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应对校园暴力教案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预防应对校园暴力教案(精选8篇)

预防应对校园暴力教案 篇1

主备:汪慧君 副备:陈妮张志军刘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技巧。

2、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规范自已的言行举止,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3、提高学生的防暴能力,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能够与校园暴力做斗争。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学会规范自已的行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技巧,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

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能较巧妙地处理校园暴力,师生共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教学方法:

列举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教学准备:

教材、搜集到的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及学生身边的暴力事件等。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案例引入

(一)、观看《青少年犯罪纪实》、《校园暴力警示录》等视频资料,正面感受校园暴力现象,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性。

(二)、幻灯片播放收集到的学校这么多年来所发生的学生暴力事件,进一步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性。

(三)、让学生讲讲身边所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自己的或看到的),使学生了解校园暴力离自己并不远。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就案例思考问题:

(1)、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危害性怎样?从以上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你遇到过校园暴力吗?遇到校园暴力该怎么办?从以上案例中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

2、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做小结:

(1)、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中的学生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校园暴力给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伤害,使受害者身体被伤害,心理产生恐惧和焦虑。(我们应该克制自己的行为,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制造者)

校园暴力还有一种特别的形式就是语言暴力。所谓的语言暴力是指使用嘲笑、讥讽、挖苦等侮辱性的语言或语调,或者使用刻薄尖酸的语言,使其他人的心理和精神受到损害。语言暴力会给学生成长带来极不好的后果:如丧失生活的勇气、厌学、逃学、犯罪、自杀等等。(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同学们要避免无意中在语言上伤害他人,解决好同学之间的矛盾,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

(2)、遇到校园暴力应注意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发挥聪明才智,与校园暴力作斗争。(出示幻灯片)

①、小赐拿着篮球在操场一角玩,有几个大同学向他要钱。小赐“勇敢”地和他们作“斗争”,等老师闻讯赶到时,小赐已不幸被打断了手,其他部位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②、课间,小键在操场玩,高年级的同学要打他,他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说可以给他们钱,然后用眼神暗示旁边的同学,让同学赶快去叫老师。结果,老师及时赶到解决了问题。

③、放学时,小明在校园一角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要钱,小明说钱放在教室里,要回去拿,然后趁他们不注意,跑到老师的办公室里。

分析:这几位同学的处理方法得当吗?谈谈自己的看法。(平时应注意学习一些应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技巧)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讨论:我们应如何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制造者?哪些是我们应学习的应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的技巧(教师归纳并小结,出示幻灯片)

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制造者,我们应做到:

(1)、在日常生活中,要讲文明,懂礼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2)、如果不小心给别人造成了不便,不要怕“丢面了”,要

勇敢地说“对不起”。

(3)、同学之间没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彼此退一步,不要激化矛盾,这样能避免很多冲突。

(4)、对个别蛮横的同学或遇到双方无法解决的问题,应找老师或家长来共同解决。(5)、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应让其他同学或社会青年介入纠纷,尤其不能以暴力来解决问题。

2、我们应学习的应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的技巧又如何呢?(教师综合学生的分析小结,出示幻灯片):

(1)、衣着俭朴,为人低调,不在人前炫耀家庭的地位和财富,平时不要带太多现金,不要带手机或其他贵重物品到校。(2)、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即使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尽量不要独自玩耍,尽可能待在人多的地方。

(3)、遇到勒索,应沉着冷静,不要盲目反抗,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寻找机会报警或逃脱,在校内可向各个办公室、课室或保卫室跑,在校外可向“惠州市水口大湖学校平安地图”所示的“紧急救助避险点”逃跑(如大湖溪派出所、中国建设银行、水口国税局、大湖学校等等地点),还要记住勒索者的相貌特征,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

(4)、不做逆来顺受的学生,在遇到勒索、敲诈等事件后,不能忍气吞声,要及时通过学校和对方家长,给拦截者以惩戒。

(5)、不要以暴制暴,任何时候都不要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那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复杂,结果越来越严重。

三、总结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制造者。同时,我们要注意学习一些应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技巧,不致于在校园暴力来临时惊惶失措,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四、课后反思:

如果你被人愚弄、辱骂、勒索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是这种感受的制造者,你又有什么感受?

附:板书设计: 健康成长,远离校园暴力

一、什么是校园暴力,语言暴力

二、校园暴力,语言暴力的危害

三、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制造者

四、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必要的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技巧。

预防应对校园暴力教案 篇2

教室暴力: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中度过的。教室暴力通常与行为或心理障碍和缺乏必需的社会技能有关, 这就要求老师们能够处理教室内的各种非学术方面的障碍。不幸的是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受到过专门的训练, 以至于他们不能够很好地应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危险因素。因此, 小班化教学加上对教师进行相关技能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教室暴力的发生。

恃强凌弱行为:恃强凌弱行为也是教室和校园内其他区域比较普遍发生的暴力方式之一。假若一个学生反复地遭受另一个或多个学生伤害性的行为 (生理或心理) , 就被认定为是恃强凌弱行为的受害者了。研究表明, 约15%的学生曾恃强凌弱欺侮过他人, 而在这15%的学生中大约有50%的学生在家里受过虐待。有恃强凌弱行为的学生也更有可能在学校里有其他不端举止, 并会在自己的过失行为方面责备他人并且撒谎以脱罪。受到恃强凌弱行为并且缺乏他人帮助的学生则有可能会采取打击报复, 造成暴力行为的循环。

斗殴和故意伤害:斗殴和故意伤害通常由学生之间的人际纠纷引起, 往往升级为肢体冲突以及斗殴。在极少数情况下, 斗殴和故意伤害涉及例如枪支、刀具、棍棒等武器。大约8%的学生称曾在校园内被人持武器威胁或伤害过。学龄儿童因暴力致死案件极为罕见, 不到1%的5~19岁青少年谋杀案发生在校园内。

青少年侵犯行为的预防基于发展理论研究, 快速通道法是识别青少年早期侵犯性的迹象, 以及父母、老师和同龄人造成其侵犯性的维持的方式。通常目标人群是那些被证实有早期破坏行为的低年级学生, 这些行为包括不服从, 具有侵犯性, 冲动的和不成熟行为。所用的方法是多层面的, 其中包括教授父母更有效的训诫孩子的技巧, 以及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 但同时这些方法还延伸到另一方面, 减少那些使得青少年具有侵犯性的危险因素, 如学习成绩差。如家庭会议注重在家里建立一个有结构的学习环境, 鼓励父母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 以及与老师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

在有理论研究的同时, 当前形势急需建立对校园暴力犯罪有效的预防机制, 这不仅仅是用来预防那些比较少见的重大校园暴力犯罪, 更着重于消除校园凌辱现象。截至20世纪末期, 全球范围内的反校园凌辱运动已经在各国包括挪威、芬兰、英格兰、爱尔兰和荷兰等陆续地展开了。其中, 最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的实践是“奥尔维斯预防凌辱项目”。这个项目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的重心不是去改变孩子和家庭, 而是着力于改善学校的校园氛围, 利用良好的校园氛围来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养成, 从根本上断绝凌辱现象。该项目首先从积极调动教师、家长、行政人员和学生, 加强他们对凌辱现象严重性的认识和对背后问题的理解。让他们充分认识到, 凌辱不是孩子们之间的正常现象, 并逐步减少他们对凌辱现象的容忍度。

一项匿名的调查显示, 学校欺凌现象远远超出了那些对欺凌现象不甚了解的成年人的预期。基于这项调查, 在美国一个新的团体——预防凌辱协调委员会成立了。它致力于贯彻“奥尔维斯预防凌辱项目”的方针,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学校和所在社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手段。比如帮助学校制定反凌辱的校规, 给予教职员工规定的时间进行培训, 决策家长是否需要介入等。课堂反凌辱教育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辨认凌辱现象及其危害的重要途径, 并且教导孩子能够在受到凌辱的时候能够敢于上报寻求帮助。同时能够倾听受害孩子的心声, 足够的社会支持是将受害孩子从凌辱阴影中解放出来的关键。除此之外, 项目中一个最基本的部分是课堂会议。课堂会议搭建了一个学生和老师沟通连接的桥梁, 将学校变成学生情感、社会支持和积极态度的源泉。从各方面获得的数据来看, 预防凌辱项目均取得了重要成效。在挪威, 凌辱现象减少了10%~50%;在美国, 相关的反校园暴力组织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篇3

关键词:校园暴力;学生犯罪;现状;特点;对策

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但它的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惕。校园暴力犯罪给青少年造成最重要的损伤是学生心灵的扭曲。因此,分析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对制定减少校园暴力犯罪的措施至关重要。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主要特点

1.犯罪行为的暴力性

高校暴力犯罪的当事人犯罪时,常表现出不计后果和残忍的一面,对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从而给社会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

2.行为过程的突发性

他们违法犯罪的过程大多比较简单,往往呈现并无预谋和明确的攻击目标,而是受到某一事件的强烈刺激后,在心理亢奋的状态下,不计后果,便着手实施违法犯罪。这一特点在马加爵故意杀人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①。

3.团伙作案

高校学生不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在生长发育期,对事物存在好奇心,喜欢凑热闹,但心理上对犯罪的惧怕感使他们更多的是借助人多势众来共同实施暴力行为。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必须根据犯罪主体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客观因素加以系统的分析,其原因错综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个人方面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校大学生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在错误思想的指引下实施违法行为。

(2)法制观念淡薄。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行为,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

(3)自身心理的缺陷。当人的根本利益得不到满足,受到阻力时,就会表现出人攻击性的一面,即使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利益②。

2.家庭方面的原因

对于大学生来说,虽然进入了大学后基本上脱离了家庭教育,而家长将精力主要转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其学校表现和心理状态并不关注。

3.学校方面的原因

有些高校未能及时做好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使得一部分学生心理压力逐渐增加而无正当的发泄途径,自我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差,很容易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4.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上的一些诸如权钱交易等不良之风使得在校学生的世界观发生倾斜,网络报刊中色情、凶杀、赌博等暴力内容的肆意蔓延在误导着这些天之骄子。

总之,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畸形的心理诉求是校园暴力犯罪产生的内在原因,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弱化的学校德育教育和不良的社会风气是校园暴力犯罪的外部因素。

三、校园暴力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校园暴力犯罪作为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侵犯,已成为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成为吞噬未成年人健康肌体的肿瘤,也使我们对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迫切性,必要性与任务的艰巨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所以必须要分析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犯罪的方法。

1.强力整治社会暴力文化

一要防范黄赌毒侵蚀,净化校园周边的人文环境,还文明殿堂的清净。二要关注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学校、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不可歧视、嘲弄他们。三是政府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创造多方位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四要切实关爱大学校园的弱势群体。

2.要加强家庭与学校互动

首先,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感召子女,给子女做出表率。其次,学校要多与家庭取得联系,经常沟通,防范于未然,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溶为一体。

3.规范道德修养,强化“人文关怀”

首先,大学教育应关注学生生存与生命发展的空间,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多样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其次,学校要教育学生面对现实,回归到“立人”的人文本位上,以和谐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敬畏的心态关注人的生命、生活,理解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尽量减少和避免校园心理行为犯罪而造成的伤害。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深刻领悟“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防范校园恐怖犯罪的同时,学校也要适当地教给学生应对暴力犯罪的技巧和能力,避免自身伤害。

4.提高大学生耐挫能力

人的一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良师益友,耐挫能力是正确面对患难的重要保障,也是自身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品格。

作为一名研究生,诚挚希望通过对选题的探析、研讨,为“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却暴力文化泛滥的社会,敲响必要的警钟,为还校园一片净土略尽绵力。

注释:

①胡年珊:“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研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30页。

②张腾明,李文虎,黄仁辉:“高校暴力犯罪行为分析及预防对策”,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第13页。

参考文献:

[1]郭翔.《青少年犯罪:预防惩教与康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2001.第二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红皮书课题组,《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11月版.

[4]徐建,肖健.《21世纪中国青少年法律保护的走向》.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3月版.

[5]袁林,韦克难.《犯罪学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6]罗大华,胡一丁.《犯罪心理与矫治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元月版.

[7]张旭.《犯罪学要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8]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9]许邦银,张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0]刘文成.《犯罪学一犯罪学现象·原因·对策》,群众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篇4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

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

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1、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2、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

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3、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

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

6、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激情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易成为欺凌者而哪些孩子又易成为受害者呢?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理心;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而一些孩子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嘲笑受害者无用,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者,则易成为被动欺凌者。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深切。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

因此,受害儿童大多来自以下家庭。

类型一:弱势家庭封闭、外来、下岗、贫穷家庭的孩子易形成自闭性格。

类型二:富裕家庭喜欢炫耀、露富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抢劫、勒索的目标。

类型三:暴力家庭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影响,孩子也习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孩子在互殴中往往也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类型四:单亲家庭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自卑敏感、不愿和别人沟通,缺少家庭管教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害羞、老实怕事;在同学间不受重视,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有身体或智能障碍者;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如有特长、爱张扬的学生易招来“教训”,邋遢的孩子容易成“出气筒”)。

作为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欺凌,如果怀疑孩子受到了欺负,首先要弄清事实真相:你的孩子是受欺负者吗?因为有时孩子之间的打闹很多都是出于孩子之间的社交尝试,游戏,或者善意的追逐,并不会牵扯到道德领域的是非。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在儿童社会交往,也就是玩耍的过程当中,无论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都在所难免。事实上,能够显示一些进攻性或许是儿童社交发展的必经之路。不幸的是,当孩子们确实受到暴力欺凌行为的身体或精神伤害时,又往往不愿意主动地向你透露。

这些孩子或许认同了别人给他起的难听的绰号,或许认为他们应该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此外,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会保持缄默。

那么作为父母,要能及时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应当注意哪些潜在的征兆呢?

经常发生的身体征兆 :

1、伤痕与淤紫;

2、衣服被撕破;

3、头疼、肚子疼、胃口差;

4、失眠做恶梦。

而社会性征兆则表现为:

1、不愿意上学或向家长要求转学;

2、经常丢钱或心爱的物品等。

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有些父母认为联系侵犯者父母可以对暴力孩子的行为做必要的纠正。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效果不佳。芝加哥教育专家克拉克说:“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是在家里学会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

除了导致同样的暴力事件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从而吓坏他们的孩子之外,家长们并不能通过开展妈妈或者爸爸之间的交流而加深了解。暴力具有向后传递的特性。它从一代人传到下一代,又从下一代人传到下下一代。一个孩子喜欢暴力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个暴徒,而他父亲之所以是个暴徒又是因为他祖父也是个暴徒。”

也有些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但是,大多数父母同时又理智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很多时候孩子间的打斗基本上都是暂时性、代表性的,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敌意,他们今天吵明天好,在这一过程中互相磨合,逐渐学会交往。

如果轻易地教孩子以动手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容易使孩子的争斗升级,形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激烈局面,最终造成更大的伤害。更何况,成人社会中,暴力行为最终也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此,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巧,学会以智慧和能力取胜,才是孩子立足于未来社会,并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根本途径。

具体的应对方法可以是:

1、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如果情形继续,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8、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攻击行为,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

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手抄报 篇5

怎样防止发生校园“暴力”,加强自我保护?

近年来,勒索钱物、恃强凌弱、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这已不是个别学校的个别现象,尤以一些中学为最。较突出的校园暴力有如下几种:

一、勒索钱物。

湖北某校秋季刚开学就发生了3起殴打、勒索学生事件,被劫现金达1千余元。后经查证,做案者竟是六名刚升入该校的初中生,平均年龄不到12岁。勒索钱物的现象近年来较为常见。这类暴力活动常常是以团伙形式出现,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他们早已了解好的目标。

二、聚众斗殴。

一些学生由于受社会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粗俗港台影视片影响,崇拜那些“草莽英雄”、“黑社会老大”,还有一些同学大讲“哥们义气”,因此在学校拉帮结派,常因一些小事聚众斗殴,这类暴力事件涉及人较多,造成的危害也较大。

三、随意伤人。

部分中学生唯我独尊,缺乏起码的法律意识,在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或个人的利益受到损伤时,甚至采取了恶性的手段,例如某市的一名学生就是因为借笔发生口角产生了伤人事件。

四、早恋引出纠纷。

早恋在中学时代是应该制止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教育不当,中学生的早恋或明或暗地进行着,而这其中又不免有“单相思”和“三角早恋”。由于中学生的单纯幼稚和性情的冲动,往往产生一些难以想象的后果。某市一高三学生,就因为“单相思”产生了怀疑和忌妒心理而杀人,酿成了悲剧。

校园“暴力”事件虽然为数并不很多,并且大都发生得较隐蔽,但其反面影响是极大的。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暴露了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存在问题。杜绝校园暴力必须综合治理。社会有关部门特别是治安部门要对校园暴力引起充分注意,要指导学校建立健全的学校内部的保卫组织,经常结合典型案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师生的安全。

学校对此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搞好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另一方面要敢抓敢管,出现问题严肃处理,不要怕暴露问题而“捂”着不报,更不能采取让家长私了的办法来助长坏人坏事的气焰。教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尽到师责。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不应歧视,或害怕而放手不管,而应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学生中的事故苗头。学生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对学生来说,让“暴力”远离校园,应该做好下面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许多案例表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气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学生纪律差的学校,发生的事件越多。学校暴力事件又是一种见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当,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进行。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暴力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每个同学都要树立正气,这样才会形成学校的正气,这就要求我们同学要按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养成举止文明、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和好习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十要十不要:

要举止文明,不要口出脏话,随意骂人。要自尊自爱,不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要尊重他人,不要出口伤人或戏弄同学。要团结互助,不要欺弱怕强。要礼貌待人,不要打架斗殴。要强身健体,不要喝酒、吸烟。要友谊为重,不要早恋。

要参加有益活动,不要看不健康的影视图书。要遵守秩序,不要围观、起哄。

要加强法纪学习,不要个人意气行事,我行我素。

另一方面,在发现校园暴力事件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同学们应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青少年在哪些方面应受到保护。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校园暴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在我们身边发生,做为新世纪有思想、有文化、有抱负的新大学生,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维护校园的安定团结。发生纠纷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不拘小节容易发生纠纷;

2、开玩笑过分容易发生纠纷;

3、猜疑容易发生纠纷;

4、骂人容易发生纠纷;

5、嫉妒他人容易发生纠纷;

6、不谦虚,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容易发生纠纷;

7、极端利己不容他人容易发生纠纷。学生中发生纠纷的表现形式

学生中发生纠纷的原因很多,但表现形式主要是两种。一是争吵斗嘴,互相攻击、谩骂。二是打架斗殴,争吵不断升级,发展为你推我拉,最后大打出手。两种形式紧密联系,以争吵开始,以打架、甚至造成伤害告终。还有一些其他形式,如写恐吓信,背后进行造谣、污蔑。中学生纠纷有哪些危害

1、损害了学生的美好形象。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应当是政治方向坚定,思想品德高尚,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但是,“一个人正如一只时表,是以他的行动来定价值”。那种争争吵吵,打打闹闹,纠纷四起,不仅损害了自己的人格,而且玷污了中学生这一光荣称号。

2、妨碍内部团结,破坏中学生成才优良环境。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和睦团结十分可贵,它不仅可以使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而且可以从他人身上得到帮助,受到启发,以增长自己的学识和处世、处事能力。而内战四起,上纷争不休,只会伤害感情和友谊,破坏团结,在这种环境中,养成互不信任,怀疑猜测,尔虞我诈,逞强好斗的不良习惯,影响自己成才。

3、酿成刑事、治安案件,葬送自己的前程。就纠纷发生的直接原因而言,多数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一旦成为纠纷,有的则难以收拾。例如,恋爱纠纷可以使人丧生;同学纠纷可以使人镣铐加身;家庭纠纷也可以酿成血案。纠纷是刑事、治安案件的温床,纠纷是破坏安定团结的蛀虫。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牢牢记住他人给我们留下的血的教训。怎样防止发生纠纷

当可能发生纠纷的时候,要尽力做到:

1、冷静克制、切莫莽撞。无论争执由哪一方面引起,都要持冷静态度决不可情绪激动。

2、诚实谦虚。在与同学以及其他人相处中,诚实、谦虚是加强团结,增进友谊的基础,也是消除纠纷的灵丹妙药。

预防校园暴力观后感 篇6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校园暴力》,它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好自己,免受他人的侵害。

《校园暴力》讲述的是一位叫祥翔男孩的故事。一天,妈妈叫祥祥出来吃饭,叫了半天,却没有看见他出来,走进房间,发现祥祥昏倒在地上。妈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祥祥是因为暴饮暴食才昏倒的。”妈妈觉得很奇怪,在妈妈一直追问下,苏醒后的祥祥只好向家人说出了自己遭到敲诈的真相。原来祥祥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敲诈,每天都要给他们钱,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每次祥祥给他们钱后,回到家就猛吃东西,不敢告诉父母和老师,才造成今天的后果。

同学们,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你们会怎么做呢?有的同学说:“我可以抓住一切机会,撒腿就跑”。假如跑不掉呢,难道像祥祥那样,乖乖的把钱奉上吗?有的同学说:“我和他们拼了,就是不给他们钱。”这样一来,可能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要受到威胁了。有的同学又说:“告诉爸爸,让爸爸狠狠地揍他们一顿!”„„。那么到底哪一种方法才是最可取的呢?我觉得最正确的做法是,当遭到第一次敲诈时,假装妥协,把钱给他们,记住他们的相貌,佩戴的校徽,然后告诉班主任或家长,甚至可以告诉警察叔叔,让他们保护自己!

预防应对校园暴力教案 篇7

一、校园暴力的心理学因素

(一) 人口学变量与校园暴力行为

人口学变量是研究人口发展及其规律, 人口变量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将人口学变量引入校园暴力形成因素的研究, 是基于校园暴力的产生本身就是主客观因素的产物, 通过大量文献查阅, 笔者归纳出以下因素与校园暴力产生的相关性较高, 因此, 也确定了与校园暴力的形成有关的人口学变量。

性别。近年来国外有关研究表明, 男生的暴力行为比女生多, 而且在态度上, 男生的暴力倾向也比女生高。在量的方面, 男性少年犯远多于女性少年犯;在质的方面, 男性少年犯常属于暴力犯。

年级。希尔发现, 年级越低的学生越容易发生暴力行为。罗伯特、史蒂夫和李瑟指出, 14~15岁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的比率最高。但是夏奥尔罗则认为, 年级越高的学生, 越有攻击性行为。

家庭结构。我国司法部少年犯罪与改造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个省市18个少管所的6 495名少年犯的抽样调查表明, 有26.6%的少年犯来自破碎家庭。夏以玲研究指出, 暴力及非暴力少年犯, 其家庭是单亲家庭或破碎家庭的比例要高于一般少年。

家庭经济状况。马利克和戴维斯发现,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较容易产生打架、携带武器的行为。普利斯和阿法里特也指出, 在暴力程度高的学校内,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人数占有很高的比例。

学业成绩。许多研究均发现, 有偏差或暴力行为倾向的少年, 其学业成绩较差。

父母婚姻生活。有研究表明, 家庭婚姻生活和谐、婚姻状态较好、家庭氛围较好的家庭, 其子女发生暴力行为与偏差行为的情况较少, 也就是说, 父母婚姻状况越和谐, 子女越不易产生暴力行为。

(二) 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

1. 个人因素

一是暴力认知。格瑞和莱比认为, 个人对暴力的态度可能是影响个人会有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 如果改变个人对暴力的相关信念, 便可以降低攻击行为。琳达提出, 对社会情境的认知错误、认为他人的意图均有敌意, 与暴力行为的产生有关。二是情绪控制。赖朝辉研究发现, 由情绪所引发的困扰与中学生的偏差行为、与攻击行为成正相关。德芬巴希尔、欧汀、莱希和莫里斯则指出, 学生如果是表现出冲动、生气、低自我控制, 则较容易有暴力行为。三是自我概念。肖特和夏普耶以及劳希曼和道治提出了如下观点: (1) 不关心受害者的痛苦, 甚至以能控制他人而引以自豪; (2) 自我评价是负面的, 较少向他人表示自己的意见, 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 而且会逃避与人接触的机会; (3) 易被他人排斥; (4) 较少用人际线索来诠释他人行为; (5) 趋于用敌意对他人行为作出归因; (6) 人际情境中, 较少恐惧与害怕, 较多愤怒; (7) 较少用口语的反应解决问题, 偏好用动作来应对; (8) 反社会倾向; (9) 功能性损伤。四是沟通技巧。贝蒂·布莱克和阿里斯研究发现, 有忧郁倾向的小孩的沟通能力较差, 也较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拒绝, 因此较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吴文琪研究发现, 当沟通技巧得分越高时, 在口语、物品或肢体暴力行为发生的频率越低。五是偏差行为。杰瑟发现, 喝酒、使用大麻、犯罪及性交是青少年的一组症候群。刘玲君研究指出, 中学生偏差行为和攻击行为成正相关。

2. 校园生活

一是学校管理。研究指出, 稳定、公平、一致的领导方式, 学生较少产生攻击行为;独裁式的领导与严厉的管教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攻击行为。贝克研究发现, 当学校对暴力学生施以粗暴的训练方式或是体罚时, 不但无法抑制学生重演同样的暴力行为, 还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疏离感。二是师生关系。李煜阳指出, 师生互动情形越好, 学生的偏差行为越低。郑钧元的研究进一步指出, “老师的负向评价与行为”“老师的关心”“老师的惩罚”与学生的暴力行为有显著相关。三是学习适应。琳达和黄明明都认为,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 功课不佳, 在学校得不到鼓励, 连带促使犯罪及偏差行为的发生。李煜阳研究发现, 学业成绩越好的学生, 偏差行为越不容易发生。

3. 交友与休闲

费根和韦克斯勒研究发现, 暴力性少年犯罪人自我报告的暴力行为与家庭中的犯罪和暴力行为有一定关系, 但暴力行为与少年犯罪人的同伴友谊相关更显著。青少年同伴关系越差, 越容易发生偏差行为;有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其同伴关系比无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差。

4. 家庭互动

一是家庭教育。弗雷瑟指出, 父母管教态度不一、使用打的方式、对孩子缺乏约束、或与孩子互动时采用强制的方式, 均有助长孩子的攻击行为。游福生等人均指出, 父母管教方式与子女暴力行为相关。二是亲情互动。李希曼和巴伦调查发现, 父母经常争吵、母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异常行为有关。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结果也表明, 生活在家庭关系和睦家庭中的中学生, 品德优良的占39.3%, 差的占7.3%;生活在家庭关系紧张家庭中的中学生, 品德优良的占33.3%, 较差的占33.3%。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 中学校园暴力的继发因素多为学生应激行为, 因此, 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缓解心理危机, 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的发生应该是有效的方式。

二、心理干预与学校暴力

(一) 关于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 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就是要对处于失衡状态的个体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 防止精神崩溃, 使之尽快摆脱困境, 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在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中, 心理干预的重点在于预防。通过针对性的干预训练和实践, 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暴力行为预防机制。通过心理干预, 使学生重建安全感和自信心, 学会关爱他人, 理解他人, 珍惜生命。

(二) 关于中学校园暴力干预策略的设想

学校建立预防校园暴力的相应政策, 能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学校可以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协助教师对社区环境有所了解和接纳、改善校园环境、了解社区文化和生活价值等方面入手, 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不断改善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政策的主要执行者, 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教师预防校园暴力的专题训练, 有利于增强教师预防校园暴力的意识和处理校园暴力的能力。

不论从学生自评、互评, 还是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看, 受训学生的适应行为都有所增加, 非适应行为得到减少, 尤其是在攻击性行为上明显减少, 而且在“主动”和“互惠”的适应行为上都有明显的增加。说明这种训练有利于学生行为的改善,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心理干预在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中的应用

基于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干预要面向学校、教师、学生三管齐下才会有积极的效果, 因此, 应主要对学校政策、教师训练、学生行为改变等策略, 进行校园暴力行为干预。

(一) 预防校园暴力的学校政策

学校管理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 对学校的干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制定相应政策, 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行为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因此, 校园暴力的预防策略应将教师的行为列入首要考虑条件。为了帮助教师学习增进师生关系的技巧, 学校除了能主动提供训练计划之外, 更要在校园里建立咨询网络, 以便随时为教师提供协助。而教师能以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 帮助学生学习适当的行为, 避免使用其他不良方式去处理个人困扰。

2. 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

人际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现象, 学生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与他人发生纷争的情形。首先, 要敏感地觉察周围环境是否将对他造成不利的后果;其次, 能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化解纠纷, 尤其重要的是要避免无意间挑起他人愤怒的情绪等。同时为了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 还要让学生知道在何处可以找到受援的个人或单位。

3. 协助教师对社区环境有所了解和接纳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相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生活背景, 并以此判断学校的行政措施和处理问题的模式是否能取得学生及其家长的了解, 形成教育的合力,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改善校园活动空间

事实上,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空间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性。都市里的学校往往由于场地狭小, 容易造成建筑物设计上的不当, 客观上容易造成校园暴力的发生。如学生在楼梯与走廊上因人数众多而发生推挤、学校的扩音器不时对学生发出的呼喊声、有学生在人来人往处受罚、校园里墙壁色彩过度强烈等, 都容易使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在校园里, 制造视觉上、心理上愉悦的感受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事物的忍受程度, 从而降低暴力的发生。

5. 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学生行为专业咨询服务

协助教师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 一方面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和了解, 另一方面也将为家长在亲子关系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学校教师可以从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长久的维持, 学校可以将家长纳入教育团队, 帮助家长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样, 不仅可以共同处理已发生的问题事件, 更可以达到预防暴力的目标。

6. 了解社区文化和生活价值

社区和学校关系密切, 彼此的关系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整合双方资源。学校工作者要确认社区的可用教育资源, 善加利用, 以利达成学校教育的目的;而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 则要了解并利用学校资源, 协助社区整体发展。二是视对方为工作伙伴。社区与学校工作者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 即确认社区、学校共同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例如学校学生发生恐吓勒索事件, 势必牵涉到学生在校外游荡的行为, 牵涉到不良书刊或场所等方面的问题, 社区和学校应该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 一起制定校园内外防范的措施和事后的处理策略。三是视对方为服务对象。学校和社区都将对方视为服务的对象, 加强协作, 形成合力, 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学校和社区的沟通, 主动参加社区活动, 甚至提供资源来帮助社区居民建立有利于发展亲子关系的教育理念;主动发掘社区优秀居民或优秀校友,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结合社区力量消除诱导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社区因素, 协助家长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运用公益社团及相关机构, 加强校园安全建设;通过家长会或地区性活动, 开展亲职教育, 强化家庭功能;利用社区的人力和财力, 为困难家庭提供服务, 如课后学业辅导、休闲辅导和心理辅导等。

(二) 关于教师预防技能培训策略

教师在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处理中,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 并予以及时的制止, 就可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而且, 当校园暴力一旦发生时, 如果教师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妥善的处理, 就能及时化解冲突, 减少校园暴力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教师的工作量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 教师无法用充分的耐心去接纳学生, 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也缺乏有效的策略, 对学生难以提供有效的援助。因此, 加强教师处理暴力行为事件能力的训练, 是减少校园暴力负面影响的重要策略。为此, 可以采用教师工作坊的形式, 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反馈、讨论、案例分析等, 对教师进行专门的训练, 以提高教师处理校园暴力的能力。

(三) 关于学生行为改变策略

将有攻击倾向或已有攻击行为的学生集中起来, 进行团体辅导, 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之后, 再由接受过训练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帮助学生维持适当的行为信念, 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 最终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进行团体训练前, 要与受训学生的班主任交谈, 了解学生违反校规等背景资料, 以提高训练的效果。

预防应对校园暴力教案 篇8

[关键词]关注心理健康预防校园暴力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88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既有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还有校外人员与教师、学生之间的,这些暴力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着我们的神经。特别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一个个血淋淋的沉痛教训,令人扼腕,发人深省。毫无疑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位、教师、学生心理危机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校园暴力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重视教師心理素质的提高、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罹患严重的心理疾患,对教育教学工作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对教育对象易产生对立情绪,教育能力严重不足。由于能力差就不能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影响,反而漠视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等。这样,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要求就会发生严重冲突,当学生不愿接受要求或无法满足要求而教师又坚持要求的时候,教师就会强制,从而产生了惩罚教育,包括体罚、变相体罚、心理惩罚等等。一些教师心理素质差、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心理惩罚是导致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造成师生对立情绪严重乃至校园暴力的一大动因。笔者所在学校流入社会的三名学生常常骚扰其他同学,敲诈学生钱物,甚至公然持刀抢劫,他们的行为带有明显的调唆性、报复性,大有“我上不成学,你们也别想好好上学”的心理,这些都是未成年人,令执法机关和学校非常头疼。

所以,学校应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对体罚和心罚的危害性进行充分认识,理解并树立热爱、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观点,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二、关注学生心理压力,优化学校、班集体文化环境,铲除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

青少年压力过重,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之一。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暴力事件,发布了一份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种不良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家庭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压力等。备忘录指出,每个学生几乎要同时承受平均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会更多甚至是全部。可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引导疏通,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是学校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排除学生心理的障碍和医治学生的心理疾患。要加强青春期知识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预防性心理训练,增强学生排解忧郁、承受压力、控制情绪等心理调节能力。

三、有效预防学生不良同伴团体的产生,及时排查和化解校园不稳定因素,防患于未然

据笔者调查,在一些学校里,既存在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十八罗汉”“十三鹰”“八虎”等学生帮派,也有义结金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类似“桃园结义”的“姐妹党”。无论哪类组织,都可能埋下拉帮结派、血腥暴力的伏笔。个别学生为满足自己上网、玩游戏和乱花钱的欲望,强行向低年级的学弟学妹索要“零花钱”“保护费”,他们一般看准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低年级学生下手,“成功”之后,就一直盯着这些“软柿子”反复拿捏。假如碰到稍有反抗的,他们就会给他“颜色”看,直到被欺负者顺从为止。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学生选择了忍气吞声,花钱消灾,受害者的软弱态度助长了施暴者的淫威。有的学生却选择了以暴制暴,“他找人打我,我也找人打他,看谁能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这种以暴制暴的心理在不少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那些长期忍气吞声的学生,这种心理更加明显。学校如果不能及时排查发现这些苗头并予以化解,就会发展为校园暴力。所以,校园暴力的实施者,不仅指那些平日飞扬跋扈、耀武扬威的强者,还包括那些平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弱者。笔者所在的中学就在几年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常常遭受邻桌的欺侮、歧视,长期的沉默和忍气吞声之后,这名弱者不是请教师出面调解他们的矛盾,而是突然去街上买了一把匕首,愤怒至极时将自己的邻桌用刀刺死,酿成一桩震惊全县的校园惨案。

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包括中小学,都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和道德干预机制,预防因为心理疾病引发的过激事件发生。学校要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明察秋毫”,及时排查化解学生的矛盾纠纷,做到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高铁乘务专业下一篇: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背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