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招生章程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招生章程(精选8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招生章程 篇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成作文题素材

昨日下午,1626名考生走进考场,竞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225个自主招生录取名额,相比去年的3600人,录取比例增加一半以上。

“今年所有学生都要面试,在面试中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国地质大学招生办主任薛保山说,今年该校取消了综合优秀类考试,侧重选拔有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的学生,因此报考人数比去年减少了近2000人。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450人将获得该校自主招生考试合格证,结合高考成绩最终录取225人,占总录取人数的5%。

下午4时,来自武汉十四中的王涛(化名)第一个走出考场。王涛是一名理科生,他觉得题目比平时模拟考要简单,自己应该可以拿130分。

语文作文题给出了“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何玥、张丽莉等4人的事迹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800字的议论文。

英语考试,每一题都紧扣时事热点,如雾霾天气、欧洲马肉**及俄罗斯陨石事件: 第一题汉译英环境污染PM2.5,第二题英译汉英国马肉**,剩下的阅读谈论俄罗斯陨石贵过黄金。

华师一附中的徐想(化名)学的是文科,上午刚考完中南财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下午又来考中国地大,他觉得“数学题有点难”。

薛保山说,关心国内、国际时事热点,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校不希望招到的学生只会读死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招生章程 篇2

信息时报讯2015年武汉大学[微博]自主招生取消笔试!按照教育部规定,各高校将在2月发布自主招生简章。1月底,武汉大学率先明确2015年自主招 生取消笔试。武大不会组织大规模的统一笔试,但各个学科则可自行确定是否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笔试测试。武大招办负责人表示,不再通过笔试来挑选一部分学生进入面试,而仅仅要看学生的申报材料。也就是要通过纸质的材料,来判断学生的学科特长以及创新潜质,并且作出决定,是否同意给他参加学校测试的机会。这一点对高校来说,比以前要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招生章程 篇3

本次高峰论坛以“引进来,走出去”为主题,采取主题演讲、互动交流等形式,旨在推动华侨华人的技术与资金相互结合,促进华侨华人企业创新和事业发展,增进华侨华人住在国与湖北以及武汉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创新驱动、合作共赢”。

本次高峰论坛上,9位来自海外的企业界、法律界人士围绕跨境投资这一主题,分别就如何在美国成功创业、海外房地产开发与投资、现代农业开发、儿童早期教育与培训等议题发表演讲,并分享其海外投资与资本运作的成功经验。整个论坛气氛热烈,众多本土各界人士均对跨境投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称这是一次“思想的盛宴”。

本次高峰论坛由中部地区领先的股份制传媒出版机构——楚新传媒、万达集团、大成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论坛得到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全程指导,以及共青团湖北省委青年联合会、共青团武汉市委青年联合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全球华侨华人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资源,一年一届的华创会,为湖北省及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为服务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华侨华人事业的有效平台。当前,湖北已进入加快发展的“黄金十年”机遇期,6000万荆楚儿女正奋力谱写中国梦的“湖北篇”。今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中部六省正以继续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契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在支撑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主办方致辞

大成律师事务所芝加哥分所主任 黄正东

“我到美国28年,但今天看到这么多在美国的华人企业家聚集在武汉,感受到武汉人民的热情。参加这个论坛,非常感谢主办方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组织这样的论坛。”

楚新传媒出版人李玉申

“中国梦”的概念,是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的碰撞、同时带来挑战和合作的机会。作为主办方,感谢在美华人企业家朋友们对此作出的支持。

嘉宾演讲

1、海外投资是企业成长的结果和手段

田劲

美国图博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泰然路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汉市政府顾问,芝加哥市前市长戴利先生的重要合伙人

海外投资不断扩大市场,是因为在今天的市场能够占据更好的资源。根据数据统计表示,海外投资的趋势在中国企业家方面增长上升,经济数据表明今年的1-4月,海外投资额比去年的投资增长多倍。虽然比重在总数范围内依旧很小,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海外投资的常见手段,首先是国家鼓励政策,类似“十二五”中的扶持计划。很多国家也会有鼓励政策,税收和产品保证。其次,中国在国际经济市场地位的提高和非常强劲的外汇支撑也是很好的前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海外投资更容易找到适合我们的目标。在国内,目前劳动力成本提高及原材料提高增加了国内的挑战,是企业家转而向海外发展的动力。在海外投资,当然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仍旧为主攻方向,企业家的海外投资仍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更新。

中国国内的统计货品资源和市场在海外相应发生变化。从国内到国际,多半以营销和市场为目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不久的将来有合理的分布,可以持续占有合理的市场。投资的趋势在自由企业和国有企业中都有出现,上半年国内在国际的投资遍及140个国家。

海外投资的方向在未来的趋势主要为第三产业、金融房地产和文化产业。从个人分享的心得来说,国内在美国做收购并购要注意以下三点:1、不要盲目追求高调;2、敏感的电信等范畴避开不涉及;3、有些公司的投资风险要预先考虑。所谓的特别低调,是指不要张扬,但是自己需要和当地的政府行政机构进行很好的沟通,表达投资项目能够提供福利、劳动力等好处,以这些和地方政府进行很好的沟通。中国人喜欢贪小便宜,这一点在美国要改变,否则会导致很多机会的丧失。在经营时,要更多利用当地的专业媒体和公司的帮助。

2、房地产投资是海外投资的新趋势

黄伟庆

美国海若克力思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

天津海外交流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美国中西部南开校友会副市长

我个人认为房地产投资是海外投资的很好的新趋势,海外投资近两年表现火热,就业和资产泡沫、国内反复力度的加强,导致房地产行业在海外的升温。经济的衰弱与繁华与否,最大的表现就是房地产。纽约的房价从去年到今年涨价20%。在美国,房地产投资最主要在纽约,同时向其他产业衍生。地下银行和海外融资并非不合法,但要遵循规则。在投资上还需遵循政府文化习俗和法律,规避金融风险。能不能找到很好的团队打点在美国的投资是非常关键的,在海外投资上,要注重积累经验,不要急功近利。

3、建立完备食品链体系

黄峻

美国安食联合农业发展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我在中国从事蔬菜种子市场多年,有着丰富的产业经验,对于国内蔬菜的生产状况、品种状况、发展状况十分熟悉。同时,在国内蔬菜的产业圈有着良好的人脉与关系。

美国安食是一家从事蔬菜标准化种植生产、净菜加工、蔬菜产品销售的农业公司。公司于2011年2月在美国内华达注册成立。以蔬菜的优质安全品质为理念,以美国农场的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为模式,以美国蔬菜质量安全标准为依据,致力于蔬菜的种植、采收、清洗、摆放、包装和运输、市场供应,实现从种子到餐桌的整个食品链体系的安全管理,为市场提供新鲜、安全、优质的蔬菜产品。同时不以牺牲品质、营养或危害环境为代价。

4、海外投资需要中美双方共同构想

刘炯玲

美国亚达集团公司副总裁

我是1980年到的美国,1988年在美国芝加哥设立了美国亚达集团公司,从事医疗用品的进出口及分销,产品主要是向中国,台湾,印尼,马来西亚,及泰国采购。最早不熟悉市场运作,导致产品投入市场后跌价1/10。后来,在公司运作中我们发展了不同产品,适应市场所需,更新生产技术,最终获得盈利,努力回馈社会。

海外投资是中美关系合作的竞争共存,需要双方共同构想开发。中美之间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作为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相遇时,将产生的竞争与碰撞。近来,中美之间有许多深层次的东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气氛变了,地位变了,利益变了,中美在多个领域中存在竞争,一直以来,是一面合作,一面竞争,以前相对保持平衡,但现在这种平衡发生了转移,竞争在加剧,现在要描述一下中美关系的话,那就是“竞争共存”(Competitive Coexistence),这将是美国外交政策面临最大的难处,既要承认中国快速崛起,以及亚洲各国都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的现实,又要表面牵手合作,设法保持它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的地位,故在与中国的贸易上设立诸多限制,如:反倾销关税,及限制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出口,是明显的例证。分歧与矛盾固然存在,中美关系的大格局应不会产生根本的改变。

5、反向收购在美国发展业务

刘俊君

美吉姆国际儿童教育中心总经理

MY GYM 美吉姆由美国夫妇雅可夫·苏西·谢尔曼和威廉·凯普林于1983年在加州创立,每年有超过100万幼儿走进美吉姆课堂。流动的教育中心,从小学开始,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成为全球儿童素质教育的领跑者。2009年在中国开办教育分布,一年开办了115个中心,说明市场的认可接受度很高。教育中心在中国发展很快,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固定在早期教育,其实每个产商都可发展自己的体系,在人员和管理上优化流程,不断使用最新的技术管理,让客户体验更加良好。我们在中国建立覆盖全国的体系,教学能力在市场占有率上十分具有优势。作为全球系统的机构,我们能同步更新优化全球的课程体系,更适合中国学生的标准化的管理。

2011年武汉大学招生简章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依法治招”的要求,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以下简称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所涵盖的主要招生类型有: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含国防生、艺术类考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学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生、少数民族预科班、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保送生;单独招生考试学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

第三条学校的校名为武汉大学(国标代码10486),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注册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邮政编码:430072)。

第四条学校为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第五条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学校成立由主管校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领导小组,并设立招生办公室。

第七条招生领导小组为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及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领导学校招生工作,研究、制订学校招生工作的政策,并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招生办公室为学校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规章,在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八条招生办公室根据招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全校教师和干部中遴选招生工作人员参与学校招生宣传、录取工作以及参加部分招生形式(专业)的专业水平考核(考察)及考试工作。

第九条学校通过招生就业信息网()或校园网()发布有关招生信息、公示选拔及录取结果。

第三章招生计划

第十条在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内,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办学条件,结合近年来源计划编制及使用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及各省考生占全国报名总量的比例、生源质量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来源计划。

第十一条 在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内,学校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省统考上线考生生源不平衡的问题。

第十二条 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实行招生专业动态平衡机制。对于社会需求量大且生源好的专业,可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对基础学科或就业形势好但报考人数少的专业,可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扶持;对个别社会需求量小、学生报考少的专业,学校可调整其招生计划,对其采取减招、隔年招生或停招的办法,并在招生录取时不再强行调剂录取,该专业未完成计划调整到其他专业执行。

第四章 入学考试(考核)

第十三条 普通考生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组织的文化课各科目考试;保送生、单独招生、第二学士学位生、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台湾免试生)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考试时间、地点、科目等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华侨、港澳台地区考生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组织的文化考试。

第十四条 学校组织对艺术类各专业考生的专业测试,测试时间、要求及有关事项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学校组织对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的面试(考核)或专项水平测试,测试时间、要求及有关事项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学校组织对申请自主选拔录取考生的遴选、面试及考核测试,测试时间、要求及有关事项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五条 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20%。对招生计划量大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可小于此比例,但须高于100%。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学校可根据生源分布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

艺术类专业、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的招生计划及调档名单由学校向考生所在省招生考试机构(以下简称省级招办)另行提供。

第十六条 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对于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若省级招办将其档案与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同时投放我校,录取时实行院校志愿分数级差的办法,除生源省级招办另有规定外,我校院校志愿级差分为理工类30分,文史类20分;若省级招办按顺序志愿投档,在其按我校新增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投放非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后,我校根据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第十七条 录取时,以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投档成绩为准,对于按照规定可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我校认可其加分,但考生的实际高考文化成绩须不低于我校在考生所在省的录取批次线(艺术类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生除外);安排专业时,以考生实际高考文化成绩为准(符合一定条件的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在安排专业时可享受相应的加分)。

第十八条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办法。总分相同时(不含政策性加分),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专业相关科目理工类为数学+综合,文史类为语文+综合。

部分外语专业(俄语、德语、法语、日语)要求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80%(除省级招办另有规定外,口语不做要求);总分相同时(不含政策性加分),外语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高考文化成绩达到录取要求的考生,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在江苏省,我校对普通高考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B+及以上,对获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和获得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其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2B及以上,以上三类考生的必测科目等级要求均为4C1合格。分专业录取时,我校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办法,即按照考生实际总分(语数外+附加分+奖励分,不含政策加分)从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时按选测科目等级高低排序,相关科目等级高者优先录取。相关科目理工类为物理,文史类为历史。同等条件下,考生必测科目等级高者优先录取。其他类别考生的测试科目等级须不低于江苏省招办的有关规定。取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的录取办法,以当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为准。

在内蒙古,我校实行分数清的录取办法。

护理学专业只录取明确填报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该专业在学校投档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择优录取,降分幅度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批准的分数为准。

对于有学校选考科目的省,除省级招办有明确规定的以外,我校以考生必考科目与我校选考科目的成绩之和择优确定录取专业。

第十九条

外国语言文学类各专业只招收本语种和英语语种考生,部分外语专业对本语种和英语语种考生的比例不做限制。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国防生相关专业的外语语种限考英语外,其他非外语类各专业不限考生的应试外语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均须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

第二十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我校据此制定的《武汉大学关于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规定》(另文公布)。对国防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体格检查标准》。

第二十一条

国防生、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按国家有关规定录取。

第二十二条 艺术类考生须取得我校发放的专业测试合格证。具体录取办法按当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三条

艺术特长生按当年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执行,其高考文化成绩应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高水平运动员按当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执行,其高考文化成绩应达到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级招办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在内地省份招收的面向西藏就业的定向生,在学校投档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降低40分择优录取,但考生的实际高考文化成绩须不低于我校在考生所在省的录取批次线。

第二十六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按预科当年公布的招生专业及计划执行。其高考文化成绩不得低于我校在生源所在省同科类投档线下80分。预科培养结束,经考核合格,转入本科学习。

第二十七条

第二学士学位、台湾免试生招生的录取办法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第二十八条

华侨、港澳台地区考生的录取办法按联招办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但国防生、定向西藏就业学生限招应届生;除外语类专业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外,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三十条 考生在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过程中有严重不诚信行为或高考电子档案中有不诚信记录的,我校不予录取。

第五章 新生入学及其他

第三十一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住宿费以及书本费、各种证件(卡)工本费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按湖北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

执行。

第三十二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对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其入学资格。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者,即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并将其退回原户籍所在地。

第三十三条

新生可根据其高考文化成绩以及在中学的综合表现参加武汉大学新生奖学金的评定。具体评奖办法按照《武汉大学本科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实施。

第三十四条

学校对新生入学设有“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可持乡(镇)以上人民政府证明向学校学生工作部申请办理学费缓交手续;还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第三十五条

国防生、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表演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外语类保送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降分录取或征集志愿录取的护理学专业学生不得申请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第三十六条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规定的课程,德、智、体等各方面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武汉大学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并按《武汉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或相应学位证书。

第六章 附

第三十七条

本章程由学校招生领导小组或其授权单位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招生章程 篇5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有43个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4个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44个二级学科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333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博士生导师1200余人,硕士生导师2400余人。

热忱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报考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规模

2012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550名(含硕博连读生),各培养单位的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做适当调整。我校参加“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6年。

四、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三)报考“普通培养”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四)考生学位或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至2011年12月31日止)。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12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具有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五)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报考专业相近岗位工作满6年(至2012年8月31日止);

2.获得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WSK60成绩分以上或雅思成绩6.5分以上或TOFEL成绩80分以上;

3.已取得报考学科专业硕士阶段课程结业证(由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

4.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以上(含2篇)属于所报考学科专业范围的学术?畚模蚧竦霉〔考兑陨峡蒲谐晒崩?(排名在前五名)。

(六)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五、招生方式

(一)普通招考:指我校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学校统一组织命题初试(含各类专项计划)。

(二)优秀人才单独选拔:指我校针对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内科研成果及管理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参加此种招生方式的考生须在2011年10-11月与报考学院(系、所)和导师联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参加评估。评估通过的考生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参加初试(试题单独命制)和复试。

(三)直接攻博:指从国内“985工程”高校或经教育部批准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中选拔部分具有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其具体实施办法将另行发布。

(四)入学考核:指我校自2010年起确定“七类”博士生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入学考核”的方式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健?“七类”博士生指导教师是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入学考核”主要由学生提出申请、报考导师审核同意、入学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录取等环节组成,不需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从2012年起,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博士生导师也可以此种方式招生。参加此种方式选拔的考生须在2011年10-11月与报考学院(系、所)和导师联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参加评估。

(五)硕博连读:我校有“1+4”硕博连读和“2+3”硕博连读两种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1+4”硕博连读指我校在推荐免试或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录取的普通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中,由考生提出申请,经过考核择优遴选部分学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2+3”硕博连读指针对我校入学一年后的硕士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分流时择优遴选部分普通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被确定为硕博连读的考生不需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

六、报名

武汉大学博士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现场资格认证结合的方式进行。所有参加以上任何一种招生方式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在考试前规定的时间内到研究生院办理现场认证手续,恕不接收规定时间外的补报及缴费。

报名具体流程及要求如下:

(一)网上报名

1.时间:2011年11月15日—12月20日。

2.流程:

(1)登录网报页面按要求注册?⑻峤挥泄匦畔⒑褪氲羌钦眨?

(2)网上缴纳报名费200元(同等学力考生报名费400元);

(3)网报截止后至现场认证期间,考生可打印《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一式两份)和《武汉大学2012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须下载填写相应表格。

说明:网上缴费成功后,考生不得修改学位学历信息,不得要求退费;网报截止后,考生不得要求修改报考信息。

(二)现场认证

1.时间:2012年3月11日—3月15日

2.地点: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3.流程:(1)验证→(2)交《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一张(专项计划考生同时交资格审查表)→(3)?烊∽伎贾ぁ?

现场认证具体安排请届时登录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

4.要求:

(1)往届生(含:已取得硕士学位人员、已取得本科阶段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满6年的人员)须持本人最后学位、学历证书、身份证原件报考;应届硕士生须持硕士研究生证、学籍证明(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包含入学年月、学制的证明)和身份证原件报考。

(2)资格审查通过后,现场提交一份在网报系统中打印的《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

(3)凡在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无法出具者不能参加初试);

(4)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确认报名信息的考生,网上报名信息无效。

(三)其他说明

1.考生与所在单位因博士报考产生的问题由考生与所在单位自行协商;如因此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对在报考时填写虚假信息及考试中有违纪行为的考生,我校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视具体情况给予严肃处理。

3.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者,不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4.在当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不允许报考。

七、向报考学院(系、所)提交材料

请考生于2012年3月16日前将以下材料送交至报考学院(系、所)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一)《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网上打印)。

(二)《武汉大学2012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上打印)。

(三)最后学位、学历证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籍证明,入学前补验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并交复印件)。

(四)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出具的《专家推荐书》(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表格)。

(五)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校级研究生培养单位或所在单位人事档案室的公章,复试阶段提供);

八、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初试科目:公共外语(不含听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初试阶段需考政治理论(文科考试内容主要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科考试内容主要为自然辩证法)。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2.初试时间:2012年3月17日全天,18日上午(18日下午同等学力考生考政治理论课)。

3.初试地点:武汉大学(具体地点见准考证)。

4.成绩告知:考试成绩可由考生本人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查询。如对评卷结果有异议,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申请复查。研究生院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在网上公布,考生本人不得查阅试卷。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12年5月。

2.复试内容:

(1)测试考生外语口语及听力水平;

(2)以面试等方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考生需提交包括本人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对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的认识、研究思路和展望的科研报告;

(3)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判断依据为考生所学专业代码的前4位与报考专业代码的前4位是否相同,不同则为跨一级学科)、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学位课程(笔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具体时间、内容及形式以报考学院(系、所)通知为准。

(三)体检

武汉大学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体检,体检结果不符合标准者不予录取。

九、录取

(一)录取原则:根据初试、复试成绩,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

(二)录取类别:

武汉大学参加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后,博士生录取分为普通培养、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三种类别。

普通培养:为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录取时须将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并可参加基?窘毖Ы稹⑵胀ń毖Ы稹⒂判憬毖Ы鸺捌渌崩韵钅康钠蓝ǎ弦凳卑凑?“市场引导、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原则落实就业单位。

委托培养:为在职研究生,录取时须与委托培养单位签订培养合同,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与考生本人按双方协议承担,可参加我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不参加基本奖学金、普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的评定,毕业后回原委托单位工作。定向培养:为参加“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

十、收费标准及奖助体系

(一)培养费:非医学类专业人民币48000元,医学类专业人民币51000元,校外博士研究生班培养费另行规定。

(二)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每人每学年800-1500元。

(三)奖助学金:

1.基本奖学金:凡正常录取的普通培养类博士研究生均可享受基本奖学金,奖励标准为非医学类专业160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17000元/学年。

2.普通奖学金:所有普通培养类博士研究生均可享受普通奖学金,奖励标准12000元/学年。

3.优秀奖学金:博士研究生甲等奖学金为每年4000元/人,占参评总人数的4%;乙等奖学金为每年3000元/人,占参评总人数的7%;丙等奖学金为每年2000元/人,占参评总人数的9%。

4.专项奖学金:学校设有42种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最高奖励金额高达12000元/人。

5.助学金:学校每年提供800多个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供研究生申请。

6.学校还可协助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办理助学贷款。

十一、信息查询及咨询

(一)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专业课试题,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二)有关招生专业目录、导师及学院联系方式、报名、考试、体检、录取等方面的信息,将及时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http://yzb.whu.edu.cn/recruitWeb/)或研究生院主页(网址:http://)上公布,请考生注意查询。

(三)信息咨询及联系方式:

电话:027-68754920(传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18办公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招生章程 篇6

优质教学

,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有关要求进行报名。应、往届考生均可根据我校招生专业目录,结合自身情况和学习形式,选择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疏漏、错误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现场确认

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确认网上报名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在2017年9月1日前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如果在现场确认时还未拿到毕业证书,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在校研究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供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疏漏、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

特别提醒: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武汉大学报考点继续实行“网上确认”。即:报名号以4201开头的考生不需要到武汉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只需要“网上确认”(包括确认报名信息、网上交费及上传照片等)。网上确认时间暂定为:2016年11月6日—13日(网上确认期间不再补报名,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网上确认”具体程序及要求请届时上网(http://)查询。其他报考点现场确认办法不变。

六、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考生报名前请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及要求,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及复试阶段进行。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未通过网上 第 2 页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权威机构进行学籍学历认证,以便在现场确认或网上确认时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如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存在疑问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我校才准予考试。

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考试、复试或录取、入学资格。

七、初试及复试

2016年12月15日—2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一)初试时间: 2016年12月24日—26日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所有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具体时间、考试科目及注意事项等详见《准考证》。

(二)考试科目设置及分值

心理学考研初试一般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三)复试

1.复试时间: 2017年 3 月— 4 月 2.复试内容:

(1)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2)以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等形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

3.对同等学力考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或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可除外),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复试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以报考单位通知为准。复试笔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均在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中注明。

八、调剂

调剂复试及录取按教育部和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九、体检

体检结果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要求及我校的补充规定的考生方能录取。

十、录取

(一)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考生入学考试综合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

(二)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

2017年,全日制计划原则上不再招收普通定向就业生(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除外)。

(三)被录取的新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需本人提出申请,经培养单位同意、研究生院审批后,可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校学习。

第 3 页

被学员誉为“最信得过、最值得上”的辅导班

注:2018年招生信息一般在2017年9月左右发布,所以对于备考2018年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来说,现阶段的复习可以参考2017年学校发布的招生信息。

以上就是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武汉大学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大家一定要收藏好哦!同学们,2018年心理学考研大幕已经拉开,你还在等什么呢?大家有任何关于心理学考研的问题可以咨询博仁考研。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招生章程 篇7

本文从公开的网站上收集了全国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对高中招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2013年中考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部分地区文件名略有不同, 若省一级文件缺失, 则以省会城市替代) 。剔除政策文本中有关考试的内容, 对高中招生部分进行编码分析。从招生对象、招生录取批次与特殊学生录取、录取计分方式三个方面, 考量政策对教育公平的回应, 并分析招考分离的趋势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

(备注:括号内为各省市的简称。其中, 一半的西部省份都没有公开省级层面的中考政策。这对于本文从省域层面分析政策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一、招生对象的限制性与倾斜性:对机会均等的 回应

中考是一项地方性考试, 各省市规定招生对象为具有当地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受此规定限制的主要是两类群体:往届生和非当地户籍的毕业生。在城镇化过程中, 非当地户籍毕业生限定的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所以, 很多地区在招生对象上对于往届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做出了特别规定。

1.以考试资格规定抵制应试教育:对往届生的限制

往届生是单次选拔考试下催生的特定学生群体, 他们复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在一年一次的中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复读过程完全是应试教育。为了抵制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招生对往届生进行了限制, 主要通过限制报考学校和分数调控两种手段。

限制报考学校是一种较为严苛的限制方式, 仅有4个省市做出了相关规定, 主要是限制重点高中的报考。分数调控政策是对往届生相对宽松的限制。如北京市规定, 往届考生按每科减1分后进行录取。

在单次考试的背景下, 考分与预期不符的学生除了复读之外, 还有其他的政策路径可以选择进入如愿高中, 如择校生政策。在招考分离, 并且一年多次考试的背景下, 此项政策规定将成为历史。

2.给予更多的平等机会: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政策开放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城镇化背景下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产生的特殊群体。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近1500万[4],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如不解决其在流入地的教育问题, 他们只能在原籍接受教育, 产生所谓的“留守儿童”问题。为了随迁子女的健康发展, 体现教育公平, 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的呼声不断出现。2013年, 42%的省市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中考作出了规定, 这些地区对随迁子女的招生限制分为三类。

首先是省际限定。开放异地中考的地区除北京、安徽未做明确说明外, 都规定考生须具有本省学籍。与中考直接联系的上层制度是高考, 目前高考仍然是按省进行的, 所以异地中考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意义不大。

其次是在当地居住的年限。政策中主要强调居住方面的证件或证明齐全。如海南省规定, 考生父母亲至少有一方为在海南省常住人员, 须提供本省公安部门出具的其法定监护人的居住证件。在当地居住年限的规定限制了流动的不确定性, 减轻了教育管理的压力。

第三类是对可报考学校的限制。有省市规定只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如北京;有省市限定报考的高中只能为第一批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 如四川成都;更为开放的地区把报考学校与居住年限结合, 居住时间越长报考学校范围越宽泛, 如黑龙江哈尔滨。对报考学校的限制是防止不确定的、流动性强的教育人口冲击本地教育人口的受教育机会。

城乡二元格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我国城乡之间教育机会分配的基础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采用机会均等的分配政策无疑是传递了本来的不公平。所谓的公平并不是消除一切不平等, 而只是消除那些使某些人受损的不平等[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继续接受高中教育应当是其基本受教育权利。但这种自由权利受到一定制约。每个人都拥有最广泛的平等基本自由, 且相容于他人所拥有的相似的自由体系。[6]享受权利应当以不侵犯别人的自由权利为前提。在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条件下, 大量具有流动性的人口涌入或离开给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教育造成更多的不可预见性, 引发教育资源的缺乏或闲置。所以, 即使半数以上省份限制异地中考并不能说是不合理的, 却不能说是公平的。有学者指出户籍制度的“门槛”是异地中考的主要障碍[7]。但如果不放开户籍限制而单独放开异地中考, 以教育变革带动社会变革, 也是一条可行之策。短期内, 开放和限制异地中考仍然会是两条发展路径。

二、招生录取批次与特殊学生录取:对程序公平 的回应

高中招生中最敏感、最受关注的环节就是录取, 也是最容易产生寻租和腐败现象的环节, 但其过程越来越趋于公开和透明。由于我国高中学校是分级分等的, 为了保证考生在录取过程中的公平, 各地政策划分了不同类别学校的录取顺序。这些顺序映射出诸多教育问题。

1.精英选拔式的固定录取批次

各地高中招生录取总体分为五个批次, 顺序为: (1) 提前批, 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部分高中 (尤其是优质高中) 的名额直接分配到初中;二是免试直升与破格录取;三是特长生。 (2) 省级重点高中统招生与择校生。 (3) 市级重点高中统招生、择校生。 (4) 一般普通高中统招生与择校生。 (5) 民办高中、高职、中职 (师) 招生。个别地区对师范学校的招生批次安排在第一、第二批或第三批。

从上述录取顺序我们不难看出, 高中招生依然按照选拔式的理念进行, 录取顺序决定了精英教育的体系。普通高中在中等教育中占据了绝对有利的地位。普通高中首先挑选了最优秀的学生, 并且不同层次的学校拥有不同层次的生源。这种规定无疑对家长和社会的精英教育理念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考生和家长把上重点高中作为最高目标。

精英选拔式的录取方式也禁锢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招生录取顺序决定了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无法实质性提高, 职业学校招收到的学生只能是所谓的“差生”, 即使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发展, 受招生录取制度的制约, 职业教育不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与多年前把中等师范学校录取放在第一批不同, 现今的绝大部分省市都把中师列在录取的最后。这种录取顺序是近年来教师素质下滑不容置疑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看, 步骤固定的录取方式给考生划定了不同的等级, 给学校划定了固定的生源。学生没有选择权, 学校没有自主权, 学校和教育很难富有更多的活力。实现教育均衡, 招生录取的顺序是改革的重点。打破固定的录取顺序, 逐步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是促进教育活力, 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2.促进初中校均衡的分配生

精英选拔式的录取方式不仅损害了普通高中之外其他类型学校的发展, 并且导致下一层级学校的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划片招生, 保证生源相对均衡, 但家长们为了子女能上一个等级高的高中, 择校热依然不减。同时, 学校之间特别是城乡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导致很多薄弱学校的优秀学生没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为此,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教基〔2008〕6号) 提出“将优质高中名额中的大部分均衡分配到普通初中。”这类名额分配的学生一般被称为“分配生”。2013年, 74%的省市对分配生进行了规定。

就分配生的入围资格看, 一般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没有不合格, 且至少两门以上优秀。入围门槛不算太高。此外, 部分地区也有一些其他的限制, 如天津要求学生有当地的正式户籍, 学生在学籍所在校就读, 且初中不择校。就分配生的录取资格看, 部分地区对分配生的中考成绩设有最低分数线, 如河北石家庄的分配生录取线为该所高中统招线下降50分。

分配生占招生人数的比例问题是分配生政策的核心, 比例越高其促进初中校均衡发展的力度越大。很多县级市把已经把指标100%分配到初中校, 如山东招远和河北衡水。本次政策文本中涉及省市比例从80%到15%不等, 见表2。

总体来看, 分配生占总体招生人数比例在东部地区比较高, 西部省份相对较低。在保证高中精英教育的背景下, 分配生的比例应不断提高以促进初中校的均衡发展。但分配生名额如何分配到初中校是能否促进初中校均衡发展的重要杠杆。各地一般按照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规模的相应比例分配, 对于那些办学规模小、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显得不够公平。陕西、新疆明确指出对薄弱初中要予以照顾。有些地区出台导向性政策, 强调指标倾斜性分配给高中录取率高的学校或者课程改革先进校, 如山东济南。这种倾斜式的分配方式在今后可能会成为一种重要政策趋势。

3.狭隘定义的特长生

特长生的录取排在统招生录取之前, 具有更大的政策便利, 也体现了对于真正具有先天禀赋学生的重视, 体现了教育公平。但实际上, 在政策执行中“特长生”被窄化为“竞赛获奖生”。多个地区规定:特长生通常意义上是指在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辩论、表演、实验、文学创作、工艺制作、电脑制作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③。

多项研究表明大部分特长生进入高中、考入大学后选择的是非特长的专业, 以体育生为例, 55.8% 的人选择文史类专业, 21.7%的人选择理工类, 其他专业为22.5%, [8]特长生好像已经不是为该方向做人才储备, 而仅仅是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捷径。家长们热衷于让孩子参加特长生招考的重要原因是其成绩要求往往比其他学生更为宽松。如海南体育特长生升学考试成绩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该校统招生最低 录取分数线的30%, 艺术特长生为50%。可见, 特长生“没文化”的现象与政策规定不无相关。为了使特长生的录取更加合理, 各地对特长生招生名额进行了限制, 比例在3%-10%不等。这一比例与人群中一般5%为天才学生 (Gifted Students) [9]的比例一致, 是比较合理的。

总的来看, 给予考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空间是打破僵化和窄化的特长生制度的发展之路。

4.“高价”的择校生

在统招生中有一类特殊学生, 称为“择校生”。高中不是义务教育, 择校体现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但是各地文件中所提到的“择校生”实际上是俗称的“高价生”, “分数不够钱来凑”。择校生给高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并且给一些在考试中发挥失常的学生更多的升学机会。但公立学校招收“择校生”总有“乱收费”之嫌。因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择校生的招收必须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 并且比例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20%。”

“限人数”是最容易规定的, 将近三分之一省市限定择校生数在招生人数的10%~20%以内。其次是“限分数”, 如甘肃兰州要求择校生的录取分数不得低于统招生分数线20分。最难规定的就是“限钱数”。31个省、市中仅南京市限定择校费, 规定每生择校费最高不超过3万元, 并不再收取高中三年的学费。

“择校”是教育更加自由和民主的一种表现, 在将来, 择校现象也不会消亡, 但公立学校内部以何种形式择校却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特殊学生的加分政策:隐含的不公平

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 除了对所有考生以平等的评分规则之外, 对于一些有特殊禀赋或者弱势群体或者特定人群在政策上需要给予倾斜。各地在招生政策中规定了可以加分的群体。

为了保证加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各地将加分对象限定为应届毕业生, 且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选择加分最高的一项, 加分不可累加。各省市的加分幅度各有高低。加分力度最大的是山西省、河南省, 符合条件的考生最高可按批次录取分数线分值的10%降分录取。在百分制计分的情况下, 对考生而言这是非常可观和有吸引力的分数。

有三类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各省市都可获得加分: (1) 少数民族学生; (2) 归侨、华侨、台胞子女; (3) 符合规定的军人及人民警察子女, 如因公牺牲、荣立军功。除此以外, 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加分对象, 见表3。

综合来看, 中考加分可分为两类: (1) 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加分。这类加分一般是针对处于与主流文化相对不利地位的少数民族学生, 在东北三省对小语种考生也有加分; (2) 对特殊才能群体的鼓励性加分。这类加分有些是考生自身的优异表现, 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另一类考生是父母有优异表现, 如高层次人才子女, 农村独生子女。值得关注的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对从事环卫工作10年以上职工的子女可享受加分, 这是唯一照顾艰苦岗位员工子女的规定。除了考生本身的禀赋之外, 考生父母有了优异的表现, 考生也可以得到分数评价上的倾斜和鼓励, 可以看出, 在我国, 考试升学是备受重视的社会制度, 并且已经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杠杆。如父母是否为军人、是否为华侨归侨此类规定突出了考生的社会禀赋, 而教育制度的安排能够使得人们所取得的学业成就以及社会利益的差异只有在源于人们的选择和努力而非其禀赋 (包括自然禀赋和社会禀赋) 的条件下才是公平的, [10]可见这类规定对于多数考生的教育机会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四、普通高中招生公平的未来指向

1.指向教育活力

从招生政策的梳理中可以看出, 政策的规定是细致入微的, 考生听命于区域的统一分配, 学校被简单地排队, 学生被简单地排队, 两者进行了简单的匹配, 学校没有自主招生的余地。对于学校而言, 生源是受制于制度规定的, 是相对固化的, 学校失去了办学的活力。对于教育机会而言, 学生需要更多的选择权, 教育需要更多的活力, 所以未来普通高中的招生需要更少的僵化制度规定, 更多的灵活操作空间, 给予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2.指向教育均衡

探讨教育活力的问题, 不得不面对的是现存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现有的制度传递各级教育的不均衡, 强化了各类教育之间的不均衡。将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分配给初中校是一种打破初中校不均衡的手段, 但仍然在高中层面上强化了优质高中的优质生源, 高中之间的均衡发展难以实现。固定的录取批次强化了普通高中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 职业高中学生源被硬性剥夺。未来的普通高中招生首先要解决高中阶段学校的均衡问题, 还要解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均衡问题,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初中学校的均衡问题迎刃而解。

3.指向个性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这种发展是学生的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也是根据学生个体化特征的个性发展。让每个人成为自由的独立个体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中考招生中也从未忽视过这个问题, 并且给特殊禀赋的学生留出了特长生和加分两条通路, 但是更多的学生被整齐划一的录取形式所规定, 特长被淹没。通过给予高中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给予考生更多的考试形式和机会, 是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8/156490.html

[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74.html

[3]区域划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tjzs/t20110613_402731597.htm

[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2list4.jsp?infoId=1335255129920252&firstId=1335248530248144

[5]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103.

[6]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 (修订版)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60.

[7]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 2011, (11) :9.

[8]王玲, 余清风.陕西省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8) :89.

[9]张英伯, 李建华.英才教育之忧——英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数学课程[J].数学教育, 2008, (6)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招生章程 篇8

会议结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二十年运行变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回顾并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及指数运行趋势做出了展望。

中国房地产20年标杆项目

在“产融一体化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战略驱动下, 泛海控股布局华中扛鼎之作——武汉中央商务区(武汉CBD)近年来产业引进成果颇丰。武汉世界贸易中心、招商银行武汉分行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及企业总部先后落户武汉CBD,武汉CBD以更多优质金融资本和企业总部的吸附与承载,成为武汉乃至华中现代服务业的“超级航母”。

随着武汉市“互联网 +”战略的全面推进,武汉CBD以新型互联网金融中心为特色、聚集传统金融中心, 金融聚集效应正发生几何式增长,以创新之势引领武汉经济增长。

武汉CBD,下一个“曼哈顿”的繁华指日可待。

泛海控股:转型之大航海时代

2015年1月,和记港陆正式改名中泛控股,股价大涨15%,如今泛海控股的金融转型已经历时一年有余, 并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7月20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起、全联房地产商会主办的第15届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在海南三亚隆重举行。凭借在金融转型方面的创新表现,泛海控股荣获“2015年度房地产金融创新大奖”殊荣。答案正式揭晓,大幕才刚开启。2015年5月,这家成立已有30周年的上市公司提出了“打造以金融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产融一体化的国际化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这意味着泛海控股战略转型再次升级。

泛海控股的拓界远不止于产业,其战略视野也早已拓展至海外。泛海控股的海外平台搭建于2013年,首单业务即在当年年底拿下美国洛杉矶斯台普斯球场对面的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密集筹备,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动工。在15年初,泛海又收购了美国旧金山First & Mission项目,该项目将在核心区域建成旧金山市第二高的地标性建筑。

在资本层面,泛海控股利用香港平臺,成功发行了3.2亿美元债券,开创了A股民营企业成功赴海外发行美元债券的先河。

2014年底,泛海控股又完成了对李嘉诚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和记港陆的收购,并更名为中泛控股,促成了海外投融资平台的搭建。让我们来展望未来:中泛控股将成为泛海进行国际化运营的重要跳板,其部分优质资产都有可能整合进入该公司,而泛海控股将由此成为横跨国内、国际两大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企业。

在泛海新的职能部门架构中,专门成立了国际业务发展总部,作为境外业务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随着 “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资本走出国门, 产业自然如影随形。泛海控股或将紧随国家战略,继续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打造产融一体化的企业集团。

上一篇:先进性事迹下一篇:备件采购入库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