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分级管理规范(共8篇)
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对我省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遏制抗感染药物日趋严重的滥用,特制定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
一、抗感染药物使用原则
1.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4.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
5.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二、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
6.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者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感染药物。
7.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后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8,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标本者,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前尽早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感染药物。
9.使用抗感染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10.一般情况下,用药48-72小时疗效不佳才可考虑换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消失后72小时考虑停药,严重感染者疗程应适当延长。
11.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应严格掌握指征。联合使用的指征是:(1)病原体未明的严重感染;(2)混合感染,感染范围广,考虑可能有两种以上细菌感染;(3)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4)机体深部感染或抗感染药物难以渗透的部位感染;(5)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6)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应用以减少剂量。
12.严密观察抗感染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性等。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13.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局部用药。
14.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预防用药。
(1)避免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感染药物及二、三线抗感染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2)手术及侵袭性操作应以无菌操作为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必须预防用药时,应采用“围术期”给药,术前30-60分钟单次足量给药,手术时间超过药物半衰期者可术中追加一次。并优先选用窄谱抗感染药物,尽可能避免以广谱抗感染药物特别是三线药物作为预防用药。不提倡联合预防用药。一类手术(除外术后体内保留人工合成材料者)原则上不得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二类手术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3天,三类手术预防用药依病情而定。
(3)耐药后果严重的抗感染药物严禁作为预防用药。如万古霉素、泰能等。
15.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
16.护士应了解各种抗感染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掌握配制要求,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17,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新药。
三、抗感染药物的管理
18.组织设置
医院成立药事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分管院长、医疗组长、护士长、药剂科主任为成员,药事领导小组下设抗感染药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药剂科。药剂科主任任办公室主任,由药剂科全面负责日常工作。
19.职责
(1)药事领导小组根据医院抗感染药物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与监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药剂科全面负责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定期总结、分析和通报其应用情况。及时为临床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督促临床人员严格执行
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应用原则。组织专家对全院抗感染药物应用进行指导和咨询。有条件的应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工作。
(2)医务部门督促、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协助组织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参与检查与考核。
(3)感染管理科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负责相关内容的培训,定期向抗感染药物管理办公室提供院内感染的相关信息。
(4)护理管理部门协助组织培训。督促、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5)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现状的收集,井协助抗感染药物管理办公室进行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药敏调查、联合用药情况的汇总,药效调查,感染现状的调查及信息反馈。
20.相关制度
(1)将常用抗感染药物划分成一、二、三线,住院医生处方权限为一线药物,主治医师处方权限为一、二线药物,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处方权限为一、二、三线药物,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在值班或急诊时遇到严重感染的情况,可用二、三线抗生素,但需报医务处(科)备案。
(2)联合用药3种及以上抗感染药物要有药敏监测报告,且须经科主任批准并报医务处(科)备案。
(3)抗感染药物管理办公室每年1-4次对感染病人的分布、病种、药敏耐药菌株、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向全院通报。定期对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向药事管理委员会报告,并具体落实药事管理委员会作出对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进行调整的决定。
(4)三级医师查房应含有抗感染药物应用内容;临床药师要加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主动为临床用药服务,参加抗生素使用的查房,并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抗感染药物的信息。
(5)药剂科及感染管理科要定期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与科学评估。
(6)抗生素作为处方用药在药房出售时必须有医师的处方。
21.管理要求
(1)将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情况纳入医生绩效考核。
(2)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严格控制门诊、病房抗感染药物使用率。
(3)临床医师必须接受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规范的培训。
(4)本实施方案纳入医院的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考核。与科室挂钩,与个人挂钩,奖惩分明。医务处、药剂科、感染管理科等参与考核管理。
附:《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
* 限三级医院使用,二级医院经院内会诊后方可使用
一线用药
(一)抗生素类
1.青霉素类: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氯唑西林、美洛西林。
2.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
3。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4.氯霉素、四环素类:氯霉素、二甲胺四环素、盐酸脱氧土霉素。
5.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
6.其它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
(二)合成及其它
柳氮磺胺吡啶、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酮康唑、制霉菌素、咪康唑、特比萘芬、大蒜素、黄连素、甲硝唑。
(三)抗结核药
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喷丁。
(四)抗病毒药
无环鸟苷、三氮唑核苷、阿糖腺苷、酞丁安。
(五)所有抗寄生虫药均为一线用药
二线用药
1.青霉素类:氨苄西林/舒巴坦联合制剂、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羟氨苄青霉素/舒巴坦、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注射用美罗西林/舒巴坦。
2.头孢菌素类:头孢克罗、头孢呋辛。
3.氨基糖甙类:乙基西梭霉素、依替米星、妥布霉素。
4.其它:甲氟哌酸、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大观霉素、氨曲南、氟康唑、干扰素、聚肌胞、泛昔洛韦、更昔洛韦、替硝唑。
三线用药
头孢氨噻肟、头孢甲氧噻吩、拉氧头孢钠、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头孢唑肟、头孢哌酮、去甲万古霉素、二性霉素B、头孢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美唑。
附件:本院开展抗感染药物使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灌云县南岗乡卫生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
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高善超
副组长:印良超 田维祝
成员:王建国 潘宁宁 何维前 吴靠山 陈树凤 沈华梅 潘冬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12月的患者病例及病区药房科室患者的用药记录, 以抗生素类药物作为统计的主要药物。抗生素的数据主要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金额。
1.2方法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将我院中常用的抗生素进行分级, 采用用药使用金额排序方法以及用药频度 (DDDs) 对药物进行归类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 =某药年消耗总剂量/DDD值[2]。其中DDD值以《新编药物学》第17版或者按照药品的说明书作为标准。
2结果
2012年6~12月每月分级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数量、DDDs情况, 详见附表。
3讨论
目前, 根据我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规定[2], 从药品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对细菌的耐药性以及价格等方面考虑, 对我院目前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按照药物的分级管理主要分为三类, 主要为 (1) 非限制使用的药物 (一线药物) , 该类抗菌药物经过临床中长期的应用后, 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价格经济合理, 同时对细菌的耐药性影响较小; (2) 限制使用的药物 (二线药物) , 该类型的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较好, 但不良反应较为明显, 价格昂贵[3], 需要经过主治以上的临床医师进行签字后方可使用, 例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3) 特殊使用的药物 (三线药物) , 该类药物对具有针对性的患者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 但是毒副作用尤其明显, 价格昂贵, 本品必须有详细的用药说明书、药理检验以及临床检验合格的标志方可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科主任的签名条件下开据应用[4], 如万古霉素、第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烯类药物、两性霉素等。
其中, 非限制使用的抗生素类是临床及西药房中感染患者首选的药物, 因此, 非限制使用的药物的用药频度每年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自2011年开始, 我院病区药房通过对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分级管理措施, 非限制使用的药物的用药频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多, 随着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方案的实施而减少, 限制使用的药品的用药频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而特殊使用的药品因为临床医师对其用药过程中产生的适应症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因此用药频度也逐年下降。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是西药房以及各个科室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发药品的过程中进行透彻的管理[5]。我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控制方法, 主要分为: (1) 按照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条件, 同时结合我院的用药实际情况, 将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类药物主要分为三级 (非限制使用药物、限制使用药物、特殊使用药物) ;病区药房的工作人员在发药的过程中, 严格按照医生的职称规定其可以开据的抗菌药物, 同时将可以应用的抗菌药物范围发放到各个科室医生的手中[6]; (2) 对西药房中工作的人员, 学习我院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原则, 同时开展抗生素类药物分级管理会议, 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抗生素工作者进行详细的讲述, 降低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比例; (3) 建立健全更加详细有效的规章制度, 强化药师在发药过程中对处方的审核力度, 严格把关科室医师不负责任的越权开具抗生素类、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使用的剂量问题、使用途径的等[7]; (4) 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定期的开展处方的点评工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成立抗生素类药物管理小组, 审查我院抗生素药物处方的合理性, 每个月向院内领导进行汇报, 总结出有效的控制办法。加强对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查力度, 可以减少广谱抗生素类药物以及增加窄谱抗生素的使用频度, 从而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降低抗生素类药物对细菌的耐药性, 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医院对抗生素类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可以有效的推进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但是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某些医师总会凭借对某种疾病的累积的用药经验而开具处方, 也有医师由于经验的欠缺、专业知识的不扎实导致联合用药方案的不合理, 因此, 对西药房工作的人员来说, 仔细审核处方至关重要。应该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宣传教育, 制定可行的奖罚措施, 建立完善分级管理, 以提高临床应用抗生素效果, 为以后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晓辉, 唐开福, 顾琛梁, 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与结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8, 27 (1) :41-43.
[2]谢选亮.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使用分析[J].海峡药学, 2008, 19 (12) :140-142.
[3]范高路, 刘玲.我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28) :137-138.
[4]廖秋霞.抗微生物药物分线使用分级管理实施措施与结果分析[J].医药导报, 2007, 23 (11) :870-871.
[5]张蓉蓉, 计瑛, 江静舟, 等.上海市26家二、三级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 11 (4) :258-261.
[6]黄华斌, 郭淑敏, 杨艳玲, 等.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 (4) :309-311.
【关键词】高校管理岗位设置;分级管理;研究
一、岗位设置及分级管理的基本内涵
岗位管理的概念及其实践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成为我国许多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所追逐的目标,尝试教师职务聘任同岗位相结合就是一个鲜明的证明。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岗位设置及其分级管理是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单元,其内容包括“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四个前后衔接、相互补充的环节,而只有合理设定岗位,做好工作分析,继而明确岗位职责,才能从整体上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1]。
二、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岗工作规程不科学。岗位设置看似简单,实际是一系列复杂系统工程的一环,它必须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而确定的部门与部门内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胜任特定岗位所需要具备的任职资格。在此基础上,才能相对清晰地确定承载各类职责所需的岗位类别和岗位数量。但事实上,大多数高校未经这一环节,而是本着尊重历史、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原则,采取平稳过渡、将现有人员直接纳入三类岗位系列的做法[2]。
2.专业行政的职业发展通道没有开通。高级职员岗位少与符合晋升条件的人员多的矛盾依然是横亘在行政人员面前的职业“瓶颈”,高级职员岗位少,先到先得,在有限的岗位职数里排队上车仍然是主要的晋升方式。结果,一方面行政人员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造成落聘人员心理的不平衡,成为内部不和谐的源头,有的人甚至不择手段采取拉帮结派、借势发展、暗中伤人等行为来发泄不满,极大影响了工作氛围、人际和谐,消耗了高校正能量。
3.职务晋升及利益实现受挫。岗位设置之前,专业行政人员可以有职务或职称上的晋升,其工资可根据职务或职称就高选择。同等条件下,专业技术职务的工资普遍高于管理系列的工资,许多拥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人员在岗位设置前都选择走专业技术的工资序列。岗位设置后,受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大类岗位职数的限制,专业行政人员主体以职员身份进岗,而现实的情况是,有职务的人之前到达一定的年限就不再任职,由于政策的变化,这部分人可任职到退休,本来七级以上岗位职数就有限,在管理岗位职数有限的情况下,专业行政人员即使获得了中高级职称,也无法聘任更高层级的岗位,致使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和工作年限长资历长的人也无法获得正常晋升,这部分人的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即将面临退休的人员,他们因职级低,收入就低,将来退休后养老金与职级高者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严重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将挫伤中青年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高校行政队伍人心稳定不利,也给学校带来一些不和谐因素,评聘矛盾进一步加大。
4.配套制度迟迟没有出台。国家指导性的考核和绩效薪酬制度迟迟未能出台,各高校管理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依然保持原有的模式,或换汤不换药。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作为制度本身不仅需要单独存在,而且它们是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等改革目标的关键环节。没有科学的考核机制,岗位设置的优越性难以体现; 薪酬不与业绩挂钩,高校人事改革的预期效果都要打折扣。
5.人才任用机制并不完善。高校人事改革的目标是要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推行聘任制,形成以岗位职责和能力绩效为主的动态评价体系。然而,从岗位设置和聘任改革的实施效果看,岗位设置和聘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岗位终身制,但事实上并未触动这一制度的根基,不管受聘与否,仍然还是学校统包统揽的人,这就从制度上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三、高校岗位设置的思考和建议
1.开辟独立的专业行政职业发展通道。理念创新是管理工作创新的先导,建议参考职员制思路,将处( 副处) 级及以上岗位设立为管理系列,将现有其余岗位纳入专业行政系列;建立各系列内部不同职级岗位的任职资格及晋级条件,明确跨岗位系列发展的竞职要项,实现行政人员即使不承担领导职务,凭借其专业素质和工作实绩也可以逐级晋升的职业发展通道;打破“官本位”思想,淡化干部行政身份,拓宽职业发展路径,鼓励走专业化、职业化之路; 做好各岗位系列的横向平衡与协调工作,解决内部公平问题。
2.及时出台绩效管理和绩效薪酬等配套改革方案。科学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人、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目标,在制度体系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实现。要明确各岗位绩效指标,重视绩效的实现过程与指标的行为导向作用,加大对岗位聘用人员的考核力度,完善绩效评价制度,落实薪酬与绩效挂钩,人才任用与综合业绩挂钩,从多种渠道激发各层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提高敬业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3.做好合同签订与聘期管理等配套工作。合同与聘期管理,是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的制度保障。规范化的“管”与人性化的“理”对于管理来说缺一不可,一手软一手硬也达不到理想的管理效果。高校要克服畏难情绪和人情意识,建立起规范的合约及聘期管理制度,盘点人才存量,激活人才能量,以制度化的形式鼓励人才在校内外的合理流动。
参考文献
[1]崔茵.高校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中的教学管理岗位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2:64-67.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精神,要求医疗机构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2009〕38号)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
(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
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三、督导、考核办法
(一)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剂科及医务科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室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二)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三)检查、考核办法:定期对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包括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1、门诊、急诊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患者基本情况书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是否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用药等。
2、住院病人抗菌药物检查考核要点:
(1)抗菌药物开始使用、停止使用、更换品种和超越说明书范围使用时是否分析说明理由,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记录;
(2)抗菌药物使用必须符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当越级使用时,是否按照规定时间使用或履行相应的手续,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反映;
(3)抗菌药物联用或局部应用是否有指征,是否有分析,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记录;
(4)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是否做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在病程记录上有所反映;对于无法送检的病例,是否已在病程记录上说明理由。
(四)对违规滥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将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直至停止处方权。
分类 一线抗菌药物 二线抗菌药物 三级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 青霉素、青霉素V钾、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氨苄青霉素、卞星青霉素、呋布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奈夫西林
美罗培南 头孢菌素类 头孢氨苄、头孢替安、头孢羟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匹胺、头孢硫脒 头孢丙烯、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头孢他啶、头孢地尼、头孢拉氧、头孢替唑、头孢美唑、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孟多 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 其他B-内酰胺类酶抑制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派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氨基糖苷类 丁胺卡那、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 奈替米星、妥布霉素、依替米星、大观霉素、异帕米星
酰胺类
氯霉素
糖肽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四环素 四环素、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磺胺类 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 帕珠沙星 呋喃类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抗真菌药 制霉菌素、克霉唑、联苯苄唑、特比奈酚、酮康唑、氟胞嘧啶 氟康唑、咪康唑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硝咪唑类 甲硝唑、苯酰甲硝唑、替硝唑 奥硝唑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五条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第六条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八条 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其他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指定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三)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四)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宣传教育。
第十二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配备相应数量的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负责对本机构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配备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参与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十四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建立临床微生物室,开展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等工作,为病原学诊断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本机构常见致病菌分布和耐药监测工作,参与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管理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加强对抗菌药物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第十九条
三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5个品规。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应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应向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医疗机构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意见后,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2/3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后,经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2/3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
对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或者违规促销使用等情况的抗菌药物品种,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和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可以提出清退或者更换意见。清退或者更换获得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1/2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备案。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6个月内不得进入本机构药物采购供应目录。
第二十三条
因特殊感染患者的治疗需求,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医疗机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说明申请购入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使用对象、使用理由,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一次性购入使用。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当进行调查,决定是否同意继续临时采购或者列入常规药品采购程序。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敏感时,可以选用限制使
用级抗菌药物;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第二十六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对本机构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医师经考核合格后获得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其他医疗机构医师、药师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调剂资格。
第二十七条
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内容至少应当包括:
(一)《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制度;
(三)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
(四)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第二十八条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第二十九条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门诊医师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第三十条
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应当限于1天用量。
第三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第三十二条
卫生部建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对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对本辖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第三十四条
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当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清洁手术用药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第三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采取相应措施。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30%。
(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第二十条 【处方点评与超常预警】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组织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进行处方、医嘱点评,并将点评结果纳入医院评审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被检查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阻碍和隐瞒。
第三十九条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 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公示和诫勉谈话制度。对各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
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情况进行排名,对排名情况进行公示;对排名后位或者发现严重问题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医师进行诫勉谈话,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
第四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负责人任用考核指标体系;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作为医疗机构定级、评审、评价重要指标,考核不合格的,视情对医疗机构作出降级、降等、评价不合格处理。
第四十一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一)未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混乱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未配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
(三)将抗菌药物购销、临床应用情况与个人或者科室经济利益或者奖金分配挂钩的,或者在抗菌药物购销、临床应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违反本办法相关条款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作为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将效考核依据。
第四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医师提出警告、限止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止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第四十四条
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一)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不合格的;
(二)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私利的。
第四十五条
药师连续3次以上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医嘱,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第四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一)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二)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
(三)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四)企业违规销售抗菌药物的;
(五)频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
第四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抗菌药物生产、经营企业在本机构促销活动的监管,对违规促销的企业和抗菌药物,应当及时采取警告、暂停进药、清退等措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使用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或者被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二)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从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生产、经营企业购入抗菌药物的;
(三)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一十四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非药学部门从事抗菌药物购销、调剂活动的;
(四)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未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适宜性审核,给患者者造成严重损害的。
第四十九条
医师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形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被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后仍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使用未经批准抗菌药物的;
(四)索取、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财物或者通过开具抗菌药物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五十条
药师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形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二十六条、三十四条的规定,违法购入未经批准抗菌药物的;
(二)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调剂审核处方、医嘱,造成患者严重损害的;
(三)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私自增加抗菌药物品种和规格的;
(四)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九十
条的规定,在药品购销、临床应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是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批准登记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妇幼保健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室(所)、急救中心(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以及护理院(站)等机构。
第五十三条
登电集团XX煤矿 二o一一年十月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隐患严重程度、解决难易,事故隐患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郑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督办.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登封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督办.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登电煤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督办.2、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d.负责治理的单位和责任人,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g.负责验收的单位和责任人。
4、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矿井“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由后班带班领导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5、对于排查出的A、B级隐患,做到及时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发现的A、B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6、对于上级政府或主管部分排查的A、B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验收人。
7、在整改A、B级隐患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臵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8、A、B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及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的政府或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及时对隐患进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9、C级隐患必须由矿长签字认可后,直接安排布臵进行处理,并有专人进行现场监督。
10、A、B级隐患应及时上报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挂牌督办,由矿长亲自进行安排布臵,落实人员、物资和资金,整改结束后由矿长组织进行验收合格后,申请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审查,合格后及时核销。
11、排查出事故隐患应根据隐患性质,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A、B、C级),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
12、A、B、C级隐患治理前,必须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矿长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
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13、建立A、B、C隐患挂牌、建档制度,实行事故隐患跟综管理,并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14、煤矿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办公会议、安全检查和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落实整改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15、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为配合我院护理垂直管理改革的有效实施,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护理部拟在我院全院实施护士分级分类管理。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护理专业人才梯队,促进护理垂直管理的,创建平等、互助、竞争的工作氛围,全面提高我院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推进护理学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此次分级分类管理细则的实施以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关于试行临床护士分级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为依据,结合我院实际,保证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潜能,以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专业技能为目标,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护士的职责要求,根据护士等级充分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实现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医院发展作出贡献。
三、分级分类标准
根据医院护理工作特点、整体护理工作要求及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参照《山东省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试行)》将我院护士设定为临床一线护士和非临床一线护士二大类。临床一线护士再根据标准设定临床一级护士、二级护士、三级护士、四级护士、五级护士五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1、分级护士实施积分制滚动管理,根据《护士能级评分表》每年测评一次,各级规定分值标准如下:
一级:评分达到190分及以上(最后结果尚需通过竞岗产生);
二级:评分在170分—189分;
三级:评分在150分—169 分;
四级:评分在120分—149分;
五级:评分在120分以下。
2、原则上一级护士比例仅占临床一线护士的5%-10%,在全院竞岗产生。各科室根据本科室人员情况可设置一级护士1-2名或不设置一级护士。如本科室无符合一级护士条件的人员可空缺或由护理部调剂他科一级护士担任;如同一科室竞岗产生的一级护士比例超标,可由该科室护士长优先选择,未被选择的一级护士由护理部统一调配,不服从调配者降低一个级别在原科室工作。
3、工作未满一年的护士归类为五级护士,但其绩效分配原则上参照医院对新职工的绩效分配相关规定。
四、有关待遇
各级护士根据等级标准将依次享受相应待遇,医院护理、财务、人事等相关部门将结合医院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岗位风险、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专科水平等因素确定分配方案,尽可能做到按岗取酬,按能取酬,体现不同层次护士的劳动价值。医院聘用的合同制护士,除双方约定的协议工资外,只要符合相应护士等级标准,其绩效部分在相应的岗位应享受与医院在编护士同等的其他待遇。
五、考核评定
护士分级分类方式主要由护理部集中护理管理人员和各层次护士的意见,制定护士分级分类的条件、依据和比例,各级护士制定相应职责和级别系数,做到责任和利益的一致性,各级各类护士每考评一次,考评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三基考核、科研论文、同事测评等多个方面,根据考评结果核定护士下一年的等级或岗位。
六、实施要求
1、非临床一线护理岗位不设五级护士,未经注册的护士不得单独值班。
2、急诊室、危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职责,可根据各科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及工作量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自行制订并实施,但必须报护理部审核。
企业, 特别是供电企业, 电网中的电能损耗 (简称线损) 的大小不但与电网的网络结构有关, 而且还与生产经营管理有关。在线损管理中, 存在着相当大的降损节电潜力。本文就实行线损分级管理、降低电能损耗做简要分析。
1 线损及线损率
电网线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损电量的统计、线损的理论计算、线损指标、线损分析、降损措施、计量设备等诸方面, 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带基础性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贯穿全局生产与经营的重要工作。在电网实际运行中, 由电能表计量统计出的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 称为统计线损电量, 相应的线损率称为统计线损率, 统称统计线损。统计线损包括了电能在输、变、配过程中由相应时段内运行参数、设备参数所决定的损耗和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损失两个部分。前者习惯称为技术线损, 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 所以又称为理论线损。理论线损可以通过技术措施予以降低。后者习惯称为管理线损, 包括各种各样的计量综合误差:抄表不同时、漏抄及错抄、错算造成的统计数值不准确;带电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漏电;线路接地故障等产生的漏电;无表用电和窃电造成的损失。管理线损可以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予以避免或减少。由此可见, 在电网状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电网线损的大小, 可以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 加强线损管理是一项挖潜节电的最根本也最直接的重要措施, 是供电企业节能降耗,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
2 线损分级管理模式
分级管理就是将线损管理工作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指标分解到相应车间 (部门) 和小组、线路和台区;明确管理范围、权利和责任, 并与车间 (部门) 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实施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 实现降损节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力内部模拟市场的实施, 线损产生的盈、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电网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分析清楚线损产生的主要原因, 找出薄弱环节、落实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挖掘潜力努力降低线损已经势在必行。
线损分级管理办法重点明确了下列内容:
2.1 根据电网结构将线损分为网络线损 (即送变电线损) 和售电线损 (即配电线损) 两级进行管理。
网络线损具体是指购电关口表 (二级关口表, 不包括无损线路) 至各变电所10k V侧供电关口表之间输电网产生的线损 (包括一次变母线不平衡及与供电局发行变电所母线不平衡) , 即中压网损;售电线损是指各变电所10k V直馈线供电关口表电量与售电量之间产生的线损。
全局的线损电量就是网络线损电量、售电线损电量之和。
2.2 在售电环节上, 推行了分线、分变承包协
作的工作模式, 将售电环节的售电量、售电单价、电费回收、线损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线路、台区, 然后将所有指标承包给用电监察、抄表、收费、装表接电、线路运行协作工作小组及各岗位人员, 进一步深化了线损分级管理;
2.3 采取线损指标动态管理, 强化指标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4 将各部门职责具体化、明确化, 并依据各
部门在网络环节和售电环节中职责分工不同、工作重点不同确定其在线损分级管理中的地位, 用责、权、利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 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网络环节重点是抓好网络建设、经济调度、经济核算、计量把关;售电环节重点是抓好线路运行检修和分线、分变承包工作。
3 实行分级管理, 实现挖潜节电
线损分级管理消除了线损工作只是统计工作 (把统计结果、降损分析与生产、经营工作脱离开来) 的错误认识, 增强了指标管理的严密性, 使线损统计工作更细致, 分析也更深入。线损分级管理同时也增强了部门间的协作意识和员工的责任感, 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1 实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 减少管理线损。
通过对变电所各电压等级的母线电量不平衡率、联络线损率、主变线损率、分压、分片、分线、分台区线损统计分析, 发现的问题有:部分考核表配置不完善、精度满足不了管理的需要;表计故障;CT倍率错误;二次回路故障;PT二次压降超标;某一元件损耗偏大;某一片区或某一电压等级电网线损大;某一线路、配电台区线损大;人工抄表误差等。这些都为降损工作提供了依据。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线损管理的科技含量和计量精度, 产生了较好的降损效果。实施变电所负荷电量管理系统, 完善了考核表计的配置, 将变电所的线损考核表计更换为0.5级多功能全电子表, 提高了计量精度, 并实现了远方抄表、实时监控, 发现的故障得到了及时处理。线损指标实行动态管理。除各电压等级的母线不平衡、主变损耗率、联络线损耗率、主变三侧 (两侧) 功率因数、无功补偿装置投切状况外, 还根据售电环节配电线路、台区的网络及负荷实际情况, 结合理论线损计算值、可挖掘潜力, 测定出每条直馈线的分线线损指标, 通过每条分线损耗情况, 测出售电环节的线损指标;再根据典型运行方式、电网结构、负荷实际情况和理论线损值、可挖掘潜力测出中压网损指标;最后将售电环节和中压网络损耗情况, 综合考虑测出全局综合线损指标。用这种方法测算出的指标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关联;既带有特殊性, 又带有普遍性。对多片区供电的企业在指标分解或合并上比较灵活。使指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通过努力能实现目标。售电环节实行的分线、分变承包协作对于进一步规范用电营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线损异常的线路、台区进行分析、检查, 解决了管理各方面的问题:3.1.1计量装置问题。减少了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和责任不到位造成的计量接线错误、CT倍率错误、容量不合理、计量设备烧损而长时间不被发现等等计量不准确给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3.1.2抄、核、收问题。避免了抄表卡不及时更新, 对网络改造后的用户不及时分线路、分台区归档, 抄表不准时、不到位、抄飞表、错抄、漏抄等现象, 减少了由于原始数据的不准确性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线损波动, 使审核和收费工作更具严密性、科学性, 同时提高了优质、文明服务的企业形象。3.1.3防窃电问题。分线、分变承包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增强了用电监察人员防窃电意识。查出并解决了一些陈旧的计量问题。抄表人员除抄录数据外, 还主动分析数据是否异常, 抄表的同时检查计量装置是否正常。装表接电严把安装质量和验收关, 确保新装计量装置的正确性。对窃电不法分子, 依法给予严厉惩处。在技术上还采取一系列可行的防窃电措施 (如使用防盗封铅、高压计量箱、自制封条等) 。加强用电监察, 掌握用户信息, 一旦有窃电迹象就及时采取措施, 使窃电行为无机可乘。由于上述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实施, 减少了管理线损, 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使统计线损更接近于理论线损,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实施降损措施, 节电降耗。
通过线损的分线统计和理论线损计算, 找出了降损环节, 拟定并实施降损措施, 实现节约电能降低损耗。3.2.1随着新建变电所的入网运行, 改变了网络结构, 通过及时改变运行方式、转移负荷, 从而减少了网络的损耗。3.2.2在系统无功补偿容量已基本能满足就地补偿的条件下, 严格了分级管理监督、考核, 变电所基本做到了无功补偿设备及时投切、经济运行。3.2.3根据网络负载的变化开展经济运行, 选取最佳运行方式, 实现了降损节电。3.2.4更换变电所的高能耗主变压器, 减少电能损耗。3.2.5配电网改造中更换老式高能耗配电变压器为新的节能型, 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3.2.6针对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PT二次压降超标问题, 对专线用户进行了计量改造。
4 线损分级管理出效益
线损管理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 如何评价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我们认为可以从分级管理的效益分析中得以体现。
在城网、农网不断改造的基础上实行分线、分变承包管理、协作工作, 严厉打击窃电, 从以上的粗略分析已看到了分级管理所带来的显著效益。在线损分级管理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中, 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具体的节能降损经济评估, 挖掘潜力, 降低电能损耗,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线损分级管理是强化线损管理的有效措施, 是供电企业节电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实行线损分级管理, 调动和发挥员工的潜能;实施降损措施, 减少电能损失, 加强企业生产经济管理。
关键词:公路 资产 管理 模式 探讨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91-02
一、公路基础设施的特性及其对管理的要求
1.公路基础设施的公益性特征,要求政府提供或统一安排。公路基础设施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其建设运营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普遍的服务。一般而言,由政府统一提供和安排公益性设施,有利于其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因此,从对交通设施的提供到使用和管理,均要求实行以政府安排为主的制度。即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为社会提供公路基础设施,并进行专业化的统一管理,以保证社会目标的实现。当政府财政性资金不充裕时,可允许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公路基础设施行业,补充政府财政性资金的不足。但资金来源的改变既不改变公路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的基本属性,也不会改变其对管理的要求。
2.公路基础设施投资沉淀成本高,投资专用性强的特点,要求政府应给予足够的资金或政策支持及制度保障。公路基础设施表现出的很强的投资专用性,即公路基础设施,只能为居民和经济生产提供运输服务。投资专用性很强,而且投资规模大、沉淀成本高,投资产生的效益以难以衡量的社会效益为主,仅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允许投资人对使用者收费,而且设施可以较好地实现使用者的排他性)才会有财务的收益,相对于巨大的投资,这个收益的过程将比较漫长。此外,公路基础设施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土地河流等国家依法拥有的自然资源上,所以,完全依靠私人的资金和力量为社会提供这类基础设施几乎是不能建成的。
3.公路基础设施具有的“网络特性" ,要求专业化的统一管理。公路必须建设成网,通车里程达到适当规模,不同功能的公路衔接协调,桥梁、隧道建设配套,运营管理科学、先进,与其他交通方式有效衔接,才可能发挥公路整体功能与效益。这就要求公路在网络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惟一性和一致性,才能保证标准的统一及建设规划实施的协调。如果没有某种程度的中央指导,很可能造成运输设施的重复,从而浪费资源。因此,具有网络性特征的基础设施更强调专业化的集中统一管理。
4.国外公路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多以满足公路基础设施上述三个明显特性为基本要求。从各国实践看,公路基础设施管理的基本经验有:一是由于公路基础设施的天然属性决定了政府在其间的必然责任,故此,“亲自提供"(提供充足资金)或者“安排提供"(提供一定资金与融资制度)公路基础设施被当作政府的天然职责;二是在政府明确的制度安排下(有的国家建立特许经营制度),私人的力量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三是无论社会资金进入,还是商业化运作,都不能改变公路基础设施的根本属性,因而尽管有些国家的公路基础设施利用了私人投资,但这没有改变公路基础设施应追求社会效益最大的目标与政府主导发展的基本模式;四是公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大都是专业化统一管理,投资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就是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主要责任。
二、各类公路产权关系的界定
公路基础设施的产权也包括所有权及相关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权。产权的可分割性意味着一项资产的纯所有权可以与其各种用途上的权利相分离。在特定情况下出于吸引私人资本补充政府资金不足的目的,政府可以将产权分割,特许出让使用权(或称经营权),用以吸引私人用投资获得使用权和收益权,而始终保持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私人投资获得的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即用投资购买了对设施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权利)是一种依附于特定实物资产上的无形资产,既不是所有权也不包含处置权,一定年限后,特许经营权到期,其无形资产自动消失,特定的实物资产必须完好和无偿转交还国家。私人(目前也可以是国有企业)投资获得的收费经营权的资产价值,体现在政府特许其在一定时期按照一定标准,对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所以,用产权理论就可以很好地界定清楚公路基础设施的产权关系,同时也明确了政府和投资者在资产管理中的关系。
俗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原始的路只是土地资源的一种形态。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投资逐渐成为现代道路形成的主要途径。如今,公路已成为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网状公共工程。尽管如此,公路仍不能改变其对土地的依赖。由于公路资产是建立在土地的基础之上,而土地又是国家依据主权原则拥有的国有资产,所以,公路基础设施天然属于国有资产范畴。而交通主管部门就应代表国家,成为这些实物资产的所有者。
公路基础设施总体属于行政性国有资产,公路资产的根本属性不因是否收费而改变。但是,各类公路基础设施的产权关系不尽相同。现分述如下:
1.不收费公路: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以财政性资金安排提供并维护,是行政性国有资产。收费公路在停止收费后转为不收费公路的资产性质同上。不收费公路中的国家投资应视为行政拨款,产权完整,所有权、使用权、收费全权(公路广告、服务、管线等收益)和处置权均为国家所有,各级公路交通管理部门作为产权代表。
2.收费还贷公路:是由政府投资和政府信用担保贷款修建与维护的,还清贷款即停止收费,成为非收费公路,政府投资没有财务赢利目的。其中的国家投资应视为行政性拨款,银行贷款为政府债务,基础设施产权完整,为国家所有。公路收费为事业性收费,收费收入只能用于偿还贷款和维护公路正常运行,没有收益权问题,各级公路管理部门作为产权代表。
3.收费经营公路:在特许收费期内,公路基础设施的产权发生分割,所有权和收费经营权发生暂时分离,所有权仍归国有。收费经营权作为吸引社会资金的条件,由国家特许给出资购买的公司(公司的性质可以是国有的,也可以是私人的,例如法国获得特许收费权的高速公路公司多为国有控股公司),特定年限的收费权是公司暂时拥有的无形资产,能够给公司带来财务收益。而公路本身实物资产的行政性,国有资产的基本属性也没有改变。
其中,私人投资购买的特许收费经营权,是政府特许给私人公司的一种权利(可以在公路上设站并按标准收费,并维护实物资产的完好)是公司的无形资产。各国有高速公路公司、上市公司中原国家投资转为的国家资本金及其权益购买的收费经营权是无形资产也是国有资产。与私人投资者一样,所有投资者购买的都是收费经营权,投资者按比例具有购买经营权的决策权,但并不对基础设施实物资产具有所有权和处置权。
总之,公路基础设施是行政性国有资产,需按照这类资产的特点进行管理,追求的是设施的建成完好和满足为公众出行提供基础条件的目标,不是财务意义上的保值、增值。而用于购买收费权的国有资本(不是无偿划拨给高速公路公司的实物资产,也不是专项税费),如各类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大型国有公司中的国有股,大型国有企业的投资赢余等,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对其的管理可以纳入现行各级国资委系列。
三、公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的分级管理
国外公路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形成都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应该说都是基本适合各自的具体国情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些背景包括各国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路交通适应程度以及政府对公路基础设施的认识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国土面积辽阔、人口总量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下、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公路基础设施结构矛盾较突出。我国也必须从这些基本国情出发构筑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公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当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公路基础设施的管理工作。
1.公路基础设施实现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各国公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虽然存在较大差异,但也有些共同之处值得我国借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总体上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即公路基础设施统一归国家所有,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别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责。一般来说,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国道,省级政府负责管理省道,县级政府负责管理县道、乡道、村道。尤其值得注意是,中央政府一般只负责国道或干线公路的投资建设,而将养护管理工作也交给地方政府,这是基于跨行政大区的国道或干线公路具有的重要经济意义和军事意义,国家必须保障这些交通运输大动脉的建设和管理;而将包括国道或干线公路在内的所有公路交由地方政府养护管理,是基于地方政府对分散在各地的公路设施进行管理更为方便。目前,我国基本上是实行这种管理体制,但在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需做深入研究,进行改革和探索。
2.公路建设投入以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为主。由于公路基础设施具有社会公益性、经济先导性和资源密集性,因此只有由政府投资建设,才能从财力上保证公路建设的顺利发展,保障公路设施这种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支撑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只有由政府投资建设并养护管理,才能优化公路资源配置,保证社会公平使用。各级政府投资建设公路须有明确的分工和密切的合作。一般来说,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道或干线公路的投资,省级政府主要负责省道或地方道路的投资,县级政府主要负责县乡道路的建设,其中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是主要的投资主体。同时,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负责投资的公路予以资助或补贴。另外,中央政府并不直接负责公路投资建设项目的事实,而是通过规定的程序和审定的方案将公路资金分配给地方政府去组织实施。我国公路建设投资也应该以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为主,中央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保证公路主骨架的投资建设,同时通过补助或补贴形式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公路的积极性,尤其要支持相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公路以及农村公路的建设。
3.公路特许经营制是短缺经济的产物,应予以严格管制。公路基础设施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其使用面和受益面之广是其他社会基础设施难以比拟的,这点世界各国都很认同。世界各国只要政府财力许可,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各种公路基础设施一般都由政府投资建设,以充分体现政府的本职。只有政府财力不足时,政府才对部分高等级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实行特许经营制。因此,公路特许经营是短缺经济的产物,其有悖于政府本身的职能。从所了解的发达国家情况看,也仅日本和法国比较普遍地实行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制,而且这两个国家对公路特许经营实行了严格的管制,主要体现在公路特许经营机构大都有国家控股。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和少量其他高等级公路基本上都实行了特许经营制。但从实际情况看,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尤其是收费率较高、收费超期,国有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如何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筹集社会资金以建设高等级公路的需要,又能革除由此产生的各种弊端,应是构筑和完善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尤其是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重点。
4.根据公平税负和收益者付费原则,完善公路收益征管制度。国外经验表明,建立完善的公路收益征管制度,是防止公路税费逃漏和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和实现公路建设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建立并完善公路收益征管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税费征收制度和税费管理制度。在建立税费征收制度方面,国外值得借鉴的经验是:根据公平税负和收益者付费的原则,建立以公路使用者依法缴纳各种公路使用者税为主的税收制度,以公路使用者税为基础建立公路专项基金制,以及实行公路资金收支预算制。另外,还要对特许经营公路的收益征管予以严格管制,重点是费率管制和收支管制。建立并完善公路收益征管制度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公路税费收益流失,实现公路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同时降低公路收益征管成本。公路收益征管是我国薄弱环节,尤其在公路税费制度改革和公路资金收支管理方面,应深入研究国外经验,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体现国际惯例法的公路收益征管制度。
5.健全法规体系是规范公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国外一些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其法规体系都比较健全,在公路基础设施的投入、运营、收益和监督管理方面也是如此。这些国家不但有公路基本法,如日本和英国的《公路法》,还有各种各样的专门法规,如美国的《联邦公路资助法》和《公路税收法案》,英国的《道路交通法》和《车辆国内税法》,法国的《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法》,德国的《长距离道路法》等等。可以说,公路基础设施资产形成使用和管理所涉及的各种关系都可依法调整。依法治国是我国大政方针,公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的管理也应依法进行,交通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但总体上看,我国与公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尤其是立法层次总体偏低,除《公路法》外,在公路基础设施的投入、运营、收益和监督管理方面,主要是以部门或地方规章为依据。因此,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夯实公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基础,应成为构筑和完善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完整的公路资产管理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 蔡成祥主编. 公路工程经济分析 .人民交通出版社
2. 戴文标.公共经济学新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交通局 浙江衢州 324022)
【抗生素分级管理规范】推荐阅读:
抗生素使用规范11-10
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07-21
抗生素合理用药探讨06-19
浅谈滥用抗生素对养猪业的危害05-28
抗生素在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中的应用11-08
维生素E胶丸说明书06-06
维生素B2片说明书10-30
《维生素C的故事》语文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