄

2.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3.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4.《学弈》 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二)1.到 热水 2.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凉的,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3.车盖 盘盂 4.B 跟进阅读1.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求我干某些事,我也不愿意强迫别人干什么事。” 2.孔子说:“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出命令,大家也会照着你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是发出了命令,大家也不会听你的。”

3.一只蚌刚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伸出嘴想吃蚌肉,蚌合上壳夹住了鹬。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 蚌说;“你的嘴今天不出来,明天不出来,就会有死鹬。”渔翁看见了,把它们全捉走了。成语: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2.匆匆

我会画 kōng jǐn báo fù zhuǎn jì 我会写 挪用 蒸发 茫然 赤裸裸 我会选 1.B 2.A 3.C

精彩回读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是他们自己逃走了

3.对时间的流逝感到迷茫、无奈、怅然若失。

跟进阅读 1.shùn jiè zhì

2.即逝 奔流 且过 流传 辉煌 时间 光阴 爱护 3.孔子

4.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5.时间能给人带来智慧与力量;时间是有限的,稍纵即逝;时间用金钱买不到,用地位留不住。

3.桃花心木

我会写 秧苗 枯萎 勃勃生机 锻炼

我会填 特别 高大 高尚 百年 幼小 巨大

我会查 田 7 fān 2 蕃茄 牙 8 yǎ 3 雅致

精彩回读 1.苦口婆心 干枯 依靠 磨练

2.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3.因为种树人尽量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让树木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以便深深的扎跟,茁壮成长。

4.树人 只有经得起生活的磨练和考验的人,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跟进阅读 2.轻视,看不起。牢牢记住。

4.(1)可以看出野百合要开花的信念是多么坚定。

(2)说明野百合从想开花到真正开花经历了许多磨难,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4.顶碗少年

我会填 县 现 羡 线 优/幽 悠 忧 优 恭 攻 功 躬

我会选 划掉:yí zháo fú jiā jiū he lòu lie jié

我知道 1.座无虚席 2.惊心动魄

跟进阅读 2.客户 精神 版面 坚定 十足 积极

3.因为克拉坚信自己能够说服那些客户,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再加上他的坚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

4.有困难不要害怕,把它当成考验去克服。

5.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5.手指

我会选 yǎo qǔ zhuàng bó chā zèng 我会找 机灵 姿势 坚硬 伟大 简单 强大

精彩回读 1.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富裕的生活。2.因为……所以……

跟进阅读 1.注目 危坐 凛凛 盘拢 2.zhú jǐ chì 3.它特殊而引人注目

4.使紧张的演剧变成了和乐的闲谈,使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5.(1)一堆牛粪 装

(2)正襟危坐 专心应对 “久仰久仰” “岂敢岂敢” 演剧(3)小山坡 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一、挪移 枯萎 优雅(幽雅)幸而

二、划去: zùn fǔ hé báo shà chù

三、1.学步 天 地 虚席 语 心 勃勃 可 何 2.衰竭 3.圣贤 4.千曲 识器

四、1.只有 才 2.尽管 但是 3.如果 就

五、1.加了“呢、罢”等语气词,使情感的抒发更充分。2.去掉“传说”。

3.舞蹈演员的手指常做兰花状。

六、(一)1.辩论,争论 原因 认为

(二)1.歉疚的微笑,不失风度的鞠躬 呆呆的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

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年从未遇到过连续失误两次的时候,不要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2.屏住气,目不转睛的盯着他头上的碗 没有一丝气息,有些女观众捂住了眼睛 观众们紧张到了极点 3.表演的难度很大。

4.突出表演难度大和少年的努力坚持。

七、1.“,,《 》。。。” 2.A

3.没有,因为他觉得有的是时间,不用急着做。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

我会写 翡翠 逛街 熬粥 鞭炮 杂拌 初旬 腊八蒜 我会填 1.截然不同 2.万象更新 3.张灯结彩 我会查 tōng 辶 ③ jié 戈 ①

我知道 农历一月一日 农历一月十五日 农历五月五日 公历四月五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 农历九月九日

我会补 1.不是 而是 2.虽 可是 而且 3.即使 精彩回读 1.词:一律 清一色 都是 通通 好处:避免词语重复造成的句子呆板僵硬,可使句子生动准确。2.《红楼梦》: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水浒传》:林冲 宋江 武松 3.喜欢。“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快乐幸福。

4.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跟进阅读 1.(1)列举内容的省略(2)列举内容的省略(3)解释说明 3.时间顺序。除夕和大年初一写的很详细,而过年的准备工作和初二及初二以后的日子简写。这样可以直接详细的表现春节的热闹情形。

7.藏戏

我会选 xiào ē yì lái shì hōng

我会写 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2.我看了杂技表演。

3.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

精彩回读 1.dé ér zhòng 2.指用具体的事物或用夸大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戏中用白色代表纯洁,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这是象征;用半黑半白的面具表现两面三刀的性格则是夸张 跟进阅读 1.泼水节

2.醉得迷迷糊糊的。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8.各具特色的居民

我会选 chóng hāng yuè miè qīn pā

我会写 1.多起竹楼 傍水而居 2.树满寨 花满园 3.绿绿的凤尾竹 遮天盖地 4.清风徐来 花果飘香

我会填 1.列数字 2.举例子 引用

精彩回读 1.残败 现代 参差 2.荒僻 宏大 腐蚀

3.平安无事,没有受到疾病或灾难的损害。

4.从“他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到“布局均匀,宏伟壮观”。跟进阅读 1.huái cī záo qì chù 2.(1)奇 异 古色古香

(2)临水 依山傍谷 田坝边 省时 省工(3)飞檐翘角 三面环廊 古朴 秀雅(4)温暖 亲切 温馨 画境

4.第二段:吊脚楼的构造 第三段:吊脚楼的妙处

9.和田的维吾尔

我会做 1.眼睛 笑容 花儿 维吾尔的姑娘很美丽 2.五颜六色 各异 衣服

3.(1)维吾尔的姑娘小伙不但漂亮,而且能歌善舞。

(2)维吾尔的姑娘小伙不单漂亮,还能歌善舞。精彩回读 1.liè sì shèng

2.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是看不过来。

3.比喻句: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拽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把“都帕”“艾得来斯”比作彩云、花儿。跟进阅读 1.(1)熟练 生疏(2)轻快 沉重(3)飘荡 沉淀(4)热情 冷淡

2.第一组的第一句好,更具体更形象地写出了住客的热情。第二组的第二句好,第一句太直白、平淡,第二局更有诗情画意。

3.栽秧 吃酒 小秧 山茶花 梯田 布谷的叫声 “擦拉擦拉”栽秧响声 手上银镯的叮当声 舒心的山歌声 姑娘们 从“梯田层层连接云天”到“轻盈而绝妙的舞蹈表演一般。”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翡翠 展览 蒜瓣 风筝

四、1.去掉“写的”或“的作者” 2.我认识他。

3.咆哮的江水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吞噬了。或:咆哮的江水吞噬了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4.不在于 而在于

五、3.(1)B(2)D(3)除旧布新(辞旧迎新)

六、酿酒缸缸好 做醋坛坛酸 养猪条条大 老鼠只只瘟 酿酒缸缸好做醋 坛坛酸 养猪条条大老鼠 只只瘟

八、4.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龙船节—苗族 跳公节—彝族 昂玛突—哈尼族 吃力节—壮族 土王节—侗族 赶鸟节—瑶族 老人节—朝鲜族

第三单元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我会写 书籍 抽屉 胖子 恐怖 军阀 尖锐 匪徒 苦刑 我会填 1.稚嫩 僻静 容易 2.轻微 温柔 慌张 我会找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精彩回读1.瞅 瞧 瞪 盯 督 瞟 2.解释说明。跟进阅读1.镇定,不慌张。心中隐藏着其他的计谋。2.,,:“。。”,:“!”。

3.第一自然段(就义)//第2—12自然段(被捕)//第13自然段(斗争)//第14—15自然段(不屈)

11.灯光

我会选B 精彩回读 1.强烈 崭新 默默无闻

跟进阅读 1.颤抖 哭诉 一线 失掉了 长久 幸福 横 沉重 压 2.(1)希望破灭后的失望。

3.失望 痛苦 后悔 对姐姐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4.出自欧洲的古老传说,哈立希岛上的姐姐为航海的弟弟点起长夜孤灯。用“爱尔克的灯光”作为题目,表达了作者对姐姐的思念,象征希望破灭的悲剧,暗示要冲出家庭,走向社会。

12.为人民服务

我会写 兴旺 人声鼎沸 炊事员 鸿毛 我会选 划去:jīn nán yí qī

精彩回读 2.固然 有的 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轻。3.缩小机构,精简人员。4.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跟进阅读 1.疏忽 舒适 破旧

2.比喻肩负的任务重大,又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13.一夜的工作

我的理解 1.“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是说其实已经增加了分量,已经增加了分量还能数得清颗数,说明平时更少,少到极点,充分说明总理生活之简朴。

2.“极其简单”是说“简单到了极点”,“如此而已”是说“也就这些,再没有别的了”,充分说明总理生活之简朴。简单的办公设施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精彩回读 1.审查 询问 阅览

2.审阅 看 画 问 总理审阅稿子很认真、仔细。

跟进阅读 2.冰冷 昏黄 低垂 半落 沉寂 肃穆 周总理去世,全国为之悲痛,连景物都蒙上了哀痛的色彩。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一、严峻 肥胖 拘留 残暴

二、模糊 尖刻 粗鲁 思考 焦躁 阻挡

四、1.① 2.③ 3.②

六、1.句末加“敬爱的周经理”。2.“已经”“将要”保留一个。3.将“热烈” 改为“激烈。”

七、2.纷乱 恐怖 粗暴的吼声 众多的人数 冰冷的枪口 心剧烈的跳 用恐怖的眼光看父亲 不慌不忙 严峻 大义凛然、临危不惧的气节 5.我 父亲 敌人 语言 动作 神态 紧张害怕 心虚残暴 临危不惧

八、1.不管 疾苦 困苦 艰难 困难 尽力 3.三件事。(1)给群众寄衣服;(2)关心民工生活;(3)为素不相识的老人输血。

第四单元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会写 1.明亮的火焰简直像一只小小的蜡烛。2.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我理解 1.前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给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2.暗示了小女孩的死,也预示了在下一次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将是奶奶。

我会填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皇帝的新装 拇指姑娘

精彩回读 1.近义词:温暖 慈祥 光亮 反义词:快乐 柔和 丑陋 3.“!”,“!,,,!” 5.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再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跟进阅读 1.站立 同情 纯粹

15.凡卡

我会写 毒打 匣子 打扰 暖炕

我会填 渴望 指望 希望 愿望 盼望 失望 绝望

精彩回读 1.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2.挨打 挨饿 睡不好觉 第一层: 从“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到“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第二层:从“吃的呢”,到“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第三层:从“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到“只好摇那个摇篮”。3.收收拾鱼哪有一定的顺序,只要达到效果,怎么都可以,而凡卡因为收拾鱼,就莫名其妙的挨打,说明凡卡在鞋铺里的地位极低,随时地都会受到毒打、虐待。

4.(1)C(2)C(3)A 跟进阅读 1.A.声音的延续 B.语意的层进 C.声音的断断续续 16*.鲁宾逊漂流记

我会填 未闻 以自 天 海 安命 其事 之不 日 雨 万分

我会选 3 2 1 精彩回读 2.姑且用来自我安慰。3.一个人落难孤岛。跟进阅读 1.如果 既 也

2.近义词:谨慎 劝告 诚恳 反义词:动荡 痛苦 糊涂 3.利欲熏心:贪图名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疲累。

6.《鲁宾逊漂流记》 笛福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精彩回读 1.,,;、、、,、、、、、······、,、!2.近义词:检查 指责 反义词:黑暗 奖励

跟进阅读 2.两件事:为彼得作证;洞中探路。

第四单元综合练习

一、橱窗 饥饿 撇嘴 裂缝 甜蜜 蜷腿 稀粥 昏暗

三、贯 隔绝 闻 未 涯 角 而逃 毫不

四、凄 妻 凄 凄 叛 判 判 叛 厨 橱 橱 厨

五、1.陆续 2.持续 3.连续 4.继续

六、1.鲁宾逊吃到了粮食。2.喇叭声与喧闹声汇成了一片。3.雪花落在头发上。

七、《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丹麦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凡卡》——契诃夫——俄国 《鲁宾逊漂流记》|——笛福——英国 《悲惨世界》——雨果——法国 《飞鸟集》——泰戈尔——印度

八、1.希望 2.且歌且舞 3.道德

九、2 1 3 5 4

十、2.近义词:腐蚀 疲惫 反义词:肥胖 年轻 3.老人是个不服输的硬汉。

4.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人物。

第五单元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我会写 荣誉 顽强 乏味 鼎沸 头衔 侵蚀 溶解 卓 效

我会想 1.人声鼎沸 2.一如既往 3.盛名 4.定格 5.里程碑

精彩回读 1.形容十分显著的效果。2.坚毅 鄙视 消退 坚强

跟进阅读 1.近义词:陶制 锻炼 全神贯注 反义词:轻蔑 现实 软弱 3.天资聪颖,勤奋刻苦,顽强进取。

19*.千元梦圆在今朝

我会补 继 疾 茂 揽 炎 猝 勃勃 懈

我会选 1.震撼 鼓舞 2.惨重 坚定 3.研制 绚丽

精彩回读2.:“。。” 3.好像 自豪 勤劳 总结

跟进阅读 1.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话。2.①转忧为喜 ②不知所措

3.刻苦学习,生活俭朴,懂事,关心弟弟的成长。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我会写 机械 地域 叛逆 领域 漩涡 玫瑰 洗澡 花圃

我会补 空见 有偶 知著 哭笑 追根 砂锅 不舍 恋恋

我会填 炎热 快乐 落后 俯瞰 放弃

我会排 2 5 1 3 6 4 我的理解 1.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容地表现出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 发明 创造 成就”这四个词按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我会写 万变不离其宗 解铃还需系铃人。

跟进阅读 1.热烈 简易 惭愧 推敲 2.从“当母亲拿着手帕······”到“好像粘在盘子上似的”。3.从“原来,茶盘和托盘的表面······”到“变得不大容易滑动了”。

21*.我最好的老师

我会选 1.教训 2.教育 3.教诲 4.公平5.公开 6.公正

精彩回读 1.竟然 吸收 提示 相信合作 特殊

2.:,—— ?。“。。”

3.一个人做事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轻信老师和专家说法,要敢于怀疑。

跟进阅读 1.由于 但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

一、荣誉 顽强 领域 诞生 侵蚀 头衔 冶炼 花圃

四、1.兴趣 目 口 司空 成效 独 偶 积劳 2.一百个问号之后 3.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

六、庄严宣告 独立掌握 执着追求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美好的现实

八、1.超凡想象力 瑰丽绚烂 岁月流转 美好愿望

2.漂亮的小姑娘 端庄坚毅的女学者 放射线 居里 科学定律 永远的里程碑

3.游涡 变色 转动 打破沙锅问到底 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成就

九、1.见到事物一点苗头,就能预知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2.偶然 机会 思索

十、2.“我”一定要好好锻炼“我”的胆量,如果连夜路都不敢走,那以后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我会找 模糊 斥责 幻想 勤奋 尴尬 领会

我会补 而止 恭恭 仰 合 身临 堂大 娓娓 声情 豁然 标 异 炼 钢 舍 逐 容 貌 百年树人 有心栽花花不开

我会改 1.起→启 智→稚 2.脑→恼 丁→盯 3.俘→浮 瑕→遐 4.诡→轨 毕→必

我会填 1.因为······所以······ 2.只要······就······ 3.虽然······但是······ 4.即使······也······

精彩回读 1.起强调作用。

2.棠下离这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闻不见,鼻子没有那么长。3.采用总分写法。4.虚假作文。

跟进阅读 2.如履薄冰 如花似玉 3.② ① ②

5.三件事:①讲课;②发奖品;③看自考书。

依依惜别

我会选 1.② 2.③ 3.②

我会做 1.色彩斑斓的画册 学校的生活 我们的故事 2.多彩的童年 鲜艳的红领巾 多梦的少年时代 团徽的召唤 3.无知 懂事 幼稚 成熟 胆小 勇敢 骄傲 荣光

精彩回读 1.减少平淡 轰轰烈烈 2.比喻。突出了写日记的乐趣。

跟进阅读 2.(1)欢乐——阴沉 表明老师在“我”故乡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2)呼啸——寂静 表明学校地处偏远的山村。

3.因为“我”被老师感动了,心疼老师又不想让她发觉、表明“我”懂事、心细又有点腼腆。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练习 篇5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一是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PPT

教学时数 2课时

学具准备 语文书

第一课时

自学引导9分钟

1、谈话导入

2、我会读字词

3、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山中访友》,通过预习我知道实际上作者拜访的对象是

4、初读课文后我有几点疑惑想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小组展示课前预习的生字,词语,弄懂题目的意思,然后质疑

自主探究10分钟

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的有关语句,体会交流。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抓住文章重点部分,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精彩展示5分

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句子,谈理解与感受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精讲点拨10分钟

对有关句子指导,例如: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再如:“我脚下长出的须根,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充满了智慧。

生齐读有关句子

精练达标6分钟

仿写: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生独立完成,再汇报。

第二课时

自学引导5分钟

默看课文,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批注自己的感悟

生默看课文,写批注

自主探究10分钟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精彩展示5分钟 生汇报,其他组补充、评价

精讲点拨5分钟 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写法。 生讨论

精练达标15分钟

1、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1、交流体验

2、选择背诵

自我反思

1、《山中访友》第3课时作业练习

一、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树冠(guànguān)扎(zāzhā)进

旋转(zhuǎnzhuàn)唱和(hèhé)

二、按照课文填空,再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的,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忽然,雷阵雨来了,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照样子改写句子,体会每组的几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有哪些细微的差别。

例: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这山中的一切,难道不都是我的朋友吗?

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练习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古诗词背诵”,选编了8首古诗和2首词,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诗词的积累,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过程与方法: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难点: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点拨,引导。

五、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读成诵。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诗人简介等。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1、师: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指名生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6、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7、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8、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三)、学习古诗《鸟鸣涧》

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1、师:“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

2﹑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3﹑展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4﹑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呢?(舒缓,悠闲,沉醉)谁来读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

(四)、总结拓展。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五)、板书设计

七步诗 【三国•魏】曹 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鸟鸣涧 【唐】 王维

山中月夜 美

静 第二课时

(一)、整理已有的关于送别诗的学习经验

1、背诵已学过的送别诗两首;

2、思考一般情况下送别诗会有哪些东西作者一定写?(时间、地点、人物、环境、难舍之情)

(二)、学习《芙蓉楼送辛渐》

1、自由读本诗,运用经验学习,教师作适当的反馈。

2、梳理在自学本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诗中有两个时间,三个地点名等等)

3、读通本诗,并在对本诗的背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壶”。

指出修辞手法在诗句中的妙处。

4、指导朗读。

5、背诵本诗。

(三)、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过渡: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齐读课题,教师板书。

1、指名读古诗,指导朗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这首古诗中,你觉得有哪些词语理解起来有困难,把它提出来。生自由提。

第一句: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满蹊呢? 第二句:重点理解“千朵万朵,满,压”

第三四句: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去),谁舍不得离开?

3、指导朗读。

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你读出了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

4、背诵全诗

(四)、小结

1、杜甫不光是写了这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这两首也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出示课件,自己试着读一读。

2、课下,希望你能把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习这两首诗。

(五)、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一片冰心在玉壶

比喻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千朵万朵

满 江畔独步寻花:蝶 舞

莺 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生背诵前四首古诗。

(二)、学习《石灰吟》

1、板书课题,解题。生齐读。

师:“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儿吟》等。

2、读通诗句

(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2)师生相机正音,重点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

3、理解诗意

(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

(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师生补充。(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烈火焚烧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

4、对比感受石灰和于谦的形象。(坚忍不拔)

5、背诵本诗。

(三)、学习《竹石》

1、今天我们要读的也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

2、初读《竹石》。

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感来。

3、借助诗题,解释古诗。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 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习。

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

4、小结诗中的竹子形象。

5、朗读古诗,读出这竹子的形象来。

6、背诵本诗。

(四)、小结

两首古诗都是借物喻人。

(五)、板书设计

石灰吟

【明】于谦 若等闲

全不怕 坚忍不拔

宁死不屈 竹石

【清】郑燮

磨难

打击 坚强不屈

挺拔有力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杜甫诗,指明生背。

(二)、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紧扣“快”字,揭题。

(板书:“生平第一快诗”)指名生说自己的理解。

2、与文本对话,质疑问难解诗意。

师:“安史之乱”经久不息,给国家和人民(包括诗人自己)造成了种种痛苦和灾难。平叛捷报一旦飞来,饱经战乱祸患,漂泊他乡的诗人会做怎样的描述呢?(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生读,齐读。

3、交流,预习过程中,你们能凭借文中注释理解诗意吗?哪些词语在理解上还有困难呢?

师引导,注意古今异义。再读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对诗歌的理解。

4、诵读感悟,读懂诗人。

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全诗。让我们边读边听边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诗人身边,再次感受诗人的狂喜,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5、背诵这首诗。

(三)、学习《己亥杂诗》

1、解题,作者简介

(1)《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2)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2、朗读这首诗,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师引导理解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现多用作人才选拔。

4、感受诗人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5、指导朗读,背诵。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悲喜交集 欣喜若狂 放歌纵酒 归心似箭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政治毫无生气

变革(选拔人才)

第五课时

(一)、导入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

(二)、学习《浣溪沙》

1、解题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

2、小组交流,理解词句。

(1)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小结: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即景抒怀)、蕴含人生的小词,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

4、指导朗读,背诵。

(三)、学习《卜算子》

1、朗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读出词长短错落而又和谐的韵律美。

(散读——个读——齐读。)

2、揣摩词语,体会“借景抒情”的妙处。

采取学生质疑、同学解答、教师指点又不断诵读的方式。

3、在理解的基础上,揣摩诵读出景语中的情语。(示范读——散读——个读——指点——男女分句读)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浣溪沙

【宋】苏轼 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韵律美

融情于景

八、作业布置:

1、整理笔记,复习诗句意思。

2、背诵、默写诗词。

3、完成综合性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古诗练习 篇7

一、单元共性的体现及落实要略

一个单元中的若干篇课文, 肯定有一两个共性。如何找准单元共性呢?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文章的共性主要体现在内容或文体上。一是它的主题内容:人与动物的感情。这个共性比较容易发现, 在单元提示中已经写明:“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 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读来令人难以忘怀。”二是它的文体特征:这一单元中的四篇课文都是故事类文章, 有较为生动的情节。对这两个共性, 教学时必须明确和突出, 可以这样落实。

第一个共性是价值观方面的。文以载道, 语文教学同样要载道。教学时, 除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情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生活, 说说或写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从课文走向生活, 由书本认识走向生活体验, 既是拓展又是升华。

第二个共性是智能方面的实践。可引导学生大胆地把故事讲述给别人听, 先要求讲清, 即讲清楚基本情节;再要求讲顺, 能较顺畅地讲下来;最后要求讲生动, 力求绘声绘色。

二、比较和梳理单元中的文本个性

文本个性是每一个文本的魅力所在。一般说来, 文本的共性比较容易发现, 而文本个性的发现则要困难得多。可以从这样几个视点来寻找文本的个性, 仍然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

1.从主题思想上。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表现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感情的, 但表现的角度、形式或者程度却各不相同。《老人与海鸥》写的是动物的人性, 即情感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跑进家来的松鼠》 写的是动物的天性难以改变。前一篇中的海鸥具有了人性, 后一篇中的松鼠却还是松鼠, 两篇课文互相辉映, 相得益彰。《最后一头战象》 写的是动物的士性。题目中的一个“战”字, 就是主题所在。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嘎羧像一个曾经浴血奋战的老兵, 耿耿于怀的就是战场、战友、战斗。《金色的脚印》写的是双重感情, 一是狐狸之间的动物亲情;二是狐狸与人之间的情感。同样是写动物与人的感情, 四篇课文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差异扛起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2.从谋篇布局上。认识和理解文章的主题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 从学科的角度讲, 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方法和语言特色也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使命。《老人与海鸥》是对称性结构, 主要由两大块构成, 正如题目所示:一块写老人, 一块写海鸥。提纲挈领, 结构明白。《跑进家来的松鼠》是线性结构, 文章按照松鼠在“我家”的表现一路写下来, 几桩事情就像一根藤上的几个葫芦。《最后一头战象》的结构是跳跃式的, 它先交代了嘎羧的历史, 然后二十六年一跃而过, 接着集中写它临终前的几个情景:披戴象鞍、告别乡民、重访战场、挖坑自埋, 文章的后半部分与《跑进家来的松鼠》相同, 也是并列式的。《金色的脚印》的构思相对要复杂得多, 它是双线并进式的, 一条是老狐狸与小狐狸之间的线, 一条是正太郎与狐狸之间的线。文章围绕一个“救”字, 写了“在救—想救—不救—被救”的复杂过程。在救, 指老狐狸想方设法在营救;想救, 指正太郎想帮助老狐狸救小狐狸;不救, 指正太郎觉得让老狐狸自己救出小狐狸更亲;被救, 指当正太郎遇难时老狐狸救了他。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文章谋篇布局上, 这单元四篇课文的编排顺序是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呈梯度式递进。

3 .从表达方法上。 认识、理解和学习运用表达手法也是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之一。因而, 在教学中也应当尽量发现其个性。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虽然都是故事, 都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体的, 但细细比较, 还是可以看出差异。《老人与海鸥》的表达手法大体为:先叙述再描写, 老人关心海鸥这部分因为时间长事情多, 作者采用了叙述, 而海鸥送别老人这部分则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跑进家来的松鼠》采用叙述加议论的表达手法, 先一一叙述奇怪的事情, 最后议论点题:“唉, 它是从森林里来的, 住在我们家里, 还保留着老习惯。它天性这样, 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 是没有用的。”结尾处的这一段议论, 既是小结又是升华, 十分需要。《最后一头战象》采用先叙述后描写。叙述嘎羧的历史, 描写嘎羧临终前的四个具体情景。《金色的脚印》则是叙述与描写交替推进, 重要的地方用描写, 次要的地方用叙述。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手法, 不是随意的, 而应由具体的内容和主题来决定。假如《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没有最后的议论, 文章的主题就会让人觉得非常模糊, 假如《最后一头战象》全部都像开头部分概括叙述, 那就不会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力。

4 .从语言运用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从课文中学习语言的什么呢?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词汇, 每篇课文一般都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 通过认识、理解、吸收、消化和运用, 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二是修辞手法, 修辞是语言饰品, 能陡然增添魅力, 经典作品往往特别讲究;三是句子形式, 用长句还是短句, 用整句还是散句, 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等, 都是有艺术性的;再是语言的气与势, 优秀的作品, 其语言通常内含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的气势……这四个方面都是需要关注的。就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而言, 在语言方面也各有特色:《老人与海鸥》,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讲述的口吻来写, 语言亲切自然;《跑进家来的松鼠》, 作者采用儿童的视角, 用拟人化的手法, 语言风趣活泼;《最后一头战象》情节感人, 场面宏大, 因而语汇丰富, 用笔凝重, 有一种浩然正气;《金色的脚印》是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语言清新晓畅。

每一个单元中的课文肯定都存在着个性, 这是毋庸置疑的。实施教学之前, 教师首先就得整体把握, 对单元共性和各篇课文的个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然, 对文本个性的准确认识, 不是翻翻参考资料和看看别人的课堂实录就能达到的, 它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 具有一定的文章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理论。从目前广大语文教师的现状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缺少把握文本的能力, 有的只知道每个文本都存在着区别, 而无法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说清究竟区别在哪里。

三、发现个性的意义及教学要略

有的放矢, 这是做一切事情的准则, 阅读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文本个性是我们的“的”, 具体的教学就是“放矢”。寻找和发现个性的目的, 就在于有针对性、集中精力进行教学, 达到高效、省时之目的。概括地说,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把控文本个性。如何把控, 这里提出若干建议。

(一) 备课———要有单元教学的战略眼光

以单元为框架的教材结构, 就应当牢牢树立单元意识, 从单元的视角来观照。备课时, 首先要仔细研究单元提示, 明确单元共性, 并通读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 研究每一个文本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的个性, 然后整体勾画这个单元的教学思路, 厘清哪些要素是单元中重复出现的, 哪些要素只有在某篇课文中出现。据此作出判断:对重复出现的, 放在哪里讲, 对唯一出现的, 讲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 才能既高效又省时。如果孤立地进行备课、教学, 没有瞻前顾后, 难免该教的不教, 不该教的重复教。

(二) 比较———要善于选择和运用多维度

比较是最好的鉴别方法, 共性是从比较中来的, 个性也是通过比较发现的。当明确了单元共性之后, 就要有选择地进行具体比较, 目的就在于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文与文的比较是多维度的, 可以比较主题思想和感情色彩, 可以比较文章结构和表达手法, 可以比较语言特色, 等等。

(三) 教法———要灵活选用与文本相称的

思想感情方面的共性存在,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这一单元时始终有一根主线贯穿;每个文本鲜明个性的闪耀, 这又要求教学时必须灵活选择与个性相对称的方法。就是说,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文本最鲜明的个性。《老人与海鸥》最突出的个性是对称结构, 前半部分写老人热爱海鸥, 后半部分写海鸥送别老人, 教学时, 就可以采用板块式结构。《最后一头战象》的个性是作者紧抓一个“战”字, 用“佩戴象鞍”等情景来表现, 这四个情景非常生动感人, 不妨采用细细品味式的教学方法。《金色的脚印》的个性是情节双线并进, 不妨采用分头复述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医生的高明在于能对症下药, 教师的高明就在于对准文本个性采用相应方法实施教学。

(四) 训练———要集中兵力采用专项强化

有些文本个性, 用不着多讲, 可以集中兵力直接通过训练来完成。比如《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 许多教师都感觉难教, 因为它时间跨度长, 内容高度政治化, 对如今的小学生而言, 要理解其思想内容确实不容易。但如果抓住“演讲词”这一个性特点, 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 学生也许能有所感悟。先讲清作者当时的身份, 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所发生的具体事件, 再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的是怎么样的听众?应当用什么样的心情?用怎样的语调语速?前面和后面应该有什么变化?然后要学生一段一段地用演讲的口吻试着读读。在反复训练中, 学生肯定能有所感悟和理解, 肯定比引经据典地讲解要有效得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乔春洋:广告策划的原则下一篇:关于“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