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设计作业(精选8篇)
案例背景与分析
背景:
小丽作为单位出纳,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并掌管空白支票和企业在银行预留的法人代表印章,财务章,自己从银行取银行对账单并负责与银行对账。她有一个男朋友小张。
男友买车需要钱,小丽壮着胆子偷拿了一张七千多元的支票为男友买车。
小丽每月提心吊胆,祈求不被领导发现。取回银行对账单后,小丽对着原对账单把偷拿的款项去掉,并填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小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个月,可什么事也没发生。男友变本加厉,胃口越来越大。小丽胆子也越来越大,在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八次用同样的手段挪用公款近一百二十万元。谁知小丽男友不久携款外逃。
小丽如梦方醒,自知罪孽深重,走投无路。
小丽明白自己违反了《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规范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最后不得不向公安局投案自首。
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小丽所在的单位缺乏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有以下几个问题:(1)职务未分离
出纳除了办理涉及现金、银行存款收付的本职业务外,同时还兼保管银行存款全套印鉴、核对银行对账单等会计业务,一人身兼数职,混岗和职能的交叉引起货币资金的挪用和侵吞。(2)缺少稽核制度
月末无货币资金的清查盘点制度,导致小丽挪用公款,涂改银行对账单等违法事实没有及时发现、制止。(3)无明确的岗位责任
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督和牵制机制。(4)无有效的控制程序
无上级审批就可提款。出纳人员可以擅自签发支票套购物品,不留存根,不记账,将公款及实物据为己有。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一)目 的:为规范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一般的中小型生产企业。
(三)主要制度规定:
1、建立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
不相容职务是指企业里某些相互关联的职务,如果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就会增加发生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或者增加了发生和舞弊以后进行掩饰的可能性。
所以就小丽所在的会计部门来讲,出纳和会计这两个职务,不能由同一人担任,即:出纳只负责货币资金的收付、保管各种空白收据、支票、发票等,不能兼任会计审核、会计档案保管和登记债权、债务、收支、费用等分类账、总账的工作。应该根据分工原则,尽量地将涉及到现金的业务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避免只由一个人去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设立会计人员、出纳人员、审批的领导、专用印章保管人员、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及货币资金清查人员等岗位。如果企业的确人手有限,也应保证实行钱账分管,即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此外,企业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种职务之间的分离: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
2、建立稽核制度
中小企业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一般不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所以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控制,可以定期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账目进行审核,看是否存在错误和营私舞弊的现象。而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有企业内部的稽核制度,加强以下两点的稽核:
(1)库存现金的盘点稽核
库存现金的盘点控制包括出纳人员自身随时进行的日常盘点和专门财产清查人员的定期和不定期盘点两个方面。
1.出纳人员的日常盘点。现金出纳人员必须在每日营业终了结出现金日记账余额并实地盘点现金,将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实地盘点结果相核对。如发现账实不符应立即报告主管人员,以便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2.专门财产清查人员的定期和不定期盘点。在现金出纳人员日常盘点的基础上,还应由专门财产清查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复核、检查性盘点。这种复核、检查性的盘点除了对现金进行实地盘点外,还应审核现金收付凭证和有关账簿等资料,检查现金收付业务的合理、合法性,包括账簿资料是否完整、齐全,有无遗漏、计算错误等情况;检查库存现金限额的遵守情况;有无“白条”顶库、挪用情况,并在清查盘点报告的“备注”栏说明。清查结束后无论是否发现问题,都应将清查盘点结果填列在“库存现金清查盘点报告”上,并由清查人员和现金出纳签字盖章,以确保其效力。
(2)加强对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同时对未达账项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在银行存款业务方面,主要是由会计人员每月末对银行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并且应该在与银行对过账的前提下,才出会计报表。如发现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相符,应尽快查找不符原因,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会计人员应对银行存款每一笔的收支都仔细审核,弄清楚未达账项的真实性,避免银行存款长期未达,防止循环入账,“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出现。
3、明确职责分工和岗位责任
(1)部门设置和职责 1.财务部
企业财务部对货币资金实行计划管理,对其收支进行综合平衡,严格控制,确保生产 经营所需资金及时筹措和合理使用。货币资金的支付,必须根据企业的审批权限经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审批,并在财务部内部银行办理相应手续后才能支付;财务部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货币收支计划,进行综合平衡,按年、季、月编制企业资金平衡计划,经领导批准后,严格按计划执行,并认真做好货币资金收支的日常管理工作;财务部有权拒绝支付计划外资金。特殊情况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办理追加计划手续,财务部视其当时资金状况,予以安排支付。2.采购部 负责执行材料物资采购支出计划和多余材料物资销售处理,并有效控制存货(储备资金)、应付帐款(含预付帐款)的资金占用水平:负责备品备件采购支出及购进固定资产指标,并有效控制库存设备、备品备件、应付帐款(含预付帐款)的资金占用水平;负责并有效控制费用支出计划。
3.销售部
负责广告费用支出指标,按企业批准的计划有效控制广告支出总额并按工作进度使用资金。
财务部是货币资金收支信息集中、反馈的职能部门。其它职能部门凡涉及货币资金的收支信息,必须及时反馈到财务部。对外签署的涉及款项收付的合同或协议,应向财务部提交一份原件,以便根据有关合同、协议办理手续。无合同、协议的(或无有效合同、协议),财务部有权拒绝办理;
企业财务部内部银行应按日向销售企业提交销货回款清单,定期与财务部核对资金往来帐务;财务部应于当日下午下班前向有关领导报送货币资金收支日报表,按月报送货币资金收支情况表,并提出相应建议;财务部应及时掌握货币资金收支信息,有权参加产品销售会议,物资订货会议以及重大合同协议的签署,随时掌握货币资金收支动态。
(2)岗位设置和职责
1.会计人员应负责分类账的登记、收支原始凭证的复核及收付款记账凭证的编制。每月末核对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出纳人员应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和保管、收支原始凭证的保管和签发、日记账的登记。出纳人员必须根据会计人员填制的内容完整、手续齐全的现金收付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逐笔登记“现金日记帐”;现金收付款凭证必须大小写金额相符,原始单据齐备,且审签手续齐全,收款人在收支凭证上签字后,出纳人员才能收付款项,并当面点清;收付款项办理完毕,出纳人员在收付款凭证上加盖“收讫”、“付讫”及出纳员名章戳记,对报销的附件加盖“附件”戳记;对内容不完整、手续不完善、原始单据不齐备的现金收付业务,出纳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每日终了,出纳人员应计算当日现金收入、支出合计数和结存数,并同库存现金实存额核对,做到帐实相符,日清月结;在实现电算化条件下,现金日记帐与总帐的核对,收支凭证与帐簿的核对,帐存与实存的核对,仍由出纳人员负责。
3.稽核人员应负责现金的突击盘点及银行账的定期核对。
4.会计主管应负责审核收支业务;保管和使用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印章。5.单位负责人应负责审批收支预算、决算及各项支出。其中重大支付应集体审批。
4、加强控制程序
中小企业应该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会计人员的设置情况,对经济业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资金收支业务流程,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同时,也使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处理更为程序化和规范化。
(1)货币资金收入控制程序
一般情况下,中小生产企业的现金收入主要靠销售货物取得现金和回收欠款取得现金。
1.控制程序流程图如下:
A、将发票NO.2联和现金核对 B、存行、收回单C、记日记账销售发票NO.3和现金A、收款、填发票销售发票NO.2客户销售部出纳销售发票NO.1银行回单现金银行回单会计部银行对账单 A、核对证,单B、编记账凭证 C、核对银行对账单银行A、收款B、开对账单 客户购货,销售部收款,盘点无误后,开出一式三联的发票,将第二联发票给客户。一日销售结束,销售部将收到的全部货款和销售发票第三联交给出纳。并将销售发票第一联交到会计部。
出纳将发票第二联的现金总额和收到的现金核对,并记现金收入日记账,最后将款项交到银行,收回银行回单,交到会计部。
银行收取款项,将回单给出纳,同时在月末给会计部发出银行对账单。
会计部在每日核对收到的原始收款凭证和银行回单,编记账凭证,在月末核对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2.货币资金收入的其他控制制度
主要有:
严格控制收款日期和收款金额,保证应得的收入及时收取,不缺不漏并及时送存银行。 所有收款收据和发票都必须连续编号,并建立一套严格详细的领用和回收制度。
建立现金、支票等货币资金收入的防伪检验制度。
(2)货币资金支出的控制程序
企业的货币资金支出业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对外支付进货款、有关费 用、上缴税金、还款和对内支付工资等有关劳务费用等业务事项。这里以采购业务付货款为例。
1.控制程序流程图如下:
财务部A、批准B、填付款凭证采购请求单付款凭证采购发票供应商采购发票采购部会计部A、编记账凭证B、记明细账C、核对银行对账单付款凭证付款凭证银行对账单A、付款B、记日记账出纳支票银行A、付款B、开对账单
采购部购货,向财务部提交采购请求单,财务部审核批准,填付款凭证交给采购部。 采购部将付款凭证拿给出纳,出纳审核后,确认支付,开出发票,由财务主管盖章后,交由银行,并同时登记日记账。
供应商收到货款,会向采购部开出采购发票,采购部将发票交到会计部,编记账凭证。同时会计部要根据凭证登记明细账。
月末银行开出银行对账单,会计部要核对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2、控制程序重要的3个环节:
支付申请。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提前向财务部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支付审批。财务部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应当拒绝批准。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由集体讨论,集体决定。
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并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重点环节的控制
1.现金控制
Ⅰ、现金使用范围包括
支付工人工资、津贴、奖金;
向不用银行结算的个人或单位收购农副产品和其它物资的价款; 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人民银行规定的需要支付现金的其它支出。
Ⅱ、现金库存限额
根据的远近和交通便利与否等具体情况,依据三至五天的正常开支的需要量,由银行核定库存限额。现金库存限额一经核定,必须严格遵守。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必须立即送存开户银行。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或超过现金开支限额的业务应当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企业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当天未及时送存的现金应集中存放在保险箱内,不得坐支现金;需大额支付现金时,提前与开户行联系,取款当日将现金支付完毕。企业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企业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
Ⅲ、相关人员行为规范
出纳人员无权进行现金帐务的处理,不得先收或付款后,才将单据交会计人员制单;
应做到库存现金日清月结
主管部门或负责人应对库存现金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
2、银行存款控制
Ⅰ、所有银行存款户的开设和终止均需有正式的批准手续
根据工作需要,在银行开立(人民币)基本存款帐户、一般存款帐户、临时存款帐户。但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帐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必须凭人民银行核发的开户许可证办理。其余存款帐户的开立,也必须按照银行帐户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在银行开立的存款帐户,只能办理本身的业务活动,不得出租和转让帐户。Ⅱ、票据及有关印章控制
主要包括: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盗用。
Ⅲ、作废票据管理
企业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当按规定予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对超过法定保管期限、可以销毁的票据,在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后进行销毁,但应当建立销毁清册并由授权人员监销。
Ⅳ、相关人员行为规范
出纳人员根据银行存款收付凭证,按业务发生顺序逐笔序时登记订本式“银行存款日记帐”
月份终了,会计人员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的月末余额与“银行存款”总帐的月末余额;“银行存款日记帐”应与“银行存款对帐单”核对。如有未达帐项需将已经入帐而银行未入帐的项目和银行已入帐而未入帐的项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经过调整后,银行存款帐面余额应与银行对帐单余额相符;
各部门需要支付的款项,超过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限额以上的,应通过银行办理转帐结算。各部门在请款时,必须提供对方单位名称、开户银行、帐号、税务登记号以及请款的用途、金额,按程序履行各级审签手续后,财务部方可付款;
空白支票由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必须凭审签手续齐全、审核无误的原始单据或请款单作为依据。签发支票,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办理;支票有效图章,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管;签发时,分管图章的人员要同时盖章,才能作为银行付款有效凭证(支票)。严禁在空白支票上预先盖上印鉴。填写错误的作废支票,要加盖“作废”戳记,并与存根一并保存。发生支票遗失,要立即向银行办理挂失,在挂失前已造成损失的,应由丢失支票人负责。
财务部负责人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日记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审查、核实,对支票和印鉴的保管进行检查,以确保银行存款的安全完整。
银行存款日记帐、银行对帐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凭证及帐目应有专人妥善保管,按时归档,不得丢失或毁损。
3、票据与印章控制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条件与根据
企业内部控制可以被看作是自动预警系统, 当企业内部出现任何的问题时, 都会发出预警, 以提醒企业决策者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常而言, 规模大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所起到的作用就会越加突出, 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 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合法性, 任何建立在违法基础上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都无法达到最终的效果, 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声誉, 因此这是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度最为重要的条件。实用性, 要求在制定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时站在企业控制的最高点, 适合本企业特点, 符合协调内部行为一致, 具有统驭全局的作用。能动性, 以全员协调和部门协调为目标, 提高全员的能动性, 挖掘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我国企业这种内控制度的设计主要是根据《会计法》、《审计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自身特点进行设计。根据“两法”的相关规定, 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主要依据以下原则。责权对等的原则。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由规章、程序、制度等有机的结合体。这个原则有三层含义:一是权力与责任对等;二是利益与责任对等;三是责任与过失对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指某两项或几项职务不能由一名职员全部担任, 否则可能出现弄虚作假、自掩错弊的现象。这条原则具体体现在四个分离上:一是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的经办人员相分离;二是审批人员与经办人员相分离;三是会计人员与财产物资保管人员相分离;四是出纳人员与会计人员相分离。
二、财务作业制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就是财务控制, 同时财务控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因此强化财务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来说十分必要, 其中强化财务作业制度更为重要, 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 强化企业财务作业制度对提高企业内外部的竞争力都有突出的作用, 其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制定科学有效的现金作业制度。因为企业发展过程中, 必然存在着内部牵制作用, 这种牵制作用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 将会促进企业发展, 现金作业制度的制定, 就是充分利用这种内部牵制作用的典型, 按照财务组织机构以及财务流程设置等各个环节来制定该制度, 这对企业系统控制以及预算控制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 制定科学有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生产企业都应该你具备一定的存货, 存货要经历各大环节, 比如采购、流转等, 这一系列过程, 如果能够得到优化控制, 这对企业控制来说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再次, 制定科学有效的销售管理制度, 该制度也是财务作业制度的重要构成成分, 销售是将企业生产的产品转变为资金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也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所以经历的一个最重要的内部循环环节, 这一环节成功与否, 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销售过程中, 所涉及到的所有的机构部门以及岗位等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定, 进而形成整个的销售管理体系;最后, 制定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成本费用控制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中最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为无论如何来对企业成本进行分类, 都无法完全的做到成本的有效控制, 所以在制定该制度时, 既需要做好全面预算控制工作, 同时还应该做好组织机构的控制工作, 解决这个问题, 财务作业制度的强化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财务作业制度包括各方面的内容, 除了上述几点重要的制度内容之外, 实际上, 其还包括其他方面, 在建立以及强化财务作业制度时, 同样不可忽视以下几点。
第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筹资管理制度, 其管理的重点是负债项目的管理, 短期以及长期负债都是企业现金资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关人员可以采取负债条目的方式来对其管理, 更有利于安排作业制度, 制定优良的筹资管理制度, 对企业长期生存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安排各项制度时, 可以采取分级授权管理的方式, 但是应该防微杜渐, 避免急功近利;第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制度, 作为财务作业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制定该项制度之前, 有关人员预先应该做好评估工作, 将各个投资程序变为合理化, 即要做好事前评估, 事中跟进, 事后评价等, 某些企业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在投资中, 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而某些企业却与之相反, 盲目投资带来了恶果, 因此具备良好投资管理制度, 对企业发展壮大影响重大;第三, 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控制制度, 固定资产是企业现金利润转化的一个载体, 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发展应该具备内外因的条件, 而固定资产就是其发展的内因条件, 通常而言, 固定资产使用的越长, 企业所花费的成本也就越低, 进而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作用, 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 不仅要将重点放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上面, 还应该放在购置、转移、报废等一系列环节上面, 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第四, 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估制度, 这是企业财务作业制度控制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如果该项制度不够合理, 企业监管将会失去下效力, 很多违法乱纪的行为也会由此产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可知通过建立财务作业制度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的确是一个非常好手段, 因为财务作业制度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几乎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所有流程以及环节,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 才需要企业内部人员付出更大的努力, 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财务作业制度, 发挥其效力。
参考文献
[1]周敬.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J].辽宁财税, 2003 (06) .
[2]周兴华.企业内部控制缺欠及完善对策[J].辽宁财税, 2003 (06) .
主要的研究框架是,首先阐述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对这种工作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与分析,并提出要想建立和健全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需要达到的相关标准以及内容要求;然后,探讨了民营企业财务控制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M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其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建立并完善M公司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相关措施以及具体的运行环境。
关键词: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研究思路
一、引言
集团企业一般都是以大型工作作为发展和运行的核心,通过契约等其他方式组建一个具有紧密关系的、经济利益连为一体的统一整体。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运行逐渐提升的作用下,企业集团成为大型企业发展运行的产物。世界经济竞争发展的最终影响因素是核心技术之间展开的竞争。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都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大多核心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期的经济实力。[1]所以,企业集团的实力受到了较大的重视和支持。
我国社会经济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也有的企业通过重组、并购形成一支影响力较大、巨大的企业集团。但是,我国集团企业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对配套的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若集团企业在对集团资源进行控制过程中,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很容易出现业务失控、财务控制水平低、筹资活动以及投资活动效率低下的现象。当子公司出现失控时,也可能导致整个集团受到影响陷入各种困境,政治出现接解体的现象。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制度化控制还处在探索以及学习阶段。当这些企业进行跨产业、跨区域、跨国经营时,其内部的图案多激励、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信息体系的运作、财务监控等措施都可能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做好企业财务控制工作也是现代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对基础性的工程,也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工作该如何进行,才能够达到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效果,并且不会对集团整体安全产生影响。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财务控制问题,其中较为明显就是管理工作观念难以满足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实际发展需求,家长式管理模式较为明显。很多民营企业都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从而引起集团组织机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科学和不合理,资金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财务监督难以发挥出实际的职能。[2]有的民营企业虽然也实施了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和模式,但是管理工作水平依然较低,不能够全面、充分地建立并完善财务控制体系。还有的民营企业把集全控制模式发挥到极致,将财务权利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其他部门很难参与其中,或是把集团财权分散到所有的部门,从而导致资源难以实现整合。
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理论概述
(一)内部财务控制定义以及本质分析。所谓的内部财务控制主要是指事业、企业或者行政单位所实施的各种财务活动,根据财务计划的实际要求对这些财务活动进行严格、全面的监督,从而把财务活动限制在整个计划范围之内。当发现任何偏差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正,不断对经验进行总结,改进工作,保证财务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内部财务控制、内部控制、会计控制之间的关系分析。内部控制分为内部控制体系,定义为企业组织机构的实际设置、财务工作内部治理等,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对企业资产进行维护、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企业集团各项经营方针能够顺利执行。内部控制包括财务部门直接进行的各种控制,包括成本控制、预算控制、定期报告、财务控制、内部审计以及培训计划等。内部控制特点主要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两种。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一 内部控制、财务控制以及会计控制的关系
内部会计控制范围包括会计事项各种业务,一般是指财务部门为了避免发生侵吞财务等其他违法现象的出现,为了达到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所制定的各种措施以及程序。
内部管理控制范围包括企业的技术、生产、管理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环节等,执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水平,保证企业有关方针、经营目标、经营政策的执行和贯彻。
会计控制欲管理控制呈现的是一种并列关系,二者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各不相同,会计控制主要是为了提供各种有价值、客观存在的会计信息,其控制对象时管理、规划和组织当局经济业务授权的程序、记录。管理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现代企业经济决策能否顺利执行,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各项决策经营能够顺利执行,实现各项经济活动的效果性以及效率性得到全面的控制。
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是有机结合、相容的两个成本,会计控制一般是对财务记录产生影响, 管理控制则是对财务记录产生各种见解影响。管理控制是结合会计控制的基础对整个控制工作进行调节。会计控制对管理控制所反馈的各种评价结果来对会计控制进行调节,所以,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互相统一的。
从图一来分析,财务控制从体系上属于管理控制的一个构成要素,从管理控制的目的不难发现,范围也包括财务控制的目的,活动包括财务控制,所以,把财务控制纳入到管理控制体系中相对科学。
(三)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目标。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对重要的一项控制活动,也是现代企业价值的一种控制表现,所以,内部财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达到高效率的要求,保证财务报告和经济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性。具体分为以下方面。
(1)保证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实现各种经营目标和方针。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就是对企业整体资源进行整合,从根本上实现各个部门的利益能够与企业整体目标利益的一致性,从而保证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整体发展目标。(2)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还要让企业资产实现完整和安全性的要求。财务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以及核心内容,内部财务控制就是为了让企业各项资产达到安全性的要求。(3)保证企业集团各项业务经营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企业要想顺利开展财务控制工作,就要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务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性的反馈到管理和领导层,是各个部门之间开展协调控制能够达到整体发展目标的一个基础性条件。
(四)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原则。根据证监会、财政部、银监会、审计署、保监会执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条例来分析,财务控制制度需要在具体的规则下执行和和制定,企业需要建立并实施相应的内部控制工作,并遵循以下相关原则来实施。
(1)全面性原则。所谓的全面性在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需要贯穿执行监督以及决策过程中,保证能够涵盖企业集团所有附属企业的相关业务。企业财务控制工作中的全面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能够达到全面性的要求,企业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建立时,需要对企业集团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涉及到企业资金、资产等其他相关业务。还要关注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组织制度、企业文化等其他相关因素。也就是密切关注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所表现出的健全性,并给与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运行营造一个较为和谐融洽的环境。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达到全面性的原则。企业集团在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制定过程中,要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状况来全面进行,并不是说在整个企业集团个别部门或者个别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控制制度能否发挥相应的功能、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在于企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的各种高层管理者的通力合作以及积极参与,共同对责任进行担当,这不仅时财务部门所需要执行的职责,还要协调企业集团能够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2)重要性原则。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主要点和次要点之分,内部控制原则中要求企业在对内部财务制度进行制定过程中,重点抓住企业集团的各项高风险业务以及重点项目。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一般关注的重点包括人力资源、资金、监督以及预算等方面。集团公司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财务控制核心。所以,内部财务控制重心也随着集团的实际发展而出现变化。(3)成本效益原则。集团开展财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效益,若集团在进行财务控制过程中花费的实际成本超过财务控制带来的效益,则该项控制措施的价值很难发挥出来。母公司在对财务控制体系进行制定过程中,要能够八五重要性以及合法性的要求,要集中考虑公司成本效益。集团财务控制制度的环节越来越多、措施以及方法越来越紧密。所以,民营企业集团需要进行控制和选择,在整个集团内部建立起全面的财务控制制度,要求集团根据实际状况对所在企业的规模以及行业特殊性进行考虑,从根本上抓住重要控制点,从这些控制点中建立起互相牵制的有效控制制度,从而达到集团财务控制效益的目的性结果。(4)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工作的制衡性原则要求企业在对组织机构进行设计、全责分配、各种业务流程方面要做到相互监督和制约,对企业发展以及运营效率进行兼顾。需要密切关注两个不同点,首先在设置企业组织机构上,要保证每一个部门都能够互相制衡,并和解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性质、企业管理文化等要素,保证每一个职能都能够清晰,实现权力职责之间的互相牵制。还要对企业内部不相容岗位的实际设置进行关注,保证执行者和授权者是由不同的人员或者部门进行承担,企业出纳工作人员不可对银行对账单进行勾稽和审核。
三、M集团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工作水平较低。M集团预算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经过对集团预算状况分析,内部财务预算控制如下表所示:
表一 M集团预算控制情况分析
单位:万元
M人造板有限公司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M集团的利润在最近几年一直呈现出下降发展的趋势,在销量不断上升的状况下,人造板市场的成本费用开始逐年上升,集团自身的内部控制很难从根本上发挥作用,M集团在对成本费用进行预算时,所用的大都是调整预算法,在预算制度上虽然使用了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法,但是,受到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预算人员短缺因素的影响,很难采取较为先进的滚动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9]
(二)应收账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M集团采用的是集权性质较为明显的资金管理工作模式,虽然使用拨付备用金的管理工作模式,但是,资金管理模式是集团根据自身时间段来给公司拨付一定的备用资金,让所有子公司的收入都纳入到集团总财务部,出现的成本费用支出,需要结合具体的规定进行报账。[10]由于内部交易出现的资金占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集团资金的有效利用受到影响,资金周转效率相对低下,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以及闲置的现象。
四、完善M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建立并改善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体系。M集团没有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财务预算工作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一套对目标进行规划分析、监督控制、总结修正的方案,从而导致企业集团很难实现既定目标,对于实现长远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M集团企业要首先设置一套覆盖管理层的财务预算工作机构,明确管理层的内部权责,根据现有的管理工作体系,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11]协调预算决策机构、预算执行机构、预算常规管理机构的关系,保证机构设置能够让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工作,发挥自我优势,从而让集团财务预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满足科学预算的要求和目标。
(二)做好资金管理控制工作。根据M集团的实际发展现状来分析,集团一直将财务控制模式投入使用,资金管理所用的也是拨付备用管理发展模式,这必然会对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可以在今后的财务结算工作中对资金管理思路进行开拓,在高速发展时期,可以将财务结算中心看成集团内部银行,做好融通以及资金结算工作,从而保证集团财务能够对指导工作进行负责。所有子公司的资金来往都需要在财务结算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统一结算、统一计划以及统一考核。子公司可以开始存款银行,将经营活动中的资金存入其中,这个存款银行发挥的是中转站的作用,将所有资金转入到集团发展中心银行内部,有集团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划拨。
结语: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集团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进行分析,运用公司法、财务管理法以及经济学等知识对我国民营企业集团的控制模式选择进行分析[12]。结合M集团公司在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从而保证民营企业集团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以及运行过程中创造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成员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评论,2008,03:275-288.
[2]吴康为.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探析[J]. 现代商业,2008,14:242+241.
[3]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证据[J]. 会计研究,2008,04:47-53+94.
[4] 李志刚,常青.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基于新企业财务通则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7:53-55.
[5] 杨棉之,孙健,卢闯.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效率性[J]. 会计研究,2010,04:50-56+96.
[6]柯力.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J]. 商业经济,2010,17:70-72.
[7] 贺勇,刘冬荣. 融资约束、企业集团内部资金支持与R&D投入——来自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学学研究,2011,11:1685-1695.
[8]梁晓聪.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07,04:84-85.
[9] 杜晓艺,崔爱丽.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构建[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6:72-73.
[10] 徐洁. 浅议强化商业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1:24-25.
[11] 潘爱玲,吴有红.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及其应用[J]. 中国工业经济,2005,08:105-113.
[12] 石建光.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之我见[J]. 北方经济,2001,
辨析题:
1.核投资中心业绩的主要指标是部门贡献毛益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考核投资中心业绩的主要指标是投资报酬的剩余收益。
2.计算机会计系统一般包括岗位有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审查、数据分析和档案保管等工作。
答:这种说(做)法正确。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和基本工具的会计系统称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系统除了包含手工会计的所有账务处理系统外,同时还涉及计算机操作及维护工作,以及数据输入计算机会计系统前的数据准备(手工处理)与档案管理等。所以,计算机会计系统统一包括岗位有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审查、数据分析和档案保管等工作。
3.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内部转移价格发生变化,企业的利润总额也会发生变化。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内部转移价格又称调拨价格,就是指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半成品或劳务而引起的相互结算、相互转账所需要的一种计价标准。内部转移价格采取了“价格”的形式.使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处于交易的“买”“卖”双方.对于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来说表示收入,对于使用这些产品或劳务的购买部门则表示成本。提高或调低内部转移价格,对于生产和购买部门来说,内部利润一增一减,其数额相等,但方向相反。从企业总体看,内部转移价格无论怎样变动,企业利润总额不变,变动的只是企业内部各单位的收入或利润的分配份额。
4.计算机会计系统一般包括岗位有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审查、数据分析和档案保管等工作
答:这种说(做)法正确。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和基本工具的会计系统称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系统除了包含手工会计的所有账务处理系统外,同时还涉及计算机操作及维护工作,以及数据输入计算机会计系统前的数据准备(手工处理)与档案管理等。所以,计算机会计系统一般包括岗位有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审查、数据分析和档案保管等工作。
5.对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成本,而对企业内部责任中心而言,则既有可控成本又有不可控成本。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责任中心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是以特定的责任中心和特定的时期作为出发点的,这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及控制范围的大小和经营期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单对企业下属各层次、各部门乃至个人来说,则既有各自的可控成本,又有各自的不可控成本。某些从短期看属于不可控的成本,从较长期间看,又称为了可控成本。一般来说成本中心的变动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一般来说,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的,而间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的。
6.实行单轨制责任会计核算模式时,其所使用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以及会计核算程序的设计应同时满足财务会计与责任会计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单轨制会计核算模式是将责任会计的核算纳入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使责任会计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合二为一,通过设置一套账簿同时进行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在这种核算模式下,企业必须根据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的需要,增设内部核算账户,或在正常的财务会计账户下,按对各责任中心的考核内容增设二级或三级明细分类账户。它能够避免双轨制会计核算下成本计算工作的重复。
7.财务主管可以直接打开所有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任何人员不允许随意增删和修改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不得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程序、数据文件、账册、软盘等。
答:这种说(做)法有错误。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系统的操作做出严格的控制,对各使用人员明确划分使用操作权限,形成适当的分工牵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任何人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改数据,原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
8.考核投资中心业绩的主要指标是部门贡献毛益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考核投资中心业绩的主要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9.企业编制全面预算主要以财务部门为主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全面预算是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体员工参与,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全部内容的预算体系。全面预算是由企业不同部门的当事人共同组织执行的,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系统,不能将财务计划视为全面预算,更不能以财务管理部门取代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所涉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及控制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10.会计信息化下编制报表要数据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与手续齐备,账证、账表、表表之间勾稽严密,所属单位报表数据应输入计算机进行汇总,并将本单位报表、所属单位报表和汇总表一并报出,打印书面报表装订即可,无需再由分管账务的领导、会计主管签名盖章
答:这种说(做)法有错误。会计信息化下打印书面报表必须由分管账务的领导、会计主管和制表人签名盖
11.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是计算机会计,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完全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
答:这种说(做)法有错误。应该说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是计算机会计,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是 “完全代替”和“替代”。毕竟数据的输入及输入前的数据准备,还有审计时,查对原始凭证等都需要手工处理的。
12.内部结算中心、厂内银行与财务公司都是企业内部组织,业务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因而不具有法人资格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内部结算中心、厂内银行都是企业内部组织,业务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因而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财务公司,它是由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接受集团和人民银行的双重监管。
论述题: 1.W公司下设A、B、C三个销售部,共同销售本公司生产的同一种产品,公司将其分别确认为利润中心,产品的销售地区不受限制,销售人员的工资水平由各销售部自行决定,公司会计核算采用单轨制模式。A、B、C三个销售部均发生如下业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发生工资费用;分摊公司总部的管理费用。相关会计科目及所属明细科目均应能够提供分别反映三个销售部经营业绩的数据。
试分析指出该利润中心的贡献毛益、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所需数据的来源。
答:(1)①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②借:主营业务成本—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贷:库存商品 ③借:管理费用—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贷:应付工资 ④借:管理费用—A销售部
—B销售部
—C销售部 贷:管理费用—总部
(2)①贡献毛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
②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应负担的管理费用 ③资料来源为:分别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四个账户中的“A销售部”、“B销售部”、“C销售部”明细账取得。
2.某国营大型企业,主营彩电和通讯产品,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场上市。该企业在90年代末开始推行财务预算,但预算执行效果不好,制定预算时扯皮,费用年年超标,收入不能达标。目前该企业原主营业务均陷入严重萎缩状态,现金周转紧张。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企业十分普遍,很多企业不是没有预算,而是预算没能够得到真正落实和执行,导致预算形同虚设。
试分析企业预算执行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答案I:(1)预算编制不精确,管理不严密,监控不到位。实施预算制度,首先要编好预算,要尽心组织,认真编制。
(2)预算执行控制失效。要严格实施预算执行控制,形成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层”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体系。
(3)忽视预算分析与调整控制。由于市场形势瞬息万变,编制的预算出现变化,适当的调整必不可少。要建立严格的评审制度和规范的操作程序。
(4)预算考核控制不完善。建立完善、合理、公平的预算考核体系,依据考核结果,按照业绩,公开兑现奖惩
II:如果一个企业制定了一项科学合理的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全面落实或者即使落实了,但是缺乏执行力,这样都不会实现企业制定的初始目标。所以,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机制,以及对企业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目前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有
1、缺乏合理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我国很多企业在预算的编制上采用主观性很强的减量或增量的编制方法,由于编制上没有按照企业实际经营业务活动为依据进行编制,缺乏客观根据,脱离现实,编制完成后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有些企业太强调预算的弹性,导致对预算内容的调整过于随意;有些企业则过于强调预算的刚性,即使外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依旧固守原定预算,这样就丧失了预算控制和约束的基本功能,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不理想。
2、缺乏公正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很多企业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只注重财务业绩指标的考评而忽略了对非财务业绩指标的考评,而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对财务预算结果的考评制度。很多企业在业绩评价环节考评指标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业绩评价不客观、不合理,缺乏公正性,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预算管理推向失败的深渊。有些企业的个人利益与预算执行结果相脱节,导致员工执行预算时缺乏动力;即使个人利益与预算执行结果有联系的,由于赏罚制度太笼统,达不到激励作用,这也是预算执行力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3、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缺乏执行力。目前多数企业没有认清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设立相关机构,即使有的企业设立了,却由于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受重视,缺乏领导支持,导致在执行过程中问题百出,执行人员相互推卸责任。很多企业把财务预算看作仅仅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的工作,缺乏有效的权力机构对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缺乏其他各个部门对财务预算的参与,降低了财务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全面性,造成预算的软约束,致使缺乏执行力。
4、缺乏及时有效的预算执行分析及监督检查措施。企业对于预算管理重编制,轻过程执行分析及监管。多数企业设置的专门预算组织机构把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预算编制上,忽略了对预算实施过程中的预算执行分析及监督检查工作,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监督检查及预算执行分析,在预算执行过程出现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问
题。有些企业缺乏时效性强的预算执行偏差反馈信息,监管者掌握的预算执行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部分企业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的周期过长,这种分析对及时纠正执行偏差没有意义,只能起到事后评价的作用。
5、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我国企业很多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预算只是一种计划,因此他们消极应付预算工作,导致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绝大多数的员工把预算管理看作是领导或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员工无关。有些企业的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填补企业空白,仅仅是为了预算而预算,完全忽略了预算工作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决财务预算执行效果差的对策
1、强化员工素质。要提高企业的财务预算执行力,首先,必须使员工正确认识预算管理。其次,使员工掌握执行预算必需的能力。一方面,员工可以通过自学方法获得这些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定期开设培训班,帮助员工提升自身执行预算的能力。
2、选用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制定预算指标的编制方法多种多样,企业一定要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确定预算指标。预算编制要做到依据充分可靠,方法高效科学,内容规范完整;预编目标的确定要有可靠、充足的依据,并遵循责权对等和可控性原则对预算目标进行分解。
3、设置全面有效的预算组织体系。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实施。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如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提高企业各决策层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并确定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决策层应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给予极大的支持,沟通和协调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权益与责任,调动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以期实现全员预算管理。
4、采取科学积极的考评措施。科学合理的预算考评机制是确保预算执行力的关键所在。预算的考评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和可控性原则,坚持综合考评和动态考评相结合。考评制度要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相结合,建立并落实具体的赏罚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5、采取及时有效的预算执行分析制度。企业要建立预算执行分析落实制度,定期进行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差异性分析,对预算偏差做出及时预警,并且根据经营预算目标做出预算调整。
3.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转移价格按成本(包括税金)加上小额利润制定,由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共同计算。试分析这属于哪一种内部结算价格,并分析其优缺点。
答:是以选定的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加上一定比例的内部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属于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具有多种定义,如完全成本、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实际成本等,故以不同成本概念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对存货估价决策、业绩评价等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完全成本为基础制定转移价格的优点在于:(1)获取完全成本信息的代价极低。因为完全成本信息是根据财务报告的要求计算的,可直接从会计记录中获取。(2)能够合理地计量到某些间接费用。因为如果转移的产品需要开发、设计工作,则其成本会包含于间接费用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完全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到这些费用。以完全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存在的缺陷主要有:(1)对卖方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作用。因为以完全成本作为转移价格,一方面,会使卖方得不到任何利润;另一方面,卖方的成本全部转移给买方,客观上使卖方经理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和压力。(2)买方则需要承担不受它控制而有其他部门造成的工作效率上的责任。因为对于买方而言,制造部门的成本无论高低都将全额转移给它。所以如果不克服以上缺陷,采用以完全成本为内部转移价格,对买卖双方业绩进行评价,就会出现偏差。通常情况下,该方法主要作为企业内部各成本中心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计价、结算依据。尽管以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得出的完全成本作为转移价格缺乏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在实践中它们还是被广泛运用。用标准成本取代完全成本,来弥补完全成本的缺陷。因为标准成本可以减少低效率问题,有利于明确经济责任,便于正确评价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但是,它仍然无法真正解决实际完全成本导致的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因为即使是采用标准成本,仍然存在将卖方的固定成本作为买方的变动成本处理的问题,由此决定了它仍不能很好地解决目标一致性的问题。另外,如果卖方生产能力有剩余,可以按变动成本转移;若卖方无闲置生产能力,则应以市价为其转移价格。以变动成本为转移价格存在以下问题:(1)以变动成本为转移_____价格会使买方过分有利。(2)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成本中心,因为如果责任中心只计算变动成本,就不能用投资利润率、剩余收益和经济增加值对该中心进行业绩评价。(3)如果无限制地将一个责任中心的变动成本转移给另一个责任中心,将不利于激励成本中心经理控制成本。
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加成价格,制定转移价格的优点在于:能保证提供商品的一方能够通过商品的捉供获得一定的利润,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但实际成本加成价格也存在缺陷,会将提供商品一方的浪费转嫁给买方,削弱了双方降低成本的责任感,导致责任中心经济利益的不合理分配。同时,加成的利润率的确定很容易掺杂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而加成利润率的偏高与偏低均会影响对双方业绩的正确评价。
作品题:
1.会计软件源程序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资料必须严格保管。请你结合你单位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答:档案管理制度以文字条文形式设计。请结合单位实际设计制度具体名称、制定和执行时间、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设计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具体条款。综合考虑内部控制和实际业务需要(如保存、借阅与保密)的要求
XX公司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档案定义
主要指存储在硬盘、软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的会计数据和程序等,并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数据及系统开发运行中的全套文档资料。档案管理任务
1.收集和整理应存档的会计资料; 2.保管和利用好会计档案; 3.遵守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档案管理内容
一、会计凭证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收集齐全应存档的会计凭证,按凭证顺序号和本号检查有无短缺,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清理出不属于会计档案范围和无须存档的一些资料,补充可能被遗留的一些必不可少
的核算资料;
2.与负责凭证打印、装订、暂时保管的操作人员办理好档案入存手续;
3.应每月装订一次凭证,为便于翻阅凭证,避免凭证散失,装订凭证时应按适当厚度统一装订;
4.认真填列会计凭证封面,封面各记事栏都应填列完整清晰,以便于查阅。
二、会计帐簿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各业务日或各月的会计帐簿可由业务经办人在当期打印输出并保管,日常系统数据由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负责维护;
2.会计终了,必须将全年的所有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辅助帐等都统一打印输出,并整理装订;
3.档案管理人员在与业务经办人办理帐簿交接手续时,应认真检查帐簿是否有残缺、遗漏,确定无误后,应对所有帐簿进行归类、编号,妥善保存; 4.会计帐簿封面应书写规范,应填项目都应填列齐全清晰。
三、会计报表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各会计期的会计报表可由各业务经办打印输出,并负责保管;
2.会计终了,各业务经办人将全年会计报表整理装订后交档案管理人员; 3.档案管理人员对会计报表检查无误后,应对会计报表分类编号归档; 4.会计报表封面应书写规范,应填项目都应填列齐全清晰。
四、软硬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每月结帐前,各会计主管都应对会计数据做一次硬盘备份和软盘备份;结帐后,再重新做一次硬盘备份和两次软盘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备份软盘应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集中管理;
2.备份软盘应贴上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
3.备份软盘应装在包装盒内,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双备份的软盘应存放于不同的地点。
档案的保管和使用
1.只有由系统“打印”功能打印出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资料,经财务经理、会计主管、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签字认可后,才能作为正式的书面档案资料保存。带有“查询”字样的会计核算资料不能作为正式的书面档案资料保存;
2.会计电算化档案发生缺损时,应重新打印补充,操作人员在打印出的资料上注明此种情况并签字,经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人员签字认可后归档; 3.查阅已存档的会计核算资料应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并经财务主管批准后方可查阅,查阅时不得在会计档案上做任何记录、勾删和修改,更不能抽取单据;
4.对于存储在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及其备份数据,不得做任何删除、修改操作。5.对于已存档的会计档案一律不得外借 档案保存期限
1.对打印出的会计档案,其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2.软盘形式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必须在五年以上。储存在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可在两年后根据需要进行存毁。
制度的制订与执行
1.本制度由XX公司财务部制订,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XX公司财务部
XX年XX月XX日
2.信息技术推动着手工会计模式向会计信息化发展,原先的手工会计模式及其与内部控制的组合也被推至会计信息化模式及其与内部控制的组合,请结合工作实践和所学知识,简述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下的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联系与区别。(不少于500字)答:
1、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无论是手工会计模式还是会计信息化模式,其目标都是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会计法规不能因为约束对象所使用的操作工具或操作手段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手工会计模式核算和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同样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制度。(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变化,会计核算软件始终是处理会计业务数据的,会计核算软件开发所依据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与手工模式会计核算所采用的都是一致的,两者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2、手工会计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模式核算的区别
1正在某大学会计学专业读书的小刘利用假期来到某公司实习,在公司会计的指导下,小刘的业务长进很快,对学校所学的专业课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小刘对有关存货的核算内容还是有些不踏实,如小刘发现公司的存货种类非常多,可以说是“杂乱无章”。在学校学习专业课时,小刘知道存货一般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在一次公司对存货的盘点时,小刘将仓库中的存货一一登记在一张存货盘存单上,经过简单汇总之后交给会计,公司的会计再仔细看了盘存单后,告诉小刘盘存单上所列的内容并非是公司的全部存货。
另外,在确定公司的各种商品的明细分类核算时,小刘也感到很为难,其原因是公司的商品非常多,仅品种就有几十种,每个品种下又有很多不同的规格,小刘认为对商品的核算必须分好类,否则必然会引起核算的混乱,但到底应该按照商品的品种分类进行明细核算还是应该按照商品的规格分类进行明细核算呢?与分类相关的问题还有发出商品如何计价的问题,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对发出的商品进行评价,但如何选择就成了小刘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案例要求:
(1)小刘在汇总公司的存货时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在确认存货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20分)
(2)针对该公司的存货状况,你认为应该对存货如何分类?(20分)
(3)发出的商品应如何确定其计价方法?在确定计价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0分)
案例二:
某有限责任(集团)公司为一中性施工企业,注册会计师A某在审计其2010年度会计报表时,注意到2010年5月该公司办理了增资,其会计处理为: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83 500 000
贷:资本公积83 500 000
借:资本公积83 500 000
贷:实收资本83 500 000
A某认为这种会计处理对应科目很奇怪,就实施追加审计程序,发现该公司把1998年在会计改制中,已按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8号《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实行作价出资的土地使用权,又进行评估,并将地价评估增值的835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然后由董事会决议把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案例要求:评价该企业的做法是否符合规定。
40分)(案例一答案:
(1)小刘在汇总公司的存货时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在确认存货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占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金运作效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部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其他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提高存货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该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1、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
2、存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3、存货的核算计量方面不够准确;
4、存货管理实现电算化管理的程度不高;
5、非正常存货储备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
建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做好岗位分工,明确岗位责任。做好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加强仓储与保管的控制。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发现问题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加强关键点的授权与责任控制,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注意事项:首先要对存货的所有权进行确定,将那些不是属于本企业的存货从盘点的总数中剔除出去,将未到达但属于本企业的存货进行调整,再次还要考虑存货的性质是否存在霉烂、变质等的情况,及时做“已盘存”的标记辟免重复,做到账实相符。最后,对存货的计量单位进行转换,使同一种类采用同一计量方式,从而避免计量的不统一。
(2)针对该公司的存货状况,你认为应该对存货如何分类?
答:该公司采用品种法分类,根据案例,本公司应该是个一个以加工或生产产品为主的企业,其存货的构成最为复杂。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材料。指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物品,以及取得的供生产耗用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燃料及外购半成品等。
2、在产品。指正在生产各阶段进行加工或装配的尚未制造完工的产品。
3、自制半成品。指已经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并已经验收合格、交付半成品
仓库保管,但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4、产成品。指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可供销售的产品。
5、低值易耗品。指由于价值低、易损耗等原因而不能作为固定资产处理的各种劳动资料。
6、包装物。指为包装企业产品而储备和在销售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各种成形的包装容器。
7、委托加工材料。指企业因技术和经济原因而委托外单位代为加工的各种材料。
(3)发出的商品应如何确定其计价方法?在确定计价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存货的计价方法有:
(一)先进先出法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2)先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相同。
(3)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4)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5)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二)后进先出法
(1)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不同。
(3)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缺点是计算比较繁琐。
(三)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辩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
(四)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五)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六)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价”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我认为发出的商品应按先进先出法进行分类。
考虑因素主要有:市场的价格走势、品种单位的价值、同一种商品不同计量单位间的转换、品种的种类数量等因素。
案例二答案:
答:该企业的做法不符合规定。土地资产评估增值的部份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明细科目,资本公积有其他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等科目,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能转入实收资本,只有资本溢价的部份才能转入实收资本。
本案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资本公积(capital reserves)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比较常见,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本公积都可以转增资本新会计准则在“资本公积”下只有“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明细科目,但是还是还存在“股权投资准备”,只不过在”其他资本公积”下面降级处理罢了。
1、资本公积具体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关联交易差价、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及其他资本公积。其中,资本(或股本)溢价、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及其他资本公积等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而其它不可以转增资本。转增时按股东持股比例转。
泰兴啤酒有限公司存货管理制度设计
一、泰兴啤酒有限公司存货现状
(一)泰兴啤酒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泰兴啤酒厂坐落于长江北岸的江苏名镇——刁铺,该厂前身是一家小型粮酒工厂,建于1956 年。1975 转产啤酒,经过 20 多年的艰苦创业,泰啤人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造就了一座现代化国有中型企业。目前,全厂职工总数近800 人,占地面积约 76000平方米,固定资产 7000 万元,已成为国内贸易部系统、江苏省啤酒生产的骨干企业(省同行仅此一家),是国内贸易部系统的优秀企业,所生产的“环溪”“三泰”两大啤酒系列在评比中屡获殊荣,连续夺得5届省部优称号,被评为“中国公众名牌产品”“中国最佳明星啤酒”等。该厂设备能力排在、全省第八位,而产、销、利在江苏 40 多个啤酒生产企业中位居上游。
(二)存货现状
由于企业人员较少,管理部门相互兼职较多,供产销关键环节缺乏市场的预测和有效的监控,往往都是一人说了算,负责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和办理出入库手续等全过程。公司组织对所属几家企业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尤其在存货管理上暴露出许多问题,实际资产盘亏近50%,存货丢失损耗严重,账实不符,采购无控制、销售无监督,反映出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过高,存货周转速度缓慢,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由此可见存货管理对企业的 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大。根据分析提供的资料,泰兴啤酒的存货资金平均占用为流动资产总额的 40%—50%。本企业从最初忽略存货的管理,不在乎库存占用资金的多少,发展到企业存货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紧缺,无形中积压了大量资金,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减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存货成本困难。存货管理不规范,造成账实不符。泰兴啤酒有时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账务处理不规范,实现销售不做销售收入,不按实际结转库存产成品,对收回货款不列账,形成资金体外循环,造成存货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账实不符;与部分相关联企业之间的货物转移,双方不签订代销合同,代销或赊销商品不如实计入库存,形成实物数大于账面数。
二、泰兴啤酒存货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 存货的收入、发出,存货管理中记录材料领用、归集结转生产成本及费用的人为因素较多,尤其在工程项目核算上更显现其弊端。泰兴啤酒江苏的2个分公司同时开工,月末核算记录显示的是其中的材料消耗极少甚至为零,而另一个的材料消耗多出一大块;原辅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原辅材料并未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已经结转了成本;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购货发票未到,期末又没有按规定暂估入库,造成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记录减少甚至出现红字余额。
(二)存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本企业存货管理制度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未制定存货管理制度,或制定了这方面的规定,但没有按规定执行。
2、内部控制薄弱,特别是关键控制点未能发挥作用。存货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但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却往往由同一人完成,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一旦出现纰漏,即实行罚款、降职、撤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存货的核算计量方面不够准确材料领用记录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人为因素较多,尤其在工程项目核算上更显现其弊端。泰兴啤酒在计算月度产量时,一直采用以实际盘点数据倒推出产量,计算公式: 本期生产=上期结存+本期发货-期末结存,即实地盘存法,但月末盘存的目的是发现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而实地盘存法将日常存货盘存过程中,因盘点误差、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计入产品产量,掩盖管理漏洞或盘点错误。
(四)非正常存货储备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 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尽量降低存货财务管理系财务制度设计学号:089104041姓名:顾晴指导教师:曾祥飞
占用量,减少进货量,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因为库存量大,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给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带来了困难。
(五)存货管理实现电算化管理的程度不高 泰兴啤酒实现电算化管理程度不高。存货种类繁多,核算的工作量大,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造成账面数据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产生大量潜在损失;对账不及时,不容易及时发现问题,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人员不足或未具备一定的素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存货核算的质量。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一)落实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存货流程管理,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管理手段,是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办法的集合体,其目的是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规避风险,减少浪费,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细化计划管理,实行计划采购每月20日前根据下月的生产检修计划,由生产车间或工段岗位提报下月的使用计划,汇总后统一报生产部设备检修主管,设备检修主管汇总审核后,交仓库部门核实库存情况,由仓库提报月度采购量,返回生产部,由计划主管汇总审批后,下发计划,采购部按计划采购,仓库按计划收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物资超储积压,造成不必要浪费。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三)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避免管理零死角 企业应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使内部控制和岗位职责融为一体,明确存货管岗位流程内容,有效记录清晰明了,按内控要求及时组织盘点,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同内部考核相结合,形成奖罚分明的内部管理制度。
(四)加强员工培训,去除陋习,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职工岗位培训,丰富业务内容,让职工活学活用,让职工理解掌握数据的由来,系统之间的关系,盘点的目的,同时除旧革新,破除不合规、不符合企业发展的陈规陋习,提高职工综合业务素质。
(五)加强存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管理工具加强对存货管理,实现存货管理动态化,适时跟踪、掌控存货的购入、库存、领用和出产等环节,做到全过程监控,全过程管理,从而建立存货资产管 理系统档案,挖掘存货管理的内在潜力。如建立物流管理系统,同财务系统、生产数字化系统链接起来,做到不重叠、不交错。
四、泰兴啤酒有限公司存货管理财务制度设计
(一)、总则
1.为加强公司存货管理,规范存货的采购、销售与核算等,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经营需要,制订本制度。
2.本制度是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
(二)、存货管理的范围 存货管理的范围包括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产成品的出入 库及库存的管理。
(三)、入库管理
1.外购时,首先由采购部门提出采购计划,由分管领导审核,交财务部门纳入 收支计划,再由供应部门负责实施采购。
2.购回时,由物资质检部门按质按量组织验收,按实际质量认真填写“入库单”,对“入库单”的外购地、入库时间、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交货人、承包人和验收人等应逐一填写,不得漏项。
3.产成品入库必须有质检部门验收的“合格证”,仓库管理员要观察包装完好程度,清点实物数量、重量后,按规格、品种填写成品“入库单”,并由质检员、保管员和当班负责人签字确认。
4.验收中发现物资毁损短缺,应填制“毁损短缺货物处理单”,由采购人负责处理,对财务管理系财务制度设计学号:089104041姓名:顾晴指导教师:曾祥飞
于因此出现的更换费用或造成的损失由采购人员承担。验收时若发现物资有溢余时应填制“溢余货物单”,经相关领导处理后验收入库。外购物资应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并记录实物账。
5.采购人员凭原始发票及验收单(须有经办人、验收入及领导签字)到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
(四)、出库管理 物资发出前,必须由销售部门填制“出库单”,并办理部门领导及公司领导签字 手续。仓库管理员凭“出库单”据实发货。凡未办理“出库单”手续的,一律不得发货,禁止以白条抵库。
(五)、库存管理
1.仓库管理员必须将仓库物资严格按规定存放,每种物资就挂卡片或贴标签。物资要堆放整齐,标签清楚,存放安全,仓库管理员应对存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设置各种存货保管明细账,并根据出入库单进行账簿登记,经常与财务核对账目、实地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对用量或金额较大,领用次数频繁的物资应每月盘点一次,对于所有存货物资至少要一年彻底清查一次。3.盘点时,由供应、仓库、质检、财务等部门组成财产清查小组,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查找盈亏、积压等原因,编制盘存表,提出处理意见,参与清查的人员应在盘存表上签字,以示负责。
4.仓库管理员在月底时,应将当月的存货出入库按部门分项目汇总,与销售部门核对一致后,报给财务会计。5.仓库管理员应严格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仓库;因工作需要进入仓库的,仓库管理员必须亲自陪同。要经常核对账、物,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处理.(六)、附则
实地调查是设计准备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实地调查的方法很多,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岗位访问、开座谈会、问卷测试、请求有关人员提供书面材料等方法获得财务管理制度设计所需的有关资料、信息。需要注意的是, 各种方法的应用都必须把握要领, 而且所收集、掌握的材料应包括批评性意见和建设性意见两类。而调查的重点也因应制度设计的重点而不同。设计人员应该根据设计的重点列出需要了解问题的重点、应采用的方法、具体资料清单等等。
二、分析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方法是设计人员应付和解决面临的制度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直接影响到制度设计的质量。
首先, 设计人员要把握控制的关键点。从经济角度分析, 只有当内部控制带来的收益大于它所发生的费用成本时, 才是值得的。因此, 设计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主要是控制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 甚至决定全局成效的关键控制点, 应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探寻一个控制效果与控制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这也是重要性原则的体现和要求。
其次, 根据不同的控制点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结合新《规范》第四章“控制活动”的规定, 总结基本控制方法如下:
1、组织规划控制。
所谓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一般地, 企业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 涉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设置及相关关系;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 对财务管理来说, 就是如何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由此产生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
职责分工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这五种职务之间应按如下原则进行分离, 即: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2、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 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所谓一般授权是指对办理常规业务时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 一般授权时效性较长;而特殊授权是对办理例外业务时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 特殊授权时效性较短。同样地, 在财务活动中不论采用哪一种授权批准方式, 企业必须建立财务管理的授权批准制度, 其中包括: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的层次、授权批准的责任、授权批准的程序。
3、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规, 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会计系统控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规范和监督制度, 且要充分体现权责明确、相互制约以及及时进行内部审计的要求;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与方法, 遵循会计制度规定的各条核算原则。
4、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为达到企业既定目标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总体计划, 从某种意义上讲, 全面预算也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规划的授权批准。全面预算控制应抓好以下环节;预算体系的建立, 包括预算项目、标准和程序;预算的编制和审定;预算指标的下达及相关责任人或部门的落实:预算执行的授权;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预算差异的分析与调整;预算业绩的考核。全面预算是集体性工作, 需要企业内各部门人员的相关合作。为此, 有条件的企业应设立预算委员会, 组织领导企业的全面预算工作, 确保预算的执行。
5、财产保全控制。
财产保全控制包括:限制直接接触, 限制直接接触主要指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接触, 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限制直接接触的对象包括限制接触现金、其他易变现资产与存货。
定期盘点, 建立资产定期盘点制度, 并保证盘点时资产的安全性。通常可采用先盘点实物, 再核对账册来防止资产流失的可能性, 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应进行调查, 对盘亏资产应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相关制度。
记录保护, 应对企业各种文件资料 (尤其是资产、财务、会计等资料) 妥善保管, 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的可能。对某些重要资料应留有后备记录, 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
财产保险, 通过对资产投保 (如火灾险、盗窃险、责任险或一切险) 增加实物受损补偿机会, 从而保护实物的安全。
财产记录监控, 对企业要建立资产个体档案, 资产增减变动应及时全面予以记录。
6、人力资源及绩效考核控制。
充分调动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 己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人力资源控制应包括: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 保证应聘人员符合招聘要求;制定员工工作规范, 用以引导考核员工行为;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 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加强和考核奖惩力度, 应定期对职工业绩进行考核, 奖惩分明;对重要岗位员工 (如销售、采购、出纳) 应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 如签订信用承诺书, 保荐人推荐或办理商业信用保险;工作岗位轮换,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工作岗位轮换, 通过轮换及时发现存在的错弊情况。同时也可以挖掘职工的潜在能力;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 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 增强凝聚力。
7、风险防范控制。
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 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 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评估主要内容有:筹资风险评估、投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合同风险评估。
三、制度实验方法
关键词:财务报告;质量;作业简化
财务报告是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晴雨表,其质量一直是财务报告使用者关注的焦点。财务报告及其质量的生成离不开财务报告编制作业,规避财务报告编制作业本身因素对财务报告质量的不良影响,有助于保证和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一、财务报告编制的流程及作业
不同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其财务报告编制流程也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流程包括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确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清查资产、核实债务、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及附注、编制合并报表(如有)、编写财务报表说明书、编制完整财务报告、审批财务报告等环节。
各财务报告编制环节层层细分形成具体的作业。比如结账环节包括核对账簿、检查账务处理、调整账项、审核确认、实施关账和结账操作等作业;编制财务报表及附注环节包括制定编制分工表、汇总编制、校验审核、编制附注、审核,更正上报等作业。这些作业还可进一步细分为更低层次的作业。
二、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简化的含义及目的
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流程包含的所有作业统称为财务报告编制作业。从财务报告编制情况及结果来看,编制作业越复杂或作业量越大,犯错的概率就越大,财务报告质量问题就越易发生编制作业越简单越容易掌握,作业人失误的概率就越小;编制作业量越小,在减少作业人差错的同时,还能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时间放在关键的质量管理环节。
本文将财务报告编制中的作业简单化和作业量减少统称为作业简化。由此可见,这里所指的作业简化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为保证和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将编制作业进行简单化处理降低其操作难度或将其作业量减少。
三、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简化的建议
1.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简化应满足内部控制要求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证财务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财务报告编制内部控制作业均应融入到编制作业中,各环节授权批准、日常信息核对、数据真实性及可靠性控制、稽核控制等关键的内部控制作业均不得在作业简化时删减。
2.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简化的思路
在满足内部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作业简化,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涉及的作业活动进行界定,梳理各项作业及作业间的衔接。
(1)作業分解
将财务报告编制流程的各环节细分为作业,再将复杂的作业层层分解,甚至细分为相互联系的任务,使岗位编制作业的复杂程度降低,操作难度降低,发生质量问题的几率也由此降低。同时,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的分解也便于编制流程的细化、标准化,使各项编制作业的岗位固定、责任固定,实现岗位、程序间相互制约,进一步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实现和提升。
(2)作业清简
观察并分析各项财务报告编制作业,剔除重复、多余、不必要的编制作业,删除或简化部分底稿表格、整合作业减少编制步骤等,通过减轻财务报告编制工作量,在减少人为差错的同时,释放人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关注财务报告的质量管控。
(3)信息技术辅助
清理财务报告编制作业,分析哪些作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代替人工。比如财务报告源数据的采集、加工、表内平衡关系、表间勾稽关系的审核等作业,考虑适当使用信息技术,在提高编制效率、减轻编制工作量的同时,减少失误和缺陷,提高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处理、审核的准确性。
(4)作业能力提升
作业人执行能力越强,作业相对于他而言就越简单,这是相对的作业简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作业人的业务知识积累,提升判断、分析、编审财务报告的能力。对于无法胜任相关编制作业的人员,除了加强培训提高其技能外,还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其作业内容或进行岗位轮换。相对于作业人简化了作业、减轻了编制难度,也降低了错误发生的概率。
(5)区别对待
将财务报告编制作业区分为常规性与非常规性作业。将企业财务报告编制主要流程涉及的作业以及通常发生的作业列为常规性作业,其他列为非常规性作业。对于常规性作业应将其操作规范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而对于特殊业务或特别事项(如投资、合并、清算、分立)等非常规性作业应特别对待,增加质量管理关注度,减少差错。
(6)作业标准化
【财务制度设计作业】推荐阅读:
设计公司财务管理制度11-18
集团财务财务管理制度09-16
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01-03
社联财务制度10-26
财务核算制度12-04
财务制度12-25
工程财务内控制度06-20
公司财务审批制度06-25
建筑公司财务制度06-26
财务处理程序制度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