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设计

2025-03-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设计(精选8篇)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设计 篇1

――六(2)班课外阅读课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水浒传》,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对书中主要故事的概述以及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了解并学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3.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训练学生通过阅读能有根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书中主要故事的概述以及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了解并学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歌《兄弟无数》。

兄弟相逢,三碗酒;兄弟上阵,一群狼;兄弟护国,三军壮;兄弟安民,万世夸。多么勇猛无畏,重情重义的梁山兄弟!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水浒传》,去认识这些不同寻常的水浒兄弟!

二、走近水浒

(一)水浒知识知多少

1、简介《水浒传》及其作者。

2、学生说,教师适当补充。

3、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

4、水浒英雄知多少

说说你知道的梁山英雄好汉。

(二)讲水浒故事

1、《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全书情节取值生动,故事性很强,是一部英雄传奇,演绎了无数精彩绝伦、流芳百世的故事。请选择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学生讲书中精彩的故事,并能在讲述中说出从这个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3、学生讲故事,教师适时评价。

(三)评水浒人物

1、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虽然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可谓“千人千面”。在这些好汉中,你心目中的水浒英雄是谁?选择小说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根据他们的性格特征,说说你敬佩的原因。

2、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相互补充。可以争论自己对英雄人物的不同看法。

4、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对人物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值得欣赏的是有的同学能够从故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值得大家学习。

(四)谈水浒写人技巧

1、《水浒传》中塑造了很多富有个性的人物,描写的人物方法各有侧重,把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你能从中学会哪些描写方法?举例谈谈。

2、学生说体会。

3、小结: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有很多,比如用鲜明 生动的绰号反映人物性格;在对比中凸显人物性格差异;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长彰显人物个性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议故事结尾

1、想必每位同学读到“招安”的结尾时,心中不免有点惋惜,你怎么看待这个结局?

2、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3、小结:悲剧的收场与轰轰烈烈的开局形成强烈的反差,作者这样做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一、作者所处的时代。元末明初,正值朝代更迭,官僚腐败,天下大乱。作者遂以北宋末年为历史背景并结合自己的时代背景,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虚构此书;

二、作者的阶级性。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作者纵然对朝廷有太多的不满和抱怨,他也要极力维护这个动摇的王朝和制度。其于广大造反人民格格不入的心理可以从书中隐约可见:书中多次提到大众对“落草为寇”的态度看法,这也是作者本人的真实看法。故此,全书的结局在笔者手下也必然是以造反者的失败而收场。

(六)积水浒知识

1、水浒成语知多少 学生抢答说成语。

逼上梁山、义薄云天、五体投地、替天行道、兵来将挡、报仇雪耻、兵强将勇、大刀阔斧、掉头鼠窜、扶危济困、飞檐走壁、魂消胆丧、人困马乏、削职为民、声东击西、如雷灌耳、祸起萧墙、忍气吞声、话里藏阄、磨拳擦掌、一见加故、无功受禄

2、水浒人物知多少

九纹龙 史进

神机军师 朱武

跳涧虎 陈达

白花蛇 杨春

花和尚 鲁智深

打虎将 李忠

小霸王 周通

豹子头 林冲

小旋风 柴进

旱地忽律 朱贵

摸着天 杜迁

云里金刚 宋万

青面兽 杨志

急先锋 索超

赤发鬼 刘唐

智多星 吴用

3、水浒歇后语知多少

学生巧接歇后语。一人说上半句,其他人对下半句。

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林冲误闯白虎堂—— 单刀直入 鲁智深出家—— 无牵无挂(高俅)当太尉—— 一步登天

(武大郎)上楼梯—— 步步高升 时迁报警—— 贼喊捉贼

(花荣)射箭—— 百发百中 黑旋风李逵—— 有勇无谋 武松打虎—— 一举成名 时迁进牧场—— 顺手牵羊 母夜叉撒泼—— 惹不起 张天师捉妖—— 拿手好戏

林冲上梁山—— 官逼民反(张顺)浪里斗李逵—— 不打不相识

4、水浒108将之最

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108将之最?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

跑的最快的人——戴宗 箭法最准的人——花荣 最黑的人——李逵 文身最多的人——史进 最矮的人——王英

最高的人——孟康 书法最好的——箫让

跳的最快的人——王定六 医法最好的人——安道全 刻字最好的人——金大坚

三、结束语: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设计 篇2

1. 运用多种手段, 调动学生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的兴趣。

2. 了解本书大意, 为学生阅读本书做铺垫。

3. 通过阅读书中的部分信件和日记, 了解主人公鲍雷伊在写作上的进步, 增强写作的欲望和信心。

二、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 课前谈话。同学们, 你们喜欢写作文吗?我这儿有一本书, 胜过所有教你写作文的书。读了这本书保证会让你觉得写作文一点儿都不难。想看这本书吗?

(2) (大屏幕出示这本书的封面。) 大家请看这本书的封面。你从这本书的封面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书名:《亲爱的汉修先生》

作者: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译者:柯倩华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获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推荐语: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

画面:一个小男孩坐在书桌前写信。从这里推测出主人公是个小男孩。

(3) 介绍奖项。为了唤起人们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从1967年起把每年的4月2日 (安徒生诞辰日) 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为了奖励世界或本国儿童文学的创作者, 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很多国家和国际机构设立了儿童文学奖项。其中, 一个是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 一个是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亲爱的汉修先生》就是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的一本好书。

(4) 看了封面你最想知道这本书的什么内容? (作者贝芙莉·克莱瑞有名吗?汉修先生是谁?小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这本书真能教我们写作文吗?)

2. 了解大意, 走近主人公。

(1) 介绍作者。贝芙莉·克莱瑞, 1916年生于美国的俄勒冈州。贝芙莉自小就受到做图书管理员母亲的熏陶, 喜爱看书。她从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写一些关于她童年趣事以及她身边小朋友的图书。后来, 她的书为她赢得了许多著名的奖项。如《亲爱的汉修先生》获得了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并同时使她赢得了1983年美国文学最杰出贡献奖;她的“雷梦拉”系列则分别赢得了1978年以及1982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她的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并出版, 广为流传。1988年, 她的“雷梦拉”系列被改编成电视剧, 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 了解大意。本书的主人公鲍雷伊是个可爱而富有个性的男孩, 这本书全部采用书信和日记的方式来安排故事的进展, 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普通男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3) 阅读书信, 认识人物。 (大屏幕出示三封书信)

从下面三封书信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汉修先生是一位作家, 写过《狗儿快乐秘诀》一书。鲍雷伊是个喜欢狗的小男孩, 第一封信中有错别字。)

书信 (一)

亲爱的汉修先生:

我们老师给我们读了您写的狗的故事, 很有趣。我们都很喜欢这本书。

您的明友鲍雷伊 (男孩) 敬上

五月十二日

书信 (二)

亲爱的汉修先生:

我去年给您写过一封信, 那时我上二年级。您大概没收到我的信。今年我自己读了跟您说过的那本书——《狗儿快乐秘诀》。我第一次读这么厚的书, 还分了章节。

在书里, 乔伊的爸爸说, 狗住在城市里很无聊, 所以乔伊得想出七种使狗快乐的方法, 才能养狗。我也有一只黑色的狗, 它叫“土匪”, 是一只好狗。

如果您回信给我, 我就可以把您的信贴在教室的布告栏上了。

老师教我一个方法记住“朋”字怎么写:好朋友连续两个月都不会吵架。

敬祝健康!

您的朋友鲍雷伊敬上

十二月三日

书信 (三)

亲爱的汉修先生:

我现在已经四年级了。我对《狗儿快乐秘诀》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写给您的前两封信里都提到过这本书。老师要我们在“阅读周”写信给作家。我去年收到了您的回信, 可那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的。请您亲笔写一封信给我好吗?我非常非常喜欢您的书。

在这本书里,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乔伊的爸爸, 因为乔伊为了逗狗高兴, 给它放了女歌星的录音带, 结果狗就像唱歌一样不停地大叫, 可是他爸爸都没有生气。“土匪”听到人家唱歌的时候也会大叫。

您最棒的读者鲍雷伊敬上

十一月十三日

(4) 设疑激趣。就是这个开始写信有错别字的男孩子, 在汉修先生的帮助下后来获得了小作家征文比赛荣誉入围奖。想知道汉修先生有什么诀窍吗?

三、回答问题, 认识写作

1. 出示汉修先生的十个问题:

(1) 你是谁? (2) 你长什么样子? (3) 你的家庭是什么样子? (4) 你住在哪里? (5) 你有宠物吗? (6) 你喜欢上学吗? (7) 谁是你的朋友? (8) 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 (9) 你有什么烦恼? (10) 你有什么愿望?

2. 你想回答哪个问题?说给同位听听。

3. 想知道鲍雷伊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吗?

请听针对第9个问题鲍雷伊写给汉修先生的信。

4. 你听了鲍雷伊的回答有什么感受?

5. 小结。

这就是汉修先生的高明之处。在不知不觉中, 鲍雷伊已经练习写了不少作文, 写作水平越来越高。其它问题鲍雷伊是怎样回答的?请在课外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吧。

6. 在汉修先生的建议之下, 鲍雷伊开始写日记。

从开始的一篇一二百字到后来的一篇一千多字。听老师朗读鲍雷伊后来写的日记片段, 说说她后来的日记和开始写的书信相比在表达上有哪些进步?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想写的话越来越多, 越写越具体。)

四、留下悬念, 课外延伸

1. 在汉修先生的鼓励和引导下, 鲍雷伊不断给汉修先生写信, 坚持写日记, 他一天天地进步, 越来越喜欢写作, 后来还在征文比赛中获奖。书中共选了鲍雷伊的三十几篇书信和三十几篇日记, 课外去读一读吧。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设计 篇3

一、指导目标

1.通过学生互相推荐童话故事,从活动中认识更多的童话课外书;

2.调动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并进一步形成童话的阅读习惯;

3.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童话阅读能力。

二、指导重点 调动学生阅读童话兴趣,并形成童话阅读习惯。

三、指导难点 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童话阅读能力。

四、课前准备

1.童话故事课件。

2.学生各自准备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记熟。

3.课外阅读小册子

五、指导课时

一课时

六、指导过程

(一)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上课外阅读课,主要是交流我们所阅读过的童话,开展一次童话故事交流会。(师板书课题:童话故事交流会

(二)复习学习过的童话故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1.提问:什么是童话呢?

2.过渡:其实,我们的世界还拥有很多的童话故事,相信你一定看过不少。

(三)班内互相推荐童话故事交流活动

课前,同学们都已经把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收录到《课外阅读小册子》中,今天我们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吧。

1.提出小组交流要求。(CAI示要求)

小组交流要求:

A.小推荐,讲一讲:把你想说的童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自己说出故事中的道理,或者考考同组同学你的故事说明的道理;

B.演一演,评一评:同组同学可以帮帮忙,演一演故事,提一提意见,为全班汇报表演做好准备。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让孩子更完整地发言。

(指导方向:推荐的时候还要具体说明书的来源、作者等资料,而评论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一点。)

提出班内交流要求,激发求知欲望。

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发现同学们口才越来越棒了,课外书帮了你不少的忙;而且大家都作了很充分的准备,所以都把故事讲得十分生动。接下来,我们全班交流分享吧。先看看我们的分享目标吧:

全班分享目标:

A.小推荐:每组派一名同学当代表讲故事,注意要把童话故事说清楚,有准备的小组,同组同学还可以帮忙演一演;

B.小评论:代表讲完之后,其他同学来评一评;

C.小评选:其他同学要当评委,评出你心目中的最佳推荐员,谁的推荐令你心动,想立刻阅读那本书。

班内交流:

4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在台上讲,边讲边把自己的小册子展示,同组同学帮忙在黑板上板书上推荐的童话故事书目、篇目。

每一个代表说完,学生互动环节:可以是讲故事的同学提问其他同学,也可以是其他同学评论讲故事的同学。

小结: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会阅读了,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如果你还能与别人分享你的故事你的书更好。但也要注意,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

评价:现在请大家说说听完推荐后,你现在最想看的是哪本书,理由是什么?(指名3~4人说,然后全班投票。)

颁奖:最佳推荐员。

布置最佳推荐员任务:课后,请最佳推荐员把自己看过的优秀童话故事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等资料填写到班级推荐书目表中。

(四)推介童话故事,延展课文知识

推荐外国童话故事:其实除了同学们所推荐的书,还有很多著名的童话故事书呢!现在老师向大家推荐其中的几本吧。(示课件)

方法教给:好书浩如烟海,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童话故事呢?(先让学生说,再出示课件)

课前,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好方法小锦囊要送给同学们,快来瞧瞧看。

童话故事阅读方法小锦囊:

A.应该边读边思考,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帮助自己理解;

B.大部分童话都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教训就是童话故事的寓意;

C.童话的寓意,多半藏在角色的对话中,或者作者在篇末有所说明;

D.能够举一反三,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它的深刻道理。

E.推荐一则童话过渡:学了好方法,我们还要懂得运用。现在就让我们带上这些好方法,来完成以下的这则童话故事的读书笔记吧。

F.播放《猫和老鼠合伙》,完成读书笔记。

故事部分内容如下:

有一只猫认识了一只老鼠,便对它大谈特谈自己是多么喜欢老鼠,愿意和它交朋友,弄得老鼠终于同意和猫住在一起,共同生活。“我们得准备过冬的东西了,不然我们到冬天会挨饿的,”猫说,“至于你嘛,我的小老鼠,哪里也不要去,我真怕你会被什么老鼠夾子夹住。”老鼠接受了猫的好建议,于是它们买来了一罐猪油,然而两个人都不知道该把猪油放在什么地方。

它们左思考右思考,最后猫说:“我觉得这猪油放在教堂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谁也不敢偷教堂里的东西。我们把猪油藏在祭坛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决不动它。”

猪油罐就这样被放到了安全的地方。可是没过多久,猫开始想吃猪油了,便对老鼠说:“小老鼠,我想跟你说点事。我的表姐刚刚生了一个小宝宝,还请我当小宝贝的教母。那小宝贝全身雪白,带着一些褐色的斑点。我要抱着它去接受洗礼,所以今天要出去一下,你一个人在家看家,好吗?”

“好的,好的,”老鼠说,“你尽管去吧。要是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千万要记着我。我很想尝一点洗礼时用的红葡萄酒。”这一切当然都不是真的,因为猫并没有表姐,也没有被请去当教母。它直接去了教堂,偷偷爬到猪油罐那里,开始舔呀舔,把顶上一层猪油舔得精光。然后,它在城里的屋顶上散了散步,想碰碰别的运气;接着便躺下来晒太阳。每当想起那罐猪油,它都情不自禁地舔舔自己的嘴唇。

……

它们动身去教堂,可它们到达那里后,看到猪油罐倒是还在那里,里面却是空的。“天哪!”老鼠说,“我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你可真是个好朋友!你在去当什么教母的时候,把这猪油全吃光了!先是吃了顶上一层,然后吃了一半,最后……”

“你给我住嘴!”猫嚷道,“你要是再罗嗦,我连你也吃了!”

“……吃得精光,”可怜的老鼠脱口而出。它刚把话说完,猫就扑到了它的身上,抓住它,把它吞进了肚子。这世界就是这样!

学生交流读书心得──用了什么方法帮助自己阅读理解了这则童话故事。

(五)总结

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篇4

神话世界,伴我成长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知道神话的特点,进行有关神话的趣味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

2、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教学准备:

学生自读三年级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外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看视频《封神榜》。

2.知道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吗?

3、大家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能给大家说一两个你看过的神话故事吗?指名说。

4.知道这么多神话故事,大家真了不起!在这些神话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说话——说出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点等)

5、小朋友,你们发现这些人物有什么特点吗? 揭示概念(什么是神话,以及神话的特点。)

二、举一反三,品神话,读懂故事,掌握阅读方法。

1、请大家打开《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自由地读一读,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

2、故事中的愚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小朋友抓住重点段落多读几遍,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体会,感受人物,明白道理。

4、指名交流评价

学生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做标记,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以自己的读书感受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注意师生互动。

6、实物展示全文,教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

小结:神话故事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初表现,我们可以读中国的神话了解中国文化的源头,还可以通过读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了解西方的文化。我们这样一读啊,书中的人物好像活了过来一样,情节也更生动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读书才会越读越有趣呢。

5、总结板书:我们刚才是怎么读这一段的呢?书中好的语言,可以划下来。精彩的情节可以反复读,并展开想象,有了感受可以写下来,有疑问也可以写下来。感受深刻的地方要有声有色的读读。实在喜欢还可以背背。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都带着这样的方法读书,收获一定会很大的。

板书:

做记号

想画面

写感受

三、小结方法,鼓励读书。

1、古老的神话永远不会过时,它以其永久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希望大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读更多的课外书。最后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篇短文。(配乐诵读)

2、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让神话世界,伴我们成长。

四、推荐阅读书目: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设计 篇5

围场县第四小学:张立君

一、教学理念: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充满了奇思妙想,贴近儿童生活,安徒生童话中著名形象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上当受骗想穿新衣服的皇帝等人物刻化得栩栩如生,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丰富。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品味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还可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打印《安徒生童话》序言目录及相关的阅读材料; 学生准备:《安徒生童话》一本,版本不限

四、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说说喜欢的原因。班级内交流。

2、师相机进行评价总结并引出《安徒生童话》。

(二)、走进《安徒生童话》,浏览序言、目录,了解内容:

1、学生快速读《安徒生童话》序言、目录。

2、全班交流:通过读序言知道有那些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大兵和打火匣》、《拇指姑娘》·····

3、小结读书方法——浏览序言、目录,知内容。明确:快速地读,大致地了解一下内容,这种读书方法叫浏览、叫泛读。

(三)、选读故事,了解人物。

1、以《拇指姑娘》为例读书,指导学生泛读下发材料《拇指姑娘》,了解故事内容。请学生说说《拇指姑娘》讲了什么事?体会浏览的读书方法。

2、(1)、请同学们在细读故事,拇指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用笔划一划展现她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她的理解。明确:这样细致认真的读书方法叫品读(细读)

(2)汇报交流

3、师小结:品读故事,可以很好的了解人物形象。

(四)、品读童话,懂道理。

1、读懂人物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这篇童话要留给我们什么,作者写下这篇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

2、小组内学习,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3、师小结,品读故事,可以悟出道理。

(五)提示读书注意事项

1、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

2、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动笔摘录好词好句好段。

3、平时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查字典、问家长、问老师和同学、上网查阅等方法寻找答案。

(六)自由读安徒生童话故事。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进行其它故事的阅读,让学生大量涉猎安徒生童话故事。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打开学生视野,在交流中激发学生阅读愿望及阅读兴趣。

(3)、学生小组内互讲童话故事。

(七)、总结方法,鼓励读书。

首先看目录选择要读童话,然后读通童话,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再细细品读,从而读懂人物,明白道理。

(八)、欣赏

珍惜阅读

珍惜阅读,阅读编入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珍惜阅读,阅读编入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愁,珍惜阅读,阅读编入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设计 篇6

走进《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等来分析名著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了解阅读名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西游记》片头曲音乐,导入本节课内容。

2、《西游记》是古典神话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后被人们改变成电视剧、动画片等,家喻户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名著《西游记》,板书课题!

二、知识汇报。

1、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就来谈谈西游记好吗?你是从哪里对《西游记》有了了解的。

老师为同学准备了一份提纲,同学们还可以任选题目,也可以自己补充题目,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1)《西游记》的作者及朝代(2)《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3)读后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个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最吸引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同学们用“我认为……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句式来说。)

2、生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通过了解作者经历、背景对理解作品有一定帮助,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板书:作者解读——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三、品读经典情节

1、师:观看影片直观形象,有声音,有图象,难怪你们放学后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老师告诉你们,看电视决不能代替读书,据我所知,看电视除了对眼睛伤害大,它还有很大的虚构成分,真实度不如原著。

2、出示幻灯片孙悟空身高和金箍棒高度的对比,激发学生求真务实,阅读原著的兴趣。

3、出示读书要求。

(1)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

(2)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样的语言描写和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有什么联系?

生品味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出世》这个精彩的故事,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说出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具体章节——细节描写,塑造人物 5.师: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像这样的细节描写在《猴王出世》中有,在《西游记》其他的故事当中还有,请大家课后阅读西游记这本书,一起来品味细节描写。

四、指导《西游记》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2、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3、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4、关注细节描写,了解作者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5、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也可以请教别人。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下用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读完《西游记》。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图书,可以阅读老师做好的电子书,也可以打开老师发送的超链接,还可以自己网上查阅。一个月后召开《西游记》读书汇报会。

推荐阅读被誉为西方的“西游记”的——《绿野仙踪》,同学可以对比阅读,看看他们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板书设计:

西游记

作者解读——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读书方法

具体章节——细节描写,塑造人物

课外阅读指导点滴谈 篇7

一、用真情播下“爱读”的种子。

学生的爱读, 只能以老师的爱读来激发。每天午饭后的“读更多书”时间里, 我能以“柔软”的童心和学生一起投入到阅读中来。读着读着, 我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 收获了一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所有学生都和我一样陶然自醉, 教室里静极了, 却可以感觉到无数思想的小溪在流淌, 在跳跃, 并腾起一束束美丽的浪花。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当学生心灵深处“爱读”的火花被擦燃, 便迅速燃烧成熊熊烈火, 且有燎原之势。一学生在《我找到了读书的快乐》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把家里所有的文学名著都搜罗了出来, 一篇一篇仔细地阅读。‘人, 应该学会善待自己, 就像吃糖葫芦, 山楂已经够酸了, 而在山楂外面涂上一层冰糖, 再尝尝, 就会别有风味呢……’像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 我都没有轻易让他们像灯光一样闪过, 而是细细地品酌, 直到悟懂悟透为止。我像春雨中的小草一样拼命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汲取知识的营养。我完全沉醉了, 一天不读书, 我就觉得生活空虚无比。”

老师和学生的读书热情感染了家长, 许多家长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读书, 以下是一学生写的《亲子共读的感觉真好》 (片段)

当东面天上飘浮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时, 我和妈妈总坐在床上, 轻声读着一些文字, 床头的小白灯散着清幽的光,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我们。今日的文章是《十朵小雏菊》, 题目富有诗意, 又透着一股神秘。我和妈妈, 一人读一段。房里一会儿回响着略显深沉的声音, 一会儿回响着稚嫩清脆的童音。“亲子共读”, 既可以使我记住一些优美词句, 又提高了我的阅读能力。在轻柔的灯光下, 与妈妈共读、共品一篇文章的感觉真好!

二、用智慧催开“会读”的花朵。

为了让学生养成勤做摘抄的好习惯, 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 我为学生展示了五本“采蜜本”。当看到老师平时所摘录的一页页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时, 孩子们明亮透澈的眼睛里闪现着异常惊讶与激动的神采, 这颗“会读”的种子已生根、发芽。为了防止学生阅读摘抄仅凭“三分钟热度”, 我习惯在午间的读书时间里“散步”, 轻轻地经过每个孩子的身边, 贪婪地嗅着弥散在空气中的醉人的书香, 在还未养成摘抄习惯的孩子身边作片刻的停留, 俯身耳语:“不动笔墨不读书。”他们会立即拿起笔来把好词好句尽收囊中。“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当了解到有的学生读书浅尝辄止时, 我没有大声斥责, 而是装糊涂, 请他给我当小老师。那学生窘得满脸通红, 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 我打发他下去求解。他回到座位上一阵忙乎后, 胸有成竹地走过来述说一番。说完后, 我给他一个浅浅的笑:“就应该这样把书读透。”而后, 又给所有学生来了一段“温馨提示”:“孩子们, 读书时, 要善于用发现的眼睛关注细节:一句话, 一个动作, 一个眼神;用心感受精美的语言: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 边读边在旁边做简单的标记, 写写你读书双眸中闪烁着灵光。他们再次埋首书海时比以往多了一份思考。这样的教育臻于无痕, 却像雨露般滋润孩子的心田, 把整个阅读之旅浸得香香的。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人一旦养成这个习惯, 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令人欣喜的是, 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有空余时间, 就快乐地阅读, 从满“树”摇曳的绿荫中摘下最美的“绿叶”。有的孩子一星期完成十多页摘记, 有的孩子在每页的摘记上画了个“点评屋”, 及时留下思考的痕迹。多数孩子每晚回去都主动阅读课外书, 多则一个多小时, 那份努力, 那份执著, 让我钦佩、更叫我感动。

为了使摘抄发挥它应有的效用, 我还想方设法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 变静态的作业为动态的作业, 每天给学生交流摘抄的时间, 并请同桌给予评价, 让语言首先在他们的嘴上活起来, 继而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 然后在他们的心中活起来, 最后嵌入他们生命的历程, 使他们成为有着言语智慧的血肉丰满的“人”。想不到学生都爱极了“每日交流”。交流时, 言说的欲求像汹涌的浪潮, 一波一波地击打着学生的心扉。交流如一根神奇的魔法棒, 搅活了学生的思维。当看到学生们不经意间已学会“学以致用”时, 我的心儿也在偷偷地乐。

如何指导课外阅读 篇8

一、转变观念,还阅读以正当的地位

部分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见效慢,没意思,再加上各和作业的压力,考试的压力致使他们无暇阅读,也不愿阅读,针对这种现状,首先必须让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阅读文学名著可以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懂得是非善恶;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提高文学名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有助于完善自我。摆阅读在学生心中的位置,明确阅读的必要性和重性。

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的喜好自然也各不相同。要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必须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由先取阅读方式,对作品的选择可以不受年段的限制,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意愿。

三、创造阅读条件,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利用学校图书室丰富的读本资源,向学生定期开放,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买书难、读书难、无书读的问题。另外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向社会和学生广泛收集经典的有价值的书籍,鼓励学生交流阅读,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互诉阅读心得。

四、指导阅读方法,做到读有所得

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至关重要。计划要细致。分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有助于学生将对文化经典名著及文学名著的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提升到有品味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查字典,排除字词障碍,勤翻阅参考文献,以扩展视野,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略读全文有利于整體把握主要内容,选取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精彩部分和主要内容要精读。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多种方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建立阅读价方案,促进健康发展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应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

另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展示阅读成果。如:开展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以及读书笔记展览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上一篇:xx年春运动员大会讲话下一篇:2007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