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结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政治总结

高考政治总结 篇1

一、高考试题分析

1、试题涉及知识点覆盖面较广,利于考察学生系统复习的情况,防止偶然性。经济生活中涉及到17题18题28题第一、二问;政治生活涉及19题21题、28题第三问、29题第五问;文化生活涉及20题22题29题第六问;生活与哲学涉及到23题、24题、25题28题第四问。

2、试题综合性较强,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17题自来水价格问题考察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价格的形成、消费观等知识点。而21题不仅考察的知识点多,而且还涉及到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模块的知识。

3、紧密联系实际,不回避社会热点,凸显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性质。

本试题考查的社会热点有:节能减排、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17题)、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

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如28题)、粮食安全等。这些社会热点在复习备考中大都练习过,所以,学生对该卷高考题并不感到陌生,增强了自信,也利于学生能力的考查。

4、开发地方资源,突出山东地方特色

注重选取地方素材,突出地方特色,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是新高考的一大特色,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发展。如29题以山东省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套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08年制定出台《黄河三角洲高教生态经济匡发展规划》为背景出题考查。

5、试题难易适中,突出一个“稳”字。

和以往高考试题相比,今年的高考试题尤显平稳,没有偏题、怪题,学生普遍感觉做起来顺手,这是今年高考最突出的特点。这是我省在历经两年自主命题之后,命题思路更加成熟的表现。高考作为教学指挥棒,必须为高中教学做出正确的导向,广大政治教师无不为今年的命题而拍手称快。

6、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

能力立意是新课改的命题理念。《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高考考核的四种基本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四种能力的考查尤其表现在第28、29两道大题之中。

二、复习备考的指导思想

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参照,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明确高考的方向和要求,以《文科综合考试说明》、《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思想政治新教材为依托,以近几年(主要是05年至08年)高考文综试题(尤其是山东卷)为参照,渗透新课改的理念,联系重大社会热点问题,认真分析学情、教情和高考形势,立足实际,真抓实干,科学施教,在扎实“双基”的前提下,构建知识网络,提升迁移能力,强化学科内的综合,兼顾学科间的综合,渗透社会热点综合。提高复习、练习、讲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注重效益,确保今年高考质量有新的突破。

三、复习备考阶段的安排

高三思想政治总复习主要分四个阶段。

1.系统复习阶段(2008年9月至今年1月)指导思想:夯实基础,循序渐进。继续沿用高二份可以来的复习学案的形式使学生对“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能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全面掌握考点中的基本知识,达到能独立完成高考试题中的“基础”题。

2.专题复习阶段(今年2月至3月)指导思想:“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注重研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专题复习达到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①把零散知识变成结构知识。考查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分辨、归纳并总结同类知识的特点和规律;②把考点知识变成题型知识。考点知识是很抽象的,要通过具体题目才能得以体现;③把缺漏知识变为新增知识,把残缺知识变成系统知识;④遵循认知规律,科学训练。3.综合训练阶段(今年4月至5月中旬)指导思想: “落实‘四精’,即精选(试题集体备课才能决定)、精讲(出错率高的题目才讲)、精练(过去没练习过的新题目新题型才做)、精批(重点优生边缘生面批)。抓好讲评,重视回归,强化迁移”。结合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依托教材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高考模拟试题,以考、讲、评、拔、补等形式,进一步查漏补缺,强化基础知识,加强能力训练。

4.考前复习阶段(今年5月中旬至考试)指导思想:清点考点和练习,聚焦集思,理清思路,做到胸有成竹。同时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引导学生提高应试技巧,进入实战模拟训练,总结考试的经验,培养其自信心。

四、复习备考的几点措施: 1.注重研究,资源信息共享。教师应当利用各种途径,准确把握今年新高考的特点、趋势。揣摩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考试目标与要求,吃透考试范围。只有明确这些,并揣摩透其意图,才能从容应对,减少复习的盲目性。二是政治备课组内的相互学习和资源共享。要注意向原高三政治组学习,认真学习他们的实战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吸取各个学校和地区的优秀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付诸于教学实践,以利于今后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更加重视基础。复习中我们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每一个知识点记熟,并能把零散的知识点凝聚成线,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是便于学生在解答论述题和分析说明题时能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找到各个知识的联接点,也能更便于建立解题的宏观思维。在授课和练习中要始终坚持教材知识的价值取向。从时间安排上,要给学生消化教材知识的自主时间,坚持依靠集体的力量自己编写教学资料。

3.突出能力训练。特别突出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比较与判断的能力。在授课中渗透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的方法培养。平时练习的试卷应当加大文字阅读量,随时训练对图表和漫画的信息解读。重视学科间的知识联结,尤其要注意那些基本的特别是可以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知识点,重视那些开放式的,与当前形势紧密结合的时政热点试题,通过强化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其发散性思维和自主渗透能力。

4、加强学法指导,精练巧讲,提高答题技巧。

复习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注重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拟定复习计划,教师的教学计划要给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理解,加强师生配合。高考要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你会不会读书,更取决你会不会答题,这些都必须通过备考中的精练巧讲来实现。在练习的选择上要防止粗制滥造,一定要以经典题为范例,精练巧讲,特别是借鉴近年的典型高考题来训练学生尤为重要,这些题在训练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在第二、三轮复习过程中要结合解题方法的指导,定位于“高标准考查能力的运用”,强化学生思维习惯,审题方式(注意试题的范围限定、角度限定、主体限定、材料限定等),规范答题。培养自信,不留白卷,书写要规范。

5、充分了解学情,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注重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在发掘非智力因素上多做文章。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并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进行动态观察,掌握成绩变化轨迹并分析原因,还要确立相应对策;加强分层次教学,部分实行导师制来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偏科生、波动生和潜能生,帮助学生自我剖析,学会扬长避短,强化薄弱环节,并建立学习对子以互帮互学。特别在试卷评讲和作业布置中区别对待,鼓励提问和面批,使每位同学有正确的目标定位,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足够的自主性。坚持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抓两头促中间,使学生整体发展。引导学生有计划复习、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讲解宜少不宜多,重点讲规律、思路、方法、技巧、策略,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删除无效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己写、自己说、自己思、自己做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6、强化合作意识

做到精诚团结,打整体战。注意与班主任、历史、地理老师、学生及家长经常性沟通。备课组要统一进度、资料和考试,循序渐进,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反对各自为政,另搞一套。集体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习政治科课程标准,明确主讲人,真正做到备内容、备方法、备作业、备心得、备学生、备问题。做到六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检测。落实集体备课的基本思路:主备人→研讨→研究课→研讨→集体教案。主备人必须准备精读学案、精讲教案、典型例题、变式训练、回顾反思、知识结构;讲解构思和教学程序。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个人备课:集体教案→个性发挥→上课←质量监控。备课组长要负起责任来,集合众智,形成拳头,整体提高教学成绩。

7、坚持学案导学。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利用好各种有效资源,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编写学案。以复习学案为依据,指导学生的复习。好的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抓手,是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富有新意的导学案宜实不宜虚。编制的原则是“好用有效”,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疑点设计问题,以问题解决式为编制思路,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环节:主干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的“族谱”);热点背景简介(宏观扫描);典型材料展示(具体材料);典型例题探究(高考、统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方法、规范和技巧领悟);拓展变式训练(由点到面,多角度展开);当堂达标反馈(巩固知识,反馈矫正)。

五、高三复习备考的不足

1、这一届高三课时较以前所有毕业班都是比较少,复习的计划在落实时比较紧张,甚至有些内容知识为了赶进度而进行,实际效果不是很好,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使学生愿意上政治课,我们希望早一天研究出成果。

2、高考文综试卷,强调学生要依据课标、依托课本、又要跳出书本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体现出“学以致用”的命题思路。学生对于今年文综最大的感受就是题型熟悉,材料背景熟悉,但就是不知如何下手回答。这给我们启发就是平时的高三复习如何加强对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研究,编制的习题练习更贴进高考。

六、新高三备考建议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围绕考点,狠抓基础,强基固本,重在落实。

基本要求: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全面”:就是要求以考试说明上明确的考点为依据,立足课本和基础,引导学生细致地梳理所有的考点,做到到边到沿,不留死角,面面俱到。

“系统”:就是要引导学生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正确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不断完善对知识的整合和归类,形成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主要目的是在考试中便于提取、运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梳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打破课或单元的限制,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主线,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围绕高考试题运用的角度进行体系构建。《文化生活》可按照文化现象、文化的作用、文化建设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扎实”:就是要求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稳扎稳打,不求快要求稳,真正抓好落实,努力做到:记得住、看得懂、说得出、写得对。会做的基础题实现会而对、对而全、全而美的目标。即使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仍然要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回归教材,避免舍本逐末,事倍功半。在平时的练习或测试中加大基础试题的比重,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过关上下功夫。

“灵活”:要灵活掌握基础知识,在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让学生自己体验的一定让学生自己体验,能让学生自己发现的一定让学生自己发现,能让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定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的一定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形成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才会易储存、易提取、易应用。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

2、依据大纲,讲求方法,培养能力

能力立意是新课改的命题理念。根据《高考大纲》中关于四种能力及其层次的要求,在复习备考中要精选典型例题特别是高考题加以针对性训练,抓住典型例题,深入剖析,以一当十,学生总结、教师引导、点拨,讲练结合,逐步找到做题的方法、规律、技巧,通过反复的变式训练,默化为学生的做题能力。

3、针对连年出现的题型(如图表题,今年28题又再次出现),加强对图、表、漫画类题目的研究,掌握做题规律与技巧。

4、关注热点,关注生活

关注生活、关注热点,是高考政治的一大特点。新课改方案强调“试题设计尽量采用新情境、新材料,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复习备考中对热点问题要高度重视。对热点问题的复习建议:⑴精选热点,突出重点。⑵热点专题小型化处理,选准角度分析。

5、注重学生解题方法的培养、指导,尤其是应用。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复习备考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始终重视方法的培养,关键是运用。让学生养成做题之前先找方法、运用方法指导做题的好习惯。常用的方法要变成学生的“家常便饭”,做到“法”不离手、心中有“数”。

6、加强学科间的协调配合,注意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衔接。

如文科综合习题有三科教师共同商定;对三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体讨论确定,根据各自学科知识进行多角度分析;共同研究学生,找出文综成绩较好,但有一门较为薄弱的学生,分工负责,从学习、心态甚至生活等方面多加关照;5月份以后的课堂时间不再具体到哪一科,由学生根据自己文综情况合理调配;三科之间综合训练要尽早进行(至少下学期一开始就进行),一是培养学生的跳跃思维,二是定时定量进行规范训练,以尽早让学生适应文科综合考试。

高考政治备考计划

今年的高考带着辉煌远远而去,高三又将开始新的征程。新的学期,课时安排还会有所变化,我们在研究近几年高考题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做出了高三的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初步设想

1、准确把握《考试大纲》所传递的有效信息

《考试大纲》规定了高考政治科的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题型和能力要求等。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可以使政治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近几年政治试卷中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比例,试卷的题型结构和能力要求与《考试大纲》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考试大纲》最后附录的对近四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分析,对2008年政治高考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掌握要领:一是立足课堂,教材课标要吃透。二是狠抓基础,高考考点要落实。三是精讲精练,每日一练讲评好。四是突破难点,易错易混要分清。

3、把握解题规范,把升解题能力。

对于选择题,要从题目本意出发,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可作不必要的引申。对于问答题,要贴近要求,不能不着边际;困紧扣材料,不能泛泛而谈;层次要清楚,不能东拉西扯,书写要规范。

4、全面讲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安排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系统性不够明确,对热点关注不够及解题技巧欠缺,安排具体计划、措拖及目标。

二、复习备考阶段的安排

高三思想政治总复习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今年9月至2010年1月):系统复习

指导思想:夯实基础,循序渐进。通过本轮复习,使学生对“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能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全面掌握考点中的基本知识,达到能独立完成高考试题中的“基础”题。第二阶段(20010年2月至3月):专题复习

知识梳理,形成网络。

①针对学生第一轮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专题复习整理,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把零散知识变成结构知识。考查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分辨、归纳并总结同类知识的特点和规律。

②指导学生对知识、原理进行重新整合,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把缺漏知识变为新增知识,把残缺知识变成系统知识。

第三阶段(2010年4月至5月中旬):综合训练阶段

①就本专题高考复习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和总结,即进行知识链结。

②就每一个专题,经过互研精心选择一套综合检测题,突出屋次性和知识的网络性及能力的训练。

③结合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依托教材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高考模拟试题,以考、讲、评、拔、补等形式,进一步查漏补缺,强化基础知识,加强能力训练。

第四阶段考(2010年5月中旬至考试):

①前复习阶段指导思想:清点考点和练习,聚焦集思,理清思路,做到胸有成竹。同时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引导学生提高应试技巧,进入实战模拟训练,总结考试的经验,培养其自信心。②加强调研,捕捉高考最新信息,及时传授学生。③依据年级组安排,进行仿真“3+X“综合模拟测试。

三、复习备考的几点措施:

1、在认真分析高考试题试题的基础上,确立高考复习方向

(1)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政治理论素养。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试题的编制和答案的组织都贴近教材,部分试题甚至直接用教材中的知识命制。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

(2)把握时代脉搏,注重政治敏锐性。近几年的政治高考往往迎着社会热点上,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所以,必须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3)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体现人文关怀,力求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判断能力,这也是质教育理念在高考命题中的体现。这样的考查特点,对我们的复习教学也提出了更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我们的复习不仅仅是应试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具有人文性。一方面,在我们的复习和训练中必须使试题时时努力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必须鼓励创新、给学生发挥个性特长留有充分余地,提供展示的空间,体现人文关怀。

(4)坚持开发地方考试资源,体现山东地方特色,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考试资源。而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在这方面也是就地取材,物尽所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选材上注意开发和挖掘我省的考试资源,注重选取地方素材,突出地方特色,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这是新高考的一大特色,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发展。这样的考查特色,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两耳不但要闻窗外事,而且这窗外之事还必须近的就在眼前,当然同时也符合了三贴近的教学原则。

(5)针对连年出现的题型,加强对图、表、漫画类题目的研究

图表类、漫画类试题连续出现,我们的教学必须加强对该题型的重视,并有的放矢,加强训练和方法的引导,掌握做题规律与技巧。

2、注重研究,资源信息共享。

教师应当利用各种途径,准确把握今年新高考的特点、趋势。揣摩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考试目标与要求,吃透考试范围。只有明确这些,并揣摩透其意图,才能从容应对,减少复习的盲目性。二是政治备课组内的相互学习和资源共享。要注意向原高三政治组学习,认真学习他们的实战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吸取各个学校和地区的优秀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付诸于教学实践,以利于今后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突出能力训练。

特别突出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比较与判断的能力。在授课中渗透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的方法培养。平时练习的试卷应当加大文字阅读量,随时训练对图表和漫画的信息解读。重视学科间的知识联结,尤其要注意那些基本的特别是可以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知识点,重视那些开放式的,与当前形势紧密结合的时政热点试题,通过强化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其发散性思维和自主渗透能力。

4、加强学法指导,精练巧讲,提高答题技巧。

指导学生拟定复习计划,教师的教学计划要给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理解,加强师生配合。高考要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你会不会读书,更取决你会不会答题,这些都必须通过备考中的精练巧讲来实现。在练习的选择上要防止粗制滥造,一定要以经典题为范例,精练巧讲,特别是借鉴近年的典型高考题来训练学生尤为重要,这些题在训练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在第二、三轮复习过程中要结合解题方法的指导,定位于“高标准考查能力的运用”,强化学生思维习惯,审题方式(注意试题的范围限定、角度限定、主体限定、材料限定等),规范答题。培养自信,不留白卷,书写要规范。

5、坚持学案导学。好的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抓手,是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以复习学案为依据,指导学生的复习。编制的原则是“好用有效”,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疑点设计问题,以问题解决式为编制思路,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环节:主干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的“族谱”);热点背景简介(宏观扫描);典型材料展示(具体材料);典型例题探究(高考、统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方法、规范和技巧领悟);拓展变式训练(由点到面,多角度展开);当堂达标反馈(巩固知识,反馈矫正)。

高考政治总结 篇2

(一) 压缩再现新课

有的教师不了解政治第一轮复习课的基本要求, 处理教材几乎是按照新课教学的模式进行, 不同的是一节课教学的内容相当于新课的二节或三节课的压缩, 是简单的新课相加。看起来面面俱到, 但没有主干没有重点, 实际上只会是浅尝辄止, 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

(二) 课堂满堂灌输

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 自己既要梳理知识, 又要联系时政热点, 还要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 学生很被动地接受, 没有安排学生消化的时间, 更没有安排相关知识解题能力的训练, 把知识消化都留在课外, 学生苦不堪言, 复习负担很重。

(三) 教学效率低下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 不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 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设计进行教学, 不管学生有没有收获或收获有多大, 没有注意学生在该部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情况, 无法确定讲课的重点。在教学前没有研读高考考点, 没有研究考高试卷, 在教学中既不进行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 又不与时政热点结合, 更没有应试针对性, 复习课内容干瘪、不生动, 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率低下。

(四) 缺乏能力培养

做好文综试卷既需质量也需速度, 有的教师把解题能力部分全安排在第三轮, 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就知识讲知识, 讲课中缺乏能力培养意识。教师没有给学生安排适度训练, 没有对学生进行各类解题方法指导, 更没有规范学生答题, 这样即便学生对知识很熟, 但面对题目仍然不会做或不能很好很快地完成。

二、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科学的策略

(一) 教材知识:举纲列目

纲就是知识体系, 目就是知识点。加强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同时突破重难点, 可有效提高第一轮复习效率。

经济常识部分的复习, 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基本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活动和对外经济三条主线来进行复习, 把每一条线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 要求学生逐个落实, 并结合热点进行分析提高。

高中哲学部分的复习, 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大版块进行复习, 把每一个版块的所有原理和对应的方法论要求以及与之相结合的热点梳理出来, 在要求学生逐个落实知识点的同时还要重点把握。这样学生对整个高中哲学就体系明了, 使每一个范畴里的知识点能对号入座。

政治常识部分的复习。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政党、国家机关、公民、主权国家、民族宗教五个主体来进行复习, 把每一主体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 要求学生逐个落实, 并结合典型习题从抓主体的角度落实知识突破重点提高能力。这样整个高中政治五本书就用345的编码串接起来, 学生在宏观上可有效把握知识脉络。

(二) 各种题型:归类总结

教师以题型类别为线索对教材进行经济常识、哲学、政治常识的归类总结。

计算型选择题。在经济常识教材中共有十二个知识点可设计计算题, 把这十二个知识点抽出来, 每个知识点安排一个高考题或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经常复习, 这样可确保计算型选择题不丢分。

措施类主观题。把经济学、政治学中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点整理出来, 再结合讲解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从主体找措施, 从教材找措施, 从问题的反面找措施, 从材料找措施, 从党的方针政策时政热点中找措施, 并在专题练习和学科综合练习中重点训练和讲解。还有原因类、意义类, 也是运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就在第一轮复习中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后面的二轮三轮复习做好准备。

(三) 提高能力:注重讲评

学生的能力, 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 讲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复习讲评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归类讲评

归类的内容很多, 可按考点归类, 按能力要求归类, 按解题思路方法归类, 按高考题型归类, 按错题、错因归类等。如重点向学生介绍组合型选择题的三审九排法, 如把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整理出来, 每个易错易混知识点对应一个典型例题, 分经济常识、哲学、政治常识印发给学生训练, 老师和学生互动讲解, 并要求学生经常温习。

2. 重点讲评

在每一份练习和试卷的讲评中要有重点。整体上要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 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典型题时, 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规范。

3. 过程讲评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要想学生为什么会错, 学生怎样才能不错, 引导学生怎样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完成解题过程, 规范语言表述。

4. 变式讲评

注重变式 (改一改、扩一扩、变一变、代一代、反一反、合一合、分一分) 思维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 单选变成组合选怎么做, 选择题变成问答题怎么做等等。讲评不是就题论题, 更重要的是借题发挥, 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 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 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跟踪讲评

高考政治冲刺策略 篇3

关键词:高考;政治;冲刺策略

高考文综应试,是思维力、语言力的较量,更是临场思维状态、心性定力的比拼。备考最后百天,是综合拔高、冲刺加分的最后时机,也是最佳时机。然而不少考生都感叹:要复习的内容很多,不知从何入手;已经复习过的部分,总感觉还不到位;每天忙个不停,却始终觉得没多大长进,等等。不彻底改变这种缺乏针对性和自信心的状况,不仅谈不上有效复习,还容易让人情绪低落,甚至放弃努力、选择逃避。那么冲刺阶段,到底应该如何复习?复习应注意什么呢?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四门必修和两门选修构成的政治学科知识,其内容相当繁复,必须狠抓基础知识的梳理,编织细密的知识网,对高中阶段的知识进行“地毯式的扫荡”,以达到层次分明、纲目清楚。譬如:《生活与哲学》内容可分为哲学基础、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五大专题,每个专题又有若干子专题,一个子专题又可分为若干原理,最后形成网络。在梳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慎明了的问题,这时需翻书对照,仔细研读。

二、归纳方法掌握套路

掌握方法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学科思想方法。例如:矛盾观的问题,可以通过对立统一观点、矛盾普遍性观点、矛盾特殊性观点、主次矛盾观点、矛盾主次方面观点、辨证否定观点,形成系统的思路。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例如:提建议、提措施类的问题,要求扣住材料找问题,分析问题找原因,针对原因想措施,思考措施时遵循先宏观、再中观、再微观的顺序;再如:依据类、原因类问题要求既要思考理论依据、又要分析现实影响,表述意义要遵循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微观及宏观的顺序。还要注意典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防止机械套用导致错误。

三、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基础题得分不理想是相当多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有知识上的缺漏,也有方法上的不足。最后百天,考生要格外重视温故知新、查漏补缺。查漏补缺,关键是准确找到自己的“漏”和“缺”。考生必须模拟高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拟试卷。解题时要全神贯注;到时间了,就必须停笔。做错的、空白的、侥幸做对的,就是你的“缺、漏”所在。找到“缺、漏”后,要深入研究错误的主观原因,列举易错知识点,归纳易误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当做些新题,以利于把握做题的感觉,保持良好的状态。

四、狠抓规范精益求精

部分考生题题丢分,大多是答题不规范、抓不住得分要点、思维不严谨所致。这与平时只顾做题,不善于归纳、总结有关。建议考生自练近年高考题(要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并且自评自改,吃透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习惯,力争减少无谓失分,保证会做的不错不扣,即使不完全会做,也要理解多少做多少,以增加得分机会。此外文综科考试时间长而紧、题量大、思维跨度广、把握难度大,是体力、脑力、心理的较量,把该得的分得来就是最大的成功。所以,合理的答题顺序则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考生在模拟考试中注意演练摸索,形成自己适用的灵活的答题顺序。

高考政治答题总结 篇4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做某事

[设问模式](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

(2)人大代表在------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题指导]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人大代表的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地位+权利+义务+与人民的关系

[答题模板](1)法律地位决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

[设问模式](1)人大代表如何为------工作提出建议。

(2)在------活动中,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

[答题指导]运用政治生活中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权利+义务+素质

[答题模板](1)积极行使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2)自觉履行好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2010年高考政治总结 篇5

凌源第二高级中学

崔国武

2010年8月2日

凌源第二高级中学2010年高考政治总结

在学校和年级组的正确领导下,2010年我校高考再创辉煌,尤其文科更是取得包揽前四名的好成绩。高考政治估分学生反响较好。我们高三政治组在新教改的背景下,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率,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不断探索,创新。现将一年的高三复习总结如下:

一、搞好集体备课,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首要前提

复习课容量大,时间紧,内容多,要求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然要求在备课上要狠下功夫。务必备好两头即教材与学生。就教材而言,要严格遵循高考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修订的精神,注重知识体系的架构,突出主干知识,详略得当,并及时联系时政热点,将时政热点复习分解在知识复习中。

我们具体做法是:主备----研究----完善------实践-------反思。(主备人须准备学案、精讲教案、典型例题、变式训练、回顾反思、知识结构;讲解构思和教学程序)。教师博采众家之长,对自己的个人备课进行二次加工,集体教案→个性发挥→上课,下课后教师还要根据教学情况第三次对个人备课进行反思、修改,从而实现备课的最优化、个性化。

二、强化学生的落实,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根本保证

针对我校具体情况,学生三六九等,水平参差不齐,我们采取了分类教学的方式。加强班和小班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加侧重能力的培养。普通班的教学侧重砸实每一个知识点,明确每一个小问题。我们每一阶段要复习哪些内容,复习进度是怎样安排的,事先都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具体到每一节课,课前要做怎样的预习准备工作,课上要解决哪些问题,课后要做怎样的巩固与复习都让学生能明明确确。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再现与运用。充分运用诸如读、记、背、写、用等方式和途径加以落实。过程中需要有老师的引导、指点,并及时加以检查、总结。

三、优化课堂结构,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1、重精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作为课堂教学主导的教师,如何在复习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效率起着关键作用。要严格遵循《考试说明》,抓住主干知识,针对关键性问题和学生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启发式讲解,引导学生重点突破未知,讲深讲透,对已经取得共识且有一定理解的知识略而不讲或稍作讲解,防止产生抑制作用,对有分歧的认识或相近、易错、易混的知识,要作为难点重点予以分析讲解,尤其要及时明确地纠正错误观点,注重渗透能力培养。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路上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正确方向,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2、重精练,培养思维的精确性和深刻性。

重视训练,不等于滥练。训练内容要做到少而精,富于典型性(尤其是选用高考真题,特别注重综合探究性与思辨性试题),难度适中,注重灵活性、阶梯性、典型性与多样性,尤其要注重用归纳法与演绎法等不同思维方法解答的题目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典型多样的训练中循序渐进地灵活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重变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重视问题立意,并注重灵活的角度转换、多向探索、多维训练。政治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一题多理法”、“一理多题法”、“一题多型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

3、重精评,优化思维品质与结构。

针对训练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有重点的针对性讲评,特别注重训练中思维领域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展开分析、矫正。同时,注重不同题型的解题思维训练与指导,尤为重要的是演绎式与归纳式主观题的答题思路与技巧的训练指导,综合探究性试题与思辨性试题的答题规范与技巧的演练,提倡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提高强化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增强思辨性,优化思维结构,提高思维品质。

四、灵活的策略,这是提高复习效率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来我们的复习计划是:我们一轮重点考点复习,二轮知识专题复习,重点知识体系构建及主干知识强化,三轮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四轮查漏补缺。三模我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总结反思学生知识遗忘较多,本来在一摸、二模会的三模又忘了,所以我们淡化了热点专题复习,给学生更多的基础知识背诵与回顾时间。对各地三模试卷选了部分题练习,没有整张试卷去做。以更多时间让他们进行有效复习。

提前做好考前辅导工作。我们在学校四模考试后就进行每一项的考前辅导。给学生做减法工作。如政治热点的复习,我们尽量加以“淡化”,使学生处理好时政材料与书本的关系。专题复习我们强化了十二个专题,弱化了一些专题。总之,高三复习没有灵丹妙药,对学生要坚守:一“背”、二“思”、三“技巧”。

对教学要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关注热点——优化解题。另外,政治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加压。

高考政治重要知识总结 篇6

1.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或者是意义)

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重要性: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1)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3.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

4.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具体来说,A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市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B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中国共产党的监督③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⑤司法机关的监督;⑥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

〈〈〈返回目录

高考政治知识要点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4.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2)义务:应该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区别“一府两院”与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一府两院”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其中政府是行政机关,法院是审判机关,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及它的含义。

(1)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物的政治制度。

〈〈〈返回目录

高考政治知识

文化传承与创新

1.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 文化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4.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6.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8.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9.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10.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11.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12.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两个方面。

13. 教育是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的功能,要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14.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

15.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16.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基本特征,也是世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7.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18.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9. 在实践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既是人类文敏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高考政治简析题解法浅析 篇7

笔者以2013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第34题 (简称例题) 为例谈谈怎样认真审题和怎样规范答题。

例题: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 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农耕社会, 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 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 大批村庄被合并, 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 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 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 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6分)

(2)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 , 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6分)

一、认真审题

审题要做到“三审”:审问题、审材料、审分值。

1.审 问题

审问题时要注意“三看”:

一看怎么问, 是问“是什么”还是“为什么”、“怎么办”、“怎么看”等, 是问原因还是结果, 问措施还是问看法, 防止答非所问。例题的第一问是问“为什么”, 第二问是问“怎么看”。

二看有几问, 这条题目里面有几问, 每一问里面有没有分成小问题。例题共有两问。搞清楚有几问, 最好能用笔把这些问题圈出来, 防止答题遗漏, 做到心中有数。

三看有无限制性条件, 找出限制性条件可以知道题目命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 防止“撒大网”和生搬硬套。要看清楚题目是要求用经济学知识回答, 还是要求用政治生活知识、文化生活知识或哲学知识回答, 哲学知识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四个部分。如例题第一问限制性条件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要牢牢锁定“文化生活”组织答案, 第二问限制性条件是“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 这就要求调动和运用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及其关系知识答题。知道了限制性条件就防止了答题离题万里的现象。

2.审 材料

审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带着问题读材料, 这样就能抓住材料中的有用信息;二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中心句或中心段;三要注意“联”, 根据问题所设定知识范围, 把材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如我们带着例题中的第一问审材料, 第一问中“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要求我们抓住材料中的“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和“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关键句。由此, 我们可以把文化生活知识和这些关键句联系起来思考, 传统村落的消失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不利于展示文化多样性, 而人们的伤感说明传统文化消失不利于人们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样, 第二问要注意第二段材料中的“‘农耕社会, 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 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和“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关键句。抓住了这些关键句就看到了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城镇化建设不能让传统村落不断消失, 要注意二者的有机统一。

3.审分值

审分值是为了答题的需要, 防止出现小题目当成大题目回 答。所以 一定要看 清每一问 的分值再 答题。一 般来讲, 分值较大, 要回答的点就较多, 分值小, 要回答的点就较少。

二、规范答题

这一步是解题的关键, 其实只要第一步做好了, 这一步就顺理成章地做好了。我们可以根据问题和材料中找出的关键词、关键句调动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 组织答案。规范答题要做到“五要”。

一要“准确”:要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准确地表达出题目要求回答的主要内容, 切不可生造词语或用口头语, 用语要规范准确。

二要“清晰”:要求思维层次清晰, 逻辑严密, 各要点之间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与宏观等逻辑关系。

三要“完整”:要从多角度组织答案, 形成几个要点, 也就是阅卷老师的“采分点”。不可遗漏知识点;不可只答其一, 不答其二。每一要点都要按照“原理+方法论+材料”或“观点+材料”的方式组织答案, 也就是做到“有理有据”;每一答案要点前必须用数字表明序号, 这样阅卷老师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采分点”。

四要“简洁”:简析题就是“简而析之”, 贵在简洁, 知识点的呈现和材料的引用一定要简洁明了, 切不可洋洋洒洒让阅卷老师看不出所以然。

高考政治复习策略初探 篇8

一、 复习的重要性

复习是一个强化理解、克服遗忘、重新学习、弥补教学薄弱环节的过程。通过复习,可以使书本知识通过学生的认识、思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是符合人的认识和思维过程由浅入深的规律。

二、 具体应对方法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的复习来说,搞好基础知识复习最重要。解答各种类型的题,都必须以基础知识为理论根据。基础知识薄弱,必定影响到成绩,这也就决定了复习课要狠抓基础知识。

1.复习基础知识

复习教材,必须明确教材的每一部分基本知识点,通过学生自己读教材写提纲的方法,熟练的记忆每一章、每一课、每一节、每一框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关系、及其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在复习过程中我提倡学生运用记忆目录的方式,从立体上把握知识。比如,收入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新课改适应性训练试题再次提到农民工收入问题,这一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涉及到一单元第三课,消费水平与收入关系,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的关系,但关键是要解决这一问题,策略就出现在三单元,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而积极意义则是四单元,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这一知识点。所以知识点的连接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变成自己的东西。

复习教材,我在讲到关键处,需要学生特别留心的地方,使用 “重音”、重复,让讲解的内容更加突出,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在讲“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把重音放在“根本”上,有利于与其他三大制度区分,同时及时总结这四大制度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做到有的放矢,灵活运用。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经常运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方便记忆,理解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最为典型就是主要矛盾(重点、中心、关键等)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流、性质、形式等)的辨别,非选择中运用广泛。《文化生活》中民族精神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内涵是维系……的纽带,支撑……的支柱,推动……的动力.学生记忆深刻,得分率较高。

2.强化练习

解读材料能力的提升:

高考政治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材料的解读障碍造成的主观题判断不准,知识点运用不完整甚至错误。针对上述情况,加强对学生读材料的指导,通读材料、找出核心字眼、解读设问、调动有用知识这一过程,加强综合运用的能力。

掌握基本的做题规律:

思考在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赞可夫所说的“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通过大量的练习,总结做题规律是的高分的关键,教会学生思考,鼓励思考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善于思考、总结就会事半功倍。比如遇到《政治生活》题目找主体,公民、政府、政党、国际关系是答题的核心。《哲学与生活》主要是看属于哪一种观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确定知识、目标明确,以不变应万变。

三、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是门时政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通常都会结合相关的一些时政热点问题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时要高度重视时事,注意将书本的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有机的结合。2013年课改适应性训练中就出现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面对自然灾害弘扬慈善文化的重要意义,同时诸多资助者的善举社会、个人如何认识和选择,令人深思。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了解实际,同时还得学会回归教材,也就是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来诠释这些实际问题,做到论证的理论有说服力,条理要清晰;答案要点要精练。

高三复习课中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而我们则是忠实的贯彻者,“其路漫漫,任重道远”许多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探索和实践。

上一篇:放烟花的三年级学生优秀作文下一篇:安全知识题库2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