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要从底抓起(推荐10篇)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监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从小的事件抓起,发现小的问题及时督促改正,才能避免由小的问题发展成为大的错误,才能起到对电力职工生命安全上的最大爱护。从实际工作来看,这样做,确有效果。如禹州市电业局以前为方便变电站工作人员为各站配发了摩托车,但后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全市的地形有三分之一是山区、三分之一丘陵,而17座变电站分布在各乡镇,职工骑摩托车上下班存在许多交通安全隐患,稍不注意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为此,局党委果断地将配发的摩托车全部收回,改为提高一线职工的交通补贴,以避免意外交通事故的发生。这种从细节入手关爱职工的做法,受到了全局职工的一致好评。
从小事抓起,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任何事物的质变都不是突然发生的,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有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事之成败,皆由小生。因此,防变须防渐,免出大问题,须从小事抓。把安全监督的关口前移,关键是要把好“苗头关”,遏住“萌芽时”。禹州市电业局多年来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对安全管理长抓不懈,在职工的头脑中建立了较为坚实的安全思想防线,确保了全局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的稳定局面。
从小事抓起,也是改进管理者作风的具体体现。首先,管理者必须有对同志、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思想境界和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的铁面无私的精神。管理者如果对事故隐患安之若素,不愿批评,不去处理,就是一种失职,甚至是一种放纵。安全监督软弱无力,问题不了了之,必然导致工作失误、事故不断;其次,管理者要有敏锐的嗅觉、前瞻的意识,能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善于把握宏观,捉住微观;善于发现和捕捉始发状态且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善于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特殊性中找出它的普遍性。通过处理小问题,来拓宽工作思路,延伸工作触角,提升职工的安全思想层次。第三,要有善抓小事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从小事抓起,并不是鸡毛蒜皮的事都抓。衡量抓好小事的标准,也不是看受处分的人有多少,而主要是看通过及时正确的处理,是否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处理要因人因事而宜。有的是要春风化雨、耐心细致;有的则不能“温吞水”、“下细雨”,要有一定的锋芒,发挥应有的效力和威力。最近,禹州市电业局为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监督检查,由主管局长带队到市电北线(西商贸)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局电力工程公司工作班成员21人,其中直接参与登杆架线工作的15人因天气炎热没有穿工作服;部分工作班成员所戴安全帽未系带;上杆工作人员工作时无人监护;主要交通要道未设安全标示牌,立即对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进行了经济处罚,并在全局通报批评,要求全局各单位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查摆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在职工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生产固然重要,而安全更不可少。因为它是确保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更是一个企业赖以存在、发展的根本。安全监督作为安全管理中的首要环节,只有从一件件小事抓起,才能保证不发生大的事故,才能做到“抓小防大、防小变大”,才能保证职工“高高兴兴来上班,平平安安把家还”。
源头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使命, 是农机安全管理求恒的课题。各级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第一系例农机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认真抓好各项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的落实, 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本人从事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多年的经历和体会, 认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要从源头开始抓, 这样可以避免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把农机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从源头抓起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开展农机调查统计登记工作, 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从源头开始抓起, 提供对象和依据。近几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尤其是购机补贴政策,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购机种粮的积极性, 各种农业机械象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进入农民千家万户。农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用, 农机事故时有发生, 为预防事故的发生, 必顺从源头开始抓。黔西县在政府的重视下, 县乡村人员全力以赴, 开展农业机械的调查统计核实登记工作, 并围绕农业机械的数量、机型、分布、作业、挂牌、报废情况和驾驶操作人员有无驾驶证以及农机年检年审等情况进行。这样,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家底清楚, 为农机安全管理从源头开始抓起提供了对象和依据。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就有的放矢, 制订管理措施, 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是加大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提高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开展农机调查统计核实登记的基础上,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结合“创造农机平安村活动, 加大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提高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首先向农民宣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再向农民宣传农机挂牌发证是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 也是农民遵章守法的具体表现, 宣传驾驶人为什么要参加培训、考取驾驶证等。同时把编写的安全知识材料免费发给农民。例如“耕整机安全作业口诀, 拖拉机安全作业口诀, 水稻联合收割机安全作业口诀”和“安全温馨提醒片”发给农民, 农民随时可以学习查阅, 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是方便农民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农机安全管理工作面对千家万户, 农机安全管理机构又是农机部门面向社会的窗口。这就要求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要“为民、利民、便民”,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在工作中努力实践“立民”观念, “以民为本, 为民服务, 帮民解困, 助民增收, 保民平安”。为方便农民,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要主动上门, 为农民的拖拉机、水稻联合收割机办理挂牌注册入户手续, 集“挂牌、照像、喷号”一条龙服务。但应该指出, 便民不是降低农机挂牌入户的技术标准, 而是方式和程序上的简化, 便民是在规范的基础上便民。因此, 还是坚持按有关规定执行, 不违规挂牌, 即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办, 检验不合格的不办, 不异地发牌发证。从源头上杜绝了“黑车非驾”的现象消除了农机事故的隐患。
四是严把农机技术检验和驾驶人的考试关。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的技术状况水平低、安定性能、经济性能, 环保性能, 作业成本增加, 事故隐患严重。因此, 在农机注册入户时, 要严格按《省农机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不合格的通知机手检修, 待技术检验合格后, 再办理注册入户手续。在一年一度的农机技术检验中,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应分片定点上门, 采用科学的检验方法, 即一律上拖拉机检测线进行检验。并做到四个不检:拖拉机的技术状况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通知机手修复后再检;机手不参加安定学习的不检, 通知机手补课后再检;对使用了报废的, 严重污染环境的不检, 并收回牌证, 通知其报废;对未投强制责任保险的不检待投保后再检。同时在拖拉机车箱两边喷上“严禁载人, 严禁超载”的提醒语, 随时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行驶。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还要加强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监督管理, 要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检查督促培训班执行农业部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通知》, 不准缩短培训班的时间, 不准学员交钱不参加培训。按农业部的42号令《拖拉机驾驶证申请和使用规定》进行考试发证, 坚决杜绝发人情证、关系证的现象。
银行管理,不仅强调职工的行为必须符合规范管理的要求,而且强调领导的行为也一定要符合规范管理的要求。领导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策,决策失误所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损失是重大的。因此,只有领导的行为合规了,才能有效地防止决策失误。银行的决策,可以分为长远决策和阶段性决策,阶段性决策又可以分为一般性业务决策和重大事项决策。从长远决策来
看,银行领导要着眼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合规管理要与产业政策、环境保护、人才战略、发展后劲等方面联系起来,从而能较好地把合规管理融入到本单位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从一般性业务决策来看,各级银行行长要放权给同级的业务经理,并赋予他们相应的责任。银行的业务经理,他们有如工业企业里的工程师一样,在技术管理上最有发言权。让他们来处理日常业务,能让行长有更多的精力思考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同时也能充分地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长处,更有效地避免决策失误。在这方面,合规管理组织实施战略要体现在贷款制度的执行上,体现在操作程序的规范上,体现在个人行为的检点上。从重大事项决策来看,各级一把手要把涉及到全局性的重大事项亲自拿在手上抓,但又不能独断专行,要在各级建立起由行政、业务、纪检、工会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民主监督机制。行长既是这一层次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终拍板的决策者。其合规性不能体现在事后监督上,而应该穿插在决策前或者决策中。要把决策群体特别是行长决策的合规性与个人的晋升、晋级、奖惩等利益机制结合起来,从而把决策者的个人行为约束在党纪国法和廉洁为官的范围内,把决策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把领导者在合规管理中的表率和带头作用全面地发挥出来。
各级银行的行长,是金融部门在某一地域的最高长官。他们的行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这个行的发展和前途。在合规管理年活动中,行长不能只挂上领导小组组长的名头,在职工大会上讲两句话就万事大吉了,还必须把自身也纳入到合规的范畴之中。上级行的正副行长要用蹲点包片的办法,分别对所辖范围内的行长进行合规性检验。要通过引导、检查和督促,使下级行的行长学会正确决策、合规施政和在职责许可的范围内使用权力。也只有从行长抓起,才能把合规管理抓出成效来。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已被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部首,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教学生写好字呢?
1 养成写字习惯,让学生“备”写
1.1 选择适合的铅笔。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俊字亦是如此。按照惯例,我们在课前总是要求学生把铅笔削得尖尖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越是尖尖的笔反而越写不出字的各种韵味,无论怎么运笔都表现不出字的轻、重、缓、疾。再从铅笔盒中寻找笔尖稍粗、好似用过的笔,正是这样的笔才更容易把字写好。
1.2 把握好握笔的姿势。对于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要求,从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开始。我就一直注意加强培养,但发现孩子写字时总会不经意忽略了姿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让孩子描字写字,更不要盲目地增加写字量,更多地要关注到孩子的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因为这也是写字教学的重点。写一手漂亮的字,除了我们课堂上经常强调的“三个一”之外,我觉得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学生把握不好握笔的姿势。
铅笔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非常容易磨损。很多学生的铅笔在用完后笔尖侧面会出现一个尖尖的斜面,仔细观察,这些学生的字肯定不会漂亮。因为这就是一个直接原因,他不会用笔;还有些学生的字看起来线条很不流畅,那他的笔一定没有握紧。我常跟孩子们讲,笔要不断地转着,握紧了用;在写完几笔或写完一个字之后,可以把笔稍微转动一下。这样既保持了笔尖的圆滑,又适当地缓解了写字给手指带来的疲劳。用完的笔尖只有是圆圆的,这样写起来的字笔峰才能更圆润、更饱满。
1.3 洗手抹桌爱整洁。每次上语文课前,我总要求孩子把手洗干净、桌子抹干净,因为好多小朋友下课玩耍时常常把手弄得很脏,一写作业,手心冒汗,本子就成了“大花脸”,他们的课桌也常常因为捏橡皮泥之类的,使作业本封面遭殃。
2 培养良好兴趣,让学生“乐”写
读到过关于“吃瓜子”的一段话:瓜子,大家都嗑过,无论喜欢与否都很容易拿起一个放到嘴边,一旦吃上第一个,就停不下来。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吃下去直到吃完为止。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有三大原因:一是吃瓜子这种行为很简单,人们很容易接受这种行为。同时,也是因为简单,人们很容易掌握技巧成为熟手。这个过程在潜意识中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人们期望享受这个过程。二是每嗑开一个瓜子,人们马上就会享受到一粒瓜子仁,这对嗑瓜子的人来说是一个及时回报,就是这种及时的回报发挥着作用,激励人们不停地去嗑。三是嗑着一个个瓜子,过一会儿就有一堆瓜子皮,它能让人看到嗑瓜子的成就。读完这段话,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吃瓜子”让我联想到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如果有办法能让学生像“吃瓜子”一样愉快地写字就好了。
为使学生爱写字、喜欢写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正面教育。每次作业写得好的学生都能得到一个“大苹果”,并在写得特别好的字旁边画一个笑脸,每周都比一比谁获得的笑脸最多,获得“笑脸”最多的就当选为这一周的“小小书法家”。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或字稍有起色就及时鼓励、表扬,肯定其成绩,并指出他好在哪里,让他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激发写字兴趣。当然,如果总是用这一招,学生也会厌烦,会减弱对写字的兴趣。于是,我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再为学生送上一份惊喜,如在漂亮作业本里夹上一本新本子、一支新铅笔、一块新橡皮、一张自制卡片。学生会为这些意想不到的礼物激动地跳起来,写好字的劲头就更足了。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发现在学生习字的过程中,教师“因材施教”地指导是最有效、最具说服力的。因此,教师应持“下马观花”的态度到学生身边观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成功,一句“你这个字写得多好啊”或“你真是咱班的写字能手”,都可以给学生巨大的成功感,使之信心百倍。
3 观察示范演示,让学生“会”写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字质量。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
3.1 观察。
3.1.1 观察字形。低年级学生的知觉常表现得较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在认字形中,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再加之汉字字形复杂,笔画变化较多,这就使儿童掌握字形更加困难。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牢固地记忆字形。这样就不会在写字时出现写一笔、看一笔的现象。
3.1.2 观察范字。当学生记清字形后,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如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还要看清字的布局、间架结构。在仔细观察了范字后,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并在范字上用手指描写。
3.2 描红。我把描红、仿影的要求编成儿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字习惯。如描红:“熟部件,记心里,新部件,看仔细,一笔一画描,笔顺不能倒”;仿影:“一边仿影一边认,字形结构记心里,大小宽窄怎安排,笔画位置在哪里。”描是在学生记清字形、充分观察范字之后,让其按照笔顺规则描摹田字格中的范字。描要仔细、认真,力争做到手写心记。通过三四遍的描摹,学生基本记熟了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对于后面的仿写就会起到铺路搭桥的过渡作用。
3.3 临写。在学生完成前两个环节之后,即可引导学生临写。写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田字格,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在学生临写时,教师要注意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字的结构搭配等。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时要集体矫正;而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不能轻易放过。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的板书要工整、规范。实践证明,教师的字书写规范、美观,学生的字才工整、漂亮。
3.4 评价。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3.4.1 学生自评。这一环节最好是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当写好一个字后,随时和范字对照,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写下一个字前加以改进。当然,自评也可以是在小组互评时,看着小伙伴们写的字,跟他们的作品对照,面对面地展开自评。这样可以增强孩子敢于发现自己缺点和不足的勇气,培养其诚实的品格。
3.4.2 生生互评。在临写后,积极组织学生互相评议,或选取几份作为例子,集体评议。评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及评价原则。当学生有了评价的准绳之后,评价就能有的放矢。同时在互评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书写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借鉴,以便改进。通过互评,不仅能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不骄不躁,能正确全面地看待人和事物。
控制环境污染要从源头抓起
本期刊出的题为“用于印制线路板的环保型材料和工艺”一文很值得一读.该文的中心思想是,在印制线路板的生产中,不论是老产品老工艺的改造,还是新产品新工艺的.兴起,都要切记,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具体做法是,采用环保型原材料及环保型新工艺,也就是说,控制环境污染要从源头抓起.当然这种新理念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措施和法规来保证.另外,应该全民动手,提高环境意识,在实验研究及生产实践过程中,像重视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数量那样,努力控制原材料及工艺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经合成出2000万种化学品,经常使用的有7~8万种.在表面处理行业中所有的工艺及工序均离不开化学品,而且很多都是剧毒的,使用量又很大.它们在给人类带来财富的同时,正在悄悄地危害着我们人类自身的存在.人们早就了解了一些有毒的物质能致癌致畸,更有甚者如二口恶英污染了土壤或水源,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人和动物的生存繁衍及生命安全.类似二口恶英这样的来源极多、分布甚广、毒性强且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化学品,必须颁布污染控制法规,关闭排放源,研制环保型的新材料.另外,明智地选择、采用与环境相协调的技术和方法是控制源头污染的另一重要措施,文章列举了一些采用环保型原材料及工艺的化学镀及电镀的实例,在现今生产中已被采用了,今后还应该更扩大规模.近期媒体报道了上海市针对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问题,强调了对生产过程的监督,比如对22 种农药和35种常用农药的剂型、剂量、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等等都做了严格细致的规定.相信各级政府今后在制定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及法规时,一定会将采用环保型原材料及工艺,控制污染源纳入重点内容. 舒怀 ?
作 者:舒怀 作者单位:刊 名:电镀与精饰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ING & FINISHING年,卷(期):200224(1)分类号:关键词: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 朗读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可以考查学生对生字的音、形的掌握及对词语、句子及课文的理解程度。还可以促进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提高, 良好的语感、阅读习惯就是在这时候慢慢形成的。古代教育家荀子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意为:千里的行程, 都从一步步开始;无边的江河, 都是一条条小溪小河汇聚而成。同理, 朗读教学也要一步一个脚印, 踏踏实实地从低年级抓起, “从娃娃抓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朗读还是经常不受重视。学生仍旧是教师的“忠实听众”, 朗读时间也常常在问答时间中流逝。或者朗读经常流于形式, 只是为了教学设计或教学环节的需要而添加, 有时候并没有真正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 用心悟读;没有考虑朗读在不同语境中的方式有所不同, 缺乏对朗读的指导与评价, 朗读更多地因为背诵而读, 等等。
以上的教学现状是普遍存在的, 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 考试是笔试又不考朗读, 不用重视。实际上, 学生的朗读就是对课文的理解渐渐深入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将课文声情并茂地读出来, 也就意味着对课文情感与思想正确把握。有时对课文的分析看似到位, 却冲淡对课文的情感把握, 削弱课文带给我们的美感。反之, 让学生在读中悟, 在悟中读, 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读”的教学方法, 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便是最生动的写照。因此, 在课堂中, 我们应该不断优化朗读教学,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一、提出目标, 有的放矢
在阅读教学中, 提出读的方式、目的, 让学生有目标地读例如《葡萄沟》一课中, 在学习课文时,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 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2再读课文, 把你认为的好词好句画出来, 美美地读一读; (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看看作者介绍了葡萄的哪些方面? 你喜欢葡萄吗? 把你喜欢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朗读三部曲,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二、抓住特点, 精讲范读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 约为10分钟~15分钟短时间内既要启发问答, 又要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 教师就得精讲多读。低年级课文浅显易懂, 只要教师抓住课文重点, 适时点拨,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时就要及时进行朗读指导, 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情感表达。例如, 教学《司马光》一文 , 学生初读课文后 , 已经了解司马光救人的经过, 教师重点引导:小朋友掉进大水缸会怎么样? 别的小朋友怎么做? (慌了、吓哭了等) 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没有慌, 砸缸) 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后, 及时进行对比朗读:读到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时声音颤抖、紧张、着急;读到司马光砸缸时, 声音镇定、不慌不忙。教师先范读, 生跟读, 再让学生自读, 截然不同的语境仿佛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受到当时的险情, 突出司马光的镇定聪慧。需要指出的是, 对于低年级朗读, 教师不需要过多地讲解朗读技巧, 会让学生如同“雾里看花”, 教师更多地要通过范读让学生揣摩、模仿。
三、激发兴趣, 赛读乐读
低年级学生的情绪较不稳定, 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或暗示。在教学一定时长后, 孩子的注意力有些不集中, 经常口到心没到, 朗读的时候很容易形成唱读。这时候, 一朵小花、一面小红旗就能激起他们朗读的动力, 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 读反复, 反复读, 熟读成诵, 在学生因为得到小小的奖品激动不已时, 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四、渲染气氛, 情境朗读
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往往依赖于具体事物形象, 情绪往往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渲染气氛, 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受到情感熏陶, 朗读时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 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 出示小鱼干死的画面时, 低沉、哀伤的音乐缓缓响起……
师 (着急、悲伤的语气) :你们看, 用不了多久, 浅水洼里的水就要被沙粒吸干, 被太阳蒸干, 这些小鱼都会活活地干死!如果你是它们, 你会说什么话?
生:救救我, 我要回家! 我想回到大海里!
师 (低落、绝望的语气) :是啊, 可它们也许永远也回不了大海了, 假如你们是那些小鱼, 让我们一起喊出来“救救我, 我不想死”!
生顿时大喊:救救我, 我不想死!
话音一落, 和着哀伤的音乐, 所有的孩子都非常难过。
这时, 再让他们读读有关自然段, 每个孩子都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五、运用评价, 互读互评
在指名朗 读之后 , 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 与互评相 结合 , 有利于调 动学生的 积极性与 主动性 , 形成《语文 课程标准 》积极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让学生当小老师评价:“他读得怎样? ”“好在哪里?”让学生之间用浅显的语言互评, 更具体、直观。学生从他人的朗读中获取经验和弥补不足。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拒腐防变教育作为第一道防线”。既通过教育引导使人自觉从善,又通过制度约束使人不能为恶;既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恪守制度的自觉性,有通过制度建设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我们要把党中央的要求认真贯彻到反腐倡廉的实践中去。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腐败行为的发生,首先是思想道德防线出了问题。党员干部只有具备坚强的党性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正确对待和处理利益问题。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监督的全过程,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要,基本经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一切
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谋取私利。要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弄农村,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
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广西的情况看,我们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验,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youhuo,对党员干部来说,首先是教育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要高度重视发福倡廉教育,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和德政工程摆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切实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文/敖登高娃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我不敢谈什么经验,也不敢谈什么理论,就本着学习的原则,想说说今年第一次带这么多人的一年级班主任的一些想法。我觉得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要从细微处抓起。
一、从细处抓习惯培养
学生习惯的好坏,决定了他学习成绩的优劣,也影响了他个性潜能的发挥、发展。而且,小学生最喜欢模仿、学样,因而,从细微处抓好班级学生的习惯,是培养班级良好风气的一项重要工作。反之,有了良好的班级风气,学生就有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如此良性循环,班主任工作也就有了教育的成效。
学生刚入学,一开学时,几次出操队伍都非常凌乱,大部分同学都是我行我素的走出去的,甚至后面的一些同学跟不上,有些都是奔走出去的,各种姿态都有。我看了以后,心里很不舒服,便及时予以纠正,决定一律要求从整队开始,但是孩子们互相不认识,连自己的位置都记不住。甚至每天有一半同学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办法只能先让孩子互相认识,记住自己站在哪排第几个。一次做不好,再训练两次、三次,直到做好为止。上下楼梯也是如此,天天跟着提醒:靠右行,要安静。经过几周反复的练习,强调学生的态度自然改变了过来,上操的态度就认真了许多。态度认真了,质量也就有了相应的提高。
教室里喧哗也是我头疼的问题,孩子们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对小学的常规、纪律都不知道,只是觉得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特别骄傲,再加上教室里人多,每个孩子都要把声音提高八度来说话,每次都是我的声音高过他们才能停下来,但这不是长久之事,几天我的嗓子坏了,说不起话来了。反复强调告诉同学们教室里应该保持安静,没有显着的效果。我突然想起这样一句话“无声胜有声”.每当教室里炸了锅的的时候,我就站到讲台上,用眼神看着他们警告他们,同时把食指放到嘴上,表示安静,不要吵闹。开始是三五个安静下来,接着十几个,还互相提醒着,不一会教室里就安静下来了。天天如此,效果还不错,一箭双雕。孩子们不仅说话的声音低了许多,还学会互相提醒在教室里要安静。
包括班级值日生的工作、晨读的纪律、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态度、课前两分钟的纪律等等,一切细微的习惯都得慢慢抓起,逐渐来养成。因为孩子往往是不自觉的,他们的错误行为往往会反复性地出现,尤其一年级的孩子,更得这样来抓。
二、从细处培养有管理能力的小干部
要建立一个团结奋进、求实进取的班集体,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强弱、工作热情的高低、工作方法的科学与否,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因此,班主任要管好带好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关键要选拔、培养、使用好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班干部。
一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学生各种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一个班班风、学风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工作显得特别得烦琐,而此时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班干部对班风、学风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一年级班主任的我,十分注重又全面又核心地培养班干部。
我认为此时教师不要急于选出班干部,而应仔细观察班中每个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努力发现班中思维活跃,自觉守纪,成绩优秀,胆子大,又好表现的学生作为主要观察对象,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遵循择优录用,应在民主评定、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从如下两方面去考虑:
一、选择品德好且敢于管事,肯干事,吃亏点不要紧的同学;
二、选择成绩好自觉守纪,且有一定能力的同学。班主任再根据所选干部各自的气质、性格、特长以及能力等进行任职分工,以此优化班委组合,产生正式班干部。观察大约一个月时间后,我开始选拔试用一些同学当班级管理员,明确责任,说明是试用根据表现决定转正,我的班级管理人员名单是用铅笔写的,随时可以换。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入学,对班级管理工作无从着手,更无管理的经验。做为班主任,应跟紧跟牢,教给班干部各种工作的方法,刚开始时凡事不能怠慢,要亲力指导,如指导班长如何管理班级日常事务,指导学习委员在课前进行带读,指导劳动委员安排值日生并督促他们值日等等,还包括一些零碎琐事,如老师不在时,班中有人打架怎么办,带读时有人不守纪律怎么办等等,都得进行指导,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和自己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增强管理班级的能力,积累管理班级的经验。
经过三个月的实践与研究,大部分管理员们干的很出色。如:语文作业管理员蔺水毓,现在能够及时的收发作业。花卉管理员肖文琦不用我的监督能够及时浇花、擦洗花和花盆。还有室内暖气管理员高宇、窗台管理员黄恩泽,图书管理员李佳欣、黑板保洁员周芙羽和郝逸翔等都能不用我监督及时完成自己的任务。但也有个别孩子不能长时间坚持完成任务,也有孩子不太适应孩子这份工作,如:室内卫生管理员是吴浩宇,这个孩子比较聪明,善于表现,干活挺积极的。先和他谈话后决定试用一个星期,首先告诉他的责任是监督室内值日生的值日、保持维护室内卫生和垃圾桶的清理。接着每天监督、提醒他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一周下来垃圾桶清理很积极,几乎不用我提醒。但是课间卫生保持反复强调,就是记不住,我想可能是男孩子贪玩的原因,慢慢会好的,就给他转了正。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引导,发现这个孩子劳动能力较强,管理上不太用心,室内卫生保持的也不太好。为了维护孩子的尊严本学期让他坚持先干下来。再如:课间活动管理员换过三次,现在是尚智柯,孩子很负责,只要发现玩耍动作过分的,就会提醒或者请回教室反省。但是课间活动还是比较乱,我试着给孩子教一些在楼道内比较文明的游戏,如:拍手游戏等,但孩子们不太感兴趣。我也在反思着哪些游戏适合他们。怎样才能使课间活动文明有序。
三、从细处看出闪光点
我觉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激励这种方法更是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孩子们也很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为他们年龄小,许多说教他们听不懂,而你的声色俱厉也只能让他们短暂地照做,过一会儿可能就忘了,可是你一句表扬的话语,一颗小小的红星就可能让他们特别的自豪,特别的兴奋,而好习惯的培养必须要坚持。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大做“激励”这篇文章,收效还不错。捕捉闪光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教师要从细处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别人看来,后进学生,不求上进,没有任何优点,我不那么认为。谁说他们没有优点?我班的高宇每天为班级擦暖气,拓俊韬天天嚷着要打扫卫生,魏星明总是那么认真的帮助别人……这是发现出来的,是表扬出来的。
本文从传播效果的角度, 分析公众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层次, 通过对比国内外中小学在防灾减灾教育方面的差距, 并结合行为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知识, 分析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提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建议以动画片、科教短片、挂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气象科普宣传;以学校为核心, 将防灾减灾教育常规化、机制化,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并动员社会力量, 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教育。
1 中国气象防灾减灾形势严峻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也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与强度较高的国家之一。经统计, 2004到2013年, 中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约23 351人死亡 (含失踪) , 平均每年有3.99亿人次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3 048.7亿元 (数据来源:民政部和中国气象局) [1]。
从2016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来看 (图1) , 最主要的还是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雹等灾害 (图2) [2]。民政部透露, 2016年前7个月, 全国各类灾害共造成全国1.37亿人次受灾, 与近年同期相比, 灾情明显偏重。
面对各种自然灾害, 第一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才能达到脱险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 提高公众的灾害防御意识、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 对减少灾害损失和提升救援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影响力不够
2.1 分析气象科普发展历程
从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 长期以来, 中国气象部门不断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开展了一系列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
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普委员会于1980年正式成立。紧接着, 气象影视协作组于1981年成立, 先后拍摄了上百部气象科普影视片。1981年, 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气象科普刊物——《气象知识》新鲜“出炉”, 图文并茂的期刊生动诠释气象科学知识, 受到各界的好评[3]。
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方面, 中国气象局通过抓示范点建设, 在北京、上海、江浙等地建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联合体、协会等, 研发编写生动有趣的校本课程, 普及气象知识。目前, 全国建有校园气象站的中小学校已超过1 000所, 依托校园气象站, 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教育活动, 增强了青少年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 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和气象台站对外开放也在积极推进中, 到目前为止, 各地已经建成218个“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进入21世纪, 气象科普工作重点转移到了防灾减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气象学会先后组织了“气象科学大使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等大型活动, 向公众面对面地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3]。
2009至2016年, 中国气象学会已连续8年联合中国科协等单位举办“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 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活动辐射达百万人次[3]。
同时, 随着科技的进步, 气象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也在不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的结果, 2012至2014年, 连续3年, 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别达86.2分、86.3分和85.8分 (图3) 。公众对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满意度在明显提升[4]。
2.2 气象科普传播效果研究
一方面, 气象科普工作在有序开展, 气象信息传播手段不断丰富, 但另一方面, 当气象灾害发生时,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然存在, 特别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而造成防灾知识和能力缺乏的留守儿童、老人成为了受灾害打击的脆弱人群。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着避险行为的发生, 造成防灾减灾效果不佳呢?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这与传播效果、受众接收到信息后采取的行动有关。传播效果有3个层面 (图5) , 第一是认知层面效果, 即增加人们的知识量和引起人们知识结构的改变, 比如了解和掌握气象知识等;第二是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即作用于观念或价值体系, 如气象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等;第三是行为层面上的效果, 即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 比如遇到灾害性天气时, 能否根据气象信息, 有效采取避险行为, 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当然, 影响气象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比较多, 从2016年我国气象灾害人员伤亡的案例来看, 相当一部分遇难者是不顾及可能发生的灾害风险, 不加防范地在“脆弱地区”进行户外活动, 或是得到预警信息也不知道如何采取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究其原因都和防灾避灾知识缺乏有关。因此, 要做到提高公众意识, 影响公众行为的改变, 才能确保科普传播工作取得实效。那么, 如何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呢?这里强调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要从孩子抓起。
3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要从孩子抓起
月亮为什么变圆了?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孩子从幼年时代起, 就会对身边的天气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不断地向大人提出一些看似司空见惯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 大人们不会因势利导地回答他们, 就会扼杀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天性, 影响孩子知识的形成。反之, 因势利导的“给予”一些与气象灾害有关的防灾避灾知识, 不仅仅对于儿童时期防灾避险有帮助, 还能通过他们影响其家庭成员及周围的人, 并影响本人今后的成长直到老年的全过程。
再来看, 中国老少边穷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 经济落后, 当地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 留守在家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 他们对于预警信息的获取能力, 以及防灾避险知识都相对于青壮年偏弱, 形成了面对灾害的防范脆弱人群。但是相比较而言, 孩子对气象科普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还是要胜过老人, 因此加强对孩子的防灾减灾知识传播和避灾训练, 能起到“小手拉大手”, 规避灾害的效果, 甚至在孩子长成后, 形成防灾避险科学素养“代代相传”的良性循环。
从国外经验来看, 很多西方发达国家, 一直以来都聚焦于青少年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美国的大气科学高校联盟专门建立了儿童气象网;在英国, 科学是所有5~16岁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 “你的生活 (Your Life) ”“生活大爆炸赛事”“国家科学和工程竞赛”以及“STEMNET”已经成为英国四大品牌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同样重视青少年的科普工作。以气象为例, 韩国气象厅、日本气象厅均推出了针对不同年级段青少年的气象科普资源, 它们以有趣的动漫、互动参与性强的游戏还有科学实验等作为主要内容, 风格活泼而有吸引力, 互动性、参与感十足, 容易激发受众主动吸收气象知识的热情。
但在中国, 公众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面对自然灾害, 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缺乏必要的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2016年, 《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查报告》明确指出, 在日常生活中, 中国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做好了基本的防灾准备[5]。
心理学上分析, 人在年幼时代接触到的灾害防御知识, 以及培养的避灾行为习惯, 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防灾减灾教育刻不容缓, 从孩子抓起效果最佳。人的行为习惯 (图6) 是比较固定、自动化地去完成一系列动作[6]。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更是因为一些重复训练、身边环境的接触影响而形成[7], 所以对孩子进行防灾减灾教育, 培养其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行为习惯, 将对孩子以后的工作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小学阶段是孩子好奇心、追随性的启蒙阶段[7], 这一阶段学生可塑性极强, 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阶段性特征, 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 培养孩子的防灾意识和避灾能力, 孩子一旦形成习惯, 就会自动地体现在日常行为和学习中, 伴随并保护孩子成长, 甚至帮助身边的人规避灾害风险。
如果不重视这一关键期对孩子进行防灾减灾教育, 很有可能造成其日后灾害防御意识的淡薄。研究表明, 人从出生到成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某个特定阶段会对知识或能力的获得特别敏感, 如果给予相应刺激的影响, 就会毫不费力地获得一些能力。[7]幼儿期和童年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此时对孩子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传播, 培养其正确的避灾行为, 能起到事半功倍、受益终生的效果。
为此, 社会要关注防灾避灾儿童动画片、挂图、科教短片在幼儿园、学校中的应用普及。
通过老师教给孩子们 (大手牵小手) 防灾避灾知识, 进而在灾害发生时, 孩子帮助老年人 (小手拉大手) , 规避灾害, 起到“大手牵小手, 知识弄对头;小手拉大手, 绕开灾害走”的效果。要将防灾减灾科学传播常规化、机制化。学校开设防灾减灾课程, 将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纳入到学生正常学时中[8]。加强气象科普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广, 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校本课程纳入中小学课堂[9]。为增加教师培训中有关防灾减灾的知识, 各地科协应当组织地震、气象、水利等部门专家对幼儿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或开设讲座, 并邀请专家编写相关的教材。同时, 动员类似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及其人道救援网络成员机构深入灾害易发地进行科普培训, 因地制宜进行防灾减灾教育, 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非常必要。总之, 防灾减灾教育启动越早, 受益越早。
4 结论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 中国防灾减灾形势异常严峻, 而提高公众的灾害防御意识、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 对减少灾害损失和提升救援效果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对于全体公民来说都非常必要, 从孩子抓起效果最佳。短期来看, 这是解决老少边远地区弱势群体防灾避灾的“突破口”, 能保一方平安。长期来讲, 这也是不断提升全民防灾避灾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一代代筑牢防灾减灾阵地的根基。
参考文献
[1]秦大河, 等.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12:7.
[2]民政部网站.民政部国家减灾办等发布2016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BE/OL].[2016-07-11].http://www.gov.cn/xinwen/2016-07/11/content.5090295.htm.
[3]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110-126.
[4]中国气象局.2014年中国公共气象服务[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5 (8) :4-6.
[5]寇江泽.别让灾害变成灾难[N].人民日报, 2016-08-27 (9) .
[6]王晓娟.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4 (10) .
[7]胡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1:7-10.
[8]陈恋.教育是最重要的防灾减灾方式[J].中国减灾, 2013 (18) :31.
邓小平曾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确,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孩子日后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俗语里“三岁定八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职业生涯理论看,人的每一段职业生涯都有幼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与人的成长一样,看似普通的幼儿期,对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同样,大学人生其实也是人生中的一段职业生涯,相当于幼儿期的大一阶段,对整个大学人生也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大学开端能为成就美好大学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尤其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只有不到三年的在校时间,良好的大学开端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知道,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竞争,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除了要拓展企业用人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聘用单位外,指导、引导学生加强综合素质培养与锻炼,修好内功,提升自身素质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应在学生大学教育中发挥其独具一格的重要作用。
就业指导,是指为需要获得职业的人提供如何获得适合自己的职业的各种服务和指导,从而实现劳动者与职业的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单纯是帮助学生选择职业,谋求一份工作,它还是一项内容丰富、系统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工作[1]。我们认为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的信息、面试技巧的教授、岗位选择的方法,更应该是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所学专业与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投入素质锻炼与培养的历程,而前者,可以在大学实习前夕向学生讲授,后者,则应该在学生大一阶段就要展开教育,并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学生大学生涯的始终。
1 如何在我院大一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那么,如何在我院大一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呢?根据交通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踏实、守纪、团结、进取的良好品质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与良好的执行力,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大一开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3点着手:
1.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必须继续营造自觉守纪、积极进取、踏实工作、文明有礼的良好氛围。我院经过50年的文化积淀,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奋斗,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成千上万的交院学子以其健康向上、勤恳踏实、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成为学院后来者的成长榜样,一届届的新生走进交院的校门,投身于富有交院特色的校园育人氛围中,受其熏染,因其奋进,绝大多数交院学子都能在环境的熏陶和榜样的指引下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时代学子走上工作岗位,并使自己也成为下一批交院新生代的榜样,将优良的学风、校风代代传承。可以说,目前我院良好的育人氛围是我们开展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无价财富!我们应当继续营造并加以深化,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1.2 必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就业指导教育作用,让学生在第
一节理论课、第一节实训课就知道今后所从事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使学生有一个明晰的奋斗目标。就业指导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更是贯穿学生大学生活始终、浸透于学生大学教育每个环节,甚至角落的全过程,因此,就业指导教育不仅仅是就业指导科任老师的任务,更应当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各科任教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专业教师熟悉行业、岗位的用人要求,又经常与学生相处,他的言行对大一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信服力与影响力,教师在授课之余,结合专业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方向的理论指导,在实训教学场所,教师以身作则,结合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工作态度、职业操守的实践教育,这些就业指导教育哪怕每次只有三言两语,对学生们选择三年的大学生活方式,选择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1.3 严格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一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构建严肃、活泼的培养平台。
1.3.1 良好的执行力与自律能力是交通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及基本要求,加强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执行力与自律能力。
对大一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此时对他们从严管理,有利于他们尽早适应严格的学校纪律与各项管理制度,使自觉服从与自我约束成为习惯。目前,我院在大一学生中开展的早训、早读、晚修、课堂考勤、内务检查、新生干部培训等活动,让学生从服从管理开始,到习惯管理,最终养成自觉遵守校纪的良好习惯,这种以约束教育促使学生遵纪守法、洁身自好,从而拥有良好的执行力与自律能力的教育方式,也可以成为就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应当予以加强与深化。
1.3.2 举办艺术文化节、科技文化节、创业实践、社会实践调查
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从中发现、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也让大批一年级的学生干部投身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中,在工作中培养服从指挥、踏实肯干、富有责任、无私奉献等良好品质,为度过一个丰满、充实的大学生涯奠定扎实基础。
2 结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大一是大学生涯的春天,是大学人生的清晨,在大一阶段做好就业指导教育,为大学新生指明大学人生发展的方向,引导学生在洁白无暇的人生画卷上绘出美丽的生命之花,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要从底抓起】推荐阅读:
1.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05-27
安全管理管理流程06-01
四新安全管理管理规定06-07
消防安全管理管理制度07-14
物业管理安全管理制度07-18
患者安全管理05-31
班组安全管理07-13
市政安全管理07-22
网站安全管理10-28