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校园生活散文
高高大大的个子,一副结实魁梧的身材,皮肤黑黑的,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时在我们学生眼里老师既可爱又好笑的发型,是“地方支援中央”的那种补救秃顶式的发型,这便是时常让我想起的初中时代的数学老师,何国兴老师。
何老师不是我们的班主任,在初二上半学期的时候,接任了我们那一届两个班的数学课程,论脾气,他的脾气要比其他老师好得多,对待学生的态度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牛,不求别的,只管在黑板上、书本里勤奋的为他的学生耕耘着。
记得那时班上调皮捣蛋的学生们没少在何老师的发型上“下功夫”。那时,上课铃声一响,在上课之前,老师只要推门迈进教室的时候,班长就会庄严的喊出一声“起立”,同学们听到口令会立刻整齐的站起来,目光迎接着老师。而在何老师这里,我前桌一个叫贾博伟的调皮有才小子,和他的同桌竟根据正规的口令歪出一首打油诗似的口令——“稍息立正,看秃顶”。完了念给我和我同桌听,当时笑得我们气都喘不上来了。还有一次,也是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正当我们认真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我后桌的“漫画家”刘剑东和他同桌刘洪涛用笔头顶了我的.后背一下,我有些猫着腰儿的转过头去,诧异的看见两张诡异而狡猾的脸,接着他们顺势递给我一张纸,悄声说你看这是谁啊?——我定睛一看,虽然只是简单的素描,但借看发型和那张脸孔,一眼也能认出那是数学老师,忍着快要爆破的笑声,我传给了我同桌看,接着便听到来自同桌的小声的、嘿嘿哈哈的傻笑声。
在我记忆里,何老师最逗的地方还是他每当讲完一门新的数学课程后,提问学生的时候。在每一年的每一段时期里,每一个班级里陆陆续续的总会有学生离校辍学的现象。我们班也不例外。尤其到了初三的时候,班里从一升学的四十多名学生一下子落差到还有二十来个人,并且不断有学习好的学生也在流失中。这也许在一向不太爱管一些杂事的数学老师眼里丝毫没有受到些许影响。到了上课的时候,他还是一贯的、认真的讲他的课,只是何老师在闭眼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多了一些笑料百出的笑话。——
到现在我还能清晰的回想起那个场景。——讲完课后,何老师总会走下讲台,一条腿叠压在另一条腿式的坐在讲台旁边的凳子上,半眨着脑袋,闭着眼睛,慢语慢调、粘粘糊糊的说:“我叫一个回答问题。”这个时候的何老师不像别的任课老师是抬着头,在班里扫描一下该叫哪一个学生,而他则是半眨着头,闭着眼睛,想像着该叫的学生的名字。
——“戌然”——当我们秉着呼吸终于盼来了数学老师叫出的人名后,班里一片哗然声,几个平时特调皮的学生高一声,低一气的喊出:“不念啦!早就不念啦!”而他们的喊声似乎并没有打破数学老师的动作,他依然是半眨着头,闭着眼睛,沉思着,片刻后,接着又叫出一个人的名字——“红卫”——“不念啦!早就不念啦!”哈哈哈哈,全班男女学生都笑开了锅,这时的何老师才从笑声中猛得抬起了头,看看这个学生,又望望那个学生,不好意思的也笑了。
那时,我的数学学得超级烂,所以在数学老师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放心得很。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数学学得好的学生才能让何老师装在脑袋里,而装在何老师脑袋里的学生又恰逢不念了,所以何老师不再想像着叫学生了,他开始用眼睛找学生回答,每每吓得我都像一只胆小的猫,紧紧的缩趴在课桌上,生怕不幸再被老师给点住。
台湾当代散文大师王鼎钧曾这样评价廖玉蕙的散文:就像“音乐给听赏者吹拂的感觉, 包围的感觉, 渗透的感觉, 难以拒绝而又无可捉摸的感觉”。【1】的确, 她的散文, 情感诚挚率真, 文字功底扎实深厚, 作品结构精巧用心, 总能在看似不疾不徐地叙述中, 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让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本文试从创作的动机、创作题材的选择、贯穿创作的主线、创作的原则等四个方面,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来领略廖玉蕙散文作品的迷人风采。
一、情意的开发与互动――廖玉蕙散文创作的动机
廖玉蕙坦言自己曾深受狄更斯的影响, 始终坚持无论在生活中面对怎样艰难的处境, 都要对生命抱持积极的态度。所以, 在面对紫陌红尘中的斑驳景致时, 廖玉蕙更愿意捕捉那些温润动人的片段, 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人世的深情厚谊, 这是她散文创作的最直接的动机。
同时, 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也深深影响着廖玉蕙的散文创作。她在语文教育方面的主张与其散文创作的动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廖玉蕙在《活水》一篇中指出:现今教育的最大缺失, 是“情意开发”的付诸阙如, 既没有教会孩子表情达意, 也没教导学生领略人情。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找出被感动、兴发的缘由, 并让未曾亲历的生命情境, 借由对前人经验的学习而活跃生动起来。作为教师的她便自觉地在散文创作中, 实践着开发读者领略人性人情能力的理念。她希望通过写作与读者分享爱恨怨嗔的人生故事, 让作品成为她与读者之间情意互动的桥梁。读者若能在感动之余产生和以往不同的想法, 并因此在人生道路上看到更多的风景, 让生活变得更容易、更舒心, 这便是廖玉蕙创作的最主要的动机。
二、生活的“反刍”与絮语――廖玉蕙散文创作题材的选择
写作对于廖玉蕙而言, 既像与自己游戏, 又像是对日常生活的回味与反省, 以期达到自我调适的作用。用作者自己的话说, 这就像是一个通过写作“反刍”生活的过程。因此, 廖玉蕙一直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寻索创作灵感。其散文题材大致可以分为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顾和对日常生活中人与事的记述两大部分。她坚信:“人间烟火的种种灿烂, 其价值, 绝对不输给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小市民的爱恨怨嗔, 其精彩, 往往更胜大人物的惺惺作态。”【2】
廖玉蕙从小生长在贫苦的台中乡间, 成长中点滴的欢乐与辛酸, 通过她惊人的“摄像”能力得以声色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火车走过》一篇, 作家回忆起小时候与火车有关的生活片段, 视角新颖、笔法清新且富有情趣。作家的三姐在火车上做乘务员, 每当她工作的火车从家门口经过, 全家人便会关切地“举家鹄候, 和三姐摇摇招手致意”, 三姐虽薪水微薄, 但每月发工资后便会“在薪水袋上裹上几枚石子, 外头再包上一层塑料纸, 从车上丢下来, 有时, 距离没算准, 丢到铁道旁的菜圃里, 甚至不小心丢进河水中, 便全家总动员, ‘上山下海’搜索。……堪称吾家一景。”【3】寥寥数语, 便道出了在清苦生活的重压下, 全家人仍能彼此关怀、相互依靠的温馨。《便当联想》则讲述了作家学生时代有关便当的小故事。小时候由于家中贫困, 作家带到学校的便当一直很寒酸。而邻座的富家女孩却对自己每顿充满鸡腿、排骨的便当不屑一顾, 抱怨连连。作家非常羡慕邻座女孩的便当, 以致渐渐生出一种看似奇怪的心理:“我幻想, 有一天, 或许我的朋友会突然想起, 并请我享用那只鸡腿或那块排骨, 那时, 我一定要坚贞的拒绝, 脸上的表情一定不可露出欣喜之色, 连拒绝地言辞都设想好了……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自认当时机来临时, 绝对可以用最具尊严的方式赢得尊重”。【4】她是那么想吃好吃的便当, 以至于阿Q地幻想出了个莫须有的事件, 即便是想一想都会露出欣喜之色。明明非常想吃, 却在幻想中坚持拒绝, 实际上是非常渴望这件事能发生的表现。直到有一天, 邻座女孩将便当完整地倒在垃圾桶里, “我愣愣地注视了好一会儿, 不禁绝望地掉下了眼泪”。这辛酸的眼泪, 既反射出贫困所带来的深沉地悲哀, 也滴滴落在读者的心上, 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即便是对每个人都极为熟悉的日常生活的记述, 廖玉蕙也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让作品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陪你一起找罗马》叙述了作家女儿坎坷的成长经历。小时候, 女儿由于罹患严重地弱视, 导致手眼不协调, 为了学会骑脚踏车, “有好长一段时间, 你那位苦心孤诣的爸爸, 咬紧牙关, 在中正纪念堂里扶着你和两轮脚踏车, 跌倒了又爬起, 练习了又练习, 那样的身影, 任谁看了都会鼻酸不已。”当女儿终于学会了骑车, “父亲老泪纵横, 仰天笑说:‘谁说我的女儿不行’, 撩起裤管, 才发现爸爸双腿内侧挫伤得血迹斑斑。”【5】一句“谁说我的女儿不行”可谓感天动地, 准确地表达了父亲既骄傲又辛酸的复杂情绪, 也承载了似海的父女深情。作家在文章最后感叹道:“如果今天你行, 什么样的孩子应该被放弃!”, 朴实无华的语句, 却有着震撼人心、启人深思的力量。《算命袋》则讲述了女儿对妈妈窝心的爱。女儿制作了一个算命袋给妈妈做生日礼物, 作家一张张地抽出打开, 只见上面写着“‘你将来会有一幢有院子的房子’, ‘你会永远年轻美丽, 并且不发胖’, ‘你会活到很老很老’, 拆开最后一张纸, 我的眼睛蓦地湿热了起来, 上面写着:‘你的女儿以后一定会很孝顺你, 你老的时候, 如果牙齿全掉光了, 她会用小火熬稀饭给你吃。’”【6】读到这里, 相信每位读者都会被年幼女儿的善良、懂事深深打动。廖玉蕙用她细腻敏感的心, 采撷日常生活中点滴的感动, 让读者看到了生活中美丽的天光云影, 家常日常间的天大地大。
三、多角度、立体化地书写人性人情――贯穿廖玉蕙散文创作的主线
苏轼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廖玉蕙曾多次引用这句诗来说明多角度诠释人生的重要性。原本平凡的日常生活, 通过她多角度、立体化的解读总能呈现不平凡的面貌。廖玉蕙的作品就像多棱镜, 它有很多的侧面。她对生活的解读不是粗线条的、大而化之的, 也不是抽象的、高深的, 而是从不同的角度, 立体化地书写人性人情, 展现人生道路上千变万化的风景。《不信温柔唤不回》中, 作家从人们面对媒体耸动的新闻标题依然面不改色的冷漠反应入手, 活画出一幅人心麻痹、冷漠异常的社会图像。街道上车辆的互不退让, 家庭里冷战的夫妻, 商场里的假冒诈伪继而轮番登场, 让读者的心也即刻变得灰败郁结。此时, 作家却话锋一转, 一句“温柔不是世纪神话”可谓振聋发聩!丽水街上的摩托车司机在人们互不相让的焦灼状态下主动排除路障, 以微笑自然化解人际危机的小故事又与前文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让人们对缔造温暖社会的企盼重拾信心。接下来, 叙述重新回到一则新闻报导上:一位老师因体罚学生被判拘役两年, 学校、教育会争相为其大喊冤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廖玉蕙再也坐不住了:“当‘爱深责切’成了体罚最美丽的护身符时, 我不知道爱的教育还剩了些什么?体罚真是教育的万灵丹吗?小时候, 也常遭体罚, 却似乎从不曾由体罚而得到什么教训, 改变了什么不良的习性。偷看小说, 被揍一顿, 仍不改偷偷摸摸看杂书的乐趣;考试粗心, 手心挨竹简炒肉丝, 也没有因此而变得较细心;和同学吵架, 被老师赏了一记耳光, 除了更加愤恨, 也没有变得比较合群。倒是母亲难得的泪水教我格外检点, 老师婉言的笑容让我真心奋勉, 记忆中最美丽的回忆, 全是温柔的体贴。……孩子再是顽劣, 毕竟是孩子, 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的顽劣, 才是作为老师的应深心探讨、真心怜惜的。”【7】作家一字一句、针针见血地驳斥了为体罚辩护者的无稽。她从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的成长经历入手, 抽丝剥茧般的层层深入, 让这则对体罚的议论与前文摩托车司机温情化解危机的事件合二为一, 共同向文章开头提到的种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发起挑战。结尾, “我们不信温柔唤不回, 只有彼此温柔对待, 才能治疗现代人的冷漠, 平息无谓的纷争, 对人间的善意重拾信心。”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呼唤人际的温暖与理解的主题。纵观全篇, 作家通过巧妙的安排, 多角度的细致展现, 让人间百态粉墨登场, 内容丰富且说理充分, 读后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四、著诚去伪反常合道――廖玉蕙散文创作的原则
廖玉蕙始终把“著诚去伪”作为其散文创作的第一原则。她对待读者如知心好友, 除了把日常的喜怒哀乐与读者分享, 就连自己的种种“糗事”也毫不掩饰, 而她的这种坦诚的态度是以一种反常规的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如《五十岁的公主》一篇, 讲述了作家五十岁生日那天的尴尬经历。作家本想借生日释放一下自己疲惫的身心, 去五星级宾馆享受一天。可是“当我进入房间, 研究了住宿费用之后, 心情顿时跌入谷底!懊恼家里有好好的床不睡, 竟然失算地欣羡人家公主和王子!而那种锥心的痛楚在一位朋友告诉我该饭店再过两天就有五折的优待活动时达到最高潮!气愤地指责外子没有善尽阻止之言责!”【8】在昂贵的住宿费面前作家情不自禁地揶揄起自己一时的头脑发热来!如此私密的心理历程, 作家也向读者合盘托出, 并通过自曝其短的反常规叙述策略, 让读者产生极大地共鸣。
“反常合道”是廖玉蕙散文创作的另一重要原则。不拘囿于传统, 锐意创新一直是廖玉蕙散文创作的努力方向, 但创新如果把握不好度, 便会与胡乱的标新立异无异。“反常合道”便是她衡量创新是否合格的标准。《法古今完人》一篇, 作家对当代教育处处强调征圣宗经, 却往往流于陈义过高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举出大禹治水的例子, “我一直对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说法, 深感厌弃。大禹的重要不在他三过其门而不入, 而在他不墨守前人防堵的治水方法而改采疏导方法的创新上。我们的老师常在‘三过其门而不入’上大做文章, 这正是忽略人性、误导学生。”【9】廖玉蕙不人云亦云, 在审慎思考的基础上为陈义过高的教育现象敲响警钟:如果忽略人性, 一味向孩子灌输超越人类负荷的崇高, 只会让教育徒劳无功。作家本着“反常合道”的原则, 勇于向传统认识挑战, 见解独到, 说理透彻深入, 颇具说服力。
无论生活呈现怎样千疮百孔的斑驳景致, 廖玉蕙始终坚信“你我周遭, 其实应有着更多温润动人的故事”。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 她将知识女性的角色和繁琐的日常生活和谐统一起来, 多角度、立体化的诠释人性人情, 形成了欢喜自在的独特文风, 在笔调偏于沉重的台湾散文界独树一帜, 开拓了女性散文表现的新天地。
摘要:台湾知名女性散文家廖玉蕙一直以其朴实自然、幽默风趣的文风和对人性人情的复杂性的准确把握享誉文坛。本文试从创作的动机、创作题材的选择、贯穿创作的主线、创作的原则等四个方面,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来领略其散文作品的迷人风采。
关键词:廖玉蕙,情意的开发与互动,生活的反刍,著诚去伪,反常合道
参考文献
[1]王鼎钧, 《如果文章像风》, 《青年日报·副刊》, 2001年9月14日
[2]廖玉蕙, 《请灿烂留步》, 《不关风与月》P198, 九歌出版社, 2003年10月
[3]廖玉蕙, 《当火车走过》, 《今生缘会》P5, 圆神出版社, 1987年7月
[4]廖玉蕙, 《便当联想》, 《不信温柔唤不回》P55, 九歌出版社, 1994年1月
[5]廖玉蕙, 《陪你一起找罗马》, 《大食人间烟火》P33, 九歌出版社, 2007年1月。
[6]廖玉蕙, 《算命袋》, 《记在心上的事》P33, 圆神出版社, 1991年2月
[7]廖玉蕙, 《不信温柔唤不回》P142, 九歌出版社, 1994年1月
[8]廖玉蕙, 《五十岁的公主》P17, 九歌出版社, 2002年7月
首先是就文读文。教师在教学中忽略生活中的我的存在。郁达夫说:“现在散文的最大特征,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多表现的个性特征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现代散文更带有自叙传色彩。”当代散文研究的重要作家刘锡庆说:“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他在有关文章中,充分运用了郁达夫、林语堂、周作人、叶圣陶等人的观点,反复强调散文必须有个“我”,不管任何情况,无我决不可取。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的不同在于,小说救人无文,文学界流行的话来说,小说写好了作家就死了。散文抒发作家独特的感受,抒发作家真实的个性生活感受为第一要义,不管是叙事、抒情、说理,也不管是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其实质都是抒我之情、表我之意、言我之志,散文贵在有我。品读散文的关键就是体会作者的个性感情,微妙的情绪,独特的感悟,散文阅读与人要联系起来,通过作品与作者联系起来,通过作家这个人分享这个作品,忽视作者的存在,往往造成阅读的偏差。我教学《柳叶儿》时,就把课文的阅读教学与宋学孟联系起来,在那个生活艰难的岁月里,一个八岁的男孩,如果忽视作者的存在,或许真的认为柳叶儿吃起来还不错,很快乐,就理解错了。
其次是就文教文。这种教学法忽略生活挖掘,习惯性地教学散文内容,只教学散文的一般性的特征,与当下所阅读的具体篇目具有的个性不吻合,拘泥形式特征,忽略了散文的本质特征。很多学者指出,形散而神不散充其量只能概括散文的部分特征。套用这种说法,还有散文形不散而神散,形不散神不散,形神聚散。形散神不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部分具有解释力,只是选材、布局的角度揭示了部分散文的形式特征。把这一篇教得像这一类散文或将所有散文教得像一类散文。散文教学不考虑文本的特征,是教学的又一大误区。恰当做法是:这是一篇散文,这是一篇xxx的抒情散文,这是一篇xxx个性化语言表达独特感情的抒情散文。如果这样,逐层下移,具体分析,就会发现这篇散文独特的体式独有的内涵,从而确定最值得教的内容。《柳叶儿》这篇课文集中描写抢柳叶、吃柳叶的情形,形不散而神散,柳叶儿不好吃很苦,苦中有乐。其实,于海婴解读这篇课文时,说写乐衬托苦,写特殊情况下的生活之苦是神之所在,这篇课文是形不散神不散。
最后是就文说文。这种教法,忽略了散文是生活艺术表现。每看到一篇散文教师沉浸文本内容不能自拔。教材散文大多包含作者的智慧和人文精神,学习语文课程的人文精华,是语文应有之义。除此以外,语文教学还必须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落实指导思想。不仅要理解内容,理解说什么,还要理解表达方法,理解怎么说,以便在写作中运用表达经验,模仿、创新表达经验,是散文教学的落脚点。这不单纯是技巧、技能的问题。关注怎么说的问题,必须关注作者的心灵、语文内容的人文陶冶。教学《柳叶儿》时,可以带领学生在品尝、品味品说中感受柳叶的现实生活,用柳叶的现实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如何走进散文的艺术世界?
首先是品人。梁实秋说:“一切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脑子里的思想情绪翻译成文字。”可以这样说,文因人异。每一种人,有一种散文。品读散文倾听作者的心声,是散文教学的第一目标。散文教学首先应该教学生品读散文中的人。散文不同于诗歌的音韵节奏、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和戏剧的矛盾冲突,散文中呈现作者的个人思想和情绪甚至是生活的原生态的再现。散文丰富的精神内涵源于作者个性精神的丰富性。散文作者都是独立、自由、多面的。散文教学着力于品读作者真实的感受、想法,着力街市作者所给予的人物和主观描写中的感受和情境,品出作者这个人。教学《藤野先生》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藤野先生的层面上。教学时,让学生找出作者对藤野外貌、语言、交往的片段描写,认识藤野这个人,但进一步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对藤野先生的描绘中读懂对老师的情感,认识鲁迅这个人。
其次是品情。散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品情,散文是言情的艺术,情感是抽象的,必须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作者因情发而为文,文摆在面前,可以诵读品出情感。正如叶圣陶所说:“情感的东西看不到,闻不到,似乎就在于诵读,用口面诵。”散文教学可以设身处地地涵泳,激发已有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认识感受形象的特点,达到美的教育和人生真谛的感悟,获得高层次的额精神境界,这样的散文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精神实质和人格规范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柳叶儿》的情感抒发是充分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品读苦与乐,还有祖母和家人对我的疼爱之情、家乡人对柳叶的救命之情。
题记:“手艺在手,吃穿不愁”——在物质匮乏的那些年代,在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我生活的山村,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形容学手艺在谋生中的重要性。的确,在那些逝去的岁月里,山村里时常有走村串户的手艺人,为谋生劳累奔波,构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风景。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故乡,乡场上赶集的日子,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外地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身着青色的迪卡中山装,穿一双带两排系鞋带的扣眼布鞋(当地人的布鞋是做一个系带,穿的时候用纽扣上),背上背一个用细篾条编制而成的精致小簸萝。在当地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外地来的篾匠。这些篾匠大多来自四川中州,我们当地人称为中州篾匠。
地处大娄山西北坡的小山村,地理学上称为黔北高山河谷地貌。山村里的村民,都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慈竹的习惯。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也和竹子有不解之缘。从灶台上的刷把、筲筵到床上的篾席,从背上背的背篼到晒谷场上的`晒席,都与竹子紧密相连,更与篾匠密不可分。不知道是篾匠来到当地,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还是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篾匠有了展示手艺的广阔天地。这已经无从考证。
篾匠们展示自己手艺的方式,就是背上的小簸萝。当老篾匠教会了一个徒弟,可以自立门户的时候,都会精心编织一个小簸萝,赶场天在场上一站,当地人看到背上小簸萝编制的精致,便会请到自己家,为家里做一些篾活。篾匠们都是三三两两在一起,老篾匠带着一两个徒弟,刚出师的篾匠们,则和自己的师兄弟自立门户单干,三五年后,出师的篾匠又可以带徒弟了。他们的手艺,就这样在实践中互帮互助得以传承。
每到春节过后,中州篾匠陆续开始离开家,开始编织自己一年的生计。节后的第一单,一般是完成春节前划好的篾条。为保证篾活质量,篾匠们无论走到哪家,都是先将竹子选好,划成篾条,凉晒半个月,再制成竹制品。哪家来了篾匠,街坊邻里们都会抽空去看,看中的篾匠,会接到街坊邻居们的邀请,为他家做篾活。这样,篾匠们的活计就会不断的延续。
七八十年代的山村,交通不便。篾匠们从中州出发到山村,需要四五天的时间。除了有一手好的篾艺外,还需要能走山路、身体强健。篾匠们外出的日子,是一段充满艰辛苦泪的历程。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遇不上宽裕的人家,连换洗衣服都成了困难。最难的是出现生病的境况,记忆里有一个六十多岁姓梁的中州篾匠,在山村做篾匠很多年,有一年冬天,遇到天寒生病,接连数日不见好转。最后,几个徒弟不得不将他送回老家,就这样一去不返了。
虽然不愁活计,但篾匠们遇到农忙的时候,还得重返故土忙农活。从春节出门,一年下来,一个人也就两三百块前的样子。
从昨天起,我就开始有了一种兴奋期待的感觉,因为天气预报说嘉兴要开始一场持续不断的大雪的天气。当雪花飘飘洒洒越来越密集的时候,我的心情也跟着翻腾起来。嘉兴的冬天虽很冷,但是没有冬天的感觉,因为对于我这个曾在内蒙古生活了的人来说,没有雪的季节永远算不上冬天。
窗外的雪下个不停,我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飘雪,是那么纯洁,那么柔情。我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只有一些晶莹的回忆在其间随意的飘着荡着。
那时我已调团部工作,每逢冬天下雪我们就格外兴奋,雪中有情,雪中有乐。
乌兰布和的雪粗犷豪放,率真自然。风雪过后,苍茫的沙漠裹上了银装,好似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这是用套子捕猎野兔的最好时机。
我团部宿舍后面的树林被白皑皑的积雪覆盖了,深度约有三十厘米左右。到了夜晚我们几个好友就用一根细铁丝,弯成一个圈状,圈比拳头大些,大小以刚刚可以容纳一个兔子头过去为宜。一头做一个活结,将另一头从这个活结中穿过,围成一个圈,要保证能很轻松的来回拉动,将穿过来的一头绑在小树上,固定在兔子容易经常通过的地方,俗称的兔子道,在小树林里的雪地上兔子道很好找,脚印十分清晰,找到野兔的脚印后,就可以下套子了。
野兔很笨,从巢穴到觅食处一直是沿着自己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来回的,除非它的脚印被别的脚印踩乱,否则它是不会轻易另辟新道的。所以,在寻找野兔脚印时,也必须要小心,不要踩到野兔的脚印。套子下在野兔脚印踩过的道上。野兔沿着它自己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奔来时,一头撞进套子里,套子就勒在了野兔的脖子上。由于套子的一端被绑在小树上,另一端是活扣,这样兔子一旦经过,在脖子处或身子处就会被铁丝圈卡住,越是用力挣脱就会勒得越紧。当然,野兔要是往后退,套子就会松开,野兔也就能从套子里退出头来而溜之大吉。但是野兔是不知道往后退的,它会一直往前挣脱,直到被勒死为止,到时候就等着你收套了。我们一般一次要下几十个套子,早晨起来收套,总会有收获,很少落空,我的战友有次运气好还套住了一只小狐狸。
只要套到了兔子,别提大家有多高兴了,又可以改善伙食,美餐一顿了。最令人红火热闹的场面是大家围坐在红红的炉火旁,摆放些小菜,上团部军人服务社买上一瓶酒,慢慢地品尝,讲些人世间的乐事,大家在阵阵笑声中驱赶了冬日里的沉闷和孤寂,火炉上的炖肉锅盖滋滋地往上冒着白汽,满屋子飘香。虽然没现在那么考究,放上各种作料来烹调,但对我们这些沙漠上长期“胃亏肉”的人来说,已是极好的享受了。闻着这味道什么都忘了,以至于我伸手就想去夹肉,可肉汤正滚的噗噗响,手还没伸到锅里,被热气一烫赶紧缩了回去。甩甩手,张嘴大口吹散热气,又想去挑肉,引来大家一顿欢笑……是啊,在这个偏远荒漠上,却孕育了这一批不甘寂寞、不怕苦、不怕累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在那里的年青人,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默默地在这荒芜、贫瘠的土地上描绘了可歌可泣的屯垦戌边、寓兵于农、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奋斗长卷,为中国辽阔的边疆构筑起一道屏障,成为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
美好的回忆,让我不时地浮现出战友们一帘帘欢笑、一张张面孔,让人深感怀念。在这飞舞的雪花中,凝视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色,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这飘雪中,我看到世事变幻人间沧桑。也许,只有经历了寒冷,才能理解温暖的含义。这份记忆却将成为永恒。
听妈说又有传言说市里要把村子搬迁,所有的土地将要被卖掉。心里忽然感觉很失落,因为也许这一回会接近真的了。今年高薪区花几个亿把离我家不远的几个村子的地全买了,据说要作西安的后花园。看来那些终老田园的梦最终还是要不能实现。
从很小的时候,准确的说从初一开始,我就已经习惯于住校的生活了,这在当时应该不是很常见的,但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有一部分同学是来自山里,所以宿舍与集体生活,很早就纳入我的生活之中。而从此只后,一路求学,我再没有充足的时间享受家乡安静的日子。从初中一直住校到大学,十年的时间,我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在村子里生活。及至后来工作,每年就只能有匆匆忙忙的时间来看望村子的变化了。
也许惬意的莫过于孩提时代。我们村倚山傍水,景致真的不错。南去南山不过二里多地,西去太河也不过二里余地,东去二三里便是先秦逍遥园后的草堂,人说的.草堂烟雾便在此。但最早也不过是一个红一墙古砖的寺院而已,那些竹杖芒鞋的故事初隐没在荒芜的钟声背后。再东去二三里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高冠瀑布,老人常说,草堂寺里敲钟,高冠潭上听声。便说的此事。草堂寺旁正是草堂营,这些村子的名字都是和大唐盛世分不开的,据说正是唐时名将蔚迟敬德的军队曾在此地住扎。所以这几个村子竟分别叫做草唐营,万军寨,以及唐旗寨。草堂寺直向南入山约五里,有一座塔曰:敬德塔。传说将军牧马南山时,无聊中聚起的。想来他来此地何为?其实也很明了,太平入山约五里,便是唐皇家御林宛。是唐王授猎游玩之所,可想而知其风景之好。而大将必是充当先锋保卫而来。 当年唐玄藏取经西行这里也是必行之地,再东去不远有一地名叫罗汉洞,据说就是他第一次遇险之地。而村南原来一条小路即被称为神仙路,儿时常常听大人们说起有未经世事的孩子会看见那里有热闹的人群和马队穿着盛装穿过。
传说自然是传说,然而孩子时的乐趣却不仅仅是在传说之中。春来绿染山渐远,夏时风动蛙满田。这里一片也是整个地区唯一会种水稻的地主。人们常常认为水稻主要在南方生长,北方无人种植。但在这里却是例外,村里人自然传下来便有种水稻的习惯,我还记得在上高中的那一年夏天,我和妈妈、哥哥在水稻田里除草的情形。那时候仿佛气候才开始变暖,五点多钟,太陽斜倚在西边圭峰山上,却还是那样炽烈。闷在几尺高的水稻田里,挥汗如雨,弯腰曲背,真的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怕是没有经过的人却永远也无法知晓的。与此同时,还要提防脚下蚂蟥的作怪,靠山的水冷,蚂蟥很容易以温度感知人的存在,所以这也是一种苦差使。
然而倘若在夜间,你沿着田间小径,披一头明月,点几颗残星。小径在月光下有些不太真实了,如果不常常行走的人会感觉飘忽不定,仿佛路真如飘带,而两边萤火虫明灭,青蛙叫得一片寂静安详,南山的风便从峪口走脱。山影在月光下有些移动,白杨叶子哗啦啦的大响不停为风的脚步打着先进的拍子。白的酷热被一扫而光,风拥关你,月抱着你,一个比一个温柔一个比一个惬意。有时候风会急燥,像调皮的孩子,撒着欢冲过你身边。回望村庄星火点点,仰观猎户天狼显现。常常会踩着月光去上学,因为晚上要自习,要住校。上学要经过太平河,夏天的太平河分外自恋,整日流水响个不停,水清石出,水黑石白。急流长,缓流短。那时候的雨仿佛格外多,有时候下了大雨,山里面发大水了,整个桥面都被水淹没,光着脚走在上面,听着水的怒吼,有些肚战心惊,有些自鸣得意。逝水像一股狂乱的力量,而桥却依然故我。
夏天最是乐趣的事情莫过于下河摸螃蟹,炸鱼。其实可干的事情很多,那时候人们喜欢在水稻地的边上种几排豆子,晚上几个人去偷偷折一大把。生一堆火,连枝带豆一块架在上面烤,听着劈啪地豆子响声。知道豆子快熟了,拿手剥一开放进嘴里,一手黑一嘴黑,可是嚼着既油且香。还有就是在移栽水稻的时候,大家捉几只青蛙,拿回去油炸蛙腿,也是绝美的味道。
我也在这种裹挟和期待中, 不由自主地走进影院以求先睹为快。抛开结构、情节、画面等专业因素, 单就主题、人物等方面来说, 《老炮儿》正好契合了社会的纠结和观众的心理诉求, 并迅速打开记忆的闸门, 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或喜或悲。
抚平情绪之后, 冷静下来理性地品咂, 回味, 影片中若隐若现的几组关键词, 老是在我的脑际浮现, 徘徊。于是, 顺着自己的思绪脉络, 记下些许的认知和感悟。
叫好与叫座。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既要有经济效益, 更要注重社会效益。这是一个老生常谈、见仁见智的话题, 似乎难有统一、标准的答案。有的影片制作水准和艺术价值颇高, 赢得业界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 但却成为票房毒药, 无奈地遭遇市场滑铁卢, 只能沦为曲高和寡的“评奖”影片, 连公开上映的机会都没有;有的影片主题模糊、结构零乱、剧情狗血, 遭到业界的炮轰、观众的吐槽, 只是一味迎合市场的“烂片”, 但票房却势如破竹、高歌猛进, 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尴尬局面和命运魔咒, 在2015 年被打破、改写:全年国内电影票房超过440 亿元, 同比增长48.7%, 其中国产影片占比61% 以上, 单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24 亿元, 城市观影人数增长51% 以上……透过这些看似枯燥、冰冷但含金量极高的数字, 对中国电影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大批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接踵而至, 呈现出百花齐放、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但冷静观察、思考之后, 就会发现中国电影也存在着原创作品少、宣传“互黑”、票房造假等不容回避的问题, 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国电影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提升空间。
老戏骨与小鲜肉。冯小刚作为导演, 其才华和成就早已有目共睹。虽然作为主演面对观众是第一次, 但冯小刚这些年来也没少触电, 客串了戏份不多、出彩不少的角色, 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有的甚至喧宾夺主, 抢了主角的风头, 其表演天分和功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晴、张涵予、刘桦等人在影视界摸爬滚打多年, 成为响当当的“角儿”、呼风唤雨的“腕儿”, 奠定了自己在圈内的地位, 市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可小觑。这些老戏骨的举手投足都是“戏”、一颦一笑都有“范”, 表演精准、到位, 但又绝不夸张、做作, 火候的拿捏、尺度的把握恰到好处。吴亦凡、李易峰以及TFBOYS组合, 则是“95 后”、“00 后”一代人的偶像 (我就是从儿子那里才知道TFBOYS组合) , 拥有忠实的粉丝群体, 特别是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在讲究“刷脸”的当下, 这些小鲜肉的“颜值”足够高, 靠吸引眼球的票房也就有了保障。不同的群体在一部影片中各取所需, 分别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代言人”, 都认为物超所值, 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票, 影片距离成功自然也就不远了。
传统与时尚。以“张学军”的“炮子头”、皮夹克、自行车、滑冰为代表的传统符号和以“李小飞”的“飞机头”、中性装、法拉利、飙车为代表的时尚元素,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 折射出中国快速发展、变化中的社会, 深刻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凸显了时代的痕迹和社会的烙印。传统与时尚有时显得格格不入, 但似乎又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传统, 可能源自于昨天的时尚;今天的时尚, 可能沉淀为明天的传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 今天还像病毒一样疯狂扩散的流行时尚, 转眼间就可能被扔进垃圾堆, 甚至成为嘲笑、讽刺的对象。不可否认, 随着时间的流逝, 时尚和传统会频繁转换、各领风骚, 不断在流行、落伍和被取代中往复循环。但融入血液、深入骨髓的时尚基因始终无法抹去, 反而会历久弥新、显得愈加珍贵, 成其为“经典”, 所以“怀旧”才不会过时, 而且永远有拥趸、有市场。这或许就是“中国大妈”执著地迷恋广场舞的原因吧。
庙堂与江湖。对于为生活而奔波的老百姓而言, 庙堂似乎遥不可及且高高在上;江湖从来都只是传说且缥缈虚幻, 二者是那样的泾渭分明, 某种意义上说是井水不犯河水, 都不关老百姓什么事, 也不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虽然生活在皇城根下, 但胡同中的“张学军”, 无论是曾经的“六哥”, 还是如今的“六叔”, 抑或“六爷”, 终究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底层草根, 而且还无情地被时代淘汰、社会抛弃, 其拼命却又无力的挣扎, 以此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 但又很难被主流社会接纳、认同。“李小飞”, 特别是他背后的势力, 在影片中从未真正地出现, 但又无时、无处不在, 其操控力之强、波及范围之广, 都是草根阶层无法理解、无法想象的, 就好像铁幕一样笼罩在头顶。庙堂与江湖、权贵与草根, 轨迹似乎永远也不会有交集。俗话说, 风水轮流转, 身处底层的草根也有掀开铁幕的可能;身居庙堂的权贵也有跌落凡尘的时候。“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 眼见他楼塌了”。可叹繁华落尽, 一切归于平淡, 真可谓世事难料、造化弄人, 也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出来混, 总是要还的”。
父与子。毫无疑问, 年轻时的“张学军”是一个放荡不羁、打架斗殴的“混混”, 并为此受过伤、进过“局子”。虽然影片中没有单独交代, 但通过“话匣子”等人的口中可以间接得知。“张学军”热衷于“混社会”, 对妻儿不闻不问、不管不教, 逃避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没有履行丈夫、父亲的义务, 结果是妻离子散, 就差家破人亡了, 其代价惨痛、教训深刻。步入老年后的“张学军”, 仍旧沉溺于回忆之中, 对过去的时光充满留恋, 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和标签。同时他更看不惯儿子“晓波”的所作所为, 老想教育儿子守“规矩”、走“正道”。然而, 事与愿违、种豆得瓜, 作为儿子的“晓波”并不买父亲的账, 非但骨子里瞧不起父亲, 言行上也不尊重父亲, 甚至是毫不顾忌地贬损、辱骂父亲。父子形同陌路、势同水火, 成为了冤家对头, 生活中直呼其名是家常便饭, 张口互骂也司空见惯, 乃至于剑拔弩张、大打出手。父子间的关系到了这种程度, 悲耶?怒耶?固然有社会的背景、时代的鸿沟, 但能排除个人的因素吗?令人欣慰的是, 在“儿子”落难的关键时刻, 所谓的“朋友”“哥们儿”唯恐避之不及、纷纷转身而去, 还是“父亲”不顾一切地挺身而出, 帮助“儿子”走出困境、渡过难关, 用实际行动完成了自我救赎。这是人性的光辉、理性的回归, 也是对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的最好注解。
法与理。法律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底线, 必须被信仰、被遵守、被执行。无论任何理由和借口, 都不能一再挑战和突破法律的防线, 否则这个社会注定充满了戾气、人人自危, 施暴者也会变成受害者, 毫无安全可言。“张学军”口中的“理”, 细究下来无非就是“碴架”, 打赢了, 就一切通吃;打输了, 就一败涂地。“李小飞”眼里的世界, 只剩下金钱和权力, 并由此构成了社会和人生的坐标以及对应的点位, 所有的规则必须围绕它们运行, 金钱和权力可以换取一切、摆平一切、主宰一切, 其他都是不值一提的“浮云”。他们所信奉的规则 (规矩) 以及采取的应对手段, 明显与法治背道而驰, 属于典型的看似合理但却不合法, 游走于法治之外的灰色地带。草莽时代、丛林社会彰显的是弱肉强食, 所以联结“张学军”和他的兄弟的是“义”;法治时代、文明社会遵循的是等价交换, 所以维系“李小飞”和他的朋友的是“利”。“义”也好, “利”也罢, 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被社会扯下最后的一块“遮羞布”。时移世易, 物是人非, “张学军”和“李小飞”蓦然发现这个世道变了, 不按自己所熟悉的规则出牌了, 好勇斗狠、权钱万能, 这对曾经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最终却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看完《老炮儿》, 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另一部香港电影《古惑仔》。《老炮儿》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叫做《古惑仔之人到老年》, 只是没有那么血腥、暴力罢了, 更多了纪委、反腐和军服、军刀等桥段, 多少有那么点牵强、生硬、突兀, 也是影片不能承受之重。
“80后”这代人的写作已经全面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大规模地传播和推广,这已成事实。在这鱼龙混杂的抒写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也日渐增多,他们的出手不凡与成熟老练,让人惊异,同时,他们的反抗精神与挑战权威的勇气,也令人尊敬。尤其是在诗歌上的先锋性探索,更是如此。
处于这种文学背景下的年轻诗人秦客,与大多数诗人一样,其写作经验与动力都是来自于阅读和记忆:阅读,当然是受前辈诗人的影响,秦客说他曾经受惠于韩东、于坚、伊沙和杨黎等人的诗歌,自己的创作有着“非非”的取向。至于记忆,有过去的记忆,比如对童年的回忆和怀念,还有当下的记忆,比如对书本知识与他人话语的创造性延伸。无可置疑,通过阅读和记忆所表现出的诗性与美感,都是秦客在片断式的思索中去竭力发现和探寻的。
可以说,秦客绝大部分诗歌都是靠记忆碎片拼接起来的,它们组成了一幅幅生活百相图,诗人于此尽力接近自然与真实,接近人性与常识,接近审美世界里艺术的真谛。通过记忆和感悟完成的抒写,有一种真性情在里面,让我们能够顺利地切入和触摸到一个诗人的成长,同时也让诗人能够见证自己的写作和人生历程。所以,记忆碎片与生活图景作为秦客诗歌中的关键词,是贴近日常的,只有这样的抒写才会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在《1997年4月5日》《春天的回忆》等回忆性的诗歌中,秦客就是用一个怀念与追忆的精神核心在支撑着书写现实的景观,以此修复记忆,还原真相。
“猎人/举起枪/射落了飞鸟/想,如果我也有翅膀多好/树林里/偷窥的雌鸟/想,如果我能有一只枪多好/就在这样的一个下午/有了很多的想法”
——《片断》
就像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卡卜斯的书简中所忠告的那样,诗歌中最好的方面,似乎就是那些“生活的断片与声音”。所以,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①捕捉生活中瞬间的“断片与声音”,于自由的词语转换中,直抵事物的核心,并获得一种整体性的审美感受。
惟其如此,秦客的诗歌往往都比较短小,几乎都是在不超过十五行就解决问题,这样的诗歌虽然短小,但更需要诗人有着良好的把握节奏的能力,否则就可能因为跳跃性过大,而造成诗性的流失。秦客倒是在这方面把握得还比较到位,更多的时候在冲突的高潮处恰如其分地结束了诗行,留下一种意味深长的内在美感。
我看见过邂逅/我也曾遇到过邂逅/那是在龙山的火车站/在冬天龙山的十二月里/我看见过一个怀孕的少妇/围着一条粉红色的围巾//我曾这样写道/有一个怀孕的少妇/围着一条粉色的围巾/坐在我的旁边/在一首关于邂逅的诗里/她曾这样出现过
——《邂逅》
对“邂逅”这种当下状态的瞬间捕捉,其实是一种自觉感怀的情绪流露,诗人用这样的方式理解世界,也是个人记忆对历史场景的重新拼接与再现使然,它通过记忆与联想维系住了一种灵动和优雅。在秦客一些回忆朋友的诗歌中,梦境与现实的反差所造成的命运冲突,让人下意识地会感觉不知所措,会感觉人生如梦,如《马小明》这首诗,就是通过对诗人初中同学马小明的回忆式梦境与现实命运的对比,营造了一种令人疼痛而又无奈的效果,从而让整首诗有了极为强烈的反讽意味。而在《假象》《做梦》《在街上无望地寻找一个朋友》《我想写得又真又假》《写小说的下午》《停电》等诗中,虽有叙事上的精确,但并不枯燥,而是带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忧伤情绪,这样的诗歌表面上似乎是一种零度的情感,但暗藏在文字背后的却是一份孤独的性情,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学上“轻盈的迷惑”(张大春语)。恰恰就是这种“迷惑”与暧昧,构成了诗歌中最不易察觉的诗意部分。虽然一些诗人有着涉笔成趣的想象力,有着夸张的感性修辞,但秦客没有以这样的方式来写作,他是以自己的内敛与克制在营造另一种诗意的氛围:没有表面的激情四溢,却有着内部的暗流涌动,没有言辞的花里胡哨,却有着笔力的宽广高远和视野的开阔明亮。
二
自从第三代诗歌运动以来,生活化越来越成为诗人表达诗意的方式,这种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来者。在“80后”诗人中,秦客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不仅在现实和记忆中表现出生活化,即使描写静物,也呈现一种写实性的诗意。比如《有关一幅中国画》《那支长枪》《无定河》《葫芦》等这些关于静物题材的诗歌,在热闹与喧嚣的生活背后,却透射出一种几近被遗忘的情感。就是这样不被我们注意的事物,却让我们的诗歌生活在物质外壳的保障下,更显得富有精神质量。“杯子现在看起来更好看了/青瓷逐渐在我的手里发出了光芒/一道一道蓝色的线描/就像一行行跳跃而出的诗句”(《杯子》)这些在现实与想象中穿行的句子,透出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气息,其行文虽很放松,但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气韵。
生活化是秦客诗歌中最真实的流露,不管是现实还是梦境,都离不了对生活本身的尊重和抒写。“一些风吹来了/带来阴沉和凉意/午后的阳光/彼此多了些暖意/死去的都活来了/活着的活得更好或死去”(《情绪》)。这种情绪是我们与世界近距离接触的记录与审视,简洁明了。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节进行情感化处理,对人生有了整体性的洞察与观照,值得一再回味。而《梦里梦外》这样的诗里,诗人通过对幻想与梦境进行纯粹个人化的演绎,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种模糊的美感,而诗里蕴藏着广阔的精神空间,且富有很强的现代意识。
我们天天在一起/并不是为了能在一起睡觉/我们天天在一起睡觉/并不是为了没完没了的寻欢作乐/我们天天寻欢作乐/并不是为了爱情/我想,有一天我们终究会变老的/我们变老的时候/我们摇摆着走在街上/在别人看来/就像一对恩爱到老的夫妻
——《爱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爱情之语,朴素、绵密而悠长,诗歌技巧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个性化的抒写中了。《一个人的夜晚》《回家》中有一种温馨的气息,令人舒心畅快;《像一场阳光》《油菜花》《春到成都》又夹杂着抒情的因子,有一种与心灵对话的活力与情怀;《送诗人朋友上路》《龙山的第一场雪》《龙河》等有一种大气的节奏,且呈现出一份隐秘的欢乐;在《立秋》中,诗人虽然遭遇了生活的背运,但反倒显出一种乐观的情绪,一种坚韧的力量。这些诗里有诗人对存在的赞美,有对自然的隐秘联想,有对现实的理性体悟,就如同博尔赫斯在他的小说中所说的那样,“仿佛水消失在水中”,有一种知性与空灵的美学意蕴,此所谓“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像《虚构一场雪》这样的诗,呈现出的心灵想象既不空洞,又展示了自己的个人眼光。
在冬天写下/虚构一场雪的到来/划掉了末尾的三个字/雪还没有到来之时/无需过多地抒情/天气阴沉/市民沉闷/鸟们低处缓慢飞行/没来得及结冰的水面/偶尔冒着几个气泡/虚构天空、鸟、人、湖泊/看起来快要下雪了/如果还不够/那么,要从一只猫开始/那只虚构的猫/在客厅的沙发上眯了一小会/懒洋洋地开始在房间不停地走动/从客厅走到阳台/借助阳台一高一低的凳子/一跳一跃上了有着护栏的阳台/侧着身体看到/窗外正飘着几片鹅毛/雪啊
——《虚构一场雪》
从这种虚构与现实交叉的生活化描述中,我们发现秦客对孤独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这种情绪一直影响着他的写作,他曾经说过:“写作的动力来源于孤独,孤独的时候习惯写一些东西来发泄,后来就开始把这个习惯延续了下去。现在看来,它是我认识和观察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我将一直延伸下去。”②秦客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写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他需要的宁静环境,就是一种孤独的氛围,这种孤独不是对外部世界的隔膜,而是从内心里渴望灵魂的安定,它便于自由的思考与表达,为自己的心灵图景建立一份备忘录。《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游在城市的鱼》《冬眠》等诗歌就是在丰富与拓展这种心灵的备忘。“这些年我在城市游荡/很多像我一样年轻的朋友/仍然或即将打算在城市游荡/一条游在城市的鱼/往往不能再被称作为鱼/城市里缺水没有水草和淤泥/鱼在很多时候/不能像一条真正的鱼/在水里自在地畅游/往往它会像鲨鱼一样地生活”(《游在城市的鱼》)。在城市中的孤独感纷至沓来,而且我们会清晰地发现这种孤独感给诗人带来的敏感、怅然与迷茫:城市的环境让年轻人不能自如地伸展,只能以鲨鱼般的勇气与敌对的姿态,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尤其是《冬日的孤独》这首诗,更是直接道出了诗人在生存面前的困境与尴尬:“喧闹的大街/干雪仗的场地/形形色色的饭局/这些都成了/无法摆脱的事实/它们成了我虚构的记忆/我将置身于孤独和怀旧之中”。如果说此前的孤独是一种隐而不显的事实,那么这首诗歌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令人震撼。
在秦客的诗歌中,不仅人有孤独的情结,动物的孤独与被弃,也让诗人充分表现出悲悯的情怀,如《大毛和二毛》《一只猫在街道上舞蹈》等诗歌中,对猫的平实抒写与超越性的爱,于欢快、纯静、悲伤与同情的基调中,让我们见出动物们心性的可爱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折射出爱怜的大面积消逝与人心的普遍性荒凉。
三
虽然描述的场景有些琐碎,但秦客的诗歌中有着文学细部的真实与纯粹的精神维度作为支撑,时代感与历史感愈显理性和清晰。在他很多抒写现实经验的诗歌里,那些生活场景,时而具体可感,时而虚无缥缈,诗人不断追问,不断消解,也不断反思,最后总是出其不意地表现出自己丰富的智慧与精彩的生活。比如说《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整首诗就在一种内在荒诞的叙事中展开与完成的,诗人想象三个怀孕的男人与一个瘦高个的女人组成了家庭,接下来的戏剧化情境看似荒谬,实际上有着非常隐秘的真实,这种荒谬与真实在想象和事实之间自由转换,显示出诗人一种独特的诗学趣味。在《面目全非》《饭局》《失眠一种》《一年的时间有多长》等诗歌中,诗人通过想象建立了荒诞和幽默的氛围,诗中大量出现一些生活悖论的冲突,这些或极端或荒唐的场景,恰恰是诗人从平淡的生活中走出来,向另一种人生存在发问的方式,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让自己的诗歌在人生的每一个基点上都留下鲜明的注脚,因为这才是面对过去与未来世界的根本。
办公室看起来很像是病房/住的久了能生出一种病/把生活和工作搞乱/把所有的欲望/写在一张很像病历的稿纸上/每日地生病/每日地又自我治疗/用西药缩短病情/用中医的态度去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半的时间在生病/剩下的另一半在接受治疗
——《办公室》
办公室生活将现代人异化得脆弱不堪,它是生存之根,也是地狱之源,一个人的尴尬就是如此赤裸地遭遇的。通过阅读秦客的诗歌,我们总能感觉他的写作与工作经常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作为一本杂志的执行编辑,更多的时间被用来忙于组稿、改稿、审稿,以及设计、排版,甚至包括印刷和发行等杂事,在这样一种紧张的状态中,诗人仍没有放弃写作,着实令人敬佩。然而,从工作的缝隙中挤出时间来写作诗歌,恰恰构成了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通过《星期八》这首诗表达了这种感受。
把一周七天的时间挤成八天/让属于自己的星期八/在睡梦中安稳度过/睡梦中的星期八/通常有做不完的事情/购买一周的生活/偶尔也会去访友/或淘一张碟和一本书/星期八看似很像星期一/在数字的延续中/星期八又是任意的一张纸牌
——《星期八》
生活虽然被异化与改变,但是诗歌还要继续。在《写诗是件很累的事》中,秦客流露出了对写作诗歌的看法,那种直白的感受,在我看来,独立而真实,但又没有失去诗人的思想个性。除此之外,在《诗场》这一组极富创新精神的诗歌里,秦客让诗歌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重新获得了一幅让人心生敬意的面孔,因为诗歌里隐藏着独特的人生历程、智慧与经验。
“诗是有场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寻找着/为此,我去过大河、小河/走过沟壑千万的高山/一马平川的平塬/还有那些沙地、湖泊、古迹/严格意义上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旅行家/顶多算上一头不停奔波的驴子/踏门出游/只为与某古人的一次接近”,“写过诗,戴过帽/不能代表已经是诗人了/有的人一辈子没有写过诗/已经是诗人了/他一生就住在诗场里”,“我的诗场/随着我的走动而在/随着我的走动而走”。从这样的组诗中,能见出一个诗人的风度与气质,也能见出他的精神与个性。在务实与务虚的自由发挥里,在生活与诗歌的相互影响中,诗人活得就是一个气场,气场的存在所暗示的是一种内在的标准,也是一种自觉主导人生的姿态。
秦客说他曾受“非非”诗人的影响,我们从他的诗歌中也能看出这一点,但“非非”诗歌精神已经被很多人曲解,并变质,现在有些过于泛滥,以至影响了很多年轻的诗人的创作,致使他们的诗歌变得极端口水化,部分甚至完全地丧失了诗意。胡兰成曾经说过:“文学有节气,如五月的竹笋,头一批出来的顶好,末后的就差了。”③“非非”诗歌刚出来时属于创新,后来被人模仿得混乱不堪,几近成为语言垃圾。对于当下来说,口水化诗歌的局限性显而易见,所以当这种泛滥的美学潮流过去之后,年轻诗人们应该有所突破,提高诗歌的难度将变得越来越迫切,以让口语诗在那些朴实的外表下,获得一种美感和力量。秦客早期的一些诗歌也有着“非非”的痕迹,但他后来注意到了理解简洁的误区,并试图调整。比如在《日出和日落是一样的》《早晨》《一匹骆驼》《鸽子或者乌鸦》《一个杀手》《圆通寺》等诗歌中,我们就体验到了一种与某些“伪非非”式网络诗歌不同的风格,它们更富有精神内质。由此可以看出,秦客的诗歌一方面继承了“非非”诗歌的冷静、克制与审美的逻辑,另一方面他让自己的诗歌增加了难度:人生的荒诞无处不在,他们是诗人在强劲的想象中完成的诗意叙事,这种探索看起来虽然很写实,却彰显出陌生化的效果,并隐含着诸多新的变化与可能性。
秦客曾在王也对他的访谈中说过自己的写作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其实,我们从他的诗歌中,也看到这种线性的变化轨迹:从《假象》到《冬日风景》,从《就像我曾经小学的同学》到《西安鸡毛》,从《距离与风景》到《高原的河》,是一种从物化描述到人性抒写的演变,这一过程也是诗人诗艺成长的经历和佐证。诗歌的历史见证了他继续前行的路程,而他留下的,却是对这一代诗人最诗意的记录和备忘。
注释:
①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5页,冯至译,三联书店,1994年3月版。
②王也《秦客:与王也对话》,载《80后诗歌档案》,第119页,丁成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③胡兰成《文学与时代的气运》,载《中国文学史话》,第95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刘波,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记忆中的校园生活散文】推荐阅读:
记忆中的外婆-叙事散文09-10
那年记忆中的你散文12-02
记忆中的粽子散文随笔06-28
记忆中的春节的抒情散文01-11
雪中记忆散文07-17
记忆的味道-散文12-01
槐花香,记忆忧伤散文06-23
记忆深处的桃花散文06-25
短篇散文:冬日的记忆09-13
抒情散文:永恒的记忆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