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伤事故分析报告

2025-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度工伤事故分析报告(共11篇)

年度工伤事故分析报告 篇1

1、发生未遂事故、轻伤事故,事故单位必须24小时内向院产业管理部安全生产主管报告(节假日顺延)。

2、发生重伤、死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事故单位必须立即向院产业管理部负责人和院主管领导报告,在及时抢救伤员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

3、发生工伤当天要到工伤定点医院就医,情况紧急时第一天可以先到就近医院急救。指定医院有:省人民医院、中山三院、武警医院、南方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大眼科中心、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海军421医院、空军458医院、省177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市第一和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市正骨医院等。

4、自发生事故之日起10天内将《工伤报告书》、《工伤认定申请表》(表格请各单位安全员到院产业管理部找安全生产管理员领取备用)报院产业管理部交安全生产主管,同时将受伤者身份证复印件、病历本、诊断书一并附上。

5、发生工伤事故不按规定报告、超过工伤认定时效(30天)或申报资料不完整的不予受理。

6、说明:

1、2、项可电话报告。

电话:6249、6247、37239058、37239071。

年度工伤事故分析报告 篇2

詹某系路之谱 (瑞金) 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员工, 于2011年3月17日19时许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抢救无效死亡, 2011年5月3日经瑞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死者父母从肇事司机处获得305000元的民事赔偿。后瑞金市医保局根据赣州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37条之规定作出詹某工亡待遇核定工伤保险待遇时认为应扣除已获得的民事赔偿部分, 而原告则认为应当全额核定工伤保险待遇而非补差, 因此引发争讼。

二、本案争议的焦点及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做法

(一) 第一种观点认为, 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 受害人不能获得双重赔偿

1、国外主要存在三种模式或者做法, 一种是选择模式, 即受害人可以选择工伤保险待遇或者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一旦选择了一种赔偿就排除了另一种赔偿请求。二是取代模式, 即工伤保险待遇取代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模式。当今主要是法国、瑞士、挪威等国采取此模式。三是补差模式, 即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进行差额互补。当前采取此模式的主要有日本和北欧一些国家。

2、国内一些地方的类似做法:

(1)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37条:“由于他人非工作行为引发的水运、航运、空运、铁路运输、地铁运输、公路交通等事故造成工伤的, 参保职工应当先按照该类事故处理规定获得赔偿, 所获赔偿总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差额部分, 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事故当事人双方私下了结赔偿事宜的, 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2) 河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暂行办法第36条规定,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公派职工在境外未参加所在地工伤保险的工伤, 或者职工工伤涉及其他民事伤害赔偿的, 应按照有关规定先取得民事伤害赔偿。获得民事伤害赔偿总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 根据所在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费用统筹, 由经办机构或所在单位补足差额。

(3)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第二十九条职工工伤涉及其他民事伤害赔偿的, 伤害赔偿总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 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部分, 其待遇不得重复享受。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获得赔偿后, 应当偿还工伤保险基金或者用人单位已经垫付的费用。

由此可见, 在以上所列省市的具体规定中, 对于交通事故侵权造成的工伤赔偿问题的处理原则与原劳动部《试行办法》是一致的, 即实行差额赔偿, 不能享有双重赔偿权的。

(二) 第二种观点认为: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情形受害人可以获得双重赔偿

1、国外的代表性模式就是双重受益模式。

即受害人既可以依据民事法律相关规定主张侵权损害赔偿, 同时还可以依据工伤保险相关规定主张工伤保险待遇理赔。当前采取此模式的主要是英国。

2、国内而言, 据不完全统计, 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已经执行双赔原则。

如:2009年7月3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 (浙政发[2009]50号) 规定“在遭遇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伤害的情形下, 职工因劳动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 同时构成工伤的, 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职工获得侵权赔偿, 用人单位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相对应项目中应扣除第三人支付的下列五项费用:医疗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发生的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这一规定适用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发生的工伤事件。

三、我国交通事故引发工伤之赔偿应采取的模式——有条件的双重赔偿模式

所谓有条件的双重赔偿模式, 即受害人既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规定主张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同时还可以依据工伤保险相关规定要求工伤保险待遇理赔, 但因医疗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发生的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客观上只已经实际发生且数额确定, 因此, 受害人只能享受一份。具体而言:

1、从学理上来看, 实行双赔有学理上的依据:

(1) 从规定名称来看, 工伤事故对应的是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上从没有任

何规定将工伤保险待遇称为赔偿, 结合本案, 工亡待遇有三项, 名称为: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从其称谓可见, 其根本就是一种职工的待遇, 而不是什么赔偿。而民事侵权对应的是民事赔偿, 本案件牵扯的项目包括: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2) 从支付程序看, 工伤保险待遇有按工资比例按月发放的伤残津贴及供养亲属抚恤金, 还有一次性发放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而民事赔偿, 法律规定原则上为一次性支付。本身两者支付的时间和期限有很大区别, 如果强行将两者扣减及补差, 则劳动仲裁部门及司法机关就存在自己造法并违法的行为了。

(3) 从计算参考数据看, 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计算的参考数据与民事赔偿各项目计算的参考数据性质不同, 差距非常大, 民事赔偿赔偿考虑死者的户口是农业户口还是城镇居民户口的问题, 而工伤保险待遇则不考虑户口类别。死亡赔偿金以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基数来计算, 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以此类推, 无论是两者的总数还是各项都不具备扣减和补差的基础。由此可见, 该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无论从法理还是法律规定的角度都缺乏依据, 缺乏基本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应归于无效。

(4) 从社会保障法的本位看, 符合社会利益的权利本位系社会保障法的立法本位。工伤保险是一种隶属于劳动法体系下的社会保险制度, 对职工而言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福利。受害人可以得到双份赔偿, 给予受害人享受双重赔偿的权利, 不违背社会公平原则, 也不违背工伤保险的制度目的, 第三人侵权赔偿并没有加重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 因为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投保是其法定的义务, 也是劳动者应得的劳动待遇, 第三人的赔偿是其依法应当承担的民法上的侵权责任, 这也是法律规定的责任, 不存在有损社会公平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 侵权人的赔偿能力往往不足以弥补受害人的实际损失, 如果规定受害人只能择一选择, 反而是难以掌握公平。目前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受害人只能得到一份赔偿, 各地规定限制权利人的权利实属于法无据。

2、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来看, 实行双赔有立法依据: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 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 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第二款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 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的规定。最高院副院长黄松有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里面明确提到:工伤保险实行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 并且不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过错, 只要发生工伤,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就应给予全额赔偿。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 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 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例如职工因工出差遭遇交通事故, 工伤职工虽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但对交通肇事负有责任的第三人仍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结合以上规定, 本案原告享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 即侵权之债请求权和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权。两种权利并不冲突, 可以同时享有。因为从性质上讲, 一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债权请求权, 一种是不平等主体间劳动者保险待遇请求权。

(2) 《保险法》第46条之规定: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 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 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 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此乃商业保险领域尚且对第三人侵权引发的人身伤害明确受害人可以获得双赔, 更何况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险领域呢。

(3) 《安全生产法》第48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 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 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 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此规定也明显对受害人赋予了获得双赔的权利。

(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12月28日作出的[2006]行他字第12号《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原则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的倾向性意见。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 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近亲属, 从第三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后, 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 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

据此, 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看, 原告依法享有足额的工伤保险待遇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的。因此, 我国对交通事故引发工伤的赔偿问题应采取有条件的双赔原则, 既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护特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也是符合我国相关立法的精神。

摘要: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 属于典型的交通事故侵权与工伤保险待遇理赔的竞合, 受害人如何进行索赔, 具体赔偿范围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有较大的争议, 各地做法也不一, 笔者认为, 受害人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交通事故侵权的有条件双重赔偿。

交通事故中的“工伤” 篇3

关键词:工伤 侵权责任 竞合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按此法条工伤赔偿则会与侵权赔偿竞合,此时应如何处理?

由于契约自由,最初工伤风险由劳动者承担;随着工伤风险的增加,各国相继引入了风险津贴机制,但不能对劳动者的损害进行全面补偿,因此雇主责任制取代了其地位;由于雇主责任制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导致许多劳动者求偿无门;因此,无过错原则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工伤赔偿诉讼程序繁杂,对劳动者和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最终,工伤保险制度产生。即用人单位替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由专门的工伤保险机构管理,当劳动者遭受工伤损害后,向工伤保险机构提起赔偿即可。

因此工伤赔偿从单纯的私法跨越到了社会法。即工伤赔偿已不再局限于用人单位,而是扩充到了社会领域。由于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属于弱势群体,工伤赔偿保护劳动者利益则是必然!因此工伤赔偿的发展是进步的过程。但工伤赔偿从用人单位变为社会保险是否适当?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二十九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可见工伤保险赔偿实际还是用人单位在支付,只是由原来的一次性支付变为分期支付,并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保管。这种支付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人单位的负担,避免了中小型企业因工伤赔偿陷入财务困境。而且该款由专门机构保管确保了劳动者最终的权益。因此我认为工伤保险制度是通过社会监督的方式使用人单位与社会大众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是对用人单位责任的一种分担。展现了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肇事者是侵权责任。用人单位呢?有学者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产生的,因此双方之间也是合同关系,用人单位是违约责任。但也有持反对观点的:劳动合同仅仅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关系成立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适当的法定义务,这种义务属于限制性规定,不能通过劳动合同予以排除。在工伤事故中,用人单位所侵犯的权利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权利客体是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不是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因此,用人单位是侵权责任。

我认为工伤赔偿是以建立劳动法律关系为前提的,当发生工伤损害时,用人单位只是违反了宪法赋予的义务,没有违反合同义务,因此工伤赔偿只具有违约责任的特性但并不是违约责任。但也不能认定为侵权责任,首先:工伤赔偿实行无过错原则,而侵权赔偿则不尽然;其次:工伤赔偿属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体现的是国家对工伤赔偿的分担思想,而侵权赔偿是平等主体间债的关系,表现了国家对侵权赔偿的归责思想;最重要的是虽然工伤侵害的权利客体是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是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所以工伤赔偿责任也不完全是侵权责任。综上所述,我认为工伤赔偿具有社会保障和侵权责任双重性质。

我国《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违约行为,侵害对方身体、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该法条说明,我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采用二者择其一的原则。基于此,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是否也应择一适用?

虽然侵权责任赔偿可以很好的确保当事人的利益,但由于其诉讼期长,并且需要受害者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增加了受害者获得赔偿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从而导致受害者选择工伤赔偿。因此我认为此种模式不能最大利益的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这也是我国立法的弊端。

为了保证受害者的最大利益化,我认为解决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在当事人择一赔偿后,引入惩罚性赔偿。由于惩罚性赔偿不同于一般性赔偿有以下两种功能:一是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能;二是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遏制功能。在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可以很好的弥补受害者择一赔偿时不能得到完全补偿的缺陷。由于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并不盛行,因此在引入时,应明确惩罚性赔偿的性质、数额、依据等。从而避免惩罚性赔偿被有心人士钻空子。二,借鉴“请求权规范竞合说”。即:交通事故这一法律事实只是引起了两种法律关系:侵权关系和契约关系,但是基于这两种法律关系只产生一种请求权。即上下班途中引起的交通事故虽然涉及了两种法律关系,但只有一种请求权,正好解决了两种赔偿请求权竞合时当事人无从抉择的难题,但在引入这一概念时,必须对这一请求权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做出相应的防范,从而确保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燕华.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之法律探析[D].保存地点:苏州大学、国家图书馆等,2008年

[2]牛娟玲.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处理规则[D].2007年,科技资讯,第27期

[3]张登.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问题研究[D].保存地点:河南大学,2011年

工伤事故报告 篇4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我公司于×年×月×日早晨6:00左右发生一起工伤事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工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岁;身份证号码:××××××××;籍贯及现住址:××××××××××××,岗位:××××

二、受伤过程

×年×月×日早晨6:00左右,我公司职工×××在青岛市开发区给客户安装机器时,被掉下的物件砸伤右脚,随即被送往青岛骨科医院治疗,14日下午被转至×××人民医院继续住院治疗。经初步诊断,×××右脚多根趾骨骨折,具体病情详见住院病历、诊断证明单等。

三、原因分析

在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体现出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安全教育不足,加之其本人安全意识较低,对生产、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所以造成了这次事故。

四、纠正预防

公司管理层在召开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会后,又立即组织召开了安装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会,教育外出安装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装要求,杜绝三违现象,必须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 2011年10月16日

1篇二:工伤事故报告书范文 工伤事故报告书范文

xx 事故发生部门 xx 项目部

事故发生时间 2002 年7 月27 日 事故发生地点 xx1 号公寓 事故类别 机械伤害 伤害程度 轻伤

受伤部位 左手大拇指 编制人

编制时间 2003 2 18 审批 意见 审批人签字

审批时间 2003 2 第2 页

一、事故发生部门

二、事故发生时间

三、事故发生地点

四、事故类别

五、伤害程度

六、受伤部位

七、伤者基本情况

八、事故经过

九、事故原因分析:

十、预防措施

十一、事故责任分析

十二、事故处理意见

第3 页

*** xx 项目部 2002 年7 月27 日 xx1 号公寓 机械伤害 轻伤 左手大拇指 : 姓 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码 籍 贯 安全教育 安全技术交底 文化程度 有 有 小学 2002 年7 月27 日上午10 点10 分左右,伤者***在一号公寓楼下完大梁准备下二排钢筋时,从k/⑧轴处翻越过去,人体翻过大梁脚踩到地面,支梁的钢管架扣件断裂,导致二排钢筋下滑,二排的钢筋上的钢管压住***左手大拇指,杨鹏飞的工友将钢管松开拉出左手,事故发生后项目立即组织人员送往医院治疗。

经过长达1 个月的治疗,病情恢复良好;2002 年9 月9 日,***发现自己的手指有异常现象发生,项目部管理人员带***到医院检查,检查发现伤口里面由于医生在第一次治疗时对伤口没有清洗干净,导致伤口内部发炎,经过医生第二次处理,病情好转。目前伤情恢复良好并已医疗终结出院,伤者提出要求协商解决。

1、从事故现场发现,支设大梁的钢管加固扣件断裂下滑,造成钢管下滑是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班组在架设大梁的支架时,大梁与大梁的交叉处应用双扣件加固而班组 用单扣件加固,是此事故的原因之一。

3、从事故发生经过来看,项目部的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是此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事故发生后公司组织项目部召开了安全预防措施交底会,再次重申了管理人员及班组遵守和实施公司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严肃性;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按“三定一落实”原则进行整改,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项目部通过认真的总结和学习,以确保类似事故的发生。

1、项目施工员在交底时并没有对该部分说明详细的安全措施,对此事故负直接责任。

2、施工班组在操作时未按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对此事故负主要直接责任。

3、项目部安全员在对支撑的钢管架的安全性,没有监督到位负监督不力的责任。

4、项目经理对此事故负领导责任。

第4 页

1、***同志的医疗费按保险条款处理,从保险公司理赔回来的费用用于支付其个人的伤残补助金(公司部分)

3、一次性支付***同志的工伤补助费的一半及全部医药费由钢筋班班组长刘河明承担,共计14057.45 元(壹万肆仟零伍拾柒元肆角伍分),公司承担一次性支付杨鹏飞同志的工伤补助费的一半,即9000 元(玖仟元整),扣去保险公司理赔回来的5057.45 元(伍仟零伍拾柒元肆角伍分),公司实际应支付的费用为3942.55(叁仟玖佰肆拾贰元伍角伍分)。

4、医药费已由钢筋班组班组长***垫付,一次性赔偿***同志工伤补助费 18000 元由公司暂行先垫付,其中9000 元(玖仟元)从钢筋班组班组长***劳务决算中扣除。

5、项目施工员在交底时并没有对该部分说明详细的安全措施,对此事故负直接责任,项目部安全员在对支撑的钢管架的安全性,没有监督到位负监督不力的责任。依据《员工手册》中《员工奖惩条例》(修订本)6.2.2 条c 款的规定,给予 xx 项目部钢筋工长****、项目部安全员****记过处分。

6、扣件断裂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器材部门应从此次事故中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厦门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03 年2 月20 日 附件

1、伤者申请书及项目意见

2、事故调查笔录两份

3、项目事故调查报告(包括现场照片 3 张、安全教育材料2 份、安全技术交底材料1 份)

4、伤者家庭困难情况证明

5、工伤处理协议书

第5 页

甲方:厦门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 项目经理部;

乙方:厦门市莆兴建工有限公司xx 项目经理部钢筋班班组长刘河明 丙方:(受伤人)身份证号码:

2002 年7 月27 日上午10 点10 分左右,伤者****在下完大梁准备下二排钢筋时,准备从k/⑧轴处翻越过去,人体翻过大梁脚踩到地面,支梁的钢管架断裂,导致二排钢筋下滑,二排的钢筋上的钢管压住***左手大拇指,****的工友将钢管松开拉出左手,事故发生后项目立即组织人员将其送往医院治疗。目前伤情恢复良好并已医疗终结出院,伤者提出要求协商解决,经甲乙丙三方协商,现将此事处理如下:

1、三方在公平、合理、合法、自愿、人道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

2、丙方要求甲方一次性赔偿费18000 元(壹万捌仟元整)(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医疗期间的工资、住院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贴费、营养费、易地安置费等)。

3、甲、乙、丙三方从签定协议起,丙方关于身体健康等一切问题与甲、乙方无关。

4、甲、乙、丙三方在本协议上签字后,本协议立即生效。

5、本协议签字生效后,乙、丙双方终止劳动关系,并与厦门 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 项目经理部无任何关系。

6、甲暂代乙方支付给丙方的费用按厦门市**有限公司 xx 项目经理部钢筋班与厦门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 项目经理部签定的《安全生产与治安管理经济责任合同》的相关条款及本起事故的事故报告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办理。

7、本协议一式五份,厦门 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xx 项目经理部,厦门市**公司 xx 项目经理部钢筋班班组长***,丙方各执一份,厦门 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质安部一份。甲方: 代表签字: 签字时间:2003 年2 月 日 乙方: 班组长签字: 签字时间:2003 年2 月 日 丙方: 签字(手印)签字时间:2003 年2 月 日 工伤认定需要的材料

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材料:

1、必备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伤亡人员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包括初次)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2、相关材料

(1)属于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材料;(2)属于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用人单位出具因工外出的证明材料;

(3)属于机动车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行政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结论证明材料;

(4)属于从事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5)属于因公、因战负伤致残的复员转业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指定医院的旧伤复发诊断证明材料;(6)委托他人申请的,应当同时提交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7)其他特殊情况需提交的证明材料。仲裁申请书范文&劳动仲裁申请书 劳动仲裁申请书 劳动仲裁申请书

申诉人王xx,男,汉族,1980年2月24日出生,住...........。联系电话.......。被申诉人浙江xx有限公司,住所地温岭市xxxxxx。法定代表人xxxx联系电话xxxxxxx 申请事项

一、裁决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二、被申诉人支付申诉人一次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如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00元/月x10个月=16000元;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725.4元/月x7个月=12077.8元(06年台州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725.4元);

3、&nb仲裁申请书实例sp;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1725.4元/月x7个月=12077.8元;

4、停工留薪期工资:(36天+105天)x53.3元/天=7515.3元;

5、住院护理费40元/天x36天=1440元;

6、营养费1000元.以上各项共计50110.9元。

三、被申诉人承担本案仲裁费。事实与理上海劳动仲裁申请书由

2006年10月28日,申诉人与被申诉人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合同中确定申诉人受聘从事不锈钢铆合岗位工作。合同期限止于2008年10月28日。申诉人在工作中报酬方式以计件为主,同岗位月平均工资为1600元。2007年10月5日,申诉人在车间整形取锅时,被冲床压伤右手,造成其右中指近侧指间关节以远不完全离断伤、食指中节指骨开放性骨折伴肌腱、血管、神经损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环指中节指骨开放骨折伴伸肌腱损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申诉人受伤后前后住院36天,被申诉人承担了全部医疗费及伤残鉴定费。申诉人受伤事实经温岭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依法认定为工伤。申诉人所受伤残,经台州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台劳鉴2-51劳动仲裁网44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评定为八级伤残。申诉人出院后经医生建议休息三个半月,现申诉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据我国《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之规定,诉至贵院,望依法支持诉请。证据及其来源

一、申诉人身份证明;

二、&nbs劳动仲裁申请书 范文p;被申诉人工商登记材料;

三、申诉人门诊病历、医院休息证明;

四、住院病历

五、工伤认定决定书;

六、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七、劳动合同;

八、证人证言。此致

温岭市劳动局劳动仲裁委 申诉人:王xx 2008年4月21日 相关阅读:

劳动合同仲裁申请书^劳动仲裁申请书 热点直击: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诉人:杨**,女,汉族,62岁,系*上海劳动法仲裁*退休职工,劳动仲裁咨...仲裁申请书(1)$上海劳动仲裁申请书

申诉人:所在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传:传真:电报号码:法定代表人:职务:被诉南京劳动仲裁电话人:...互动培训网!培训,教材,企业培训,财务,公司理财,财务报表,商务范文,合同范本...★仲裁申请书格式----------...口述式“仲裁申请书”诞生记$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文

一般来说,申请仲裁的劳动者都是自己先来仲裁院办公室询问一下,索要一怎么写仲裁申请书份申请书样本,回...如何书写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申请书#工伤赔偿仲裁申请书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问上海劳动仲裁咨询题日益凸现,农民因土地纠纷而申请仲裁的案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劳动仲裁程序

(被)申诉人(被)申土地仲裁申请书诉人姓名单位性别主管机关年龄法定代表人姓名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工作单...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格式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申诉人: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被诉人: 法定代表人: 地址:

请求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和理由:(包括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等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诉人(单位):___________(签名或盖章)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_日 附:1.副本__________ 份

2.物证__________ 份篇三:工伤事故报告范本 ××××××有限公司 工伤事故报告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我公司于×年×月×日上午9:00左右发生一起工伤事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工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岁;身份证号码:××××××××;籍贯及现住址:××××××××××××,岗位:×××

二、受伤过程

×年×月×日上午9:00左右,我公司职工×××在沈阳市开发区给客户安装机器时,被掉下的物件砸伤右脚,随即被送往xxx医院治疗,经初步诊断,×××右脚多根趾骨骨折,具体病情详见住院病历、诊断证明单等。

三、原因分析

在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体现出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安全教育不足,加之其本人安全意识较低,对生产、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所以造成了这次事故。

四、纠正预防

公司管理层在召开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会后,又立即组织召开了安装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会,教育外出安装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装要求,杜绝三违现象,必须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

工伤事故报告 篇5

4月13日下午14:40时左右,员工吴振在三车间八组进行衣片钉扣,把扣子放在锁订机上时发现扣子拿错了,于是想换掉扣子,用手拿掉扣子时未关机器,并踩下操作踏板,故模具下行打中左手中指。相关部门于204月13日下午15:00时护送吴振赶往人民医院包扎治疗。

原因分析:

年4月14日上午09:00时,前往二车间锁定机位与员工范传刚沟通,由其描述事故经过情形,主因钉扣时拿错扣子,用手换掉扣子时未关闭机器并踩下操作踏板,故模具下行打中左手中指。

采取纠正措施:

1、指导员工工作时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对机器的操作或关闭机器后排除异常情况;

2、再次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将新入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处理意见:

工伤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6

一、凡发生在企业、施工生产中由于生产区域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操作方法的错误,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使负伤人员立即工作中断达一天及以上(或致死)的一切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应迅速层层如实上报到主管部门(不准隐瞒或拖延上报),组织对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第75号令及劳动部关于对《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规定的条文解释》。

二、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及未遂重大事故采用事故快报立即层层上报主管部门外,事故所在工地(负责人应当负责保护事故现场)不准破坏与伪造事故现场,直至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允许后。才准动现场,对受伤人员应积极抢救。

三、做好事故调查工作,轻伤事故由分公司组织工地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处理,并填写伤亡事故登记表上报公司,重伤事故及未遂重大事故 由公司主管领导组织工会生产、技术、安全、保卫等部门及分公司、工地有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事故及未遂重大事故和造成伤亡的事故与火灾事故均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并根据事故性质与应负的责任和态度,提出处理意见,报上级审批后执行。

四、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及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并如实反映与提供,不得拒绝与隐瞒情节。伪造假情况和资料,否则应给予批评或纪律处分。

五、轻伤、重伤事故,受伤人员复工后,应由工地填写工伤事故复工报告单,上报分公司及公司主管安全部门各一份。

浅析交通事故责任后工伤认定问题 篇7

一、交通事故责任无法查明情况下的工伤认定问题。

赵某是浦城县某公司的员工, 2011年11月的一天, 赵某骑电动车从公司下班回家, 在途中发生严重事故, 赵某当场身亡。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发现, 赵某出事的地点不在道路监控录像范围内, 也无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的证据。交警部门最终出具证明书, 说明事故成因无法查明, 事故责任无法确定。赵某家属向人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人社部门依据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认定不属于工伤。这个案子我们需要了解一下, 这个案子如果在工伤保险条例修改之前能否认定为工伤?如果是在之前, 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目前为止电动车不算机动车。所以如果是在工伤保险条例之前时这个问题一点争议都没有, 肯定不是工伤;在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是这么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赵某回家途中发生的事故是否算交通事故?肯定是, 因为交通事故既包括机动车交通车事故, 也包括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第二个问题“非本人主要责任”, 赵某是否为“非本人责任”, 从现有的条件来看, 由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了一个无法认定责任的证据书, 在这个情况下, 赵某到底该不该负责任, 也就引申到在工伤保险条例修改之后上下班途中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

从本案来说, 由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了一个无法认定责任的证据书, 这个案子怎么解决?人社部门怎么做?试想如果有目击证人能够证明或者有一个鉴定能够证明赵某不是负主要责任的话, 根据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基本原则, 可能更应倾向于保护弱者的权利来处理这个事。

二、对交通事故中认定工伤的必备条件界定难问题。

柯某是浦城县某公司的员工, 在2012年3月的一天中午1点35分左右, 柯某骑二轮摩托车从亲戚家往单位途中, 与迎面驶来的大货车碰撞, 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柯某经抢救无效死亡。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出具证明书, 认定事故为大货车负主要责任, 柯某负次要责任。事发后, 柯某家属向人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人社部门依据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认定属于工伤。由于中午1点35分左右并不是上班时间, 且柯某走的并不从家中到单位的必经路线, 该公司对此有争议, 认为公司没有让柯某加班, 且走的也不是平常上下班必经路线, 不应认定为工伤。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对上下班规定的时间和必经路线的没有明确的界定, 职工在交通事故中出现工伤争议往往由于牵扯到交通法规而变得复杂。柯某于中午1点35分左右赶往单位, 正常上班时间为下午2点30分, 理应不属于上班时间。但柯某家属称其因工作没有完成, 是自愿加班, 同时, 柯某家属称柯某事发中午刚好到亲戚家吃饭, 吃完饭后就骑摩托车赶往单位了。

从这个案子我们来了解一下, 柯某于中午1点35分左右赶往单位, 虽不是正常上班时间, 但是因工作原因而去上班的, 应作为工伤认定条件之一;通过道路监控录像可以看到柯某的确是从亲戚家住单位方向行驶, 虽不是平常上下班必经路线, 但是案发当日上班路线。故这个案件符合了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此案例可以认定为工伤。

三、交通事故责任发生在回家探亲返回单位途中的工伤认定问题。

浦城县某公司员工徐某, 家住异地, 因探亲假结束, 2012年5月11日傍晚徐某乘客车由家返回工作地。下午13时30分左右, 车辆向左行驶出路外撞到山体的岩石, 造成三死两伤及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 徐某在这起交通事故中死亡。徐某亲属提出工作认定申请。

人社部门经调查核实后认为, 徐某探亲返回单位属个人行为, 与工作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因果关系, 对徐某探亲返回工作单位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死亡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徐某亲属对认定结论不服, 认为:“徐某回家探亲是经公司领导批准;5月11日探亲假到期返回工作单位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次日能正常上班;事故发生的地点是由徐某家去公司上班的必经之路”。

这个案子我们分析一下:请假回家探亲, 对于结束探亲返回工作单位驻地与日常的上下班并不是一个概念, 这在我国从部队到地方所有的用人单位在处理请销假的制定设定上都是相同的道理。因此回家探亲返回途中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 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 (六) 项“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规定情形, 依法不能认定为工伤。

年度工伤事故分析报告 篇8

我是某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前不久,公司安排我外出送货,途中因超速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一位行人受伤,我自己也受了伤。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上写明我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由于我的伤经治疗后留下残疾,因此我要求公司为我申报工伤。可公司却以我对事故负有全责为由拒绝申报。请问,职工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就不能认定为工伤吗?读者:穆忠东

穆忠东同志:

公司的理由与法律规定不符,你的情况属于工伤。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从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来看,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实行无责任、无过失原则,即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工作原因或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伤害或者突发疾病死亡的,无论劳动者本人对事故的发生是否负有责任或存在过失(因犯罪、违反治安管理、醉酒、自残或者自杀而导致伤亡的除外),均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你是公司的专职司机,接受公司的安排外出送货,这属于执行工作任务,此间发生车祸受伤,尽管你对该起事故的发生负全责,但这并不能影响工伤的成立。当然,若你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则另当别论。鉴于公司拒绝为你申报工伤,你可直接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安徽杰创律师事务所律师:潘家永

工伤事故调查报告 篇9

一、事故发生经过:

在2013-1.31日晚上,时间21:30左右,开料工序员工 许小平在生产2403114B1 特赶板时手被夹在开料滚床滚轮中发生工伤。当时开料晚班接到计划部通知(“403”客户板年前要交货,其中有两款403客户板因板材回来太晚,白天在开料未开料),于是开料操作员工许小平就调好尺寸开始开料,当时孙刘认在后面接板,许小平在前面放板,在开完第一刀,开第二刀时因板料尺寸比较小了,棉线手套在手指前又伸的比较长,放板时右手不小心手套卷入滚轮随之小指无名指中指被卷入滚轮中,机器被卡停止,当时已经失去知觉,自己使劲往出拽没有拽出,后面接板的员工发现一分多钟未放板过来,就问许小平怎么回事,当时他焦急的说手被夹住了,于是他立即起身关闭了滚床电源,将滚轮螺丝松开,用扳手翘住滚轮之间,手被慢慢拿出,当时孙刘认立即通知了开料组长(当时开料组长已经下班),钻孔组长,及管理层,而后将受伤员工送往保安处,保安立即汇报了相关的管理层,拨打120急救送往上海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医院治疗,将中指和无名指接好,小指受损严重,直接截肢处理,现在上海医院住院治疗。

二、事故原因分析及性质:

1、员工感觉快要放假了,心情比较浮躁,又遇到特赶板,想快一点赶出来,在操作时粗心大意,不小心将手卷入滚轮。

2、对员工的安全预防培训工作做的不够全面,对本岗位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规范的操作动作未按要求操作。

三、纠正及预防措施:

1、新员工必须培训上岗,能标准的操作与掌握操作技能通过考试后才能上岗开料。

2、对老员工也要做定期的培训,工序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工前的检查。

3、开料在放板时发放防静电手套,并且剪掉手套前一段,在前一段戴手指套,防止放板时手套卷进滚轮里。

4、管理人员随时监督发现有违规作业的,立即纠正培训,对屡教不改的要进行处罚。

工伤事故调查报告 篇10

沐川县津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沐川县凤村乡

二、企业类别:

煤炭工业 企业性质:民营

三、直属监管部门:

沐川县安监局

四、事故发生时间:

二0一二年三月十五日晚上20:00分

五、事故发生地点:

123b6掘进碛头

六、受伤情况:

伤一人

七、事故经过

20xx年3月15日下午17:30,由代班组长巫*兄在更衣室组织**掘进工作面组员周*森、宋*君、王*军、张*其、魏*宣、向*全、杨*军7人召开了班前会。会上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明确了分工,由放炮员周*森、押运员王*军负责到库房领取炸材:其余5人到碛头作业,18:00分大家分别在调度室报道入井,19:10时到达**碛头作业,首先由代班组长巫*兄检查碛头安全,然后布置沉底板炮眼,19:40炮眼打完瓦斯检查员李*荣检查瓦斯,巫*兵派人设好警戒,放炮员周*森开始装药、联线、放炮,于19:50放炮作业完毕,代班组长巫良兄进入碛头清理危岩,其余人员在后面负责监护顶板,在清理危岩过程中碛头东边上帮垮落一块长0.8m、宽0.3m、厚度0.2m的块砂砸伤杨正军的腰椎。事故发生后,班组人员立即汇报调度室,并扶送伤员出井,安监科立即下井堪查现场,公司立即落实车辆将其送往峨眉山市中医院治疗。

八、事故发生原因

1、杨正军安全意识差,班组长在处理安全过程中自己躲避位置不当,未认真履行监护顶板职责,导致顶板片帮伤人事故。

2、代班组长巫良兄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清理危岩不彻底,不认真、不仔细。

3、现场安全管理监督不严格,巷道成形差,帮上留下伞檐,帮锚杆,锚网未及时跟紧碛头。

九、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1、组长万仕华负这次事故现场管理责任,按掘进班长目标责任书考核扣安全低押金。

2、伤者杨正军安全意识差,自己躲避位置不当,导致自己受伤按照相关规定罚款300元。

3、掘进副矿长曹帮森负管理责任,年终按目标责任考核。

4、掘进队长王润全、魏世贵、徐金华年终按目标责任考核。

5、安监科长王芝云、通风技术员吴远森2人,年终按目标责任考核。

6、安全矿长徐施银年终按目标责任考核。

7、班组对这起事故负连带责任,按照掘进目标责任相关规定罚款500元,并支付伤者一个月伤假工资。

8、瓦检员李成荣现场监督不力,按照目标责任相关规定罚款100元。

十、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加强顶板管理,严格使用前探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清理危岩,活矸。

3、加强掘进工作面现场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巷道成形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严禁留下伞檐。

4、班组长加强施工地点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及时先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5、锚杆,锚网必须紧跟碛头,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煤矿安监科

年度工伤事故分析报告 篇11

某公司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员工聚餐,费用由公司报销。去年十二月,有部门聚餐活动结束送员工回家的途中发生了车祸,车上共五人,有四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重伤三人,轻伤一人,三位重伤人员至今无法上班,最重的一位伤残评定为一处七级加三处十级,并行开胸术,胸廓塌陷,腿部活动受限,出院时医生建议全休一年半后回医院看康复情况拆除内固定架。该公司未给员工签合同,缴纳社保。事故发生后,该公司扣发了三位重伤人员十一月份工资,十二月至今也未发放该三位员工工资,年终奖也未兑现。这三位员工对这种处理结果非常不满,在多次与企业协商无果情况下,于今年2月初向当地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如下:

1.申请工伤;

2.補发去年的年终奖;

3.享受医疗期待遇;

4.获取工伤赔付金。

[裁决结果:]

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该三位员工是在履行职务过程受到的伤害,故全部支持了员工的诉请。

[案例评析:]

本案的焦点是公司授权部门组织的聚餐是否属于工作内容?本案叙述的聚餐虽然不是在正常工作时间、场所进行的,但该活动是公司授权部门组织的,与工作有关联性,且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因而员工参加部门组织的集体活动,应属于工作的内容。聚餐活动的时间、场所,也应视为正常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的延续。员工参加完聚餐后,在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属于下班的“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范围内,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

1.如果符合下面四个要点:①本次的聚餐活动确系公司授权部门组织;②回家的时间、路线符合“合理时间内经过合理路线”;③发生交通事故;④受伤的员工在事故中系非本人主要责任。则受伤的员工应当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

2.工伤员工的停工留薪期应视为正常上班,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奖金作为工资的组成部分当然正常发放;因为此事件而导致员工不能享受年终奖与法律规定相抵触 。

3.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称为停工留薪期,而非医疗期。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停工留薪期一般以员工工伤治疗医院主治医生开具的休假证明为准。

4.员工申请工伤,享受工伤待遇:

合同期内工伤员工可以提出解除合同,但企业不能提出解除合同;企业只有在合同终止时可以提出不续签合同,这种情形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企业支付的项目有:①医药费的社保工伤基金未报支部分;②停工留薪工资;③住院期间的伙食费、交通费、护理费(企业未派人);④一次性就业补助金(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支付)。

社保工伤基金支付的项目:①一次性伤残补助金;②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支付);③医药费社保工伤基金支付部分;④伤残鉴定费;⑤ 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⑥工伤康复的费用;⑦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因该公司未给员工购买社保,工伤基金赔付的部分都得由公司全额承担。

5.如何证明聚餐是公司授权组织的?

①二名及以上员工的证词;

②聚餐费用由公司报销。

[案例延伸解读:]

单位聚餐后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属工伤?无论是在仲裁或审判实践中,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裁决结果。《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了予以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但无论哪种情形,其实质都是该行为的发生和工作紧密相连即工作原因,通常情况下,下班的时间、场所是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署的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准。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外出办事直接回家的、单位组织外出聚餐后回家的。虽然外出办事、外出聚餐不是在正常工作时间、工作场所进行的,但这些活动是公司(授权)组织的,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或与工作具有关联性,是工作的延续;因而不能对上下班做机械的、僵化的理解,职工按照单位(授权)安排从事活动的时间、场所是正常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的延续。

上一篇:副省长在财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稿下一篇:公车上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