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评价机制设计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课堂评价机制设计(共8篇)

英语课堂评价机制设计 篇1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英语课堂上只有通过正确的评价,才能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根据我所任班级的具体情况,特制订以下评价机制:

一. 小组合作“竞争”式

上课时,我把每个组的代号写到黑板上,无论提问背诵还是拼写,每个小组轮流作答,如果学困生的答案正确,给予双倍的分值。学生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为了给小组争得分数,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他们不惜昔日的友情,为求一分,有时唇枪舌战。下课时,记分员总结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评出冠亚军,一周之后评出周冠亚军,给予红星奖励。一个月后,评出月冠军,给予月亮奖励。

二. 小组评价“捆绑”式

在每个组的课堂表现方面,实行捆绑式。每项的积分要看全体组员的配合默契程度,只要有一人在某方面表现不好,该项的分值最低,甚至不得分,倒扣分,以至于影响到小组星级的评定。

三. 彰显“达人”式

英语课堂评价机制设计 篇2

一、本项目研究概述

项目简介:本校坐落于福州市下属山区县城,主要专业有建筑、学前教育、计算机、会计、旅游、护理等,2014级学生共计730人。生源以本地初中毕业生为主,有些专业90%学生认为英语难学学不好,而形成不良的自我定位,英语学科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为此,力求改善学风、改变英语学科的不利地位,发展英语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本校成立课程攻关小组,在课题立项阶段,课题组成员经多轮论证,合议围绕课堂评价模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开展课程改革。

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针对我校和福州电子职专学校的学生课堂表现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涉及5个专业10个班级。具体到本文作者任课班级,通过课堂观察,有一半左右的同学基本不参与课堂学习。

立足于学生学习层次和学校实际,追求实用性、讲究发展观、沿着“学习过程活动化,评价方式情景化”的改革方向探索,构建有效学习的课堂评价操作模式。在项目驱动下本文作者经过一年的课堂评价实践,力求运用数据分析和实践主体内省等方法阐述本项目的研究成果。

二、项目实践和实证研究

我们首先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项目实践和研究,围绕课题设计思路和研究项目,把项目细分,分模块责任到人,既合作又分工,模块涵盖:新生课堂规范教育、课程内容优化组合、课堂评价卡、学科知识和能力展示等方面,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选择性评价等评价方式,克服以往评价不客观容易走过场等弊端,结合本校现状和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我们认为,新生课堂规范教育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把本学期的授课方式和评价方式以课程导入课的形式, 以调动学生参与,并深入领会课程学习的精神实质。课程内容设计中分发问卷考查学生感兴趣的学科知识,把课程内容进行二次精编,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和专业设置重组优化授课内容。改变学习成果评价一份试卷定成败的固有模式,通过课堂评价和学生自主展示学习成效,以学科知识良性互动、 有效的学习态度、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中职英语教育评价的新模式。

课例研修方法是融合教与学两方面实时交互,边教学边反思,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授课风格相结合,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与评价卡。比如学习I Can Do It (Book I Unit 2) 时,学生个人评价卡设计如下:

Lead in:中英双语标注本校学生日常生活的技能,比如,我能跑能跳,我会打篮球I can run;I can jump;I can play basketball.

Q :这些本领您具备吗

Subject Learning :

您能用英语秀出您的本领吗?Can you show your talents in English?

三年后,您又会哪些谋生本领呢?What will you do for a living after three years’ learning in the school?

Assessment :本单元我学会了以下知识和技能

卡片后附属学生的单元自我评价,设计如下: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测试内容

Self-Assessment Form

Class: No: Name: Date:

How well have you done in this period?

The things I can do

Assessment

I can understand how to talk about abilities.

I can use “I can do…” to talk about one’s abilities.

I can practice the dialogue

A.Badly B.Need improvement

C.Well D.Excellently

此评价卡遵循的不是传统的量化方式而是采用持续定性的模式内化学员的自我评价自我肯定。

教师评价卡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相应的有ABC三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单元都在课前分发评价卡,明确学习目标,教师适时比照师生双方的评价,课下交流课堂学习心得,纠偏不当的学习行为和评价;同时为巩固所学、防止课堂评价流于形式,在学期中开展一次班级间的英语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比如,单词竞赛,英语课本剧等,活动内容和方式由教师设计,由学生学习社团协调组织实施,激励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外活动和交际实践中。 学生单词竞赛的词汇量习得用统计软件汇总作为量化指标和课题资料,便于后续系统地分析研究成果。

在各阶段进程中,课题组利用前期设计和课例反思力争课堂评价常态化,无论成效如何,也要努力实现课题组既定的课堂评价常态化目标。

三、项目分析

经过一个半学期三个阶段的项目实验,在收集大量第一手实践资料基础上,本文拟从学生主体体验、实验数据处理、教师内省和课堂观察等方面,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剖析本项目的实效和价值。

为强化学习策略和愉悦体验,课题组先期实地调查并访谈初中生源校,制作教学PPT,对比演示初中生、中职学生的学习差异,以直观形象演示中职学生应采取的恰当学习策略。以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维果斯基“最临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设计编排职业英语内容和活动,这些新增补内容和活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为学生搭设成长进步的阶梯,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

项目组从2014级学生分两次全员收集学习反馈,一次在项目一期课题开始学生入学时,一次在本学期期中时。从开始仅占10%反映英语学习有兴趣,二次调查显示对学习有兴趣,愿意参与课堂的学生占75%;在学习意志品质上,有学生觉得英语很难,不需要学,现在的感受英语不是想象中的难,学习英语可以在中职三年多学一些知识,多一份收获。 有79%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参加一些活动,比较有趣。

本文作者认识到理论学习阶段教育学和相关教学原理的重要性,坚持记录教学过程并反思教学每个环节的得失, 收集学生课堂评价卡,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发觉学生有应付课堂评价行为及时给予纠正。大量细致观察告诉我们中职学生在自我学习能力正面评价尚未定型阶段,教师的积极评价及其他有利外部条件对其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呈现正效应;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的难度、师生关系等是学生兴趣因子的潜在外显因素;外显因素和学生的内在因素的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

综上,本实验的评价机制呈正效应,其有效性毋庸置疑,值得我校其他年级或条件类似的中职校借鉴实施。同时,我们认识到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理念对于课题成功实施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职业内涵也一定会得以提升。

试论小学英语课堂的评价机制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评价机制;学习习惯

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离不开有效课堂评价机制,即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及时反馈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为学生指明学习前进的方向。小组合作学习中对评价机制的要求尤其高,其将小组建设中的评价机制建设作为核心来抓,相信只要抓好这一核心,就能够有效发挥小组合作教学在教学质量提高方面的作用。针对这一核心,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小学英语的学科教学特点,我们总结了分数等级评价和星级等级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以及阶段测试成绩进行实时评价和累计评价,既对个人进行评价,又对小组进行评价,使学生学习热情得到激发的同时又获得了团队精神的熏陶,促进个体和整体的协调发展。

一、星级评价机制

星级评价机制是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设定的一种简单有效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所示:首先,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评分小组,每组有一名记星组长,组长负责在上课过程中记录本小组成员的成绩,这样就会避免教师边上课边为学生记星星的状况出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星级评价模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生获得星星的多少给学生一定等级的奖励,鼓励学生上课积极表现自己以获得更多的星星,争取最高奖励。例如10颗星可以免做作业一次,20颗星可以获得免做作业两次并获得“课堂小明星”荣誉称号,30颗星可以免做作业三次并且可以获得在班内自由选择同桌一周的权利,40颗星、50颗星等等获得的奖励逐渐提高。通过星级评价机制的完善和实施,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氛围由原来的沉闷无声变得积极活跃,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使班级学习氛围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二、评价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

第一部分所讲述的星级评价模式,它只适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不仅仅取决于学生课堂表现的好坏。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更加全面,而不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评价。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如下对应评价机制:课前预习时教师应该尽量布置一些与下节课所学内容相对应的预习题目,使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然后通过小组长以及其他小组成员对其预习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在组内解决评价问题。课后练习的评价大多数是以作业分数等级的形式进行评价的,教师在学生的作业本上针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对学生作业进行打分,以一个月或者两周为期限统计分数之和,按照分数高低划分“优、良、差”,以此来促进学生获得认真完成作业的动力。

2.利用积极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学习习惯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或者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评价,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而应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获得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而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正确的引导性评价不但能够纠正被评价学生错误的学习行为,还能够通过课堂示范,影响其他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营造优良的课堂教学气氛奠定基础。首先,何谓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科教学特点,规定适合本学科的正确的学习习惯范畴。例如英语单词读音与汉语拼音读音相区分的学习习惯、坐姿和握笔正确姿势的行为习惯、在英语作业本上进行正确书写的学习习惯、集中精神听课的学习习惯等。这些学习习惯只有在英语教师将其作为班级规定明文实施的情况下才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养成。

3.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机制中的其他要求简述

评价形式尽量做到多样化是评价机制的要求之一。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做到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小组主要负责记录学生获得较好评价或者较差评价的次数,而教师主要在口头上奖励或者鼓励学生,及说给被评价的学生听,起到鼓励和警示其他学生的作用。评价也要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得到的赞美越多,积极性越强,教师就要多鼓励这样的学生;而有的学生只有在批评和压力下才会专心学习,教师就要对这些学生更加严厉。

小学英语课堂的评价机制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做出更大的贡献,评价机制只有朝着全面化、导向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郑风云.小学中年级学生有效评价机制的建设[J].民风,2012(6).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机制 篇4

华龙区金堤路小学

孙小丽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注重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活动,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因此,透视并研究课堂中的学生评价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行为的理论分析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课堂教学评价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应该既包括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自评和他评活动,也包括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自评和他评活动。根据评价客体的不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评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自我评价是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一条主线。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即学生互评,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相互对各自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学生互评有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一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目前学生评价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学生评价行为,对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以及改进课堂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价值,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评价行为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评价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能实现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科学引导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评价行为

1、科学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评价本身就是主观性极强的活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更需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以确保自我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1)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时间,应该尽可能创造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主动去评价,确保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适时性。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目标和标准要具体而明确,这是高质量自我评价活动的重要导向,是学生自我评价取得成功的关键。自我评价的标准可以由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制定,教师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关键的或阶段性的自我评价目标,以确保学生自我评价的整体效果。

(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不是对自己今天的表现简单地做出“好”或“不好”的陈述,而是要正视自己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实践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实情。(4)学会反思是自我评价的关键。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认知策略,通过再现学习活动过程使学生洞察学习的本质,启迪思维,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外在评价或他人评价只有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真正结合,并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5)自我改进和发展。事实上,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自我发展是学生自我评价的真正目标,是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步骤。无论信息反馈来自何种渠道,无论所反馈的信息是如何及时、有效,如果不及时改进,就毫无价值和意义。

2、科学地引导学生对他人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他评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应该注意的是:

(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要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不能简单地凭个人喜好来评价。评价标准的制定应该由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制定。评价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态度和情感等有关课堂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学生要认识到科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师发展和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尽量避免主观臆断。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对教师进行奖励或惩罚,而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要适时并且要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那种仅仅在学期结束时给学生发一张教师测评量表的评价方式,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给予学生评价的时间和空间,及时与学生交流各种信息并且反馈到教学实践中,以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

(3)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同伴评价,或者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或者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等。一对一的评价方式实施起来比较方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随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开展互评活动,学生也可以自行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互评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评价形式。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就很适合开展组内成员的相互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是一种以群体状态、行为和结果为对象的学生评价活动,一般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的背景下进行。

英语课堂评价机制设计 篇5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政治课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引导教师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重视个体差异,关注成长历程,重视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体系。

一、亟待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改革

1、教学评价内容要多元化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内容应改变过去偏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单维评价,强调对学生基础政治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内容的多维评价。教师在平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认知态度、行为习惯、情感变化、意志品质、交往与协作能力等,并把这些纳入评价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辩证思维方法评价学生,促使学生在自身内部进行整合,做到知行统一,表里如一,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教学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学生通过自评、生生互评,有利于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增加自我意识、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认同评价结果,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其次,家长参与评价有利于家长走近教学,改变观念,可增进对子女了解,也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

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能够比较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其他情况,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懂得感恩和承担责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评价标准要多样化

以往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是活生生的充满个性色彩的动态过程,可以说很多所谓的“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教学评价度,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教学评价标准

应采用多层化,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应该明确“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4、在评价方式上多元化

在学习评价中加大实践活动的考查力度。当前社会实践活动是政治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里说的实践活动,既包括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观看电影、撰写小论文等,又包括学生在课堂上、校园内参与教学的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的活动,如参加辩论赛、模拟扮演、收集资料做课件、办展览、出黑板报等。只要是学生在深化认识、提高能力、转变情感等方面去做,都应视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是一种更直接、更真实的评价,它能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和真实情景来表现他们的学习成效,既能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能揭示出学生的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等。

5、调整评价视点,重视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参与。

过去评价教学的视点聚焦于教师,评教师怎么教;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把视点聚焦于学生,评学生怎么学。看学生怎么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看学生的参与程度,既看参与的深度,又看参与的广度;看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探究式还是被动式,探究的程度如何;看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仅看知识的含量,更要看知识的整合程度和迁移程度;看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感受,以及对教学的认可程度、愉悦的程度。在这一点上,我校每次考试结束后的评教评学,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此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6、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让学生多样化发展。

新课程主张教学评价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个性差异,存在着不同发展水平。在实践中,我们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在评价标准上多元化,抓好对知识、能力的单元形成性评价,并着重抓好单元测试后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尚未达标的学生实施个别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教学,同时有计划的设置选做题,增强题目的选择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自主选择来做。让不同的学生获得

不同的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现今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不足

1、评价内容多纸上谈兵,忽视实践内容和德教功能;

2、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机制;

3、评价标准硬性化,不能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英语课堂评价机制设计 篇6

论文摘要:目前,在城市电网规划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建设用地困难、电网对环境城市影响、电网建设与其他设施之间的矛盾等。要把城市电网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去,实现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协调一致向前发展。

一、前言

国家已把电力工业当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城市电网已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纳入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加。要求电力既要安全可靠,以满足生活需要,又不能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其他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城市电网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求城市电网建设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一致,共同向前发展。文章针对电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二、我国城市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电力负荷增长,电网用地减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每天的用电量在不断地增长,导致电力负荷的持续攀升。我国虽然号称地广物博,但是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却十分贫乏。为了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我国也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力度。我国城市的大多建立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使得可耕作的土地大大减少,如果不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如果在城市建立之前不好好规划电网用地,城市一旦初具规模,将很难再进行电网规划建设。(2)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的矛盾。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矛盾在于与城市道路改扩建之间的矛盾。就目前而言,电力企业的线路走廊的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无法同步,往往是因为要在已有的线路走廊上改建或是新建线路,或者是因为要在建好的道路上新增线路。由于没有全面的分析考察,电力部门的改建方案往往是将架空线转换为电缆埋在地下,使得改建费用增加,而单位又无力承担。这使得电力部门与市政建设部门的矛盾增加。(3)城市电网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城市电网规划没能与城市总体规划像结合,使得电网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过多的架空线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使得城市的市容较差,而且也存在找安全隐患。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于附近的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免费活动tang)

三、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机制的设计及评价

(1)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机制设计。为解决电网建设中用地不足等问题,深化城市电网的规划成果,合理布局城市电网建设,电力相关部门采取了电网设施标准化、分块负荷预测、适应性策略等方法,对电网设施进行合理地规划。电网设施的地理信息,将会被列入到城市规划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并受到了法律法规的保护,使得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达到协调一致的设计。要做好电网规划与与城市规划协调机制的设计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基础设施规划的报建手续。完善规划报建可以从立项、审批、设计、建设到档案管理阶段,对于每个项目都要进行跟踪管理。相关部门委托设计单位考虑各项目的规模和工程的建设,并由城市规划部门进行统筹考虑,总体布局,最终确定选址。对于管线工程,则更是由城市规划部门统一管理。第二,提高专业部门的协调合作。现在的基础设施监管部门,都相对比较独立,并带有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在规划前的基础资料的搜集、编制、审批阶段各部门都应积极配合,必要时需要政府部门来统一协调。第三,建立互动机制。城市的规划调整,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电网设施的布局与规划。电力部门与规划部门必须建立起联合修编机制,万一城市的规划调整或者对负荷的预测偏差较大,双方可以互通信息,并及时采取有效的修编措施。第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

(2)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的评价。现在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目标就是要使电网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企业的生产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电网规划的长远发展就是建立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机制,以满足电力负荷不断增长的需要,逐步构建一个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 篇7

一、评价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位置

(一) 什么是评价?

评价是确定课程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方式 (Tuckman, 1979:1) , [1]是“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学生的相关资料, 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料与预先设置的标准进行比较, 并基于这些信息作出决策或判断的过程” (Montgomery, 2004:8) 。[2]就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而言, 评价指对学生是否具备某种能力, 是否达成了课程目标, 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课程等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达成其学习目标的判断。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为学习评价, 主要由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亦称终结性评价) 组成。其中, 形成性评价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表现、态度的观察, 利用提问等手段获取反馈, 考查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 以修正、改进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杨九民, 梁林梅, 2008) 。[3]而总结性评价指在课堂结束时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评价 (鲁子问, 王笃勤, 2006:215) 。[4]

(二) 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

根据迪克、卡里以及邵瑞珍从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角度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型[5] (见右栏图1、图2, 转引自皮连生, 2006, 17/19) ,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环节, 与教学目标的确立构成教学设计的起点和终点。没有总结性评价, 就无法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也就无法评价教学是否有效。没有形成性评价就无法诊断阶段性目标是否达成, 就无法诊断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无法调整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 无法实施有效教学。没有对整个教学设计的评价也就无法为改进教学设计提供支撑, 就会影响教学设计的完善。

二、课堂评价的设计

评价始于对教学目标的确认, 止于对目标达成程度的判断 (Linn&Gronlund, 2003:23) 。[6]教学目标不仅为教学过程提供方向, 更是评价的基础。不管是教学还是评价, 第一个步骤都是确定课堂教学所要达成的学习成果 (Linn&Gronlund, 2003) , [6]亦即评价的目标, 之后是根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内容, 选择评价方式与反馈方式。课堂评价的设计也因此涉及目标的确定, 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选择以及反馈。

(一) 评价目标的确定

评价目标即课堂的教学目标。但是, 在设计课堂评价时要注意目标的过程性、层次性和多元性。所谓过程性指要区分阶段性目标与终极目标, 阶段性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不同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目标的层次性指目标对认知能力的要求;多元性指课堂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同样可能有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目标。

1. 目标的阶段性

任何课堂都表现为由学生的不知到知, 由理解到运用的过程。语法教学中学生先了解某语法项目, 认知语法的结构与功能, 然后通过训练掌握其形式, 通过交际掌握其功能, 进而培养运用能力。听说课可能是先听, 识别听力材料中的事实信息, 然后是转述信息, 最后是口头表达应用信息;而阅读课可能先是大意理解, 然后是事实信息识别, 隐含观点的推理判断、逻辑关系的分析, 最后是运用。由此可见, 不同的教学阶段, 应该达成的目标不同, 评价也因此必须关注课堂教学中的阶段性目标, 科学地设计形成性评价。

2. 目标的层次性

根据布卢姆 (1987) [7]和Marzano (2001) [8]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理解、分析、运用、评价和元认知等层次 (见右栏图3) , 认知要求逐步提高, 其中知识层次是最基本的层次, 语音、词汇、语法有知识层次, 听力、阅读同样包含知识层次。知识表现为信息的再认, 未必代表理解。理解表现为用一个概念解释另一个概念, 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语言, 用非文本信息解释文本信息 (即转化) , 能根据听力、阅读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以及分类总结等。

分析指能够理解文章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及文章的篇章结构。而如果能够根据文章所包含的评价标准对新语篇的结构、逻辑等进行判断则说明学生具备评价的能力。

应用目标指学生能用所学词汇、语法、语音、策略、文化等知识借助听、说、读、写技能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实施交际、完成任务等, 要求教师能够设计语境, 分配角色, 赋予活动真实的目的。

元认知是所有教学的最高目标, 指通过课堂学习, 学生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包括计划、监控, 根据学习任务选择适当的策略, 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自我评价和补救等。

评价目标的层次性还表现在对语言表达的要求上。根据目标对语言运用能力要求的不同, 评价目标可以分为如下层次:

1) 非语言输出

非语言输出包括根据所听、所读材料用图片、行为、绘画等表达自己的理解。评价对象为理解层次的目标。

2) 信息转述

信息转述属于语言输出, 但是, 由于信息由所读、所听材料提供, 学生只需组织语言, 不涉及自由表达, 在语言要求上比非语言输出要高, 但是比自由表达要低。

3) 自由表达

自由表达是语言输出的高级层次, 如学生根据语境、任务等用适当的语言回答问题、解释说明等。看图说话、作文等同样属于自由表达之列, 自由表达评价的是运用目标。

3. 目标的多元性

课堂评价的目标可以是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的评价, 可以是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评价, 同样可以是策略、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合作意识等非语言能力方面的评价。课堂评价设计必须关注目标的多元性, 根据所评价的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二) 评价内容的选择

课堂教学目标不同, 教学内容不同, 评价的内容自然也不同。一般说来, 课堂评价内容可以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策略、情感态度、听说读写和学生的学习表现等。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 在选择评价内容时一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王笃勤, 2009) 。[9]

1. 应用定向法

所谓应用定向法是指在选择评价内容时应该以知识的运用为原则, 而不能只评价知识。尽管语音、词汇、语法、策略是作为知识学习的, 但是对这些内容的评价同样应该侧重理解和运用, 而不是纯粹的知识。

2. 教材参照法

教材参照是指评价内容的选择一般可以参照教材内容, 选择与所学内容话题相关, 词汇、语法等覆盖面一致的内容, 以保证评价能够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

3. 类推定向法

评价一般都是抽样评价。一般说来, 评价内容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类推性。所谓类推是指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表现必须能够代表其在相关或相似情景下的表现, 而不只是一次性的行为, 或者是在评价所设计场景下的表现。比如对介词in的评价不能选择in front of等固定短语, 对watch的表达也不能只是选择watch TV的常用搭配, 对冠词的评价也不能只选择by car等短语, 而应该选择其一般用法。

(三) 评价活动的设计

评价活动设计是评价设计的核心内容。不管是形成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 在设计评价活动时必须明确各种目标的评价方式。

1. 知识类评价活动的设计

课堂教学同样有知识类的目标, 尤其是形成性评价。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策略知识、文化知识等, 知识目标表现为知识的再认, 不要求变化语言环境。

常见知识类评价活动有“背诵复述”“对话角色扮演”“听写”“选择填空”“看图写词”等。有时“翻译”也是对知识的测试。比如下面的测试题, 试题要求学生用所给汉语完成句子, 学生只要记得“试一试”是have a try, “喝水”是drink water, 那么就不会出错。虽然涉及语言表达, 但是这仍旧属于知识的测试。54题要求学生记住like后面可以用to do也可以用doing, 这首先是like知识的回忆及其非谓语形式在具体单词中的体现。

【案例1】

根据句尾所给汉语完成句子 (注意词的形式)

51.Let me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一试)

52.I’m thirsty.I want to__________. (喝水)

53.My best friends often___________with me. (下棋)

54.I like winter because I like___________. (堆雪人)

55.Mother asks me to_________. (打扫我的房间)

(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 (NEAT) 2007年冬季测试二级试题)

2. 理解类评价活动的设计

理解包括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 两者表现形式基本相同, 只是评价所提供的刺激不同。常见的理解评价活动有“图片识别” (可以是选择、匹配、打勾、排序、找错误等) , “判断正误” (包括根据句子、短文等判断图片的错误和根据图片判断句子的错误) , “排序” (包括句子排序、图片排序等) , “行为表达” (如根据所听到的、看到的信息用行为表达职业、运动、爱好、指令等) , “绘画” (如根据所听描述或者所读描述画出物品的位置等) , “手工” (根据提示给鱼缸换水, 根据提示涂颜色, 制作招贴画等) , 还有“哑剧表演”“角色扮演”等。当然, 也可以采用图表填充、回答问题等方式, 只是增加了语言表达的要求。

3. 运用类评价活动的设计

与理解不同, 运用一定涉及语言表达, 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笔头表达, 如果不涉及语言产出, 那么就不是语言运用评价活动。口头运用的评价可以采用独白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一般情况下, 独白可以用于评价学生的自我介绍、活动介绍、布置任务、讲故事、描述图片、做天气预报等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对话由于包含交流的双方, 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还可以评价学生的交际能力, 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态度等。

笔头运用能力自然包含语言的笔头输出, 可以是根据所听到的信息完成语言表达, 也可以是根据阅读的信息完成语言表达。如果表达涉及一定的目的, 有一定的语境, 那么就可以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

4. 分析能力评价

分析能力的评价其实属于理解能力的范畴, 主要涉及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 可以采用非语言输出和语言输出的方式。比如, 可以让学生将句子或者段落排序, 将某个句子或段落插入到所给材料之中。如果让学生用英语表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那么就涉及语言输出。

5. 评价能力评价

评价类活动可以要求学生对所给材料进行开放性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可以来自于文章之内, 也可以来自文章之外。评价时要求首先明确评价的标准, 然后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所给内容作出判断;可以让学生判断所给材料与原材料是否一致, 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所给材料符合标准或不符合标准之处。

6. 学习表现评价

如果要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包括策略的运用、合作意识等, 可以采用量表或者问卷的方式, 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四) 评价活动设计方法

1. 目标取向法

评价活动必须与评价目标相适应, 根据评价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评价活动有输入和输出之分, 如果只涉及理解, 一般不宜设计包含语言输出的活动。如果评价的是运用, 则必须设计口头输出或者是笔头输出的活动。以介词on, in, under, next to等的评价为例, 评价目标的不同, 评价方式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2. 开放定向法

所谓开放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意活动的开放性, 以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呈现自己的理解, 展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 课堂评价应该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这就要求评价活动具有开放性, 而不是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比如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周末计划”就具有开放性, 教师不规定语言, 学生可以选择表达方式, 根据水平的高低可以选择简单的语言表达, 也可以选择复杂的语言表达。如果评价是要求学生完成句子、填空等形式, 就会限制学生的表现, 导致有些学生无法完成任务。

3. 多元选择法

多元选择指学生有选择呈现方式的自由, 比如理解的评价。由于理解的表现形式很多, 而学生的多元智能优势又不同, 因此评价不能要求学生必须用行为表现、用画画的方式表现, 或者用手工的方式表现, 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比如, 如果评价学生对天气的理解, 学生应可以用图片表示天气, 可以用动作表示天气。

4. 图式参照法

所谓图式参照指评价必须考虑评价活动对学生图式的要求。如下面的试题要求学生听两遍录音判断所给图片 (图4) 。学生所听到的不过是单个的词 (doctor, cinema June, run, fever) , 但是问题10要求儿童根据图片所示判断疾病, 这超出了儿童的认知图式, 学生如果不能作出正确选择可能并不是因为没有听懂, 而是学生看不懂图片。有关该试题的难度分析也显示, 第10题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各题。

(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NEAT 2007年冬季测试二级试题)

5. 变化聚焦法

变化聚焦是一种评价方式设计方法。活动到底评价什么内容主要体现在提示的变化性, 如介词的理解评价。如果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理解close to, 则不能采用下面的图片选择 (图5) 。如果所给句子是The library is close to the hospital.三幅图片却没有位置关系的变化, 只是场所的变化, 也就是说三幅图中的两个建筑物的位置都是close to, 只是建筑物不同。由此可见, 这个活动所评价的只是对library和hospital的识别, 而不是close to位置关系的理解。

如果要评价对close to的理解, 就应该选用一个是图书馆与医院离得很近的图片, 一个是离得很远的图片让学生识别。

三、评价反馈设计

(一) 反馈的方式

反馈指教师获取评价信息的过程。一般情况下, 教师可以采用抽样反馈的方式。所谓抽样反馈指通过对个别学生、个别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以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 而不是逐个学生、逐个小组地进行评价。教师要保证在反馈之前学生已经基本理解, 反馈不过是抽取个别样本, 确认一下答案, 通过再次的确定澄清个别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明白的问题, 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 增进学生的理解等。所以, 评价的关键不在反馈, 而在评价活动的操作。

教师同样可以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获取反馈。比如, 如果采用的是个体活动, 教师可以在个体活动后让学生组成对子或者小组讨论各自的回答, 然后再提问;如果是同伴或者小组活动, 教师应该提前明确要求:只要小组中有一个学生知道问题的回答方式, 就必须保证小组内每个学生都知道问题回答方式。反馈时如果被提问者不能回答问题, 就意味着小组没有弄清楚问题, 而不是只有个别学生不懂。小组的作用是通过小组合作保证每个学生都由不知到知, 由不理解到理解, 由不会用到会用。

(二) 反馈的原则

1. 避免逐个反馈

学习活动之后, 首先要避免的是逐个学生提问。这是因为, 首先, 当教师提问一个学生时, 其他学生可以选择听, 也可以选择不听。第二, 逐个学生提问耗时太长, 这样, 平均分到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十分有限, 从某种程度上说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机会。

2. 给每个学生评价任务

教师如果在反馈阶段要保证其他学生的参与, 就需要给非反馈学生布置任务, 比如, 让其作为听众评价其他同学的回答或表演等。

3. 后续性任务

对于对话、角色扮演、任务、调查等活动的反馈, 教师习惯于让个别同伴或者小组到前面把自己准备的演示出来。其实, 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后续性任务设计的方式获取反馈。

【案例2】

张老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四人小组。假设语境, 四个小组都在开饭店,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确定自己饭店的菜谱。然后要求每个小组派两名同学到其他小组就餐, 同时留下两名同学为前来就餐的客人服务。

在对本活动进行反馈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他组的菜谱以及服务进行评价, 同样可以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两名服务员, 两名顾客, 让其在设计的语境中完成就餐服务, 借以检测学生小组活动的效果。

4. 正面反馈

评价的诊断性很多情况下使得教师过多地关注学生的错误, 分析学生的错误。但是, 就反馈而言, 教师更应该关注正确的, 分析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 是否真正地会用, 应该如何理解, 应该如何运用。也就是说, 评价不只是要关注结果, 更要关注策略, 关注过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做得如何, 更要关注下一步如何做。

5. 提供前馈

所谓前馈 (feedforward) 指评价应该更多关注评价对学生当前学习以及未来学习的影响。教师的赞扬或者是批评所起的更多是反馈的作用, 而不是前馈。而要提供前馈, 教师就不要拘泥于学生是否回答出应该回答的答案, 而应该关注他们是怎么理解的;不要只关注为什么出现错误, 要更多的关注如何才能获得正确答案。

提供前馈的方式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 以便在下一步的学习中能够注意。如下面的一则自我评价量表。

【案例3】

How well did you do in today’s listening?

1.Very well.2.Well.3.Just so so.

4.Not too well.5.Not well.

Did you find the listening easy?If yes, what might be the reasons?

1.The language is simple.

2.The speed is very low.

3.I know the topic quite well.

4.I previewed before class.

5....

Did you find the listening difficult?If y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be the reasons?

1.The language is difficult.

2.The speed is too fast.

3.I am not familiar with the topic.

4.I didn’t preview.

5....

四、课堂评价设计的原则

要保证评价的有效实施, 保证评价很好地行使诊断、鼓励、促进和目标达成评定的功能, 在设计课堂评价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学生主体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标, 以诊断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为目标。评价的施评者不能只是教师, 学生同样应该作为评价的施评者。比如在课堂结束时, 可让学生通过下面的自我评价活动评价自己课堂学习的效果 (见下页图6) 。

课堂评价同样应该鼓励学生互评, 而不是由教师施评。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 当一个小组表演或者汇报时, 不是由教师给出对与错的评价, 而是让学生评价。

(二) 表现性原则

表现性原则指不管是知识目标的评价还是技能目标的评价, 都应该采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存在的表现形式, 通过做事、表演、绘画、交际等活动评价学生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各项语言技能, 而不能采用选择填空的择答形式。尽管大规模测试中很难实施表现性评价或者真实性评价, 但是课堂评价应该贯彻表现性原则。

(三) 多元性原则

评价的多元表现为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等。所谓评价标准多元指教师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评价所有的学生, 应该考虑到学生在语言能力发展上的差异;所谓评价方式多元指对于同一内容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比如对理解能力的评价可以是行为表现、图表填充、手工制作、绘画等, 而不能采用同一种评价方式;而评价的主体多元要求教师在评价中不能只是教师评价学生, 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评。

(四) 选择性原则

选择性是多元性的具体体现。为了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所达成的目标, 教师可以给出多种评价选择。比如评价学生购物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三个等级的活动, 三个等级的活动越来越开放, 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少, 学生可以选择控制性较强的进行对话, 也可以选择开放性较强的完成任务。

(五)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进步, 而不是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记录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 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变化, 发现学生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相应的活动,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六) 正强化原则

评价提供的反馈必须能够构成正面强化, 否则将影响学生的参与。比如, 有的教师喜欢给每个小组几个气球, 如果学生回答错误, 就减掉一个气球, 最后剩下的气球多的一方获胜。还有的教师给每个小组画一个小人, 如果学生出错就擦掉小人的一个部位, 最后剩下的部位多者获胜。这种评价方式给学生惩罚的感觉,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建议采用加法, 而不是减法。

五、结语

评价不仅是课程实施的保证, 更是有效教学的保障。要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 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确立评价目标, 根据评价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评价必须区分所评价的是理解还是运用, 是知识还是能力。评价方式单一, 不顾学生的学习需求, 不顾学生的认知需求就难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也就难以借此调整课堂教学。评价要避免在理解环节采用对语言输出有较高要求的方式, 评价应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多元智能倾向。课堂评价应该与课堂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这就要求教师采用适当的反馈方式, 而不能用反馈代替学习。课堂评价除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评价以外, 同样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分析教学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根据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活动组织以及活动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同时, 通过课后反思, 对整体教学设计作出调整, 完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Tuckman, B. (1979) .Evaluating instructional programs[M].Boston:Allyn&Bacon Inc.

[2]Montgomery, K. (2004) .Authentic assessment:A guide for elementary teachers[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杨九民, 梁林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鲁子问, 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Linn, R.L.和Gronlund, N.E.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7]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8]Marzano, R.J. (2001) .Designing a new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M].Thousand Oaks:Corwin Press, Inc.

英语课堂评价机制设计 篇8

一、在课堂中怎样评价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我的一种评价形式,就是把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权力还给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师生互评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自评、互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潜能。教师的评定对学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评价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切记一边点燃一边又浇灭。

(三)通过展示与交流来评价

展示和交流可全面考查学生技能。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中,重在基础知识强化,如考纲词汇、高频词汇、重点句型记忆和运用,这个过程持续时间久且易枯燥。如何激发学生在背诵上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就是教师思考重点。

1. 知识梳理,分层要求,防止“吃不了和吃不饱”。如对词汇的记忆,把词汇分为考纲词汇、高频词汇和短语三类。考纲词汇要求会读、会写及把握一词多义等内容;高频词汇就是在阅读中容易出现的高级词汇但不在考纲词汇中;短语有课本出现短语和教师拓展短語。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会读、会写考纲词汇及课本出现的基本短语就可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所有内容。

2. 内容限量,记忆限时,及时评价,强化记忆效果。把全班按每组6人分组,新课前3分钟限时限量背诵。内容提前分配,重点评价学生专心程度和团队意识。组员不愿拖小组后腿都争先恐后地背诵。

3. 确定内容、定时检查,防止忽视软作业现象。学生自觉复习和预习这类软作业是教师最头疼的事。如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给学生明确应掌握句型(一般三到五句)。课堂上,教师给出汉语,给学生3分钟时间进行查找和记忆,然后听写。如果没有预习,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这就迫使学生主动预习。复习亦然。教师还可采取第二次听写方式来帮助后进生。当然前后两次评价的分值应有细微差异。对英语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可采取分解内容、多次听写形式,但必须当天完成任务。这样,学生最能获得努力之后的成就感。第二次听写后学生不易忘,既可给小组挣工分(我们对得分的戏称),又可牢记知识,一举两得。所以,学生都会主动再次听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如何督促学生课后记忆

每天英语作业有一半是记忆软作业。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不给记忆时间,随机抽查课后应记忆内容。教师针对学生能力决定检测内容难易。若遇学生回答不上或内容不完整时,教师不做补充,让组内同学补充完成(时间只有3秒),否则挣分机会就会被其他小组抢走。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增强了凝聚力,学生在竞争中巩固知识、加深情谊。

三、创新奖励方式,防止奖励的物质性和短期效应

小组评价不仅激发个人间竞争,还激发集体间竞争。竞争缺不了及时奖励环节。全班分为八组,每月评选出前三名和后三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奖励政策,重在精神激励,防止奖励物欲化;不断创新鼓励手段,防止奖励的短期效应。手段既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看电影、旅游、演节目等都能换化为奖惩的手段。但原则是一要有可行性;二要按时实施。

上一篇:物理教学的方法有哪些下一篇:时分秒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