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带修改评语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作文带修改评语(精选16篇)

小学生作文带修改评语 篇1

吹着响亮的口哨

带着泥土的气息

混着鲜花的芬芳

蹦蹦跳跳的跑来了

三月的风

提着稚调嫩的小手儿

在溪面上走出婉转的曲

痒得小溪“哗哗”笑

三月的风

拿起精致的小梳子

轻轻地给杨柳姐姐梳头发

发梢蹦出了绿色的音符

三月的风

笑着跑进校园

催促小朋友们拿起铁楸

播撒绿色的希望

三月的风

拿起他绿色的指挥棒

演绎着春天动人的乐章

小学生作文带修改评语 篇2

下就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指导互改

互改安排在习作草稿完成之后,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读互改。评改从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入手。先看内容是否符合本次写作的要求, 内容是否具体;再从字、词、句等方面进行修改。删、补、调、你都要用上统一的修改符号, 以便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好习惯。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不合情理的, 要指导其重写;对文句不通, 条理不清的, 组内帮助其边说边改, 逐段完成。好的习作推荐到班上交流。

二、精批略改

学生互改后, 教师进行“精批略改”。理想的精批略改应该是这样的:老师的一个符号、一句评语, 都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利于学生接受和修改。如:“这句话前后搭配不当, 句子不通, 请改通顺”“这儿如果加上心理活动就更具体了”“请把你当时的感受写进去”“你的作文开头太长, 入题慢。能开门见山, 写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吗?”“这里如果能加一段总结性的排比句式, 文章内容就更丰厚了!”……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 明确了怎样改, 并有改的愿望, 才会动笔去改。

三、改后复批

习作经教师批改之后, 学生应再次自主修改。修改完成后, 教师进行复批。复批以鼓励为主, 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如“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作文语句通顺流畅, 看来, 只要你下工夫, 你还是挺会写作文的!”“能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进行细腻的描绘, 你作文功底不错!”“写出了真情实感, 结尾还点明文章中心, 意味深长, 是篇难得的好文章”, “佳作!你的作文能力让老师佩服!”等等。对修改不认真的, 教师也要适当批评, 并加以指正。

四、多做评讲

对学生的习作或小练笔, 不论是每次“习作”要求完成的, 还是老师结合阅读课布置的, 教师都应认真看, 多评讲。多评讲, 就是尽可能地增加评讲次数。1.如果批到好作文或有进步的作文, 就随时拿到教室里跟学生一起分享。或在阅读课上抽出一定时间, 或利用早读及下午上课前五分钟, 让学生读读作文、谈谈感受、议议问题, 老师一有空就讲讲习作和练笔。学生逐渐习惯了老师的做法, 也就会时时给老师一些惊喜。2.当面个别评讲。这样的形式也可随时随地进行。这样的面批, 师生沟通及时、教师指点到位, 因而效果良好。

五、汇编优秀作文集

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 篇3

关键词:分层指导;各持己见;修改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55-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但现实中很多学生都没有修改文章的习惯,作文时总是一次就完成,不经过修改就以为是好文章了。“如何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呢?”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经常深思的问题。终于我发现:在以读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读贯穿着每个教学环节,承载着整个教学过程。读能通文,读能懂意,读能悟感。由此我想: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时候,能不能也采用以读为本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读得文通句顺,读得意思完整,读出文章中该添花加叶的地方呢?因此,我尝试以各种读的形式,分层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下面就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点。

一、准备修改的文本

小学生自我克制力还是很差的,做起什么事还是全靠兴趣做导向。假如所布置的习作任务学生们都不愿意写了,就更没有兴趣来自己修改。我们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五天都是在学校里,对于学校的一切他们的感官是迟钝的,所以我以双休日这个时间为习作的切入点,布置学生留心观察,认真选择材料,以自己最拿手的形式写出一篇文章来。

二、选择合适的时间,使修改能一气呵成

我把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时间就定在每周的语文晚自习,因为晚上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再加上晚自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以便完成修改的整个过程。

三、给学生一个修改的框架

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讲,已经是比较难了,修改自己的作文就更难了,简就是无从下手。因此要给学生一个基本的修改框架。我是这样定的:第一步改标点和错别字。第二步是改句子,要使句子通顺,没有语病,句中要能用上些好词语。第三步是看看详略是否得当,写人的要求有详细的人物外貌、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写事的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景的至少要对一至两个景点详写。第四步是看是否有主题,你的这次所见、所闻、所做后有什么感想,要在文章的某个地方点出来。

四、修改过程分步进行操作

1、个人自读,完成修改的前两步 一开始,要求学生自己小声地读自己的作文,把需要停顿而自己又没有标点的地方打上正确的标点符号,把句中的错字、别字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者问同学纠正过来。告诉学生,凡是读不通的地方就是有问题的,是要修改的。同时还要看看能不能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使得句子读来更优美。

2、交换读,检查自改过程中的情况,同时主要是完成修改的第三、四步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的都是别人的作文,要求学生要边读边想,作者写的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对照修改的要求,写人和记事的文章都要做到有人有事,事情的记叙要交待清楚要素,要有顺序。无论是哪一类的文章,都要做到层次清楚,详略得当,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是否写出了自己的感想,这一感想能否表现主题?并把你的看法和作者本人进行交流,取得了统一的意见后再着手修改,若有疑问可以找老师探讨,最后又拿回去再次思考定稿。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我以读贯穿学生修改作文的全过程,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每逢此课堂,我都会有极大的欣慰感。在第一个自读环节中,看着学生时而小声读自己的作文,时而恍然大悟地奋笔疾书,脸上兴奋的神情油然而生。在交换读的时候更是激动异常,先是好奇地读着,突然又停下来找作者说自己的读得之处,常常因各持己见而争得面红耳赤,无奈只好找老师来定夺,而我又往往笑而不答,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在我的鼓励和表扬声中争着满意而回。

3、面对全班朗读 经过了前面两个环节,学生的作文最少能够减少错别字,语句通顺,句中多少会有些好词,内容详略得当,有一个较好的框架子。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第三次读,也就是读给全班人听。学生读到精彩处,或者是不当处,我便打段他的朗读,依照修改要求及时进行评点。有时还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修改了的,修改后有什么好处。这一朗读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的学生主动再次修改。因为他们不光听了别人的作文,还听了老师的点评,由此受了启发而再作修改。刚开始进行这种方式的时候,学生还很不习惯,上台来读作文时声音很小,不好意思读。但到后来都争着上去读,以能上去读为荣,哪怕是闹笑话了,也觉得是一件开心的事。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这个方案训练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在此之前,学生写出了初稿交给我修改时,我得从错字到通句,从调整结构到补充详写内容,每个环节都要改得密密麻麻。通过训练,学生完成的初稿我改起来轻松多了,只要在使句子优美和深化主题这两方面下点笔,其余之处都可看出有很大的改观。相信如此继续训练还能取得很大的效果。

总之,“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正确地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

初中生作文带修改评语 篇4

我是一只野猫,生活在高楼耸立的城市。我父母说我不应该生活在这里,这件事我是等长大后才明白的,虽然有点晚,但我现在已经是比谁都清楚的了。我常常想象着,也许我的家曾经在富裕的人类家庭。可现在我却在这儿,穿梭在在人们的目光中,这无疑使堕落。我的同类应该都在享乐吧,都在所谓的宠物食品和玩具簇拥中叫唤。而我呢?我的毛色并不漂亮,没什么高贵的血统,正如你所见的,我很普通。是的,我的出生和样貌都是被安排的,在这个高楼耸立的世界,流浪者只是被忽视嘲笑的存在。但你们不必同情我,因为,流浪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否则我不必死守我最后的尊严独自觅食,不必总是特意绕开人群。倔强总是会带来痛苦的,但我愿意承担这个结果。当别人戏弄地扔下食物的时候,周围的面孔变得扭曲,都充斥着欺骗的笑意。而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自己最后的战地里。但我苦撑着挺立着,直到有一天找到愿和我同行的人,我会抚平自己的伤口——无论多深,我都会坚强地忘却。如果无法抚平,我会将它掩盖。这时,或许他会发现我平常样貌下的优点,然后欣赏我,记住我,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是的,也许不会有这个人的出现,但我仍然会以自己的意志活下去。享受自己努力的晚餐是我最惬意的时光,自己的努力带给我无限的充实,让我回忆起母亲的拥抱。我告别了舒适的生活,我一直深爱的家人——但我从不后悔。在灯红酒绿的繁世,我是一只独行的野猫。

【教师评语】文章作者用深情而细腻的语言讲述流浪猫的故事。本文夹叙夹议,感情真实,发自肺腑。结尾处“在灯红酒绿的繁世,我是一只独行的野猫”感情得到升华,深化主题,抒情性很强。

小学生作文附修改评语 篇5

城里孩子可不同。被作业压得翻不过身,窗外“嘀嘀叭叭”的汽车声和浓烟,就是做完作业也不能清静。因此,我梦想以后都在乡下生活。

在我乡下的家前面的清澈小溪,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溪水在午后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忽然,那面镜子被打碎了,一阵脚步声响起。我凝望四周。走过一座横在溪上头的石桥,便是那狗尾巴草和一种淡紫的不知名儿的小花的天地了。一条窄窄的小道在右,那狗尾巴草,圆滚滚,肥嘟嘟。那小花像极了一个个小铃铛,在风中摇晃,这多美丽神奇!在城市呆惯了的我忍不住高兴起来。

若是不过那一座石桥,沿着陡峭的石阶往下走,就可以到那有鹅卵石铺成的小溪岸上了。扔一块石头,看它在水面漾起圈圈波纹,打水漂,与小伙伴比谁把石子扔得远,这真是有趣的事!

我喜欢在鹅卵石堆上坐下,把脚伸进清凉的溪水里。突然,水面漾起层层涟漪。是谁的小脚丫在破坏镜子,还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是我!我的脚丫上下摆动着,引出了无数的精灵——水花。

我同样喜欢在这水里游泳。有一天,我正专心致志地练着蛙泳,后脚一蹬一蹬的。忽然,一条顽皮的小鱼闯入了我海蓝的世界里。它是灰色的,那么调皮,那么可爱,它的尾巴一动一动的,嘴巴似乎吐着泡泡。我很想抓住它,于是装模作样地游着泳,想不引起小鱼的注意。我嘴角一翘,微笑着,手往前一伸,变成碗状向小鱼网去。小鱼儿眼里灵光一闪,没命地逃了,我没有捉住。

它或许还在疑惑!这人怎么学青蛙呢?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大笑了起来。

有时,我们自带渔网捕鱼。先拿起渔网架在溪下的鹅卵石堆里。有时它摇摇晃晃像中了枪的战士倒下了,我就像医生一样抢救,经过我的妙手,它终于回春,站起来了!其实,这个“渔网”战士站起来,只不过是我把它用一些中等大小的鹅卵石固定住了罢了。接下来,就是爸爸显神威的时间了!只见爸爸轻松地后退了几步。伸下手,将原本清澈的水用手(或用脚)拨来拨去、搅来搅去弄浑。接着,他快步向前,将慌乱的鱼儿们赶到渔网里。其实就是快步走向渔网,可是我们每次一提渔网,都能有丰富的收获。

“爸爸好厉害呀!”每次看到在网里乱跳的五彩斑斓的鱼儿,我和妹妹总是拍手叫好,手舞足蹈地围在“立了大功的将军”——爸爸旁,尽给爸爸头上戴高帽,准把他哄得乐意陪你下次来玩。

傍晚,我们总能提十几、几十条鱼回到乡下那个朴素又快乐的家。

望着窗外的火烧云,我仿佛看见了乡下那个快乐的家,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绿树成荫,溪水清澈的美丽乡下。

小学动物作文带评语 篇6

每当我回到家的时候,一打开门,白白就会跑过来,又蹦又跳的迎接我,围着我摇尾巴转圈,然后直起身子举着前爪向我敬礼,可爱极了。白白可听我的话了,当我叫它名字时,不论它在家的任何角落,都会迅速的跑到我的身边,歪着头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有什么事吗?”如果我手上有什么好吃的,它的目光就锁定在我的手上,好像在说:“小主人,请把好吃的给我点行吗?我可想吃了!”。

白白很乖,从不在家撒尿,每天早晚带它出去玩一会就可以了。白白还是一个从不挑食的“好孩子”,香肠是它的最爱,肉、骨头和狗粮也不错,馒头也行,给它什么就吃什么。

白白为我们家增添了许许多多的乐趣,我们全家都非常喜欢它!

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篇7

一、教师示范批改, 学生学习修改

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 教师要起到示范的作用。一篇习作上交后, 我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让全班共同讨论, 集体修改。课堂上, 首先回顾并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段, 然后, 循序渐进地修改给学生们看, 并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和修改的方法。之后引导学生再读修改后的文章, 看看题目是否恰当, 语句是否通顺, 层次是否清晰, 中心是否明确。通过逐词、逐句、逐段推敲, 使语句更通顺, 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在修改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参与到修改中来。通过教师修改, 学生参与, 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是改, 怎样改, 以及这样改的理由。带领学生修改后, 我还要求学生把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进行对照、比较并评价, 让学生感受修改后的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逐步走向自主修改。

二、教师提示方法, 学生尝试修改

古语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我发现, 学生之所以怕修改作文,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懂如何着手进行, 一篇作文摆在面前要其修改却无从下手。所以, 在学生修改前, 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我提示了以下方法:

1.符号法。

文章初成, 差错甚多, 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统一修改符号标注。如:错别字用“口”, 不通顺的句子用“———”, 遗漏字词用“△”, 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 学生修改后, 再进行检查指导。

2.点拨法。

学生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略需修改的地方, 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性批语。

3.要求法。

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三、教师合理组织, 学生放胆修改

通过学习, 学生们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 学会了修改的方法, 增强了修改的积极性, 教师还要合理组织、大力倡导学生放胆自改或互改。

1.自改法。

学生完成习作之后, 我一般都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 凭借语感, 用笔划出不通顺的词句, 进行自我修改;之后, 再采用默读的方法, 思考是否围绕中心选材, 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 中心是否明确, 详略是否得当等, 根据存在的问题着笔修改。

2.互改法。

学生写完作文后, 同桌互改, 也可是几人小组互改。要求批改的同学要竭尽全力, 精心推敲;被改的同学虚心求教, 细心修改。由于学生自己改别人的作文, 积极性非常高, 改到好文章则知道自己的不足, 改到差文章则能指出缺点。

如何做好小学作文修改 篇8

但是现在小学作文修改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教师对修改环节的忽视。在学生写作实践过程中,用于修改所占的时间比例过小,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修改环节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过程只有三个环节,即作前指导、习作批改、改后讲评。小学生修改他们的作文所花费的时间较少。教师对作文修改环节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直接导致在写作过程中修改时间和指导上的不足,影响了学生作文质量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二)修改内容仅限于语言层面。在目前少有的作文修改练习和指导中,其修改内容也仅限于习作的语言层面,对字的书写、词语、句子的表达,作文选材立意是否适合、中心意思的表达是否鲜明、前后是否照应、详略是否得当、篇章结构等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但是,在作文修改环节的内容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外显的语言技术行为,更要关注写作主体内在因素的变化与作用。本着这一认识,笔者对小学作文修改环节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明确修改主体,学会反思作文

如果说“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 也是一个人的社会活动”,那么,作文修改是作者对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形式上, 也是学生生活体验与思想认识的追求美感和谐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明确作文修改的主体是学生,作文修改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变化。在作文修改指导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经验背景和情感认识水平,密切关注学生在修改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思考过程等; 要鼓励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作文,看他们是否以自己愿意的方式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心灵世界,而不是预先安排好作文的套路、结构和烦琐的语言形式上的要求,强令学生遵循并对号入座地进行修改。

明确了修改主体,并不代表作文修改就不需要别人的参与。学生在努力完成一篇作文后,对自己的作文往往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这种情况下,读者的建议就极具价值。

二、激发修改动机,强化修改意识

作者必须首先觉察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之后才能针对问题进行修改。而写作意图与作文所体现意图之间的不协调,恰恰构成了修改的基本动机,并成为修改的主线。对于作文修改指导而言,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设想中的作文与写好的作文之间的差别,在对比落差中,产生强烈的修改动机。在这种修改动机的支配下,整个修改过程都始终伴随着一种期望,让学生写好的作文通过修改逐步达到学生 “脑子预设中的文章”,调动自己全身心的能量,努力使“已写好的文章”与“意想中的文章”趋于一致。在这种伴随着强烈期望的修改意识下的作文修改效果, 会远比教师用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要求学生进行修改的效果好得多。

三、设立习作读者,进行针对性修改

任何写作只有得到读者的认可才算成功。因此,读者对文章最具发言权。在设立读者方面,有多种形式。 (1)引入真实读者,直接倾听读者的声音。如在《猜猜他(她)是谁》的作文教学中,同学就是作文的真实读者,同学的阅读反应有助于作者发现习作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 (2)教师以读者的身份直接对作者进行阅读反馈,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文稿修改,通过读者直接介入写作过程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3)拟定假想读者。学生从习作所拟定的假想读者的角度,即所期望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与实际效果是否达到的角度进行修改。站在读者的角度修改作文,才能保证作文修改得有效,而有效的修改直接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丰富修改方式,改进修改方法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同时经常进行习作修改的训练,重视丰富习作修改的方式,改进习作修改的方法。 (1)典型修改。教师选择一篇有典型修改必要的作文,师生一起一句一句地共同讨论修改,引导学生知道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指导学生学会怎样修改。 (2)合作修改。合作修改指教师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修改,以提高修改的水平。学生合作修改的方式灵活多变,可以是合作小组相互批改,还可以采用同桌修改、前后位互改、合作小组交改等方式。 (3)分步骤、分层次地修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作文水平会参差不齐,相应的作文质量也不均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分步骤、分层次地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修改。如,教师选择有具体写作内容、有真实情感表达的作文进行集体交流修改,让学生从选材、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思索、研究和修改。其次,分小组修改。每一小组都由作文水平一般、良好和优秀的学生组成,小组成员相互修改作文,并交换各自对作文的意见和看法。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侧重解决词语、句子表达方面的问题,看文章读起来是否上口、语句是否表意通顺等;作文水平良好、优秀的学生则在作文的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修改,如想象的内容是否合乎情理、中心意思是否明确、层次结构是否有条理等。最后,由学生提出下次作文的写作建议,指出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哪些是需要加强表达的。 (4)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定,不仅看原文,还要看学生对原文的修改,对修改后的文章再鼓励性地给一个分数,以此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愿望。

总之,小学生作文是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修改环节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而修改的要求及其修改指导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则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

小学写景作文带评语 篇9

我的老家是山东临沂的农村。在农村,夜很黑,晚上看不见什么灯。到了晚上,一般8点左右就熄灯了,后面基本使用月光和星光作为照明设施来照明的。在月亮被云遮住的时候,只有点点的星光为我照明。而在城市里习惯9,10点睡觉的我,理所当然的成为天下观星之人的一个了。

农村德行十分明亮,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行很多,在科学课上学过的知识就能派上用场了。这边是小熊星座,那颗是北极星……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却要比其他的还生动形象。这些星像飞翔的鹰,那些像奔跑的羊……所有这些星星,组合起来就像一幅美丽的画,美丽到让人不敢眨眼,生怕霎眼的一瞬间,这幅画就会消失不见。

而在城市中,又是不同。那偶尔的寥寥几星,与高楼的明亮灯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城市中,最佳看星时间实在凌晨4:30左右,虽然还是较少,但却不是寥若晨星,比其他时候的星星要多。这是把高楼的屋顶和星星连起来看,是不是很有趣味呢?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态,看到的星也都会发生变化

小学生观察作文带评语 篇10

我们先来到玉米地,爸爸撕下一片叶子给我看,然后指着叶子上的叶脉对我说:“儿子,你看它的叶脉,这种叶脉叫平行脉,它的根是须根系,这是单子叶植物的特点”。爸爸边说边让我看地里裸露的玉米根。我不知道单子叶植物是什么东西?爸爸又告诉我,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只有一片子叶,如玉米、大米、麦子等,它们种子的子叶都只有一片。而花生、大豆、豌豆等植物,它们的种子子叶有二片,那叫双子叶植物。我们边走边说来到一块菜地,爸爸拔起一颗小菜递给我,让我和刚才比较。爸爸说“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叫网状脉,它的根是直根系,它有一条主根。这是双子叶植物的特点”。爸爸接着告诉我:植物分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五种,我们刚才看过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所有开花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着,比如花生,种子外面还有花生壳包着。如果植物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那这种植物叫裸子植物,比如松树,柏树等

看完了被子植物,爸爸又带我去找蕨类植物。我们找了好长时间,终于在一幢房子后面的墙角发现了几株不知名的植物,爸爸把它折了下来,递给我看。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它的名字,但知道它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没有种子的,它是靠孢子繁殖。爸爸还说等它有了孢子就带我来看,让我懂得什么是孢子。这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爸爸说“儿子,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吧”。我拔了一株蕨类植物的标本就和爸爸回家了。

到家后我拿着标本去问妈妈,妈妈说这是蕨类植物,我问妈妈怎么知道的,妈妈说她是生物系毕业的,连这个都不知道的话就不用当科学老师了。这时候,爸爸叫我了,原来爸爸把几颗黄豆和荞麦泡在水里,让我比较它们的子叶。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已经能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了。

我喜欢观察植物。

教师评语:

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自改;修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65-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我们知道,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作者自己真实思想的表达,修改文章,实际上是修改思想。学生的作文老师改,免不了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老师代替学生去想,代替学生去表达,不一定对学生有多少切实的帮助,也无法培养学生自批自改作文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端正作文教学观念,勇于创新,变教师为主的批改形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批改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人。

一、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那些文人黑客字斟句酌、苦修苦改的故事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兴材料。像王安石从“到、过、入、满、绿”等几个字里精选出“绿”字,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崖”的千古绝句。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起初选用五个案例,修改到最后成稿时,完全没有改动的仅剩几十句。这些真实的故事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既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又使学生树立了文章只要反复修改,就可能树立成功的信心,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二、要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改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使他们在自改中有所体会,有所收益,我在具体的操作时采用如下方法:

1、统一自改作文的符号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中就明确规定了作文修改的基本符号:一是删,二是补,三是调,四是换。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所学的每个修改符号的用法和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巩固,达到人人会规范使用,从而提高阅读修改的效率。

2、明确自改作文的步骤

(1)对照要求进行修改。

现行教材的优点是每次作文只有一个具体要求。如《童年趣事》要求记童年的一件趣事,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中心,叙述要真实、具体。修改时就要看是否写了一件事,是否体现了”趣”字。如若写成了《童年小事》,《一件有意义的事》,或是写了一详一略两件事,那就是离题了,要下大力气加以矫正。如若对童年总体的回忆多于趣事的描写,那就是结构不合理,则应该根据要求加以调整,注意详略得当。《童年趣事》有没有把令人发笑的情节(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把自己的言行、心理活动详细地记叙下来。自改主要看是否突出“趣”字,是否围绕“趣”字做足文章。

(2)针对内容进行修改。

审题正确了,结构合理了,主要看叙述的顺序是否恰当,前后是否连贯,事情交代是否完整。要把不正确的观点去掉,多余的题材删掉。如写《做不倒翁》就要看是否按“洗蛋壳、装泥丸、粘纸帽、画五官”的顺序叙述。要防止只重过程,而忽略人物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自改时要注重观察与内心体验的表达。

(3)围绕词句进行修改。

我们讲推敲也好,润色也罢,最终的落脚点是字词句上的有效修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字词句的修改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解决语言文字最关键的问题。同样可以分级修改,一是用词要恰当,把错别字或使用不恰当的词语改正过来。二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改正用错的标点符号。三才是句子要通顺,要改正病句,不合理修辞,句与句之间不协调关系等不通顺的地方,并适当加以润色。这是写文章达到的最高境界,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

三、教给修改方法,让修改作文成为良好的习惯

1、示例修改。这种方法是根据某次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求,选择一、两篇含有“共性”问题的“例文”,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对“例文”进行“合作”式的修改,让全体学生在共同修改例文的实践中,获得修改作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

2、读中自改。让学生读,凭语感来修改作文。这种方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默读修改,让学生边默读边想,指导学生从整体着眼,由大处入手,让他们从谋篇布局出发,致力于整篇修改。第二步,轻声细读修改,改错别字和检查标点符号。第三步,朗读修改,斟酌用词造句是否准确。最后这一步是关键,应鼓励学生一直改到读来流畅上口,对内容也满意了,才定稿誊清。

3、学生互改。学生学会了自改后,可以让学生互改。互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还可以激发批改兴趣,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自存自改。引导学生把以前写的作文、已经修改过的作文,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读,进行修改润色。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能力的提高,回过头来看修改前一时期的作文,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想出新的修改意见。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学生也很感兴趣。

“文章不厌百回改”,诚然,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中“教是为了不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一旦形成,便会在“落笔”之前勤于思考,“成文”之后反复推敲,长此以往,写作水平必将大有提高。因此,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培养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篇12

学生作文教师改, 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 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权, 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概莫能外。“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鱼”的道理, 教师们都懂。《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 或者组织他们相互修改。

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 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 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 要设法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能。首先, 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 同时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其次, 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 指导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最后, 还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 也要靠改来扶持;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 而改的能力则重要由改的实践来造就。在学生明确了作文修改的范围和要求之后,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呢?

1. 冷却法。

冷, 既是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3—4天后再还发给学生, 引导学生站在修改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 找出其中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 并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学生作文后“私与自是, 不忍割截” (白居易语) 的心理, 又可使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 在潜移默化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 换改法。

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之间的交换修改。此方法可在学生中采用。或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一学生撰写, 另外几名组员修改, 组员间相互轮替帮改。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 以鉴赏者的姿态, 根据自己的评审标准汲取原作的长处, 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对自己而言, 也是一次学习和提高。

3. 集体评改法。

在班里挑选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 印发, 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先就自己的见解谈说, 主要从作文的可取性和不足之处两方面谈, 再有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势, 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

4. 引导指点发。

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 提出切实可行而有效地修改意见。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 都应及时地赞扬和鼓励, 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就能激发写作的热情, 发挥本身的天赋、潜能、创作力, 不在被动地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完成作文。当然, 对写作中的不足提出的意见, 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点拨性。

5. 师范修改法。

此法是指用师范作文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并作出修改的训练方法。师范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的优秀作文, 也可以是教师的自写作文。但要注意防止学生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

6. 定点修改法。

定点修改法是指包括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在内的诸多板块, 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 分解为若干训练点, 然后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修改训练。

对学生的习作要及时反馈, 要讲究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习作批改后学生要及时修改, 能及时地唤起学生心中的感性积累, 这样学生的一篇作文从构思到完稿, 从批改到修改, 从修改到定稿, 进步效果显著。学生写作水平有高低, 但对此作文的感性认知训练, 均能快速融入“有序———无序———新的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小学生作文带教师评语 篇13

那日,我偶然翻开日记,突然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又将有一个教师节要到来了,有一个只属于老师的节日,可以让我们敬爱的老师好好休息一下,也体会一个不用备课的一天。

我想老师只有两件事是最快乐,一个是教师节,另一个就是我们学业有成,然而马上就到教师节了,在哪日我决定送老师两个小小的礼物,有人问我是甚么?那就让我告诉你吧!第一个是给老师买一个礼物,另一个就是让老师以后可以看到我们的学业有成,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小礼物吧!

在最后我想说:“老师谢谢您,教会我们知识,让我们懂事了。”

小学生游记作文带评语 篇14

早上9点钟,我们一家来到龙王山脚下扫墓。一走进龙王山脚下的小村,就看见了一大片油菜花田。这片油菜花田金黄金黄的,还飘着甜甜的花香。从远处看去还以为是一块金色的绒毛毯子呢。我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不禁脱口而出,“真是太美了”。可我的外公却说:“前面的风景更美”。还有比这里更美的地方,我心里不禁打了一个大问号。于是,我带着个大问号继续向前走,果然看见前面有一大片桃林,一走进去,一阵香气扑面而来。桃花全开了,一只只蜜蜂正忙着采花粉呢,上上下下飞个不停。好漂亮噢!真的比油菜花田美。到墓地时,已经是中午了。祭拜之后,我代表全家向太爷爷、太奶奶磕了三个头表示敬意,我们就下山看鸭子。 山下有一个大池塘,那里有一群鸭子。鸭子有白的,有黒的,还有黑中带点绿毛、红毛的,很漂亮。这群鸭子胆子很小,这到让我很开心,因为又可以去吓鸭子了。我先不让鸭子看我,然后溜到鸭子后面,突然一把抓住鸭子的尾巴,然后把鸭子倒着放到水里。看着鸭子在水里扑腾,心里有说不出的得意。 啊,龙王山真好!

点评评语:

“早上9点钟,我们一家来到龙王山脚下扫墓。”直接入题,简洁明快。“一走进龙王山脚下的小村,就看见了一大片油菜花田。这片油菜花田金黄金黄的,还飘着甜甜的花香。从远处看去还以为是一块金色的绒毛毯子呢。”绒毛毯子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油菜花的美丽。

浅谈学生修改作文的指导 篇15

一、采用欣赏法, 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每次作文我在批阅时, 注意从中挑选佳作, 制作成课件, 在评讲课上, 让学生边读边欣赏。鉴于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 着眼于全面提高写作水平, 我让学生全方位地欣赏评析, 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选词、炼句、谋篇布局。与此同时, 我还特别注意捕捉差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也行。例如我在批阅《我》这篇作文中, 看到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别小看我, 我长大了还想当个像达·芬奇那样的画家呢!”透过这句话, 我看到了这个孩子不甘落后, 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决心。于是, 作文课上, 我肯定了他这句话写得好, 并热情地鼓励他。那个学生听了, 非常兴奋。在以后的作文中, 我发现他的错别字明显少了, 语句也通顺多了, 有几次还把他写的草稿拿给我看, 让我指导他修改, 这样充分调动了差生写作与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二、采用比较法,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有时我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 打印分发, 进行比较, 然后让学生评述, 从作文的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要求大家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提出修改的理由, 集体纠正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 学生在修改作文时, 能看得见、摸得着, 有利于自我修改作文。

学生自我修改作文, 我要求他们按一定的程序来。首先认真朗读, 发现文章的毛病;其次确定修改方案, 按序修改, 提倡表达真情实感、朴实无华的文风。教学生运用教师教给的修改方法, 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自己的作文。在自我修改的基础上, 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习作与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学生经过相互间的商讨, 甚至争辩, 达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在学生自己或相互修改好作文之后, 我再把作文本收上来, 一一对他们的修改做出恰当的点评, 并对其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冠以“小教师”之类的美称。这样, 我自己虽然累一点, 但学生看到他们的努力得到了教师的肯定或鼓励, 对修改作文顿时有了兴趣。这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使学生体会到修改作文的乐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教材特点, 运用课文规范的语言表达方法, 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在学习《燕子》一课后, 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 抓住特点, 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起初学生对动物的外形只是一笔带过, 抓不住特点, 写不具体。有个学生写龙虾, 只写一句:“它身披硬甲, 两根胡须不断晃动。”看到这, 我让同学们重温课文内容, 并要求他们回去认真观察, 再进行修改。那个写龙虾的学生, 回去后, 特地买了一只龙虾, 养在瓶子里, 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和动作, 最后改为:“它像一位将军, 身披盔甲, 两只眼睛睁得老圆, 两根触须不住地晃动, 两只大螯左右开弓, 好像要和我开战似的, 可神气呢!”这样一改文章生动活泼多了。经过观察、修改, 大多数学生的这个片断训练都能抓住特点, 描绘具体了。

要使作文写具体、生动, 就得准确地使用好动词。《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 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 又敏捷地向前扑来, 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 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短短的文字中连续用了好几个动词, 把蝉尾脱壳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 特别是“抖动、伸、仰、扑、抓、抽”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 就好像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境, 令人印象深刻, 回味无穷。像这类精彩的片断, 教材中很多, 通过欣赏评析, 学生会从中学会抓住人物动作, 准确地使用好动词。有个学生写自己收集邮票的过程:“每次出了新邮票, 我一套套地买回来, 寄出去, 再向人家要回来。每次收到邮票, 我先把它从信封上剪下来, 然后放在水里浸, 等邮票和纸分开后, 再把邮票放在毛巾上晾, 待邮票干后, 用玻璃纸包好, 插进集邮册。”这里的几个动词, 都很准确而细腻地把我喜爱和珍惜邮票的心情写出来了。

中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篇16

关键词:修改;作文;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61-01

俗话说:“十分文章,三分考写,七分靠修改。”而新课标也提出要求,“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作文,使学生在修改作文中提高写作能力。”由此可见,提高学生自我修改能力的重要性。此外,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修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因此,应当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修改的主人。那么,学生应当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呢?其实,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作文也是如此。学生要想修改一篇作文,也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不仅看作文的内容,看作文的形式,还要注意作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体地说,学生要想修改好自己的作文,就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检查主题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充实

换句话说,就是文章在观点和材料上还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有些同学在动笔之前尽管审清了题,考虑了文章的中心,但动笔后,往往就“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所以,学生应先在立意上查找毛病,再修改。如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写了篇《我理解了母爱》,讲的是我的身体非常瘦弱,性格内向,母亲十分关心我,给我订了份牛奶,这样每天早晨,母亲要跑很远的路去领牛奶。并且详写了一个大风雨的早晨领回牛奶后,全身都湿了,且淋出了病,看到这情景,我感动得哭了,觉得母亲非常关心我,我理解了天下父母心。这样一个材料能自然而真实地反映“理解”母亲吗?恐怕很难。后来,他对初稿作了这样的修改:每天早晨母亲逼着我跑去领牛奶,而且风雨无阻,我委屈地哭了,心里挺难受,以为母亲不爱我。后来才明白母亲是用“牛奶+跑步”的方式来锻炼我的身体素质和内向性格,茅塞顿开,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改后,材料与主题的结合明显紧密了。其次,对文章材料的增删也要反复琢磨,反复修改。大家都知道,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原稿有二十多个例子,一删再删,只剩下三个,结果文章精炼了,把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质表现得更突出、更鲜明了。

二、要进一步推敲结构安排是否妥当

结构就像盖房子,不精心设计,随便动工,是盖不好房子的。文章写好后,应看文章是否符合生活本身固有的规律,是否符合人物、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否符合环境、景物的构成层次,是否符合阐发道理的步骤等。在此基础上,再看文章前后部分能否联系起来,意思是否有中断和跳跃性太大的毛病。如有位同学写了篇《理发》的文章,头两段写今年到外婆家度暑假时被外婆逼着去理发的情形,第三段则写两年前在这里理发遭理发员恶骂之事。于是第三段开头写道:“提起理发,我就不由得发怵了……”很自然地进入了回忆。回忆完后,就直接写现在去理发的事,“我小心地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理发员迎上来,客气地把我让到了座位上。”这样,中间意思就断档了,修改过程中,他补进了一句“现在怎么办?外婆的话可又不能不听”,又从回忆中转到现实,很自然衔接两个部分。推敲结构还不应该丢三落四。有篇习作《我的班主任》前面写道:“他生活简朴,工作认真,还热情地关心寄宿生的生活。”可后面只写了“生活简朴”和“工作认真”两方面的事,漏掉了“关心寄宿生的生活”。这就是典型的有呼没应。

三、要进一步润色文章的语言

润色语言,先要把文章浏览一遍,力求消灭错别字。然后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要删繁就简,力避啰嗦,反复推敲字、词、句。比如《我的班主任》开头写道:“夜深了,大街上华灯齐放。我和妈妈走在路上,路过学校,校园一片安静,只有一间办公室还灯火通明,有位银发飘飘的老师,时而拧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这样的开头很好,渲染气氛,引出对象。可语言就啰嗦了,应把无关紧要的删去。另外,一些模糊不清、辞不达意的词也要改掉。如“劳动结束了,我们像凯旋而归的战士……”,这里的“凯旋而归”用得不好,“凯旋”就是“战胜归来”的意思,“而归”就多余了。最后,还要看用词是否生动形象。

此外,对生活常识的认知,关联词的运用,甚至标点符号都是修改文章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此,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要加以注意。文章写好后,可先放一放,等自己感情冷静下来,再删再改,这很必要。否则,不易发现毛病。也可以拿给别人看,更要自己反复诵读。这些学生都可以尝试尝试。

总之,学生修改作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作文自身规律的要求,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修改作文当中知道自己写作的不足,才会知道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加优秀。此外,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耐心地对学生的写作加以指导,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 杰.关于中学生作文修改的几点体会.新课程·中学,2011,(7).

[2] 王 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新课程·教师,2011(10).

[3] 肖 寒.谈谈正确修改作文的几个方法.校园文化,2012:1-2.

[4]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

[5] 赵世金.怎样让学生评改作文.语文教学通讯,1995:8.

上一篇: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总结下一篇:浅谈幼儿园游戏教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