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功能

2024-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 篇1

李太平(1963― ),男,湖北蕲春人,湖北大学讲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 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德育价值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德育目的是对德育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三者之 间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德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德育目的之实现上,而不能泛化到一切德育功能之实现上。

[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79906―0089―0092

一、关于德育功能

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是表示系 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侧重表 示系统对环境产生的作用,但功能又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它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如果离 开了一定的环境及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抽象地谈论功能,那么,这种谈论没有意义。功能不仅包括系统对 环境的作用,而且包括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这种功能是系统与边界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我们把 这种功能称为外部功能。

系统与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系统域界内,一个系统可以分为A、B、C等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 对于大系统来说, 是其组成的要素;而就各个子系统来说,则各有其功能。就A系统来说,它以B系统、C系统 为环境,并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功能。 我们把特定边界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结果,称之为内部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 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 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 生的结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 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的适应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严格遵 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德育的认同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化和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良心。 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第213页。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育者师德的形成和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 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等等。

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自然界、政治、经济 、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性功能、政治 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 育的控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 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最终促使德育目标被修订、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的德性不断完善。

以上仅指出了德育的正面功能。其实,德育还具有负面功能。德育既具有使个体遵守、认同外在的道德规 范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使个体抗拒、否认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德育既可以使个体觉得德性追求是一种享受 ,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是一种限制、一种痛苦;德育既能够通过控制,引导学生的言行,从而维护现 存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又能够为摧毁现存政治制度准备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育既可以保存、发展现有文 化,又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正负之分。

由上可知,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 ,就有多少功能。把德育功能简单化的作法(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 )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 檀传宝: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 与实验》,1995(4)。),是方法论上的失误。

二、关于德育价值

有论者把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直接等同起来(注: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93,第193页。),因而也就把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等同起来。这是笔者不赞同的。我们在研究德育 功能时,应结合德育价值进行研究,但必须将二者区分开来。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现实关系,价值既不单纯是客 体的属性或功能,也不单纯是主体的需要,但又离不开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它表示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在 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 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 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的。

德育价值主体是指系统内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各类群体(包括民族、国家等等)。 德育价值客体是指德育活动及其功能。

个人的德性需要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 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以完善自己的德性结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个人价值, 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等价值主体德性的完善。社会的德性需要应通过具有优良德 性的人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满足,社会的德性需要 ,不能由各种德育活动及其内部功能来直接满足。但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种优良德 性的人才,这种人才对社会的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社会价值。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的、教育者的、社会环境中的个 人的德性需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满足受教育者的 德性需要。因为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和社会的德性需要能否满足,不是德育系统内部主体所能给予的,而是受到 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严格说来,把受教育者在德育系统之 外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都归功于德育,不仅不科学,反而会造成社会各界对德育的期望过高 ,在达不到期望时,人们就会对德育的价值产生失望和怀疑。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在系统内实现的培养人的 德性的价值和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而在德育系统之外间接实现的各种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并研 究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德育在系统内直接实现的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通过德育活动所带 来的德性的完善,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内在价值或直接价值;德育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这一中介在德育系 统之外创造的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这种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不完全受德育系统内价值 主体的控制。

三、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德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培养人的 德性的活动)来决定。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一定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 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功能关系反 映德育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系统内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客观的因果性联系。价值关系虽然 离不开因果联系,但主要表现为德育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德育功能关系的改变,是系统与环 境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与环境的变化,包括德育系统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 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价值关系的完善是个人和社会德性需 要的满足。所以,德育活动应该是价值主体(社会、个人)在其德性需要的驱动下,用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机制 去改变现存的德育功能关系,使之适应和满足其德性发展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关系的过程。德育活动的结 果不仅应是合规律性的,而且应是合目的性的。德育,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因果性活动, 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因果性和目的性的区别并不排除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共同存在于德育活动之中,相互作用 并影响活动的结果,而且表现在,对于德育活动来说,目的乃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 动因或原因,即“目的因”。作为一种原因,它促使德育价值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满足其德性需要。它不同于 一般原因的地方在于,这种原因就是活动直接要达到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德育价值的实现即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开 展各种德育活动,使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德育功能,作为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的 客观结果,是满足社会和个人德性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各种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 要就无法满足,德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人们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总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在德 育活动中,各种德育功能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某种德育价值。离开德育价值,各种功能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离开 德育价值的规范和引导,德育活动可能导致各种负功能的产生,或者导致德育工作的低效率。

再次,德育的内部功能和内在价值,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对系统内价值主体的需要的 满足;德育外部功能和外在价值,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德育培养的具有德性的人才对社会德性需 求的满足。

四、德育目的与价值、德育目的与功能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之前,人们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在实践中实现和达到目的。德 育目的是活动的内在动因,它调动主体的全部热情和力量,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奋斗。德育活动是由许多因素、许多环节构成的,目的是诸因素、诸环节的中心,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协同作用。 所以,我们研究德育功能和价值,应结合德育目的进行研究。但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学者却把德育功能和 德育目的混淆起来,把德育功能说成是育德(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 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 实验》,1995(4)。),实际上,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

目的是主体的一种设计、期望,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所以, 目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

目的反映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的需要的自我意识。人是根据需要提出目的 的,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更主要的是自身需要的满足。

德育目的所概括和表达的不是现实中的价值关系,而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人的一种德性追求。所以, 德育目的是主观的。德育目的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在其德性需要不断发展和对需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 的精神追求,是他们对未来德性的一种憧憬、预测和构想。

德育目的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德育目的是有待实现的德育价值,二者通过德育活动相互转化,德育 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得以实现向现实价值的转化,从而改变原来的价值关系;而对新出现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又会 产生新的德性需要,经过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思维加工和选择后提出新的目的,又实现价值向目的的转化。

但是,德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者与德育目的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是不同的。德育目的与内 在价值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 系统内价值主体能够控制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德性需要的 满足,所以,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具有同一性,德育目的就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德育目的与德育的外在价值能否相互转化,不完全取决于系统内价值主体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制于社会环 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以,德育目的与外在价值不能直接转化。如果我们把德育目的规定为对外在 价值的追求,最终就会使德育目的落空,使人们对德育产生失望。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促使内在价值充分实现。 对其外在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必须依赖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至此,我们对德育目的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德育目的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内在价值包括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德性的完善,而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所以,德育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或者说是 “育德”,包括受教育者道德境界的提高和受教育者德性结构的完善。人的德性可以分为三种境界:他律道德 境界、自律道德境界和自由道德境界。德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受教育者沿着他律――自律――自由的路线发展。 个体德性不仅包括境界层次,而且包括结构层次,个体的德性结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包括德性的形 式维、德性的内容维及其能力维,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不断完善。

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论者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德育目的 不同于德育功能,德育目的反映的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理想中的德性状况,德育功能是系统与环境以及系 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具有主观性、价值取向性,功能则是客观的、中立的。

德育目的与德育功能也是相互联系的:

第一,德育目的是德育功能的动因和指针,离开了德育目的,可能产生各种负功能,离开了德育目的,德 育功能的实现就没有动力。第二,德育功能包涵德育目的。德育内部功能中含有正向价值取向的那一部分与德 育价值的内在价值具有同一性,这一部分功能的实现即是德育内在价值的完善;而德育内部功能主要是指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客观结果。德育目的仅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预期结果。所以, 德育目的仅指德育内部功能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正向的、预期的结果。第三,德育功能是制定 德育目的的依据和参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的的手段。德育目的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部 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之上,建立在对客观的功能关系的认识基础之上。所以,德育功能是 制定德育目的的依据和参考因素。德育目的,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应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德育的 各种功能并加以实现,德育功能是实现德育目的的手段。德育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实现的机制不同。德育内部 功能能否实现,虽然离不开德育环境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德育系统内部主体能 够控制系统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范围、方向、程度,最终使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 形成德性享用观念,使教育者师德不断完善。所以,德育内部功能可以作为制定德育目的的依据。德育工作的 重点,应放在德育内部功能的实现上。而德育的外部功能能否实现,不取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愿望, 而是受制于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以,德育外部功能的实现,除了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 努力之外,还依赖社会各方面的协同作用。

德育功能 篇2

一、在和谐氛围中受到情感熏陶

苏霍姆期基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 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伪君子。”俗话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动之以情, 方能晓之以理”, “情到理方至, 情阻理难通”。因此, 我们十分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因为情感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经常地、有意识地留有师生情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心、诚心与爱心去呵护学生, 树立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观, 达到教育氛围的和谐性, 才能为德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总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做个细致的有心人, 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的真实动态。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情感, 关注和鼓励学生的情感, 才能适时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 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教学有的放矢, 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如“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这一教学内容, 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祖国的最好教材。对祖国的认识程度如何往往决定了爱国主义情感的深浅。为此, 我从地理和历史等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对祖国加深了解、熟悉, 并注重感情教育, 让学生自然得到认识祖国是多么可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脉相连——我要热爱祖国, 与她共命运。在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 我对学生“晓之以理”。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 用历史的事实和现实的事例让学生懂得祖国的生存和发展, 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有了“情”、懂了“理”之后, 还要落实在行动中, 教育学生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导之于行”。因为热爱祖国不仅表现为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而且应该处处以祖国的利益为重, 做到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祖国的利益。在整个过程中, 我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引导和提问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 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 珍视学生智慧的萌芽和独立见解,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于是学生便在这样的气氛中, 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及相关的资料, 锻炼了思考判断能力, 同时对祖国的感情也得到了确认和升华。

二、在点化感悟中加深情感体验

如果说, 情感沟通和感悟人生事理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 那么“点化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它贯穿于道德教育的过程之中。我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同时, 还借助一些实践活动, 关注每一个德育细节, 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情境之中, 触动学生习以为常的思想情感。

大家都知道, 国旗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标志和象征, 代表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每个人都会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因为人人对生养自己的国家都怀有深深的感情, 所以国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 许多学校重智轻德, 一些学生道德失范, 思想品质下降, 引用国旗于教学之中, 能更加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 “家乡”是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起点和源泉, 它是祖国的一个部分, 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祖国”。于是, 我结合教材内容, 加强乡土地理教学, 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树立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通过这些“活”的德育素材, 激发学生产生浓烈的乡土之恋, 进而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三、在拓展教学中内化德育功能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能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很多。因此, 我们要找准切入点, 充分发挥教材优势适当补充一些最新资料, 使其更具时代感。众所周知, 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小见大, 要适时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在开展教学的同时, 我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 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知识的综合性、明确的导向性和心理的吸引性的时事政治素材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 来内化德育功能。

如在讲述我国的工业时, 通过内容教学, 让学生了解到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粮食、棉花、煤炭、电力等都跃居世界前列, 许多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综合国力已居世界第五位,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问题的数据比较, 消除一些青少年学生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盲目崇拜的现象和对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视而不见、妄自菲薄心理。教育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从而确立社会主义好的思想等。

总之,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德育渗透点随处可见, 进行爱国情感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我们要以“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作为主要目标,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 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让德育融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在他们的心田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 并能树立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作出贡献的思想, 最终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 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和高尚的情感”, 特别是爱国主义情感, 它是全面实现政治学科教育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 不但要讲授知识, 还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自然巧妙地将德育内容寓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 把思想政治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无疑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熏陶,情感体验,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家林.谈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9, (1) .

德育功能 篇3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课在高中德育中的作用被弱化

1、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的缺失。

高中生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希望获得独立的地位和平等意义上的尊重。而教师习惯于采取不对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说服教育,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思想政治课应更多地关注显性的教学效果,而放松甚至忽视了其德育的功能。这样,德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进入高中阶段后,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而课堂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而不顾学生的心理实际和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现实,从而使他们对被动接受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进而导致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在心理上对德育课的说教产生反感,削弱了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致使德育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3、德育实践方式呆板,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缺乏创造性,以应付表面的道德遵循为目的,以获得学生的表面服从为满足,而对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效果关心不够;德育工作教条化,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要方式,缺乏灵活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很难让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主体需要,至多只能迫使学生表面上顺从,却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4、德育评价方式滞后,缺乏激励性。

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德育评价长期以“分数”标准:以分数定成绩,以分数断品行,高考成为对学生评价的“终极”目标,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却显得无足轻重。于是出现了成绩好的学生得到的总是表扬,而成绩差的学生即使有良好的表现,也很容易被一笔带过;同样的事情,成绩不同的学生所得到“待遇”总是有些差别。这样的评价制度极大的降低了高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有些虽然成绩薄弱但思想品德良好的学生也自暴自弃,更有甚者有意识地走向另一个极端,削弱了德育的实效。

二、找准对策——更好发挥德育课在高中德育的作用

1、定位要准

德育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任务,德育主要是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比如,做人要诚实,这个道理学生都知道,更重要的是“诚实”的道理学生信不信,所以要想方设法在学生的内心上、信念上、价值观上解决问题,也就是在“信”字上下工夫。因此,在讲述高一经济常识上册第三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一框题时,就可以进行必要的“诚信”教育。

案例:

据卫生部2008年12月通报,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达29万余人。三鹿,一个经50年打拼创立起价值近150亿元的品牌企业,仅仅几个月内就成为亏空11亿多元负资产的破产企业。

通过这个典型的事例告诉学生如果一个企业经营者或企业不讲诚信,不把产品质量当生命,树立的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遭到破坏,表面看起来沾了一些“小便宜”,但实际上是舍本求末。因为,对自身企业形象和信誉的破坏其实是自断财路,没有人认可你的商品,你的产品卖不出去怎么盈利?所以,真正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都是诚实守信的。

当学生也认可了这个道理以后,话锋一转,就可以引导学生做人的道理了。启发他们思考:如果我们不讲诚信,大家还会认可我们吗?

如此一来,学生较容易从内心接受我们德育课的德育导向,从而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当然,光“信”还不够,还要“行”,要做得到。这就要求,教师率先做到知行合一,做德行的典范,言传身教,充分发挥美好心灵对受教育者的特殊感召力。从而,激发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化与升华。

2、目标要多层次具体化

另一方面,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也应该“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而不是按一成不变、整齐划一的模式来培养学生。教育者对学生的引导,应该犹如放风筝,让学生在空中顺风自由翱翔,但自己手中始终拽着一根线,从而不会让学生坠落或脱离正确的轨道。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确定多层次的道德目标。这个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要求,理想程度是个体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的高度,需要具有可行性。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也适应了时代,又能有效防止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达到较好的德育实效。

3、内容要更贴近学生

要实现从理想型教育到实事求是型教育的转变,摒弃假﹑大﹑空,而尽量讲真话。在德育过程,我们不应该否认社会道德水平认识的高低,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思想文化激荡,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要教他们明辨是非,有道德选择能力,并且要把一些新观念加入德育范畴,尽量贴近学生。要注意知行合一,把德育落到實处;要循序渐进。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德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是“和风细雨”式,润物细无声。让德育的形式相对“隐形”,然而事半功倍。

总之情感是德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心灵的特殊力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情感的参与就没真正的德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教育者情感的投入,在课堂教学中重要表现为,教师的情感必须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断的起伏变化,或怒、或喜、或恨、或悲,从而牵动着学生的思绪,于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高尚情感的熏陶。

发挥美育功能进行德育教育 篇4

——浅谈如何运用美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根本在育人,德育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我校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周边6所小学,每年从外地转入学生250—300名。学生家长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不到家长总数的10%,家长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生源中50%是本地居民子女,另外50%是外来务工者子女。学生的家教较缺失,对学习的认识模糊,对前途概念不明确,学习较被动,抄袭作业的现象较严重,更严重的是在每个班完全不做作业的学生人数占到了全班总人数的10%。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引导,加之本地居民封建思想教严重,外来务工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孩子。总体来看,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生源构成复杂,学生基础总体较差,学校的管理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有不少学生存在德育上的逆反、智育上的厌学、学生的家教较缺失,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前途理想概念模糊,学习较被动,抄袭作业的现象较严重,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学校办学效益提高不快,在一定情度上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作为德育工作第一线美术教师,如何在自己任教的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多年来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

本上属于少年时期,开始步入青年时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 乏辨别能力。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我校在文化宣传开拓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我们以“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倡导以君子之风,育有德之才,在校园里走廊通道至每个围墙角落,我们都精心设计了艺术、文学、历史、科技等专题的宣传,让同学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我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感悟到我国传统美德,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也从我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中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在美育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做:

(一)、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李可染的《王维诗意图》、《崇山茂林源远流长图》等山水画,让学生领略其作品的崇高之美,博大之怀,深厚之实,肃穆之境,领略其画的线条粗犷,壮美,墨色的光华照人,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瑰奇壮丽。油画《南京大屠杀》,以刽子手、堆积如山的尸体、与啼哭着的小男孩的强烈对比,生动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烈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揭露日本右翼势力掩盖历史真相的不齿之实,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激发了学生献身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又如:王羲之“宛若惊龙,漂若浮云”的书法,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

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断臂维纳斯”是古希腊艺术家的杰作,但有的学生却戴着“黄”

色眼镜去审视她,这实际就是单纯地从作品中寻找感观刺激,满足于生理上产生的快感,而没有从精神上产生美感,堕入了低级趣味,这就脱离了艺术欣赏的本质。通过欣赏“维纳斯”这件作品,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女性丰腴典雅、端庄宁静之美,而且清除了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种种误区,确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在工艺美术欣赏,结合服装的艺术,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与时下的非主流着装的美丑分辨,如何做到仪表美,展现当代青少年青春风采。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艺道以人品为先,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其人的品格。人如其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开设艺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单纯欣赏名人的作品,更主要的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众多的艺术家都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俄国画家列宾说:“我热爱美术甚于自己的生命”,李可染大师也对学生谆谆教导,成大事须有大志向,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想境界。荷兰画家凡.高在阿尔的狂风与烈日中面对自然,用蓝和金黄的混合

与对比创造着神秘颤动的色调,终成一代名师。可见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代英才。名家大师往往具有正直的人格。齐白石老人在抗战时期毅然辞去艺专学校的职务,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日军抄了老人的字,他毫不畏惧,寄愤怒于书画,在一幅《水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辛辣讽刺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刚正不阿的人格。达到了内在人格和外在作品形象的交融统一。白石老人木匠出身,刻苦作画,晚年任中国美协主席,党和国家给他极高荣誉,但他毫不骄傲,自称自己为“鲁班门下”,不忘自己是个普通的木匠,谦谦君子之风昭露无遗,大师的人格魅力正体现如此。这些大师的崇高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及敬业的态度,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五)、以美育人,培养人生目标

人生最怕不没目标,没有追求,学生成绩差,对学习没兴趣的原因大多不是不会学,是在学习中感受不了学习乐趣,甚至把学习看作是人生中的一件苦差,看不到人生的美好,我在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美育,注重开展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培养他们的人生目标。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也使一些后进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初三年级的一名姓郑的女同学平时不太守纪律,不爱学习,学习成比较绩差,经常迟到早早退,还喜欢闹闹事、打打架,家庭又疏于管教,是典型的“双差生”。在学校文化艺术节中,我发现她很喜欢绘画,且画也画得很有创意,还知道她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的梦想,我就以此作锲机,鼓励她在这个方面发展,跟她交朋友,谈怎才能把美术学好的心得,鼓励她在学好美术的同时还要把文化课学好才能真正发挥她的特长,将来才能顺利考上高中、大学,才能得以更进一步得到深造,以后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把她的绘画作品作一次专场展出,让她在同学中展示她特长,受到其他同学赞许,发掘她的闪光点,增强她自信心,让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让她辅导其他同学绘画,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表扬了她,并鼓励她把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的表现转到纪

律和学习上来,近半年来,这名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行为表现上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自2006年开始,我校连续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学生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凝神聆听美学讲座,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去年三月,在我校举办的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共收集同学们的画作近千幅,表达了学生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我们还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美与丑的大讨论,使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学生们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道德修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现在,当你走进学校大门时,值周的学生会向你送去微笑和问候。你会看到楼前的花坛花团锦簇。学生车棚的自行车码放有序,楼两侧的壁报栏绚丽多彩。我们针对美术特长班学生爱好美术的特点,组织他们古元术馆,让他们亲眼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宙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主编《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陈洛加主编《美术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德育功能 篇5

加强管理,把握图书选择原则

藏书工作是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围绕学校任务,针对学生思想,坚持藏书的思想原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此相应的问题是要防止格调低下,属于消极文化现象的一些读物进入图书室。不良图书会使学生的心智被书中的邪恶与污秽熏化,使学生误入歧途,毁了一生。因此,要把好图书采购质量关,主要是要选购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各科知识面的书籍。要坚持从新华书店这一正常渠道进书。要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净化学生的精神食粮。

做好导读工作,把握学生阅读倾向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读好书是图书资料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潮也对我国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冲击,使涉世未深、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分不清良莠,部分学生受社会某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出现言情、武侠等读书热点。对此,图书管理工作者应注意社会思潮动向,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给学生推荐优秀书刊,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社会进步主流中健康向上的书刊。有的学生不善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他们到图书馆来,大多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只是抱着随便找本书消遣的心理,图书馆工作者应精心做好导读工作,向学生推荐既开阔视野,思想性强,又能帮助他们提高思想修养的图书。

同时与班级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共同磋商,开列出书目。这样,让学生相互转告到图书馆主动借阅这些健康有益的图书。

多种形式开展评书导读活动

利用图书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书活动,是图书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书刊的重要形式。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别分辨能力,又有进一步发挥书籍的教育效果。如在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中,应突出热爱祖国这个中心,及时整理出内容丰富、入耳入心的乡土教材,并结合本地历史特点(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史、或历史进步人物、或好的乡规民约等),集中爱国主义主题的书刊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新书上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书,一是评出该书的优劣处;二是座谈读后感。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开展读书短剧表演、专题辩论比赛,让学生就博学与精学、实践与理论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或通过读书漫画比赛,使学生的思想插上了遐想的翅膀。

多种形式的评书导读活动可使学生在互相交流读书心得的过程中,互受启迪、互受教益共同提高。

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图书管理工作者

队伍要使学校图书馆上档次、上等级,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基地,当务之急是应尽快造就一支自身具有较高德育素质、又懂得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新型图书管理工作者队伍。

首先应从实际出发,规定必要的时间,全方位动员图书管理工作者坚持在岗位上学习,内容应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并进行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必要时列入个人档案。还可以让他们参加自学考试、或参加函授、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辅之以必要的授课、研讨和交流;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分期分批将图书管理人员送到中、高等院校进行深造;还可以通过外聘、外调、委培等途径,将德才兼备的同志充实到图书馆工作者队伍中来。

浅谈象棋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篇6

唐元中心小学

王进喜 中国象棋是我校的特色建设,通过象棋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高了。因为下棋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一局棋从开局到终局,自始至终伴随着弈棋者对棋局形势的分析、判断、谋划、推理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不过,更使我感到兴奋的是下棋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培养了学生的信心、恒心、耐心。

一、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推动他更积极地深入学习、探索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某一件事物越有兴趣,越能激发他们的大脑产生优势兴奋,使其注意力集中,记忆增强,思维敏锐,容易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而树立信心。

上象棋课时,我首先用儿童化的语言与合理的教学手段感染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我以主教材为主体,各教学内容相互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在轻松榆快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到了本领,又增加了象棋课的趣味性,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更使学生有了学象棋的信心。如把“将”比作皇帝,把“将”活动的地方比作“皇宫”。这样的比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运用活动促进兴趣。“好动厌静,好胜逞强”是学生的特点之一。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好奇、好玩、好胜。如果整堂课都是由老师在讲、在表演,时间长了,再生动的课孩子也会觉得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讲得辛苦,孩子们听得更辛苦。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孩子操作,亲身演示。一方面可为孩子架起形象认识的桥梁,帮助孩子学习和巩固知识,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丰富的情感体验可把客观上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改变孩子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孩子的认识过程中不断创设情境,让孩子自己操作,亲身演示,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促使孩子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象棋课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地使孩子在学习象棋的过程中“动起来”、参与进来,才能长久地保持对象棋的兴趣,才能树立起学生下棋的信心。

二、坚持不懈,培养恒心

自从确定以中国象棋为我校的特色建设以来,我们一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学象棋,每周出一期中国象棋残局,每个月一次班级中国象棋对抗赛,雷打不动。课外鼓励学生在培训班、社区服务中心寻找对手进行对弈。假日在家与家长切磋棋艺。通过学走象棋后,孩子不但下棋有恒心,而且做什么事都持之以恒,绝不半途而废。

三、公平对弈,培养耐心

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达到目标是它的主要特征,因此,良好的意志品质中就包含了耐心,需要人们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品质、毅力。下棋是修身养性的乐事,何来挫折磨练呢?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讲,要正正经经下好棋,面临相当多的考验。首先是时间问题,儿童阶段,孩子大多活泼好动,下五六分钟棋几乎是人人能做到的,但要练上几十分钟,逐个琢磨,则是没几个孩子做得来。其次是内容相对枯燥,开局的原理、中局的战术、学棋谱等,虽说孩子有基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老师也会调动其积极性来教学,但对孩子来讲内容总是有些枯燥,缺乏耐心。还有,孩子要能面对顺逆胜负,棋盘小天地中,跃马行车的快感来源于最终结局的胜负,孩子心中也把胜负结果看得最重。事实上,两军交战,也总要问个输赢,如何看待失败,承受挫折是学生面对的最大考验。在象棋教学训练中,很多指导老师都认为,年龄小的孩子都静不下心,觉得下棋枯燥,主要是因为孩子小,耐心不够。根据学生以上的特点,我每节课总是化三分之一的时间讲解,三分之二的时间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比赛规则严格要求,公平对弈,落子无悔,并且做好记录。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施加一定压力,刺激他们固有的好奇心、好胜心,寻找棋乐,坚持下好每一步、每一盘棋,上好每一节训练课,不断提高自己的棋艺,不断提高自己的忍耐力。教育学生勇敢面对挫折,笑看顺逆输赢,顺时步步为营,不掉以轻心,逆时退将一步,海阔天空,柳暗花明;赢是新起点,不骄傲,向更高目标迈进,输亦是新起点,不气馁,发现不足,寻找对策,超越自我。同时恰当适时的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多样的赛事锻炼,让学生拥有了很强的耐挫力。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棋手,输棋是常有的事。一名出色的棋手,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磨练后才走向成功的,其实做什么事都是一样的。”所以说,下棋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篇7

一、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准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她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和个性心理教育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教育正是可以为德育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在品德教育的顺利实施中充当着良好的中介作用。音乐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给予人的教育就是寓于情感之中、趣味之中和娱乐之中,潜移默化地使人在情操上受到陶冶,心灵上受到启迪,道德上得到提升。音乐自身的艺术魅力会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示人以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帮助学生树立理想、陶冶情操,学会感恩,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音乐的德育功能,“音乐辅德”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源远流长,传统深厚。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乐教,他将音乐看作是一种无以伦比的教育手段,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在他的课表中——礼、乐、射、御、书、数,音乐被列为第二位,这更说明了孔子对音乐的德育功能的重视。我国的著名音乐教育家贺渌汀也说过:“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就会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音乐与德育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道德教育手段。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爱国主义教育,它不是仅仅以歌唱而歌唱,而是以优美的旋律和具有政治色彩的歌词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强化品德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

二、把握教材内容,潜移默化的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教材中,有不少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很多歌曲以鲜明的曲调,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它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歌词去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学会做人。一堂好的音乐课,不仅只是教会学生唱一首歌,而是教会学生学会欣赏这首歌优雅的旋律和跌宕起伏的词韵,使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在高一《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这一节里,我们可以把介绍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作为一个引子,讲述聂耳、冼星海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情况下,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唤醒民众奋起反抗,驱逐日寇,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创作了威武激昂,气势磅礴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并使用多媒体手段,借助影像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历史现实,使学生在乐曲中感受到歌曲的形象和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心里就会有一种同仇敌忾,振兴中华的“感慨”,而这种“感慨”就是音乐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非常广泛,教师要把美育和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享受美的旋律,又能从乐曲中获得思想教育。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高山流水志家国”这一节中,古曲《流水》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壮丽山河的赞颂,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在乐曲中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所具有的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和蕴含丰富的历史审美意识高尚品德。

三、注重在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无处不在。教师除了音乐课堂教学以外,还可以利用其他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组织“红歌”比赛,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将校园的文化气氛推向一个更新的层次,唱响和谐校园。还可以举行校园集体舞大赛,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舞动青春,增进同学们之间友谊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有计划有选择地播放一些激昂向上、充满活力的优秀歌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利用橱窗、板报、、课外兴趣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推荐音乐家作品及音乐家名言小故事等。特别是音乐家名言的适时引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自信心和决心,形成对社会、对人生的正确认识。

浅谈音乐的德育功能 篇8

自古以来,中外音乐家都对音乐的德育作用予以高度评价。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音乐教育的大师孔子曰:“广博易良,乐教也。”前苏联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音乐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人。”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育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深感音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是最直接、最易被接受的,并且也是切实可行的。

一、基本乐理,完善个性

乐理知识总是被人们认为是枯燥、最无德育意义的纯粹理论,其实不然。就拿最简单的do re mi——音阶中的七个基本音阶来说吧,我告诉学生它们就像一家七兄弟,兄弟七个人各有其鲜明的个性,do——坚定、有力;re——激动人心、有希望的;mi——稳定、平静;fa——悲惨,令人敬畏;sol——伟大、光辉;la——哭泣的、娇柔的;si——易受感动的。只有将它们和谐地组合,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恰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彼此都有一颗谦让、包容的心,才能奏出奋发的旋律,凝成与时俱进的班集体。有一次,我请一位同学起来唱教过的歌,这个同学的声音又尖又细,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当时这位同学就羞红了脸,再也不想唱了。为了增强他的自信,我马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拿唱歌来说,男声和女声之间有明显区别,就是女声与女声之间甚至两个女高音之间都有细微的差别,但每种音色、音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缺少高音的音乐将变得沉闷、浑浊,而缺少低音则显得单薄、空洞、刺耳。只有大家扬长避短,各种音色糅合在一起,歌曲的生命才显得充实、辉煌。简单的启迪收到了奇特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欣赏,陶冶性情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乐器和音响为载体,将经典的音乐作品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在心旷神怡的自然美中陶冶情操,培养纯洁的情感、崇高的精神,并激励他们不断奋进。如在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时,我让同学们先聆听,在充分感受乐曲所表现的跌宕起伏的意境的同时,领略我国民族乐器神奇而独特的表现力,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接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他们的语言来描绘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其中的美。最后通过这个音乐故事,板书“草原英雄小姐妹”,通过语言诱导,告诉学生无形音乐中有形的所在: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如此深厚,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翁,我们该为祖国做些什么呢?学生中马上就有人回答:继承和弘扬民族瑰宝;努力学习,为祖国明天更加辉煌添砖加瓦……严肃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悦耳动听的乐曲声中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同时相关学科如美术、书法、史地、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渗透。又如在欣赏《命运》交响曲时,我介绍性地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听众就有一千种“命运”。每个人的命运都有所不同,但贝多芬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他又是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呢?第一乐章是惨痛的绝望;第二乐章是用慢板表示挽悼的悲痛与悲哀的申诉;第三、四乐章是自由的号角和青春的不屈,坚强的欢呼。通过欣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从而激发学生“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歌曲教唱,滋润心灵

教唱歌曲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教学生唱会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将歌曲中蕴涵的丰富思想感情充分揭示给学生,使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性情得以陶冶,心灵得以滋润。于是在教唱《我们多么幸福》时我先请同学们说一说现在的生活情况怎么样,衣、食、住、行和父母一代相比有什么变化,然后再请几个同学讲讲此时的心理感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我说用这种心情唱《我们多么幸福》,然后用轻重有序、抑扬顿挫的范唱激发学生的热情……这样,通过深挖掘、细处理,把歌曲中蕴涵的情感深刻地揭示出来,唤起学生的共鸣,待学生唱会时,都不自觉地挺起了胸并带着由衷的自豪,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还有一次,教唱歌曲《小机灵的歌》,我特意准备了这个动画片的片段放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在边看边听中学习歌曲,看完之后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应该向一休学习什么,下面沸腾了,有的说学习他机智勇敢,有的说学习他同情弱者,不怕邪恶……我立刻说:“同学们说得对,咱们班同学面对困难时,要毫不退缩,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共同进步。”就在这样活泼、俏皮的歌声中,一个道理又潜入他们心中。

四、音乐活动,健全人格

音乐课外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我们几年来组建了多个舞蹈队,进行了集体化的音乐教育,使得青少年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互敬互助,懂得了集体荣誉高于一切。有的同学为了舞蹈队而调整了其他的辅导课时间,有的同学带病坚持排练。比赛结束后,没能拿到好名次,很多队员都很沮丧、懊恼,有的泪流满面。我笑着对他们说:大家尽力了,过程是辉煌的,争取下次更上一层楼。当然,在取得好成绩时,我又会适时地劝他们要戒骄戒躁,因为光环永远只能意味着过去。总之,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文化滋养和美的陶冶,而且有助于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事业心、上进心的加强,对健全学生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一篇:护士心理压力毕业论文下一篇:规划设计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