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等差数列》(文科)教案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第一轮复习:《等差数列》(文科)教案(精选7篇)

高三第一轮复习:《等差数列》(文科)教案 篇1

(一)(文科)

厦门理工学院附属中学徐丁钟

一、【课标要求】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2.能利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渗透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

二、【重点难点聚集】

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理解和应用。难点:灵活应用以上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三、【命题走向】

等差数列是个特殊的数列,对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性质、前n 项和公式的考察始终没有放松。一方面考查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考察灵活运用数列的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部分的考察坚持小题考性质,大题考能力的思想,大题的难度以中档题为主,估计这种考查方式在今后不会有大的变化。同时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对基本的计算技能要求比较高

预测2010年高考:

1.题型既有灵活考察基础知识的选择、填空,又有关于数列推导能力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答题;

2.知识交汇的题目一般是数列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应用问题联系的综合题,还可能涉及部分考察证明的推理题

四、【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

定义:若数列{an}满足an1and(常数),则{an}称等差数列。

注:1.从第二项起;2.同一常数 通项公式:ana1(n1)dam(nm)d

注:关于n的一次函数

n(a1an)

2na1n(n1)2d.=d

2n(a12前n项和公式:Snd2)nAn2Bn

注:关于n的二次函数,但没有常数项

等差中项:若a、b、c等差数列,则b为a与c的等差中项:2bac

注:2bac是a、b、c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设元技巧:三个数成等差:ad,a,ad

四个数成等差:a3d,ad,ad,a3d

(二)等差数列常见的性质

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和,则有

(1)若mnpq,则amanapaq

特别地:若mn2p,则aman2ap

a1ana2an1amanm1(2)am,amk,am2k,am3k,仍是等差数列,公差为kd

(3)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m2d

(4)数列{can}、{can}、{panqbn}也是等差数列,(其中c,p,q确立为常数,{bn}

是等差数列)

考点一:关于定义的应用 例1.(1)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A.5B.4C.3D.2(2)若mn,数列m,a1,a2,n和数列m,b1,b2,b3,n都是等差数列,那么

A.2

3a2a1b2b

1()

B.3

4C.1D.43

设计意图: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紧扣从“第二项起”和“差是同一常数”这两点.考点二: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

例2. 等差数列{an}中:1)已知a39,a93,求a17

2)已知a120,an54,Sn999,求d及n 分析:1)法一:回归基本量a1,d

法二:采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价形式anam(nm)d

2)法一: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由组方程

20(n1)d54

,采用整体思想求出n,再计算出d;n(n1)

d99920n

2

法二:由 Sn

n(a1an)

直接求出n;再由ana1(n1)d求出d

设计意图:复习通项公式:ana1(n1)dam(nm)d及前n项和公式:

Sn

n(a1an)

na1

n(n1)

2d,能够正确选用公式,回归基本量a1,d,在a1,d,n,an,Sn五个量中,知三求二。渗透方程思想,整体思想,培养化归能力

考点三:等差数列的证明

例3.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5n23n,证明:数列{an}是等差数列 分析:Snananan1常数或2anan1an1

设计意图:证明等差数列的方法:定义法:anan1d(常数)或2anan1an1 迁移: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n2SnSn10(n2),a1

求证:{

考点四: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

例4.(1)在等差数列{an}中,S10120,求a2a9

(2)若两个等差数列{an}和{bn}的前n项和分别是Sn,Tn,且

SnTn

7nn3

1Sn

(2)求an的表达式.是等差数列;,求

a5b

5的值.分析:(1)由S10

10(a1a10)

a1a10,再利用性质若mnpq,则amanapaq

即可求得a2a9

(2)利用

a5b5

2a52b5

a1a9b1b9的关系求解

设计意图: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并将性质mnpq

amanapaq与Sn

n(a1an)

结合在一起,采用整体思想,简化解题过程.迁移:1)等差数列{an}中,a2、a11是方程x24x1800的两根,则

a1a3a10a12____

2)等差数列{an}中,a2a7a1224,则S13=_______

3)等差数列{an}中, a1a2a324,a18a19a2078,则此数列前20

项的和等于()

A.160B.180C.200D.220

考点五:等差数列Sn的最值

例5.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a10,S9S15,求n为何值时Sn最小 解:法1:因为Sn为二次函数,由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知S12最小

法2:回归基本量a1,d,再利用前n项和Sn是二次函数解题 an0

法3:由an的单调性:设前n项和Sn最小即来求解

an10

法4:由S9S15即a10a11a12a13a14a150 a120

得a12a130即

a130

所以n12时,Sn最小

设计意图:函数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充分体现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迁移:1)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a10,S9S14,求n为何值时Sn最小

(答案:n11或12)

归纳:等差数列前n项和Sn的最值求法有:

an0

(1)若a10,d0且,则前n项和Sn最大;

a0n1an0

(2)若a10,d0且,则前n项和Sn最小;

an10

(3)除上述方法外,还可将{an}的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看作Sn关于n的二次函数问题,利用图象或配方法求解.五、【课堂小结】

1.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紧扣从“第二项起”和“差是同一常数”这两点.证明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1)利用定义,证明an1and(nN*)为常数;

(2)利用等差中项,即证明.2anan1an.2.等差数列中,已知五个元素a1,an,n,d,Sn中的任意三个,便可求出其余两个.3.等差数列{an}中,当a1<0,d>0时,数列{an}为递增数列,Sn有最小值;当a1>0,d<0时,数列{an}为递减数列,Sn有最大值;当d=0时,{an}为常数列.4.(1)当d0时,通项公式是项数n的“一次函数annab”;(2)当d0时,前n项和是项数n的“二次函数SnAn2Bn”.5.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等价形式,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2)注意方程思想、整体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课后作业:

1.已知an为等差数列,且a7-2a4=-1, a3=0,则公差d()A.-2B.-

C.12

D.2

2.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23,a611,则S7等于()A.13B.35C.49D. 63

23.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m1am1am0,S2m138,则m()

(A)38(B)20(C)10(D)94.等差数列{an}中,a1a4a8a12a152,则S15____ 5.等差数列{an}中,S100,则a2a9____

6.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636,Sn324,若Sn6144(n6),则n____

7.(2009`全国)已知等差数列{an}中,a3a716,a4a60,则{an}前n项和sn为

AnBn

7n2n3

a8b8

____

8.若两个等差数列{an}和{bn}的前n项和分别是An,Bn,且

,求的值.9.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10100,S100100,试求S110

10.等差数列{an}中,a125,S9S17.(1)求数列{an}中前多少项的和最大,(2)求S26 11.已知数列{an}满足2an1anan2(nN*),它的前n项和为Sn,且a310,S672.若bn

高三第一轮复习:《等差数列》(文科)教案 篇2

1. 激发学习情趣, 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第一动力”。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底子薄、学习习惯不好, 通常对数学有畏惧心理。所以老师不仅要备教材, 备学生, 而且要备课堂情境, 并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这样在课堂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 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能体验学习的快乐, 获得心智的发展。

2. 夯实基础, 稳步提高

一轮复习中, 要注意夯实“四基”, 一是基础知识, 二是基本能力, 三是基本思想, 四是基本方法。概念的理解, 新旧知识的联结, 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不留下任何知识的盲点。在日常的试题练习中要针对这些基本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培养学生一切从基础入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增强学生的基本能力。有些学生认为已经学过了一遍, 对一些基础概念不屑一顾, 比方说, 在集合练习中, 遇到这样一题:A={y︳y=x}, B={ (x, y) ︳y=%姨2-x2}, 求A∩B。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 (1, 1) }也有同学答案是[0, 姨%2]。只有极个别同学结果正确是空集。在此题讲解时, 我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对概念充分理解。如此题学生错解的原因就是对数集与点集的区别, 以及交集是两者公共元素的集合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在一轮复习某几节或某一章后, 有必要用一些基础训练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反馈, 通过这种快速的反馈, 可以促进学生进步。特别是文科班的女生在受到鼓励和激励后, 对后面的复习内容更乐于接受。当然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及时矫正乃至调整复习进度、复习方法、复习难度, 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让学生稳步提高。

3. 交流合作, 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被认为是当今最受欢迎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以认知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理论为基础, 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 主要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所以不管是新授课还是一轮复习期间, 每个礼拜我都留一节课, 创设师生、生生合作学习与探究的空间, 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做师傅, 后进生当徒弟, 一对一建立帮扶对象, 促使他们畅所欲言, 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可以让师徒汇报讨论成果) , 这样还能有效增进学生间的感情。

4. 提高解题能力, 积累解题经验

“题海”茫茫, 要使学生面临题海而应付自如, 就必须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一轮复习时, 选好复习章节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题组教学) , 以少胜多, 保质保量。强调学生解题格式要规范, 计算要正确。解题后, 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反思, 如题型的归类, 方法的对比。

解题经验主要包括:对某种类型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思考, 怎样去解, 如何去整理归类。

文科班女生多, 且大多记忆力较好, 所以要求她们对常见题型的解法做到心里有数。比如, 三角函数的值域问题, 含参的恒成立问题, 立体几何中线线垂直、面面垂直问题。虽然不是要学生完全陷入结论记忆之中, 但记忆与把握一些基本思路和常用结论, 还是十分必要的。

5. 培养学生善于小结

每次同行问我对文科班数学教学有什么经验时, 我都说:“让他们做错题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不是什么秘诀, 很多老师也这样要求学生。可是, 我要求学生的错题集不仅是对错题的订正, 而且需要写出易错的理由。每个星期每位学生还需要进行小结, 如某种题型的解法, 易错题的发现, 概念对解题的帮助, 等等, 然后在交流合作课上展示自己的成果。有些同学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妙不可言, 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同和赞扬, 这样也进一步激励了他们进行小结的信心和动力。

6. 做好学生的听众

每一位老师, 都应该和自己的学生保持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文科班的女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种种压力之下, 内心比较脆弱, 在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特别希望有同学或老师和她来交流, 这时老师可以主动邀请学生谈话, 首先做好学生的听众, 在了解学生具体困难之后, 纠正学习中的错误, 解决心中的纠结, 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有些同学在和老师真诚交谈之后, 学习态度明显发生变化, 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总之, 对于文科班这样一个数学基本功相对薄弱的群体, 老师不应一味地去埋怨学生有多差, 而是要多钻研教法学法, 寻找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这样学生在高中数学一轮复习中必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缪建新.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有感 篇3

第一轮复习实际上是单元复习,是高三复习极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它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可言。单元复习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基础知识,兼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且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从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

所谓知识结构,其基本含义有二:一指构成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指这些内容是按怎样的方式连接起来的,即通常所指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掌握了阅读教材的钥匙,就能把看起来分散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系统之中。掌握知识结构的基本做法是:1先让学生用最为简洁的文字分别对本章几个子目的内容进行概括。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可概括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引导学生弄清子目间的内在联系,如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与第一目讲的都是战争的原因,但一个是根本原因,一个是战争的借口。3帮助学生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重视课本,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大小字和原始材料的关系,也是搞好单元复习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按四种情况处理:1对课文正文的或历史概念做注解或阐释的小字和异体字,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2属历史常识性的小字部分,也要求学生掌握。3属补充性知识,又离课文子目要求较远的小字,只做一般了解。4属拓宽知识面,又离子目要求甚远的小字,不要求掌握。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内容,而在考试中提出这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的,也要适当补充。对课本的处理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本上明确了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写在黑板上,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师只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澄清,要求学生对关键性的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易混淆的知识点,加以对比,明确其异同点。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的指导,往往是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而历史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因此,加强对学法的研究与指导,是中学历史教学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按照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教学中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法上加强指导:正确阅读教材的方法、表述问题的正确方法、记忆年代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对历史现象进行联系和类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正确思考的方法、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审题和答题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学习效率将得到迅速提高。

四、精心设计和选择练习题

练习题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讲解时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题目要概括性强、灵活性大,能一题多变,启迪思维。习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针对知识的重难点,要注意克服练习的盲目性、片面性。教师在讲解例题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读题和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前反复读题,在读题中弄清已知条件和所问的结果,明确所涉及的范围条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理清思路,寻求解题的突破口。

五、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训练是实践,评是练的继续和补充,练要合理,评要点睛。对每套题,第一遍要学生独立完成,充分显示他们在基础知识、思考问题的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遍,教师点评。根据反馈的信息,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审题、判断、分析的方法,以及如何转换思维角度,排除障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借题发挥,评出问题的最重要特征。对大面积含糊的知识漏点、难点、疑点,应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如此点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使学生的认识水平有较快的升华,从而适应高考的要求。

高三第一轮复习:《等差数列》(文科)教案 篇4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高考考点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剖析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①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各个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③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①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②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③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

生产力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由诸多客观因素决定的。

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客观地决定,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随意地来选择。

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是客观的。

②阶级斗争的规律是客观的。阶级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而阶级斗争的规律也是客观的,由它所决定的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规律都是客观的。

(4)物质的含义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对这一定义的理解应注意三点:第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二,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即物质这一客观的实在,不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第三,物质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即人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把物质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它是可知的。

②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作为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暂时的、可生可灭的。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③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④要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但这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物质的东西,没有意识的东西。

(5)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①从物质概念上理解。

②从物质的唯一特性上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共同具有的特性。这一共同具有的特性,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也不是指具体物质形态的特性,而是把世界万事万物同意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时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性。因此,相对于意识来说“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共同具有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唯物主义的基础,它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点。

③从原因上理解。

世界之所以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首先因整个自然界从无机到有机、从宏观到微观,从实物粒子到场,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物质的。第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因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产方式不依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所支配,任何人、任何阶级,都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选择、创造或废除。所以,人类社会具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第三,世界上存在的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由此可见,世界统一于物质,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3、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意识的涵义: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起源)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本质)

(2)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比如宗教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

②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觉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3)正确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②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

(4)产生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的主观原因

①立场不同。

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会不同。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

②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世界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否正确。人生观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而且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③知识构成不同。

一个人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新的认识对象的理解。一般说来,原有知识正确会有助于理解新的认识对象,原有知识错误,则可能导致新的错误。

总之,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5、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含义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一句话,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4)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①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③青年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5)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区别

含义不同。物质的决定作用,是指物质决定意识,它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从意识的起源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的直接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地位不同。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前者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制约,不能把它们并列起来。物质的决定作用,解决的是世界本原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点、出发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尽管十分巨大,但也总是第二性,这个作用总是受到客观物质世界的制约,受到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制约。

②联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否则就会陷人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泥坑。

6、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1)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含义

意识以外的一切事情,都是客观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则是主观的东西。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3)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④总之,无论是从具体的工作来看,还是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以及从一般的哲学道理来看,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7、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是总的方法论要求,相符就是相一致、相统一。

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一般认识,又总是一些事物的共性在头脑中的反映,具有抽象的特点,用它来认识事物,就要结合事物的具体特点,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所处环境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要用它来指导中国的实践,还要结合中国自己的特点和实际。

事物又总是变化发展的,任何认识都是在一定阶段上取得的。而要用已有的认识指导现在的实践,又必须结合当时的实际,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取得的正确认识,而要用它来指导中国的实践,还要结合中国现实的情况。

总之,“具体的统一”,是指谁与谁的统一,即什么理论与什么实践的统一:“历史的统一”,是指在什么时刻的统一,即什么时候的理论与什么时候的实践的统一,或者说是指理论与实践在什么历史时刻的统一。而这两个“统一”,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8、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9、“电脑思维”和人脑思维的区别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1)“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人脑思维除自觉的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2)“电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脑。

(3)“电脑思维”没有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只能接受指令;人脑思维是人自觉进行的,有独特的创造性。

(4)“电脑思维”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脑思维的过程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5)“电脑思维”没有社会性,不会去探索模拟的社会意义;人脑思维具有社会性,注重思维的社会效果。

10、“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1)“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和“做”。“想”是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主观能动性”既包括“意识能动性”,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密不可分。

(2)“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①意识能动性不等于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包括实践。意识能动性虽然体现在“做”,即实践中,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它既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更不等于主观能动性。

11、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不是轻而易举做到的。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从主观出发的主观表现。从主观出发还有其他一些表现,如以某种愿望作为立足点来想问题、办事情;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以主观想像来代替客观事实等。

教条主义,又称本本主义,它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经验主义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把个性当做了共性,把偶然性当做必然性。二者的共同错误就是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因而也就做不好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必须既要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又必须反对从狭隘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

1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在阵营

四、重要原理阐释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

③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

【错误倾向】

在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主要表现是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又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其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另一种是经验主义,其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两者的共同错误就是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因而是做不好工作的。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如以某种愿望作为立足点来想问题、办事情,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以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实等。

【应用举例】

有人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外,还有意识现象,因此,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

【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2)世界上虽然存在着物质和意识现象两大类,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类社会的实践和科学发展的结果,都证明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客观实在性,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它不能离开物质独立存在。

(3)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这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期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一经产生就反作用于物质,加速或延缓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地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应用举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问:它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原理?试用哲学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要点】

(1)它反映了哲学上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2)原理内容和方法论要求。(略)

(3)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没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此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

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错误倾向】

要反对片面地夸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应用举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段论述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并简单地作一分析说明?

【答案要点】

(1)这段论述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我国才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2)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是: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另一方面,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国情,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符合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的,同时也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结论,是我党从我国现阶段客观存在的情况出发,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的。据此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及方针政策,都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的,用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必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4、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违反规律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坚持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估价意识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地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应用举例】

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次大会的灵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4年4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会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运用唯物论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论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答案要点】

(1)原理(略)。人们的活动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是有意识参与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一、高考考点

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发展观。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剖析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

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

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一围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这些周围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与它的周围事物相联系,而这些周围的事物又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这样,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纵横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割断横的方面的左邻右舍的联系,也无法割断纵的方面的古往今来的联系。

(4)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

①因果联系的含义: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②因果联系的特点: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③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区别: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联系:第一,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2)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我们必须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端正认识的方向,明确科学研究的任务。

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由于一定的结果都是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就要求人们应当善于从某一行动的结果中去分析其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利于发扬成绩,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由于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

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①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②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①区别:第一,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它不能同时又是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不同“元件”,它不能同时又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第二,整体和部分的地位与功能是不同的。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②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的部分。

(4)理解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①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4、联系的特点

(1)联系是普遍的。普遍联系是物质世界运动过程自身的总特征和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联系之网、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游离于网外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从空间系列上说,是指现实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互依存;从时间系列上说,是指联系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

(2)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的联系,不是人们任意虚构的,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又不能任意“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

(3)联系是多样性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有机联系和机械联系等等,各种各样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主要联系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起着决定作用;事物的外部联系、非本质联系、偶然联系、次要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因此,不能把事物的联系简单化。

(4)联系是有条件的和可变的。整个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无条件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却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任何事物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发展和灭亡。离开了一定的条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也无法理解和被认识。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

①二者的内容和地位是不同的。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是唯物论回答的问题;后者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是首先的、第一位的问题,“怎么样”是其次的、第二位的问题。

②两个问题的联系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就必然要承认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表明,世界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属性、形式和机能的联系。没有物质的统一,就没有联系;没有联系,也就无法统一。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致的。因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6、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①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2)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区别:第一,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第二,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②联系:第一,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7、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或叫惟一特性)。

①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是说物质的本质。这个根本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客观实在性从总体上泛指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是说物质的绝对的、不变的特性,即寄寓于可感知的各种客观实在之中的根本特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认识物质即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③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在物质所具有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8、如何理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反映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只有永恒运动着的物质。

今天,我们肯定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说法,但决不意味着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事实上,在坚持绝对运动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认识它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要承认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只是这种静止或稳定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静止或稳定,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在一定意义上讲,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正如恩格斯所说:“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表面,即表现在静止中。”我们谈到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还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形式仍然是这种运动形式。我们的肌体时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我们不能说:“我现在不是我。”否则就会导致不可知论。

想一想: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克拉底鲁的说法是错误的,它否认了事物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就会导致不可知论。

9、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①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③人的认识也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2)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把握发展概念,要着重注重两点

①要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决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②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相反,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0、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不但要了解它的过去,观察它的现状,还要预测它的未来。只要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才能使我们的思想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适应形势的发展。

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学会通观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善于提出新问题,明确新任务。

③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我们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时要有创新精神,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要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2)运用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11、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1)培养创新精神的哲学依据: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中,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培养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发展的表现,发展是创新的实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如果缺乏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不会有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失去了生机和希望。

(2)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3)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桔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4)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做到:①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要站在发展的立场上,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②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大胆革新,勇于创新。要拥护和支持改革事业,积极投身到改革的伟大事业中。

12、物质、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

(1)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规律都是以物质为载体或主体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物质又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联系并不一定是规律,只有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才是规律。

(3)联系构成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4)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变化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发展是一种变化,但决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5)规律都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规律。发展必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变化,因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新事物必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6)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唯物论的基本概念,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规律是辩证法的主要概念,都统一于辩证唯物主义之中。

13、正确理解规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1)哲学规律与各种具体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哲学规律概括的是一切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体规律是具体事物在其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具有特殊的具体内容,二者不能等同。

联系:哲学规律是以各种具体规律共同性进行概括和抽象的事物,具体规律是普遍规律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表现或体现,哲学规律与各种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规律与规律现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联系:规律作为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不会外露于事物的表面,总是隐蔽在事物现象之中,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只能通过现象发现、认识规律。即任何具体规律总是在事物的具体运动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必然要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如:太阳东升西落,水往低处流,都是万有引力规律的一个外部现象间的联系。

区别: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是属于事物内部本质层次的东西;规律现象是具体规律发生作用的外部现象和外部联系。

(3)规律与规则、守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略)

14、思维规律的客观性

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客观的。同样,思维规律是人脑进行意识活动的规律,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也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

首先,从思维规律的含义上看,我们说思维规律是客观 的,并不是说它可以离开人类的思维活动而存在,也不是说它不属于精神领域,只是就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即人的认识与思维规律的关系而言的。思维规律是被反映者,人的认识是反映者,作为被反映者的思维规律是不依赖于作为反映者的人的认识而存在的。

其次,从思维规律所反映的内容上看,思维规律虽然是人脑进行意识活动的规律,但从本质上说,思维规律是对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反映,其形式虽然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是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因为,人们只有参加社会实践,人脑才能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形成意识;才能形成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反映,形成人的意识活动规律即思维规律。例如,形式逻辑中有同一律、充足理由律等,虽然它们的思维形式和方法带有主观的性质,但是它们是来自实践,是对外部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反映。同一律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质的稳定性的规律,充足理由律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因果联系的规律。可见,思维规律所反映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再次,从思维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上看,思维规律虽然是人脑进行意识活动的规律,是人的主观思维形式对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反映,但绝不是一种纯主观的思维,不具有主观随意性,不管人们认识不认识、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它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们必须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而不能违背思维规律,思维规律的客观性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15、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②哲学依据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依赖的哲学原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理。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所依赖的哲学原理是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

(2)联系:①两者皆为方法论。虽然两者所依据的哲学原理不同,但作为方法论,都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②两者存在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能从实际出发,就不可能做到按规律办事,这是因为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且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搞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同时,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这是因为规律本身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一,遵循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实际上也就尊重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到了从实际出发。

四、重要原理阐释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

坚持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看问题。

【错误倾向】

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应用举例】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材料二:2003年1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上述两则材料。

【答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发展和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人口、资源、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有效实施。材料一中,科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运用这一观点,可以分析说明材料二中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

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错误倾向】

认识事物时,反对只看到客观原因而看不到引起的结果;反对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不去分析其产生的客观原因。

【应用举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简要说明。

【答案要点】(1)原理内容和方法论意义。

(2)这句话体现了根据原因预见结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远虑”就是对事物发展趋势和结果的预见。“近忧”是指近期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对事物发展的结果作出预见,近期遇到矛盾和问题就会带来惊慌和忧虑,不能有准备地予以解决。

3、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

【方法论】

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错误倾向】

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和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

【应用举例】

运用有关的哲学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维护中央权威。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整体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局部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同时二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一般说,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2)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于整体,顾全大局。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地方利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的部门利益。

4、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批判割裂物质和运动联系的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一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应用举例】

简要说明“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要点】

(1)物质和运动关系原理,从略。

(2)“刻舟求剑”故事的楚国人承认舟、水、剑的客观存在,却看不到三者都是在运动着的,也就是否认了物质的运动,结果虽然“刻舟”而“求剑”失败。

(3)这个寓言故事启示我们要坚持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善于在事物的运动中去认识事物,把握规律,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的客观情况,按变化了的客观规律办事。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

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一是否认相对静止,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

【应用举例】

俗话说“稳如泰山”言外之意泰山似乎是不动的。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

【答案要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泰山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在运动中存在着。

(3)科学研究表明,泰山不仅是几百万年前地壳运动的产物,且由于本身内部分子的运动,使它升高了几百米。并且还随着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在运动。离开了运动不仅没有泰山的形成,也不会有它在地球上的存在。

6、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地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的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

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形而上学静止地看问题。

【应用举例】

辨析题:变化就是发展。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其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而变化有向上的、前进的、也有向下的、倒退的。只有那些向上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因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题中说法没有认识到发展的实质,把变化和发展混为一谈,因而是错误的。

【联系实际应用】

(1)试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2)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和战略观。

(3)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7、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更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

【应用举例】

辨析题:规律是客观的,也是不变的。

【答案要点】

(1)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2)但由此得出规律是不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不同的物质形态,不同的运动形式,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规律。它们是随着事物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因此,人不能消灭、创造规律,但应充分注意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按变化了的规律办事。

【联系实际应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如:

(1)三峡工程兴建,人造卫星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要重视规律,按规律办事。

(2)破坏生态平衡,受到洪涝灾害的惩罚。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分析九八洪灾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8、人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另一方面,由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所以,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认识客观规律是前提和基础,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才是目的,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统一。

【应用举例】

辨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我国长江三峡截流成功就是生动的例证。

【答案要点】

(1)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人们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认为事情的谋划在人,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对的。但把事情的成功与否归结为天意,而不认为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则是错误的。

(3)三峡截流成功,生动说明要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同样靠尊重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如果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会前进一步。

【联系实际应用】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又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速度和效益结合起来,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一、高考考点

1、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剖析

1、如何理解“矛盾”概念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就叫做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区别等等,都是对立。而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则首先表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其次还表现为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但学生理解矛盾概念时,疑点较多。最主要的有:①矛盾概念和具体的矛盾之间的关系难于理解,往往把具体的矛盾等同于矛盾概念;②把矛盾的一方作为“对立”。把矛盾的另一方作为“统一”;③为什么人们不能有意识地制造矛盾?现实生活中,不是经常有人制造矛盾吗?

下面,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简略的分析。

关于具体矛盾和矛盾概念的关系问题。简言之,就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教材和教学中,讲矛盾概念,离不开具体事例,但矛盾概念又不等于具体事例,这就说明具体事例和抽象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既不是孤立的,也不能相互代替,两者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关于矛盾双方的关系问题。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自身不应称之为矛盾,两因素之间的对立关系才是矛盾,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人能不能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分析时需要有所限定。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了自然界原先并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包含着某种矛盾,那是不是意味着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呢?可以说“制造了”,也可以说“没有制造”。例如,人们修筑拦河坝形成水库,水库就包含许多矛盾,其中有库水对河坝的压力,河坝对库水有支持力。至少压力同支持力就是一对矛盾。但是压力同支持力之间的矛盾在自然界本来就是存在的,人们修建水库只是改变了矛盾的具体形式,并没有制造出什么新的矛盾。因此,人不能随意制造矛盾。

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不能随意制造矛盾。

总之,矛盾的产生与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矛盾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2)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条件

①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等性质的一种概括,表明了矛盾双方具有由此达彼的性质。所以,就有了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它们能够转化,可以转化。如战争可以向和平转化,落后可以向先进转化。

②矛盾双方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个条件既可以表现为事物的内部条件,也可以表现为事物的外部条件。这个条件应有利于矛盾双方的斗争,通过斗争,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从而促使矛盾双方的转化。当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时,就实现了矛盾双方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就不可能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转化就不能实现。所以矛盾双方转化需要一定条件。例如,落后向先进转化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等内部条件,也需要集体的帮助等外部条件。

(3)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①统一离不开对立。首先,“依存”离不开对立。“依存”有许多层意思,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这就是平常说的“相比较而存在”。依存只是对立面之间的依存,不是任何两个东西之间都有依存关系。其次,“转化”离不开对立。矛盾双方转化有许多具体情形,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是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

②对立离不开统一。什么样的东西才互相排斥呢?必须是有某种共同的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同时呈现出排斥的倾向。如果不是相互依存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彻底分离”、“毫不相干”,还谈什么排斥呢?

总之,对立和统一密不可分。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基本内容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转化的,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随着场合的变化,普遍性和特殊性也是可以转化的。

(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②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一致的

4、为什么说事物的性质,主要地就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1)矛盾的主次方面,在地位和作用上是不相同的。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

(2)矛盾的次要方面,居于被支配的地位,在规定事物性质中不能起主要作用,但次要方面对规定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事物的性质是主要地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3)复杂的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以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双方对规定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4)我们在分析事物的性质时既要注意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又要认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5、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

四、重要原理阐释

1、矛盾的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阐述】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

它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原理应用举例】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

【答案要点】

(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是有两点而不是一点。所以,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需要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因此,党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内容略)。

(3)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的具体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顾此失彼,一硬一软,是一点论,片面性的表现。

【联系实际应用】

(1)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既能够自信、自强,又防止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2)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党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把握邓小平同志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4)正确看待我国当前的形势,既要充分认识和估计成绩,又要正确认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5)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权利和义务、义和利的关系。

(6)生产和消费、积累和消费、速度和效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7)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与发展问题。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阐述】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实际应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道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答案】要点第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 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因此,我们做工作必须坚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的原则。第二,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是适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专政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决不能照抄照搬。第三,只有立足本国实际,从本国国情出发,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阐述】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地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原理应用举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答案要点】

(1)原理内容(略)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又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批判、继承、扬弃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新时代的文化体系,是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的有机统一,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5、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阐述】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原理应用举例】辨析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答案要点】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方面。因此,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而不是不分主次的均衡论。认为两点论是均衡论是错误的。

(2)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各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个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双方的主要方面。因此,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论,而不是离开两点的一点论。认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是错误的。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联系的,是统一的。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联系实际应用】(1)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一、高考考点

1、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2、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3、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剖析

1、外因是不是“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1)树立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明确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是“同时存在”、“共同起作用”、“二者缺一不可”的。

(2)明确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还会起“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外因的作用再大,也是影响性的,第二位的,也必须通过内因,而决不可撇开内因而单独起作用。适当的温度、湿度能使种子发芽,而不能使石头发芽,原因在于它没有内因,缺乏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2、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质

从不同的角度看、以不同的标准衡量同一事物,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于是可知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质。比如一个人,我们以性别为划分标准,他可以是男人或女人,以是否健康为标准,他可以是健康或不健康的人;以职业的标准,他可以是教师,或是司机、医生等等。

3、如何理解.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形式?

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一种形式: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上变化引起质变,另一种是事物在总体数量上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第二种形式属于“内涵”的变化。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是分子结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经济组织方式的变化;同样人数和素质的军队,组成方式也可引起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等。这种变化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这也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形式。

4、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必然是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而不见事物的联系。

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研究任何问题,既要看到它的现在,又要看到它的过去,预见它的未来。形而上学则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用这种观点考察事物,必然是只见现在、不见过去和未来,只见一个个孤立的片断、不见总的过程。

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性,克服片面性。形而上学则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矛盾,往往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把事物的一个方面、一种属性绝对化。

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⑤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①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要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③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要把辩证法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

5、联系、发展、矛盾与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普遍联系的观点与变化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是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三大规律。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事物的联系,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必然引起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又存在着联系。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矛盾是联系的本质内容,是发展的动力所在。

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在矛盾双方力量不断变化的前提下,事物的变化发展呈现出量变与质变两种状态,并最终导致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中,由于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以及反复性,必然导致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是发展问题的深化和继续。内外因主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即事物为什么发展。量变与质变主要讲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前进性与曲折性讲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途径,二者共同回答了事物如何变化发展的问题。

6、为什么说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这是因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辩证法的核心;即辩证法是关于联系的学说,是关于发展的学说。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而联系的实质内容是对立统一的联系,发展是由联系引导,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矛盾,特别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源泉。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实质,是对立统一的联系。

其次,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再次,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所以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因而只能用片面的观点去看问题。

7、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它们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两者相互渗透,彼此贯通、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否则不是走向机械唯物论,就是走向唯心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时是贯穿着辩证法的。它把物质世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它把意识对物质的反映看作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

同样,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辩证法,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它在解释世界状况“怎么样”的问题时是从唯物论原则出发的,始终贯穿着唯物论。它把辩证法的规律首先看作是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把思维规律看作是外部世界的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认为辩证法的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抽引出来,而不是在人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项原理之中,教材提出坚持辩证法的要求时,强调“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相结合”,指出“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是强调要把辩证法和唯物论统一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四、重要原理阐释

1、内外因关系的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事物发展原因的原理)

【原理内容阐述】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因是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

它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原理应用举例】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需要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需要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发展原因的原理分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既需要深化改革又需要对外开放?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内外因有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解决体制转变中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就必须进行改革把自身的事情做好,这是根本的。

(3)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对外开放,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4)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化改革,另一方面要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东西,做到为我所有、消化、吸收、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总之,我们在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内外因的结合,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结合,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观点。

【联系实际应用】

(1)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关系。

(2)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机遇,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顺境和逆境。

(3)长江三峡工程的大江截流与黄河小浪底工程都是充分发挥本国的经济、科技资金具有优势的基础上又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外部条件。

(4)中央多次强调,扶贫重点必须由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这样才能把有限的物质技术条件同当地人民的实践相结合,使之增加自力更生的能力,强化造血功能,从而引导贫困地区最终依靠自力更生富裕起来。

(5)国有企业的改革,搞好国有企业既要发挥企业自身的决定性作用,又要为企业改革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

(6)实施再就业工程: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关键在于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改革发展的就业要求,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帮助。

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

【原理内容表述】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求】

它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原理应用举例】

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请用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原理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意义。

【答案要点】

(1)(原理内容略)

(2)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重视量的积累,依靠全体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主人翁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锐意进取,勤俭建国,才能逐步摆脱不发达的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既要反对那种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急于求成的错误观念,把热情和干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联系实际应用】

(1)我国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3)青年学生要注意自身修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事物发展的趋势的原理(事物发展途径的原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阐述】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要求】

它要求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把自己的命运与社会主义改革大业紧密联系起来,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原理应用举例】

根据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的哲学道理,说明对社会主义命运和前途的认识。

【答案要点】

(1)(原理略)

(2)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社荟主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先进的社会制度,是新事物。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否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4)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社会主义在其初级阶段是不完善的,相对弱小,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加上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的颠覆和破坏,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有迁回曲折的过程,这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但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联系实际作用】(1)既要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困难,又要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充满信心。

(2)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困难,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4、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原理内容阐述】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

它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原理应用举例】

为什么说只有坚持辩证法,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答案要点】

(1)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侧面研究同一个对象—客观物质世界。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2)只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还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只有坚持辩证法即承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变化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3)只有坚持辩证法,才能做到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也就是真正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联系实际应用】

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正确分析和认识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搞好“三讲”教育等。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一、高考考点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剖析

1、主观能动性与制约它的主、客观因素的关系

(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恰恰要求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利用规律,才能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割裂二者的关系,夸大或否认主观能动性都是错误的;认为二者相互制约的观点,也是不对的。

(2)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因素的辩证关系

主观因素不仅包括观念、能力、方法、身心健康的程度等方面,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广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正确的主观因素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和学甩少多步积累形成。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②反映事物的形式不同。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具体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认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间接反映事物。③在认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联系:①两者相互依存。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如果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对这些感性素材进行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就实现不了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反映。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在人的认识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包含着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理性认识包含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感性材料为基础。③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3、意识、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谬误、科学理论、认识的根本任务、认识的根本目的之间的关系

(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概念对应。达潜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概念对应。二者都有正确、错误之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分。

(2)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质的阶段,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别用。真理既有可能是理性认识,也有可能是感性认识、科学理论属于理性认识。

(4)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5)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基础是实践。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把握“认识”的几个知识点(1)认识的来源:实践。(2)认识的获得途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

(3)认识的根本任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认识的根本目的:指导实践。(5)认识的基础:实践。(6)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

(7)认识的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8)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递进到高一级的程度。

5、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②现象是个别的、表面的、片面的、多变的东西,本质是同类事物中一般的、内在的东西,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现象的根据才是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积了事物的本质。(2)联系:①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②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现象。③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助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6、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1)创新的哲学依据

①从唯物论的角度,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②从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要坚持创新,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③从认识论角度,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2)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①培养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这种经济时代必然要求我们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是创造能力的前提和强大动力。

②培养创新精神是民族振兴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③培养创新精神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④培养创新精神也是个人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3)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①要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正确地现和提出问题,是正确地解决问题的首要环节,我们要培养探索问题的兴趣。

②敢于超越。前人的认识未必都是正确的,后来人要敢于创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不要墨守成规。③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想象不是凭空想象,创造性思维不是脱离科学的轨迹。只有深入学习和研究前人已有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才能通过自己的智慧,作出合理的想象,形成创造性的结果。

④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机遇偏爱富于想象和有创造性思维的头脑,偏爱有长期准备的头脑。

⑤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要能够说明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7、对“创新”认识的几个误区(1)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2)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

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在人类产生以后,人们可以通过创新创造新事物,但并不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新出现的事物中包含了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东西。

(3)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四、重要原理阐释

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1)概念:①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②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原理: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方法论意义: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错误倾向:我们既要反对否定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5)运用举例:“神舟”五号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体现了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的原理

(1)概念:①认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真理: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2)原理: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3)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在认识的过程中,使认识深化到事物更深的层次,扩展到更广的空间或领域,并注意使认识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向前推移。

(4)错误倾向:一要反对只满足现有水平而不求甚解;二要反对只认识局部而忽视整体;三要反对认识上的静止观点而不向前推移。

(5)运用举例:①正确认识人类基因组计划、纳米技术等现代科技的意义。②正确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3、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原理

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深度上讲,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从广度上讲,认识应当不扩展;从变化上讲,认识必须向前推移。认识是无止境的(如图示)

这一观点要求我们不能把认识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浅尝辄止,而是在实践基础上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把认识向前推移。反对满足现状不求甚解、静止的观点。

4、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综合离不开分析,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以综合为指导。所以,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2)方法论要求: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

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高考考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剖析

1、正确认识价值

(1)价值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哲学价值是对具体领域里价值的高度概括,因此,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它与具体领域事物中价值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哲学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上的“价值”的区别:哲学上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既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而经济学上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价值是事物(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众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一定属性或性能,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即有价值的。反之,即无价值的。一种对于主体有用即有价值的东西,有用的程度越高,满足主体需要的范围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

(4)可见,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人即主体的需要,二是事物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二者缺一不可。

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比较

(1)从含义看: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体系,其含义不同。

(2)从产生看:集体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价值观;个人主义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价值观。

(3)从出发点看:集体主义是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

(4)从阶级性看: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人生观,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人生观,它以自我私利为核心。

(5)从结果看: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它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个人主义是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思想体系,对个人和社会有极大危害。

3、澄清两个误区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已经过时。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扬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②坚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的内在要求。

③集体主义原则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矛盾。

④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错误的。

(2)提供集体主义就是否认甚至抹杀个人利益。

①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从根本上说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集体利益的巩固和发展,为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因此,提倡集体主义不仅不会抹杀个人利益,反而会满足个人的正当需求。②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把二者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4、个人正当利益与个人主义的比较

四、重要原理阐释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既要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要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含义:价值观是指人们如何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原理: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的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具体标准,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正确的价值观,以便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同时使自己得到发展与完善。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

(1)概念:①个人利益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集体利益是集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原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本质上一致的。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但也有矛盾。

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有时二者要发生矛盾。

集体利益原则要求个人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同时,要求集体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3)方法论:在实际生活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4)错误倾向:既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又要反对忽视和损害个人正当利益的做法。

(5)运用举例:正确认识在“打假”、“反走私”等活动中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4、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原理: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方法论: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第七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一、高考考点

1、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2、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剖析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选择是否科学的根本依据。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观的基本问题,人生价值就是从天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都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社会是根本,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要反对把二者对立起来,夸大个人作用的错误观点。

(4)从行为要求上讲,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提高素质,为社会进步作贡献,追求个人与社会正确统一的人生观境界。

2、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1)社会条件包括各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影响个人人生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但又各有特点,个人可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

(2)既要看到物质条件又要看到精神条件。有人往往只看到国家的经济状况和个人待遇,而忽视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的发展,怨天尤人,悲观失望,结果妨碍了人生价值的实现。(3)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为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比过去好得多的条件,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

(4)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因和关键。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和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能动影响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子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盆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通个人的实践,总会或多或少地、直接间接地对社会历史产生一定的作用。个人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可能是一样的。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能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实则是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在社会历史中的具体体现。

4、关于“少谈点理想.多谈点实惠”。

(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一个人树立了崇高的理想,才能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谋取更多的正当实惠,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树立崇高理想与取得实惠并不矛盾。

(3)如果只讲实惠,不讲理想,把个人眼前的实惠看得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只追求物质享乐,就会失去正确的人生目标,甚至走上极端个人主义和违法犯罪的道路。

(4)这种观点将理想同获得实惠对立起来石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5、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理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理想。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从总体上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二是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二者是互相联系的。我们只有正确理解了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才能以更高的思想境界去认识和对待当前的学习和工作。做到既站得高、看得远,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

(1)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区别

共同理想是指人们共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合理的希望和设想,是经过共同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共同理想能够使国家、民族、集体和个人获得内驱力。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现阶段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最高理想是指最高层次的社会理想,是对社会发展最高目标的设想。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2)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又是辩证统一的

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具体表现。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原则。我们在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决不能忘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否则,共同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最终目标。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后,才有可能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是为将来进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们既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又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6、理想、空想、幻想的区别

三者都是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设想,但有根本区别:

(1)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经过努力有实现可能的设想,即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的目标。它是人们对现实中客观事物发展未来可能性的反映。

(2)空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和社会制度提出的不可能实现的设想。

(3)幻想是人们由主观愿望和社会需要所引起的对于未来的特殊想象。那些不符合实际,不存在实现可能的幻想,只能是虚构的想象,会成为有害的空想。有些幻想虽然符合现实生活的要求,有实现的可能性,但不表现为现实的奋斗目标。这类幻想有助于激发人们展望未来,拓展思路,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四、重要原理阐释

1、人生价值两个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1)原理: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居于首要地位;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意义: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不能否认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然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错误倾向:割裂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有些人在看待二者关系时不分主次,等量齐观。

(4)运用举例:可以联系“抗非”英雄、“航天人”、廉政公仆的事迹说明。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原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也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3)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能仅仅以他从社会取得多少东西来衡量,而主要地应以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的多少来衡量。这就要求我们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3、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

(1)原理:①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现实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理想高于现实。理想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它并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水平上,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不等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但理想又可以转化为现实。

(2)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3)错误倾向:一方面,我们要反对在确定自己的理想时,好高鹜远或自暴自弃,不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反对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一旦看到现实中还存在着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便对美好理想能不能实现产生怀疑甚至动摇的错误态度。

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一、高考考点

1、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剖析

1、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当然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只有抓住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而且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

(1)人类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2)一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直接经验(通过亲身实践而获得的经验),一个间接经验(从他人那里主要是书本上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经验,在别人仍为直接经验。二者最终都源于实践。

3、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实践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避免盲目性,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为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性,而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各有其特性,一定要运用理论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还因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符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情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

(4)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必须重视理论学习,重视书本知识,不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就无法指导实践。同时,必须要积极参加实践,用所学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坚持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受人的意识支配,否定了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看成完全自发的活动的观点;又坚持实践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的物质变化的客观过程,否定了唯心主义实践是纯主观活动的观点,把能动性、物质性结合起来,看到了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科学解释了实践的含义。

4、实践的客观性和能动性的关系

(1)区别:实践客观性是相对于人的主观意识或认识而言的。之所以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因为构成实践的三个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能动性是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而言的。之所以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原因在于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实践的能动性特征是最能表现实践的本质。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能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有目的的创造是实践能动性的充分体现,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

(2)联系:①这个关系实质上是实践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依赖于客观。②二者是辩证统一、互相渗透的。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是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③前者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如果夸大第一特征,否认第二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如果夸大第二特征而否认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

5、澄清对“实践”认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孤立的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单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误区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因为我们讲盲目的实践是指这种实践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导致失败。

误区三: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只有人的活动,才谈得上实践,但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这要具体分析。人的活动可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是非认识性活动,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6、物质与实践的关系

物质与实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的哲学概念。二者的区别是:

(1)含义不同。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可见,物质是指客观世界本身,它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实践则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人类活动。

(2)特性不同。哲学的物质概念,高度概括了离开人的意识、并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的共同点,既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人类活动,其特点就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及普遍性等特性,是主观和客观相联系的桥梁、纽带。

(3)相对应的概念不同。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属于唯物论的范围。实践是相对于认识而言的,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科学揭示,指明了人们认识的对象,指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前提,指明了物质范畴既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为人们正确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容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实践则是自在世界(又称天然世界,它既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包括人类产生之后但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指人化了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创造一个与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二者的联系是: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是其实践观的前提和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2)无论是哪一种实践活动都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同时,由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用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实践的客观结果当然也是物质的。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的关系

(1)区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

(2)联系: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产生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靠群众,才能有所作为。

8、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1)区别:认识世界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的普遍本质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我们所要了解的具体对象。改造世界是指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2)联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9、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1)区别: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的地位。

(2)联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相互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四、重要原理阐释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概念: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②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属于主观范畴。

(2)原理:实践决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错误倾向: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5)运用举例:①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②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相互关系原理

(1)基本原理:两者辩证统一。①互相区别:直接经验就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经验(知识);间接经验是指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特别是前人、别人总结实践经验写在书本上的科学理论知识。②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两者是源和流的关系。在我在为间接经验的,在别人仍为直接经验,就知识的总体来讲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间接经验也是从直接经验来的,间接经验如果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知识,它又过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发展直接经验。

(2)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获得直接经验,同时又要学习间接经验,掌握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热爱读书,读书是接受间接经验的最好方法。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1)概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2)原理: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③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3)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主要应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具体说,一方面,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工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

高三第一轮复习:《等差数列》(文科)教案 篇5

教学内容:角的概念和弧度制(1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任意角的概念.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的推广,特殊角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教学难点:满足一定条件的角的位置的判断. 教学用具:三角板 教学设计:

一、知识要点

1.角的概念:角的形成,角的顶点、始边、终边. 注:运动观点定义角;安装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2.角的分类(以旋转方向为标准):正角;负角;零角.3.终边相同的角: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连同角在内),可以记为

{|k360,kZ}或{|2k,kZ}.

4.象限角与轴线角(以终边位置为标准):顶点在原点,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则终边落 在第几象限,就称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是轴线角. 注:写出各象限角的集合及各轴线角的集合. 5.区间角、区间角的集合:角的量数在某个确定的区间内(上),这角就叫做某确定区间的角. 若干个区间构成的集合称为区间角的集合.

6.度量:角度制与弧度制以及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800.01745rad.

1rad57.305718,1180注:特殊角角度与弧度的互化要熟练.

7、弧长公式:l||r,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12lr12||r.2二、典型例示

例1 已知45,(1)写出与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2)在区间[720,0]内找出与终边相同的角.解:(2)令72045k3600,kZ,得765k36045,kZ,解得178k18,kZ,从而k2,1,故675或315.注:由指定区间得到相应的不等式,求解得到k的取值范围,找出其中的整数解就可以确定出所求的角了.例2(1)1234角的终边在第 象限;

(2)已知为第二象限角,判断22的终边所在的位置;

43呢?2呢?

解:(1)12343360154,它与154角的终边相同在第三象限;(2)由∴62k2k,kZ,得

k22k,kZ,2的终边在第一、三象限.2k3332k3,kZ,∴

3的终边在第一、二、四象限.4k224k,kZ,∴2的终边在第三、四象限或在y轴的负半轴上.注:已知角为第k(k取一、二、三、四之一)象限角,求角

n(nN*)的终边所在

位置是常规题型,一般可用直接法求解.还可用几何法,即利用单位圆来判断角

n(nN*)的

终边所在位置:把单位圆在每个象限的圆弧n等份,并从x正半轴 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在每个区域循环标上1、2、3、4直到填满为 止,则有标号k的区域就是角则角3n(nN*)的终边所在位置.如k2,的终边在第一、二、四象限,右图中标有2的区域就是角

3 的终边所在位置.例3(1)扇形的中心角是2弧度,弧长是2cm,求它的面积.(2)已知一半径为R的扇形,它的周长等于所在圆的周长,那么扇形的中心角是多少弧 度?扇形的面积是多少?

解:(2)2RR2R,22,S(1)R2.注:两个公式联系着扇形的四个量.三、课堂练习

1.与角1825的终边相同,且绝对值最小的角的度数是___,合___弧度。

kk2.集合M{x|x,kZ},N{x|x,kZ},则()2442A.MN B.MN C.MN D.MN

3.若是第二象限角,则第_____象限角。

2是第_____象限角,2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2是

4.在半径为R的圆中,240的中心角所对的弧长为___,面积为2R2的扇形的中心角 等于___弧度。

四、课堂小结

五、课外作业

1.将时钟拨慢10分钟,则分针转过的弧度数是()

A.B.

C.D.

33552.已知为第三象限角,则

2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或第二象限 B.第二或第三象限 C.第一或第三象限 D.第二或第四象限

3.已知为第四象限角,则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或第三象限 B.第二或第三象限 C.第二或第四象限 D.第一或第四象限 4.终边在第一象限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为()7} B.{|2k,kZ} A.{,444C.{|k5.函数ysinx|sinx|4,kZ} D.{|2k4,kZ}

|cosx|cosxtanx|tanx|的值域是_______。

6.的终边与6的终边关于直线yx对称,则=______。

7.已知扇形AOB的周长是6cm,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高三第一轮复习:《等差数列》(文科)教案 篇6

字音部分教学目标: 识记现代汉语中的普通话的字音 规范语音的诵读,提高辨别错误读音的能力 3 能准确区分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

教学重难点:

1.多音字错读

2.形声字误读

3.形似字误读

教学课时: 4 课时 教学步骤: 课内两课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教师负责强调重难点。2 第三课时 做字音测试 3 第四课时 讲解试卷

反馈情况:

考点突破:

1.多音字误读

2.形声字误读

3.形似字误读

强化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圈养()女娲()浣衣()粗糙()牛虻()躯壳()绷脸().........镌刻()克扣()羞赧()狷介()罪愆()癖好()缫丝().......黢黑()狡黠(.)趑趄()剽窃()委蛇 .(.)

悭吝()供应()..........按捺()木讷 .(.)挟制()牵掣()讹传()梵文()讣告()消弭()

引........擎()滂沱()轻佻

()涪陵()僭越()巨擘()叱咤()摭拾()绯闻()

............炮烙()胡诌()船棹()炽热()祓除()

蚊蚋()舷梯()豢养()

唆.........使()嗾.使()整饬.()靓.妆()豢.养()侪.辈()呷.

一口()拾.级而上()

泫.然泪下()

提纲挈.领()

朝暾.夕月()暴殄.天物()

铩.羽而归()

自怨自艾.()

期期艾艾..()呱呱..坠地()

坚贞不渝.()

按捺.不住()

安土重.迁()

勇善战()

光风霁.月()

箪食..壶浆()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前后词语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殷红|湮没

瞠目|螳臂当车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B.风雨如晦|诲人不倦

皴裂|怙恶不悛 犄角|掎角之势 C.角色|角逐

拙劣|相形见绌

果脯|哺育 灯影幢幢|憧憬 D.锃亮|面目可憎 解甲归田|浑身解数 挣脱|挣扎

2、下列各组词语,前后词语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糜烂 羁縻 蘼芜 望风披靡

B.伉俪 吭声 巷道 引吭高歌 C.刹那 古刹

刹车 叱咤风云 D.悲怆 寒伧

创伤 踉踉跄跄

3、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忏悔 歼灭 纤细 纤绳 翩跹 B 肖像 削弱 树梢 俏丽

C 粳米 少不更事 大腹便便 便宜行事 D 谙熟 万马齐喑 黯然 歆享

4、下列各组词语,前后词语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煞尾|煞白 剽窃|漂白 径直|痉挛 B.薄膜|账簿 喘息|湍急 靓妆|菁华

解.甲归田(道行.不深(流水淙淙..()).)骁

C.瓜蔓|蔓延

眉梢|艄公 觊觎偈语 D.裨益|裨将 落笔|落价 媲美|睥睨

5、下列各组词语,前后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长篙 缟素艾蒿 嵩山

B 皲裂 皴裂疏浚 竣工 逡巡 怙恶不悛 C 方枘圆凿 木讷 按捺 蚊蚋

D 稂莠 阆苑 螳螂 锒铛入狱

三、(一)区分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

请同学们按照口语与书面语的分类标准将下面的词语分类,并注音。1 剥

剥削

剥花生

剥皮

生吞活剥 削

削足适履

削皮

瘦削

削减

削面 露

藏头露尾

披露

露丑

露富

露马脚

露头角

露天

露骨

露脸 熟

熟能生巧

熟练

饭熟了

熟透了 薄

薄被

薄地

单薄

薄饼

厚此薄彼

不薄

薄情

薄利

薄命

薄膜 血

血本

血海深仇

血腥

流血

血糊糊 血泪 血雨腥风

血淋淋 流了一点血逮

逮老鼠

逮捕

力有未逮壳

鸡蛋壳

躯壳

地壳

脑壳

金蝉脱壳

甲壳

贝壳

(二)有一些词语只有两个读音,并且其中一个词汇量非常的少,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可以 采取记少不记多的原则。

请同学们给下列词语注音,从中找出较少的读音来,并记忆。1 混

混蛋

混乱

混为一谈

混球

混账

混浊

混水摸鱼 悄

静悄悄

悄然

悄声

悄没声儿

悄悄话 翘

翘楚

翘望

翘辫子

翘首

翘尾巴

翘盼 载

记载

载歌载舞

一年半载

文以载道

下载

转载

载送 晕

晕头转向

晕头晕脑

晕车

晕场

月晕

头晕

晕针

晕厥 弄

弄假成真

弄虚作假

弄璋

里弄

弄堂 靡

靡费

奢靡

披靡

靡靡之音

靡日不思 禁

弱不禁风

禁受

禁止

禁烟

禁不住

禁锢

情不自禁

9处

处事

处心积虑

处女作

处之泰然

处理

处所 处长 作

作坊

自作自受

作弊

作威作福

始作俑者

(三)有一部分多音字,因其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其词性来判断他的读音。

请同学们给下列词语注音并归类。冠

张冠李戴

沐猴而冠

弱冠

冠名权

冠心病

冠冕堂皇

冠军 数

恒河沙数 不足齿数 擢发难数

数不胜数

数典忘祖

数米而炊 数罪并罚 卡

卡壳

发卡

关卡

卡片

银行卡

卡脖子

(四)还有一部分多音字,因意义不同而读音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凭借他的意义来判断读音。

请同学们将下列词语注音并按意义分类。

1强 强弩之末

差强人意

强颜欢笑 强硬 强词夺理

强嘴 强人所难

强身 倔强抹 抹布

抹不开

抹桌子

涂抹

抹脖子

抹杀

转弯抹角模

模具

模型

模棱

模样

模本

模仿

模子着

着陆 不着边际

着想

着装

着落

着迷

一着不慎

着慌着魔

着手成春

5与

与虎谋皮

与闻

与时俱进

赠与

参与

与会

与人为善供

供认

供应

供职

供稿

供给

供品横

横行霸道

横死

横财

横征暴敛

横祸曲

曲径通幽

曲终人散

曲意逢迎

曲高和寡

曲解

曲谱

曲突徙薪

9解

解元

浑身解数

解甲归田

解不开道理

10绷

绷直

绷硬

绷脸 绷带 绷劲

11累

连累

连篇累牍

伤痕累累

硕果累累

劳累

累赘

日积月累臭

乳臭未干

臭味相投

臭名昭著

铜臭

13哄

哄骗

起哄

哄抬

一哄而散

哄堂大笑 哄抢 哄弄

14丧

丧钟

丧家之犬

丧父 丧服 丧命 丧心病狂

丧葬量

量入为出

量体裁衣

思量

量刑

量杯

量才录用

度德量力 兴 兴奋

兴亡

兴高采烈

兴风作浪

兴趣

兴致

兴师动众

17应

应届答应

应承

应有尽有

应接不暇

应运而生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方法漫谈 篇7

一、依纲扣本、抓住教材

第一轮复习要以课本为主。 “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首先,要经常看看目录及其教材各章节下的子目。目录及其子目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能体现各章节、各子目之间的关系和核心内容,因而是学习的导游图,经常加以浏览,就能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了然于胸。同时还要关注和钻研《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看看它的框架结构及重要的知识点的表述与教材有哪些不同。

其次,要抓住学习重点或主干知识。就政治学科而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把书读厚,另一种就是把书读薄。在第一轮复习中首先就是要学会把书读厚。怎样读厚呢?就是学会联系相关知识。比如复习到社会保障制度时,我们就要思考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地位,内容包括哪些、分别是什么,原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像这样打开思维的话,就更有利于全面理解社会保障制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把书读厚。同样把书读薄也很重要。高考重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政治学科的主观性试题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能得一些分,但是要想得高分就很困难了。原因就是考生组织答案不完整,不会全面辩证思考问题。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说到某个知识点滔滔不绝,但常常是丢三落四、不成体系。因此我们就要善于把书读薄,也就是说脱离教材后,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知道教材讲了哪些章节,每一个章节讲述了哪些内容。这样答题时就能够结合教材全面组织答案。

高考的考试内容每年都有所调整,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考纲。尤其要注意的是,要想事半功倍地进行政治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在考纲的指导下进行复习。

二、重视方法,提高效果

高三的课型主要是复习课,同学们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如果方法不当,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那么在第一轮复习中可采用哪些方法呢?

1.中心复习法。即以重要的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复习,也就是把握关键词。每一课的题目或者每一框题的题目基本就是该课或者该框题的关键词,在记忆的时候要以此为主线去理解和把握。比如在复习“税收”这一课时,就可以以税收作为关键词去展开记忆。通过学习,我们要掌握税收的含义、内容、法律依据、特征、作用、性质、属性、来源、主要类型等。通过一个关键词可以记住一系列相关知识点,有助于养成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习惯,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记忆教材上的一些知识点也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其实也可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去记忆。比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有五个能力,其实就是五个动宾短语,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等。这句话比较长,但如果抓住关键词的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要善于把标题(关键词)变成问题对自己提问。政治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把握三个方面,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需对某些重要知识点加深理解,可按“浏览—自我提问—阅读—复述”的程序进行复习。

2.归类复习法。归类是把相似或相近的知识集中起来,便于识记。归类还可以表现为抓住一些小专题进行复习。在文综考试的背景下,这种归类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小专题复习意味着要把有关知识系统化、专题化。应该强调指出,小专题复习的重心不应只放在知识点的归类、梳理和识记上,更不要刻意在知识点上去“深挖洞”,而是要放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上,学会以小见大。比如:关于“增加就业”的问题,就可以运用归类法进行复习。我们可以在复习过程中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措施进行归类:如发展生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强宏观调控、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乡镇经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等。

当然对于我们平时做的试题也可以进行归类,比如针对主观性试题可以大致归为:现象类、因果类、措施类、意义类、认识评价类、体现类、开放类等试题。然后对每一种试题的答题方法也可进行总结归类。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比较复习法。在做选择题时,同学们往往对类似知识点把握不准,结果在两个题肢之间徘徊,从而导致出错。比如对股票、债券、保险、储蓄等知识不能准确把握,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复习,对比它们的不同点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有哪些内在联系。这样运用比较法来复习,我们就可以准确掌握相似知识点。

4.小结复习法。复习要有自己的思路,通过一节、一课、一章的复习,可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写成小结、列出图表、画成知识树、列出提纲摘要,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及时总结、反思,就能够让我们真正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三、抓住课堂,当堂理解

认真听讲是接受老师指导、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1.要充分认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在课堂中的分析讲解远比课后辅导要详细得多。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一条最简捷的路。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虚心向老师学习,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上好每一节课。

2.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听课是为了增长知识和发展智力。因此,不能把“知识听懂了”等同于“课听好了”。高水平的听课应该不仅注意老师传授的具体知识,更应该注意老师讲课的思路。追着老师的思路跑,目的在于把老师讲课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搞清楚,学习老师是如何进行周密科学思考的,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

3.听课中可以尝试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作判断、试下结论。看看自己想的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找出对与不对的原因。

4.力求当堂理解。理解是掌握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及规律的思考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思考的问题与老师讲的问题相统一。在老师的启发下,我们要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力求当堂理解知识。

四、做好笔记、及时反思

高考体现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不是单纯地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考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考生只是满足于记住某一个知识点,就不能适应高考的需要,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善于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这样记笔记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那么怎样做好笔记呢?

需记的首先是重要的概念、结论及其分析,重要的知识归类或知识框架(含线索、结构),老师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和思考方法;其次就是一些典型习题,自己做的错题等都是做笔记的重点。

做笔记是为了应用。笔记应多次复习,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般应在当天结合笔记的整理进行一次较为仔细的复习,当笔记“冷却”时,再复习一遍,一是强化识记,二是看看是否有新的疑问,三是要注意各部分笔记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相互关联。

五、精选精练、重视反馈

要想让自己的复习有好的效果,进行适当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说要适当,就是因为有些同学在第一轮复习中容易走入“通过做题来取代复习教材”的误区。认为做题多多益善,结果本末倒置,成绩并没有太大改观。那么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我们应走“精练”之路。进入高三后,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本较好的复习资料。从练习的角度看,还应该有同步练习与专题练习两个部分。有了这些资料后,就应有计划地、踏踏实实地逐步完成。

2.要重视主观性试题。一些同学不爱动手,平时练习时客观性试题做完后就万事大吉,对于主观性试题则束之高阁,等着老师讲评;还有的同学做主观性试题时不愿动脑,遇到一点儿困难,就喜欢翻看教材,结果考试时看见主观题时无从下手。因此在做主观性试题前,要先认真审题,回忆过去做过的有关习题的解题思路,再把材料和教材知识相结合来做题。做题的目的是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主观性试题。

3.对典型题目要认真研究,总结答题规律。典型题目一般有两类,一是较好的高考题,特别是列入了高考《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的例题;二是老师们设计的对某一类专题有“范例”意义的练习题。尽量把这些例题研究透,总结出答题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六、重视时政、提高能力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具体方法如下:

1.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并进行归类。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特别要注意各个领域内的重大时政。

2.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把其与课本的知识相结合,学会自己命题。这一步要求我们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用所学的知识向自己提问,经常这样练习,就能提高我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控制分析下一篇: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